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的利弊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旅游的利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生态旅游认证产品供需不平衡
生态旅游认证市场需求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态认证产品的丰富性,并且要形成群聚效应。这样才能够促进生态旅游认证市场更加活跃,市场状态更好。但现阶段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的生态旅游认证产品相对来说是比较单一的,规模较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使得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出现供需不足的情况。这一情况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因为过于单一的生态旅游认证产品无法吸引旅游经营商和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眼光,相应的旅游经营者和其他市场参与者投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的可能性较小,消费者和旅游经营商对生态旅游认证产品了解较少,这种恶性循环将会严重影响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和进步。
(二)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的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较低
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分为国际、区域、国家、地区级四个层次。这使得生态旅游认证与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存在一定的距离,使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接触和认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可能性较低,相应的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的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较低,根本无法真正投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中,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无法有效开展和实施是必然的。所以,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生态旅游认证感知度低是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制定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三)全球性标准和品牌比较欠缺
要想有效地实施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提升全球性品牌数量并制定全球性的标准是非常必要的,这能够促使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更具影响力,吸引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旅游经营商和消费者为了能够融入国际化的舞台中,将会参与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活动中。这有利于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的发展和进步。但很遗憾的是目前全球性的标准和品牌还比较欠缺,无法将消费者和旅游经营者的目光吸引到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活动上,这使得生态旅游认证项目得不到旅游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支持和落实,相应的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受阻,生态旅游的落实无法有效实施。
二、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策略
现阶段国际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营销中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导致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发展无法有效地进行。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予以控制,才能够促使生态旅游更好地开展。具体的营销策略是:
(一)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
目前,消费者和旅游企业对可持续旅游认证的价值没有充分的认识,大多数旅游企业都是从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角度出发来建设度假村、旅店及各种旅游项目,并未慎重地、深入地考虑什么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所以,要想有效地发展生态旅游一定要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大规模地进行生态旅游认证及其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使消费者和旅游企业能够认识和了解生态旅游,进而支持生态旅游。如何才能充分发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规模效应?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方面进行。1.长期培养消费者的需求市场需求是促进市场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促进生态旅游认证市场发展之际,进行长期培养消费者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使消费者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这会使得消费者逐渐投入生态旅游认证产品营销活动中购入对自己有利的产品。2.注重生态旅游认证购物链的利用认证项目的实施能够促进生态旅游规模的扩大,不仅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还能够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当然,要实现这一目的一定要合理地利用生态旅游认证购物链,将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与消费者、旅游企业及社会有效地联系在一起,在共同的努力下不断促进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落实,促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刺激生态旅游企业的认证动机
旅游企业投入生态旅游认证项目中不仅可以实现企业所开展的旅游项目持续进行,还为生态环境的优化做出贡献。所以,旅游企业进行生态旅游认证项目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旅游经营者并没有认识到生态旅游认证的重要性,也不了解生态旅游认证的作用,无法有效开展生态旅游认证项目。针对此种情况,应当对旅游企业进行生态旅游认证动机刺激,促使旅游企业主动投入生态旅游认证市场中。具体的措施是认证机构应当充分发挥作用,提出一些优惠措施吸引旅游企业,并帮助企业衡量参与生态旅游认证项目的利弊,以此来刺激旅游企业,促使其开展生态旅游认证项目。
(三)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
一直由国家、地方负责的生态旅游认证要广泛落实到社会中,应当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促使企业或个人注意到生态旅游认证,进而对生态旅游认证进行了解和分析。在掌握生态旅游认证作用的基础上,还有激励机制的支持可以促进更多的旅游企业、旅游经营者投入生态旅游认证营销活动中。当然,构建合理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是由政府或旅游局执行的,一定要结合国家实际情况和生态旅游的整体状况来制定,以保证所指定的生态旅游认证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三、结束语
篇2
关键词:生态产业 设计 基本类型
一、引言
传统产业是对自然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可怕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的实质是资源的失衡:一边是资源的耗竭,另一边是“垃圾”――生产副产物的堆积。传统产业对“垃圾”的处理,采用的是末端治理即“先污染后治理”的方式,但这种方式仅仅是将污染物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转移,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因而探索新的产业运作方式,成为应对日益紧迫的地区性乃至全球性的重大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
生态产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①。其基本运作单元是产业生态系统,以社会服务功能为经营目标,通过对不同行业的生产工艺横向耦合的同时将生产、流通、消费、回收、环保和能力建设纵向结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力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生产。
二、生态产业的设计
生态产业设计的终极目标是提高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设计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层面,前者是指区域产业经济规划,是建设部门或地区的生产能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手段;后者则是指产业实体设计,旨在为企业提供具体的产品或工艺的生态理念下的工程、评价、设计及管理方法,提升企业竞争力和管理水平。
(一)区域水平产业经济规划
区域产业经济规划在设计中应当遵循可持续性、结构平衡、和谐共生、公平、人文原则及原景观原则。具体说来,即以维持或恢复区域原生景观功能为前提,充分利用景观优势的特征,在地区资源承载力范围内确定产业的资源消耗水平,并保证经济实体、机构和居民拥有平等地享受自然资源的权利,同时平等地承担生态建设的义务。
区域生态产业规划包括六个步骤:①区域资源调查。又包括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调查。通过对区域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运行主体和发展环境的充分了解,为区域的资源承载力核算提供工作基础。②生态适宜性分析。根据发展目标分析资源环境要求,综合生态、经济、农业、地理等学科方法,划分出不同的适宜性等级,为区域的产业规划提供决策依据。③资源承载力分析。对水、土地、生物和气候资源等基础物质资源进行承载力分析是避免区域资源耗竭的重要前提,也是合理的产业规划的一部分。主要方法有能值分析法,生态足迹法,生态承载力计算法等。④生态产业规划。在前面工作的基础上辨识区域产业优势,兼顾各个产业结构匹配,功能协调,过程衔接,实现复合效益以及物质的闭合循环。⑤复合效益评估。复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避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将环境和社会的成本纳入评价范围,改变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其有效方法是能值分析。⑥可持续性评价。是界定、明确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必要手段。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可持续发展研究形成了单指标(或复合指标)与多指标或指标体系两类评价方法。前者如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的修正、人类活动强度指标(HAI)、发展贡献指数、生态价值、真实储蓄、生态足迹净初级生产量、“净初级生产量的人类占用”等指标;后者包括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框架(PSR)、信息金字塔、反应――行动循环(RAC)、Daly三角形等。
(二)生态产业设计的原则和步骤
生态产业设计的实质是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除了遵循循环经济减量化(reduce资源投入最小化)、资源化(reuse废物利用最大化)、无害化(recycle污染排放最小化)和重组化(reorganize生态经济系统最优化)的4R原则以外,还有自身的基本原则②,包括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耦合、社会整合、功能导向、能源替代、信息开放、人类生态等,力求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对环境影响最小和劳动者身价值的实现。不同工艺流程、生产环节间的横向耦合,企业内部的功能组合,产业生态复合体以及功能一体化使得资源共享、循环共生成为被广泛接受的新理念。除了提供生产功效,企业也逐渐把目标转向为社区提供生态服务。新能源的开发、信息及技术网络的进步、生命周期管理和有害污染物的全回收、零排放,使污染的负效益转变为资源正效益,另外,对劳动的评价由一种投入成本到劳动者实现自我的途径的改变,也是生态产业的价值观升华。
生态产业产品设计的关键在于,在对企业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生命周期过程的设计中,每个环节都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废物排放,在企业内部以至产业界内创造出“生产―消费和维护―回收―再生产”的循环体系。设计分为四个阶段:①产品生态辨识。建立产品参照模型,根据产品寿命期内受到的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和定性的识别,进行生命周期评价。②产品生态诊断。确定参照产品潜在的生态环境影响及来源,如资源能源消耗、全球性环境压力,以及职业健康和生态系统健康等方面的综合评价。③产品生态定义。使产品的商业价值中包含生态环境价值,确定影响产品竞争能力的生态环境参数并制定产品具体的生态规范。④生态产品评价。改善产品环境特征的技术方案,设计出环境友好新产品,再次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和生命周期工程模拟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法。
生态产业的过程是优化调整资源利用、多次重复的过程,而资源的最优使用基于可持续性、集约使用两大战略。这两种战略使生产和运输过程大量地减少了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并引起就业机会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可持续性战略降低了资源流动的速度,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物质财富的集约使用则是最好的非物质化战略之一,它使得竞争力不再依赖廉价劳动力和大规模生产,材料和能源消耗的降低导致制造成本大幅下降,技术、经验以及职工队伍的素质、才能和良好的机动性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三、生态产业基本类型
对于生态产业的分类,研究者们并没有得出确切的统一的标准,根据产业的结构和功能,模拟生态系统的划分方法,可以将生态产业大体分为五类:一是以光合资源和矿产资源生产为目的的自然资源业,二是以制造物质、能量产品为目的的有形加工业,三是以提供社会服务为目的的人类生态服务业,四是以究、开发、教育和管理为目的的智力服务业,五是以物资还原、环境保育和生态建设为目的的自然生态服务业。下面分别介绍一下我国生态一、二、三产业中发展较为成熟的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
(一)生态农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传统的高能量、高污染的“石油农业”破坏了生物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重要的资源,因此,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产业生态化的重要内容和目标。生态农业是指建立在遵循生态规律、保持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和谐的前提条件下的农业经营模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代表农业未来前进方向的农业经营模式,也是人类走向生态文明的农业经营模式③,又被称为有机农业。
生态农业的发展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遵循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生物链制约、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结构稳定性及功能协调性原理。首先,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既有一致也有背离的关系,要求生态农业在合理配置土地和资源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劳动力,合理调整经济结构,并突破自然经济范畴,向专业化、社会化转变。其次,食物链和食物网体现了生物和环境的密切联系,双方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作用、协同进化,而生态农业正是在其物质能量流动、转化的过程中,发掘并构造了价值增殖链,因地制宜,开发潜力。再次,生态农业必须遵守生态规律,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在长期进化和演变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结构。发挥生物共生优势,利用生物相克趋利弊害和利用生物相生相养。
生态农业以发展大农业为出发点,综合规划农、林、牧、副、渔各领域,建立最佳农业生产结构。它以生物组分为核心,以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为载体,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一方面,对内部深度开发生产潜力,建立开放的生产技术体系,对外部则着重开发土地和拓展其他资源;另一方面,通过食物链网络化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来充实生态位,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优化系统结构,提高其资源承受力。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也十分丰富,大体可分为种养殖业复合系统、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产品消费及物质循环和能量利用以及种植―养殖―加工复合模式三类。生态农业适合我国的国情,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扩大农业就业,用价高质优品种多样的农产品打开市场,推动农业改革。
(二)生态工业
工业革命以来,工业化主导了人类社会,它曾极大地增进了人类的福利, 创造了现代工业文明和物质财富的天堂,但也使人类走向自然的对立面,走到环境崩溃的边缘。传统工业是一种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环运动的线性经济,虽然末端治理试图尽可能的减少污染,但真正重构了工业系统的,却是生态工业。“资源利用―清洁生产―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使经济生产能够在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的前提下,高效有序地运行。
生态工业是遵循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系统规律的,依托先进科技和管理理念的综合工业发展模式。生态工业体系由各产业或企业间的承担着物质、能量逐级传递任务的工业生态链或生态网络构成,宏观上耦合工业系统和生态系统,促进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的有序运转,微观上则提高子系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效率,达到宏微观的动态平衡。生态工业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实现资源区域共享,并具有清洁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
生态工业有四个重要运行机制。第一,开拓适应与竞争共生。在效率法则的支配下,生态工业系统与其它社会子系统争夺资源、参与市场竞争。而在内部,一方面,环境因子及容量影响着工业系统对能源的利用和企业数量,工业系统则对环境逐渐适应并利用;另一方面,各相关企业在循环经济中分别充当“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角色,构成了和谐共生的有机整体。第二,乘补协同与连锁反馈。生态工业系统的有序运行来自于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的协调,使其在宏观结构上通过自组织方式形成有序的整体效应。但从协同学角度看,反馈机制在对生态工业自组织演化进程中出现的偏离行为所进行的调控十分重要。第三,生态发育与循环再生。这是生态工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因。生态工业倡导企业从“产品经济”走向“功能经济”,即最大限度地利用产品的使用价值,优化产品、服务功能、财富管理的非物质化经济。第四,多样性主导与最小风险。生态工业经济的不确定性来自生态环境要素以及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等,其稳定性受到工业食物链的数量、产业关系和新增产业的影响。因此,生态工业系统应增加柔性,以优势组分和拳头产品为主导,以多元化的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为基础提高稳定性。
核心产业是生态工业产业链中的主导链,是链接区域内其他产业,组成生态工业网络系统的基础,且生态工业建立在关联(物质、能量流的传递流动关系)产业的基础上。因此,在推动区域生态工业时,应首先选择有特殊资源优势、产业优势或多类别产业结构的区域,以及具有发展前景和竞争力的朝阳产业作为核心产业,保证核心资源的稳定性,并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协调。
(三)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到自然地区的责任旅游,它可以促进环境保育,并维护当地人民的生活福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居民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强调保护生态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原生性④。在绿色消费浪潮中,生态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
与传统的以娱乐消费、观光享受为目的大众旅游相比,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取向,兼顾自然保护和发展,具有自然性、保护性、参与性和专业性。生态旅游具有很强的原生态性质,改变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旅游模式,将资源价值纳入成本核算,提供给旅游者更多的生态享受服务和生态体验。
生态旅游服务系统由供给系统、需求系统和生态旅游市场三部分构成。供给系统即生态旅游的上游产业,包括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服务和生态旅游教育。需求系统是旅游活动的源动力,包括客源、旅游行为和旅游者结构的需求方面的因素集合。生态旅游的市场营销涉及生态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定价、促销、规划、实施过程,包括产品开发、设计和售后一系列经营管理活动。作为市场的组成部分,它的竞争来自于供给系统对旅游资源和客源的争夺,并遵循市场机制。
生态旅游开发首先要遵守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杜绝竭泽而渔的做法,将景区环境监测结果纳入管理措施。开发质量重于数量,游人数量不能过多,并且应该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旅游消费给当地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而当地居民和政府也应该并将部分收益投入到资源环境保护中,保证旅游者获得满意的体验,实现双赢。最后,生态旅游应当注重自然和人文的教化意义,增进游人对自然和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并加强对当地政府、社区、组织以及行业的教育。
参考文献:
①沈满洪.生态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②王如松,欧阳志云. 生态整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J].科学通报,1996(S1)
③黄玉源.生态经济学[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
④张跃西. 生态旅游理论创新与中国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问题探讨[J]. 生态经济,2007(11)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 存在的问题 保护对策
一、汶上县环境质量现状与问题
“十一五”期间,汶上县环境污染总量基本得到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在较好的状态。无重大工业污染源和污染现象发生。所监控的河流水质达标率75%,护城河水质主要指标符合国家Ⅰ类水质标准,小汶河上段主要水质指标符合国家Ⅱ类水质标准,县城、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全县地下水水质尚好,消毒处理达标后可作饮用水;城乡空气质量属清洁水平,优于国家二级标准;县城环境综合质量有明显提高,乡镇环境面貌有所改善;全县森林覆盖率58.5%,绿化程度83.9%,年森林资源增长量8.66万m3,超出年消耗量达7.45万m3;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2万m2,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迫在眉睫。
但因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生产、生活、养殖污染在增多,生态破坏趋势在发展,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局部环境问题加剧。
(一)水污染问题
护城河污染严重,下游水质低于Ⅴ类水质标准。乡镇饮用水源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水源水质合格的仅3个乡镇。因养殖造成的河水、饮用水源污染问题有加深的趋势。
(二)空气污染问题
城郊和乡镇砖瓦窑点多而广、规模小、技术设备简陋,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气污染农村环境;私营企业增长迅速,废气排污体制滞后,大量废气直接排向大气;机动车辆剧增,尾气超标排放成为县城空气主要污染源。
(三)城镇脏乱和噪声扰民问题
县城布局较为杂乱,排水排污和垃圾清运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旱式公厕改造缓慢,乡镇缺乏垃圾堆放场,造成城乡脏乱差现象尚难根本改变,城镇交通拥堵、建筑施工、社会生活噪声超标严重。
(四)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1、耕地危机,地力下降
县人均耕地面积0.8亩,且无后备宜耕荒地,同时,由于不适当的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加上重用轻养,耕地土壤养分失调,缺磷钾严重,地力下降。
2、水资源短缺日趋突出
县水资源不丰富,人均拥有量2721m3,且分布悬殊,经济发展较好、人口较多的乡镇?水源不足,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3、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全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为2.32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5.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同时采石场等矿山开发带来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严重,这些矿点规模小、投资少、开采技术含量低,没有水土保持、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措施,不仅造成青山、水土流失、资源浪费、污染环境,而且严重破坏人口密集区和交通干线周围的自然地形地貌景观,甚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4、森林结构不合理,城镇绿化不足
多年来汶上县造林多以天然阔叶林为主,造林树种单一,森林内部生态不平衡,不利于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城镇绿化较差,县城建成区绿地率仅17.39%,人均公共绿地3.44m2,离省定要求的6m2以上和30%以上有较大距离,影响县城综合环境质量的提高。
5、防灾减灾能力不足。
汶上县现有水利设施8396次,总蓄水量6600万m3,海堤和防洪堤总长48km,有效灌溉面积1.13万hm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总保护耕地面积仅4533.33hm2,加上老化、破坏、失修,抵御旱涝、台风灾害能力较弱。
二、提高汶上县环境质量的对策
(一)加快污染治理,遏制污染加重,是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加强制度建设,控制排放总量。
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将汶上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省地规定的指标范围内,这是遏制污染加重的宏观调控措施,也是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基础。
2、调整经济结构,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强制淘汰生产技术落后、耗能高、污染重的产业,发展轻污染型工业和第三产业,并组建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中心的新型农村产业结构,改变粗放型生产模式,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
要在大力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的同时,注重推行清洁生产,达到既加大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又推动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从而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
4、抓好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区域和重点污染行业的综合治理。
主要是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加大对污染严重的扰民企业和行业的污染治理力度,同时提高现有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率。
(二)加强生态保护,防止生态恶化,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注重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重大规划的规定、重大决策的出台、重大项目的确定,都要从保护现有生态环境、资源的角度出发,权衡利弊,防止和杜绝决策不当带来的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2、抓好新开发建设项目的环保和水土保持管理。严格执行建设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水土保持方案“四同时”制度,引导发展无污染、少污染的技术和产品,防止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和破坏。
3、积极大力引导农村减少使用化肥和农药,多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推广科学施肥和病虫害综合防治和沼气技术,减少对农村水源和耕地及农产品的污染。
4、加强耕地和水源保护,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兼顾生态”的原则,抓好土地利用管理。加强对主要河流的水质监测与保护,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行节水技术,防止水污染。
(三)推进环境建设,增强生态优势,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县城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封闭式垃圾中转站和乡镇垃圾堆放场的规划建设,健全完善城镇排污管网,提高道路硬化水平。
2、加强植树造林和城镇绿化。抓好城乡生态公益林的建设,重点加强沿海、沿河、沿路和农田防护林体系和城镇的道路绿化、小区绿化、花园式广场、绿化隔离带建设,并对部分农田实行退田还林,提高全县森林覆盖率和城镇绿地水平。
3、抓好生态旅游景区的建设与保护。莲花湖湿地作为我县新兴的生态旅游项目,结合生态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抓好生态建设,加强生态保护。
综上所述,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今,利在后世。具体工作中,我们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搞好综合治理,争取打造最优越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芦燕娟.山东加速建设生态省[J]. 绿色视野. 2005(08)
篇4
[论文摘要]丹霞地貌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对它的开发与利用应以保护旅游区自然资源为前提。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指导旅游区进行生态建设是实现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景观结构的构成要素,并从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生态调控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对旅游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管理,以达到保护自然环境的目的。
丹霞地貌在我国有着广泛的分布。据统计,全国共有600多处丹霞地貌,以长江以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发育最为典型。在自然力的作用下,丹霞地貌呈现出瑰丽奇特的自然景观,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丹霞地貌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先后建立了一批风景旅游区。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却常常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景观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导致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为了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景观的特色和质量,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针对丹霞地貌风景区进行生态化设计与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和迫切的。
一、景观生态学与景观结构
景观生态学是现代地理和生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连接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交叉性学科,属于宏观尺度空间研究范畴[1]。它注重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强调生态整体性和空间异质性,通过对旅游区的景观结构、功能和演化过程的研究,从而实现对景观的优化利用与管理。
描述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要素有斑块、廊道、基质和缘[2-3]。斑块是景观中与周围在外貌和性质上不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匀性的空间单元,在旅游区内是指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和服务网点;廊道是景观中与相邻两边环境不同的线性或带状结构,旅游区内的廊道主要表现为河流、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树木、草地;基质是景观中分布最广、连续性最大的景观背景结构,对应于旅游区内的自然地理环境;缘则是指旅游区的保护带或旅游斑的环境,作为缓冲区,可避免自然环境与周围社会环境直接接触,有利于旅游区的生态保护。
二、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设计
丹霞地貌风景区以自然旅游资源为主体,不仅具有观赏的功能,还具有维持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一旦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乃至无法恢复,无论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旅游业来说,这无疑是个致命的打击。因此,对风景区进行设计与开发,应从生态学角度出发,以保护、优化风景区内自然生态环境,保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
(一)景观的结构设计
1.斑块的设计。景观要素及其功能格局是控制旅游区生态环境状况的关键。在自然风景区内,按照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斑块设计方面应以大型植被斑块作为主要考虑对象,同时需要一定数量分散的小型斑块作为补充。就丹霞地貌风景区而言,它最具特色的景观要素是赤壁丹崖,丹山、碧水、秀峰、奇石构成了旅游区重要的旅游资源。因此,为保护旅游景点的整体性,应以巨型的旅游斑为主要考虑对象。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景点与周围环境组成旅游斑,斑块的构成大体上是有一个近圆的核心区,弯曲边界和有利于物种传播的边缘指状突出。对于斑内脆弱的核心区,为避免破坏地质结构,应禁止游客进入,可以考虑建立远距离观景平台,配置观景设施,为游客提供远距离观景服务。红色岩系胶结和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小,易受风化侵蚀,因此在旅游斑内严禁砍伐树木,禁止在崖壁上人工斧凿和雕刻。旅游区内自然植被斑块对于维持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大型的植被斑块可以起到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的作用;小型自然植被斑块既可作为动物临时栖息地和避难场所,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又可增加景观异质性,扩散干扰风险,因此要注意保留、保护,加强实时监测,及时养护管理。作为游客休憩、消费为主的小型人为斑块,则要注意远离巨型旅游斑块,沿廊道分散安排,合理布局。
2.廊道的设计。在旅游区内,廊道的构成主要是引导游客活动的旅游线路。丹霞地貌风景区内的廊道除了具有旅游线路引导功能外,还是联系斑与斑、斑与种源之间的纽带,因此,廊道的设计必须从多方面考虑,总的思路是保护、保持原有地形,其宽度、长度和位置的设计应根据山体实际情况而定,综合估计其利弊。根据丹霞地貌风景区独特的地质条件,廊道的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了保护地形,同时也为了控制游客数量,景区内应以步行道为主,不宜建造盘山公路,也不宜修建高空索道;(2)旅游区内不同斑块之间要有廊道相通,注意保持廊道和斑块植被结构的相似性,以保证斑块之间的连通性,满足内部种在斑块间运动的需要,保护景观整体的生态功能;(3)在线路选择时,最好利用现有自然通道,同时避开生态脆弱区;(4)在道路施工时,尽量利用自然的无污染的材料,如木材,石板等;另外,对于某些自然廊道,如林带、河流等,既是景观中能流、物流的通道,同时本身也具有娱乐价值,因而要注意加以保护与管理,避免人为破坏。
3.基质和缘的设计。基质是景观中的背景地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景观的性质,对景观的动态起主导作用。从生态学角度看,保持旅游区内基质的稳定性对于实现景区内生态系统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生态规划角度看,对基质的全面调查与研究也是对旅游区进行功能分区、优化景观格局的基础。由于丹霞地貌多发育在气候湿润地区,流水对其影响极大,因此在开发时要注重流域的完整性;从景观上来讲要注意山水结合,突出“山体为主,水体映衬”,体现丹山碧水的特色。另外,在旅游区要规划一定宽度的缓冲区。一方面,作为交通工具的停放地和旅游者住宿、购物区,满足游客生活需求;另一方面,将游览以外的活动集中在缓冲区,可减轻旅游区内部环境压力,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
(二)优化景观格局
景观格局是景观组成单元的类型、数目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景观生态学强调空间格局对过程的影响,通过优化景观格局来改善景观的功能、调整能流物流的输入输出,从时空尺度上来耦合生态与社会过程之间的联系,管理景观资源的利用[2]。目前,“集聚间有离析”的景观格局被认为是生态学意义上最优化的景观格局(Forman,1995)。依此为规划目标,注重风景区内质地粗细结合,大小斑块互为补充,斑、廊和缘的合理布局,最终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分类。如在廊道之间或没有廊道的地方加设一行小的斑块以增加调景观连接度;在细质地的景观局部设置小型植被斑块和廊道;设置边界过度带,作为服务区,为游客提供休憩机会等。目的是使景观要素之间达到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优化景观格局的同时还丰富了视觉空间,最终形成以地貌景观为依托,并融合当地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景区整体风格。
三、丹霞地貌景观生态调控
(一)景观生态管理
在生态系统进行动态监控和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旅游区进行管理,力求使系统结构合理,功能协调,促进系统内的互利共生与良性循环。这包括对景观、基础设施和人员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为了保护丹霞地貌风景旅游区内的天然风貌,保证视觉景观的多样性和独特性,除了历史遗留的文物古迹、楼台庙宇外,在景区内应避免建造新的人工建筑物,必要的基础设施要严格限制其规模和数量,设施的造型,色彩、质地等也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能破坏景观视觉美感。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而遭到破坏的景点和基础设施,需要及时修缮或替换,确保基础设施的正常发挥。
加强游客管理,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一是通过计算景区环境容量来确定游客数量,防止因游客数量过多加重环境压力;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普及环保知识,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提高游客保护自然地貌的自觉性;三是通过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来约束游客的某些不良行为(如攀爬、刻画等)。
对于旅游区工作人员,要进行集中培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服务水平,加强与旅游者的沟通。实践证明,只有游客与管理人员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才能促使旅游业的良性发展。
(二)景观生态监测
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视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状况,确定其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人类活动对这些变化所起的作用,以便能快速、准确的制定出相应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在景观生态学的应用,景观生态监测的水平不断得到提高[4]。
1.3S系统的应用
3S系统是对GIS、GPS和RS的总称。三者各具特色又相互关联,在解决问题的功能上各自存在优点和不足。只有把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系统,实现各种技术的综合,才能完全实现监测地表变化的功能,在资源、环境调查和区域管理中发挥巨大作用。随着景观生态规划、研究尺度的扩展,3S技术逐渐成为景观规划不可缺少的方法和手段。目前,该项技术已被应用于旅游区位置的确定,生物资源调查,地貌监测等方面。由于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区域,气候湿热,风化强烈,加之其特殊的岩性特征,对于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因此,利用3S技术对丹霞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实施监控是十分必要的。
2.LEDESS空间明晰化模型
LEDESS模型[4](LandscapeEcologicalDesignandEvaluationSupportSystem)原意为景观生态决策与评价支持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帮助决策者对景观中自然环境部分进行管理和规划,尽量减少未来出现的非确定因子,分析不同的决策方案对植物和动物种群造成的生态后果。将LEDESS模型引入丹霞地貌风景区,用来模拟植被演替过程,按植被演替和生境的需要,评估物种生境适宜性,计算潜在生物斑块间的景观连接度,将对景区的规划、建设和保护有很大的帮助。
目前,我国对3S系统或LEDESS模型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对这方面的研究,尽快应用于实践,为实施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恢复行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许慧、王家骥,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2]李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研究以目平湖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例[J]旅游学刊2002(5)62-65
篇5
关键词:杭州南湖;规划发展;概念性研究
对于杭州南湖以西块的概念发展必须要结合杭州自身的文化与特色,发展旅游文化事业。杭州古色古香,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多年前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自秦朝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宋以后有“人间天堂”之美誉。杭州南湖历来很少被人知道,爱兴废几度,曾有“赛西湖”的美称,随着杭州“旅游西进”和“和谐杭州示范区”战略和“生活品质之城”城市品牌的提出,城市宏观的发展战略为南湖及周边地区的建设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契机。而且南湖旅游休闲度假区已进入开发建设阶段,其开发必将带动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接下来本人就从一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关于杭州南湖以西块的概念发展。
1、杭州南湖以西区块发展布局
本区块的规划面积7.79平方公里,依据生态安全框架体系,除保留河流、湿地、生态廊道,确定范围内的可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95平方公里,这对于其布局来说优势明显。对于该区块的规划总体可以概括为“四片三轴,两带一心”,其中“四片”是指湖滨公共片区,水岸生活片区、都市工业片区以及生产制造片区;“三轴”指的是串联四大片区的慢生活功能轴;“两带”指的是都市农业风光带和苕溪文化风情带;“一心”指的是湖滨公共中心。
1.1杭州南湖以西块的用地布局与水系整治
杭州南湖以西块的用地条件相对较差,而且主要为农保地;区块涉及基本农田277.98公顷,占整个区块面积36.6%,这对于土地利用规划来说比较困难。通过下图标我们也可以看出该区块的大部分地区是青色的稻田。为此笔者认为杭州南湖以西区块的概念发展应该注重生态绿地与都市农业以及都市公园的结合,其具体的规划用地规模为:绿地139.49公顷+农林用地164.28公顷+其他非建设用地13.24公顷+水域用地63.58公顷=380.59公顷,占总规划用地的比例为48.87%,其他建设用地占51.13%。
区块位于杭州市西部,是杭州市的上水区域,它的环境,不仅关系余杭区的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杭州整体环境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本区块在发展产业时,应充分考虑上水的区位特征。该区块的水系整治规划思路整体如下:
1)规划以保护现状水生态系统为原则,除防洪排涝、公园以及局部景观需要外,基本保持现状水系格局。
2)按照排泄洪要求,对骨干河流进行拓宽、疏浚,减小河道壁粗糙系数,提高过水流速,提高排泄洪能力。
3)对中心区以及局部城市河道,按照现代水城景观要求进行局部景观改造。
对于该区块未来的发展必须坚持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的原则,坚持发展绿色、生态、低碳的环境友好型产业,确保整个区域良好的生态环境。
1.2功能分区
根据上述的方案,杭州南湖规划功能分区如下所示:
1)农耕文化展示区:该功能区主要展示农耕文化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科普教育。其中以秀丽的的田园风光为主,还可以在其中布置农业生产资料博物馆和少量的农家休闲旅游设施,以便于提高科普性、参与性与观赏性;
2)水岸生活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生态水岸居住;
3)湖滨公共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为商务办公、娱乐休闲、商业金融等等
4)生态涵养区:该区域的主要功能是为水生生物群落培育、陆生生物群落培育和湿地生物物种科普教育
5)休闲游乐区:主要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功能,其中可布置植物园、鸟类研究、文化展示(水乡文化、艺术创作等)、青少年户外拓展运动、科普教育等等;
6)高端商务区:该区域主要是为高档商务会所和高端人才居住等功能。
7)小型都市农业区:该区的主要功能是为花卉、苗木、果蔬以及生态养殖的栽培、物种研发、生产与休闲游乐;
8)小微型都市工业区:该区的主要功能是为中小型都市工业的集聚区;
9)生产制造区:该区的主要只能是为大中型的企业集聚区。
这九大区之间相互支撑,相互帮助,共同致力于杭州南湖以西块的概念新发展。
2、杭州南湖以西区块发展定位
南湖以西区块位于杭州市西部,东有南湖,南北有连绵山脉,区块内有南苕溪等河流水系贯穿其中,区域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得天独厚。因此在开发本区的时候一定要准确予以定位。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我国的实际,南湖以西块未来发展的总目标是中国梦之未来城,打造一个产城融合、自然生态与城市融合,都市农业与近郊工业融合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复合型慢生活小城。
定位之一:加强区域生态
杭州南湖以西块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发展,控制建设用地的容量。为此要评价用地适宜性,所谓适宜性评价就是根据各个相关的因子综合评估该区用地建设和保护的适宜程度,根据评估,得分越高的区域对地区的生态安全就越重要,因此也就越不利于建设,反之则适合与建设。其次要加强空间的管治力度,按照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发展潜力划分建设区域。
定位之二:大都市
杭州作为大都市拥有大量的都市型工业,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这样的产业不能离开城市而独自生存。随着工业成本的不断上涨,该地域作为工业转移地定会受到企业家的青睐。南湖以西块距离杭州市中心25公里(如下图4所示),具有发展都市型工业的条件与优势。同样该地域未来的发展还要依附于科技,本区块作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组成部分,其在发展相关产业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政策优势和基础。另外对于承接科技成果的转移,打造全新的生活休闲、生态旅游以及服务休闲中心。
定位之三:结合自身的特点
在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本区河流冲击区的特点,防止洪涝,对于海岸线开发破坏严重的现象,要及时保护,不得滥开发,尤其是房地产行业。此外一定要发挥杭州旅游的文化特性,大力发展旅游业,发展农耕文化、水乡文化以及湿地文化,展示文化旅游之魅力,促进杭州经济的发展。
3、杭州南湖以西区块概念发展理念
南湖以西区块位于杭州主城边缘,交通优势突出,周边有杭徽高速、科技大道、规划绕城西复线、规划329国道、规划杭临城际线,交通十分便利。在浙江省“构筑产业集聚区、拓展发展新空间”的总体发展战略指导下,杭州市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提出建设“以生态型科创产业集聚区为目标”,打造“创新高效、品质至上、生态和谐为特色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自然和人文共荣,创新与产业互动的山水新城、科技新城和低碳新城”。
表1 南湖以西区块发展技术
根据本区块的区位特点、发展背景,提出本区块产业发展的 四大战略思路,分别是:绿色生态,低碳发展;全局观念,错位发展;拓展视野,借力发展;适度超前,跨越发展。对于该区域的规划构思可以坚持“三网合一”以及“三产合一”的原则。争取做到河网、绿网以及慢生活网的一体共融,综合开发,坚持三产合一,就是要保障该区块内部的小型都市农业以及高新生产制造业与休闲娱乐行业集体共生。另外还要注意生态保护,珍惜生态,重视环境,杜绝过重开发,忽视生态建设的做法。保证产城之间的融合,让城市不仅有生产还有生活,合理空间布局,低碳布局,做到“山”“水”“绿”“城”的低碳。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余杭作为杭州市“旅游西进”的第一站,大力发展病科学规划该区块,必将促进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本人从杭州南湖以西区块的产业背景谈起,分析了该区块概念发展的区域利弊,并在该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根据南湖概念的理念,对未来该区块的发展提出了几点看法。也有理由相信随着该区块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为了为了城市规划与建设者还要不断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坚持城市原有特色的前提下,促进该区块与杭州市区的协调发展。
篇6
[关键词]荒漠化;治理;生态经济;西北地区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02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西北地区大致指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的广阔区域。主要包括内蒙、新疆、甘肃、宁夏的大部分地区。整个区域的地形主要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由于距海遥远,再加上地形对湿润气流的阻挡,降水稀少,水源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大多为内流河,补给来源单一。在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态系统脆弱,荒漠化程度高,西北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沙漠和戈壁。在本身的恶劣自然气候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双重影响下,西北地区荒漠化趋势愈演愈烈。
1 荒漠化的概念、成因及危害
1.1 荒漠化的概念
荒漠化即土地退化,是指由于气候异常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等一系列因素造成的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干旱地区的土地退化的过程,包括盐渍化、狭义沙漠化、植被荒漠化、土壤沙化、草场退化以及水土流失、历史时期沙丘前移入侵等以某一环境因素为标志的具体的自然环境退化。
1.2 荒漠化产生的因素
土地荒漠化产生的因素有自然和人为两大因素。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再加之青藏高原的阻隔,水汽无法到达,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加之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戈壁和沙漠蔓延。气候异常使西北地区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不堪一击,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加剧荒漠化进程。人为因素主要是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以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致使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主要表现在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3个方面。
1.3 荒漠化的危害
荒漠化的加剧发展严重制约区域经济的发展,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威胁生态安全。同时,也容易引发贫困问题,使东部和西部、边疆和内地、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影响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因荒漠化问题,每年损失大面积的农田,使土壤更加贫瘠、粮食减产。全国有近1/4人口深受其害,最常见的是春季沙尘暴频发。因此,春季是呼吸道疾病大爆发的季节;一些地区,沙进人退,流沙掩埋庄稼、农田、房屋交通干线的报道屡见不鲜;沙质土造成生物多样性变少,物种、群落遭到破坏,土地生产潜力下降,物种生存能力下降,许多物种濒临灭绝或消亡;河流泥沙淤积,致使中下游地区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悬河,尤其以黄河为例,悬河的形成严重威胁着中下游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2 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2.1 生态经济模式
所谓的生态经济模式就是遵照生态经济系统原理,通过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增进生产就业、节制公共财产的使用、调控人口增长等一系列措施减弱地区贫困,通过实施环境建设工程、进行产业技术变革、发掘可更新的能源、增进城乡和谐发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实现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在贫困化程度降低、经济与环境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最终实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鉴于此,通过政策管控和机制创新,努力发展教育以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大力发展经济,拓宽就业渠道,提升科技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协调投入产出比例,改善人的消费活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良胜循环。
建立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基本思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发展适宜本地区发展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类型和地域特色同时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生态经济类型的划分,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除此之外,要充分分析论证国内外市场前景,增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力度,对农副产品进行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国内外市场。
生态经济模式的发展思路为:实现农业产业化,促进商品流通,带动龙头企业发展,实行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建成生态化小城镇(城镇的垃圾产业,绿色无公害特色蔬菜的生产,乡镇工业的清洁环保生产,城镇的环保设施,周围生态环境建设,高效清洁生态能源的开发与推广,自然、人文、观光农业等旅游资源的开发)。
2.2 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
在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模式下,最关键的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进行荒漠化治理,发展产业经济。因此,这三条主线自始至终贯穿其中,而这三条主线间又互相联系。
2.2.1 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传播来提高荒漠化地区的资源利用效率
我国大部分的荒漠化土地都分布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日照时间相对较长,太阳能辐射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对于农业生产是非常有利的。然而风砂土的保水、保肥性能差。如果这种状况不加改善,将会限制荒漠化地区农业的发展。科学技术使荒漠化治理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也大大提高了人工调节水肥因子技术的可操作性。
在土地荒漠化地区使用新技使大范围推广防沙、治沙技术由可能变成现实。农业生产最主要的因素是水、热、光的配比组合,如果改变荒漠化地区农业的水、肥、气、热等要素的配比,将会大大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减轻荒漠化地区的人口负担。发展沙区高效型农业,应当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选择适宜沙区生长的作物,提高产量。通常采用的技术措施有:①通过在沙地建立温室、塑料棚等现代工程技术措施,提高植物生长的温度,营造适宜农作生长发育的外部环境,通过这种方法实现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②节水保墒增效的农业栽培技术,也就是通过在农作物上增加覆盖物来改变作物的外部环境,如通过覆盖地膜、秸秆等措施来增加地表温度,防止水肥渗透和散失,从而提高产量;③通过不同作物间进行套种,使用立体栽培技术,根据不同作物的高矮,分层利用光能,提高土壤的水肥利用率,进而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④进行选种育种,培育新品种,选择适宜沙地种植、抗旱抗贫瘠、低耗水高产值的经济优良品种。
2.2.2 进行荒漠化治理,恢复沙漠生态
荒漠化治理的技术主要有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两种。生物措施主要以栽培植物为手段,恢复沙化土地土壤肥力和植被,改造利用沙化土地,包括营造大型防沙阻沙林带,阻截外侧流沙,以减少对绿洲、交通沿线、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公共设施的侵害;营造防护林网,减少耕地风蚀和牧场退化;保护天然植被,以防止固定半固定沙丘和沙质草原的荒漠化危害。工程措施有设置各种人工沙障或喷洒化学固沙制剂等来阻截流沙。工程措施一般是辅的,旨在固定流沙,工程措施通常包括设置机械沙障、喷洒化学试剂固沙、引水拉沙等多种非生物措施。它的优点在于见效快、固沙效果好,尤其是在一些地区生物治理措施效果不佳,会更多采用工程措施。两种措施各有利弊,因此,要因地制宜地使用两种措施,达到防沙治沙的最佳效果。
2.2.3 精深加工农牧产品,发展产业经济
由于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重,农业生态系统较为简单,因此,在严重荒漠化地区基本没有成规模的工业。鉴于此,在荒漠化地区农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地方发展农业工业化迫在眉睫。进一步加快农牧提升深加工水平,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探索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与沙产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干旱区沙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生态经济产业,积极探索如何整治沙化土地、恢复植被、调整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实现集团化、产业化经营,而这将从根本上扭转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过大的局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效益型、生态型、特色型产业发展之路,以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壮大来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
荒漠化治理的上述3个方面构成了荒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理论模式,3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一理论模式旨在以满足人们需要为中心,形成生态、产业和技术相互关联的生态经济系统。这个系统实现了经济发展和荒漠化治理的有机结合,既要保护生态环境,也要发展经济,因而区别于传统的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立起来的治理模式。
3 西北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构建生态农业产业链,努力培育荒漠化地区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和新的产业,使荒漠化治理更具有可持续性。构建荒漠化地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绿色高效种植业、生态畜牧业,推进荒漠化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旅游,合理利用荒漠化地区动植物资源,建立沙地森林公园、观光果园、沙地度假村等,提高荒漠化治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让农民在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逐步脱贫致富。只有这样,才能减轻荒漠化地区人口压力大的问题,从根源上消除土地荒漠化,达到持续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是形成多元治理主体,更加重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防治荒漠化是一项系统的治理工程,结合产业开发建设以期达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政府作为治理主体,必须大力增加投入。同时,放宽市场准入,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多方面筹集防沙治沙资金,让企业、社会也积极投入到防沙治沙的工作中来,实现防沙治沙产业化,带动全社会的力量,积极开创全社会防沙治沙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以草定畜原则,建设人工、半人工草地。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加大力度建设人工草场,因为建设人工草场不仅能保证牲畜的数量,保证牧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天然草场的负荷,实现草场的持久利用,同时也可以弥补冬春季节饲草料匮乏的局面。针对当前草原生态退化的问题,实施此战略可以遏制牧民不合理的放牧,有效保护天然草场。在态脆弱的农牧区必须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和封山禁牧政策,对超载、过牧十分严重的荒漠草原区必须休养生息,禁止放牧。
四是注重科学治理,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防沙、治沙人才,构建科学合理的荒漠化防治科技体系。科研机构应当加强对防沙治沙基础科学和攻坚技术的研究,总结和推广国内外先进实用的防治技术和模式;坚持以预防和治理相结合的原则,提高荒漠化地区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可以大大减小荒漠化治理的难度;坚持划区域治理,配套各项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两手都要抓的原则,从源头上扭转荒漠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民侠.防治西北地区荒漠化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J].河北农业科学,2009 (1).
[2]安富博,丁峰.甘肃省民勤县土地荒漠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防治[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0(2).
篇7
1.调查区域与问卷设计
陕南地区位于陕西省南部,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该区域由秦岭山地、大巴山地和汉江谷地组成。陕南地区是我国退耕还林最早实施的试点区域和重点区域,〔1〕因此,本文选择该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对陕南地区商洛、安康和汉中三市多个乡镇的农户实地调查问卷。该项调查的时间为2012年1~2月,调研样本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并综合考虑了样本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地理区位、地形地貌以及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进度、支持力度等方面的差异。调研样本总数为291个,其中退耕户114户,非退耕177户。调查问卷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农户个人及家庭特征,具体涉及农户家庭户主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口规模、劳动力配置情况等;第二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情况;第三部分是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情况。
2.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
生态农业认知是指农户对生态农业生产模式的主观认识与感知,是人脑存储的对生态农业生产的最终印象与知觉。目前生态农业在我国已经有多种发展模式,作者在陕南地区广泛调研得知,该地区农户选择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主要有以下8种:设施生态农业、猪—沼—果、生态养殖、稻鸭共育模式、生态旅游农业、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生物链循环模式、无公害或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开发模式。随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退耕还林等政策的不断推进,在我国农村大力推广发展生态农业显得越来越迫切。而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决定了农户进行生态农业生产的意愿和具体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不同类型的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认知水平必然不同,因此,只有在深入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差异的基础上,找寻提升农户认知水平的政策着力点和一般规律,才能有效提升农户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程度。
(2)理论基础。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该理论认为,个人的行为态度是个人对自身行为进行评价的结果。因此,农户会基于自身所具备的常识对发展生态农业的利弊进行评估,这种常识显然与农户所具有的相关知识、教育水平和生活阅历有关;同时主观行为规范也会影响个体行为态度,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会受到对其有重要影响的农户或群体态度的影响,诸如已经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或是对生态农业有所了解的亲朋好友会引导并提高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农户认知同时受到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个体行为控制的影响,退耕还林工程是外界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农户深入了解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提供了激励并且创造了条件。因此,退耕还林工程势必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通过影响其行为控制进而影响其相关认知。据TPB理论,农户行为认知会影响农户的行为意向,进而会对农户行为产生影响。退耕还林工程会通过影响农户关于生态农业的认知,进一步影响农户关于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行为意向,最终影响农户是否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这一行为;同理,外界条件所决定的行为控制变量,诸如农户所具有的生产技能、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以及政府相关政策除与农户认知相关外,也会影响农户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选择行为。
(3)研究方法。
从农户认知行为理论来看,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经营特征、政策约束等方面,为了更加明确地阐明各因素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的关系,本文采用列联表分析方法研究农户对于生态农业的认知影响因素。列联表分析原理如下:假设有A、B两种属性的类型变量,其中i表示A属性,当i=1时表示具有A属性,i=0表示不具有A属性;同理,用j表示B属性,当j=1时,具有B属性,当J=0时,表示不具有B属性。
二、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实证研究
1.变量选择与理论分析
结合本文的研究框架以及研究内容,我们选取如下变量进行分析研究:
(1)户主个人特征。
作为家庭生产经营的重要决策者,户主的个人特征包括其年龄、受教育程度,这两者直接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具体而言,随着户主年龄的增长,其认识以及接触到的事物更多,眼界更宽,从而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可能更深刻;但另一方面,年龄的增长可能使得农户更加墨守陈规,相比年轻人接收新生事物可能更加困难,因而年龄对于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的影响方向暂时无法判断。受教育程度是衡量劳动力质量的重要指标,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民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越强,相应的其认知能力可能也越强。
(2)退耕还林。
是否参与退耕还林是农户认知行为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影响变量。农户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过程也是农户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了解过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宣传下,参加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户可能更清楚自然环境对农户自身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同时,选择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经济资源,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对可利用要素的有效配置。参与退耕还林的农户为实现自身收益的最大化,会充分关注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提高认知水平。
(3)农技培训。
农业技术培训在农村非常重要,对于生态农业这类科技含量相对较高的农业生产方式,更需要有相关技术的指导。农户接受农业技术培训,一方面在培训的同时会接触到以农业技术为依托的生态农业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农技培训能够丰富农户的农技知识,提高农户的农业生产技能,加深对生态农业的理解程度,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农业信息对农户的生产至关重要。由于交通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限制,农户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往往比较单一,主要渠道来自于政府与媒体宣传。大量农户通过电视、广播以及乡村能人等常用渠道来获取农业信息,其他获取信息渠道包括农业书籍和报刊、政府农技推广人员以及有限的网络资源,这些渠道对于普通农户而言较难实现。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决定了农户对农业信息捕获的能力,农业信息越容易获知,农户对农业相关知识就更为了解,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将会影响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近年来,农产品安全事件已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确保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安全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生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的基础条件和重要保证,提升农户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关注度,可以有效引导农户采取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也就是说,在形成优质优价市场机制的前提下,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关注,他们就越有动力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条件、方式和手段进行深入了解,进而提升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2.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的列联表分析方法属于描述性的横截面研究。下面将具体分析各统计变量与其对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结果:
(1)户主年龄。
青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比率最低,仅为78.6%,中年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了91.3%,老年农户生态农业生产认知程度次之,为82.6%。卡方检验显示,线性检验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似然比卡方检验、皮尔逊检验在10%的水平通过检验。由此看出,户主年龄与认知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并不存在线性关系。
(2)户主受教育程度。
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农户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都很高。其中,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农户认知比率最高,达到90.9%;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农户认知比率稍低,为89.4%;而小学及以下受教育程度农户的认知水平为83.5%。卡方检验显示,户主受教育程度的3个检验指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在所选样本中,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认知水平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可能的原因是,由于当地对生态农业的宣传推广程度已经较高,而同时该认知对受教育程度的要求不高而导致。
(3)退耕还林。
退耕还林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高于非退耕还林户。其中,退耕户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为94.7%,非退耕还林户的认知比率仅为84.7%。由卡方检验表得知,皮尔逊检验、最大似然卡方检验以及线性检验均在1%的水平上通过了检验,说明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具有显著影响,换言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有效提高了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4)农技培训。
农户是否参与过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较大影响。其中,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比率为98.4%,未参与农技培训的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81.7%。进一步的卡方检验显示,3个检验指标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显然农户参与农技培训与其生态农业认知之间有显著关系,农技培训可以显著提高农户对生态农业的认知水平。
(5)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
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对农户的认知行为具有较大影响。其中,信息获取容易的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达到97.8%;而信息获取较难的农户对生态农业认知比率仅为53.3%。卡方检验结果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因此,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之间有显著的关系,信息越易获取,农户的认知行为比率越高。
(6)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
调研数据表明,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越重视,对生态农业认知的比率越高。其中,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比率达到77.0%,这些农户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为92.0%;在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户中,对生态农业有认知的比率仅为77.6%。卡方检验显示,该变量在1%水平上通过了皮尔逊检验与似然比卡方检验,且线性关联分析也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见,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关系,农户越关心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水平越高。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
本文主要在退耕还林政策背景下分析陕南地区不同类型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多种因素影响退耕地区农户对于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其中,农户是否参与退耕还林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程度具有显著关系,参与退耕还林显著提高了农户的认知程度;是否参与农技培训对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影响较大,参与的农户认知比率均高于未参与的农户;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认知行为,如果信息越易获取,则农户越容易产生对生态农业的认知;农户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注程度与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
2.政策建议
(1)在退耕地区为农户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技培训。
对于退耕地区农户而言,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等都是新生事物,不太容易掌握其生产技术与市场特点,而且农户需要维持一定的资金投入,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较大。例如,特色经济林栽培与加工技术、农业生产中的种养结合技术以及农产品运销渠道与管理技术等,绝大多数农户都未能真正掌握。调研过程中很多农户都表示希望政府能提供长期的技术扶持政策,帮助其规避市场风险。因此,地方政府应该为退耕区农业与林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技术与资金保障,如为农户开展林业与林下经济、生态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培训,同时为其农产品运销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2)拓宽农民获取农业信息的渠道。
本文的实证研究表明,农户农业信息获取的难易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的生态农业认知行为。作者在调研中发现,虽然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但在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传统媒体如电视、报刊以及乡村能人、集市等传统人际传播渠道,网络渠道普遍应用较少,从各级政府机构以及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通畅。因此,应该在退耕地区着力拓宽农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首先,应充分发挥电视和广播传播农业信息的主渠道作用,可以通过农业专栏形式在固定时段播发农业信息;其次,在县(区)、镇(乡)农业推广部门设立信息服务站,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技术与信息服务;第三,要注重发挥农村专业户、农民经纪人等乡村能人的信息传播作用;最后,应加快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为农民主动获取农业信息提供便利条件。
(3)普及和提高农户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