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发展水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周末来了,假期到了,去哪里旅游度假?对于许多城市居民来说,能够走进宽敞的农家庭院,呼吸清新自然的田园空气,品味纯朴的乡村风情,享受快乐的农家生活,自然是轻松又惬意的事。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城市近郊休闲度假生活方式悄然兴起,乡村旅游已渐成热点。城市近郊贫困地区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打准发展乡村旅游的突破口,分享乡村旅游这一盛宴的一杯羹呢?本文结合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城郊贫困地区――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
本文所言城郊贫困地区,是指地处都市郊区,经济发展水平却比较落后的地区。本文所指的城郊是指距都市繁华核心区域在5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城市近郊地区。
重庆北碚区地处重庆市东北方向,东北边与四川邻水县接壤。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是在2005年由原金刀峡镇和偏岩镇两镇合并建立的一个建制镇,幅员面积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168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7人),共辖原属金刀峡镇和偏岩镇七星洞、五马、小塘、胜天湖、小华莹、永安、石寨、响水等8个村委会,偏岩社区1个居委会。金刀峡镇是北碚区最边远的镇,距北碚城市中心50多公里,是典型的城郊贫困地区。地处城郊却交通不便,基本上没有工业,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很低,全镇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比较落后水平。2006年全镇财政收入仅1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3100多元,这对城郊地区而言,是属于比较贫困落后的乡镇。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金刀峡镇却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镇内有国家AAA级自然风景区金刀峡,有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偏岩古镇和市级风景名胜区胜天湖。这为金刀峡镇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金刀峡镇以金刀峡旅游资源为龙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治优化景区环境,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金刀峡藏刀洞、二龙洞、森林公园、银塘阁等景点也相继得到开发,形成了集山、湖、洞、峡、民俗文化于一体的重庆市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北碚区乡村旅游重镇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经过申报,偏岩古镇在2007年5月30日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这为古镇的进一步包装、开发,开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刀峡镇开展乡村旅游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与金刀峡镇相距不过二十多公里的北碚区静观镇,是重庆市著名的花木之乡,花卉苗木是其主导产业,镇里所产梅花远近闻名,北碚区每年都在静观镇举办梅花节。静观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依托花木产业开展乡村旅游起步也比较早,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的“乡村嘉年华”旅游景区已经开业,在节假日吸引了大批的都市旅游观光客。另外,重庆市也规划重点建设以“碚金”(北碚-金刀峡)路沿线高水平的“百里花卉长廊”和江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带,这些都为金刀峡镇利用优势资源,借助开发时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
二、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乡村旅游是广泛利用乡村农业资源和山水田园景观、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优势条件,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集观光、体验及游乐于一体的休闲旅游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旅游新的需求,城郊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城郊贫困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拓宽城郊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渠道,带动城郊贫困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改变城郊贫困地区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作用。
1.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郊贫困地区虽然地处城市近郊,但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产业结构都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维持生计之农业为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城郊贫困农村由单一的农业产业向以旅游和旅游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转移。比如在金刀峡镇,依托金刀峡风景名胜,出现了以小塘村这样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的旅游村。
2.促进农民增收。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最为直接和显见的一个意义就是促进农民的增收,通过为旅客提供吃、住、行、游、玩以及小商品服务,大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在金刀峡镇小塘村,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农民户均可达到1万元~3万元年收入,多的可达到10多万元,小塘村也因此成为了该镇八个村中农民最富裕的村。
3.促进村容村貌改善。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会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农民收入以及村集体收入增加,也会促使农户能够有资金投入改善村容村貌。金刀峡镇小塘村和胜天湖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建成了一批具有建筑风格特色的农家小院,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洁、环境美化、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
4.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经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利用乡村旅游,结合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农时,举办特色农事会节,可以极大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金刀峡镇每年举办的“品冬桃、观古镇”文化艺术节,搭建起了培植、宣传优势农产品的平台,促进了农产品销售,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使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对策
城郊贫困地区地处都市近郊发展乡村旅游,虽然在吸引都市游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便利,但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定然会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在起步发展阶段。主要困难表现在:一是交通滞后。发展乡村旅游,交通是首要。乡村旅游主要依靠双休日等节假日城市居民前来游玩,时间较短,交通不便是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制约性因素;二是经营服务水平提高难。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多是当地农民,城郊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及服务意识不高,也缺乏必要经营管理、规范服务的知识技能,严重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现状比较难;三是环境建设不适应乡村游发展的要求。城郊贫困地区由于受财力制约,在乡村旅游初期,不可能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改善旅游环境,因此,在城郊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卫生条件差,旅游设施简陋,经营点周边环境不协调,景点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四是突出乡村旅游特色难。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一般是依托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要突出别具一格的风土风俗及挖掘独特的文化底蕴有一定难度;五是树品牌,营销推广难。财力所限,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对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推广。
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作为典型的城郊贫困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上述困难。像金刀峡镇这样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城郊贫困地区,如何克服困难,发展乡村旅游呢?
1.依托政府的支持,改善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城郊贫困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改善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金刀峡镇发展乡村旅游,破烂不堪的“碚金”公路的改造是最重要的。目前,碚金公路的沥青改造已经到静观镇,距金刀峡镇也就只有二十余公里,争取政府早日把这段公路改造好,加上即将建成通车的重庆市外环高速公路,其出口距金刀峡镇不过三十余公里,交通便利了,必将促进金刀峡我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乡村旅游所必需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也要依靠政府之力来大力改善。
2.依托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作好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布点规划。金刀峡镇要依托镇境内的国家AAA级风景区金刀峡及市级风景区胜天湖两大景区,规划好景区周边乡村旅游经营点的布局和经营活动。景区(点)客源充足,容易形成休闲农舍、休闲山庄扎堆经营,要通过规划控制,合理布局,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休闲农舍、山庄等经营场所,要突出民居建筑风格,使其与景区(点)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3.依托古镇山乡风光,突出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风土民俗特色。特色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最终也将失去竞争力乃至生命力。金刀峡镇在发展乡村旅游要特别突出以下特色:土:利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手工艺制作等农家风情,展示乡土气息、原始风貌,满足游客的怀旧心理;奇:通过展示冬桃、清家脐橙、脆红李等优良果种以及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等,满足游客好奇、开阔眼界、学习参观的需求;特:通过展示当地放火炮、熏腊肉、挂灯笼、打糍粑等年节活动,斗鸡、放风筝、捉迷藏、滚铁环、抽陀螺、猴儿鼓、彩龙船、舞狮子等地方游乐活动,来突出地方民俗特色,吸引城市旅客;鲜:通过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生态环保的新鲜果蔬、家禽家畜,让游客放松身心,满足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心理,并尝鲜农家饭菜;体验:设计学农事、干农活休闲体验活动,如通过采果、摘菜、锄地、薅草、推磨、插秧、捕捞等农活的劳动过程,让游客参与,并结合趣味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得到锻炼身体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4.依托旅游企业和节会,提高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捷径之一是发展“公司+村庄”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乡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企业与农户紧密的利益关系,实现双赢,打造旅游专业村。此外,通过有效的促销手段,吸引城市旅客是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争夺客源市场的关键所在。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还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许多经营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尚少人问津。因此,需要积极拓宽信息渠道,构筑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媒体宣传、组织旅游线路、策划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金刀峡镇举办的“品冬桃,观古镇”文化艺术节以及静观镇每年举办的梅花节等农业节会,是对外形成宣传品牌,对内凝聚人心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1]高曾伟 高 晖: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2(3)
篇2
1、呼和浩特市各旗县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
1.1 城乡收入虽然增长较快,但城乡收入差距大
在“十一五”期间呼和浩特市各旗县的农村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 人均纯收入从 2006 年的 5 308 元到 2010 年的 8 746 元,2010 年内蒙古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5 529.6 元,但远低于呼市城镇居民 25 174 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 呼和浩特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 3 倍,城乡收入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角度看,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镇居民到乡村进行旅游消费,农村居民以提供旅游服务来增加收入,是一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可行策略。
1.2 呼和浩特管辖各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大
“十一五”期间呼市旗县区生产总值见。 呼和浩特管辖各乡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加大,其中,武川县和清水河县增长缓慢,增长较快的是呼市的4 个行政区、托县和土左旗。 很多乡村还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这些乡镇可以利用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发展特色旅游,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为贫困农村摆脱贫困,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1.3 呼和浩特的几个旗县区收入差距大
在“十一五”期间,呼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见图 3。 呼市的几个旗县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本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2010 年,回民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10 855 元,清水河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4 863 元。 和林县、托县、清水河和武川县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由于和林县、清水河县和托县近几年的经济发展较快,而且资源丰富,具有快速发展经济的潜力,2012年摘下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目前,武川县仍然是国家级贫困县,但是武川县是离呼市最近的旗县,而且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乡村旅游极大的优势,可以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其扶贫的一条重要途径。
2、呼和浩特城镇居民旅游需求情况
2.1 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迅速
在“十一五”期间,呼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见图4。呼和浩特市各旗县的城镇居民的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06 年的 14 055 元增长到 2010 年的 25 174 元,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7 698 元, 恩格尔系数为 30.1%,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9 109 元,可见,呼市的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
按照联合国提出的标准, 恩格尔系数数大于 60%为贫困;50%~59%为温饱 ;40%~49%小康 ;30%~39%为富裕 ;30%以下为最富裕,呼和浩特城镇居民已经进入富裕行列。 2010 年呼和浩特市人均 GDP 达到了 10 229 美元,位居全国前列,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为人们开展外出旅游活动提供了资金上的保证。 从呼市的几个旗县区来看,在“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态势, 收入水平排在前列的是新城区和赛罕区,高于呼和浩特平均收入水平,收入水平较低的是武川县和清水河县, 而且呼市市区的收入整体水平要高于旗县区的收入水平。
2.2 乡村旅游需求旺盛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需求也逐渐多元化,人们对乡村的秀美风光、新鲜空气、纯朴的农村生活、乐趣无穷的农事活动充满了渴望, 人们希望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活动来愉悦身心和加强对孩子农业知识方面的教育,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 本文对呼和浩特市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与动机、 出行方式以及乡村旅游接待点的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对乡村旅游持支持态度的占到 92.83%,其中对学习农业知识、呼吸新鲜空气、品尝无公害美食持支持态度的居民所占的比例较大, 从人们的态度上也能看出城镇居民在日常生活中, 对自己的生活环境、 知识结构以及饮食安全并不十分满意,反而乡村的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方式能够给他们带来满足,增强其安全感。对乡村旅游持否定态度的仅有 7.17%,其中,人们的否定态度主要集中在产品结构单一上, 目前很多的乡村旅游接待点活动内容仅是采摘、垂钓或吃农家饭,参与了一项活动后就没有其他可做的了,使得乡村旅游缺乏吸引力。 服务人员素质和接待点的卫生环境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由于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多是一些农村妇女,她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呼市的几百家接待点中,多是小型的,往往是以家庭为单位的,规模小、设施简陋,再加上受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服务质量有待提升。
3、呼和浩特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
3.1 政策条件
2009 年呼和浩特的旅游主题是 “城乡互动和谐游 ”,大力提倡乡村旅游。 在《内蒙古“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规划》中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在呼和浩特、包头等几个旅游城市的周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制定科学规范的标准,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点)星级评定工作, 推动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和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开发, 把乡村旅游培育成社会消费热点和品牌旅游产品。 在《呼和浩特旅游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纲要 》中指出 ,要重点打造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区,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旅游法规体系、拓宽融资渠道,将乡村旅游打造成旅游业的新亮点。
3.2 资源条件
呼和浩特地处土默川平原的东北部,北靠阴山,南临黄河,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聚集区, 特殊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呼和浩特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资源保证。 呼和浩特绝大多数旅游资源位于城市的郊区和旗县区,不仅保存完好,而且类型多样,包括草原风光类、森林景观类、河段风光类、湖泊风光类、冰雪风光类、温泉类、文化遗址类、古城遗址类、长城类、古建筑类、古墓类、革命纪念地类、博物馆类、现代科技类、地方戏曲类、民间工艺类、节庆类等类型的旅游资源。
此外,呼和浩特地处土默川平原,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呼和浩特特殊的农业经济,在“十一五”期间,肉业、奶业、蔬菜成为呼和浩特农业经济中重点发展的产业。 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农业的规模化和科学化发展,建立农业园区,为发展休闲农业,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呼和浩特地区休闲农业的几条主线分别为: 以托克托县地区为主的沿黄河生态鱼类产品休闲观光游; 以武川地区革命圣地观光为主的红色休闲游;以清水河地区丘陵、黄河地区自然风貌观光和绿色生态杂粮产品为主的休闲度假游; 以回民区段家窑地区莜面系列产品为主的农家乐旅游, 以和林格尔地区的现代农牧业设施观光游为主的休闲游;新城区、土默特左旗等地的蔬菜采摘、哈素海娱乐休闲游。 除此之外,农村地区纯朴的生活方式和原生态的生活环境也是吸引旅游者的另一核心因素。
4、呼和浩特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4.1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
乡村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与扶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基础设施 。 为了给旅游者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政府应该积极整治农村环境,推广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定期集中处理;推广绿色环保能源的利用,例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建设乡村旅游服务中心、急救中心、停车场,改造村内公路、旅游公厕以及村容村貌的美化和绿化,配备路灯、户外招牌、通讯等设施,把乡村生态旅游区打造成无障碍旅游区,保证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
(2)提供资金与政策支持。 政府要支持农村建筑风格的本地化改造,并提供一定的补助金,明确乡村旅游是带有扶贫性质的产业,执行有关涉农优惠政策,选择性实行税费减免。 推进旅游村庄的信息化建设,多渠道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加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发放具有扶贫性质的小额贷款,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入,支持产业链本地化建设。
(3)规范市场秩序 。 制定试产进入和退出政策 ,实行年审和淘汰制度。 制定乡村旅游的分级分类管理标准,通过分类来突出特色,防止标准化所产生的产品趋同,结合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工作,建设国家、省与地市级乡村旅游示范点。 指导和推进乡村旅游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建设,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恶性价格竞争。
(4)维护产业安全。 政府对关系到旅游者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和公共安全及卫生环保问题要加强监管,工商、卫生、旅游和环保四部门要联合进行专项整治,重点检查其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排污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以及卫生设施和安全设施是否达标。
4.2 加强对旅游产品的整合
在一定区域内,旅游资源的集聚程度越高,区域内资源的种类越丰富,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越大。 在呼和浩特各旗县区,不同种类的旅游资源交错分布, 因此在利用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也要将红色旅游产品、体育休闲旅游产品、文化旅游产品和工业旅游产品纳入乡村旅游的发展体系, 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内涵,增强其吸引力,延伸乡村旅游的产业链,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旅游的综合效益。
呼和浩特是内蒙古地区革命的摇篮, 这里涌现出一批老一辈革命家,拥有丰富的革命历史文物,目前,呼市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在回民区、土左旗和武川县,因此这几个旗县区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将红色旅游融入进来,这种融入不是生搬硬套,而是相互融合, 例如二人台艺术是流传于呼和浩特地区的地方戏曲,可以以发生在呼市的革命故事为题材,利用二人台艺术风格展现乡村文化,加强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的相互渗透,以便发挥乡村旅游产品的整体竞争优势。
呼和浩特的体育休闲旅游主要是在大青山范围内展开的,体育休闲活动主要是登山运动和滑雪活动。 滑雪活动的景区主要是北极光滑雪场和大青山太伟滑雪场, 其服务接待设施欠完善;新城区和武川县位于大青山脚下,其乡村旅游接待户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前来的旅游者提供特色餐饮和住宿,弥补该区域内体育休闲旅游服务设施的不完善给旅游者带来的不便, 延长乡村旅游的旅游旺季。
乡村旅游展现的是农耕文化, 在呼市的几个旗县除了农耕文化还有其他的特色文化, 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将展现农耕文化作为主体, 其他文化作为补充, 来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乡村旅游要将乡土文化和这些特色文化结合起来,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 另外,乡村旅游还要与文化产业紧密结合起来,以农耕文化为题材,创作多种类型的文化产品,例如歌曲、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摄影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的乡村旅游起到极大的宣传作用, 激发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无限向往。
参考文献:
[1]于静.论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意义[J].经济问题,2008(5).
[2]刘丽梅,吕君.基于生态旅游理念的内蒙古杭锦旗乡村旅游发展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1(1).
[3]邹统钎.乡村旅游:理论·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
[4]魏小安,李劲松.试论旅游扶贫[J].当代经济,2009(1).
篇3
关键词:乡村旅游;模糊综合评价;发展潜力;永清县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5-1061-03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Potential
in Yongqing County
HU Ling-ling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Langfang 065000,Hebei,China)
Abstract: Based up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ural tourism resources of Yongqing county, Hebei province,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its tourism resource with the way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was evaluated to solve the problem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inadequate 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actical decision-making activities.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development potential; Yongqing county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乡村旅游活动日益频繁。各地政府也开始大力挖掘当地潜能,着力发展乡村旅游业[1]。河北省永清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客观、定量地评价其发展潜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发展潜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实践决策活动提供参考。
1 模糊综合评价的涵义
L.A.Zadeh在1965年首次提出了模糊集合的概念,随后模糊数学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开始在众多领域内使用。模糊数学理论借助隶属度将模糊性评价结果转化为具体的量化水平,非常适合解决那些不宜用传统数学模型解决的问题,为人们解决客观的定性问题提供了一种精准的数学处理方法[2]。模糊综合评价的步骤如图1所示[3]。
2 永清县乡村旅游资源分析[4]
2.1 自然资源丰富
永清县位于河北省中部,地处京、津两大城市之间,属环渤海经济圈腹地,辖5镇、9乡和1个工业园区,386个行政村。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就达33万,耕地总面积4.09万hm2。县内虽没有名山大川、河湖秀水,但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地理位置优越,发展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1.1 文物古迹 永清县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辽地下古栈道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辛阁辽代白塔。宋辽地下古栈道绵延150 km,被誉为“地下长城”。1993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又被收入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依托辽代白塔而建立的龙泉白塔寺,是京津地区颇负盛名的佛教文化景点,香火鼎盛,属辽代寺院的附属物。除此之外,永清县还有刘街翰林院、辛庄驸马石碑、三圣口古碑、洪觉禅寺碑等历史古迹可供发展乡村旅游之用。
2.1.2 文化底蕴 永清县旅游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大致包括以下2个方面:一是宋辽战争文化。永清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古县,其雏形最早建于汉朝,当时名曰益昌县,至唐玄宗天宝年间更名为永清县,并沿用至今。永清县的文化和古迹与其历史渊源息息相关,其文化底蕴尤以宋辽明清时期为主。其中宋辽时期,永清县为宋辽交战的边界地区,杨家将镇守的三关即在永清南部周边一带,因此与宋辽战争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文物古迹甚多,由此衍生的历史记载、村街立记及民间传说众多,杨家将故事广为流传。二是永定河故道文化。历史上泛滥成灾的永定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永清全境,清朝时称“无定河”,水患不断,两岸居民生产生活方式带有明显的治理水患、依水而生的文化特色。清朝时期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曾多次到此处视察治理水患,因此与永定河三朝故道有关的一些历史古迹和传说又形成了具有明清风俗特色的河道文化,如乾隆御制石碑、莲花台等。
2.1.3 现代旅游资源 在现代乡村旅游资源方面,永清县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永清县拥有储量丰富的地热资源,全县地下温泉分布面积300多平方公里,和北京龙熙温泉度假村、固安金海温泉度假村属于同一水系,是开发洗浴、疗养项目的理想地区。永清县不但拥有华北地区最大的万亩森林和草场,还拥有冀北地区最大的珍禽养殖基地、永定河故道沙滩等旅游资源,同时还有以木雕、核雕、蛋壳雕刻、古乐器、秸秆扎刻等为主的几十种闻名全国的旅游商品。
2.2 区位优势明显
永清县隶属于河北省廊坊市,位于京、津、保三角地带的中心,幅员面积776 km2,属环渤海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依托京津的区位条件是永清县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优势所在。永清县距离北京、天津各60 km,距首都机场80 km,距天津新港100 km,因而自古有“半小时进京下卫,一小时上天(首都国际机场)入海(天津港口)”之说。以永清县县城为圆心,150 km范围内城市人口近3 000万,旅游客源群体十分庞大,市场十分广阔。
未来二三年内,永清县境内将有廊沧、京津南通道和涿密、大广、廊沧高速永清连接线“两高三线”相继开工建设,届时永清到京津的行程将缩短到15 min。优越的交通区位为发展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创造了条件。杨家营村是河北省的18个乡村旅游示范点之一,该村依据位于廊霸公路沿线的优越交通条件,大力发展以果树种植、农家乐接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现已累计接待来自京津及周边地区旅游者近30万人次。
2.3 农业基础雄厚
农业生产生活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物,农业基础对乡村旅游的开发有重大影响。农作物的种类、产量、商品率等与观光农业的开发都呈正相关。农作物的种类越丰富,可供观光农业开发的资源越多。作物产量、商品率是观光农业开发强有力的保证,农副产品生产的种类数量和保障程度对观光农业开发也有较大影响。永清县农业生产条件比较优越,物产丰富,盛产许多“名、特、优、新、稀”农产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相继建立了国家级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冀北珍禽养殖基地;并通过建立农业标准化,改变传统农业的粗放型经营,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质量控制。这些对开发农业观光产品和旅游商品十分有利。
2.4 政策大力支持
廊坊市委市政府和永清县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发展乡村旅游,市、县两级人民政府都分别成立了乡村旅游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乡村旅游的规划、管理和协调服务工作,明确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扶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职责任务。市政府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市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在小额贷款、税收优惠、建筑施工以及宣传推广等方面为乡村休闲游项目的开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投资完善了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开通了永清县乡村旅游网站,编印了《永清县乡村旅游指南》,举办各种农事会节,搭建乡村旅游平台等。
3 永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模糊综合评价[3]
3.1 确定因素论域
因素论域U,是指在模糊综合评价的过程中所有评价因素所组成的集合体,即评价因素集。评价因素集U=(u1,u2,…,ui),其中i=1,2,3,…,n,ui表示评价因素。
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走访相关单位及人员,并参考廊坊市“十二五”规划,最终确定了影响永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5个因素,分别是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措施和客源市场。即:
U=(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措施,客源市场)
其中,n=5,u1=自然资源,u2=交通区位,u3=经济发展水平,u4=政策措施,u5=客源市场。
3.2 确定评价等级集
评价等级集V,是指所有可能出现的评语而组成的集合,如好、很好、差等,实际是对事物好坏的评判所划分的区间。评级等级集V=(v1,v2,…,vj),其中j=1,2,3,…,m,vj表示评价标准。这一指标是很多评价方法所没有的,正是这一论域的使用,模糊评价才有了一个模糊评价的向量,使定性转化为定量成为可能。
在业绩评价指标的评价过程中,我们设定5个等级,即优秀、良好、一般、差、极差5个等级,V=(优秀,良好,一般,差,极差)。其中,m=5,v1=优秀,v2=良好,v3=一般,v4=差,v5=极差。
3.3 建立权数分配模糊子集
权数分配模糊子集A,是指各评价因素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权重,其确定方法有2种,一是凭经验主观确定,二是利用数学方法测定(如AHP法)。权数分配模糊子集A=(a1,a2,…,ai),其中i=1,2,…,n,ai表示第i个因素的权重,是对U中各个因素的一种权衡,ai>0,且Σai=1。
对于影响永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各因素的权数分配,本研究借鉴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2008年对廊坊市旅游发展规划的咨询意见[4],即:
A=(0.24 0.16 0.21 0.14 0.25)
其中,i=5,a1=0.24,a2=0.16,a3=0.21,a4=0.14,a5=0.25。
3.4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模糊关系矩阵R是单因素评价的结果,即单因素评价的矩阵,该矩阵是模糊综合评价的主要目标。
R=(rij)nm=r11 r12 … … r1mr21 … … … …… … … … …… … … … …rn1 … … … rnm
模糊关系矩阵R的确定分为2步:第一步组成评价小组进行单因素评判,对每个评价要素给出评价等级;第二步是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计算因素ui各等级的评价隶属度rnm=vnm/n,其中n为评价小组成员个数。本研究确定R的具体方法是:由10个评价人员组成评判小组,要求小组的每个成员对5个评价因素分别给出评价等级,再对每个评价等级中成员的个数进行统计,从而得到对永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评价表,即永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单因素评价表(表1)。
通过表1可以推算出模糊关系矩阵R,
R=0.5 0.2 0.2 0.1 00.6 0.3 0.1 0 00.3 0.5 0.1 0.1 00.5 0.4 0.1 0 00.5 0.3 0.2 0 0
3.5 发展潜力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B是对因素论域所有评价因素综合等级的模糊评判。
B=A*R=(0.24 0.16 0.21 0.14 0.25)0.5 0.2 0.2 0.1 00.6 0.3 0.1 0 00.3 0.5 0.1 0.1 00.5 0.4 0.1 0 00.5 0.3 0.2 0 0=(0.474 0.332 0.149 0.045 0)
对永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为:47.4%的人认为“优秀”,33.2%的人认为“良好”,14.9%的人认为“一般”,4.5%的人认为“差”,没有人认为“极差”。
以上评定结果还是存在一定的不精确性,缺少量化,按照最大隶属原则对该项指标的评价结果为“优秀”,这只是对发展潜力的一个大概评价,最终对发展潜力的精确打分才可以看出该指标的确切等级[5],为此引入评分向量C对评价结果加以量化。
令“优秀”=9,“良好”=7,“一般”=5,“差”=3,“极差”=1。则
C= (9 7 5 3 1)
则对永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总体评分为:
S=B*C=(0.474 0.332 0.149 0.045 0)*(9 7 5 3 1)=7.47(分)
4 结论
河北省永清县乡村旅游发展潜力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分为7.47分,评价等级处于“良好”和“优秀”之间,表现为“强良好”的水平,这充分说明该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发展前景良好,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开发扶持力度,争取使乡村旅游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夏海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A]. 第三届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5.
[2] 吴秉坚.模糊数学及其经济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3] 彭国甫.地方政府公共事业管理绩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11):129-136.
篇4
近日,国家农业部科教司对外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为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范本和借鉴。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十大模式,分别为:产业发展型、生态保护型、城郊集约型、社会综治型、文化传承型、渔业开发型、草原牧场型、环境整治型、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
每种美丽乡村建设模式,分别代表了某一类型乡村在各自的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特点以及民俗文化传承等条件下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路径和有益启示。”张玉香表示,美丽乡村建设模式涵盖了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的基本内涵,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能够为中国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提供范本。
【中国美丽乡村十大创建模式】
1、产业发展型模式:主要在东部沿海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其特点是产业优势和特色明显,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基础好,产业化水平高,初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实现了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产业带动效果明显。
典型: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
2、生态保护型模式:主要是在生态优美、环境污染少的地区,其特点是自然条件优越,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具有传统的田园风光和乡村特色,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把生态环境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潜力大,适宜发展生态旅游。
典型:浙江省安吉县山川乡高家堂村。
3、城郊集约型模式:主要是在大中城市郊区,其特点是经济条件较好,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便捷,农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水平高,土地产出率高,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高,是大中城市重要的“菜篮子”基地。
典型: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
4、社会综治型模式:主要在人数较多,规模较大,居住较集中的村镇,其特点是区位条件好,经济基础强,带动作用大,基础设施相对完善。
典型:吉林省松原市扶余市弓棚子镇广发村。
5、文化传承型模式:是在具有特殊人文景观,包括古村落、古建筑、古民居以及传统文化的地区,其特点是乡村文化资源丰富,具有优秀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文化展示和传承的潜力大。
典型: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平乐村。
6、渔业开发型模式:主要在沿海和水网地区的传统渔区,其特点是产业以渔业为主,通过发展渔业促进就业,增加渔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渔业在农业产业中占主导地位。
典型: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横沥镇冯马三村。
7、草原牧场型模式:主要在我国牧区半牧区县(旗、市),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0%以上。其特点是草原畜牧业是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牧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典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浩勒图高勒镇脑干哈达嘎查。
8、环境整治型模式:主要在农村脏乱差问题突出的地区,其特点是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污染问题,当地农民群众对环境整治的呼声高、反应强烈。
典型:广西壮族自治区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村。
9、休闲旅游型模式:休闲旅游型美丽乡村模式主要是在适宜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其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设施完善齐备,交通便捷,距离城市较近,适合休闲度假,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大。
典型: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
篇5
关键词:乡村旅游民族地区开发模式
一、前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国家。共有S个少数民族自治区,26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大部分分布地处偏远山区、牧区以及高寒地区。这就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其赖以存在的基本物质基础,即范围广阔的农村,而其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的存在,又进一步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一方面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等诸多领域存在着较大的劣势,但另一方面,其在开发乡村旅游方面却是具有显著优势,而如何把这种潜在优势转变咸现实的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是我国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首先分析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借鉴汉族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提出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及保障措施。
二、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滞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到技术落后、资金紧缺、人才奇缺的情况下,旅游业的发展所要求的服务档次、接待规模以及施标准很难达预期的标准,旅游业运作过程卜分艰难。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滞后的条件下,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发展面临如下问题:旅游开发所需资金不足,接待能力和开发规模有限;当地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体系不健全,旅游业产品供应不足,市场经济发展落后;旅游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导致配套接待设施条件难以达到规定标准;民族地区自我积累能力不足,人均收入水平低下导致商品流通滞后;教育培训严重缺乏,导致旅游人才缺U较大,旅游接待和服务的质量难以向国际标准看齐;旅游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政策依赖性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无论是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还是旅游产品的对外宣传等-系列工作,都需要政府来主导参与。近年来我国旅游业发展迅猛,对地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因此旅游业才被很多地方政府列为优先扶持产业或主导产业。为了尽快开发民族地区经济,当地政府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外资参与旅游开发经营,以出让土地、景点等资源和各类优惠政策作为对外引资的条件,而对当地少数民族具名的补偿主要采用核算的土地出让金的形式的方式,同时也忽视了当地少数民族居民自身发展能力的培养。
3.乡村旅游内需不足。目前我国比较成熟而且市场效益较好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是利用大都市客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是考虑可以充分利用了都市郊区相对城市良好的独特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一般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目的地的位置应以旅游者自驾车大约l小时能到达的范围为准,那么这种距离是最优的,比较适宜采取城乡互动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的山区,城市化水平比较低,依托周边大中城市的庞大旅游市场开发乡村旅游不具备条件,缺乏有力的市场支撑。基于以上原因,造成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内需不足,难以吸引足够的外地游客。而少数民族地区往往具有较多的较高级别的风景旅游区和流量相对集中(向游客,依托景区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即使没有景区的支撑,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依托原始秀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明、自然与历史遗存相结合的农业和农村景观、靠边疆(或边区)的特殊区位以及淳朴厚重的民族风情,开发特色乡村旅游,形成相对独立的乡村旅游区,吸引游客。
4.出游成本高。从地理位置上看,城市居民旅游和休闲出游目的地随着与大中城市距离增加而逐步衰减,大部分的出游目的地市场集中于距大中城市500公里以内的范围。而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牧区、边疆和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难以进入。这是自然条件形成的。而且从历史上来考证,几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各民族很少进行迁徙,除了因扩张和征战而进行迁徙从而与汉民族发生融合的部分少数民族,这是这种自然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较为封闭的地理人文环境。所以少数民族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加上交通和通讯不便,游客出游成本相对较高。
三、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创新模式
1.产业链本地化。根据乘数理论,旅游目的地旅游业乘数效应大小决定了区域旅游产业链的发育程度。产业链越长,则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也越大,旅游业通过产业关联能带动更多的部门,从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反之,则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就比较小。所以,以旅游业作为龙头产业,优化配置上下游产业,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在本地生产和销售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最大限度地使旅游收益留在本地,有效安置当地居民的就业,是提高旅游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乡村旅游开发的时候,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是第一原则,只有遵循这一原则,将旅游开发与当地居民的利益作为共同体,才能为当地居民所接受。所以,只有实施乡村旅游产业链的本土化战略,才能有效地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并最大化当地群众的利益。
2.经营者共生化。经营者共生化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分工共生模式,在该模式中,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同时提供不同类别相等级的旅游产品吸引不同(阿旅游市场,他们之间相互竞争,相互依存,避免了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共同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另一种是合作共生模式,本地经营者和外来经营者合资合作开发乡村旅游,利益共享,比如天龙堡的合作模式。广西上林县新东村是实施“经营者共生化”模式的典型代表。上林县新东村开发乡村旅游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很好地处理了外来者合本地业户的关系一以互补代替竞争。新东村的“鹅和鸭农庄”的投资者是外来户,其目标市场是在广西的中高档次入者。“鹅和鸭农庄”占地二干多亩,是广西富有特色的名胜农庄休闲处,它的“鹅和鸭”取名来自英国著名的“鹅和鸭”酒吧,其投资者融合了迪斯尼风格和中国苏州园艺以及广西为代表的南方风格,是高档乡村俱乐部的雏形。该农庄里有迷你高尔夫球场、跑马场、卡丁车场、游泳池、彩弹射击场、射箭场、沙滩排球场、棒球发射场,以及儿童游戏的蹦蹦床、攀岩、滑梯等游乐设施,还将建成保龄球馆、壁球馆、儿童乐园馆。由于“鹅和鸭农庄”的成功经营,提高了新东村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给新东村带来了滚滚客流,特别是“鹅和鸭农庄”开展大型活动时,当超过农庄的接待能力时,很多客人被分流到新东村当地民俗户进行接待。“经营者共生化”是一种本地业主和外来者互惠双赢的安排。
四、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保障平台建设
1.健全政府管理机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政府采取有效的行政、经济、法律等相配套的宏观调整、监督、指导和管理手段和方法,乡村旅游地政府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责任,把乡村旅游的管理纳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切实有效制定出乡村旅游相关管理制度或条例,在规划审批、安全管理、经营管理、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规范、监督,引导其逐步走向行业协会自律管理。虽然在内部,乡村旅游是由一家一户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但从游客市场和社会的角度来看,乡村旅游地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全局利益和整体形。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和职能管理部门西欧那个广大游客的利益、当地经营户的利益出发,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制定相关法令法规,使乡村旅游的运作向法制化、规范化健康发展。同时还可以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如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等,保护乡村旅游资源,避免旅游资源遭受生态环境和景观开发性的破坏。
2.强化服务规范。要提高乡村旅游接待的整体服务水平,就必须强化旅游服务意识,提高相关人员的整体素质。首先加强对旅游知识的培训。旅游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反映了当地旅游接待的征途服务水平。增强旅游知识培训,有利于旅游从业人员更好地了解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形势和趋势,有利于与游客进行直接交流。二是加强对服务规范的培训。乡村旅游能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产业向区隔的原冈在于它以“特色”吸引人,但这种特色的前提条件是规范服务:因为没有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服务,特色也就不复存在。目前乡村旅游市场上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各地政府部门要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强化这方面的培训,以规范的服务来引导和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三是强化经营知识的培训。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组织从业人员外出学习、考察,扩大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加强对全体农民的旅游经营知识的培训,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文化开发可以结合实际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鲜明的乡村意象,乡村意象是乡村在常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其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其次注重产品性和知识含量,提高产品安全性,提高旅游活动的参与性和知识含量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也是留住游客,延长其逗留时间的最好方法。乡村旅游经营者要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农家气氛及农事活动,使旅游项目贴近农家生活,营造出一种真正的“农家乐”。通过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使旅游者体验返朴归真和乡野的乐趣,通过收获劳动成果使旅游者从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满足旅游者寓教于乐的需要。再次是挖掘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民族乡村资源的文化内涵丰富,有着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着反映我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社会组织形式和家庭关系、古朴雅的乡村建筑;有着浓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将这种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适销对路、具有乡村特色的产品,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篇6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家乐;经营水平
1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现状
农家乐这一新型旅游模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乡村旅游演变而来的。自政府出台旅游扶贫政策以来,农家乐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由于都市人群长期处于喧嚣紧张的生活状态中,需要回归自然寻求一种轻松的旅游方式,由此农家乐经济产业链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乡村旅游客流量已达3亿人次,乡村旅游经济收入已达800亿元[1]。现如今大江南北都可看到农家乐的身影,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另外,农家乐的发展对实现城乡融合有着重要意义,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农家乐在我国各地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2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家乐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整体发展规划不合理,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改进,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第二,部分餐饮门店证照不齐全,无证经营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缺乏资金,普遍经营规模较小,一些未经防火审核的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经营者缺乏安全自救常识。此前,我国农家乐项目开发较为盲目,出现资源浪费及管理思想落后的现象,经营者通常对旅游市场预测不敏感,缺乏具体营销策略,对于旺季和淡季经营不平衡。由于经营者文化素养的限制,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文化内涵,服务质量也较低。此外,政府方面对于农家乐的扶持力度不够,参与度较低,没有积极做出引导,使原有的乡村味道遭到破坏,甚至会造成农户间的恶性争斗。
3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对策
3.1强化管理部门自身责任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引导,使其重视服务质量。为了促进农家乐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的规范与引导不可缺少。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农家乐的开发与经营管理进行全方面的指导,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建设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项目,促进行业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应明确行业准则,成立农家乐行业协会,增加经营者的自律性,整体提高农家乐发展水平。应对农家乐经营人员展开培训,如在旅游知识、礼仪服务规范、管理水平、烹饪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使其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家乐品质与等级。对农家乐实施等级划分政策,加强管理部门的整顿,对相关场所进行综合评定,对基础设施、安全条件、卫生标准等几项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对于评定不合格的商家进行警告、整顿[2]。在执行检查时,要求经营管理人员出示营业执照,必须达到证件齐全的要求,否则将不予开放。农家乐协会应对经营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利并体现出经营者的基本义务。对农家乐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当地风土特色来确定,不可盲目发展,具体表现在增添新颖娱乐项目,同时保留生态特色。
3.2提高农家乐经营水平
农家乐经营者应立足当地的生态特色,从基本服务起步。在农家菜上体现出当地饮食文化,为游客提供农家屋,为游客提供可采摘、垂钓等休闲娱乐地域,将田园风光展现出来。农家乐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提高经营水平,研发出他人无可复制的项目。农家乐最大的特点在于“农”,所以经营者应充分开发可供游客实践的农事项目,运用农村风光与农事活动吸引都市人群的目光。例如,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农家乐旅游项目,由于旺季带来较多的游客,使现有食物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许多经营户带领游客进行农事采摘,游客在农事活动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不同的山水成就了不同趣味的农家乐,游客被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所感染。由此可见,农户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趣味旅游项目。现有资源指的是土地资源、景观资源、文化资源等,使游客参与到趣味项目的体验中,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农村生活体验,体会农家乐独有的魅力。
3.3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需要对农家乐的长远发展给予支持,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规划布局。制定的规范管理体制要符合实际发展状况,加强对农家乐的管理,从物价、卫生、质检等各个方面入手。定期做市场调研工作,收集市场信息与旅游动态,对市场行情做出预测,为农家乐业主提供正确的指导,研发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家乐的扶持力度,维护公共关系,将农家乐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优质服务宣传至更多地区,利用政府优势扩大本地农家乐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群来休闲度假,从而提高农家乐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此外,政府应辅助农户积极开发新景点,充分展现本地特色。由于大量游客长此以往的蜂拥而入会导致农村基础设施遭到损坏。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对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展开建设,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同时提供便捷的交通旅游路线,如开设旅游大巴通道,使游客体会到舒适与便捷感。
3.4拓宽融资渠道
农户应寻求更多的融资通道,解决农家乐资金短缺的现状,改善设施管理与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可促进其在健康稳定的状态下不断增加新的项目,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连锁产业链,使农家乐逐渐形成星级档次。金融企业需适当降低对农民的贷款门槛,使农家乐得到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对商业银行来讲,可以拓宽贷款营销的渠道,从而达到与农家乐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目的。此外,建立网络营销平台,用现代化经营理念进行管理,打破传统营销模式,依照科学流程展开管理,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的优势,为农家乐开拓旅游市场。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客流量与经济效益,使农家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篇7
一、乡村旅游和农村区域经济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联接,对于农业产业升级、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户离土不离乡,就地搞接待,对其兼业、转业的技术要求不高;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促进农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整体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面貌;沟通城乡,引进城市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先进的思想观念,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三、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业的现状
(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欠缺
中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这方面也未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景点分散,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地域上的分散性也给旅游线路在设计上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乡村旅游景点在很大程度上和其他旅游景点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较差,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活动形式单一,产品深度不够
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因对其深度挖掘不够,使旅游活动形式过于单调。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条件较差
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
四、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对策
(一)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文化
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制作、生产旅游商品的能工巧匠,并从中得到实惠。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推动接待、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加强自主品牌深加工农产品和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启动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和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地方性标准的制定,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另外,根据乡村旅游地域差异大、类型丰富、方式灵活多样等实际情况,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对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探索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鼓励多渠道和多层次筹措资金,探索建立社会化的旅游就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和引导规范各种扶贫基金和社会捐助。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打捆使用的模式,多渠道投入。在确保农民利益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鼓励农民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大企业参与投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促进各级政府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重点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区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五)因势利导起好带动特色经济
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国家和市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土地转换等土地政策。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探索按照“城乡挂钩、指标周转”的要求,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扶持中,对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支持。在星火计划、863、服务业支撑计划、新能源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科技扶持,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科技计划,享受相关政策,用于发展乡村旅游。
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新农村建设;互动
我国不同的乡村在生产习惯、风俗生活、历史文化背景、村民构成及素质、生产力水平、经济基础、自然条件等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同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存在着独有的特点和规律。为此,在建设新农村的时候必须要认真地探索农村的发展规律,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将乡村旅游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进行不断的创新,从而能够确保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旅游两者实现良性的协调和互动发展。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作用和意义
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其能够对农村的旅游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并且加快优化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步伐,使农村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有效转变,最终能够有效地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能够加快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使农村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得以极大提升,充分地挖掘现有土地的价值,将良好的经济基础创造出来,确保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再次,可以对乡村文化进行有效的挖掘、保护和传承,有助于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全面地改善农村的卫生条件和村容村貌,不断地完善农村的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村变得更加开放,加快人才、信息和资金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最后,对于农村村民而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也具有重要作用,农村村民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参与到旅游业的投资和经营的过程中,具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提升农民的收入,同时还能够对农民的民主能力和民主意识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1]。
二、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若干模式
(一)“小康新村型”新农村:这种模式基本上处于经济发达的地区,其依托的农村必须要具有较大的知名度、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等特点,其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新”。采用该模式的农村在各种配套设施、产业设施、生态环境、道路、街巷、住宅等各个方面都具有较新的变化,因此在城乡一体化和乡村城市化等方面属于一种典范模式。
(二)“旅游小城镇型”新农村:这种模式经常处于旅游风景区周围或者自然风景旅游资源附近,而且与风景区之间具有比较便捷的交通。“旅游小城镇型”新农村在将相应的配套服务和旅游交通服务提供出来的同时,还要将景区以及信息、娱乐、购物等相关的旅游产业要素建立起来,创新发展旅游业,将新型的旅游村镇形成,同时对自然风景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对乡村旅游产品进行大力开发[2]。
(三)“第三产业服务型”新农村:这种模式主要指的是城郊型新农村,其在与各大中小城市靠近的农村非常普遍,其基础就是农民的生产生活、乡村文化以及乡村生态景观,在开展旅游旅游活动的时候主要是以家庭作为具体的接待单位。农民通过自家院落依托的各种自然景点和田园风光等将市民吸引过来,使广大的游客寻找农家田园的乐趣,对与城市生活迥然不同的农村风光进行体验。
三、绥阳县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的构建
(一)绥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绥阳县在乡村旅游方面并没有形成知名度大的旅游产品品牌,其旅游资源具有分布零散的问题,由于很多旅游资源在村庄附近散播,再加上具有较差的交通条件,因此具有较低的开发程度,还有很多旅游资源尚未被开发,没有受到外人的普遍关注。与此同时,绥阳县乡村旅游在人才方面也比较缺乏,很多具有较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往往选择了外出经商和打工,因此绥阳县的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人才的流失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但是,在已经开发的乡村旅游的基础上,绥阳县不断的引进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投入,因此形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通过新农村建设和旅游业联动发展战略,利用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和政府引导的旅游发展模式,这是绥阳县发展乡村旅游的必由之路。
(二)不同发展阶段的绥阳县旅游发展模式
以目前绥阳县的旅游发展水平为根据,将绥阳县的旅游发展划分为起步期、广泛参与期,发展壮大期以及发展成熟期等四个阶段。
1、绥阳县乡村旅游在起步期的发展模式:现阶段绥阳县旅游仍然处于开发雏形状态,在旅游产品方面缺乏亮点,具有较小的规模,而且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因此其市场吸引力非常小,并进一步导致绥阳县发展旅游的资金匮乏,再加上农民具有较低的收入水平,因此其在乡村旅游的开发中缺乏参与的积极性[3]。在这种情况下绥阳县政府必须要认真地做好乡村旅游开拓者的工作,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将对乡村旅游的工作内容进行规范以及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的战略作为当前的工作重心。首先,要对绥阳县旅游开发的条件进行论证,有效地控制旅游开发的风险;其次,要将与市场需要相适应的乡村旅游产品设计出来;最后,要不断地强化监督管理职能,将当地的旅游管理机构设置出来。
2、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广泛参与期的发展模式:绥阳县乡村旅游在该阶段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旅客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具备了比较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一定程度的市场吸引力。在这一阶段,要立足于家庭分散生产的基础之上,科学合理地组织农户,以平等互利为主要原则,对农产品的加工和产销进行大力发展,有机地结合乡村旅游和农业产业。要在旅游组织、农产品生产、农家乐等各方面积极地联合农户,将多形式、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体系形成,对农民旅游合作区进行大力发展。首先,要形成由农民自我管理的旅游协会,使农民自主的监督、管理、开发乡村旅游。其次,要大力的挖掘和整理当地的传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艺术团体[4]。
3、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发展壮大期的发展模式:在该阶段旅游企业会注意到绥阳县的旅游商业机会,开始投资乡村旅游。而为了实现成本的最小化以及利益的最大化,旅游企业这时候希望能够享有旅游经营所有权。首先,要利用市场运作和经营权转让的方式开发和建设景区;其次,农户与旅游企业之间要通过契约合作的方式对富余的劳动力和农户资产进行整合;再次,要利用多种方式大力发展旅游,其中包括农户+农户模式、村办企业开发模式、整体租赁模式、村寨+公司+业户模式、公司+业户模式等[5]。
4、绥阳县乡村旅游在发展成熟期的发展模式:在该阶段绥阳县的旅游业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互助、旅农结合和商农融合,具有了明显的村寨特色化。这时候就应该采用多中心协同治理型模式发展旅游业,业就是要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进来,将单一中心发展的模式打破,积极地构建社会、市场、政府三位一体的协同治理模式。在具体的旅游发展中要采用多主体的治理模式,以不同的旅游业态、不同的旅游产品、不同的地理区域等为根据,选择多种经营主体和多种合作方式,利用互相补充、协作生产的方式,全面地强化旅游服务的有效供给,最终能够确保当地农民和经营主体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四、结语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在促进农村建设持续发展以及解决农村问题的战略中全面的纳入了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大趋势相适应,并且充分的迎合了新的城乡居民消费理念。在这一背景下,绥阳县要积极地探索当地的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的发展模式,大力地发展乡村旅游,从而全面地推动当地农村的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金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证研究――以苏中地区扬州市为例[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2]黄顺红,王素玲.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互动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27).
[3]朱S,叶新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J].旅游论坛.2015(02).
篇9
关键词:旅游发展 综合水平 比较研究 东北地区
在城市人回归自然,奔赴乡村的同时,城市其本身又成为日益重要的旅游目的地,Mullins(1991)称之为“旅游城市化”。“旅游城市化”给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的城市旅游不单单是靠开发几个景区就能使其长足发展,而将是一种以城市为依托的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较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间在旅游综合发展实力和发展水平上的不平衡状况也日益凸现,并成为旅游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王凯等,2007)。城市旅游的差异及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各城市之间多方利益的分配格局及其对经济利益竞争与平衡的要求。
因此,本文全面深入地对东北地区的四大中心城市的旅游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总结四城市在旅游综合发展中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不同区域城市旅游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制定四城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对策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指标体系的建立
(一)建立的原则
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诸多因素,在确定指标体系时,应兼顾指标的可采集性、客观性和代表性,既要能反映旅游发展的综合水平,又要避免主观性太强的指标,同时要便于采集,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统计资料汇编》、《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等文献资料确定具体指标。
指标体系的建立主要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
第一综合性原则,旅游综合发展水平指标应当综合考虑旅游经济、旅游市场、旅游接待、旅游企业、旅游交通、旅游环境等方面的关联性,对各因素关系进行系统、综合的描述,使指标体系具有层次性和不重复性,能够全面反映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
第二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应该客观真实的反映目标与指标之间的关系,信息力求尽量少的重叠和遗漏。数据要有客观性,来源可靠、准确,指标目的明确,定义准确,界定清晰,具有理论依据。
第三可比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区域城市间的横向对比,因此要考虑到结果在地区间横向及目标与现状的可比性。
第四可获取性原则,指标体系包括不同类型的指标,各评价指标含义明确,信息集中,数据资料容易获得,计算方法简明易懂。
(二)指标体系的选取
首先在检索已发表的有关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列出能够反映本研究目的的相关指标,然后通过对居民、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等共100余人进行访谈来补充完善所列评价指标,通过文献回顾和访谈,去除重复、表述不明确及难于获取的指标,经这一过程共获得39项指标。再由9名著名的旅游学、管理学及地理学专家组成3个评估组对各项指标进行筛选,剔除了14项指标,保留了25项指标。最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专家组的意见以及各项指标的特点将其分为6个维度:旅游经济(B1),旅游市场(B2)、旅游接待(B3)、旅游企业(B4)、旅游交通(B5)、旅游环境(B6)。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在目前综合评价方法的运用实践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指标权重的赋值。据研究,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观赋值法和客观赋值法,前者是指根据评价者主观上对各指标的重视程度来决定权重的方法,如层次分析法、专家经验评估法等;后者是指根据客观原始数据信息的联系强度或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来决定指标权重大小的方法,如熵值法、因子分析法、复相关系数法等。
在综合评价度量研究中,有的学者运用主观赋值法,有的运用客观赋值法。笔者认为,依靠专家经验进行赋值,常常因选取专家的不同而差异较大,使分析结果趋于不稳定,故本文采用客观分析法。据现有研究成果,改进的熵值法较适合于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的评价(乔家君,2004)。
改进熵值法的主要原理是设有m个评方案,n项评价指标(对于本文m代表4个城市,n代表26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X=(xij)m×n,对于某项指标xj,指标值xij的差距越大,则该指标在综合评价中所起的作用越大;如果某项指标的指标值xij全部相等,则该指标在综合评级中不起作用。改进的熵值法的主要步骤如下(郭显光,1998;游达明,2003):
由于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单位,为了消除量纲和量纲单位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可公度性,首先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具体办法如下:
式中,Yij为标准化后的指标值;Xij为i城市下第j项指标的初始值;Xj为第j项指标的平均值;Sj为第j项的标准差。
为了消除负值,可以将坐标进行平移。指标值经过坐标平移之后变为Yij',其中Yij'=K+Yij。式中,K为坐标平移的幅度(k>0)。
计算指标Yij'的比重Pij,其中,。
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ej,其中,其中,可以证明ej∈[0,1],k为调节系数。
计算第j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gi,其中计算公式为gi=1-ej,当gi值越大,则指标Xj在综合评价中的重要性就越强。
计算指标Xj的权数Wj,计算公式为,其中j=1,2,3…,n,最后,利用公式计算第i个城市的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分值Vi。
(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 以及4个城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四城市旅游发展综合水平的比较研究
首先根据改进的熵值法将所有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如表1所示,最后计算4个城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各个维度分值以及总分值,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四城市旅游发展综合水平的排序依次为: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其中大连和沈阳的水平较接近,长春和哈尔滨的水平较接近。从综合发展水平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四个中心城市由南向北依次递减,呈现了一个梯度发展的模式。
大连作为东北地区最南端的城市,全年气候宜人,旅游季节相对于其他城市较长,而且是四个城市中唯一的海滨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其他三个城市不具备的区位条件,尤其是2006年获得最佳优秀旅游城市称号之后,其旅游业的发展又呈现了一个高峰期。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四个城市的前列,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尤其以一宫两陵、张氏帅府为特色的旅游线路吸引了众多的旅游者,同时棋盘山、世博园的现代风光游路线也深受广大旅游者的喜爱,因此沈阳的旅游业发展仅次于大连位居第二位。长春具有时期的建筑特色,街道比较整齐,净月潭风景区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吸引地。但相比沈阳与大连,地理位置优势较差,而且气候条件不如二者,冬季旅游特点不足,吸引力较弱,因此位居第三位。哈尔滨是四个城市中排名最末的一位,主要原因在于其旅游资源特色不突出,但其冬季旅游是一个深具特色的资源。
从四个城市旅游各个发展分项水平来看,大连的旅游接待、旅游企业、旅游环境都位于第一位,其中旅游接待水平明显高于第二位的沈阳,这也是大连略胜沈阳一筹排在第一位的原因。大连的其余分项发展水平都位于第二位,在未来的发展中大连还应该重点强化旅游经济、拓展旅游市场、优化旅游交通,使其旅游业全面快速的发展。沈阳的旅游经济、旅游市场、旅游交通、旅游环境发展水平都排在第一位,但与大连的差距并不是很大,而由于其他三项落后于大连导致整体的发展水平比大连稍差一些。在未来的发展中,沈阳应该重点在旅游接待、旅游企业发展水平上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其整体水平得到良好的发展。长春的旅游交通、旅游环境发展水平位于第三位,其余的发展都位于第四位,但正是由于这两项高于哈尔滨较多,从而使长春位于第三位,而哈尔滨大部分发展水平都位于第四位,这也是其发展水平位于最末一位的原因。在未来的发展中,长春和哈尔滨应该从总体的角度首先来提高各项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培育一些具有特色的旅游专项发展,从而来带动两个城市的整体旅游发展水平。
结论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从旅游经济、旅游市场、旅游接待、旅游企业、旅游交通、旅游环境6个方面确定了城市旅游发展综合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东北地区的四个城市进行了评价对比研究,结果发现大连市位居四个城市中水平最高的地位,沈阳次之,但二者的差距水平不大,长春与哈尔滨分别位于第三、四位,与沈阳、大连有明显的差距状态,但二者也比较接近。可以看出东北地区的城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由南至北依次呈现递减的状态,即东北地区的城市旅游综合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梯度递减特征。大连作为东北亚地区的龙头城市在旅游产业的发展中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更加突出其核心地位,打造其具有沿海特点的旅游品牌,逐渐成为辽南地区的旅游增长极。沈阳作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应该更加注重其辽宁中部的城市旅游核心发展效应,整合中部城市群的旅游发展模式,突出省会城市的旅游发展带动作用,与大连共同形成辽宁地区的两大旅游发展核心。长春应该更大的发挥其时期的历史效应,整合现在的旅游资源,形成特色的历史现代旅游基地。哈尔滨应该扩大其冰雪旅游目的地的影响效应,打造东北地区的冰雪旅游胜地,通过冰雪旅游的发展来弥补其旅游淡季的发展缺陷。
参考文献:
1.钟林苡.城市旅游综合发展能力评价及对策研究―以广西十四个主要城市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7(1-2)
2.王凯,李华,贺曲夫.我国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省际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
3.乔家君.改进的熵值法在河南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中的应用[J].资源科学,2004(1)
4.郭显光.改进的熵值法及其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8(12)
5.游达明,许斐.熵值法在区域旅游业经济效益评价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2003(5)
篇10
关键词:村庄建设规划;本土化回归;墩岙塘村
The Localization of the village construction planning in Dunaotang Village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s extensive,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rural because of erosion factors gradually loss. This paper takes Xiangshan County,Dunaotang village as an example,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way of keeping the country localization characteristic, hoping to alleviate the unreasonabl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characteristics caused by destruction of the phenomenon.
Key words:Construction of the village planning;local regression;Dunaotang 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现今社会工业化、都市化狂潮之下,村庄除了传统农业之外,其生态环境、乡野风光、传统人文等,均成为人们回归传统和田园生活、放松休闲、休养生息的重要途径,这使得乡村旅游应运而生。随着城市化的扩张,真正的田园、山野乡村将会越来越稀缺,乡村已成为当下保持生态、保存文化、保留风俗的重要场所。然而村落的城镇化、现代化倾向致使传统的农村社会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一个个本土性缺失、辨识度不高的村庄建设规划,一批批村落被推倒重建成与环境格格不入的欧式住宅小区,村庄的地域特色正在日益流失。因此,保持村庄的乡土性、本土化,延续村庄的个性显得十分的必要。
一、村庄现状概况
随着象山港大桥的建成通车,象山县的发展已开始进入全域都市化的新阶段,城乡二元的体制障碍正在消融。在此背景下,应从新的角度审视县内村庄的发展与建设。在各村大搞村庄建设规划与乡村旅游相结合的前提下,墩岙塘村要在此区域范围内独树一帜,吸引游客体验,保持村庄的乡土性,让村庄回归本土化是规划的关键。
(一)村落概况
墩岙塘村位于泗洲头镇中部,东邻蟹钳港,距镇区约5公里;泗长公路穿过村庄,是村现状唯一的对外交通道路。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村民133户,人口339人 ,常住人口180人,外来人口6人。其中全村1/3人口从事海塘养殖业, 1/3人口从事农业和外出打零工,其余在外地开厂,外来人口大多从事养殖业。村民整体生活水平较好,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土地、养殖塘承包款。
村内物产丰富,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养殖品种主要为南美白对虾、小白虾、梭子蟹、蛏子、淡水鱼,更有村特色产品杨梅,另有经济作物柑橘、棉花、黄豆等。
(二)历史沿革
村庄由墩岙塘得名,原为灵南乡乡政府所在地,1992年撤乡并入泗洲头镇。最初乡政府位于泗长线南面的老组团,现存很多大型公建,老乡政府附近沿街店面房众多,逢五逢十沿街设摊,现存空置的建筑上可以看出当时繁荣的景象。之后村庄建设用地沿泗长线向北发展,乡政府北迁,自然形成两个组团——老组团和新组团,演化成现在的形态。
(三)主要特色
1.自然要素
村地处滨海平原地带,地势平坦,现状用地除部分林地、农居用地外,大部分为耕地和水域用地。村东面为养殖塘,西面为两山之间的平原地带,村域内有着山-田-河-滩-海丰富的景观特色元素。村庄整体环境安静祥和,受早期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及交通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的村落格局。
2.人工要素
墩岙塘村用地平坦,地势高差不大,建设用地沿泗长线道路两侧布局蔓延,现状是一个线性的发展形态。整个村落价值观相对统一,建筑与村庄布局具有相当大的自相似性,村庄肌理在空间关系上也有较强的连续性。
3.人文要素
主要包括墩岙塘村历来形成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名特物产以及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精神风貌等方面所反映的人文环境。
二、村庄发展条件分析
(一)村庄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1. 交通条件的改善。泗长线为现状村对外交通道路,随着泗长线墩岙塘段线路的优化改线,象山港大桥和同三高速复线的建成,高速出口距墩岙塘村仅10公里,大大提高了村对外交通便捷性。
2. 旅游区位良好。墩岙塘位于大塘港生态影视文化旅游区,离灵岩山景区仅4.4公里,距象山影视城直线距离仅6公里,良好的区位、便捷的交通将为村带来客流和旅游发展的契机。
3.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墩岙塘村地处象山泗洲头镇,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有着强烈的回归大自然的愿望,这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消费市场。
4. 自然条件良好。墩岙塘村域内有着山-田-河-滩-海丰富的景观特色元素。
5. 历史条件良好。墩岙塘历史上曾是灵南乡政府的所在地,也是目前泗洲头南部地区传统集市的所在地,并具备初步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用地发展条件良好。
6. 村庄经济情况良好。自2000年村内产业结构调整,从种植业转型为以养殖业为主导产业以来,村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
7. 政策扶持。象山县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推进,将各镇中心村作为首先重点建设的村庄,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和生态休闲农业。
(二)村庄发展限制性因素分析
1. 泗长线对村庄的影响。泗长线线路不流畅,通达性受影响;道路穿村而过,学校、集市和村庄多个出入口皆开向公路,对村民生活交通及安全性影响较大。
2. 建设用地紧张,土地粗放利用。人均建设用地面积过大,达到164平米/人。
3. 空置公建较多。原为灵南乡政府所在地的集镇,撤乡后,空置的公共建筑较多,且占地大;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导向作用的加强,部分公建功能开始退化,逐步出现闲置。
三、村庄的本土化回归与发展设想
利用全方位挖掘和总结的村域内现有的自然、生态、人文(民俗)、空间、非物质等特色资源和构成要素,本着保持村庄本土化的理念,对村庄进行产业规划的发展定位,并将其具体落实到物质空间的规划中去,深化、细化在规划、建筑、景观等各个方面,使“本土化回归”成为贯穿整个村庄建设规划的精神主轴。
(一)发展策略的本土化体现
1. 产业发展策略
随着大塘港态影视文化旅游区的发展,以及同三高速复线的建成,墩岙塘村将成为灵岩山景区和象山影视文化产业园区之间的中间节点。
村应以养殖业种植业为基础,以旅游产业拓展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同时从农业和山林资源中继续挖掘旅游资源,形成农业、林业开发与旅游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
2. 村庄发展定位
规划墩岙塘村建设成为一个以生态高效农业、经济农作物种植和水产养殖为基础,以生态休闲农业旅游为新产业的,功能结构合理,环境优美,适宜人居的中心村聚居地。
3. 乡村特色主题
规划乡村特色主题为“故乡” ——饮水思源故乡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主题:饮故乡水(井文化),观故乡景(观海、赏田园风光、村庄风貌),尝故乡海味,体故乡情(渔家乐、游风情街、赶集、养生垂钓、摘杨梅、烧烤、住民居民宿——村舍、客栈、田园景观房)。
4. 村域空间结构
村域规划结构在现状情况上进行性质上的提升,分为四大功能区块:主体功能区——包括居住组团、村委会、游客服务中心、集市、农副产品购买;乡村风情体验区——将部分闲置的公建和村民住宅做游客度假开发,改造为历史文化特色街、生态农庄、养生垂钓、烧烤等;农业种植区——种植经济作物,体现两山之间的田园风光;生态养殖区——设置渔家乐体验项目、观海点。
(二)村庄规划形态、结构、道路等的本土化体现
规划在保持现有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力求将山、水、绿地、村庄各项用地融为一体,注意地方特色的挖掘,保持以自然村落肌理为主调的纯朴乡村风貌,营造出滨海村落的特色形象。
从村庄现状情况和历史条件出发,将村庄规划为“一心,两轴,三片”。 “一心”为规划结构中心,“两轴”为交通轴和发展轴,“三片”为历史风情特色组团、居住组团和绿色农庄。
对泗长线墩岙塘段进行改线,避开村庄的生活性道路。村庄内部道路结构以现有路网为主,进行部分改造拓宽和贯通,完善道路系统,局部加建次要道路,形成有主有次的交通系统。
(三)建筑、绿化景观的本土化体现
1. 建筑改造与新建
对现状风貌较好、体现当地特色的建筑要保留,建筑质量较好且布局整齐合理的住宅则保留,对于外墙较旧的建筑采用立面改造的形式进行整治。
首先立面改造注重统一风格,突出建筑本土化特点。其次丰富立面,增加立面的层次感。再次改善立面的虚实关系。
新建住宅应强调与原有建筑风貌的协调,尽量运用地方建筑材料,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新建公共建筑除满足功能要求和方便人的活动外,必须与村庄环境充分协调,注重特色空间的营造。
2. 绿化景观设计
墩岙塘村绿地景观包括田园景观、山林种植景观、水系景观、居住组团内的绿化景观和村落景观五个方面。
村内景观节点利用现有的景观特色小品——井,紧紧围绕“饮水思源故乡情”的主题进行设计,体现井文化、海洋文化,加强参与性。
四、结束语
都市化的快节奏生活,工业化带来的城市污染,使得人们在闲暇时回归自然、亲近乡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使颇具乡村地域特色的村落能抓住此机遇绽放其迷人魅力,关键在于在规划中保持村庄的本土化特色,才能实现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推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柯福艳.美丽乡村安吉.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 上一篇: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
- 下一篇: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