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使用性质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土地规划使用性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土地规划使用性质

篇1

关键词:规划;使用兼容性

[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87-02

基于土地使用兼容性的重要性,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剖析城市规划中土地使用兼容性。

一、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土地使用的兼容性是指土地使用性质的宽容范围,一般以“允许设置”、“有条件的允许设置”和“不允许设置”来表示,因此有时也称为“土地使用相容性”或者“建设用地适建性”。土地兼容性控制可以提高城市规划的弹性、活力和可操作性这一点充分体现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中国城市建设控制与引导层面上的规划管理与设计工作,它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对规划范围内地块上的土地开发利用做出具体规定,表现为详细规定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使用强度、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规划管理要求,并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处在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联络环节”性质的规划编制层面,同时也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相衔接的重要环节。

土地使用兼容规划本身的不完善,难免给土地使用规划管理带来了困难,使土地开发脱离了规划的有效控制。因此,研究与完善城市土地使用兼容性规划管理,对于我国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二、我国当前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存在的问题

1.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地位不清、体系不全

在中国城市规划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中,土地使用的兼容性控制,在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阶段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土地使用的兼容性控制在中国的规划编制、实施与管理上没有赋予应有的法律地位,更没有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因此,城市土地使用兼容性规划的不完善是中国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失控的重要技术原因之一。

2.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趋于程式化,科学性和适应性大打折扣

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上,很多规划设计作品和方案均采用建设用地的适建表来规定土地使用的兼容性控制,很少考虑规划基地的差异和规划项目的性质而随意套用。不同城市有不同的特色,同一城市在不同的区块地段上差异也极大,因此在进行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时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3.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公众参与不够,无法实现动态控制

目前控规的编制很大程度上是政府行为,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规划过程,很多经济、社会、环境等需要定量定性综合分析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和解决,结果造成在确定土地利用的细分和兼容性控制时,完全由规划师或者领导主观决定,无法实现动态监控。

三、强化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方法与途径

1.规范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相关法规制度

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在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与实施阶段应当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从法律地位、技术措施和操作层面上提供有效保障。在规划编制方面,建议将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以强制性内容纳入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中,要处理好前后的衔接和深化工作,真正将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落到实处。在技术手段方面,必须制定定量定性的土地兼容决策依据,从兼容原则、兼容标准、兼容方式等方面提出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思路与方法。

2.强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研究工作,合理确定土地兼容性控制范围和控制方法

(1)土地使用性质的确定和兼容性控制最主要取决于城市功能结构的布局与安排。(2)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土地使用的兼容性控制。(3)土地使用性质的确定和兼容性控制与城市空间环境密切相关,包括城市景观环境、城市形体空间环境、城市历史文化环境等。

3.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重点是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

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是城市规划建设中最常见的两种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优化城市整体布局、调整用地结构、完善设施配套,由此推动城市健康快速发展。区别在于前者是在城市建成区进行,后者则在建成区内进行。

4.从规划项目和规划基地的实际需要出发,因地制宜地新增用地类别

任何规划项目都有自身的实际状况和条件限制,因而其规划目标也很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有的可能涉及整个规划基地,有的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对于这些用地可以根据项目功能需要进行用地细分,甚至可以考虑新增用地类别,更有利于项目的规划与实施。

四、总结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城市规划确定的每块城市土地的使用性质,是根据城市用地的区位条件、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城市生活活动需求所制约,也受到市场供求调节机制的影响。因此,在编制城市规划时,如何确定具体地块的土地使用性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要尊重城市规划区内的实际状况和区内外的综合影响因素,又要全面考虑城市近远期规划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一体化和最大化。从而优化城市用地结构,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益,从空间布局上落实城市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吴青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中外建筑,2010年5月.

[2]曾新春.土地利用弹性规划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实践――以南京市浦口中心地区为例.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7年9月.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土地规划;土地管理

中图分类号:P2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计算机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土地规划与管理经过多年的发展,以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以下简称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以下简称GIS)、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ningSystem,以下简称GPS)为代表的测绘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土地规划和管理领域。土地规划与管理是指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土地开发利用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历史基础和现状特点以及国经济发展的需要等,对一定地区范围内的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的一项综合性措施。国内外早已将数理统计、运筹学、线性规划和重力模型等运用于土地规划和管理。但这些方法的分析对象仅是各个规划要素的属性数据,难以对设计对象实施空间分析,规划成果不直观、不完善。

一、测绘新技术及其发展

1、遥感

遥感是指不直接接触目标物和现象,在远离地物的遥感平台上,使用遥感器接受地面物体反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并记录、传送到地面,经过信息处理、分析判读和野外实地验证,最终服务于用户的全过程。通常把这接收、传输、处理、分析、判读和应用遥感信息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遥感具有信息丰富、全天候、多光谱特性、信息获取周期短等优势,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像清晰,空间分辨率高,现已广泛应用于社会持续发展、资源综合规划与利用、自然灾害防治、气象观测预报、农作物估产、环境动态监测等工作中。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十分严峻,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任务极其繁重。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必须有效地把握真实、准确和实时的土地状况。国内外已经广泛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利用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为做好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基础资料。

2、全球定位系统

GPS是美国海陆空联合研制的全球性、全天候、具有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地面控制部分(主控站、地面天线、监测站和通讯辅助系统)、空间部分(21颗实用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用户装置部分(主要由GPS接收机和卫星天线组成)等构成。其主要特点有:全天候、全覆盖、高精度三维定速定时、快速省时高效、应用广泛功能多。GPS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除

用于各种交通工具和武器的导航定位和制导外,还可用于航天器定位、全球授时、地形测绘、国界测定、海岛与礁石联测、山体测高、测量板块和地壳运动、交通管制和工程建设等。

3、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由计算机硬、软件和不同方法组成的系统,该系统设计用来支持空间数据的采集、管理、处理、分析、建模和显示,以便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处理和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和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空间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程,使其在城市规划、交通运输、资源调查、环境评估、灾害预测、邮电通讯和公共设施管理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GIS技术,可快速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将空间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完整地结合,确保图形与数据的一体化,从而实现对土地利用的数据建库、数据分析、数据管理和成果输出等。

二、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

1、在土地利用调查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指在原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基础上,利用现势性较强的卫星和航空摄影影像,依据土地调查的有关技术规程和规定,运用最新的国家行政区域勘界成果,采用新土地分类系统,对调查区的土地利用现状重新进行全面的实地调查,建设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与影像数据库,达到土地利用的图件、数据、现状一致,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信息化、规范化和社会化打好基础。

2、在土地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土地利用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工作,土地利用规划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包含有大量的信息。土地信息涵盖土地的位置、数量、质量及其价值等重要信息。在规划设计前,要做好与土地相关的所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处理分析等工作。这些信息的处理,不但可以为后续的规划工作提供数据基础,更重要的是明确土地性质、质量,从而确定未来发展中可使用用地和不可使用用地;确定保留用地和适宜城市发展的用地,在明确土地的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确定各类用地的具体范围。在土地规划设计中,测绘新技术在数据收集方面展现了其实时性、准确性的、自动化和高效的特点。通过RS直接获取土地信息,通过遥感的数据处理,可以直接得到理想的图片及数字结果,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土地信息。利用GIS建立土地利用空间信息系统,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翔实的资料。

3、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土地测绘和编写勘测定界报告。根据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程序,勘测定界分为外业调查、外业测量、内业整理汇总及归档阶段四个主要阶段。在土地勘测定界中,无论是外业前端数据采集,还是内业图形数据处理,均可广泛采用测绘新技术。在土地勘测定界的外业工作中,可使用GPSRTK技术进行定位,将基准站的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接收基准站数据,并采集GPS观测数据,形成差分观测值,通过相对定位原理实时计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4、在土地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测绘新技术可以帮助土地执法人员快速准确地发现并到达疑似违法用地现场,辅助疑似违法用地的巡查、核查、违法违规处罚处理以及结果汇总上报等工作,实现土地管理的数字执法,其流程如下:首先利用遥感监测技术与土地执法动态巡查相结合的办法,最大限度地发现土地违法行为,再利用便携式GPS接收设备和GIS提供的电子地图,快速准确找到疑似违法用地。

结束语

作为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崭新而便捷的技术手段,测绘新技术必将为土地的规划与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测绘新技术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为土地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工具,克服了传统技术中的许多不足,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土地规划和管理脱离国情、脱离社会和脱离管理的局面,使得土地规划和管理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成芳.GIS和RS技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测绘科学,2008,33(5):218-219.

篇3

关键词:土地管理;方法;精细化

1深化改革土地管理制度

我国土地资源的管理面积较大,涉及行业和范围也较为复杂,因此在进行土地资源管理和使用监管方面,要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发挥应有的助推产业发展的效能,也能够保证足够面积的绿色耕地,使土地资源能够得到有效且可持续的维护。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使用还未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各类工业等项目建设占地情况较为明显,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我国土地资源维护失衡。所以要实施有效的精细化管理制度改革。对此,我国土地使用监管部门需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维护耕地的可持续发展,将土地的经济产出最大化。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项目用地审批制度需规范而严谨,管理部门需根据项目的资金投入、对环境的影响以及时间跨度等方面进行审查核实,并针对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评估,对于评估结果符合规定的项目再进行批准落地;二是加强过程监管。在项目审批环节,管理部门需引导工程单位提供较为关键和实用的材料,以便审核人员能够准确把握项目的基本情况,提高审批效率。此外,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管理部门还需要对项目施工进展、竣工可能性等进行监控分析,以提高该项目的土地使用效果,并形成文字材料明确记载项目和企业的用地情况,建立相应的文字与数据档案,以便在今后的项目审批时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在政策依据下完善供地管理。土地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根据项目的发展程度和产生的效益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判定土地是否供给;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地域差异、产业发展现状等方面情况,尽量让土地的使用产出最大的经济价值;四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投入耕地工作的信心和热情,管理部门需在土地权限方面对农民采用鼓励性政策,使农民在优越和稳定的政策支持下创造土地使用效益。

2做好土地规划

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要做好土地规划工作。规划的合理性及实用性可以对土地的使用效率产生重要的决定作用,因此土地管理人员需综合考虑土地的使用规划,在统一的原则下开展土地使用的审批和跟踪监管。一方面,对土地使用的规划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当地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相关产业的联系和影响、不同领域规划的衔接和融合等等,既要考虑全面的城市建设、生态保护以及人文环境,又要兼顾土地资源的维护和平衡,以全面的考虑问题。另一方面,管理者也需在规划制定完毕后,严格按照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内容逐步实施,严禁擅自修改既定的规划内容。同时,在坚决执行规划的前提下,也要适当根据具体情况对规划进行变通处理,使土地资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开发,推动城乡经济和产业快速发展。

3创新土地管理办法

精细化的土地管理过程要实现创新。土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自身条件不一,因此对不同性质的土地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土地资源管理部门要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倡导土地使用者能够以文明、和谐的行为方式对土地进行合理规划和使用,同时尽量扩大土地使用的公益性质,相对于经济型的用地目的,管理部门则需谨慎处理,细致调查和分析土地使用目的,预估土地使用将产生的影响,尽量维护当地生态环境。此外,还要建立较为健全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权与所有权的认定体系,使农业工作者能够通过土地资源的维护和使用获得较为实际的效益,增加农民对耕地的精神和劳动投入。土地管理的另一种方式是将与土地耕种相关的人员和经济产出进行合理安置。例如,采用合理的土地使用途径可以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管理者需合理分配土地的经济效益,将其投入到土地的良性开发中,促进土地使用的再循环,同时也会推动农村的经济增长。对土地耕种人员也要进行妥善安排,使乐于投入土地耕种的农民都能获得相应的土地,使人员安排和土地资源能够有机结合,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在开发边缘土地资源方面,管理部门需结合当地的城市发展策略进行适当的安排和规划,将征地的目标转移到城镇周边地质条件较差的耕地上,把荒郊耕地开发和有效利用也列入到城市发展规划中,扩大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此外,土地资源的使用关系着城镇发展的方方面面,在批准使用前,要做好严谨、细致的评估,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使用对周边环境、当地经济体系和产业的影响,使土地资源发挥出实效性的促进作用。

4保障农民在土地管理中的合法权益

精细化土地管理过程要以农民切身权益为基础。若想使土地使用成为农民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首先土地管理部门需联合较乡村发展情况较好的城镇地区,促进土地的经济产出。农民通过耕种土地获取经济效益,这样可以形成更为积极的动力,促进农民有效维护和使用土地资源,并为农民提高经济收入、改善耕种环境的基础上,改善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现状。土地管理部门要统筹管理城乡土地资源,形成城乡发展统一的规划,按照总体规划步骤全面提升农民耕作环境,利用政策扶持和技术引进等方式提高农民维护土地资源的热情。

5结语

土地管理工作责任大,并且势在必行,精细化管理方法的进一步运用,能够提高土地资源管理效率,为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探索,保证精细化管理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雪.土地利用转型与土地资源管理[J].民营科技,2018(07):170.

篇4

【关键词】控制要素,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容量,配套设施,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 F29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 依赖于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对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强度等进行确定。对建设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目前我国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而探索总结出来的最具有革命性的规划方式。与以前规划的形式相比,具有更强适应性,但在实际使用上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很多地区实施后的结果与原规划内容差别很大,屡屡突破原规划指标,规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被破坏。以至于控制性详细规划应有的优势和作用在建设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对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改进十分必要,以便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适应性。

二、有关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理论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含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根据,重点是有效的使用土地,对建设用地的性质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对空间环境和土地的使用强度以及确定城市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及其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等都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注重规划设计与管理的相连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对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也有指导意义。

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

(一)战略层面规划以及操作层面规划是我国城市规划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这两个层面规划的中间环节,是城市用地规划管理的根据,有效的将总体规划的原则、思路、上层的调控转变为对城市土地乃至三维空间定量、微观调控。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蕴含着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的双重属性,它在整体调控范围内,又能根据实际用地情况灵活发展变化

(二)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实现了规划理念、设计与规划管理的契合。侯全华指出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要与城市设计融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土地建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注重城市规划的延续性。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城市政策为依托,在其编制和实施过程中蕴藏着众多的城市政策内容。比如:城市产业结构和用地构成、城市人口空间分布情况、政策鼓励开发和建设、城市环境保护问题,并且传达政策方面的信息引领城市的社会、教育、经济、环境保护、城乡结合等协调发展。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与实施的现状

1、从《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理解,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一个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需要进一步深化规划意图的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有效控制土地的规划和详细规划来管理和编制。为近年来的建设和发展确定其性质,土地利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详细分项,人口密度和建筑容量确定规划区域内的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条件以及内部道路与外部道路提出的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的要求,提供必要的依据、土地的综合开发和规划管理,并用于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制备。控制性详细规划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地位。

2、从全局规划到实施,各级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执行是作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然而,另一方面无法避免的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似乎代表了建筑业主同与生俱来的敌对单位和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的矛盾。

3、事实上,在许多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是可以调整并逐渐增加的,,这使得控制性详细规划逐渐失去了它应有的严肃的态度,也使社会也有一个误解,误认为是城市规划与管理是一个无序和随机状态。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的控制内容及指标是:通过支付费用或依赖于特殊的背景,可根据建设单位的意图调整。这使得项目经理他们自己的自我贬低和自我完美的损失。在规划和管理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导致了民众对运动规划和管理责任的怀疑。

4、诚然,房地产开发商的标准是利润最大化,投资者总是想在土地收购后争取建筑的最大容量,其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这种行为,甚至可能影响投资决策。因此以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为突破口,已成为他们的房地产项目的重要工作。诚然,这是控制性详细规划面临调整的最直接原因。在这方面,我相信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任何规章制度被使用。只是我们是否打算让城市规划从业人员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5、说到这里,是否应该换一个角度来探讨控制性详细规划自身存在的弱点和改善的途径。综合规划技术指标的突破和众多的调整控制性详细规划有固有缺陷,控件本身其实是没有错的,特别是对建设项目有着不一般的背景,规划行政控制手段或发挥应有的作用,但事实是,随着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或多或少的矛盾对规划控制的各个方面施加压力,从而控制性详细规划得不到真正的执行。事实上,规划和调整是不可怕的,作为一个动态规划,调整本来是一个正常的或必然的,但规划调整应依据科学依据。以求控制的力度和效果,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和建设,许多问题值得商榷。

6、计划完成一段时间后,一些先前发现的控制内容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再加上不可预测性,因为发展许多地区的规划和基于影响的时效性,为土地计划安排的必然有一定的盲目性,但是规划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内在缺乏给未来实施带来隐患,导致了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增加了对规划和调整的要求。作为一个详细的规划,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确定城市土地利用与职业规划功能布局的整体计划的实施,由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细化和量化,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更具体的规定和要求。这一目标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我们的计划是不可能解决在几平方公里的规模中土地规划的所有问题。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并不依附于规划阶段的性质,因为城市本身的发展是动态性的宏观,整体和部分有机关键水平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内容的规定和指导,你应该按照要求的动态发展,合理确定其刚度,一个合理的动态空间计划的执行。

四、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制化建设的适用性

1、在城市规划条例中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

各地方立法机关根据《城乡规划法》和《规划编制办法》,制定《城市规划条例》,并通过人大审批立法,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转化为地方法规。在《城市规划条例》中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并确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

2、在城市规划条例中确定审批修改和公众参与的方式。

在《城市规划条例》中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明确争议的仲裁机构,明确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审批、变更的权限;

(二)成立负责城市综合规划以及给水、排水、电力、电讯、交通等专项规划的审定的规划委员会;成立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接受不同利益主体的上诉,协调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组织公开听证会,视听证结果组织讨论,最后对上诉做出裁决的上诉委员会;

(三)在规划的各个阶段及时吸收规划管理委员会专家、开发商、普通市民的意见,编制单位参与项目立项论证,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参与规划编制,通过开放式的规划编制流程,实现公共参与,做到真正的公众参与,提高规划的公平公正性。以“阳光规划”的编制为宗旨,减少规划调整对各方权益的不利影响。

五、结束语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伴随着中国城市规划理论及时间的变革而出现的,它代表了一种新的城市规划理念,也是中国城市规划管理过渡到动态控制的过程,符合城市规划基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动态城市用地管理的决策程序。其次,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一种新的规划技术方法,它和传统性修建性详细规的不同点是,最大限度的磨合了规划设计与规划管理的矛盾。

参考文献:

[1]周逸湖,宋泽方.高等学校建筑规划与环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高冀生.高校校园建设跨世纪的思考[J].建筑学报,2000,32(6):54.

[3] 环志军 周军 马健等.如何提高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适应性[J].城市,2007(8):44-46.

篇5

【关键词】:土地测量工作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D912文献标识码: A

【正文】:

前言:

土地收购储备可以改善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市场,最大程度地起到市场的宏观调控作用,达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增大政府对土地的控制力度,为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为城市建设服务与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土地测量为土地管理的关键工作,主要有地籍,地形测量,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土地平整测量,后备土地资源调查等。土地勘工作有着碎部点数量多,精度准确,操作特征和经营区整体平衡有相当的要求的精确性。土地收购储备测量负责测量任务的特征与土地收购储备密切相关。土地收购储备措施为一个技术全面的工作。参考自己的工作情况点集中多方面的技术,排除具体问题,寻求信息精准的结果与实用性。可以保证土地收购储备项目规划,示范项目的预算与实际测量等工作的正常开展。

一、土地测量工作的特点

1土地测量工作要满足土地收购储备综合性要求

土地收购储备为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测绘数据为决策精准的最基本条件。由于测绘数据为最基础、最初始的资料,是决策精确的最根本保证。它直接牵涉到工程项目概算的精准性,在科学决策和规范工程行为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土地测量工作要满足不同参照性要求

由于土地测量工作为经过图纸绘画结束,测量结果最后反映到测量图纸上。所以,土地测量也具备一定参照性需求,就是参照物不一样,测量结果绘图比例也将不一样。比方说,土地测量工作的比例尺通常为1:2000,但对坡地、田地以及收购储备的道路等需根据1:500的比例尺画图。如此一来,不同种类的土地由于其作用不一样,其映射到图纸上的比例完全不一样。

3土地测量工作要满足实际需求的要求

土地测量主要是为了把有用的测量数据用在实际操作中,因此实际测量的范围务必要多于需要测量的区域,尽最大努力的符合有测量需要区域的应用。

二、土地测量中应用的手段

遇到的经纬仪测量结合不规则包裹的统治者解决困难,使用经纬仪帮助测量。

1.GPS技术在土地测量中的应用

GPS 测量的技术设计是做 GPS 测量定位的最基本的工作,其为参考我国现行的规范、规程,对于GPS 控制网的用处及相关要求,提出对 GPS 测量的网形、正确度和基准等的设计。GPS测量系统的功能,可以克服地形,季节通视困难等很多不利因素。定位精度高,数据安全,可靠,无站之间的视线。操作简便,易于使用。对于要求较低的操作条件下,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容量,和计算机、其他测量仪器通信方便。更少的工人,定位速度快,综合效益高。GPS技术应用到地籍详细测量。地籍调查的详细调查的目的是确定每一个点,线,位置,形状和数量的土地边界的所有权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施GPS测量业内外。GPS选点测量站点间不需要相当程度的视线,GPS图形结构也特别灵活,更简便的选择点。

2数字化土地测量技术

近年来,由于电脑的普及,加上映射技术的不断升级当前的映射方法,高效,快捷,美观,实地收集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然后使用专业的图形编辑软件,你只要用户需要到绘图机输出彩色或黑白打印。

3综合的土地测量方法

土地测量和土地规划结合土地开发项目,如地形测绘农村居民点的情况下,只有测绘城郊村线,村里的土地开发三维测量内容的内部名称不只是承担地形调查有两个元素,它必须符合土地规划和设计要求。以土地开发收购储备项目规划和设计需要每个土堆地形高程块标志着一个音符。完成土地开发收购储备项目完成测量还应注意的边界测量应准确,并参与了项目区的规划和设计进行比较,检查验证和土地开发收购储备项目的规划是一致的

三、土地测量中的存在的问题

1土地性质的分类测量

在土地测量的工作中,把地域性土地性质分析清楚,结合当地的土地性质的具体情况,通过采取对农田、水渠、公路、森林、村落等不同形式的土地进行综合考虑,分类测量。这些都决定了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效果,通过分类能够有效的利用各种不同性质土地的优势,发挥它们最大的价值,改善土地管理水平。

2土地测量中要避免土地纠纷

土地测量要搞清楚土地的归属。其中包括一些村落、学校、部队驻扎地等土地所有权的归属,在测量的过程中不能打破土地主体归属权,明确土地主体权属关系不变,这样一来,对于土地测量中的纠纷就不存在了,对于事业单位土地新增的部分也要给予明确的登记,在土地测绘过程中对确实发生土地归属权变动的土地进行所有者的对应,保证在土地测量工作中的公平性问题。

3土地测量中的水系测量标准

水系的范围十分广阔,包括河塘、小溪、湖泊、田间的小沟渠等在内的很多地方。在水系的测量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土地测量的规则来进行,数据上严格要求,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无误,在测算地表面积的同时,一定要伸展到空间范围进行沟渠深度的测量,这些详细的数据在水系的测量中是必不可少的,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应该给予水系测量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水田的测量更要重视起来,保证水系测量在整个土地测量工作中的正常进行。

4 测量人员的素质

人是土地测量的主体,也是土地测量的实施者与操作者,因此,在土地测量中,人为因素对测量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作用。一般的土地测量的设计、实施和数据的处理等均为由测量工作人员来完成的,所以,他们的素质、技术等都会对测量的质量有直接或是间接地影响。但是在平常的土地测量工作中,部分测量单位因为很多方面的原因,不太希望雇用经过相关培训的技术人员,却是让那些没有经过培训的人员来测量,可能是为了节约成本,雇用经验欠缺的测量人员,让测量工作隐藏着很大的问题,测量质量无法获得保证,所以,平常土地测量工作的测量质量和测量人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土地测量工作中,需要的是那些具有专业素质与技术经验的测量人员。

【结语】:土地收购储备作为一项有利于国家发展的措施,对于改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确保在国家的经济收益具备关键的推动作用。本文中我们先后对土地测量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并从中得到了关于土地测量的一些具体的操作手段。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土地测量相对于其他精准的测量要求相对要低,但土地测量关系到整个土地收购储备的过程,同时也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问题,因此,在土地的测量工作中应该本着实实在在测量的心态,实事求是,做到土地测量的精准,这样才能保证土地测量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进行,也为土地收购储备工作做了一个很好的保障。在土地测量的过程中,要注意水系的测量、土地归属权的分析和土地性质的了解,这样以后我们对土地测量工作的进行就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和原则,才能保证土地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1]林伟琦.土方量的测算及其精度分析[J].南方金属.2001(05)

[2]聂上海,殷立琼.GPSRTK技术在数字化地形测量上的应用实验[J].测绘通报,2005.

篇6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土地;城市规划;公众参与

Abstract: after 20 years of planning practice,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compensated use of land shall be well adapted to our country and the reform of the economic transition period the dynamic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But as a relatively new type of planning,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city planning in the methods and detailed rules of regulatory provisions are too rough, it is still one of the most controversial China planning and planning types, such as contents,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dures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each link,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some extent, restricted the regulatory role of the play.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is discussed in detail.

Key words: regulatory detailed planning; Compile; Land; Urban plan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中图分类号: TU9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产生及发展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于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初进入中国的,它最初是以“土地分区规划管理”这一概念引入我国的。随着社会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明显地显示出对新形势的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借鉴“土地分区规划管理”方法,在详细规划中引入区划的思想,并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的实际情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基本方法――控制性详细规划。它的特点是以控制指标作为主要的管理依据,并通过地方立法来确定规划的权威和正统地位。

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我国规划界来讲,是一种新的规划设计理念,一种新的规划设计手段。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的环节,既深化、细化了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又对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起控制指导作用,确保了规划体系的完善和连续。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进行已有二十来年了,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开展情况可以看出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形体设计走向形体示意的阶段,即通过摆房子的形式制定规划管理依据,以约束不合实际的高密度开发及见缝插针式的盲目发展;

第二阶段――从形体示意到指标抽象的阶段。形体示意的灵活程度往往掌握在具体办事人员的手中,缺乏规范化,且由于城市建设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易造成脱离实际的后果。量化指标的抽象控制摒弃了形体示意规划的缺陷,对规划地区进行地块划分并逐一赋值,通过控制指标约束城市的开发建设;

第三阶段――从指标抽象逐步走向完整系统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阶段。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文本、图则及法规三者互相匹配,且各自关联,共同约束着城市的发展与建设。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意义

(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是城市管理的有效手段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建立在城市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的基础之上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的总体目标而进行的控制和管理工作,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土地使用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中之重,必须对土地的使用性质、使用强度和使用目的进行严格的控制,实现规划建设,做到与城市的管理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城市的进步。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的衔接了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加强了二者之间的联系,为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市场城市发展的关键。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要求,城市建设必须要做好规划,以最小的消耗换取最大的效益,可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因此,只有充分的开展好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做到节约有效、科学合理,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三)控制性详细规划是生活质量重要保障

人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是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只有保证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的合理开展,才能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为人们生活创造舒适轻松的环境,进而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可见,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效实施是保证市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灵活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顾名思义就是要“控制”,对土地开发利用的性质、强度、配套等起到控制性的作用。现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控制主要包括了用地的控制和指标的控制,其中用地的控制主要为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以及其区位和规模的确定,地块内交通的组织,道路线型等级确定,配套的公用设施的控制等等,这些也是目前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最为重视和做的最为完善的一块内容。

而鉴于目前的城市建设形式来说,由于发展和建设的速度过快,也由于大多数的地方政府没有摆正发展和控制的关系,使得现在许多的控规都处在消极控制的状态,只是作为土地开发利用的一个参考,在管理审批中遇到利益权衡时,通常被迫做出让步的也往往是控规。也存在着许多控规刚刚编制完成就面临着需要修编的尴尬处境。

这一方面的原因是对规划的执行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控规本身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也是导致其不能适应城市建设发展形势的重要原因。比如经常提到的变更控规中用地性质的问题,现有的规划办法和控规文本中对用地性质兼容性做了一定适建要求,这些适建主要是针对地块建设的复合性提出的,最常见的做法是提出兼容性质的具体要求和兼容建筑量的一般比例。而在实际用地审批过程中,更多的是用地性质本身的变更要求,现行的控规中却并没有提出相应的应对办法。

(二)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实施性

对于城市规划来说,都应该有具体的规划年限,以便于对规划的结果进行检查和改进,进而提出新的规划,并做好有效的衔接,进而推动城市建设的步伐。然而,在城市建设中,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相应的实施年限规定,没有对规划年限明确说明,导致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实施性。

由于对规划年限缺乏明确的要求,使控制性详细规划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控制性详细规划要符合上层次规划的要求,特别是土地使用和公共配套方面必须坚持要求一致,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建设的实际操作中具有较强的实施性。对于未建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难度降低,但是当规划地区为已建地区时,对建筑结构的改变就必须遵循相关的法律要求,这就加大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的难度。

另外,在某些强制指标如容积率的限制下,控制性详细规划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施性,也是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效发挥作用的一个难题。

(三)指标体系的确立科学性不足

在现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指标体系的确立往往没有对用地结构用地性质等的确立来的重视,但在实际的规划管理过程中,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却是丝毫不比用地性质的重要性低的。

现行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指标分为强制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在这些指标中,建筑密度、容积率、高度控制、绿地率这几个指标尤为重要,直接关系到地块的建设强度。但就是这些指标的确立,却缺乏与之重要程度相适应的科学性。一方面,指标的确立通常都是根据相关的规定或者经验值来获得,另一方面,指标本身的控制性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四)公众参与的保障问题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的决策应更多地采用“自下而上”的途径,在城市规划的发展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机制,使规划成为社会各阶层在谋求自身利益时所应遵守的共同“契约”,更好地发挥城市规划在保持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由于控规直接面对城市各项开发建设行为,关系到规划地块内各个社区、企业以至个人的切身利益,应是最适宜建立“自下而上”途径的规划层次。但由于当前我国公众参与意识不强,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机制也不完善,公众参与规划大多在政务公开、规划告知等“知情权”的层面开展,形式上初级阶段,控规中的公众参与工作也不尽如意。

促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健康发展的对策

(一)提高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弹性和适应性

鉴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缺乏灵活性,需要在提高其弹性和适应性上下功夫。鉴于城市规划的导向性和过程性,需要努力改进规划工作,使规划尽量满足未来发展的要求。

1、扩大进步管理单元

对土地使用的规划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需要将地块划分合理的单元或片区,在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根据规划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规划方案,同时不能对单元内的配套设施造成破坏,在以后的操作中只是进行局部的适当调整,在保证公共利益的同时,极大的提高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2、完善土地使用性质的分类

2012年1月1日新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已颁布与实施。该标准增加城乡用地分类的体系;调整了城市建设用地分类的体系,调整了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标准。该标准与国土部门土地规划管理相关标准有机的的衔接,为城市控规的编制做出更好的指导。

(二)控制性规划必须考虑地价的因素

许多城市都做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基准地价,有的城市半年更新一次。按商业、办公、住宅、工业等不同使用类型和在城市中的区位、交通、环境条件划分若干地段,制定了级差价格,这给我们在控规中考虑地价因素创造了便利条件。

其一是可根据地价分区制定城市的容积率分区。根据地段相连,地价相近,高度相仿的原则,制定不同的容积率分区。可作为各控制性详细规划单元确定容积率时的依据。由于地价分区在全市可能不是十分细致,因此容积率分区也应在全市的层面上进行,不会细致到每一个地块。考虑地价因素只是确定容积率时考虑的一个方面,最终还是要由控制性详细规划多方面权衡确定。

其二是有了地段的地价,可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经济分析的依据。地价是城市开发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上动迁安置、基础设施、建安成本、前期工程、开发税费、开发费用等得出开发成本,这是城市开发投入产出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做了这种经济分析,才能验证控规制定的指标是否切实可行、经济合理。

(三)专项规划的支撑

控规阶段的专项规划要求达到一定的深度。要达到这样的控制深度,必须有非常全面的专项规划作为支撑,如果仅靠在控规阶段完成所有内容,往往会不够全面,不够系统。比如控规中要求明确道路主要控制点坐标、标高,如果没有相应的道路交通规划成果,在控规阶段要确定的标高往往不具操作性。因此控规应将已编制的专项规划纳入控制内容,在专项规划不齐全的情况下,为控规编制的可操作性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增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群众参与度

建立健全立法是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一个有效手段,真正的做到了使控制性详细规划有法可依。城乡规划法已将控制性详细规划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其中,采用法规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相结合是改进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有效手段,这种综合方式,使法规在城市制定城市规划管理的基础上推进法制进程,同时确保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律地位。另外,城市规划关系到每个市民的切实利益,应该充分调动市民参与城市规划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集思广益,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贡献力量,应大力推行各地在规划工作中的阳光规划,让规划晒在阳光下,让公众监督管理。

结语

综上,控规工作的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各省市编制的控规技术规定有效提高本地区的控规编制质量,有效指导了城市建设,塑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促进了城市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控规的编制还应更加深入实际,广泛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广大规划工作者在实践基础上也要及时提供反馈,对现行的编制办法进行深化、补充和完善,使之更有效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孙东晓,刘涛.现代城市规划浅谈[J].山西建筑,2007.33.

篇7

关键词:规划;“三规合一”;区位理论;田园城市理论;理论与实践

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谋划、安排、部署或展望”。我国的规划种类和内容纷繁,有国家层级和地方一级的规划,有出自不同职能部门的规划,还有不同行业的规划,等等。但是规划过多造成规划之间内容重叠交叉,甚至矛盾,不仅浪费了规划资源,更使实施部门无所适从,长此以往失去了规划应有的意义和作用。因此,整合规划资源、加强规划之间的协调成为必然.

一、“三规”分立弊端

1.“三规”诠释

(1)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纲要,以国民经济、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城乡建设为对象,体现了国家或地方在规划期内国民经济的主要活动、科技进步主要方向、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以及城乡建设的各个方面所作的全面规划、部署和安排,提出政府在规划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实施重点,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

(2)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城市人民政府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情况、现状特点,统筹兼顾、综合部署,为确定城市的规模和发展方向,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城市总体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主要功能是定向布局,规划的对象主要包括:城市性质(功能定位)、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和河湖、绿地系统、环保设施等.

(3)土地利用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是指在土地利用的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对各类用地的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或配置的长期计划。土地利用规划一般分为全国性、区域性的总体规划和生产单位内部的土地利用规划两种.

土地总体规划功能是对一定时期内不同地区范围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纲要、目标和总体部署。主要内容是确定各类土地的用途和利用方式,划定各类生产建设用地的规模、比例和界限,设计和制订最优土地利用方案,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达到地尽其利的目的。在区域性总体规划中,农业用地规划最为重要,其基本内容包括:农业用地的划分,各项生产基地的布局,农业生产组织的区划与各级经营中心的布局,各业用地的内部规划及各项基本建设规划等.

2.三大规划的不足与矛盾

虽然城乡总体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三大规划职能明确,但由于三大规划独立编制,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配合,导致长期以来三大战略规划存在内容不一致、相互衔接差等缺陷,不能有效起到空间统筹、优化开发和耕地保护的作用.

建设部主管的城市规划最具有技术和管理实力,但建设部属于专业管理部门,城市规划在综合作用的发挥上受到较大制约。国家发改委具有综合协调发展职能,但其空间规划技术力量与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行使区域规划职能力不从心,无法解决空间结构合理组织的全部问题,不能替代同层次的空间规划。国土资源部也是一个专业管理部门,空间规划的技术和管理基础相对薄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以耕地保护为主要约束条件的单一目标规划体系,难以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挥各项用地供需之间的综合协调作用.

(1)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操作性差.

由于国民经济总体规划导向性、客观性强,实施的约束性弱,不如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和可操作性强,实施效果不理想,往往编制规划时轰轰烈烈、热热闹闹,但批准通过后无声无息、冷冷清清。给人印象最深的往往只是规划期的概念,规划被束之高阁,比较极端的现象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

(2)土地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标准不一.

虽然两个规划的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在实际规划操作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两个规划在区域和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出现较大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

另外,由于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

(3)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对经济社会因素考虑不足.

相对来看,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约束力相对较强,但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均存在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考虑不够的硬伤.

二、“三规合一”的学术主张理论依据

鉴于三大规划分立各自均存在缺陷与矛盾,为此笔者主张实行“三规合一”方略。然而实现“三规合一”必须要有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能够同时指导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等各方面的规划编制工作。笔者认为,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和杜能的区位理论针对城市设计、产业布局、土地利用等问题进行的分析和论述,表达了产业、城市、土地利用应协调发展的朴素思想,能够成为“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撑.

1.田园城市理论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霍华德理想中的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霍华德设计的田园城市理论在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产业选择等规划领域都做了精巧的设计,成为现代城市规划领域的先驱.

2.区位理论

区位理论是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优化组合的理论,该理论内容丰富、包罗众多。在此主要介绍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和中心地理论.

(1)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冯·杜能,他在其著作《孤立国》中提出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制度构成一个区域,分别为自由农作区、林业区、谷物轮作区、草田轮作区、三圃农作制区、放牧区;每个区域都以城市为中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这就是著名的“杜能圈”。虽然杜能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但是他的理论体现了产业在城市中的空间布局问题,用规划的思想把城市设计、土地利用以及产业布局紧密相连.

(2)工业区位理论.

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其理论的核心就是通过对运输、劳力及集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生产成本的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区位.

运输成本定向的工业区位分析。假定在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下,仅就运输与工业区位之间的关系而言,韦伯认为,工厂企业自然应选择在原料和成品二者的总运费为最小的地方,因此,运费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运输距离和货物重量,即运费是运输物的重量和距离的函数,亦即运费与运输吨公里成正比关系.

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韦伯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用。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

集聚与分散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分析。集聚因素是指促使工业向一定地区集中的因素,分为一般集聚因素和特殊集聚因素。集聚因素形成的聚集经济效益可以使运费和工资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偏离,成为工业区位的第二次变形因素。分散因素与集聚因素相反,指不利于工业集中到一定区位的因素。一些工厂宁愿离开工业集聚区,搬到或新建在工厂较少的地点去。但前提条件要看集聚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造成的损失大,即取决于集中与分散的比较利益大小.

德国经济学家阿尔申尔德·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核心体现了城市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土地利用有机结合的思想萌芽.

(3)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通过对德国南部城市和中心聚落的大量调查研究后,他发现一定区域内的中心地在职能、规模和空间形态分布上具有一定规律性,中心地空间分布形态会受市场、交通和行政三个原则的影响而形成不同的系统。他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数量、职能间关系及其空间结构的规律性,并采用六边形图式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

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其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则低,销售距离则短或服务半径较小。而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则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

三、实践效果分析

编制规划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对“三规合一”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对开展的每项规划,均加强了与其他规划的衔接和沟通,尤其在编制中新天津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规划进行了有机结合,使三个规划在内容上达到统一协调(仍未达到合一的理想境界),取得良好的效果.

1.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开发利用相协调

我们以往作规划,只强调经济社会各阶段发展指标,而对完成各阶段指标所需要的土地能否与城市土地规划相一致考虑不够。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我们将2010年、2015年、2020年经济社会指标与生态城各阶段用地配置计划进行了对接,以产业占地和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基准测算各项指标;反过来,城市土地规划又按产业发展规律对土地的要求,调整优化了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两个规划互补完善,形成了良性循环.

2.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生产要素的支撑,要以资源67第30卷第1期王天伟:“田园城市”“产业层级”说对实现“三规合一”的理论支持与实践依据2010年1月的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依据。在编制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时,对生态城产业选择、交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内容充分与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进行了对接。考虑生态建设的要求,我们选择了绿色建筑产业、环保科技研发服务业等产业作为生态城未来产业,交通为绿色出行方式。同时,又将经济发展规律、社会事业发展特点反馈给城市总体规划,使城市的规模与发展方向与我们确定的产业及规模相衔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事业发展等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重要的内容,落实到具体区域时,与土地空间分布和城市空间规划必须相配套。以往针对这些内容从产业、经济的角度考虑较多,对土地的性质、功用考虑较少。生态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即从本规划的角度出发,又从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在产业用地、社会事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这三者之间的分配和布局考虑,使产业布局即符合产业自身发展规律,又与城市发展空间、土地分布相匹配,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空间布局相协调.

4.产业、人口、城市相协调

国内外有许多产业与人口脱离的区域,出现了睡城,这种不成功的案例就是因为产业与城市规划脱节造成的后果。在编制生态城规划过种中,始终贯穿以产业集聚人口、形成城市的理念,从产业成长的规模、产业性质考虑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口素质,与城市发展定位、规模相适应,形成产业与人口良性互动、城市良性发展的模式.

5.“三规合一”实现的途径

首先,成立跨部门的规划组织。三个规划出自不同的部门,部门之间的利益分割和权利范围是“三规合一”的最大障碍,也就是说体制是“三规合一”最大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在三个规划管理部门之上成立更高一级的联合组织。由联合组织开展“三规合一”的规划工作,做出能够统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和城乡发展综合性规划.

其次,建立统一协调的法律体系。在2007年的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通过并颁布,2008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城乡规划法》强调了城乡规划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强调了规划的稳定性和法定性。《城乡规划法》严格了规划修改制度和程序,经依法批准的规划,禁止擅自修改,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特定情况,才可以修改,等等内容.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前还没有法律约束,“三规合一”没有统一的规划法可以适用,所以要想做这项工作法律应先行.

复次,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三规合一”不是将三个规划的内容简单的加在一起,而是科学合理地、有机地融合成一个综合性规划。“三规合一”需要既懂经济社会发展,又懂城市建设和土地利用等复合人才,目前这种人才非常缺乏,所以需要加强延揽和培养.

最后选择一些地方进行先行先试。“三规合一”不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更是一项体制改革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经验才可以全面推开。可以选择领导有积极性的地方进行试点,总结经验教训和启示。在试点工作中,倡导规划编制工作要转变观念,从大局出发,不同规划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充分调动和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公开编制的工作程序,吸引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王天伟.中长期规划编制[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翟立.“三规合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8-03-19.

[3]杨卫泽.对美国和中国城市规划的认识[N].新华日报,2007-10-29.

[4]王利,韩增林,王泽宇,基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三规”协调设想[J].经济地理,2008,(9).

[5]曹建丰,许德林.土地利用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协调[J].规划师,2004,(6).

篇8

【关键词】农地流转 存在问题 权益保障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驱动因素分析

农村土地流转在土地规模化经营之后能够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使用效益更为高效。农地流转的驱动因素从宏观上看主要有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两方面。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村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也有利于发展高效高产高收益的现代农业,农地流转是三农生产要素和资源体系进行重新优化整合的趋势和必然要求。但目前实行的体现出来的耕地分散的情形,让土地规模小并且难以集约化的问题更加凸显,这在很大程度上延缓和阻滞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通过农地流转可以让农村闲置的土地资源重新展现新的活力,让更加先进的农业科技装备能够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的操作,这样不但能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还能使得广大农民的经济收入快速上涨,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让新农村的发展目的落到实地。

在政策层面,国家于1994年底就制订了相应的政策,对于土地流转,只要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并且不改变土地用于农业领域的前提下,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可以依法、有序地流转的,其流转合法收益受到保护。而后在2003年和2005年,《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相继颁布,规范了农土流转行为,在法律和政策层面都为依法、有序推动农地流转提供了坚实保障。同时,地方政府在推进三农发展的进程中,通过行政性的手段参与到农地流转中去,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推动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在政策层面上促进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快速发展。

二、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农民的土地利用和保护意识不够

农民对土地有极强的依赖性,这种情感与生俱来。但与此同时,农民对土地的利用和保护意识还很够,缺少将土地持续高效利用的意识。虽然部分农民有将土地流转出去的想法,但又担心失去土地。在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中,许多农民因外出务工等原因无瑕耕种土地时,往往采取亲临好友他为耕种的方式,有点干脆采取撂荒方式,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这种传统思维的阻碍让很多农地资源长期得不到合理开发和利用。

(二)土地流转程序不规范,收益难保障

土地流转程序中要求签订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但我们看到,绝大多数土地流转中还存在无约定或者只是简单的口头约定,而且很多流转合同也未经相关管理机构审定。权利、义务的约定也很不清晰,甚至不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也较为多见。有些合同是基层村委会未得到农户同意就流转了集体所有的土地,有的是部分农户并非出于自愿就流转了土地。流转土地利用和用途也不甚明确,一些承租者与村委会和农户签订协议获得土地后,由于不熟悉专业的农业生产,对市场也未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就盲目跟风种植,很容易造成亏损,这不仅浪费珍贵的农地资源,而且流转出土地的农户收益也无法得到保障。

(三)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目前,农村土地还未形成规范的市场流转机制,想承包土地的人和想流转土地的农户因为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无法获得交易信息。不健全的土地流转市场化机制使得农地不能高效地流转。同时,流转费用也没有相应的标准,相关的土地价格评估、信息咨询等中介机构也未完善。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对农村集体土地的管理职责也不清晰,缺乏健全的监督保障机制。在政府监管缺位的背后必定会产生很多乱象,有些村集体对农民私下进行土地流转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有些地区为了提振村镇经济活力,在招商引资上急于推进,未充分照顾农民自身意愿就强制性地流转农户土地,造成很大的社会波动和纠纷出现。

(四)土地流转中农民合法权益缺乏保障

一般来讲,农民与承租土地方签订的流转期限较长,大多为5年以上,合同的补偿价格也多为固定收益式的。从眼前来看,农民好像是得到了一定收益,但远期看,在承租方经营收益大幅增加时,农户获得的收益并未跟涨。在物价上涨时这事实上降低了农民的实际利益。而且有些承租方出于利益考虑,从事其他非农行业的经营,改变了土地的农业用途,以至于造成合同到期后,带来的严重后果是流转土地再也无法从事农业生产。与此同时,很多地方的土地流转过程存在暗箱操作,流转中有大量寻租行为出现,许多村干部私下与承租者达成内部交易,对于流转土地的收益和用途,并未及时准确的向当地农户公开,造成很大的后遗症,导致承租后矛盾纠纷层出不穷,农户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三、保障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的政策路径思考

(一)确保农村土地所有权,稳定承包权

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必须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基层政府不得以公共利益为藉口强制征占农民的承包地,确因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也须经上级政府部门的批准,在充分考量农户的意愿后给予被占地农民合理的补偿。同时,也要稳定好承包权。在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或调整承包地,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民承包土地的权利。当农民权益受损时要通过法律途径,依法对侵害其承包权益的行为提出申请仲裁或者向法院,及时获得救助。

(二)建立健全农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

在充分考虑土地价格构成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土地划分等级,科学评定土地价值,确定土地的基准价格。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参照基准价格来确定具体地块的地价,同时土地管理主管机构要加强对农地价格的管理和有效监督,严格控制低于基准地价的交易价。建立包括农地流转价格评估认定制度,地价评估机构资格认证和收费标准,农地流转价格评估的基本原则、评估程序和方法等,使得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价格公正合理,从而保障土地承包方的合法利益。

(三)强化政府服务职能,规范政府行为,严格土地规划用途管制

各地政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要遵循两个基本的原则:一是自愿原则,二是因地制宜的原则。国家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土地用途管制,确定土地使用的限制条件,监督农户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土地,防止废弃、荒芜或任意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以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符合社会利益。农用地流转后不得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确保农地农用。属于基本农用的,流转后不得改变基本农用性质,不得从事非农经营、建造永久性固定设施等破坏耕地的活动,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探索建立农业经营能力认定和流转土地用途监管制度。

(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力度

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能有效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增强农户流转土地使用权的意愿。政府通过强化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加大对农业科研工作的投入,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农业产业技术集群。在生产过程中鼓励农业生产的合作化,引导农户加强联合和协同劳作,这样不仅能改变农户分散经营的弊端,还能使土地更加高效的利用。发展现代农业,进行产业化规模经营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农民引进现代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建立新型农业土地制度格局,实现农业的永续发展。

(五)完善农地流转服务机制和纠纷调处机制

保障农民在农地流转中的权益还须建立较为完备的农村基层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建立农地流转服务中心,提供充分的农地交易信息和法律政策咨询。在村镇设立农地流转服务中心处理基层土地流转事宜。要推进农地依法、健康、有序的流转,还需搞好农地流转信息的搜集、传送、、登记以及收益评估工作,制作流转合同统一文本格式,规范合同签订和鉴证工作,并建立相应的土地流转档案和信息库,公开服务站的咨询电话,为土地流转供求双方提供充足的信息交流和服务,调处土地流转纠纷。为有效化解相关矛盾纠纷,更好地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还应不断完善农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各级基层政府要成立专门机构,快速有效地解决农地流转矛盾和纠纷,确保农户在土地流转中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得到充分尊重,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方四先.农村土地流转中农民土地权益流失问题[J].科技致富向导,2014(26).

[2]武立永.农村土地流转含义辨析[J].行政科学论坛,2013(6).

篇9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模式

土地利用规划不仅在土地管理领域处于龙头地位,更重要的是它对于保障一个地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在我国已经开设了50余年,对于土地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专业而言,《土地利用规划学》是其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其涵盖了土地、城市规划、经济、地理、工程、管理、法律、信息系统、社会人口等多方面内容,具有学科综合性、知识复杂性、实践性强等特点。而当前,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1]。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3S技术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以农业生产为主,发展为当前的以土地持续利用为中心,这对《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对目前高校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进行了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课程设置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课程安排等提出优化的建议。

1 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均把“土地利用规划”作为必修课,但只有部分院校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把它作为必修课程[2]。尽管有些院校的这两个专业均将《土地利用规划学》设置为专业主干课,但由于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下设的方向不同、专业成立时间不同等原因,但其课时分配、考核学期、教学的重难点等均不同。

1.1 课时安排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实践工作技能。因此,土地利用规划的课时安排主要考虑课程讲授和实践教学两方面。在实践教学方面,目前大多数开设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主要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环节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对开设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调查结果看,土地利用规划实践课程往往采取集中进行课程设计的形式,时间为一周或两周[3]。 此外,毕业设计也是考察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1.2课程性质

土地利用规划是一门融合自然、经济、政治、生态、社会等学科为一体的综合学科,同时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技术性[4]。从学科性质来看,土地利用规划属于边缘学科,与其他学科有较大的相关性。该课程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目前,《土地利用管理学》已经初步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举、以科研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特色[5]。

1.3 教学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实践性已越来越被广泛地接受和熟知。其教学任务和内容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需要具备一定的规划设计能力,而规划设计能力主要体现在撰写报告文本、编制图集和建数据库3项基本技能上[6]。为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开设此课程的高校都进行了相关的实践课程的设置,如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其中,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采取的是软件学习的形式,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上机操作的方式让学生熟练运用土地信息系统软件――MAPGIS、MAPINFO、ARCGIS等。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是通过利用已有资料,让学生分组实践,完成某地市或者乡镇的土地利用的规划文本撰写及相关的图件制作,从而系统的训练学生做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功,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和技能综合输出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学生毕业论文的编写和答辩环节,以此来巩固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规划技能,系统掌握整个规划过程,真正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高规划设计能力。

1.4教学内容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土地资源管理行业自身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始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现实需求,新型的高新技术的管理方式已出现,并逐渐取代传统的管理方式。这就相应地决定了该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即该行业急需既懂得专业知识,又可以熟练操作计算机并且懂得遥感知识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所以,在确定土地利用规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特色及用人单位的需求。因此,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具体的内容应该包括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内涵、理论和原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证措施等方面[7]。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是考察学生掌握规划技能的关键环节,也是该课程的核心内容。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一种战略性、全局性的规划,专项规划是在总体的框架控制和指导之下,针对土地在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方面的某一专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是直接对某一地段或者某一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利用及其配套设施做出具体安排。

随着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发展变化,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加强了GIS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即在课程中增加了对土地信息系统软件的学习,并逐渐重视其在整个课程中的作用。

1.5 教学设施

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课程以教学视频或幻灯片作为主要的辅助工具,这样往往不能生动地反映所要讲授的事物的特征,从而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将信息技术中的高端技术用于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是地理教学发展的必然。目前,开设土地利用规划课程的高校对该课程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已普遍进行了添加和完善,基本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3.3 实现教学模式产学研一体

土地资源管理行业的迅速发展变化对土地利用规划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该课程课堂教育与课后模拟相配合。以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为目标,科学构建和优化学生的实践教育体系,尽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因此,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课堂教育与课后模拟相配合,建立基于GIS的课后模拟练习题库,实行全过程的实践教育,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后模拟练习实践中,在实践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GIS课程作业的模拟练习,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学习和掌握理论和实践知识。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及水平。

3.4 更新和完善教学设施

随着空间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对数据的精确性要求也逐渐提高。因此,也对于一些新的技术,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土地利用规划的课程上需要不断提高GIS技术水平和能力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能够较快地适应行业和市场的发展需求。此外,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变化迅速,我国土地利用战略和政策的调整且不断完善,相关的土地规划课程也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与时俱进。建立土地利用规划实验室和建设土地利用规划实习资料信息库,是保证土地利用规划实践教学效果的技术条件。因此,要尽量改善实验室设备,更新已有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在此基础上,引进先进的土地利用管理软件,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5):46-50.

[2]杨君,林瑜,段建南,等. 农业院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沿革特色及学科建设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8,9(5):78-79,86.

[3]李瑞华,林华,樊良新.土地利用规划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继续教育研究,2009,(5):121-122.

[4]李月娥,龙专方.《土地利用规划学》的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2,(36):159-161.

[5]杨小艳,雍新琴,陈龙高.《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教学环节建设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07,13(21):119-120.

[6]刘金华,郑新奇,杨忠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实践环节教学模式构建.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2011,39(10):6277-6279

篇10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标准;原则

城市建设是发展永恒的主体,生态型城市规划涉及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两方面的内容,已经成为人们公认的城市发展方向。虽然目前我国已经有上百个城市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但是目前在现代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之间缺乏有机的融合,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缺乏可操作性强的生态城市规划标准。

一、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概念界定

生态型城市规划是生态型城市与城市规划标准二者的结合,生态型城市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整体和谐为目标的一种城市类型,是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的性质与目标。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实现城市管理和规划编制的标准化而制定的准则与规定,来指导城市规划,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就是将一般城市的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的准则、特征进行密切联系而制定的相关城市规划的标准,是为建设生态型城市服务的。

二、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构思

1.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与普通城市规划内容相结合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归根结底是服务于城市规划的,因此,要将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和普通城市规划内容进行统一,做到二者的严密结合。在普通城市规划中,城市土地使用的规划内容主要有规模预测、空间布局、功能分布、土地使用性质、居住人口分布、公共服务设施、绿地系统、开放强度等,生态型城市规划中土地使用的规划内容主要有生态容量控制、生态结构规划、生态园区、土地混合利用与利用的多样性、生态社区规划、生态绿地景观规划、公共空间、开发强度控制等。城市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包括交通和市政设施两块,而生态型城市规划中基础设施规划包含的内容就比较多,有公共交通体系、停车空间供应、人行友好的非机动交通体系、机动交通安静化设计、道路设施生态化、再生能源供应利用、能源资源供应量节约化控制、雨污分流等。其他城市规划内容不一而足,城市规划的目标是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而生态城市规划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个方面去创造最优化的人类生活环境。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环境下诱发人的创造性与生产力,实现更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从上文土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的两块详细内容中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在城市规划的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也有着很多交叉的地方。

2.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与城市规划标准应相对应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两个重要关键词就是“规划标准”与“生态”,这就要求我们在生态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将生态城市的规划内容与城市规划标准相结合。生态城市规划一般包括生态要素的调查与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规划目标的研究、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等十个方面的内容,城市的规划标准主要内容有总则、道路交通与市政设施、城市用地、城市环境卫生、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等几大方面。其中,生态城市规划内容中环境容量与生态适宜度分析、生态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布局、人口适宜容量规划、园林绿地系统规则等几方面与城市规划标准中的城市用地相呼应,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资源利用与保护规划与城市环境卫生的标准相对应。在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构思中应该注重扩大内容上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加强在详细的规划层面二者的有机结合。

3.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城市规划标准相结合

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是为建设生态型城市服务的,而一般的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促进城市规划的标准化与法制化,二者在结构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但是又都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和对应关系,城市规划标准中蕴含的某些元素还是可以为生态城市建设服务的。笔者认为,要想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型城市建设标准就要将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与城市规划标准都纳入自己的体系中去,实现二者的结合统一。生态城市指标体系虽然层次分明、指标刚性但是也存在着很多的缺点,如只考虑环境生态较少考虑人的发展,只关注某个时间点的问题,没有充分考虑整个城市的发展轨迹,计划性很强,针对性却很弱。城市规划标准随着不断的发展完善具备了容易落实、有法律保障、指标综合全面等优点,但是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关注较少。二者各有千秋,制定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时应将二者有效结合。

三、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三项重要指标

1.人性层面指标

城市的发展是经济、社会、人类、环境的共同发展,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更突出人性化、社会化。“人性化”生态型城市规划指标一方面指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指人与自然的协调。城市规划体现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外貌,还是一个城市散发出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因此,生态型城市作为一个时代的特征与表率,在规划时不仅要有社会指标、特色指标,还要有文化指标与历史指标。特色指标是一个城市的标志,只有有特色才能使一个城市脱颖而出。看一个城市,首先就要看这个城市的特色,如今的生态型城市,无论是科技、文化、体育等都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特色。很多城市的特色都通过文化表现出来,因此城市规划的文化指标也备受重视,通过一些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名人故里等来吸引人们的眼球彰显一个城市的魅力。至于城市的人文性则在一些小的细节中体现,如基础设施、城市建筑、寻常街道等。通过一些手绘、雕刻来将城市的历史展现出来,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居住环境。“人文性”指标是生态型城市规划指标的一个新突破,它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与魅力,关乎着一个城市的发展,也是时代对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2.物质层面指标

物质指的是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经济指标与环境指标,如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建筑的革新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的环境却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沦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环境被破坏到一定程度后又反过来制约着经济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表现最明显的就是水资源,水资源不仅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生产活动的必须品,近年来随着水资源利用的不合理以及水污染的加剧,带来严重的用水困难,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说,自然资源的保护是生态型城市规划的重要标准,也是其内涵的体现。

经济是一个国家的基石,但是只有健康的发展模式才是长久之道,正如上述所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是不合理的增长。在生态型城市规划的标准中,我们应该采用内外结合的双线增长模式,通过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来调整经济增长结构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用完整的标准来规划城市的格局,促进生态型城市经济的良性发展。

3.空间层面指标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要有空间意识,全面衡量世界与城市之间的利弊,通过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引进真正适用于自身的发展因素,加强城与城之间的联系。将城市规划的立体化与平面化相结合,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来制定规划标准,全方位地为城市建设服务,创造空间的支持。

在全球城市的生态化进程中,生态型城市规划指标还是一种新兴事物,代表了一个城市发展的新方向。但是,它还有着很多的不足,我们应该将现有的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与生态城市的建设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增加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沈清基.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J].城市规划.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