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化和旅游风险评估

篇1

一、高度重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县气象局、各相关单位要站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全面落实雷击风险评估等管理制度,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依法开展雷击风险评估

县气象局、各相关单位必须坚持“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原则,严格履行法定职责。雷击风险评估报告要作为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行政许可的技术依据。评估范围内的业主单位要严格履行法定义务,主动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申报评估项目。要强化雷击事故责任追究,对于在雷击风险评估中没有依法履行法定职责义务,造成雷电灾害事故的,要依法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雷击风险评估的范围

防雷技术服务机构要遵循科学方法,依据国家和省、市雷击风险评估等技术规范开展评估工作。雷击风险评估范围包括:

1、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项目;

2、油(气)库、加油(气)站、液化天然气、炸药、火药、起爆药、烟花爆竹、火工品仓库、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储存等爆炸危险环境场所;

3、学校、医院、体育场馆、旅游景点、酒店、车站、大型商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等人员集中场所;

4、建筑高度35米以上的高层建(构)筑、金融证券、通信设施、广播电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和其它不可移动文物等;

5、涉及公共安全或者环境安全的建设项目。

四、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

根据我县雷电灾害的气候特点以及国家和省、市雷击风险评估技术规范,雷击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大气雷电环境评价、雷击风险识别、项目防雷公共安全评价、项目防雷环境安全评价、雷击概率模拟、雷击人员伤亡概率模拟、雷击经济损失概率模拟、雷击爆炸火灾概率模拟、公共设施及文化遗产损害概率模拟、雷电防护对策、雷击风险评估报告编制等。

篇2

关键词:人才流失;风险评估;风险防范

一、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

人才流失指的是由于竞争主体的地位、环境、条件、实力相差较大而导致一定时期内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一方的人才单向地向优势一方转移,双方的人才流动呈现出较强烈的不均衡性和不平等性。它是企业引进和管理高级技术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风险。

根据有关统计表明,我国企业的高级技术人才流动率接近30%(优秀企业的人才流动率约在15%左右)。流失的人才中大部分流入了外企或合资企业。目前,我国外资、合资企业中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工人,70%来自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几乎成了外资、合资企业的培训基地。另外,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新企业不断诞生,高技术人才严重不足,加速了高技术人才的流失。比如在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人才流失率最高已经达到28%。外商投资企业凭借高于国内企业1倍-2倍的工资,国外进修培训和带薪休假,贷款买房、买车,旅游等福利条件,已经挖走了20%的优秀人才。

高级技术人才的流失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高级技术人才作为企业中的关键技术人员,他们或掌握着企业的命运,或拥有一定的专门技术,或操纵着大量的、重要的客户网络。因为他们的离职,不仅使企业的日常生产无法进行、产品质量难以把关,而引进新的接替员工又会花费大额重置成本。同时,他们的跳槽致使企业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激励成本无法收回,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损失。二是由于这些流失的人才往往进入到同类竞争企业中,利用积累的人力资本增强了对手的竞争力,而且还会使企业的关键技术等无形资产大量流失,给原企业带来间接损失。高级技术人才的流失具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跳槽后将原企业的技术成果加以应用,在极短时间内生产出形式虽有变但核心仍是原企业技术成果的产品,致使原企业竞争力下降或元气大伤,从此在竞争中陷入困境或一败涂地。

二、建立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评估体系

收益与风险并存,高收益意味着高风险。对于企业而言,高级技术人才不仅是一种高收益的资本也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企业要想获得高收益就必须采取措施控制高风险。通过创建一套科学的风险评估体系,正确评估和预警企业在引进和管理高技术人才过程中潜在的人才流失风险,才能为及时防范和控制人才流失的风险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明确风险评估的对象

这是建立风险评估体系的首要工作,即首先要确定在企业中哪些人是要进行风险评估与防控的对象。一般可以从员工的学历、所掌握的技术或技能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学习能力、上进心、工作业绩水平、发展潜力等方面进行考察和遴选。

(二)设立风险评估机构

这个机构由专门负责进行风险评估的专业人员组成,这些人员要在企业高层管理部门选出。要使其了解风险评估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对其进行专业化的评估工作培训,使其了解并掌握风险评估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其主要职能是针对企业在引进和管理高级技术人才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然后根据这些因素再结合企业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为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依据。

(三)确定风险评估指标

这是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关键性环节。风险评估指标的确定要以影响风险产生的因子为依据,并严格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全面性、灵敏性和可行性等原则来创建。高级技术人才流失风险指标主要有员工工作满意度、工作热情度和员工一系列不满行为等三类构成。其中,员工满意度是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也是一个主观指标,需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来获得。而后两类风险指标属于客观指标,可以借助高级技术员工建议提案率、高级技术员工劳动合同执行率、高级技术员工隐性流失率、高技术员工主动流失率和高技术员工主动流失增加率等来反映。

1、员工满意度。它是指对所在企业或岗位满意的高级技术员工占高级技术员工总人数的比重,通常是从企业激励制度、人才评价制度、用工使用制度等方面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考查。

2、高级技术员工隐性流失率。这是指一定时期内实际贡献远远低于应有贡献的高级技术员工人数与企业在册员工平均数之比。其中,企业在册员工平均数是一定时期始在册员工总数与一定时期末在册员工总数之和再平均。隐性流失虽然未必是未来现实的企业员工流失,但它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企业员工将来流失的趋势。该指标值越大,说明高级技术人才流失风险也越大。

3、高级技术员工建议提案率。它是指高级技术员工建议提案件数与在册员工平均数之比。它能反映高级技术员工对本工作的热情和希望。该指标值越大说明员工对待工作越热情,充满希望和期待,人才流失风险就越小。

4、高级技术员工劳动合同执行率。这是指一定时期内高级技术员工执行的合同数与所签订的全部劳动合同的比值。该指标能够衡量员工的履约情况,其理想水平为百分之百。它的比值越高,说明企业管理越到位,人才流失风险相对较小。

5、高级技术人才主动流失率。它是指一定时期内,主动流失的高级技术人才与在册的高级技术人才总数的比例。该指标越大,则说明高级技术人才流失风险越大。

6、高级技术人才主动流失增加率。这是指本年度较上年度高级技术人才主动流失增加数与上年度高级技术人才主动流失人数之比。该指标值越大,说明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的流失呈上升趋势,并逐渐会形成人才流失风险。

(四)绘制风险辐射图

以上所论述的指标均用相对数表示的。单一的指标如果孤立的使用,其作用是很有限的。只有利用整套指标,才能正确地、科学地评估和预警高级技术人才流失风险,才能及时地为企业进行人才流失风险的事前防范提供科学的指导。因此,当风险评估指标确定以后,风险评估机构还应通过绘制风险辐射图来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企业管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

将前面已论述过的高级技术人才流失风险的六项指标分别列在风险辐射图中进行比较分析。图1中有三个同心圆组成,中圆表示企业可接受的该指标水平,内圆与外圆分别表示最理想和最不理想的指标值。“+”、“-”号表示该指标值高于或低于可接受水平。将企业的实际指标值分别在图中用点表示,然后用虚线连接各点得到一个多边形,这样把多边形的面积与中圆的面积相比较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当前企业高级技术人才流失风险的高低程度。

在图1中,虽然从较高的劳动合同执行率,可接受的员工建议提案率和员工满意度这样单个的指标值看不出企业高级技术人才的流失风险,但我们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由六项指标值所围成的多边形的面积大于中圆的面积。因此,可以判断企业当前高级技术人才队伍中存在着较高的流失风险。

针对面临的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的较高的潜在风险,企业应对导致这些风险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三、加强高级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防范

(一)做好人才录用的甄选和评价工作

企业在招聘核心技术人才时,除了要考察应聘人员的岗位技术能力外,还要考察其工作稳定性。一是加强个人职业信用调查。根据有关人员的推荐材料或候选人自荐材料,对候选人的背景进行认真调查。二是除考核应聘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外,还要对其价值观、职业道德意识和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考察。三是要加强对新引进的员工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贡献精神等方面进行培训,尽快让任职者熟悉并融入企业环境。

(二)建立适当的约束机制

企业可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规范的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内部约束机制主要包括企业章程约束、岗位职责约束、劳动合同、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禁止条款以及激励性约束(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制度等);外部约束机制主要是体现在法律、道德、市场、社会团体等方面。此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力求形成人才双向选择机制、反馈机制等市场性约束来健全对员工的约束机制,降低风险的发生率。

(三)完善人才激励机制

有效的激励是规避风险的一种很有效方式,它可以更好的激励员工工作的热情和斗志,使员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仅让员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对企业有了满足感和归属感,而且也更会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真正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减少风险的发生。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高级技术人才不仅注重自己专长的发挥,更看重自身价值的体现和认可。因此,在对高级技术人才实行激励时首先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员工工作,除了纯粹的薪金激励和福利激励外,对于高级技术人才,还要实行股权激励,可采用员工持股计划(ESOP)和股票期权制度(ESO)让他们以技术入股,让人力资本成为股东或者股票所有者,赋予其剩余索取权,使员工与企业成为利益共同体。在精神激励方面企业可利用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关怀激励以及愿景激励等方式,在企业内营造出一种团结协作、争优创先的工作氛围。其次要使激励的公平性和竞争性相结合。即使是对同一级别的员工的激励,也要根据其能力、个人爱好、工作业绩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体现激励的差异性、竞争性和个性化需求。

(四)构建特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成员具有强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可以使员工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因此,它对稳定员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通过一系列管理行为来体现,如企业战略目标的透明性,内部分配的相对公平性,人才使用的合理性等均能反映一个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企业文化所追求的目标是个人对集体的认同,在员工和企业之间建立起一种互动相依的关系,最终使员工热爱并忠诚于自己的组织。

高级技术人才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性资源。企业在引进和管理高级技术人才过程中要树立风险意识,并切实有效地做好人才流失的风险评估与防范,才能不断获取和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刘敏,杜治平.试论中小企业人才流失风险的规避[J].中国科技信息,2005(20).

2、公斌.国企人才流失风险的识别与防控[J].特区经济,2008(12).

篇3

关键词:体育赛事旅游;旅游地居民;社会影响;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1-0175-03

一、前言

体育赛事源于人类的祭祀活动,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 年的古埃及文明。体育赛事亦称体育竞赛、体育比赛或竞赛表演,是一种提供竞赛产品和相关服务产品的特殊事件,其规模和形式受竞赛规则、传统习俗和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项目管理特征、组织文化背景和市场潜力,能够迎合不同参与体分享经历的需求,达到多种目标,对社会和文化、自然和环境、政治和经济、旅游等多个领域发生冲击影响,能够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综合效益[1]。随着国际体育赛事的频繁举办,由此促生体育旅游的发展,体育赛事的举办为举办地带来经济水平和影响力,然而目前的研究不平衡,学者多偏重于经济影响研究,而忽略社会影响,尤其是居民的感知度研究,本文主要搜集了1985―2014年具有经典和代表性的文献,立足于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举办地居民的影响感知,希望能为研究、申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考察居民的热情和参与度,进而为办成一场满意的赛事活动提供策略和帮助。

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借鉴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旅游地居民感知度与态度研究以期为体育旅游赛事举办地提供指导,经过筛选和梳理,关于旅游地居民感知度与态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二、国外研究现状

旅游地居民态度与旅游发展影响研究是近年来国外旅游社会学、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布伦特和考特尼(1999)总结了旅游社会影响的部分成果[2]。艾普(1992)指出,人们对旅游影响愈加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有可能成为成功开发、营销、运作现有或未来旅游项目的一个重要的规划和政策因素[3]。Lankford 和Howard(1994)指出,关于地方居民对旅游影响感知的研究有助于地方政府了解社会影响,减少旅游者与居民间冲突,并制定规划,以获得居民对旅游业的支持[4]。总体来看,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态度既有反对也有支持,程度各异。由于居民对旅游业的态度并非处于真空状态,并受当前的经济、环境意识、文化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体现在个人、社区或社会等不同层次,其结果则有所区别。而针对于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研究,Ritchie and Aitken[5](1985)探索居民对举办1988年奥林匹克奥运会的态度,研究表明居民对举办奥运会有着持续的兴趣,并且满足从赛事中获得的收益。Soutar 和Mcleod[6]利用一个时间系列设计测验对“美国杯”的感知,受访者表示,举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使得他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并获取了积极的社会影响。然而,测量工具的发展并没有在这个项目中运用。Delamere et al.[7]通过测量当地居民对社会影响的态度探索举办社区活动居民能获取的更广泛范围的非经济收益和举办成本,研究结果为获取举办赛事的社会影响提供一个基本的概念指导。此外,Delamere[8]开展了一个尺度发展研究,这项研究是以测量居民对专项影响态度为基础的,而不是利用测量感知社会影响的概念信息来研究的,由此衍生了两个因素(社会收益和社会成本),这项尺度是第一次测量居民的感知社会影响,但是由于缺乏综合性的框架来衡量它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限制了其发展运用。总结之前的研究,尽管一系列研究已经开发了获取社会影响的工具,但是许多都是有不足之处的,当前获取举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的社会影响的衡量工具是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的。此外,Kim and Petrick 和Kim et al.基于Delamere的概念框架开发了衡量尺度,他们仅用数信度(Cronbach’sα)系数统计和探索性因素分析来开发相关的尺度,他们的样本也不符合许多推荐的标准,获取的样本数据也不足200个。因此,一个验证性分析可能会更适合开发新的衡量工具,尤其是当现存文献中有发展较好的概念框架和实证证据。

三、 国内研究现状

1.举办体育旅游赛事的作用。徐正国[9]认为,举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对一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凭借其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已经成为城市营销的“名片”;举办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对推动本地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等方面产生的促进作用是全方位的,并以此为鉴,促进福建省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华丰[10]从社会政治、经济方面、环境的改善三个方面分析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对城市发展的综合影响,但是对体育旅游开展有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缺乏考虑。黄群玲[11]、胡军琅[12]、戴霞[13]等人则专门研究体育赛事对大学生带来的价值观等方面的影响,既有积极健康的影响,也可能带来一些盲目的负面影响,以此给高校教育带来指导。

2.研究体育赛事社会影响的方法。储成霞[14]从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举办后的角度,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研究社会影响和评估内容。霍德利[15]为了充分评价体育赛事举办中存在的风险,首先,根据赛事的实际情况建立多层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构建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各个风险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并对赛事举办中各个风险因素的风险状况进行较为客观的判断;最后,根据体育赛事所面临的风险等级状况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以确保赛事的成功举办。胡军琅[12]采用结构式问卷,对浙江省大学生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以团体自填问卷方式收集资料,并用体育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

3.体育赛事与其他相关利益者关系。黄海燕、张林[16]结合体育赛事的本质特点,界定赛事给举办地带来的新资金。分析赛事给举办地带来的新资金涉及的行业,如赛事组织筹办的消费和观众、媒体人员等赛事相关群体的消费所影响的行业。归纳赛事给举办地带来新资金的影响因素:赛事的规模、级别、类型等对举办地带来的新资金有直接影响;举办地的文化底蕴及旅游资源、经济发达程度、产业结构、场馆设施等,也对新资金有较大影响。黄海燕、张林等[17]还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研究,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我国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运作的实际,构建了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的框架,包括赛事主办组织、赛事所有权人、举办地政府、主办社区、媒体、赞助商、赛事观众、赛事参与者(运动员、裁判员及教练员)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几个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析。石冰、董胜利[18]认为,体育赛事具有社会公益性和商业性的双重特征。发展体育赛事,就必须既要以市场经济理念把握原有投资主体的公益行为转化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商业行为过程,又要重视体育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的传播、影响、渗透的特点,使体育赛事不仅为满足人们的体育消费搭建广阔的市场平台;并且,通过体育所倡导的精神和各种实践活动的文化理念的渗透,达到影响、促进和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建立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相一致的发展意识及和谐理念等多种目标,实现体育赛事与社会软环境改善的双赢。范成文[19]从居民感知度角度研究认为,社区居民对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的影响感知体现在六个方面:塑造城市形象、创造经济效益;加剧环境和社会问题;加强环保和基础设施建设;加剧经济和社会问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带动消费、提升服务水准。这些感知既有正面的,又有负面的。而社区居民对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的态度则分为漠视、热爱、理性和中立四种类型。而安俊英等[20]从目前研究领域较少的环境方面,在给出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环境影响机理的基础上,由赛事环境影响效应的正反两方面归纳出赛事环境影响评估的衡量指标,着重探讨赛事从筹备到举办期间各种环境污染源以及相应的评估策略,评估时考虑到大气环境、水环境、噪音环境和固废环境四个方面,角度比较全面、准确。彭涛等[21]认为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关系密切,对城市旧区更新、新区开发以及整体空间格局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郝锐军[22]等人从体育赛事给举办城市的楼市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认为大型体育赛事为当地楼市市场带来巨大的财富。

四、对当前研究的评价与总结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越来越多大型体育赛事的举办,国内研究体育赛事事件影响的学者也越来越多。然而与国外丰富的体育赛事事件研究成果相比,国内学者在研究对象上重视对举办奥运会、亚运会等体育赛事的大城市的研究,如张国清[23]以北京、釜山、多哈亚运会以及广州市承办大型运动会为分析素材,从社会、文化和经济三个层面对广州亚运会体育设施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修缮、城市环境改善、岭南文化特色的开/闭幕式、以及大众良好意识的形成等方面进行研究。而忽视对举办体育赛事的中小城市的研究;在研究内容上更注重体育赛事的经济影响研究,而忽视综合研究,特别是有关城市社区居民对大型体育旅游赛事活动事件的感知研究还比较少见。

参考文献:

[1] 王守恒,叶庆晖.体育赛事的界定及分类[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

[2] Brunt P.,P Courtney.Host Perceptions of Sociocultural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9,(3):493-515.

[3] Ap J.Residents’Perceptions on tourism Impact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2,(4):665-690.

[4] Lankford S V,D R Howard.Developing a Tourism Impacts Attitude Scale[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4,(1):121-139.

[5] Ritchie J R B,Aitken C E.Olympulse II-Evolving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1988 Olympic Winter Games[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85,(3):28-33.

[6] Soutar G N,McLeod P B.Residents’ perceptions on impact of the America’s Cup[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3,(3):571-582.

[7] Delamere T A,Wankel L M,Hinch T D.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social impacts of community festivals,Part I:Item gene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the measure[J].Event Management,2001,(1):11-24.

[8] DELAMERE T A.Development of a scale to measure resident attitudes toward the social impacts of community festivals,part II:Verification of the scale[J].Event Management,2001,(1):25-38.

[9] 徐正国.结合福建省实际谈体育赛事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促进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2014,(1).

[10] 刘华丰.试论体育赛事对举办地的综合性影响[J].铜仁学院学报,2008,(4):90-93.

[11] 黄群玲.大型体育赛事对大学生的影响[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85-88.

[12] 胡军琅.体育赛事报道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4,(4):87-89.

[13] 戴霞.体育赛事热议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12,(1).

[14] 储成霞.大型体育赛事举办后的社会影响及评估内容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5):82-85.

[15] 霍德利.体育赛事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1).

[16] 黄海燕,张林.体育赛事给举办地带来的新资金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2).

[17] 黄海燕,张林.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分析[J].体育科研,2008,(5).

[18] 石冰,董胜利.体育赛事与社会软环境改善的双赢策略[J].体育学刊,2006,(6):18-20.

[19] 范成文.城市社区居民对体育赛事的影响感知――基于浙江省海宁市的实证分析[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0] 安俊英,黄海燕,陶倩.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环境影响评估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31-35.

[21] 彭涛,闫永涛.大型体育赛事场馆设施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广州“亚运城”为例[J].规划师,2011,(7).

篇4

一、旅游企业财务风险基本概念

旅游企业经营领域涉及较为广泛,以游览、娱乐、住宿、购物、餐饮为经营主线,其财务管理特点基于旅游产品特点。就旅游企业来说,产品生产大多在服务上,其产品特性完全是服务性产品特点,如生产销售同时发生、不可储存性等,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近年来,随着竞争的激烈化,旅游企业面临的风险因子越来越多,这就需要企业处理好投资、融资、筹资及日常的财务工作,尽可能降低财务风险,保障内部组织的稳定运营,为企业竞争提供必要基础。旅游企业的财务风险,总的来说包括内部风险及外部风险两类,内部风险主要指内部管理失调引发的风险,包括投资、筹资、决策等方面。外部风险主要指经济、政策、文化环境的变动。这些风险因子都会对旅游企业的收益造成影响,对旅游业长期发展不利,因此,旅游企业必须熟练掌握财务风险分析及管理工具,强化财务风险防控能力。

二、旅游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分类

针对旅游企业,财务风险可分为可控风险与不可控风险两类。其中,不可控风险不受企业自主意志影响,被动性强,是所有企业都会面临的风险,来自宏观条件,如国家产业政策、企业主营业务区域状况等。可控风险主要包括筹资、投资、资金回笼及收益分配四方面,可通过自主决策避免或解决。

(一)不可控风险

不可控风险主要是旅游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以5.12地震为例,由于民众对地区灾害性时间的担忧,游客多数会选择其他地区旅行,直接减少了四川地区的旅游业务流量,若企业以此地区为主营,由于企业资金长期占用于收益小地区,这些地方的旅游企业经营风险就会极高。此外,国家政策上,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企业可能会被迫出现转产或经营调整,不同性质的旅游企业受到的影响也会不同。

(二)可控风险

可控风险是企业内部经营风险。一般的,旅游企业可控风险主要表现为偿债能力不足、现金流量呈现负数、依赖短期借款引起的资金周转不灵等。这类风险的成因往往来自企业内部,如决策失误、资产负债评估能力不足、竞争过强、财务控制能力不足等。以财务控制为例,旅游企业财务控制难度远远高于工商业企业,一方面,企业应收账款控制难度大,流动资产占用高,另一方面,应收账款存在虚增企业利润,企业难以把握自身实际财务状况,直接为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三、旅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务风险意识不足、人力成本及宣传成本支出占比过大、资金管理效能不佳、投融资风险度量不足、内部控制不到位、精细化管理程度不高等。从普遍性入手,本文总结旅游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如下:

(一)强化业务流程控制

要实现高效的财务风险防控,旅游企业必须强化业务流程控制,强化财务管理刚性。首先,在旅游项目开展过程中,企业将所有业务纳入合同化管理中,避免由于客户要求、费用、行程上引发的不稳定因素。第二,在提供旅游产品时,旅游企业要严格按照旅游合同办事,按照合同内容,依据景区计费标准行事,制定严密的计调单,若要开辟新路线,则需进行专项调查之后确定。第三,要按计调单编制及不相容岗位分离原则,合理划分行程中团队成员职责,形成相互制约机制,避免超预算、资金结算错误等风险。第四,旅游行程责任分配前置。要在出行前将计调单、安排、服务标准等要求事项部署下来,以便实现行程中费用控制。因此,计调单刚性必须足够,要严格按照计价单控制成本,严格审查,该报销尽快报销,不该报销坚决不报。

(二)强化财务控制

首先,旅游企业应完善内部各项财务工作细则,按现有会计准则、会计法等相关法律,结合行业特点及企业特点制定本企业财务会计明细操作规范,强化风险监控。第二,要注重会计工作的实际执行,强化经济活动的系统记录与分析,使企业内部资产及财务状况得以正确反映。第三,要强化资金和费用管理,提高预算科学性,要严格按照旅游主线及行程开展预算,避免预算超支及预算不足。

(三)强化内部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首先,风险评估指标设置应以企业资产负债率为基础,当资产负债介于40%~60%时,企业资金配置最为合理,低于40%资金充裕且可能发生限制,高于60%企业资金紧张,负债较高,应启用财务预警,控制负债增加及比例。此外,流动比率也应作为风险指标的组成,应将流动比率控制在1.5倍,避免企业资金链风险。其次,在风险防控设置上,旅游企业应当首先强化员工及部门财务风险意识,在规范财务基础工作的同时不断强化制度性建设,在大财务管理架构上,计调单、会计核算凭证等进行标准规范,对收支预算、资金回款等项设置专用管理办法。最后,旅游企业可引进外部监察机构,利用抽查、倒查机制对财务风险进行评判,提高管理接入的及时性,避免事后控制。

(四)强化财务队伍建设

团队凝聚力上,应当营造以人为本的团队氛围,为财务人员树立信心,提高凝聚力;在岗位设置上,应实行轮岗,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避免长期任职出现的岗位漏洞;培训机制上,可采取持续教育与专项教育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企业内宣传财务风险知识,联合专业机构制定培训计划,营造风险防控氛围,另一方面可开展主题明确、重点明晰的财务风险防控教育活动,如竞赛、案例交换等,提升财务队伍素质,避免因人员疏忽导致的财务风险。

(五)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旅游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主要包括信息咨询、电子政务、旅游电商三大系统。策略上,旅游企业应当从强化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信息化发展环境建设、完善安全保障体系三方面入手。实际操作上,一方面,政府应为企业构建信息技术宏观条件,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企业要强化门户网站建设,如提高网站信息详尽程度、组建论坛、构建客户交流机制、同行联合网上宣传等;优化电商模式,如构建个性化网络平台、开展虚拟旅游经营等;大力开展网络营销,如交换友链、Email推广、自媒体推广、竞价排名推广等。第三,要强化多方合作,如旅游相关部门协作、银行网上协作、网络公司协作等。第四,可开展CRM客户关系管理,提高客户满意度,实现客户回流。第五,强化系列服务。第六,加大员工专业培训,如导游技能、财务技能等。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旅游保险;现状;原因;对策 

1现状

虽然从理论上而言,旅游保险对旅游业能起到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现实发展来看,旅游保险的这种积极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保险市场“叫好不叫座”。

旅游保险自产生以来,就被各界推崇,被看做是规避旅游风险的有效手段,而且在发达国家也得到了证实,每年不断递增的旅游收入和中国旅游良好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极具发展潜力。但是目前的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2006年国内旅游有13.94亿人次,出境旅游有3452万人次,同时还接待了1.29亿人次的入境旅游,旅游总收入6229.74万元。但是,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除了20%左右的旅客是随团旅游由旅行社办理保险外,绝大部分出游者均处于无保险状态,每年至少应有70亿元保费潜力的旅游保险市场,实际却只有约10%至20%的收入,有八至九成的市场尚未开发。旅游保险市场存在舆论导向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情况。即政府在积极推进,但旅游企业、保险公司和游客这些利益相关方却持观望态度。

(2)旅游保险产品营销力度不够。

目前总体而言,旅游保险的种类还比较多,比如说太平洋寿险的“逍遥游”、“世纪行”、“神行天下”、“境外救援”;平安保险公司的“旅行平安卡”;中国人寿的个人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太保产险的君安行等,此外,为防范旅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些保险公司还推出了综合旅游险,涵盖了意外身故、残疾、烧伤保险金、意外医药补偿、意外住院补贴等保障,如平安寿险“万里通”卡、友邦宝安个人意外险计划、太保寿险综合意外险保障计划,还有美国美亚保险公司的“万国游踪”和人保财险新推出“商务旅行保险”等等,这些产品的开发标志着国内财产保险公司在旅游保险产品开发的广度、深度和精细化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截至2006年12月31日,人保财险共开发旅游保险产品94个,包括61个全国性产品和33个区域性产品。虽然险种的涉及面和涵盖面都比较广,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消费者的购买率还是比较低,还没得到市场的积极反应,由于专业性强和产品名目繁多的原因,有许多产品甚至还不为人知,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出我国现有的旅游保险产品在营销方式和理念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3)旅游险种涉及缺乏针对性。

目前,在我国主要有旅行社责任险、旅行人身意外险等险种,这些险种的很多条款都和一般的人身意外险没有太大区别,而面对日益火爆的“自助游”市场和漂流、攀岩等特种旅游项目,保险公司又没有相应的产品与之对应,整个市场存在供需不对称的矛盾。

(4)旅游保险赔付限制较多。

主要表现在:①赔付的金额较低;②赔付手续繁琐;③赔付率不高。以上海为例, 2006年上海市旅游保险赔款和给付为586.4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4.5%,低于2006年上海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19.9%的赔付率。

(5)旅行社责任险作用未有效发挥。

旅行社责任险是为规避旅行社经营风险,保障游客权益而对旅行社征收的强制险,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现有旅行社责任险面临的有利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出来,①由于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竞争和旅行社处于节约成本的考虑,降低投保金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保险公司理赔不到位,赔付缓慢和赔付款额低的局面;②游客的误解,大部分游客认为旅行社投保了强制险是为游客的风险买单,只要在旅游过程中发生任何侵权行为或意外均可找旅行社索赔;③旅行社责任险赔付金额太低远远无法弥补一次意外或事故的损失,极大挫伤,旅行社投保的积极性。

2原因

旅游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居民的普遍保险意识薄弱,旅游保险产品不能有效地对应日益细分的旅游市场,保险公司营销不到位等等因素客观上制约了旅游保险的发展,但是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2.1文化因素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生活的细节。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人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对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以此为逃避和开脱的理由,采用消极态度,而一部分人则讲究“吉利”,凡事必往好的方面想,如果要在出门前就把若干风险因素考虑进去,事先为未知的意外买一份保险,是许多人不能接受的,说是侥幸心理也好,说迷信也好,大部分国人的保险意识仍然十分淡薄缺。在我国,目前寿险的保单密度仅10%,人均保费不到400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再如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几千亿元的经济损失,但我国保险界的保险赔付仅为33.5亿元,显然绝大多数的灾民都没有向保险公司投保。而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在美国,85%以上的家庭都参加寿险,他们的保单密度已经超过了150%,保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保险业虽然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保险意识并没能相应的达到普及和全民接受,保险意识并没有所深入人心,人们普遍对保险缺乏认识,这和我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

2.2行业因素

(1)行业自身发展不成熟。

旅游业和保险业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自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开始起步,二者的发展时间不到30年,而且都是以略微“超前”的模式发展,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到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新兴行业的代表。尽管两个行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不容小觑,但是这一发展并非是渐进式地良性发展,再繁荣的光环仍然无法遮挡由于基础薄弱而遗留的各种体制上和制度衔接上的问题。随着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旅游业和保险业均存在低价恶意竞争,市场不规范、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2)行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旅游保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对于旅游业和保险业而言都具有边缘性,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旅游业和保险业是两个完不同的行业,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体制。由于两个行业对彼此业务不熟悉,客观上造成了行业之间信息沟通的不顺畅,如旅行社的资质和信用度不能为保险公司所掌握,会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对该旅行社的风险评估,而旅行社对保险业务的不熟悉也会直接造成对保险公司的种种误解和抵触情绪。因此,信息的不对称严重阻碍了行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造成了隔阂,从而客观上制约了旅游保险的良性发展。

篇6

关键词:内部控制;酉能公司;风险评估;财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29-0147-02

1 概述

湖南酉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凤滩电厂下属集体企业,根据《凤滩电厂主多分开资产收购整合方案》,公司于2011年底与长沙金凤滩高科技公司进行了并购重组,形成跨地区、跨行业的多元化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现拥有11家分子公司,4家参股控股公司,资产过亿元,员工343人。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小水电开发、电力生产、加工、物资贸易、开发电力高科技产品并提供成果转让、技术咨询服务及电力设备租赁、安装、修理、维护、电气试验服务、旅游业经营管理。本文中,笔者就湖南酉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内部控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2 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2.1 控制环境

2.1.1 机构设置。公司根据职责划分结合实际情况,设立了财务部、计划经营部、人力资源部、总经理工作部、贸易部、旅游事业部、安监部和发电部等功能性管理职能部门,并制定了相应的岗位职责。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

2.1.2 内部审计。公司未单独设审计部门,由集体企业管理委员会委托凤滩电厂审计部进行内部审计。

2.1.3 企业文化。公司推行国家电网统一的优秀企业文化,以“诚信、责任、创新、奉献”作为核心价值观,用“努力超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锐意进取、干事创业。同时立足“凤滩大坝精神”和“发电机精神”,艰苦奋斗、勤俭办企业之风深入人心。

2.2 风险评估

公司坚持依法从严治企、稳健经营理念,在业务开展范围中未涉及高风险行业,公司聘请常年法律顾问,对重大经营问题进行咨询。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有:高层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的职业操守,员工专业胜任能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财务风险;安全生产、劳动纠纷、环境保护等因素;国家对集体企业发展的政策因素;对参股、控股公司提供的贷款担保风险。

2.3 内部监督

集体企业管委会委托凤滩电厂审计部、监察部,监督检查经营决策是否正确、合法,对合同管理和物质采购、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对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内控的制度和执行、各项费用的支出以及资产保护等进行审计和监督。

3 公司当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3.1 控制环境方面

公司职能管理弱化,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董事会决策的独立性和专业性有待加强,部分高层对内部控制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认为内部控制只是各项规章制度,过多强调市场经济的灵活性,并移植于管理工作中,造成有章不循或无章可循的情况。

3.2 内部监督乏力

公司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仅依靠主办单位凤滩电厂审计部每年进行一次经营责任审计和高管人员的离任审计,由于未参与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和开展日常内部审计,也未开展过内部控制审计,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公司财务稽核制度未建立,对下属分子公司,特别是异地经营的子公司以及涉及资金环节的业务部门缺乏日常和专项的财务稽核。

3.3 会计行为失当

3.3.1 公司在观念上重业务、轻管理,“企业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的观念未深入人心,公司在财务队伍建设、会计基础工作和内部控制上未有过多关注。

3.3.2 在收入分配上过多倾向业务部门,对财务部门在加强财务管理、资金运作和税收筹划上给公司带来的效益未有相关的激励措施,会计人员积极性不高,仅满足于会计核算职能,不愿投身于公司的发展和管理中,也吸引不了优秀财务人员到公司。

3.3.3 在财务管理体制上,部分子公司财务人员直接受命于公司负责人,收入待遇由子公司考核发放,财务人员缺乏独立性,为了局部利益、小团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屈从领导意图,会计处理弄虚作假、财务报表歪曲失真,加上公司内部监督体制上的弱化,相当一部分事实只有在公司重组评估和公司负责人、财务人员交接之后才能浮现

水面。

3.4 预算控制功能弱化

3.4.1 预算管理体制不规范,公司在整合之前未设预算委员会,个别子公司虽有预算管理制度和建立了预算委员会,但其工作机构从未开展过日常工作,预算的批准、调整、考核程序不规范,预算管理工作直接由总经理办公会取代。

3.4.2 预算管理的内容不全面,重损益、轻资产和现金流量,每年的预算中只有收入、成本预算,没有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预算。

3.4.3 重结果、轻过程管理,预算考核只奖不惩或

轻罚。

3.5 风险防范与管控能力不足

3.5.1 公司对外投资收益率低,甚至投资决策失误,未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对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

3.5.2 对外担保缺乏有效的调查、评估体系,对担保合同缺乏日常的监控,对担保项目缺乏全面、科学的风险评估,公司承担较大的违约连带责任。

3.5.3 公司没有专职的法律从业人员,公司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对法律风险缺乏有效的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

4 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建设的具体建议

4.1 实行财务集中管理

4.1.1 会计集中核算,实现公司会计核算“一套账”,即会计业务集中在一个平台、按一种核算方法、一套核算程序与体系集中处理各种经济业务。目前常德、长沙、沅陵系统内网均已联通,拟取消长沙公司现有的“金蝶”财务系统,将公司所有账套转移到酉能公司现有的“用友”财务软件,确保财务信息化的安全与公司会计信息的集中。

4.1.2 资金集中管理,即公司资金“一个池”,设立内部结算中心,通过规范账户设置、及时归集资金、推进统一结算、推行资金集中支付、强化现金收支统一预算管理和执行考核监督等措施,最大限度发挥资金的规模效益和协同效应。

4.1.3 预算集中调控,在统一的开支标准、规范的开支范围内,由母公司统一集中编制、统一调控,并严格执行与考核。

4.1.4 统一会计政策、会计科目和财务制度,按照新会计准则和公司实际情况,制订一套涵盖公司所有经济业务的统一会计科目体系,提升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的反映和管控能力。细化制定执行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核算手册,增强各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合规性。

4.2 加强内部监督

4.2.1 重视内部审计。特别是对审计问题的整改,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管理建议,研究制定规范整改措施,对于一些处理起来比较困难的历史遗留问题,积极研究制订措施,举一反三,规范交易、完善制度,促进依法经营。

4.2.2 建立财务稽核制度。财务稽核由财务部专职人员担任,并结合其他会计岗位、分子公司之间开展交叉稽核,在统一财务信息化后,实行财务在线稽核和实地稽核相结合,坚持日常稽核和专项稽核相结合,专项稽核重点包括资金安全、工程建设、收入和成本等方面。

4.2.3 建立协同监督机制,构建科学的管控与惩防体系,将经营管理和监督工作更好地融为一体,从源头上提高发现和处置问题的效率,从整体上提高防控廉政风险的能力。

4.3 开展全面风险管理

4.3.1 明确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加快建设以提高风险辨识能力为基础、以增强风险管控能力为重点,以内控制度为保障,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程管控、高效协同、防范有力的全面风险管理

体系。

4.3.2 提出风险解决方案,针对公司目前已形成的历史遗留风险,制定相应对策。

4.3.3 在组织分工上建立业务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和内部审计部门“三道防线”。

4.3.4 公司设立法律专职人员,负责日常事务法律风险防范,审查公司规章制度草案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出具相关的法律审核意见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王秀丽,史玉光.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想

[J].会计师,2010,(118).

[2] 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部.财务内部控制手册[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篇7

宜信是一家以“信用”为基础的P2P(peer-to-peer)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公司。它为中国没有受到传统金融体系重视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帮助他们筹措资金、实现发展;为大众富裕群体提供金融服务。

多年来,中国有资金需求的低收入人群和高成长人群一直处于资金贫血状态。他们不符合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所严格要求的贷款条件,如贷款必须有一定资产做抵押等,因而无法获得贷款。宜信公司设计了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式,不仅让没有资产做抵押的“穷人”能以很快的速度获得资金,还让有理财需求的人们有了理财新渠道,他们的公益理财愿望也得到满足。

宜信公司创办于2006年。创始人唐宁1997年曾经远赴孟加拉师从 · 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学习格莱珉银机构运作模式,而后创办宜信公司。宜信公司发现,除了“穷人”之外,其他社会群体也需要“普惠”,如大众富裕群体,目前中国并没有为他们量身定制财富管理服务的金融机构,他们本身对此也认识有限,同样需要被“普惠”。2012年宜信公司尝试将普惠金融的服务带给大众富裕群体。

过去七年,宜信从一家几十个人的小公司,发展为员工过万的大型企业,并且得到国际顶级创业投资机构KPCB、IDG和摩根斯坦利等的青睐,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目前,宜信公司已经在中国八十多个城市和二十多个农村地区建有服务网络。

在唐宁看来,“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信用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天然无形资产,并不因个人的财富数量而有所区别,解决中国几亿农民和六千多万小微企业主获取资金问题的核心就在于普惠信用。国外的实践已经证明,穷人同样有信用,甚至比富人的信用更好。但中国信用体系落后,缺乏好的释放信用价值的渠道,唐宁发现并建立了这个渠道。

它的奥秘是什么?

在宜信公司出现之后,中国陆续涌现出一些P2P企业。中国的P2P借贷平台有两种模式:“线下”或“线上”。

在线下借贷过程中,借贷者可通过电话或网上申请联系P2P的客服,P2P工作人员将进行初步信用筛选。之后,P2P中央信用评估团队将在批准贷款申请并将其推荐给出借者之前进行第二轮正式的信用评估。出借者最后决定是否出借。宜信公司采取这种模式。

线上的P2P借贷平台利用网络创立网上平台,以便出借者直接提供贷款。一旦借贷者核实其身份,通过P2P机构的信用审核后,便可直接在网上论坛公开其贷款需求。出借人则可浏览贷款请求的列表,决定对每一项贷款出借多少。

尽管有诸多不同,但线下和线上模式不乏共同点。不论线下或线上,P2P借贷公司不从借贷者或出借者那里获取资金,而是作为第三方中介,促进借贷者和出借者的匹配。对每一次成功的交易收取手续费。

不同的商业模式缘起于不同的顾客需求,每种模式各有千秋。因需雇用很多信贷员及销售员,线下模式成本较高,然而也因此能覆盖较大的借贷者群体。

宜信公司的客户有两种,一种是借款者(普惠客户),一种是出借者(财富客户)。“普惠客户”以其信用为保证,通过宜信平台从“财富客户”获得资金,并支付利息给“财富客户”,宜信公司收取手续费用。以宜信公司的公益理财模式“宜农贷”为例说明(宜农贷公益理财产品运营模式见图1)。

这种模式设计,真正让“穷人”的信用变成了资产,挖掘出了传统小额贷款没有很好服务的客户群。这就是宜信公司的模式设计所创造出的市场空间。虽然运转良好,但由于中国信用体系尚不健全,这种模式对公司信用风险的控制有着相当严格的要求。

宜信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积累了自己的经验,并且在继续坚持创新。2011年,宜信公司与美国著名风险管理机构费埃哲(Fair Isaac&Company)合作,引进FICO评分体系。以一次完整的交易过程为例,说明宜信公司的风险管理操作(见图2)。

借款者通过宜信平台获得资金一般要“闯过”三关:第一关,初审环节,宜信公司依据客户情况进行部分自动化的决策,减少审批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影响,同时也能够提升处理的效率。第二关,信用评分与实地征信环节。宜信根据材料对通过初审的客户进行信用评分,有必要时,根据客户的信用级别进行实地征信。第三关,终审环节。审核结束后,信用状况良好的借款人会被推荐给理财者,由理财者选择是否出借、出借资金多少。在促成双方交易之后,还会提供贷后管理服务,以帮助理财者回收资金。

宜信模式下,资金出借方将资金直接交给借款人,出借方不仅可以掌握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还能动态掌握其资金的使用方向以及归还情况。宜信公司挖掘到了传统小额信贷无法满足的“穷人”贷款需求,以及富裕人群的安全、保值理财需求。在这片新的市场上,宜信公司增长得非常快。

被看好的增长点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成为新的趋势。宜信公司设计的模式找到了契合互联网金融的广阔市场空间。

普华顾问公司的《2011亚太地区私人银行调查报告》曾显示,35%的私人银行经理人有意在两年内透过社交媒介与客户互动,近五成私人银行有望在未来两年使用移动通讯科技。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未来,一切理财通过互联网终端设备进行,从签约到后期服务,双方不见面就可以完成。理财者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路上,随时都可以了解自己所购买的产品收益情况。

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终端,形形的金融服务产品不断被推到客户身边,你到底该选择哪些?目前,大部分人还缺乏获取相关理财信息和服务的路径。宜信公司的优势在于流程透明,信用风险控制体系先进。宜信公司不断尝试使用更多科技手段,提供更加透明、安全的金融服务。在唐宁看来,普惠金融本质上是通过技术和营销创新,降低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互联网显而易见的优势是把财富管理服务的流程完整展现出来,服务更加透明化,可有效避免消费者黑箱效应的影响,让客户产生信任,进而对品牌产生依赖。

一个健康的金融生态体系应该是多层次的,应当能满足社会大众各种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目前中国的金融服务还比较单一,覆盖中低收入人群的普惠金融理念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宜信模式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链接】 “普惠金融”的前世今生

15世纪的意大利,高利贷盛行,修道士们为了抑制高利贷而开展信贷业务。到了18 世纪20年代,爱尔兰诞生了“贷款基金”,它利用捐赠得到的财物,向贫困农户提供无抵押的零息小额贷款,这种贷款用“共同监督”机制保证贷款者每周分期还款。而从19 世纪开始,欧洲、日本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政府借助邮政系统和邮政金融服务,努力扩大农村地区的小额储蓄和支付服务。

这些古老的做法都基于“普惠”理念。“普惠”的标准含义是:普遍、非歧视和非互惠。由此延伸而来的“普惠金融”理念是惠及普通大众的金融服务。传统的金融体系和产品更多是为拥有财产的人群提供服务,而“普惠金融”概念则倡导金融服务向传统金融尚未涉及的大众人群延伸和倾斜。

联合国系统率先在宣传2005小额信贷年时广泛使用“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词汇。其含义是: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20世纪90年代,“普惠金融”开始从传统的政府组织形式、信用合作形式转而向商业化发展。引导这次变革的初创者是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的 · 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

【链接】穷人的银行家

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其创始人·尤努斯(Muhammad Yunus)教授被称为“穷人的银行家”。

1976年,在大学教授经济学课程的尤努斯教授发现,孟加拉国最穷困阶层的人们在通常的金融制度下几乎无法获得贷款,而这些人往往只需要少量的启动资金就可以凭借自身努力逐步改善生活,于是尤努斯教授开始尝试开展小额信贷项目。在此基础上,1983年,格莱珉银行正式成立。

为了使穷人真正能够获得贷款,尤努斯教授首创了无抵押贷款模式,但这会加大银行的信贷风险。为规避风险,格莱珉银行将贷款发放只给当地农村的女性,因为女性一般为家庭生产的主要成员,同时违约风险更小。他们还创立了“支持小组模式”。每个贷款申请人都必须加入一个贷款支持小组。各支持小组形成更大的联盟即“中心”,每周按时在约定的地点与银行的工作人员开会。这样,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加强了银行和贷款者之间的沟通,使银行和贷款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拓展了“普惠金融”的社会影响。

随着格莱珉银行的成功发展,格莱珉模式开始被世界各国积极效仿,目前全球已有59个国家复制了格莱珉银行模式。格莱珉银行的成功在于尤努斯教授发现了穷人的金融需求,并认识到穷人同富人一样拥有可贵的信用价值。

案例点评

点评来自“宜信·2012年(第八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参赛队伍。其中,台湾政治大学队为一等奖获得者,清华大学队、湖南大学队为二等奖获得者。

盈利需要多元化

宜信公司生于普惠金融理念,并且致力于执行这个理念。中国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对于宜信公司来说,要继续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以此吸引更多的贫民百姓,一起加入宜信公司的商业体系。宜信公司得以借此摆脱未来的竞争困境,并且开拓出不凡之路。

宜信的优势

现有顾客群是宜信公司最大的资产。宜信公司的核心优势是其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信用评级,而信用评级就需要有庞大的数据做支撑。宜信目前已经有一个非常庞大的顾客群,这个顾客群覆盖了中国的60%、70%面积。并且这部分客户群体在银行中没有信用记录。对宜信公司而言,这是最宝贵的资产。

开发这个客户群市场上的潜在客户应该是宜信公司未来努力的方向。宜信公司应当不只是给他们提供借款服务,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成长。将现有顾客的生根并对其进行价值转换,将他们从资金的需求者转换为供给者。

宜信的挑战

宜信公司面临的挑战在于,其目前的业务模式比较单一,局限在微型借贷。现在的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单一的业务模式会影响其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其长远发展。单一业务模式不是长久之计。

我们建议

如果未来要创造更大的收益,宜信公司必须继续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这绝对是值得付出成本的。我们建议宜信在未来的成长中将业务模式多元化。

例如,可在宜信公司的模式中增加“微型创投”机制。可以选出宜信公司客户中有潜力、有发展性,并且优秀的人或者企业,作为宜信公司推广其信念的结点。对这部分客户群体进行培训,在帮助他们提高经营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做更长远的发展规划。让他们在获得利润后和宜信公司一起去投资于未来客户。

经过“微型创投”,将会有更多的资金帮助企业成长。宜信公司将业务模式多元化,把现有顾客当做最大的资产去开发,去开创未来顾客,这是最大的未来。

如何规避风险?

普惠金融覆盖的是中小额度、低风险、高价值的市场。普惠金融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小额信贷为主。第二个阶段是以宜信公司为代表的微型金融模式为主。现在中国的普惠金融处于第二个阶段。宜信公司是这个阶段的代表者,在成功提供普惠服务的同时,赢得了自身的快速发展。但宜信公司目前面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风险。

第一,收益能否覆盖风险吗?以宜信公司为代表的微型金融模式通过有效切分债权,效降低了单笔信贷的风险,实现了整个债权资产的证券化。但是这种切分带来的收益能否覆盖债权分割带来的风险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

第二,如何应对政策监管的风险?在宜信的模式中,一个借款者可以从多个出借人那里借款,如果债权人不透明,很容易引发误解。

第三,未来的竞争风险是否会加大?如果商业银行和小额信贷公司携起手来,既有资金优势,又有本地放贷优势会加大竞争风险。现在这种由商业银行出资加小额贷款放贷的P2P模式已经出现了。例如,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心贷模式、中国平安陆金所的模式等等。

政策监管风险与竞争风险,是宜信公司必须面对挑战。我们给出的规避风险的建议如下:

第一,从风险控制机制入手,设计相应融资加服务的模式。

第二,主动寻求政策监管,在征信和税收方面获得与金融机构同等的待遇。为此宜信需要将资金流动、交易信息、风险收益透明化。

第三,用互联网技术规避经营风险。例如,利用新技术进行数据挖掘、风险评估和数据建模等。传统的风险评估靠人,有造假的危险,而动态的信息化托管模式则很难造假。宜信公司可以建立动态的信息化托管模式规避风险。此外,宜信公司还可以用海量数据建模,例如,未来很多公司会依托云计算,在云端进行部署,他们的经营数据会储存在云端,这是非常有价值,值得去关注的核心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宜信公司可以实时检测企业经营动态,从而对其融资信贷做实时变更,以此降低宜信公司的运营风险。

普惠金融的核心目标是和小微企业共同成长。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资金,更需要知识和技能。宜信公司可以整合面向小微企业的咨询服务,从普惠金融走向普惠服务。最后通过整合服务,形成金融产品、金融交易、小微企业三重服务平台,从而实现宜信公司最终走向普惠金融和普惠服务的目标。

持续进行创新

在商业领域,宜信公司的模式是值得肯定的。宜信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在用户心中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大众的信任。金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宜信公司在加强大众对其品牌信任的基础上,还应该持续关注创新的环节。

我们给出的建议:

一、在产品层面进行创新。宜信应该在现有产品基础上,进行组合创新,使之更符合客户的需求。如,提供学生就业推荐,企业对接等服务。

二、在开发客户群方面创新。目前,宜信公司的客户群已经非常的清晰,宜信公司可在细分方面做得更精准。如宜信公司可以针对老客户推出以老带新的优惠方案。如果老客户可以带来通过审核的新客户,就可以提高老顾客的贷款等级,可以得到返点奖励及加分等等。

三、在营销策略层面创新。宜信公司可以在线上实行平台营销,通过增加一些交互性更完善的平台网络媒体吸引更多用户。可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型的媒体进行线上宣传。线下还可以举办一些互动公益活动。

四、在技术创新层面创新。宜信公司可以对现有网络平台基础予以改善。例如,可以在手机平台化设计方面加强产品的操作便捷性。如宜信公司可从技术层面对数据库进行整合,完善用户信息,采用与淘宝类似的评分体系,使用户等级在平台上可以清晰的展示。

目前中国正处于普惠金融快速发展的阶段,企业将面临对金融投资的重大机遇。小额信贷节节攀升,众多融资平台踊跃而进。面对竞争激烈,市场可观的领域,宜信公司想要突出重围,就需要有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宜信公司必须在品牌信任与持续创新两个方面继续努力。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

2012年12月1日,宜信·2012第八届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全国总决赛在清华大学伟伦楼国际报告厅圆满闭幕。本次大赛共有来自80多个商学院的100多支队伍、近千名学生参加。经过激烈的角逐,台湾政治大学队获得总冠军,清华大学队和湖南大学队获二等奖;三等奖分别由西安交通大学队、同济大学队和北京邮电大学队获得,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的党姣同学获得最佳选手奖。

本届案例大赛由清华经管学院MBA教育中心、《清华管理评论》、《管理学家》杂志联合主办,中国传媒大学MBA学院、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学院、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共同承办。宜信公司为本次案例大赛的独家战略伙伴。

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旨在通过来自企业的真实案例,训练未来的企业精英在面临挑战时的决策与分析能力,培养成熟的商业思维,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中国MBA企业案例大赛为商学院学生创造了深入一线调研、接触实际问题的机会;通过整合资源,为合作企业提供品牌展示的舞台,为案例企业提供商业决策的参考;同时为促进亚太地区学院交流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决赛案例包括:《宜信,普惠金融之路》,《海尔:用“人单合一”实现“双赢”》(详见《管理学家》杂志2012年10月刊),《POWERLAND:载誉归来的中国奢华领军品牌》,《陕旅集团:重寻关中文化的底色——白鹿原影视文化旅游区项目的传承与创新》,《凤凰涅槃,王者归来?——“荣和酒”的前世今生》。来自案例企业的管理者认真观看了参赛队伍的展示,并进行了点评。

宜信公司总裁助理刘大伟点评道:“今天的比赛非常精彩,同学们不仅将现实问题提升到战略高度,而且在分析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深入到具体解决方案的层次。” “案例教学有很重要的特点,不仅向老师学,同学间的交流收获非常大。参赛的每个队都从不同视角,针对企业不同发展方向以及案例主题进行探讨。”

海尔集团企业文化中心总监高崴表示,四支代表队围绕海尔“人单合一”模式进行了精彩的演示,他们做了很多工作,也有很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和非常有价值的探讨。中南大学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对于海尔的一二三类经营体之间的融合和打通,以及如何把资源平台融入到一级经营体来为用户创造价值,论述极具建设性。新加坡国立大学对经营体人员的素质,人员的培养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暨南大学非常关注组织变革,关注经营体内部之间、相互之间的官兵互选和鲶鱼机制。西安理工大学也关注这个问题,基本反应了现在海尔做“人单合一”变革中所面临的前沿的问题,很有启发意义。

保兰德集团监事黄学诣指出,一个好的案例分析应该包括命题和破题的能力,关注的角度和力度;其次是分析的架构问题,逻辑思考的准确性;第三要考虑策略的展开;第四是解决方案的论证,要考虑到可行性的成本和效率的问题,不能忘记对风险的评估,要考虑不可控因素所产生的结果和企业的预案。理解竞争的市场永远比理解自己的工厂重要,更重要的是理解消费心理的变化。现在大多数的MBA课堂里讲的是决策,却一直对中国整个零售市场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理解缺乏一个比较好的数据和实景的研究,是一个缺憾。缺乏了这些研究,很难找到品牌应该定位的基因,没有品牌的基因,没有办法创造品牌的行为模式,就没有办法产生品牌的竞争优势。

陕西西咸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新垣在点评时谈到,北京邮电大学队创作了一个《贵妃醉酒》,反映了学生对这个项目很用心,特别注重对旅游产品的思考;他们提到的设计与白鹿原有关的纪念品、公仔等的建议很有可操作性。中山大学队来自岭南,却能够对陕西黄土文化认真研究,“你拍我演微电影”的提案很值得学习;中国传媒大学代表队对娱乐和文化两方面的分析非常到位。西安交大队有地缘优势,工作做得比较扎实,希望可以进一步接触,也希望他们能够和陕旅一起工作。

贵州亚联荣和酒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利杰点评道:“四川师范大学思考非常全面,层次感强。上海交大代表队分析很理性,发掘了荣和酒的价值,目标定位准确,解决方案更贴近现实,更有利于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济大学代表队切题非常准确,对问题核心把握很好,抓住了历史文化和荣和酒业巴拿马金奖核心,给出了详细的措施,方案更上一层楼。台湾政治大学代表队是创新的团队,他们的思想比较独特,很有吸引力。”

篇8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金融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198-02

自20世纪90年代,英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而首次提出“创意产业”概念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它以无污染,无消耗,高产出值等一系列优势被称为“朝阳产业”,是世界各国在未来大力发展,重点扶持的优势产业。而我国的文化产业在经历了历史上一系列的起起伏伏之后,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春天――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利好措施,为发展文化经济,让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开辟道路;改革开放带来的“打开”的状态让国人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好以满足精神需求为目的文化创意产品。此外,有消息指出,文化产业将迎来黄金十年,并有三万亿的缺口等待开发。国家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不断加大,文化产业的地位不断提高。都让人对这一产业报以极大的热情与期待。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而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问题也成为各界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针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资金瓶颈”状况,国内外的研究集中于政府的投入和社会各界的投资基金上。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子产业,指利用现代先进科技,以创造力为核心,开发现有文化资源,提供文化、艺术、心理、娱乐产品,增加就业潜力的新兴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主要包括出版业、影视业、网络信息业、娱乐业、演出业、旅游业、文化教育业、展示业、艺术品业、广播业、音像业、博物馆业等等。还包括一些与文化艺术相关的产业部门,如广告业、装饰业、设计业、时装业等。①

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现状

上海交通大学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北京和广东是“十一五”期间文化创意产业综合指数排名前三位,通过对这些城市发展经验的分析发现,政府的政策支持、金融措施和大量的创意人才是促进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首先,政府的文化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环境和资源配置,在扶持、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曾经在1997年金融危机中痛苦挣扎的韩国,在短短几年内,经济重新崛起。韩国政府提出以“政府支持、企业投资、民间运作”为框架的“文化立国”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筹措文化产业发展资金。此外,韩国以国家性的非营利组织向文化产业提供廉价的场地、公共信息平台、研发以及优惠的贷款和免税政策,促进中小文化企业迅速成长。

其次,我国金融专家汪保健、肖瑞林曾经尖锐地指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加大金融的介入度。假如没有金融的全方位介入,文化不可能真正走向产业建设。总体看,目前金融支持文化的力度还是比较小的,这既有金融业对文化领域还不太熟悉、金融机构服务不到位的问题,也有我国文化发展的阶段和自身的原因。目前,我国文化企业正处于发展过程之中,企业规模往往比较小,大多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多、抵押担保品不足,加上我国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原因,总体上文化产业的风险还较大。金融系统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具有大规模支持文化领域的愿望和动力。

三、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对策及建议

(一)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

文化企业的资产是以无形资产为主,缺乏可用于银行贷款的可担保的固定资产,很难达到银行的贷款条件;另一方面,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为文化企业或者项目提供贷款,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缺乏可依据的经验和风险评估体系,而且我国文化企业多为中小企业,向中小企业放贷,会增加银行的风险。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另一方面,虽然政府产业基金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获取门槛也较高。“已经出台的政策和措施虽然‘看上去很美’,但身处最基层的企业们对资金的饥渴依旧,文化产业融资及时雨并没有普降到最广袤的文化市场中来。”②

作为一个有前途的支柱产业,政府应该大力支持,国外的经验也证明,政府的扶持,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立第三方评估机构

从理论上看,在资产评估活动中,评估结论仍然是评估人员的一种主观判断,而不是客观事实。因此,资产评估不是一种给资产定价的社会经济活动,而只是一种经济咨询或专家咨询活动。评估结果本身并没有强制执行的效力,一般而言,文化企业所委托的评估机构倾向于将资产往高里评估,而银行的评估机构为了谨慎其见,一般倾向于将资产往低里评估。也因此,双方评估的数额会有较大的差距,甚至超过10倍。正是由于这种情况,就要求有独立于银行和企业之外的第三方存在――由第三方提供相关的服务和信息,推动银企之间的合作。

(三)多渠道融资

篇9

虽然从理论上而言,旅游保险对旅游业能起到规避风险的积极作用,但是从目前的现实发展来看,旅游保险的这种积极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旅游保险市场“叫好不叫座”。

旅游保险自产生以来,就被各界推崇,被看做是规避旅游风险的有效手段,而且在发达国家也得到了证实,每年不断递增的旅游收入和中国旅游良好发展也为其提供了充分的保障,极具发展潜力。但是目前的实际状况却并非如此,2006年国内旅游有13.94亿人次,出境旅游有3452万人次,同时还接待了1.29亿人次的入境旅游,旅游总收入6229.74万元。

但是,据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除了20%左右的旅客是随团旅游由旅行社办理保险外,绝大部分出游者均处于无保险状态,每年至少应有70亿元保费潜力的旅游保险市场,实际却只有约10%至20%的收入,有八至九成的市场尚未开发。旅游保险市场存在舆论导向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情况。即政府在积极推进,但旅游企业、保险公司和游客这些利益相关方却持观望态度。

(2)旅游保险产品营销力度不够。

目前总体而言,旅游保险的种类还比较多,比如说太平洋寿险的“逍遥游”、“世纪行”、“神行天下”、“境外救援”;平安保险公司的“旅行平安卡”;中国人寿的个人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太保产险的君安行等,此外,为防范旅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一些保险公司还推出了综合旅游险,涵盖了意外身故、残疾、烧伤保险金、意外医药补偿、意外住院补贴等保障,如平安寿险“万里通”卡、友邦宝安个人意外险计划、太保寿险综合意外险保障计划,还有美国美亚保险公司的“万国游踪”和人保财险新推出“商务旅行保险”等等,这些产品的开发标志着国内财产保险公司在旅游保险产品开发的广度、深度和精细化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截至2006年12月31日,人保财险共开发旅游保险产品94个,包括61个全国性产品和33个区域性产品。虽然险种的涉及面和涵盖面都比较广,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消费者的购买率还是比较低,还没得到市场的积极反应,由于专业性强和产品名目繁多的原因,有许多产品甚至还不为人知,这从另一个侧面也反应出我国现有的旅游保险产品在营销方式和理念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3)旅游险种涉及缺乏针对性。

目前,在我国主要有旅行社责任险、旅行人身意外险等险种,这些险种的很多条款都和一般的人身意外险没有太大区别,而面对日益火爆的“自助游”市场和漂流、攀岩等特种旅游项目,保险公司又没有相应的产品与之对应,整个市场存在供需不对称的矛盾。

(4)旅游保险赔付限制较多。

主要表现在:①赔付的金额较低;②赔付手续繁琐;③赔付率不高。以上海为例,2006年上海市旅游保险赔款和给付为586.4万元,简单赔付率为14.5%,低于2006年上海市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19.9%的赔付率。

(5)旅行社责任险作用未有效发挥。

旅行社责任险是为规避旅行社经营风险,保障游客权益而对旅行社征收的强制险,但是由于宣传不到位,现有旅行社责任险面临的有利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出来,①由于保险公司之间的相互竞争和旅行社处于节约成本的考虑,降低投保金额,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保险公司理赔不到位,赔付缓慢和赔付款额低的局面;②游客的误解,大部分游客认为旅行社投保了强制险是为游客的风险买单,只要在旅游过程中发生任何侵权行为或意外均可找旅行社索赔;③旅行社责任险赔付金额太低远远无法弥补一次意外或事故的损失,极大挫伤,旅行社投保的积极性。

2原因

旅游保险发展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可否认,居民的普遍保险意识薄弱,旅游保险产品不能有效地对应日益细分的旅游市场,保险公司营销不到位等等因素客观上制约了旅游保险的发展,但是从深层次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2.1文化因素

文化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它潜移默化地左右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甚至生活的细节。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一些人认为“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对于生活中的各种风险以此为逃避和开脱的理由,采用消极态度,而一部分人则讲究“吉利”,凡事必往好的方面想,如果要在出门前就把若干风险因素考虑进去,事先为未知的意外买一份保险,是许多人不能接受的,说是侥幸心理也好,说迷信也好,大部分国人的保险意识仍然十分淡薄缺。在我国,目前寿险的保单密度仅10%,人均保费不到400元,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再如1998年夏天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造成了几千亿元的经济损失,但我国保险界的保险赔付仅为33.5亿元,显然绝大多数的灾民都没有向保险公司投保。而在许多发达国家,比如在美国,85%以上的家庭都参加寿险,他们的保单密度已经超过了150%,保险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保险业虽然已经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保险意识并没能相应的达到普及和全民接受,保险意识并没有所深入人心,人们普遍对保险缺乏认识,这和我国的国情和文化传统有着直接的关系。

2.2行业因素

(1)行业自身发展不成熟。

旅游业和保险业均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自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才开始起步,二者的发展时间不到30年,而且都是以略微“超前”的模式发展,在经历了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后,到目前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新兴行业的代表。尽管两个行业在短时间内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绩不容小觑,但是这一发展并非是渐进式地良性发展,再繁荣的光环仍然无法遮挡由于基础薄弱而遗留的各种体制上和制度衔接上的问题。随着消费者的日益成熟以及各种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旅游业和保险业均存在低价恶意竞争,市场不规范、体制不健全等问题。

(2)行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旅游保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对于旅游业和保险业而言都具有边缘性,缺乏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旅游业和保险业是两个完不同的行业,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发展模式和体制。由于两个行业对彼此业务不熟悉,客观上造成了行业之间信息沟通的不顺畅,如旅行社的资质和信用度不能为保险公司所掌握,会直接影响到保险公司对该旅行社的风险评估,而旅行社对保险业务的不熟悉也会直接造成对保险公司的种种误解和抵触情绪。因此,信息的不对称严重阻碍了行业之间的交流和沟通,造成了隔阂,从而客观上制约了旅游保险的良性发展。

2.3法律因素

旅游保险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旅游行业法规的缺失;(2)现有法规的不健全。

到目前为止,旅游行业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保险行业有《保险法》可以作为其权利义务判定的标准,而旅游业专业法规的缺失则无法对旅游过程中哪些是旅游企业的责任,哪些是游客的责任进行界定。这也就直接对旅游企业和游客的权益造成影响。以旅行社责任险为例,这一险种是以旅游社对旅游意外或事故有直接责任为前提的,如果有责任,保险公司负责赔付;如果没有责任,保险公司则不负责赔付。从表面上来看,这似乎很合理,很容易实施。但在实际中,矛盾和问题就凸显出来了。如果在一起旅游事故中,旅行社有直接责任,那么无庸置疑旅行社必须负责;如果事故不是旅行社的责任,而是由于第三方或者是游客自身的责任,由于没有旅游法对各个责任方权利义务的规定,法院只能按照《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判定,即旅行社必须提供无瑕疵的服务,不管怎样旅行社均负连带责任,必须向游客先行赔付,然后再向相关相责任人进行追偿。这样旅行社不仅得不到保险公司的赔偿,而且还要对旅游进行先行赔付。这势必会激起旅游企业的不满,造成互相推诿责任,拒不赔付等现象,从而最终损害旅游企业和游客双方的利益,使得旅游保险有名无实,市场吸引力和公信力进一步下降。

此外,当前我国的法规对以新生事物的法律界定比较滞后,在“自助游”、“自由行”等新旅游方式被广泛接受并日益红火的今天,在法律层面却没有相关条款,而因此发生各种权利受损的事件也因缺乏法律依据而得不到法律支持,这也在客观上妨碍了旅游保险的进一步发展。

3对策

旅游保险不同于一般的保险险种,一个旅游事故的发生不仅涉及到众多旅客的生命安全,而且其社会影响也是巨大的,更重要的是其后续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旅游保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性质,不是某个企业或者行业能独立完成的,旅游保险的发展必须依托政府强大的行政主导力量,利用其能迅速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搭建公共发展平台的优势,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1)出台行业法规,规范权利义务关系。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法律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能明确界定权利义务关系,这也是旅游行业最缺失的一项,虽然现在许多旅游侵权案件的纠纷也可以通过其他法规进行判定,但是毕竟不能完全符合旅游行业的自身特点,缺乏针对性,旅游行业的法规的制定十分必要。

(2)建立旅游业和保险业的合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上文曾提到,由于行业之间的差别,造成了各种信息不对称,旅游经营主体、消费者、保险公司、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中介人或人这五方都存在信息沟通不畅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旅保合作机制十分必要,通过双方行业主管部门的相互沟通,信息互换等措施,可以增进了解,一方面旅游行业可以根据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新需求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对旅游保险产品的丰富和完善起到促进作用,使其更具针对性;另一方面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增加对旅游行业的了解,在量化风险,精算旅游保险费率等方面更切合实际,依据性更强。

篇10

关键词:营改增;审计;提升价值

一、“营改增”实施介绍

2011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的通知》和《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拉开大幕,同年,“营改增”试点扩大至10省市,次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已推广至全国,2014年1月1日,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改增”试点行业。随着试点地区、试点行业的不断扩大,按照规划,最快有望在“十二五”期间完成“营改增”改革。

二、内部审计参与“营改增”的必要性

对企业来说,“营改增”是项任务重、涉及面广、知识量大的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财务人员的工作,而是涉及到包括企业销售、采购、支撑等各类人员的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经验管理的方方面面,这就必然要求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首先,在参与“营改增”人员中,无论作为主力的财务人员,还是配合实施的采购,销售等人员,均是从本部门、本岗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而未能从全局角度,对“营改增”实施客观、独立、有效的观察和评价,而实施客观、独立的对业务活动进行确认是内部审计的基本职能。

其次,在“营改增”过程中,由于涉及到的人员众多,风险控制点、业务流程变化大、变动范围广,这就需要内部审计部门积极、主动的参与企业“营改增”工作,在变动的政策、企业环境中,根据“营改增”的需求及时更新风险控制点,优化控制措施,做到事前有预防,事中有监督,事后有跟踪,做好风险的控制,避免由于业务流程的变动,引起风险点的失控。

最后,“营改增”试点企业由原来缴纳营业税改为缴纳增值税,但增值税的管理和核算比营业税复杂,试点企业如果不全面了解增值税及其相关规定,很容易出现税务风险,甚至法律风险;而在做好增值税核算后,可以起到规范企业内部管理,优化业务模式和营销方式,促进公司管理提升的作用,所以无论从避免税务、法律风险的角度,还是从提升企业管理的角度,内部审计均需对增值税予以关注,实施风险控制。

三、积极参与,发挥内部审计专长

(一)以独立、客观的态度参与“营改增”

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通过审计促进管理提升,实现企业价值增加,因此内部审计在参与“营改增”过程中,打破部门的局限性,提供了从企业全局角度看待“营改增”实施工作,并以其独立、客观的态度对“营改增”工作进行建议、提供咨询,可有效提升营改增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二)梳理流程,实施风险控制

1.风险识别、评估

在“营改增”确定之前,内部审计部门首先需对“营改增”政策进行独立判断,判断企业是否在“营改增”的范围内,如在,则需启动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评估风险影响范围。

根据风险评估情况、影响范围,积极参与“营改增”,梳理涉及到的工作流程,包括但不限于信息系统、销售、采购、会计核算、计税缴税等业务环节,并重新设计流程、制定制度。

2.修改内控流程,实施风险应对

(1)控制税务风险

在“营改增”过程中,企业涉及的税务不确定性增加,风险大,这主要是因为大多数“营改增”企业原来主要缴纳营业税,没有涉及增值税,对增值税的基本法理、政策规定和具体要求不太了解,尤其是对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和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等方面存在的大量的涉税风险认识不足,较易产生税务风险。对此,内部审计可进行相应的风险应对。

(2)修改内控流程,实施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规避税务风险时,会对企业的其他经营生产等环节方面产生影响,这就需要从重新对内控流程进行梳理,对销售、采购、预算执行、税务、发票管理、资金等各个业务流程、关键控制点进行修改,以适应增值税环境下的企业治理要求。

(三)实施内部审计,反馈实施效果,查找不足

在“营改增”实施后,针对增值税核算、发票管理等风险环节进行专项审计,关注“营改增”中涉及的流程、控制环节等。在审计中,以风险为导向突出审计重点,加强对重要风险环节、关键控制点的审计监督,找出在“营改增”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审计带动业务流程的规范实施,建立内控长效机制。

四、结束语

“营改增”是对试点地区、试点行业中的相关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变革,参与其中的内部审计,以客观、独立、的态度对“营改增”进行全面分析评估,以对风险实施控制,及时防范和化解企业面临的风险,改进风险管理和控制体系,最终做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助力企业完成各项经济目标,从而实现企业增值。

参考文献:

[1]何惠杰.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14).

[2]吴丹彤,李学东,丁建伟.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对企业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2(8).

[3]向小玲.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若干问题探讨[J].财会研究,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