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等教育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等教育必要性

篇1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具有鲜明特色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古代先贤们几千年智慧的结晶。因此,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自身修养的提高、爱国情感的培养以及科学价值观的确立就显得十分必要。但自从1919年的以后,整个传统文化都受到了强烈的历史冲击,我们已经与之脱节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如何把经典重拾,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需要作为时代思想前沿、最年轻有活力的当代高等教育群体——大学生去弘扬继承。为此,才能更好地推动全社会重新认识学习乃至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传统文化;高等教育;必要

在2015年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文化力量。在会中指出,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扬弃继承、转化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1]高等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科学研究和传承文化的重要力量,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而,在当代高等教育中研究及弘扬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群体中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一颗璀璨明珠,即使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它的内涵与精粹仍然向我们现代人发射出耀眼的光芒。但是,在这个日趋竞争激烈的社会大环境下,业绩和指标往往更被人们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而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及道德修养常常被忽视。不仅高校教师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力度不够,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也有待提高。

(一)高校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足

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社会某些因素地制约,高等学校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体制下,传统文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应试教育更倾向于给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学生人文品质的塑造,忽略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影响力。第二,教育传播工作者自身缺乏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储备。高校教师由于自身因素,也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学习,从而在日常教学中不能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学科体系中。第三,高等教育的经济化趋势日益加强。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的影响下,高等教育的价值取向体现出了强烈的经济追求和功利性。传统文化教育被高校忽视。

(二)高等教育群体自身的因素

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群体中没有得到广泛认同,还在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首先,大学生自我控制力薄弱、心理相对不成熟。由于当今社会呈现出多元的文化状态,大学生极易受到外界各种事物的影响,往往不能清晰地辨别是非、好坏,对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不了兴趣。其次,缺乏正确的动机学习传统文化。应试教育是我国普遍的教育形式,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中,学生更加看重学业成绩。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多数只能纸上谈兵,他们的主要精力都花在如何获得相应的学历、学位、荣誉证书等等,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们来说显然不太重要。

(三)家庭环境的影响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颜氏家训》到《朱子家训》,从《家书》到《傅雷家书》,一直被人们奉为治家的经典之籍。父母是子女人生中的启蒙老师,家庭是个人的第一课堂,家庭对一个人思想的形成、价值观的树立是其它教育无法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家庭中如果对传统文化重视,教育出的子女也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并乐意学习。然而,现实情况是家庭教育在对待传统文化方面出现了“断层”,至少三代人已经没有系统接受过传统文化的熏陶,那么他们培养出的子女又怎么会对传统文化有深深的喜爱之情?大多数家庭在教育理念上过分注重子女的成才培养,父母花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让子女能受到最好的教育,生怕自己的子女输在人生起跑线上,但他们忽视了子女的人文素质的培养,最后教育出的子女往往只会考试其它能力相当缺乏。还有部分家庭,把教育的责任完全交给学校,尤其在子女进入高等教育后,便对子女不管不问,使得家庭教育对传统文化教育更无处所谈。

(四)社会环境的冲击

社会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在大学中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障碍。从汉代的丝绸之路到清朝的再到的爆发,使得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疑惑一步步增加直至达到顶峰,特别是的“全盘西化”论,对我们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至今仍然存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的打压与冲撞,西方文化从饮食、文娱、节日等方面改变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年轻的一代人。大多数95后大学生们也更看重西方的节日,向往外国的文化,把本国的传统文化看成是落后、保守、封闭的思想,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更加无从谈起。

二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价值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上出现过并具有价值和生命力的一种意识形态,它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华名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是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包括传统风俗、传统思想、传统文艺和传统建筑。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民族性和发展继承性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将传统文化植入高等教育体系中,不仅能让受教育群体重新了解传统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还可以让教育工作者重新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帮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顺利融入传统文化的思想。

(一)有利于高等教育者学习传统礼仪,促进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传统文化中的正常伦理道德,忠义理智信,尤为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借鉴学习。我们中华民族有着“礼仪之邦”的美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我们的礼仪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引以为豪的。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礼仪,可以从实践中培养出我们的良好素质和品德,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个人修养得以提升了,才能治理好自己的家庭,家庭治理好了才能治理国家,国家治理好了才可能为天下的发展尽一份力。可见,修身为本,因此学习传统文化礼仪是大学生提高自身素养的基础。

(二)有利于高等教育者了解传统节日,促进爱国情感的培养

我国的传统节日不少,大多数传统节日也有着与之相对应的历史故事。在体验传统节日的过程中,我们要了解这个节日存在的意义。大部分传统节日体现出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真挚、淳朴的感情,很多传统节日也一直传承至今,有的则成为国家法定节日。春节和中秋节,全家人齐聚一堂或走亲访友增加感情;元宵节吃元宵,玩灯笼,大人小孩充满喜乐;清明节祭祖,缅怀先烈和亲人;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怀念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节登高,提醒我们要关心尊敬老人。重新在高等教育中宣传传统节日,将潜移默化地增加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感情和热爱,从而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三)有利于高等教育者认识传统文化精神,促进正确道德观的形成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传统文化的精神对中国人道德观影响极为深远,尤其对大学生这个意识形态不稳定的群体来说起着重要的引导意义。传统文化中做人做事的道理,为大学生树立了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个人道德水平不仅反映个人自身的文化素质,更折射出社会和国家的普遍道德水准。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对道德的定义与理解展现的淋漓尽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从这些古语中可以看出古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要求之高,并深刻意识到只有自身的素养得以提升才能受人尊重乃至获得成功。《大学》开篇就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明,在止于至善”.。这更加可以看出大学教育对提高道德品质的要求和理想。从古人的道德理想到今天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无不一脉相承的延续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思想品质。社会主义荣辱观,也被提到国家层面去弘扬,正说明了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不好。国家在教育中也多次提到要立德树人,把学生的道德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正是由于在现在很多学生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道德素养不是很高的现实情况下,只有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才能让他们缺失的道德观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重新找回。

(四)有利于高等教育者了解传统文化历史,促进民族精神的养成

传统的历史文化记载了我国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当代大学生可以从传统文化中了解国家的发展史、兴衰史,吸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如《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被人们传送至今的名人名言充分体现出古人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把这些传统文化思想渗透到高等教育中去,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只有不断把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思想传播给我们的大学生,才能让他们在学习科学文化的同时承担起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

三传统文化在当代高等教育中顺利开展的策略

传统文化对当代高等教育者来说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工作,对大学生正确三观的树立有着深远影响。目前,社会文化鱼龙混杂,在全面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主流意识形态也呈多样化发展状态。如何有效发挥出优秀传统文化在高等教育中应有的作用,是高校、社会和国家都必须要重视的问题。

(一)开设传统文化高等教育课程,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理论知识

只有增设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对应的课程,才能让高等教育者系统的学习传统文化内涵。可以把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为必修课,提高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度,让传统文化的地位在高校中得到明显提升。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通过多方面展现,让同学们对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2]2010年成立的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是我国大学创建的第一所传统文化学院,旨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这既符合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客观要求,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精神文明的需要。

(二)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氛围,提升传统文化道德影响力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个人思想观念的形成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思想文化氛围对个人价值观有反作用。因此,在高等教育中顺利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就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传统文化自古以来就重视道德教育,在大学生中弘扬优秀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其接受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功能。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宣传,通过公共媒体和相关政策将传统文化纳入公民道德建设体系中。二是,加强公民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正面道德教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诸葛亮也在写给儿子的家书中表达了节俭的重要性“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现在95后的大学生一般生活都是比较优越的,没有节俭的习惯,因此有必要引导他们从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诚信也是一个人应该要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弟子规》中指出“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因此,在高等教育中要重视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在校园和社会中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将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身道德的提高。三是,在校园中开展“道德模范先进个人”的评选和在社会中继续开展“感动中国”人物的表彰活动。让大学生不仅在学校而且在社会上都能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

(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大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灵魂。在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它是中国人民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撑。[3]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应让大学生深刻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高校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育模式,把优秀传统文化表达内涵用生动、形象地教学方式呈现给同学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最终能引导他们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当代大学生就更加有义务认识、学习并传播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社会赋予高校不可推卸的职责。我们只有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并善加利用,才能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我们只有在保持民族性的前提下,体现传统文化的现代性,才能使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作者:林媛 单位: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雒树刚.全面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6,01:76-88.

篇2

【关键词】交叉学科 医事法学 必要性 医学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4-0056-01

一 医事法学的学科意义源远流长

医事法学作为现代新兴的交叉类综合性学科,被认为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医事法学的学科渊源可谓源远流长,源于古代法学和医学两大学科,两者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关于医药方面的立法条文逐渐完善、医事立法内容涉及公共卫生、医药食品卫生等相关制度。例如我国的《唐律》。宋代提刑官宋慈的《洗冤集录》,是世界首部系统的法医学著作。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社会关系发生变革,由于工厂的劳动导致的流行病和职业卫生问题也引起了政府的重视,相关的医事立法进一步得到完善。例如160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救济法》,它被认为是近代首部医事法规。1851年在巴黎由11个国家签署了地区性的《国际卫生公约》,20世纪中期大部分国家已经从宪法上对公民的卫生健康权利进行了保护。医学与法学也越来越紧密结合。在科学与教育不断相互融合的大背景下,医学与法学彼此之间的学科交叉点也不断显现。医学以维护人体健康和人类的发展为宗旨,而法学也是以维护人类的生命安全为宗旨之一,由于相同的使命,两门学科在长期的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门新兴的学科:医事法学。医事法学的学科渊源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是不同学科在历史发展中长期发展融合的结果,同时反过来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二 医事法学的社会意义广泛深远

由于共同的社会实践和科学实践而相互交叉,反过来医事法学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医学与法学交叉发展的社会意义是很深远的。首先,规避医学科技带来的伦理道德冲突。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克隆技术、安乐死、器官移植等新的医疗科技在医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运用,而它们引发的社会伦理道德冲突都应有相关的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和调整。其次,拓展学术领域。现代科学在不断专业细化的同时,也在不断地重组整合,并且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交叉学科的发展实际上也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如近年来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不少都是在交叉性学科方面取得学术成就的。学科不断进行交叉也是未来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再次,推动医事立法发展。近现代医学科技的革新变化也迫切要求医事立法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法规,医事法学的建构与完善将会有利于医事立法,更好地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权。最后,有效解决医患问题。我国处于医患关系相对紧张的局面,医患关系的合理处理有赖于医事法学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持与依据。医事法学对解决尖锐的现实医患问题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三 医事法学发展面临的限制因素

首先,医事法学发展动力不足。学科交叉已成了科教发展的大势所趋。然而目前大学管理层与普通教师的交叉学科发展的意识淡薄,对于医事法学的重视不足。另外部分高等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盲目扩大规模也导致了原本的学科建设资源浪费严重。其次,国家重视不足。医事法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学科设置上,甚至没有专门的学科位置,得不到体制上的鼓励与支持。再次,学科平台缺失。由于我国高校的组织结构本身的限制,并未设置专门的交叉学科院系,因此这种管理体制的资源分配和制度设计并不照顾包括医事法学在内的许多交叉性学科。最后,评价机制的局限。由于我国高校实行量化评价模式,对于科研教学能力评价强调量化的论文、课题和获奖,缺乏全面的、整体的、完善的指标评估体系,医事法学这类交叉学科也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对待。另外,还有师资力量的缺乏,由于交叉学科并未获得制度设计中的合理位置,因此没有合理的学科建制,医事法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也没有相对稳定的科研队伍,医事法学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僵化缺乏活力亟待改革。

四 结束语

各种学科在专业化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相互融合朝着综合方向发展,而古老的两门学科医学和法学在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和安全的共同实践的基础上,相互渗透、融合并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医事法学,交叉学科知识综合性强,学科意义和社会意义都十分深远,是推动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但其发展中也面临着多重不利因素的制约,如缺乏国家制度与政策上的保障和支持,以医事法学为代表的交叉学科急需国家的重视与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医学高等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扩招,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

未来十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0%左右须进入“蓝领”岗位就业,成为知识型工人、知识型农民和知识技能型商业服务人员。

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有望提前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一变化呼唤高等教育必须进行转型。现在不是大学生要不要当“蓝领”,而是大学生如何当好“蓝领”的问题。

“大学生还是不是天之骄子?能不能当‘蓝领’?”近年来,记者一直关注这两个问题。最近,记者拿到了一份调研报告,其中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很好的回答。

这份题为“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的课题报告显示,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2011年已达到30%,2013年北京市高考计划录取率达到了74.6%。此报告由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胡瑞文主持调研,张海水、朱曦等研究人员参与完成。这份报告中的许多数据让记者震惊,记者深深感受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学生就业观念及高等教育进行转型至关重要。为此,记者对胡瑞文委员进行了专访。

我国高等教育正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

《职业》:您说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什么依据?

胡瑞文:1990年,我国在业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只有1.9%,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学历层次偏低。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了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任务,而且在1999年启动了高等教育大扩招。

1990年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为105万。经过20年的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招生总人数增长为1110万,相当于1990年的10.5倍。

2010年研究生招生54万人,增长了17倍,其招生人数已大于20年以前普通本专科招生总人数。2010年普通本专科招生681万人,为1990年的12.8倍;成人本专科招生375万人,为1990年的7.6倍。

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为297万。经过20年的发展,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总人数增长为3375万,相当于1990年的11.4倍。201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研究生154万人,普通本专科生2232万人,成人本专科生989万人。

《职业》:这些增长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胡瑞文:说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入学机会大幅提升。国际上按照18~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毛入学率,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分为三种:15%以下称为高等教育精英化阶段,15%~50%称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称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199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只有2.3%,处于普及水平很低的精英化阶段。通过世纪之交的高等教育扩大招生,200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首次达到16%,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又上升至27.8%,在“十二五”期间每年还将以一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为3514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30%,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的中期阶段。

1990年,我国高等学校学历教育招生数为105万,以当年18岁人口数为基数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率为4.2%(其中普通本专科为2.2%)。20年后,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数达到910万,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率提升为43.8%(其中普通本专科为32.1%)。

另外还有一个变化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我国20~59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由1990年的1318万猛增为2010年的10443万,所占比例由2%提升为13%。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本总量也在快速增长。

《职业》:有人提出,近几年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毕业生供过于求和就业难的现象,有必要缩小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吗?

胡瑞文:这个看法有待商榷。《教育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

提出上述发展目标有以下两个背景。一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最成功的发达国家和转型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都是最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以美国为例,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率先在世界上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到了20世纪70年代又第一个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再以韩国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末,他们的人均GDP是3000美元,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就达到了34%,位于新兴转型国家的最好水平,并在1995年进入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2%的普及化阶段。上述两个国家经济科技的优势都得益于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们应该效仿。二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还只有30%,与美国的82%和韩国的91%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10年我国在业人口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比例仅为10.1%,远低于美国的41%和韩国的37%,所以我们只有继续坚持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才能缩小这一差距。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200万。“十二五”期间,按普通本专科年招生数年递增1%、成人与网络本专科年招生数递增2%、研究生招生数年递增3%测算,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数将超过4100万,届时18~22岁高等教育学龄人员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接近或超过50%,我国高等教育开始迈入普及化阶段。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从1990年的精英化阶段到预计2020年前后进入到普及化阶段,可能只需要经历30年时间。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后的大学毕业生供求呈现新格局

《职业》:但是,现在确实感觉到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他们找工作越来越难?

胡瑞文:是的。20年来普通高校年毕业生就业需求量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可提供的新就业岗位总量的比例发生了重大变化。第四次、第五次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20世纪最后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7600万(净增量与补充自然减员数之和,下同),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750万,仅为前者的10%。在21世纪前十年期间,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为1.3亿,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为3400万,上升为前者的1/4。未来十年,预计我国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人数约为1. 4亿,同期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数将接近7000万,预计占到城镇就业岗位新补充数的一半。

上述情况表明,在第一个十年,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城镇劳动力市场前10%的高端白领岗位(在城镇就业岗位总量中的前10%为高端白领岗位,20%为中初级白领岗位,其余70%为技能型、操作型的蓝领岗位);在第二个十年,只有不到1/3的高校毕业生可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高端白领岗位就业,另外2/3的毕业生主要转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和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在未来十年,只有1/5的毕业生能进入劳动力市场高端白领岗位就业,还有2/5的毕业生面向劳动力市场的中初级白领岗位就业,其他2/5的毕业生须转向高技能蓝领岗位就业。

《职业》:这样的结果大学毕业生能接受吗?

胡瑞文:现实可能会逼迫他们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毕业生总规模与全国白领岗位补充需求数比例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包括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在内的白领岗位总人数为7500万,比1990年净增了1800万;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26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1400万,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54%,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只能满足30%的需求,呈明显供不应求的状况。

2010年全国白领岗位总人数扩大为9700万,比2000年净增2200万,加上自然减员数,合计十年补充量为34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为4800万,已相当于同期白领岗位补充量的1.4倍。由于部分有工作经验的成人高等教育和中职毕业生参与白领岗位的竞聘,获取了一定比例的白领岗位,普通高校毕业生在白领岗位的竞争中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

课题组预测,2020年全国白领岗位数将比2010年净增2800万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数,未来十年总补充量为4600万。同期,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预计将达到1亿,扣除少部分专升本和本升研重复计算的人数后,实际需就业的毕业生数为9500万。

从三个十年比较来看,由于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急剧增长,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今后白领岗位的补充量已无法满足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全部就业需求,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转向蓝领岗位就业成为必然趋势。

《职业》: 在这方面,有数据来支持吗?

胡瑞文:我们认为,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职业分布有变动趋势。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存量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中的白领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比例逐步上升。过去20年,白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由1990年的1100万增加到2010年的5208万,增长了4倍;蓝领岗位中大专及以上人才总量则由1990年的103万猛增为2010年的2347万,增长了22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才的白领和蓝领岗位数比值由1990年的9:1变为2010年的7:3,今后这一比值还将进一步缩小。

从分大类职业人才增量趋势来看,白领的增量比例逐步下降,蓝领的增量比例快速上升。2000~2010年白领岗位的大专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人才比之前的十年增加了752万,而蓝领岗位的大专及其以上人才增加了1326万,相当于前者的1.8倍。这一情况说明,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本专科毕业生中越来越多的人将转向蓝领岗位就业,这有利于提升一线劳动者的文化程度构成和综合素质。

以上分析表明,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供求出现了新格局。这就要求我国高等学校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拓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由过去主要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培养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由多数毕业生走向机关事业单位和去一线或二线大城市就业,转变为走向以企业为主的经济部门和中小城市、乡镇就业。

鉴于以上情况,我国高等教育应由前一时期扩大规模为主的外延发展模式转变为以结构调整、提高质量为重心的内涵发展模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相适应,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分工。高等教育学校要通过人才需求预测,调整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科类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规格,实现转型发展。

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需要转型

《职业》:这种就业的现实,需要高等教育何去何从呢?

胡瑞文:我们认为,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需要转型。

一是在今后十年期间,对高等教育的招生规模加强宏观调控,将每年高等学历教育招生人数的增长速度控制在2%以内,公办普通高校本科生保持现有招生规模不再增长,将有限的增量主要投放到高等职业教育、成人高等教育和网络高等教育,以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与合理分工。目前我国“985”与“211”大学有100所左右,占高校总数的4%。其他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的老本科院校近400所,占高校总数的16%。另有600多所举办历史不长的新建本科院校,占高校总数的26%。其他1200多所为高职高专院校,占高校总数的54%。许多高等学校不安于现有层次,突出表现在学校制定的五年规划、十年规划中。它们将升格和拔高学校层次作为学校发展的首要目标。近年来,不少老本科院校争相更名大学,出现了研究型大学热、综合性大学热、一流大学热。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热衷于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竞相升本。这对目前基本合理的高等学校体系结构带来了冲击和负面影响。各高校要结合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本校的既有定位和实际条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出学校特色。

篇4

目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普教化倾向严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教学大纲普教化教学大纲是教学计划中的教学指导性文件[3]。教学大纲具备以下功能:指导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可作为选编教材、装备教学设施、配备师资力量的直接依据;也可作为检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尤其是可作为领导部门评估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4]。普通高等教育学生专业知识基本空白,因而教学大纲内容较多、范围较广,许多学校简单地将普通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应用于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内容繁多,重点不明确,忽视了对成人高等教育学生重点能力的培养。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大纲的定位应基于技术高等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授课方式普教化许多学校及管理人员对成人高等教育重视不够,在安排教师时缺乏针对性,相当一部分教师也有轻视成人高等教育的心理,在课堂教学中照搬普通高校的授课方式,甚至原封不动地拿普通高校的课件授课,陈旧的授课内容加上落后的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附属医院的双重管理制约着临床课程教学目前,许多学校对附属医院只有人事管理权,附属医院同时受卫生部门管理,是一种双重管理。附属医院有单独财务权,在财务上不受学校管理。学生人数少时,依靠医院的投入支持学校临床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基本能保证临床课程教学质量。但随着成人高等教育扩招,学生的激增,学校的经费更多地用于加强学校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以及提高教师的待遇。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医院作为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经费投入到成人高等教育临床课程教学中,导致临床教学的软、硬件建设明显滞后,从而影响成人高等教育临床课程教学及实践教学质量。

学校自身的管理制约着教学各医学院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部门,其教学各方面均是自行安排,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由成人教育学院直接与各系部及附属医院联系,而各系部或附属医院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轻视,甚至敷衍了事,在无形中将成人教育教学边缘化,影响了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国家的财政性投入不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逐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国家举办的学校教育经费的稳定来源。”“在我国现阶段,要力争使教育经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4%,除了国家财政不断增加投入以外,还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补充国家对教育投入的不足。”尽管如此,由于缺乏法律约束,在现实中的执行情况尚不够理想。国家有限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也倾斜于普通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可以说基本没有,这必然导致教学经费的减少。

学校自身投入不足近年来,随着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多类型、大规模的教育对象使成人高等教育发展规模过于庞大,发展面临着投资严重短缺的困境,其教育发展目标很难实现[5]。因此,社会乃至许多从事高等教育的管理人员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认识存在偏差。许多高校将成人高等教育看成是创收的渠道,成人高等教育也依托学校资源,凭借学费收入促进发展。学校自身投入的不足,导致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缓慢。还有许多学校重普通高等教育、轻成人高等教育,认为成人高等教育只是学校的组成部分,没有必要花过多精力从事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而且,上级主管部门也看不到成人高等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因此,在工作人员、设备设施、教育发展、远景规划等方面投入也远远不足。

实践教学缺乏问题许多学校管理者认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中专或专科阶段已参加过实习,可以不用实习;有些学校从经费角度考虑,认为实习花费较大,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因工作、家庭等原因也不愿意实习。因此,现在许多学校的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已不再安排实习,缺少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质量难以保证。

督导机制缺乏问题目前,各高等学校都成立了教学督导组,但侧重点在普通高等教育方面,成人高等教育基本放任自流,使得目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难以解决。

在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中加强教学督导的必要性

现代教育管理极其重视督导的作用,督导在教育管理系统中起到独特的、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为了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依照有关规定对教学活动全过程及其管理进行监督、检查、评估、指导,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一种制度[6]。它通过对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意见。对于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来说,教学督导有着独特的必要性。

1改善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学风的必要性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学生,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更加散漫,虽然学习动机明确,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其学习自律性与纪律性较差。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学生来自各医疗单位,有些学生将一些不良习气带进校园。教学督导人员在教学一线跟学生零距离接触,督导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改善教师教风的必要性在一些成人高等教育教师眼中,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学习目的就是一纸文凭,加上到课率较低,影响了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因而有些教师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督导人员深入教学一线,随机听课、检查,通过熟悉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帮助教师找到适合个人特点、适合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对师生形成适度的压力,促使教师端正教学态度,熟悉教学业务,规范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促进教师成长。

3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性各校的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人员,深入教学一线不足。教学督导人员通过听课、检查和调查等很容易掌握第一手资料,能根据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特殊情况,发现、分析、处理问题,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映,为教学及管理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促进学校教学质量和管理决策的提高和完善,从而提高医学成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4协调教学各环节的必要性教学督导人员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经常深入教室听课,巡视校园和考场,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学工作,使教学与督导协调配合。他们与学生、教师、管理者通过对话协商方式解决问题,营造了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校园气氛。#p#分页标题#e#

适应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督导机制的探索

鉴于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学督导的作用,应根据学生特点及成人高等教育自身规律,探索合理可行的教学督导机制。

1督导员的选择

1.1基础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相结合在构建学生专业知识体系中,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缺一不可。基础课教师侧重教授基础理论,临床课教师侧重教授临床实践技能。基础课教师与临床课教师相辅相成,形成专业知识结构较为完整的督导队伍。

1.2人文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相结合专业课教师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平方面有更多的优势。但医学即人学,人文属性是医学科学的本质属性之一[7]。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合格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8]。人文课教师的加入对医学教育融入人文思想将起到一定作用。

1.3离退休教师与在职教师相结合离退休教师时间充裕,有较多的时间参与教学督导;教学经验丰富,能为授课教师提供课堂授课经验。但相对来说,离退休教师有些观点更新不够,所以,督导队伍在职教师要有一定的比例,年龄有一定梯度,使整个督导队伍在经验与年龄结构上有层次变化。

1.4专职教师与管理人员相结合专职教师能更多地从教学环节把握质量,寻找不足;而管理人员则侧重找出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可能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两者结合,做到教学与管理齐头并进。

2督导过程的选择

2.1教学前的督导(1)教学计划的针对性。除主干课程外,可增加大量选修课程,供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2)授课教师的选择。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应选择授课经验、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3)教案的设计。要针对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生的特点制订科学、合理的授课方案,其质量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学生在职学习的特点制订授课计划,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多为基层、临床一线工作人员,他们希望学习与自己工作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授课计划应侧重临床实践知识与实践技能。

2.2教学中的督导(1)教师授课方式的选择。授课方式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生会将在临床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带到课堂上,希望通过学习得到解决。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方式,如PBL教学、研讨式教学等模式,避免纯理论教学;授课内容要重点突出,不能面面俱到。(2)学生管理的督导。要求有一定的到课率,但又不能太高。到课率要因学生情况、因课程情况而定。如理论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允许到课时数少;有些学生本身在某个学科有相当的造诣,可以允许其不到课,但考核必不可少。(3)考试方式和成绩评定的督导。对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应选择多种考核方式,如开卷考试、技能考核、作业、小论文、讨论、病例分析、问题研讨等,可将一种或几种方式相结合。督导要使考试和评定落到实处,不能走过场。

2.3教学后的督导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在职学习、在校学习时间很短,如果只依靠在校时间,很难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教学后的督导作用。如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及统计分析,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对学生提出问题的及时反馈,改进教学方法的各种策略,对教学问题的研究等。

3督导方式的选择

3.1全方位督导教学过程是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过程,教学管理是核心,课堂教学是关键,学生学习是中心,一切都应以帮助学生学习为目的。督导包括督管、督教、督学,三者有机结合,以充分发挥督导的作用。

篇5

高等教育家校沟通机制党态性家校沟通与合作的作用与意义已得到教育界的公认,然而家长和教师并不是天然的合作者。家校合作是以家庭和学校为主的家庭、学校、社区、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沟通过程,是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双方需要多向度、多渠道的交流和沟通。这一机制在中小学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高等教育却比较弱化,因此,本文就高等教育家校沟通机制的建立进行了相关探讨。

一、建立高等教育家校沟通机制的必要性

1.部分大学生缺乏独立管理能力

高等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的推进,在给学生更多自的同时,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自我管理能力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一种能力,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国策的前提下,大部分学生都是家中独子,宠爱的核心、管制的核心,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再加上大部分家庭的教育理念以考上大学为学习的终点,一旦进入大学学习,就如同圈养的羊出圈一样,获得了彻底的自由和放松,于是,呈现出来的现象便是,部分学生高考成绩尚属优秀,但升入大学后,开始慢慢从学业队伍中脱落,经常迟到、旷课、不交作业,最后导致了学籍处理、推迟毕业或无法毕业。这部分人群呈持续增加的态势。

2.部分大学生缺乏抗压能力

目前在校大学生平均年龄不足20岁左右,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均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和关键时期。虽然从年龄上说,已经成人,但不少学生,从小到大,第一次离家这么远去上大学,不会照顾自己,也不大会和别人沟通,更不用说具有团队精神。在学业上,高等教育开始注重学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创新开发能力,学习方式也和以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再加上城乡差别、贫富差别、攀比之风等各种压力,部分大学生开始困惑、失眠,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有些采取了自杀等极端的逃避方式,而家长往往是最后才知道,这都是没有及时沟通、疏导的缘故。

3.高等教育家校沟通极为不畅

有社会调查学者关于“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研究”表明,目前我们的家校沟通主要停留在学校向家长报告学生在校的不良表现,也就是说,家校沟通多是在学生表现不良时发生的,家长当然希望这样的沟通越少越好。特别是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由于高等教育在许多家长眼里是终点教育,认为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往往忽视孩子在大学期间的教育与沟通。认为只要学校没有联系自己,那么孩子在大学肯定一切都好。且由于高等教育往往具备异地化特性,家长也无从亲往学校查看。

二、建立高等教育家校沟通机制的内涵

1.建立家校沟通的有效性

现有的高等教育基本都建立了辅导员制度,而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则主要是通过辅导员进行。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一旦发生了学业落后、留级、处分等一系列问题后,往往都是想法设法瞒天过海,不让家长知道,甚至不惜提供虚假家长代签字等等,这其实就是一种无效的家校沟通,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建立家长档案制入手,即,从新生入校初始,便要求提供家长信息,并及时致电与家长沟通,请求其在联系方式变更时及时通知学校,以方便学校及时将学生的各种情况向家长进行反馈。

2.建立家校沟通的常态性

家庭教育具有以下特点:家庭成员的接触方式是面对面进行的,成员之间互动的频率很高,而且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相互控制和影响,同时家庭成员彼此利益相关、目标一致,联系十分密切,另外家庭群体关系在时间上最为持久,父母通过情感方式对子女的影响在其效果上就显得异常有力。家庭教育所具有的这些特点与优势是学校教育无法比拟的。学校要提高教育质量,就应该考虑如何调动家庭的力量与学校教育密切配合,从而最终实现将青少年培养成为符合国家教育目标的人才。这就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家校沟通,变“出现问题后的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事中阻止”,偶尔为之的沟通解决不了问题,只有进行常态化沟通,将家长纳入高等教育的教育者体系,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标。

3.开发家校沟通的新渠道

几十年来,我们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限制在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培训班、通知书等形式上,而高等教育就更为局限,仅仅为通知书、电话沟通、通知家长来校等几种方式。而此类形式也主要停留在学校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情况这一层面上,家长一方很少有“进言”的机会。因此,我们有必要改变这种现状,可以建立如下几种方式:

首先,肯定评价,家校交流。给家长打对学生做出肯定性评价的电话,将学生在每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如艺术课作品、环保活动作品等及时邮寄给家长,使家长积极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取得的进步,并予以激励。

其次,举办学校日,欢迎家长到学校参观、访问、座谈,了解学校教学计划,参与学生的在校学习。如为异地家长,无法前来的,可以将每次学校日的情况录像邮寄给家长,使家长对整个教学有比较直观的感受,进行参与进来。

再次,家长教育。许多家长认为高等教育家长没有参加的必要,对此,我们可以设立家长信息中心,给家长提供学校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资讯,并对家长参与的积极作用进行相关宣传,向家长传授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引发家长的共鸣,并进而参与。

第四,家长网络论坛。给家长提供一个与学校、与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并要求每个辅导员老师认真查看和回答,及时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

第五,参与决策,即请家长参与校务和教学监督。鼓励家长教师协会或其他家长团体的组成;鼓励并支持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如制定学校发展目标、开发或评价教育项目等,听取并采纳家长的意见。

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齐心协力,互相配合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基本保证。高等教育家校沟通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和发挥作用,作为高等教育者,我们有必要建立相关机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并予以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晓丽,王铁军.与学生家长沟通高校亟待加强的工作环节.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08,(3).

篇6

【关键词】: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24-01

专业教育是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对知识的需求呈现出综合化趋势。以往只注重专业教育,忽视人的个性,特别是素质、能力的培养,必然对社会和人的发展产生弊端。通识教育对于改善教育现状,培养全面发展的、有素质、有能力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何为“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可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是指除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程。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是相互配合、相互补充的。如果说专业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的专业技能和谋生手段,那么通识教育则是要为大学生提供基本的基础教育。首先通过知识的基础性、整体性,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再次通过知识的综合性、广博性,自主创新,拓宽视野,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与良好的心智。

二、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一般涉及人文艺术、世界文明、法律道德、社会科学、历时思维以及自然科学等领域,通识课程的设置有助于唤醒学生对自身生命价值的关注和生活意义的探究,有助于塑造学生广博的胸怀和高尚的品格,有助于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最终使得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和谐、全面发展的人。这里我们主要从大学生就业以及社会稳定发展两个方面来阐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1.通过大学生就业的角度看待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以及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而大学生的就业率却呈逐年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严峻、待就业群体的不断扩大,将会造成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1)普遍抱有过高的就业期望值,这种较强的“精英意识”,即对就业的高期望值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就业市场的供需矛盾,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难度不断加大。分析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会自我设计,包括四年大学生活的设计、职业生涯的设计以及自我发展的设计,没有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与价值观等。而这些观念的形成是通过专业教育无法实现的,是需要通过开展相应的通识课程,使得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择业观与价值观,缓解就业带来的压力。

(2)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日益完善,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进一步提高。随着我国国力的强大、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依成绩来评价、选择求职者,已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在理性的用人单位的招聘官眼里,成绩并不能简单地与能力、素质划上等号,而最终起作用的是应聘者所具有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其明显表现是用人单位对求职学生精神方面的重视程度尤为凸显。在用人单位重视的精神指标方面,责任意识、敬业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占大部分的比例;在用人单位重视的能力指标方面,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占绝大部分的比例。

而令人费解的是,大多情况下,成绩优秀的大学生只关注其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必要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和敬业精神的学习,而拥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创造能力以及敬业精神的大学生成绩却又不容乐观。优秀的成绩与良好的素质之间本该是和谐共存,但在今天的大学生身上却难以得到体现。

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即是对大学通识教育提出的要求。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奠定基础,为人才发展提供一种知识和能力的前期储备,有利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触类旁通,作出创造性的贡献。

(3)作为立人之本的“诚信”凸显危机,大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进一步加强。多年来,高等教育一直以实用的专业教育为导向,所培养的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素养,于是用人单位纷纷抱怨学生的工作态度、个人修养不尽如人意,由此足以引起人们对高等教育的反思。“诚信”危机已悄然地侵入校园,部分大学生为增加其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便不择手段的伪造虚假证书、推荐材料、违约跳槽等。不守诚信体现了大学生人文素养上的不健全,是对大学通识教育的强烈呼吁。通过开展通识教育,使学生学会恪守功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

2.通过社会稳定发展的角度看待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平衡的心智,开阔的视野和开朗的个性,继而培养完善的人格。大学生是一个拥有知识和未来,充满朝气的群体。从犯罪人的社会分层来讲,大学生本应属于低犯罪率的群体,然而近年来大学生犯罪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甚至出现了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震惊全国的犯罪案件。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通识教育,并积极呼吁致力于通识教育的应用和发展。让通识教育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作用,以启发心智、唤醒心灵,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学会和谐共处与正确交友,正确处理友情、亲情、爱情;领悟人生道路中挫折的不可避免,正确看待和对待挫折,使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等。

参考文献:

[1]陈岩松 《正确认识就业形势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江苏高教

[2]《高校毕业生就业超过预定目标》 中国教育报

[3]季晓艳 《以大学生就业为视角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 高教高职研究2007年2月号下旬刊

[4]姚孟春 《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及实施途径》《学术探索》 2007年第02期

篇7

[关键词] 公共财政;民办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1. 100

[中图分类号] G64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1- 0201- 02

0 前 言

改革开放近40年以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日趋强烈,公办高等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大众对教育的需求。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开辟教育供给的新空间,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施行科教兴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之举。从数据资料来看,1981年我国民办高等院校仅有1所,到1998年增长为22所,到2015年底全国民办高校增加到734所(含独立学院275所)。无论从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来看,还是从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规模来看,无不显示着民办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1 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缓解民办高校资金紧缺的现状

办学经费紧缺是困扰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所在。公共财政对民办高校的扶持力度偏弱甚至缺失,是制约我国民办高校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1]。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教师队伍不稳定、专业学科建设不合理、产权归属不明确、教育质量无保障、财务风险较大、已有政策落实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民办高校的健康持续发展。

1.2 有利于民办高等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

通过经济学家对物品和服务的属性进行分类后,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教育是准公共物品,其供给可以是市场也可以是政府,但就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在准公共物品的供给中,无论是选择市场、政府机制、自愿捐赠,或者三种机制混合供给,政府都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作为准公共物品的民办高等教育,给学生本人、家庭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为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正外部性效益。根据民办高等教育的产品属性和成本分理论的“获利原则”,政府既是二次分配的主体,又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受益者,理应承担民办高等教育部分成本。

1.3 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之一,所谓教育公平的主要表现就是人人能够平等的享有公共教育资源。民办高校在校生也应享有这一权利,受教育者进入民办高校就读,并不等于被剥削了平等享有公共教育资源的权利。政府作为社会公平的保障者,通过政策手段给予民办高校资金支持是自身职能所在,是合理可行的。而实现教育公平要体现民办高校对公共教育资源具有平等的占有权利,国家公共财政在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进行合理分配是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2]。无论从民办高等教育本身、教育成本分担或是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角度来说,政府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都有其合理性必要性。

2 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政策的价值追求

任何一项政策的提出和执行,总要受其价值追求的影响,作为公共政策之一的教育政策亦不例外。

一方面基于教育改革的价值追求。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行政化严重、办学活力不足、教育观念落后、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经费利用效率与办学效率不高等问题都需要教育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而改革的重要力量之一来自民办教育[3]。

另一方面基于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合理的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总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侧重或偏倚,在不同教育阶段也各有侧重而在高等教育阶段,政府应首先保证最基本的教育公平,教育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各种因素,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因此,教育政策只能明确地以公平为其首要的价值追求,进而来缩小区域内教育发展存在的差异[4]。

3 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7年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对民办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和差别化政策扶持。但要确保《意见》落到实处,还需因地制宜制订相关实施细则、配套政策。

一是要制订合理灵活的财政扶持政策。如设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按年度拨付给民办高校;政府无偿划拨教学用地,支持民办高校校舍建设;依据民办高校学生学费的数额与公办高校生均经费的差额来补贴民办高校在校生;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民办高校教师培训、科研,对按规定退休的民办高校教师。

二是要优化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执行环境。民办教育相关政策的制订、执行、评估、终结等环节,都需要涉及民办高校本身以外的多个部门,要优化民办教育政策的执行环境,就需要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进行,不仅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更要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

三要是监督政策落实情况。教育政策执行监督,是教育政策正确贯彻执行,达到预期政策目标的重要保障。即便是制定十分周密、科学的教育政策,在执行时偏离了既定的教育政策目标方向,最终导致政策失败或效果不明显,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政策执行监督不规范,不到位。因此,要将民办教育政策执行监督列为民办教育政策落实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开展,并要及时将监督结果公布于众、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相关部门通过教育、劝导、惩罚等措施全面、动态的监督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落实进度、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徐绪卿,王一涛.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从“规范”向“扶持”的转型[J].高等教育研究,2013(8):42.

[2]张铁明,王志泽.中国民办教育法制及制度建设[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篇8

[关键词]母教缺失;高等教育;母教实施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53(2016)04-0048-03

“母教”一词出自汉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孟子之母,教化列分。处子择艺,使从大伦。子学不进,断机示焉。子遂成德,为当世冠。后以“母教”称母亲对子女的教育。目前,我国学者对“母教”的界定,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指“母亲对孩子的教育”;二指“社会对已为人母的女性实施的如何做母亲的教育培训”。笔者力图从当前“母亲对孩子教育”缺失的社会现象入手,来探讨高校该如何着手对“未来母亲”即“高校女生”实施“母教”的问题。

一、“母教”现况分析

在我国传统教育中,贤良的母亲重视家庭教育,为的是使孩子长大成为德才兼备的人[1]。但在“知识不能改变命运”“读书无用”等观点泛滥的当下,母教正日渐式微。

(一)“母教”严重失缺

中国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将家庭教育、母教提到应有的高度,家庭教育不仅未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成为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阵地,相反,这块阵地正在不断丧失。夫妻离婚、外出打工,隔代教养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中国庭教育中的母教正处于一个异常缺失的境地。“打工”是目前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2],农村夫妻外出打工已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打工的经济效益是快速的、直接的,而母教缺失的影响是间接、滞后的,所以,人们往往于不知不觉中有失偏颇。而“女性就业占44.8%”[3]的现实,也让很多在失业下岗、竞争上岗中奔波的城市母亲忽略了对孩子的关注,孩子甚至成了她们不如意人生的出气筒;城市的灯红酒绿、虚荣浮华使有些母亲经不住物质与私欲的诱惑,抛家弃子在名利场中乐不思蜀而居高不下的离婚率,着实令人惊讶。

(二)缺乏有准备的“母教”后备力量

最近一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每年新增文盲大约50万[4]。而“中国的文盲,七成是女性”[5]的结论又不得不让人深思。她们将要承担抚养教育子女的重任,而文盲母亲必然会无益于子女的智力开发和教育。作为二十一世纪的高校,在对“未来母亲”的教育方面,显然也是少有作为。高等教育可为学生的职场人生预设千百种攻守的战略与战术,可为学生的职场人际教以规则、礼仪、技巧,但却不曾为女生一生中永不退休的“母亲”角色做点什么,更不会从未来国民素质之源头的高度来培养女生。作为未来母亲的部分高校女生,她们习惯置身事外,似乎“当母亲”只是自己母亲的责任或者人生中的伴随性身份,与生俱来而已,不用学习。

二、高等教育中实施“母教”的必要性

首先,依据学生未来社会角色、社会岗位以及家庭角色来考量高等教育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是高等教育应该面对的现实问题。面对“母教”缺席,高等教育有必要审视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新时期、新环境赋予高等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高等教育本身的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学生下一个人生里程就是步入婚姻家庭与社会,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增加新内容,可谓势在必行。民国时期教育家陈果夫总结了女子教育与母教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中国这些年来女子教育的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教以母教。学校里尽管如何教他去学好,但他的家庭环境不良,母教懈怠,结果他回到家中,仍热要变成坏的。[6]”十月怀胎,母体是孩子的发源地;多数女性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比男性更耐心、细心,可以说,教育孩子,母亲比父亲有天然的优势。所以,从家庭教育层面而言,加强“母教”有其必要性。

三、高等教育中“母教”实施方略

“母教”意义重大,且“怎样做母亲”不能遗传;社会对母教意义整体觉悟相对滞后,对未来母亲实施“母教”投入几乎为零种种事实让要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必须对实施母教有思考、有方略、有落实。

(一)高校应更新培养理念与目标,面向学生,为“母教”立足。我们认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高等教育应转向以人自身发展为主导,不仅要考虑人的社会职业、工作技能,还要考虑人的家庭角色、伦理关系、情感责任、自身幸福等一系列问题,即在教导学生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应对工作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如何适应家庭,如何教育子女等问题。可现行高等教育似乎忘记了它的教育对象是要成家并生儿育女的,它有了职业培训机构之嫌所以,如果高等教育仅为学生未来谋生提供帮助,那就违背了高等教育现阶段应有的主导理念,偏离了其教育目的。高等教育需要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现状、未来需求的不同来进行相应的自我调整。

(二)高校可力争外援,为高校“母教”实施造势。高校关注并实施母教,不仅是更新教育理念、拓展教育视野,更是一次意义深远的教育创新。高校应该以教育这一社会特殊子系统的身份和优势来影响社会甚至争取社会其他系统的支持。首先,高校可借助教育自身的魅力来游说政府,提请政府倡导社会重视女性教育,研究母教作用,关注母教的过去、现在与将来。第二,高校可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并与之联袂,引导社会舆论新走向。如重视子女教育,提醒女性加强自我教育,倡导女性以能做良母为荣,以能为社会培养优秀公民而骄傲。

(三)以学校为基地、课程为工具、培训为桥梁,将高校“母教”实施课程体系化、社会化。高校实施“母教”,可先从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在一定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7]。其中,课程设置是核心。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个性化学习”的现代教育理念区别很大。现代教育理念认为,人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而在实际操作中高校课程设置似乎更多是考虑市场需要或受教育对象日后工作需要,较少考虑人的幸福、自由与尊严需要。绝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中,无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还是“公共必修课”都基本没有与“母教”相对应的课程(女校公共选修课里有少量课程与“母教”相关,如“厨艺”“插花”“家政”等)。因此,高校教育研究者若认同母教理念,即应组织多方专家探讨设置与“母教”相关的课程,最好还能形成相应的体系并以多样化的课程样式落实。高校探讨“母教”新目标,落实“母教”新内容,决不能孤军奋战,只作学术研究而脱离社会。在研究探讨中,不能拘泥于理论探讨或个案分析,而要将“母教”实施与职业培养相结合,用“母教”成果促进就业,让就业推进“母教”实施。高校还可以无偿为社会提供“母教”培训。众所周知,母亲教育孩子不能无师自通,而在无数商业化的培训班中,又难觅如何做母亲的培训。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与社区、妇幼保健单位联系,免费为婚(育)龄妇女作培训指导。这不仅真正落实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目的,而且达到了推广高校“母教”研究新理念、新内容、新成果的母教研究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在高校办“母教”咨询室,收集社会母教成功与失败的典型案例,宣传生活中母教成功的典型例子,为母教失当的家庭排忧解难,为高校母教实施增加鲜活的事实依据。

篇9

【关键词】:道德自我教育 大学生 高等教育

一、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必要性

曾文晋认为“自我教育是指人们依据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的要求,有意识、有目的、能动地促进自我发展的活动”。大学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有着现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从社会发展环境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自主经营的原则激发了人的主体意识的生成,市场经济要求经济人充分发挥主体性,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谋发展,这有利于人们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增强人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同时由于经济多元化带来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也必然给人们的道德选择带来了更多的民主性和多元性。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主体,他们把自我的存在、自我独立价值和主体地位作为生命的意义和基本点,以独立的人格关注社会现实、思考未来,表现出独立、民主、思考、选择、参与、创造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都为大学生在道德上进行自我教育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也给高校德育以巨大的冲声,面对良荞具存的社会行为和价值观念,也需要大学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高自我甄别能力。

当互联网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技术革命之一,正以“一网打尽”的势头进入个人的生活世界,也给高等教育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进入校园后,必须提高大学生自我修养的能力,要求大学生即使在个人独处,没有社会和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坚守道德规范,自觉按照道德准则行事从而达到慎独的境界。

(二)从高校发展现状看。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到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22%,在校生已超过2000万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不再面向少数“精英”,而是面向全社会,这样就出现了德育对象的多样性,需要对他们进行个性化教育。

其次,大学生公寓化管理是我国高等院校扩招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和管理模式,也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产物。

再次,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学籍管理上都实行学分制,在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和专业,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发展进行自我调整,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自觉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从德育的角度看,学分制强调以每一个学生自身特点为基础发展个性,肯定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积极要求。

(三)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看。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人在18一25岁之间,脑细胞内部的结构和机能的复杂化过程剧烈地发展,这就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供了生理方面的基础。随着生理上的成熟,大学生心理也逐步走向成熟,特别是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了心理基础。

二、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的途径

(一)充分发挥教师正面教育的主导作用。

我们在强调自我教育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正面教育的作用。自我教育并非“放羊”,也非降低标准,而是在教育者的启发引导下沿着教育目标的方向进行的一种新型的有控影响。 教育与自我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为施教主体的教育者还是要发挥主导作用,授学生以“渔”,给其以必要的知识基奠,还要引导其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强化自己已有的正确的思想行为,修正不正确的思想行为。

(二)培养正确的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的增强是自我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青年自我意识的矛盾运动一般是按照分化――矛盾――统一――再分化――再矛盾――再统一的模式进行的。经过一段矛盾冲突,青年的自我意识便在新的水平上达到协调一致,两个自我达到统一。但这种统一在一定时候又会被打破,两个自我又会产生新的分化,通过矛盾冲突又在新基础上实现再统一。青年自我意识的这种矛盾运动,就推动着青年的心理不断向前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则逐渐趋向稳定,并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所以在引导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时,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一个方面,帮助学生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自我实现的本能使人有一种自我发挥、实现潜能的欲望。“理想自我”是自我教育的方向,是自我教育的动力。另一个方面,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自我认识。大学生进行自我认识时往往不够全面,容易以偏概全,为此教育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帮助他们了解自我、认识自我。

(三)培育积极的自我教育氛围。

心理学专家指出,大学时期是人生的第二“断乳期”,学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对传统、对权威都持怀疑甚至“叛逆”的态度,因此对那种空洞的说教有本能的反感。相反,同龄人的榜样作用,却是相当巨大的,同龄人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在德育中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大学生中,很容易由“示范”而形成集体意识和群体效应。良好的班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性格熏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有意识地在学生中培育一种积极的自我教育氛围,让每个人都能从自我做起,从自己先找原因,而不是“宽于责己、严于责人。”

总之,在当今尊重主体性的高校德育中,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育者要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讨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创造条件,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参考文献:

[1]杨芷英、王希永,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2

篇10

关键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092-02

一、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意义

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目前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逐年增加,专业以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和药学等医学相关专业为主。与全日制医学高等教育比较,成人医学高等教育质量一直为人诟病,甚至有水货文凭之称。目前许多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虽也主要采用课堂授课的模式,但与全日制学生相比,成人教育学员一般都有工作,属于半工半读,经常无法按时上课,也很难有自学的时间与精力。因此提供能使成人教育学员在不到课堂听课的情况下也能获得相当的教学效果是近年来成人教育的研究和发展重点。网络化教学模式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及,随着我国网络技术和多媒体的发展,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的方式越来越普及。网络化教学模式可以使学员不必亲身到课堂听课,通过网络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以取得与课堂教学相当的教学效果,缓解了工读之间的矛盾,为学员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是医学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1-2]。

二、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成人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存在诸多弊端,如因成人学员需要兼顾工作、家庭、学习从而导致面授到课率不高;另外成人教育由于教学学时过于集中,而导致教学效果较差;以及学员在自主学习方面很难得到满足等[3]。网络化教学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员充分和有效地结合自身工休情况安排学习,解决目前的工-读矛盾。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顺应时代潮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教学和辅助自学,彻底改变教学和办学质量不高的局面,切实提高医学在职学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提高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

2.可行性。网络化教育的重点是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从技术平台来说,目前我国网络技术发展迅速,通过网络浏览各种教学课件、习题、模拟考试,甚至流畅地观看教学视频已经比较普及。而教学资源则需要有关教育机构集中力量进行建设,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是目前网络化教学的主要问题之一。但相对于技术平台,教学资源的建设是比较容易解决的,各种教学课件、习题、视频等许多本来就是课堂教学中的资源,加以整理或进行集中建设后即可投入使用。因此在国内大规模实施医学网络化教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三、构建网络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措施

1.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网络化教学平台是网络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员自主学习和与教师互动的平台,是有效进行网络化教学和管理的基础。网络化教学平台有各项功能,包括上传教学课件或参考资料、课程信息、作业布置及测试等[4]。网络化教学平台的建设要结合教学机构自身特点、教学现状、教师队伍、学员特点等,设计出实用的网络教学和教务管理功能,搭建满足成人教育需求的网络化教学平台。

2.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网络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开展网络教育的“仓库”。有效使用教学资源库可以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促进教学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医学教学资源数据库按使用功能可分为课件库、案例库、试题库、常见问题库、参考资源库、网址资源库、基础资源库等子库[5]。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为学员提供丰富的教学材料,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资料库,辅助学习,解决学员因学习与工作矛盾、学习与家庭矛盾等原因不能按时参加集中教学的困难。

3.医学虚拟实验软件系统建设。虚拟实验室综合利用了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传感和仿真等技术,能高度逼真地模拟医学场景,并能通过动作和语言进行交互的人机互动[6]。虚拟实验是虚拟技术在医学实验仿真训练的应用。使用者既可以通过虚拟实验室系统感受到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并且还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大多是在职人员,教学的培训大多是采用业余的时间来进行,面授时间短,实验课时间长,医学成年教育学员工作与学习矛盾突出的特点致使到学校进行实验课教学的难度大,并且教学效率低,实验效果不佳。虚拟实验室彻底打破时空间限制,为学生提供立体的、可视化的操作机制和虚拟的实验对象。学员通过利用多媒体进行仿真或虚拟的实验操作,获得对实验现象的认识。因此利用虚拟实验室来实现医学成人教育的实验教学,尤其一些成本高、难度大、精确度高的实验具有重要潜力。

四、构建医学成人高等教育网络化教学模式的困难与对策

1.存在的困难。第一,部分医学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对网络化教学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不够;第二,网络化教学需要网络化技术平台和教学资源的保证,要求有易于操作的网络化教育设施和内容丰富的教学资源,对教师和学员的多媒体操作水平有较高要求;第三,网络化教学模式对学员的自主学习缺少必要的监督和帮助;第四,网络化教学中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缺乏实质性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

2.对策分析。一是要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建设优秀的教学资源,完善资源共享,为医学成人学员提供更多高品质网络课程;二是要通过联合现代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确保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顺畅;三是要加强学习指导,积极营造网络教学氛围,提高学员学习积极性;四是要加强网络基础建设,保证师生网络交流平台和教学资源的顺畅访问。

参考文献:

[1]张顺行.成人高等教育网络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23):139-140.

[2]王蕴珠.浅谈信息时代的成人学校网络教学[J].大众科技,2011,(1):132-133.

[3]刘洪付,赵冬梅,倪天辉.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教学模式在医学成人教育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711-2712.

[4]郭凤丽,李博,周进旺.网络环境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多媒体教学研究[J].成人教育,2011,(1):79-80.

[5]迟遏.成人教育教学中网络化模式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网络,2010,(24):56-58.

[6]李稻,丁文龙,沈国舜,等.功能学虚拟实验软件的开发与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6):10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