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的危险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森林火灾的危险,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森林火灾的危险

篇1

同志们:

召开今天会议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省、市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年防火经验,分析形势,落实今年的防火任务。刚才,。。副县长通报了去年全县森林防火工作情况,对今年森林防火工作进行了很好的安排,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落实。下面,结合全县森防实际,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形势,以积极态度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

去年的森林防火工作,各乡镇、县森防指各成员单位切实履行各自职责,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紧抓重点,强化措施,群策群力,克服困难,狠抓责任落实,全县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火灾起数、火灾等级都明显下降,有力地保护了全县生态建设成果,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尽管如此,全县森林防火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仍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各乡镇工作开展不够扎实,防火责任落实不到位,宣传发动力度不大,部分群众自我约束能力和防火意识不强,扑火队伍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由于体制性障碍,森林防火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严重滞后,工作没有量化指标,没有刚性任务。三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入林区开矿办厂、旅游度假、生产务工的人员增多,野外火源的监控和管理难度进一步增大。因此,各乡镇、各有关部门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以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森林防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认真分析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紧急行动起来,克服困难,采取得力措施,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将此项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

二、强化组织领导,确保森林防火责任有效落实

一要强化责任落实。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森林防火条例》规定,认真落实行政负责人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夯实监管责任,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森林防火工作有序开展。各乡镇要进一步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责任,与村、组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从现在起,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要亲自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制订和落实各项防火措施,研究解决实际问题。而不以手头工作忙为由,只是用开会、发文件或是批评干部等方式抓防火。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基层特别是重点区域、重点地段检查防火工作。发生森林火灾时,主要领导要深入一线指挥扑救,做到火灾不灭、领导不撤。当前,正处在领导工作交替期间,要两手抓、两不误,不因人员调整而影响森林防火工作。分管责任人有调整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督促做好交接工作,敦促新分管的同志抓紧熟悉情况,尽快进人角色。

二要强化协作配合。森林防火必须实行群防群治,各乡镇、各部门必须服从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绝不允许自行其事。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全面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检查指导;气象局要加强火险气象预测预报;广电、宣传等部门要认真抓好森林防火的宣传工作;财政、交通、计卫、民政等部门要随时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后勤保障工作;其他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主动完成本部门负责范围内的森林防火工作任务,共同促进森林防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要强化考核奖惩。要把森林防火纳入全年工作重点督查事项,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考核奖惩。要逐级对森林防火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对工作不力、责任不实、火灾多发、造成重大损失和影响的乡镇,实行重点管理。重点管理期内,取消该镇各类评优评先资格,通报批评,并严格按照市《森林防火责任追究办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强化工作措施,扎实做好森林火灾防范扑救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各乡镇、各部门必须要把防火宣传作为一项硬任务来抓,贯穿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全过程。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全覆盖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格局,切实提高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效果和水平。

二是加强火源管理。当前,我县已经进入森林火灾的高发期,各地要从严、从细管好火源和人员活动,做到防患于未然。要严格落实管控责任,认真扎实地抓好漏洞排查和火源管理工作,坚决杜绝违规野外用火行为的发生。要加强防火巡查。各乡镇要抽调机关干部和护林人员,深入林区进行巡查,提高对重点林区、重点部位的巡查频次和密度。要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坚决禁止带火入林,组织人力死看硬守,严加防范。要加大防火执法力度。乡镇公安派出所、森林公安局等部门要加强森林火灾的查处力度,务必做到“见火就查,违章就罚,犯罪就抓”,依法从快从严打击各种涉火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加强能力建设。今后我县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各乡镇、村必须要按照县森防指要求组建扑火队,配齐扑火物资,加强扑火的演练集训,加大扑火技能和火场自救知识培训力度,提高队伍的战斗力。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森林防火工作关键时期,各乡镇政府和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都要进入备战状态,保证一旦有火情,主要领导坐阵指挥,主管领导坚守岗位,及时组织扑救,减少火灾损失。要高度重视扑火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科学扑救的原则,严禁组织中小学生、妇女和老人参加扑火,避免因盲目扑火造成人员伤亡。

篇2

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2021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建立健全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机制,依法有力有序有效实施森林火灾应急,最大程度减少森林火灾及其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应对工作,不包括城市市区发生的森林火灾。

1.4 工作原则

森林火灾应对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以人为本、科学扑救的原则。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森林火灾发生后,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立即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处置工作。省级人民政府是应对本行政区域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的主体,国家根据森林火灾应对工作需要,给予必要的协调和支持。

1.5 灾害分级

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灾害分级标准见附则。

2 组织指挥体系

2.1 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森林防火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国家林业局,承担指挥部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工作。

2.2 扑火指挥

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当地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指挥。跨省界的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由当地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分别指挥,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协调、指导。

地方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根据需要,在森林火灾现场成立前线指挥部。参加前方扑火的单位和个人要服从前线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武警森林部队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接受火灾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指挥;执行跨省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的,接受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的统一指挥。

军队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依照《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2.3 专家组

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根据需要设立专家组,对森林火灾应对工作提供政策、技术咨询与建议。

3 预警和信息报告

3.1 预警

3.1.1 预警分级

根据森林火险等级、火行为特征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森林火险预警级别划分为四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预警级别的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家林业局制定。

3.1.2 预警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部门加强会商,制作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并通过预警信息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渠道向涉险区域相关部门和公众。

必要时,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向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预警信息,提出工作要求。

3.1.3 预警响应

当蓝色、黄色预警信息后,预警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密切关注天气情况和森林火险预警变化,加强森林防火巡护、卫星林火监测和瞭望监测,做好预警信息和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加强火源管理,落实防火装备、物资等各项扑火准备;当地各级森林消防队伍进入待命状态。

当橙色、红色预警信息后,预警地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蓝色、黄色预警响应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野外火源管理,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加大预警信息播报频度,做好物资调拨准备;武警森林部队对进行必要调整,当地森林消防队伍视情靠前驻防。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视情对预警地区森林防火工作进行督促和指导。

3.2 信息报告

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要及时、准确、规范报告森林火灾信息,及时通报受威胁地区有关单位和相邻行政区域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对以下森林火灾信息,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立即向国务院报告,同时通报指挥部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

(1)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2)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3)威胁居民区或者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4)火场距国界或实际控制线5公里以内,并对我国或邻国森林资源构成威胁的森林火灾;

(5)发生在省(区、市)交界地区危险性大的森林火灾;

(6)发生在未开发原始林区的森林火灾;

(7)24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8)需要国家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9)其他需要报告的森林火灾。

4 应急响应

4.1 分级响应

根据森林火灾发展态势,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调整扑火组织指挥机构和力量。火灾发生后,基层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做到打早、打小、打了。初判发生一般森林火灾和较大森林火灾,由县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指挥;初判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分别由市级、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指挥;必要时,可对指挥层级进行调整。

4.2 响应措施

森林火灾发生后,各有关地方和部门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以下措施:

4.2.1 扑救火灾

立即就近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专业森林消防队赶赴现场处置,力争将火灾扑灭在初起阶段。必要时,组织协调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公安消防部队等救援力量,调配航空消防飞机等大型装备参与扑救。各扑火力量在前线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下,明确任务分工,落实扑救责任。现场指挥员要认真分析地理环境和火场态势,在扑火队伍行进、驻地选择和扑火作业时,时刻注意观察天气和火势的变化,确保扑火人员安全。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扑救工作。

4.2.2 转移安置人员

当居民点、人员密集区受到森林火灾威胁时,及时采取有效阻火措施,制定紧急疏散方案,有组织、有秩序地及时疏散居民、受威胁人员,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做好转移群众安置工作,确保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有住处和必要医疗保障。

4.2.3 救治伤员

迅速将受伤人员送医院治疗,必要时对重伤员实施异地救治。视情派出卫生应急队伍赶赴火灾发生地,成立临时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

4.2.4 善后处置

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对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4.2.5 保护重要目标

当军事设施、核设施、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设备、输油气管道等重要目标物和重大危险源受到火灾威胁时,迅速调集专业队伍,通过开设隔离带等手段,全力消除威胁,确保目标安全。

4.2.6 维护社会治安

加强火灾受影响区域社会治安管理,严厉打击借机盗窃、抢劫、哄抢救灾物资、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行为。在金融单位、储备仓库等重要场所加强治安巡逻,维护社会稳定。

4.2.7 信息

通过授权、发新闻稿、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会和专业网站、官方微博等多种方式、途径,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向社会森林火灾和应对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内容包括起火时间、火灾地点、过火面积、损失情况、扑救过程和火案查处、责任追究情况等。

4.2.8 火场清理

森林火灾扑灭后,继续组织扑火人员做好余火清理工作,划分责任区域,并留足人员看守火场。经检查验收,达到无火、无烟、无气后,扑火人员方可撤离。

4.2.9 应急结束

在森林火灾全部扑灭、火场清理验收合格、次生灾害后果基本消除后,由启动应急响应的原机构决定终止应急响应。

4.3 国家层面应对工作

森林火灾发生后,根据火灾严重程度、火场发展态势和当地扑救情况,国家层面应对工作设定IV级、Ⅲ级、Ⅱ级、Ⅰ级四个响应等级。

4.3.1 IV级响应

4.3.1.1 启动条件

(1)发生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重伤,24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2)发生在敏感时段、敏感地区,24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3)同时发生3起以上危险性较大的森林火灾。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启动IV级响应。

4.3.1.2 响应措施

(1)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进入应急状态,加强卫星监测,及时调度火情信息。

(2)加强对火灾扑救工作的指导,根据需要协调相邻省份派出专业森林消防队进行支援。

(3)视情高森林火险预警信息。

4.3.2 Ⅲ级响应

4.3.2.1 启动条件

(1)森林火灾初判达到重大森林火灾;

(2)发生在敏感时段、敏感地区,48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启动Ⅲ级响应。

4.3.2.2 响应措施

(1)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及时调度了解森林火灾最新情况,组织火情会商,研究火灾扑救措施;根据需要派出工作组赶赴火场,协调、指导火灾扑救工作。

(2)根据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请求,就近调派森林航空消防飞机参加火灾扑救。

(3)武警森林指挥部指挥当地武警森林部队扑救火灾,指导相关武警森林部队做好跨区增援准备。

(4)中国气象局提供天气预报和天气实况服务,做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准备。

4.3.3 Ⅱ级响应

4.3.3.1 启动条件

(1)森林火灾初判达到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2)发生在敏感时段、敏感地区,72小时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森林火灾。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启动Ⅱ级应急响应。

4.3.3.2 响应措施

在Ⅲ级响应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应急措施:

(1)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开展火情会商,分析火险形势,研究扑救措施及保障工作;指挥部会同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工作组赶赴火场,协调、指导火灾扑救工作。

(2)根据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请求,指挥部调派武警森林部队跨区域支援,调派森林航空消防飞机跨省(区、市)参加扑火。

(3)根据火场气象条件,指导、督促当地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4)根据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请求,协调做好扑火物资调拨运输、卫生应急队伍增援等工作。

(5)协调中央媒体加强扑火救灾宣传报道。

4.3.4 Ⅰ级响应

4.3.4.1 启动条件

(1)森林火灾已达到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火势持续蔓延,过火面积超过10万公顷;

(2)国土安全和社会稳定受到严重威胁,有关行业遭受重创,经济损失特别巨大;

(3)发生森林火灾的省级人民政府已经没有能力和条件有效控制火场蔓延。

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向国务院提出启动Ⅰ级响应的建议,国务院决定启动I级响应。必要时,国务院直接决定启动Ⅰ级响应。

4.3.4.2 响应措施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设立火灾扑救、人员转移、应急保障、宣传报道、社会稳定等工作组,组织实施以下应急措施:

(1)指导火灾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制定森林火灾扑救方案。

(2)协调增调解放军、武警、公安、专业森林消防队及民兵、预备役部队等跨区域参加火灾扑救工作;增调航空消防飞机等扑火装备及物资支援火灾扑救工作。

(3)根据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或省级人民政府的请求,安排生活救助物资,增派卫生应急队伍加强伤员救治,协调实施跨省(区、市)转移受威胁群众。

(4)组织抢修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保障应急通信、电力及救援人员和物资交通运输畅通。

(5)加强重要目标物和重大危险源的保护,防范次生灾害。

(6)进一步加强气象服务,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7)组织统一森林火灾信息;收集分析舆情,协调指导森林火灾扑救宣传报道及舆论引导工作。

(8)决定森林火灾扑救其他重大事项。

5 后期处置

5.1 火灾评估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森林火灾发生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人员伤亡、其他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向当地人民政府提交评估报告。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标准,由国家林业局组织制定。

5.2 工作总结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及时总结、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和应吸取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特别重大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结束后,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向国务院报送火灾扑救工作总结。

5.3 奖励与责任追究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在扑火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火灾事故中负有责任的人员追究责任。对扑火工作中牺牲人员符合评定烈士条件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6 综合保障

6.1 队伍保障

扑救森林火灾以专业森林消防队、武警森林部队等受过专业培训的扑火力量为主,驻军、武警其他部队、民兵、预备役部队等扑火力量为辅,必要时可动员当地林区职工、机关干部及当地群众等力量协助扑救工作。

跨省(区、市)调动扑火力量增援时,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6.2 运输保障

增援扑火兵力及携行装备的运输以铁路输送方式为主,特殊情况由民航部门实施空运。专业森林消防队、武警森林部队的输送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商请铁道部或民航部门下达运输任务,由所在地森林防火指挥部、武警森林部队联系铁路或民航部门实施。

6.3 航空消防飞机保障

发生森林火灾后,首先依托火灾发生地周边航空护林站森林航空消防飞机进行处置;在本省(区、市)范围内调动森林航空消防飞机支援,由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按辖区向国家林业局北方航空护林总站或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提出请求,总站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调动。

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需要跨省(区、市)调动森林航空消防飞机支援,由省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按辖区向国家林业局北方航空护林总站或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提出请求,总站报国家林业局同意后组织实施;需要调用部队及其他民航飞机支援,按有关规定组织实施。

6.4 通信与信息保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森林防火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指挥车。各级通信保障部门应保障在紧急状态下扑救森林火灾时的通信畅通。林业、气象等部门及时提供天气形势分析数据、卫星林火监测云图、火场实况图片图像、电子地图及火情调度等信息,为扑火指挥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6.5 物资保障

国家林业局加强重点林区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建设,储备扑火机具、防护装备和通信器材等物资,用于支援各地扑火需要。地方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根据本地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建立本级森林防火物资储备库,储备所需的扑火机具和装备。

6.6 资金保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森林防火所需支出。

7 附则

7.1 灾害分级标准

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7.2 涉外森林火灾

当发生境外火烧入或境内火烧出情况时,已签订双边协定的按照协定执行;未签订双边协定的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外交部共同研究,与相关国家联系采取相应处置措施进行扑救。

7.3 以上、以内、以下的含义

本预案所称以上、以内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7.4 预案管理与更新

预案实施后,国家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预案宣传、培训和演练,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组织进行评估和修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7.5 预案解释

本预案由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篇3

1.1在时间段上

上午10点到下午15时和夜间,是森林火情火灾处置的危险时段:一般情况下,每日上午10时后,温度升高、风力加大、风速加决,林火燃烧剧烈,火势凶猛,复杂多变,危险性极高;夜间视线不良,难以把握地形地势及火场情况,容易误入险境或出现摔伤、摔亡。

1.2在植被分布上

灌木丛集中连片和阳性杂草连续分布、可燃物立体分布明显、地被物厚重的原始林区是森林火情火灾处置的危险植被地段:在这些植被类型分布的区域,扑火队伍行动缓慢,机动受限,由于地面可燃物与植被燃烧剧烈能够在较短时问内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烟雾,严重威胁扑火队伍人身安全。

1.3在地形上

陡坡、鞍部、狭窄山脊线、狭窄山谷、单口山谷、草塘沟、山岩凸起地形和合并地形是森林火情火灾处置的危险地形:林火燃烧发展至这些地形区域,由于受地形影响,林火行为极其特殊,其强度大,推进速度快,易产生立体燃烧、二次燃烧、浓烟密布、二氧化碳沉积、有毒气体含量大,对参战队伍的生命安全威胁最大。

2森林火灾处置的安全风险控制探讨

2.1规避火场风险的基本原则

在火场或灭火进程中要把确保扑火人身安全、杜绝伤亡事故作为重中之重、首位责任、根本要求严肃对待,高度关注,做到“思想上不能有丝毫的懈怠、组织上不能有丝毫的侥幸、指挥上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措施上不能有丝毫的疏漏”。因此,各级指挥员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敏锐性,并清楚危险危害可能来自哪里、出在何处,才能一叶知秋、见微知著、闻一知十、防患未然,以百分之百的努力,争取不出百分之一的问题,力求实现灭火行动全时、全员、全程的安全。

2.1.1防险是根本。立足防患于未然是首选条件,做到“重在防范不麻痹”。要不断强化扑火队员的险情意识,筑牢思想防线,时刻高度警惕,积极争取把握应对险情威胁的主动权。防范可能或不可预知的突发险情,防范进入危险的地域、环境,被林火围田,防范危险时段(每天的10~18时,特别是12~15时及夜间)被突变林火袭击,有可能或有条件应预设安全区域,预选转移通道。

2.1.2脱险是上策。灭火作战行动始终处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自然环境中,可毗说险情无时不在,危害无处不有。在防不了、防不住的危急关头,脱险是最佳选择。作为一线指挥员,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沉着应对,当机决断,做到“冷静判断、不慌乱”。要在扑火队员面前展示一种处变不惊、遇险不慌的姿态,迅速组织行动,脱离危险地形,脱离植被密集地段,脱离可能被林火包围、浓烟覆盖的区域。在脱险转移的过程中,必要时要放弃易燃易爆物品,但不能丢掉手中的装备机具,否则再次遭遇险情时,就会陷入无计可施的绝境。

2.1.3排险是出路。在遭遇林火威胁,无法摆脱险境可能造成伤害的紧急状态下,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积极争取规避风险的机会,把威胁与伤害降到最低、嚣小的程度。利用手中装备机具,整合突击排险攻坚力量,选择最佳排险地段、方位,压制火势,克险制险,保全自己。另外,在危急时刻,可将人员、装备集中在一个点上,迅速点烧出一片隔离区,这不失为紧急情况下实施规避火场或灭火进程中风险的有效方法。但这对指挥员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做到“沉着指挥、不盲动”,准确判断,从容应对,有效处置,才可能达到排险克险化险为夷,免遭伤害的目的。

2.1.4避险是手段。前提条件是未能达到防险、脱险、排险的目的,险情没有解除,危害仍然存在,面临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下,不得已而采取的一种应急胜补救措施。无论是对指挥员,还是扑火队员的心理素质、控制能力、动作要领、防护技巧及群体配合保护的方式,都有很高的要求,要做到“正确处置、不蛮干”,尽最大可能将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点。常说的成功避险,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无人员严重伤残或遇难。

2.1.5救险是关键。就是在实施排险、避险之后,及时组织力量、装备器材所采取的紧急救援、救治行动,做到“迅速行动、不拖延”,排险、避险本身具有极高的风险性。从某种程度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冒险行为,排险、避险过后,一方面现场仍然存在较大的隐患,若不及时有效救险,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人员装备或多或少、或重或轻将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损坏,救险就显得异常重要和迫切,要反应迅速,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进入事发地域,抢救伤员,救治后送,清理现场,排除隐患,防止发生次生危害。

2.2规避火场风险的基本方法探讨

2.2.1避开危险火环境。灭火行动展开前,指挥员要对火场周边地形地貌等自然环境进行现场勘察了解,做到心中有数,清楚明了,针对易发生险腈危害的地段、地域、危险可燃物分布及易燃灌木丛地带,如狭窄山脊线、鞍郡、山谷,气温较高,风力较大的午后,高强度上山火、急进树冠火等,一般不宜直接接近火场(火线),应迅速避开危险环境,选择安全区域休整待命,伺机组织扑救。

2.2.2预设安全区域。扑火队伍在进入火场实施灭火行动前,为有效防范林火袭击、围田,指挥员应预先组织扑火队伍,在适当位置预没安全区域或确定回撤路线方向。通常应选择在植被密度低,地势较为平缓,处于上风方向的有利位置。没有上述可利用的自然条件时,要坚持“宁大匀小、宁宽匆窄”的原则,人工开设规避风险的安全区、通道,或选择在火烧迹地内,清除危险的地表可燃物(站杆、倒木等)。在灭火行动展开前,指挥员要将进入安全区域规避风险时机、万法,注意事项和撤离路线及相关要求通报扑火队伍。一旦发生险情,迅速有序组织行动。

2.2.3快速转移。在灭火行动展开后,因气象变化及植被、可燃物载量的影响,林火瞬间突变,对参战官兵构成威胁时,或在接近火场途中,误入危险区域时,快速转移至安全地域的一种方法。

2.2.4利用有利地形。当火场宪发险情威胁人身安全时,利用附近河流、湖泊、沼泽、耕地、沙石地带或植被稀少的地域等有利地形规避风险的一种方法。不宜选择细小可燃物密集的林地,防止被地表火烧伤。

2.2.5点迎面火。园林火燃烧发展态势瞬间发生变化,火势对官兵构成威肌且无安全区域规避风险时,就近依托有利地形,如道路、河流、农田、植被稀少的林地为依托,有组织地迅速点烧迎面火,人员陡速进入点烧迹地内规避风险的一种方法。2.2.6点顺风火。林火燃烧强度突然加大,速度加快,参战官兵安全可能遭遇威胁伤害时,火场周边近距离内没有天然依托条件,或虽有依托,但点烧迎面火的时间和距离都不允许,则应迅速顺风点火,顺势进入点烧迹地内规避风险。如果时间紧迫,应采用蹲姿,背部朝向迎风一恻,人员要集中在点烧迹地中央靠前位置,按倒三角队形排列为宜。

3结语

篇4

为加快建立健全我县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机制,迅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协调政府及相关部门,提高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国家突发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沈阳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法库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并结合法库县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3基本原则

1.3.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及“坚持专门机关和群众相结合,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的消防工作方针和原则。

1.3.2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加强应急演练、保障和培训工作,以便快速反应,协调应对。

1.4重、特大火灾事故分类

按照我县重点消防保卫单位的建筑类型、使用性质、生产储存等情况,将重、特大火灾事故分为7类:高层建筑类火灾事故、地下建筑物类火灾事故、石油化工类火灾事故、人员密集场所类火灾事故、仓储类火灾事故、重要机关和单位火灾事故、其他类(主要包括古建筑、易燃密集建筑区等)火灾事故。

1.5重、特大火灾事故分级

按照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燃烧程度和燃烧对象,将重、特大火灾事故分为四级:I级火灾事故,用红色表示;II级火灾事故,用橙色表示;III级火灾事故,用黄色表示;IV级火灾事故,用蓝色表示。

1.5.1I级火灾事故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I级火灾事故:

1.5.1.1高层建筑类火灾,燃烧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火势趋于猛烈燃烧阶段,形成立体燃烧,难以控制;

1.5.1.2地下建筑类火灾,燃烧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火势趋于猛烈燃烧阶段,难以控制;

1.5.1.3石油化工类火灾,装置区或容积10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储罐区的油、气储罐发生火灾,随时或已经发生爆炸、倒塌、沸溢、毒气扩散等险情,火势难以控制;

1.5.1.4大型仓储类火灾,燃烧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火势较大,蔓延迅速,一时难以控制;

1.5.1.5人员密集场所类火灾,燃烧面积800平方米以上,有大量人员被困或珍贵图书、档案资料、文物等贵重物资受到威胁,火势较大,一时难以控制;

1.5.1.6重要机关和单位火灾及其他类火灾,燃烧面积500平方米以上,有大量贵重物资及重要设施受到威胁,火势较大,一时难以控制;

1.5.2II级火灾事故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II级火灾事故:

1.5.2.1高层建筑类火灾,燃烧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火势趋于猛烈燃烧阶段,形成立体燃烧,难以控制;

1.5.2.2地下建筑类火灾,燃烧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火势趋于猛烈燃烧阶段,难以控制;

1.5.2.3石油化工类火灾,装置区或容积5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储罐区的油、气储罐发生火灾,随时或已经发生爆炸、倒塌、沸溢、毒气扩散等险情,火势难以控制;

1.5.2.4大型仓储类火灾,燃烧面积800平方米以上,火势较大,蔓延迅速,一时难以控制;

1.5.2.5人员密集场所类火灾,燃烧面积600平方米以上,有大量人员被困或珍贵图书、档案资料、文物等贵重物资受到威胁,火势较大,一时难以控制;

1.5.2.6重要机关和单位火灾及其他类火灾,燃烧面积400平方米以上,有大量贵重物资及重要设施受到威胁,火势较大,一时难以控制;

1.5.3III级火灾事故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III级火灾事故:

1.5.3.1高层建筑类火灾,燃烧面积600平方米以上,火势趋于猛烈燃烧阶段,形成立体燃烧,难以控制;

1.5.3.2地下建筑类火灾,燃烧面积300平方米以上,火势趋于猛烈燃烧阶段,难以控制;

1.5.3.3石油化工类火灾,装置区或容积3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储罐区的油、气储罐发生火灾,引起连锁爆炸燃烧,火势难以控制;

1.5.3.4大型仓储类火灾,燃烧面积600平方米以上,火势较大,蔓延迅速,一时难以控制;

1.5.3.5人员密集场所类火灾,燃烧面积400平方米以上,有大量人员被困或珍贵图书、档案资料、文物等贵重物资受到威胁,火势较大,一时难以控制;

1.5.3.6重要机关和单位火灾及其他类火灾,燃烧面积300平方米以上,有大量贵重物资及重要设施受到威胁,火势较大,一时难以控制;

1.5.4IV级火灾事故

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为IV级火灾事故:

1.5.4.1高层建筑类火灾,燃烧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火势趋于猛烈燃烧阶段,形成立体燃烧,难以控制;

1.5.4.2地下建筑类火灾,燃烧面积200平方米以上,火势趋于猛烈燃烧阶段,难以控制;

1.5.4.3石油化工类火灾,装置区或容积1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储罐区的油、气储罐发生火灾,可能引起连锁爆炸燃烧,火势难以控制;

1.5.4.4大型仓储类火灾,燃烧面积400平方米以上,火势较大,蔓延迅速,一时难以控制;

1.5.4.5人员密集场所类火灾,燃烧面积200平方米以上,有大量人员被困或珍贵图书、档案资料、文物等贵重物资受到威胁,火势较大,一时难以控制;

1.5.4.6重要机关和单位火灾及其他类火灾,燃烧面积200平方米以上,有大量贵重物资及重要设施受到威胁,火势较大,一时难以控制;

1.6森林火灾事故分级

按照发生森林火灾事故燃烧程度,将森林火灾事故分为四级:I级森林火灾事故,用红色表示;II级森林火灾事故,用橙色表示;III级森林火灾事故,用黄色表示。

1.6.1I级森林火灾事故

I级森林火灾事故是指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特大森林火灾。

1.6.2II级森林火灾事故

II级森林火灾事故是指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重大森林火灾。

1.6.3III级森林火灾事故

III级森林火灾事故是指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或者在其它林地起火的一般森林火灾。

2应急组织体系

法库县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组织体系由县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县政府应急办、灭火现场指挥、各相关部门组成。

2.1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

县政府县长担任县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县政府主管消防和森林防火工作的副县长担任副总指挥,负责对法库县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灭火工作做出重大决策,并负责调动各有关方面人力、物力,保障灭火物资和后勤生活物资的供应,实施统一指挥。成员单位有县政府办、宣传部、财政局、民政局、公安局、安监局、城建局、卫生局、环保局、农电局、森林公安局、联通公司、人防办、消防大队、自来水公司等。

2.2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职责

重、特大火灾事故县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消防大队,办公室主任由县消防大队长兼任。

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县森林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由县森林公安局局长兼任。

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县应急指挥部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组织灭火现场指挥部和各相关部门及时开展应急工作;接到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报告后,及时向县应急指挥部报告;负责应急队伍的日常训练和应急工作的演习;完成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2.3灭火现场指挥部

2.3.1灭火现场指挥部的组成

重、特大火灾事故灭火现场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总指挥由消防大队正、副大队长担任;副总指挥由消防中队正、副中队长担任。下设作战组、供水组、通信组、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宣教组、政工组、火调组。

森林火灾事故灭火现场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总指挥由县森林公安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由副局长担任。下设作战组、供水组、通信组、警戒组、后勤保障组、宣教组、政工组、火调组。

2.3.2灭火现场指挥部的职责

2.3.2.1灭火现场总(副)指挥的职责

全权负责整个火灾现场灭火工作的组织指挥,主要任务:制定单体决策和战斗行动方案,及时掌握火场情况变化,提出相应措施,适时调整作战方案和调配灭火力量,组织协同作战。在应急指挥部到达火场后及时通报火场情况及作战意图,听取指示并贯彻执行。

2.3.2.2作战组的职责

迅速摸清火场情况,根据灭火现场指挥部总(副)指挥的命令,组织带领各种参战力量进行灭火进攻、救人、破拆、排烟、阵地转移等灭火战斗行动,确保其顺利进行,随时将火场变化情况汇报给灭火现场指挥部总(副)指挥。

2.3.2.3供水组的职责

负责灭火战斗行动中的供水,协调县自来水公司,保障火场供水不间断。

2.3.2.4通信组的职责

组织灭火现场指挥部与高度指挥中心及各参战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保障火场前后方通信畅通。

2.3.2.5警戒组的职责

划定警戒区,协调交警、治安交警确保火场警戒和附近的交通畅通。

2.3.2.6后勤保障组的职责

组织供应器材装备、灭火剂、消防车的燃料,负责消防车辆装备的维修,组织饮食、衣物的供应和医疗救护工作的开展。

2.3.2.7宣教组的职责

负责火场摄像、照相,并进行后期编排制作,根据上级指示,确定新闻会的时间、内容和发言人。

2.3.2.8政工组的职责

负责灭火战斗的政治宣传和鼓动,做好参加灭火战斗人员立功受奖工作。

2.3.2.9火调组的职责

负责火灾现场勘察及火灾原因调查。

2.4各相关部门的职责

2.4.1县公安局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维持现场秩序,确保火场附近交通道路的畅通,如是纵火,组织刑侦部门尽快破案,抓捕犯罪嫌疑人。

2.4.2县自来水公司根据现场需要,负责对重、特大火灾着火区域自来水管网二次加压。

2.4.3县环保局负责对现场封闭区外的空气、受到污染的水质进行常规环境监测,并对事件提出处理意见与建议。

2.4.4县农电局负责按照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对火场实施断电保障措施。

2.4.5县城建局负责城区内火灾现场泄露或着火的煤气管道实施关阀、堵漏;沈阳奥德燃气公司负责经济开发区内火灾现场泄露或着火的煤气管道实施关阀、堵漏。

2.4.6县安监局负责督促指导化工企业制定《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响应队伍,并定期组织演练。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指导事故单位及时启动灭火预案,实施自救,同时,为消防等部门灭火提供各种资料和信息;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调查。

2.4.7县卫生局负责对火灾现场的受伤人员进行救护保障。

2.4.8县联通公司负责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现场中应急指挥部、灭火现场指挥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之间的通信保障。

3预防和预警

3.1信息监控

3.1.1各乡(镇)政府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生态旅游经济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针对辖区重点消防保卫单位的建筑情况、使用性质、生产储存及其发生火灾后的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社会影响等危害程度,对高层建筑类、地下建筑类、石油化工类、人员密集场所类、仓储类、重要机关和单位等类型建筑和单位,分类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活动,建立全县重点单位的火灾隐患、重大危险源数据综合分析、风险评估数据库,同时做好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的信息接受、报告和统计分析等处理工作。

3.1.2县消防大队负责重、特大火灾事故预警信息监控工作;特别重大火灾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预警信息经核实后,及时上报县政府。

县森林公安局负责森林火灾事故预警信息监控工作;特大森林火灾事故、重大森林火灾事故预警信息经核实后,及时上报县政府。

3.2预防工作

3.2.1县消防大队负责开展全县重点单位的火灾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的调查,建立县级重点单位火灾隐患和重大危险源数据库,实现数据动态管理。

县森林公安局负责开展全县森林火灾隐患的调查,建立县级森林火灾隐患数据库,实现数据动态管理。

各相关部门负责了解县内外的有关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意见。

3.2.2各相关部门负责指导各乡(镇)政府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生态旅游经济区管委会完善各类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县消防大队负责对消防重点保卫单位的火灾预防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负责对制定的重、特大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审核。森林公安局负责对各乡(镇)政府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生态旅游经济区管委会森林火灾预防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负责对制定的森林火灾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审核。

3.3预警分级

按照我县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分级,将重、特大火灾预警分为四级,预警颜色由低到高依次为蓝色(IV级)、黄色(III级)、橙色(II级)、红色(I级)。森林火灾分为三级,预警颜色由低到高依次为黄色(III级)、橙色(II级)、红色(I级)。根据事态的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级别可以升级、降级和解除。

3.4预警措施

进入预警状态后,县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指挥部和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生态旅游经济区管委会及有关部门应急采取以下措施。

3.4.1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

3.4.2开通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指挥机构、灭火现场指挥部及相关部门专门应急指挥机构之间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

3.4.3立即向县政府报告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基本情况。

3.4.4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全力控制火灾的发展蔓延;转移、撤离或疏散可能受到危害的人员,并进行妥善安置。

3.4.5指令各种灭火救援应急状态,随时掌握并报告火灾发展变化及控制情况。

3.4.6调集灭火救援应急所需物资和装备,做好应急保障工作。

3.5应急资料库

建立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处置数据库系统;全县重点单位的火灾隐患预防和监督数据库系统;重大危险源的评估系统。

3.6应急指挥技术平台系统

建立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及通讯技术保障系统。

4应急响应体系

4.1分组响应制

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工作坚持属地化处置的原则,各乡(镇)政府、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生态旅游经济区管委会要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县公安局负责协调县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情况给予支援。

按照我县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分级,重、特大火灾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I级响应、II级响应、III级响应、IV级响应四级。森林火灾应急响应原则上分为I级响应、II级响应、III级响应、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

4.2应急响应程序

4.2.1县政府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应急响应

县政府根据本地区实际,确定应急响应行动,及时向市政府、市消防局和市森林公安局报告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情况;需要相关应急力量支援时,向市消防局、市森林公安局和市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请求。

4.3信息抄送与处理

4.3.1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

负责确认火灾事故等级的单位,确认特别重大(I级)、特大(II级)火灾和重大(I级)、特大(II级)森林火灾事故后,应立即报告县公安局,由县公安局上报县政府,县政府在30分钟内报告市政府和市级相关专业主管部门。

4.3.2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报告方式和内容

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火灾扑救总结报告3类。初报从接警起30分钟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上报;火灾扑救总结报告在火灾事故处置完毕后立即上报。

4.4应急处置

4.4.1处置措施

按照《沈阳市类型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实施。

4.4.2现场处置原则

4.4.2.1按照“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4.4.2.2贯彻“先控制,后消灭;集中兵力、准确、迅速;攻防并举、固移结合”的战术原则,有效采取堵截、突破、夹攻、合击分割、围歼、封堵、监护等基本战术方法,全力控制火势的发展蔓延,速战速决,消灭火灾。

4.4.2.3在应急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灵活采取计划指挥和临场指挥的指挥形式,积极组织协调各个参战的相关单位,搞好协同作战。

4.5安全防护

4.5.1加强防护措施。参加灭火战斗的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灾害事故的火灾特点及其危险性,按要求佩带个人防护装备,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4.5.2及时设定火场警戒。对不同类型的火场,按照要求由有关部门设立相应的警戒区,尽量减少前方作战人员;对一些易燃易爆和伴随毒气(液)泄漏的火灾现场,要严格界定警戒范围,控制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并严格实行登记检查制度。

4.6应急终止

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时,根据实际情况,由县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或副总指挥适时宣布结束应急处置工作,恢复正常工作。

4.7信息

突发重、特大火灾和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原因、危害和损失等有关信息,由县应急指挥部统一,对火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的数字公布,应征求评估部门的意见。对一般性火灾事故,应主动配合新闻宣传部门,对影响重大的火灾信息,应经县政府批准后,根据需要及时。

5应急保障

5.1资金保障

篇5

关键词:森林防火 预防 措施

1、森林火灾危害

森林火灾,是危害森林的大敌,一场火灾在旦夕之间就能把大片苍翠茂密的森林化为灰烬,俗话说:“一点星星火,可毁百年林”。森林发生了火灾以后,重的,大面积林木被烧光;轻的,有些树干和树根被烧伤,影响树木的生长,降低树木的利用价值。有的林地由于火烧生态功能降低,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同时林地失去了森林的覆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容易发生水早风沙灾害,破坏环境,影响农业稳产高产。在居民点、农田、山林交错的山区发生了森林火灾,还会烧毁房舍、粮食、农具和耕畜,影响群众生产、生活。

森林火灾还会烧死林中的大量动物和烧毁各种林副产品。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动员大批人员去扑火,既耽误生产,又浪费人力物力,甚至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给国家人民带来损失。

2、森林防火现状

(1)我国整体水平上森林防火工作之现状。在往年森林大火的防治工作方面,近年来未发生舆论影响大的不可控森林大火。这与多年来政府所做的积极方面的工作有极大的关系。目前,我国已通过颁布各项防火条例,将森林火灾的防治工作从预防到问责均形成一套上升至法律高度的有效的防火机制,但是由于时代的更进,我国防治森林火灾的机制还不够完善。

(2)我国主要森林覆盖地区间森林防火工作之现状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政府的“黄金周”等拉大内需的政策,旅游业日益发达,故以旅游业为主要产业的风景区在拉动当地旅游业的同时也由于这些地区每日人流量大且游客密集,很容易成为森林火险高危地区另外我国各省份之间的交界处“三不管”地带的天然森林和人工林相对于张家界、九寨沟、西双版纳这样的国家级重点旅游区来说并没有得到政府及群众的高度重视。所以,在这样的地区,可能由于宣传政策不到位,群众对于保护国家人民财产的思想政治觉悟不高,极容易引发小规模森林火险或人工森林火险。

3、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森林防火工作中预防森林火灾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我国很多防火区域位于几个省市地区交界处或位于多个市县周边,这种交界地段如果发生森林火灾则很难预防火势过界,大大增加了扑救工作的难度。我国森林中的交通不便,林区路网密度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检查的难度和扑救的难度。随着天保工程及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我国人工造林的面积增大,使政府防火工作的面更宽、量更大,增加了防火工作防控的难度。

(2)森林防火工作中扑救方面存在的问题。我国森林火灾快速扑救队伍不整,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很难及时扑救,导致火势扩大,损失严重。由于我国森林防火方面经费严重不足,我国大部分地区专业、非专业的森林防火扑救队伍的装备相对于国际水准相当落后,仅有消防铲等简陋的工具使森林,且专业、非专业的森林防火扑救队伍整体素质普遍偏低,我国防火扑火队伍很难开展规范化、现代化的培训,且这类队伍不具备扑灭森林大火的能力。

4、森林防火工作应对措施

(1)有关火源管理方面有效措施为保证计划烧除的安全实施,提出以下原则,即,三级风以上不烧;未通知毗邻单位的不烧;未经县级森林防火部门批准的不烧;没有领导在场负责的不烧;没有组织好扑火队的不烧;没有打好防火隔离带的不烧。但是,从实践角度来看,以上原则还需要以人为本适时变通,如当个人野外活动或家族祭祀时,领导不可能在场,所以,还要靠个人思想觉悟的提高。

(2)有关扑救工作方面有效措施。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在干燥的气候环境下极容易随风向扩大且不容易扑灭,人们对于科学扑救的知识掌握不够,贸然扑救不但不会控制火势还可能引发生命危险。在要求人民群众扑救森林火灾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保证森林资源安全要建立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基础上,二者在原则上是相辅相成的,但是在二者遇到冲突时,一定要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主要。

5、森林火灾预防管理

5.1 提高群众防火意识以预防为主

各级政府将森林防火宣传经费纳人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不断提高思想意识。要把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和森林防火意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走预防为主、宣传为先的路子,要抓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发挥舆论和媒体的导向作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广播、录音、录像、电视和标语等宣传工具的作用。在进人防火期和节假日期间,普遍开展宣传周、宣传月活动,把防火宣传工作切实做到家喻户晓、妇幼皆知。要在管护人员走村串户上门宣传的同时,与当地农、牧民群众户户签订《护林防火协议书》,达到提高全民森林防火的意识。只有通过宣传让群众深知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使其转变思想观念,认识到森林资源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预防森林火灾的重要性,才能自觉参与到森林防火的预防和扑救工作之中。

5.2 强化火源管理控制野外火源

进入森林防火期,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控制一切野外用火,杜绝在林区和近林缘随意烧荒、烧田坎和烧灰积肥等生产性用火。对传统祭祀活动,倡导文明祭祀,用鲜花代替进行祭祀活动。加强巡逻设卡防守并提高督查力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和领导带班制,公布防火专线电话,保证整个防火工作指挥有力,信息畅通,及时安排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把森林防火责任指标分解量化,层层签订责任状,将每块林地的防火责任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并与在林区施工的每个单位签定防火协议书。使每个环节,每个岗位都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多策并举的局面。切实做到“山有人管、火有人防、林有人护、责有人担”,只有排出火灾隐患,做到万无一失,才能杜绝森林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林业资源;森林防火;病虫防治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377—01

1、森林防火

火灾是森林的大敌。在破坏森林的各种因素中,以森林火灾最为严重。它能在很短时间内,烧毁大面积的森林和大量的林副产品,破坏林分结构和森林资源,破坏自然界生态平衡,造成气候失调,水土流失,河流淤塞,洪水泛滥或水源枯竭。有时引起山洪暴发,冲毁农田,直接危害农业生产。扑救森林火灾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1.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面落实护林防火责任制。森林火灾作为自然灾害之一,严重危害生态建设,常常是以突发性强、毁坏性强、难以控制的特点对森林资源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影响社会政治稳定。当前,要结合气温逐步升高、气候干燥的实际情况,树立居安思危的思想,继续保持高度警惕,进一步加强防火值班、防火战备和通信联络,严密关注当地气象和林火动态,坚决杜绝火灾火情的发生。要同各单位鉴定护林防火责任状,年终考核时一并进行考核,确保一级对一级负责,不论哪个环节、那个单位出了问题,都要严格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1.2加强火源管理,从源头上杜绝火灾火情的发生。火源管理是护林防火的重中之重,也是控制林火发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

1.3团结一致,统等兼顾,全面作好护林防火工作。

1.3.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由于很多林区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灭火用水又完全靠拉运,灭火难度大,如何适应特定的林场灭火要求,对灭火队伍建设和灭火器材的配备、维修、保养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林业部门要及时对防火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强化训练,不论是专业还是非专业,都要及时进行训练,扑火工具、机具要及时保养、维修。通过一系列措施,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提高处置火情的能力,适应新时期、新环境下的现代防火灭火要求。

1.3.2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在开展护林防火工作中,各有关部门要严格执法,依法办事,决不允许有,违法办事的情况出现。对不利于防火工作的人和事要坚决制止,对,不负责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要坚决查处,绝不姑息。林业执法人员要努力转变工作作风,热情服务、依法办事,确保国家林业资源安全。

1.3.3团结协作,共同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护林防火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单位的事情,要求各有关单位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火工作,目的就是提高公众对火灾的防范、扑救意识,使这项工作走上“群策群力,群防群治”的道路。各单位要警钟长鸣,一旦发生火灾火情,要迅速出动并在规定的时限内立即报告市护林防火指挥部。

2、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设施

2.1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开设、维修防火线和防火巡护步道;营造生物防火林带;在发生森林火灾时是扑火人员进入和离散的主要通道;也可以阻隔森林大火的蔓延。组建和发展消防专业队伍是扑救森林火灾的有力保障,加强消防队员的扑救技能和业务知识训练,在防火期间要实行统一组织、统一管理、统一训练、保证防扑火的需要。预防工作坚持以群众为主专业队伍为辅、群专结合;扑救工作以专业队伍为主,群众为辅,专群结合。

2.2抓源头;控火源。发生森林火灾必须具备3个条件:即火环境、火源、可燃物、根据林火灾发生机理,没有火源和可燃物就不存在森林火灾;火环境是人为无法控制的,只要管理好人和可燃物,就可堵住森林火灾的源头,预防为主的方针也就得到体现。

3、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培育,从种子、苗木、幼林直至成林的整个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病虫害,严重时,害虫可能把树叶食光,蛀空树木枝干,使树木枯死;或咬断苗木的根系,造成缺苗断垄;或食空果实造成颗粒无收。为了减少病虫害所造成的损失,必须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体系,掌握森林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并通过对其进行预测、预报和检疫,加强预防和除治,控制其发展与蔓延。

病虫害防治是森林培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内容包括对森林、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病虫害的防治和除治。国家颁发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已规定了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还明确指出区、乡林业站负责组织本区、乡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可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和管理,是乡镇林业站的一项重要工作,应采取如下措施:

3.1着重抓好森林植物检疫和监测预报:植物检疫是预防森林植物免受某些危险性病虫害的重要措施。对发生植物检疫对象地区,应划分疫区进行封锁,对种子、苗木、其他繁殖材料及木材的调运加强管理,采取严格的检疫措施,确保营造健康森林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要用科学的方法,侦察病虫发生、发展动态,并把侦察的材料结合当地气候条件、林木状况,正确推断病虫害的发生、发展趋势,并及时通报。快速掌握病虫发生情况避免错过防治的有利时机。

3.2因地制宜的搞好封山育林:封山育林应适地适树地通过各种选育措施,选择抗病虫力强的树种。同时应进行必要混交这样能完善生物群落,增加天敌数量,提高林木的保护性能,达到控制病虫的目的。封山育林是减少人、畜对森林植被破坏的重要手段。

3.3加强育苗消毒处理:在苗圃建设中,由于种子及土壤中潜存有一定的病源和害虫,在育苗过程中应对种籽和土壤进行消毒,才能确保出苗率,必要时还需进行轮作。

3.4保护害虫天敌:在森林中生存着很多以林木害虫为食的寄生性、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有益生物,它们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繁殖起着重要作用,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这些有益生物。

3.5适地种树,培育健苗、健树,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工林经营模式,提高人工林防灾控灾的自控能力。

3.6营造混交林,实施近天然林经营模式,使林分中各种生物间相互制约作用增强,森林生态环境趋于稳定。

3.7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中国面临加入wto,国际间的流动交往势必增加,一些外来的最大病虫害传人爆发的危险性也将可能不断增加。因此必须加强植物检疫工作,提高检疫技术水平,以杜绝或减少危险性病虫传人我国,同时也要注意国内地区间的植物工作,以防有害病虫蔓延扩展。

结束语

森林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它不仅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提供大量的木材和林副产品,而且还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美化环境,净化大气,防治污染,维持生态平衡,以及对加强国防建设,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之,保护好森林资源,有很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森林防火;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1-0070-02

1 引言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国家生态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既是一个重大的生态课题,也是一个现实的民生问题,更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要充分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森林防火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握重点任务,全面落实森林防火各项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认清当前森林消防的严峻形势,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建设“平安浙江”、“生态浙江”的高度,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做好森林消防工作的责任感,把森林消防工作作为当前的头等大事来抓,采取超常规措施,着力做好冬、春防后期特别是清明前后森林消防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确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不发生森林火灾,确保不发生危及村庄、居民点和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确保不发生涉及重大人员伤亡的森林火灾。

2 森林火灾的特点

2.1 森林火灾高发时段相对集中

2012年1月1日至2月28日,浙江省共发生森林火灾79起,受害森林面积5243亩,无人员伤亡事故。2月29日至3月6日为浙江省第一个森林火灾高发期,短短的7d时间全省就发生了190起森林火灾,占火灾总数的60.5%。

2.2 发生死亡事故的原因相对集中

在因森林火灾死亡的7人中,大多是扑救火灾过程中死亡,死亡人员中有自发上山扑火的村民,有带领村民上山开劈防火隔离带的乡镇干部,有自发上山观火的痴呆老人,也有肇事者,说明扑火自救意识还需要加强。

2.3 引发森林火灾的原因也相对集中

从初步查明起火原因的森林火灾分析,烧荒烧灰、烧田坎草等生产性农事用火引发的森林火灾占了近87.3%,是高发期森林火灾的主要起因,其它还有造林炼山、野外吸烟、小孩玩火等。

3 存在的问题

3.1 林内可燃物成倍增长

受雨雪冰冻灾害影响,部分地区森林可燃物类型、组成和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林内有效可燃物载量剧增,远远超过了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每亩2t的临界条件,客观上具备了发生森林火灾,甚至重、特大森林火灾的物质条件。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燃烧速度及强度将大大增加,地下火、地表火,甚至树冠火立体燃烧,将给森林带来毁灭性打击,也极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3.2 火险隐患明显增加

目前正处于农耕备种和灾后重建的高峰期,野外农事用火急剧增多。特别是清明节连休3d,将会出现一个“小长假”,受传统习俗影响,进入林区上坟祭祖和踏青人员将急剧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清明期间仅杭州市区每年就有200万人进入墓区上坟祭祖。可以预见,清明期间野外用火将出现点多、面广、量大、时间长的状况,管理难度大大增加,火险隐患迅速上升。

3.3 火灾防控难度增大

冰冻雨雪灾害导致防火设施、设备特别是生物防火林带、望监测、林区道路、无线通信等损失严重,直接影响到森林火灾的整体防控能力,大大地增加了这些地区森林消防工作的难度。由于林内可燃物的急剧增加,扑火难度、扑火成本和扑火危险大大增加。

3.4 扑火组织指挥亟待加强

从发生的火灾情况看,个别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畏难厌战情绪,不利于森林消防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干部对森林火灾扑救业务不够熟练,发生森林火灾后,组织指挥思路不够清晰,协调配合不够。由于缺乏紧急避险常识,扑火安全隐患突出,很容易引发人员伤亡甚至群死群伤事故。

4 对策与建议

4.1 继续抓好责任制的层层落实

有关部门务必充分认识这一非常时期森林消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按照《浙江省森林消防条例》规定的森林消防工作实行地方各级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的要求,层层建立责任到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森林消防责任制,全面落实森林消防和火源管控责任。要按照行政领导负责制的“五条标准”,把工作责任分解到每个地方、每个单位、每位领导和每个人;把森林消防责任状签订到每一个乡镇、每一个村和每一个农户。一旦发生火灾,优先恢复重建受损的望、监测、通信、防火道路等森林消防基础设施设备,进一步增强抗灾救灾能力。

4.2 继续抓好宣传教育

结合工作实际,针对火灾隐患急剧增加的新情况、新问题,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传单、农民信箱等途径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防火宣传。各级新闻部门要加大森林消防工作的宣传报道力度,宣传内容不仅要包括违规用火的危害、火源管理的规定、安全用火基本常识、避险逃生知识,同时也要报道违规用火引发火灾的反面典型和具体案例处理情况等。通过宣传,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火意识,营造浓厚的森林消防氛围,从源头上消除火灾隐患。

4.3 抓好林内可燃物的清理

按照清理与森林恢复、生物防火林带、防火阻隔带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全面开展林区可燃物清理。对清除的可燃物要妥善处置,确保不留隐患。要按照国家林业局《雨雪冰冻灾害受害林木清理指南》中关于灾害等级划分、清理技术要点、组织管理的有关要求,通过及时清理受损林木,降低可燃物载量,对重点保护单位形成有效阻隔,减少森林火灾发生。

4.4 抓好野外火源的监管

针对近期野外生产生活用火急剧增多的实际,按照“堵疏结合”的原则,科学制定并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加强对清明上坟祭祖的管理,努力实现“文明祭祖、平安清明”。旅游部门要加强对进山旅游人员的宣传引导,严禁火种上山。森林火灾高发的地方和重点时段,要加大护林巡查力度和密度,守住村口、路口、山坞口,从源头上管住野外火源。

4.5 抓好森林火灾事故的处理

对因野外违规用火等行为引发森林火灾的直接肇事者,要依法依纪予以从严、从重惩处,追究其经济和法律责任。要按照国务院关于森林火灾“四个不放过”的原则,通过对每一起森林火灾的火源管理、隐患排查、宣传发动、扑救组织等各个环节责任进行倒查,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特别要严厉查处责任制不落实、职责不履行、防控措施不落实等失职渎职行为。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森林防火;现状;问题;预防对策;浙江苍南

森林防火,人人有责。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具有毁灭性的后果。因此,笔者分析苍南县森林防火现状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的森林防火对策,旨在提高当地森林防火整体水平,对苍南县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现状

苍南县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与福建省福鼎市毗邻,是浙江省的南大门,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县,是个地少人多的沿海林区县。苍南县领导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加强基础建设,采取一系列积极的预防措施,把做好森林防火作为保护苍南县灭荒成果、保护环境资源、保护物质财富、保护社会平安的重要工作来抓,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森林防火工作,检查工作落实情况,并从组织、资金、设施上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从1993年至今,年平均发生森林火警、火灾9.7次,受害森林面积14.33hm2,火灾受害率0.03%。全县有山林的39个乡镇和单位有29个没有发生森林火灾,占总数的74%。全县没有发生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确保了“灭荒”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苍南县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以下方面。

1.1加强宣传,提高群众森林防火意识

苍南县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将每年10月1日至翌年5月30日定为森林防火期,同时规定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冬至、劳动节、国庆节、元旦等前后是森林防火的重点时期。在森林防火期间,利用互联网建立农民信箱平台进行森林防火信息宣传,以广播、电影、电视、宣传车、标语、禁火令案件公开栏等形式,广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提高广大群众对野外违章用火危害性和严重性的认识,克服其麻痹侥幸心理,提倡按规定安全用火。通过森林防火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面提高群众对森林防火的安全意识,营造浓厚的森林防火宣传氛围。

1.2各级建立健全森林防火组织机构

苍南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部,以林业局为主单独设立县森林防火办公室,并核定编制,专门负责全县森林防火日常工作,还建立县森林消防大队,下设县直属森林消防中队和7个片区(灵溪片区、金乡片区、桥墩片区、矾山片区、赤溪片区、马站片区、望里片区)森林消防中队,确保每支森林消防中队20人以上的规模。全县39个山区、半山区乡镇和林场、水果场、茶场也成立了森林防火指挥所,配备1~2名专职干部,确定1位领导任指挥。全县353个重点行政村成立森林防火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1.3抓好森林防火扑火队伍建设,明确管护责任

苍南县充分利用原有专职、兼职护林员队伍,目前全县配有护林员293人,其中专职护林员116人,兼职护林员177人,该队伍分布于全县各个林区山头地段巡山护林。通过与护林员签订护林防火责任制合同书,明确管护责任、范围和奖罚措施,使护林员成为瞭望观察火情、野外火源监督管理、协助查处山林案件的骨干力量。此外,苍南县先后建立21支以青年民兵、共青团员、党员、干部、农民为主体的义务扑灭队伍,每年进入防火期前,对扑火队进行为期7d的森林扑火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扑火队伍的战斗力。

1.4加大森林防火资金投入

苍南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森林防火专项基金,用于购置预防与扑救火灾的工具、补贴误工、培训人员等,防火工作资金到位,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全县已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经费90多万元,建造瞭望台站9个,配备了无线电中继台、基地台和对讲机,使森林防火通讯网络逐步形成,购置了风力灭火机等扑火工具。全县每年开辟防火隔离带逾130km,2010年春季,在大渔、藻溪、县林场营造了防火林带逾6.67hm2。防火基础设施的加强,有效地提高了防火、扑火能力。

2存在的问题

2.1森林内可燃物增加

苍南县森林类型属于亚热带植物区系,植物生长旺盛。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部分阔叶林及白芒、里白等多年生草木植物,其多年积累的可燃物十分丰富。特别是农村燃料结构调整后,石油天燃气的使用日益普及,人为对森林植被获取逐渐减少,森林可燃物大幅增加,如林下植被、枯枝落叶等。有些地方林内可燃物载量甚至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发生火灾的物质基础条件完全具备,极易引发森林火灾,自然因素造成森林火灾发生的形势越来越严峻。

2.2野外火源难以管理

由于山区群众生产性用火习惯,如烧荒、烧田埂草、烧灰积肥等,导致农事用火屡禁不止。加上清明节采用明火上坟这一独特的民俗,对于拜坟祭祖、烧香点烛、燃放鞭炮等现象尚无及时有效措施进行布防。随着近年经济的发展,山村的康庄公路逐渐增多,林区机动车携带的火源、行人乱丢烟头等众多野外火源使森林防火工作十分艰巨,人为火源防不胜防。

2.3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不高

苍南县针叶林面积所占比重过大,针叶林占79%,而阔叶林及其他林种占21%。林种比较单一,尤其是成片的马尾松纯林,容易发生森林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则极难扑救。森林自身的抗火、阻火能力弱,给森林火灾扑救带来更大压力。

3预防对策

3.1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控制阻隔森林火灾发生与蔓延、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能力的最有效措施[1]。因此,从营林措施入手,在森林火灾易发、多发地段建设好生物防火带,营造林以阔叶林及抗火力强的树种为主,提高森林抗火能力和防控能力,做到长短结合、标本兼治,以实现长治久安。

3.2健全森林防火预测和值班制度

做好森林防火信息化的服务保障工作,提高人员业务素质和整体管理水平[2],随时掌握辖区内的林火状况,为正确判断和科学决策与指挥奠定基础;严格健全值班制度,建立以护林员为主体的巡山查火护林队,对野外用火起到火情报告作用,对审批后的用火起到监督作用;县政府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规范森林火灾扑救程序,明确职责[3];一旦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必须做到先电话报告县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确保森林防火指挥系统调度及时、信息畅通。

3.3推行森林火灾保险,减轻林农风险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林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给山区森林防火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抓好森林防火工作也更为重要,一旦发生火灾,会使林农的生产、生活陷入困境。森林火灾保险对于森林火灾能起到有效的防御和分担风险的作用[4],发生意外,则由保险机构负责理赔。能够及时地对火灾造成的损失予以补偿,减少林农损失。

4参考文献

[1] 张声平,钟亮,何业明,等.遂川县森林火灾发生分析及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09(6):35-37.

[2] 郑书辉,李建成.苍南县森林消防队伍的管理及整改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1):110,112.

篇9

为进一步加强对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领导,建立**村防灭火指挥体系,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对村民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结合本村实际,特制定防灭火应急预案如下: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成立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小组,行使森林防灭火工作组织、领导职权,协调全村的森林防灭火扑救工作有序开展。

指挥长:***(村党支部书记)

副指挥长:***(村党支部支委)

成 员:其他两委成员、村民小组长。

工作职责:负责组织开展森林防灭火宣传、落实各项防灭火措施、制定完善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处理日常事务等。全村共划分7个森林防灭火分片包干责任区(详见附件)。

各网格工作人员要对当前森林防灭火工作高度重视,对面临的严峻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加强森林防灭火宣传。在高森林火险期间,各网格工作人员每天上路巡回进山入林进行面对面宣传,在进山的主要路口悬挂防火宣传横幅。村委会充分利用标语、村村响广播、手持录音喊话器、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把森林防灭火意识渗透到每家每户,从根本上杜绝火灾的发生。

二、强化巡查,保障落实

遇到高度或极度危险的森林火险等级时,加强野外违章用火查处力度是减少森林火灾的有效途径。各网格员要加强野外用火巡查,严格执行“五不准、五禁止”制度;森林火险等级高时(上级禁火令时),全员上岗到各自网格区林间、田头巡查,禁止一切非林业生产野外用火,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处理。

三、强化值守,反应迅速

村委会加强值班制度,每天安排1名村干部在村部值班值守。在火险高发期,取消一切休假,并保证通信畅通,以便火警发生时迅速作出反应,并组织人员进行处置,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四、组织有序,完善设备

扑火力量按三个梯次组织进行扑救。第一梯队由网格上报指挥长,由指挥长组织村的青年村民参与扑救;第二梯队指挥长上报镇森防办组织半专业扑火队伍参与扑救,若灾情严重要及时拨打森林火警电话:12119。

五、科学处理,有力扑救

森林火灾的扑救坚持“打早、打小、打了”原则,按以下程序进行:

1.自救。指挥部积极、有序地组织村民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自救;不得组织老人、小孩和孕妇上山扑救森林火灾。

2.报告。发现火情及时向镇政府值班室(电话:05**-27*****)和林业站(电话:05**-27*****)报告,报告内容为:火灾发生的时间、地点,现场伤亡和损失等简要情况。

3.指挥。在指挥部的科学指挥下救火,不得各自为战,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4.留守。由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留守,负责火场清理工作。

5.撤离。留守人员在确保不发生死灰复燃并经指挥长同意后方可离开现场。

篇10

关键词:森林火灾 扑救准备 原则 方法

前言:

森林火灾广义上上讲:凡是失去人为控制,在林地内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都称为森林火灾。狭义讲: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森林防火工作是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公共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林业发展,加强生态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事关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1.森林火灾的分类

森林火灾通常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三种类型。三类火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以并发。三类火灾交织在一起,互相转变。所有的森林火灾一般都是由地表火开始,烧至树冠的则引起树冠火,烧至地下的则引起地下火。树冠火也能从树冠下降到地面形成地表火。地下火也能从地表的缝隙中窜出来烧向地表。通常针叶林易发生树冠火,阔叶林易发生地表火。 森林火灾还常划分为低、中、高强度火灾三种类型,主要以火焰的高度作为判断的依据。所有的森林火灾一般开始都是低强度火,而后,火的强度随着燃烧时间的增加,因可燃物的种类、高度和载量,立地条件、天气条件等火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地表火属于低强度的火,树冠火属于中、高强度的火。

森林火灾的燃烧,还常划分为上山火、下山火二种。所有的森林火灾都是这两种火灾的循环过程。一般风力小于三级,森林火场的发生都是这两种火灾的发生都是从山脚开始,向山上蔓延,再越过山脊转向山下方向蔓延,风力达到四级以上,乱流火较多,火的蔓延方向和程序变化无常。

2.扑火前的准备工作

有森林的地方,有群众活动的地方,就存在着发生森林火灾的可能。除了要做好火灾的各项预防工作外,同时还应当做好扑救火灾的各项准备工作。

2.1 组织准备

扑救森林火灾的经验教训表明,发生火灾,临时动员群众扑火,不仅扑火战斗力弱,贻误扑火有利时机,而且扑火消耗增大,还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因此,扑救森林火灾应当逐步实行队伍专业化。从我国国情、林情、出发,扑救森林火灾要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队伍,并实行专业队伍为主,专业队伍与动员群众结合。

2.2 物质准备

首先要建立若干物资储备库,储备一定数量的扑火机具。其次是准备交通工具,每支森林消防队每队至少准备运兵车一辆,以及足够的燃油。第三是准备通讯工具。每支森林消防队准备无线电通信设备若干台。第四准备生活劳保用品。如干粮、防火服、头盔、手电筒、毛巾,以及医药卫生救护用品等。

2.3 制定扑火预案

预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1)简述林区的特点和林火发生的基本规律;区分各扑火队的任务,按就近组织扑救的原则,给扑火队落实防区,给每个林区落实扑火力量(指定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落实扑火工具(指定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落实扑火工具、车辆和燃油;落实包括扑火人员吃饭、喝水、救护、交通指挥等后勤保障;落实火灾现场通讯联络方式和人员;落实扑火指挥员(高空火场指挥员、宣传动员组、火情侦察组、通讯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规定火灾报告程序、指挥程序和扑火原则等。

(2)制定预案的程序。由防火办同有关部门充分协商,写出预案的草案;召开森林防火指挥不全体成员会议讨论通过;报请同级政府或以指挥部的名义颁布执行。

3.灭火的原则与方法

扑灭林火要以“打早、打小、打了”为基本原则,即:指及时扑火,尤其是扑打刚发生的火,且要做到扑火彻底,既要扑打明火,又要清理暗火,消灭一切余火。

灭火的基本方法主要是排除森林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一定温度)中的任何一个要素,火就能熄灭。因此一般采取如下三种方法:

(1)窒息法(即隔绝空气法)

以隔绝燃烧所需要的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可采用土埋、化学灭火剂或扑打法。但这种方法只适合于火灾初期,当火灾扩大时,需要隔绝空气的空间过大就有一定的困难。

(2)冷却法(使温度降到燃点以下)

采取的措施是降低热量,如在可燃物上覆盖泥土、洒水、风力灭火等使燃烧物温度降低一燃点。

(3)隔离法(即封锁可燃物)

使火与可燃物隔离而达到灭火。一种是使已燃烧的物质与未燃烧的物质彻底分离,建立防火线;另一种是增加可燃物的耐火性,喷洒化学阻火剂或水等使其成为难燃物或不燃物,起到隔离带作用。

4.扑救火灾的安全注意事项

5.1 防止CO中毒

一氧化碳是林火产生的一种污染物资,直接危害人体及动植物。空气中CO浓度达0.002%时,就能使人体组织缺氧,浓度达到0.2%,能使人在几分钟内死亡。燃烧1吨可燃物往往产生15-73千克CO,若是不完全燃烧时,可产生1865千克CO,越时完全燃烧,产生的CO量就越少。根据火场测定,距离火焰越近,CO量越大。因此,扑火任务要防止CO中毒。

由于扑火队员在浓烟中工作时间过长,扑救森林火灾时可能会引起一氧化碳中毒。其症状是呼吸紧迫、头痛、胸闷、肌肉无力、心悸、皮肤青紫、神志不清。处置方法;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将脸贴近湿土呼吸;迅速将患者转移到空气新鲜的地面;进行人工呼吸;注射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