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篇1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课程改革;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4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7-0013-02

收稿日期:[HTSS]2006-10-10

作者简介:魏红(1964-),女,山东莱阳人,副教授,从事生物学研究。

一、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

1.学生完全依赖教师,不愿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因为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所造成的。教师天天以传授知识为目标,学生时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处处以标准答案为准则,最终以升学为唯一追求。天天进行反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结果使学生的大脑得到了“不思考”的训练。在新课改中,这种局面已大有改观。但时间一长,一些教师由于习惯于旧的做法,往往又采取了单纯讲授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又可以不用去独立思考了。

2.学生完全服从教师和课本,不敢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教师的绝对权威和一味地追求标准答案所造成的。新课改前,由于教师控制着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使学生不得不完全服从教师,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跑,不能有半点怀疑。长此以往,学生就把自己的思考权完全交给了教师,不再敢独立思考了。

3.学生只知照抄照搬,不会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长期死记硬背和反复机械调练所造成的。过去,因过于注重统一和单一的书本知识,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妨碍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将思路束缚在无形的框框里,造成了思考问题的狭窄和单一,刻板和僵化,这就限制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4.学习容量超负荷,学生没有时间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所造成的。学生每天都要连续苦战十几个小时。一天下来,疲惫不堪,哪还有时间去独立思考呢。

5.一些教师在课改中完全按预设去“表演”,学生没有机会独立思考

这主要是由于这些教师过于追求形式上的活跃,忽视了学生实质上的提高所造成的。在新课改中,过去那种满堂灌,教师独占讲堂的状况大有改观,学生增加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但是由于一些教师陷入了“非此即彼的怪圈”,形式上虽然增加了学生活动,如变换花样地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频繁地安排学生的表演、对话与小组合作,过多过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结果使学生眼花缭乱,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却剥夺了本该属于学生的思考机会。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行动策略

1.以引导学生以“提问题”为突破口,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

为了改变学生不愿思考的习惯,应把“突破口”选在引导和鼓励学生“提问题”上,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其乐于思考的欲望,形成一种处处遇问题,时时想问题,人人提问题的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局面。

首先,要通过适时的总结,给学生以积极引导和鼓励。如有的教师定期总结学生提问题的表现,从中评出“提问题明星”。甚至有的学校,对于提出了确有价值问题的学生,由校长颁发“金钥匙奖”。

其次,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别,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开始时,把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划分为五个层次的递进目标:一是敢提问题;二是能围绕学习中心提问题;三是能提出有份量的问题;四是能尝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五是能在问题解决后又提出新的问题。然后,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现有层次,经过与学生本人商量,确定不同的努力目标,并逐步提高层次,使学生尝到思考的甜头,以此带动和形成学生边学习边思考的习惯。

2.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勇于思考的环境

首先,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教学情景就使我们很受启发:“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而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你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对学生给予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多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思考的“激发点”,及时地给予点燃。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正是点燃他思考的大好时机,决不能轻易错过。一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二要肯定蕴含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地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再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拿不准”时,这说明他的头脑正处于困惑状态,教师这时就要“拉他一把”,但决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再次,教师要鼓励学生破除迷信,敢于向权威挑战,培养其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因为敢于向权威挑战是创新型人才的可贵品质。这不妨从破除教师的权威开始:课堂上如果遇到了学生的“节外生枝”或提出了挑战性的问题时,教师应该热情地欢迎,冷静地倾听,认真地分析。如果是确有价值的意见,就应随机应变地将其转化为课程资源。如果学生的主张不对时,教师应引导他们继续深入探究。

最后,教师还应为学生多搭设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的平台。实践证明,在一个学习气氛浓厚,经常发生思维碰撞的班级里,可以大大促进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合作学习,在课堂内外更多地为他们开辟讨论、争论和辩论的“战场”,搭设更多的思维碰撞的平台,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思考,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

教师要在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引导他们学会思考,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

首先,要重视揭示思考问题的思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在“过程”中掌握科学思考的方法,必须将思考问题的过程揭示出来,便于分析和研究。为了对学生起示范作用,教师不仅自己要弄清教材的思路,还应将教材的思路适当地揭示给学生,便于学生从教材编写者思考问题的思路来认识和把握教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介绍自己所运用的思考方法,尤其在解题教学中,更应注意将自己的思路揭示给学生。对于素质较高的教师来说,最好搞“现场直播”,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思考,现场分析,现场推演,让学生直接看到教师在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教师还应注意了解和研究学生思考问题时的方式和过程。为此,一方面要教会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思路讲出来;另一方面,还要通过提问、对话、练习、做作业、测验和个别辅导等途径,获得有关反馈信息,从中观察和掌握学生的思路。在这三个思路中,教材的思路是依据,教师的思路是桥梁,学生的思路是中心。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教材的思路通过教师的教学思路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思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最终实现三维目标。

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思考方法。教师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考训练,使之逐步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从宏观上来讲,就是要让学生懂得一点唯物辩证法,学会联系地、发展地、辩证地思考问题。具体的思考方法主要包括分析思考法、综合思考法、发散思考法、聚合思考法、逆向思考法、联想思考法、形象思考法,演绎思考法、归纳思考法和推理思考法等。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考方法的训练呢?归纳起来就是“渗透、领会、运用”,具体地说就是教师在渗透中让学生领会意义,在领会中试着应用,在应用中逐步形成能力。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和交流运用科学方法思考问题的经验。

再次,要因材施教,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教师只有依据学生思考能力发展的年龄特征,关注个体智力的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因材施教,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学生的思考品质主要包括思考的深刻性品质、思考的逻辑性品质、思考的灵活性品质、思考的批判性品质、思考的敏捷性品质、思考的独创性品质等。如何结合教学内容,因材施教,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考品质呢?归纳起来就是“讲授,训练、运用”,具体地说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讲授必要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在实际运用中形成和提升相关的思考品质。

4.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应在教学中树立三个意识:

一是尊重学生的意识。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和独立思考权,把思考还给学生,帮助他们尽快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是有效教学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学习被各种学校功课塞得越满,给他留下的供他思考与学习有关东西的时间越少,那么他负担过重、学业落后的可能性越大。”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利用好每一分钟,努力提高学生思考的含金量,实施有效教学。同时一定要相信,如果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了,三维目标就会完成好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提高了,那么考试分数自然就会提高,而决不会降低。

三是引而不发意识。在课改中,教师的作用自不待言,应充分发挥其激励、引导、解惑的作用,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但决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要把教师作用的发挥限制在必要的范围内,尽量引而不发,留有余地,尽量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这就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给了学生去进行思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1]赵正元.问题学习:让学生大脑“活”起来[N].中国教育报,2004-02-24.

[2]李建平.与孩子心灵融会贯通[N].中国教育报,2006-05-09.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4]郅庭谨.教会学生思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养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存在的问题被日益暴露。其中,不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采用灌输式数学教学模式的现象尤为突出。更为可怕的是,有些一线教师对此现象的危害认识模糊,甚至产生偏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呢?又将通过何种途径来进行养成呢?以下本文就上述问题进行简略的分析。

一、小学数学教育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在不借助外界帮助的情况下,通过思考者本身的探索和思考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不仅仅是孩子必须的能力,也是一种需要在教学中培养的习惯,尤其是要学好数学的孩子,这种习惯必须从小学数学教学就开始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的时候,要尽可能的让他们独立思考,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这种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首先,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是我国教学目标的重要要求。根据国家教委的相关规定,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全面培养在校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增进学生智力水平;其二,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与独立思考能力;其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将独立思考提升为自觉学习行为等。由此可见,独立思考能力是我国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其次,培养小学生独立的数学思考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从育人的角度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不单要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其基础是要有良好的独立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教学中,根据课堂的实际状况,培养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分析

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欠缺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其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主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分析。多年来,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偏重于接受式学习。教师以传授数学知识为目标,学生则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这样一来,在课上,教师控制着课堂,掌握着标准答案,成为整个教学的权威;在课下,课本和参考书充斥在整个自习环节,成为盲目抄写和记诵的标准。学生只能依赖于教师,服从于教师;只能依赖于课本,服从于课本。长此以往,学生们就只能主动放弃独立思考,成为一名甘愿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好学生”。

(2)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现象分析。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人们往往只是片面地追求分数和升学率,不断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经了解,目前小学生每天要学习 3 到 5科课程,用时高达十来个小时。一天下来,超负荷的课业负担使他们疲惫不堪,根本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这就在客观上产生了一种被动型独立思考能力欠缺的现象。

三、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途径

当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条件越来越高。是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更是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体现。那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1)创设以学生为主角的民主式数学教学氛围。通过上文分析可知,灌输式、接受式等小学数学教学形式严重阻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和发展。之所以如此,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小学数学教学形式的教学氛围呆板、不活泼,全部是以教师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让小学生在数学教学领域中养成独立思考能力,就必须要创设以学生为主角、民主、活泼的数学教学氛围。

(2)选取新颖有趣、结合实际的数学教学内容。经调查,84% 的小学生认为目前的数学学习内容枯燥无味,不能很好地提起学习兴趣来。然而,数学却是来源于生活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将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实际,挖掘出新颖有趣的素材,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比如,在教授 10 以内加减法时,可以根据每个数字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学生身体中的数字(如手指等);在教授100以内加减法时,就可以利用算盘、火柴或自制小模型等一些道具,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营造活跃的校园课下数学文化探讨模式。校园课下数学文化探讨模式应是以校园为空间,以学生、教师参与为主体,以增强智力为手段,以多种多样的实际数学知识为主要内容,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一种群体文化探讨模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将一个班级的学生分成若干个课下数学活动小组。在每个小组中,设一到两名联络人,负责组织小组活动。小组所探讨的数学内容应由小组的成员集体挖掘。教师要定期、不定期地对小组活动情况进行启发、指导和检验。

数学课“应多给学生一点儿思考的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尽量给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默默地在数学课中得到发展。这样学生经过自己成熟的考虑,发言才会有质量,才会真正活跃课堂气氛。

总之,独立思考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关键,也是数学教学的传统。独立的见解是智慧的花朵,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能使课堂成为学生个性思维驰骋的天地,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增添一种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篇3

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是使人们发现新的知识、通向成功之路不可缺少的桥梁。独立思考的人,是不惟书、不惟上、非常自信的人。一个常怀疑自己的人,也是不敢怀疑书本的;一个不敢怀疑书本的人,是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博学并不能使人智 慧。”只有在学习和生活中善于独立思考,才能开出智慧的奇葩。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笔者认为,抓独立思考,必须扩大思维空间。扩大思维空间,就是要把学生思考问题的范围放大,尽可能地让学生进行多选择、多判断、多思维。有人曾说过这样一个形象的例子:一名教师领着班里的学生去游玩,到目的地有多种走法,可以找一辆车拉着去,可以由教师领着学生走,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找路走到目的地。聪明人应该选择第三种走法,原因是:坐车快是快,但学生没有经受锻炼;开动四肢排队走,锻炼的是腿脚,路是怎样走的呢?因为有老师领着,学生没有思考这个问题;自己找路,学生要经受多方位思考才能走到目的地。当然,相对老师来说,不是要求放低了,任凭学生随便走,而是更高了,老师要有孙悟空的本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有困难了扶一把,有挫折了不失时机地鼓励……所以说教师担负的责任更重了。

作为教师,首先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讲课不宜过细,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不要让学生养成依赖心理。学生何时因独立思考问题的兴奋而累,而不是因为纯粹的记忆而累,何时便是教育成功之时,因为信息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处理信息比记忆信息更重要。不是因为我们不需要记忆信息,而是因为我们只有十分有限的大脑“内存”空间。与其把有限的心智资源用来记忆互不相干的事实,不如充分发挥大脑的思维功能,连贯地思考问题。

在讲课过程中,常会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刻让学生回答。于是,学生七嘴八舌,或是老师总结问题答案,或是老师说出自己的答案。这种教学只能满足于给问题找答案,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独立思考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它对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寻求自我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提出问题,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一次思考不出来,可以两次、三次……学生实在思考不出来,老师可以适当提示,予以引导,让学生真正思考起来。

如此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会增强。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及时表扬独立思考较好的同学。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就能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其次,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

组织课堂讨论是启迪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式。问答式也能使学生思考,但老师有问题在先,起到了一个定向的作用;讨论式也是提要求铺垫,但学生讨论的方向不那么明确,讨论时可能会偏、会出错,这对学生也是一种锻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要判断,要选择,这就扩大了思维空间,对学生的独立思考更有利。老师要设计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提出问题,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启发学生讨论思考,培养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比如听人讲话要想一想:你认为他讲得对还是不对?对,为什么是对的?不对,错在哪里?怎样才是对的?好还是不好?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为什么同意?不同意又是为什么?经过一番思考得出的结论就是你的见解,经过你独立思考产生的独立见解。不仅是听人说话,对待周围的事物都要善于想一想,训练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再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表述己见、质疑问难。

篇4

关键词:语文;独立;思考

当今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对新世纪的人才来说,独立思考的能力十分重要。独立思考就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没有独立思考,谈不到创新,没有创新就不会有社会进步。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掌握思考的技能,农村当前的语文教育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创设鼓励性学习环境

要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语文课堂就要开放、民主。最重要的是,要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教师要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讨论和辩论。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思维才会活跃。通过思考、讨论,学生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学会了思考,并乐于思考,这就有了积极性和动力,达到了更高的境界。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有时会不合适,教师要正面引导,而不能彻底否定,学生只要能够提出问题,就说明他们动脑筋思考了,思考总比不思考好。语文教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要多宽容、鼓励,让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思维碰撞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独立思考的机会

课堂45分钟的时间是有限的,让学生学会思考,首先教师要给学生安排充足的自学时间。教学前,教师应让学生先自学,还要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教师应精心备课,巧妙设计问题,使每个问题都有思考价值和目的性、启发性,使大多数学生通过思考能得出答案。思考是由问题引起的,学生能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是思维活跃的表现,而且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语文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提问题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多角度思考,这样既能开发学生的思维,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多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

三、后果性教育原则慎重运用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过一个“自然后果教育原则”。这个原则是用学生的行为过失所产生的“自然后果”去束缚学生的行为自由,迫使有过失的学生改过。我国俗语也说,经一事长一智,对经历的事情都会有深刻的思考,对于后果的思考,要让学生从多方面找原因,找答案。从这个角度说,后果教育有一定的好处,但是,人的思维是有定式和惯性的。人一旦对于某个问题认定,是很难改变的。比如,对于一种做题的方法,如果我们任由学生先犯错,再纠正这种后果教育是需要慎重考虑的,尽量不要用,在发现学生刚要出现错误时,及时点拨远比纠正要有利得多。

篇5

关键词:山区;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

一、课堂小游戏做引导

山区小学的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有限,所以,老师只能通过设计一些课堂小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设计课堂小游戏是最简单同时也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最能使一个人集中精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并且对提高学习效率有明显的效果。所以,老师可以用一些课堂小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并使其逐渐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产生兴趣,随之共同努力,走进数学乐园。不仅如此,游戏还可以开发人类大脑,提高孩童智商,适合的数学小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积极动脑的好习惯,这也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也是关乎后续工作能否继续进行的关键。只有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所讲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中间穿插一些互动小游戏就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最后再由老师做深一层的讲解,更会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作业保证独立完成

要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要从学生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入手,从平常的课堂和课外作业中严格要求,必须独立完成个人作业!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一时半刻是不能培养出来的,只有每天不间断地练习,才会渐渐产生效果,所以只有让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学会主动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才能使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锻炼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平时的作业中会发现有很多互相抄袭的现象,一个班级里经常会出现全班作业一两个版本的情况,这是明显缺乏独立思考意识的表现,这种行为阻碍了老师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学生作业互相抄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山区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淡薄,还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念,导致出现一个人完成,全班无忧的想法。而老师批改作业所体现的问题也就只是那一两个同学所体现出来的问题,不仅对教学质量有非常严重的影响,而且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所以,保证学生日常作业能够自主独立地完成,是提高数学成绩以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必要条件。所以,作为老师,一定要杜绝这种互相抄袭的行为,让学生真正用心去做每一道题。

总之,在山区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完成的,一定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采取先进的教学理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山区的具体情况和山区学生的学习水平,师生协力完成这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篇6

[关键词]教学;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人与人的差异是会不会思考,而且是能不能独立思考, 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数学知识的前提,培养学生的能力,独立思考是一个核心。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个非常自信的人,是个有突破创新的人,是个能适应各方面飞速发展的社会人。那么,在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呢结合本人数十年从事数学教育的经验,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一、认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

由于现行教育制度的缺陷,有的学生认为学习的过程中不需独立思考,只要死记硬背,也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他们总认为独立思考,是科学家的事,我们哪有这个本事啊!的确,科学家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作为求知中的我们,更应该有勤于独立思考的意识。其实,独立思考很简单,例如:对老师讲的有不同意见,经过思考向老师提出来就是一次独立思考的过程。还有,对书上的习题提出与教师不一样的解法,也是独立思考。所以,中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进行独立思考,主动进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当然,对敢于独立自主、独立思考的学生,哪怕是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老师也要进行鼓励、表扬。至于出现的问题,要教给学生解决的办法。不要小看这独立思考的小火星,"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自古成功在尝试",让学生认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

二、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勇于思考的环境

1、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教学情景就使我们很受启发:"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而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你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对学生给予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多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2、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思考的"激发点",及时地给予点燃。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正是点燃他思考的大好时机,决不能轻易错过。一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二要肯定蕴含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地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再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拿不准"时,这说明他的头脑正处于困惑状态,教师这时就要"拉他一把",但决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抛砖引玉法。抛砖引玉法就是在课堂讲授时,教师讲关键点、要害,把线索思路抛出去,然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在讲数列的简单应用时,用到了单利和复利,我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做,只是解释了单利和复利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我是引导者,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来完成,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现在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强调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培养各个方面的能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思维,对于以后的发展和成长有重要的作用。

一、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是相当重要的,小学其实就是一个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整个学习生涯,所以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独立思考就是小学生在不借助外力的帮助和指引的情况下,通过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最终解决自己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由于传统教育的灌输式教育根深蒂固,造成了老师所讲、试卷答案就是对的,要百分百服从,所以导致学生往往就是顺着答案思考,形成固定思维。而且现在小学生的课业比较繁重,还有课后补习班、特长班,学生都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所以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注重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学习兴趣相当重要,这涉及到学生是否主动学习,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是有很大差别的,假如是被动学习的话,学都是困难的事,更别说独立思考了。这就需要首先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其实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们想学、爱学,然后后期进行培养。比如说,简单的加减运算,可以开展活动,分小组进行快问快答,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乐趣。对一些应用题的讲解,可以模拟场景,促进学生理解也可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增加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

问题能引导学生思考,良好的问题引导能够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要在恰当的时间,恰当的时机,合适的引导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问题的设计和提出方式就非常的关键,问题太简单,会让学生觉得无聊,或者不重视数学的学习;太难的问题,学生会望而生畏。所以问题的难度要适中,还要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思考能力有所差距,要尽量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还可以让学生们之间进行讨论,进行思维上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思维空白,提高思维能力。既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又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运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可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索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主动的学习意识比较薄弱,比较贪玩或不适应学校的生活,对于学校有所抵触,所以可以将学习和生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在生活中,生活在学习中,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比如说在一年级的加法运算中,可以说是5个苹果加上9个桃子,这样就比几个光秃秃的数字有趣多了。对于倍数的学习可以用爸妈的年龄和学生自己的年龄来引导学生理解。

(四)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探究

小学数学的上课时间一般比较短,估计就一天就一堂课40分钟,仅仅靠课上这点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付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一些活动或者布置一些生活作业,比如夏令营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加减法的运算,两组充当加数,另外一组充当得数,以玩游戏的方式既让学生熟悉课堂内容,增加乐趣。对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多步运算的应用题,可以让学生课下画成漫画的形式展现出来。

(五)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空间,逐步完善自我

学习其实跟吃饭一样,要先学习,然后得有思考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布置海量的作业,让学生不停地写作业都没有检查思考的时间,上课时连续讲而没有留有充足的思考的时间那只能是囫囵吞枣。所以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反思的时间,不管是讲课还是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进行反思,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这样才能更好地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地学习。

目前,很多教师都没有意识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成绩。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养成能够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对综合素质的养成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注重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学习,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海伟.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浅析[J].好家长,2016,07:124.

篇8

【关键词】高中教学 历史课程 学生培养 独立思考

历史对于所有的学生而言都是一门简单且陪伴自己成长的学习科目,从学生低年级开始一直到高中,历史始终是学习必备的学习科目之一,和其他科目相比较,历史有一些自己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这里我们就这些特征及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讨论。

首先,历史是我们学习过去的百科全书,通过历史课程学习,我们可以对过去发生的诸多事件进行回顾,并通过当时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让我了解过去的社会状态及百姓的生活状态,也可以通过历史实践让我们对于现代生活中出事的态度和方式方法有很大的转变,可以说历史对于任何一个学生而言都是一本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本教会学生成长的教科书, 所以历史科目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判断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通过分析和归纳总结,让历史事件变得简单明了,这对于学生是一个长期的学习和锻炼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其他科目所不能给予的。

其次,历史往往事件的发生都有自己阶段性的特点,在历史长河中,学生要想把整个过程都能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记忆,就必须了解每一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在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中把握整体,而这和学生思考问题是一样的性质,学生思考任何问题,要想把问题周全的解决好,就必须对问题的整体有所把握,并对于问题的相关联事件同时考虑进来进行分析,所以我们说通过历史课程的这个特征阶段学习过程,学生在思考任何问题的时候,都会把问题从全局出发,不会仅仅只看到问题的表面,而是能够把握问题的大局。

第三,历史事件都是过去发生的真正切切存在的事物,这些事件都有具体的发生地点、发生时间、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所以我们在分析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时候,都是面对过去真正切切存在的东西,这种分析过程可以让我们对于历史有更多会议和思考的东西,而这正是现代学生教育管理中必须具有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思考,知道在历史事件中,事件当事人是如何考虑的,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和措施来达到自己目的的,这对于学生的成熟发展是大有好处的。我们往往在说现代的中学教育仅仅教会了学生考试,并没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能力,也没有为社会人才的需求做好培养工作,这说明在现代高中教学阶段我们对于学生的教育缺乏给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机会,而历史正好可以担任这个角色。

那么作为高中历史教师,我们如何来通过历史课程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呢,笔者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方面是我们必须注重课堂问题讨论。可以说讨论是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探讨的最好学习形式,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为学生创造一个讨论的话题和讨论的环境,鼓励学生之间对相关问题进行争论,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当然在学生的相互争论中,教师应该及时的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朝向准确的方向进行思考和探讨,通过讨论的方式,最后达到相关问题得到解决的目的,也让学生对于该问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往往知识就是在这种争论中逐渐积累和丰富的,也可以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全面比较、概括问题的能力。

另外一方面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尽可能的熟悉和吃透教材,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帮助学生选择一些实用的历史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高中学生相对而言,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的增强,所以高中历史教材和中小学历史课本比较起来,在内容上更加的全面,且记载的历史事件更加完善和细化,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利用课本内的有效知识对问题进行剖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的引导学生来完成该项学习过程,这个阶段一方面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和整理,理顺相互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包括时间关系、地域关系、人物关系等),在必要的时候,教师还需要通过一些教学参考资料来完善事件,另外一方面,教师还应该积极的去寻找一些历史材料,给学生设计一些材料分析题,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事件的阐述,鼓励学习积极的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学生在学习中看的多了,想的多了,一方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另外一方面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龙宝新.有效教学的概念重构和理论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04).

[2]崔允漷.有效教学的理念与框架[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02).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 能力培养

前言

在科技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学也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做到与时俱进,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学校教学也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各改善,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只有通过独立思考才能展现学生不一样的一面,真正地去学习和领会数学里的知识。简言之,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就不会实现教学最终的目标和目的。独立思考能力不是纯先天的能力,后天的培养和锻炼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在学校中进行培养和提高,尤其是考验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高低的数学学科。数学成为当前教学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

1、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势和懒惰性。对于某一道数学题往往会有多种解决方法,然而学生如果不独立思考解决办法,只是一味聆听别人的解决方法,这样长久以来就会成为习惯。学生的独立性不够强,在将来的生活和学习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懒惰的个性很有可能成为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阻挡前进和成功的脚步。

2、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对策和措施

2.1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教学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很难使学生吸收和消化知识,这就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培养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进行自主性研究学习,有利于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并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数学之际,会有很大的抵触心理,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再加上小学生的分辨能力和理解能力还不够完善,难免会处处碰壁。所以,针对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压力及其他种种因素,应提倡合作创新,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和能力。

2.2结合实际生活,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理论生活化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差,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还不成熟,再加上数学中包含的一些公式理论有时过于抽象,小学生很难理解数学中的一些原理和公式推导。所以,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时要结合实际生活,将数学教学生活化,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既能有效地使学生贴近现实生活,而且有利于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分析,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很难集中精力听讲,教师如果仅仅讲授理论知识,不注意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很难达到教学的预想效果。举个例子,比如小明去商店买东西,一共买了5本练习本和一瓶酸奶,练习本一本2元钱,酸奶每瓶4.5元,小明给了老板10元钱,那么应该找回多少钱?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种结算形式,小学生会被父母派去买东西,自己如果不会算很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讲述时,尽可能地举一些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们能够学以致用,为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提供帮助。

2.3学生应该自觉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

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小学生不能总是被动地学习,应该培养主动好学的精神,以拼搏进取的精神战胜别人。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外界的判断能力不强,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地学习文化知识来武装自己,更好地面对世界上发生的种种事情。研究性学习并不是凭空地去钻研,没有一定的基础是不能够完成研究性学习的,因此提高自身独立思考能力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相关知识的理解,研究性学习就是一纸空文。比如,在课间和放学的时间里,其他同学都去玩耍,自己却静下心来研究和思考课上老师讲的知识和理论,对不理解的自己进行思考,同时要加强对自己的自信程度,长期下来一定会取得成功的。在或者,在课上老师布置几道数学题,有的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去与其他同学讨论,自己不愿意动脑动手。面对这种情况,自己一定要克制,努力让自己去独立思考,在自己是在解决不了时在与老师和同学共同商讨。

结语

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众所学校不仅要满足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行培养,这就要求对数学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创新,在数学教学的基本设施设立的前提下,聘请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师教学。在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互动下,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绩表现,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为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打造良好的物质基础。针对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问题,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措施,从而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伟.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分析[J].才智.2011(24)

[2]徐雪明.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4)

篇10

论文关键词:创新教育,竞赛,人材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在当前积极推行的学校素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系在学生创新培养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结合这次教学研讨会,谈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1、定位:怎样培养创新人材,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

为了实现我院提出的“两强一高”的培养目标,结合我系的实际情况,我系认为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第一是技能水平的提高;第二是竞赛成绩的获得。技能水平的提高,可以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够达到“零距离”就业的本科生。竞赛成绩的获得,可以帮助学生在人山人海的招聘会,在几分钟的交谈中,通过竞赛获得的证书,得到企业的认可,增加就业机会,所以我系就朝着这两个方向进行努力。

2、培养方法的探索

在我院提出创新能力培养以来,我们系在这方便不断进行探索与研究,努力建设一套具有我院特色的培养方案,目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服务一个主体---学生

即“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都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负责。其中的道理,正如耶鲁大学斯密特德校长对学生所说:“你们就是大学!

2.2.坚持一种方法---面向对象

采取面向对象的方法,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基础,不同爱好的同学,为每个同学量身打造一套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2.3.促进三个结合---课内外、教与研、科学与人文

课内、课外:过去人们总是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然而美国大学的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发生在课堂外”,既重视课堂教学,更重视课外实践,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是美国大学教育的一大特色。

教学与研究相结合:重视让本科生(包括低年级学生)参与研究工作,认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材的重要一环。不仅鼓励学生与老师联系参与老师的研究课题,而且鼓励系和老师设计适合学生参与研究的课题。

科学与人文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固然是十分重要的,但我们不能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决不能培养出有材无德的学生,在培养中,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带领学生。

3、管理团队的组建

为了能够让创新教育落到实处,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和良好的组织模式。在组织模式上,我们采取导师制和导生制相结合的方式。所谓导师制,就是每个老师负责一个或多个专业方向,在技术上帮助学生。所谓导生制,主要是因为我系教师比较少,老师没有太多的精力,所以可以采用高年级同学带低年级同学的方法,在管理上帮助老师,在基础知识上帮助同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4、具体实施:

针对目前企业项目开发来说,主要有两个方向:java方向和C方向(其中包括C语言、C++和C#三种语言),我们针对这两个阵营,以及不同的年级,组织了各种创新小组,供学生选择。

4.1 已经成功组建的团队

目前我系已经组建的创新团队有:程序设计小组、ACM大学生程序大赛小组、教育部ITAT就业工程大赛小组。

4.1.1 程序设计小组:主要针对大三、大四高年级的同学。学生在进行了两至三年的基础教育以后,通过所学的基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编程能力。但是,学生所学的各门课程,各自独立,学生缺少一个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运用的能力,我们力争通过程序设计小组的方式,加强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最终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项目开发能力,能够进行一些简单的项目开发。

4.1.2 ACM程序设计小组: ACM程序设计大赛,主要以C语言或是C++语言为开发语言,以最优化算法为目的是一个全世界性质的计算机程序比赛,为了参加这个比赛,我们系专门建立的ACM程序设计小组。该小组主要针对低年级的同学,通过不同的算法,培养他们的编程能力以及编程艺术。编程也是一种艺术,好的程序和普通程序,无论在运行效率还是最终结果上差别都非常大。我们要让学生刚接触编程的时候,就养成一个良好的编程习惯,培养一种艺术的气质,根正苗才红,为他们以后的项目开发,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4.1.3 教育部ITAT就业技能比赛:ITAT大赛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的一个全国性的比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全国每年有一万多大学生参加该项赛事。我系从去年开始组织ITAT竞赛小组,已经参加了两届比赛。去年我系有30多人报名参加了比赛,有4人进入复赛,取得三个三等奖和一个优秀奖的成绩。今年,我们早动员,早培训,早准备,所以共有180名同学报名参加了比赛,有24人进入复赛。

4.2 正在组建的团队:机器人足球赛团队和微软创新杯团队

4.2.1 机器人足球赛,在全世界都有非常广泛的群众基础,很多国家以及大学都组织过机器人足球赛,很多学生对这个赛事非常感兴趣,纷纷表态要参与这项赛事。但是,因为我系没有该项赛事的组织经验,学院特别指派我到大连民族学院,参观他们那里的创新基地,学习他们的创新经验以及机器人足球赛的各种技术手段、规则、赛事等相关内容,我们系还准备到长春建工学院参观,学习他们的机器人足球赛成功经验,最终把我们系机器人足球赛小组建立起来,争取能够参加明年暑假的全国大学生机器人足球赛。

4.2.2 微软创新杯竞赛,是由微软组织的一项赛事,举办7年来,一直在激励着世界各地的青年学生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运用于能够改变世界的技术创新。目前“创新杯”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科技竞赛,有超过30万名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参与。设有软件设计、嵌入式开发、游戏开发、逻辑算法、IT挑战、视频游戏、界面设计、摄影、短片9个富有挑战性的项目,总奖金金额高达24万美元。我们也着手准备参加该项赛事,主要是向兄弟院校学习一下经验,开阔一下眼界。

4.3 未来准备筹建的创新小组:影视制作小组、平面设计小组、动画设计小组、网页制作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