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东西方文化的区别,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

篇1

关键词:英汉体态语 跨文化交际 对比分析

中图分类号:H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9-0094-01

英语和汉语因文化差异而有着巨大的差别,比如英语“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译为中文的话,绝不可翻译为“如果可以,我想去某个地方”,因为这句话是英语“上洗手间”的委婉说法,而汉语中表示自谦的话“哪里哪里”也不可以直接翻译为“where where”,这就是跨文化背景下英汉语言存在的差异性。而在交际中,人实则是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沟通的,一种是通过语言行为,另一种是通过身体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肢体语言”,又被称为体态语。那么东西方文化碰撞下,体态语是否也存在差异性呢?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巨大的文化差异不仅导致了英汉语的不同,也令体态语存在一些区别。而研究英汉体态语的最大价值即在于可以有效避免人们因这些文化差异性而引发误会,进一步促进国与国之间情感的互通。

一、体态语的概述

体态语是一种极其特殊的交流手段,是人们通过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来实现表达、交流、说明等目的的方式,起到了辅助语言交流、传递准确信息的作用。可以说,体态语的使用也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时期,甚至早于语言。是人们在长期交际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象征符号,其更能真实反映人们内心的想法,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人们在日常交际中往往更注重语言的功能,继而忽略了体态语的作用,殊不知体态语甚至可以表达出人们更多的内心感受和想法,而且更加真实准确,所以很多时候,体态语被用在了心理学研究和犯罪学研究上。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相同的体态行为或许表达出截然相反的含义,因此,研究英汉体态语的区别,对深入分析探索东西方文化也有一定的价值。

二、英汉体态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对比

(一)英汉体态语的个性

“英语国家作为一个个体文化群体,强调个性发展,追求个人的发展自由,体态行为比较张扬。中国作为群体化国家,强调族群意识,追求社会的共同发展,体态行为相比显得低调、含蓄。”[1]英汉国家的体态语在个性表达上差别巨大。

1.姿势

人的姿态通过身体呈现,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态度等,在英语国家,人们很少下蹲,并认为蹲姿不够雅观,而在中国,随处可以见到呈现蹲姿的人,非常平常。行走时,英语国家的人会抬头挺胸、大摇大摆,而中国人却常常将手臂摇摆尽量控制在身体宽度范围内,感觉非常低调内敛。

2.手势

手势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同时又是情感的重要表达方式,手势体态语非常丰富。在英语国家,人们用食指向上并往回挑动的手势喊人过来,而在中国人眼里,这是一种极不礼貌的手势,代表了挑衅或勾引。

3.目光

英语国家的人在说话时习惯去直视对方的双眼,并坚持认为这是一种礼貌的做法,在他们看来,凝视别人的双眼去倾听别人讲话或自己发表言论时,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诚实、负责,如果目光出现闪躲,则意味心虚。而中国人恰恰相反,十分忌讳长时间的直视对方,认为这是一种侮辱、不信任。

4.体触行为

体触行为指的是用身体接触来表达、交流,在问候十分熟识的亲近的亲友时,英语国家的人习惯用拥抱和亲吻脸颊来表现出亲密感,而在中国则很少会在公开场合亲吻脸颊或拥抱,一般通过握手来表达内心的喜悦和亲昵。另一方面,英语国家的人非常抵触与陌生人靠得太近甚至出现身体接触,而中国人则认为很正常。

东西方国家文化背景下,人的面部表情也能够体现出内心的喜怒哀乐,“包含了相当多的文化内涵”[2]。学会理解面部表情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体态语的功能

1.传递情感功能

无论是英语国家还是中国,体态语的功能都是比较一致的,只是由于文化的不同,仍然存在着一些差异,比如同样表达出内心的喜悦之情,中国人常常“笑不露齿”,而西方人却会开怀大笑。西方人表现出文化的开放性,而中国人表现出文化的内敛性。

2.替代功能

在很多场合,体态语能够替代话语功能。英汉体态语中大部分的替代功能都比较相似,如竖起大拇指表示称赞、赞美,但是也存在着不同,比如中国人伸出舌头是替代缓解尴尬的语言,而美国人却是替代挑衅的语言,所以在交流时应注意和避免。

三、结论

由于西方文化热情奔放、东方文化含蓄内敛,所以造就了英汉体态语在功能和个性表达上的不同,一旦了解这些区别,就能够在今后的跨文化交际中有效地避免文化差异带来的误解和尴尬,为东西方人民更多更好地了解彼此、促进交流起到良好的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indoor use fun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Changing i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e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its connotation, absorb the quintess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design concept to integrate design of modern interior space, and create a truly international, modern interior space.

关键词: 室内设计;东西方文化;地域

Key words: interior design;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region

中图分类号:TU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104-01

0引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种学科,它的存在,离不开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进步,也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个所谓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其元素和风格必然体现一种人性化,能够展现当前人们进步的一种空间思想,即生存空间理念和思维空间。它犹如风向标,不断推动着社会精神的一种文明与进步,提升着大众的生活品位,并成为一种主流。

1室内设计与东西方文化

生活本身是一种文化,东西方文化隶属于世界文化体系当中,影响着世界各方面的发展,室内设计作为居住文化,当然也体现着各国文化的特色。东方中国儒道提倡 “天人合一”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坚信“人定胜天”,这形成了室内设计在中国与西方各自特征的不同。

1.1 东方——中国古典建筑结构我们提到东方文化,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儒家道家与印度教文化;以中国为例,其精髓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建筑构件斗拱,既有结构的功效同时兼具美学。如中国木结构的梁架——榉架,更是框架结构里的楷模,虽然外观看起错综复杂,但丰富,成为了室内最好的装饰构件。

1.2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洛可可风格西方文化体现最为明显的即其理性思维,并注重科学性。尤其在功能性方面占较大优势。在西方,不同地域和文化内涵造就了其在室内设计的传统样式的区别,但是美的东西人们都喜爱,所以其设计元素也逐渐趋向人性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情感的体现离不开人文地域的差异与不同生活地位的关联。西方古埃及的美艳、古希腊的三大柱式,古罗马的拱券造型,他们的装饰造型与结构功能结合了起来,成为那个世纪的经典,堪称完美;再正如洛可可风格的矫揉造作,加上中国古清风格的重叠雕饰,成为这类室内装饰的最高峰。从单纯的纯艺术形式,到注重实用功能,再到一味的添加装饰,这是古典主义建筑在室内装饰方面走过的全部路程。随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出现,玻璃的广泛运用,为室内设计师争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现代室内设计由此诞生。

2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2.1 从东西方文化思考的中国的室内设计特色人们对室内功能要求的多样化,使得室内设计慢慢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学科。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是截然不同的体系。以中国为例,中国更为崇尚传统,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道德、文化风俗、制度、艺术成为了所谓意义上的传统。[1]一个成功的中国室内设计师,在他的设计理念里肯定存在着很多根深蒂固地体现并继承传统的文化情结观。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古典室内设计风格,就是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政治体制、伦理道德都对室内的设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2 当今国际室内设计的发展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当今,不断开放的网络时代,使得各国的室内设计风格能够有随时交流,运用的平台。进入信息化时代,统一多元化成为时代的标志。室内设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风格、主义,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营造不单追逐的是时髦与简约,更像是想摆脱传统思想的芥蒂,重新定义生活方式、重获自由新生,即多变、自由又时尚,逐步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和尺度来重新要求室内空间。而现代国际式的室内设计,装饰的效果则更多运用的是简洁的造型和材料的自然纹理,在布置手法上注重陈设物品之间的“和谐”,创造出更加惬意的室内环境气氛。由此,东方、西方渐渐不会再具有明显的界限问题,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不可能永远占据统治地位,“和谐”的艺术形式成为多元化的设计时代所必须要遵守的,也已成为判定艺术与设计质量是否平衡的标杆。

2.3 室内设计人性化思考我们研究室内设计的文化体现,需要归根设计的根本要义——以“人”为本。人有多个含义:①情感,即处理好人、物、自然之间的关系;②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如宗教、风俗等。③不同时代和不同年龄段人的生活习惯,如青年年女人,老人,尤其注重关心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室内空间内部各结构处理要灵活多样,让室内设计的在风格上达到和谐统一性。

当然,时展的确实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实际上,自从工业文明开始,环境的创造实际上都是以牺牲大自然绿化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渐渐成为国家舆论界探讨的课题之一,“绿色设计”的召唤则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主题。主题表达与其表现的优劣是在生态环境创造的前提下,形式与功能相互结合的问题。它代表着一种新理念,新形势,新方式,新手段与新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种设计理念的出现,关系到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关乎个人的切身利益,它将会成为一种理性与成熟的标志。

3人性化设计展望

放眼西方,他们的室内设计风格和样式同样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对于自然生态观的追求;如日本传统样式从一开始即注重自然采光的运用,尽量减少人为光的使用,这些都体现了这一点。今天,大家都在呼吁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必然会我们唯一的选择。但是,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的是,绿色设计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实现生态建筑固然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整个世界,整个社会,人们的一种心态以及生活态度的转变与支持,作为室内设计师,至少起码可以先从改变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观念开始,首先确立节能环保的设计概念,做到不滥用材料、不过度追求豪华,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优化施工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节约资源,然后再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逐步达到理想中的绿色设计,并赋予情感的设计,相信在现代室内设计的道路上“绿色设计”将逐步崭露头角,且会走的更加长远。除此之外,建筑内部空间和室内结构处理则会更加讲求人文性,如隐蔽,隐私等,真正达到精神环境的艺术与技术的和谐交流,那么我们才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装饰文化》展望之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

篇3

[关键词]日本电影;《入殓师》;东西方文化

日本电影《入殓师》从上映伊始就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在随后的时间内连续获奖,并在2009年突出重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殊荣,显示着这部电影广泛的影响力。《入殓师》继承了日本电影一贯的风格,情感细腻,叙事节奏缓慢,但是绵长的抒情也打动了观影的人。电影关注的重点不仅仅是民族文化和对传统的继承,更多的是关心人与社会、个人情感的诉求以及社会和家庭关系,而这与传统的东方电影也有着显著的差别,首先是电影中传达的个人主义和集体化之间的冲突,集体化是日本社会长期以来的一个特点,尽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所改观,但是这种“家”文化的集体特点并没有消失,电影中的主人公是独立存在的一个个体,他所追求的也只是个人情感上的传递和满足。其次是“醉文化”和“耻文化”,西方电影最常见的一个主题就是成长,也就是自我认识和价值上的蜕变,显然本片中关于亲情上的和解以及自我情感的诉求是偏向于西方文化特点的。最后是关于亲情的解读,影片本质上仍然是向日本传统的“家”文化靠拢的,也显示出创作者矛盾的心理。

一、《入殓师》对家庭观念的重新解读

(一)《入殓师》中包含的日本传统家庭观

《入殓师》的主角是一个人到中年的大提琴手小林大悟,由于乐队解散丢掉了工作,并和妻子来到母亲留给自己的房子中居住,因为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而工作的内容自然是和尸体有关,尽管收入不错,但是还是遭到了妻子以及朋友们的反对,但是小林却坚持了下来,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小林戏剧性地给自己的父亲入殓,并在入殓的过程中谅解了因情人离家出走的父亲,也获得了个人情感上的升华。影片中传达出来的家庭观念和价值观念显然和传统社会是有着一定区别的,传统的日本电影和日本社会相对来说是保守的,更加喜欢被社会同化和妥协,这就是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父权意识、家庭意识和集体意识。但是这部电影所传达的家庭观念其实是被削弱甚至是剥夺的。尽管主人公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家庭,母亲也过早地离开人世,影片在表面上是不存在家庭观念和价值的,但是电影中的“社长”这个角色很大程度上代替了父亲的位置。在小林失业的时候给了他工作,同时也成为他工作上的导师,在小林第一次面对尸体的时候给予了严厉的指导,而且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果敢认真,同时也富有同情心。尽管小林没有父亲的陪伴与母亲相依为命,但是我们仍然能够从电影中感受到主人公无限服从的家庭观念,所以在影片中社长这个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是作为小林父亲的形象来塑造的,并给予了小林足够的父爱和关心,最后小林甘愿并接受了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也暗喻着日本父权社会下的“子承父业”理念。

(二)《入殓师》中传统家庭观的颠覆

影片对于家庭观念的解读也不是单一的、传统的,同样描述了一个有违传统的故事,主角的故事也暗示了一个反叛传统的故事。例如主角的父亲违背了家庭观念,因此也遭受到了物质以及精神上的惩罚,最后沦落到一个地方自己孤独终老,想念自己的妻儿但是又迫于伦理和压力不敢回来。同时小林这个人物对于亲情也有着一定的反叛特点,从小林对待亲情以及家庭的态度来看,小林不像是一个传统的日本人,反而更像是一个没有了快马和猎枪的牛仔,他从城市来到反差极大的乡村,接触了入殓师这样一个特殊的职业,而且从职业中化解了与父亲之间的仇恨,从故事的本质上来看和西部片中发现金矿并且最后获得人性上的救赎是一样的。从故事来看,主人公所传达的更多的是一个个人化的故事,而且这个人不会强烈地依托在家庭的束缚中,更多的是西方文化立独行以及敢作敢当的精神,而且已经逐渐地偏离了日本传统文化中家的集体精神。

二、《入殓师》中“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碰撞

(一)“罪感文化”和“耻感文化”的内涵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在对大量二手资料分析后,给日本文化下的定义,是在区别于西方“罪感文化”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耻感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耻感这种心理感受加以发掘、升华,使之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对国人的行为和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到国家制度的设计,所以标志着一个国家性的文化。

(二)《入殓师》中的耻感文化

从这部电影中小林的社会活动范围以及特点来看,小林这个人物其实是偏向于西方文化的。一个人羞耻感的来源更多的是对于集体归属感的迷茫,这是日本社会的基本特点,所以我们大致也可以推断小林的罪恶感从何而来。影片中有大量的情节描述了这一点,当小林获得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的时候就面临着与社会认同的矛盾,他之所以感受羞耻是因为这份特殊的工作显然是不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是一份没有“集体归属感”的工作,与其说是来自于外部的压力,不如说是小林这个角色内心世界的矛盾。小林的这种羞耻感让他不得不去承受来自家庭以及社会的指责和压力,但同时我们又看到了一个西方化的小林,“罪感文化”的核心是劝人向善的,是在西方基督文化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自我救赎的文化,一个人的错误都是来源于自己内心世界的,片中的小林尽管受到了亲友们的指责,但是最后的小林没有放弃入殓师这样一份工作,他并不认为自己是有错误的,反而坚定地认为这样一个非常规的职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和救赎的职业,对于自己职业以及对于自我的认识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而且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三)《入殓师》中的罪感文化

影片中也从社长的角度对两种文化给予了另一种解读,社长的妻子在9年前去世了,自然入殓的工作也是社长完成的,影片立即转入了关于吃的话题上,他们烤着吃的是一种特殊的食物――河豚,社长给出的解读是为了生存会选择更好吃的。另一种意识就是在说,既然有的人只是为了生存而工作,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压力不大的工作,而放弃入殓师这样一个工作呢?小林也就此顿悟,更多时候所谓的烦恼就是别人给的,影片后来给出了一系列镜头来显示出小林工作的娴熟,当然也体现了小林对于自己工作的热爱以及对自我的认可。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还有一个关于孩子的入殓过程,显然也有着明显的暗示,孩子自杀的原因以及生前喜欢化女妆的行为等,显然都是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但是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是服从自己的内心的,尽管同样会产生所谓的“耻感”,但都有他们自然存在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认同上的追求。而在这个过程中,小林同样也在观念和意识上发生转变,逐渐地脱离了“耻”的外部影响,并不觉得自己的工作是羞耻和丢脸的,反而开始注重内心世界的救赎,从“罪”的角度全面考虑问题,并没有被外部压力所压倒,而这种“罪感文化”也显示着对西方文化的靠拢和倾斜,而这种行为习惯在现实社会中自然是并不多见的,并不能在社会中作为一个解决事物的常规方式。当然对于东西方文化的这种差异根源学术界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有的认为是东西方不同的家庭结构和教育环境造成的,欧美的资产阶级家庭能够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并通过和家庭的斗争反抗中不断地成长。但是相对于欧美家庭的独立和自主来说,东方传统的家庭观念中孩子的斗争意识是被弱化的,更多的是服从和同化,孩子从小就没有一个所谓独立的场所。东西方文化最大的区别就是两者之中一个是有所谓的公私分明的立场,而另一个更多的是父权社会的协同。因此我们就在电影中看到了一个既要服从罪感文化同时也有着耻感文化属性的小林,电影的高明之处在于能够隐晦地传达出这种文化差异上的转变,小林的成长之路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文化认同上的转变,他靠着超乎寻常的自我认识以及抵抗能力获得了思想层面上的升华,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在人物刻画中发掘出小林的西方属性。

三、《入殓师》对父爱的宏大解读

(一)《入殓师》中传统的父亲形象

故事中的亲情有多方面的表达,例如夫妻之间、父子之间的爱与恨,而关乎亲情的解读显然是东方化的,集中体现了日本的家庭矛盾。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就展现出了小林对父爱的渴望,主人公拿出了年少时期使用过的大提琴的时候,装着大提琴的琴袋中还有着儿时和父亲在河边玩耍时候捡到的石头,就是这么一块父亲给的白色的石头,让小林时时刻刻想念着父亲给出的约定。但是父亲显然没有遵守这个约定,父亲对于亲情的背叛给小林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因此当妻子问小林如果他的父亲还活着的话会不会想要见他,小林的回答却是“想要揍那个糟老头子”,就算是时隔30年小林仍然无法理解父亲在亲情上的背叛。但是这个父亲其实是符号化的父亲,影片其实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塑造社长这样一个长辈的角色,社长不仅解决了小林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通过自己丰富的生活阅历开导小林,解决了小林精神世界的困惑,让小林重新认识了生命以及爱的尊严,而且他教导小林重新认识死亡和生活的意义。最后小林爱上了入殓师这个职业,而这种继承和传递也显示出日本文化的精髓。

(二)《入殓师》基于西方文化的父亲形象剖析

为了突出社长这个角色的存在,片子也刻意地注重社长和小林之间的情感描写,从观众的角度来看,社长与小林的亲生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也在对比中形成了延续和传承。尤其当小林看到死去的父亲时,当他看到父亲的遗物时他惊讶了,小林感慨地说道“这就是人生吗……”显然这个时候我们也理解了小林自己在亲情中的执拗,当小林在居无定所的时候,即使选择流浪也没有到自己的父亲这边来,意识到这一点的小林同时也理解了父亲的想法,这位陌生的而且有着缺点的父亲形象也在这个时候获得救赎。因为在日本的传统文化中父亲的庇护以及儿子的奉献应该是对等的,然而在小林的家庭中这种对等显然是被打破了的,当小林看到自己的父亲在临死前还紧紧地握着童年时代的石头,小林第一次哭了,其实父亲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在这个时候原有的父亲形象也被彻底填满了,并在影片的最后成为一个真正的父亲,一个获得儿子认同和理解的父亲形象,影片的最后以小林成为父亲作为结束,一方面显示着本片中关于生命和死亡的解读,另一个方面也显示着对于父亲形象的解读以及继承。尽管父亲背叛这个家庭,但是影片中所展现出来的父爱其实与西方文化有着一定差别的,来自亲情上的背叛和弗洛伊德解读的背叛还有着一些不同之处,亲子关系上的重建并不是对“权利”的重新分配和获取,而是东方文化中的温情和传递,因此我们也可以认定故事中所传达的日本传统文化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四、结语

电影《入殓师》除了出色的叙事艺术、人物塑造以及宏大的人文内涵之外,还有着东方神秘色彩和西方文化之间的碰撞,文化上的博弈赋予了电影极为深刻的主题表达。

[参考文献]

[1] 张艳萍,王欢.关于日本电影《入殓师》的社会学思考[J].唐都学刊,2012(01).

[2] 赵立.《入殓师》与泷田洋二郎的电影追求[J].外国问题研究,2009(04).

[3] 李云峰.守望逝者感悟生命――浅析日本电影《入殓师》的生命观[J].电影评介,2009(20).

[4] 唐渊媛.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简评日本影片《入殓师》[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01).

[5] 王春雨.日常生活与职业美学论――从电影《入殓师》谈起[J].文艺争鸣,2010(20).

篇4

那些断章取义一些哲学思想并以“观念”为幌子的作品,在此可统称为中国当代艺术“伪观念”作品。此话怎讲?其一,这些作品混淆了“观念”和“观点”的区别。“观念”存在于一个体系中,和社会的发展应当是相联的,有价值的观念应当和日常生活经验产生火花,让人们重新看待习以为常的生活。而“观点”则是一个可以任意抽离的概念,它的存在可以和日常生活相交或分离。我指着一颗苹果说:这不是苹果,这是太阳。这是个人的“观点”,“观点”背后并无任何理论和日常经验的支持,在话语权平等的条件下,这个荒谬的“观点”对于他人和社会没有价值。其二,“伪观念”作品经常盲目崇拜艺术作品的晦涩难懂。这一现象在如今的艺术高校中屡见不鲜,学生追捧例如“现象学”等西方哲学中的冷僻分支,认为不理解的就是高级的、当代的,于是开始拼命啃,然而最终结果常是发现它的无趣和不知所云,于是从中挑选一些句子(“观点”)开始图像化做作品,你问他在做什么作品,他可能会说这是探究什么与什么的一种什么样的非表象关系之类的“哲学语言”,但若再追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作品,多数情况他也语塞。这是必然,由晦涩的“观点”出发怎么可能产生有趣味的作品呢?其三,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必须回到生活中去。艺术品的价值不存在于真空之中,一件作品真正的完成至少应该是由艺术家和观众两部分因素共同推动,“伪观念”作品否认了这一点,作品让人难以理解和感受,忽视了观众,过分夸大了艺术家在艺术作品产生社会效应过程中的作用。“伪观念”作品鼓吹晦涩的“观点”,致使作品产生的影响无法和人们的日常经验相结合,将艺术从生活中完全抽离,变为“假大空”之物。

“伪观念”对当代漆画的创作方式也产生了影响。现代早期漆画作品,写实功力和造型水平很高,图式多脱胎于民间,质朴纯粹,十分动人。再看当代漆画作品,无论从图式而言,由具象走向抽象,单一研究形式语言,还是从题材而言,变得强调个人“观点”,都明显受抽象主义绘画和观念艺术的影响,漆画也变得“国际化”了,和“国际潮流“接轨了。

在河清所著的《破解进步论――为中国文化正名》中有如下描述:西方文化作为一种强势文化,在与“他者”文化交遇时可以将“他者”们扫而荡之,西方却有一些有识之士在思考文化的个性。而中国作为一个弱势文化,在西方文化冲击下受到重大改变,大量西方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涌入并固定在当今中国文化现实之中,中国文化正遭受空前的“改造”。当代漆画漆画在西方当代艺术冲击下,在创作方式和表现上有明显西化的趋势。大漆作为中国特有的天然材料,漆画也理应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体系下运作。钱穆曾对东西文化区别举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西方文化是不断向外,中国文化是不断向内,它们是两个运作不同的系统。梁漱溟在其所著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讲到: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

由此可,东西方文化差异不是简单地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图式和风格上,而是决定于背后的文化体系。如河清在其所著的《艺术的阴谋》中提到的:以美国和德国为主,多数前卫艺术形式,其标准和内涵已不再是“审美”,不再是原先欧洲传统的艺术。而是一种所谓“与生活相融合”的“反艺术”。结果多是产生一些中国式的“伪观念”作品。

篇5

它把食物用最美好的外观勾勒起来,并且把它完美呈现在要去品尝美食的人面前,

这会让用餐变成一种享受的过程。

Peter Ting是一位受到雅家时尚高度重视的陶瓷设计师,他拥有超过25年的奢侈品行业从业经历,对陶瓷艺术具有独到见解,艺术创作中融合了西方现代设计以及东方传统艺术,同时Peter Ting在陶瓷艺术作品的工艺技巧和工业生产方面有广博的专业知识。

在Peter的眼中,餐具不仅仅只是一个容器。它把食物用最美好的外观勾勒起来,并且完美呈现在客人面前,这会让用餐变成一种享受的过程。因此餐具给人带来的视觉享受很重要,要从餐具的颜色、设计到整体感觉,与美味佳肴融为一体。

当与他谈及东西方艺术设计的融合时,他提到了为雅家时尚设计的一个名为“如意”的系列。Peter告诉我们他对“如意”的创作理解。对于他而言,他创作的是艺术和实用的融合之美。“如意”很好的混合了东方和西方艺术,它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里吉祥如意的寓意,从形态上来看,这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吉祥器物。它不仅仅存在于东方,西方文化中也有其身影。东方的艺术影响力对Peter当然是重要的,香港这个城市是他成长过程的一部分。Peter对东方文化感情颇深,他告诉我们有时候一个人需要离开家,才会懂得感激和爱这个家。设计也是一样,当Peter离开香港,他会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看中国。这就是他从远处了解着中国这个家,并且形成了他对美学的更多理解。

篇6

一、英语中跨文化交际中常见的中西方文化冲突

(一)隐私方面的冲突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个人服从集体,团结友爱,相互关心照顾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因此,在国人看来,了解一下朋友的酸甜苦辣,能帮助的帮助,好的事情一起开心,不好的事情一起难过,而对方也很乐意与别人分享,隐私观念相对来说比较薄弱。在西方,西方人非常注重个人隐私,并不希望将自己的事情和别人分享,更不希望别人干预自己的事情。

(二)时间观念的冲突在西方人看来,时间就是金钱。因此他们守时守信,对于做好的计划,只要不出现特别紧急的事件,一般不会取消约定。在西方,如果要拜访别人,必须提前给别人打好招呼,并且说明白拜访的事件、地点,被拜访人同意后才能拜访。在中国,除非特殊事件,一般不会严格按照计划行事,这是西方人所不能理解的。

(三)客套方面的冲突曾经说过: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因此,在中国,谦虚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礼貌的举措,对于别人的表扬,我们中国人一般会自己贬低自己几句,这样表示很有礼貌,否则就会被视为骄傲。而在西方,当听到别人表扬自己的时候,她们会和有礼貌地说“谢谢”,表示她们接受别人对自己的表扬和肯定。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我们可能会认为西方人自信,甚至是自负。然而,当西方人看到中国人否定别人对自己的称赞,就可能会认为中国人不够诚实,这些都是文化冲突在客套方面的表现。

(四)餐饮文化的冲突中华民族热情好客。酒席上,相互敬酒,相互夹菜,来表示对客人的友好;而客人就会把夹给自己的菜和倒给自己的酒吃完喝完,以示对主人的热情招待的满意。但在西方,她们讲究尊重他人,不会强迫他人做一些别人不愿做的事情,因此,在酒席上,客人吃多少夹多少,主任不会强迫客人喝酒喝吃菜。

二、中西方文化冲突对于英语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影响人们产生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也会不一样,直接影响其思维模式。西方通过逻辑推理来分析遇到的事情,而在中国人们大多数会依靠直觉来判断。

(二)影响人们产生不同的行为准则思维不一样,想法也会不一样,因此,她们处理事情时的做法也会各不相同。人们大多会通过自己所在的社会的行为准则来判断别人的做法是否正确,这就很有可能造成误解。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东西方的行为准则,什么行为是禁止做的,什么行为是鼓励做的,这都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要做到入乡随俗。

(三)影响人们的价值观社会的交往活动可以帮助人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尤其是价值观,他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美与丑、善与恶。在中国文化中推崇集体主义,追求随遇而安,不喜欢争强好胜;而西方文化则崇尚自由和个人主义,在他们看来,随遇而安是一种没有进取心的表现,她们认为个人主义至高无上,推崇独立思考,依靠自己牡蛎来实现个人利益。

三、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避免文化冲突

(一)老师要转变讲课观念目前,我国教育法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不仅要引领学生学习新的知识,还要熟悉文化冲突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老师还要多加学习,提升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把握英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使教学效果更加高效。

(二)老师要改变教学方法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重点大多放在了语法和词汇上,在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方面比较薄弱。因此,老师应该改变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展示一些对教学有积极作用的影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

(三)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西方文化材料给学生推荐一些比较经典的英语原版电影和英语文学作品,让学生从中吸取文化知识,拓宽视野,对西方文化进一步了解,减少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冲突现象。

四、结语

篇7

一、引言

最近几十年来,文化多样性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不断扩大,文化敏感性与文化适宜性教学引发了教育研究者的浓厚兴趣。文化适宜性教学强调教学对文化的敏感性,尊重不同背景的学习者与教育者的不同世界观与认识论、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与文化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中运用母语》(TheUseofVernacularLanguagesinEducation)[1],这一文件高度重视文化适宜性教学。50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报告《多语言世界的教育》《Educationinamultilingualworld(2003)》[2]中重申了其对文化适宜性教学的积极态度。200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联合国关于原住民权力的宣言》(UnitedNationDeclara-tionontheRightsofIndigenousPeoples)[3],该宣言规定了原住民传承文化的权力,并积极倡导文化适宜性教学,该宣言得到世界上143个国家的赞同。联合国颁发的这些纲领性文件对于各国政府重视文化多样性,推动教育公平的政策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国际组织的积极倡导下,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开始重视文化适宜性教学,例如,美国阿拉斯加“原住民教育联合会”于1998年制定了《阿拉斯加文化适宜性学校标准》[4],中国也在高中学校推行具有文化特色的语言教学[5]。总之,文化适宜性教学得到国际社会、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本文从教育神经科学的角度来证明文化适宜教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理解文化对脑功能与结构影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对于教育决策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人脑的可塑性为人类的可教性奠定基础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无所不在,文化之于人就如同水之于鱼一样。Li曾经论及文化在不同的认知层面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在人类思维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6]。她从遗传学、发展科学等多种学科,列举了大量的证据来描述在个体基础上,文化—基因共进化、遗传与神经渐成性(neuronalepi-genesis)、认知与行为层面之间的联结与反馈如何随着不同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的普遍规律。人脑在生命的早期具有强大的可塑性,这种可塑性持续终身。生命早期的这种强大可塑性为人类的可教育性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但是成人的文化学习经验也同样会影响脑的结构与功能。例如,加拿大邮件分发工人根据由字母(符号表征系统)与数字(数字表征系统)组成的邮政编码来分发信件,成千上万小时的工作经验改变了他们脑中的类别表征,使得他们的数字表征系统与符号表征系统似乎成为一个更为独立的分类表征系统[7]。相同形状的字母与数字在大脑的不同区域加工,这种加工在神经结构上的分离只能是由于经验的影响而造成的,而不是由于进化的作用,因为社会与文化对字母和数字类别的划分具有任意性[8]。与非驾驶员相比,伦敦出租车司机海马后部的空间导航区体积与灰质密度更大,而且随着驾驶经验的增加而增大[9],这可能是由于成千上万小时的空间导航与城市道路的探索而导致了出租车司机的脑对空间敏感的脑区神经结构的发展。3个月的抛接球学习使得成人两侧的颞中回和左侧顶内沟后部区域变大[10],老年人学习这一技术也同样表现出脑结构的动态变化[11]。而更为突出的是,2个小时的集中训练会使调节颜色的视觉区域(左侧视觉皮层的V1或者V2区)理论前沿教育神经科学与文化适宜性教学荨荨灰质体积变大[12]。所有这些神经科学的证据都表明,持续性的文化经验会改变脑的结构与功能,进而影响人们加工信息、理解世界的方式。文化差异也会影响人脑的结构。齐和帕克等[13]测量了140名老年与年轻的新加坡中国人与美国人的皮层厚度与密度。研究发现,两种文化的年轻人在脑的体积上基本相等,但是在许多结构上,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在皮层的厚度上,与亚洲人相比,美国青年在前额叶以及右侧顶上小叶厚度增加,亚洲人的左侧颞下回更厚,这可能是由于文化的影响而造成的。在老年组间没有差异,部分是因为老年组内部皮层厚度变化增大。研究认为,西方青年前额叶厚度的增加可能是因为西方文化更加关注推理、问题解决、独立思考的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结果,而东亚文化更加遵守命令和背诵记忆。这一大样本的研究表明,在前额叶、颞叶、顶叶区域的体积上存在显著而可靠的年龄差异。而且,东西方的老年人和年轻人在这一体积上的差异是相同的,表明是强大的生物作用,而不是环境作用,调节了脑的结构,使之随年龄的增长而产生变化。但是,也需要考虑其他解释,比如东西方人的饮食、遗传和环境差异,也可能是这些与文化本身没有关系的因素所造成的影响。另外,由于老年人的经验在样本中差异很大,因此,很难系统地评价随年龄而产生的脑结构的体积变化。要测量这种差异需要非常大的样本以及对文化经验的详细了解。所有这些研究证据表明,文化经验与文化价值观不仅塑造了人脑的结构,而且也改变着人脑的功能[14]。文化价值观与文化经验作为环境因素的一个部分,同样对人的认知与神经结构、功能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可以说,环境与经验塑造了人的认知结构与神经功能。人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持续终身。这种持续性的神经可塑性是人类可教性的基础,“在人类的可教性与人类的可塑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15]。

三、文化价值观影响人类的外显行为与人脑的思维方式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亚、南亚等国家在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中采用了西方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给这些国家的教师与学生带来了新的挑战[16]。对于这一问题,认知科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哪些证据?尼斯贝特(Nisbett)及同事的研究框架[17][18]得到了心理学、哲学与神经科学的支持,研究证据包括行为证据、眼动证据与神经科学证据,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人脑思维的影响提供了科学的证据[19]。尼斯贝特等提出的研究框架表明,东亚与西方的不同文化价值观与信仰对信息加工方式与理解世界的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21][22]。根据这一研究框架,东亚人在道教与孔子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下,传承了集体主义文化与辩证思维的哲学传统,因此思维方式表现出整体加工,更关注情景刺激特征[23],更具有场依赖性,对环境的共变性表现出更敏感的特征[24]。表现在语言的学习中,东亚双语者更关注英语或者汉语的词与词之间的功能或者关系,而较少关注词与词之间的类别属性,体现出一种关注关系而不太注意分类的特点。另外,与英语测试相比,大陆与台湾中国人在汉语测试中更关注关系,而香港与新加坡中国人在英语和汉语的测试中关注关系的程度相同[25][26]。而西方人,源于古希腊的个人主义哲学传统,强调逻辑思维,表现为基于规则与特征的分析与注意分类的认知加工方式。西方人在还原主义与适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下,继承了个体主义的文化,因此,在思维方式上,更加关注分类信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文化文化价值观、文化实践与文化产物对人类心理过程的实质性影响在于人们是如何界定自我以及与他人的关系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James)认为,一切与自我有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即自我是与自己相关的一切所构成的。自我具有独特性,决定了个体是如何看待世界,如何行动的。我国学者朱滢系统地考查了东西方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层面对自我的研究,发现这三个层面对自我概念的研究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27]。大量的心理学、文化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个体的自我概念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东方亚洲文化塑造了相互依赖型的自我,而西方文化塑造了独立型的自我。相互依赖型自我强调人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自家人(in-groupmemebers)是自我的一部分,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自家人与外人(out-groupmemebers)的区分。独立型自我强调自我体现在个体身上,与社会、自然分离。自我与非自我的界限就是个人与他人的区分。因此,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的自我,排除自我与他人的联系。从哲学的视角来看,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的主动性,而在心理学上,西方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的独立性。与哲学和心理学的观点相一致,神经科学上则发现西方人的内侧前额叶只表征自我而不表征母亲。而与此不同的是,中国人的自我概念突出个体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在哲学上,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强调本我决定自我,自我与他人、他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心理学上,中国人的自我概念强调自我包含着父亲、母亲、好朋友等非常亲近之人;与心理学相一致,在神经科学的研究中发现,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在思考亲密他人(如自己的母亲)的时候,在腹内侧前额叶皮层的激活程度高于西方人,表明东方人将亲密他人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而在判断自我的时候,前额叶内侧和前扣带回激活更强[28][29][30]。因此,中国人的内侧前额叶既表征自我,又表征母亲。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人的自我是相互独立的,体现了个体主义的观点,而中国人的自我是相互联系的,体现了集体主义的观点。集体主义或者个体主义的价值观对自我判断或者对他人判断的影响会激活内侧前额叶的观点也得到了乔等人[31]的研究支持。东亚人和西方人对自己面孔的识别也存在文化差异。在高、低威胁情境下判断自我面孔和导师面孔的行为研究中,中国被试对自己导师面孔的识别速度快于对自己面孔识别的速度,而美国被试在两种情境中都表现出对自己面孔的优势效应,这表明在相互依赖的集体主义文化中,社会阶层概念对个体的影响(或者威胁)大于相互独立的个体主义文化[32]。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文化对个体学生的影响。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也得出了与这一行为研究一致的结论。英国和中国文化背景的被试都能够快速识别自己的面孔,但是英国被试识别自己面孔的速度更快,这表明自己的面孔更容易引起英国被试的注意[33]。而且在对面孔加工的深度方面,两国文化背景也对被试产生了影响。英国被试对自己的面孔进行深度识别,而中国被试对熟悉面孔也会进行深度识别,因此集体主义的文化对中国被试产生了影响[34]。何登等人[35]的研究则更进一步表明,东亚被试接触西方个体主义文化的时间越久,反映西方文化的神经激活模式越强。东西方人这种不同看待自我的方式首先会影响个体与他人的关系,进而会影响个体的态度与行为以及个体在多元文化世界中的交流与合作。

(二)整体思维与分析思维在有关西方人与东亚人的思维方式的研究中,神经影像研究与行为研究一致表明,东方人更多地体现出整体思维的特点,而西方人表现为分析思维的特点。有关西方高加索人与东亚人在观察线框刺激材料的研究表明,西方高加索人在绝对判断任务中更精确,而东亚人在相对任务中判断更精确。西方人采用的是关注重要信息(focalinformation)的分析策略。在这个研究中,西方人关注的是线条,而东亚人则采用关注编码情景信息(即线框中的线条)的整体思维策略[36]。与此研究相一致的是,何登等人[37]运用脑成像的研究技术验证了东亚被试与西方被试在判断绝对任务与相对任务时所激活的神经网络。研究发现,东亚人在完成绝对判断任务(与前景无关)时,更多地激活了前额叶—顶叶网络,而西方人则在完成将线条与情景整合起来的任务(即相对任务)时激活了这个网络。这个研究巧妙地运用磁共振技术表明,文化适宜性的任务需要较少的神经资源,而非文化适宜性任务则需要更多的神经资源。这两个研究分别从行为层面与神经机制的层面揭示了文化对思维方式的影响,而且这些研究似乎表明,文化适宜性的任务更有利于认知加工。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文化适宜性的教学任务也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识别面孔的情绪特征是21世纪的领导者与劳动者所需要的重要技能,而这种技能的形成也会受到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东亚人在识别面孔的时候,主要看面孔的中央部分,对面孔进行整体加工,而西方人则更多地关注眼睛与嘴巴,倾向于对面孔进行分析性的加工[38]。研究表明,在面孔的情绪识别中也存在着种族优势。与识别异文化群体成员的表情相比,人们识别同文化群体成员的面部表情更准确。文化神经科学的研究证实了行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人们识别同文化群体成员的情绪时,与情绪加工有关的脑区激活程度更强。例如,日本人和美国高加索人看到自己文化族群中的成员所表达的恐惧情绪会激活更多的杏仁核区域,这表明对恐惧的反应也会受到文化的影响[39]。

(三)情景加工与物体加工东西方人在知觉方式上也存在着文化差异。在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对物体与情景的关注程度不同,理解的方式也不同。大量的跨文化研究表明,西方人习惯于选择性地注意重要事件(focalevents),而东方人更习惯于注意社会与物理环境中的重要事件[40]。西方人对于重要事件的这种选择性关注有助于对这些事件的内在特征进行分析,但是却容易忽视他们所赖以存在的情景。高等人[41]运用磁共振技术将加工物体的脑区与加工情景的脑区分离,发现与物体加工有关的脑区在侧枕叶,而与重复情景加工有关的区域是海马旁回。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简肯斯等人[42]运用适应性磁共振研究的范式,评价不同文化对一致情景与不一致情景的神经适应性。中国被试在侧枕叶表现出对不一致情景的更大神经适应,这个区域是物体加工区域。这说明,由于中国人对整个情景敏感,因此在加工不一致的情景时投入了更多的神经资源,而美国人则似乎没有受到不一致情景的影响,因为他们主要加工的是物体。

四、文化连续体与文化适应的动态性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当今多元文化的环境中,很多个体无法简单地被归为东西方文化的任何一个维度。东西方文化这两种文化类型不是相互对立的关系,而是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某一社会的文化类型处于这两端之间的某一点上[43]。从自我到非自我也是一个连续体,每一个体可以在这一连续体上找到一个位置。东方文化中,表征更接近自我的亲密他人(如母亲)的脑区,与表征自我的脑区一致[44]。瑞[45]研究了相依性美国被试的自我解释程度与神经表征的关系。自我解释是指个体思考自我与他人关系的一种方式。自我解释受到文化的影响。强调个体独特性的西方文化环境中的人常常具有典型的独立性自我解释,而受到东亚集体主义文化影响的人常常具有相依性自我解释。该研究发现,处于自我到非自我连续体中较远离西方文化的、具有较高相依性自我解释的美国被试,在自我参照的思维加工中,其内侧前额叶皮质和后扣带回皮质的激活高于母亲参照加工。这可能是因为,自我解释更多地依赖于情景记忆、反思性评价或者心理理论与社会信息的整合来进行自我评价,而不仅仅受到个体态度、信念和行为的影响。此外,东亚文化也可能对自我解释的神经机制产生影响。文化具有复杂性,文化的有些方面在较长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稳定性,而有些文化特质则在宏观与微观的时间尺度上表现出动态的发展性。不同规模的人口迁移与个体流动给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带来了新的文化价值观、文化实践与文化信念,是文化变化的主要源泉。生活在多元文化环境中的人,不管其属于哪一个国家或者文化群体,都能够同时获得与拥有不同文化图式的能力,并能以适合其社会文化环境的方式来思考与行动,根据他们所处的不同的社会文化情景来转换这些文化图式。人类具有在不同的文化中进行心理转换的能力,表现出一种根据文化的变化而动态变化的特征。因此,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单向的、一成不变的,个体具有适应文化的主观能动性[46]。如前所述,东方集体主义文化对应于相依性自我,而西方个人主义文化对应于独立性自我。在这两种文化中(双文化者)成长的人,能够根据不同的文化情景通达不同的自我概念,灵活地改变认知策略。这是因为“双文化者”在这两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双文化脑(biculuturalbrain),即拥有两套神经表征,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环境动态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47][48][49]。例如,对亚裔美国人的内隐评价加工表明[50],文化不影响他们的腹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该区可能与自我信息的自动化加工(觉察有关),但是文化却会影响背内侧前额叶皮质的活动,这个区域可能与评价加工有关。因此,集体主义—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动态地影响双文化者对自我参照信息评价过程中的神经表征,而不影响其觉察加工。这些研究表明,就像多语言学习者可以灵活地在不同的语言间进行切换,在不同的语言共同体中自如地运用不同的语言,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成长的学习者也能够运用适当的认知和神经资源,根据当前情景中不断变化的文化需求而灵活地做出认知反应,或者在不同的文化认知习惯之间进行切换。

篇8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东西方;差异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自然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逐步下降,而人才资源的作用正在不断上升。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加速了各国对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的需求。综观世界各国之间以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我国跨入WTO的大门不断深入,势必会有更多的外资企业大举进入极具吸引力的中国市场,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世界经济浪潮的挑战,对企业也会产生诸多方面的巨大冲击。企业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当然也不能例外。东西方在意识形态、文化底蕴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进而使得东西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产生了激烈的碰撞。

入世以后国际化竞争的影响使得企业人才争夺战此起彼伏,人们称之为没有硝烟,没有战争宣言的战争。如何建立规范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对企业提出了极其严峻的考验,本文将以地处山东省的Z公司这一有代表性的制造类高新技术企业为典型,共同探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上东西方企业的差异。

一、人才管理理念上的差异

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地域、环境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导致了各国、各民族间文化的巨大差异。东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使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因而使东西方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有许多显著区别。

任何企业,无论东方西方,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必须想方设法赢得人才。基于这样的前提,东西方企业都通过种种方法吸引和挽留人才,但核心理念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从西方企业来看,主要是许以优厚的待遇,通过对个人的尊重、生活的改善等人性思维来吸引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路。而东方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强调以个人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来激励员工,吸引人才,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远,这在国有资产重组成立的Z公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并且在有的情况下,权利本位较浓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尽管Z公司已实行了股份制改革,但是高层领导有很多是国资委直接派员,因而,对于Z公司来讲改革工作还任重道远。

二、人才选择方面的差异

每一个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都要不断招聘人才,为自己企业输送新的血液,但在人才选择标准上东西方存在巨大的差异。在选人方面,西方企业注重选取最好的人才,并且有一整套严谨的招聘程序,比如宝洁公司,在人员招聘时,要通过面试、笔试、心理测试的严格的程序后,才能成为公司的员工,力求在应聘者中挑选个人能力最强的人加入公司,注重人才的创造性,张扬个性。而东方企业虽然也希望得到最优秀的人才,但多以品质德行排在第一位,不是一味追求最优秀的人才,不追求个人的突出能力,而是强调合适即可,希望获得适合于企业的能满足工作要求的人才。以Z公司为例,该公司在招聘时便提出:我不要求你最好,我只要求你好,适应公司节奏,懂得精诚合作,演奏和谐音符即可。

三、在用人方面的差异

东西方企业都希望在用人时发挥人才优势,达到人尽其才的理想状态。然而,西方企业在用人时以才为主,突出“个人英雄文化”,强调英雄个人的作用。对于高级的管理人才往往从外部直接招聘,等级观念不是很强,敢于提拔低层的年轻人,并且在员工的培训上,教多的依靠外部力量,与各大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培养适合公司所需的各类人才,重视管理者的培养。东方企业强调集体主义,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尤其对领导者和管理者要求更严格。领导阶层多是从低层干起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老员工,等级观念比较强,为了追求集体和谐可以适当牺牲个人才能的要求,小我要服从于大我。多注重培养技术人员的技能,往往忽视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在这些方面,Z公司体现的尤其突出,公司的中高层技术领导大部分是从一线车间干起的普通员工逐步成长起来的。并且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也是从近几年才开始,技术人员的培训还是公司培训的重点,他们先后与山东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签定了培训计划。尽管如此,Z公司还是以技术人员的内部培训为主,较少的依靠外部力量。

从以上的简单比较可见,东西方企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到底谁优谁劣,不可以“一刀切”。客观的讲,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世界最佳,只有企业本身最合适。随着经济的国际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应在充分了解本企业文化理念和国外理念的基础上,深入、系统、全面地研究企业中的中西方观念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使不同的文化观念达到最佳的结合,双方势必互相影响,互相交融,发挥其最大优势。

对于Z公司而言,要想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西方观念与公司内的文化、制度等观念上的冲突不可避免,势必给其各个方面带来巨大影响,在此基础上,整合企业文化,加强沟通,建立共同价值观念,积极进行跨文化沟通与培训,要认清现实,把握机遇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的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甘荣.WTO挑战与人力资源管理.异彩网经济版改革栏目.

[2]王勇.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人才开发,2004(10).

[3]宋妍.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跨文化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03).

[4]胡蓓,李毅.人才流失危机预测预警管理[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4(12).

篇9

【关键词】英语写作,文化差异,文化障碍

1引言

写作技能作为大学英语基本技能之一的重要性不言自喻。要写出地道的英语作文,除了要加强语言的基本功外,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熟悉西方美文化,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及这些差异在文化价值观念、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具体体现,养成用英语思维、表达的习惯。东西方因历史进程、经济发展、政治宗教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中国的主流文化式注重整体性和直觉性的认识方法。它提倡天人合一,崇尚中庸之道。而西方国家的主流文化更注重思维对客观世界的直接认识,强调理性和逻辑分析。东西方文化也有着各自特有的价值系统。中华民族注重整体意识,社会成员必须对集体绝对忠诚。但西方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崇尚个人的先动性、独立性和隐私性。

2文化差异的具体体现

2.1写作目的。在西方,写作的目的视为了宣传和获得知识。为此好文章的标准体现为以下三个特征:(1)整体性:即文章各部分内容要和谐统一;(2)连贯性:即文章各部分的连接要显现出明确的逻辑关系;(3)明晰性:即表达准确,简洁明了。

与此不同的是,中国人认为写作目的是为了体现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引经据典,即使用成语、典故和华丽辞藻的能力,以此标准作出的文章才是好的文章。

2.2文体风格

英语文体区别于汉语文体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英语的直线性思维方式决定了作者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文章中的事件和观点按照重要程度排序,最重要的放在文章开头作为首要考虑,接下来是次重要的,依此类推。 而中国人的迂回性思维方式决定了中国人不喜欢开门见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习惯在阐述主要观点之前做一些铺垫,通常要含蓄间接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论点通常到最后才体现出来。谋篇顺序的差异必定成为写作上的障碍。不了解此差异的学生,往往将汉语的语篇思维模式注入英文的写作中,写出的文章便使人感到松散,逻辑性较弱,令读者很难直抵其文章中心,且句子上下间缺乏连贯性,段落缺乏一致性。

(2)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主张每个人都具有分析、评判和辩论的能力。所以在写作中他们能够畅所欲言、坚持己见,体现出了独特见解的写作风格。而中国人基于礼貌原则和面子原则,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所以不愿意斩钉截铁地陈述个人意见,在写作中也就相对地缺乏独特见解,而只能过分依赖专家、权威的观点。

2.3语言表达

语言承载着文化内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形象的、直观的,倾向于使用具体、形象的词来表达抽象的内容。而西方人思维模式是概括、抽象的,他们用概括、抽象的词来表达具体的事物或现象。另外,不同的文化赋予自身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文化涵义。表面上似乎对应的词汇其实有着不同的文化涵义,从而导致一些词汇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理解和联想。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这样的词语,它们也成为了学习者用英语表达准确的障碍。

3跨越英语写作中文化障碍的策略

中西方差异表现在诸多方面,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认识文化意识的培养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师不能只注重词汇语法的教学,还应加强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中正确运用语言。

3.1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师应以词汇的文化差异为契机,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和汉语存在着多方面的差异。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归纳、总结、对比这些词与汉语含义有异的特殊文化含义,帮助学生了解那些表面对等但是实际意义有微妙甚至很大差异的词汇。通过掌握这些差异从而避免在写作中出现失误。

3.2强化阅读中的文化输入。写作是语言输出过程,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可理解性的输入。写作能力来自于大量的阅读积累。英语原文能够提供地道的语境,通过阅读可以获得对文化差异的整体理解和具体认识。所以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要具有典型性,要清楚地展示出英语区别于汉语的写作特点。课堂阅读时教师与学生要共同探讨和理解范文的思想内容及语篇结构,通过分析范文、撰写摘要、改写课文进行有目的的写作训练,使学生了解英语与汉语篇章结构模式的区别,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和创造力,写出地道的英语文章。

3.3写作训练的语境化。Rivers&Temerley说过“了解认识了文化差异并不等于懂得如何在写作中处理这些问题。”所以提供真实语境的写作任务能够有效地训练写作能力。通常课堂上规定的写作题目是没有语境的,也就没有真实的交际作用。学生只是为了写而写,写作时只注重语法是否正确而忽视了写作的交际性。所以,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要提醒学生考虑写作意图和写作对象,运用从阅读中获得的写作知识进行有效交际。另外要布置有真实语境的写作任务来训练学生写作。

4结束语

英语写作不仅要求学生具备熟练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一定的写作技巧,同时还要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影响。英语写作教学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教学实践活动,既要涉及到英语语言本身,又要涉及到英语文化。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必须要把写作教学与文化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Rivers & Temerley.A Practical Guide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 As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刘润清,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篇10

文化不是一个固化的概念,文化的形态繁复多变,各民族的文化也各具特色,并且随着内外因的作用不断产生变化,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文化形态入手,把握各民族、各时代文化间的联系点和共同性。文化是共享的,是某个特定群体成员共享的理想、价值以及行为准则。然而文化也是可以习得的,人们与文化一起成长,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也可以形成交集。我们总是强调现在处于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各国各民族间的文化伴随着这一转变也在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这种文化的交流最终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是,尽管中西方的存在差别,大部分中国人不懂得基督教的教义,这并不妨碍我们以圣诞节的名义过一次节日;尽管西方人很可能不太清楚公历与农历的区别,这也不影响他们与遍布全球的华人华侨一起,享受春节的喜庆气氛。

二、海报设计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性与同一性

海报也叫做“招贴”、“宣传画”,英文名为“poster”,意指张贴于纸板、墙、大木板或车辆上的印刷广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广告,它是户外广告的主要形式,广告的最古老形式之一。也有人根据poster的词根结构及掌故来剖释招贴的词义,认为poster是从“post”转用而来,“post”词义为柱子,故poster是指所有张贴于柱子上的告示。没有一本中文词典对“海报”一词作过专门解释,但据传说我国清朝时期有洋人以海船载洋货于我国沿海码头停泊,并将poster张贴于码头沿街各醒目处,以促销其船货,沿海市民称这种poster为海报。依此而发展,以后凡是类似海报目的及其他有传递消息作用的张贴物都称之为“海报”。

(一)海报中的文化同一现象

文化的传递是以符号为基础的,比如语言文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符号,借助语言文字,文化得以代代传递,也能够传播到更广阔的范围中去。符号按照感官不同可分为听觉符号、视觉符号与触觉符号,语言属于听觉符号,而文字则属于视觉符号,图形图像也是重要的视觉符号。海报具有画面大、宣传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以及远距离视觉效果强烈等特点,是极好的文化传播载体,也是平面设计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内容丰富、主题表达明确、传播途径多样、展示简便、对于环境道具并没有过多限制,所以广为流传。我们熟知的许多国际平面设计师都在这一领域都有突出的代表作品。众多国际性的平面设计比赛也是通过这一表现形式来进行的。连续举办了七届的国际大学生反对皮草海报设计大赛,要求参赛者需要用原创海报作品引导消费者思考皮草服装的道德问题。欣赏最终获奖的优秀设计作品时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国家的海报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到相似的构想或者相似的图形元素,也就是说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们,在立意和素材的选取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例如,2007年的第五届比赛,大赛主题为:“FashionVictims”时尚的牺牲品。中国赛区获奖作品中有三件出现了衣架这一元素,美国和加拿大的获奖作品中各有一件是以衣架为创意元素的。这一现象说明,在设计之初,中外学生选择海报创作元素时,都不约而同地从时尚联想到了衣架,并采用了或实物拍摄或手绘勾勒或异图形构成等表现形式运用在自己的海报设计作品中。

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历史进程中,各国人民间政治文化交流也愈加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作为一名设计师,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最广泛范围地传播,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因此,常常会采用大部分人可以接受并理解的图形元素。第二届“东+西”大学生国际海报双年展中的金奖作品是一幅名为“暖”的反战海报,背景中央写着战争的英文单词“war”,旁边是一颗破碎的心,看起来犹如一对小小的翅膀,翅膀上顶着一个光环,如同血色天使一般。画面下方有一排主题语:请不要让这对翅膀飞走。整幅画面色彩斑驳,让人联想到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而在这一片萧索之中,这颗小小的红心温暖了观者的心灵,让人在沉重之中悟出些别样的味道。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却是国际通用语言;大部分中国人并不笃信基督教,但是大多能够识别天使的典型特征。因此,这幅作品能被国内外大部分观者解读。由此可见,尽管在不同的文化环境和教育背景下成长,国际间的交流却日益密切,如今东西方的年青一代在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甚至思维方式上有着逐渐趋同的态势。这既是设计师们的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采用国际通用的视觉元素创作作品可以提高作品传播的广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数观者的理解与认同;另一方面,仅仅利用文化同一性设计海报,难免存在太多创意“撞车”的风险。因此,两者间“度”的把握相当重要。

(二)海报中包含的文化差异使其各具特色

纵观海报设计发展历程,国际知名平面设计师们的海报作品大多含有和本国背景文化相关的、独特而具有个性化特色的视觉语言,并逐渐将其发展转化为强烈的个人风格,让观者一看到海报画面就能够明白是设计者是谁。老一辈日本著名设计师田中一光为日本传统戏剧———能剧所创作的一系列海报流传甚广。能剧是日本民族戏剧的第一个剧种,它是由从寺院神社节目助兴表演中脱胎出来的“猿乐能”演变而来,在日本戏剧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能剧出场人物较少,以剧情的表演为中心,是一种象征剧。扮演剧中人物的演员都戴假面具,这是能剧区别于其它戏剧的一个重要特征,能剧就是从选择面具开始的。田中一光的能剧海报大部分都采用了面具作为主体图形,在表现手法上,他用大面积的几何色块将原本复杂具象的面具与头饰进行归纳,概括其主要特征,并采用高纯度补色,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除了利用几何色块塑造能剧面具来创作海报之外,还有一部分能剧海报则是将文字甚至笔画作为主要创作元素。这些文字往往是戏剧中某章回的内容,通过阵列的方式排布在画面上;或者是将剧名的笔画在不影响识别的基础上进行拆分,分布在画面中;有时还会用相应的色彩区分不同的剧目。

田中一光在海报设计中采用了大量日本传统形象和民族元素,而这些元素却是通过相对较为现代的几何形态表现出来;海报中补色的应用营造了一个五彩斑斓的华丽能剧世界,又通过巧妙地划分与间隔体现了层次地交叠,使得海报画面形成了类似西方透视效果的空间感。这是传统与现代、文化差异与同一性的极好体现。也许有人会说,现如今距离田中一光的全盛时期已经相隔甚远,而能剧本身就是较为传统的文化领域,难免在海报中会出现一些独有的民族文化符号。那么,新锐伊朗设计师Me-hdiSaeedi则是另外一个鲜活的例子。MehdiSaeedi的作品中总是包含着波斯文字和传统人物形象等民族元素。比如他为三位伊朗女性艺术家油画展所作的海报《三种伊朗人的面貌》,利用波斯文的大小以及书写角度的变化组成三张相互联系的女性侧脸,完美契合了主题。他认为,波斯文与拉丁文字在结构上非常不同,拉丁文字处于两条平行线之间,方块字的结构更容易处理好平衡的问题。而波斯文字则比较机动,字母的组合更为随意,设计师们可以用更加创新的方式进行设计,图形化效果较拉丁文字更为明显。他另一幅海报作品《伊朗印象》是为伊朗摄影师作品展而作的:画面主体图形是一名缠头的伊朗传统男子的形象,表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作为一名曾留学英、法两地的设计师,MehdiSaeedi明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波斯文的识别性有限,所以,他的作品中总会出现以英文标注的主题,并与原有的波斯文字有机结合,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努力将这两种文字的特点结合起来”。MehdiSaeedi通过他成功的海报设计作品告诉我们,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往往能够擦出意料之外的火花。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所产生的“化学效应”

香港著名设计师陈幼坚设计的海报设计作品,有许多充满了浓郁的中国文化元素,而这种中国味儿,又通过简洁易懂的现代设计手法表现出来。他本人对此谦虚地回应:“基本上我的东西都是很表面的。但是为什么我弄得这么好,因为我知道自己的文化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好让中国人和老外都觉得有味道。但并不代表我对中国文化了解多深,你只要多问我一句,我未必可给你一个更深入的答案。”而采用这样不同文化融汇的设计理念来完成作品就是希望通过国际性活动“表达中国文化与品位,通过这种展现,将中国人的尊严在国际舞台上拿回来”。观其1990年在东京举办的“EastMeetsWest(东方汇合西方)”个展海报设计,画面主体为一个书写于沙地上的篆体“东”字,细看可以发现,这个充满传统味道的东方文字笔画结构却被拆分为四个英文字母“EAST”,这正是英文中“东方”的意思。如果换一个角度,将海报倒置,文字笔画则又组成了“WEST”,变成“西方”的意思。他将英文单词中的“东方”与“西方”巧妙融合在同一个古老的中国文字中,既将此次个展“EastMeetsWest(东方汇合西方)”的主题涵盖在内,又体现了东西方的交融汇聚。画面整体为暖黄色调,砂砾中的字体刻画体现了古老东方文化历史的神秘与沧桑。

陈幼坚为“香港东西”之香港设计师七人展所设计的海报,也同样充满了不同文化碰撞而产生的灵感火花。浅色的画面中心位置放着一杯热茶,那是一只由寥寥几笔毛笔笔触勾勒出的典型中式瓷制茶杯,杯中却泡着袋泡红茶。红黄两色组成的标签让人联想到有着“世界红茶之王”美名的英国经典品牌———“立顿”,只不过标签上的文字已经替换为此次展览的主题内容。杯中的茶水冒着热气,这升腾的气体由彩色线条组成,似乎意味着在东西方文化共同熏陶渗透下成长起来的香港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必将通过此次展览的呈现,在设计界大放异彩。海报色彩素净,画面主体突出,简洁而不简单,蕴含内容丰富而隽永。糅合东方文化传统和西方设计美学并不只是香港设计师的“专利”,大陆设计师们同样有感于东西合璧的独特设计韵味,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海报设计作品。深圳平面设计师刘永清设计的一组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海报设计中,他巧妙地将中西方文字融合在了一起。画面中“百花齐放”与传统花卉图形结合,“百家争鸣”四个字与孔子像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这八个字的字面含义。两幅海报乍一看平平无奇,仔细回味时则发现主题文字另有乾坤———汉字的笔画是由英文字母组成的,不同英文字体也使得中文字体呈现出类似宋体和黑体般不一样的字体效果。东西方文字通过设计师的处理,巧妙结合在一起,在画面中表现出出人意料的和谐视觉效果。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