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典型案例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临床护理典型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临床护理典型案例

篇1

【关键词】胺碘酮;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89-02

1临床资料

病例选择:本文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我科住院期间发生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238例,快速心律失常类型包括:持续时间小于1周的心房纤颤、心房扑动及突发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器质性心脏病患者207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31例,男性156例,女性82例,年龄31~85岁。所有患者均排除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及其它药物影响。结果 238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90.65%,其中有13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 238例患者中有11例在转复后出现Q-T间期延长为0.5s,暂停使用胺碘酮后未再进行性延长,且逐渐恢复至0.44s以内;5例出现轻度浅静脉炎,经硫酸镁湿敷后缓解;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45-55次/min),停药后自行恢复正常。无一例出现严重副作用发生,如窦性停搏、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尖端扭转性室速等。

2给药方法

静脉注射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首剂75~150 mg,稀释后10~15 min内缓慢注入,根据心率变化,持续以0.6~1.5 mg/min微泵静脉注入2.5~4天,静脉给药同时口服胺碘酮0.2 g,tid×5 d,0.2 g,bid×7d,0.2 g,qd维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胺碘酮静脉推注复律后不需使用维持量。

3临床观察及护理

3.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人入院后安置在CCU病房,设专人护理。立即予持续吸氧,持续床旁心电血压监护,监测病人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人的心率、心律、Q-T间期的变化等,并作好记录。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22号静脉留置针穿刺,备好急救药品,电击除颤仪,以备抢救时使用。

3.2用药观察

3.2.1心律、心率的观察:胺碘酮属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是目前抗心律失常药物中疗效较好的药物,它对心脏的部位以及房室旁路、心房和心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故用药中及用药后应严密观察心电示波器上的心律、心率情况,若有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尽快处理。本组中215例转为窦性心律,11例出现反复室颤,报告医生即行电击除颤后转为窦性心律。

3.2.2血压监测:由于胺碘酮负性肌力和血管扩张作用,给药后出现头晕、乏力、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出现休克,因此用药中及用药后应严密监测血压,观察动态变化。尤其在静脉推注时速度宜缓慢,1次剂量注药控制在10min注完。本组中22例在静脉用药时出现血压明显下降,静滴多巴胺后血压恢复正常。

3.3饮食指导:个别病人用胺碘酮后出现胃肠道反应。本组中11例病人用药后出现轻微恶心,心衰者宜低盐饮食,同时注意食物色、香、味的搭配,以增进病人食欲。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少食多餐,保持大便通畅。

3.4做好心理护理: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患者有胸闷、心悸、气促、晕厥、抽搐等症状,常给患者带来濒死感,使其产生紧张、恐惧、悲观心理。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可诱发加重心律失常,因此,做好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发作时护士应守护在床旁,向其介绍目前的病情及治疗该类疾病的先进技术,多安慰和鼓励病人,缓解紧张恐惧心理,传递同类患者治愈的信息,注重非语言沟通,护士亲情的目光,面带微笑可使患者情绪稳定,消除陌生感,增加对护士的信任;端庄的举止良好的气质熟练的操作,可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在床旁记录数据时,也应给患者一个点头,一个微笑,既可缓解室内紧张气氛,也能转换患者不良心境,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5加强宣教指导:护士在做好心理护理的同时,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讲解该病的有关知识及治疗效果,胺碘酮的药理作用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消除病人的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以利于身体的康复。

4讨论

胺碘酮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电生理作用为抑制钾通道延长不应期及复极时间,并且有非竞争性β受体阻滞作用,即胺碘酮具有Ⅰ、Ⅱ、Ⅲ、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作用,同时兼有扩张冠状动脉、减轻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因而成为一种高效、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它对房性、房室交界性、室性及预激综合征伴发的心律失常均有很好的疗效,且胺碘酮有很好的血流动力学效应。胺碘酮抗心律失常的地位曾经一度受到置疑。主要因其有肺毒性,并可诱发甲状腺功能障碍。近年临床实验表明:长期小剂量(100~200 mg/d)及短期较大剂量应用,其副作用发生率较低,即使发生,早期停药,大多可逆转。但由于胺碘酮同时阻滞钾通道,由于低钾、低镁和心动过缓,或同时应用了延长心肌复极类药物,可引起尖端扭转室速(TDP),其发生率<1%。胺碘酮的早期副作用还包括严重的心动过缓。但静脉注射胺碘酮后首先不表现其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的作用,而只有Ⅰ类药物的频率依赖性钠通道阻滞作用、Ⅱ类药物的抗肾上腺素能作用以及Ⅳ类药物的钙通道阻滞作用。所以用药时要注意保持电解质特别是血钾、血镁的平衡,要保持QTc正常,并需注意药物禁忌证和药物相互作用,以避免或减少TDP及心动过缓的发生。博士帝国#n’w T T }h.一般认为,24 h静脉用量1500 mg是安全的。Chow认为短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无QTc延长现象,故致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极低[1]。由于静脉给药后血浆浓度很快下降,故几乎无肺毒性、甲状腺及肝功能的损害,但心脏毒性的发生如血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还应引起重视[2]。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儿科护理学;病例分析式;教学

病例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对改革儿科护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强儿科护理教学效果,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实用性护理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病例分析方法教学是以临床典型病例为主体,模拟临床实际工作的场景,对整个病例进行分析、判断、讨论,给出临床典型病例让学生自己思考、诊断是何疾病。教师和学生围绕病例提出问题,结合理论知识,得出护理诊断、护理目标及护理措施。笔者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分析式模拟护理程序的教学法,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儿科护理学中采用病例分析式学的重要性

1.1 病例分析式教学是改革儿科护理教学方法的需要

护理专业的儿科护理课,是实践性很强的教程,儿科护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护理知识,具备相应的儿科护理能力,然而缺乏儿科护理实践经验的教师,照本宣科,重视论理教学,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记不住、用不上,将病例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则是对教学方法的重要改革。

1.2 病例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在儿科护理教学中,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师结合典型病例提出问题,展开教学活动可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儿科护理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逐渐形成临床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对深化目标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护理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儿科护理学是临床护理课程之一,儿科某些疾病发生的季节性,长时间、多人次反复等因素,对护生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单一讲授亦不能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按照传统的“纯理论”儿科护理教学,目标教学中对知识目标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技能目标的模仿和熟练均难以达到,依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典型病例组织教学,其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实用,参与学生多,信息反馈及时,有利于目标教学的深化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儿科护理学中采用病例分析式教学方法

首先,让学生理解病例分析式教学的基本目的。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把案例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讨论,找出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病例分析教学法是教师在传授知识之前、之中或之后适当举出相关案例加以启发、说明和论证,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及注意力,达到加深印象、深刻理解之目的,通过病例分析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其次,由教师选择典型常见的儿科临床病例,让学生先自学,以了解该病例需作哪些护理估计、护理诊断、护理计划(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步骤),并将课时教学目标融人该病例的护理程序的各环节中;再者,让学生自学相关课本内容,自己解答问题,最后由教师引导归纳总结。最后,合理的选择教学评估方法,选择分课时评估、期中评估、期未评估,可将学生在课堂对儿科病例分析问题的解答作为一次课时评估,期中、期未评估采用以选择题病例分析为主的考试卷。

三、儿科护理学中病例分析式模拟护理程序教学应把握好几个问题

3.1甄选合适案例,促进教学目标达成

儿科护理学中病例分析式教学关键在于病案选取是否合适,教学中所采用的病案尽可能来自自于临床医学专业编写的儿科典型病案,病案相对较为复杂,而儿科护理教学的重点是如何对患儿进行护理,对临床其他方面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选取病案时注意结合儿科护理学教材,选取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典型病案,尽量不选取那些病程太过复杂、少见、症状不典型的病例,这样学生才能对病例作出正确而恰当的分析,才能有效提高儿科护理教学质量。

3.2引导学生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儿科护理学中病例分析式教学法,由于在授课前学生已主动查找资料,按讨论思考题的方式进行病例分析,对所给病例疾病有了通过自己主动学习,消化,分析而得出理性知识的过程,有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在首位,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因此,此教学法增强了教学感染力,趣味性及新颖性,提高学习者主动性。以病例为中心的教学法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病例是一个综合的资料,学生得到病例后,首先要查阅有关理论知识,然后进行分析综合,比较,这对发展和提高学生思维,思考及分析综合能力是很重要的。通过病例考查,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启迪的程度。

3.3重点培养护生综合思维能力

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还应注重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分析病案时,以临床真实病案为基础,注意病案的实践性、科学性和逻辑性,提出容易混淆、忽视的问题供护生分析、辨别,讨论时提倡质疑并注意引导护生主动思考,提高护生面对复杂临床情境的决策能力。一个典型病案往往涉及多门课程知识,因此需引导护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而达到提高综合思维能力的目的。

3.4注重教师由讲演者向导演角色的转换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贫乏,教师是讲演者;病例分析式教学法是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发表见解,教师是导演。教师主要的职责是引导和评判,让学生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意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所以,在儿科护理学实际教学中,主要安排一名学生发言,小组其他学生补充,全班学生就相关内容展开讨论。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少插言,只有在学生离题过远或者出现原则性问题时才发表言论,将讨论引向正题。只有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梅国建.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韩彤妍等. 病例导入式教学作为一种 PBL 教学形式应用于八年制医学生儿科见习[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3(8).

[3]杨小青等.案例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1).

篇3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 健康评估 实践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011-02

《健康评估》课程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基础护理学与临床护理学之间的桥梁课,也是临床各护理专业的基础课和必修课,在课程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验教学,十分注重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能力,培养护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

我院临床护理教研室健康评估课程组的全体教师为加强《健康评估》课程的课程建设,提高本科护生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质量,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验教学改革,现介绍如下。

1 修订实验大纲,合理设置实验项目和实验类型

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常见症状问诊、身体评估、心电图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护理诊断、护理病历书写等。根据新疆医科大学教务处的统一要求,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多次对实验大纲进行了修订。《健康评估》课程总教学参考学时数为72学时,理论与实验比值约是3∶1,即理论授课54学时,实验18学时(其中实验室示教、操作14学时,观看课件录像2学时,综合病案分析2学时)。实验项目共9项,即全身体格检查、一般状态、皮肤淋巴结检查、头面颈部检查、肺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心电图描记与分析、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案分析。重新调整了实验类型,有2项即全身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类型由验证型调整为演示型;有1项即病案分析,实验类型由验证型调整为综合型,其余6项不变仍为验证型(见表1)。

通过实验教学,要求达到能以规范手法,独立完成全身身体评估;掌握血尿便、肝肾功能及血液生化等常规检查的标本采集及参考值,熟悉临床应用及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描记操作;熟悉心电图的分析程序;能辨认房室肥大心电图改变;通过学习影像学的相关知识,掌握影像学检查前的准备,了解常见基本病变的影像学特征;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 集体编写健康评估实验指导,建立健康评估典型综合案例分析题库

课程组的全体教师集体编写了《健康评估实验指导》,详细编写了9项实验项目中的每一项的实验教学目的、教学要求、练习所需用具、详细操作步骤和方法、实验评价及总结、思考题。系统的健康评估实验指导对指导教师集体备课学要求、手法和训练学生规范的学习操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建立了健康评估典型综合案例分析题库,设计的典型案例涉及一般状态评估案例、呼吸系统疾病案例、心血管疾病案例、腹部疾病案例、神经系统疾病案例等。上课前先给出典型案例,学生提前思考、讨论,上课时结合学过的身体评估方法和心电图检查等辅助检查方法,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在实验课过程中,将实际操作和讨论相结合,培养了学生健康评估的综合能力。

3 借助自治区护理学实验示范中心的平台,加大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为了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环节,实验中心不断更新、购置健康评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创造与临床更为接近的实验教学环节,培养应用型的实用护理人才。标准化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病人由原来的7套增加到18套,可以满足护生两人一组的实验分组要求,增加护生动手机会,心电图机也由以前老式机型增加了新一代的心电图机,能够完全满足健康评估课程的实验教学需要。

在实验教学中充分借助自治区实验示范中心的平台,利用新增设的包括妇产科、儿科、急危重症、社区护理等标准化模拟病房,通过标准化模拟病房模拟的临床真实场景,使护生得到真实的临床体验,让护生对整体护理评估患者的思维模式有了更加真实的临床理解和体验。

实验教学中逐步开设开放实验项目。先是针对本学院学生,再面向全校学生逐步开放,从心电图描记操作开始试点,逐渐扩大实验项目和范围。充分利用有效的教学资源,进一步提升护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4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1 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实验课前护生在多媒体教室利用多媒体设备集中观看相关实验项目的CAI课件、视频资料,通过观看规范的身体评估的视频,利用多媒体丰富的声、光、色等技术让学生首先对实验操作流程有系统认识,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4.2 标准化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病人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实验中心现有标准化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病人18套。心肺听诊、腹部触诊是护理人员应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教学的重点。心肺听诊系统可以使护生直接用听诊器听诊或用手触摸震颤感,系统采取的心肺声音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的音源为版本,参考国外心肺音提纯及合成技术,反复精选制作了132种典型心肺声音。腹部触诊系统由仿真的人体躯干和微电脑控制器及控制软件组成,具有极高的仿真性与全面性,提供了40余种腹部触诊、听诊功能,对于个别病症有疼痛表现时,该系统还有逼真的疼痛声音提示。该系统较形象直观,能够更好的帮助护生在实验室里正确运用视、触、叩、听等检查方法对胸、肺、腹进行检查,为今后更好的融入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3 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的能力,本课程组教师将问题式及案例式教学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院级教改课题中立项并实施。课程组教师精心收集和设计教学案例,授课之前将案例发给护生,要求护生预习,分析案例,书写案例分析报告,使其对教学内容有深入了解。授课过程中,让护生从收集资料开始,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结合身体评估操作结果,逐渐引导护生明确资料的重点内容,然后对所收集的资料继续分析、判断,自己总结出护理诊断[2]。

在实验教学中通过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拉近了学生和临床的距离,更有助于及早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真实、自然,可起到模拟直观的教学目的。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熟练了基本操作技能,还活跃了实验课堂气氛,达到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目的。

4.4 护理程序引导法、角色扮演法在健康评估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实验教学中引入了“评估―计划―实施―评价”护理程序引导法,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师讲解示教―护生练习-教师抽查总结的模式,并在院级教改课题中立项并实施。旨在培养学生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确认病人的健康问题与护理需求,以及监测病情变化和预测疾病发展的能力。对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独立处理问题的个性品质都将发挥重要作用[3]。

实验课上老师示教时是在诊断床上示教身体评估的方法,学生分组练习时在病床上采取“角色互换”练习法,护生之间进行相互角色扮演,进行护士与“病人”角色互换,体验“病人”感受,真实模拟病房场景,进行问诊、身体评估。在角色扮演中,护生学会了与人沟通和交流,体现对病人的尊重和关爱,有助于早期促进护生护理职业素质的形成,坚定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

5 加大实验教学考核力度,改革实验教学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加大实验教学考核力度,考核内容不仅包括操作考核的成绩,还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例,包括实验报告册的书写、平时提问及抽查操作成绩等。

实验教学考核方式一改沿用多年的传统考核模式,即考核时学生随机抽取实验大纲要求的身体评估操作项目中的一项进行考核,并计入该生的操作技能考核成绩。目前《健康评估》课程实验教学中开始应用多站式考核等多种考核方式,即设置问诊站,即健康史询问考核站、身体评估站、辅助检查站,选择心电图描记检查站、护理病历书写站四站综合考核。多站式考核方式将教学大纲和实验大纲要求护生应该掌握的内容几乎都列为考核内容,涉及到培养临床护理技能的各个层面,真正做到了能力的综合评估;同时还能为护理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反馈信息,以提高教学质量。

6 实验教学改革效果分析

采用实验教学改革后的本科班级健康评估综合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班级,差异有显著性(P

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主要是培养护生与医疗诊断不同的整体护理评估的思维模式,以及监测病情变化和预测基本发展的能力。因此,在学校学习期间应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途径,逐步培养和树立护理专业评估的意识,以达到培养护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从事临床护理实践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吕探云.高等教育护理学专业健康评估课程的改革与建设[J].护士进修杂志,2004,11(19):989-990.

[2] 樊新霞.《健康评估》教学改革初探[J].护理研究,2008,3(22):740-741.

[3] 刘涛.护理程序在健康评估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9,7(23):1856-1857.

篇4

专职教师按专业方向与兼职教师一对一结成对子,结合理论课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到临床(社区)参加实践,互相听课,或通过电话、E-mail等方式保持联系,定期交流,及时了解临床(社区)新动向、新进展、新方法。专职教师根据教学需要自行选择临床科室,安排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到医院进修、参加临床(社区)实践,收集典型案例、照片或图片,建立典型案例库,既丰富了临床经验,又能在今后的护理教学中结合案例讲解,避免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专兼职教师根据各自优势开展教研科研活动,共享资源,合作研究,达到互相指导、互相促进、互相提高的目的。

2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内课堂由专兼职教师联合授课;课后实验实训室开放练习,由专业课教师或实验课教师辅导;实习前综合强化训练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由于兼职教授的参与,学生到临床见习更加便利,实践教学与临床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实施“院校结合”的培养管理模式,打造“双师型”护理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2]。在学生见习、教师临床进修过程中,鼓励教师、学生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总结、归纳,并可据此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通过科学研究解决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建立模拟医院,完善实训基地

该院建立了“模拟医院”式的实验室,购置了一批国内外先进的护理教学模型和仪器设备,开设了模拟和仿真教学病房、康复护理室、护理心理室、婴儿保健泳疗中心等,使实践教学与专科护理发展相匹配,使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需求“零距离”,使学生尽早熟悉医院环境、进入护士角色。

4院校结合的优势

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妇产科护理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56-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将典型的案例应用于教学的方法。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能培养自我思维的能力。由于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均很强的学科,面向应用和面向实践是其主要培养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法被国内许多护理院校教育者引入护理教育中。

妇产科护理学是高等护理专业学生重要的临床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不但要培养护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有要重点培养护生的基本护理技能,从而达到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医疗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对妇产科护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4个班220名护理专科生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现将实施过程及收获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4个班的220名护理专科生,2个班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2个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108人,女生98人,男生10人;对照组112人,女生99人,男生14人。所有学生均已经完成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健康评估和护理学基础等课程,两组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任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授相关知识,学生课后自觉复习。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任课教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与对照组相同。

1.案例的收集和设计。在进行案例教学前,任课教师亲自到临床病房收集案例,选择典型和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中的病情病程适宜,适合学生的知识层次(大专),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通过案例表现出来。每个疾病都要有两个以上病例,以前置胎盘为例,笔者选择了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分别是33周、35周、36周的三个案例,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有一个训练重点,例如孕33周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入院后护理的重点是生命体征和阴道流血量的观察,关键的护理措施是病人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用止血药。在设计案例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护理工作的调整,将案例按照患者发病、院外就医、入院住院以及出院等多个过程进行分阶段编写,根据病情分阶段变化设置不同的问题和护理操作要求。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而且还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同一疾病、同一病人在不同病情、病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在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中是无法做到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信息的,案例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临床护理的整体程序和组织管理情况。比如在以上病例中病人入院第三天病情发生变化,阴道大出血,结合这一病情变化设计要求学生提出新的护理措施。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为理论教学,时间为30分钟。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授课结合图示等教学方法,把新知识、新理论以授课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通常针对大专生护理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缺乏临床的实践、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一般每一个护理问题都有典型例子来贯穿整个理论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为病例讨论,时间为60分钟。把本节的案例内容、主要问题简明扼要地陈述,相关的病例图片和录像资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发现问题,通常每个疾病都准备有3-5个病例,把每个病例及提出的问题打印好,把学生分成3-5组进行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把本组讨论病例的病情了解清楚,结合讲授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在组里讨论,最后每一组都要求通过讨论交一份护理计划书。在讨论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以最简捷的思维路径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参与到每一组的讨论中,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瓶颈并引导他们如何解决 。

第三阶段:主要是总结阶段,时间为20分钟。任课教师对每个小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归纳。学生将自己在阅读案例、案例讨论及解决问题等环节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完成案例作业。

(三)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为妇产科护理期末考试成绩,总分为100分,试卷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与实验组的理论课案例不重复。教学方式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学生根据个人体会匿名填写问卷,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同程度。

(四)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P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见表1。

(二)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评价。见表2。

三、讨论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带有影像和图片的案例真实地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的身心表现和变化,给同学创造了一个直观的真实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拓展了教学空间。分别有95.37%和90.7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增加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典型的案例能够将课本上枯燥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与实际病人联系起来,也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案例讨论阶段,学生要查阅资料、分析资料、讨论问题等,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学生建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二)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每4-5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通过这样的学习小组可以锻炼和培养每个人的责任心、合作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记忆或背诵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法虽然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互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会积极与同学沟通和交流。学生间的互动增加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同时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病例的情景,学会在临床工作中如何互相合作、互相配合,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建立学生很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能够增强责任心、增加交流能力和提高团队合作的比例分别是81.41%、98.15%和97.22%。

(三)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够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总结和运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临床护理案例与课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和护理措施的理解。在妇产科护理期末考试中,实验组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名称解释的成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是因为这两种类型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于记忆性考题,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多复习加强记忆往往就能考得高分。而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临床思维能力。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学生的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总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四)促进教师发展。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师也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教师进行案例教学,不仅需要熟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案例的编写过程中,临床经验能够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大量的临床信息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有关医学或护理的问题,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拓宽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教师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才能轻松自如地运用好案例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栾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4)

[2]蔡朝阳,金士剑,郑刚,等.案例教学方法在耳鼻咽喉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

[3]王惠珍,魏小雪,高钰琳等.从受教育者视角调查分析我国护理教育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9)

[4]郝萍,崔蓉,王彦茹,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16)

篇6

关键词:护理实习生带教;实习教学;情景模拟带教

急诊实习是每个护理实习生必不可少的一步,但由于实习生临床思维不足,理论和实际无法有效进行结合,导致出现实习生理论知识丰富,实际应用差强人意的现象,进而导致实习生产生挫败感,降低实习积极性,影响实习效果。我科从2008年起在实习生带教中引入情景模拟,通过模拟再现实际工作中的案例,让实习生在模拟中进行各种角色扮演,从专科专业操作到与家属沟通,再到群体突发事件的应急配合处理。使护理实习生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进入急诊护理思维,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6月在我科实习的80名实习护士,其中,男性6名,女性74名;年龄16~21岁;学历:中专10名,大专48名,本科22名。学生对其教学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学生年龄、病情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设置模拟场景及经典案例 将急诊科常见且经典的真实案例如中毒、创伤性休克、急性心衰以及患者及家属投诉、突发等典型案例进行加工,设置成适合护理实习生的案例。每个案例设计成2~3个护理情景,内容主要涉及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由带教老师预先排练,力争体现“四性”:真实性、典型性、病史完整性、教学性[1]。

1.2.2情景模拟训练

1.2.2.1模拟前培训 在实施情景教学前告知实习生模拟训练的场景及主要内容,并通过小讲课的方式预先对实习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使实习生能得到充分的理论知识准备,以便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1.2.2.2实施方法 由带教老师扮演医生,护理实习生分别扮演护士、患者与家属及相关人员,在预定的情景下进行模拟培训。根据预先编排好的案例情景,让护理实习生自行对患者进行护理评估, 确定护理问题,实施护理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在模拟过程中带教老师仔细观察实习生的表现情况,待模拟训练完毕之后先让实习生自评和互评,然后由带教老师指出优点及不足之处,并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

1.2.2.3模拟训练后的点评 情景模拟带教的关键是模拟完成之后带教老师的点评和指导[2]。带教老师在模拟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实习生的一举一动,不要轻易打断模拟训练,待模拟训练完成后再对实习生进行点评和指导,并且在点评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语气和措辞,不能以指责和说教的口吻点评,要以平等、宽容的心态和实习生进行沟通,积极发现实习生的优点并予以鼓励,对不足之处应给出相应的指导意见,并在以后的模拟带教中加强锻炼。

2 结果

通过带教老师的带教和情景训练,护理实习生的应变能力、协作能力、专科知识及操作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际结合起来,提高了实习生的主动学习和实习积极性,改善了实习效果。

3 讨论

情景模拟训练为护理实习生提供了学习和练习的空间[3]使护理实习生在练习中提升了自信心,熟练掌握专业技能,避免因紧张而造成认知和智力下降从而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4],为今后遇到类似场景能沉着冷静地进行处理奠定了基础,达到了实习的目的。并且带教老师也通过情景模拟训练的实践温故知新,提升了自己的理论、技能和教学水平,其具体作用如下:①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交互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医疗发展现状,感慨医疗技术的发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树立自豪感,不断提高责任感、紧迫感,增强自身奉献精神;②增强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交互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更多的强调融合以及各类知识的交叉,要让学生了解临床教学目的,对临床能够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自我表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增强了团队协作。通过开展人文关怀更能够适应现实中的需要,在这中教学模式中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因为临床是一门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科,学生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外,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而这个实践过程中需要团队的合作才能完成,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宣教能力、沟通能力等。

参考文献:

[1]李联群.情景模拟急救演练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211-1212.

[2]葛学娣,凌霞,黄莹,等.情景模拟法在临床护理急救技能考核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08,25(13):38-39.

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内科护理学 意义 问题 措施

案例教学法在很早以前就被提出,指的是以案例为中心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策划创设与之相对应的病例场景,将理论知识变成实际场景,让学生更能生动形象地掌握学习内容,增强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科护理学更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对其部分内容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

一、案例教学法中的对象和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中选取的对象

运用样本采集的方法,从学校护理专业同年级的班级中选择两个班级进行实验,一个班作为实验者,另一个班作为对照者。

(二)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对于实验者的部分学习内容,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过程中,首先学生要预习将要学的内容,对其有一个大致了解,接着教师再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一一教授给学生,然后再根据学习内容提供相对应的案例视频让学生观看;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相互讨论;教师最后再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纠正点评。课后,学生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对照者则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即只讲理论的教学方法。

(三)结果

课程结束后,对这两个班进行阶段性试卷测试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采用案例教学法的班级成绩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法的班级。

二、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意义

第一,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专业知识。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采用视频、录像、照片等多种多媒体形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真实地理解课本中的知识,更好地了解患者由于疾病的发展身心所产生的变化和特征表现,促进了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和护理措施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护理工作相结合,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通过上面的实验效果可知,在教学中采取案例教学法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理解、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第二,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激发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因为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才能找到典型的有价值的内科护理案例供学生学习,同时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和研究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不断掌握学科动态,才能积累一定的临床护理知识和经验。这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着学生是否能合格完成学习目标。医学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以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对案例进行分析,解决问题,能够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进而能够自觉提高理论知识水平。

第三,案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知识和经验并通过教师的指导最终得到结果。这就促使学生不得不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不同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分析、探究问题的实质,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培养了创新能力。当然,这个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点评。

运用案例教学法后,原来课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变成生动形象、容易理解、记忆深刻的活生生的事实。调查发现,大部分实验者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促进理论知识的应用,同时测试结果也比较好。由此可知,案例教学法能够有效地使理论知识和临床护理相结合,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

第四,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是探讨辩论的方法,也就是通过探讨、辩论、比较等方式,逐渐将学生引向所学的知识。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教学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表现,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要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技巧,避免课堂上出现死气沉沉的学习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教学沟通。课堂上的案例要求真实,有代表性,并与理论知识相呼应。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临床知识和经验,并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因此,案例教学法有利于教师不断地拓展知识面,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五,案例教学法有利于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作主体,支持和鼓励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发展,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探究、创新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如何有效实施

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法时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在编写案例时应遵循一些原则。例如所写案例一定要客观、真实,并且案例要突出教学内容,同时要有明确的目的。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临床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选择的案例一定要真实可信,切不可胡乱编造。

其次,要认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从最基础的部分逐步深入教学。

再次,案例教学法不可能完全取代系统的理论教学法,所以要合理适当地与其他教学法进行结合。

最后,把握好分寸,掌握好学生的学习过程,适时进行纠正和指导,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案例教学法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教师去寻找典型客观的案例,这无疑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其次,理论和实践是有区别的,课本中部分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不存在或者还没有出现,这就无法找到和理论相对应的典型案例。再者,案例教学法只是部分应用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完善的系统规划还没有建成,这就使得案例教学法有很大的变动。最后,授课教师长时间脱离临床工作,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出现了对药物的适用范围和临床治疗方法不清楚等一系列的脱节问题,增加了授课的难度,使得教师不能很顺手地使用临床案例。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例如,在适当的范围内要求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完善规范案例教学法。对于那些与临床脱节的授课教师,要定期安排组织其到医院的相关科室进行学习进修,向科室医生、护士学习,积累临床经验;并善于和科室医护人员对教学中使用的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听取意见,对案例进行修改和完善,从而使案例更加客观、真实、有价值,促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学到全面的知识。课前,要先让学生进行预习,从中发现问题。教师提前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进而提高上课效率。同时,学生对遇到的问题会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对教师的解答会认真听取,这样提高了W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使学生对课本中的重点、难点能更好地进行理解和掌握。教师也要通过不同的方式渠道获取最新的临床知识和技术,让授课更加得心应手。

五、总结

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很明显的。案例教学法把单一枯燥的课本知识变得生动形象、真实可信,缩短了教学情景和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同时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适当地运用案例教学法。

【参考文献】

[1]曹建芝.多形式案例教学提高内科护理教学效率[J].卫生职业教育,2014(17):68-69.

[2]王月儿.主题预习――案例教学在心内科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6):1965-1968.

[3]冯俊志,徐雪华,韩桂香.职教学院《中医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3(12):2948-2949.

[4]许毅.病情演变表在内科护理案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16):2526-2528.

篇8

1.1教学案例的收集与整理

进行病案教学中,注意选择一些比较典型的、时效性强的案例,把抽象的内容用形象的、生动的案例表达出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帮助。所选择的案例有以下几方面要求:(1)所选的案例能够与教学目标相匹配,要贴切、恰当,能反应教学内容。(2)案例要生动形象,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3)案例要容易被学生理解,难易适度。(4)基于内容的重点难点之上来创设问题。

1.2病案讨论

教师对讨论内容和结果在进行整理、总结、分析之后,联系相关学科知识和基础理论,针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刻地点评,其目的,能够使我们的同学尽快的习惯临床思维方法。此阶段,案例中的关键点及案例讨论中存在的长处和不足必须要特别的讲明,把病案中涉及到的理论背景重点指出,结合相应的学科知识做必要的强化,以此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相关的疾病。

1.4设计实例

例如在进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教学时,以一个典型的病例导入新课。如:患儿,男,11个月,因哭闹,多汗一个月就诊,混合喂养,未添加辅食,母亲妊娠晚期有肌肉抽搐史。小儿常居在室内,经常腹泻,至今不能扶站。查体:体重9kg,身长70cm,发育营养尚可,前囟2cm×1.5cm,枕秃,未出牙,方颅、肋缘外翻,肝右肋下1cm,脾(-),轻度“O”型腿。病例中播放患儿的临床表现,尤其是骨骼改变引起的几种常见体征(枕秃、方颅、肋缘外翻“、O”形腿等等),结合发病机理及图片进行讲解。采用多媒体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佝偻病患儿的症状和体征,严重患儿出现的后遗症,加深了学生对佝偻病临床表现和护理的认识,并在看完病例后提问:判断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表现?常见病因有哪些?首先,以问题导入新课让学生带着疑问和好奇心去听课,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其次,教师精讲佝偻病各期的临床特点,讨论出现上述体征的发病机制,然后请学生讨论,并且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最后,在案例讨论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内容包括讨论情况、学生发言和对案例的分析等,并将案例进一步引申,与相关理论相结合,从而归纳出重点内容。

2病案教学应用的启示

2.1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而不是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病案教学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时间和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2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教师是学生构建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病案教学法强调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自觉地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

病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一个决策者的角度出发,根据案例中所提供的资料,作出自己的判断,案例讨论的结果也可能略有差异,没有人告诉你答案。在这样一个主动思考和参与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都是个难题。案例的设计和选择中,不同学科的知识被整合在了一起,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和教师的适当引导,各科临床知识与基础知识间的应用和联系实现了活学活用。由此可见,病案教学法培养了学生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3结语

篇9

    一、实施

    各病区在总带教老师负责指导下,学生根据要求以小组形式自行准备典型病例。进行资料收集和归纳,并制成幻灯片讲稿。护理部根据案例典型性及幻灯片质量选出汇报小组名单并在院内局域网上公布查房信息,小组代表在由全院总带教老师及实习护生参与的教学大查房中做查房演示。

    查房过程中设立自由提问的互动环节,其他小组学生可以随机提问,对疑难问题由指导老师释疑。各个小组以病区为单位,每组4人~5人。具体实施过程中需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整个查房准备阶段,教师始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通过护理病人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查资料得到答案。查房演示中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各个小组间的自由辩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及创造性,提高整体思维能力。

    (二)选择典型案例且理论联系实际:临床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医院的重要过渡期,临床带教老师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如何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是临床带教老师的工作重点。带教老师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特点。指导学生选择具有妇产科特色的病例,参与该病例的整个诊疗护理过程,按护理程序整理收集资料、分析病情变化及诊治护理过程。

    (三)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建立护理部教学主任一教学秘书一总带教老师的全程管理体系,把教学查房作为整个妇产科护理实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学习氛围。护理部教学主任始终将这一理念传输给每一位带教老师,并亲自参与教学大查房;教学秘书负责教学大查房的时间、地点、人员等具体组织工作;总带教老师保证病例收集、整理等工作的按时完成。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查房结束由教师及学生共同对查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成绩记入教师考核内容,以提高指导老师的参与积极性。

    二、效果与评价

    (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以培养综合能力:优秀学生必须具备五种能力,即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1].护理查房能激发护士学习多学科知识的兴趣,提高护士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以护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可以发现学生有积极的参与与表现欲望,善于发现问题。同时还可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团结协作性,并教会学生运用信息资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查房过程中学会了尊重老师和尊重同学。我们在出科时以开放式问题、无记名形式对学生进行反馈性调查,有93.67%的学生反映这种形式的护理查房深受欢迎。他们认为自己制作课件、上台演讲并接受评价能充分激发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现问题并提高综合实践能力。

    (二)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护理师资的培训目标,应具有护理教育、护理实践、护理科研等多种能力,包括具有现代的教育思想、高尚的思想政治素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广博的业务知识、娴熟全面的教学技能、强烈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护理教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随着护理院校的不断扩招和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培养双向型的护理师资队伍已成为各大护理院校的重点。临床带教老师工作经验丰富,但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的教学查房模式能使带教老师在指导学生准备案例的过程中,完善自我学习,同时为应对学生的问题,迫使教师做好相应的理论准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有96.70A的教师认为这种形式的教学查房对自身理论水平及应对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三)结合PBL教学以加强师生互动:PBL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模式是2007年高校提倡的改革重点,运用PBL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团队合作性和教学查房的效果,有助于调动护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护生提高临床技能,有利于培养护生思维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马欣等应用问题式学习方法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由于目前护理师资缺乏,在各大院校并不能真正开展PBL教学模式,郭永松等在PBL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一讨论一指导”教学法可能更适合于临床。

    我们实施的教学查房正是运用了这样的模式,促进了师生的互动性,特别是查房过程中设置的自由问答环节,改变了查房过程中的一言堂现象。

    (四)适合妇产科护理后期临床教学:妇产科护理在临床后期实习期间仅占一小部分,大多数院校安排妇产科护理实习仅为4周,而护理院校的学生其妇产科专科理论相对欠缺,更加重了临床带教难度,往往是学生刚有头绪就要转科实习。面对这种情况,只有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完成大纲要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模式正好符合这一特点,学生通过对一个案例的全程护理,再进行资料收集、鉴别诊断、评估分析等系统准备,从而达到了解妇产科其他疾病特点的目的。我们将2007年504位学生平均出科成绩,与2006年491位学生的出科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说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模式适合妇产科护理后期临床教学。

    (五)不足之处与改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查房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课件做的太理论,实际临床护理知识点偏少,护理措施太笼统,不能结合病例分析。这个问题同样反应在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查房中,往往存在着一边倒的现象。

    不是纯理论就是纯操作,说明教师自身存在着这方面的能力缺陷。只有通过发现问题,才会不断改正,教师在反复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会逐渐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我们在教学查房中已经体会到教师的应对能力和知识水平已在不断提高,学生的课件也得到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曲波。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对我国大学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23(10):715-717.

    [2]朱大乔,刘燕燕,封维阳,等。构建教学、临床、科研三位一体的护理师资培训模式[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67—68.

    [3]黄铮,朱建平。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护理教学查房的尝试[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7):627—628.

篇10

【关键词】儿科互动式教学应用

儿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但在是教学中存在对其重视不够的情况,传统教学模式制约学生的灵活性及个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其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在临床实习后不能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教学工作的关键。我院于2013年8月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对部分护理专业护生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授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三年制中专护理专业二个班的学生,共102人。随机选取一班(50人)作为实验组,采用互动教学法授课;二班(5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2.课程及教材。

两组学时和内容均按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安排,教材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儿科护理》(第2版)。

3.教学过程。

(1)实验组采用互动式教学法授课,选取临床典型案例,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出问题,思考讨论,教师解析,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具体方法:将学生分为6组,由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每章结束,针对本章内容来选取一例临床典型案例,小组自由讨论,然后进行角色扮演,其中的角色每位同学可以自主选择,轮换角色。在小组进行演示中,教师会不断的提出新问题,引导同学思考并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找出解决临床问题的方案;

(2)传统教学法。采取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制作课件进行课堂讲授。

4.评价方法。

(1)理论考试。课程结束后,期末进行闭卷考试。题型主要分为两部分:客观性试题占50%,主要考核对儿科护理学基本概念、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主观性试题占50%,测试学生理解、综合分析判断及应用的能力;

(2)学生评价。问卷调查通过无记名方式在实验组中进行,征求每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每项内容均采用ABC三级进行评价;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处理按照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方法进行。

二、结果

1.理论考试

实验组学生客观性试题考试成绩为与对照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学生基础理论的学习有差别。主观性试题及平均成绩两组学生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成绩高于对照组。

2.学生评价

问卷调查结果,大部分实验组学生对互动式教学法给予了肯定,认为互动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习兴趣、沟通能力,有助于培养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

三、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