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班级管理方案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9: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班级管理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学校班级管理方案

篇1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班主任的依赖性非常的大,学生家长对于班主任也有足够的尊重,这个时期班主任工作似乎是最好开展的时期。可事实上,真实的小学班主任工作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正因为学生对于班主任具有依赖性,所以对于班主任素质的要求就更高了。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谈谈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问题展示

1.班主任自身定位错误

由于小学生对于班主任过分依赖,再加上小学生自身年龄特点的影响,小学班主任有时对自己的工作定位不准确。比如由于小学生自身缺乏自律性和一定的管理能力,班主任一般会独揽管理大权,任何事情亲力亲为。一方面要应付家长对教学的种种要求,另一方面要面对每天班级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协调教师之间的教学问题。工作压力较大,每天陷入多种琐碎的问题中,精神和体力上都受到较大的压力。

2.对于学生能力估计错误

有的小学班主任愿意构建班干部团队管理班集体,可是在构建班干部团队时对于学生的能力估计不足,从而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师将部分权利放归于班干部进行管理,但是班干部的个人意识较强,不懂得学生群体关系和问题的协调,导致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矛盾,甚至导致学生群体中形成背后打小报告的不良班级风气,学生之间产生对立派别,学生群体友好、单纯的学习氛围被打破。班主任对于学生之间的问题情况了解不清,过于感性的偏听偏信个别班干部的单方面说法,导致学生之间有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造成班级的不良风气。

3.对于学生不真的了解

学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班主任作为一个人,能力毕竟是有限的,难免在工作中会出现对于学生真实情况了解不足的情况。如由于班级人数众多,班主任自身精力不足,无法对学生进行深度了解,缺乏与学生家长的深入沟通,同时也没有细致观察学生的在校具体状况,主要凭借个人主观和有限的经验对学生进行判断,从而对学生进行定性,甚至对部分学生处于放弃的态度。

4.亲和力不足

小学生依赖班主任,并不表示小学生没有判断力,小学阶段的学生只有在感到班主任的“爱”时,才真的愿意亲近班主任。班主任没有充分地与学生拉近距离,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威严有余而亲和力不足,或者与学生距离感较近,亲和力过多而威严不足等,导致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管理。班主任的形象定位一直是具有争议性的问题,更多的教师通过保持一定距离来树立自身的威严,让学生有一定的惧怕感,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自身的管理有敬畏感,这种方式对于大多数情况较为实用,但是却缺乏一定亲和力,让学生无法对教师敞开内心世界,班主任无法深入了解学生状态,也无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配合教育。

二、解决策略

1.制定班规

班级是一个群体,每一个学生只是班级的一员,每一个学生在享有自身权利的同时,也必须承担必要的责任。对班级的相关管理制度要有明确的规范,这种管理制度可以通过对以往班主任进行调查来搜集,同时也要充分针对班级具体情况进行细节规定。让所有的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升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避免人管人导致的工作压力和不科学性。班主任可以将班级规章制度通过主题班级会议来制定,充分地讲解相关规定的内在含义,同时将规章制度张贴在班级的显著地方。当违反到规定时,可以有清晰的处理方式,便于学生提升自律性。

2.群策群力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抱有极大的热情,愿意不计报酬的付出努力,所以班主任可以抓住这一点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要应对家长、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三方面的具体工作,因此管理工作压力较大。班主任要懂得适当放权,培养班级管理助手,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辅助,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能力。但是班干部的选择要充分发挥民主性和科学性。首先制定班干部竞选的基本条件,满足条件者再进行民主投票选择。班干部竞选条件主要是要求学生有基本的管理能力与精力,避免自律性较差或者管理能力较差的学生参与竞选;而民主投票则是选择有较高支持率的班干部,这样可以提升班干部日后管理服务工作的支持度,方便工作的有效开展。同时班干部之间要做好监督工作,避免班干部在班级中形成不良的风气。对于班干部反映的情况班主任要做好核实,不能偏听偏信,对于有品德问题的班干部要及时更换。

3.熟知学生真实情况

篇2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建设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184-01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管理,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构建良好文明的班级文化。一般而言,班级文化建设直接关系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的素质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属于深层次的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分析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指师生在校园范围内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物质、精神以及制度等方面。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中的关键部分,其是对校园文化的微观反应[1]。一般班级文化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与校园文化存在紧密联系,其是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塑造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外,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管理,师生支架建立统一的价值观念。

二、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影响分析

班级文化建设作为班级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其会直接影响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班级文化建设核心目标缺乏。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而言,其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缺乏核心明确,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班级缺乏凝聚力。在开展各项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时,学生没有全面清晰了解到活动的本质,无法发挥出班级文化建设的作用。二是班级文化建设过于概念化和简单化。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仅仅只将班级文化建设作为教师的一项任务,导致文化建设缺乏精神支撑,流于形式,难以对班级管理产生映射作用。三是班级文化建设缺乏科学的效果评价。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与方法,没有从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爱好出发,导致学生自主管理能力低下,无法自觉主动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影响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此外,教师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全面开发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但是由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足,缺乏一定的认知能力,难以提高自我管理的效果[2]。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活动中必须要将自身的组织和指导作用加以充分发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实际情况,打造出具有班级特色的文化,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三、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中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合理设计和规划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案,确保该方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从而不断完善班级文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学生在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运动会等,从而促进班级凝聚力的增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

校园文化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是中等职业学校班级管理的基础,而班级文化的建设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完善。学生具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和思维方式,能够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提出自身的见解和看法,从而加强自身对班级的归属感。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发挥出教师的榜样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教师要帮助和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导向,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质量和效果,促进校园文化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三)有利于班级文化建设目标的明确

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主要是从班级管理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思想情况出发,科学合理设计文化建设的方案,并以班级特色文化为依据,制定出共同的文化建设目标,有效开展相关的文化建设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如针对班级卫生较差的情况,可以以此为建设目标,开展相关的卫生活动。当然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具有明确的目标,确保学生能够在文化建设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升。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学校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文化建设的核心目标以及科学的评价效果、班级文化建设过于概念化和简单化等,导致班级管理的水平和质量不高。因此在建设班级文化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从而有利于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完善校园文化制度,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 管理困境 对策

一.信息时代环境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困境

(一)网络通讯工具对班级管理造成的影响

当今社会中大量出现的网络工具,诸如QQ、微博、人人网、百度贴吧、猫扑网之类,给学生带来了获取信息和快捷通讯的最佳途径,而且网络通讯工具因其新鲜性、网络性和科技性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就目前的网络通讯工具而言,严重影响到了中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职学生利用网络通讯工具交朋友、聊天、打游戏、逛淘宝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失去了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自学能力,导致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中如果不如学生的意愿,工作将难以开展。

(二)中职班主任管理理念不够完善

信息时代环境下的中职班主任工作开展出现了变化。中职班主任沿用的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不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我国大部分的中职班主任管理理念不够完善。在信息时代之下仍然让学生处于被动管理地位,没有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学生进行管理。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很难走进新时代下的学生心灵,难以把握学生心理,更难实现班级管理。

二.信息时代环境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对策

(一)合理利用网络通讯工具

1.建立班级微博与网站

在信息时代环境之下,中职班主任应该合理利用现有的网络通讯工具。积极进行班级微博以及班级网站的建立,进行打造班级的文化。建立班级微博与网站能够衍生出一个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大大推动班级管理的进程。在班级微博与网站的建立过程中,中职班主任可以充分发挥出中职学生的特长,将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调动出来,提高对于中职学生的管理效率。

2.利用信息平台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在信息平台应用管理过程中,中职班主任可以巧妙利用信息个平台与学生进行深切沟通和交流,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记录学生在学校中的日常表现,以便对于学生的管理。与此同时,学生通过班级微博和网页也会加大班级荣誉感以及对于集体的关心,进一步加强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良好的友谊,疏导日常思想问题,在良好的管理方式中让学生成长成才。最终达到师生感情交流,班主任指导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学生支持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产生一个管理的良好向心力。

(二)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中职班主任要与时俱进,适应信息时代环境下的班级管理态势。改变以往陈旧的中职班级管理制度。创新班级管理制度。针学生在信息时代下运用网络的过程,制定出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当鼓励学生以知识学习为主,积极杜绝网络不良信息,不沉迷于网络游戏等。通过制定了良好关系制度,避免学生在信息时代之下受到其他不良信息的影响。

(三)深入调查,制定符合中职生心理阶段变化的管理方案

中职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的时间上还是有限度的,往往除了日常班级管理还要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因此,中职班主任必须利用信息交流平台深入进行调查,制定出符合中职生心理变化的管理方案。具体来说,班主任可以通过班级QQ群或者微博群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立班级日志、班级心理交流中心,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揣摩出学生的心理特点,创建符合中职生心理变化的管理方案,使管理方案符合中职生的管理氛围。

参考文献:

[1] 伏杨.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改革探究[J].读与写,2011(214).

[2] 程维霞.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学校班主任工作的探析[J].新课程,2012,(162).

篇4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班级管理评价体系;应用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方法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如何公平、合理地评价班级管理的效果,各学校都有自己的评价办法,有的侧重班级管理者的工作情况,有的侧重班级学生的发展,也有的结合班级管理者的工作量和班级量化评比结果。

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对班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班级管理评价体系也要不断改进,尽量做到科学性和实用性的统一,保证评价方法公平公正。本文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以班级纪律、学习情况、卫生情况、文体活动、班团干部队伍这五个方面作为班级管理评价的指标,每项指标包含子指标,构建层次模型,求出各子指标的权重,结合评分细则,算出各子指标的得分,将这些得分进行加权求和,得到班级综合评价的总分,从而得到班级管理需要的结果。

一、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层次分析法(AHP)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aty于1970年提出的一种实用的多目标决策方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化、层次化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系y、灵活、简洁等优点,非常实用。用AHP分析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步骤。

(一)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影响问题的因素从上到下分成三个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上层受下层影响,同一层内各因素相对独立。

(二)构造判断矩阵

从层次结构模型的第2层开始,各层对上一层各个因素用成对比较法和1~9比较尺度构造判断矩阵。

(三)计算权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

由判断矩阵计算得出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并做一致性检验。若通过,特征向量(归一化后)即为权向量;否则,需重新构造判断矩阵。

(四)计算组合权向量并做组合一致性检验

计算最下层(方案层)对目标层的组合权向量,并进行总排序。

二、班级管理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调研和咨询专家,结合学生工作经验,确定班级管理评价指标为班级纪律、学习情况、卫生情况、文体活动、班团干部队伍这五个方面。其中,班级纪律包括出勤率、就寝率、行为规范;学习情况包括作业完成情况、考试成绩、实习实训;卫生情况包括包干区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文体活动包括文娱活动、体育比赛;班团干部队伍包括班委和团支部。根据以上指标,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如表1)。

(二)构造判断矩阵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和成对比较法,得到判断矩阵(表2至表7)。

(三)计算各层权重(W)并做一致性检验(CR

将判断矩阵归一化后,计算各行元素平均值,得到权重向量,由CR=CI/RI求出CR的值(表2至表7)。

(四)组合权向量总排序

从表8可以看出组合权向量的排序情况是学习情况>班团干部队伍>班级纪律>卫生情况>文体活动,这个结论比较符合当前职业学校的实际情况。

三、模型应用与推广

应用AHP对我校2013级12个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加权计算,选出优秀班级(表9)。

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班级评比结果,比传统累加法更科学合理,更能体现班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工作着重点,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我们的管理工作。这种模型的使用范围很广,如优秀学生的选拔、教学质量评价、工厂的选址等。

【参考文献】

[1]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童.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等学校班级管理决策分析[J].教育观察,2014,3(28):15-16.

[3]邵晓锋.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职班级评价模型的研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3(02):95-98.

篇5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措施

班主任与其他教师的区别就是其承担着班级管理的工作。在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中,班主任的职责主要包括组织班级活动、管理班级秩序以及进行课堂教学等,对促进学校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时期是学生性格特点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这一时期的班主任管理不仅有利于提高学校的教育水平,还可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

一、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不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班主任总认为自己是整个班级的领导者,学生的一切都应该听班主任的,没有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很多时候即便是班主任犯了错误,学生也不敢公然指出。长此以往就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的主动性就慢慢下降了,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下滑。除此之外,有的班主任总以自己为中心,很少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配合管理,导致班级管理太过主观、片面,使管理效率不高。

(二)不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高考制度出现以来,高考就成为改变命运的重要稻草,高考升学率成为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在升学压力的影响下,班主任通常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督促学生努力学习上,不注重学生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育,也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这些都极不利于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还给一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同学带来了很大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不爱学习的逆反心理,更不利于学习的进步。

(三)管理水平太低

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地区,各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都不够完善。此外,很多班主任的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有限,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具备管理好一个班级的能力。所以,在处理班级问题时,大多数班主任都采取比较传统、落后的管理的方式,即打骂惩罚式的管理模式,这样就导致班级管理的效率低,常常事倍功半,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措施

针对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我总结了以下几点有效性的方法。

(一)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管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无论何时班主任都不能忘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认真贯彻落实“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案。同时,注重学生课外兴趣的培养,积极开展才艺展示等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班主任应该及时对其进行辅导,并且经常鼓励他们,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外,对那些性格比较叛逆的学生,班主任要给予更多的关爱,首先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再想办法让他们自己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更自主地去改变。只有这样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一步一步地引导管理,学生才会更加地信服班主任,从而更加地服从班主任的管理,管理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二)加强师生的沟通,增进师生感情

俗话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也同样适用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想很好地管理学生,就必须足够了解学生。因此,充分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是班主任成功管理班级的前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可以建立一个师生沟通平台,让老师和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彼此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更加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案,提高管理水平。不仅如此,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也非常重要,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特别是一些父母工作繁忙的家庭,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程度不高,班主任更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提高家长对学生管理的重视,从而减轻学校管理的负担。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班级精神与集体意识

班级精神和集体意识是一个班级能够团结的重要基础。班级精神就是一个班的灵魂,如同一面旗帜引领着学生共同前进,它的存在可以让整个班级充满生机与活力。集体意识主要是指学生对班集体守则及目标的认可,对班集体有强烈的归属感,并积极主动地参与班集体的各项活动、捍卫班级荣誉。良好的集体意识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完成班级任务、端正行为习惯,为班级争光。特别是在高中阶段,要想整个班级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班主任必须要做好班集体组建工作,积极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集体意识。例如,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感情,增进友谊。或者是分小组辩论赛,利用小组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明白团结的重要性。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合作做手工,开展手工展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完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

班级管理规章制度是衡量学生行为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完善的班级管理制度是保证班级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也是提高班级教育管理有效性的重要策略。建立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可以让学生的言行以及班主任的管理有据可依,科学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建立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重要性。只有认识到了制定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学生才会真正地遵守班内的规章制度,才会更好地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建立一个和谐文明的班级。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这样一方面保证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真正地反映学生的思想,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认同,便于管理制度的实施。再者,确保班级规章制度的全面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一切规章制度都要从学生出发,切实为学生服务。

(五)加强班主任培训、教育工作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班级管理的好坏。所以,要想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首要任务就是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教育工作,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为学校管理服务,进而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例如,定期组织教师到名校学习,或者利用寒暑假组织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技能比赛等,从而让班主任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管理方法,快速汲取经验,提高自身班级管理能力。三、结束语总之,班主任在班级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高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是实现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在今后的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该积极参加教师培训,努力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改进班级管理方案,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优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汪春莲.试论班主任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与方法[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68-69.

[2]梁月红.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心理学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01).

[3]黄漪卉“.爱”与“严”的界限: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班主任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09,(S3).

篇6

关键词班级管理;线上线下;互动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影响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无线wifi网络在高校迅速普及,班级管理信息化应用于学生日常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趋势。中国农业大学的同学们在校园范围内,随时可以登录校园网,查阅网络资料,查看网上通知,这为班级常规管理和活动提供了便利快捷的网络平台,同学们充分享受到无线互联时代的“便”和“利”。笔者结合一个学期以来的班级微信公众平台和公众号建设经验,介绍班级自主管理、主题活动、平台展示等方面的经验体会。

1班级管理信息化的概述

班级管理信息化来源于教育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教育体系”(黎加厚,2002)[1],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对班级管理的设施、手段、制度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它具有管理环境开放化、管理资源共享化、管理手段互动化、管理模式扁平化的特征,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的班级管理模式从传统纵向多层立体模式转变为横向平面式网点模式。班级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包括班级信息的采集和管理、班级建设的双向沟通、班级数据的共享、班级文化建设的平台等。在实际操作中,信息化平台存在使用效率不高、学生个体关注度不高、多方沟通交互性不够及人文情怀动力不强等尚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线上线下双向结合的“虚实相生”角度提出解决此问的方案。虚实相生,根据网络百科解释是“意境的结构特征,虚境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虚境通过实境来实现,实境要在虚境的统摄下来加工”,“虚实相生成为意境独特的结构方式”。这个名词通常应用在绘画、军事和诗歌创作领域,本文借此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线上线下互动的作用下的班级管理。

2自主管理新模式

微信公众平台是一种互动的多元化媒介[2],可以从多方面带动同学们参与班级建设,促进班级自主管理。班级成立之初,我们就筹建了自己的班级信息平台,经过不断完善,逐步形成有特色的管理信息系统。这个系统的特色之一便是为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民主管理的平台

班级的组织管理少不了制度规章和民主文化。我们在策划班级制度和集体活动时,先由班委商议出初步方案,然后将其公示在微信公众平台,号召同学采用投票和建议的方式提出自己的选择和意见,最后班委会根据投票结果进行修改,接着讨论具体执行细节。我们使用微信平台管理班级事务不仅节约了同学们的时间,减少了会务活动的繁冗,使信息公开透明、过程公正、结果公平,调动了同学们参与班级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充分表述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同学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班级班干部的工作能力也得到快速的锻炼和提高。

2.2德育教育的基地

我们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班级德育教育,通过信息交流等形式,及时有效地将学校及学院的重要政策、文件和通知传递到同学们当中,通过小组学习、网络平台交流、资料分享方式,各小组都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上传到班级公众号。例如,在本学期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我们利用班级公众平台传达学校政策文件,在线扩大宣传范围,让每个同学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分享网络信息资源。同时,班级召开“我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体班会,讨论学习感受和体会,班委负责将班会内容整理成新闻稿件,推送到学院公众号,这种线上和线下相互促进的方式,不仅活跃了班级氛围,而且增强班级凝聚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3信息交流的平台

中国农业大学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程实践,包括各学科的竞赛,我们通过信息平台的共享加速信息交流,扩大宣传效果。以“寻访2016年大学生创业英雄”活动为例,我们在班级微信公众平台了通知,增加了相关链接,特邀有创业经验的同学撰写了公众号专题文章《创业,不要止于想法》,介绍其自主创业的成功经历,用鲜活的案例点燃同学参与双创活动的积极性。班级微信公众号使学员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流更加深入,沟通更加方便,友谊更加牢固,更有效地形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让集体荣誉感深入人心。

3风采展示平台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适应,我们对班级微信公众号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班级公众号在班级文化氛围建设中,不仅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而且班级公众号建设也是展示班级同学风采的过程,我们充分利用虚拟的公众平台发掘同学们的现实聪明才智,展现他们不为人知的闪光点,通过微信公众号秀出他们出彩的一面,帮助同学们树立自信心,发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扩展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圈,丰富校园生活,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追求更完美的自我。我们班级公众号的建设过程如下:1)召集班委会,商议班级公众号筹建计划,安排班委工作分工,明确人员职责范围;2)通过微信平台筹集班级公众号的通知,向全体同学征集公众号创意,包括图标(LOGO)和文字说明;3)通过微信平台开展公众号名称投票,选举认可度最高的方案作为班级公众号;4)公布班级公众号,吸引同学和学院的广泛关注,定期向公众号推送班级活动内容。在实际工作中,笔者通过面对面的谈话,充分了解班级同学的优点和特长,鼓励他们上传自己的作品,主动展示自己风采,经过管理员审核编辑后在班级公众号上,集体活动由班委负责编辑并推送到学院公众号。我们班级公众号专栏有班级风采、近期通知和与你分享三个模块,现已推出的内容包括:①班委风采秀②通知公告(党课通知、入党推优宣传、香山秋游公告)③专题报道(雪莲花第四届藏文化节、创业专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学习)④个人诗歌和漫画、摄影展⑤团日及相关主题活动⑥地方风情展(藏族美食、镇江风情等)这学期我们通过班级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行管理,深刻感受到其提升班级同学信息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作用,它促进了同学形成自主管理模式和团队合作式的学习方式,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思路,增添了新的活力,迎合信息时代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个性培养的需求,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拥护。当然,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信息平台的规范需要加强、公众号平台的更新缺乏动力、管理员的信息素养有待提高等等,这些工作都有待于实际工作中班主任和同学的深入交流,班级建设的不断探索与管理团队的持续培训。我们相信,班级微信平台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定会更好地发挥其“虚实相生”的作用,为高校班级教育模式的有序发展注入新活力。

参考文献

[1]杨伟宾,李俊鹏,黄春蓉,等.信息化平台下的班级管理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学生班级管理系统为例[J].文教资料,2009(13):109-111.

篇7

【关键词】职业学校 班级 自主管理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较多地采用了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班主任主导班级的一切活动,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师生关系紧张对立,进而削弱班级管理的效果。职校学生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社会上立足、发展,除了学习必要的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是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发展的基础,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则显得迫切而现实,实施班级自主管理模式是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班级自主管理的意义

班级自主管理是指在班主任的指导下,通过让学生自己对班级进行管理,从中发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而让学生在班级中学会自立、自治、组织与合作,最后主动地认识并发展自己的教育活动。班级自主管理还原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的班级管理活动转变为学生的自我管理,为每位学生创造参与组织管理和实践的机会,使得班级管理得以围绕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进行开展,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职业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班级自主管理的主要思路

1、定责竞岗,构建班级管理组织机构。班委是班级的核心,是锻炼自我管理能力的载体与平台,也是班主任联系全体学生的纽带和桥梁。在班级的自主管理当中,组建班委时要定岗定责,明确班级干部的职责和目标,让学生明白班干部的权和责,使班干部有明确的行动方向,便于全体同学的监督,有利于班组的高效运作,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干部的创造性。在班级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岗聘岗,让竞选学生陈述自己竞选职务的理由和上任后拟采取的措施等,然后全班学生民主评议,表决是否聘任,给学生一次肯定、展现自己和培养自信心的机会,也是一次自我和接受他人教育的机会。

2、设立发展目标,培养学生自主管理意识。自主管理意识是学生实现自主管理的关键。开展目标教育,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学会科学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才能使自主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在制订班级发展目标和个人的奋斗目标中,班主任要结合本班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引导班级和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自我管理的内容,共同确立本班发展和管理目标,制定自主管理的方案。由于全体同学共同参与制订班级展目标,使得目标符合班级实际,在执行的过程中,学生们便会把自主管理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动机和内驱力。通过自主管理方案的自我实施、自我协调和控制,达到的自主管理的目标,从而使外在约束内化为学生的自我追求与自我提高,从被动管理到主动管理。

3、自主制订管理制度,为班级管理提供保障。职校大多班级管理制度由班主任—人或少数班干部制定,多数学生被动接受,有部分同学对制定的班级管理制度有抵触心理,甚至有抵触行为,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班级自主管理。在制订班级管理制度时,让每位同学充分发表意见,集思广益,多次反复,形成共识,最后表决通过,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使班级管理制度的内容及要求符合学生的特点,保证制度的针对性和可行性,具有较强的信服力、拘束力,真正成为班级自主管理的准绳。

4、实行班会点评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班会点评制度是指班委根据每周班级量化考核结果及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利用每周周日晚自习时间进行反馈、总结、分析、点评。根据反馈的数据和本周班级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和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进行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并根据全班同学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提出改进措施和制定出下一周的实施计划。通过班级自主管理的实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5、规范行为、增强班级管理的透明度。为了让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加强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教室里设置公示栏,将班级干部的名单和分管的工作和职责进行公示,以便班级管理成员时刻提醒自己我要做什么,明白自己的职责所在;将学生守则和班规班纪张贴在公示栏内,让学生一目了然,以便时刻提醒自己,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将班级管理的情况给予公示,既增强学生进取精神和班级管理透明度,也有利于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使班级逐渐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

篇8

【关键词】小学班级管理;家校合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03-0113-02

小学班级管理不仅关系着学生素质的提升,更关系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单纯靠学校或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已经无法满足当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已经逐步被人们所认知,家校合作不仅能够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而且能够优化社会与学校教育资源,对学生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一、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家校合作问题

1. 家校合作观念意识不强

首先,在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下,家长的教育观及学校的教育观产生了固化。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将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目标。在家校合作中,这种“成绩”高于一切的观念,深深地阻碍了家校合作良好作用的发挥,对学生其他成长需要的学习持漠视态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受中国传统成才观的思想禁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其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影响较为深远。从中国教育的发展史看,“读书成才”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教育观,而且这种观念由来已久。同时,过于看重“成才”也是众多家长的心灵夙愿。他们将孩子送进学校,就等于将自己的全部希望放在了学校,以求自己的孩子能通过学习谋求未来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这种教育观念的偏执,对社会多元化人才储备的结构无疑是巨大的破坏。

2. 家校合作制度不完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定的规范性、制度性。家校合作也不例外,需要健全的组织与制度的支持。但是,在目前的小学班级管理中,学校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即使是存在家校合作的相关组织与制度,也只是摆设,没有实际意义。据相关调查显示,72%的家长与43%的老师都对是否建立过家校合作制度表示不知情。同时,家校合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应该与其他教学管理共同纳入统一的管理体系。但据资料显示,82%的教师认为自己所在学校并未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对于家长而言,参与小学班级管理的权利有其名无其实,参与权微弱,还是只关注学生的表现与成绩,缺乏与学校的合作精神,沟通交流也没有完善的组织与制度作为规范,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

3. 家校合作内容不全面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合作内容还是比较片面,往往只注重学生的智力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品质道德与能力的发展。学校与家庭的合作,主要是围绕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绩进行的,一般学生成绩出现波动或者心理、行为出现异常时,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交流就会频繁。如果学生成绩优异,表现良好,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就会减少,没有进行定期的合作与交流,没有对学生品质、道德、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探讨。因此,家校合作内容过于片面,不利于家校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使小学班级管理处于失衡的状态,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4. 家校合作实践不足

在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实践中,首先,家校合作次数不足,沟通交流的时间短暂,通常一个学期,大部分家长只在学期末与教师沟通一次,交流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小时,即使是与教师沟通次数较多的家长,一般也不超过3次。此外,教师由于忙于教学、班级管理,除非学生出现异常情况,否则也不会与家长进行交流或沟通。另外,在学校组织的大型家校交流会上,大部分家长也只是形式上参加,并没有真正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甚至一部分家长不愿参加,久而久之,学校也放弃了与家长的合作。家校合作的实践明显不足,时间力度不够,效果自然也不会明显。

三、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

1. 提高家校合作双方意识,提升合作效率

(1)从教师入手,提升教师的合作能力。在家长与老师的合作过程中,老师的态度直接关系到合作的效果。教师是合作的主持方,需要具备开展合作活动的全面能力。①深入了解学生和家长,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家庭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沟通措施;②对家长持尊重态度。尊重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品质,也是老师必须具备的态度,不得以貌取人;③教师应作为家长的倾诉对象,家长能将对教师说出“心里话”,而不是对学生严厉管教,无限放大学生的生活不良行为。

(2)从家长入手,家长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①家长应主动参与学校管理,而校方可以搭建“家长校园”,研究家庭教育理论,促使家长提升自身的素质与修养,与教师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②定期走进校园,教师也应定期走进学生生活,促进双方情感的交流;③积极参加校方举办的家长座谈会,会议内容不是传授家长理论性的教学观念,而是促进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探讨在生活中学生所表现出的学习问题。

2. 完善家校合作组织、制度

家校合作要落到实处,建立完善的制度管理体系,保证家校合作的实效性。例如,学校可以建立家校合作组织机构,召开家校合作大会。家长可以成立家长委员会。学校设立的组织机构既要代表家长的意见,又要代表学校的意见。此外,将学生作为合作的主体,给予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有表达的机会。家长委员会不能形同虚设,要有一定的规范,与学校形成和谐的合作氛围,双方平等交流,各抒己见,共同商讨教学与班级管理问题,综合确立最佳解决方案,同时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促进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不断进步。

3. 丰富家校合作内容与形式

家校合作要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丰富合作内容,采用多种交流方式。例如,家长会、交流会、学校开放日、微信、QQ、电子邮件、电话、短信等,增加沟通机会。对学生学习、心理健康、身体健康、品质道德、行为、能力、性格、爱好等各方面情况进行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对于出现波动的方面,双方要共同给出意见与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4. 加强家校合作的实践

增加家校合作的次数,延长沟通时间。发挥家庭在学生教育方面的积极作用,了解孩子的生活特点、生活习惯,加强与家长的交流,重视家长的意见和想法,使家长与学校成为合作伙伴,优化学校与家庭的教育资源,提高家校合作的实践性。

综上所述,家校合作是促进小学班级管理进步的有效教育方式,但是在具体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进行改进。笔者相信,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一定会有效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水平,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潇怡.基于小学班级管理的家校合作策略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2014.

篇9

关键词:初中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一、新时期初中生的特点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能否正确利用网络直接关系到网络对我们的效用,尤其对初中生的影响更是不容小觑。如今的初中生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00后”,他们对电子信息技术的认知还不全面,再加上他们的心智不成熟,过度使用网络可能会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以至于失去对学习的兴趣。网络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更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问题

首先,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导致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漏掉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其次,初中班主任的精神压力过大,很多班主任因为这些琐碎的事情而造成困扰,无法正常地管理班级,以至于管理效率低下。这两个问题对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广大班主任应该及时查缺补漏,完善班级管理体系,并且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全身心投入班级管理工作中。

三、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

初中班主任能否有效地管理班级直接影响到工作效率,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班主任不可推卸的责任,对学生生活上的关爱是班主任的职责所在,无论是在学生的学习还是生活上,班主任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1.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由此可见,负责教育教学重任的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树立自身良好的形象,做到言传身教、以德感人。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善于与学生沟通,谦虚地接纳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只有这样,班级工作才能正常有序地开展。

2.选举有能力的班干部

班干部的职责是组织领导班级工作有序地开展,所以班干部是老最得力的助手。一个有能力的班长会把班级的纪律管理得有声有色;一个好的学习委员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会及时地向老师反映学生的学习问题,并且会和老师一起商讨方案以解决问题;一个好的生活委员会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以自己最大能力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这样不仅帮助了学生,还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学生学习质量的基础。现在大多数初中生的学习都是“被动型”,学生的学习意识就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即可,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因此班主任应该建议各科老师创设一些有趣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主动地学习。例如,在语文课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动画与音乐,这样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地体会到诗人作诗时的思想感情。在数学课上可以做一些立体图形,帮助学生对图形进行想象与理解,从而深入地理解数学的奥妙。在历史课上可以播放一些有关历史的影像,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当然这些工作都需要班主任和各科老师进行协调,商量实施方案,如果可以实现这样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大幅度提升。

4.关心学生的生活状况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不成熟的心理心智可能会成为生活上的绊脚石,稍不留神可能就会误入歧途,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生活的关心是相当重要的。这些“00后”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住校,严重缺乏自理能力,可能一个小小的问题就会成为他们的困难。由于父母不在身边,这时候班主任的关心就是学生最渴望的关爱,此时班主任尽到了责任,学生得到了帮助,不管对于学生还是对于班主任来说,这都是一种幸福。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一定不能忽视这一点,应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以及他们的生活问题,然后制订出相应的方案,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学校制度的执行者,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繁琐且复杂。尤其是新课程改革要求班主任必须转变管理方式,将学生发展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目的和前提,这就对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初中班主任要想做好整个班级的管理工作,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首要条件,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转变管理思想,不断创新自身的教育管理理念,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端人才。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班主任;人格形象;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242-01

班级是学校组织、管理的基本单位,一个学校管理的好坏以及能否可持续性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每个班级管理的好坏。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的理论,其实班级也是一个“小社会”,它融合了大社会中人的一切喜、怒、哀、乐,微妙的人际关系等,从一定意义上讲,班主任的价值取向、相应的情感品质以及人格的意志力量等无不影响着学生的长成。甚至几年下来,“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

那么,班主任的人格形象在哪些方面影响班级的管理呢?

1.爱心是班级管理的前提

有人曾这样说过“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是爱的事业,没有爱便没有教育,这里说的爱是一种“博爱”,它是弥漫在班级之池的水,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它也是班级管理得以良性发展的前提。而一般说来,这种“博爱”主要体现在班主任对学生的四种不同态度上,一是普遍的关注;二、是普遍的期望;三是普遍的信任;四是必要的宽容。普遍的关注,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既要关心各类问题的学生,也要关注广泛层面上的“中等表现”学生,因为他们常常被班主任习惯性的遗忘。记得每次月考后笔者都要找学生一一谈话,给学生以成绩上的分析,学习上的鼓励,让每个学生获得班主任真诚的情感与尊重。普遍的期望是学生内在的精神动力,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是最多的,而每次谈话后,都要给学生这样的一些话语,如“老师等着你的好消息”、“让我们互相调整心态,共同努力”、“只要能赢自己一把”,这些往往能给学生一定的鼓舞。普遍的信任能赢得师生之间可贵的彼此尊重,这对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与稳定能起到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2.民主是班级管理的基础

民主是什么?用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话说,就是“凡事多商量”,在商量中体现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在商量中实现学生主体价值。班主任在建立班级民主的氛围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话的平等,这也是商量的意义所在。如笔者刚接手班级时,最令人头疼的是周末外出,学校限定每次外出5人,而次次符合条件外出的却超过这个指标,经过一段“挫折”之后,终于从班级学生的商量中找到了好办法。“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以寝室为单位,以表现轮流外出”的最佳方案在全班获的通过。现在,还经常在班上征集班级管理的最佳方案。从开始的一个班委到全员分组轮流值周,再到三个值周班委,班级管理走过了一个由变化到稳定,成熟的过程,一个民主的班级氛围已基本形成,班级的持续进步便是民主交往所恩赐的教育效果。当然,民主的反面是专断,专断的形成有多种,归根到底就是班主任一人说了算,"和你没商量"。所以,民主的人格从另一方面反映为善于自控、能够延迟满足,克制个人意志与扩张欲望的膨胀,克制冲动,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而这点往往决定着班级良好管理的稳定性。当然,民主仅作为一种行为包括管理、交往策略,那是一种表层的追求,深层的追求是对人的平等的尊重。

班主任民主管理的操作,若没有潜在的对学生的尊重,没有人格影响的保证(只是呈于表面),民主就永远是一个画不像的葫芦,所以,班主任的民主人格形象是班级管理良性发展的基础。

3.求真是班级管理的核心

学生在校先是做人,然后是学习,而学习是每个学生的天职,在学生履行自己天职的过程中,“求真”二字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一点叶圣陶先生早有所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正因如此,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求真的人格形象才是影响学生个性发展的核心内容,所以说求真精神也是班主任人格的重要内涵,其具体而言就是班主任的探究精神、唯理精神。班主任的探究精神就是班主任习惯探索,追根刨底的执着态度。唯理精神就是坚持科学,坚持基本正义。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的唯理的人格影响,在于鼓励不同声音,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眼光看问题,在于让学生明白在科学和正义面前,应该是人人平等的,追求真的价值应该是高于一切的。唯理精神还在于班主任把握辩证和冷静的态度,不仅引导学生对学校中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能作一分为二的评价,要求学生先思而后行,而且把社会上的事情,包括狂热的、偏激的、灰暗的等等,交给学生去评判。如经常组织学生学习《读者》、《中国青年报》、《青年博览》等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文章,像《暗香》、《三块钱》、《赢自己一把》等,以自身的冷静的剖析、真诚的交流,来影响学生既要勇于批判,又要冷静批判。为此,班主任求真的人格形象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才是影响学生形成良好个性的重要因素。

4.践履是班级管理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