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快速跑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体育快速跑教学反思,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初中体育快速跑教学反思

篇1

各项中任选一项进行测试

常州市体育中考的项目比较多,基本涵盖了初中体育教材的内容,并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学生可选择的运动技能类的项目较多。我们欣慰地看到,参加常州市体育中考的学生神情轻松,考试成绩有很大的提高,学生的体质也得到了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水平。

常州的体育中考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开放性

常州的体育中考自1992年开始实施以来,是在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中走过的,具有很强的开放性。体育中考对于常州市甚至全国的中学来说都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因此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前行。回顾常州市的体育中考走过的17个年头,积累许多有益的经验。

1992年常州体育中考的指导思想是促进体质健康,所以考试项目的选择还局限在传统的田径项目中,确立50米快速跑、铅球、立定跳远为中考内容;93年增设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允许学生在耐久跑和50米快速跑的项目内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第一次尝试了选择性考试。2000年常州市体育中考把“跑、跳、投”老三项考试项目改为球类技能项目、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运动体能(身体素质)、平时成绩测试,这是对体育中考的一次大胆尝试,是对学校体育认识更加深入的直接体现,并且第一次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即对学生初中阶段三学年的体育成绩进行评分,计入平时成绩部分。至此,常州市的体育中考制度初具雏形。到2004年,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了忽视增强学生体质和淡化运动技能的现象的问题,常州市的中考引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的内容,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三选一进行测试。2006年又对体育中考各项考试内容的权重进行了改革,并形成了目前所进行的体育中考内容模式。

可见,常州的体育中考是在不断的改革之中,这种开放性的体育中考制度是符合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

二、人性化

常州的体育中考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人性化。首先,学生可选择的考试项目是多样化的,这是对学生兴趣尊重的最直接表现。另外,还采取单项加分制度,极大地鼓励了那些有某项运动专长的学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常州体育中考的人性化也表现在区别对待身体情况特殊的同学。常州市规定,对残疾、小年龄、因病免考、缓考的学生分别制定减试、免试、缓试和降标政策。

另外,学生参加考试的考场设置得也比较合理,让各校参加考试的学生可以就近参加考试,减少学生的劳顿之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地完成体育中考。

常州市把体育中考看做是为学生服务的手段,考试作为人才选拔的功能在体育中考中已经慢慢淡去,正在向发挥考试对教学评价功能和学生健康促进功能、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的功能转变。

三、持久性

常州市体育中考的持久性是指体育中考对学生的测评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几个项目的测试,而是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过程评价的分值占了总分数的接近40%。也就是说,体育中考非常注重对学生评价效果的持久性。

篇2

初中体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一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所教的是八年级六个班,每个班人数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数差不多个半,绝大多数学生身体健康,无运动技能障碍。学生都喜欢运动,但身体协调性差,肥胖等,学习动作不协调。学生身体素质中的硬性指标,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等素质较差;灵敏、协调等软性指标明显不足。个体发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较差,在此类教材教学是要多加注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于大幅度提高,这是体育练习成败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体育教学工作,传授基本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和体育技能,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体育文化知识,在传授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让每个学生都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教材内容有: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田径:跑、跳、投;体操,球类:篮球、足球;身体素质练习。

教材的重点:跑中的快速跑;跳跃中的跨越式跳高;体操中的单杠动作;球类中的控球技术;

教材的难点:蹲踞式起跑;跳跃中的起跳环节;球类中的人球结合。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使学生初步认识自己的身体和掌握锻炼身体的简单知识及方法,学会一些体育卫生保健和安全常识,培养认真锻炼身体的态度。熟练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广播操。

2、初步学习田径、体操、球类等项目的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3、“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是我们的目标,在体育游戏中不断地尝试与体验、练习与思考、互学与互评,感受体育运动的乐趣,体会体育运动的益处,体验到战胜困难、获得进步的成功喜悦。

四、教学措施

1、适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信息。

2、营造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运动环境。

3、根据学生年龄特征,采用兴趣化和多样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发挥游戏、竞赛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在自主游戏中练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4、根据学生实际,不断变化练习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5、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勇敢、顽强、朝气勃勃和进取向上的精神,启迪思维,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初中体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二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南,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校的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越上一个新台阶。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作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坚持“健康第一”的宗旨,把学校体育工作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部分,以科学的管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健康发展,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学生体质学生健康标准》。创建“主动参与、强身健体”的健身氛围,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新的一学年开始了,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体育教师,己尽快入了角色。为了使教学过程中的体育课开展得有条有理,使学生创新的学习方式有所进展,为此拟定了本学年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二、教材分析

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体操、游戏、篮球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

三、学情分析与具体措施

授课时数根据我校校历安排和学校要求,本学年共讲20周,每周体育授课为6学时,共120学时。上课过程中,若因场地,天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将临时调整。以基本体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时跑、立定跳远、铅球、身体素质训练、篮球比赛等。另外在上课过程中多做一些辅练习,如发展耐力速度的定时跑,定距离跑;发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台阶、免子跳等;多上速度力量练习和耐力练习的课(跳跃性、耐力性的反复练习)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力量的发挥。并采用小重量和不负重量的方式,通过协性练习和提高动作速度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力量。每次授课一个到二个主教材(如:跑步或;立定跳远)其余(如篮球、队列队形、身体素质)训练将作每次课的准备部分内容。每节课都争取有一个或两个小游戏。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我们教师在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的基础上,应该努力培养学生。主动进取的态度,掌握好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规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讨,去理解,去发现。去创造。将学生身心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在不断克服困难体验运动乐趣;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态度,通过从事适宜的运动,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增强体质,培养坚强的意志。

初中体育教师学期工作计划三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课标精神,根据我校工作计划,制定体育组工作计划。严格按照中学体育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以课程改革为指导,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注重学生创新意识、自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教学研讨,从而不断促进教师自身业务素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与目的

1、强化常规教学管理,做好体育常规教学安排

(1)加强备课管理

要求体育教师全面深入地研究把握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写好每一节课的教案,教案的书写要符合学校要求,并提前一周备出课堂教学设计。

(2)要认真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要根据总课时数、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合理的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并积极做好体育档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

(3)上好每一堂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要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更好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4)加大体育教学检查力度,完善教学测评制度

要进一步完善教学检查制度,严格规范教学行为。每周检查备课情况、和上周教学反思,以促进体育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和共同提高。

2、开展好教研活动:

(1)根据课程改革精神,认真组织体育教师学习,全面了解,领悟课改精神,实行新课程标准,组织上好体育课。

(2)积极的向学生宣传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学校课外体育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在课外活动时间里都能动起来达到体育锻炼的效果。使学生和老师都能处在有张有弛的学习与工作状态中。

(3)组织研讨学校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促进校运动队制度的完善与训练的高效性。

(4)继续抓好校广播操的质量。严抓进退场队列队形,加强全校师生对广播操的认识态度。

(5)继续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习惯对自身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6)组织教师开展优质课达标活动及听课评课活动。

(7)充分做好各项运动队工作,制定训练计划,抓好训练,作好比赛前的训练工作。

篇3

摘 要 本文研究的是初中田径教学活动中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的相关问题。文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分析了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如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接力跑教学中,科学、巧妙的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并得到了以下结论:小组成员之间的良好的合作,能够对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的意义、掌握团队合作的方法,进而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发展;最后,体育任课教师应发挥主导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交往的平台和合作的机会,促进学生交流合作的有效开展,并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

关键词 田径教学 初中 小组合作学习 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随着现代教育思想的进步和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推行,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成为了体育课堂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性因素之一。而在综合能力素质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现代社会中,合作已经成为了人们社会行为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重要内容。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身心健康的人才。但是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优越,而且多以独生子女居多,与人合作的意识也相对较差。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就成为了日常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笔者通过在体育课堂上,巧妙的运用田径教学中接力跑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不但取得了强身健体的功效,还有效的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笔者下文将以案例的形式对此进行剖析,希望能对初中体育教学有所启发。

二、案例描述

在开展本次,接力跑教学的过程中,课程的主要目标有两个,分别是:

(一)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习并掌握在快速跑动的过程中,完成传接棒的技术动作和技术动作中的相互配合,积累生动真实的田径运动经验。

(二)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发展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如下:

本次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4*100米接力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我首先根据学生之前的100米跑的测试成绩,将学生进行了科学的分组。在分组之后,小组中四名学生的平均成绩是大致相等的。也就是说每个小组的组员的整体水平是基本在同一个水平线上的。但是每个小组内容,四名学生的成绩是有所差异的。

在实际的课程教学活动开始后,我并没有着急向学生讲授4*100米接力跑的动作要点、动作要求等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向学生讲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4*100米的比赛情况,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了评论和分析。在讲述和分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4*100赛事情况的过程中,学生表现的跃跃欲试、十分活跃,并不断的针对赛事中的失误出现的原因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而使得教学气氛明显的活跃起来,而且学生的注意力也都因此而变得非常集中。而我正好借此引导学生将关注点放到了团队合作上来,让同学们通过分析和讨论主动发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进而为整节课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后,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已被充分调动,且对团队合作意识有了一定认知的基础上。我带领学生做了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准备活动,让学生身体的各个部分都充分活动开来,以尽可能的避免教学活动过程中运动伤害事故的出现。

在这之后,我按照课前的准备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向学生讲解并示范了基本的教学要点和动作要领,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与学生一起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引导学生进行了原地摆臂练习等相关内容的练习。以达到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的目的。在此过程中,体育任课老师一定要注意观察,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评,以保证学生动作的规范性和协调性。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练习,并在练习之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分工,最后以所分的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成绩测

试,测试之后发现以下几种情况:

情况一:测试的最终成绩,比小组四个人的平均成绩要好。

情况二:测试的最终成绩,与小组四个人的平均成绩基本一致。

情况三:测试的最终成绩,比小组四个人的平均成绩要差。

然后我针对测试的成绩,各个小组进行了点评。我首先对测试中出现的第一种情况进行了分析,之所以会在测试中出现第一种情况,这与小组成员之间的高效合作肯定是不可分割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有效的合作,让小组各成员的能力得到了超常的发挥,并且取得了1+1﹥2的效果,因此,在肯定了学生的技术动作标准规范、分工科学合理之后,重点对小组成员之间优质高效的合作学习成效进行了点评和表扬。而针对测试中出现的第二种情况,对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效果和学习任务完成情况也进行了相应的分析。一般来说,第二种测试情况的出现,也证明了小组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也是比较有效的,小组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帮助、相互合作,让各个同学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而第三种情况,实际上则是1+1﹤2的情况,这说明,小组成员之间的人际合作能力和合作学习效果是最低的,鉴于此,我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着重分析,从而让学生主动认识到、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并通过总结提炼,让学生逐渐掌握团队合作的方法,进而让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发展。

三、案例评析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如何让学生在异质分组(异质分组:小组成员之间学生的水平和能力是不同的,有差别的)的情况下,让学生积极、主动、能动的参与到合作中去,进而培养其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首先通过一系列的铺垫让学生对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方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并令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得到了有效的激发。从而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团队意识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然后在此基础之上,又通过学生的合作实践,以及之后对他们的合作成绩的点评,让学生对团队合作的意义、方法等相关内容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四、案例反思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发挥合作的力量,集思广益、共同进步,才能取得最理想的成效。对本次课教学进行分析和提炼后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小组成员之间的良好的合作,能够对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从而有效的促进了整体学习效果的提升。进而凸显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让学生的充分意识到团队合作的意义、掌握团队合作的方法,进而有效的促进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最后,在整堂课的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应发挥主导的作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交往的平台和合作的机会,促进学生交流合作的有效开展,并根据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点,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 冯晓劲,王喆.田径运动在学校体育全面实施健康教育中的地位与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科技.2002(01).

[2] 匡香红,秦建锋.中学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