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理论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9: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救护理理论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急救护理理论知识

篇1

[关键词] 长尾理论 客户价值 个性消费

一、长尾理论的内涵与实质

长尾理论来源于根据亚马逊书店和在线音乐下载网站数据,根据统计,亚马逊有超过一半的销售量来自在它排行榜上位于13万名开外的图书;美国最大的在线DVD影碟租赁商netflix公司有五分之一的出租量来自其排行榜3000以外得内容;而在线音乐零售商Rhapsody排行榜1万名以外得曲目,下载数量甚至超过了在排行榜前一万名的曲目。学者克里斯・安德森告诉我们,商业和文化的未来不在热门产品,不在传统需求的头部,而在于过去被视为‘失败者’得那些产品――也就是需求曲线中那条无限长的尾巴。长尾理论的出现,根源于现在商业社会的巨大改变,互联网得出现和个性化消费的兴起,打破的传统的消费观念。20年前,知名社会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语言,“不再有大规模生产,不再有大众消费,不再有大众娱乐”,取而代之的是个性化的生产,创造和消费,如今这个语言已经变成现实。

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立足点是资源稀缺,所以十九世纪以来,二八定律一直是商业中得黄金法则,不过时代变了,互联网新经济模式决定了今后社会得生产形态必然是走向丰饶,新兴长尾理论向二八定律发起了全面挑战。

所谓二八定律。其在营销活动中的含义就是大约两成得客户创造八成的利润,或者是大约20%客户的销售额占总体销售额得80%,但是这个结论是来源于传统客户价值观念的统计,但是目前的营销环境已经和以前的客户观念已经大不一样,更多的个性消费和充分的信息获取度,使得二八定律的局限性越来越突出,长尾理论的出现正好可以解释为何传统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二八法则的失效。

二、长尾理论产生的基础

过去由传媒主导公众口味得方式正在逐渐淘汰,多元化的消费文化使得大众化的口味实际上是不对称的供需关系的产物,是市场对产品分销能力不足的回应。如今,大规模市场已经粉碎为无数小市场。在丰饶年代,选择权更多在消费者手中,个性化消费时代将逐渐成为主流。长尾理论产生的基础就是个性化消费时代信息的充分获取。当前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普及为长尾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信息化主要特征就是以计算机普及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只要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就能与世界同步,同样在信息时代,对客户关系管理这除了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的传播模式比如利用电视和平面广告来有效传递口碑,而且要更善于充分利用网络和计算机,锁定和发现自己真正得客户,实现有效率和有效果得管理客户,进而管理好市场。

任何研究以及由研究而推出的结论都有其局限性,在市场选择不充分的条件下,信息的流通一定是很没有效率的,就会导致产品和品牌的推广受制,就有可能形成两种情况:其一,市场高度集中,区域性非常明显;其二,客户被动接受,推介几乎没有作用。在理论上以财务分析为基点,利用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公司可以很轻松得获得每位客户对自己产品的消费信息,比如消费数量和消费频率,同时也可以利用现代得计算机网络,获知客户是如何得到产品信息以及通过何种渠道购买,在充分的数据处理基础上,甚至还能预测客户的消费时间。对于深层次上的客户价值问题,康涅狄格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V・库马尔和康涅狄格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安德鲁・彼得森在2008年就客户终身价值和客户推介价值做过一次研究,其研究对象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客户,利用的工具就是数据库技术,其重要结论之一就是客户终身价值最高的客户其客户推介价值却非常之低,而那些热衷于为公司推荐新客户的客户,其客户终身价值确明显的偏低。

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初级阶段的硬件配备,开始进入信息化平台的搭建和适用阶段,并且已经有很多的大企业开始使用比较成熟的软件管理系统和办公系统,比如目前市场上比较多见的金蝶和用友,但是更多的企业却没有能真正的意识到这个方向对于企业营销尤其是在客户管理方面的重要性。

三、基于长尾理论视角的客户价值分析

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一个经典概念:客户的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二八法下,这个概念预示着20%的客户提供企业80%的市场份额或者80%的利润,引入长尾理论之后,企业或者组织将同时重点关注整体客户。

下面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如何判断CLV。

假如一家公司分析获得新客户得成本:

平均每次销售访问的费用(包括工资、佣金、津贴和其他开支) 300元

使一个潜在顾客转变为现实顾客平均所需要得访问次数×4次

吸引一个新客户得费用1200元

这个1200元的数字是低估得,因为我们没有把广告、促销、计划等发生费用计算在内,而它只是转换预期顾客到现行顾客得一小部分费用。

现在假设公司平均得顾客终身价值估计如下:

顾客年收入 5000元

平均忠诚年限 ×2年

公司毛利 ×0.1

顾客的长期价值 1000元

这两组数据的结论很明显,就是开发一个新客户的成本很可能高于这个客户的终身价值。但是,任何一名客户得价值不仅仅来自他所购买得商品,在当今这个人与人之间联系十分紧密的年代,客户体验您的产品,以及客户在他交际圈子里面的评论,同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目前很多公司在制定营销政策的时候,都会通过承诺利益来激励自己得客户成为这种产品的推销员,但是企业的愿望如何评价,尤其是当前营销环境和客户消费观点的个性化趋势明显的情况下,如何来对客户价值做正确评价,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准确计算出客户的推介价值。

美国劳伊库马尔・问卡泰桑(Rajkumar Venkatesan)和康涅狄格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在文章A customer lifetime value framework for customer selection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strategy (Journal marteting.2004.10),详细介绍过有关客户推介价值模式的论证,其公式引用如下:

实现客户群(customer base)价值最大化的关键,是确定每位的价值有多少来自他的购买行为(终身价值)有多少来之他推介新客户的价值(推介价值),两种价值都是眼用现金贴现法(discounted cash flow)计算。

客户的终身价值(CLV)等于他为公司所创造利润的现值减去公司对他进行营销所付出成本的现值,用公式表示如下:

其中CLVk表示客户的终身价值;

CMk,n表示客户k在第n次购买时为公司带来的预测利润值 ;

r表示贴现率;

Ck,q,1表示在第一年通过方式q对客户k的单位营销成本;

Tk,q,1表示在一年内通过方式q与客户k解除的总次数;

pk表示预测客户k的购买频率;

j表示到预测截止的总年数;

zk表示客户k到预测期限截止时的总预测次数。

面对现实客户群,我们必须做更深一度的研究,那么计算客户推介价值便是上文所说的有效方式,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表示对未来进行预测的时段数量(如年数)

Asy表示由于推介才购买公司产品的客户y所带来的营业利润

asy表示推介客户y的成本;

n1表示没有推介就不会选择该公司的客户数;

n2-n1表示本来就决定购买的客户数;

Msy表示挽留被推介客户所需的营销成本;

ACQ1sy表示对于获得内有推介就不会选择该公司的客户,公司做所节省的营销成本;

ACQ2sy表示对于获得本来就决定购买的客户,公司所节省的营销成本。

以以上两个公式为基础,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教授V・库马尔和康涅狄格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安德鲁・彼得森对美国9900名电信客户和6700名金融业客户进行了详细跟踪调查。在给出这个调查的结果之前,必须要了解下面的客户价值矩阵:

客户价值矩阵概念:客户价值矩有两个维度:客户终身价值和客户推介价值,时间限定为一年之内,则两个维度的交叉可以得出四个方块如下图:

其中富裕者表示终身价值高但是推介价值不高的客户;

吝啬者标志终身价值和推介价值都不高的客户;

宣传者表示推介价值高而终身价值不高的客户;

冠军表示终身价值和推介价值都高的客户。

利用这个矩阵,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以上调研的结论:

在电信公司的9900调查对象中,一年后按照终身价值和推介价值有如下数据:

以上数据结合客户价值矩阵可以有一下统计结果:

富裕者的客户终身价值高于均值514的比例在为30%,其客户平均终身价值为1211美元,而平均推介价值为60.67美元;

宣传者高于平均推介价值395的比例同40%,其客户平均推介价值为892美元,而平均客户终身价值为273美元;

在吝啬者的客户角色,其客户平均终身价值为215美元,其平均推介价值为64美元;

冠军得角色按照客户终身价值和推介价值之和按照降序排列,取中位数462美元,那么客户推介平均价值为610美元,而平均客户终身价值为682美元。

以上的结果对比分析可以明显看出客户的终身价值和推介价值之间没有多大的关系,因为统计结果显示冠军的终身价值没有富裕者高,而且冠军的推介价值也没有宣传者高。

四、基本结论

客户价值包涵客户终身价值和客户推介价值,以上的分析结论结合新兴的长尾理论不难有以下的结论:忠实消费者不愿意推荐,而愿意推荐者不是忠实消费者,而且消费者的个性化趋势明显。这些结论也正是当前客户价值组成的特点。并且预示着企业需改变营销思维,还能带动新一波商业势力之间的博弈的。易趣、雅虎、亚马逊、GOOGLE、阿里巴巴等新兴势力的崛起,都可看到长尾理论的身影。未来长尾理论不只影响企业得战略,也将左右人们得品味与价值判断。小众文化将有越来越多的拥护者。企业和组织充分理解并利用长尾理论,有助于在未来商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准确参照长尾理论理解客户价值的组成,对于延续产品与服务的生命周期,更好的开拓和管理市场都具有实质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2

本文针对互联网行业特点以及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出发,研究了当前互联网行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现状及存在的缺陷,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角度分析,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以期为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相应借鉴。

互联网行业知识型员工员工激励

互联网行业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使其员工相较于传统企业,工作具有更高自主性、创新性,他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术为企业创造巨大价值,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为企业赢得竞争。“在管理者从事的工作中,激励和奖赏员工是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活动之一。”激励是管理过程中鼓励员工实现组织目标的的重要手段,互联网企业应当结合知识型员工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激励策略对员工进行激励。

一、知识型员工定义

“知识型员工”这一概念率先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提出,即“掌握和运用符号或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员工”。在这一概念基础上,其他学者又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给出了自己关于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如:张向前(2003)认为知识型员工是一个企业组织中脑力劳动贡献高于其体力劳动贡献的劳动者。杨杰(2004)通过研究发现,知识工作者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他们实质上就是从事知识性工作的人。从这些定义本文认为,互联网企业知识型员工是在企业中具备专业素质,掌握专业技能,通过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从事具有创造性,创新性工作,为企I增值的人。

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经典的需求层次理论,奠定了激励理论的基础。该理论有两个基础的论点:一、人的行为是受需求支配的,当需求完全被满足后,将会失去产生行为的动机。需求未被满足的时候,激励会发生效用,激发行为动机,“激励就是激发、鼓励、维持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奋勇前进的心理过程”。二、人的需求是有层次性的,人在基本需求获得满足后,才会迫切寻求更高层次的需求。马斯洛将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需求的层级依次上升。人的需求具有差异性,基于此我们可以根据互联网企业知识型员工独有的特点及需求特征,分析当前激励机制的缺陷并加以改进。

二、互联网行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1.员工素质高,专业能力强。与互联网行业工作内容相匹配的是员工的高学历,高知识以及专业技能。

2.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突出。互联网行业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他们需要持续学习的能力来补充新知识,同时,网络环境的复杂多变需要他们具备突出的创新能力来应对变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众所周知互联网企业的薪资水平高于一般行业,因此他们面临的需求不再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较低层次的需求,同时他们的工作内容要求的技术含量更高,知识运用更复杂,他们更追求的是参与大项目,渴望自己的技术成果被认可,他们的需求层次已经上升到尊重和自我实现两个较高等级上。

4.工作内容偏无形,绩效难以考核。有时候是一个产品创意,或者一个新的创新思路,同时个人工作内容大多是承担项目中的一部分,绩效考核中难以完全准确量化个人的工作业绩。

三、我国互联网行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现状

(1)财务激励。目前大多数互联网企业中知识型员工的薪酬结构大部分由基本工资、奖金、津贴等形式构成,少部分的员工持有股票和期权。

(2)非财务激励。除了财务激励,带薪休假、出国旅游、精神激励等一些非财务方面的激励形式也常见于我国的互联网企业。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最高层次的满足是精神层面,这一需求能大大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有时候对一个员工采用精神方面的激励可能会比给予他物质上面的激励有更好的效果。

四、我国互联网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1)激励机制缺乏针对性。与传统行业不同,互联网行业的知识型员工在个体特征、工作特性等方面具有独特性,但大多数企业沿用了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采用传统的薪酬激励手段,缺乏针对“人”的创新薪酬激励模式,互联网知识型员工频繁跳槽的一大原因是薪酬激励不足。

(2)绩效考评标准难量化。互联网企业知识型员工工作富有创新性,绩效考核难以量化,常有团队合作完成项目,成果难以精确化到个人,个人薪资待遇与绩效的不完全匹配导致知识型员工工作缺乏长期的动力,影响激励的效果。

(3)激励方式不均衡。无论侧重财务激励还是非财务激励或者两者并举,应从公司员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当的丰富激励形式,可以通过一定的差异性,保证激励的有效性。

五、改善我国互联网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

(1)创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及激励方式。尊重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在保持公平的薪酬激励的基础上,为他们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工作,舒适的工作环境,享受工作。

(2)建立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及优秀的企业文化。以公正的绩效考评结果以及对员工能力、态度等的客观评价为依据,实施薪酬、晋升、培训等激励方式,保障知识型员工感受公平竞争的同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451.

[2]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66-68.

[3]张向前.知识型人才内涵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04:504-510.

[4]杨杰,凌文辁,方俐洛.关于知识工作者与知识性工作的实证解析[J].科学学研究,2004,02:190-196.

[5]汝华琴.浅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员工的激励[J].才智,2009,03:98.

篇3

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并且许多科技产品已经在教育领域中大放异彩,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其中之一。它集“原始黑板便于书写”和“普通投影方便展示”于一身,并且有着许多独特的功能,在促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尝试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成为了信息技术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课有效教学良好途径。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促进有效教学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1、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促进教师有效的“教”。其一,多层次的屏幕扩大了白板呈现信息的容量。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提供了类似于黑板上板书的空白区域,还提供了可对当前一屏或过去任何时刻保存的板书内容及插入的图片进行编辑的功能,并且可以将每一屏的内容保存成多种格式的文件,在课堂中根据需要再次进行相应的展示。

其二,易拖拽的资源库与即时录屏功能丰富了信息的展现形式。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有丰富的资源库,包括各种图片、图表、地形、地图、视频、音频以及Flash课件等不同形式的资源,资源范围涵盖各个学科,以多种不同的资源呈现方式支持信息展示,而且资源库支持自主编辑。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动态生成的丰富资源。教师还可以通过屏幕录制功能将自己或学生的操作录制下来,反复重现,便于学生学习和评价。

其三,操作的方便性和资源的易取性有助于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相对于多媒体投影技术只能支持教师展示预先组织好的、高密度结构化的数字化材料,交互式电子白板能支持教师在准备的材料前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和编辑加工,能在多重交互的环境中灵活应对活生生的课堂教学,这样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其四,支持重复运用课程资源,有助于节省备课时间。交互式电子白板支持存储板书内容,供今后使用,或与其他教师共享,资源重复使用率高,易于分享。这样,教师备课的时间就会逐渐减少。

2、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促进学生有效的“学”

其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课堂有丰富的、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常常充满乐趣,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吸引注意力,促进学生学习行为的发生。

其二,有助于营造互动和协作情境。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教学活动,往往需要通过在板前操作来实现,这样就很容易形成一个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核心的交互情境,在教师的引导下,所有学生能够很快融入到这一情境中,更有利于形成小组协作的学习模式。

其三,有助于促进课堂中交流行为的发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电子白板,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探究能力。比如学生可以走到白板前,用专用的电子笔或触屏操作在板面上进行书写、标注或演示,电子白板成为了学生展示个人成果并与其它同学进行讨论交流的有效工具。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促进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教学探究

1、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而形象。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抽象且分散,知识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有的模块自成一体,不像数学等学科知识之间是递进的,螺旋上升的关系。比如计算机硬件知识、软件知识、网络知识都是模块化很强的知识体系,每个模块中又包含许多分散的小模块。让学生记住这些零散的知识模块,就需要想方设法加深学生的印象和学习兴趣。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能够把需要讲解的抽象知识利用视频、动画等手段进行形象展示,最为主要的是可以对这些素材进行现场操控,比如编辑、缩放、旋转、投影以及较复杂的交互操作。既使课堂变得兴趣盎然,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2、在课堂中增加操作与展示环节。以往的理论知识课堂多采用教师讲授演示,学生听讲记录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缺乏操作与展示的机会,这与信息技术学科的性质是相悖的。利用电子白板的手动拖拽和多窗口功能,能够使得尽可能多的学生拥有操作和展示的机会。比如在讲解计算机软硬件的组成时,可以让学生在白板上将各种软硬件图片进行拖拽分组或模拟组装电脑,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常见软硬件的识别与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展开活动,每小组一个新建版面,分别进行操作和展示,最后通过教师和学生点评,给出各个小组的合理评价。这样一来,电子白板在课堂中就会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学生在这个平台和氛围中,能够积极参与,兴致盎然的有效学习。

篇4

【关键词】 急救培训; 低年资护士; 能力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优质护理服务的稳步推进,再加上医疗护理模式的转变,护士已经由单纯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护理,甚至在急救时更多的参与治疗,有较强的应急能力,包括快速识别、应变、抢救处理、良好的协调能力等。这就对护士的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但近年来,本院不断扩张床位,加之高年资护士离职率的增加,使护士呈现低护龄化,低年资护士约占全院护士的50%,她们存在临床经验不足、应急能力缺乏的现象,有很大的护理隐患。为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满足临床急救技能的需要,本院护理部于2011年6月开展理论-操作-模拟演练式培训,提高了临床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急救意识。现将培训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加培训人员为郑州大学洛阳中心医院护士,共计688例,男8例,女680例,年龄22~32岁。学历均为大专以上。

1.2 方法 培训方法分为3级,即理论-操作-模拟演练式培训。一级是急救护理理论知识培训考核,由护理部命题考试,85分为合格[1]。二级是急救技能考试,由本院操作质量控制组负责培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心肺复苏、心脏电除颤、气管插管、简易呼吸气囊应用,93分为合格。三级是急救模拟训练,由护理部牵头从全院挑选有丰富急救临床经验的护士长组成,设定模拟现场,对护士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处置能力、抢救配合能力进行考核。对全院688名低年资护士分别进行了理论-操作-模拟演练式培训,培训前后进行统计。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培训前后技能考核错误率及急救意识综合能力合格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 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3 讨论

在实际工作中,护士掌握急救技能,提高急救意识非常重要,护士与患者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常常是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变化的最先发现者或知情者[2]。当医生未到达急救现场时,护士应对病情作出初步的判断,并按危重病抢救操作流程,早期进行正确的抢救。事实上,抢救的成功与否,不仅与患者的病情、医生的业务水平有着直接关系,更与护士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有着重要的关系,而且,在某些情况下,护士对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护士要熟练掌握急救技能,必须定期训练。众所周知,每位护士在单独值班前都或多或少的学习并且练习过急救技术,但在重危患者较少科室工作的护士,随着时间的流失,很容易遗忘急救护理技术操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偶尔遇到又表现出措手不及,主次颠倒、模棱两可的现象。现代急救医学要求护士在急救时对危重患者能够做到快速评估病情、果断决策,各种操作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开展理论-操作-模拟演练式培训使护士能系统、完整的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性[3]。本文结果表明,参加培训后的低年资护士理论水平、操作熟练程度及应急综合能力考核评分有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成长具有实践性和晚熟性的特点,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掌握、积累和提高[4]。通过模拟急救现场,要求低年资护士将片段知识融会贯通起来,运用理论知识综合评估病情变化,其即刻判断处置能力得到了提高,抓住急救关键环节,提高了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对危重症的预见性和病情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秀荣, 张利岩. 三级流程式急救教学培训的效果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12):741.

[2] 韩春玲,王斌全,吴晋普.现代急救护理[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李何玲,胡宁娜,冉利.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提高护士沟通能力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6(1):43-46.

篇5

【关键词】急救护理学 翻转课堂 微视频

【基金项目】E-learning环境下翻转课堂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年度课题,课题编号:JG16EB034。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56-01

随着大规模慕课、 翻转课堂、 移动学习等新模式迅速发展,现代学习模式发生重大的变化。《急救护理学》是中专护理专业的一门临床实践性很强的主要课程。围绕着如何强化W生的急救护理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拓展学生网络学习方式,将“翻转课堂”学习模式引入《急救护理学》 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翻转课堂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先学后教”。课前教师提供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的观看和学习,课上师生一起互动实现探究答疑、释疑解惑、 系统梳理、拓展知识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

2.在教学中翻转课堂实践

2.1前提条件

翻转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具备以下基础:

(1)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QQ、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广泛应用。

(3)智能手机的普及,为学习提供了最直接的学习终端。

2.2准备课前先学内容

2.2.1 设计教学目标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不能是教师或教育工作者。例如《心肺复苏术》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目标:

(1)明确心肺脑复苏的重要意义。

(2)熟练掌握心肺脑复苏的技能。

(3)熟记心肺复苏的程序、成功与失败的指征。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急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增强责任感。

2.2.2设计典型病例。

为了让学生课前学习有的放矢,能够准确了解学习内容重点难点,教师课前设计典型案例。例如《心肺复苏术》课前设计病例:王某某,女,18岁。2015年9月14日下午15:20左右,因在校军训中突然倒地,呼之不应,当即军训教官按压患者人中,不见清醒。并提出问题“遇到心脏性猝死患者如何紧急处置呢?”,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

2.2.3制作微视频。

首先,设计脚本要充分考虑急救技术的实施要点和操作流程,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其次,录制视频,采用混合合成的视频制作方式,采用 PPT 录屏+实践操作视频方式,着重讲解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

2.3学生完成课前学习

(1)课前3天布置学习任务,通过班级QQ 群平台教学任务、案例、教学微视频等学习资源。

(2)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书本、微视频和网络等方式学习,查找学习资源、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掌握基本知识,完成布置的任务。

(3)教师通过QQ 群平台,收取任务解决方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获取学生所遇到的困难问题所在。

2.4 课上互动

2.4.1 课堂展示、解释疑问

根据学生的课前反馈,课上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展示解决方案、以及现场分角色演示,进一步与学生互动。着重分析、比较操作流程是否正确,操作是否规范等关键问题,并进一步解释疑问,让学习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2.4.2 梳理内化

学生在前期学习的过程中都是自主完成,缺乏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建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知识,系统整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对于重要的操作技术,教师要完整的演示,让学生全面掌握急救护理知识。

在《心肺复苏术》课堂教学中,以课前设计的典型病例为题材,以急救操作流程为主线,系统梳理了判断意识及呼吸、实施心肺复苏急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急救后护理等各个环节的知识结构与脉络,建成流程图、 知识树,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

2.4.3 知识拓展

教师可进一步准备关联内容和问题,满足学生学习欲望,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例如在《心肺复苏术》课堂上,提出AED除颤方法和二期复苏等相关知识,让知识点更贴近于实际状况。

2.5总结

在急救护理学翻转课堂教学中,以《心肺复苏术》为例,介绍了心肺复苏重要性,强调指出《心肺复苏术》操作流程、操作要点,以及急救后的护理等一系列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课上的师生交流互动学习,完成了整体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系统地掌握了心肺复苏术的知识体系,完成了判断意识及呼吸、实施心肺复苏急救、急救后护理等学习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体会

(1)翻转课堂的应用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外,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增加学习的积极性、自信心。

(2)翻转课堂的应用让学生有更多时间投入实践操作中,例如心肺复苏术传统教学学时4学时其中操作学时有2学时,而教学模式改革后,操作学时提高到3.5学时,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拓展和提升。

(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让教师树立了 “学生为中心” 教育理念,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知识更要具有信息技术能力,能够驾驭开放性的课堂。

参考文献:

篇6

【摘要】采取恰当、有效的护理措施在院前危重患者的急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来在院前急救护理中运用“急、准、稳”的护理理念,认真掌握院前急救中现场和转途中护理措施并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明显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也为医院的后期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院前急救;护理

院前急救是急诊服务体系的最前沿阵地,也是危重患者抢救过程中的一个首要环节。院前急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因此只有及时采取紧急而准确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赢得宝贵时间,才能真正降低急诊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也为患者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了基础。院前急救要以把握生命的分分秒秒为主题,关键在“急”与“准”字上,在急救护理流程中如何充分体现“急”字,怎样才能做到“准”,又怎样去发挥“稳”呢?现将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体会浅谈以下几点。

1 院前急救的特点

1.1 局限性院前急救不同于院内急救,不仅现场卫生条件差,还受到携带急救药品、器具有限等限制,客观上给急救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力度,克服客观上的不足。

1.2 综合性急救对象和外伤种类的多样性,打破了医学分科的界限,要求医护人员必须具备综合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现场救治的基本技能,因此,必须培养全科型医生和护士。

1.3 复杂性急救病人的多样性,致病原因的复杂性,情况多变性,抢救过程又直接受现场人员的监督(院前),情绪所受影响大,急救人员不仅要全力抢救处置病人,还必须尽力排除各种干扰,以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其现实问题,有“的”放矢,以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工作的重点。

2 要有一套完整的院前急救制度及出诊流程

2.1 院前急救护士应热爱急诊工作、具有高度责任心,业务技术熟练、服务态度好、独立工作能力强、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有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提高出诊护士的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拓展业务技术范围,增强护理人员的急诊、急救意识,提高急救水平,时刻牢记“病人第一,时间就是生命”这一理念,突出一个“急”字、强调一个“快”字、力求一个“稳”字。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工作。定期对护士进行院前急救技术培训,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转运操作,提高院前急救队伍的应急操作能力。快速反应接到“120”急救电话时,在较短的时间内问清患者的详细地址、患者人数、主要病情及联系电话,出诊医护人员立即带上相应的急救物品,迅速出车并用电话联系以便应急,如心脏病的患者,要备好心电图机;室颤的患者,要备好心电除颤器,呼吸差的患者要备用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用物等。要求救护车白天在3 min内、夜间在5 min内必须开出,到达现场所用时间最快2 min,最慢20 min,平均10 min。

2.2 迅速、准确地估计伤情及伤检分类护理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察看现场,让伤员迅速脱离致伤环境,对伤情迅速做出评估,根据伤员的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脉搏、口唇颜色、肢端温度迅速判断伤情的轻重缓急。遇到重大灾害及事故发生时,要及时对伤员进行伤检分类,佩戴红色标志的伤员为窒息、昏迷、严重出血、严重头颈、胸、腹部创伤或严重烧伤、异物深嵌身体重要器官。佩戴黄色标志的伤员为脑外伤、腹部损伤、骨折、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严重压伤。佩戴蓝色标志的伤员为软组织损伤(皮肤割裂伤、擦皮伤)、轻度烧、烫伤、扭伤、关节脱位等。佩戴黑色标志的伤员为死亡。按病情先重后轻的处理原则进行抢救。

2. 3 基本生命支持,保证呼吸道通畅经伤情评估后,立即就地对危重伤员进行紧急处理。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行心肺复苏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接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氧气吸入以及呼吸兴奋药的应用。注意使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呼吸道内的呕吐物、分泌物。如果是舌后坠而自主呼吸存在的患者,使用口咽导气管或用舌钳将舌体拉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但对于猝死、创伤、烧伤等患者要适当脱去某些部位的衣服,以免进一步污染,便于抢救和治疗。

2.4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迅速开放静脉通路,尽量选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选择较大静脉穿刺,固定牢靠,使患者在烦躁或搬运时针头不易脱出血管,保障液体快速而流畅地输入体内,如创伤大出血、各种休克等危重患者要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留置通路、1路可接输血管进行穿刺注射以备输血时应急使用。同时进行对症处理,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进行止痉、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3 准确的转送和途中监护

搬运时注意患者,以免加重伤情,一般病人均采取仰卧位,颅脑损伤,颌面部损伤侧卧头偏向一侧,胸部损伤应采取半卧位减轻呼吸困难,腹部损伤膝下垫软枕,使腹壁松弛,休克患者采用中凹位,心衰病人取半卧位、下肢下垂,有骨折血管、神经、肌腱损伤患者可选用绷带夹板等制动,颈椎损伤保持头部与躯干成直线的位置,用沙袋或毛巾塞于病人的双侧颈部,胸腰椎背柱骨折病人,仰卧于硬板车车上,腰下垫10公分高的小垫,禁止屈身或坐起。担架放置稳妥,避免转运途中剧烈颠簸加重患者的损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转运前先与医院取得联系,做好病床及医师的准备,并做好病情估计及解释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和各种管道通畅,及有效地药物治疗。

3.1 转送时的护理:对患者进行了现场初步急救处理后,应迅速将患者转送至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及手术等。应及时地与有关科室取得联系,为进一步院内急救做好准备,尽量争取时间和条件。在转送之前,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解释工作,如根据患者的病情交待搬运患者时的注意事项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或并发症,以尽可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支持。转送时要做到“轻、稳、快”保证患者的安全,搬运过程中,方法要正确,要适当。担架放置稳妥,避免转运途中剧烈颠簸加重患者的损伤

3.2 途中监护的护理:途中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患者实施生命支持监护,给氧或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神志,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用药时要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剂量、浓度和用法,并保留空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以避免出现用药差错。要严格执行院前急救护理无菌操作原则。并详细做好抢救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症状、体征,所做抢救措施、用药名称、剂量、用后效果等,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以备医护人员交班查询。

4 心理护理

大多数院前急救患者病情复杂、症状严重。对于遭受突然的意外伤害,缺乏思想准备,因此常表现为惊慌、焦虑和恐惧,此时患者及家属视医护人员为救星。因此,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应急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既要沉着冷静又要迅速敏捷、忙而不乱、急而有序的态度,熟练精湛的技术,以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给予患者及家属安全感和信任感。“急、准、稳”护理理念贯穿于院前急救护理全过程,通过这几年来接触到急救最前沿的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使笔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院前急救对院内急救及急诊患者的重要性。所以,现在只有扎实工作、积累经验、丰富知识面,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急救护理事业,更多地挽回患者的生命。

5 小结

篇7

【关键词】急诊护士;核心能力;分层培训

继续教育是构建护士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1],在护理人才培养、护士职业生涯发展及护理队伍建设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2-3]。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不断深入及护理岗位分级管理的深化改革,护士培训的重点转向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分层培训,使各层级护士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发展并获得最优化组合,而对护士实施分层培训也是决定培训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目标的决定性因素[4]。急诊护士是应对急、危、重及难预测事件的一线人员,需要不断学习高强度的专业知识及技能[5],而分层培训是适应护理专业发展的长效机制[6]。在此背景下,本研究以急诊护士工作为基础,以核心能力提升为导向,科学合理地构建急诊护士分层培训模式,以期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开展起到有效地改善作用,为急诊专科护士规范化分层培训裨补阙漏。

1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由院前急救、院内急救、EICU、急诊内科病房、急诊创伤外科病房及留观病房6个护理单元组成。选取2016-01—12在岗护士112名为培训对象。其中男性16名,女性96名;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为(30.85±3.04)岁;初级职称74名,中级职称38名;硕士6名,本科48名,专科60名;护龄≥10年20名,5~<10年32名,1~<5年46名,<1年16名。

1.2方法

1.2.1护士分级国内针对护士分层的划分尚无统一标准[7]。因此,本研究在借鉴相关分层标准上结合本院护理部制定的护士分层标准和急诊护士成长特点,按照工作年限、学历、职称、个人工作能力及综合技能水平将急诊护士分为5层级(N0~N4)。N0级即工作1年内的护士。掌握基本临床知识与技能,在带班老师指导下能完成常规护理工作,掌握急诊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常用仪器的使用,独立胜任病区各班护理工作。N1级即专科及以上,工作1~5年的护士或护师,具有N0能力。掌握专科基本急救技能及基本知识,独立胜任急诊科一个病区以上各班护理工作。N2级即专科以及以上,工作10年及以下的护师或工作5年及以下的主管护师,具有N1能力。熟练掌握基本临床护理知识与技能、专科急救技能与知识,胜任两个病区以上各班护理工作,参与病区管理与临床带教。N3级即本科及以上,工作大于10年的护师或工作大于5年的主管护师,具备N2能力。掌握危重疑难患者的护理知识与技能,具有组织抢救、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胜任三个病区以上各班护理工作,承担主要带教和科研工作。N4级即本科及以上,工作大于10年的主管护师或不限工作年限的主任或副主任护师,具备N3能力及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熟练掌握相应专科的疾病临床诊断、治疗,组织协调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解决复杂的护理专科问题,指导教学及科研,承担学部内教学授课。1.2.2成立培训管理小组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及带教老师共同组成,负责急诊护士分层培训的开展及考核督导工作。1.2.3培训目标在满足不同层次急诊护士岗位需求的基础上,培养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使不同层次的急诊护士有能力按照工作岗位要求的标准完成相应的工作和任务,提高其核心能力,形成合理的急诊护理人才梯队,有效促进急救护理工作的开展。1.2.4分层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制定按照《急诊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等级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以“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8]为框架,结合前期调查所得护士需求及培训目标制定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专业实践、评判性思维、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专业发展能力。1.2.4.1N0级护士对新入职护士进行为期2个月岗前培训,培训内容为规章核心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基本知识和技能、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集中强化训练,岗前培训考核合格后独立上岗。在急诊科新入职病区进行为期2年的培训。1.2.4.2N1级护士重点培训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专科基本急救技能及知识,急救仪器的操作与维护,护理文书书写能力。熟练掌握急诊常见病的急诊流程,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特点,掌握沟通技巧。在急诊科内2个病区进行为期1~2年的轮训,以急诊抢救室、EICU等为轮训重点。1.2.4.3N2级护士重点培训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知识与技能,抢救医护配合,突发事件的处理,临床带教能力,护理科研相关知识。在急诊科内2个以上病区进行为期1~2年的轮训,以急诊抢救室、EICU等为轮训重点。1.2.4.4N3级护士强化该阶段护士的急危重症医护配合模拟训练、急救知识更新、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临床带教、质量监控能力,提供外出进修学习及培训机会,了解前沿知识和技能。在急诊科内3个以上病区进行为期1~2年的科室轮转。1.2.4.5N4级护士此阶段的护士为急诊专科护理专家,培养重点为急诊专科护理教育、培训、科研、团队管理与质量监控能力,提供外出参加交流及培训机会,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信息。在急诊科内3个以上病区进行为期1~2年的科室轮转。1.2.5师资队伍根据培训课程内容,科室确定以护士长、优秀临床带教老师、急救技术骨干为主体的师资队伍,并集中对其进行“教学设计”的培训,授课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及护士层级需求,合理制订授课内容及授课形式并交由管理小组审核。1.2.6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形式要根据不同层级护士需求及培训目标,力求多元化。有集中理论授课、疑难问题答疑、疑难病案讨论等,有小组操作培训、情景模拟、情景再现、经验分享等。培训时间每周一、三、五下午4个学时,时间为3个月,共计150学时。各层级护士除特定培训课程外,可自行根据岗位需求和核心能力要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轮转期间,高层级护士负责低层级护士的临床带教,及时给予指导。

1.3评价方法

1.3.1理论、技能考核理论考核范围为培训内容,技能考核内容为常规技术项目+急救技术项目,共2项。技能评分标准依照《河南省人民医院急救技术操作评分标准》。急救技术考核成绩为两个考核项目的平均成绩。理论考试80分合格,常规技术和急救技术均是90分合格。1.3.2核心能力测评采用Ming等[9]编制的注册护士量表进行测评,该问卷共包括58个条目,7个维度,即评判性思维、临床护理、专业发展、教育与咨询、领导能力、人际关系、法律与伦理实践。采用Likter5级计分法,从完全无能力到很有能力依次计分0~4分,总分越高代表自评护士的核心能力越强。在本次调查中该量表7个维度的Cronbach'α在0.804~0.862,总体Cronbach'α为0.853,具有较好的信度。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实施分层岗位培训护士考核成绩及核心能力与前一年同期常规培训护士考核成绩和核心能力分值分析比较(表1~2)。

3讨论

3.1分层培训可有效提高急诊护士的培训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分层岗位培训可有效提高急诊护士的培训效果(P<0.001),这与国内相关学者研究结果一致[10]。成人学习理论表明,成人学习具有较强的目的性,能立即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其学习的主要动力[11]。分层培训内容的制定遵循护士成长需求,着眼于当前的需要,同时针对不同急诊护士层级及岗位要求而分别有所侧重,因而可以有效激发急诊护士的内在学习动力。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动性,提高护理人员获取知识的效率,提高培训效果,更趋向于达到培训的目的,实现启发和引导护士自身发展的用意。此外,作为顺应护理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一种继续教育模式,分层培训既满足护理人员个体需求,也能满足组织发展的团体需求[12]。

3.2分层培训可有效提升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分层培训可显著提高急诊护士的核心能力(P<0.001),与相关学者研究报道一致[13]。护士核心能力是保证质量、安全从事护理工作所需要至关重要的能力[14]。急诊科护士通常需要在高挑战性的护理环境中完成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对护士所具备的能力提出了全方位要求。在急诊临床护理工作中,除具备临床基本护理能力外,还需要评判性思维、人际沟通、法律与伦理实践等能力;在职业生涯和急诊学科发展上,教育与咨询、领导能力、专业发展等能力也必不可少。分层培训可针对不同层级护士的能力需求,针对性的对其进行培训,提高其在不同情境下的应对能力,有效促进专业能力发展[15-16]。本研究数据同样证实,目标明确、循序渐进、各有侧重的分层培训,可有效提升急诊科不同层级护士的核心能力,优化其能力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缩短急诊护士的培养周期,最终保证服务质量,促进自身成长和急救护理学科的发展。

篇8

青岛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山东青岛 266042

[摘要] 目的 探讨运用情景模拟法培养护士长后备人才沟通技巧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年竞聘上岗的20名护士长后备人才,应用情景模拟法进行培训。比较护士长后备人才培训前后,沟通技巧的变化。结果 运用情景模拟法训练后,护士长后备人才沟通技巧、风险评估能力和急救技能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结论 运用情景模拟训练法对护士长后备人才进行培训,能够确保护士长后备人才接受系统的理论知识辅导,并且有助于提高护士长后备人才的沟通、协调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情景模拟法;护士长后备人才;沟通技巧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c)-0039-02

情景模拟法是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让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训练或考查某方面的工作能力和水平[1]。护理管理是医院工作的重要部分[2],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的基层管理者,具有信息沟通及协调科室内外关系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士业务水平的直接指导任务,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医院的发展,临床科室的需求许多骨干护士通过竞聘上岗走上护士长的岗位。从护士过渡到护士长,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适应期,很多新护士长感到困惑、焦虑甚至影响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该院自2010年起建立护士长后备人才库,应用情景模拟教学对20名护士长后备人才进行培训。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该院2010年4月竞聘入围护士长后备人才20名,女性,年龄28~35岁,中位数31.5,工作年限6~14年,中位数13年。科室:外科6名,内科8名,妇产科5名,儿科1名。学历:大专12名,本科8名。职称:护师12名,主管护师8名。

1.2方法

1.2.1选拔指导者由医院护理培训中心的2名护理专家和2名护理质量督导专家任指导者。其选拔条件为:需具有丰富临床管理带教经验,副主任护师及以上职称,具备辅导护士长后备人才的意愿及能力。

1.2.2培训方法①护理风险管理培训:进行每周1次,为期4周每次3 h的护理风险识别与防范教育培训。将该院近三年发生的典型医疗护理纠纷,力争体现四性即真实性、典型性、病史完整性、教学性。将不良事件等制成多媒体课件进行培训讲授,由指导者先通过放幻灯片设置一个场景,拟定具体案例,要求护士长后备人才模拟展示处理时间的过程,并由指导者在护士训练过程中,不断地提出思考问题,设置障碍,要求护士通过想办法解决。最后指导者引领大家进行原因分析,系统地、细致地列出护理风险防范措施。②急救技能培训:每周1次,为期4周每次3 h的急救技能培训。指导者与护士长后备人才一起制定急救情景模拟案例,均穿插心肺复苏环节,使用护理部下发的统一考核标准和流程。模拟案例分别为;上消化道出血救护,复合伤抢救,产后大出血救护,小儿窒息等。分组进行训练,按照训练计划,小组内成员分别分期互换。扮演患者、家属、医生,提高急救综合能力。③沟通技巧与服务能力培训:采用编排情景剧的方式,指导员负责组织模拟情景剧的编排与演示,首先确定模拟内容,将护士长与护士,护士长与患者,护士长与医生及领导等各种角色之间的沟通,进行有机融合编写情景剧本。认真组织排练,情景模拟时请护士、医生、患者示教观看,并对礼仪规范、服务态度,互换沟通技巧,环节质量,工作效果进行点评。从情景模拟中引出问题,展开讨论,查找不足。

1.2.3评价方法培训前及培训半年后由护理部使用调查问卷对2010年入围的20名护士长后备人才进行问卷调查,该问卷包括八个方面,每个条目设立选项为:“显著提高3分、一般2分、无提高1分”共发放问卷20份,回收有效问卷20份,有效回收率为100%。

1.3统计与方法

统计学处理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各组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情景模拟法前后护士长后备人才各项能力提高率比较。

通过情景模拟法训练后,护士长后备人才在应对护理风险评估、急救技能和人际沟通能力及其他相关能力方面,均较培训前显著提高(P﹤0.05,见表1)。

3 讨论

(1)随着21世纪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护理工作角色的细化,尖端技术的广泛应用,护理管理者将面对有创新性的挑战。目前大多数护士长在上岗前仅接受过短期的护理管理理论培训,传统单一的培训方法比较局限,且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各种卫生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等护理管理知识与实践技能相对匮乏,我院从培养护士长后备人才开始着手实施统一的培训计划,拟定完整的培养周期,搭建一个护理管理人才成长的平台。通过短时间的反复强化训练,护士的临床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为尽快进入工作角色奠定良好的基础[3]。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提高护士长后备人才的护理风险评估和处理能力。通过统计分析得出90%的护士长后备人才认为自身的护理风险评估能力有所提高。临床护理管理需要质量效益型发展,就必须树立质量控制与技师经营的双重理念。护士长对风险预测与防范意识强弱直接关系护理安全,也直接影响科室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通过情景模拟考核对案例分析中的事件处理过程一一剖析,使其对护理风险有正确处理面对的能力。感受到不同处理方式对事件结果的影响。

(2)常规对普通护士进行的护理操作技能培训,主要应用常规基础护理操作训练,主要侧重于操作步骤的完成情况,与实际临床抢救工作不能有效结合,导致临床应急抢救能力较低[4],对于护士长后备人才的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情景模拟训练法有利于护士长提高急救技能及应对病区处理突然事件的能力,统计结果分析显示通过情景模拟训练法90%的护士长后备人才对急救技能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显著提高(P<0.01,见表1)。情景模拟训练法是一种全新的体验,真实工作场景再现,角色扮演激发了成员的兴趣,给护士身临其境的感觉。

(3)临床情景模拟营造了相对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常出现的情景[5]。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培养护士长后备人才的人际沟通能力,结果显示应用情景模拟法培训后护士长后备人才的沟通能力显著提高(P<0.01,见表1)。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在医院中处于多层次、多角度、多类型的人际关系中。情景模拟将理论和实践较好的结合在一起,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护士在遇到类似的事件和病例时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评估和判断,情景模拟有利于发挥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6]。

[

参考文献]

[1]张凤清,李珍,黄体纯.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索及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68.

[2]张宏珍,吴琳,田玮.人性化管理在护理团队中的实施[J].中国校医,2011,25(9):20.

[3]胡桂玲.情景模拟法查房对提高低年资护士沟通能力的作用[J].国际护理杂志,2013,32(8):1870-1871.

[4]吴如容,林小平,黄香茗,等.急救情景模拟演练对病房护士应急能力培养的效果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2013,25(9):540-541.

[5]于泽秋,郝玉玲. 临床情景模拟教学在提高护生人际沟通能力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1):8-10.

篇9

一:强化法律意识,严格制度落实,保障护理安全

1: 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证据意识、防范风险意识,新的《护士条例》颁布后,及时组织全员护士进行专项培训及解读,5月份选派专人(护理部急诊室2人)参加卫生部在省厅组织的条例培训,使护理人员进一步了解了自己的权力和义务,为更好地履行职责,依法行医,提供了依据,做到知法守法,更好地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及他人利益,目前全院护士持证上岗率达100%。

2: 严格核心制度的落实今年以来,护理部重点在查对制度、执行医嘱制度、交接班制度、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五项核心制度的执行上下功夫,护理部深入科室严格考核,现场抽查,实地进行医嘱查对和交接,掌握制度落实情况,通过两周的检查落实,使护理人员真正理解了核心制度的内涵,懂得了如何用制度指导实际工作。认真落实护理质量缺陷登记报告制度,鼓励护理人员及时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展开缺陷文化分享,结合借鉴护理不良事件典型案例,紧密联系工作实际,组织进行讨论,查找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措施。今年护理部对分级护理制度执行不严导致的缺陷、护理文书记录不真实所引起的缺陷、病人在转科及辅助检查途中存在的缺陷、医嘱查对环节上的缺陷这四件案例,组织召开护理质量缺陷讨论会,全院护士都受益非浅

3: 在医院组织的医疗质量百日安全整治活动中,制定安全目标及考核细则,严格落实,层层签订护理安全责任书,责任到人,更进一步增强了大家的法律意识、安全意任意识。

二:强化管理,提升护理质量

1:加强护理管理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护士长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年轻护士长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做到科科管理有特色.各科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了长期医嘱治疗、处置、执行明细表,设计了化验单收送交接表格,责任护士建立起随身携带记录本,在观察、治疗和沟通时,随时发现问题做记录,使书写病例既避开治疗高峰期,又能保证文书记录的真实、客观、准确性,保证了护理工作的有序无误。

2: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 坚持护士长例会和护士长夜查房制,将年计划、月重点、 周安排及时安排部署,组织实施, 今年在以往护士长常规夜查房基础上制定 "一日查房一重点", 做到重点突出,督促有力,加大了例会精神的贯彻执行力度,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确保了护理安全。

加大了对护士长目标管理的考核,明确护士长工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确立其在科室质量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有效提高了护士长预测—控制—改进工作的能力,同时悉心指导新上任护士长工作,帮助她们在较短的时间内承担起科室的护理管理工作,护理部深入科室督促引导护士长合理安排每日工作,制坚持一日四查房,重点对新入院、手术前后和危重

及生活不能自理、 有发生医疗纠纷潜在危险的病人,进行督导检查, 掌握护理工作落实到位情况, 加强环节质量控制,减少了护理缺陷的发生。

3: 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实行全院一盘棋,护理部围绕“挖掘员工潜能、发挥最高效能、创造最大价值”的管理理念,科学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工作上严要求,生活上细照顾,实施人性化管理,指导科室弹性排班,加强节假日、休息日、中午及夜间值班期间,繁忙、易疲劳时间的护理人力配备,排班做到新老搭配,相互协作

兼顾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发挥其互补性,对一些家庭有特殊情况,健康状况差,待产和哺乳期的年轻护士,班次上给于照顾,使她们能工作家庭两不误。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创造工作的和谐氛围,增强了管理效能,有效提高了护理群体质量。面对上半年我院外科病人居多不下,下半年内科病人持续增加,护理人员紧缺的状况,,护理部统筹调配护理人员10余次, 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优化组合,满足了临床工作需要,确保了护理安全。

4: 强化护士长开源节流的管理理念 今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已波及到中国,医院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护理部要求护士长开拓思维,创新理念,开源节流,树立安全责任和危机意识,寻求科室发展之路,团结一心,共度难关.

三: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护理环节质量

本年度重新制定完善了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既应急流程,科室下发了病人安全10大目标,组织全院护理人员学习,保证了护理人员有章可循.

1: 制定了防范住院患者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

2: 完善了查对制度 打破了以往重形式轻落实的弊端, 重新设计了新的医嘱查对登记表,严格一日三查二签字一审核,有效杜绝了医嘱转录、执行过程中的疏漏,护理部用了两周时间进行检查落实。强化了环节质量。提高了护理质量。

3:完善了各环节交接质量,设计了院前急救与急诊室 、急诊室与病房、 手术室与科室、产房与母婴同室病人交接记录表,危重病人电话预约,病人转运途中加强病情观察与急救护理,准确记录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用药、处置、检查等,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降低了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风险,体现了治疗处置的连续性,确保患者的病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4: 完善了护理会诊制度 充分发挥各科室间的协作性、互补性,调动本院人才,解决了护理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

5: 完善了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健全了急救体系,提高了急救水平。

6: 规范了护理文书书写 护理部将9月份定为护理文书质量控制月,对运行中的病历和已归档的病历,开展了护理文书质量控制,组织全病区护士长,从各科抽取危重、典型、疑难病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叉点评,在认真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梳理共性、个性问题,召开全院护士专门会议,分析原因,进行讨论,院内统一规范,达成共识,强化督导落实,使护理文书质量进一步提高。

7:规范床头卡的设置 统一了加床床号,治疗台设置了与病室床号、病历夹一致的编号,有利于查对,有效地避免了查对环节的差错,今年购置了腕带识别标志,在三起突发公共事件中,应用于急诊急救时快速、准确设别病人,保证了治疗及时到位。

四: 落实人才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 年内共招聘护理专科学历人员( )人 、本科( )人,护理队伍梯队建设更趋于合理, 我们对护理人员的培养以“年轻护士全科化”为导向综合培养, 按计划进行科室轮转,重点加强基础理论及基本操作技术的提高, 使年轻护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多学科知识, 从容应对紧急状态下跨科室人力资源的调配。

2:为适应护理临床重点学科专科建设特色的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业务能力强,认真负责的护理骨干外出进修学习,今年选派神经内科、急诊科5名护士赴省人民医院进修学习;有 余人次护理人员参加了省内外护理业务和管理培训,为医院注了入先进的护理管理理念,推动了我院护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

3:注重培养高学历年轻骨干护士,有意识的培养第二梯队,苦练基本功,加强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培训,护理部通过提问、抽查考核等形式,培养他们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在岗讲协作—发扬团队精神,下班忙充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开拓思维,勇于创新,把学历价值转化为工作价值。

4:按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训练和专科技能培训,全年共组织护理查房12次,护理业务学习1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护患沟通技巧和专科知识。年内组织全院护士进行了密闭式静脉输液、无菌技术操作等15项护理技能培训,在强化三基培训的同时,强化急救意识,提高抢救水平,对低年资护士又专门进行了急救知识技能的强化培训考核,和为期两周的礼仪培训,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整体急救水平,进行了进一步提升护理服务品质。

5: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组织参与、竞争争优的积极性 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全院开展了护理理论及技能比武,选派优秀者参加地区组织的5.12理论知识竞赛和技术比武,郝黎杰取得了吕梁地区单项操作比武的三等奖,我院护理部被吕梁地区卫生局评为护理先进集体,被吕梁地区妇联会授予三八红旗手。全院对评选出的10名十佳护士和15名优秀护士,理论和技术操作考核前三名的护士,进行表彰奖励。

6:继续实行在岗培训和多渠道学历培训和相结合 聘请专家来院授课,医院组织业务学习。鼓励护理人员自修及参加各种培训 ,截止今年底已有 人获专科学历,人获得本科学历,11月份我院16名中级护理人员参加高级职称考试,15人以优异成绩达标,我院护理人员扎实的理论技术水平得到肯定。

五:创新环境更好的提升服务观念提升服务质易

1:规范病房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住院环境

今年急诊科与内科搬进新改造的楼,使住院环境更加幽雅、舒适。好的环境需要有好的管理,护理部加大对病区管理的检查力度。全院病区管理质量同步提高。

2:全院积极开展温馨周到的护理服务 为住院患者24小时提供热水,全病区设置了晾衣架,儿科、妇产科提供了尿布风干服务项目,神经内科为重症病人成立了专门的护理小组,开展无陪护理,全院开展了多说一句话服务,即:“治疗前多解释一句”,“治疗后多安慰一句”,“出院时多关照一句”,以拉近护患之间距离,降低护理纠纷的发生。年内护理服务满度调查,满意率达94.7?。

篇10

【关键词】 军队疗养院;门诊护理带教;方法

军队疗养院门诊护理工作主要负责军队离退休干部和现役军官、战士、非现役文职、院职工的查体和治疗以及对外创收。门诊是患者就诊的第一站,门诊护理涉及接诊、分诊、诊断、治疗的全过程。护理工作内容:①主要承担咨询服务、导医服务、挂号、抽血、注射、健康咨询、手术护理、门诊治疗、体检、急救等任务。②由于门诊患者要求接诊快、检查详细、诊治明确合理,需要护理人员的合理安排和疏导。③门诊的人数、病种、疾病轻重缓急程度难以预测,患者要求不一,门诊护理人员必须随时做好应急准备和具备临时调度的潜力和能力,以应急门诊的变化。为使护生更好地完成角色的转换,掌握专科技能,圆满完成实习任务,现将带教方法介绍如下。

1转变护理理念,规范护理带教制度和行为

1.1健全带教管理制度,选派优秀带教老师建立层级带教管理制度,由护理部、科护士长、主管带教老师、具体的带教老师组成,护理部制订目标和计划[1]。带教老师的职业道德、个人修养、技能水平、操作规范和熟练程度、服务态度、语言交流技巧、自我调控能力都对护生产生重要影响。带教老师应具备以下条件: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思想觉悟高、语言表达能力强、责任心强、业务精湛。带教老师不仅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和才能,而且要具备人文、社会等多学科知识,具有沟通能力强、带教能力强、处理问题果断等素质[2]。带教老师应了解护生的要求、心理活动及存在问题,正确对待、尊重和重视他们,努力创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向护生表明自己对他们的期望,工作中以身作则,并主动解释门诊护理的目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让护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我院护士大部分是可塑性强的非现役文职人员,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他们能尽快适应军队疗养院的发展需求,还要对不同知识层次的护生因材施教。

1.2规范护理带教程序,严格操作流程首先主动热情地迎接每一位护生,根据本科的具体情况向他们耐心、细致介绍门诊部内外部环境、科室规章制度(如急诊绿色通道制度、首诊负责制、抢救制度等)、工作性质特点及人员、各班职责、本科常见的疾病及护理常规、常见危重患者的应急处理预案、医疗物品以及急救器材的摆放,并清楚各个班次的时间及内容的安排。详细介绍工作程序和护理要点。带教老师须让护生明白迅速、准确、有效的抢救措施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让护生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观念[3]。及时与护生进行思想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带教过程中注重无菌技术操作和“三查七对”以及抢救仪器的使用、急救药品的剂量及作用;要求护生精神饱满、仪表端庄、和蔼可亲,运用文明规范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正规操作,并通过临床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进一步强化,使护生在观念上、行动上严格按制度规范操作;不断灌输学生人文关怀理念,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及尊重患者的选择权。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作习惯。

2加强护患沟通技巧培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供温馨服务

门诊部是一个患者流动性很强的体检和治疗场所,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患者,应尝试简化就诊手续,改进门诊部环境布局,转变传统服务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温馨服务思想。温馨服务的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护理人员应掌握沟通交流的技巧,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为其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使其感到医生护士犹如亲人一般。由于服务的对象文化层次不一,病种多样,因此给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建议推出“温馨服务”特约窗口。体现出疗养院门诊护理的特色来。带教过程中老师应注意培养护生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鼓励护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避免因沟通不当引发护理纠纷。鼓励护生多看多做多问,准确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转归、产生的新问题或潜在的危险,并做好预防。利用治疗和护理的机会,对病人进行“察言观色”,了解并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4]。护生的操作必须在带教老师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对护生未接触过的操作,一定要先示范,再让护生去做;对护生操作中的不足,不要在患者面前批评指正,应多鼓励、少指责,在患者面前注意树立护生的形象,增强其自信心。通过护理人员之间良好的协作,不仅能够圆满完成治疗任务,还可大大减少医疗隐患的存在。

3带教效果评估的重要性

带教老师通过灵活多变的带教方式,调动护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使其掌握相关项目的护理操作流程及技能。在结束前,有必要对双方带教和学习情况进行小结,以确认更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水准。这种双向反馈的目的是总结带教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4小结

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转变,护理服务的对象日趋扩大化,门诊护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逐渐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在带教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还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价值观,提高复合知识结构及综合能力,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增强法律意识。如何进一步提高护生的带教质量,培养出更优秀的护理人才,还有待于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曾木好,李敏英,江秀琼,等.护生临床带教的方法与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9):85-86.

[2]张玉梅,薄艳云,沙晓伟.护理临床带教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4(36):256-257.

[3]邱贤云,俞继芳,杨毅.PBL教学法在急诊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