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高职教育的认识

篇1

[关键词]高职教育 经济属性 市场性

[作者简介]花鸥(1982- ),男,江台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曾庆琪(1964- ),男,江苏句容人,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江苏 南京 2118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项目“江苏高职教育产出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B-a/2013/03/015,项目主持人:花鸥)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5-0009-22

在《辞海》中对“属性”的文本解释是“对象的性质与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物质必然的、基本的、不可分离的特性,又是事物某个方面质的表现”。在英文中属性用“property”或“attribute”等词来表达,基本语义是事物的特性或者是形成人和物最本质的部分。在人类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作为事物的存在,其实是其本体与属性的相结合,本体就是客观事物本身,它是客观表现具有的多种形式和反映,而属性则是对客观本体所具有的感性表现的抽象规定和一般性规定,具有基本的、不可变的特性。客观本体是属性的物质存在基础,属性则是客观主体的最一般的永恒的表现。没有属性的实体是空洞的抽象,是神秘不可知之物,而脱离实体的属性则只能是主观任意的虚构。同时,客观本体常常表现出多种属性,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之分,这些多重形式的属性构成了客观实在本体。从人类认识规律和方法来说,对属性的认识是正确、直接和快捷判断事物真实多样面貌的首要选择。

高职教育这一客观存在就是高职教育实体与高职教育属性的统一。高职教育实体就是校园中教育活动实体,如高职教育教学活动、高职教育的教科研活动、高职教育的产学研活动等。高职教育属性则是指高职教育活动的教育性、实践性或经济性等。正是由于客观本体属性的多重性,人们在分析和实践高职教育时经常将彼此相近的属性相混淆。例如,高职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得益于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和实践,但如今高职发展进入瓶颈区,则是对其经济属性市场化狭隘理解的结果。对此,要从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一般性理解入手,准确理解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这是当今高职教育发展问题的一种客观存在,也是破解高职教育发展市场化偏差问题的实际需要。

一、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

1.“经济”词义的源由。“经济”一词最早在公元4世纪初东晋时代已正式使用,《晋书・殷浩传》记载:“足下沉识淹长,思综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唐代袁郊在《甘泽谣・陶岘》中说到:“岘之文学,可以经济;自谓疏脱,不谋宦游。”宋代梅尧臣在《汴渠》中提到:“我实山野人,不识经济宜。”这时的“经济”主要是“经世济民”的意思。现在“经济”一词实为我国引进日本人翻译的结果,他们将“economics”一词译为“经济”,“economics”在牛津词典解释为研究社会如何组织和管理产生货币、交易和以此形成产业的学说。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则把经济当作财富进行研究,亚当・斯密在其《国富论》中主要就是对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及其增长进行深入研究。大卫・李嘉图继承并丰富了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论,只是更加注重财富分配的问题。法国庸俗经济学家萨伊在《政治经济学概论》中则把经济学界定为“财富如何生产、分配与消费”的科学。马克思则认为经济是“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以凯恩斯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派认为“经济在宏观上主要是研究国民收入、总就业、总需求、总供给等总量研究,而微观上主要是研究单个企业、市场、商品的行为及其关系”。“经济”这一概念的判定如此模糊,以至于给后人研究事物的经济属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于是从“经济”某一层面进行研究成为方便可行之法,但研究结果不尽如人意,在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研究也是如此。

2.有关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定的比较。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研究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发现,人力资本(教育)可以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率。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运用因素分析法,推算出1929~1957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中,教育的贡献占23%。英国经济学家斯宾斯、索罗认为教育具有市场筛选作用,因为教育水平是反映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能力较高的人,支付较低的成本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雇主甄别高能力求职者时,求职者的教育水平越高,工资就越高。这些西方学者都认为教育具有提高生产率或者鉴别市场效用的经济性工具意义。

叶澜认为教育是实现各种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样也是加速现代社会物质生产技术更新的有力因素,教育对生产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育具有经济效益。黄济认为现代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联系,为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职业技术教育产生。靳希斌指出教育对经济发展有巨大功能,教育对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资料消耗、促进国民经济增长、转化科技发明有重要作用。黄志良等人通过研究认为,目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较注重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的产学研结合,而高职教育大量实施的以“成才育人”为目的的产学研结合则容易受到忽视,高职教育应考虑如何满足企业发展和追求利润的需要,多发展具有经济属性的产学研结合。王全旺、赵兵川等人借鉴蛛网理论分析了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匹配的成因。

可以看出,对于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分析基本是从经济关联性、与劳动力市场、与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进行的,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的判定,是可以从他物关系进行阐述和论证的,只是国外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研究更多的是比较直接从宏观计量方面进行分析,而国内主要还是从制度层面分析经济的,属于传统政治经济学研究领域。

3.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表现形态。(1)物化表现形态――社会大生产力。工业革命时代,机器大工业借助于机器建立了与自身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力基础。随着生产力的提高,机器工业部门规模日益扩大化、复杂化、规则化和自动化,复杂的工艺和材料被不断发明和应用,这需要工人必须掌握新技术,并不断及时更新,这样的工作要求和特点,要求劳动者具有科学技术知识,熟悉机器构造,掌握机器原理与操作技术,因此接受一定的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成为可能。反而言之,劳动者在接受职业教育和继续培训后,理所当然会促进机器的不断更新和升级,必定会促进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产生,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提高。(2)内化表现形态――劳动力价值。高职教育对劳动力价值提高主要体现在通过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上,并通过劳动力自身价值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别表现出来。马克思曾指出,比社会平均劳动较高级的复杂劳动是这样一种劳动力表现,这种劳动力需要花费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因此它具有较高的价值。也就是说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要比普通劳动贵得多,所以受过教育的劳动力价值就高,劳动力复杂程度越高,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多。(3)外化表现形态――现代商品经济发展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的联系,是适应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或者说是一种社会自然历史过程的必然关系。一方面,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产生的初期,由于产生发展的客观要求,商品经济得以发展,便在物质生产部门以及劳动所活动的产业部门产生了适应商品生产要求的职业技术学校,这种最初的职业技术学校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劳动力和人才是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商品经济联系的关键性环节,现代商品经济正是通过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对现代职业教育提出要求,以此培养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和专业技术人员。

二、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认识上存在的问题

1.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理解的简单化与狭隘化。从对高职教育本质属性、一般属性以及高职教育功能、价值等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等核心概念存在狭隘理解和替代的现象。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是一个不言自存的实在概念,并无需下定义,因此使得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很难直接对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进行直接分析,所以大多数人从相关方面入手,这样的认知方式虽有可行性,但会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出现“经济属性”概念被简单代替的现象。比如,一提到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时则会联想到“公共产品”“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教育与经济关联性”“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等,这些所谓的“属性”概念并不是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所指向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教育经济属性”形式的展现,错误地将属性表现认为属性本身,这样理解的后果直接导致“高职教育的产业化”“高职教育发展的短视化”“教育腐败”和“教育不公平”等问题的产生。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反映的是高职教育的属性问题,不是功能问题或者关系问题。如果把经济属性最一般的本质仅仅看成经济属性是具有产品的功能或者市场的作用,其结果可想而知。

2.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外延运用泛化与庸俗化。对高职教育及相关核心概念的运用存在泛化与庸俗化现象。高职教育理论工作者在对高职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或对其理解的过程中,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立场、观念的影响,会折射出主观认识和研究身份。为了方便理解与运用,有些学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对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上提出“高职教育具有经济属性和功能,应该推向市场”“社会需要什么专业,高职教育就办什么专业”等一些极端做法,有些学者在进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问题分析时直接用“教育经济(市场)”这样很不严谨的词句来表述,这些极端做法和不严谨的说法模糊了市场与经济之间的差异性,把经济当成市场,把经济属性看成市场功能,引起了人们对市场理解的泛化,使之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理解和运用产生了歧义,这样会影响高职教育价值的真实体现和教育决策者的理性判断。

3.经济与市场共性与个性边界不清。对经济属性的简单理解和运用泛化处理,说明这两个概念关系边界不是很清楚,明显模糊了经济属性与市场属性存在的“共性”和“个性”边界。从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来说,高职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有特色的概念,高职院校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的“三改一补”“三多一改”等政策措施下发展起来的;从高职教育主要研究者来说,他们大都是普通高等学校工作者或中职教育工作者;从高职教育研究者的研究背景来说,他们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认识都是从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演绎,甚至是直接照搬而来的。对“经济属性”外延的简单理解和内涵泛化运用,势必导致共性和个性界定模糊,虽然两者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三、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中对市场成分的理性反思

1.从认识论上,突破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误区。对高职教育某些特征的片面性理解,导致了高职教育时间定位中的狭隘性和简单化。一方面,高职教育被狭隘地理解为商品,高职教育作为产品可以用货币进行交换和买卖;另一方面,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进行过度工具化解读,视高职教育的经济属性为刺激经济、跟风市场的工具,这不仅不符合经济属性本原,也严重脱离了高职教育的本体。按照经济学原理,经济是指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是与一定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存在依赖的基础。按照这样的理解,经济是政治、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的基础,教育只是有经济属性,但经济属性不是教育的唯一属性。在封建社会之前,以人的依附关系为主的商品经济不发达,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当然就不明显,但并不意味着当时的教育就没有经济属性。在现代商品经济发达时代下,高职教育的社会地位从之前的边缘化走向以商品经济为重的社会中心,高职教育经济属性逐渐凸显出来,但并不意味着这就是高职教育的市场属性。高职教育经济属性更多是指向经济规律在高职教育本身所引起的特殊作用和效果,而市场则更多地体现在“买方”“卖方”以及两者之间价值规律的运用上。

2.从知识论上,厘清高职教育经济属性和市场属性的关系。经济属于元概念,属于范畴层次,市场只是经济概念的下位概念。经济范畴与普通的经济概念不同,后者只是反映个别的经济现象或过程,经济范畴则是反映大量出现的经济现象或过程。因此,“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是经济范畴多元化多层次化的表现。我们可以用球体理论来加以阐述。“经济”属于球体网络的内层核心中的点,而“产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是球体网络组织表面上的一个个点,“市场”之类的下位概念根植于“经济”核心概念,吸取“经济”概念养分,“经济”概念理解越深,下位概念越多,认识就越广泛,整个球体网络就越大,且与“经济”概念丝丝相连,位于网络组织的陈述最容易修改,同时修改网络其他部分陈述也比较容易,具有网络中心的陈述在整个网络组织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修改这些陈述不会动摇整个网络体系,它们同属一个球体。

3.从实践论上,回归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对高职教育经济属性的研究,除了丰富和完善高职教育科学理论系统实然性要求外,还有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应然性要求,其最终目的就是回归经济属性中的民生要求。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创始人和理论家黄炎培先生曾提出,职业教育目的有三:“为个人谋生”“为社会服务”和“为增进生产力”,其终极目标在于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可以说,回归经济属性的本质民生要求,一是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关注社会民生。高职教育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而高职教育经济属性不在于满足本身,而是要满足构成经济属性的人及其关系的发展和运转。《国务院关于大力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中要求“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调整完善职业院校区域布局,明确发展定位,突出办学特色”,这些经济要求,其实质就是要改善民生经济。把高职教育推向市场,其立脚点和归宿点也是人的社会,如果只重视达到既定目的的手段,忽视了对目的关注,研究其经济属性除了构建科学知识体系外,也就一无是处了。

[参考文献]

[1]桂渊.对教育属性的认识[EB/OL].,2008-11-18.

[2]叶澜.教育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3]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4]靳希斌.教育经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黄志良,金友鹏,姚延芹.高职产学研结合中的教育属性与经济属性[J].教育与职业,2011(9).

篇2

应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大力加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加快技能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关系着我国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关系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统筹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劳动就业、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统筹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统筹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协调发展,结合本地本部门的实际,因地制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现有职业教育资源,促进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质量,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规范管理,从而使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改善滞后于其他教育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的状态。

以针对就业教育为主导服务于

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方向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随时按照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随着市场需要的转变而转变,积极推进“定单式”培养,优化资源结构。所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院校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通过签订委培协议书或以企业正式文件的形式予以落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订单式”培养的突出特点,就是招生、就业一体化,实现了“产销”链接。院校与委托单位在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学生管理、教学监督和实习实训等方面,双方齐抓共管,相互协调和沟通,确保了培养质量。同时,院校在办学、招生、专业设置、学籍管理、课程开发与安排、教师聘任、教材选用等方面即具有针对性,又具有灵活性,随着各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需要,进行内容的更新和改造。还应当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应当具备的资质,持证上岗,保证其具备必要的素质、知识和技能,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工作。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的法律保证。从制度上保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广普及,院校学生不仅应具有所学专业的毕业证书,还应获得与其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加强管理,制定妥善政策,吸引全社会关心职业教育的发展。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校加强管理,还必须大力吸引企业参与,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下搞好职业教育,提高就业率为社会服务。

改革创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制

积极推进多元办学格局

建立适应市场的管理模式,理顺管理体制,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方向。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有所突破,行业、企业办学的行为有所加强,形成以政府举办公办学校为主导,国有民办、民办公助、行业企业办学、个人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等多主体办学形式,形成以政府主导管理整个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行业、企业是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的重要力量,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办学体制,积极发挥多元办学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办学积极性,同时政府部门还应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措施,有利于增加教育投入,有利于扩大教育资源、教育规模和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

强化师资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主要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需求,关键的措施之一就是必须要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培训,面对教师现实水准的整体偏低、培训基础薄弱的现状,高职院校应开辟教师在职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是到高等院校脱产培训。许多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本校教师的知识层次和业务水平,积极创造条件送本校教师到国外、综合类大学或师范类高校进行脱产教育。二是到培训基地在职进修。目前高职院校更多的是利用假期和节假日等业余时间,派教师到我国重点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进修,进行补偿性教育,使教师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三是进企业工厂业余锻炼。高职院校将教师派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与生产过程的管理和设计,希望利用业余锻炼的机会来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教师本身也必须了解和研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特征、发展前景、提高对高职教育的认识,克服低人一等的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办学观和教学观,增强责任感,提高事业心,自觉地在实践中学习,全面发展自己。不断加强和完善队伍建设,通过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设岗和用人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深化职业院校教职工分配制度改革,把教职工收入与学校发展、所聘岗位以及个人工作绩效挂钩,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发挥服务功能,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向着中高端水平迈进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契机,不论是在指导思想、教育理念上,还是在师资力量、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初步建立起了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高职教育体系。然而,我国的高职教育水平与欧美等地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人才培养的“工具化”倾向明显,过于注重实用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我国高职教育亟需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原则、教育理念等方面“转型升级”,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即从全人教育理念出发,通过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探讨了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路径。

全人教育思想的内涵

现代的“全人教育”由美国的教育学家隆・米勒(RonMiller)首先提出,其基本思想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智力、情感、心理、人格、审美、技能等等的全面、协调发展,主张教育要注重人的创造性的培养和内在潜力的挖掘,同时高度关注人的社会价值,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生活在相互联系的有机社会群体之中,因此教育要在培养人自觉追求个性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良好地融入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中,实现人的独立个性与社会性的高度统一。

从全人教育思想的理论内涵出发,专家学者们总结出了全人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强调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培养;鼓励受教育者进行跨学科学习和知识整合;注重受教育者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平衡;主张教育的全球性,要求培育出具有全球视野的世界公民。

“全人教育”内涵非常丰富,就本项目的研究而言,将其界定为:只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我们再也不能一劳永逸的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在于把一个人在智力、体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因此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很多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仍片面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认为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教授学生相关的技术知识,训练学生的实用性技能,在教学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倾向。其在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具体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1.忽视人文素养教育

艺术设计是集艺术性和专业性于一体的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专业性的知识技能具有标准化、规范化的特征,而艺术创作则具有个性化、差异化的特征,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兼具艺术性和专业性。但在实际教学当中,大部分高职院校都过于注重学生对各类艺术设计工具的熟练运用以及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领悟,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则近乎空白。如宁波大学工业设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中,关于各个工业门类的设计知识的课程有几十门之多,且均为必修课,而与艺术直接相关的人文类学科只有艺术欣赏、美学基础两门课,且均为选修课。这正是因为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对初级艺术设计类人才的考核侧重于技术能力,对艺术修养层面的隐性能力要求不高,导致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了追求毕业生的就业率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2.忽视学生内在动力的开发

任何技能技术的精通,都需要人投入巨大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深入钻研,在这个过程中,人主观能动性就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古人早已指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培养出真正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以终身教育的理念启发学生思想,帮助学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掘其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然而,当前我国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践中,大多数高职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重职业性轻教育性、重技能训练而轻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这导致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偏重于功利性和工具性,学生对专业发展前景的认识停留在好就业、工资高的较低层次上,在专业发展方面更多地依靠外部激励而缺乏内在动力。

全人教育理念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

模式改革的启示

1.转变教育观念,回归教育本质

全人教育思想并非现代人的独创,早在古希腊时期,雅典就提出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道德、审美、智慧全面发展的公民,教育的目标是要实现人的体力与智力的协调发展。在东方,孔子的“君子不器”思想可谓全人教育思想的最早表现形态,朱子注曰:“‘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东西方圣哲在教育思想上的一致性表明了教育的首要功能是启发人的思想,唤醒人的心灵,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艺术设计兼具艺术性和专业性的特点更需要从业者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兼备,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中,高职院校首先应高度重视对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和自我成就内在动力的开发,帮助学生树立起未来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认知到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树立起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其次才是教授学生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训练技术技能。

2.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

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入学的文化课考试分数要求不高,在实际教学中人文类科目也比较少,且多数为选修课。这固然有高职教育本身偏实用性的原因,但也不可否认其源于部分高职教育者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和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综合素质逐渐成为人才竞争力强弱的关键,作为我国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高职院校亟需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就艺术设计专业而言,首先增加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等科目,从学科建设的高度整合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其次,在课程设置上,一要针对艺术设计的不同专业方向选择一门或几门相关程度较高人文课程作为必须课,二要增加人文类课程的课时数,彰显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最后,在教师的教学评估以及学生的考试中,应加大人文社科类科目的权重。总之,通过各种方式系统性地改变当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边缘化的现状。

(作者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篇4

关键词 工商管理 个人与团队管理 体验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0 引言

教育部在关《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教育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可见,能力本位是高职教育观的核心内容。但是,长期以来,在工商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实践机会和能力训练不足等现象,影响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如何注重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交叉点,构建创新性、开放性、设计性、综合性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协调一致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当今教改的重要课题。体验式教学法正是基于这一要求提出的。

1 体验式教学法及其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1.1 体验式教学法的含义、优势

“体验”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引申为“亲身经历”之意。20世纪 80年代大卫 · 库伯提出了体验式学习理论,理论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是说,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有目的地、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理论有效性或正确性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与传统的教学相比优势是十分明显的。一方面,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过程,让学生逐渐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另一方面,它强调交流与合作,改进了传统教学活动的方式。更有利于突显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智力、情感和社会技能的发展以及创新能力的养成。同时,“体验式”教学注重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能够进一步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主动接受教师的教育与指导。

1.2 体验式教学法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个人与团队管理是我院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获取双证书的课程,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通用综合管理能力和素质,包括自我规划发展能力、时间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及领导能力等。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在该课程的学习中获得这些能力和职业素养。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既能保证学生能顺利地通过考证,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培养这些通用管理能力,运用体验式教学法无疑是比较恰当的教学方法。通过任课教师创造与现实相似的教学环境,学生参与其中,不仅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锻炼自身的能力。同时,体验式教学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渊博的知识、较好的表达能力、控制教学过程的能力和较强的引导和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自身教学能力及理论水平得到提升。

2 体验式教学法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中的应用

2.1 课前体验式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确定

在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中,最关键的是要按照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来选择体验式的活动,从而使教学内容和体验式活动充分结合,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本课程的体验式教学目标主要以培养学生的通用管理能力为核心。课程主要包括十大单元三十六章,内容繁多且分散,学生学习起来不好把握核心内容。本课程在教学中根据相关的内容把繁多的知识分解为几个专题,根据不同的专题知识确定各自的教学目标。如自我规划专题,教学目标是借助教师的指导和启发,要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的能力,学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沟通技能专题,要让学生能掌握一些常用的沟通技巧,学会就业面试技巧和日常工作谈判技能。

2.2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运用丰富的体验式教学形式

(1)案例式体验教学。教师通过的精心策划,把教学的理论知识融入到管理工作中常见的案例中,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具体分析,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集体智慧,各抒己见,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产生互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管理观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如在时间管理专题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或某人一天所有工作任务和冲突罗列出来,要同学们讨论怎样有效地安排,同学们通过思考、分析和小组讨论,掌握了时间管理的技巧,培养时间管理的观念和能力。

(2)情景模拟体验式教学。所谓情景模拟式体验教学,就是充分利用形象创造生动具体的教学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潜在智慧,从而引导学生的整体理解和运用,促进学生知识、素质、能力的和谐发展。首先教师创设体验情景的主题,对学生的情景模拟学习进行引导;其次,学生在教师的要求下选择模拟角色,对情景体验内容进行探索;最后,教师对学生情景体验的总体过程、效果给予点评,进一步延伸学生对情景的有效体验。如在沟通技能章节,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招聘及模拟谈判。通过这种形式,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运用所学的理论和沟通技巧、方法,展现学生丰富多彩的想象能力,充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项目式体验教学。开展项目式体验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提高其综合能力。例如,在团队建设和发展专题,为使学生综合掌握及运用课程的相关理论,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自己分团队,组建公司,从设定公司名称、业务、组织结构、人员设置、组织文化等方面让学生提出方案,分工完成,最后做多媒体展示。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总体的把握,更能提高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

(4)竞赛式体验教学。将竞赛引入到课程的教学中去,让学生在竞赛中、在游戏中掌握知识。竞赛式体验教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辩论赛、知识问答比赛、技能比赛等。如在组织文化专题中,让学生分组进行班级文化策划比赛,通过对策划书的撰写、PPT展示、答辩等环节的竞技,让学生通过比赛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锻炼语言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5)游戏。如在沟通技能专题中,要求学生在老师引导下进行撕纸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沟通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玩得开心,学得起劲,还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6)实地参观考察体验教学。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考察是理论联系实际最有效的形式。如组织文化专题,就组织学生去参观企业文化建设较有特色及代表性的企业。既让学生更好体会组织文化的内容,也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2.3 体验式教学的课外实践应用

体验式教学在课后也同样得到扩展。为了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更好的掌握,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参与实践。如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技能比赛、沙盘模拟、素质拓展、或给学生相应的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等等途径,让学生在课外的体验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体验式教学法在个人与团队管理课程实践过程中的意义

(1)课堂效果显著。通过运用体验式教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

(2)提升老师的教学能力。体验式教学要求教师担当多重角色。讲授者,要传授知识。组织者,要为学生营造情景环境,组织学生一起完成教学任务。学习的促进者,要促使学生通过主动学习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目标。指导者,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评价,指出他们学习中的不足,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在学习中扬长补短。

(3)体验式教学使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更紧密结合起来,达到学习的最终目的。

(4)课程评价体系更完善。由于体验式教学形式多种多样,评价学生成绩也不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而要跟整个形式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及课后应用等有效结合起来,这无疑更能体现考察学生能力结果的公平性。

总之,“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形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自悟学习、自得学习,让学生在各种体验活动中真正“动”起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同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如何能与实际结合,得到更好的运用与发展,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赵红梅.工商管理专业体验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6(4).

[2] 何红光,程云行,李文莉.工商管理类课程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1(9).

[3] 张秋来,黄德红.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5).

[4] 郭昆.工商管理专业《经济法》课程体验式教学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7).

篇5

关键词: 英语视听说高职院校问题对策

英语视听说教学在我国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初在本科院校的高级阶段开设,近些年来,随着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视听说课愈来愈显示出自身的优越性,在专科院校及高职院校不断广泛地开设。英语视听说课程通过视、听、说的结合,以直观画面和情节内容为为基础展开针对性的口语训练,运用复述、总结、对话、口头概述、即席演讲等活动形式,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加强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认识和了解。但高职院校的英语视听说课教学中诸多问题日益凸显,亟待解决。

一、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虽转变,但在教学实践中并未真正落实。

2007年国家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一文中,提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为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指明了方向。广大教师从理论学习该文件,基本认同这样的教学理念,力求教学观念也从教师主宰课堂渐渐转变为教师为主导。但由于高职院校的绝大部分教师是从普通高校毕业或转调过来的,在视听说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提供一定的视频材料并进行大量的讲解,同时播放一段段音频材料进行练习,而在口语操练方面,往往介入较少,学生真正参与体验的机会并不多。

(二)专任教师缺乏相关技能,课堂成效低。

新世纪以来,随着IT技术的日新月异,使得影视素材、图像素材、录音素材、软件平台等视听说媒介变得日趋复杂。我国高职院校从上个世纪末兴起,在过去十年里逐渐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建设与教学设备都是相当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多功能语音室、网络型自主学习教室和实训室等陆续建成,而且设备配置齐全,但是大部分英语视听说任课教师对录音设备、多媒体设施、网络资源、课件制作、视频剪辑等技术的应用能力欠缺,同时在教学设计中参考先前的听力课堂,依然过度强调能力训练,不能兼顾其他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三)适应性教材缺乏,视听说课不能兼顾三者的实施。

随着英语视听说课在高等院校广泛开设,相关的教材也不断问世,如《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英语视听说试点课程探索》、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世纪商务英语听说教程》和《世纪商务英语口语教程》等,虽然在内容与形式上不断更新,充分考虑听、说的重要性,但缺乏对应的“视听”材料。一些院校为此自行选择了纯粹的影视作品,如《走遍美国》(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Dashan’s Adventure in Canada”等,作为视听教程。目前,能将视听说三者整合出来的教材还是空白,教师只能就目前手头仅有的材料交叉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英语视听说课成了英语听说课和英语视听课的简单叠加,并没有真正在教学课堂中实现以“视听”为途径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学习效果无法得以全面评价。

目前,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测试一般采用以笔试为主、形式多为由学生听录音,完成听力选择、听力理解或补全材料等类型。这一考试形式操作简单、评分也较容易,但只停留在测试学生对音频材料的理解能力层面。从而导致学生的口语能力无法进行测定,进而使英语视听说课的学习效果难以作出科学、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同时,近阶段许多教师尝试使用口语考试形式进行评价,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评分客观性差、实施复杂等原因,导致实际收效较差。

二、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发展对策

(一)优化教学设计,真正落实“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的实现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换言之,离开了教师的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其实只是一句空话。教师的主导作用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视听说课教学中尤其重要,直接影响并决定学生学习效果。任课教师是设计者、引导者、管理者、监督者,一方面要精于课堂内容、教学形式等设计,积极借助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灵活、丰富等优势,在课堂中引入主题明晰的视频、音频及图片的学习材料,通过小组式、主题式、辩论式等互动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信息输入和习得环境,进而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英语实践运用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教师需提供一定的素材与媒介,分配视听说任务到学生单元组,回到课堂上检查、归纳、评价,真正在课内外发挥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成为学习过程中真正的实践者。

(二)加强教师专业素质建设,提升课堂效果。

英语视听说教师要摒弃传统听说英语呆板的教学观念,树立多维度的现代视听说教学理念,对高职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特点规律、教学技能、课堂策略、效果评价等进行深入研究和精细把握,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努力成为教学的研究者和推动者。另外,视听说教师必须要充分熟悉和掌握IT技能和网络数据库知识,能够熟练地运用现代化的电教媒体,并对幻灯片、电影和电视等多种视听介质进行有机整合,以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最大功效,进而提高教学的靶向性。

(三)精选教材,利用网络资源补充教材,鼓励校本教材开发。

教师应该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水平与特点,选用相应的视听说教材。面对当今涵盖视、听、说三个层面的综合性教材短缺的事实,教师应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利用手头的影视材料或网络等平台删选内容,重新整合教材。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应就视听说的纸质和电子文本、有声影像材料进行大量的收集与删选,以本院学生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校本教材的开发。此外,教师应推荐网络这一媒介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要求学生将自主学习的材料上交整理,在学生中创建一个资源库,以供大家一起享用与参考。

(四)口、笔试形式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评价机制。

笔试与口试考试形式是与传统的英语听力课和口语课相适应而采用的最直接的考核方式,而鉴于视听说课程在课堂形式和内容兼顾听、说的功能,单一的口语或笔头考试形式都不能综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将口、笔试有机结合不外乎是可行且有效的方式。但两种考核形式的切实落实并不是简单的尝试。由于时间及学生人数的限制,若在学期结束时同时采用这两种考核方式,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欠妥当。因此,视听说课的评价机制不妨采用形成性与终结性两种,从而实现对学生听力理解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的测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视听说教学中进行频繁性的评估,即课堂或课后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口语方面的评估,长此以来,不仅学生的口语能力可以得到跟踪性的检测,同时口语的形成性评估也可相应实现。而在学期末,教师大可采用笔试的方式监测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这样,结合平时与期末两项不同的评估方式,实现了对学生视听说能力的较综合性评价。

综上所述,英语视听说教学是伴随着多媒体和网络的发展应运而生的,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中是一个新兴领域,课程的优势在目前的教学中日渐明显,但对于存在的问题却不能回避。我们应客观地总结与分析视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与人才培养特点,采取相对可行的对策得以解决,优化视听说教学,促进高职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伯芳.英语视听说试点课程探索[J].北京:外语电化教学,2007,(6).

[2]李伯芳.谈专科英语视听说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7,(5).

[3]张雪梅.大学英语视听说课教学及测试方法测试[J].江苏:煤炭高等教育,2005,(5).

篇6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标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因此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1.语法运用能力(gramma tical competence);2.社会文化运用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3.语篇运用能力(discours e competence);4.策略运用能力(strategical competence)(Canale & Swain, 1980)。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表现在口头上,也表现在书面语中。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语音、词汇和语法),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在口头上、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过去,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外语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点,不太注意言语技能的发展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外语教学中大面积的“聋哑”。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没有按教学大纲要求全面完成外语教学所应该完成的任务,结果是语言知识点越讲越深,越讲越细,语言学习成了语法分析,学生的实践活动受到限制。这种缺少学生参与的语言教学活动是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不排斥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正相反,语言知识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第一要素,是形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不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何以进行听说读写?何以交流信息?但是,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言语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练习或实践的过程,这就好比弹钢琴,知道指法而不练习,肯定学不会弹钢琴。

新教材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路子,并辅以一定的知识传授,不仅仅让学生懂得了语言知识,而且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扩大语言的输入量,采用循环式教学的方法

人们根据对儿童母语习得的研究发现,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一定的语言输入量。输入量要大于输出量,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输出能力。新教材在语言输入量方面大大超过了旧教材,而且这种输入是立体式的,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丰富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自然接触语言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语感,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93年以来,在全国推广使用的初中英语新编教材(JEFC)以其崭新的教学思想、丰富有趣的内容和有机的编排体系受到广大中学英语教师的欢迎,其优势已在经过初中一轮教学后的高一学生身上看到。和往届的高一学生相比,他们的听说能力明显得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普遍得到加强。过去外语教学中出现的听不懂、说不出的聋哑现象得到初步矫治。96年以后,和初中教科书相衔接的高中教材(SEFC)正式使用。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可喜地看到一些基础较好的学校,教师充分地发挥和利用了新教材的优势,努力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了积极的探索。但是,这种发展很不平衡,高中教学效果远不如初中的好。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高中英语教学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和挑战,许多教师心有余悸,放不开手脚,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师的观念亟待改变,教改的问题主要是教师的问题。不少教师对新教材了解和研究不够,特别对新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缺乏研究,加上传统的教法根深蒂固,往往是穿新鞋走老路,结果是左右为难,效果不甚理想。因此,研究新教材,特别是研究新教材的指导思想,是当务之急。只有把握好新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才有可能自觉地、有效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一、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目标

语言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和思想的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属性之一,因此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交际能力包括四个方面:1.语法运用能力(gramma tical competence);2.社会文化运用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3.语篇运用能力(discours e competence);4.策略运用能力(strategical competence)(Canale & Swain, 1980)。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表现在口头上,也表现在书面语中。英语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语音、词汇和语法),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他们在口头上、书面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习语言知识和培养运用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过去,外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外语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点,不太注意言语技能的发展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外语教学中大面积的“聋哑”。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没有按教学大纲要求全面完成外语教学所应该完成的任务,结果是语言知识点越讲越深,越讲越细,语言学习成了语法分析,学生的实践活动受到限制。这种缺少学生参与的语言教学活动是难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并不排斥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正相反,语言知识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第一要素,是形成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不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何以进行听说读写?何以交流信息?但是,语言知识必须转化为言语技能,这个转化过程就是练习或实践的过程,这就好比弹钢琴,知道指法而不练习,肯定学不会弹钢琴。

新教材采用话题、结构和交际功能相结合的路子,并辅以一定的知识传授,不仅仅让学生懂得了语言知识,而且加强了基础知识的训练,为发展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语言交际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扩大语言的输入量,采用循环式教学的方法

人们根据对儿童母语习得的研究发现,语言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言环境,一定的语言输入量。输入量要大于输出量,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输出能力。新教材在语言输入量方面大大超过了旧教材,而且这种输入是立体式的,有视觉的,也有听觉的。丰富的听力和阅读材料不仅大大地扩大了学生自然接触语言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语感,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旧教材的一个明显缺陷是语言知识复现率低。无论是词汇还是语法,出现一次,难得再见,力求一步到位,结果却事与愿违。这种违反认识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做法,使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也苦,学习效率低。新教材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采用螺旋式或循环式教学方法,区分教学目标的层次,以减轻学生的学习难度,逐步让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的语言项目。遗憾的是,目前多数教师并没有领会这一点,词汇和语法往往讲得太多,而且要求过高,输入多少就要求输出多少,使不少学生难以对付,造成学生对英语的畏难情绪。同时,教师感到课时不够用,不免要让学生多做作业或加班加点。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又回到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因此,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很重要,一定要贯彻实施,同时,以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为当务之急。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的外语教学思想认为语言学习就是学习一套系统的语言知识,因此,教师只要一支粉笔一张嘴,把语言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可以了。以此为出发点的课堂教学模式必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发展运用英语的能力。

外语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只有参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将他们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言语技能,最终发展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这个实践过程必然以学生为中心。新教材设计了许多学生活动的练习,如pair work,group work,classroom discussion,等等,让学生在语言活动中获得运用语言的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不是降低教师的作用。相反,新教材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一定的语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的技能和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需具有一定的活动组织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由过去的单一的讲解型向教练性或导演型转变,这是对教师素质的严峻挑战。

四、听说读写,全面发展,阶段侧重

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思想和情感,互通信息。这种交流形式不仅有口头上的,也有书面上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几方面都能得到发展。新教材克服了旧教材在技能培养方面的单一性,重视全面发展。课文以单元形式出现,每个单元都有四项技能的训练。

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只重视口头语言。其实,新教材的读写训练占了很大的比重,有步骤地进行读写训练正是新教材的特色。比如,pre-reading,note-making,summary writing,等等,这些都是旧教材所无法相比的。在初中课本中听说训练的比重大些,它恰恰反映出语言学习的规律,而高中教材加强了读写技能的训练,符合教学大纲所阐述的阶段侧重的原则。

五、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

篇7

关键词: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职业心理教育;大学生

一、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的产生及其主要思想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SCCT)是20世纪末在Bandura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和兴起的一种职业理论[1]。理论的主要特色是强调个人――行为――环境交互作用,注重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加以整合,动态性地揭示人们是如何形成职业兴趣,做出职业选择,取得不同的绩效并保持职业的稳定性。理论提出三个核心心理变量和三个相互关联模型:三个核心心理变量为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及个人目标;三个相互关联模型为:(1)职业兴趣模型:认为个人的职业兴趣由对特定职业的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共同决定。具体来说,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擅长于从事某种职业或预期从事该职业将带来满意的回报,将会形成对该职业的兴趣,进而形成个人目标、达成工作行动、达到一定的工作绩效,最后绩效又会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形成一个动态的反馈环路。(2)职业选择模型:认为职业兴趣形成后,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职业选择,通过职业行动实现个人目标后,又形成反馈环路,影响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3)工作绩效模型:认为人们的能力、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以及绩效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决定工作绩效。工作绩效也会提供一个反馈环路,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借助三个子模型,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将个人职业心理特点、社会背景和学习经验联结起来,共同阐述职业选择、适应和发展过程[2]。

二、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现状

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是贯穿在校学习全过程的发展性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自我观念和职业价值观,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正确职业决策和职业行为调整,从而达到个人潜力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压力逐年加大,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职业心理教育,力图通过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然而由于目前职业心理教育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职业心理教育的机制不完善。学校职业心理教育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附属于学工处或就业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2)缺乏系统职业理论指导。教育理念陈旧、教育途径单一、教育内容片面,往往停留在单纯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提供等浅层次服务层面上。(3)师资力量薄弱。职业心理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教育者既要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具有丰富的指导学生求职择业的经验,又要能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职业个性特点,培养职业兴趣、作出职业选择和在职调适。而目前高校现有职业心理辅导队伍中兼职教师或辅导员所占比重较大,缺乏心理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论修养和人文关怀,难以全面有效地开展职业心理教育工作。

三、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启示

(一)改变传统职业心理教育的目标定位,构建合理的职业心理认知系统

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吸收了班杜拉(1986)三因素交互作用模型,认为个体的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调整是在认知情感、外显行为和外部情景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3]。因此,职业心理教育必须改变以往局限的理念和模式,以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为指导,重新定位。完整的职业心理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全体学生实现职业心理成熟、职业行为成长和潜能充分发挥,是一种贯穿在校学习全过程的发展性教育。具体的目标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短期指导性目标(主要针对毕业生),帮助学生了解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正确分析自身个性优势和不足,运用求职心理技巧,作出适应性求职行为。二是调适性目标,对于少数出现较严重就业焦虑和因缺乏职业兴趣与目标而丧失学习动力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消极状态,找回自信和职业目标,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三是长期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在校生),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更为积极的职业目标,增强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和信心,更好地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二)完善当前高校职业心理教育的实施途径,努力拓宽职业心理教育的渠道

职业心理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实施途径,传统的职业心理教育只着眼于就业这个局限时间点,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必然带来教育途径的单一局限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和个体自我发展的要求。[4]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作为一种整合的职业理论,为职业心理学的研究和职业心理素质培育途径的探索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

高校职业心理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可得资源,从多种渠道开展教育活动。首先,领导者要重视职业心理教育工作,成立专门的主管部门,构建“学院-职能部门-系部-学生”四级网络管理模式,为职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机制保障;其次,应该在职业心理教育的多层次目标指导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定分层次教育目标:大一注重自我探索和专业目标锁定,大二有目的地提升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兴趣,大三加强就业心理调适和职业行为调整教育,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角色转换。同时整合各种资源,设置“职业心理素质拓展”“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等课程,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最后,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将职业心理教育理念融入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网络平台等教育载体中,鼓励创建各种职业发展和创业协会,开展有利于学生职业成长和锻炼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以及团队合作协调的能力。

(三)深入理解高校职业心理教育内涵,科学安排教育内容

1.职业意识的教育和引导。注重通过职业抱负、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兴趣的教育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适应行为,并促进就业后个体和职业环境的良性互动,促进职业发展。第一,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职业意识的重要能动成分,个人过去的绩效成就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有力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成就的归因方式训练来鼓励学生接受能增强自信的成就归因。第二,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第三,职业兴趣在职业选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通过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形成的,是职业活动的重要动力来源,可以激发个体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2.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从求职能力、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三个方面入手,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具体来说,求职能力主要包括学生职业选择能力、自我推荐能力和求职礼仪;职业适应能力是指职业环境适应、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对一生职业生涯及发展道路的设想、规划与准备。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着眼于以上三方面能力的提高,将短期目标设定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职业心理能力的需求,将长期目标设定为通过个体内在素质和职业人文环境的融合,调整和建立个体职业心理系统,调整职业期望值和促进学习动力,促进健全职业人格的形成和职业生涯的充分发展与潜能发挥。

3.职业心理问题的调适。大学生常见的职业心理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因为职业自我效能感低下引起的就业焦虑;二是因缺乏职业兴趣与目标而丧失学习动力。根据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的职业选择模型,如果人们的职业选择在遇到障碍时,能够获得足够的支持,将较容易实现职业目标。职业心理教育可以通过帮助学生发现就业和工作中潜在的障碍,制定克服障碍的策略并寻找社会支持力量来减轻就业焦虑。职业兴趣模型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是要澄清个人职业兴趣和制定合理职业目标。心理教育工作中,可以先通过实施标准化的职业兴趣、价值观或能力倾向等测验,来帮助学生找到个人的职业兴趣并明确职业选择;再指导和鼓励学生制定可行性强而又有挑战性、既有规划性远期目标又包含明确近期子目标的职业学习目标,从而达到利用职业兴趣和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Lent R W,Brown S D,Hackett G. Toward a unifying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career and academic interest,choice and Performance[J].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4,(45):79-122.

[2] 高山川,孙时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J].心理科学,2005,28(5):1263-1265.

篇8

根据对经济发展和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灰领”人才是指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动手动脑相对平衡的复合型人才。“灰领”是在制造业和创意产业中将创意和设计变成产品和服务的创造核心价值的专门人才。因此。他们作为“知识经济”社会的主力军,应具备本专业领域的专门技能即实际操作能力;工具和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语言、文字能力等。而随着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的不断由开放的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挺进,国外先进设备、管理制度的引进,“灰领”这种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也必然越来越多地汇合到外资或合资企业中,无论是在日常的交往还是在实际操作设备、新产品的远销过程中,他们与外商及外籍管理人员的合作、交流的几率和过去相比也大大增加。

新产业、新职业的出现使很多要求高技术、高技能及创新思维的“灰领”岗位虚位以待,为此不少企业不得不打出高薪聘贤的招牌。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灰领”人才来缓解社会上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的局面,已成为高职院校广大师生日益关注的问题。

一、英语素质教育与高职人才综合素质的关系

“灰领”人才的英语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将大学英语课程定性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这一重要课程的培养目标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英语语言知识、英语综合应用技能特别是听说技能、英语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显然,无论是课程的性质还是培养目标都突出地强调了英语素质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根本任务。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也不得不瞄准我国新产业的发展对高职专业人才的英语素质的要求,明确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要达到《课程要求》所制定的培养目标,就要注意如下三点:

1.打好语言基础,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根据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发展需求,现代外语教育理论内容也在“与时俱进”,提倡“在干中学习和应用(learning by doing)”、“在交际中学交际(learning to communicate bycommunicating)”、“学应用(use)比学用法(usage)更有效”等原则尤其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即快速、实用、高效,对于提高高职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率,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培养综合能力,强调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外语学习也是从语言开始,但习得环境制约或滞后了学生听、说技能的发展。在我国,外语听说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增强人才国际竞争力和社会进步的实际需求。在高职院校,要把英语听、说训练放在综合应用这一水平上来,以满足时展的要求。

3.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教育技术,探讨基于网络的人机教学新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教学资源,解决高职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同时,基于网络的英语课堂会提供出更多的图、文、声并茂的、极具潜力的资源,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其兴趣感,在教学管理和测评手段上也比传统的人际教学具有明显的优势。

二、人才市场的需求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现代企业的发展对高职人才的需求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上作出相应的转变。转变教学理念主要包括:质量观、教学观和学生观。以高级技工为主的“灰领”不仅是某些关键生产环节中的操作者、组织者,而且还要具备很强的技术革新、开发攻关、项目改进等综合能力。而在这些生产、操作过程中,必要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生产、管理经验,在设备的使用说明及先进科技资料中难免会出现大量的英文。“灰领”人才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也就必须要满足职场交流的需要、操作环节的需要和合作学习的需要。因此,国际交流、工作职场、学习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就是广大高职院校英语教师要实现的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要达到这一目标,英语教师应在转变教学观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英语学习。现代外语教育提倡采用“交际法”、“合作法”、“角色法”、“情景法”、“体验法”等方法,使学生“在干中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培养学习兴趣,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培养“交流沟通、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能力,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学习机制,营造主动学习和真实交际的外部环境。具体如下: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现代网络技术优势。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学生的学习观念及方法也要在这种新形势下发生相应的转变,重视英语学习,采用现代网络资源与传统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学习,变独立学习为合作学习。网络技术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了更广的图、文、声并茂的学习空间,具有极大的利用潜力。这对培养学生朝着个性化、自主性方向发展,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克服工作中随时都可能遇到的英语障碍,具有重要的意义。

2.提高业务水平,增强科研能力。教师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水平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职教教师是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长期而广泛学术准备的职业。而职业院校的英语教师则需要在具备广博、实用的英语基础知识之外,还要精通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英语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专业英语教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能不断地根据社会的需求来调整自身对外来的先进科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育观,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英语水平,以最合理的形式来整合各种信息,以最前沿的教法教育学生,从而提高自己在职业教育中的先锋地位。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承的。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以便对在教学中遇到的各种新现象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通过实验来证实此教法是否科学、有效。

3.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突出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特色。高职院校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思想素质高、实践技能强、英语基本素质过关的复合型人才,就要在强化职业教育,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加大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力度。以高职高专院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包括英语素质在内的过硬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在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的大潮中,为自身的发展赢得一席之地,同时为改革开放不断地注入新的生力军。

篇9

关键词:师资队伍;兼职教师;柔性引进;聘任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33-03

一、问题引入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内涵建设力度的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越发明显。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可以有效地传授企业文化、最新产业发展动态、最前沿的技术工艺,又可以强化校企合作,弥补教师人数不足、编制不足的欠缺,完成规定的理论或实践教学任务。然而,受国家劳动法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学校聘任制度与待遇、兼职人员个休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许多高职院校仅仅停留在聘请个别企业人员代课的初级阶段,加上待遇低,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始终遭遇聘请难、管理难、考核难、提高难、不稳定、不融合等困惑。探索建立基于柔性引进的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任机制,可以充分吸纳与利用校外优秀人才资源,解决学校事业发展与专业建设的人才急需,缓解编制矛盾,规避劳动纠纷,有利于建立一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水平精湛、长期稳定、融合互动的兼职教师队伍。兼职教师的聘任形式,关系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比例结构和整体水平,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院校迫切需要规范和完善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以确保行业企业优秀的技能型人才、能工巧匠进入学校兼职,并切实发挥出兼职教师的作用与潜能。只有建立起高效的人才聘用机制,才能为兼职教师提供空间,让兼职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二、柔性引进的内涵

柔,原指植物初生而嫩,软,不硬,与“刚”相对。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用“柔性”来表示物质柔软易弯、灵活可变的性质。在管理学中,引入“柔性”概念,强调对于人的管理,应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性的、以人为本的、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让管理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自觉的潜在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在高等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中,人才引进方式主要有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进入编制、人事、合同制用工等多种途径。为创新聘用机制、缓解编制矛盾,规避劳动纠纷,灵活使用人才,高职院校可采用“柔性”引进的方式,打破地域、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人才流动中的刚性制约,在不改变和影响人才与所属单位人事关系的前提下,采用学校引导、市场调节、灵活聘用,契约管理的方法,从行业或企业聘请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实现“引”而不“进”。柔性引进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按需引进,注重实效。兼职教师的“柔性”引进,打破了传统的户籍、档案、身份等人事制度中的瓶颈约束,在不改变与其原单位隶属关系的前提下,以智力服务为核心,注重人、知识、创新成果等的有效开发与合理利用。这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学校的人才队伍,又实现了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达到了缓解编制矛盾,规避劳动纠纷,灵活使用人才的目的。高职院校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以技能为主要特征的教育教学必须与现代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主要专业课程、实践课程必须由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一线的管理人员、能工巧匠为学生传授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现代企业其自身内在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基本社会组织构架,又明显表现出柔性化特征。另外,兼职教师作为有知识、有思想的社会人,在管理方式上应注意到其群体特点和个体要求,在以情感为依托建立良好的沟通管理环境的基础上,着重从内心深处来激发兼职教师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人才柔性管理的重要手段。

三、柔性引进的主要工作岗位与基本方式

《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试行)》中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从行业、企业聘请经营管理专家、技术能手来校承担主要专业课程与实践技能课程的教学工作,兼职教师数占专业课与实践指导教师合计数之比要达到20%,兼职教师承担的课时数要达到专业课教师课时数的40%(示范高职院要求更高)。根据高职院校目前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兼职教师的主要岗位有学校董事会成员、专业委员会成员、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科研管理与研究人员、实践教学管理人员、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学人员(含顶岗实习指导教师),根据这种岗位设置,柔性引进的兼职教师可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1.项目式引进。按学校设定的项目或任务引进兼职教师。项目或任务完成后,聘用关系自动解除。有新的项目和任务时可再行引进。如引进的兼职教师作为学校顾问委员会成员、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开展专业咨询与指导;与学校联合申报市级以上教科研项目和相关教科研奖项;与学校合作,以学校为作者单位发表学术论文,撰写专著或教材;为学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技能竞赛、毕业设计等工作提供指导;其他特殊项目或任务。

2.全职式引进。按学校设定的工作职责,实行坐班制,全职在我院从事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全职式引进,聘期一般为两年,期满后可根据工作情况履行续聘手续。

四、柔性引进的主要对象与基本条件

柔性引进的人才应为学校事业发展、专业建设、教学管理所急需的紧缺人才,并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1.受聘者应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高尚情操,有一定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愿意为我院事业发展贡献智力与智慧。

2.受聘者应具有博士以上学位或教授以上职称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或高校专业带头人、课程负责人、团队负责人、省级以上名师;或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或大中型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的技术能手。

3.受聘者应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管理或实践能力,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表现突出,成绩显著。

4.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65周岁,特殊情况可另行研究。

五、聘用待遇

聘用待遇是吸纳与引进人才的关键要素。学校要通过待遇、事业、情感等多种形式吸引企业人才来校兼职。

1.学校为受聘者建立柔性引进人才档案,为受聘者颁发聘书,成为学院名誉或特聘人员。

2.聘期内,根据受聘人实际情况,学院为其提供必要的临时生活、工作条件。

3.酬金标准:(1)项目式引进人才酬金标准:承担教科研项目、教科研奖项,发表学术论文、撰写专著或教材等,按校内教师教科研奖励标准的2~3倍计发;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技能竞赛、毕业设计等工作,根据工作量与学历职称级别,按每课时100~200元测算总量;指导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团队建设等工作的,根据工作量与学历职称级别,按每课时150~300元测算总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的,按学历职称级别设定课时费标准。(2)全职式引进人才酬金参考标准。全职式引进的人才,按承担的任务,参照校内同类同级人员的年收入标准高一档确定,高层次人才8~15万/年,高技能人才5~10万/年(承担项目任务的不再另计酬)。

4.特殊情况由学校另行研究决定。柔性引进人才实行项目酬金制或年薪制,酬金可根据受聘人实际情况按月或按年发放。

六、柔性引进人才的管理与考核

规范聘任办法、完善管理制度、健全激励机制、实施过程考核是设计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的重要内容。对柔性引进的兼职教师的管理,要以完善聘用和考核为着力点,健全兼职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以提高教学水平和师德风范为重点,完善兼职教师队伍培训制度;以提高队伍的稳定性为目标,出台兼职教师队伍激励措施,以激发兼职教师从事高职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落脚点,不断提高兼职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的积极性。具体操作时按下列方法进行。

1.柔性引进人才的日常管理与考核由用人院系(部)负责,人事处监督检查。

2.学院对受聘者实行目标考核,契约管理。目标考核包括年度目标考核与聘期目标考核。学院以聘用协议为依据对受聘者进行日常管理。

3.协议有效期内,受聘人以我校名义承担的教学、科研项目所取得的教科研成果及专利均归学院所有,受聘人员不得泄露和私自转让。

4.聘期内,若订立协议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政策发生变化,致使协议无法全面履行,经双方友好协商,可变更聘用协议。

5.每年年末,受聘者应向所在院系(部)递交一份履职报告,由所在院系(部)对其进行的年度考核,考核结果和相关材料报送学院人事处备案。

6.受聘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学校可以解除聘用协议:(1)在聘期内,因受聘人原因,无法履行协议及职责,年度或聘期考核不合格的;(2)受聘人员严重失职,对学校造成重大损害;(3)聘用协议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协议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协议变更达成一致意见。

7.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受聘人可以解除聘用协议:(1)因聘学院原因,受聘人员无法履行协议及职责;(2)学校未按协议规定支付劳动报酬;(3)学校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侵害受聘人员合法权益。

8.用人院系(部)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影响的或对聘用工作执行不力的,学校将给予通报批评,并逐步减少支持力度。

9.聘期未满解除协议,学院或受聘人均需提前一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七、聘任流程

1.制订引进计划。用人院系(部)依据专业建设需要,提出职位需求申请,制订《人才柔性引进计划》,报人事处备案。人事处会同院系(部)将人才柔性引进计划报分管领导预审,经院务会研究后实施。

2.物色引进人选。用人院系(部)应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招聘信息,主动物色引进人选,接受应聘或推荐,协商引进形式、任务、职责、待遇、管理及考核办法等相关内容。

3.达成引进意向。人事处会同相关院系(部)进一步与拟聘人员交流沟通,并将详细情况向院领导汇报,通过了解、考核、遴选,达成引进意向。

4.确定引进人员。人事处会同相关院系(部)将有意向引进的人选报院务会研究,最终确定引进人员。

5.签订聘用协议。人事处会同相关院系(部)通知受聘人,告之工作方式、任务、目标和待遇,并与之签订聘用协议,填写《人才柔性引进登记表》,并将受聘人个人学历、职称,代表作,科研成果及奖励、专利等材料和证书复印件交人事处存档。

6.聘任。学院为受聘人颁发聘书,受聘人正式履约。

八、注意事项

1.按需要聘任。学校要不断完善柔性引进兼职教师的聘用制度,在深入广泛的专业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迫切需要,反复酝酿,合理规划,避免出现仓促聘任或仅作为兼职教师数量简单补充的情况。根据双师素质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要求,明确兼职教师的责任、权力、义务;在兼职教师聘任时,重点把握“三个适度”:既要符合学院的办学实际,又要适度审视专业发展趋势;既要注意专业的长线性和短线性,又要对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和周期做出适度的分析判断;既要考虑兼职教师的动态考核与退出机制,又要适度考虑兼职教师的相对稳定

2.提升水平。学校要建立外聘兼职教师业务档案,帮助外聘兼职教师了解学院教学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与教学要求;对兼职教师进行高职教育理念、教育心理学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在兼职教师的考核上注重“三个主动”:一是主动关注职业教育发展;二是主动反映人才市场需求的新信息、技术领域变革的新动态、新趋势;三是主动参与学院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采取兼职教师与校内专任教师“结对”的方式,相互听课说课,共同开发课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吸纳兼职教师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研究、教学团队,充分发挥兼职教师的作用。

3.人文关怀。学校要出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兼职教师授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吸引了更多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兼职,扩充兼职教师的储备。协助兼职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提升兼职教师的荣誉感、自豪感与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周慧邦,等.柔性管理:新经济时代的新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师,2001,(4).

[2]彭建瑜.柔性引进人才的探索与思考[J].南方论刊,2005,(10).

[3]池临封.高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浅析[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2,(2).

[4]郑其绪.柔性管理M].济南: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5]邢凯.牛余红.“王者之政”与柔性管理的三个层次[J].济南大学学报,2000,(6).

[6]贾小波.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若干思考[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4).

[7]张天熙.高职教育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理念和策略[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

篇10

关键词:孔子;仁学;高职学生;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28-02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关系也不断的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劳动力上对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能在较短的实践内适应岗位技能要求。然而,在高职院校教学活动、就业实践中却发现,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水平不高,制约其学习活动,缩短其发展空间、减少了进步的可能性,已确实成为其整体素质水平的短板。高职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较弱、思想水平不高,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有一定困难,除了因材施教寻求合适的教育方式之外,是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优秀教育资源的。孔子“仁学”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是各种高尚道德的总和,是孔子道德思想的集中体现。孔子“仁学”符合现代社会对于人道德要求,值得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借鉴和应用。

一、孔子“仁学”主要思想

孔子思想的精髓在于“仁”,其思想以“仁”为核心,故又称“仁学”。樊迟曾问仁,孔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对“仁”的简要却是本质的说明,说“仁”即是“爱人”。在孔子那里,“仁”是各种高尚道德的总和,孝悌为仁、亲亲为仁、忠恕为仁、克己复礼以为仁等等。

1.孝悌。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礼记・中庸》)“亲亲”是指在一定血缘关系内人们之间相亲相爱,孝悌中的孝指回报父母给予的爱;悌,指兄弟姐妹的友爱,同时还包括朋友之间的友爱。“父母亲而又尊,更要先之又先,必须孝敬。兄长同胞,又先我生,必尽悌道。此是天经地义丝毫不许懈怠。然后推及一切皆加礼敬。”(《论语・学而第一》)在孔子那里,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

2.爱人。孔子认为“仁者”应从“孝悌”出发,由“亲亲”之情自家庭内部不断向外部扩展,从爱家人发展到爱大众。如此,“爱人”是有差等的,是客观的,也是容易做到的。同时,“爱人”又是一种非常广博的爱,提倡“爱人”是要爱一切的人,在与人交往之中做到“恭、宽、信、敏、惠”,便是极大程度的做到了“仁”。“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孔子大力提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这种仁爱闪烁着人道主义的光芒。

3.忠恕之道。孔子认为,忠恕之道是人之所以能够在血缘关系之外保持着这种“仁爱之心”的原因和途径。孔子告曾子云:“参乎!吾道一以贯之。”门人问曾子何意,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孔子说“一以贯之”,是说“忠”与“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宋代朱熹先生曾解释道“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即将心比心是为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推己及人是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4.为仁由己。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否“为仁”,关键在于他是否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孔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一个有着较高道德水平的人,他的美德和道德境界是依靠其坚强的意志内化而成的,作用或责任并不在别人。孔子提倡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并注意自身寻找“为仁”的途径和方法。孔子认为,“笃信好学”、“力行近乎仁”是进行修身、“为仁”的两个途径。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弥补自身不足。然而学习并不是唾手可得的事情,必须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不可贪图安逸。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有助于知识的巩固,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而知识的意义就在与实践应用。

5.克己复礼为仁。颜渊问孔子何为仁,孔子答曰“克己复礼为仁”。 “克己”就是克制、约束自我,以达到“礼”的要求,这是一种“仁”的行为。如果所有人都能这样做,便“天下归仁焉”(《颜渊》)。具体于人的行为而言,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的特点

相对于普通本科而言,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高职院校学生多见个性活泼开朗、技能实践能力强,更有一部分学生文体特长突出,在文体活动方面表现活跃。但是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弱,特别是中职升入高职就读的学生,课程背景单一、文化起点不高,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显著的特征。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模糊。世界观是人对客观世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与行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便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文化基础弱,社会科学知识接触有限,其最大的弊病就是世界观模糊,对于人生目的、人生走向不清晰、以什么标准去判断事物价值不清楚,缺乏远大的理想、信念意识薄弱。反应在学习生活中,则是集体观念淡薄、缺乏集体主义荣誉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自律意识较差;就业意识浅显。

2.文化基础弱、知识水平偏低。进入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是高考分数达不到普通本科学校的高中学生、或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因此普遍文化基础较弱,尤其是数学、英语,部分学生偏科严重,对物理、化学有为难情绪。在专业课程上出现畏惧心理,有的学生表现为缺乏自信、缺乏勇气,有的学生则表现为逃避。还有的学生由于社科知识薄弱,不懂得知识的相关性,在专业上选择性的进行学习,即只学专业技能,而忽略其他素养的提高。

3. 自我管理能力不强。高职院校学生在校内可广泛选择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可以自主选择加入学生会、可以选择进行社会兼职、可以自由旁听专家讲座、自主安排自习等等。这些丰富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的学生无法正确处理学习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往往顾此失彼。另外,在广泛接触各类信息时,由于缺乏科学的思考方法,不会甄选辨别,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

三、在孔子“仁学”思想中寻找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孔子“仁学”思想重视德育,“仁”是各种高尚道德的总和,应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教育中提倡和推崇。一个没有良好德行的人,即便有着极强的专业技能,也不能为社会服务,这样的教育,是极大的资源浪费。高职院校承担着育人服务社会的责任,应最大程度的发挥自身的功能努力实现其教育目标。

1.高职院校应切实重视高职学生道德教育工作。大多数高职院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在课程结构上注重专业课程的设置,大部分学生就业时能立刻上岗,这都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然而,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水平不高,就业后大部分发展空间不大,就业发展后劲不足,只在一线基础岗位上工作,思想水平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就业发展的一块短板,这体现着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的高等性缺失。高职学生普遍文化知识较弱、思想水平不高,对其进行思想教育有一定困难,因此,可以这样说,高职院校内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任务更重。高职院校首先应是高等教育,其次才是是职业教育。这意味着,学生入校来,教育者的首要任务便是教导他们如何成人,其次才是成才。要努力帮助高职院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在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指导下去学习、工作。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2.高尚理想人格是高职院校学生的精神诉求。高职院校学生和所有的大学生一样,入校时会出现适应困难,就业时也会出现适应困难,在学习工作期间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会产生许多心理不适。理想人格可以帮助学生正视困难和挫折,能进行自我心态调整,更好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孔子提倡在与人交往之中做到“恭、宽、信、敏、惠”,就是合理处理与他人关系的原则。孔子“仁学”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教育资源之一,对于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因材施教,根据高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思想教育方式。孔子提倡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即因材施教。良好的道德意识适用于理论讲授,但在对高职学生进行道德理论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1)让学生参与道德教育的过程,采取丰富的教学方式,多采用案例、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主动思考;(2)教学设计安排由教师主讲逐渐过渡到教师引导,将课堂变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模式;(3)在道德内容展示上,可以采用更活泼的形式,如漫画等;(4)高职院校为学生创造的活动平台很丰富,可鼓励他们在参加活动之后注意总结提炼。注重道德实践,将道德观念内化为道德信念,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萧成勇.孔子仁学及其当代德育的思想价值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8).

[2]孙爱春,刘美玉.孔子仁学及其道德教育原则[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2(4).

[3]刘勇.浅谈孔子仁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德育建设的启示[J].新余高专学报,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