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8 17:50: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提高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篇1

关键词:美术工作;审美观;提升

一、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

小学美术教师要想抓好美术教育工作,需要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因而引导小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是必要的。首先,教师必须明确观察对象和目的。观察是作画的前提条件,只有依据一定步骤进行观察,才能充分调动感官能动性,以更好地作画。其次,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观察方法。例如,观察自然风景时,其观察具有季节性特征,所以,教师应该把握最佳时期和观景点,引导学生遵循观察顺序而开展,或由整体到部分、或由远及近等。最后,积极开展观察总结活动,以积累观察经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观。

二、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艺术是美术艺术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艺术形象与生活实际或自然对象有着较大程度的偏离,使人不易理解和认识,但抽象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受众。所以,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是抓好小学美术工作和提升学生审美观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使学生对抽象艺术的理解难度较大,而抽象艺术,简言之,即创作者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画别人意想不到的画。例如,在《生命之源――水》一课中,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首先,水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不难理解水的作用等方面。其次,从水资源的宝贵、表达水的线条、色彩等方面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符号概括能力

篇2

关键词:教育 小学数学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224-01

近年来,教学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在逐渐兴起,在全国的很多初级院校中,教师开始不断地重视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如何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以及掌握每一个知识难点,这也是提升数学素养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只有通过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其数学解题方法和思维能力,才能促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高。

1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概述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各方面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对于学生基础的重要自然十分重要。就小学数学的教育而言,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是提高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根本手段,而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数学的学习方法以及数学思维能力等几个方面,因此,对上述几方面予以重视并逐一进行改善是提高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

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能力,包括传统的数学能力和新型的思维要求。前者包括运算、逻辑思维、空间几何能力,后者包括思维方面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等[1]。然而,由于数学本身存在空泛等局限性,对于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也十分高,在传统的教学任务中本身就是教学的难点,这些都是目前我国小学生数学素养难以得到转变性提升的主要原因。

2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方法

2.1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小学是学生步入学校进行学习的初级阶段,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开端,也是向初中教育迈进的一个过渡阶段。小学生是一群刚刚进入学校门槛且心智能力尚幼稚的特殊群体,他们的思维方式通常开阔但尚未成形,就如同一张白纸一般,他们对于各学科的学习通常以兴趣为优先考虑因素,因此对这样的特殊群体进行学科教育一定要注重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乐趣,才能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2.2注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培养

小学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对于小学生今后学习更高级的数学以及其他理科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小学生培养其对数学的逻辑思维十分必要。虽然小学数学所教授的内容较为初级,并有一套相对完善的教材,但是对于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的形成与培养,还需要教师从中发挥作用。在数学课堂教育中,教师不能只注重对教材上规定内容的教学,应透过传授的内容重视其背后所蕴含的数学逻辑和思想,让学生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不能只是会解题和运算,还要懂得运用[2]。

小学数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上课将要讲述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思考,将小学数学的所有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对每一个知识点在这个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发挥的作用考虑清楚,通过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教学加以实例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该知识点,并能养成习惯性的数学逻辑思维,对类似的题型案例能够举一反三。

2.3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掌握能力

要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掌握能力,可以从提高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能力等几个方面来实现。

首先,提高运算能力:讲求运算能力的深刻性。一方面始终坚持数学的基础问题,熟记一般的基础规则、定理定律等,再通过引导推算,积极主动的发现各项规律、定理的来由,然后再引导学生将规律、定理进行有效的变形。另一方面,通过变形,实现知识的拓展,养成小学生勤思考的习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巩固基础,而且通过定理的变形,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公式的理解深度。

其次,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将复杂的数学问题进行逻辑原理各方面有条理、有依据的简化,再应用已知条件、公式等,进行初步的解答。其中问题的简化是关键,而这样的关键,还是基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提高空间能力:空间想象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求较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完整的电脑动画,来全方位的展示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或者通过开展设计几何图形的活动,提高学生们对于几何的热情,在提高几何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展了其思维深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现状和特点的分析,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研究,并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加深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小学生能够在今后的数学学习中不断提升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3

一、培养小学生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

阅读是审题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1)提高小学生识字能力。小学生的汉字储备量有限,如果在题干中出现他们不认识或容易混淆的汉字,则会给他们的审题带来障碍。因此,教师应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做到不错认、不漏认;(2)提高小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迅速从题干中提取对于解题有帮助的关键词和关键语句,从而了解题目的考查意图和解题关键;(3)提高小学生细节处理的能力。小学生通过细节处理,能够深入了解题目的具体要求和隐藏信息,确定正确的解题方案。

二、培养小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新课标指导下的小学数学习题形式比较多样,内容比较丰富,这就要求小学生具备较强的观察能力,从图片、图表、文字当中提取有效信息、寻找解题方法、探索解题规律。一般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1)鼓励学生

纵览全局,通过宏观观察了解试题的大概内容及整体的逻辑关系;(2)鼓励学生关注细节,通过微观观察提取有效数据和解题关键;(3)鼓励学生图文结合,将文字、图片或表格等信息结合起来,明确考查意图、确定解题方法。下面是一道图文结合的习题:观察下面的图片,寻找其中的规律,并在方框中画上正确数量的笑脸。

学生先通过宏观观察,大致了解题目考查的是十以内的加减法;再通过微观观察,了解每个表格中笑脸代表的数字;最后通过文字解说和图表相结合,了解到利用加法和减法公式在方框中填入正确数量的笑脸。

三、培养小学生缜密思考的良好习惯

数学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在审题过程中良好的思维方式,使学生通过缜密的思考发现题目中文字、数字和概念等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进而掌握题目含义,寻找解题方法。一般来说,教师可以提醒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逻辑推理:(1)数字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2)逻辑主语之间的内在联系;(3)题目与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例如,下面的习题要求小学生具备缜密的思维能力,理清题目中逻辑主语和数字元素之间的关系,找出解题的正确方法:有红、

黄、蓝、绿、紫五个皮球,其中红球比黄球大,紫球比蓝球大,蓝球比绿球大,绿球比黄球大,紫球比红球大。请按照这五个球的大小关系进行排列:___

四、培养小学生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

小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容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被一些错误或无效信息所干扰,得出错误的解题思路或繁琐的解题方法。这时,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使他们勇于打破思维定式,从题目的本质和核心入手,抽丝剥茧、高效解题。例如,有如下习题:现有一个梯形,高24 cm,是上下底和的,请求出梯形的面积。在面对这道习题的时候,有的学生容易受到思维定式的影响,认为梯形面积公式的求解原则是知道上底长、下底长和高长,然后应用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进行求解。然而,如果学生具备勇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则会很快反应过来,要求解梯形面积,主要是知道上底和下底的和。那么就可以利用“高是上下底和的”直接求解上底和下底的和。如此一来,不仅简化了解题步骤,提高了解题效率,也提高了解题的准确率,可谓一举多得。

篇4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自主性教学

虽然提倡自主性教学,需要就“教”和“学”两方面努力。对于刚刚接触系统教学的小学生来说,暂时无法做到完全自主性学习。所以需要教师发挥教学主动性,培养小学生的主动意识,使其积极参与自主性教学。数学是最能培养逻辑思维的一门学科,所以数学课堂的自主教学能够在思想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习惯和意识。

一、发挥教师的主动性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自主性教学效率的前提

小学生刚刚接触系统学习,无法掌握学习方法和规律,此时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小学生学习中的引导者,要完成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自主性教学,就要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首先在教学思想方面,教师必须全面采用素质教育教学思想,统筹安排课程。根据小学生个人情况灵活教学,采用适合教学方法,对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生逻辑思维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

其次,教材虽然是完成小学教育的重要依据,但教材内容的设计难免有缺憾,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不要局限于课本内容,要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小学生的学习进程,避免小学生因数学教材缺少感性素材或知识跨度太大而无法掌握教材中的数学知识。

最后,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面对的不是一个学生,而是全体学生,所以教学方法不能始终使用同一种方法,应灵活变通,根据小学生具体情况变换教学方法,引导小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参考意识,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

要在数学课堂中实现自主性教学,离不开小学生的积极参与。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营造轻松教学气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放松心情,在教学活动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反之,如果课堂气氛过于紧张,学生受紧张气氛的影响,反而不敢表达自己的学习思想。除此之外,小学生由于思想不成熟,大多喜欢争强好胜,对新事物有很重好奇心并充满求知欲,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性。

三、数学课堂自主教学的关键和核心是注重学生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本质,素质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思维水平是素质提高的重要判断指标。因此想要实现素质教育,离不开数学教学。为了更好地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全面实现素质教育,数学课堂自主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在数学教材中挑选出适合学生且与智力相关的教材内容,通过合理科学的设计,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观察,引导学生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多方位感知,培养较感性的认知。

其次,逻辑思维是思考的过程,学会如何思考是有一定方法和策略可寻的。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实际情况,将思维方法和策略教授给学生,让其养成较为完善的思维逻辑。

再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将教材内容教授给学生,还要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最终得出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不仅思维会得到锻炼,还能熟练掌握和运用思维方法,更能调动积极主动性,在数学课堂中与教师互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增强问题意识,可以说一举多得。

最后,鼓励小学生表达内心想法,发表独立见解和标新立异的思想,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逻辑思维。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人在成长过程中由于自身、家庭、社会等主观和客观条件的不同影响,会形成不同性格,且相互之间很可能存在极大差异。小学生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但每个人的情况完全不同,有的小学生思维逻辑能力强,可以快速掌握数学知识,有的则恰恰相反。学生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表面上看似乎与素质教育要求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相违背,无法达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所以在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类,针对每个小学生自身的特点,不断调整教育方法,挖掘小学生潜在的能力和智慧,从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阶段是每个人初次接触系统的教学阶段,此时小学生如同一张白纸,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所以小学教师任重道远,对小学生的教育会影响学生一生,如何教育小学生才能正确培养小学生使其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学主要是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对这个人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数学教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要对小学生进行良好数学教育,培养小学生优秀的思维,少不了自主性教学这种非常开放又十分适用于大众的教学方式。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可能一对一地对小学生进行教育,每个小学生之间存在极大差导,此时需要自主性教学这种集开放、包容和灵活等诸多优点于一身的教学方式,保证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早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思维能力似乎很神秘,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只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训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可以提高的。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去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下面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情境,调动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每个学生自觉求知的内在动力。创设情境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学生进入情境之中,唤起小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沉浸在情境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开展思维活动。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情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其思维动机的教学模式,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即各个教学环节。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实际,提出问题,供其思考。

二、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当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及成果与教师预先设计或期望不符时,教师不能强行将小学生的思维导入教师所预期的轨道上来。因为小学生产生或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想法或思路是很正常的现象,事实上这正是小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对此,老师应予以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借此机会使小学生看到自己的聪明才智,增强他们的信心,而不应该予以否定甚至讽刺挖苦。特别是原本基础较差的小学生,甚至可能成为他们学习的转折点。

三、由浅入深,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设置阶梯式问题或多层次设问,引导小学生思维由表象向纵深发展,逐渐触及问题的本质。其次,引导小学生通过阅读问题,提取关键信息,并分析不同信息间的关系,迅速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最后,通过典型习题的训练强化小学生排除干扰信息、挖掘隐藏信息的能力,逐步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四、展开联想,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为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开阔性,教师要注意引导小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便于小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时及时提取,为小学生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开拓思维提供素材。小学生分析问题时,系统化的知识储备更容易进行知识迁移关联,对同类知识进行融合,对不同知识进行发散联系。其次,在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小学生进行多向思考、力求一题多解,提高思维的发散性和开阔性。例如:“客车与轿车的速度比为3:4”。 把比例关系转化为分数形式,小学生可以联想到客车速度就是轿车速度的3/4,轿车速度就是客车速度的4/3;客车速度比轿车慢1/4;轿车速度比客车快1/3;再联想路程和时间关系,那么,客车与轿车在相同时间内行驶的路程比是3:4,而时间比是4:3。,通过这些问题的变换,可以使小学生对相关的数量关系进行多方向转化,从而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开阔性。

五、快速准确,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要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要指导小学生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控制恰当的教学节奏,以组织快速抢答的教学形式,培养小学生快速准确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小学生在解题正确的基础上,始终有速度的解题习惯。其次,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总结归纳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把掌解题思路,积累解题技巧。通过反复训练,帮助小学生将类比法、数形结合法、待定系数法等常用的解题方法掌握熟练,引导小学生进行合理联想,挖掘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是培养小学生思维敏捷性的非常有效的方法。

六、层层深入,培养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培养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总是从问题的产生开始的。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有意识地制造认知冲突,设置疑难,激起小学生的思维矛盾。在小学生解题时,教师应要求小学生既要掌握解题方法,还要理解解题原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适当加强小学生逆向思维的训练,以培养小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七、求异创新,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训练小学生“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能力,引导小学生小学生求异创新,培养小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应注意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引导小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使小学生的思路变得活跃、开阔。例如:一条公路长1600米,4天修了全长的20%,照这样的速度,剩下的还要修多少天?(一题多解)

出示例题后让小学生自由审题,分组讨论再让小学生说说解法,然后再练习。在小学生的解答中,我归纳一下出现了如下解法:

(1)4÷20%-4=20-4=16(天)

(2)1÷(20%÷4)-4=16(天)

(3)1600×(1-20%)÷(1600×20%÷4)=16(天)

(4)(1-20%)÷(20%÷4)=16(天)

(5)1600÷(1600×20%÷4)-4=16(天)

(6)4×(1÷20%-1)=16(天)

(7)4×(1÷20%)-4=16(天)

篇6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优质课堂 构建思路

1.引言

虽然对于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但小学数学教学已形成了一套较固定的模式,其对小学数学考察的内容的立足点始终未变,所以课堂上教学流程的模式化使得学生失掉了个性,一味追求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规范化的教学内容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形成了生搬硬套的模式,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势必有所创新。通过对知识传递,知识的内化,以及知识的不断拓展这一教学步骤的颠倒安排,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构建知识的大平台,培养学生的自主构建能力、进行协作探究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2.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构建思路的探析

2.1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动力,要想有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首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丰富数学知识与提高数学思维能力,但要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较浅显的、通俗易懂的内容。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他们会以教师的威严及课本中的一些名人的所作所为为模范,这样可以以此特点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发挥榜样的作用,达到因材施教,鼓励他们多读书,从而积累知识。

2.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过去教师提问题、学生回答问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到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练就数学学习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有良好的数学学习素养。教师应先让学生在课前根据学案进行有效预习,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有重点地答疑解惑,并适当地指导学习方法。课后教师及时进行整节课的归纳总结,形成知识体系。

2.3教师起到指导示范作用

小学生还处于初级学习阶段,他们会以老师为学习对象。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可通过示范,尤其是小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更需要教师的指导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小学生带来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4课堂上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想象是提升智力的法宝,是使小学生富有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小学生的想象力往往比较丰富,在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有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这样学生才会有新鲜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多种教育资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可以把小学生带入数学情境中,体会抽象的数学思维,激发小学生内心对数学的学习热情,加深小学生对课堂内容知识的理解,加强思维锻炼,所以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

2.5数学思维的养成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基础

良好的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依赖于对数学思想的锻炼,学习只有真正领会、融会贯通才能领悟小学数学的思维模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难度较高的练习题进行检测,通过长期积累达到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目的。

2.6多种课堂评价方式

教师在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中应是对数学情境的创设过程,所以要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相应的改善,采用恰当的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检验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让学生进行思维锻炼,并通过适当的评价,让学生发挥想象力,使他们进入创造性的教学轨道,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还要改善教师的评价方式,其中不仅要有终结性评价,更要有过程性评价。这样才能使教师的教学重点放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内容及方法上,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2.7课内外的学习融会贯通

课程改革以来,倡导要树立开放意识的理念,这样让课外与课内的学习得到融会贯通的方式,既能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又能培养小学生来源于生活的实际体验。还可以通过举办一些活动,如数学探讨交流会等,确保学生能够大量地学习有关知识,让数学学习成为他们的乐趣。

3.结语

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数学老师都应该注重加强锻炼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小学数学优质课堂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个体,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是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7

小学生数学素质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做好小学数学教学,明确数学教学工作目标,能提高小学生数学素质,进而全面提升整体素质。

一、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1.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意义

数学素养,指的是学生通过数学教育获得的数学方面的知识、思维方式及运用能力,良好的素养会使人终身受益。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学生在这方面素养要素的建立,不是靠传统教育短时期就能完成的任务,它需要通过数学教师,在教学时注重改变新颖的教学方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用系统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启发和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

2.利用新技术手段,改变教学方式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利用新的多媒体技术手段来展现教学内容,辅助教学的素材选取要有趣味性,能够体现出课程内容设计的层次,课堂上讲解的例题要典型适当,让教材最大程度上发挥效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在教材与学生之间的搭建起通畅的桥梁,给学生打下良好数学基础,引导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在生活实践中加以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3.实践应用数学的多样化及实用性

数学,在生活中本具有实用性和多样性,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领略数学的魅力,把学生引入到数学知识殿堂。数学的多样化也是吸引小学生的兴趣所在,多样化体主要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多样化,还有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的生活中常见的各类问题,只有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学好基础知识,才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探索解题步骤、方法、技巧,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应该因材施教,多鼓励学生进行提问、讨论,在学习中积累实践运用的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数学素养。

二、开发拓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

1.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上,在数学基础知识方面,重点要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方法,讲授时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用生活中的体验,切入到要学习的新课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实用性,从学生已经掌握的、熟悉的基本数学内容入手,再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巩固新知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规律,并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小学数学内容以基础为主,但是目前的教材中,有很多鼓励学生猜想和探索的内容,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相关问题大胆质疑探究,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形成独立、发散的思维习惯。

3.在小学数学学习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思维能力处在发展完善的时期,首先要做的是,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这有利于知识的连续性,之后逐渐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发散思维习惯,尤其鼓励学生遇到生题、难题时要大胆质疑,多个角度探究思考方式。

三、教学设计多样化,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小学数学是最基础的学科,内容繁杂,包括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符号体系、运算公式等等,既单独成篇又相辅相成,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多方位思考,教学方案具备适用性、合理性,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

1.教学方案设计要有趣味性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起引导的作用,教学设计要考虑小学生思维特点,将教学内容生动活泼地展现在教学设计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创新的趣味性内容要依托教材进行,使学生在体验进行趣味的同时,更好地学到知识,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2.教学方案要有人文性

传统基础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学生的探究思维,尤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人文教育,教学中体现人文性,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不良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认知得以矫正。所以,在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基础教育阶段综合性的特点,采取将数学与音乐、体育、文学、自然等学科进行横向联合,拓宽小学生的眼界,开阔思路,提高学习兴趣,改正不良习惯,培养四有新人。

3.教学方案要有创新性

创新是做好数学教育的前提条件,小学数学教案设计一定要围绕创新进行。创新,需要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知识,又能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比照教学大纲相关要求,顾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教与学两方面进行多角度思考,针对地设计合理的教案,提生课堂的有效性,真正提高想学生的数学能力。

4.数学教案要有情境设计

篇8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小学数学策略研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的重要阶段,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时需要在考虑小学生心理、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结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营造思维培养的具体情景,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以此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小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更新观念,营造良好氛围

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仍存在教师观念落后,学生积极性不高等情况。究其原因在于传统教学观念以及较为单一的教学模式。因此,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师首先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迎合新课标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小学生成长的要求。大部分数学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在教学时更侧重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一部分小学生“高分低能”逐渐成长为学习的机器,阻碍教学的进程。长期下去不但会降低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还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阅读专业书籍、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并上网搜集相关教学技巧等方式更新观念,多侧重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促使小学生在兴趣的基础上,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把学习数学知识当作一种乐趣。

当然,教师还需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在相对和谐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富有生活特色的文化情景,在讲解数学题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二、创新模式,激发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中需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以“填鸭式”为主,是一种单向的活动,教师把内容传递给学生,忽略学生的反馈。同时,传统小学数学教学的地点局限在课堂,忽略了室外教学的重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创新思维较弱,他们不能多角度思考、分析问题。所以,为了改变当前小学生的状态,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例如,教师可以把课堂教学与室外教学结合起来,拜托传统课堂授课形式,平衡室内与室外两者之间的关系,以课堂为主教授学生理论知识,以室外为辅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化无形的数学理论为具体的生活实物,让学生在室外探究、摸索的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为接下来的学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使形象的数学知识取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利用多媒体集声音、图像以及视频为一体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热情。

教师在讲解数学经典题型时需要规范语言,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讲解解题步E。同时,教师还需要灵活转换教学方式,使教学方式趋向多元化,以此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尊重学生,增加课堂互动

尊重学生,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增加课堂互动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果不能尊重学生无疑是扼杀了学生主体地位,既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会阻碍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而尊重学生,增加课堂互动的教学方式突破了以知识传授为教学核心的束缚,侧重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只有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真正实现课堂互动。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只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可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教师既要做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又要成为小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分享趣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及时帮助小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把关,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大胆质疑,积极思考。同时,教师还需要与学生一起参与到课下活动中,多为自己创造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在活动中了解学生,并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朋友关系,让小学生乐于与自己分享他们的故事和心情。这样,有利于保证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前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尊重学生,既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又需要在开展教学活动时维护小学生的利益,针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逐步提高小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科学评价,树立学生信心

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需要科学评价小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和学习成果,用评价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主动探索培养自己创新思维的途径。同时,教师还需要把科学评价与鼓励表扬法相结合,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当学生想要放弃时教师要及时安抚他的心灵,帮助想要放弃的学生重拾信心,让他们用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探索锻炼自己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篇9

关键词:游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措施

小学数学是学生认识万物、了解基本生活常识、学习基本的数学能力和方法的主要学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与计算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数学的接受程度存在严重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低迷。游戏性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但是必须达到游戏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高度融合,才能产生更好地效果。

1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游戏性教学方法之所以能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就是因为游戏教学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发掘学生的逻辑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对学生学习数学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正是处于灵活记忆的时间,对于不感兴趣的事物不愿意记忆,而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恰好打破了小学生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僵局,在数学教学中增加了小学生极易产生兴趣的游戏,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通过游戏加深对于数学教学内容的记忆,同时也可以利用游戏的多变性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渐培养小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综合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2小学数学游戏教学应该注意的问题

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产生重要的效果,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设置游戏不是随心所欲就可以的,需要注意游戏激发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增加数学的生活化等问题,同时一定要遵循针对性、全员参与性、带动数学启发等原则,让游戏真正起到辅助数学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效果[1]。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置游戏,这种游戏一定要是符合该节授课内容、能够引起学生参与的冲动性,并且保证学生具有足够的参与能力,在参与游戏后是否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否则游戏的设置就是不成功的。

3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措施

3.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数学游戏内容: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首要措施就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数学游戏内容。虽然新课标推行已久,但还是有很多老师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不愿意课堂气氛过于活跃,喜欢一字一句的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在游戏性教学方法下不适宜的,教师必须改变。小学数学游戏教学要求老师亲切地面对学生,改变传统的严肃教学,在教学中多多加入适当的游戏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这节课时时,老师在可以放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改用身高、桌长、树高、距离长短等单位的配对游戏,加深学生的课堂记忆。

3.2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数学游戏魅力: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数学游戏魅力也是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主要应用措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能够在感觉平等和尊重的情况下放松心理压力,感觉到数学游戏的魅力,更加活跃地参与到游戏中去,在游戏中学会感悟和升华,促进小学数学的小学效果[2]。例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节课时时,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与学生人数相同的卡片,并在卡片上写好两组结果分别相同的数字计算公式,随机发放卡片,让同学们计算得数后结果相同的同学组成一组,进行加减计算大赛,让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巩固课堂知识。

3.3多利用多媒体工具,添加数学游戏乐趣:多利用多媒体工具、添加数学游戏乐趣也是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应用措施之一。多媒体是进行来比较新颖的教学工具,其可以为数学游戏的进行提供更好的辅助,其不但能够丰富数学游戏可以进行的种类、加快游戏进行的速度,更能够添加数学游戏的乐趣,增强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与游戏的融合度。例如在学习《图形的变换》这节课时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软件进行图形的多种变换展示,并通过不断的变换产生各种精美图形,让学生精确理解变换的意义。

3.4善用游戏软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应用措施还有善用游戏软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游戏软件数不胜数,学生也极易被这些软件吸引注意力,但是如果对这些软件进行筛选选出适合对学生授课的部分善加利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时,老师可以采用“镜像画板”这一游戏软件进行教学,学生在不断的自我选定对称轴进行创作的过程中,更容易理解对称的含义和图形对称的效果,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一种独特的数字游戏,采用游戏性教学更有利于学生认识学习、学习数学、发展逻辑思维,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设置数学游戏时一定要以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为主要方向,可以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数学游戏内容,提高学生主体地位、激发数学游戏魅力,多利用多媒体工具、添加数学游戏乐趣,善用游戏软件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方法来提高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主动性,进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作者:何泽民 郭颂 王涛 单位: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主题图;练习题;创造性思维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中涉及需要结合图片进行教学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有效教学材料进行充分挖掘,利用主题图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同时,练习题是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重要教学措施,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对练习题进行理解分析,开拓学生数学学习思维,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本研究就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主题图与练习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进行分析.

一、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主题图,提高小学生创造性思维

新时期教育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让学生能运用已有的数学认知水平对新知识进行独立分析、探索,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让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数学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

比如,在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角的初步认识”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各种角进行观察,指导学生自己画角,在实践操作中进行角的探究,培B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以及空间观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等图形组成的小猫或者其他小动物图片,然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这个小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呢?小猫的鼻子又是什么图形呢?”教师设计的课件中,小猫的鼻子可以设置为三角形,或者直接是一个角,然后引导学生进入角的学习.向学生讲解角的知识点,接着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我们身边的那些物体有角?学生在观察和思考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学生们会回答:“三角板上有角、课桌上有角、教室窗户上有角……”然后,教师让学生将这些事物上的角指出来,在学生指出这些角之后,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及时的表扬和夸奖,树立学生数学的学习信心.然后,教师为了能强化学生对角的学习,可以将学生以左右两名同学为一个小组,给每一个小组一个装满长方形纸片、五角星、吸管以及圆形纸片的学具袋,让小组成员将这些物件分为有角和没角的两类;然后,再让小组之间进行画角方法的讨论,并让学生按讨论结果自己画角.学生的讨论是非常有效果的,这是学生之间知识与思想的碰撞,学生在进行画角的时候,会在讨论基础之上再融入自己实际操作时的见解,学生完成画角任务之后,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可以向学生提问:“我们所画的这些角能不能变化他们的大小?”学生会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纸片进行折角,学生在自主实践过程中就能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在教学过程应用练习题,提高小学生创造性思维

数学这门学科,虽然在教科书中我们不曾见到过抽象这个字眼,但是其教学内容很多都较为抽象.很多教学内容所反应的并不是其事物自身的属性,而是在各事物之间提炼出的能将其作为独立思考的内容.在对抽象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学到怎样从形或者量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并把握事物的本质,这是培养学生通过抽象教学内容的学习,去认识我们周围的这个客观世界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涉及很多抽象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信息技术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灵活多变功能,能使教学内容中涉及的物体的大小快慢、动静虚实等之间的变化得到直观的体现,将物体的运动过程或者发生过程以生动丰富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让学生能更容易理解,并提高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比如,笔者在讲授体积应用题的时候,将应用题中涉及的盒子运用多媒体进行不同角度的展示.应用题题目为:现有一个礼物盒,从盒子里面量长、宽、高分别为30 cm、14 cm、16 cm,小明想用这个礼物盒装长、宽、高分别为12 cm、7 cm、6 cm的长方体礼物,请问可以放几个?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然后,教师再用多媒体将礼物盒的各个角度进行展示,从展示中学生就能看到,沿着长能放30÷12=2行,将两个盒子的高和宽进行调换演示,学生可以发现能放16÷7=2层,以及14÷6=2排,最后,得出答案可以放8个这样的长方体礼物.教师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能帮助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有效掌握教学知识点.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就能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并且能将推理和抽象的教学观点相融合,以此提高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总结语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对抽象数学知识的学习之上,构建起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核心素养基础之上培养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筱川.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5):41.

[2]杨满湖,乔东林.农村小学生厌学数学的原因及解决对策[J].新课程:小学(中旬),2014(12):107.

[3]史春梅.如何运用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小学五年级数学为例[J].考试周刊,2016(38):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