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篇1

【关键词】现状;问难和问题;措施

一、农牧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现状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过程中,大力加强农牧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努力培养推进新农牧区建设的新型农牧民,既是新农牧区建设取得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把新农牧区建设不断推向前进的基本保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农牧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温饱解决了、物质条件改善了、手中富裕了、思想观念转变了,就有了精神文化的需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思想,加强农牧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题中的应有之义。

1.各级政府重视和加强农牧区公共设施建设。农牧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把农牧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农牧区文化建设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出发点,更新文化发展理念,转变文化发展方式,通过召开文化工作会议、制定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2.进一步加强农牧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随着全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相继实施,基础设施得到加强。一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农牧区县及乡镇文化站为纽带,通过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相结合,把网络资源传递给农牧民,已初步形成以电子阅览室、数据加工室、中心机房为支撑的共享工程运行体系,加快了公共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程。二是送书下乡工程和农(牧)家书屋工程。截止目前,已为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及部分乡镇、村图书、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配发价值350多万元的31万册农牧区适用新书,“文化进村入户工程”配发图书60多万册,建立1850个“农(牧)家书屋”,各种养殖、种植、手工业、科普、文化艺术等农牧区适用图书为各族农牧民生产生活提供了帮助。三是基层文化设施逐步得到改善。

3.农牧区群众性公共文化活动日益繁荣活跃。依托不断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基层文化事业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活跃农牧区文化生活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全省农牧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呈上升趋势,活动内容趋向多元化,活动形式趋向多样化,参与人员趋向群体化,受益群众趋向规模化。一是农牧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日渐丰富和活跃。利用各类节庆活动和农闲时节,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场馆的主阵地作用,组织文化“三下乡”。二是依托乡镇农家书屋、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和一部分农牧民基层能人,打造村民文化娱乐、思想教育和科技知识培训中心,目前,全省农牧民自办的文化中心户和文化大院1257户,吸引了大批农牧民前来学习、娱乐,农村的戏台更加红火。

二、农牧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州级文化基础设施软件不齐。由于政策投入原因,省州级文化设施都未列入中央和地方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已成为全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盲点。黄南、海南、海北、玉树、果洛州的群艺馆、图书馆,均发建于上世纪80年代,设施陈旧、设备简陋,功能不齐。

2.县文化场馆设施功能不全。因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等原因,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标准不高,建成的“两馆”面积狭小,有的县“两馆”长期被非文化单位挤占,群众活动场所严重不足,设施设备缺乏,业务难以开展,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3.乡镇文化站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目前有330个乡镇列入国家乡镇文化站建设规划,占全省乡镇总数的90%。根据国家发改委和文化部联全编制的《全国“十一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规划》中的投资源补助标准,全省42个县中有15个国定贫困县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可享受国家20万元的补助,其他县的乡镇文化站建设只能享受国家16万元的补助,不足资金由地方财政解决。尽管有些乡镇、村建起了较为现代化的文化活动场所,但仍有相当多的地方由于财力有限,农牧区文化设施建设投入得不到保证,设施面积不足,设备陈旧老化,有的被挤占、挪用和变卖,设施设备的陈旧与农牧民对文化的需求形成突出矛盾,致使这些地方难以开展正常的文化活动。同时,现有文化活动场地还存在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在不少地方,农牧民常年看不到电影。

4.文化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一是全省乡镇文化站人员编制少,文化行政部门无法按照实际引进优秀专业人才,原有的优秀青年文化人才也不断流失;二是基层文化队普遍存在专业人员结构比例不合理,普遍缺乏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农牧区图书馆缺乏网络技术人才,直接影响了农牧区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人才培养工作因缺乏经费难以持续进行。部分馆站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尽管近年文化事业经费总量有所增长,但与新增财力相比,与其他行业相比,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仍明显偏低,特别是保证农牧区文化健康发展的经常性事业经费严重不足,如图书经费缺乏等。一些乡镇无公共娱乐场所,上面重视文化工作的口号响,但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好的具体措施和政策,真正为农牧区基层的文化建设解决实际问题甚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5.农牧区文化生活单调。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人的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在日益富裕起来的乡村,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改善,但是由于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滞后,农牧民的业务文化生活十分单调,造成在农牧区不少地方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并有蔓延之势。

三、加强农牧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建议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因素。公共文化设施是文化建设的标志,开展文化工作的基础,文化产品的重要载体,保障满足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阵地。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刻认识加强农牧区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把农牧区公共文化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高度,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制定和实施好“十二五”农牧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努力推动农牧区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加快实现“四个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就此,提出建议如下;

1.切实加大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各级政府要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必要的法定程序,建立财政对文化事业发展的长效投入机制,保证对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在经济社会支出中的适当比例,每年对文化建设的投入增幅应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2.以新的思路和举措加速建设农牧区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农牧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在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积聚效益上下功夫,结合各地实际,以新的思想和举措,大力推进州(地)、县图书馆、文化馆、群艺馆、博物馆四馆合一,集中布局建设,增强综合功能,提高聚集效益。乡镇文化设施的建设,要体现大文化,提倡一体化,整合各方面资金,努力形成融宣传、文化、广播、体育、科技于一体的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格局,提升发展水平。要合理划分各自功能,解决重复建设和功能趋同问题。要注重质量和效益,力求建成一个,巩固一个。

3.加强发展文化产业,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要采取措施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各级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入新的文化形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开辟多种投入渠道,逐步建立地方投入为主、国家补助和文化单位自收为辅的农牧区事业经费筹资机制,加快形成农牧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共同发展的新路子。

4.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立足农村,注重发挥农村文化骨干、文化能人、文化名人的积极作用,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形成一支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专兼职公共文化队伍。着力培养群文工作者、民间艺人、专业文化工作者、综合执法管理人员等多支文化队伍。

总而言之,解决基层公共文化人才不足的难题,营造有利于出人才、出精品、出效益的良好环境。要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培养管理人才,完善体制机制,向管理要效益,真正发挥公共文化设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秀英.探索加强积极农牧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J].思想工作,2005/12.

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少数民族体育

文化建设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1C-

0161-0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走过了多年的发展历程,如今各高职院校间的竞争进入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关键阶段,竞争的焦点集中在各校文化建设为代表的软实力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各校的文化底蕴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特色发展方面、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影响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文化的建设和积淀,如果不能在文化的建设上形成可持续性的发展,不能够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学校的发展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昙花一现”,也就没有强劲的发展动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育人优势,凸显出学校办学特色和增强学校软实力,成为学校改革和发展的排头兵。然而,随着高等职业教育向纵深推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明显跟不上高职教育前进的步伐,遇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整体发展目标,拓展新的思路,全面加快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的步伐,充分发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育人功能。本文试以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为例,通过探索,认为推动高职院校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主要包括: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学校各方资源,在传承与发展中推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

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师方面,特别是对于体育教师在内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他们在其专业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果,把体育教师的工作以及其发展的利益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属点,为体育教师的工作创造和谐的氛围。在学生方面,学校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的根本任务,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与学生的理想信念、思想道德、专业素养和能力的发展潜力高度融合在一起,给予在校高职学生人文关怀、满足其物质文化需求、精神文化需求等多方面的人文需求,使学生树立起良好心态、建立起和谐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在其今后和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主动融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对此,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把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纳入体育教学当中,通过体育课堂教学、学生兴趣小组、运动队训练、民族体育社团等多种模式,不仅传授少数民族体育健身操、武术、抛绣球、射弩、高跷跑、抢花炮等这些具有广西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而且还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成为学校素养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正是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正在学校校园内蓬勃发展,为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适应学校发展目标和定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发挥自身育人优势。

二、构建整体发展目标,拓展新的思路,在传承中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长效发展

高职教育是兼容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的一种高等教育类型,因此,高职院校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既应融入职业、企业的要素,融入高校的人文特色,更应融入学生专业文化特点,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当今的高职改革与发展时期体现出一个多元的文化集合。这不仅要具体体现出有凝聚和沉淀在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里散发出的体育文化,而且还应该吸收高职校园内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多种文化精髓的参与,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整体。对此,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筹划和实施学生素养工程项目,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纳入其中,与学生的职业素养、校园文化、行为习惯等诸多高职文化结合在一起,从学院的层面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做到统一规划、全面协调、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既要满足于当前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需要,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工作、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工作健康、稳定地前进,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对高职师生的影响既是长期的更是深远的。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应认识到在传承与发展的进程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不可能一气呵成的,这既需要有对历史积淀的继承,更需要现实的创新与发展。随着国家关于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不断深入,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逐渐成为学校内涵提升的有效载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成立至今也只有不到十年时间,学校走特色办学发展的道路,与同在一个城市的其他高职院校形成错位竞争,彰显出自己的办学优势。例如,学院结合现有条件和办学特色,从开办适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旅游专业,每个学期都深入柳州市区、郊县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采风、调查、学习,与当地旅游部门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学院从服务少数民族地区区域经济的角度出发,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在对学生进行专业培养中,积极引入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课堂;课堂外,学院帮助学生组建民族体育社团营造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等方面积极探索少数民族体育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布局当中,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三、在高职院校内积极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各项建设工作

在高职校园内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是依靠学校的某一个部门、体育教师就能够完成的。因此,高职校园内开展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必须整合学校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资源,进行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依托学院各相关部门形成建设合力,发挥出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综合影响力。

(一)整体规划,依托优势资源,合力建设高职校园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工作

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的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一是要在挖掘学校办学资源的基础上,营造具有时代特征、民族特色和学校特色的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精神。二是要将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纳入学校学生素养工程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由学院学生工作处、体育教研室、学校思想政治教研室按照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规划,每学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比赛、举办少数民族体育征文比赛,有效保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必要的经费投入。三是鼓励各职能部门、系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的实践。例如,学院教务处负责对开展此项活动的监督;学工处负责此项活动民族体育社团管理,学校思想政治教研室负责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讲座和研讨;体育教研室对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教学和体育文化的授课,由此形成学校上下共同支持和参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建设的局面。

(二)吸收精髓,注重精神建设,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如今的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各种文化思潮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逐渐嵌入学生的脑海中,当今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人格模式、审美情趣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吸收其他校园文化的精髓既是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需要。高职院校可利用体育课堂传授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组建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训练队;开展少数民族体育社团;开设少数民族体育项目选修课;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运动会。同时,可通过讲座、论坛等具有特殊教育意义的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结合专业特色,营造独特氛围

专业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工作,专业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办学的层次。把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融入到学校的专业建设当中,能够从深层次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能力产生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体育文化进行符合学校专业特点进行布局。例如,可充分抓住具有符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旅游专业,让学生参与和设计具有少数民族特征的旅游设计方案,把少数民族体育作为旅游特色内容加以完善并予以实施;可根据少数民族的风格,设计具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浓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氛围建设;在学校和班级里的走廊建立反映少数民族专业和体育文化建设的历史脉络,彰显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宣传资料。通过这些具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的建设,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学习的能力。

(四)创设品牌,使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成为高职校园文化的文化品牌

篇3

【关键词】学科建设;少数民族舞蹈;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很多少数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在传承和保护上遭遇了困境,这主要受经济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社会环境发生了改变,原本艺术生长的土壤不复存在。少数民族舞蹈也在这一过程中受到了较大的威胁,其生存空间、未来发展和有效传承都受到了不利的影响。与此同时,也产生了较为明显的连锁反应,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民族自信的培养缺乏一定的文化资源,民族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也面临窘境。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科建设视野下中职教育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需要客观认识。

一、学科建设对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影响

文化的发展、传播与文化传承有着高度的关联,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者可以对各种民族舞蹈文化加以传播,借此促进文化传承。对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而言,融入学科建设是最为关键的传承和发展的途径。[1]从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本质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舞蹈文化艺术,其自身会受到相应民族的影响,其文化内涵也是在特定的时空和人文社会的条件下所产生的。但是以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快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经济的飞速增长,使得原本艺术的土壤与生存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迁,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工作出现了诸多现实困境,而且其在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局限性,加之一系列的新潮艺术文化的冲击,导致其逐渐式微。而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科建设,加强相关艺术文化的教育,可以更好地改善上述现状,为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整体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常见的共性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推进学科建设,发挥教育活动的专长可以促进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让其进入学生的心中,扎根于学生之中,并不断地生根发芽。与此同时,在这样的传承教育过程中,也有助于改善相关文化和艺术的传播模式。既往相关文化和艺术的传播具有明显的局限性,主要是体现在碎片式传播,艺术发展以言传身教方式居多,传承的过程中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相对较强。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发展固然会面临窘境,在资源不集中的情况下便会暴露出创新不足、文化交流不足的弊端。随着学科建设工作的推进,上述问题和不足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教学者可以整合相关资源,让艺术传承工作更为集中、全面。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文化传承的效率越高,对地方文化、民族艺术的发展则越有利,学生群体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掌握相关艺术的鉴赏技能与素养,提升自身的艺术水平。在少数民族舞蹈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传承对人才培养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对中职教育的影响

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是提升文化自信、强化文化软实力的关键路径,尤其是对于人才培养,除了要有过硬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其素养培养也是十分关键的。[2]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自信的培养应置于突显的位置,尤其是对于中职教育而言,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人才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同时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而传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加强学科建设,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素养,切实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保障和支持,在此基础上,其能力和素质都能得到提升。在学科建设视野下,整体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改变,这让原本传统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得以创新,原本远离人们现实生活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逐渐走进艺术、文化和教育的殿堂。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可以拓宽视野,增长各种和艺术相关的知识,同时在深入发掘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也可以培养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综合来看,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和传承对学生成人成才会产生更加重要的影响。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合,文化与艺术的结合,具体的教学工作可以得到一定的延伸和拓展,从而实现以教育促进文化传承,以文化传承丰富教育的目标,最终让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与彼此的促进作用得到增强。由此可见,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际的教学活动,还需基于实际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工作。

三、提升少数民族舞蹈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原则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方面的教学和传承不同于技术教学,其自身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同时也存在着明确的系统性,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多样性、鲜明性、价值性和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原则。[3]首先,要注重所选择的文化题材、主题的鲜明性,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挖掘和设定,要保证其风格尽可能接近原本的艺术样貌,并在这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多样化,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科建设以及教学活动中来。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某种意义上而言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其次,这类舞蹈艺术本身具有较为分散的艺术资源、文化资源,教学者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地挖掘相关资源的教育价值,寻求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将文化资源转化成教育资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进而富有创新性地推进文化传承、传播。最后,在学生主体性原则方面,则需要注重文化传承和教育的人文性,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艺术教学的平等互动与交流学习,最终实现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

(二)延伸教学内容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具备一定的多元性,包含了艺术形式、民俗习惯、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为了确保教学活动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需要注重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这种拓展和延伸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产生的影响十分关键,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基于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教学资源,全面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使学生踊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与此同时,要注重教学内容和知识的贴切性,即教学要高度吻合原本的民族舞蹈文化特征,从而让传承、传播的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更加具备典型性和生动性。只有借助这样的内容延伸,学生的学习才能具备足够的真实性与目标导向性。由此可见,教学者需要对相应的教学方法、策略充分认识,不断优化和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提升课堂的文化内涵,最终促使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传承发展。

(三)丰富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文化教育和传播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也是十分关键的,由于文化本身就具备一定的多样性,在具体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学者也需要注重其方法的适宜性,注重用适宜的方法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科建设意识。[4]在选择方法的过程中,要注重其灵活性,可以选择翻转课堂等体现学生主体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凭借上述方法和措施教学者或可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此外,要将各种教学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让学生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去了解、学习相关知识,从而让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传承变成平等的交流和互动实践,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可见,教学者只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才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主动吸纳、接受相关知识,并积极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

(四)促进教学交流

少数民族舞蹈文化本身就具备着较强的多元性,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学者还需要注重教学互动、教学交流,并不断通过上述方法和措施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更好地交流知识、传承文化,教学者还需要依托教育平台,整合相关的教学资源,建构完整的教育体系,促使学科建设的质量有效提高,以规避相关现实问题。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教学者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热情,促使教学活动有所创新,同时也有必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将其转化成为教育资源,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障。由此可见,上述方法和措施十分关键,其正面影响也较为显著,教学者需要立足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落实,由此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最终促使学生真正意义上地成人成才,也有助于其强化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艺术素养。

篇4

一、文化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内生动力,区分各民族的重要标志就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大多数民族文化既崇尚自然的秉性,又有鲜明的独特性。因此,通过自觉有效的发掘、改造与构建,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且只要合理保护,这样的资源既不会消耗也不能被替代。”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保护,就是在新的历史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有机系统实现顺利的变迁,而构成少数民族文化的各种文化要素不但能够完整传承,而且能够进一步发挥民族文化的潜在价值和优势,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是统一的有机整体,二者密不可分。一些学者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生态文化是一种能够维持本地区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实现良性循环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传统的优秀民族文化更是以其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渗透力,不断推进现代经济向以人为本、诚信立人的良性方向发展。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寻求少数民族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契合点,既要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开发与保护中得到传承和发展,又要不断促进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既而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面临的困境

(一)少数民族有形文化的流失与衰退

一是少数民族村寨原有的农具制作、竹器编织、蜡染刺绣、米酒酿制等手工业制作逐渐衰弱。二是就是服饰的变化,绝大数人平时都身穿汉服,只有到逢年过节或是旅游表演的时候一些人才穿民族服装。而懂得制作民族服饰工艺的传承人已经开始后继无人。三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织布机、纺车、酒海、工艺品、蓝靛、蜡染、刺绣、服饰等被廉价收购,这导致民族民间实物甚至文物大量流失。

(二)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流失与衰退

一是民族节日文化的衰退。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一些民族节日在历史发展中逐渐消失。二是在现代文化的冲击面前,民族歌舞也出现了流失和衰退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文化相的互渗透,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愿意、甚至不会表演民族歌舞了。三是民族传统美德的流失。如勤劳勇敢、正直善良、礼貌待人等美德逐渐消失。

(三)语言文化的萎缩

对于一些历史上没有记载的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来说,语言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20年前,许多民族村寨人都会说少数民族语言,但现在许多少数民族的年轻人和孩子已经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一些人更是以说少数民族语言为羞。

三、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合理开发与保护的途径探讨

在当今经济联系越发紧密、文化碰撞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少数民族文化与地方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已经成为当前贵州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和利用

在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方面,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按照“以民族文化为内容,以民族村寨为载体,以原汁原味为卖点”的旅游发展思路,加大生态民族文明村镇保护、建设和开发力度。我们认为,这种模式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从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南边,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2.2%,居住着苗、侗、壮、瑶、水等19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2005年以来,从江县政府通过多种方式积极进行民族文化保护和开发工作。

一是进行生态旅游村镇建设规划和乡村旅游规划,统一建设标准,形成特色风格,使村镇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二是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整理、研究和申报工作,着力保护民族文化原状,着力保护和恢复原生资源,营造民族村镇浓厚的文化氛围。

三是切实保护和改善民族村镇的生态环境。如营造生态林,封管天然林。

四是积极开展以民族生态文明家园为载体的综合治理。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加快改厨、改厕步伐,加大治理脏、乱、差力度。

这些年来,从江旅游业大规模的开发带来许多积极的成效。如:许多村寨修通了宽敞的公路、修建了明亮而具有民族特设的房子;环境大为美化、外来游客明显增多;农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和进步;传统文化也普遍复兴。与此同时,从江民族文化的主流和村寨的原生态环境并没有改变。人们依然隆重的庆祝传统节日和表演传统歌舞,而传统的语言和服饰不但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继承,而且有许多民族传统和文化还得到了创新和传承。

近年来,贵州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也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大力打造贵州品牌,使贵州以民族风情特色为标志的文化产业日趋兴旺。《多彩贵州风》的成功运作,让《侗族大歌》、《苗族飞歌》、《岜沙汉》、《好花红》等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民族歌舞节目,赢得众多海内外观众的称赞。以及用“民族牌”在贵州举行的全国性乃至世界性的大型活动,如台江“天下苗族第一乡”、“姊妹节”,“凯里斗牛节”、安顺“蜡染之乡”,还有“布依戏之乡”、“苗药王国”等,这些彰显贵州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不仅叫响了贵州,还为形成和发展贵州的文化产业积累了雄厚的基础,更对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因地制宜,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开发与保护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传承性,总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要创新少数民族文化,就要了解它的历史,把握它的实质。而在了解和认识一种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参与者在无意识中已经把这个民族的文化进行了传播和传承,同时也在无意识中强化着本地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

文化创新的形式有多种方式。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现代性元素;二是文化整合与再造,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三是转换功能,使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迸发新活力,发挥新功能。由此而言,创新是少数民族文化在新的社会语境中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只有通过创新才能维系和激发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创新,不但能够使其得到传承和传播,还能够有效的发掘民族文化的潜在价值,促进民族文化的顺利变迁和发展,进而利用这种优势不断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大力推行“双文化”教育,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文化传承,学校则是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阵地。学者顾明远曾指出:“文化发展离不开创造、发现、选择和传递。”开展“双文化”教育既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传承的有效方式又可以保证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所谓的“双文化”教育就是在推行汉文化教育的同时,在初级教育课程中开设少数民族文化课,使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进入学校,成为中小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门课程。一是让民族地区的孩子学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等,或实地参观了解民族遗迹、遗物、古迹等。如黎平县把《侗族文化艺术简读》作为全县小学至中学初二的在校生的课余必修课。二是专门组织学生进行民族歌舞的学习和表演,如榕江县把侗族音乐组织到小学的音乐教程中进行教学。三是学习民族工艺品的制作等,如台江县以私立形式办起了苗族刺绣学校。

推行“双文化”教育首先能够使少数民族孩子具备更多的民族文化知识。其次能够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最后,推行双文化教育是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最有效方式,可以使少数民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一代代传递下去,进而顺利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篇5

【关键词】民族地区;群众文化;文化建设;必要性

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各民族的文化、历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随着我国的统一、发展,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共同发展,相互依存,形成了以汉文化为主,多种少数民族文化协调发展的文化体系。基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文化事业的关注,从而增强我国的软实力。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群众文化的建设,由此实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一、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开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民族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实现了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还加强对于群众文化的关注,保障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地区文化软实力的增强。关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开展的现状,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文化基础资源利用效率低

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祖国大陆遍布的少数民族存在数量多、总人数少、文化差异性大的特点。在这样的状况下,各少数民族在地区隔绝的状况下形成了特殊的地域民族文化。事实上,这些文化存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领域广泛的特点,其涉及建筑、音乐、舞蹈、语言、节日、风俗等领域。但事实上,尽管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存在丰富多彩的特色,但是民族地区在群众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于上述文化资源的深入研究与挖掘,进而导致少数民族的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存在单一状况,不利于民族文化渗透至群众的生活中,不利于文化资源的合理化运用,导致群众的热情不高,群众文化建设的参与人数较少,缺乏必要的群众文化宣传专业人才,阻碍了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各项效益的取得。

(二)忽视民族群众文化开展

作为衡量民族发展水平的依据,民族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不仅在经济价值方面产生影响,还有利于社会价值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加强了对于民族文化经济作用的发挥,并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在这样的状况下,民族地区的经济作用日渐凸显,但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色却被忽视,进而导致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难以有效地开展,民族文化的特色性也渐渐丧失。不仅如此,民族地区过分关注民族文化的经济效果,也导致群众文化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物质基础,导致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三)缺乏专业性人才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活动的稳步开展,工作人员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实现民族、群众、文化的有机融合。但目前,我国的民族地区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经济发展不平衡,差异性较大的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无法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群众文化的建设,故而导致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工作举步维艰。此外,各地区在民族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专业性较强的群众文化工作人才,不利于引导群众自发地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成为了制约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我国作为多民族、多文化、多相互掺杂的国家,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有其特殊性。关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特殊性,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逐步形成了以儒学为主体的文化体系。事实上,随着汉文化圈的进一步扩大,少数民族在文化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汉文化的框架体系中,少数民族地区形成了以宗教、语言、习俗、思想为核心的独特文化。事实上,民族地区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加强了对于传统汉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借鉴、继承与弘扬,并依据时展的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得文化事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由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形成了特色的文化体系,而这一文化资源的出现也为群众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促进了各项效益的取得。

(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

民族文化并非独立发展的,而是在与中华文化、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中不断壮大的。正是由于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影响、借鉴,才形成了我国民族文化体系的博大。通过对我国各民族的文化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各民族的文化存在明显的交互影响的特征,诸如,藏族、蒙古族都具有神话传说《格萨尔》《江格尔》,而两种神话传说在内容、体例方面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总而言之,民族的独立发展导致各民族文化在形成的过程中具有自身的纯真与原始性,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渗透也促使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但并未造成对各民族原有文化底蕴的动摇。

(三)民间习俗的制约

我国各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性,而导致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事实上,各民族流传至今的生活习俗也实现了对于其原有生活方式与文化风貌的保持,但传统生活习惯也保留了迷信、陋习的部分,故而不利于现代化群众文化的建设。在这一过程中,传统的神灵崇拜、生活禁忌、丧葬习俗等都会对群众文化的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外,各民族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对于新生文化、外来文化的排斥,进而影响群众文化发展。事实上,文化习俗会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而获得改善,而习俗也会朝着现代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以及各地区文化的交流发展,文化的融合趋势日渐明显,而各民族文化也存在相互吸引的特色,并由此实现了民族群众文化可塑性、可变性的提升,实现了文化多元化发展,而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也逐步形成了多元与统一的特征。

(四)市场经济对群众文化的影响

民族地区在发展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往往受到地区经济、政治以及生产力的影响。基于此,市场经济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对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以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建设为例,该地区在发展地区文化的过程中受到了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影响,并以此获得了文化发展的契机,促进了本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为文化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般而言,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补性,说明了群众文化的发展往往受到经济的影响,而地区经济的进步则有赖于文化的弘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获得了不断完善,并由此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并由此带动全民族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的提高,从而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有效结合,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目前,我国的民族地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市场经济发育不完善的状况,故而无法凸显出市场经济的优越性,无法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基于此,各地区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实现经济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从而将群众文化资源的功能性充分发挥,并从不同角度充分展现它的价值。

三、促进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措施

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地区群众文化的发展、进步,我国的民族地区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工作,保障群众文化建设效率的提升。关于促进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发展的措施,笔者进行了相关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一)重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

目前,我国的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各级政府在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确保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调动民族地区的人民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事实上,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广泛参与到当地文化的建设工作中,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民营资本的投入,从而提升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的活力,并由此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二)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影响力,我国的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扬与发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了科学妥善的保护与发展,并为群众文化的建设奠定基础。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传播能够引导群众了解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并不断地挖掘自身潜能,将民族文化与基层的群众生活实现有机融合,从而实现了群众文化生活方式的丰富,带动群众文化激情的提升。由于民族地区的群众文化在建设推行的过程中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故而该类文化资源在与地方特色文化的结合过程中,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群众文化对于人民的吸引,鼓励民族地方文化走出去、引进来。

(三)培养专业人才

为了带动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工作的稳步开展,有关单位在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实现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公益性文化活动的开展,从而在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范围的同时,强化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于具有号召力、魄力的骨干文化人员的培养,以此为基础保障群众文化队伍的高质量,加快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并就该类文化发展的特点与促进群众文化发展的措施进行了论述。笔者认为,随着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以及理念的创新,我国的民族文化必将获得长足的发展,促进各项效益的取得。

参考文献:

[1]何晓薇.辽宁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研究[J].满族研究,2013(3):79-82.

[2]文兴吾,何翼扬.西部民族地区农牧区发展文化变革:“生活型社会”建设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3(11):131-135.

[3]粟岚.民族文化建设: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工作的“助推器”——普洱市群众工作的文化视觉解读[J].创造,2012(8):60-61.

[4]李新.民族复兴背景下民俗文化发展的必要性——以西安地区社火文化为例[J].艺术科技,201(7):6-7+27

[5]王平.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则及路径探析[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00-106.

篇6

要实现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多元与和谐,研究民族多元发展,才能构建民族文化和谐的生态环境。针对我国当前民族文化生态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本刊记者走访了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文化教研部李兴国教授。

民族文化生态处于危险中

根据2010年普查数据显示,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占中国国土面积的64%,人口达1.1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加上各地历史传统和现代能动性,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整体景观,形成中国民族文化生态。

在李兴国教授看来,目前的民族文化生态存在很危险的难题。李兴国指出,国家虽然一直提两个文明,并且强调“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相关的评估体系,却是“一手硬一手软”。经济建设有GDP指标等数据做评估标准,所以各地都很重视。“但是文化目标通常都是长线的,在官员任期内效果有限,所以在抓经济的同时,不少官员都忽视了文化建设,没有合理地既保留民族文化又搞现代化。”李兴国认为,民族文化生态最大的危险,就是“只求短期经济效益,不顾千年文明传承”。处于“资本原始积累”的浮躁环境中,“上了市场经济的车,就有会追求利益最大化冲动,资本趋利的本性令人利令智昏,看不到文化价值,更难以静下心做文化建设。”

李兴国指出,《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也只是非常宏观地提到民族文化,谈得不多,应该进一步的细化并加以重视。

在李兴国进行的民族文化生态的调查研究过程中,他发现民族文化事业进程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事业单位的定位问题。

当初随总理出国访问、展示中国56个民族精诚团结欣欣向荣形象的中央民族歌舞团,现在却举步维艰,辉煌不再。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定位问题是他们最大的困惑。民族文化建设“是市场还是战场”?如何处理政治任务和商业演出在时空上的冲突问题、如何处理改制、钱从哪里来、人向何处去,都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李兴国指出,目前对口专业领导、资源配置和人才管理的结构等关系都没有理顺。中国财政部关于文化艺术的“大文化”的经费拨到文化部,没有拨到民委的院团。演出资源也在文化部。“大教育”的经费拨到教育部,没有拨到民委所属的六所高校。

“另外,精神鼓励也要理顺,”李兴国指出。2005年3月,《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整改总体方案》中取消了“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电视骏马奖”,对此,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影视艺术工作者反映十分强烈。李兴国认为,“骏马奖”的设立,不仅为少数民族文化影视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同时也提供了更多获得政府奖、获得专家认可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平等,“‘骏马奖’应尽快恢复”。

在调查研究中,李兴国还发现,各少数民族地区公共文化事业、公共服务文化体系奇缺。新疆有166万平方公里土地,2000多万人口,村村通还是大问题,不少地区还看不上电视,没有达到全国的一般水准。另外,李兴国指出,在少数民族文化建设中人才不足是一个短板。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地区本来人才就特别缺乏,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人才流失更加严重。

民族文化产业要多元

并突出个性

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少地区开始建设相关的民族文化产业,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李兴国指出,民族文化生态和谐发展与民族文化产业建设二者是相辅相成、共生的关系,互为“加油站”。

杨丽萍堪称民族生态传承的楷模,她将花腰彝的舞蹈作为演员们的生活形态本身,在保留少数民族舞蹈“原汁原味”程式化的过程中,杨丽萍还对其进行提炼、升华、抽象,追求舞台效果。在坚持创作《云南映象》的初期,杨丽萍甚至卖掉了自己在大理的房子。她不拒绝商业合作,因为她要把《云南映象》坚持下去。而且,其编导、主演的《云南的响声》早在创意之初就成立了自己的文化传播公司,吸引了不少演出商,公演前就已经收回了全部投入并盈利。

李兴国指出,民族文化本身需要与时俱进,面临资本逐利和社会竞争,在历史长河中会有一部分文化载体被淘汰这是难免的,但是有些人类文明的瑰宝,不可再生的珍惜文物得不到传承就是人类的一大遗憾。同时,文化产品在开发、生产、销售、宣传之前,要以人为本,文化传承需要学习和传承,要借鉴“感受经济学”的思路,让领导和社会感受文化的价值,培育文化市场,把文化当做好东西,产业发展优先考虑公众的感受,以此为根本出发点,然后再按照经济规律扩大成为产业链,带动文化衍生产品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将民族文化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青海黄南州通过市场化手段制作唐卡就是做得比较好的文化产业项目。”李兴国介绍,唐卡的最大价值就是传承藏传佛教的文化,它的载体是天然矿植物原料,可以保存千百年不变。但是,唐卡传播的局限就在于其制作周期漫长,“有的喇嘛一辈子就做十来幅,这样发展很难产业化,但是简单制成印刷品就失去了唐卡本身的价值。”

篇7

本文作者:储著武工作单位: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

我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大体分为公务员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管理(包括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体制两类。公务员管理体制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如各级政府机关的翻译处(室)主要从事党政文件文献的翻译工作,从业人员大都具有公务员身份,工作性质主要是翻译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除外)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大都从事民族文化工作,从业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那么,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必然面临着体制改革的问题。21世纪以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紧迫任务。这主要是由于“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存在不少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们解决文化发展的主要途径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的产业化、市场化。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来说,走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很难走通。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涉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方面的文化事业由于区域发展、经济条件的限制,很难在市场上有发展的空间。可从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实际来看,少数民族的新闻广播、影视、网络、出版等翻(编)译工作又必不可少。那么,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总体上只能走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道路,通过国家的扶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来发展这项事业。当然,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适当兼顾经济效益,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此,我们在考虑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改革的时候,必须注意两点:1.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型文化事业不少从事民族语文翻译的工作者、研究者以此为职业和爱好,并以此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桥梁。这本身是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专业化特征极强的表现。但我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管理体制机制上确实存在很多问题,诸如管理体制不统一、工资待遇较低、人才流失严重等。通常情况下,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在福利待遇等方面确实不如公务员管理体制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强调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需落实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光靠理想和说教很难支撑民族语文翻译事业的正常发展。这就需要国家考虑到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公共服务型文化事业的特点,一方面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做足功夫,调整相关的政策措施,减少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就是国家加大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资金投入,在稿酬、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对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适当照顾。2.加强民族语文翻译从业者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在充分认识到这项事业重要性、必要性的同时,民族语文翻译从业者也要看到翻译工作确实需要不懈的付出、长期的学习积累、耐得住寂寞和甘于奉献的精神。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确实冷门,也很难赚大钱。这就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其实,这些涉及民族语文翻译事业体制改革深层次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如何改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的生活待遇和发展问题。不管是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管理体制,还是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笔者认为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公务员(或者参公)管理体制的翻译机构属于行政岗位,但职位毕竟有限,行政性事务繁杂,对翻译业务工作影响很大。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民族语文翻译人员能够参加国家的职称评审,待遇和福利直接与职业贡献有关。实际上,这两者各有好处,也各有劣势,只有理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体制机制,才能够改善当前翻译工作的尴尬处境。为此,笔者认为,当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应从体制机制上注重理清发展思路,以翻译事业本身的特点来构建发展模式。至于是采用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还是公务员管理体制,不能一概而论,但至少要达到动态平衡,不能差距拉得过大,由此根本不利于翻译事业的发展。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财富。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发展,突出表现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等五大方面。[6]近几年,党和国家采取措施加大加快少数民族文化建设。2006年,《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中提出要“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实施“新疆、、内蒙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工程——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各种出版物的出版、印刷、复制和发行”,设立“国家文化发展专项资金和基金”,支持“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作”,以及无线广播电视的覆盖。2007年,等五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事业扶持力度的通知》,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字出版工作扶持力度,其中就有重点补贴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少数民族文字编译人才的培养、民族文字新闻出版单位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以及少数民族文字出版“走出去”的项目等。[7]2008年,国家民委、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要加强全国少数民族古籍的保护、抢救、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和研究工作。[8]2009年,国务院专门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9号)。这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重大举措,大都涉及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要在尊重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充分发挥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文化功能。为此,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从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角度科学定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作为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权力重要举措,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确实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这是我国各民族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民力的重要体现。但正像前面指出的那样,这仅是重要方面之一。民族语文翻译工作完全可以有更广的范畴,包括参加翻译整理少数古籍工作、向少数民族翻译介绍优秀汉文化典籍及将优秀民族典籍翻译成汉文等各种文化工作。2.要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审视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我国少数民族大都地处边疆地区,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对我国国家安全影响极大。近几年,不断有一些跨境语言通过书籍、广播影视、网络等途径对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行文化渗透,误导少数民族群众,严重危及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那么,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我们就应该翻(编)译大量优秀的文化作品(包括书籍、影视、网络等),来丰富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来源之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56个民族的伟大复兴。既然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联系紧密,我们就不能仅为一时政策所需来安排工作,而是有侧重地翻(编)译出版符合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实际的作品,切实满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3.要充分考虑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本身特点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本身是“一种跨文化的族际交流手段”[9]。一般地,不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语言文字很难从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至于成为优秀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研究者,那还得经过长期的学习积累。因此,从事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翻译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另外还得在实践中不断丰富翻译技巧,多向前辈学者学习,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者。2010年12月,国家民委专门《国家民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指导意见》(民委发〔2010〕198号文件),指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是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开展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是各级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干部的桥梁和纽带。”这就明确了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加强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而不是忽视或边缘化这项工作。

当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要在坚持为指导的前提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笔者认为,以下工作值得期待:首先,要高度重视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重要作用,突出翻译工作在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中的地位。尽管当前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确实面临着人才队伍流失严重、待遇不高、社会地位尴尬等方面的问题,但正像前面分析的那样,国家已经在投入力量,不断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这是值得欣慰和鼓舞的事情。其次,大力加强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建设是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相关管理机构应该联合部分高校、翻译机构、研究院所的力量,就民族语文翻译人才队伍的培养、培训问题拟定出一个具体规划(包括培养机构、培训场所、资金、就业等问题,都要统筹规划和考虑),尽快组织实施。最后,创新民族语文翻译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大力推进民族语文翻译工作机构的体制改革,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兼顾一定的经济效益,切实服务于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人民群众。

篇8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景点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软件开发

一、开发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的意义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已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古朴的各少数民族风情——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多植根于秀美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社会历史之中,特色鲜明,底蕴深厚,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随着旅游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得到快速的发展。但也存在景点信息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问题,很多景点没有自己的域名,只在其他网站链接几个网页,或者信息平台信息更新慢,旅游者无法及时获得景点的新节目、新动向,无法与景区在网上交流;同时网站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能力弱,根据旅游者的特点和需求组合定制旅游产品、提供个性化旅游线路建议等方面做得好的平台很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环境下,开发小巧灵活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为广大公众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的功能需求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从遥远的古代起,中华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洐在我国的土地上,55个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互敬互爱、相互扶持,为中华民族文明和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贡献自己的才智。通过调研,发现还没有一个针对少数民族旅游信息查询的软件平台,所以急需创建一个系统平台,来实现对少数民族旅游信息的输入、查询、维护及修改等功能。以减小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管理和保存,并为广大少数民族旅游管理者和旅游者提供一个快速浏览和查询少数民族地区相关旅游资料的软件平台。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景点信息服务不能满足消费者需要的问题,设计开发一套软件平台,提供各景点各种信息查询,为旅客提供各种个性化服务,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同时该平台具有强大的后台管理功能,为旅游企业对景点信息及游客信息的管理提供很大的便利,更有利于景区的快速发展。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以汉文化为主;各少数民族都保留各自传统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习俗,在这个民族平等融合的基础上,国家得以繁荣和进步,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去旅游观光,如何利用软件来管理和查找各民族的相关信息?如何更加有效地为广大旅游者和少数民族工作者提供一个快速浏览和查询少数民族相关资料的软件?少数民族信息管理软件包括的信息众多,比如:56个少数民族的基本信息、景点介绍、民族地域分布基本信息,以及少数民族的图腾、服饰、习俗信息,等等。由于中国少数民族众多、信息量大,因而少数民族信息的管理成为一个工作量大且繁琐的工作,各类信息的查询也很复杂。通过开发“少数民族旅游平台系统”软件,可以实现对少数民族旅游信息的输入、查询、维护及修改等功能,最终减小少数民族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方便管理和保存,并为广大旅游者提供一个快速浏览和查询少数民族相关资料的软件平台。

三、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是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设计制作的,其展示形式不同于其他的旅游软件。主题明确;采用原始、详实、真实、可信的历史文献、图片资料;辅之以艺术性的设计,使读者深刻感受到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更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载体,使读者在了解各民族历史的同时,深刻感受我国56个民族团结友爱、开拓进取、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加强民族团结、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现代社会网络和信息技术的普及,网络成为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实现了网络传输,使游客快捷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进一步吸引更多游客来旅游,显示少数民族文化宣传和经济发展的双效应。

2.少数民族旅游软件制作的应用价值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游客对旅游信息的索取越来越讲究效率与速度,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是对全国少数民族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浓缩,使游客在更短的时间内通过网络或手机或其他多媒体设备更快地搜索到相关信息,便捷游客的出行和对景点的选择。

四、增强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少数民族文化是指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并负载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包含各少数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学者把它分为以下几类:衣、食、住、行方面的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民族传承文化,包括民族文学艺术、民族歌舞、民族游乐等;民族工艺文化;民族信仰、民族巫术文化;民族节日文化,等等。

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的文化体系都蕴涵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也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

任何一种民族文化的内在构成部分都可以分为:显性文化,包括富于民族特色的服饰、饮食、建筑、交通工具、生产工具等;隐性文化,如各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等;显性与隐性的混合文化,如家庭婚姻、人生礼仪、、风俗习惯、节庆节日、民族艺术等。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指那些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所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少数民族文化因素。这种吸引力因素就是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最佳资源。

各少数民族凭借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事项,以其丰富的内容、浓烈的地方特色、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民族特点,构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由于其满足了游客的“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及“追求审美和愉悦体验的本质规定”,日益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以上几方面的意义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有着必然的联系,任何一方面的发展进步都会影响其他方面。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的开发是一种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新型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导航图。它将融合图形、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和虚拟现实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它是推动少数民族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媒介和重要的软件建设项目。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软件的开发将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使读者能够在阅读时深刻地体会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并潜移默化地受到少数民族文化内涵的感染,使少数民族文化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王德刚,史云.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J].旅游科学,2006(4):4.

篇9

喀什第二中学新校区概况及墙绘理念的提出

喀什市第二中学新校区坐落于喀什疏勒县。新校区于2011年2月开始进行施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依据喀什地委、行署要求,疏勒新校区于2013年9月投入使用。然而因为新校区二期工程还在建设当中,但已于2013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整座校园不论是从地域教学环境上还是从教育教学理念上都带有喀什鲜明地域特色。然而能够更加突出其办学理念的是把新疆内地初中班搬入新校区。

具有地域特色的宣传画能够为校园环境增光添彩,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喀什二中新校区处于完善阶段,将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凝练成绘画语言的形式表现在校园中,会大幅度的提升校园的文化建设面貌。内初班的建入让新校区增添了彩色的活力,表现民族的文化风情艺术,各族师生共同参加到这次合作的队伍中来,增加了少数民族同胞和汉族群众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密切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促进民族之间血肉关系的形成。

表现题材引源

都说,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喀什被誉为是南疆的首府,无论是民族传统,还是地域特色,都能真正的代表纯正新疆特色。对于这一方水土的文化教育,教学环境的营造,校园的设施风貌建设自然应该会有它的独特性。将具有极强表现力的刀郎农民画、少数民族绘画艺术引入校园;将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学艺术作品,如《十二木卡姆》、民族民间故事、民族团结故事凝练成绘画语言将其表现在校园中,这不仅仅是一次校园神圣殿堂的装扮,而更高层次的是一次师生对民族文化的填补,是一次精神的洗礼。

1.刀郎农民画

刀郎农民画那没有羁绊,不加修饰,贴近心灵沟通的一幅幅画作正是新疆的缩影。它用极强的绘画语言激起千层浪,对新疆,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发出了嘹亮的吼声。如今它作为独立的画种还在孜孜不倦的诠释我们新疆的一切。刀郎农民画做为新疆的缩影引入校园,将为校园增添更多的活力和色彩,让校园更具有地方的人文性。刀郎农民画源于生活的奇特构思,具有真理寓意的绘画理念和校园的教育观念相吻合;刀郎农民画那不拘于物的大胆用色,符合成长中孩子的天性;刀郎农民画与时俱进、长存心意的绘画思索和校园能够相辅相成的链接在一起。刀郎农民画对于校园风貌建设来说是必不可

少的。

2.少数民族绘画艺术,及其它艺术形式

少数民族绘画艺术是少数民族精神的缩影,记录了少数民族的历史与生活,在这些伟大的作品中融入的不仅仅是画家个人的情感,而更多的是少数民族同胞集体精神的皈依。把描绘少数民族的绘画作品引入校园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对本民族的近一步了解和认知。

少数民族其它艺术形式如《十二木卡姆》。它是对新疆维吾尔族大型古典音乐套曲的称谓。具有抒情性和叙事性相结合的特点。它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将这样伟大的音乐作品以绘画的形式进行表现,是声与静、听觉与视觉、音乐智能与美术智能、虚拟与空间的多层次转换。可以说进行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会对校园的整体文化艺术氛围的营造提供有力的帮助。

3.少数民族民间故事

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一直受到大家的推广,很多故事都脍炙人口深入人心。世世代代的心口相传,保留下来的作品早已经是精品中的精品,很多作品已经被编辑成册或者演绎成影视作品进行宣传。对于校园环境的营造,墙体绘画的表达它具有很强的切入便宜性。这些故事记录了整个少数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通过短小的预言故事说明做人的真谛,揭示人生的真理,具有很强的教化意义。 民族民间故事通俗易懂,把文字凝练成绘画的方式加以表现。在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师生文学智能向美术智能、文本向图片的转换能力,还能够增加师生对少数民族故事的深入理解。

4.民族团结故事

在喀什民族团结工作的开展是本地区向前发展的保障和前提,而最容易的教育切入口在于学校教育。校园进行对古今民族团结故事以连环画等形式加以表现,对各民族之间都会起到教育的意义,能够为营造团结宁静的校园环境提供支撑点和平台。

墙体绘画设计的实施策略

一个工程的核心在于它的实施策略。工程是否具有新意,是否具有可实施性都在其中。对于具有特色的墙体绘画设计工程,其策略的重要性更强。可谓整个工程成功与否全在于此。

1.对墙体绘画的实施场地进行量体(对场地进行遴选)

在新校区的大面积的建筑中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对于适合表现的墙面、栏杆、黑板、围墙、石柱、机电箱等场地进行编辑入册,量体才能够裁衣,为下一部的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2.对预用大宗题材进行遴选

对表现对象要有一个筛选的过程。选则具有教育意义并且能够和校园环境容纳到一起的内容进行表现,对于整个气氛的营造起到一个奠基作用。在前文中提到,表现内容大致源于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源于已呈现出的绘画艺术植入校园相应的表现模块,另一方面把文学艺术进行绘画语言的总结进行绘画形式的表现。将已呈现出的美术作品切入其中,要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够被大家接受的作品。绘画作品的构图形式、色调、涵义、内在情感要与校园相对应的板块相吻合;对于文学艺术形式的作品来说,要选择易于绘画表达,情节简短寓意深刻的内容。很多文学艺术在生活中都被大家所熟知,那么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还应该格外注意能够和群众产生强烈共鸣且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影响力,和说服性。对这样的作品进行表现会对所要达到的目标事半功倍。

3.对相关文学作品进行绘画草稿创作

这个环节是针对已进行遴选的文学作品而言,其目的性在于对墙绘的成功表现打下扎实的基础。这个过程兼并创新与技能。对文学作品而言是从文字转变成图像的一个过程,对创作者来说却是从文学智能向绘画智能的一个转变。所以出现一幅好的草稿作品需要具有较丰厚的文学素养还要具有较熟练的绘画技巧。校园人才辈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4.制定实施方案细则

这部分内容对实施过程起到很强的导向作用,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就像船有了驶向的铎,马有了征程的铁掌一样重要。对已选择的绘画作品或者创作好的草稿作品进行谋篇布局,布局要着重考虑画面与环境的协调性,以及环境气氛营造的目的。使之达到万物归一的更高装饰层次。

5.对表现工具以及表现方式进行选择

墙绘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采用纯手绘的方式进行,这样表现出的形象比较生动,有看点。手绘的方式多采用丙烯颜料进行塑造,丙烯有易干、防水、颜色纯正、覆盖力强等有点。纯手工的塑造方式适合于表现面积较小且专业性较强的画面场景。对于跨幅较大的场景可以采用制造模板,以喷绘的方式进行。这样出现的效果具有很强的可视性,视觉冲击力很强。对于表现媒介的选择要就具体情况而言,成功的选择表现媒介是设计成功的有力保障。

6.进行有规划的施工

在前面的工作都紧锣密鼓进行完毕时,就开始正式的进入到施工环节,在这一部分对财力、物力、人力要进行合理的划分。在施工的每一部分都应该设定相应的指导人员对施工的整体大方向进行把控。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责,设计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校园墙体绘画设计的实施意义

校园墙体绘画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对于新疆喀什地区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其极强的特殊性。对于校园墙体绘画来说,它的实际意义远远大于对校园的美化与装饰作用,从某些方面来讲它具有了促进民族团结,歌颂民族文化,凝练民族精神等多方面深层次的教化意义。

(1)从基本的表层含义来讲,校园墙体绘画设计具有装饰美化作用。俗语这样说:“人靠衣服,马靠鞍。”从其视觉的角度来讲,在校园建筑以及校园设施上进行绘画装饰,能够赋予它们更多的活力与色彩。使整个校园的建设装饰主题更加凝练整体。成为营造教学环境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2)为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校园环境之间搭设桥梁。一座校园达到教学理念和环境紧密结合的一个高度。需要校园文化为其搭建起桥梁,而这一桥梁的搭建,校园墙体绘画设计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校园墙体绘画以它的渲染力能够使校园环境和校园精神文明结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创建一个更好的教学环境。

(3)有助于民汉之间、学科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少数民族师生与汉族师生之间充当了互补关系,在操作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工程中会频繁出现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文学作品进行绘画表现需要文学智能与美术智能的转换。达到文字到图像,理想与现实的统一,需要文学智能强项的教师与美术智能强项的教师进行深度的交流与合作。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种智能交叉运用,那就要求不同人才之间的互助进行。要使工程的顺利完成需要师生之间的合作,教师是指导的核心,学生则是实施操作的主力军,只有进行交流才能碰撞出更美妙的火花。而这样频繁的交流与合作则会促进民汉之间、师生之间、学科之间的密切与团结。

(4)墙体彩绘的主题和内容助于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播。在墙体彩绘的主题上多采用少数民族之中的艺术形式加以绘画表现,这样对少数民族的文化具有了一个宣传和传承的促进作用。提炼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精髓,从侧面来讲促使了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激发各少数民族对自身民族的认同感,助于校园的和谐与健康。

小结

对于喀什二中的墙体绘画设计来说,它是民汉之间、师生之间、学科之间交叉搭建桥梁的结晶,每一分创新,每一分呈现都是民族间的融合、师生间的配合构建而成。其意义的重要性不言而知。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环境不能够只停留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进行实践操作是其有效的途径。墙体绘画设计工程的实施为民族团结、文化艺术教育的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机会。这项工程一举双得,不仅美化了校园,还对其内在的子功能进行了无限的延展。

(第一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

第二作者单位:喀什市第二中学)

篇10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民族文化;民族高校图书馆信息化保障

1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背景

2012年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将贵州经济社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它意味着贵州的建设发展不仅仅是贵州自己的事情。对贵州省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国发2号文件中提绲墓笾荨拔宕笳铰远ㄎ弧逼渲兄一就是要在全国率先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这标志着贵州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按照中央部署,我省把示范区建设作为当前和未来更长时期推动民族工作、促M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繁荣发展的目标和方向。[1]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既要求各民族在政治上体现团结和进步,又包含着各民族在经济上实现科学发展,还包含着各民族在文化上呈现繁荣进步。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精神,也是民族振兴和区域发展的强大力量。

2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中推进民族文化信息化保障的必要性和意义

在党的十会议上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提升到增强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的层面。体现了党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极高肯定。

作为国家重要文化服务机构的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不仅承担着国家和社会赋予普通公共图书馆的职能,而且承担着服务不同民族群体的文化需求、精神需要等重要职能。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别具特色的一类图书馆。它们既是中华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展现我们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体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载体,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是天然的开展多元文化服务的重要保障。把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人力资源转变为发展的动力,图书馆必须大力开展社会服务。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第二十一条指出:“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2]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作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最高学府,国家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尤其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凯里学院图书馆党支部被评为黔东南州委教育工委“两学一做”示范点支部。我们责无旁贷理应担当起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服务的责任和使命。积极探索出本地区在贵州特色的创新与实践。

3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中推进民族文化信息化保障的探索与实践

(一)提供文献信息化保障。

1. 民族文献是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信息资源保障。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做好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切实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使之代代相传、荫泽后人。作为具有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职能的图书馆,应该不断挖掘和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民族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化保障、建设,正是对少数民族文化最好的诠释和传承。[2]凯里学院图书馆通过对地区经济文化建设发展状况的分析,通过需求调研,结合本地的资源特点,确立了以苗、侗等民族文献及黔东南地方文献为重点的特色馆藏建设目标,以服务教学科研和社会为目的,开展资源的搜集、整理和信息化开发利用。收藏的2万余册各种载体的黔东南地方文献、苗侗文献已形成了特色馆藏,服务地方的同时还吸引了国内外读者前来查阅,并依托internet为CALIS成员馆读者提供特色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在促进本民族文化繁荣与推广上得到了进一步彰显。成为我校乃至本地区极具特色之亮点。

2. 民族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工作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我校图书馆将大量苗侗文献数字化,旨在保存和保护民族文化,同时以纸质和数字资源形式全面提供保障。自建有《凯里学院特色馆藏数字化服务平台》、《清水江文书数据库》、《苗族侗族文化专题数据库》、《苗族侗族研究论文资料全文数据库》、《苗族侗族研究论文篇目数据库》等特色资源数据库。

(二)构建多元载体的民族文化信息化资源馆藏。

民族高校图书馆构建馆藏文献资源除汉语、英语等主流语言外,还应包括少数民族语言的文献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形式有物质及非物质等多种形式,以此我馆构建了多元载体的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库。凯里学院图书馆 “苗侗文化博物馆”。这些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化载体改变了传统的地方民族文献静态、纸质存储方式,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文献中的活态遗存,极大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在2016年教育部主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案例大赛”中,以我校图书馆馆中馆“苗侗文化博物馆”申报的《特色与深度――凯里学院图书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特色延伸服务》案例在全国总决赛中荣获了二等奖。在总结会上专家评委指出:“我馆的理念与经验值得推荐与推广。赛前他们对于凯里这个地区是不听闻不了解的。赛后,通过凯里学院图书馆在本区域开展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延伸服务,让外界认识了解到这个地区以及民族,震撼于这个古朴而原生态的民族。感动于中小型图书馆在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推广与利用上的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为其它欠发达地区和民族的文化推广、经济发展指出了创新特色的发展思路和推广平台。”

(三)发挥对民族教育的教学辅助作用。2008年贵州省教育厅、省民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的意见》,指出:民族高等院校要坚持办好民族文化、民族体育、民族语言、民族医药、民族艺术等相关专业,积极为全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培养专门人才。凯里学院图书馆创建申报成为“民族文化知识科普教育基地”,旨在通过建设专门的平台传播和弘扬民族文化。

(四)逐步开展面向民族地区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缩小民族地区的信息差距。

1. 面向基层单位,开展各种信息推广、技术指导活动。高校图书馆部分承担起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服务职能,加强扶持与协作,实现资源共享。同时派出专家对民族地区基层图书馆、中小学图书馆开展业务管理和信息技术的培训指导工作。这样既为政府节省经费投入,又能使群众更多地融入到信息化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中。

2. 面向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制作发放热点信息简报提供决策咨询。民族团结进步文化繁荣发展离不开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因此,我校图书馆将视角投向本地区发展中最紧迫最需要的,把目光放在全国各种媒体信息上广泛收集,整理。如:一期期《传统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简报》的推出,为本地区发展提供了系统全面的信息化服务和保障。

3. 面向社会,充分研究本地区信息需求,选择那些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在力所能及的领域多途径全方位地开展信息化服务。[3]如:为当地科技基地建立、民族医药研发、民族旅游发展,以及当地的文化馆、博物馆建设,非遗申请等项目提供信息服务保障。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使我校图书馆逐渐成为了带动黔东南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坚实基础,成为本地区民族发展、进步、创新的智力保障。[4]

4. 面向偏远乡村民众,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高校图书馆利用寒暑假与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支乡支教活动,到少数民族群体中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生活信息宣传、为农村生产发展提供专题信息服务。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文化展览、阅读兴趣培养等阅读推广活动,并建立重点扶持联系点形成长效机制。少数民族群众对政策新闻的理解,对社会信息、教育信息、健康信息的需求与满足不仅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团结进步繁荣发展,更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5. 面向民族地区大学生,提供广阔的信息空间。凯里学院图书馆利用馆藏资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拓展课堂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开阔视野、激发灵感提供信息资源保障。每年_展“好书伴我行”读书月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图书馆《“好书伴我行”读书月活动――凯里学院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在2015年“首届贵州省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中荣获第一名佳绩,并代表贵州省参加 “全国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大赛” 获华南赛区三等奖。比赛肯定了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在新媒体信息环境下阅读推广理念、定位、组织形式及方法等方面的做法与贡献。激励了图书馆不断创新开展文化服务,继续引导大学生阅读优秀民族文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他们认识、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深刻意识文献信息化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上的重要意义,从而将所学到的知识用于建设家园、造福民族、乃至强盛国家的伟大事业中。[5]

参考文献

[1]何选高,钟海萁.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示范区的构想―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宁夏农林科技,2013(4) :(75)

[2]左方.民族高校图书馆服务的新亮点:地方性知识服务―以民族医药文化为例.图书馆论坛,2009(4) :(135).

[3]殷黎.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思考.图书馆学刊,2005(2):(9).

[4]龚剑.全民共享目标下的高校图书馆社会化服务――谈我国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的角色塑造和职能延伸.贵图学刊,2009(4) :(8).

[5]马凌云.发挥民族高校图书馆在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中的作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4) :(14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