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财务风险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1: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分析财务风险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分析财务风险的方法

篇1

1.“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主要是对财务危机进行研究。该方法按财务危机的严重程度将企业财务危机划分为财务危机潜伏期、财务危机发作期、财务危机恶化期、财务危机实现期四个阶段,对应四个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症状表现“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就是通过分析发现财务危机的症状,判断财务风险所处的阶段,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企业摆脱财务困境。这种分析法将财务危机分为四个阶段,有利于对症下药,就像给病人看病、开药一样,病情轻,下药轻一些,病情重,下药就要重一些。可见,运用定性财务风险分析时,分析人员的经验与采用的具体方法对分析结论有较大的影响(周首华,2000)。

2.财务风险结构性质识别矩阵。根据某项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及其给企业经营造成影响的严重性,可以确定出该财务风险的结构性质,财务风险的结构性质可以表示为低、中等、显著、高四个等级(周爱丽,2004)。相应的,可以把企业每一种财务风险的结构性质用风险估计矩阵表示。

3.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又称为特尔斐法(Delp,是由美国兰德公司的达尔基(N.Dalkey)和赫尔默于1964年正式提出的。这种方法是采用系统的程序,草拟调查提纲,提供背景材料,轮番征询不同专家的预测意见,最后汇总得出预测结果。财务风险专家调查法就是企业组织专家对内外环境进行分析,辨明企业是否存在引起财务风险发生的因素,发现财务风险的征兆,以此预测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财务风险定性分析中,一般采用标准调查法,即通过专家对导致某个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同时对所有企业都有意义、普遍适用的原因和问题进行分析。

二、定量分析方法

国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较早,而且这些研究成果主要是用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主要经历了单变量预警模型、多变量预警模型、Logistic预警模型、非统计模式预警模型、混合模式及其比较和非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等几个阶段。 

1.单变量预警模型。单变量(Univariate)分析通常指用单一的财务比率值或者趋势来预测或判定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最早的财务危机预测研究是所做的单变量破产预测模型,他以19家公司为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结果发现判别能力最高的是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比率,而且在经营失败之前3年这些比率就呈现出显著差异。但是,这类早期研究仅仅是属于描述性分析范畴(程涛,。Beaver(1966)使用由79家公司组成的样本,分别检验了反映公司不同财务特征的6组30个变量对公司破产前l一5年的预测能力,他发现最好的判别变量是现金流量/负债和净利润/总资产两个比率。在国内,陈静对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使用1995—1997年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二元线性判别分析,研究发现,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总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四项财务指标的预测能力较强。

单变量模型分析较为简单,但不能综合说明公司整体财务状况,在运用过程中容易受主观选择因素影响,出现对于同一公司想选择不同的预测指标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因此,运用单变量模型,指标选择决定此方法运用的成败。

2.多变量预警模型。多变量预警模型,又称模型,即运用多种财务比率指标加权汇总而构造多元线性函数公式来预测财务危机。该模型最早是由开始研究的,他从流动性、获利能力、财务杠杆、偿债能力和活动性五个方面选用了22个变量作为预测备选变量,通过对1946-1965年间33家破产制造企业和33家非破产配对企业的研究分析,根据误判率最小的原则,最终确定营运资产/资产总额、留存收益/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资产总额、股东权益市场价值/总负债账面价值和销售收入/资产总额5个变量作为判别变量,构建了Z-Score模型。但由于模型的变量并未包含风险概念,也没有考虑企业规模效果,故超过两年以上对于企业危机的预测力大幅下降。Altman,HaldemanandNarayanan(1977)等便加以修正,加入了公司规模与盈余稳定性两个变量,建立Zeta模型。经过实证研究,预测前几年的能力大大提高。

Altman模型提出之后,很多专家对它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结合本国企业实际建立了本地股市适用的多元判别模型,如日本开发银行的破产预测模型。我国学者周首华等在Z分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考虑了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指标,选用1977-1990年的62家公司,即31家破产公司和相对应的同一年度、同一行业及相近净销售额的31家非破产公司,构建了一个财务预警新模型一F模型,并以会计资料库中1990年以来4160家公司数据作为检验样本进行了验证,其F模型的准确率高达近70<%,弥补了Z模型的不足。

3.Logistic模型。多变量预警模型考虑了多项指标衡量公司经营的绩效,在分析预测上也有显著的效果,但其自变量通常难以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故后续学者便建立了一些新模型,如Logistic模型。Logistic模型是采用了一系列的财务指标来预测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然后根据银行、投资者等的风险偏好程度设定风险警戒线,以此对分析对象进行风险定位与决策。

美国学者Ohlson(1980)首先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研究。他选取了1970—1976年间制造业105家财务危机公司与2058家正常公司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公司规模、资本结构、经营绩效及流动性对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具有显者的预测能力。继Ohlson之后,Gentry,、CaseyandBartczak、Zavgren也米用类似方法进行研究。

我国在这方面比较有代表的学者包括姜秀华、孙铮等。他们以2000年11月20日为基准点,选取了在沪深证券交易所被实施ST的42家上市公司,同时从两市所有非ST公司中随机选出42家配对公司。在13个原始财务比率的基础上,筛选出毛利率、其他应收款与总资产的比率、短期借款与总资产的比率及股权集中系数四个指标建立Lo-判别模型。该模型在财务危机发生前1年对ST公司与非ST公司的回判准确率分别为88.1%c和80.95%c;线性函数却具有其本身不能克服的两个问题:固定影响假设和完全线性补偿假设。正由于这两个缺陷使得模型的分类和预测能力有限。基于此,齐治平等(2002)建立了含有二次项和交叉项的Logistic模型,该模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投资者、基金经理们进行财务危机、信用风险预测分析。

这种模型克服了单变量和多变量预警模型中自变量服从多元正态分布和两组间协方差相等的假设的局限性,使财务预警得到了重大改进。但Logistic模型用于企业财务风险预测的缺点是计算程序较为复杂,使用该模型前需要根据企业实际财务数据做大量转换工作。

4.非统计模式预警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国外在财务失败预警模型方面突破了传统的统计方法模型,建立了一些非统计方法模型,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神经网络模型的运用。

神经网络模型是一套人工智慧系统,以模拟生物神经系统的模式,利用不断重复的训练过程,使本身能够透过经验的积累达到学习的效果。Tam和Kiang(1992)应用这种方法对得克萨斯银行的财务危机案例进行预测;Ahman、Mar-co和Varetto(1994)也用这种方法对意大利的企业进行了财务危机的分析预测。由于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纠错能力,这些研究与以往的线形分析模型相比都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关于神经网络模型应用的研究,杨保安等(2001)将BP 神经网络分析方法运用到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中有关财务信息预警信号中,构建了非线性财务预警模式。喻胜华等利用神经网络方法对财务风险进行了识别。该研究表明,网络特征识别的准确率为80%,该网络对财务健康公司的判断的准确率为100%c。杨淑娥(2005)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工具,以120家上市公司作为建模样本,从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主营业务鲜明程度、公司增长能力6个方面,选取了15个备选财务指标,通过剔除未通过T显著性检验的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以及资本保值增值率5个指标,将保留下来的10个财务指标作为建模的原始变量,并使用同期60家公司作为检验样本建立了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的模型对同一建模样本和检验样本的预测精度相比有很大的提高。

5.非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以财务指标来建构预警模型,往往容易因财务报表资料不真实,而使财务发生危机的公司在预警模型上无法完全事前预警,因此,考虑非财务指标的加入,希望能够提高预警模型的准确与时效性。在非财务指标变量使用上,大致可分为公司治理因素(如交叉持股、股权结构、董事会组织、管理变量等),以及会计师信息等。Gilson(1989)认为高层管理者如CEO总经理或总裁等离职也可以作为财务危机的指标,他以1979年至1984年共381家发生财务危机的公司为样本,发现52%公司的有高级管理人员异动之情形而正常公司只有19%。Shumway(2001)以会计变量和市场变量两类变量应用Logistic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用会计和市场两类变量可以提高破产公司预测的准确性。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还较少。叶银华等(1997)指出关联方股权交易是一种权益问题,并由此推论,关联方股权交易比率愈高,利益输送愈严重,隐含伤害公司生存的可能性愈高。其2002年的研究又指出,公司治理不佳的企业,控制股东会出现持续伤害公司价值的行为,亦即挪用资金及非常规关联方交易,将减少增强公司竞争力的投资,而危及公司生产力及获利能力,若控制股东没有考虑上述现象,则其所决定伤害公司价值的金额过大时,会增加公司产生财务危机的概率。

三、小结

与单变量定量分析法依赖个别变量进行判断相比,定性分析考虑的问题可能更加全面,进行判断的基础更加扎实。此外,相对于一些定量财务风险分析法用财务风险变量与标准值相比较的方法来判断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定性分析主要依赖人的经验判断来作出预测,而人的判断可以将企业面临的复杂内外环境因素考虑进去,特别是将个别企业面临的一些特殊因素考虑进去,这是定量分析难以达到的。但是,定量财务风险识别方法是根据数据进行决策,避免了定性分析中依靠人的经验进行判断使得判断结果的主观性较强的缺陷。同时,由于定量分析是根据数据进行决策,因此,只需要收集被决策企业的有关数据,进行计算,然后与标准值相比较,就可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判断。显然,这种决策程序简单,决策成本低。

篇2

一、财务风险防范原则

财务风险防范本身是一项专业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

1.未雨绸缪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重心在防范层面,因此这一工作开展中需要做到未雨绸缪,注意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如果等到的风险发生再进行干预,很多时候一些损失以及负面影响很难进行消除。未雨绸缪要求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方面需要注意分析风险发生的征兆,建立起来风险预警机制,从而将财务风险露出苗头的时候就及时进行干预,避免财务风险的发生,或者即使不能避免,也可以分散风险、减缓风险发生时间,减少风险危害。

2.全员参与原则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不是仅仅是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或者某些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全员参与,实践证明,仅仅依靠财务部门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企业管理层的配合,而没有广大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财务风险防范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需要企业将财务风险防范目标需要进行层层分解,让每一个员工都明确财务风险防范中自身所承担的重要职责,从而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参与到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中去,减少财务风险发生的概率。

3.动态调整原则

财务风险防范需要做到动态调整,对于企业来说,不同阶段财务管理目标不同,财务管理环境不同,财务风险承受能力不同,这客观上也要求财务风险防范也需要做到动态调整,只有如此才能够做到财务风险防范策略的适用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财务风险防范效果。反之如果财务风险防范做不到动态调整,忽视其与财务管理要求变化、财务管理环境变化之间的匹配性,财务风险防范效果必然会走低。

二、企业财务风险防范问题

当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就是风险防范理念落后、预警缺失以及方法落后,具体阐述如下。

1.风险防范理念落后

财务风险防范理念落后是很多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落后的理念往往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走入歧途,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理念的落后往往就中在缺失风险理念、预防理念、创新理念,在这些理念缺失的情况下,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被边缘化,受到不同程度的忽视,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更多的是被动应对风险,做不到对于财务风险的主动预防,同时财务风险防范过于僵化保守,防范工作难以做到不断创新,从而影响到了财务风险防范效果。

2.风险预警机制缺失

财务风险防范的最理想状态就是将风险化解在萌芽状态,而不是在风险发生之后疲于应对,当前很多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中突出问题之一就是缺失风险预警机制,对于各种潜在财务风险做不到及时把握,从而贻误了财务风险防范的最佳时机,导致本来可以避免的财务风险因为没有及时察觉而被放大,这往往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3.风险防范方法落后

从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方法来看,很多企业存在财务风险防范方法落后的问题,依靠经营管理者定性分析估算财务风险的方法比较主流以及普遍,财务风险大小估计基本上就是依赖于管理者主观经验,缺少定量方面的分析。在财务风险防范化解方面也更多就是事后止损、分类估算,很难最大限度的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危害。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策略

在企业财务风险防范的具体策略方面,需要企业紧紧围绕财务风险防范中存在不足,遵循财务风险防范的一般原则,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来不断努力。

1.更新风险防范理念

财务风险防范理念方面需要企业与时俱进树立正确的防范理念,以正确的理念来指导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具体开展,从而确保这一工作效果的持续提升。在具体的财务风险防范理念方面关键就是要树立风险理念、预防理念、创新理念,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风险需要企业客观看待,保持对于财务风险的警惕,高度重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同时要对于财务风险做到主动预防,未雨绸缪,通过事先做好大量的基础工作来有效防止风险的发生。还有就是在风险防范方面不断创新,破除固有落后理念的桎梏,鼓励员工在财务风险防范方面去创新,推动这一工作更好的发展。

2.完善风险预警机制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需要注意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借助于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来及时发现企业财务风险,为企业应对潜在的财务风险提供准备时间。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关键是要建立起来科学合理的预警指标体系,确保预警指标体系的敏感性、相关性,从而通过指标变化来的及时的财务风险。同时要加强财务风险防范预案的设计以及演练,一旦发生财务风险,可以根据预案及时的进行应对,减少财务风险发生带来的损失。

3.创新风险防范方法

篇3

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由于可以充当预警的各种指标模型众多,从财务经济成本角度出发,一般需要对一些所谓的“关键值”进行分析和控制,而这些指标的选择可能会对相关预测带来一定的影响。

1.1资金周转表分析法该方法是通过对医院的现金流量等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来预测医院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水平。资金周转表分析方法可以成为医院财务风险定量分析的重要补充内容。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非均衡理论,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在医院资金紧时,如果无法及时取得贷款,就容易出现内部资金链条断裂导致医院破产,所以医院避免发生支付危机,就应当重视资金周转分析,防止出现短期无力偿还而导致出现财务风险。该方法简单易行,但由于其判断标准过于武断而尚存争议。

1.2管理评分法该方法应用简单,而且通过多指标的加权打分,可以做到客观评价医院的财务风险状况,该方法克服了资金流程图分析法需要动态反映医院财务状况导致使用成本较高的不足。管理评分法通过管理评分表的是设计,试图通过定性分析的方法来解决定量指标的问题,管理评分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直接,通过简单的分析可以大致反映出医院的财务风险状况,也为及时发展医院财务风险的征兆提高了必要的条件。

2.公立医院财务控制的对策思考

2.1加强经营者风险意识当前,随着我国卫生医疗事业改革的全部推进,我国医院所面临的发展环境蕴涵了高度的风险。医院的经营管理者要强化医院的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不能仅仅依靠医院的药品和医疗收入和利润指标来判断医院的发展质量,而需要从战略的角度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判断,进而提高医院风险规避的主动性。医院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支撑点需要依靠医院的财务人员来参与,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中,财务人员要积极的进行医院数据收集,并通过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来进行医院财务风险的初判,并成为医院管理层进行医院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财务人员要积极提供医院财务风险规避的各种方法和途径,要积极通过数据的表现来发现风险的内在,通过及时分析,提前预测和准确研判来提高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总体能力,为医院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2.2加强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是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要内容和关键措施,内部控制的有效建立和良好运行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控作用,而失效的内部控制往往放大了医院的财务风险水平。医院的内部控制完善的关键点是需要从科学建立医院内部治理结构入手,通过完善医院的内部治理结构,改善医院的过于人治现象可以有效的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水平,进而提高医院的科学决策水平。要不断的提高外部人管理水平,将医院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通过引进独立财务风险控制的手段来提高医院的运行管理水平。其次,要加强医院的文化建设,近年来,我国医院大力推进了医院文化建设的步伐,通过医院软实力的提升来推动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提高医院内部员工的自我防控意识,提高医院的内部控制水平,但医院文化建设在医院中开展并不广泛,还缺乏开展的深度和广度,这就需要医院管理层充分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医院文化建设来不断的推动医院的全面建设,提高医院的财务风险防控意识,通过全员控制和全环节控制等手段来不断的提高医院财务风险防范水平。

篇4

【关键词】财务风险;财务预警;风险管理;优化研究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经营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我国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将更加复杂化,多样化。财务风险作为一种信号,能够全面综合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经营者需要进行经常性财务分析,防范财务危机。可以预言在不久的将来,我国大多数企业将逐步进入财务导向型的企业管理阶段。在这种经济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1]。因此,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论,从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着手,认真研究我国的风险管理现状,完善现有的财务风险理制度,有效提高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水平。这也是提升企业内在价值,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发展,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

1.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

1.1 财务风险的定义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各种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和控制的因素存在,使企业的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有所差异的不确定性。财务风险按其包含的内容还可以分为狭义的财务风险和广义的财务风险。

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举债风险,是指由于企业举债而给企业带来的财务不确定性。举债给企业带来更多流动资金,为企业创造财富带来有利条件,但同时也给企业到期还债带来负担[2]。因为企业经营的收益率和贷款的利率都有不确定性,从而有可能使企业的收益率高于或低于借款的和息率,这种风险的大小和借债规模有关。规模越大,风险越大。一旦负载过重,使企业不能到期还款,很可能导致企业破产。

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环境及其他难以预料的因素的影响,使企业的预期财务收益与实际的收益有所差异。它是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看待企业的风险的。

1.2 财务风险的特征

1)客观性

财务风险是企业运营的必然产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财务风险的客观性源于产生财务风险的多样性[3]。企业的社会背景的变更,市场环境的调整,企业经营策略的转换。竞争对手的战略变换等多方面因素都可能导致企业产生财务风险。而且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企业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不确定性

风险发生就是因为有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在一定时期一定的环境的影响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可能和概率事件有联系,也可能是随机发生。风险发生的后果可能是确定的也可能不确定。尽管风险有其不确定性,但企业也要谨防风险,在不影响预期收益的情况下尽量降低风险。

3)损益性

一个企业的风险与收益是成正比的,风险越大收益越大,风险小收益自然就低,所以企业为获得利润就需要承担一定风险,风险的大小要看企业的承受能力和抵御能力。

1.3 财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在识别与衡量财务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方法和措施来减少企业经营带来的风险,增加企业的收益,保证企业连续高效运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标:

1)防止企业破产,这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因为破产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终极形式,可以说是企业财务风险的总体体现,一旦发生,企业就不复存在,更谈不上什么生产经营管理。所以,防止企业破产成为财务风险管理的最基本的目标,其他目标均以此为前提。

2)培养企业员工的风险意识,特别是企业领导者的风险意识,敢于面对风险,及时调整公司战略化解风险。同时能够比较准确的预测市场变化,减少忧虑和恐惧,消除经营管理中的隐患,提供有安全保障的良好经营环境,消除计划、方案中的漏洞、错误,使领导和员工团结一致在财务风险处理的过程中形成坚强的抵御能力。

2.一般财务风险管理技术

2.1 风险回避

风险回避是指在可能发生的风险之前,主动放弃可能发生的风险项目以避免风险财务风险的相关理论的发生给企业带来的伤害。风险回避是一种彻底的风险控制手段,将风险降低为零,而不是仅仅减少风险的损失程度,但它也能消除风险带来的巨大收益,从而使企业遭受经济损失。企业一般在风险过大难以承受的情况下放弃风险,在风险远大于收益的情况下也最好采取风险回避措施。

2.2 风险转移

企业风险转移主要是因为企业所面对的风险无法回避,但自身应对风险的能力有限,无法解除风险,即使解除风险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因此采用转移风险的办法。一般采取保险、分散或签订合同的风险转移方法。

1)保险

在西方国家被称为“共同下水”的财务风险管理办法,即采用各种方法将财务风险全部或部分转移,推卸出去,使风险的承受者由企业一家变成多家,进而相对消除和减少企业的风险损失。保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处理不可遇料因素引起的损失的方式,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工伤,火灾等。企业按照所保风险的种类,和保险公司签定和约,按期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在企业出现风险担保事件的时候,由保险公司支付损失费用,从而实现风险的部分或者全部转移。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2)分散风险

分散风险主要指经济单位采取多角经营、多方投资、多方筹资、外汇资产多源化、吸收多方供应商、争取多方客户以分散风险的方式。对于风险大的投资方案,企业通过与其他企业联营,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就达到了分散风险的项目。当企业经营单一产品时,企业的兴衰成败就系该产品于一身,销路好就繁荣兴旺,销路差就会陷入困境。但若经营多种产品,企业的经营效益就比较稳定,不会因一种产品的销路不畅而导致企业破产。

2.3 风险自留

风险自留是指企业自己承担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的一种风险管理手段。一般在其他风险管理技术都无法实施或即使实施也效果不佳、成本更大的情况下采取风险自留。对于其它风险管理技术而言,风险自留管理技术一定条件下是积极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通常情况下,企业会建立一笔预算作为风险自留的补偿资金或者直接把损失打入企业经营成本。

3.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方法

3.1 财务风险的识别

3.1.1 财务风险发生的早期信号

1)非预期的销售额降低。因为销售额的降低会减少企业的收入,导致发生财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预警方法问题,尤其是非预期的销售额降低,更会让企业的资金紧张。虽然不能马上显现出来,但长久下去会使企业失去资金来源。

2)交易状况恶化。交易状况恶化不光表现在客户频繁违约也表现在延长付款期。客户违约破坏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浪费了企业资源,使投入没有产出。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延长付款期会占用企业的许多经营现金,同时也意味着企业的坏账风险提高,再次增加了企业应收款成本,给企业的财务带来压力。

3)存货积压。存货主要包括原材料、产成品等。一般来说存货占企业流动资产的比重较大,存货积压会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造成企业资金紧张,同时长期的存货积压可能使货物损坏或丢失,也可能造成货物贬值。存货也会增加企业的库存成本,浪费企业资源。因此管理人员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掌握存货与销售比率的标准,任何一个周期的标准过高,都可能是企业财务问题发生的早期特征。

3.1.2 财务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1)现场观察法。通过对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具体的财务活动来了解和观察企业的各种财务风险。

2)财务报表分析法。是以企事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资料为依据对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等情况进行风险分析,以便从财务的角度发现企业面临的潜在风险。由于报表集中反应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通过报表分析,可以为发现风险因素提供线索和指示,这种方法成为财务风险分析的重要手段。除了进行静态分析,如比率分析、比例分析,还要进行动态分析,比如时期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等。就具体的业务,还要对与之往来的客户的财务报表进行风险分析。采用综合、系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才能准确地确定企业目前及未来经营的风险因素。

3.2 财务预警的方法

3.2.1 定性预警分析方法

标准化调查法又称风险分析调查法,即通过专业人员、咨询公司、协会等,对企业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调查与分析,形成报告文件以供企业决策者参考。所谓的标准化并不是说调查的文件或表格格式相同,而是所提出的问题有共性,对所有企业或组织都具有指导意义。

3.2.2 定量预警分析方法

单变量模型是以财务比率指标作变量,通过单个财务比率指标的变化程度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当企业的财务危机预测模型所涉及的几个财务比率趋于恶化时,通常企业将会发生财务危机。单变量模式所运用的财务危机的比率,按其预测能力可分为:债务保障率、资产负债率等。企业在应用单变量模式时,应对债务保障率、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予以特别关注。当这些指标达到经营者设立的警戒值时,预警系统便应发出警示,提醒经营者注意。

4.结论

本文从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出发,建立了针对财务风险的预警系统,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在财务风险管理增强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平稳的运营环境,同时增加了员工对企业经营的信心,使员工精力集中于企业的生产发展。对企业实现和超额实现经营目标,战胜风险、提高效益、增强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具有重大作用。

(2)财务风险管理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相对可靠的财务数据,帮助企业建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为稳定企业财务活动加速资金周转,保证资金安全、完整和增值提供了可能。使企业在有限风险领域用有效的资金创造更多的财富。

参考文献:

[1]张友棠.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及其在财务预警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25(5).

篇5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财务风险,如何度量和评价财务风险并有效地对其进行规避是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企业财务风险是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从一般意义上讲,企业财务风险可以理解为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由于内外部环境及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财务活动的未来结果偏离预期财务目标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可能给企业造成预期外损失;另一方面可能给企业带来预期外收益。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微观主体,在经营过程中必然要面临一定的财务风险,这是企业所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由于财务风险对企业经营具有两面性,如果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能对财务风险进行良好的管理,企业就能有效地保证自身资本的安全和增值,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否则,企业不但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还有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厄运。所以,财务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财务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财务风险进行科学的度量。因此,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二、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方法

企业财务风险度量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对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造成企业的未来财务结果偏离预期财务目标的可能性进行确定、量化的一种管理活动。在实践中,一般采用定性和定量、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式来对其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理念,财务风险的度量有多种方法,但最常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概率分析法。就是用概率论、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度量。1.计算各项目的期望收益值;2.计算各项目报酬率的分散程度,即方差和标准差;3.根据变异系数判断风险程度,变异系数越大,风险越大;反之,变异系数越小,风险越小。

(二)杠杆分析法。就是通过对经营杠杆系数(DOL)、财务杠杆系数(DFL)和总杠杆系数(DTL)的分析来衡量企业经营风险、筹资风险和总风险的大小及杠杆利益水平的高低。杠杆系数愈大,企业财务风险也愈大,反之则财务风险也就越小。

(三)资产定价模型法(CAPM)。此方法的应用有其严格的假设条件:1.所有投资者都是风险规避者,各种投资者均使用资产收益的期望值和均方差或标准离差衡量资产的收益和风险;2.资本市场无障碍,不存在交易费用;3.投资者按照单期收益和风险进行决策,并且他们的投资期限相同;4.所有投资者对所有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的判断是相同的;5.税收对证券交易和资产选择不产生任何影响,单个投资者不可能通过个人的买卖行为影响某一证券的价格。计算公式为:

E(Ri)=RF+[E(RM)-RF]×βi

式中,E(Ri)=E(Rp i),表示资产组合P中资产i的期望收益;RF表示无风险资产收益;

E(RM)=E(RpM),表示资产组合集合中市场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 βi表示资产i的β系数。

(四)风险价值度量法。就是在一定置信水平和一定持有期限内,确定某一资产或资产组合所面临的损失的最高期望值,从而判定企业财务风险的方法。期望值越高,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也就越小。

(五)风险率度量法。该方法把风险定义为企业的投资收益低于无风险收益的可能性,风险率就是指投资收益低于风险收益的概率,数值从0%到100%,风险程度逐渐增大,投资价值依次降低。

三、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评价

众多的财务风险度量方法是根据不同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设计的。以上几种财务风险度量方法利弊不同,它们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

概率分析法把理财领域引入数理统计的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逻辑性严密,可信度强,容易理解,堪称为财务风险度量的基础方法。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由于对经济业务的概率分布确定较难,大多概率分布主要是依靠经验来判断的,因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所以,概率分析法适用于统计基础较好、统计资料较全面、统计数据较准确、经济业务有一定规律性的企业。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是在概率分析法上的进一步改进。模型中的β系数代表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大小,β系数越大,则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投资报酬率也就越高。此方法把风险和报酬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表现形式直观明了,把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出来。β系数的引用和计算,运用了数理统计理论,使风险度量具有较强的科学依据;同时,它还能反映出风险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内在关系。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模型中的β系数同样难以确定,它需要比较准确、全面的统计资料,同时也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经验判断。而且,模型的建立是基于一些抽象的假设之上的,例如模型假设资本市场完全有效、投资者都是根据期望值理论来选择有效的投资组合、投资者对资产报酬的概率分布具有一致的期望等,而在现实中,这些假设是不成立的。因此,这种方法虽然理论性强,但是缺乏实际应用价值。

风险价值度量法根据置信区间的选择,可以直接给出企业可能遭受风险损失的价值,从而给管理者提供一个关于投资风险的明确信息,管理者由此对企业的投资活动进行抉择,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而且,此方法避免了确定β系数的困难。但是,风险价值度量法的计算比较复杂,需要较强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它度量的是在某一置信水平下,确定资产损失的最高期望值,从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杠杆分析法可以直接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计算财务风险。所以,用于计算风险所需的数据容易获得,计算也相对简单。杠杆分析法直观明了,而且财务报表上的任何变化都能灵敏地反映在杠杆分析当中。运用杠杆分析法,还能在同行业之间进行分析比较,使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权衡风险和报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杠杆分析法有其独特的优势,在企业财务风险的度量中被广泛应用,不失为企业财务风险度量的一个较理想的工具。

四、企业在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上应注意的问题

(一)要认识到财务风险度量方法选择的重要性。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可以使企业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加以预测、识别、预防、控制和处理,以最低成本确保企业资金运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益性。因此,财务风险管理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而财务风险度量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的核心内容。只有对财务风险度量环节投以充分的重视,在财务风险度量方法的选择上才有可能做到科学合理。

篇6

【关键词】 能源上市公司; 财务风险; 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1-0060-07

一、引言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融资方式不当、财务结构不合理、资本资产管理不善及投资方式不科学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可能使公司丧失偿债能力,进而导致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财务风险是否发生,可以通过分析敏感性财务指标来确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中国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增强,企业面临更多、更难预知的风险。而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同行业,影响财务风险发生的指标也会不同。

能源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是我国的支柱性行业,其他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对能源行业的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分析能源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企业财务风险是否发生。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财务风险评价综述

国外学者对财务风险评价的研究最早开始于Fitzpatrick(1932)[ 1 ]提出的单变量模型,他利用财务比率进行分析,发现出现财务危机的企业和正常经营企业相比较,其财务比率有显著不同,并得出净利润/股东权益、股东权益/负债这两个财务比率指标对财务风险影响最大。

此后,William Beaver第一次运用统计方法来建立单一变量财务预警模型,为后来的实证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美国纽约大学教授Edward I.Altman(1968)[ 2 ]首次将差异分析方法运用到财务风险的评价中,创建了Z值模型,这标志着多元变量模型的建立。1977年Altman等人又提出了跨行业的ZETA模型。但是,多元线性模型需要财务指标数据呈现正态分布,这使得模型的实用性很低。

1980年美国学者Ohlson将逻辑回归方法(logistic)引入财务风险研究中,分析了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上的分布以及两类错误和分割点之间的关系[ 3 ],发现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当前的融资能力对财务风险有很大影响,进行财务危机的预测准确率达到96.12%。

1990年,Odom和Sharda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样本公司进行财务风险分析,发现ANNA模型的准确率很高[ 4 ]。随后Coats和Fant(1993)[ 5 ]证明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用于测试公司财务风险是可行的,同时其准确率高于多元判别分析法。

(二)国内财务风险评价综述

国内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以上市公司为主,这是因为上市公司的数据获取比较容易。

吴世农和黄世忠(1987)[ 6 ]介绍了我国企业的破产指标和单变量、多变量预测模型。周首华等(1996)[ 7 ]加入现金流量信息,对Z分数模型加以改造,建立了F分数模型。此外,用此模型分析财务风险的还有李丹(2007)[ 8 ]、梁杰(2011)[ 9 ]等。

李秉祥(2005)[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企业财务危机非线性组合建模与预测方法,为财务风险评价的研究找到了一种新的方法。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来研究财务风险的还有喻胜华(2005)、王新利(2011)、龚小凤(2012)。

评价财务风险是否发生的方法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三代模型的验证,“模型涉及的指标选择上前期几乎都是财务指标,近年来多有涉及非财务指标,与此同时在财务指标的选择上也出现了现金流量指标、经济附加值指标”。

本文涉及的主成分分析法在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也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潘琰、程小可等(2000)[ 11 ]通过选取企业盈利能力等四个方面的指标,把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引入了财务风险分析中。杨淑娥、徐伟刚(2003)[ 12 ]也采用了统计方法中的主成分分析法,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状况的实证研究,建立了上市公司财务控制模型――Y分数模型。徐凤菊、王凤(2008)[ 13 ]在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引入了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构建了主成分分析模型并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验证了模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主成分方法分行业研究财务风险评价的有贾炜莹(2013)等[ 14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不难发现,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来评价财务风险时,主要是构建企业盈利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财务指标体系,通过显著性筛选出适合本行业的指标,进而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适合本行业的财务风险评价模型。

本文选取中国能源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财务风险评价进行研究。

三、实证研究

篇7

关键词:财务预警指数;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财务预警不仅仅只是针对财务危机的预警或者说是只有当企业财务将要发生危机的时候才进行的预警,而是只要企业财务系统运行偏离预期的目标就要报警。这就要求企业能够正确的选择预测模型,在财务危机的潜伏阶段就能及时的发现危机,及时指出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制定有效措施,阻止危机蔓延,达到预警目的。探索企业财务预警指数,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可控、有效的防范是企业管理层及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主要财务风险源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整个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确定性所导致企业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风险的基本特征表现在:①客观性。即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也就是说,财务风险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无法回避它,也无法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进而避免风险。②全面性。即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在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积累、分配等财务活动中均会产生财务风险。③不确定性。即财务风险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内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④收益与损失共存性。即风险与收益成正比,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反之收益就越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中,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利用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四个方面。

(一)从资产负债状况方面分析财务风险

从资产负债分析,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流动资产的购置大部分由流动负债筹集,小部分由长期负债筹集;固定资产由长期自有资金和大部分长期负债筹集,也就是流动负债全部用来筹集流动资产,自有资本全部用来筹措固定资产,这是正常的资本结构型,财务风险很小;二是资产负债表中累计结余出现负值,表明一部分自有资本被亏损侵蚀,从而总资本中自有资本比重下降,说明出现财务危机,必须引起警惕;三是亏损侵蚀了全部自有资本,而且还占据了负债一部分,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属于高度风险,必须采取强制措施。

(二)从企业收益状况分析财务风险

从企业收益分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销售税金及附加等经营费用后的经营收益。二是在其一基础上扣除财务费用后为经常收益。三是在经常收益基础上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也就是期间收益。对这三个层次的收益进行认真分析,就可以发现其中隐藏的财务风险。这其中分三种情况:一是如果经营收益为盈利,而经常收益为亏损,说明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举债规模大,利息负担重,存在一定风险;二是如果经营收益、经常收益均 为盈利,而期间收益为亏损,可能出现了灾害及出售资产损失等,若问题严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必须十分警惕;三是如果从经营收益开始就已经亏损,说明企业财务危机已显现。反之,如果三个层次收益均为盈利,则是正常经营状况。

二、企业综合财务预警指数及预警系统构建

企业应主要从偿债能力、运营绩效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建立综合预警指数(SWI),并根据企业的财务实际运行状况设置临界比率,使财务运行处于一定的安全区间,防止财务风险发生。

(一)以偿债能力为核心的预警指标体系

获利能力从长期而言是企业在未来经营中产生现金的能力,是企业财务实力中最重要且最可靠的一类指标。财务预警时可选用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两项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用来分析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当企业缺乏偿债能力时,会产生资金不足、对债权人利息和本金延期支付现象,容易引发财务危机并导致破产,财务预警时主要选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和资产负债率两项指标。资产负债率是长期财务预警的核心指标,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少是借款筹来的,体现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在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获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而举债比率过小,则不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按通行标准,资产负债率一般为40%-60%,过高或过低都对企业发展不利。

经营能力指标是衡量企业运用其资源效率的指标,反映了企业对资产的管理能力,如果经营能力不佳,可能预示着企业日后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财务预警时可选用总资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两项指标。企业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决不会只把眼光停留在目前的运营状况,企业的发展潜力亦不容忽视销售增长率,故选择销售增长率和净资产成长率两项指标作为反映企业发展潜力的财务预警指标。

(二)企业财务风险定量预警方法探讨

1.单变量模型。单变量模式分析模型是以单个财务比率的分析考察为基础的,财务比率按其预测能力有先后顺序之分,在预警指标体系的八项指标中,对企业财务最具长期预测能力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和总资产报酬率,其他六项指标可以作为辅助指标,因为企业良好净收益和债务状况应该表现为企业长期的、稳定的状况。具体操作时,将各项评价指标划分为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三个区域,确定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的临界值。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预警指标所处区域,从而判断企业面临风险的程度。单变量模型分析较为简单,但不能综合说明公司整体财务状况,运用这种方法可能出现对于同一公司、不同的预测指标得出不同结论的情况,因此单变量分析方法只能作为多变量分析方法或综合分析方法的辅助。

2.多变量预测模型。多变量预警模型是一种综合评价企业风险的方法,当预测企业是否面临财务失败时,只需将多个财务比率同时输入模型中,模型会通过计算得到一个结果,然后根据结果就可以判别企业是否会面临财务失败或破产。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相应成果,形成一些较有代表性的预警模型,例如美国的爱德华o阿尔曼(Altman)的Z计分模型,日本开发银行的多变量预测模型,中国台湾陈肇荣先生多元预测模型等。多变模式从总体宏观角度检查企业财务状况是否呈现不稳定的现象,提前做好财务危机的规避或延缓危机发生的准备工作。当然,由于企业规模、行业、地域、国别等诸多差异,企业不应拘泥于任何经验数据,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符合企业要求和特点的总体财务失败预警系统。

3.沃尔比重评分法

沃尔比重评分法是指将选定的财务比率用线性关系结合起来,并分别给定各自的分数比重,然后通过与标准比率进行比较,确定各项指标的得分及总体指标的累计分数,从而得出企业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继而确定其信用等级。该种评分方法主要用于企业财务状况综合评价中,将其作为一种财务预警方法,与其作为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的主要区别是:预警时得分越大表示财务危机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而财务状况综合评价方法中的评分越高表示财务状况越好。

选择评价指标并分配指标权重。指标的选择应遵循科学性、全面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协调性、经济性的原则。对各项评价指标计分并计算综合分数。先对各财务指标进行评分,而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加权总得分,公式如下所示:

T=X1×R1+X2×R2+……Xn×Rn

其中,T为总得分,X1,X2……Xn 为各指标得分(可以100计),R1,R2,……Rn为指标权重(可以%计)。在计算总评分时,各个指标得分计算比较关键,将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其得分。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预警指标所处区域,从而判断企业面临风程度实际操作时,不仅可根据总得分所归属的财务风险区间进行风险预警,还可根据各指标所属的财务风险区间进行风险控制。企业经营者在了解经营状况时,如果发现本月份经营出现警告,则应具体查阅明细指标状况,以查找出现问题的原因、部门,采取相应措施以解决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三、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对策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财务风险是不可避免的,要完全消 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所以,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 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因此,要加强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化解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现着重从以下几点来谈谈如何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一)增强企业财务部门的风险防范意识。企业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是建立在高校财务部门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上的,一旦出现财务信息“失真”,必将会使财务预警综合指数成为是一种空指标,很难起到应有的预警效果。企业财务部门应该积极贯彻《企业财务制度》、《会计法》等法规,仔细审核每一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认真思考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有欺诈行为,是否蕴藏着财务风险。企业财务部门应该对筹资方式、筹资规模、筹资结构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预测和分析来合理组织资金。同时还要不断地拓展融资渠道,调整资金结构,从而降低筹资风险。

(二)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财务风险预警就是企业通过库存物资、资金收支结余、资产变现率、坏账金额等一些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经营运行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对企业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风险进行预测识别的财务分析过程。通过建立健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企业管理者可以用以判断财务风险存在的大小,发现根源,预先准备,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因此,企业要确立适合自身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要成立专门的财务风险分析机构,现场实地观察企业生产运营和业务发展等具体情况,通过总资产净现率、现金流量预算、预期未来收益、销售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等分析指标预测企业财务风险,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防线。

(三)拓展财务风险应对手段。企业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将风险对企业的影响程度降低到最小是风险管理的目标,完全消除和规避财务风险是不现实的。因此,企业应该拓展财务风险的应对手段,保障企业资金良性循环。针对于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企业要具备极高的敏感性和迅速反应能力,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研究风险管理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使各个项目都有专人负责。此外,还要借助新的研究成果,加强风险管理,理顺决策落实程序,提高企业各部门运作效率,从而保证针对企业财务风险作出的决策能够尽快落实,减少损失。

参考文献:

[1] 龚小君,王光华. 我国财务预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财务预警研究评析[J].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2] 郑毅. 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1).

[3] 黄礼,李万超. 主成分分析法在财务预警实证研究中的应用[J]. 统计与信息论坛,2003,(05).

篇8

关键词:财务风险规避措施方法

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使企业不能实现预期财务收益,从而产生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并对其规避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企业财务管理系统适应宏观环境的滞后性

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完善等原因,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的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有些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及企业与上级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

二、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阶段的财务风险

1、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在我国,资金结构主要是指企业全部资金来源中权益资金与负债资金的比例关系。由于筹资决策失误等原因,我国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具体表现在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例过高。很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0%以上。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导致大量投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包括有价证券投资、联营投资等。有价证券投资风险包括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由于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赊销比重大,应收帐款缺乏控制

由于我国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企业普遍存在产品滞销现象。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导致企业应收帐款大量增加。同时,由于企业在赊销过程中,对客户的信用等级了解不够,盲目赊销,造成应收帐款失控,相当比例的应收帐款长期无法收回,直至成为坏账。资产长期被债务人无偿占用,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5、企业存货库存结构不合理,存货周转率不高

目前我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相对较大,且很多表现为超储积压存货。存货流动性差,一方面占用了企业大量资金,另一方面企业必须为保管这些存货支付大量的保管费用,导致企业费用上升,利润下降。长期库存存货,企业还要承担市价下跌所产生的存货跌价损失及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三、企业财务风险的规避

1、规避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

规避财务风险以实现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本人认为,规避企业财务风险,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分析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及其变化情况,提高企业对财务管理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宏观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把握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制定多种应变措施,适时调整财务管理政策和改变管理方法;建立和完善财务管理系统,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配备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有效运行,以防范因财务管理系统不适应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财务风险。(2)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要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白,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任何环节的工作失误都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防止因决策失误而产生的财务风险。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会使决策失误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对各种可行方案要认真进行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切忌主观臆断。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理顺内部的各种财务关系。首先,要明确各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力,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另外,在利益分配方面,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从而真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使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关系清晰明了。

2、企业防范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分散法。即通过企业之间联营、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多元化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对于风险较大的投资项目,企业可以与其他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分散投资风险,避免因企业独家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由于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易变性,企业为分散风险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因滞销而产生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销,从而避免经营单一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外投资多元化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时,应将资金投资于不同的投资品种,以分散投资风险。

(2)回避法。即企业在选择理财方案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实现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回避财务风险。

(3)转移法。即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人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很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

(4)降低法。即企业面对客观存在的财务风险,努力采取措施降低财务风险的方法。例如,企业可以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另外,企业也可以通过付出一定代价的方式来降低产生风险损失的可能性。例如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企业也可建立风险基金,如对长期负债建立专项偿债基金,以此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

3、不同的财务活动阶段,规避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

(1)筹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充分利用自有资金,加强对自有资金的控管,对各种借支款项要严格审批并及时催收。其次,选择合理的资本结构,即债务资本和自有资本的比例要适当,充分利用债务资本的财务杠杆作用,选择总风险较低的最佳融资组合。第三,注意长短期债务资本的搭配,避免债务资本的还本付息期过于集中。第四,选择多种筹资渠道。第五,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无论是自有资金,还是债务资金,只有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才能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赢利能力。

(2)投资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首先,要谨慎投资,在资金运转良好或有剩余资金的情况下,才去考虑获取额外报酬的对外投资。第二,如果投资是生产经营的必须环节或是进行风险性投资,必须拟定严谨的投资计划,进行科学的投资回收评估和论证,选择最佳的资金投入时间,以避免造成资金短缺或运转不灵。第三,合理进行投资组合。投资组合包括不同投资品种组合、不同行业或部门的投资项目组合,长短期限不同的投资组合等,以追求一种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最佳组合。第四,加强对证券投资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研究,以减轻和抵消对证券投资收益的影响。

(3)资金回收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资金回收风险是指资金不能及时周转或资金流出后不能及时收回的风险。要规避资金回收风险必须做好资金来源、资金占用、资金分配和资金回收的测算和平衡,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应收账款回收控制风险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以规避:一是利用“五C”系统对客户进行科学评估,对不同的客户给予不同的信用期间、信用额度和不同的现金折扣,制定合理的资信等级和信用政策;二是在现销和赊销之间权衡,当赊销所增加的赢利超过所增加的成本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赊销;三是定期编制账龄分析表,确定合理的应收账款比例,对应收账款回收情况进行监督,对坏账损失事先做好准备;四是针对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收账政策,既要保证账款的有效收回,又要注意避免伤及客户关系,同时,制定收账政策时要考虑收账费用与坏账损失的大小。

(4)收益分配风险规避的技术方法。收益分配风险的规避要从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对现金流入实施控制,另一方面要考虑收益分配政策。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定合理的收益留存和利润分配政策,采取适当的利润和现金分配方式,保障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相互配合、协调,以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周朝琦等:企业财务战略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4。

[2]王希旗、江小毅:财务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

[3]叶弟豪:财务风险规避.知识出版社,1994。

[4]朱伟:论我国企业财务风险制度防范.企业经济,2003(3)。

篇9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 防范; 方法; 技巧

        一般来讲,企业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财务活动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控制的因素影响,加上财务状况具有不确定性,从而使企业有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财务风险是谁都不愿意遇到的,但在现实生产生活中又是无处不在的,如何防范财务风险是众多企业经营者以及众多经济学家追求的目标。本文就笔者的学习心得,结合自己的一些体会,谈一下我对此的一些思考。

一、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些技术方法

1、分散法

“不要把所有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既是伟大的社会主义导师的名言,也是财务管理中经常用到的一句话,讲的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不能采用单一化的管理模式,而是要采用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比如在进行投资选择的时候,不要单独选择在一个项目上,可以将资金进行分散处理,这样就可以避免某个在项目出现问题的时候导致“全军覆没”;还有就是在进行较大项目的投资或是建设的时候,可以找战略伙伴进行合作,这样也可以分担一部分的风险,达到有风险共同承担,有利润共同盈利的效果,这也是促进企业之间交流、合作的一项重要方法。

2、 回避法

随着我国经济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理财项目、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一方面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了方便,但是也带来了一些困扰,比如同等类型的理财产品究竟该选哪个?同样的合作伙伴该投资哪家?问题终归需要解决,在笔者看来,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有一项重要的方法就是“回避法”,即回避风险较大的方案或产品,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或产品,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企业的财务风险。当然,采取这种方法并不意味着企业就不从事风险性投资,而是要进行综合比较,“择其善者而从之”。

3、 转移法

转移法是指在遇到财务风险的时候可以通过风险转移的方法来让企业少受损失或是不受损失,尽可能的减少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比如购买相关的保险就是转移风险的一项重要方法;再比如在进行对外投资的时候,企业也可以采用联营投资的方法,将风险转移给参与投资的相关企业;还有比如股份制的公司,在遇到财务风险的时候,其实是把风险转移到了持股人身上,这也很大程度地转移了财务风险。

4、 降低法

降低法就是说企业在面临财务风险的时候,努力、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比如企业可以采用风险处理资金来进行资金的弥补,或者降低负债资金的比重,或是降低企业股票在对外资金中所占的比重,以降低财务风险。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进行学习、研发、拓展其实是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再比如也可以设立相关的风险监控机构,能及时的对风险隐患进行排除,这也是降低财务风险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一些管理方法

1、要从全局出发,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很多时候,财务风险的出现是由于管理者的片面管理造成的,比如只重视企业内部的发展,而不顾当前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现状,造成生产的供大于求,销售滞后,引发财务风险。企业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就能实现的,更不是靠某个能人巧匠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管理者要面向整个行业、面向整个市场,获取正确的企业前景,采取正确的战略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顺利发展。当然这就需要提高管理者的决策水平与认知水平,因为管理者的决策基本上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直接关系着企业发展的成败,所以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及分析方法并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决策。

2、 建立健全内控体系,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所以要想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关键是要从企业内部做起,在笔者看来,要做好以下几点:“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首先要做好企业的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以及监控制度的健全有效,以便做到“有法可依”,使各个部门都能及时的投入到相关的工作中去,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其次就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程序,各级各部门要分清职责,各个负责人要落实好分级负责制,做到责任到人;再次就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指定专门的工作人员或是小组进行数据的分析、研究,同时也要做好不同阶段的数据分析,比如要按月份、季度、半年或是全年的对比,来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与分析;还有就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合作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毕竟他们是专门从事这些工作的,协调好了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就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又加上了一把利器。

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工作是一项宏伟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去研究、去探索,笔者相信,只要我们多分析、多总结,就会很大程度地避免或减小这一风险,切实保障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朱伟 宋长华 浅谈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其防范措施《商场现代化》 2007 第06Z期

篇10

一、企业财务风险识别方法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问题一直是企业发展的障碍,无论是外部的市场环境、法律环境、税务环境,还是内部的企业发展方向、经营状况、经营规模等都能够对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1.常用定性分析法。(1)资金周转表。企业的经营情况除了在了解财务现状是否有盈利的前提,还需要考虑企业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能够应付企业的日常开销和债务偿还。因此,若想了解企业是否进入了财务困境中,需要根据企业资金周转表的体现来掌握。企业制定的资金周转表,能够掌握近三个月的企业运转情况,以及下月支出额和销售额的占比,这种方法实质就是最简单的分析财务环境,能够保障短期资金安全。

(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有兰德公司在1964年提出并正式使用的一种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是一种采用管理层的智慧与经验进行风险预测。企业内部组成专家小组,一般是由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专家组成。对企业的相关资料与问题进行总结,向有关专家寻求帮助,得到答复后,将答案分析、归类、整理、总结,将反馈意见再次交给有关专家,这期间,专家只能与调查人员直接接触,专家不能够与企业管理产生联系,不得讨论,需要正面、客观的对财务风险进行识别。这种方法又被称作专家意见法。

(3)幕景分析法。幕景是对企业的未来状态的一种描述,幕景分析会对企业当中的某种变化因素和整体变化情况做出研究,分析是否有危险发生。通过多个幕景的分析,企业会发现各种情况的发展趋势,从而对风险进行识别。幕景分析法的关键是将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幕景进行分析对比。由于企业的财务活动多而不确定,逐个分析,工作量会非常大,并且可能会发生错误,因此使用幕景识别法较为合适。

(4)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是一个逐渐加剧的过程,通过四个阶段,潜伏期、发作期、恶化期和实现期对企业财务进行分析,由于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症状,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就是针对不同阶段的症状来判断企业的危机及危机严重程度。企业管理者能够根据不同阶段的症状进行改善,采取有效措施将风险降到最低,恢复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

(5)管理评分法。管理评分法运用评分的方式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识别。操作流程为:将可能引起财务风险的因素进行分类,按照对财务影响的大小给予评分,然后对企业进行综合打分,最后将总分与标准分进行对比,来确定企业的财务风险严重程度。管理评分法其实就是将企业财务的风险进行量化,这样结果更直观,方便对比。

2.常用参数统计法。(1)单变量模型。单变量预警模型是将个别财务危机的模型中找出判断阀值,单变量模型的识别方法比较简单,但是对总体的判别精准度也不高,因为引用一个财务指标进行识别不能充分体现出企业的财务特征。

(2)多变量模型。多变量模型是运用财务的比率指标,以加权汇总的形式来达到企业财务危机的识别目的。目前企业所使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多数为多变量模型。

(3)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多元逻辑回归模型是根据多元线性来判断企业的风险值与破产概率。这种模型的优点在于放宽了假设条件,使线性方程不用受统计假设的限制,此模型的适用范围较为广泛。

3.非参数统计方法。聚类法分析是将企业的指标、变量之间的相似性进行衡量,在对其分类。数据聚类的目标是将数据分类成有意义和有利用价值的分组。聚类法完全依赖数据,不需要自身对信息收集。

二、对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控制建议

无论哪种分析方法,在对财务风险识别的过程中都需要结合自身情况,并且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首先要对自身企业了解,上文说到的每种方法都有不同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行业特点在对结果进行详细的比较。选择了合适的方法后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执行,以上文提到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为例,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将每阶段的危险情况进行描述,企业在每一阶段识别到的某种风险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改善。另外,在选择识别方法时,还需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