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8 17:2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政策

篇1

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知识要点历史,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距今一万年左右农业开始起源,距今七八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

2、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但使用并不普遍,农业生产仍以石器、木器、骨器为主;

人们已懂得了开沟排水、沤制绿肥、除草培土和治虫灭害等技术;西周时后世的主要农作物基本具备;家庭饲养业也得到发展;人们也由经常迁徙走向定居生活。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方式的发展:

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逐渐推广;西汉赵过推广两人三牛的耦犁,并出现犁壁;东汉出现直辕犁;隋唐时期出现曲辕犁,并增加了犁箭、犁评。

2、耕作技术的进步:

①耕作方法:春秋战国出现垄作法,西汉赵过推广"代田法"。

②耕作技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③耕作制度:汉代基本上以一年一熟为主;宋代推广水旱轮作的稻麦复种制;明清时期,北方黄河流域形成了两年三熟制和三年四熟制;南方长江流域发展多种形式的一年两熟制;闽江和珠江流域一些地区形成一年三熟制。

3、水利设施的完善:

著名的水利工程有战国时期的都江堰、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人们还创造和改进了灌溉工具,曹魏时马钧改制翻车用于灌溉;唐朝时创造了筒车;宋朝出现了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时期,土地归国家所有,劳动者在田间集体耕作。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

2、小农经济的特点:分散性;

封闭性;落后性;脆弱性。

3、小农经济的地位: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又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它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徭役兵役的主要来源,它的兴衰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封建政权的安危;它长期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4、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小农经济下的农业处境有了明显的改善,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配,因此他们具有很高的生产积极性。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精耕细作,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和国家的统一。但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在生产、很难提高生产技术,这就日益阻碍了社会分工和社会交换,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长期持续发展。到了近代小农经济越来越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它成为了阻碍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因素。

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它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①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展示出辉煌灿烂的青铜文明。②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人工冶铁属于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掌握了铸造生铁技术,发明铸铁柔化技术和多管鼓风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北宋时普遍使用煤作冶铁燃料,南宋开始使用焦炭冶铁。③春秋晚期掌握了炼钢的方法和淬火技术,西汉掌握了炒钢技术,"百炼钢"在西汉出现,南北朝有灌钢法。

2、丝织业:世界上最早养蚕缫丝织绸的国家;

商代室内养蚕很普遍,并出现了织机;西周丝织技术突飞猛进,出现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出现多种丝织品;西汉在长安设东西织室,发明了提花机;唐代丝织技术进一步提高,并吸收了波斯等国的技艺;宋代丝织品种类繁多,织锦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明清时期,丝织业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明代中后期,丝织业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商代已烧纸出原始瓷器;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元代烧出了著名的清华和釉里红,我国进入彩瓷生产时期;明清时期,青花瓷、彩瓷、珐琅彩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1、元朝时,民间棉纺能手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品产量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2、西汉开始,中国丝绸远销亚洲、欧洲,为中国获得"丝国"的誉称。

唐朝起,中国瓷器大量输出国外。

(三)资本主义萌芽

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一些地区、一些生产部门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其标志就是手工业工场。除苏州的丝织业外,在江南的棉布袜制造业、榨油业、矿冶业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资本主义萌芽。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缓慢发展: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更细密了;出现的手工业部门和地区增多了。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稀疏地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生产部门,多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发展速度又相当缓慢。微弱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能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还远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占据主要地位。

3、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古代商业活动兴起于商代,商朝的移民为了维持生计,进行商品交易,周人称其职业为在"商人";

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城市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了许多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国家的统一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但由于重农抑商政策的推行,商业艰难发展。商人经商受到地点、时间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发展不高。

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由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的进步,特别是大运河的开通促进商品流通的范围扩大。都市和乡村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4、宋元时期:商业空前繁荣。

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政府逐渐放松了对商品交易的限制,水陆交通便利,促进了两宋商业的繁荣,出现了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源。元代交通发达促使商业继续繁荣。

5、明清时期:商业继续繁荣。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

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

2、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

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3、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中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城市的兴起和繁荣。

扬州、成都 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概况

西汉: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主要商品是丝绸。

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立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为增加财政收入积极发展海外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的重要财源。

元朝:主要的港口有泉州、广州和庆元(宁波),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

明清:对外贸易萎缩。明清两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2、中国古代官方贸易的特点及目的

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特点是"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是在政治上宣扬国威,而不是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4、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土地制度的演变历程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公有制

(2)奴隶社会--井田制。夏、商、西周时期,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那时的耕地,成方成块,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这种土地国有制度被称为"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名义上国有而实际上是各级奴隶主私有的土地制度。

(3)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4)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多种土地制度所有制并存。封建社会有四种土地所有制;①土地国有制:国家政权直接掌握的土地,由国家经营,主要用于封赏和对农民授田。代表性的土地制度就是均田制,即封建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使用。②地主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③小农土地私有制:广大农民占有很少土地。④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直接掌握的一部分土地,其收入主要用于君主开支。

封建土地所有制以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体,它在封建社会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2、土地兼并

①概念:指地主官僚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封建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数量急剧减少,土地逐渐集中到地主手中。其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私人所有,土地可以买卖和转让。土地兼并既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②土地兼并产生的影响:在政治上导致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加剧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导致社会矛盾尖锐;豪强地主势力的增强影响中央集权。

经济上造成农民普遍贫困,使之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影响了手工业扩大再生产,抑制了手工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它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

③面对土地高度集中,历朝政府都采取措施抑制兼并,以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北魏至唐朝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制定官民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额,限制土地买卖。明朝政府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

④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不能成功的原因: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规定土地私有,并可以自由买卖的转让;土地是封建社会的主要财富和各种财富的最终归宿;封建政府是地主阶级利益的代表,不可能真正抑制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目的:经济目的是保障农业生产,维护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自然经济,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政治目的是加强对人们的控制、巩固封建统治;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2、演变过程:

①为保障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禁止农民弃农经商,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影响:保障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有利于巩固封建土地所有制,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保证赋役的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统治。

②西汉初年,社会经过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操纵物价。汉武帝推行一系列经济政策,盐铁官营,加强对工商业的管理、对工商业征收重税,这些政策有效地避免了因商人非法牟利对恢复发展社会经济的阻碍;打击富商大贾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③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明清两代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而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破坏工商业的正当经营,以致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太祖时期,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下海,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政府厉行"海禁"。

篇2

【关键词】重农抑商;先秦时期

一、原始社会时期的重农思想

在距今一万年前,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对野生自然资源的需求竞争日趋激烈,造成狩猎劳动生产效率的下降。同时,通过观察,人们在长期的采集活动中,逐渐掌握了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栽培方法,农业生产的预期收益逐渐超过狩猎劳动的收益,再加上参与人数的增加,种植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提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成本的降低。这样,人类就在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自发形成了朴素的“重农”经济思想。因此,在那个时候有很多与农业有关的先民被后世子民歌功颂德,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三皇”之说。有关三皇时代经济生活的传说是:伏羲氏开始懂得驯养牲畜,神农氏开始稼穑,即从事农业生产,有巢氏开始随着农耕的出现筑巢定居。

据考古发现,距今七八千年以前,在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原始农业。早在六、七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在北方创造了仰韶文化的原始先民们已经发明了农业,种植了蔬菜和粟,比仰韶文化时代更早一些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还出土了人工种植的稻谷,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和种植水稻的国家。而距今四五千年以前,原始的渔业、家畜饲养业和种植业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重农”思想从原始社会后期就开始了。

二、夏、商、西周和春秋早期的重农思想

夏朝产生的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天文历法,《夏小正》就是现存的有关“夏历”的重要文献。它按夏历十二个月的顺序,分别记述每个月中的星象、气象、物象以及所应从事的农事和政事。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夏代农业生产发展水平,保存了我国最古的比较珍贵的科学知识。考古发现在夏代已经有谷、稻、麦、菽、瓜等多种农产品。夏实行“五十而贡”的税收制度,各部落都要按收入的一定比例向中央政府纳税。后世的井田制度在夏代也已经存在,只是还没有大规模推广而已。

商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部落,商汤曾派亳人帮助葛人种地。在商代,农业生产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开始使用木耒等农具,二人或多人共同耕种,相互协作。统治者也非常重视农业生产,农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卜辞是商代占卜的记录,其中“求雨”、“求晴”、“求年”、“求禾”等关心农业生产丰歉的占卜现象屡见不鲜。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反映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主要的农作物如黍、稷、粟、麦(大麦)、来(小麦)、秕、稻、菽(大豆)等,都见于卜辞。郑州商城遗址发现有水稻,可见当时的中原地区也种有水稻。商代的奴隶主贵族都嗜酒成风,酿酒的主要原料是黍、稷等谷物,这也是当时农业较为发展的旁证。畜牧业方面,在商代出土的除了有六畜的遗骸外,还有象骨,说明当时北方还有训象。并且掌握了猪的技术,开始了人工养淡水鱼。

周民族最初就是个农业民族,《周礼》之中记载“以九职任万民”,其中的第一项就是“曰三农”,农业成为最重要的职业。周初,“文王卑服,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周王亲自参加农业生产,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为周国势力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周人隆重祭祀。周公旦在《尚书·无逸》中总结商亡的原因是:“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是从”。为了维护周王朝的长治久安,避免重蹈历代商王贪图享乐,不知稼穑之艰难,最后导致亡国的覆辙,他要求周的奴隶主贵族必须重视农业生产。西周还实行井田制,每个男性主要劳动力授田百亩(相当于现在31亩多),每隔3年耕作者之间更换一次分配的田地。当时已经普遍采用熟荒耕作制,使得农业生产有了很大进步。

三、战国时期抑商思想的出现

“重农”和“抑商”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两者是互相联系的。对于“重农”,人们的理解都比较一致和明确。“重农”就是把农业看作是财富的源泉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应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关注。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历史上重农思想中讲的“农”并非指种植业,而是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它不仅包括种植业,还包括一定量的家庭饲养业、家庭纺织业和家庭手工业。中国历史上讲的“重农”实质上就是“重”这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于“抑商”,许多人把它理解为不加区分地轻视、打击甚至禁绝一切商业活动,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对“抑商”的理解,至少应该把握住以下两点:第一,抑商不是废商。尽管抑商主张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并且长期居主导地位,但从来没有人真正推行过废除一切商业的政策。从思想上看,可能除了道家的一些人物主张废除商业以外,绝大多数古代思想家对商业的社会功能都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肯定。商鞅是历史上第一个大刀阔斧地推行抑商政策的人,但他承认“农辟地,商致物”。荀子也明确肯定商业的作用,他说“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第二,抑商政策的打击对象是私商而不是官商。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很早就已有了专门的商业活动,但直到战国以前,社会上并没有出现过轻商、抑商的主张。轻商、抑商作为一种政策主张发展起来是战国时期的事,这是因为在春秋以前,商业活动基本上是由官府垄断的,而从春秋后期起,中国产生了私人商业。这种不受官府控制的私人商业资本的出现,给中国古代社会植入了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抑商政策只是为限制私人商业的发展而提出来的。在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条件之下,“重农”势必要求“抑商”,“抑商”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重农”与“抑商”的有机结合,体现了完整意义上的重农抑商思想。

法家是这个时期最早比较完整地提出“抑商”思想的一个思想派别,其代表人物是李悝、商鞍和韩非。三人跨越两个世纪,经过先秦法家李悝、商鞍,直到韩非才最终把以农为本,工商为末的概念转变为基本政策,使之观念化,制度化,并成为此后两 千多年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政策。

李悝在魏国进行变法,推行“尽地力之教”和“平籴法”等重农措施,使魏国变得富强起来。李悝不仅重农,而且还是轻商、抑商思想的最早提出者。在李悝看来,农业几乎是国家财富的唯一源泉,所以他说“农伤则国贫”。接着他又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的发展会损害农业,会使民人饥寒,国家贫困。所以他说“雕文刻镂,害农之事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原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十分明显,李悝把工商业与农业对立起来,认为工商业危害农业会导致“国贫民侈”。虽然李悝这里要求“禁技巧”似乎只是针对手工业而言的,并未提到商业,然而由于手工业一般都是商品生产,生产的目的为了卖。所以,李悝的“禁技巧”,势必包含着“禁技巧”产品的销售,包含着对商业的歧视和限制了。所以,李悝是重农、轻工商、贱工商的最早提出者,也可以说是重农抑商的最早提出者。

商鞅是我国重农抑商思想的鼻祖,是把“抑商”和“重农”同时定为基本经济政策的第一人。商鞅实行鼓励农业生产的“粟爵粟任”政策。商鞅认为,求利是人的本姓,“民生则计利,死则虑名了,名利之所凑,则民道之。”官爵是名利的集中体现,是人们追逐名利最集中的目标。实行“粟爵粟任”,百姓只有为国家多贡献粮食,才能取得官爵,这就能够刺激人们务农的积极性。百姓为了名利,为了官爵,就会尽力于农事。同时他还推行了一系列比较严厉的抑商措施。他在《变法令》中规定“大小侈力本业,耕作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祭”。《商君书·壹言》篇又说到“治国能传民力而壹务者强,能事本禁末者富。”所谓“谬力本业”与“事本”,指的是从事农业生产;“事末利”指的是从事工商业,至于“禁末”,就是要对工商业加以限制。商鞅还主张“农战”,他认为只有坚持农战才能兴国安邦。同时他还认为农是战的物质保证,战是为农长足发展创造条件,而抑末则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农,也是为了更利于战,离开农战,也就无所谓重本。

篇3

孟子生于公元前372年,经过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激烈的争霸战争,许多小的诸侯国灭亡了,剩下的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大的诸侯国,它们之间的战争不断,民不聊生。这一时期是由奴隶向封建社会的过度时期,各诸侯国相继变法,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如李悝在魏国、商鞅在秦国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变法,废除了旧的世袭禄位制度,把禄位和宅田赏赐给对国家有功的人士,把国家的土地分给农民耕种。通过变法,各国的农业经济发展显著。但各诸侯国的国王为了争霸列国,大力扩军备战,征募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加大税收比例,阻碍并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孟子就是在这一社会、经济、政治极其复杂的时期,在和各诸侯国的国君讨论国家的治理时,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经济思想。

孟子认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必须优先考虑人民群众的利益。他不同意法学家以暴力的手段来统治国家,主张“仁政”,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为了确保“民为贵”经济战略的实施,孟子提出了具体的政策,他对梁惠王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认为,征用劳力要分清时节,不要误了农活,否则,就产不出足够的粮食,全国的百姓要挨饿,没有粮食也养不出精兵强将,国家安全就会收到威胁。实际上,人民群众的利益就是国家的利益,整体利益孕育于个体利益之中,只有他们的利益得到了保障,国家的整体利益才能体现出来。当前,我国在经济改革中出现的大量劳动力剩余现象,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他们的就业和生活,不能以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为由而损害了百姓的利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归根结底还是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因为国家的利益是由百姓的利益汇集而成的。

孟子提出,国家经济发展应建立在个体经济的基础上。他说:“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富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强调在经济生活中,要处理好个体经济和国家的整体经济的关系,国家制定经济政策,必须优先考虑个体经济的发展,让国民能够养家糊口,也就是意义上的发展民营经济,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当遇到凶年,政府应该赈济灾民,使之免于死亡。实际上,国家的富裕就是建立在每个家庭富裕的基础上的,每个家庭经济充裕了,整个国家自然就富强了。

在战国时期以及后来的封建社会里,帝王都拥有大量的园林,霸占自然资源,而不允许百姓进入、开发、利用这些资源,这无疑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孟子对齐宣王说:“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臣闻郊送之内,有囿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孟子认为,一个君王拥有土地是可以的,但不能太霸道,不让百姓进入到君王的土地上去从事经济活动。周文王的园林有方圆七十里,可他允许百姓到里面自由地打草、砍柴,逮鸡捉兔。把园林和百姓共同享用,百姓不但不觉得它大,反而觉得它小了呢。可你齐宣王的园林尽管才方圆四十里,比周文王的小多了,可你不让百姓进去从事经济活动,杀死一头小鹿犹如犯了杀人罪一般,这样的园林就像国土上的一个陷阱,老百姓是恐惧它的,所以觉得它太大了,没有才好呢。孟子基于民为贵的观点,强调物尽其用,要让百姓合理地开发国土上的一切资源,而这些资源不能为一些有特权的人给垄断了。

孟子主张通过低税收来培育实体。他提出了“省刑罚,轻税敛。”孟子把土地上的劳动者视为“经济人”认为国家的一切政策必须有利于他们的生产,保护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为他们生产提供便利的条件。为此,他非常推崇周文王的井田制的农业经济政策,百亩(合现制三十亩)为一田,九田为一井,一井的中间那一田为公田,收成归政府,四周的八田分给八户农民私有,收成归个人。一井上的八户农民必须先耕种好公田,然后才能到自己的一田上去耕作,这样就等于叫给政府九分之一的实物税。当时之所以这样低的赋税,主要是为了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发展农业经济。

孟子不像苏秦,采用的是强征暴敛经济政策,只重视搜刮民脂民膏,不重视培养为国家提供赋税的经济实体。孟子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的。只有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才能让他们为国家创造财富,才能为军队提供士卒,这是提升国力的必由之路。只有人民得到实惠,载富于民,国家富强,国库自然充足,才有能力保卫疆土,才有君王和百姓的安全,这是符合辩证法的,也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国家越是贫穷,越要减轻赋税。一只瘦牛挤不出多少牛奶,只有把它样肥养大,才能挤出大量的牛奶。缴税也是如此,必须通过轻赋税,培养充足的税源,国家才能从繁荣的经济中得到税收,充实国力。

孟子提倡农业经济的多样化。他倡导大力进行副业生产,他对梁惠王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蓄,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一个家庭如有五亩宅院,就要在上面种桑养蚕,饲养家禽家蓄,这样就可以使五十岁以上的人穿上丝织品的衣服了,七十岁以上的人就可以天天吃肉了,这就达到了生活的小康境界。由此可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农业经济政策,孟子早已提出。

孟子还对农业技术提出了改进,“深耕易米辱”通过深耕来使土地保持水分,通过轮作来提高产量。由此看来,孟子是名副其实的农艺师。

孟子关注经济活动中的生态平衡。孟子说:“数罟不入氵夸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林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认为,捕鱼狩猎要在合适的地方,不要到动物产卵的地方去,确保动物的繁衍。伐树也是如此,不可滥砍滥伐,否则就会造成水土流失,会引起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破坏农业经济。这和当今世界的休渔、休猎、划分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自然生态保护区的政策是吻合的。孟子所提到的农业、林业和渔牧业是当时的主要经济形式,他提出的如何发展这三种经济对当时的整个经济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篇4

在越来越重视国民素质的今天,如何在中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道德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作为人文学科,历史学科在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时,具有天然的优势。旨在分析如何利用新闻在课堂中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形势,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

关键词:

历史教学;人文教育;新闻

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今天,人们逐渐开始关注更高一级的国民素质。什么是国民素质?从专业的角度讲,国民素质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广泛意义上可以分为三大类: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具体而言则可以分为八种: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技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国民素质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人文素质,要提高国民素质,即要提高国民的人文素养。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也就更为重要。中学人文学科有着自己独特的学科特点,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的优势。就历史学科而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思也曾指出:“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历史学科通古鉴今,以史为镜,“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世界,给人一种道德判断、一种价值取向、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内在精神、一种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它教育人们怎样做人做事,怎样面对人生与社会,等等。”那么,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上渗透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呢?本文就如何利用新闻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进行浅显分析。

“新闻意味着新近一切发生的事情,人们感兴趣的一切事情,而且是其中十分重要、足以吸引和捕捉公众或者部分人注意力的事情。”遥远的过去发生的史实,与今天的新闻事件相结合,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人类历史的客观因素和因果联系,让学生真正了解,“人总是生活在具体的历史与现实空间中……人的自我本质的声称与发展要受到一定历史和现实条件的制约”。如,在讲必修三第1课《孔子与老子》时,我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作为导入新课的主题。北京奥运会的核心精神之一就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又绕不开儒、道思想。北京奥运会上慷慨激昂的击缶而歌、三千弟子诵读《诗经》、独特的太极图案等等都会让学生自然地联系到孔子和老子。所以,利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这一新闻事件,引导学生联想遥远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学、道家思想的产生,为什么这两种思想能够对中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两种思想能够有如此魅力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部分。将今天发生的事情和过去相联系,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深的自豪感,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这样的教学设计比空洞地高谈爱国效果相对要好一些。

在历史教学中,将新近的新闻事件联系教学内容,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动态,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如,在讲必修二第13课《交通与通讯的变化》时,恰好上课前的几天发生了北京的顺丰快递员被打事件。因此,在对交通运输业进行古今对比时,我展示的图片就是顺丰快递公司的宣传画,学生自然就想到了最近有关顺丰快递员被打事件,由此引导学生客观分析此次事件。通过分析,引导学生正确分析社会现象,形成明辨是非、客观公正的判断能力,同时促使学生理解和尊重他人,为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将新闻热点事件引入课堂,能够“使历史教学贴近社会现实生活,激励学生主动扩大关注社会问题的范围比较,增加学生与社会现实接触的途径”。又如,在进行高三的一轮复习讲授必修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与苏联的经济改革”这一主题内容时,由于学生对世界史的知识储备较差,因此,我用那段时间的一则比较有趣的新闻引起学生对俄国的兴趣,之后引导学生思考:俄国十月革命后是如何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经济政策应对国家出现的各种问题。在世界史讲授上,引入新闻,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世界史的兴趣,及时了解国际局势,因为,现代的“公民意识是正确的国家意识和世界意识的综合”。在潜移默化中,我们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意识。

当前,中学课堂中的人文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单纯的说教不仅不能发挥历史学科良好的人文教育功能,甚至可能引起学生的排斥。因此,新课程改革后,历史教师“必须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自然引申,启发渗透”,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的人文教育。

作者:王娟 单位:西安音乐学院附中

参考文献:

[1]周春寅.把握历史新课标,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文史资料,2011(6):149.

[2]美卡斯珀•约斯特.新闻学原理[M].王海,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3]杨吉兴,何咏梅,肖玉士.中学人文课程教学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

[4]曹明秋.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与社会问题、现实问题结合存在的问题[J].教育教学论坛,2013(48):123.

篇5

有竞争才有发展

在鹿特丹世乒赛上,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在自豪骄傲的同时,一些极具忧患意识的人也表示对中国长期垄断某项体育比赛可能会不利于发展的担忧,我认为这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垄断必能会造成不公平,打击选手的积极性,缺乏竞争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发展,竞争力越强,发展的动力越大。

曾经女排、乒乓球、跳水都是中国的“垄断项目”,可为了这些项目的长期进步与发展,我们不保留“核心技术”积极与其他国家的选手与教练交流与合作。不垄断,促竞争,使中国及世界的体育事业繁荣发展。在中国教练郎平的指导下,俄罗斯女排成绩骄人;在外籍教练米卢的辅导下,中国男足第一次成功出线!公平的竞争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在文化发展的道路上,竞争亦促进发展,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第一个也是最为瑰丽丰富的文化繁荣期。孙子提倡“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子主张“为政以德”;老子崇尚“清静无为”;庄子曾经梦蝶化仙;墨子力行“兼爱非攻,节葬节用”;韩非子开创“法、术、势”令人叹为感观止……。是竞争促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这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的文化“大一统”事情无法达到的高峰。

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道与理亦然。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国营企业逐渐丧失活力而成为国家财政负担,造成了不利于经济发展的局面,政府开始了大力阔斧的企业改革,创新地打破了单一公有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政策;以宏观调控为主,加大企业自主权;将深化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作为目标与重点,在竞争中,国有企业积极改革与创新,再次焕发了生机与活力。是竞争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宗教改革打破教会垄断教育,培养了无数启蒙运动的先驱;打破官窑垄断,民窑技艺更胜一筹;百家讲坛引起电视电视国家说教热后,后起之秀----文化中国、开坛等使国学热得以持续与发展……

竞争是发展的强大动力。在竞争的压力下,我们前进、突围、避险、拼搏……竞争不是成功的坟墓,而是成功的摇篮,有竞争,才有发展!

北京的符号——老舍与北京

我看见祥子手里拨弄着现洋,心中盘算着买车,嘴里念叨着自己的小九九;我看见王顺发忙着擦桌子抹茶碗招呼客人,手里拎着老北京的大茶壶,壶嘴徐徐吐着水雾;我看见沙子龙直视徒众一言不发,心中暗道“不传!不传!”,堂前老北京那支镖局长枪,静静倚立墙角,与主人遥相呼应……

读老舍先生的书,仿佛被书中人物引领着,游览北京的街巷,呼吸北京的气息,欣赏北京的色彩,聆听北京的节奏,感受北京的心情……老舍先生的作品,就是老北京的符号啊!

那是老北京的丝丝缕缕、点点滴滴。似一段京胡弦语,激越铿锵,余韵悠长;如一壶茉莉花茶,馥郁芬芳,回味无穷。

老舍先生虽然祖籍山东,可他却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更无比地爱着北京。他爱老北京的一切,在他眼中,老北京正如旧历年张贴的年画:喜庆、稚拙,又不失王者的大气;细致、精巧,更传达着文化的气息。于是,老舍先生的文字,老舍先生的名字,也因此成了北京的象征、北京的符号。

老舍先生出过国,留过洋,他自然懂得时代终究会推动“老北京”变成“新北京”,这是一种欣喜与哀婉交织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也常常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础—《四世同堂》的主人公瑞宣,喜欢逛八面槽、大栅栏、琉璃厂,可他也叹惋“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店铺都会消失”。正因为此,老舍先生在北京新时代的舞台上,努力创造着新北京的语言和形象,创造着新北京的符号。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

时代的车轮伴着巨响轰隆而行,身边的风景有如飘去的野姜花,旧的离开,新的绽放。真正的文化,那沉淀了千年的文化,被太多的纷繁取代。当今的文化生活又多又杂,这些杂而不精,多而不良的文化,成了正在成长的我们生命中不能承受的文化之轻。

武侠言情如今大行其道。古老的线装名著在书架中黯然无光,武侠言情等通俗文学却批着闪亮的精装外衣高高在上。不可置否,现在的学子们可看的书是十分广泛的,那个在昏黄油灯下抄书,苦苦问人借书的时代已经离我们太远太远了,随便走到喧闹的马路上,各种书籍便“历历在目”。这些影响,造就了一大批没什么能力却叛逆、独断专横的孩子,不禁令人叹息。

篇6

摘 要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对市场经济机制运作下各社会主体职能应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推进改革开放。

主题词 市场经济 市场机制 社会主体 职能

三十多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1994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改革的发展目标。市场经济机制的确立,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具有里程碑和分水岭的意义;从此,中国经济加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的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今日之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越来越需要中国。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社会经济改革积累了很多的经验和共识,对市场经济、市场机制的运作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市场机制下各社会主体职能及其运作规律的认识,包括政府、企业、个人及其它社会组织等;各主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参与社会经济的改革与发展。

一、对市场经济、市场机制的认识

市场经济作为人类至今为止一种最为有效的社会经济组织形式,是建立在社会各主体分工与交换的基础之上的;其动力来源与各不同主体之间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与实现;其意义在于促进各主体在开放、公平、竞争、效率等市场规律下,让每一个主体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之中,有效发挥每一个主体的功能和作用;市场经济的本质在于它改变了社会财富的生产方式、分配方式,并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市场经济,既满足社会生产在分工与交换的基础上实现效率的要求,又满足通过国民财富的再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要求,其中,前者功能的实现在于市场经济微观职能,职能的发挥主要由企业、个人来完成,后者功能的实现主要在于市场经济宏观职能,主要由政府职能完成。

市场经济的发展,专业性越来越强,分工越来越细,合作(协作)也就越来越紧密,各主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是相互关联、紧密合作,是共赢;而不是“一个人多得,就是另一个人少得的零和游戏”,是共同的富裕和幸福。

市场机制,即市场经济运作机制,是指市场运作规律、各主体职能划分及维系各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包括了市场规律、各主体及其职能、制度三部分。小农经济时代,由于个人或家庭等社会个体的作用(社会功能)有限,社会的运作由专制的皇权及其政府来运转;产业革命后,社会的运作靠市场机制来组织。由于企业等社会主体的功能增强,社会的运作不再仅仅依靠政府,企业、个人及其它社会组织等都是市场机制运行下的主体之一。市场机制不仅仅调节经济活动,也调节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市场经济在其运作过程中,也存在垄断、“市场不灵”等现象,即市场那只无形之手不能发挥作用的地方,这恰恰是政府职能发挥作用的地方。

二、对企业两面性的认识

企业作为市场机制运作下的一个主体,具有两面性,一是它的经济性质,具有经营职能;一是它的社会性质,具有社会职能。

1.企业的经济性质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对企业的产生、存在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他认为企业是在市场交易中替代价格协调机制下产生的,其存在降低了市场的交易成本,完成资源的配置、产品生产、财富的初次分配。“在企业之外,价格变动决定生产,这是通过一系列市场交易来协调的。在企业内部,市场交易被取消,伴随着交易的复杂的市场结构被企业家所替代,企业家指挥生产”。

市场经济体制的运作是市场通过价格变动,协调各参与市场活动的各交易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政府及其他行为主体,完成资源的配置、产品的生产、交易及收益的分配。

2.企业的社会责任

彼得・德鲁克在《公司的概念》中从管理学的角度,指出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工业社会的条件下,企业是社会稳定的基础,不是单纯的经济单位;企业是员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组织,不是雇主借以挣钱的机器。企业的目的不是利润,企业的目的存在于外部,存在于社会责任之中;利润是企业能否有效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结果,利润只是检验企业有无能效,有无存在价值以及能否存在下去的一个衡量指标。

企业肩负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的责任,企业通过组织运作实践培养员工的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为社会提供良好的产品或服务,这是企业的社会责任。现代企业就像一所社会大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并成为社会稳定和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

3.企业的社会贡献

企业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之一,企业的发展,为现代人类社会的文明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企业推动了社会的技术进步、管理进步、制度进步。

首先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是企业的发展造就了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在全世界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文化的发展上,以英语为标志,把西方文化推向了全世界,并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持久的影响。企业发展传奇对世界的影响,就像接力棒一样,从英国开始,在全世界展开。企业发展在美国的发展与成功,造就了自二十世纪初以来的美国霸主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日本的成功崛起,以及后来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都应该归功于上述国家和地区企业的成功发展,归功于该地区企业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传奇。

发达国家和地区企业成功、社会发展与进步的经验证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中国企业的成功发展。

三、对“人”的认识

始自于30多年前的中国改革、开放,体现更多的不仅仅是对生产资料“物”的解放,更多的体现是对“社会人”的解放,尤其是以农村家庭土地承包责任制为主开始的农村改革,其改革解放的不仅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劳动力得到解放,也就是说解放的是社会生产力部分中最活跃的“人”。城市改革也是这样,其解放的不仅仅是城镇的街道企业,而更多的是对城镇“无业”人的解放。“人”的解放,释放了受长期压抑的人的能量,搞活了农村经济,搞活了城市经济,搞活了整个国民经济。

回顾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和现代以英美为代表的现代西方文明的发展进程,我们应能清楚地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是基于这样的一个事实,春秋战国时期,以诸子百家为代表的思想上、文化上的多元、开放、交流,深深影响了其后两千多年的中国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同时,西汉时期,以董仲舒为代表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治治国思想,直接导致后来的思想禁锢,这一思想在明、清时期走向极端,致使中国闭关锁国,与世隔绝,直至清政府的惨败,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留下了百年耻辱史。然而同一个时期,开始于十三世纪后期的欧洲(意大利)文艺复兴,这是欧洲在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上的一次伟大变革,这直接导致了欧洲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的开始,造就了欧美200多年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政治等的辉煌,创造了现代西方文明。

改革开放,首先是要从思想上解放人,而后才能从物质上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政治等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个人与企业一样,作为市场经济下的最大的主体、最主要的参与者,是“经济人”,又是“社会人”,他们都存在理性的一面,但有时又存在非理性的一面。

四、对政府职能的认识

市场机制运作下的政府,其权力是有限的,政府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政府的功能在于维护市场运作机制(交换方式)的公平、公正秩序,并提供公共服务。政府的功能决定其权利也是有限的。

政府作为市场机制下的最主要的主体,其政府职能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所论述,“政府职能的划分和规定:第一,保护社会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任何成员不受其它任何成员的侵犯和压迫,即设立完全公正的司法机构;第三、建立和维护个人和小团体所不感兴趣投入的某些公共设施和公共机构。因为这些设施和机构产生的利润决不可能补偿个人或小团体的投入,尽管对于社会整体来说常常是不仅能回收投入而且还能得到大得多的利益。”

藏富于民、政府不与民争利,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和经济政策。社会投资的主体是企业、家庭和个人,而不是政府,政府投资基本退出盈利性行业。政府职能在于,为市场经济各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从管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稳定、应对公共危机、反对极端主义、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完善市场运作机制等。其中,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以间接调控为主,市场规律是调控经济的主要原则。

其实,腐败的产生就与政府职能错位、政府权力膨胀、对生产性资源、资本等拥有更多分配权有关。斯密语:“个人对私利的追逐演变到政治、政府部门对利益的追逐,这将是国家、社会的悲哀”。

五、对市场经济制度的认识

现实的中国,人的逐利行为是野性而非理性的,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是契约经济,是制度经济。必须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大治靠法,靠制度。

市场经济制度,反映市场机制运作规律,规定各主体应该干什么,规定市场机制运作的各种关系;还包括民主、法治、政治体制等内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合宜的经济制度维系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效率和秩序,并能健康促进、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关于英、法、荷、西、葡等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比较,产生不同结果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就是各国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增长的“制度设计与安排”因素不同,产生的最终结果也就是不一样!这也就是过去的两个多世纪英国的强大、其它国家的衰落及美国崛起的原因。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2011年欧债危机发生后,面对危机,美、欧都在进行积极、渐进的改革,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其防范、改善、利用危机的缓冲带。可以预见,随着危机的解决,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社会经济会得到一个健康的成长。面对历次危机,成熟市场经济国家,按市场规律进行调整,其中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尊重及其体制、制度设计,就像是一道缓冲地带,从而使社会、经济避免大动荡的发生。而同样面对危机,中国惯用的只有政治、行政这道闸门。

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的设计与安排,应包括对市场经济机制的再认识与探讨,这也是近代英美发展成功的关键。这包括产权制度、分配制度、管理制度、技术与创新等制度体系;制定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市场经济运行的各项标准体系,建设良好市场运作环境和秩序。

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我们就应该对市场经济、市场机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三十多年前,“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策略是在对实行“计划经济”或是发展“商品经济”的一种不确定性选择,是一种无奈的尝试;今天的改革开放,面对旧有势力、既得利益的阻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认识,逐步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推进文化、社会、政治等体制改革。

参考资料:

[1][英]亚当・斯密著.国富论.唐日松等译.华夏出版社出版.2005.1.

[2][美]科斯著.企业的性质.盛洪译.

[3][美]彼得・德鲁克著.公司的概念.慕凤丽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2006.4.

[4]吴敬琏著.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