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防止塑料污染海洋的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海洋垃圾污染;国际法律规制;内容
海洋权益和环境保护进合国官方关注的视野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1958年,在海洋法第一次会议上提到海洋污染问题。然而,只有很少的文件中涉及污染防治,而且这些文件也仅聚焦于油污的倾倒和处置。进一步说,这些文件并没有为国家设定防止海洋污染的责任和义务。从很多方面看,1972年《伦敦公约》都预示着国际海洋污染立法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其他相关的全球公约包括《伦敦倾倒公约》及其《1996年议定书》,巴塞尔危险废物公约以及1982年海洋法公约。UNCLOS公约在海洋垃圾方面为其160多个成员方设定了各种义务,包括“保护和保存海洋环境”的一般性义务,和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各种来源的海洋污染”。
一、《伦敦公约》和《MARPOL公约》内容及效果
1972年《伦敦公约》和1996伦敦议定书旨为海洋环境免受倾倒污染提供法律保护,议定书是建立在公约完善和改进的基础之上,意在取代公约。截止2010年,伦敦公约共有86个缔约方,议定书生效后,缔约方增至38个。缔约方每年召开一次大会,并不定期召开“科学组”会议来践行“一体两翼”的部署。这种体制为解决类似环境问题而制定和实施国际条约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范本。
1973年联合国与国际海事组织一起开始拟定相关协定。关于海洋垃圾污染问题的全球性法律框架规制应首推《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公约》1973/1978(MARPOL公约),其对运营船舶造成的污染进行规制。这一具有约束力的全球性公约适用于任何从船舶向海洋丢弃塑料废物的行为,范围覆盖140个国家,几乎占世界船舶总吨位的100%。公约附则V是关于垃圾的专门规定,于1988年12月生效。
MARPOL公约通过在运行过程中禁止污染,是任何国际组织或国家试图减少船源污染的有益尝试。附则V近年来被广泛援引,并于2011年正式被修订。修订内容包括一个“保留条款”,即除在特殊情况下(比如特定条件下食品废物的丢弃),公约原则上禁止所有类型的船舶垃圾;将船舶配备要求改为100总吨位以上;强调港口设施的不足与更新,并试图发展建立全球统一的船舶信息体系。
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鉴于伦敦公约和MARPOL公约的成功和面临的挑战,在1956至1982年间先后召开了三次海洋法会议,最后以海洋法公约的签署和生效作为会议成果。但伦敦公约、MARPOL公约和UNCLOS公约并没有能够阻止垃圾不断地流向海洋。公约价值目标的成功执行需要国内和区域层面的协调,目前在北海和地中海区域的伙伴合作发展得很好,更多的国际合作对于海洋垃圾的有效减缓至关重要。遗憾的是,世界上的大部分海域,资源、专门知识、人力和技术的缺乏使得这种合作变得异常艰难。在发达国家,政治意愿和州级之间合作的缺乏,加之碎片化的环境政策,都阻碍着遏止垃圾入海的种种努力。沿海地区很多关注垃圾的政策却受到执行难的压力,同时对于内陆垃圾和倾倒明显并无努力,还有无效的固体废物管理政策都会导致海洋垃圾问题。
三、陆源海洋污染法律规制
如今,世界上有近十亿人口居住在沿海地区,这一数字未来还会继续增长。城市化和消费将加剧固体废物的产生。由于许多城市普遍缺乏固体废物管理体制,这方面的国际规制有比较少,陆源污染问题将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成为海洋环境的重大威胁。发展中国家一个特别的问题是,人口的增长与固体废物处置基础设施的缺乏这二者的危险结合。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没有专门有效地通过回收计划或减少消费等处理快速增长的固体废物的方法,特别是沿海地区。
考虑到这些问题,1995年保护海洋环境免受陆源活动污染的《华盛顿宣言》被拟定。宣言认识到海洋垃圾陆源污染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国际关注”事项优先考虑,并聚焦由此带来的海洋环境退化。宣言还特别详述了内陆和海岸环境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虽然华盛顿宣言已经将海洋政策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陆地活动上,但它没能够彻底解决问题。由于加入协议是自愿的,那么协议在解决海洋垃圾问题的有效性上就存在着天生的局限。
尽管存在上述国际安排,但UNCLOS公约和华盛顿宣言的执行被证明是困难的。前者包括了如此宽泛的规定,以至于需要耗费哪怕是最富有国家的资源和政治意愿,却并没有过多关注到海洋垃圾的80%主要来源。后者倒是高度关注了陆上来源,然而没有约束力,是非强制性的协议,因而就排除了执行的可能。如果要以一种持久的、有意义的方式与海洋垃圾作斗争,那么海洋污染控制措施必须与综合的约束政策成为一体。国际海事立法方法朝着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的、优先考虑陆源固体废弃物减缓和管理行动的方向迈进是非常必要且紧迫的。
本文由(哈尔滨学院学生科研项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HXS20141154)
参考文献:
[1]陈斌. 基于太平洋塑料垃圾带的经济损 失分析研究[J].生态经济,2010(06).
[2]广部和也[日],沈重译. 海洋污染与国 际条约[J].国外法学,1980(05).
[3]李刚.海洋治污的法律(上、下)[J].中国 远洋航务公告,2004(10).
篇2
第一条为了防治和减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防治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具体包括:
(一)围填海、海上堤坝工程;
(二)人工岛、海上和海底物资储藏设施、跨海桥梁、海底隧道工程;
(三)海底管道、海底电(光)缆工程;
(四)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
(五)海上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六)大型海水养殖场、人工鱼礁工程;
(七)盐田、海水淡化等海水综合利用工程;
(八)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
(九)国家海洋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海洋工程。
第四条国家海洋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并接受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指导、协调和监督。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毗邻海域海洋工程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
第五条海洋工程的选址和建设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环境保护规划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标准,不得影响海洋功能区的环境质量或者损害相邻海域的功能。
第六条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根据国家重点海域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分配重点海域海洋工程污染物排海控制数量。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对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破坏海洋生态等违法行为,都有权向海洋主管部门进行举报。
接到举报的海洋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进行调查处理,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八条国家实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应当以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影响为重点进行综合分析、预测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预防、控制或者减轻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依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及其他相关环境保护标准编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海洋主管部门要求的调查、监测资料。
第九条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工程概况;
(二)工程所在海域环境现状和相邻海域开发利用情况;
(三)工程对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四)工程对相邻海域功能和其他开发利用活动影响的分析及预测;
(五)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和环境风险分析;
(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七)公众参与情况;
(八)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海洋工程可能对海岸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增加工程对近岸自然保护区等陆地生态系统影响的分析和评价。
第十条新建、改建、扩建海洋工程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有核准权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应当征求海事、渔业主管部门和军队环境保护部门的意见;必要时,可以举行听证会。其中,围填海工程必须举行听证会。
海洋主管部门在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将核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接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督。
海洋工程建设单位在办理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手续时,应当提交经海洋主管部门核准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第十一条下列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一)涉及国家海洋权益、国防安全等特殊性质的工程;
(二)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其附属工程;
(三)50公顷以上的填海工程,100公顷以上的围海工程;
(四)潮汐电站、波浪电站、温差电站等海洋能源开发利用工程;
(五)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的海洋工程。
前款规定以外的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根据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权限核准。
海洋工程可能造成跨区域环境影响并且有关海洋主管部门对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争议的,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由其共同的上一级海洋主管部门核准。
第十二条海洋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需要补充材料的,应当及时通知建设单位,核准期限从材料补齐之日起重新计算。
第十三条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后,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或者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等发生重大改变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海洋工程自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之日起超过5年方开工建设的,应当在工程开工建设前,将该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重新核准。
海洋主管部门在重新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应当将重新核准后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同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可以采取招标方式确定海洋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为海洋工程指定环境影响评价单位。
第十五条从事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单位和有关技术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和资格证书。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颁发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资质证书前,应当征求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三章海洋工程的污染防治
第十六条海洋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第十七条海洋工程的初步设计,应当按照环境保护设计规范和经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编制环境保护篇章,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和环境保护投资概算。
第十八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海洋工程投入运行之日30个工作日前,向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海洋工程投入试运行的,应当自该工程投入试运行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向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申请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
分期建设、分期投入运行的海洋工程,其相应的环境保护设施应当分期验收。
第十九条海洋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验收;验收不合格的,应当限期整改。
海洋工程需要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未经海洋主管部门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该工程不得投入运行。
建设单位不得擅自拆除或者闲置海洋工程的环境保护设施。
第二十条海洋工程在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核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自该情形出现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根据后评价结论采取改进措施,并将后评价结论和采取的改进措施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备案;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
第二十一条严格控制围填海工程。禁止在经济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繁殖场、索饵场和鸟类栖息地进行围填海活动。
围填海工程使用的填充材料应当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
第二十二条建设海洋工程,不得造成领海基点及其周围环境的侵蚀、淤积和损害,危及领海基点的稳定。
进行海上堤坝、跨海桥梁、海上娱乐及运动、景观开发工程建设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海岸的侵蚀或者淤积。
第二十三条污水离岸排放工程排污口的设置应当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环境保护规划,不得损害相邻海域的功能。
污水离岸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的海域,不得超过污染物排海总量控制指标。
第二十四条从事海水养殖的养殖者,应当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减少养殖饵料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因养殖污染海域或者严重破坏海洋景观的,养殖者应当予以恢复和整治。
第二十五条建设单位在海洋固体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工程的建设、运行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物大范围悬浮扩散,破坏海洋环境。
第二十六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应当配备油水分离设施、含油污水处理设备、排油监控装置、残油和废油回收设施、垃圾粉碎设备。
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所使用的固定式平台、移动式平台、浮式储油装置、输油管线及其他辅助设施,应当符合防渗、防漏、防腐蚀的要求;作业单位应当经常检查,防止发生漏油事故。
前款所称固定式平台和移动式平台,是指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所使用的钻井船、钻井平台、采油平台和其他平台。
第二十七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单位应当办理有关污染损害民事责任保险。
第二十八条海洋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海上爆破作业的,建设单位应当在爆破作业前报告海洋主管部门,海洋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海事、渔业等有关部门。
进行海上爆破作业,应当设置明显的标志、信号,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资源。在重要渔业水域进行炸药爆破作业或者进行其他可能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害的作业活动的,应当避开主要经济类鱼虾的产卵期。
第二十九条海洋工程需要拆除或者改作他用的,应当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批准。拆除或者改变用途后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海洋工程需要在海上弃置的,应当拆除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或者影响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部分,并按照有关海洋倾倒废弃物管理的规定进行。
海洋工程拆除时,施工单位应当编制拆除的环境保护方案,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和损害。
第四章污染物排放管理
第三十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产生的污染物的处置,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含油污水不得直接或者经稀释排放入海,应当经处理符合国家有关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二)塑料制品、残油、废油、油基泥浆、含油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残液残渣,不得直接排放或者弃置入海,应当集中储存在专门容器中,运回陆地处理。
第三十一条严格控制向水基泥浆中添加油类,确需添加的,应当如实记录并向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报告添加油的种类和数量。禁止向海域排放含油量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的水基泥浆和钻屑。
第三十二条建设单位在海洋工程试运行或者正式投入运行后,应当如实记录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备的运转情况及其污染物的排放、处置情况,并按照国家海洋主管部门的规定,定期向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权限核定海洋工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根据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确定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
排污者应当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
第三十四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作业中应当安装污染物流量自动监控仪器,对生产污水、机舱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进行计量。
第三十五条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剧毒废液和高、中水平放射性废水;严格限制向海域排放低水平放射性废水,确需排放的,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
严格限制向大气排放含有毒物质的气体,确需排放的,应当经过净化处理,并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向大气排放含放射性物质的气体,应当符合国家放射性污染防治标准。
严格控制向海域排放含有不易降解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的废水;其他污染物的排放应当符合国家或者地方标准。
第三十六条海洋工程排污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全部专项用于海洋环境污染防治。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家海洋主管部门制定。
第五章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第三十七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海洋工程正式投入运行前制定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八条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及其相邻海域的环境、资源状况;
(二)污染事故风险分析;
(三)应急设施的配备;
(四)污染事故的处理方案。
第三十九条海洋工程在建设、运行期间,由于发生事故或者其他突发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时,建设单位应当立即向可能受到污染的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者消除污染,同时通报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个人。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按照污染事故分级规定及时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上级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立即派人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消除或者减轻危害,对污染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四十条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海洋工程建设活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海洋自然保护区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负责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防治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海洋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权限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依法对海洋工程进行现场检查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文件、证件、数据以及技术资料等,进行查阅或者复制;
(二)要求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或者相关人员就有关问题作出说明;
(三)进入被检查单位的工作现场进行监测、勘查、取样检验、拍照、摄像;
(四)检查各项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安装、运行情况;
(五)责令违法者停止违法活动,接受调查处理;
(六)要求违法者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事态扩大。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进行现场执法检查时,应当出示规定的执法证件。用于执法检查、巡航监视的公务飞机、船舶和车辆应当有明显的执法标志。
第四十四条被检查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材料,不得拒绝或者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公务。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海洋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工作应当予以配合。
第四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对违反海洋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行为,应当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有关海洋主管部门不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的,上级海洋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依法作出行政处理决定或者直接作出行政处理决定。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六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负责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运行,限期补办手续,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未经核准,擅自开工建设的;
(二)海洋工程环境保护设施未申请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即投入运行的。
第四十七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运行,限期补办手续,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海洋工程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或者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发生重大改变,未重新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的;
(二)自环境影响报告书核准之日起超过5年,海洋工程方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未重新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核准的;
(三)海洋工程需要拆除或者改作他用时,未报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批准或者未按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
第四十八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运行,并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保护设施的;
(二)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或者未按要求采取整改措施的。
第四十九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运行,限期恢复原状;逾期未恢复原状的,海洋主管部门可以指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代为恢复原状,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承担,并处恢复原状所需费用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一)造成领海基点及其周围环境被侵蚀、淤积或者损害的;
(二)违反规定在海洋自然保护区内进行海洋工程建设活动的。
第五十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围填海工程中使用的填充材料不符合有关环境保护标准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建设、运行,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原核准该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规定报告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备的运转情况或者污染物的排放、处置情况的;
(二)未按规定报告其向水基泥浆中添加油的种类和数量的;
(三)未按规定将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应急预案备案的;
(四)在海上爆破作业前未按规定报告海洋主管部门的;
(五)进行海上爆破作业时,未按规定设置明显标志、信号的。
第五十二条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进行海上爆破作业时未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资源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建设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在重要渔业水域进行炸药爆破或者进行其他可能对渔业资源造成损害的作业,未避开主要经济类鱼虾产卵期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予以警告、责令停止作业,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三条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单位违反本条例规定向海洋排放含油污水,或者将塑料制品、残油、废油、油基泥浆、含油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残液残渣直接排放或者弃置入海的,由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责令限期清理,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清理的,国家海洋主管部门或者其派出机构可以指定有相应资质的单位代为清理,所需费用由海洋油气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单位承担;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四条海水养殖者未按规定采取科学的养殖方式,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或者严重影响海洋景观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止养殖活动,并处清理污染或者恢复海洋景观所需费用1倍以上2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五条建设单位未按本条例规定缴纳排污费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拒不缴纳的,处应缴纳排污费数额2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第五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责任者应当排除危害,赔偿损失。完全由于第三者的故意或者过失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由第三者排除危害,承担赔偿责任。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七条海洋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核准海洋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二)未按规定验收环境保护设施的;
(三)未按规定对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报告和调查处理的;
(四)未按规定征收排污费的;
(五)未按规定进行监督检查的。
第八章附则
篇3
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当代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我国社会未来的良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包括自然环境、地球生物、人类环境等的保护。随着人类的发展,地球环境现已面临非常大的挑战。在生态文明建设下,人类更应加强环境保护,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节能节电;垃圾回收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通过保护生态环境来改善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实现和谐共处的目标,这些努力的过程和成果就叫作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包括人与自然之和谐共处、一起面对灾难、建设美好未来的有关行为,要求人类改变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和行为,从敬畏自然,到征服自然,再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性价值判断。面对如今资源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环境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在自然界出现一些危及人类的相关问题时,应采取一些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改善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来保障和改善人类现实的生存环境,促进社会各方面健康良好的发展,这就是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种,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层面。由于环境保护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我们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资源利用方面,合理安排和利用自然资源;在环境保护方面,应防止受到更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以此来扩大社会资源的再生产,让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是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要想顺利全面地建成小康社会,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国际形象,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做好环境保护工作,这样才能维持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社会资源的再生产和再利用。政府作为保护环境的主要角色,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保障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饮水、食品安全,为维护社会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资源保障。一个国家若要得到长期的稳定和发展,就绝对不能忽视环境保护。因为空气污染严重,在国外曾经出现过售卖空气罐头的情况;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全球的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水资源严重缺乏的状况。同时随着土地沙漠化等问题的进一步恶化,能够保障人类生存的土地也在进一步减少。如果再不加强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人类社会就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生存问题也可能会处于非常严峻的境地,国民经济也无法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要保护环境来维护人民健康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不能为满足生存发展需求而破坏环境。在政府的工作中,环境保护是发挥作用的重要领域。
2我国环境保护的现状
2.1土壤的严重破坏
土壤作为培育植物的根本,既为植被提供最基本的生长支撑,同时也能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就目前而言,全球有超过100个国家的耕地肥沃程度在逐渐降低,这对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在一些热带国家,因为人类的不恰当耕种、过度放牧等行为,原始森林遭到破坏,使许多土地失去了植被的保护,无法留住土壤中的养分。在外的土地变得非常脆弱,在风雨长期的侵蚀下,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等情况十分严重。因为农业的发展,在种植农作物时,在土壤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土质遭到严重破坏。还有工业废弃物的随意堆放等,都是导致土地遭到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
2.2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指在人类社会中,因为生产生活产生的一些废弃物,采用某些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和利用方式,使得一些对环境有害的物质进入到空气中,并达到一定的浓度,因此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现象。在我国北方,因为工业发展的需要及城市居民供暖所产生的废气,每天都有大量的废气排放到空气当中,这些废气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健康,甚至使许多人失去生命。
2.3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但是基础设施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速度,导致城市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出现城市人炸、生活用水需求扩大及地下水受到污染等状况。同时随着一些大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很有可能会延伸到自然环境,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4生物多样性减少
因为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使得许多原本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物种因此失去了生存空间,也由此导致了很多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这些生物多样性的价值,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将会直接影响到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
2.5资源浪费
近些年,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源浪费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这种浪费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的浪费上。据有关预测,再过20年,全世界处于缺水状况的人口将进一步增加。
2.6海洋环境污染
由于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里的生物资源进一步减少。这不仅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还有许多靠着捕捞鱼类生活的人将会有可能因此失去生活来源。不仅如此,因为海洋环境的污染,许多海洋生物也会因此受到污染,携带给人类一些危害身体健康的物质。对那些食用海洋食品过多的人而言,这种威胁是致命的。与此同时,沿海地区也受到了空前巨大的人口压力。现在全世界有超过一半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这种巨大的人口压力使得脆弱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
3环境保护的措施
3.1健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完善相应机制
对环境保护来说,最严格的制度才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保障。地方政府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管理者的角色,要想建立良好的环境保护制度,政府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首先,应当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机构,让相关责任人做出正确的决策,并且承担主要责任;其次,建立环境考评制度,以资源利用、环境利用、生态效益等为指标,考评一个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引领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走上正确的轨道;再次,应该建立自然资源的相关用途管理制度,建立起完整的追责机制和环境保护监督机制;最后,国家应该以立法的形式,将相应的制度赋予法律的效应,例如对环境保护区的划定等,都应该仔细考量。
3.2提倡节能节电
因为现今能源紧张的状况越来越严重,要求政府进一步开展节能节电工作。各种新型的节能型产品日趋完善及普及,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提倡使用节能节电产品。比如,在夏天的时候,将室内的空调温度调得稍微高一点,这样就可以节省非常大一部分的电力,对整个城市来说,既缓解了供电压力,也节约了许多的资源。在冬天的时候也是如此,可以将室内空调的温度调低一些,也可以不打开室内空调,在感觉有些寒冷时可多加件衣服。其实很多小的措施就可节约许多电力资源,这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除此之外,还可将家中的普通灯泡换为节能灯泡,节能灯比白炽灯可节约电能80%,这样就能节约许多的电。
3.3做好垃圾回收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有接近一半的垃圾属于可回收性垃圾,具有很大的再利用价值。据统计,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可利用却未得到正确利用的废弃物价值超过200亿元,其中以废钢铁、废纸为主。目前,我国有许多的废弃物都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收利用,如果能将这些垃圾很好地利用起来,就能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浪费。垃圾分类和回收是一项繁杂而又巨大的工作,需要政府采取许多有效的措施,在各个部门和行业之间进行综合管理,实现垃圾回收利用。比如,因为不同垃圾的性质,在回收和利用它们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也需要社会企业的相应配合,应实施垃圾分类管理,并建立有效的法律保障体系。
3.4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我们应重点防止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首先,对工业生产导致的废弃物排放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在排出废弃物之前,利用相关的机器设备进行过滤,将废弃物对环境的破坏力降到最低;其次,对某些大量排放废弃物的工厂实施排放规定,尽量做到节能减排。在交通运输方面,需要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和研究,减少汽车尾气和噪音对环境的破坏。环境破坏主要体现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开发方面,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相应交通点的设置及大型工业项目等,都是造成环境大面积破坏的重要原因。
3.5加强自然环境保护
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仅要保护自然界的生存物种,还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特别是保护自然界的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以及自然发展过程中留下的相关遗迹等。另外,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规划,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应治理土地沙漠化、控制人口增长及合理配置资源等,这也都属于自然环境保护的内容。
3.6日常生活行为的环保
对普通公民来说,应通过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进行环境保护。比如,在进入自然保护区时,将人为的破坏力降到最低;多使用低碳的交通方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不随意燃放烟花爆竹;节约纸张,多次利用;不浪费食物,节约粮食;合理适度消费,节约公共资源;随手关灯;随手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等。这些措施看似微不足道,但要是人人都这样做,产生的效果一定是不可忽视的。
4结语
做好环境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我们应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做好环境保护,对人类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和必要的保护,这不仅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对全世界的生态环境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成.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到生态文明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14,(4).
[2]王建安,贾亚娟,黄哲.论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内在统一性[J].环境与发展,2014,(6).
篇4
关键词 晚秋蚕; 发病原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S88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3-0276-01
目前,吴江市松陵镇的养蚕方式,除小蚕期部分蚕农共育外,大蚕期及绝大多数蚕户的小蚕期都是分户饲养。由于各蚕农之间的养蚕条件、饲养技术、防病消毒等工作的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技术推广带来一定的难度,导致该镇晚秋蚕病大暴发。特别是2011年晚秋,发病量之多、发病面之广属历史少有。据调查,全镇85%以上农户不同程度地发生蚕病,发病严重的户达75%以上,个别户几乎颗粒无收,这不仅挫伤了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影响了蚕桑生产的稳定和发展,同时增加了行业不稳定,个别蚕农甚至认为是蚕种品质问题。为了搞好蚕病防治工作,笔者对晚秋蚕发病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1 发病原因
1.1 消毒不彻底
一是蚕前消毒不彻底,蚕农蚕前消毒的意识淡薄。由于松陵镇是粮桑间作地区,农药污染十分严重,一般不养夏蚕及早秋蚕。因此,蚕农认为春蚕与晚秋蚕之间时间间隔长,消毒与不消毒无所谓,进行消毒敷衍了事,达不到消毒效果。二是蚕前消毒不到位。养蚕期间,一些蚕农对蚕病防治不够到位,为了图省力,不按标准撒石灰与防僵粉,往往到了蚕发病时才进行防治,延误了防治时间,导致蚕病唯以控制;一些蚕农未将病蚕放在石灰消毒盆内,而是随地乱扔,甚至喂鸡、喂鸭,造成了病原广泛传播。三是蚕后消毒不全面。蚕农对回山消毒意识不强,回山后仅对蚕室进行清扫消毒,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消毒。一些蚕农把蚕沙随地乱放,甚至在场上摊晒;一些蚕农养蚕结束后不及时清除蚕沙,旧柴龙、旧蚕纸、防干纸不经消毒就保存起来,留到下一期再用,严重污染了蚕室,使病原菌反复传播,造成重复感染[1-2]。
1.2 污染严重
2011年,由于稻飞虱大暴发,水稻田农药使用频繁,导致空气污染十分严重,而松陵镇又是粮桑间作地区,因此桑叶污染非常厉害。同时,一些蚕农在桑田治虫时,农药使用不当、配药偏重、方法不对,使农药残效期延长,桑叶残毒重,蚕儿吃叶后造成农药积累性中毒。另外,工厂废气排放,污染桑叶,使蚕儿吃叶后中毒,严重增加了蚕的发病率。
2 防治对策
2.1 严格消毒,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防止病菌蔓延
病原菌是蚕发病的根源,彻底消灭病原菌是蚕病防止极为重要的环节。由于晚秋蚕季节气温较高,湿度较大,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因此,在养蚕前、养蚕中、养蚕后要进行认真、严格、全面、彻底的消毒[3-4]。
2.1.1 进行蚕前彻底消毒。养蚕前的消毒一定要认真、严格、全面、彻底。具体分2个步骤:第1步物理消毒。对蚕室、蚕具及周围环境按“搬—扫—洗—晒—刷”的程序做好蚕前的消毒准备工作。具体步骤是:搬,消毒前把蚕具从蚕室搬出,蚕具晒干后搬回蚕室;扫,把蚕室内外打扫干净,不能用清水冲洗的地方要擦干净;晒,把蚕具放在阳光下曝晒;刷,蚕室扫干净后用新鲜石灰浆粉刷墙壁和天花板。第2步化学消毒。物理消毒结束后,对蚕具、蚕室用消杀精消毒(药消结束后,为了更好地提高消毒效果,要把消毒好的蚕具封闭在蚕室内,并保湿12 h以上)或用优氯净烟熏剂熏蒸。对蚕室的6个面进行石灰水消毒。
2.1.2 把好蚕期防病消毒关。养蚕期间,要加强卫生及技术处理,杜绝病源存在,减少病蚕的发生。蚕中采用防僵粉、灭僵灵及新鲜石灰进行蚕体、蚕座消毒,4~5龄期要按要求添食抗菌素,预防蚕病发生;每张蚕种新鲜石灰重量不得少25 kg;大蚕期要加强通风排湿,切忌闷热潮湿,遇高温多湿天气要打开门窗加强通风换气。
2.1.3 把好眠起处理关及稀放饱食关。眠起是家蚕各个龄期新陈代谢的薄弱环节,一定要把好各龄期的眠起处理技术,眠前眠后加好眠网并去除蚕沙,同时要及时匀扩座,防止蚕头数过密相互抓伤而诱发蚕病,并做到良桑饱食,增强蚕儿体质,提高抗病率。
2.1.4 把好回山消毒关。养蚕结束后,应及时处理蚕沙、病蚕及杂物,并集中深埋,经发酵后再作肥料;柴龙立即集中烧毁,方格蔟应用火烤,去除浮丝等残留物,再经太阳曝晒并消毒后捆扎保管;蚕室、蚕具要彻底打扫清洗干净,并用1%有效氯漂白粉液或1%~2%石灰浆喷洒消毒。
2.2 搞好桑园治虫,防止虫、蚕交叉感染
桑地害虫多,桑虫携带的病菌通过尸体和粪便,污染桑叶,造成虫、蚕交叉感染,诱发蚕病。因此,要加强桑园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时做好桑园治虫管理工作,防止害虫蔓延,以减少虫、蚕交叉感染的机会,确保蚕能吃到新鲜、优质的桑叶[5-7]。
2.3 合理使用农药,防止农药及废气中毒
蚕桑部门应加强同农业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农田的治虫时间、用药品种和用药量,尽可能协调选用对蚕儿危害少的农药;对粮田与桑地交界处严格使用弥雾器,用药时应注意风向,尽量做到对桑地逆风时喷药;桑园治虫时应购买桑地专用农药,并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合理使用。在残效期内的桑叶不能喂蚕,过了残效期用叶也要采用少量桑叶试喂,确认无毒后方可大量用叶。另外,桑地应尽量不要选择在有废气排放的工厂附近,防止废气污染桑叶而造成蚕儿废气中毒。
3 参考文献
[1] 张如斌.小蚕共育技术要点[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5):169-170.
[2] 孙帆.蚕常见病的症状识别技术[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2):96-97,101.
[3] 李清明,张春燕,康树仁.稳定汉中市蚕桑产业的几点建议[J].汉中科技,2012(4):11-12.
[4] 蔡明华,郝传庆.滨海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考[J].中国蚕业,2012,33(3):35-36,40.
[5] 候荣志,许永明.塑料大棚地蚕育技术.塑料大棚地蚕育技术[J].广西蚕业,2002(4):19-20.
篇5
关键词 农业环境;环境污染;农业生态;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X1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266-03
农业环境是指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1],包括农业用地、用水、大气、生物等。农业环境由气候、土壤、水、地形、生物要素及人为因子所组成,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环境主要包括农田、森林、草原、灌溉水、空气、光、热及施用于农田的肥料、农药和农机具等。这些农业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农业环境综合体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人类创造出生产上和生活上必需的大量物质。当前我国农业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
1 我国农业环境现状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是当前中国农业环境的2个突出问题。农业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农业资源衰退,自然灾害加剧,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农田、牧场受工业(包括乡镇企业)“三废”污染严重。大量使用农药,造成土壤、水体污染和农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不合理施用化肥,引起土壤团粒结构破坏、地下水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业环境恶化危害农业生产和人体健康,导致农业减产、绝产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环境破坏不仅会降低农业环境的生产力及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且会对气候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进而危害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1 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
1.1.1 工业和城市“三废”的排放,造成工业、城市和乡镇企业污染。工业和城市“三废”是指工业生产所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三废”污染中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若不经一定程序的处理,或超标排放到大气、水体、土壤等生态系统中,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的容量,由此污染环境,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平衡,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三废”污染不经妥善处理,不仅会直接危害环境,还有可能在环境中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由此产生新物质,进而通过不同的途径例如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等进入人体,经直接作用或间接作用而危害人类健康。由于工业生产常产生大量废气,如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硫化氢、氟化物、氮氧化物、氯化氢、一氧化碳、铅化物、汞化物、铍化物、烟尘及生产性粉尘,会严重污染大气环境。而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会导致水质败坏,破坏水产资源,影响生活、生产用水。
据调查,中国5.5万km河段有23.7%的水质不符合灌溉要求,4.3%的河段严重污染、鱼虾绝迹;受污染的农田面积达666.67万hm2。2000年对30万hm2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壤有害重金属抽样监测发现,其中有3.6万hm2土壤重金属超标[2],超标率达12.1%。
1.1.2 过度施用化肥、农药造成的土壤污染。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地膜用量和覆盖面积也已居世界首位[3]。在农业生产中,广大农户为片面追求农产品质量,不合理地施用各种化肥,造成化肥大量流失。据报道,我国化肥使用量接近40 t/km2,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 t/km2的安全上限。另外,施肥结构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不仅引起硝酸盐积累,造成土壤污染,而且通过农田径流造成水体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污染,甚至影响到地下水和空气的质量。
农药污泥等农用化学物质也严重污染土壤和大气环境。农药在大气中扩散和流失及在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中国每年使用农药约23万t,其中除草剂占17%,杀菌剂占21%,杀虫、杀螨剂占62%,而在杀虫剂中,具高毒性的有机磷农药占70%。目前使用的农药,有些在较短时间内可以通过生物降解成为无害物质,而包括DDT在内的有机氯类农药难以降解,属于残留性强的农药。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通过植物根系进入植物体内。农药进入河流、湖泊、海洋,造成农药在水生生物体中积累。在自然界的鱼类机体中,含有机氯杀虫剂相当普遍,浓缩系数为5~40 000倍。尤其是有机农药大量施用,造成严重的农药污染,成为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威胁。
1.1.3 畜禽粪便污染。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有机污染物,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畜禽粪便中含有大量的氮磷化合物,尤其是在饲料的氨基酸不平衡、可利用养分低的情况下,含量更高。如肉仔鸡粪便中约含有50%的食入氮及55%的食入磷。这些氮和磷进入土壤后,会转化为硝酸盐和磷酸盐,含量过高会使土地失去生产价值,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使水体的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水体富营养化后,蚊蝇及其他昆虫大量孳生,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体溶解氧量大幅减少,鱼虾等水生动物因缺氧而死亡。此外,粪便中因含有硫化氢、甲基吲哚、脂肪族的醛类、硫醇、胺类和氨气等,所以堆积过久会产生恶臭的气味,危害人畜的健康[3-5]。
患病或隐性带病的畜禽会排出多种致病菌和寄生虫卵,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金黄色葡萄球菌、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禽流感和马立克氏病毒、蛔虫卵、毛首线虫卵等。据化验分析,畜牧场所排放的每1 mL污水中平均含33万个大肠杆菌和66万个肠球菌;沉淀池内的污水中,蛔虫卵和毛首线虫卵分别高达193.3、106.0个/L。如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大量蚊虫孳生,而且还会成为传染源,造成疫病传播,影响人类和畜禽健康[3]。
1.1.4 新兴设施农业产生的塑料等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农业节水,但地膜残留污染的问题比较严重。2005年我国地膜用量超过180万t,地膜年残留量近千吨。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用地膜的使用寿命一般为1~2年,每次使用后总有部分地膜因破碎无法清理而残留在土壤中,残膜不能腐烂分解,积累过多,造成农田固体废物污染。有研究资料表明,地膜残留量在60 kg/hm2以上就可使农作物减产10%以上。据一些省、市的调查,被调查区地膜平均残留量为3.78 t/km2,减产损失达到产值的20%左右。因为残留的地膜不但给田间管理带来不便,而且还极大地破坏土壤的耕层结构,使土壤的理化性状变劣,严重影响土壤的通透性以及水分的上下输导,妨碍种子的发芽、生长,同时还助长了细菌等有害生物的活动、从而造成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不良,导致农作物减产。
1.1.5 焚烧秸秆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土壤结构破坏。秸秆焚烧会污染大气,影响大气环境质量。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3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其中二氧化硫的浓度比平时高出1倍,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比平时高出3倍,相当于日均浓度的五级水平。当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对人的眼睛、鼻子和咽喉含有黏膜的部分刺激较大,轻则造成咳嗽、胸闷、流泪,严重时可能导致支气管炎发生,影响人体健康。焚烧秸秆还会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能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土壤氮、磷、钾的缺失,农田质量下降,影响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充分吸收,直接影响农业收益。
1.2 生态破坏的主要表现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原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从而使人类、动物、植物的生存条件发生恶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方面。
1.2.1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严重。随着森林的砍伐和草场的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土壤侵蚀日趋严重。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30%~80%的灌溉土地均不同程度受到渍害和水涝灾害的影响,由于侵蚀而流失的土壤每年高达240亿t。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79万km2,每年土壤流失总量达50亿t,全国总耕地的1/3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土地沙漠化不断加剧,面积已达1.3亿hm2;盐碱地逾600万hm2。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黄土高原地区,该区总面积约54万hm2,水土流失面积已经达到45万hm2,其中严重流失面积约29万hm2,每年通过黄河三门峡向下游输送的泥沙量达16亿t。其次是南方亚热带和热带山地丘陵地区。此外,华北、东北的水土流失也相当严重。
1.2.2 农业资源衰退。中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于世界第3位,我国各类土地资源绝对量虽然比较大,但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很少。《200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指出:2000年中国耕地总面积为1 282亿hm2,人均耕地面积为0.101 hm2,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2。由于基本建设等对耕地的占用,目前全国的耕地面积以每年平均数十万公顷的速度递减。而且人均耕地在逐年减少,现有耕地中有近1/2的耕地条件较差或存在某些障碍因素。我国耕地的土壤质量呈下降趋势。全国耕地有机质含量平均已降至1%,明显低于欧美国家2.5%~4.0%的水平。东北黑土地带土壤有机质含量由刚开垦时的8%~10%降至目前的1%~5%;中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50%以上的耕地微量元素缺乏,70%~80%的耕地养分不足,20%~30%的耕地氮养分过量。由于有机肥投入不足,化肥使用不平衡,造成耕地退化,保水保肥的能力下降。2000年,西北、华北地区大面积频繁出现沙尘暴与耕地的理化性状恶化,团粒结构破坏有很大关系。
1.2.3 农用水源短缺,特别是北方农用水源严重短缺。据报道,目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 200亿m3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55 000亿m3的淡水,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2000年,全世界通过下水道和工业管道排放的污水量达16 000~21 000亿m3。由于水质污染导致发病率上升,水生物死亡。据有关专家预测,仅我国每年由于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150亿元,1985—2000年我国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 735亿元。2002年山东省近400万hm2农田无水灌溉,50万hm2绝收[6]。
1.2.4 草原不断退化。中国草原总面积约3.53亿hm2,可利用草地面积3.12亿hm2,占国土面积的40%以上,居世界第四位。但由于长期对草原资源的自然粗放式经营,我国草地累计退化面积已达6 670万hm2,并且沙化、碱化、退化的状况有加剧趋势。内蒙古和青海许多牧场的产草量比20世纪50年代下降了1/3~1/2,而且质量变劣。
2 农业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农业环境是自然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物质条件,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区域性的特点。农业环境遭受污染,制约农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构成了威胁。因此,应当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农业环境被污染和破坏,对于已经污染的农田,应当尽快恢复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地力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7]。
农业环境保护就是利用法律、经济、技术的各种手段,使农业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维持良好的状态,防止其遭受污染和生态破坏。其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护农业生态平衡的综合措施。
2.1 制订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的技术经济政策
强化农业环境管理,制订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法规,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管理体制。农业、林业、水利、环保、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责加强对农业生态功能保护区管理、保护与建设的监督。切实加强对水、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矿产等重要自然资源的环境管理,严格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2 及时处理农用污水、固体废弃物,防治工矿企业“三废”污染
有机物、酸、碱及无机盐的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不合理排放。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时处理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做到达标排放,控制污染物进入农业环境。在农业生产中,特别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禁止进行污水灌溉和使用农用污泥,也是保护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7]。
工业废渣会对环境造成破坏,但其也是一种自然资源,应合理开发利用,以开辟新的原料来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废渣堆放场所,要有防止扬散、流失等措施,以防止对大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7]。凡已有综合利用经验的废渣,如高炉矿渣、硫铁灰、钢渣、煤灰粉尘、电石渣、赤泥、白泥、洗煤泥、硅锰渣、铬渣等,必须纳入工艺设计、基本建设与产品生产计划,实行“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不得任意丢弃。
工业布局和选择厂址时,需充分考虑工业“三废”排放对环境的影响。如工业企业一般应避免布置在城镇居民区的上风向和水源上游;一些污染较大的工业如冶金、化工、造纸业要远离城市中心;大工业企业与生活区间要有适当的隔离带,以减少环境污染的影响等。大力采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开展“三废”综合治理,是防治工业“三废”污染、搞好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之一。
2.3 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和高选择性新农药,研究农药加工和新的施用方法
防治农药污染,积极推广综合防治病虫害技术,在农药污染防治方面,除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外,还应采取多种措施。一是调查研究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及时预报,在关键时期适时用药,减少用药次数。二是研究推广先进的喷雾技术,改进农药剂型,开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易分解的农药,提高防治效果。三是推广采用生物防治、人工防治、生态防治、营养防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大大降低农药的污染。四是对农药残留超标的农田,改为制种田或改种经济作物、花卉、苗木,减少对粮食、蔬菜的危害,保护人体健康[7]。
2.4 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化肥污染
一是防止化肥污染,不要长期过量使用同一种肥料,掌握好施肥时间、次数和用量,采用分层施肥、深施肥等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二是配合施用化肥与有机肥,增强土壤保肥能力和化肥利用率,减少水分和养分流失,使土质疏松,防止土壤板结。三是加强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增施磷肥、钾肥和微肥,降低农作物中硝酸盐的含量[7]。四是制定防止化肥污染的法律法规和无公害农产品施肥技术规范,使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肥料的施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效控制化肥对土壤、水源和农产品产生的污染。
2.5 加强农业环境监测,防治重金属污染
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则很难修复。因此,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严格控制和消除污染源。对于已经污染的土壤,要采取相应措施,阻止污染物进入食物链。一是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定期监测,做好基本农田保护,防止重金属污染土壤。二是在已经污染的土壤上,选择种植抗性强、富集量小或不进入食物链的农作物。如玉米不易吸收残留重金属且有抗性较强,瓜果类和根茎类蔬菜对重金属残留的吸收量较小,也可选择种植。或将污染农田改为制种田或改种其他经济作物,如棉花、花卉、苗木等。三是通过施用碱性肥料提高土壤pH值,使重金属生成沉淀,或者施用有机肥及抑制剂,使重金属形成络合物,降低其有效态含量。四是采取各种农业措施,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态,促进重金属迁移转化,减少重金属危害[7]。
2.6 加强生物卫生防疫,防治禽畜粪尿污染
养殖场在治理规模化禽畜粪尿污染时,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制订标准,规范管理,对禽畜粪尿进行生物化处理,采用生物技术,利用有益的微生物对禽畜粪尿进行高温发酵腐熟,将粪便进行彻底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农业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的冲击效应是全方位的,涉及到了以人为中心的整个食物链的安全,环境污染不仅给人类的健康带来危害,而且还具有遗传作用。因此,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3 参考文献
[1] 农业大词典编辑委员会.农业大词典[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8:1193.
[2] 阿怀念.农业环境污染的途径及治理措施[J].甘肃农业科技,2002(8):44-45.
[3] 陈慧萍,吴景央,许永江.浅谈沼气工程在改善养猪业污染中的作用[J].福建畜牧兽医,2003,25(5):9.
[4] 刘波.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甘肃农业,2004(3):35-36.
[5] 纪雄辉,鲁艳红,郑圣先.湖南省畜禽粪便污染及其综合防治策略[J].湖南农业科学,2006(3):123-125.
篇6
公司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公司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防止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国家其他有关法规、政策,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公司各单位必须坚持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通过推进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数量。第三条在原料、器材、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应将相应废物的回收、处置列为卖方的责任。在为其他单位提供技术服务、生产服务和其他服务时,也应明确固体废物处置责任。第四条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和处置单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环境应急计划,最大程度地消除或减少各类事故对环境的污染。第五条废物贮存、处置的设施、场所的建设、管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的有关规定。第六条为便于废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对固体废物应分类收集和储存。第七条从事固体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等经营活动的单位,必须获得法规规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许可。由公司管理的独立法人企业和公司外单位,必须执行公司市场管理和环境保护专业市场管理的审批程序。第八条在固体废物的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过程中,要避免和控制二次污染。第九条公司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固体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处置等工作;公司机关各部室按职责分工负责本系统业务范围内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公司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监督监察工作。第十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单位和在公司从事固体废物收集、处置、运输等经营活动的公司外单位。第二章危险废物第十一条凡列入现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管理均应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公司所属单位涉及的主要危险废物有:hw01医院临床废物、hw02医药废物、hw03废药物、药品、hw08废矿物油(包括含油污泥)、hw09废乳化液、hw18焚烧处置残渣、hw34废酸、hw35废碱、hw36石棉废物、hw42废有机溶剂。第十二条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向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报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审批。管理计划应当包括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制公司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报送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危险废物管理计划每年编制一次。第十三条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第十四条收集、贮存危险废物,必须按照危险废物特性分类进行。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第十五条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第十六条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一年;确需延长期限的,必须提前一个月报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批准。第十七条运输危险废物时,必须采取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并遵守国家有关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的规定。第十八条禁止将危险废物与旅客在同一运输工具上载运。第十九条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场所、设施、设备和容器、包装物及其他物品转作他用时,必须经过消除污染的处理,方可使用。第二十条在发生或者有证据证明可能发生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时,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根据需要可责令停止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环境污染事故的作业,采取防止或者减轻危害的有效措施。第二十一条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第二十二条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办理危险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环境保护行政审批手续。第二十三条使用各种化学药剂、试剂的科研单位和化验室必须采用符合规定的包装和场所,临时贮存产生的危险废物。第二十四条废油、废机油、废油漆、废乳化液及其包装物应按采购合同约定由供货单位定期回收。第二十五条未列入第一条、第一条的危险废物管理应符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第二十六条除了由供货单位回收和业主处置的危险废物外,所有危险废物的处置由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监管,未经批准,单位不得自行处置。第二十七条公司所属单位接收和处置其他单位危险废物时,必须经过公司主管部门组织的技术、经济和法规方面的全面论证,并得到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的
批准。第三章一般工业废物第二十八条非危险工业废物不得与危险废物和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存放和处置。第二十九条机械加工和维修等过程产生的金属废物应全部回收利用。第三十条燃煤锅炉的灰渣、粉煤灰的临时存放场所应有防泄露、防渗漏、防扬尘的“三防”设施。灰渣、粉煤灰的综合利用率要达到100%,不得新建灰渣、粉煤灰的永久填埋场所。第三十一条建筑垃圾应运输到经过批准的指定地点填埋,或用于其他用途。第三十二条本办法未列入的其他工业废物的管理也应符合本办法的有关规定。第四章生活垃圾第三十三条本章所指生活垃圾包括居住区、公共建筑、固定生产场所和野外施工作业等非固定生产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第三十四条生活区垃圾必须日产日清。第三十五条垃圾箱(间)布置、垃圾清运时间的安排应尽量避免臭味、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第三十六条垃圾收集和运输应密闭化,防止暴露、散落和滴漏等造成的二次污染。应采用压缩式收集和运输方式,淘汰敞开式收集和运输方式。第三十七条生活垃圾要集中送到市政或由公司所属单位管理的生活垃圾处置场(点)。第三十八条生活垃圾处置场所应设置隔离、封闭、警示等装置,避免污染物的扩散和迁移,防止无关人员和动物的进入。第三十九条野外施工作业的应设置生活垃圾箱要妥善收集生活垃圾,并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置。第四十条应根据最终处置的方式,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废纸、废金属、废玻璃、废塑料等材料。第四十一条在选择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工艺时间,应优先考虑余热和沼气利用。第五章监督与处罚第四十二条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和各单位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监察。第四十三条凡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未造成污染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5000元以下处罚,造成污染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5000~10000元处罚。第六章附则第四十四条海洋运输的废物管理、放射性废物管理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公司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四十五条本办法由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解释。第四十六条本办法自之日起执行。附《刑法》有关条款第一百一十五条违反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的管理规定,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中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其徒刑。第一百八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篇7
【关键词】建筑企业;绿色施工;环境保护
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一般来讲,建筑活动使用了人类所使用的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而造成的建筑垃圾也占人类活动产生的垃圾总量的1/3,面对世界人口的急剧增加,自然资源的日渐枯竭已成为人类的生存危机,如何改变这种危机,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然而,“绿色施工”概念的应运而生,给我们找到了人类建筑工程解决课题的方向和目标。
一、节约能源
1.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优先采用技术成熟、能源消耗低的工艺和设备。
2.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保证机械设备运转正常,降低能源消耗,不要因机械设备的跑、冒、滴、漏等不正常运转而造成能源浪费。
3.在机械设备及工地办公室的电器等闲置时关掉电源。
二、节约材料
1.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资源消耗。
2.采用轻集材料及轻集混凝土,减少自重,节省原材料。
3.采用高强、高性能的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减少水泥和混凝土的用量;并且,充分利用工业废渣(如粉煤灰、矿渣)生产水泥,减少固体废弃物污染。
4.采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水泥、砂石、污水、粉尘和搅拌机对环境的污染。
三、采用环保建材
1.与传统建材相比较,环保建材有以下几个特点:
(1)节约能源与资源。如用多孔砖、水泥砖代替实心粘土砖。
(2)生产过程中不形成新的污染源。
(3)使用过程以提高生产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
(4)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于资源回收的建材。
2.采用环保建筑材料,能节能减排、具体的优点是:
(1)尽量少用水泥熟料,代之以工业废渣为主的矿物外加剂,以减少大量产生的温室气体CO2对大气的污染,降低资源与能源消耗。
(2)尽量采用工业废料,如采用粉煤灰、矿渣等,以减少污染,降低成本,而且保持混凝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3)最大限度发挥高性能混凝土的优势,减少构筑物的水泥与混凝土用量,以减少结构尺寸,减轻自重,提高耐久性,保证或延长建筑物的安全使用期,使材料和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其功能。
四、节约施工用水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节约用水是我国政府大力提倡的,而水的消耗量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耗用和浪费也是很惊人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减少浪费,合理利用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装有控制水流量的设备和器具,减少施工期间的用水量。
2.采用节水型器具,摒弃浪费用水陋习,降低用水量。
3.有效利用基础施工阶段的地下水。
4.现场安装水表,监控自来水的消耗量。
5.设置废水重复、回收利用系统。
五、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
固体废弃物是指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如现场施工中产生的建材废料、建筑垃圾、办公废弃物、生活垃圾等。本人认为,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从下四个方面控制:
1.施工扬尘的控制:
(1)施工现场的产生扬尘主要有:
拆迁过程中产生的扬尘;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如挖掘、翻土、钻孔和机械破碎等产生的扬尘;现场混凝土搅拌站和砂浆机运转中产生的扬尘;砂石料场大风产生的扬尘;生产尘埃物料造成的扬尘;建筑材料、建筑垃圾的运输无覆盖产生的扬尘;锅炉、大灶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烟尘。
(2)针对以上扬尘,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有:
施工现场设置围挡,尘埃物料进行覆盖;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场内道路硬化;生产与生活使用清洁燃料。如使用石油汽、煤气等清洁能源,禁止使用燃煤大灶;设置车辆冲洗设备,施工车辆出入施工现场必须冲洗车辆防止泥土带出施工现场,影响城市卫生;施工过程堆放的渣土必须有防尘措施并及时清运。
六、对水污染进行控制
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施工污水和生活污水两大类。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污水,如没有经过适当处理就随意排放,便会污染海洋、河流、地下水等水体,直接或间接危害水中生物和土地,最终危害人民生活。如何防止水污染,下面本人简单介绍几种污水处理的方法:
1.生活污水的排放:
(1)工地厕所的污水应配置无害化化粪池,驳接市政工程的污水处理设施。
(2)工地厨房的污水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动植物油必须先除去才可排放,否则将对水体中的生化需氧量增加,从而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作用,这对水生物将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动植物油凝固并混合其他固体污物更会对公共排水系统造成阻塞及破坏。一般工地厨房污水可使用三级隔油池隔除油脂。常见的隔油池有两个隔间并有多块隔板,当污水注入隔油池时,水流速度减慢,让污水里较轻的固体及液体油脂和其他较轻废物浮在污水上层并被阻隔停留在隔油池里,而污水则由隔板底部排出,进入城市市政管网。
2.施工污水的排放
建筑工程污水包括地下水,钻探水、混凝土搅拌用水和砼养护用水等污水,含有大量泥沙和悬浮物。对于施工产生的污水,一般地可采用三级沉降池进行自然沉降,污水经过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网,地下水可以用于道路降尘、厕所冲洗等效果显著。
七、对建筑垃圾进行控制
1.工程施工过程中每日均产生大量废物,例如泥沙、砖瓦、旧模板、废塑料和废包装袋等,基本用于回填。大量的垃圾简易填埋,占用大量宝贵土地并污染环境。因此,对建筑垃圾的产生、排放、收集、运输、利用、处置的全过程必须进行系统筹划,合理处置,并应做到:
(1)施工过程中尽可能防止和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
(2)施工过程中对产生的垃圾尽可能通过回收和再利用。
(3)对垃圾的流向进行有效控制,严禁垃圾无序倾倒。
(4)尽可能采用成熟技术,防止二次污染,这样才能实现建筑垃圾的减量化。
2.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绿色施工的重要意义,争创绿色示范工程,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绿色施工专项施工方案,统筹规划,合理组织员工进行绿色施工培训,增强员工绿色施工意识。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根据施工工地的周边环境,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在进行工艺和设备选型时,应选用有利于环保的设备,如低噪声的机械设备;在进度安排上,尽量排除深夜施工,以免对周围居民造成滋扰,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2)绿色施工技术交底阶段,先加强管理人员的学习,然后由管理人员对操作层人员进行培训,增强员工的整体环保意识,增强员工对绿色施工的承担与参与。
(3)主体施工阶段,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绿色施工宣传教育,要求操作人员严格按照工程项目部已制定的环保措施进行操作。鼓励操作人员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原材料,注重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文明施工。
八、结语
总之,绿色施工重在落实国家“四节”(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境保护要求,提倡与自然共生的绿色施工将是未来建筑的主题。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开展环保绿色施工将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企业发展的方向,只有通过加强绿色施工措施,改革生产工艺,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促进现场施工与环境相协调,才能创造出绿色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混凝土养护剂;海管;混凝土配重层;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海洋工程用油气输送管道,通常在管道外防腐层表面采用喷射或挤压方式涂敷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配重层,用以保持其海底稳定性、保护其外防腐涂层免受机械损伤。混凝土是水硬性材料,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工序。在混凝土强度增长期,为避免表面蒸发和其他原因造成的水分损失,使混凝土水化作用得到充分的进行,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技术指标,同时为防止由于干燥而产生裂缝,必须对其进行养护。海管配重层混凝土现有养护方式是采用缠绕塑料薄膜遮盖的养护方法,特殊情况加盖草袋养护。其缺点是,易出现薄膜缠绕不均,局部混凝土外露,水分散失易产生裂纹,甚至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养护结束后,需要较多的物力、人力除去塑料薄膜,产生大量的废弃塑料,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一种海管配重层混凝土养护剂及其配套喷涂工艺设备的工程应用,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2 海管混凝土配重层混凝土养护剂的选择
JX-10B型混凝土养护剂是一种有机无机复合型养护剂,其主要成膜物质为水溶性硅酸盐和合成树脂乳液。这种养护剂以水为分散介质,无毒、不燃,使用方便。当这种养护剂被喷涂于新成型的水泥混凝土表面后,合成树脂乳液和水溶性硅酸盐协同成膜,形成一层不透水汽的密封薄膜层,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达到养护的目的。实测材料特性如下:
外观:无色透明液体;固体含量:23.1%;干燥时间:1h;保水率:91.0%。
3 施工工艺
3.3 操作方法
3.3.1 接通气源、电源,根据预先设定的养护剂用料量,调节隔膜泵的流量。
3.3.2 打开控制盒上的“喷枪按钮”,打开喷枪开关。
3.3.3 调节控制盒上的“扇形”控制按钮,调节喷枪的雾化及喷幅等参数。
3.3.4 将养护剂溶液喷涂在刚涂敷完的海管配重层混凝土表面上,为保证喷涂效果,减少料液的雾化损失,喷枪口距海管配重层混凝土外表面30mm左右为宜。
3.4 养护剂用量
养护剂喷洒的厚薄用每1kg溶液的喷涂面积来控制。喷涂面积过大则厚度太薄,影响混凝土强度;面积过小,则厚度大,造成浪费。JX-10B型混凝土养护剂用于海管配重层混凝土养护,按每1kg溶液喷洒1.5m2~2m2进行控制。
4 工程应用效果
4.1 涂层外观
采用JX-10B型养护剂喷涂的试验管,刚喷涂完的试验管外表面为乳白色,5个小时后,形成一层致密且坚硬的保护膜。1d 、3d、7d、28d后观测,涂层外观未出现开裂。
4.2 混凝土强度
取生产当天的混凝土制作立方体试件,采用养护剂养护,实测7d龄期强度值为52.9 MPa;28d龄期强度值为64.1MPa,满足项目“7d强度值46.0MPa,28d强度值62.0MPa”的指标要求。
4.3 混凝土配重层吸水率
混凝土配重层养护剂养护28d后,从混凝土配重层上钻取核件进行吸水率试验,实测吸水率为2.5%,满足项目“吸水率小于4%”的指标要求。
4.4 混凝土配重层抗推脱性能
4.5 混凝土配重层抗冲击性能
4.6 环境保护
以往海管混凝土配重层缠绕塑料膜养护,养护期结束,需要将塑料膜划开、剥离,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废弃塑料,造成“白色污染”。而采用混凝土养护剂后,彻底避免了这一现象。
4.7 养护场地周转效率
海管混凝土配重层使用混凝土养护剂养护,对于配重层需要修补的位置,当天就可以修补,4天后就可以进行海管倒运,缩短了海管在场地的堆放养护时间,提高了场地的周转利用率,特别是在工程项目较多、工期紧张的情况下,尤显重要。
4.8 经济性
混凝土养护剂的价格约为0.30万元/吨,每吨可以喷涂的海管混凝土配重层面积约为1500~2000m2,塑料薄膜的价格约为1.3万元/吨,每吨可缠绕的海管混凝土配重层面积为3500m2。据此测算,采用养护剂每平米的养护成本为1.5~2.0元,而采用塑料薄膜每平米的养护成本为3.7元,采用养护剂养护较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材料成本至少降低了45%。
5 工程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养护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且应在使用前将养护剂搅拌均匀。养护剂为厂方配好的标准养护剂液,使用时严禁加水稀释。实际生产过程中,应根据项目管径的大小,调节喷涂设备的流量、喷枪的喷幅、喷枪距配重层表面的距离,确保喷出的液体呈雾状,不漏喷。雨天不宜进行养护剂喷涂作业,养护剂未成膜前(成膜一般需 2 h~3h)一旦受到雨淋,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海管混凝土配重涂层进行苫盖,并在雨后重新喷涂一层养护剂。对于在吊装、倒运过程中偶然出现的混凝土配重层脱落部位,应在场地适时修补,并采用便携式喷雾器对修补后的混凝土表面补喷养护剂。养护剂喷涂时,操作人员应正确配戴劳动防护用品,且不得站在顺风位置。
结语
JX-10B型混凝土养护剂及配套喷涂工艺设备在海管配重工程上进行了应用,养护剂养护的海管混凝土配重层性能指标满足项目需要。与以往采用塑料薄膜养护相比,海管混凝土配重层采用养护剂养护不仅缩短了养护时间,而且避免了塑料薄膜养护所产生的“白色污染”,既节能减排、科学环保,又有利于场地周转、节约生产成本,海管混凝土配重层养护质量也得到了充分保障,其在海管混凝土配重涂敷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徐汉丰.新型混凝土养护剂的研究与应用[J].工业建筑,1998,28(12):48-50.
[2]JC 901-2002.水泥混凝土养护剂标准[S].
[3]寿崇琦,张志良,等.高分子乳液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剂的研制[J].公路交通科技,2004,21(1):3-6.
[4]GB/T 50081-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S].
篇9
关键词:塑料管;制作和安装;工艺;要领
Introduction For Prefabrication and Installation Gist Of Marine Plastic Pipe
PENG Xiuqing, LU Xiaoke, ZHOU yukai
( Cssc Guangzhou Huangpu Shipbuilding Co.,Ltd, Guangzhou 510715 )
Abstract: In order to grasp the key essentials of marine plastic pipe,the article relying on 27 000 DWT Multi-purpose Vessel and 14 000 KW Pelagic Rescue Tug built,parses prefabrication and Installation gist of marine plastic pipe . Ultimately, the technical guidance document of marine plastic pipe is formed.
Key words: plastic pipe; Prefabrication and Installation; Technics; Gist
1 前言
随着近几十年来航运市场和造船业的发展,在欧盟国家油轮上大面积使用的塑料管,凭借其优良的特性,已逐渐被更多的船东所熟知和接受。船的服务周期一般为25~30年,而船上使用的镀锌钢管在海水中使用寿命一般为8~10年,一艘船从服役到报废平均要更换2次管,更换维护成本高。而塑料管的使用寿命一般在30年左右,从装船开始到船报废,不需要维护。由于塑料管重量轻,耐腐蚀,不需要特殊表面处理,安装容易,因而获得了船厂施工人员的亲睐。为了掌握塑料管制作安装工艺,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安装成本,本文就塑料管的制作和安装工艺进行解析,以掌握其关键要领。
塑料按照分子特性可分为:
(1)半结晶热塑性塑料
如:PE (聚乙稀) 、PP (聚丙烯)、PVDF (聚偏二氟乙稀) 、PE-RT(耐热增强型聚乙稀)等,其韧性好,焊接更安全。
(2)无定形塑料
如:PVC-U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C (氯化聚氯乙烯)、ABS (苯乙烯-丁二烯-丙烯晴) 等,其较坚硬,安装简单、快捷和方便。
2 安全要求和保护措施
2.1 安全要求
(1)塑料管路在内场制作应注意安全,电路保护开关严格按照设备要求配置,保持施工场地通风透气,边上不能有明火作业,严禁在工作场地吸烟。安保人员应定期巡察制作场所,防止制作人员违规操作引发事故。
(2)施工过程中,PE、PB管路焊接和PVC-C/U使用的清洁剂和粘接剂挥发都可能产生有毒可燃气体,因而管路制作应在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严禁在封闭处所施工。
2.2 保护措施
(1)塑料管装卸应轻拿轻放,放置在管架内运输,避免对货物造成冲击,特别是环境温度低于0℃时塑料抗冲击强度会降低。
(2)运输和储存时需远离污泥、尘土、污水等,避免油、溶剂或其它化学品污染,搬运和堆放高度按厂家推荐执行,应避免被阳光长期照射。
(3)管路制作好后应用三防布进行缠裹,防止搬运和上船安装后被火星、污油对塑料管的破坏,三防布保护直至交船前拆除。
(4)管路在装船前端口应用盲板盲死,防止各类杂质进入管路造成破坏。
(5)塑料管路周围若有动火工作,动火前应用耐火毡搭盖塑料管,并派专职看火员看火,防止引起火灾。
3 粘接要领
无定形塑料管路系统的粘接,是管路安装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它完成的质量好坏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成败。
为验证塑料管粘接质量与胶水涂抹的均匀程度和厚度的关系,我们通过以下实验来验证:向管子表面的不同地方分别涂抹厚度不同的两层胶水,每过15秒左右用手指轻按一下涂层,会发现薄的涂层发粘和干燥得较快。几分钟后,用刀子刮开胶层就会发现薄的涂层很少或几乎没有渗透,而厚的涂层要明显得多。管子和管件上的涂层在湿润状态下完成组装后,这两层胶水会流动到一起而形成一层胶层,并且胶水层下面的粘接表面仍然保持软的状态,在紧密连接的地方将会固化到一起。随着溶剂的挥发,胶层和溶解的粘接表面将硬化并且连接强度提高。
为了获得好的连接,粘接应严格按以下规程操作:
(1)切管:管子必须切割成直角以使管端与管件底部紧密地结合,这可以用斜角锯或轮型切刀来完成,轮型切刀不适用于大管径产品,因为这可能导致管端角部的燃烧。
(2)倒角:用刀、塑料倒角器或锉刀将小直径管子末端上的毛刺全部除掉。在管端增加10-15O的倒角可以使管子容易地管件里,倒角不成功将刮掉管件内的胶水使粘接失败导致漏水。对于2?以上的压力管道,必须用15O 的修剪刀切至大约1/3管壁的厚度,不可超过管壁的1/2,建议使用专用的动力倒角器。
(3)实验干态预连接:管件被设计成了圆锥口,这样在管子插入1/3 ~ 2/3的路径时就会产生压配合。有时候,当管子和管件的尺寸都处在公差极限的状态下时,管子有可能直接管件里,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处必须加入足量的胶水来填充管子和管件之间的缝隙。
(4) 管路粘接前应做好清洁工作,刮去保护涂层,用少量酒精或专用清洁剂清洗连接部分;
用清洁剂和吸水纸彻底清洁管口和管件,去除油腻和赃物。为了保证连接质量,在清洁干净后,务必保证管口和管件干燥。
(5)做插入深度记号:为了方便检查管子是否已经达到管件的底部,需要测量管件插槽的深度并标在管子的外壁上,由于预涂剂和胶水可能毁掉这一标记,这种情况下需要再做一个增加几英寸的标记。
(6)塑料管粘接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使用前将胶水搅拌均匀,好的胶水应能在木棍上均匀流淌,若流不动表明胶水已经失效。
(7)用干净的硬毛刷将预涂剂刷到管子和管件的粘接表面上。预涂剂的使用为安装者提供了安全系数,使他们在不同温度下能够得到合适软化度的时间。在粘接表面完成预涂并呈湿润的状态下马上开始粘接工作。
(8)涂胶水:将胶水快速均匀地涂在管子的外壁上,深度比管件的插槽深度大一些。
将胶水均匀地涂在管件插槽的内壁上要避免将管件弄脏。
(9)粘接操作:快速地呈直角地将管子插入管件插槽中,插入过程中将管子转动1/4圈,以使胶水分布平整,不要在管子抵达管件插槽底部后继续旋转。好的粘接将在连接部位的口外形成足够多的胶水。在胶水仍然湿润时,连接容易从管子上脱落下来,因此要将粘接的部件抓紧在一起保持15秒钟左右。对于4?或以上管径的管子,则需要更大的轴向力以产生合适的压配合,这需要两个人来固定管子直到胶水固化,粘接操作应在3分钟内完成。
(10)操作前应将胶水盖好,防止挥发,用后的胶水刷子用吸水纸吸干,再次使用刷子也要是干燥的。
(11)完成后的移动:用干净的吸水纸或棉布将管道和连接处周围的多余胶水擦掉,这必须在胶水仍然还软的状态下完成。粘接完成后不要马上扰动粘接部位,应留有足够的时间使胶水适度地固化。由于环境温度、湿度等环境的影响,准确的固化时间难于确定,应尽量搁置到胶水彻底凝固。
(12)清洁后的吸水纸或棉布属于极易燃品,不能储存在靠近加热源或火源之处,应放到安全的地方。
4 焊接要领
塑料管焊接连接的原理:通过加热把塑料软化将塑料分子链打开,然后通过挤压让分子结合在一起,其关键是控制好加热时间和冷却时间。
(1)施工前的准备:风机、0.5KG干粉灭火器;b手套;清洁剂;切管器、倒角器、刮刀、铅笔、拉尺;电焊机。
(2)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获得施工资格。
(3)管子按照图纸指定的尺寸放料,以正确的角度进行切割,并驱除氧化层。
(4)做深度记号:测量管件插槽的深度并标在管子的外壁上。
(5)焊接步聚:将管路和管件夹好,检查对中质量,根据管子壁厚分别调节好加热板的温度、加热时间、冷却时间等。
(6)焊接的注意事项:热熔对焊焊接完成后,对外观进行检查,焊口卷边应沿整个外圆周平滑对称,翻边不得有切口或缺口状缺陷,不得有明显的海绵状浮渣和气孔;卷边的中心高度值必须大于0;焊接处的错边量不得超过管材壁厚的10%;焊口不允许翻边分离成V形。
(7)当采用承插焊时,应注意同轴和把握时间,在冷却前管材和管件不得转动和移动。
(8)焊后压量检查:检查焊点是否干净,如果焊点熔瘤上残留有黄色/黑色等残留物必须更换;检查焊点熔瘤是否为两道,两道熔瘤的大小不得超过50%,否则必须更换;检查熔瘤是否均匀,如果熔瘤不均匀,且熔瘤间出现缝隙(冷焊)必须更换;检查焊点有无气孔,气孔就是沙眼必须更换;检查是否同轴,若不同轴必须更换。
管路制作好后应在内场进行压力实验,试验压力不小于1.5 倍系统工作压力。
5 安装要领
5.1 安全注意事项
塑料管路在船上安装应注意安全,保持舱室通风透气,旁边不能有明火作业,严禁在工作场地吸烟。
5.2 安装工艺要求
(1)塑料管在搬运和安装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避免碰砸引起塑料管破坏。
(2)塑料管应在分段试安装后拆下,待打沙涂装后,在船台上进行安装保护。
(3)塑料管管码应特殊制作,必须内衬橡胶或尼龙,以防钢制管码夹坏管路。
(4)管路安装,应严格按照建造标准要求,严禁伸拉硬拽,保证管路处于自由对中状态。
(5)采用法兰连接的塑料管,在安装时应注意将橡胶垫片放整齐,保证管子圆心同轴度,严禁偏心放置。法兰连接螺栓应注意对称拧紧,保证法兰面受力均匀,要求螺栓露出1~3牙。
(6)与吸入口连接的塑料管,应确定吸入口高度后再校验连接管的制作尺寸,严禁不按要求制作管子。在分段试装阶段,应注意检查吸入口下是否已安装好防冲刷板。
(7)PVC-C/U校管和合拢管应在船上量好尺寸,按照制作要求切管,对于沾接处应做好清洁,均匀涂抹粘接溶剂,按要求将管子插入管件保持15秒钟左右,直到胶水不流动。在压力实验前最少等待24小时,使胶水得到适度的固化。严禁恶劣环境下(封闭的舱室内)制作,因为粘接有机溶剂的挥发易引发火灾。
(8)PB 、PE校管和合拢管采用热熔套管连接,施工人员应做好管路接口清洁,调节好电流、电压及焊接时间等,一次成型。若中途断电或做密性试验时发现泄露,应更换热熔套管重新焊接。
(9)护管填料防火穿舱件的安装:所有防火结构和防火节点型式应经过相应的耐火实验并得到型式认可证书后方能实施,安装要求(参考某厂家经船级社认可形式)如下:FS-60舱壁、甲板防火贯穿耐火装置,金属套管长度为 105 mm-250 mm、外径42 mm- 219 mm、壁厚3 mm-10 mm,安装于舱壁或甲板上;舱壁的贯穿套管推荐对称安装,允许向岩棉方向偏移2/3;甲板的贯穿套管需要对称焊接并允许下移至全部靠下;贯穿的塑料或金属管路范围外径16 mm- 168 mm,贯穿的塑料或金属管路可以与套管不对中安装,但需要保证与金属套管有一定的间隙;安装的通舱件两端需要使用防火密封硅胶,并涂抹平整密实,保证紧密无间隙;所有规格的FS-60防火贯穿装置与套管之间的间隙,需要使用100 /m3以上并具备A-60防火级别的陶瓷棉填充密实。其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
(a)单管通舱安装图: (b)多管通舱安装图:
说明:L1: 钢护管长度;L:防火组件长度;D:钢护管外径;d、d1、d2:塑料管外径
图1
(10)管路密性试验,应在管路完(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整性报验后进行,船上试验压力按照系统工作压力的1.25倍。当用压缩空气作为密性试验的介质时,在稳压后用肥皂水检查管路接头的密性情况;当用水作为密性试验的介质时,直接检查接头的漏水情况,泄露处用油性笔做清晰的标识,在泄压、清洁干净后,进行处理。
(11)补漏措施应在泄压后进行,若是法兰处泄露则更换垫片将螺栓拧紧;若是套管处泄露则需要更换套管重新焊接,严禁二次焊接以防引发危险事故。
(12)在管露安装完后检查塑料管的强度,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增加管码,避免船体振动引起管路泄露和破损;
(13)塑料管在安装前后应用三防布包裹等措施进行保护,以防打磨焊接飞溅、搬运碰撞等破坏塑料管,现场应设立注意标示,直至交船前拆除。
6 结束语
通过对于塑料管的制作和安装要领的解析,掌握了塑料管的关键工艺,形成了船用塑料管技术指导文件。
参考文献
篇10
1.1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开展乡村旅游的城乡地区本身垃圾处理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问题普遍存在。此类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餐饮业户的餐饮垃圾、游客丢弃的无机类垃圾及有机类垃圾。
1.2建筑垃圾污染
建筑垃圾污染主要指在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进行食宿、娱乐、游览等设施建设施工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主要包括工程建设所产生的固体垃圾对土壤、水体、空气所造成的污染,以及工地的噪声污染。同时包括盲目兴建豪华人工建筑物与乡村环境不协调造成的视觉污染等。
1.3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主要包括汽车等机动车的噪声、游艇船舶的噪声、音响设备的噪声等,这些源自城市的声音打破了乡村宁静的生活氛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乡村旅游的初衷。
1.4旅游开发与经营活动所造成的污染
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为了从事旅游商业经营,如果不适当地使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破坏与污染。除此以外,乡村旅游的经营业户随意堆放、倾倒或者垃圾填埋行为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当然,游客的不文明旅游行为也会破坏自然生态和谐,带来相应的污染。
1.5开发利用不当造成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有的地区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大量引进社会资本,虽然发展了旅游,但也带来了农村旅游滥开发的局面。很多投资者只注重眼前利益和自身利益,在开发旅游资源过程中,侵占生态良好的耕地和林地,而在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的情况下,又无法有效利用这些土地,造成耕地的闲置和资源的浪费。
1.6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直接破坏
有的地区为了发展旅游业,过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给环境带来的隐患不可逆转。砍伐树木,炸山平地建停车场,开挖河道,造成河道渐深、河堤松弛,水土流失严重。
2乡村旅游中常见污染问题的防治
2.1水污染的防治
乡村旅游水污染的防治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开展:乡村景区内不得进行工业项目的建设,并应严格控制周边地区的工业建设项目,杜绝工业污染源。同时要防止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项目向农村转移;大力推广生态农业,引导农户科学使用化肥和农药,发展高效、无污染的绿色肥料和有机肥料,推广高效、低毒和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保障食物供给环境的安全;重视乡村景区内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的处理,必须要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之后才能排放,不得随意向饮用水源或观赏水源排放生活垃圾和污水。同时对旅游者也要重视环保宣传,提醒旅游者不要将垃圾等废弃物投入溪流、湖泊或海洋中;开展水上游乐项目的村落,水上游艇应协调好非机动船和动力船的比例,各种水上游乐设施的使用要以不污染水源为前提。
2.2大气污染的防治
大气污染目前在我国形势严峻,因此一定要重视这一方面,使乡村空气可以更加清新。
(1)乡村旅游区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例如厕所、污水处理厂、垃圾转运站等设施应建在主要游览区全年主导风向或旅游季主导方向的下风侧。
(2)改进燃烧设备,改变燃烧结构,推广除尘设备。一方面要改进燃烧设备,使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减少烟尘等有害物质的产生;另一方面要对燃料进行选择和处理,推广使用天然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尽量杜绝焚烧秸秆等行为。
(3)控制交通污染,核心旅游区应尽量控制机动车辆入内,推广使用环保交通工具,减少由于尾气排放带来的大气污染。
2.3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1)旅游垃圾的收集
在乡村旅游区内,要配备充足的垃圾收集设施,这些设施中可以包括一部分固体垃圾箱,也可以在旅游旺季在游客集中的区域临时增加垃圾箱。有条件的应分类收集,引导游客垃圾归类处理。尽量设立垃圾转运站和垃圾处理场,并且要选择远离水源的地方。旅游旺季时,要保证垃圾每日清运。
(2)旅游垃圾的处理
旅游垃圾的处理可以根据农村的特点,将垃圾处理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结合起来。可以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垃圾集中在一起,形成可循环使用的生态使用机制。同时,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对可腐和无污染性的垃圾可就地填埋处理。
2.4土壤保护
对于乡村旅游区的土壤污染,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环保方针,首先要从控制污染源着手,同时提升土壤自然净化能力。在游客中普及土壤保护知识,使游客认识到践踏行为对土壤和植被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农用水源和污水灌溉的管理,避免带有不宜降解的高残留污染物随水进入土壤,引起土壤污染。
3关注乡村旅游的环境保护,推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1维护基础的自然生态环境
乡村旅游的开发要走生态效益型的道路,要充分考虑到当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合理地开发利用。开发之前做好环境影响评价,避免破坏性开发。认真核定当地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确定适当的游客容量,通过游客容量的控制,避免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推广使用清洁型能源,减少有害物品的使用和废弃物的排放,尽量避免使用不可回收的一次性用品和塑料制品。鼓励旅游者参与生态环境的监督,宣传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3.2保护特色的乡村文化环境
社会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了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对质朴的乡村文化带来了相应的冲击。在乡村旅游生态保护中,文化原生态的保护尤其重要,现代社会中很多东西都是可以创造的,唯独历史遗迹、传统民俗是无法重现的。一旦遗失或者破坏都很难复原,因此要特别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不能随意构建乡村民俗风情的旅游项目。另外,还要考虑当地居民的适应能力,以及居民与游客之间的相互影响。来自发达地区的游客对乡村旅游地居民的价值观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不给予引导和关注,会异化当地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