网上课程的利与弊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上课程的利与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上课程的利与弊

篇1

(一)信阳市南湾风景区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现状

关于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现状的调查包括在日常教学中制作教案的形式,上课使用的课件是否自己制作,能操作的教学媒体,会使用的工具软件,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五个问题。

1、在日常教学中制作教案的形式。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案有纸质教案和电子教案,通过教师使用教案的形式可以看出教师对计算机的使用情况。从调查可以看出,有57.9%的小学教师以纸质教案为主,少量使用电子教案,有30.08%的小学教师用纸质教案,说明电子教案的使用率不高。

2、上课使用的课件是否自己制作。教师日常使用的课件有自己利用编辑工具制作的,这种课件在制作的过程中融入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但是这种方法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也有教师从教育信息平台下载进行加工的,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借鉴他人课件的优点,但是目前优质的教学课件较少。调查表明:50.6%的小学教师从网络上下载并修改,这样既融合了自己的思路,又借鉴了他人课件的优点,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

3、能操作的教学媒体。教学媒体包括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不但会使用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电视机、录像机这样的传统教学媒体,而且还会使用计算机这样的现代教学媒体。

4、会使用的工具软件。通过调查可以看出,90%的小学教师会使用Word,55.8%的小学教师会使用Excel,69.2%的小学教师会使用PowerPoint,说明大多数小学教师办公处理软件都应经会使用。而只有25.6%的小学教师会使用Photoshop,35.1%的小学教师会使用Flash,对于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Dreamwave和Authorware会使用的教师则更少。

5、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调查表明:对于“能否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这个问题,只有62.7%的教师认为还可以,说明部分教师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二)信阳市中小学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现状

关于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伦理道德现状的调查包括对盗版软件态度、对网上的不良信息的态度、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的看法、是否经常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四个问题。

1、对盗版软件态度。为了节省成本,很多人会使用盗版软件,这不仅危害了别人的利益,有时候也给自己带来很多不便。对于盗版软件态度的调查,有30.3%的小学教师认为便宜经常购买,有66%的中小学教师会偶尔购买,只有3.7%的小学教师反对盗版绝不购买,说明部分小学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较弱。

2、对网上的不良信息的态度。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网络环境中到处充斥着不良信息,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毒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调查表明:对于网上的不良信息,0.5%的小学教师经常浏览,35.6%的小学教师很少浏览,59.4%的小学教师从不浏览,说明大多数小学教师对于不良信息持抵制态度。

3、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和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的看法。调查表明: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有86.2%的小学教师认为应该严厉惩罚,有12.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视情况而定,有1.5%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有高超技术是能人。说明大多数教师对非法截取他人信息破坏他人网络或在网上散发病毒的行为予以坚决抵制,但也有少数教师认识存在偏差,还有待提高认识。

4、是否经常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有正确引导学生的责任和义务。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经常给学生讲述网络的利弊,告诉学生哪些是道德的、文明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哪些又是不该做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信息道德观。调查分为三种情况:有55.8%的小学教师偶尔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有13.7%的小学教师表示从来不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与弊,只有30.50%的中小学教师经常向学生讲授互联网的利弊,说明大多数教师这方面的意识还欠缺。

(三)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现状

关于信阳市南湾地区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现状的调查包括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次数、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主要方式、需要培训的内容、限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原因四个问题。

1、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次数。这个问题是了解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情况,教师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次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教师提升信息素养的积极性。结果显示:有85.8%的小学教师都参加过信息技术课程培训,只有14.2%的小学教师从没接受过培训。说明大部分小学教师都愿意努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但是还有很小一部分教师表现不积极。

2、参加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主要方式。小学教师参加培训的方式有很多,如,教师讲授、小组讨论、专家讲座等,还可以把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中小学参加培训的主要方式是教师讲授为主、学员练习为辅,占67.6%,这说明信息技术课程培训的方法比较单一。

3、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重点应放在哪里。小学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才能更好的实施多媒体教学或信息化教学。因此,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必须依靠教师自身的学习以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才能实现。大多数小学教师认为应该以“课件制作技能”为重点,占92.6%,有53.3%的小学教师认为重点应该放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上。说明培训部门不仅注重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方法,还应该注意提升教师实际的课件制作能力。

二、结论

通过对信阳市南湾风景区及相关县区的问卷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小学教师有一定的信息素养,信息道德水平比较高,大多数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渴望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但小学教师的信息意识随年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关于限制在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最主要原因这个问题,有74.2%的小学教师认为是缺乏必要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这说明硬件因素已经不是限制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教师信息素养的问题,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信息素养意识,提升信息技能。

(一)加强资源配置和有效管理,形成常态化的保障机制

学校的信息基础设施是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物质保障,南湾风景区小学信息化资源配置相对落后陈旧且不均衡,校园网络、多媒体机房和教室的合理管理和有效利用也亟待加强。管理区政府应该增加教育的信息化硬件设施的投资,购置较为先进的信息化软件系统,均衡学校的资源配置,尽可能地实现学校内部、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要保证在现有的条件下使各种硬件、软件通畅运行,真正服务于教学。为此,学校应该注重设施的日常维护和软件投入,并积极建设资源库,以促进精品资源的共建共享。

(二)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政策和评价体系是教师信息素养发展的有效推动力。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师多层面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信息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内容要求;二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此,建议学校建立各学科教师的新型评价体系,根据学科特点,把信息技术的使用细化到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的各个环节中,并开展优质课、优秀课件及优秀研究论文评选活动,以评比促学习,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从资格认证、考核等方面敦促教师提升信息素养。

(三)优化信息素养培训内容和形式,快速提升教师信息能力

篇2

关键词:电子教案;利与弊;政治课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普及,电子教案已经走入了课堂,传统的用笔和纸书写教案的方式将会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网络资源和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教学设计,即使用电子教案。

实际教学中,电子教案使我从繁重的书写教案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学业务,研究实际教学,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切身体验,我觉得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既有它的利处,又有它的弊处,现就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优点

(一)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可以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跨越历史时空,浓缩教材精华,扩大教学容量。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知识面广、综合性强。从涉及的学科看,文理兼有;从游历的空间看,遍及全球;从延展的时间看,更是历时上下几千年。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详讲,教时不够,如果不讲或者过于略讲,又会影响教材的系统性、完整性,甚至会妨碍学生对后续教学内容的准确把握。而多媒体课件则可以浓缩教材精华,再现典型历史场景,使学生在几分钟内能跨越几千年的历史时空,纵横跋涉于广袤的多种学科领域,从而有效扩大了教学容量。

(二)运用多媒体课件组织教学,可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大容量的信息传输,适时的教师点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学生求知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政治课传统授课方法的不足,便是无法在课堂上向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认识,而多媒体课件则因为它的内容浓缩、容量极大,因而在使用的过程中能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在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认识后,教师适时加以讲解点拨,可以促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从了解事物现象到认识事物本质,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三)人机交互,双边互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参与意识

政治课与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相比没有实验、实习,因而学生直接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不多,仅有的课堂学生发言也只是少数同学的事,多数同学上课习惯于被动地听老师讲授,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发挥。多媒体课件具有较强的人—机—人的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

二、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缺点

(一)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懒惰行为,不利于课堂教学

我们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会从网上下载电子教案,而不经任何思考和改动就去给学生上课,他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常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备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备学生,备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这种行为既不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损害了学生的实际利益。

(二)无法解决教学中的突发性问题

教学是针对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教学过程中难免要发生突发性问题,这种突发性问题电子教案是无法预见的,即使后来我们把这一突发性问题补充到教案中,但是当电子教案运用到另一个班级时,这种突发性问题恰恰没有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电子教案的优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而缺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电子教案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我们要不遗余力地促进电子教案的发展,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刘强.思想政治学科教学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李松林,李会先.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6,(7).

篇3

出这道题的是山东大学管理学院的王怀明副教授。他解释说,他所教授课程叫做绩效管理,这道大题考核的是360度绩效管理中的同事相互评价,其实学生挂在网上的只是这道题的最后一个问题,全题应该是分析同事相互评价的利与弊,你认为应当怎样改进并选出你认为上课最积极的3名同学和翘课最多的3名同学。王教授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如果去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面对的是考核的有效性,但是本科生很少参与企业实践,对考核没有切身体验。之所以在考试当中出这样一道题,他的初衷就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一下,而“不是让学生去检举学生”。这道题的答案,对被提名学生不会有任何影响,也不涉及扣分。

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上课讲英语,作业全英文,期末试卷全英文……华中师范大学今年开始,每个专业至少有1门全英文授课课程。

葡萄牙外教丹叶兰・加藤副教授讲授的《欧洲文学专题研究》,让该校文学院35名学生体验了一把全英文授课。这门课是华中师大推出的全英文试验课程之一。在文学院本科生中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这在全国还是第一次。

该校采用全英文授课方式,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引高水平留学生,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开设全英文授课课程只是给学生多一种选择,不是强制性规定。在选课时,学校列出了专业课程的传统中文课堂和全英文课堂,供学生选择。

中国校友会网最新《2014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这是中国校友会网大学研究团队连续12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凭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超常表现,入选中国顶尖大学,荣膺“中国六星级大学”美誉;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等23所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荣膺“中国五星级大学”美誉。

在中国校友会网最新公布的2014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2014中国大学教师水平排行榜和2014中国最具媒体影响大学排行榜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蝉联三榜冠亚军。而在中国大学学科水平排行榜中,清华大学排名第一,北京大学名列第二,中国人民大学位居第三。

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团队提出2014中国大学分类新标准,率先将“毕业生质量”纳入大学分类。其2014中国大学毕业生质量排行榜100强,旨在反映中国大学的人才培养水平和毕业生质量,体现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地位、事业成就、社会贡献和社会认可程度,为即将参加高考、考研考博的考生及家长选大学、挑专业和做好未来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参考。毕业生质量排行榜前20强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厦门大学、中南大学。

北京服装学院是全国唯一以服装命名,艺工为主,艺、工、经、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近年来,学院艺术类专业学生获得“红点奖”“汉帛杯”“金犊奖”等众多国际国内大赛奖项。

2014年北服艺术类专业共计划招生685人,比2013年增加35人。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15人,设计学类360人,绘画专业30人,雕塑专业20人,公共艺术专业20人,表演(服装表演与品牌推广)专业40人。

今年北服艺术类专业增设4个实验班: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班、时尚文化与传播实验班、艺工融合联合教学实验班、视觉传达设计(整合设计)实验班。针对服装与服饰设计、设计学类、绘画、雕塑、公共艺术专业(美术类专业),北服特别出台了两项新的录取政策,鼓励优秀考生报考。第一,通过学院专业考试的考生高考总成绩达到本科(文/理科)一批录取分数线,则予以录取并直接报考实验班。第二,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学院划定的分数线后,校考成绩在所在专业前5%的考生,即可被录取。

调查显示,在西安一名普通本科大学生,除去寒暑假3个月的时间,通过计算学费、住宿费、伙食费、购买基本生活用品费、上网费、手机话费、购买衣服及学习辅导资料开销、交通费、其它费用,读一年大学最基本的花费大约需要16700元,每个月的花费逾1800元,也就是说在学校一天的花费为60元。

篇4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而运用现代化教学,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一、 多媒休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1.认真学习新课标,体会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并把它们贯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每堂课前要多看教师教学参考书,研究新课程标准对本章节的目标要求,从而设计教学的达成目标。

2.多参加网上远程学习,观看优秀教学视频,并思考如何在自己的教学中运用这些教学经验。可以将专家的经典教学设计方法作摘抄处理后用在教学课件中。

3.明确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课件设计时尽量考虑用动画,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强化知识。动画与文字注解的良好结合,能提高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

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无疑是现代教学的一大突破。改以往教师枯燥地用粉笔在黑板上写苍白文字的方式,代之以形象的图画、声音。笔者通过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总结出他们对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认可之处。

1.教学内容直观,可以看到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动画、图片、立体图和生物生理变化过程图等。

2.可以快捷地找到高考真题,直接与高考题接轨,可加强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3.节省教师板书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4.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中通过听音乐、看图片等方式来减缓压力。

5.学生听课精力集中度明显提高。

事有利弊,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只有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缺点并做到扬长避短,才能让其真正利于教育。多媒体教学的不足之处在于以下几点:

1.多媒体教学淡化了师生课堂情感交流,降低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多媒体教学速度较快,文字内容过于繁冗,学生难以把握重难点,笔记知识点不够系统化。

3.上课形式过于单一,教师都按照课件程序教学,难以渗透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教学,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4.屏幕亮度太强,学生易产生视觉疲劳,且严重影响学生视力。

5.学生思维时间短,学习积极性降低,容易让学生产生惰性。

三、 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与新教育理论相结合

1.注意在多媒体教学中设计真实的背景。在教学中,要运用多媒体提供丰富的、真实的背景资料,它反映知识在实际中运用的方法,它要求考虑实际问题的复杂性并从中进行探索,以便学生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2. 多媒体程序要设计学生的合作过程、反思过程和表述过程。情景学习的研究表明:学习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学生之间的合作具有明显的效果。

3. 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教学中,不能过快地点击出多媒体课件的知识,要对学生的反思和表述给予合理评价。

四、教学过程中如何衔接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

学生对于多媒体教学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作为一线的教师,需要将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使之珠联璧合。

1.新课知识点的讲解,多用传统教学;复习课练习讲解,多用多媒体教学。

2.知识点讲解前,结合教材特点,用多媒体图像介绍相关内容及人物背景,便于过渡到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适时交换,发挥各自的优点,改变单一模式。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学习模式;在线学习;启示

一、在线学习

(一)在线学习的特点

1.在线学习不受时空限制

在线学习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学习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优秀的教学资源实现了共享,学员个人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使工作与学习的时间可以做合理的安排,做到学习和工作两不耽误。在线学习不需要把所有学员和教师集中在一起,统一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活动,学员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而教师也可以自由的安排时间进行上传教学内容和答疑。学员可以自选学习内容和进度,也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

2.在线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

针对满堂灌、标准化、一刀切等应试教育的弊端,在线学习开发个性化学习平台,提高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能力,适应社会上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学员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进行选择性地学习,教学内容按课时或小节划分,一些学习软件还可以帮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每天提醒,这样既为学员节省了很多时间,也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使教育从传统的说教模式转变为更多地强调学习者管理的学习模式。个性化学习的动力很大程度来自于学员自身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也就是基于学员的兴趣爱好。因此,网络环境下的在线学习首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要能维持这种学习兴趣,以通过对学生注意力的吸引、对学习自信心和学习成就感的满足,来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效益。另外通过在线学习系统的构建,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改变传统性评价方式,可以用多种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差异评价和个性评价,同时学生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都可以利用此手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差异评价和个性评价,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目标的良好效果。

3.在线学习节省费用

在线学习运营成本低,学员可节省学费。首先,在线学习不必租用昂贵的店面,更不必进行华丽的装修,节省了大笔行政开支。其次,利用科技的力量和网络的普及性,可以形成广大的用户群,摊薄了成本。最后,负责任的网络学习机构,会集中资金力量进行产品研发,并且聘请高质量的老师进行课程设置和录制,性价比高。

4.在线学习服务功能完善

在线学习提供课程答疑,服务体贴周到。网上特设各类课程答疑专区,可以随时向老师咨询并得到满意答复,还可以与优秀教师开展互动。学生的网上学习、选课、成绩查询、学籍管理、作业和网上考试都可以通过教学网络平台实现。

5.在线学习的学习过程具有高度互动性

个性化学习不等同于个别化学习,特别是基于网络环境下个性化学习,具有显著的交互性。由于多媒体交互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学习中,在线学习必须依赖学生与学习平台、学习环境的充分交互,要提高个性化学习效益,需要熟练运用网络环境中的各种交互平台和技术。

6.在线学习学习资源的丰富性与优质性

在线学习内容非常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外交、礼仪、历史、宗教等方方面面,既有社会科学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知识,还有许多技能方面的知识,想了解哪个领域,都能各取所需。

在线学习的课件资源,大多出自各省、全国乃至全球知名高校的专家教授,专业水平很高,理论造诣很深,为我们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有的课件,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讲解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例如中国教育在线、网易公开课、慕课、新东方等在线学习网站。

(三)在线学习的利与弊

1.利

(1)更容易实现一对一学与教之间的交流;

(2)“足不出户也能上名校”,在线学习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并且可以实现和现实当中一样的互动;

(3)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素质。在线学习以学习者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培养学习能力;

(4)更具灵活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习的动机。在线学习省去了现实课程中繁杂环节,所有设计都围绕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而开展,与此无关的都得到精简;

(5)在线学习课程平台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将社交元素引入课程,从而提高课程对学习者的黏性。

2.弊

(1)缺乏人性化的沟通。网络人为地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为直接的情感交流设置了障碍。传统的学习是在讲师完全可以控制的学习环境随时需要重新安排和变更,但在在线学习情况下,由于与学习者的网络的隔离,这种变更就不可能,就产生内容的关键的阻隔。

(2)实践功能薄弱。要真正获得和掌握知识、技术,仅仅通过在线学习的讲解还不够,必须亲自参与练习,在现实环境中运用,而在线学习很难实现这一点。

(3)在线学习的知识复制的作用被过分夸大,知识产权保护效力较弱。

(4)学分学位认证尚未形成风气,学习者通过在线学习得不到学习认证。

(5)在线学习发展不平衡,落后地区在其本土化开发过程中面临着思维模式僵化、管理体制落后、技术条件落后、优质师资匮乏、课程内容缺乏竞争力、文化特色缺失、校际间合作不足等问题。

三、大学生普遍的学习模式

大学生普遍的学习模式大致有三种分类:视觉模式,听觉模式和触觉模式。视觉模式就是用图表、照片及其他例子进行学习;听觉模式就是参加讲座,参与讨论及其他听别人讲课的方式学习;触觉模式即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学习模式是学生在“刚性”的人才培养基础上,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主的、柔性的课内外学习活动,如课堂学习,课外活动参与,科研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交流,更注重的是一种“师生面对面”的形式。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受学习的动机或目的影响,因而学习模式包括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

学习模式受学习动机或目的影响。多数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单纯,或为考研,或为考公务员,或为期末考试而学习,对于此类目的,其学习模式比较单一。据了解,普遍大学生的学习模式是这样的: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温习,与老师交流,到图书馆自主学习---参加讲座。在以上环节中,视觉模式和听觉模式都有体现,对文科生来说,触觉模式运用相对较少,对理工科同学来说用得比^多。

综上,大学生普遍的学习模式比较传统,与小学和初高中时期无太大区别。

四、在线学习的启示

从在线学习的特点、利弊之处与大学生普遍的学习模式来看,联系当前我国开放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实际情况,可理性思考如何将前期开展的国家精品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等开放资源转化为更有利于大学生持续性学习的资源,将以内容共享中心的课程资源转化为以学习为中心的开放课程。我们将从运营机制、课程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评价四个方面得出如下启示。

(一)建立以大学为主体的区域联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开放课程是教育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MIT开放课件运动引领教育资源以越演越烈的姿态走向全球化资源共享和开放。

首先应该调动学校领导对网络课程开发的重视,将教师职称评审与网络教学挂钩,矫正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从政策、体制、机制的更深层次的制定及对传统学习文化的解放出发,发展网络教学。

其次构建跨校联盟,开展大规模网络课程建设。在第三方运营机制的组织下,以平台为教学服务中心,以学校参与为主体,保证教师和学生的热情投入和积极参与。由于我国高校信息化水平不均衡,呈现区域化的典型特征,各校学科优势互补,所以建立以大学为主体的区域联盟,促进大学领导层和决策层的积极参与,形成第三方认证的运营机制,有利于打破校际藩篱,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以技术开发为优势的平台运营团队和以优质资源为生命力的高校合作,形成政策支持、高校主导、企业参与的三方互利的格局,共同致力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共享。

(二)以学习为中心的新型课程开发理念为导向,转变大学生传统学习文化

国际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特征开始越来越重视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在课程开发上,关注大学生在线学习过程,开发符合大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路径的网络课程。将学生注册、课表安排、随堂测验、结课考试及证书认证等环节设计都伴随着学生的整个学习周期,这些都是在课程开发形式上值得借鉴的点。这种新型的课程设计模式与方法虽然与传统的课堂模式具有相似性,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理念是网络课程开发进一步完善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因此必须对在线学习和大学生特点规律进行深入研究和整体把握,并在此规律的指导下,重新设计网络课程的学习模式、教学模式、资源开发配送模式、评价管理模式,使学生从消极的知识消费者向知识的生产者转变,形成一种超循环的新型学习文化。

(三)加强学习支持,利用Web2.0理念推进大学生在线参与式学习文化

大学生热衷于运用微博、微信、Facebook等社交软件,从大学生这一习惯出发,利用Web2.0的理念将Web2.0技术如电子邮件博客和Facebook作为大学生讨论和建构学习内容的技术工具。大学生不仅仅成为了内容的消费者,而且成为了内容的开发者和创建者。大学生在友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分享学习成果,根据兴趣自发组织学习圈,随时随地组织学习,调动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四)转变评价观念,课程开发评价和学习效果评价并举,保证在线学习质量

大学生学习课程时间零散,学习主动性较弱,学习具有依赖性,因此测量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要利用智能化评价手段,对其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利用可视化统计表单呈现真实的学习数据,督促大学生及时的调整学习现状,因此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果的手段。

在线学习评价方式的改进,可以通过对大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研究大学生在线学习习惯入手。而在线课程评价的进一步创新需要将IT人员的数据分析智慧与教学团队的科研智慧结合起来,共同保证在线教学评价质量。

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在本文中详细叙述分析了在线学习的特点、利弊以及大学生普遍的学习模式,目的是从在线学习中得出可以是在线学习更好地与我们大学生结合的启示。

或者,在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在线学习更体现的是一种近似“精英式”的学习模式,对普遍的大学生而言,难以产生持续性的实践。大学生要想实现在线学习的最好实践是通过“高校”这一平台,可是,在线学习在高校这一平台往往没有得到很好的应有与发展。现在,高校独立于自身办学的情况更为普遍,并没有实现一种跨校联系,这也许为在线学习的一大实践平台提供机会。大学生拥有好的基础和条件进行在线学习,需要的是转变对在线学习的观念,积极实践这一学习模式,而不是固守于现今普遍的“师生面对面”的学习模式。

因此,面对在线学习在国外的很多地方已经掀起一股学习的浪潮,在我国大学生群体却始终难以有较大的影响这一问题,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进行反思,也需要相关教育部门的深思。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大学生可以去尝试在线学习这一种的学习模式,从中得到一些全新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宁.构建在线学习系统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基础教育参考[J],2014,(3)

[2]在线学习――掀起学习的革命.全国新书目[J],2003(1):16-16

[3]莎,张庆林.在线学习的类型及其特点.教育科学[J],2003,2

[4]学习模式:大学生质量形成的路径选择.江苏高教[J],2014(3)

[5]莹.大学生的学习模式及辅导的需要.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M],1999

篇6

关键词:多媒体;物理教学;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是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是教给学生物理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抽象思维的能力。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物理科学,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兴趣缺乏、学习吃力的情况。针对这一状况,则需要教师探索出一套新的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学好物理、用好物理。

一、传统物理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上,学习比较枯燥,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而学生则是正襟危坐聆听教师的教诲。教学方法灵活一些的教师会与学生做一些交流,当然这些交流只是浅尝辄止,没有产生很大的作用。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只是机械地将知识进行灌输,给学生固定的思维模式、固定的解题步骤,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这种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传统教学方式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发展,也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需要有所改变。

二、多媒体教学方式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具有传输量大的优点,能够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而且能够通过Flas来表现在实验室难以实现的实验效果。例如:在学习“电路”这一章时,可以通过动画来展示自由电子在导线中的移动,使学生感受电流的存在,从而切实地了解到电流的方向是与自由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的,而且动画效果更加生动,更能够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能提高教学效率

通过演示文稿即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教师就不会再像传统教学那样,首先在备课本上手写一遍上课的重点内容,然后在课堂上再次手抄到黑板上。这样,就节省了教师的备课时间。教师可以将这些时间用来与学生交流,探讨物理问题。同时,有些例题有复杂的精确图形需要板书,如“光的折射、反射”和“透镜的成像”问题,利用PPT则能够精确快速地画出图形,这样不仅能够为课堂节约出时间,还可以避免画图不规范的问题。另外,传统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往往感觉物理比较难,知识比较复杂,而PPT则能很好地为学生构建一个清晰的网络图,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所学的章节属于哪一部分,包含哪些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的整体把握。

3.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过程不重要,只要学生能够解答出题目就可以。而多媒体教学则是注重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使用PPT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来引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汲取知识的,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启发下自己思考、提问、学习。例如:在小孔成像的问题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光线的传播路径做成动画,让学生了解成像的过程及原理,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三、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的互补

1.注重课堂内容

现在网上资源丰富,有许多教师会直接从网上下载课件拷贝到课堂上去演示,这样会造成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不了解。因此,在提倡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也要同时利用传统方式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和例题讲解,使学生能够明白PPT上的步骤是如何得到的。在多媒体教学中,信息量一般很大,而且PPT的变换较快,有许多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不能为了求快而一闪而过,要留有时间让学生将重点记下。另外,PPT的优点是形式多样,但这也会让学生的注意力停留在展示技巧上而不是教学内容上。例如:在讲述欧姆定律时,如果仅使用课件的话,学生就会只停留在灯泡亮度变化的细节上而忽略了定律本身。因此,就需要先板书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然后在观察现象时对灯泡的亮暗变化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2.注重实验

有些教师在使用PPT等多媒体手段后,觉得多媒体已经能够表现物理实验的内容,但是多媒体是永远替代不了真正的物理实验的。物理实验以物理理论为基础要,要让学生亲自操作、亲自观察、亲自总结,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是通过动手、动脑、动眼等数个感官来体验物理来源于生活的科学,让学生明白其实物理并不抽象,也是源于生活。例如:讲诉大气压存在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学生只有实实在在地去做了,才会真正相信大气压真的存在于人们周围。

总之,将多媒体教学应用于物理课堂是对传统物理教学的突破,它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使一些枯燥、抽象的原理变得生动、直观且形象。同时,多媒体可以使物理课堂贴近生活、增加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但是,教师也要利用传统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解题能力、动手实验能力等。

参考文献:

[1]刘红娥.物理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的利与弊[J].学周刊,2011,(20).

篇7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Linear System Theory

LIU Xinyu, ZHANG Hongtao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Zhengzhou, He'nan 45004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in teaching, the universal existence questions are through researched of the linear system  theory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put forward preliminary teaching concep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cooperative tea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means of the course are explored helpfully, it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on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this course as a whole.

Key words cooperative teaching; the linear system? theory;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0 引言

线性系统理论是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门研究生标志性课程,它主要研究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用于指导工程实践的科学。长期以来,由于本门课教师习惯于理学思维,在教学中缺失工程上的形象思维,弱化了实践教学,讲授方法主要围绕建模、分析、综合这条主线讲解相关的概念、定理和证明,学生只会对老师讲授的这些概念进行理解及定理记忆,造成教学效果不佳。加之本门课程涉及的知识范围广、内容繁多、概念抽象、理论性较强,容易使学生陷入无从下手、机械接受的窘境,从而产生消极、厌烦情绪。因此,对线性系统理论教学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协同教学的教学理念,并结合学生理论基础的具体情况,从学科内部的相关性和科学的整体性出发,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线性系统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构建起和谐高效的生命课堂,提高课程整体教学质量。

1 理论与实践并重,协同教学

线性系统理论课程内容相对较多,其中的一些概念和理论推导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对于相关理论的实际应用一无所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线性系统理论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以实例为切入点,兼顾理论分析和推导,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这种研究方法去处理实际工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比如对于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很多。然而,对于非线性系统和线性时变系统,这些稳定性分析方法实现起来可能非常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李雅普诺夫(A.M. Lyapunov)稳定性分析是解决非线性系统稳定性问题的一般方法。但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学生普遍感到难以理解,不知道它究竟能应用的在实际工程的哪一方面。针对此种情况,在讲课过程中以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励磁控制为例,把理论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授课过程如下:

根据相关参考文献,网侧变流器控制电压与输入电流之间的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网侧变流器电压与电流关系图

由结构图(图1)可得系统状态方程为:

(1)

这里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我们可以将公式(1)写成如下的状态空间方程:

=  +  +                                                             (2)

公式(2)中,代表由电网电压引起的扰动,为状态变量,为控制输入,、分别代表网侧变换器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分别代表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的控制量、。

(3)

根据公式(3)可知,双馈式感应风力发电系统满足滑动模态不受外界干扰的充要条件。因此,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滑模面函数,使得网侧变流器对电网电压等引起的扰动具有完全鲁棒性。

定义系统轴的误差状态变量为 = ,根据公式(2),可得到网侧变流器轴输入电流的误差状态方程为:

=  +  +                                          (4)

在公式(4)中 =  + 为电网电压及轴电流的交叉耦合项引起的扰动。

本文采用如下的积分滑模面

=  +                                                      (5)

式中为模面系数且大于零的常数,为电流跟踪误差的初始值。

若双馈风力发电并网控制系统满足?O?O时,采用如下的双馈式感应发电机网侧变流器输入电流d轴分量的控制律:

= ()()                          (6)

可使系统鲁棒稳定,其中为大于零的常数。

证明如下:

选取李亚普诺夫函数为 = ,则有

=   = ( +  )

= [() +  +  + ]

= ( ())≤?O?O+?O?O?O?O

= ?O?O(?O?O)≤ ?O?O()

因此,所设计的控制系统稳定。

2 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实施方案

(1)在教学内容方面:课堂教学内容整合为四个专题,即线性系统建模、系统稳定性分析、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系统设计。以这四个专题为课程建设的重点,进行专题教学。基础知识的相关内容全部在课程网站上,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

(2)在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方面:努力实现“两个结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努力促进“课堂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教师授课与学生讨论相结合”,以两个结合为重点,开发和应用立体化教学资源(包括书本、课件、网站、网课、题库、音像)。

(3)在教学方法方面:努力构建“对话式和知识联想”教学方法。发挥科技前沿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训练的魅力,抓住青年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理,营造“能够充分展开自主性、协作式学习,变一言堂机制为对话式机制”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师生对话、人机交互、学生讨论、专题演播(课件、科教片)”这一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4)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激活学生“自主、协作、探究”的积极性,组织师生联手共建教学资源。积极开发、建设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网站系统,调动一切力量,收集整理大量的文本、资料、图片、试题库等教学资源,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教学改革理念。

(5)在学习评价方面:研制网上考试系统,促进考试的改革。在线性理论课程建设中,研制具有“组卷、评分、统计、提示”等一系列功能的软件,为课程的考试改革和学生的自测训练提供可靠的软件平台,促进课程建设和考试的改革。

3 实时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手段

3.1 教学方法

(1)用典型应用实例和科技热点问题引导学生的上课兴趣和思考问题的积极性。教学的主体,莫过于精炼的高水平演讲,这是教学的本,是任何课件和音像都无可替代的。教师备课时,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典型应用实例和科学技术的热点问题,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组织对话式教学。教师作对话式教学中的主持人,学生作嘉宾,开发、穿插角色扮演,通过情感体验,深入理解教学的知识点和面。

(3)师生互动,开展专题讨论和辩论。这是教学的升华,它能够有效地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例如,“克隆技术的利与弊”、“外星生命之我见”、“合理利用地球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等等。

(4)训练学生自主归纳和学习思考能力,培养“自主、协作、探究”精神。以授课知识点为源头,进行纵、横向知识内容的层层联想和意识流辐射,思考、归纳和总结事件的规律性,恰当地注入科学的方法论和培育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精神。

(5)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演讲和创新实践活动。组织安排学生,参加教学网站、网络课程及其它教学软件的开发研制,既增强了学生的参课、建设意识,又促进了对课程内容的深入和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强化了学生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的积极性。在课堂内外布置学生就授课内容及相关知识,在网上和图书馆收集整理一些专题演讲资料,让学生做成PPT,安排他们在课堂穿插一些简短的专题演讲和讨论。这一做法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锻炼了学生,又使学生参与了课程资源建设。事实表明,学生收集来的丰富资料超出了教师的预期,有效地推动了课程的资源建设进程。

3.2 教学手段

以常规板书为主,对重要的定理、定义和重点习题进行必要推导和证明。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大屏幕投影、网络交互、视音频辅教等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手段,积极开发、建设多媒体课件,穿插相应的视频,演示难以表述的概念和形象。

另外,为了更好地配合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实践教学内容上要利用好两个手段:其一是仿真实验,充分利用Matlab这一进行虚拟实验的有效工具,对学过的理论知识进行验证或复杂系统建模;其二是实验课,在进行实践教学内容时,应该首先利用Matlab软件平台对所研究的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然后在实验室的硬件平台上再用硬件搭建控制系统模型,并与Matlab软件平台所取得的控制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理想控制模型和实际(下转第123页)(上接第104页)硬件控制模型的联系及区别。

4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线性系统理论这门课程的内容涉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对所涉及的先修数学知识(微积分、复变函数、矩阵论等)的要求较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一般的理论讲述,缺乏工程和物理概念的实践,就容易使学生觉得晦涩难懂,从而产生厌学的情绪,影响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因此,在整个理论教学内容结束后,还应及时安排一些综合性实践训练,巩固已学的理论教学内容,提高的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及学习的兴趣、效率。比如在高校或教学系统内部,每年都有许多诸如大学生实验创新项目、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这些项目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平台。任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申报并给予认真指导。从这些具体的实践项目中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加强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外还可以充分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针对教师自己承担的实际项目,组成自动控制理论学习兴趣小组Q群,每个小组单独对项目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建模, 然后在Q群中进行集体的讨论,最后选择出适合实际工程需要的物理模型及其控制方法。通过讨论和分析,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

5 结论

篇8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意识;创业模式

2002年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大力开展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2008年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人成为创业者。由此可见,国家对创业教育是非常重视、支持和鼓励的。2009年秋,中职德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原来的职业教育与职业指导被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取代。该课程与过去课程不同,它用了专门的章节来介绍有关创业的知识,旨在使学生形成创业的意识,做好创业前的知识、能力储备。那么,什么是创业教育?对中职生开展创业教育有什么意义?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创业教育?以下试述之。

一、创业教育内涵

创业从字面上来看就是创办自己的事业。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二、开展创业教育的意义

(一)对学生来说,开展创业教育是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促进全面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1.开展创业教育可以帮助中职生转变陈旧的择业、就业观念,树立创业就是就业的意识。

在中职生中,存在着一种“眼高手低”的现象,即他们在找工作时往往眼角瞄得比较高,看中的是高职位、待遇好的工作岗位,低职位的工作岗位不愿做。但实际上,受自身能力、素质的限制,高层次的工作他们又做不了。因此,很多学生宁可宅在家里依赖父母,也不愿到社会从底层的工作做起。对他们进行创业教育,可以转变他们的择业、就业观念,增强他们的自主创业意识,使他们明确创业就是就业,从而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2.创业教育为学生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提供了一个大舞台,让学生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

众所周知,创业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是仅凭匹夫之勇或心血来潮就能顺利完成的,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这过程涉及许多知识,如专业技术知识、经济法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等;这过程也涉及到许多的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中职生在创业前必须要有这些知识和能力作储备。因此,单靠传统的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根本不能满足其需求,必须要在他们中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使他们掌握必备的创业知识,树立创业意识,提高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为最终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对中职学校来说,开展创业教育是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

据有关数字显示,2011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660万,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劳动力总人数比往年都多。因此,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现状并没有得到缓解,就业的形势依然严峻。而中职学校相对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而言,其毕业生不管是学历还是技能方面,都存在着劣势,要想把毕业生推进市场、推向社会,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得以立足,开展创业教育,激发他们的创业欲望,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品质,开发他们的创业潜能,使学生从被动就业转化为主动创业,无疑是一种拓宽就业渠道的新途径。

(三)对社会来说,开展创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如果在中职学生当中开展创业教育,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有关创业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最终达到自主创业的目的,除了能让他们自身拥有一份工作外,还能为他人提供就业岗位,从而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而社会也由于他们的创业成功而被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四)对国家来说,开展创业教育是科教兴国的需要

21世纪以来,欧美、日本等国纷纷出台了有关科教兴国的措施,以推动科技创新。而我国要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继续走科教兴国之路,而科教兴国其动力就是科技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但是,有资料显示,我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处境非常令人尴尬:2009年全球创新及竞争力评估报告排名,在40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分别排在第36名和33名。由此可见,我们要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要走创新之路。因此,在中职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提升我国劳动者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是我国科教兴国的客观要求。

三、实施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会创业,这对创业者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培养他们的创业素质和能力。

(一) 改革课程结构,突出创业教育特色

1.对课程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开设与创业教育相关的课程,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

要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创业教育,科学的创业基础课程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中职学校可以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以创业教育为主线开设创业指导课。把创业意识(包括创业动机、风险意识、责任观念),创业计划书,创业心理素质和技能,经济法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增加进去,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创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当地“中职生创业扶持政策”,例如创业资源,创业基金的申请、补助等,使学生自主创业前有所准备,又无后顾之忧。

2.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

创业意识是创业成功的前提,是创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只有拥有强烈的创业欲望和创业意识,才能勇往直前,勇于克服创业路上的种种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中职生没有升学压力的优势,在班会课、活动课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如举办历届优秀毕业生创业经验介绍会,请当地创业名人到校召开专题讲座等,用他们的典型事迹激起学生的创业欲望,培养他们的创业品质;组织以“创业”为主题的创业计划书比赛、“创业之星”比赛,以激发学生创业热情;在全校开展相关的以创业为主题的班会观摩课,如“创业,我能行”“创业的利与弊辨论赛”,等等,让学生加深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提升自信心。

此外,还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班级环境布置中给学生以熏陶,如把学校历届优秀创业者的创业故事、当地名人创业故事在黑板报中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或者在文化长廊中贴上与创业有关的名人警句、立名人雕塑等,形成创业教育的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创业教育。

(二)以德育课为主线,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品质

在传统的德育课程中,教师采取的往往是以知识为本位、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理论灌输教学模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理论性强、枯燥是德育课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因此,表现在课堂上,学生并不能踊跃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要改变这种局面,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学习作为他们自身一种强烈的愿望,教师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采用活动课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和情境教学法等,把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精讲多练,教与学互动,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中进行自主活动、主动探索,教师从旁引导和协助,以促进他们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他们养成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想问题的习惯,从而不断产生新思路、新方法、新体验,把知识真正地转化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如在讲授“创业需要哪些素质和能力”这一内容时,作为教师可采用活动课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在上课前,先帮学生准备一些废弃的矿泉水瓶、卡纸、剪刀等,把班级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竞赛,让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用给出的材料进行加工包装,之后向全班同学进行推销,说明产品的用途、特点及定价,由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最终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作为一名创业者须具备哪些能力、心理素质和创业品质,教师再加以点评。这样,既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显示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使学生得到了一次创业品质和思维的训练。

当然,我们说以德育课为主课堂,并不就意味着其它课堂就不用进行创业教育,在其它课上也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来对学生渗透创业教育,以达到我们实施创业教育的目的。

(三)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进行创业体验,培养创业能力

创业的过程是一个亲身历练的实践过程,它不是想象出来的。只有亲身体验了,才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创业成功,能给人带来自信,从中体验到快乐和喜悦。即使一时失败,也会使人懂得很多的道理,从而为将来的进一步发展积累经验,奠定基础。中职生进行创业体验,培养创业能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通过顶岗实习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和管理,提高创业素质。

2005年8月,周济部长在全国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1月,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实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随后,教育部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些都为全国各地的职业院校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了明确的方向。所以现在的中等职业学校,都在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路子,通过让学生在高二到企业进行为期1~2周的教学实习,高三时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更好地了解企业运作和掌握相关的经营管理知识,提高创业综合素质。

2.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创业体验,积累创业经验,提高实践、组织管理等创业能力。

学生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创业体验:一是利用学校的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在学校、家长和教师的支持、指导下,进行小规模的创业尝试。如每月可在校园举行一次校园集市,在集市里让学生创办小礼品店、小小维修店、小书摊等;二是采取在网上设立网络商店的创业模式。这是一种较新的创业模式,以其成本少、风险小、方式灵活、形式多样等优点受到很多第一次涉足商海的创业者青睐。如果学生选择在网上进行创业的话,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考淘宝、拍拍网、易趣等这些知名的网站,学习它们的经营和管理,包括开店、发货、服务、支付形式、建立客户群等等,从而避免走更多的弯路。以上这两种方式都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整个企业运作的流程,培养自己的实践、营销策划、组织管理等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网络教学平台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MOOC(慕课)、SPOC(私播课)等形式的网络教学在教育领域已呈燎原之势。因SPOC属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较MOOC更小众、更便捷、针对性更强,使其在高职教育领域应用更广泛。当然,SPOC形式的网络教学,需要有一个完整的网络教学平台作支撑。

一、网络教学平台的概念及功能概述

网络教学平台,又称网络教学支持平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既包括支持网络教学的硬件设施、设备,又包括了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系统。狭义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指建立在Internet基础之上,为网络教学提供全面支持服务的软件系统。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学习平台,而非教学服务网站。平台将课程作为核心,每一门课程都具有独立的资源区、交流区、管理区、学习区等。不同的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不相同,但均能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大容量、高稳定、易操作的网络教学资源。

(一)内容资源管理功能

网络教学平台中的内容资源管理功能可以实现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辅助工具的分离;可以兼容多种文件格式,使诸如Word、Excel、PowerPoint以及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资源轻松分享;可以接收、审阅、管理学生作业以及学生之间的资料互换;通知,提醒重要日程安排、查看任务的实施情况;可以随时随地上网学习。这一功能属于网络教学平台中核心和基础的功能,而且教师只需掌握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的收发便可以轻松管理课程。

(二)在线交流功能

沟通与交流是网络教学平台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大多数平台都具有讨论区、虚拟教室和群发邮件这三种在线交流功能。讨论区:通过在线论坛,教师可以调动和激发学生以提问方式进行学习;虚拟教室:通过聊天等交流工具,实现在线辅导、答疑、课程内容展示等功能;群发邮件:可以按照课程建群、用户身份建群,邮件通过群组自动生成并发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在线交流功能还可以实现同步教学、异步教学、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模式。

(三)考核管理功能

在学生网络学习过程中进行考核是非面对面学习中最好的及时反馈方式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监控学生学习过程的最佳方式之一。通过网络教学平台的考核管理功能,教师可以进行试题库管理、创建实时测验、定时测验、建立在线成绩簿。试题库管理方面,平台可以提供多种题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完全能够制定个性化试题;创建实时测验方面,平台可以对学生实时完成的考核自动打分,使学生第一时间得到考核分数;定时测验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平台自行设定考核的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使考核更加具有开放性;建立在线成绩簿方面,教师可以对成绩进行分类索引,随时查阅评分细目。

(四)系统管理功能

在网络教学平台登录的用户有管理员、教师和学生。系统管理功能主要是针对教师和管理员的。这种功能主要包括:系统注册和课程的创建;适时更新资源、跟踪学习过程、统计学习效果;课程的题库、资源的整体管理,使资源实现最大共享;题库、考评体系的管理;各种模块的拓展管理等。

二、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网络教学平台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学平台的运用前景非常广阔。但是目前,教师对它的了解、应用还是很有限的。任何一种技术都有其利弊,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开发也并不是百分百的完美。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以网络为标志的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理念创新的技术基础,要求高校顺应时代潮流,更新教学理念,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网络教学工作,解决观念、技术、管理、人员、建设等方面的问题,是高校网络教学平台建设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不具备随时随地学习的网络条件

当前学生群体中电脑的持有率不高,很多学生没有购置电脑,限制了网络教学的开展。据初步统计,我院大一新生平均每个宿舍只有1-2台电脑,如果教师进行网络教学,大部分学生就需要专门到电子阅览室上网学习,受电子阅览室机位和学生学习时间的制约,学生很难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2.管理以及功能有待改善

虽然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总体较为完善,模块的设置也都较为合理且实用,但在网络教学的实践中仍然暴露出一些缺陷。比如:在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过程中,教师通过“统计”功能来跟踪学生学习状况时会出现信息反馈不准确的情况。平台在计算学生考核成绩时偶尔也会出现偏差。这些问题都需要网络教学平台开发者不断更新其功能和管理。

3.教师和学生对网络教学的参与度不高

不可否认,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来搜集、整理教学资料,又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网络技术,无形当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造成部分教师被动地参与网络教学,表现为他们只是将授课教案、教学大纲、作业等挂在网上,造成网络教学的内容和方式单一,这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度。没有学生的有效参与,网络教学自然不见效果。

4.网络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在网络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如果教师不特别要求,学生几乎不会主动登录教学平台查看网络教学资源。即使学生登录平台,更多的还是看看通知、下载课件或根据教师的要求开展在线讨论。通过对学习论坛中学生讨论内容的调查,我们也发现交流讨论多是流于形式,更有学生“粘贴”“复制”,敷衍了事。同样,由于有些教师授课内容年年变化不大,所以教师也不经常登录平台或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查找资源。

(二)网络教学平台改进建议

1.就学校而言,要转变观念

当前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就是要在信息中心、图书馆等场所配备足够可供学生课余使用的电脑;完善校园网络系统,使学生除电脑外也可使用手机网络随时随地登陆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改善利用网络的条件(比如上网环境、网速等),保障学生顺利、积极地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加强软件基础建设就是发展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完善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移动客户端程序;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以满足教师借助网络备课、上课和学生借助网络学习、活动的需要。为适应网络时代学习碎片化需要,学校可将网络教学平台中课程资源建设的类型改为以微课为主要形式。应该大力推广教师录制微课和微视频,这既适合网络尤其是手机播放,又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学习。比如可以将精彩的微视频制成视频切片,通过微信等渠道推送给学生,供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观看。

2.就教师和学生而言,应改变教学方式方法

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一大部分教师习惯于课堂授课,对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来辅助教学感到力不从心。在这方面,我院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关于网络教育平台的技术培训,使每一位教师能熟练地登录平台,编辑课程,学习平台的申请与使用,教学资源的上传处理,平台资料的下载与使用等。同样,在传统学习方式的影响下,学生对网络学习条件下的师生和学习同伴之间的分离也表现出某些不适应。在这个方面,我们除了要通过学校培训,教师讲解来加强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了解以外,还要利用广泛的协作学习手段,如BBS来实现非实时的讨论环境,从而缓解学生的不适。

3.就技术人员而言,要提高服务质量

技术人员是网络教学平台应用的设计者、开发者、决策者、执行者和服务者。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及其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到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因此,技术人员要时刻找准不足,提升自身教育思想水平,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服务质量。

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教学实例

学院自引进网络教学平台以来,不断推进SPOC(私播课)网络教学。教师们不断尝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教学”已蔚然成风。我院的《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组织流程,依互联网进行课件下载、视频点播、师生互动、协作学习、作业提交等学习活动。通过对纸介教材和网络教学资源系统的双重学习,来达到掌握课程内容、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学习目的。

1.学前技术培训和帮助

网络教学平台是一个比较完整的网上教学支撑环境,包括对教学过程的全面支持,网络教学资源库的整合。在学生进行网络学习之初,教师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方法、技术培训和帮助,让他们熟悉平台,直至充分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能够独立操作完成网络学习。

2.提供、补充和更新课程教学资源

基于网络教学具有的资源多元化和内容更新快的特点,教师需要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提供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并不断补充和更新。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络教学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在教学平台上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完成课程教学模块的搭建。具体而言:①提供课程信息。使学生在登陆平台之后首先通过教师编辑的“课程信息”了解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教学要求、教学形式、课程章节、教学特色、教学模式等。②提供课程学习资源。电子版《形势与政策》教材教参、学习专题的视频、课件、重要文献、发展聚焦的链接、影视作品等。③提供学习自测作业。为检验教学效果,督促学生认真学习,教师提供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等题型的自测作业。④提供PBL(问题式学习)项目。鼓励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学习,主动拓展知识面。

3.建立教学交互

网络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处于准分离状态的,教学中主要以网络交互为信息交流手段。学生是教学交互活动的主体,是影响教学交互质量的核心因素。教师是交互过程的组织者、辅导者和服务者,处于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在《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网络学习共同体,双方经常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教学和学习任务。目前《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络教学中采用的交互主要方式包括面授导学、在线QQ聊天、网络论坛。

4.适时进行跟踪服务

由于网络学习缺乏师生面对面的接触,是一种自主式的学习方式,为了避免学生因为学习资源的丰富性而迷失方向、偏离学习目标,降低学习效率,教师必须适时跟踪学生学习情况,这不仅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课程内各章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对教师的自身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学生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自己在班级所处的位置,有利于学生自我激励、合理安排。教师经常进行学习跟踪,参与学生讨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回复。对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不到位通过跟踪,利用QQ群及时给予提醒与帮助。总之,教师适时地跟踪服务是网络教学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保障。

5.进行成绩评价

学习过程评价是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学习过程的全面评价。一方面给学习者以即时的反馈,使其及时纠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作业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完成作业和学习的态度。另一方面通过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持续跟踪评价,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特征以便对其进行个性化指导。

四、结语

总之,大力推广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高等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要在发展网络教育方面增强紧迫感,借助网络教育迅速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新春,陈章其.网络教学平台支持移动学习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09(1):109-112.

[2]王左辉,于红光.网络课件中的几个问题与解决方法[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1213-1217).

[3]林君芬,余胜泉.关于中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1(1):55-59.

[4]倪向东,李盛林,曹杰,等.网络教学平台在课程辅助教学应用中的利与弊[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0(4):70-71.

篇10

论文摘要: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为现代学校教育教学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通过对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探讨了优化多媒体教学的思路。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现状;存在问题;改革探讨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学手段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采用先进的手段和技术必然会推动教学思想、教学结构和教学理论体系的改革与发展。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多媒体教学为现代学校教育带来了发展的契机,提供了新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但是现代教学方式的一种潮流,而且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践表明,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现代社会信息交流网络化、知识呈指数增长的时代特征。但是,多媒体教学毕竟起步不久,和传统教学手段、方法的成熟相比在实际应用中还呈现出诸多缺憾。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又该如何优化运用多媒体教学呢?下面根据笔者的实践经验谈谈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思路。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利用多媒体教学扩展了教学活动空间,丰富了教学活动,加大了信息量,能够形象、生动地将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无法观察到的现象或难以表述的教学内容直观地显示出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兴趣。

2.有利于资源共享,突破学习时空的限制

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有利于将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集中起来,让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同时可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将教学课件放到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时间、地点通过网络学习新知识、巩固已有知识,为课外自主学习提供便利。另外,还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了解一些非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扩展知识面。

3.丰富教学内容,扩大知识面

课件的使用省略了上课板书、作图的过程,还可以展示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让学生从全方位、多层次获取知识点的信息,在信息量的传递、表达方法的优化等方面比传统教学有优势,大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丰富了单位时间内教学的内容。同时根据高校教学学科交叉性比较强的特点,多媒体教学可以把相关的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起来,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基础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知识的同时兼顾其他学科相关内容的学习和回顾,有利于学生更深更透彻地理解、记忆所学知识。

二、目前多媒体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信息量太大,忽略学生的接受能力

讲授速度太快,内容过多,难以记笔记,是当前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极大问题。屏幕显示减少了板书时间和讲解时间,使得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容量增大,内容演播速度加快。授课教师如不注意把握课堂节奏,容易形成新的“满堂灌”,使大部分学生听与记顾此失彼,对教学内容来不及细看和思考,难以抓住重点、难点,影响了对所学知识的感知和理解,产生学生“消化不良”的副作用,使多媒体教学变成“传统填鸭式”教学的翻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极大地影响教学效果。

2.抛弃传统教学手段,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传统教学中,黑板是师生之间传递知识、交流经验体会的重要工具。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收情况临场组织、随机应变,控制课堂节奏;可以方便地在黑板中增加、删除内容,随写、随擦,使得呈现出来的板书重点突出、提纲挈领。而多媒体课件的教学设计因其具有相当的预设规定性,很难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即时进行调整,讲课就像背教材,按照事先设定好的内容进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特性和学习的主动性,无法很好地体现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

3.颠倒了教与学的主导和主体关系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使得好多教师课堂教学过分依赖投影,长期对着电子显示屏照本宣科,按照预先制作好的课件进行授课,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难以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课堂上出现的情况及时调整授课思路和方法,忽视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过程是一种知识的再塑造和情感的交流过程。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如何在充分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

三、优化多媒体教学的总体思路

1.要充分重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师生交流机会减少、缺乏情感沟通的现象。师生交流变成人机互动,多媒体教学成为新的灌输工具。为避免以上问题,教师应牢记“注重教学设计,注重课堂教学实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以“适度、适当、适时”为原则,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出最佳效果。“适度”即运用多媒体时既不喧宾夺主,也不因噎废食、全然不用;“适当”即多媒体的运用要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只追求课件中漂亮的画面;“适时”即多媒体要用在最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并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的时机。鉴于此,在实施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正确分析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针对学科自身特点,有的放矢地对整个课程教学进行合理、科学的组织与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魅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得以和谐发展。

2.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之间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毋庸置疑,但传统教学也不能全盘否定。推广普及多媒体教学,并非是完全替代传统教学,若厚此薄彼,结果只会得不偿失,适得其反。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课程内容来说,没有哪种教学形式是绝对优于其他形式的。现代媒体有其优越性,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样有其魅力,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讲解、板书为主,学生参与为辅。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教学手段的灵活应用能够创造良好的“现场效应”,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其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多媒体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其内容相对固定,在课堂上难以随机应变调整。在形式和功能上也存在局限性。比如,长时间的强光刺激容易导致学生视觉疲劳。如果不顾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实际滥用多媒体,不仅体现不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反而造成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厌倦。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要提高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使用多媒体教学就需要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师授课水平和学生听课的质量。当前,市场上系统配合教学的现成课件很少,尤其是专业的教学课件只能靠教师自己制作。但很多教师计算机操作水平、课件制作能力不高,难以做出高质量课件,一些教学思路或教学方法不能通过课件充分地展现出来。应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机构在广大教师中进行一些多媒体教学方面的培训工作和研讨活动,内容可包括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现代教育基本理论、多媒体计算机使用及课件编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网络的使用、信息的下载、网上教学信息的开发、网页设计以及网络教学模式等)。下一步,多媒体教学课件应体现智能化和网络化,应能够具有接收、分析、诊断信息和反馈信息的功能。根据学生认知模型提供的信息判断学生的学习水平,通过智能系统生成动态的、适合个别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多媒体课件内容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课件内容要简洁、重点突出。课件内容要充分体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结构清晰明了,重点突出,避免出现过多冗余信息。简明扼要的内容和一目了然的结构可以帮助学生紧扣重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过于冗余的信息易使学生忽略主体信息,找不到重点内容,也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从而产生厌学情绪。

(2)不要只注重形式,忽略效果。有的课件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使用效果。背景画面过于复杂,过多地使用动画、视频、图片和声音,对学生的注意力造成干扰。课件页面设计应考虑美学因素,注重形式美原则,页面设计应美观大方,字体大小要适宜、清晰,色彩过渡要柔和,颜色搭配要合理,尤其要注意背景色和文字的颜色应该有较大反差,以免给学生带来视觉疲劳以及心理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