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价值规律的基本原理

篇1

坚持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原理就是坚持的科学性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理论,是从分析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商品开始的。马克思认为,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另一方面是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实质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经济关系。马克思通过正确地剖析商品的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以及价值实体、价值源泉、价值量和价值的社会本质等重要范畴及其运动规律,从而建立起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阐述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机理和它的基本矛盾,从而揭示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灭亡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理论是理论大厦的基石。离开劳动价值论,就无法理解剩余价值学说;离开剩余价值学说,就无法理解理论的科学体系。否认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是否认的科学性。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原理。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是时展的要求

当今时代和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已有很大不同。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时代是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时代,当时创造价值的劳动主要是直接生产过程的体力劳动,资本家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是产业工人的剩余劳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生产力的贡献越来越大,科技发展引起生产力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生产越来越具有大型化、智能化、网络化、全球化的特点。与此同时,生产劳动的形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技进步、经营管理、信息咨询等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脑力劳动在生产劳动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些都远远超过了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生产力水平和所能够论及的范围。从我国当前情况看,我们正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些与经典作家当年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很大差别。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急需在理论上加以说明的问题。比如,如何看待科技工作者的劳动,如何看待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如何看待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如何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等等。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提出了新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要根据新的实践,在坚持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使其不断吸收鲜活的时代内容,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创新和发展中更好地坚持。

应着重把握的两个问题

篇2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rinciple of Value Engineering, the basic concept and principles of Value Engineering are defined, the significance of Value Engineering in the university teacher resource management is sketch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its principle in selection and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payroll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performance management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other aspects of university teacher resource management is discussed.

关键词: 高校教师资源管理;价值工程原理;应用

Key words: university teacher resources management;the principle of Value Engineering;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01-02

0 引言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等院校的经营环境以及社会地位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的高等院校已经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教研单位和教书育人的场所,而成为了我国创新科技的主力军和实施科教兴国的主要阵地,是推动我国社会生产的关键因素。高等院校的教师资源关系到高等院校发展实力和潜力,所以,一支高素质的教师资源队伍对高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价值工程基本概念及其原理

所谓价值工程是指从一定的功能出发获得在劳务、产品、工作、工程等方面的价值的研究方法,价值工程是一种科学的价值提升方法,这一概念的提出者麦尔斯将其定义为“一个用以处理和鉴别服务产品在工作中的缺乏主要作用却能够降低工作量或者成本的要素的完整的系统,这一系统融合了现有的知识、技能和技术,能够将用户的需求与无实际利用价值的成本进行区别,达到改进服务、产品的目的”。而美国价值工程师协会负责人马蒂则将其定义为“价值工程通过系统的、有组织的努力,能够使系统、产品、服务的能够达到一定的价值目标,它实际是以最少的付出获得必须的价值工程”。

价值工程的基本原理的内涵:客观事物的发展变化及其包含的内在规律的书面反映即为原理,价值工程基本原理是对价值工程活动反映出来的普遍规律的反映,价值规律包含了三点基本内容即价值本质性原理和准则性原理以及费用与动态的关联原理,这三点原理互相联系、互相以来,是对价值工程活动的内在规律的反映。价值工程原理的基本模式为价值=产出价值/投入成本,或者价值=产出功能/投入成本,这一公式的作用在于以对象的最低使用周期成本实现使用者的需求功能,从这一公式可以看出,价值越高,则有效利用资源的程度就越高,利用价值原理对某项管理活动进行评价时,是进行经济和技术、成本与功能的综合性评价。

2 价值工程规律在高校教师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高等院校的教师队伍也在不断扩大,学校的师资力量在不断增强,但是目前高校内普遍存在缺乏专任教师、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的等问题,高校积极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1 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利用价值工程原理加强高校教师资源的管理可以最大程度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学校工作效率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社会的一份子,高校教师不但有自身的关于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而且还有个体特殊的思想感情以及人格尊严,在对高校教师资源的管理过程中,可以加强在物质、精神、政治、行政方面的激励,注意改进管理方法,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样能够保持教师饱满的工作激情,促进他们加强对业务和技术的研究,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促进更多教研成果的诞生。

2.2 促进高校各项科研研究的正常进行 对教师资源加强管理可以为高校顺利开展各项科技研究活动提供人才基础和技术保障。高校教师资源是学校开展教学工作、保证教务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资源,因此,只有合理组织教师开展科研和教学活动,才能将高校中教与学的关系进行充分协调,从而形成教师资源与其他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高校科研活动和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

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突破难点

一、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突破难点

在“问题探究式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是从设置“问题情境”,即发现问题开始组织教学的,然后是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借助于教师、教材提供的相关资料信息,围绕“问题”展开分析,探究“问题”的现状、产生“问题”的原因、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新经验。问题探究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师要吃透教材,挖掘教材。

1、挖掘教材课题内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一般说来,每一课题都有一个中心主题,教师不能浮于表现,要善于抓住教材原中心主题进行探究,深刻领会教材。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必须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这三个层次来进行挖掘。例如:讲到“价值规律”这一课题时,作如下挖掘:

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②为什么商品的价值决定着商品的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吗?

③价值规律是怎样发挥对经济活动的调节作用的?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教材挖掘,不仅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整体把握,更有利于教学中思路清晰,培养掌生逻辑思维能力。

2、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问题。“问题”在“问题探究式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问题设计得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问题的选择和设计上必须要下功夫。教学实践表明,设计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难易度要适当且有思维梯度。问题的难易度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主动性,也就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且问题的设计要与上文挖掘教材时所设计问题一样,必须有思维层次和梯度;第二,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问题时必须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水平,教师在设计问题时除备好教材之外,还必须备好学生;第三,要为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服务。在问题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好问题情境,设计几个具有思维梯度性问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并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和能力,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二、辅以多媒体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1、政治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再加上有些内容的传统教学手段不得力,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这就形成了教学的难点;教学重点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传统的教学往往在突破教学难点问题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即使如此,学生仍然感触不深,易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突破难点的有效方法是变革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突破难点,取得传统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同时用多媒体可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现在的政治教材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据,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教材的特点,精心构思,灵活设计教学的过程,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欲,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去探究,这样学生就处于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中。

2、如高一教材《经济生活》中“外汇汇率的升高和跌落”这一知识点,如果只是讲解,效果不一定好。在此本人借助于电脑,做了关于本市出口龙头企业江东电子厂由于受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影响而导致利润减少的材料汇编,同时设计了一个表格,这样轻松完成了从金利润减少入手,引入外汇、汇率、外汇汇率升高和跌落等知识点,从而也化解了难点。

三、理论问题生活实际化

所谓“理论问题实际化”就是例举说明。具体来说,就是用事例、材料、数据去取证去说明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学生们的认识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感性认识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从这里所说的事例、材料、数据,统统是感性认识,通过对事例、材料、数据的分析和归纳才能上升为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这样才能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因此,教师的引导艺术非常关键,要注意三点:一是生活例子要典型;二是要找准理论知识与生活例子的联系点;三是要善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篇4

 

工商行政管理,是指国家为了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通过市场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等机关,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对市场经营主体及其市场行为进行的监督管理。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前,工商行政管理属于行政学,行政学中的公共行政学已成为独立的分支学科,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属于公共行政学的范畴。而行政学又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政治学隶属于法学,而法学又是社会科学的一个门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教育部调整了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新设置了管理学门类,管理学门类下设公共管理学,而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属于行政管理学理论范畴。这_变化意味着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学术型(理论型)向应用型(实务型)转变。

 

二、对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认识

 

一门成熟的学科,其概念、范畴、体系结构、基本原理,应达到解释实践和揭示规律的程度。

 

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研究应该包括工商行政管理行为(事实)、工商行政管理规范(价值),以及行为与规范之间的关系和如何实现行为与规范的统一。

 

到目前为止,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尚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政府职能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升华,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很可能成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独立的分支学科。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都是建立在公共行政学的基础之上,即应符合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则。

 

从政府的职能入手,即从研究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入手,进而深入到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再细化到工商行政管理职能,如市场主体准入、退出监管;市场主体的交易行为和竞争行为监管;消费者和经营者权益保护;知识产权(商标权)的确认和保护等,从中得出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的概念、范畴、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并从工商行政管理行为与规范之间的关系和如何实现行为与规范的统一,达到解释工商行政管理实践和揭示工商行政管理规律的程度。

 

三、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

 

工商行政管理与市场的关系就是缩小了的政府与经济的关系。政府一方面要遵循价值规律和经济规律,另一方面又要干预和管理经济。同样,工商行政管理既要尊重市场自身的规律,又要对市场进行监管。政府干预经济和监管市场的理由是市场失灵。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于效率和公平。市场的外部非经济性和不公平问题是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必须由政府提供公共产品以消除市场的外部性问题;维护市场竞争秩序;调节收入分配;稳定宏观经济环境。政府管理经济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政府干预经济过多,做了它不该做也做不好的事情,也会破坏正常的市场机制。总之,在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政府既不能是一个自由放任、无所作为的弱政府,也不能是一个无所不管的全能政府,而应该是一个能够实现政府的行政权力与市场及社会的自身调节能力之间的结构性均衡的政府。

 

四、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选择,应本着克服改革阻力,降低改革成本的原则,最优化的路径是法治化。职能转变的法治化是克服改革阻力的克星,法治化是权力再分配的有效平衡机制,法治化具有公开、公正、稳定和可预见的特点,为各种利益群体所最能接受。

 

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首先要以制度建设为先导。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行政。要凭制度规则规范和引导人们的市场行为和社会行为,而不是凭权力。要以制度规范自身,用法律制约权力,严守公共权力行使的边界,绝不允许有任何的专横和恣意。

 

其次,要以提高执行力为重点。规则是秩序的前提,没有规则就没有秩序。但“徒法不能自行”,秩序只有通过规则的执行才能维持。政府的基本职能就是执行规则以维护秩序。因此,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对于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至关重要的。

 

再次,要以强化责任机制为保证。政府职能仅停留在执行力层面是不够的,因为滥用权力或执行不力得不到追究,不仅会使制度本身形同虚设,而且会对执行力造成毁灭性破坏。对决策失误、违法行政、执行不力、效能低下、疏于管理、处置不当等等,必须追究其责任。对于以权谋私、执法犯法,绝不能姑息。

 

对于政府的职能,从法治化的观点来认识,则应明确:政府代表的是公权力,市场和社会反映的是私权利。政府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是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正确处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关系,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基本课题。行政权力作为一种国家公权力,来源于公民的私权利。私权利是国家公权力存在和行使的法律基础,如果缺乏对私权利的确认和保障,国家公权力的存在便不具有任何法律上的意义。

篇5

关键词:新课改 学习方式 学习方法

新课改由推行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了更好的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本人从多年的政治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学生应实现三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要把握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

政治新课程强调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建立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方式要发生根本的改变,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

学生应当在政治教师帮助下实现三种学习方式的转变:

第一,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和有主见的学习。它抛弃了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重视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现在的中学生是在电视机和互联网前成长起来的一代,知识面较广,他们对事物的认识往往都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中学政治课的学生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重视用自己的经验和背景来分析问题,对各种社会问题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达到认识社会的目的。

第二,变单独学习为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是以学生小组为单位,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互的学习,它强调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而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有利于学习社会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事物,学会与别人交往与沟通。在合作学习中,小组中的成员应恰当地分工,搜集资料,相互讨论交流。

第三,变简单接受为积极进行探究性学习

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探究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也要把握一些具体的学习方法,那么,中学政治课的学习,有哪些具体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呢,

1.抓主要矛盾法

[释义]在政治课的学习中,同时有许多内容要我们去理解,去掌握。我们集中力量抓住每一章节内容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内容的学习方法称之为“抓主要矛盾法”。这种学习方法在政治课学习中应用较广,效果也较为理想。因政治课的特点是:内容多思想性强,理论联系实际多,确实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碰到不少疑难之处。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指望考试中背一背,是不能取得好成绩的。

[示例]我们在学习《经济生活》第一单元时,觉得这课内容较多,且抽象、深奥。当我们知道这一课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内容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作用”,商品、价值、价格、价值规律就像一根主线,贯穿在各章节时,且当我们把握了这些重要问题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时,这一课内容就被我们完全掌握了。

2.调查法

[释义]鼓励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社会调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一方法称之为调查法。

[示例]我教授“党的基本路线”这一内容时,重点讲解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和伟大意义,要求学生做社会调查,调查一下本村和自己家庭的变化。

学生普遍的调查结果是:党的前,全村没有一幢楼房,“改革开放前,住的是又矮又暗的破平房,改革开放使我家和全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家家造起了新楼房,现在是“穿的新衣住的楼,彩电冰箱样样有,来了亲戚和朋友,冷盆热炒一抬头”。通过调查,使学生们亲身感受到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现在要努力学习,长大后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把我们家乡建设得更美丽。这样教学的目标就完全达到了。调查法学习政治课使学生尝到了甜头,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并且提高了思想觉悟,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使学生把学到的政治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3.寻觅规律法

[释义]通过对政治课诸多原理的学习,使自己在动脑、动手的基础上,探求相关原理的规律的学习方法称之为“寻觅规律法”。规律是指事物内部本身固有的必然联系。不论是自然界或是人类社会,事物彼此之间都有联系。通过对事物之间联系的分析,从中找出其规律的东西,有助于我们学习。

[示例]同学们在学习唯物辩证法时,已经掌握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也就是说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就可以互相转化。如:中国时期,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使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而阶级矛盾就降为次要矛盾。根据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我们就可以根据,“寻觅规律法”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原理。但是要注意的是,所学原理之间有规律可以寻觅,而不能牵强,不然就会把互不相关的事物混淆在一起。则寻觅的规律也不正确;寻觅的规律要能指导自己的学习,由点带面,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4.利用谚语加深记忆法

[释义]运用民间的谚语说明一个基本理论,从而加深自己对这一原理记忆的学习方法称之为“利用谚语加深记忆法”。

[示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这些都是说明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如“牵牛要牵牛鼻子”,“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些都是说明抓主要矛盾的原理。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说明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而“白马非马”说明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之间的关系原理。如“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蚁穴溃堤”……这些都是说明量变到质变的原理。

应当说在我们周围,看到的、听到的谚语有许许多多,只要我们有心,把这些谚语记录下来,整理成句,然后应用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之中,就能加深我们对新学知识的理解。在政治学科的学习中,特别是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我们能利用谚语,加深对新学基本原理的理解,这样不仅许多难题迎刃而解,并且也提高了自己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5.对比异同法

[释义]通过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把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加以归纳整理的一种方法称之为对比异同法。对比异同法可以是中心比较,也可以是并列比较。因此,比较的事物之间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不并列的。例如,我们要比较法律与道德、政治、艺术、宗教的异同之处,就可用中心比较。我们要比较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异同之处,就可用并列比较。

[示例]在学习股票和债券时,就可采用这种对比异同法,以增强记忆。

篇6

关键词:国际分工;国际价值;服务外包;跨国公司

中图分类号:F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13)11—016—06

一、新时期国际分工的变化与特点

战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作用下,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国际分工出现了与以前不同的一系列新变化和新特点。

1.分工形式多样化,产品内分工突显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当代社会的经济环境与马克思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下,国际产业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甚至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转移,与此同时,国际分工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由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产品内分工的演进。在当代,国际分工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征——不仅有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也有产品内分工;不仅有产品分工,也有要素分工;不仅有有形产品的生产分工,也有无形产品——服务的生产分工;不仅有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也有混合形态的分工。这一系列分工的新变化不仅涵盖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不同产业与产品,而且涵盖了同一产品内的不同工序与不同增值环节。其中,由跨国公司引起的、细化到产品内部分工是当代国际分工的突出特征。198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日益激化的竞争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将各国作为生产车间在全球范围进行产业布局,将同一产品的不同工序、生产和服务的不同环节分布到世界各地,将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进行更加细密的专业化分工。致使海外投资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不再是分散、独立的某个市场,而是整个跨国公司体系所占据的区域市场,乃至全球市场。从而引发分工的范围更加广泛,企业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尤其是产品内分工得到凸显,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在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不同工序、环节分工转变的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生产联系不再是在产品最终生产完成后才发生,而是在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市场销售和营运管理的各个阶段就交叉发生。因此,建立在产品内的分工成为当代国际分工变化的一个突出的新特点。

2.分工趋势外包化,服务外包快速发展

外包是企业整合外部的最优资源,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充分发挥核心竞争力和增强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1980年代以来,西方跨国公司运用外部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生产效率的原理,日益聚焦在企业的技术研发、营销等核心业务上,而将一般性的加工制造、组装、后勤服务等非核心业务离岸外包给基于相互信任和契约的合作伙伴,从而形成了一种全球性的外包网络系统。

随着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离岸外包作为其全球布局、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全球外包的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截至2006年,在世界最大的2000家企业中,有80%以上的企业在海外建立重要的外包业务。据全球外包年会主席、美国著名外包管理专家迈克尔·科比特估算,2010年全球外包金额已突破20万亿美元。在全球外包支出中,美国约占2/3,欧洲和日本约占1/3。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约占全球承接外包业务总量的45%。

目前,不仅制造业大量外包外移,服务业外包的发展也引人注目,逐渐成为离岸外包的新宠。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服务外包总价值已由2004年的5000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1.2万亿美元,其中IT和业务流程等服务外包约为1万亿美元。另据2013年4月召开的第六届全球外包大会透露,虽然受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全球服务外包合同金额下降了10%,但亚太地区却增长了31%,其中中国增长了40%。而北美、欧洲和日本依然占全球发包份额的70%以上。

从整体上看,离岸外包作为国际产业转移的重要形式,服务业外包作为离岸外包的新宠,在当代国际分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发展对于发挥各国的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加速世界经济的融合,具有重要作用。

3.分工国别边界弱化,跨国公司居主导地位

在当代国际分工中,传统分工的国家边界已经明显弱化,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分工的主要组织形式和微观载体,国际分工也越来越表现为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就某项产品的产销而言,在跨国公司中,其生产经营是具体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互相关联的活动的,研发、采购、制造、分销、服务等分别是产品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些环节大部分由它们遍布于世界各地的各分支机构来承担。由于产品生产经营环节的分解,使生产经营活动更加专业化,进而导致国际分工从最终产品的分工进一步向产品内部不同环节之间的分工发展。

与此相应的,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也从单纯依赖外部市场的国际贸易转向外部市场与内部市场并重。据统计,全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控制了发达国家近90%的生产技术和3/4的技术贸易。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主要是在其分支机构之间以及分支机构与母公司之间进行的。近30年来,这种作为国际分工实现方式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获得快速持续增长,1970年代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只占世界贸易的20%,1990年代这一比重已上升至50%左右。

在过去,尽管跨国公司的生产因跨越国界而具有国际性,但由于它们分散在世界不同国家的分公司、子公司在海外各据点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供应当地市场或返销母国的,各地的生产过程之间并不具有内在的关联性。这里的国际分工只发生在最终产品之间,国际贸易仅成为国际分工实现的唯一途径。而在当代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分散在海外各地的分公司、子公司不再是独立运作或仅与母公司发生联系,而是与母公司和其他分公司、子公司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跨国公司依据不同区位建立在生产要素密集度之上的比较优势,将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更细密的专业化分工。使公司内分工联系更为紧密,体系内的产品、技术和人员在遍布全球的各分公司、子公司之间的流动性更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跨国公司各分支机构的活动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形成了全球生产体系的实体部分。

4.分工体系完善化,价值链成为连接纽带

1980年代以来,受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在财富生产和商品价值创造的进程中,自然资源和普通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作用趋于减弱,而技术、信息、人才和创新机制等知识性要素的作用日趋增强。这些要素在不同产业、同一产业不同产品和同一产品不同工序间的重要性各不相同,在跨国公司的组合配置下,技术、人力资本、知识等高级要素有效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深化和泛化,进而形成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国际分工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分工在产业层面上通常表现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而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资本密集型产业则随着国际产业的梯度转移由发达国家逐步集中到新兴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之间所谓的“大脑~四肢”的完整的分工格局。而“价值链”就成为这一国际分工体系的连接纽带,它连接着特定环节上的母公司、遍布于各东道国的子公司和供应商、分包商,分布于不同的国家或区域,共处于同一产业或产品的生产经营中。

如果说古典国际分工的边界是产业的话,那么当代国际分工的边界则更在于价值链。可以说,建立在价值链上的国际分工已成为当代国际分工变化的新特点。这里的价值链是指设计、制造、分销、服务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其分工的基础是生产活动和其他功能性活动更加专业化的细分。在新技术革命作用下,生产经营活动的更加技术化、专业化,导致国际分工从最终产品的分工进一步向价值链中不同活动之间的分工发展,遍布于世界范围的各分支机构分别从事其中一项或几项活动。由于同一条生产的价值链在空间上遍布全球,使得由跨国公司所主导的现代国际分工也由各国按照比较优势向世界市场提品,发展到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向跨国公司生产提供要素。通过价值链的结构,跨国公司可以只控制那些技术含量高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创造利润多的环节,并在这些环节上保持垄断优势,而把其他不具战略意义的、低技术含量的、创造利润不多的环节分解出去,以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加生产经营的灵活性。

二、国际分工变化对国际价值的影响

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变化导致世界经济领域出现许多新的经济现象与经济过程,对商品的国际价值及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产生了重要影响。

1.从国际价值形成的层面看国际分工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首先,国际分工边界由产业转变为价值链,使商品的国际价值构成更突显国际化特点。如前所述,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世界各国生产者之间的劳动分工发生深刻的调整与变革——由产业间的分工、产业内的分工向产品内分工转化,逐渐形成以价值链为边界的产品内分工模式。而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的应用,使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的生产网络得以形成和发展。跨国公司根据世界各国的资源禀赋、市场条件等状况,基本实现了技术研发、产品设计、零部件生产、产品组装、组织订货、商品销售等各环节的全球配置,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计划的制定、原材料和零配件的供配、生产工艺环节间的投入产出协调耦合、产品的销售乃至公司集团的整体和地区、部门管理都是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流转中实现的。既然国际分工的边界已由产业转变为价值链,商品的研发设计、零部件的生产及产品组装等环节分别在不同国家进行,那么相应的,所生产出来的商品的总价值构成也就表现为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价值构成,从而更突显出商品价值构成的国际化特点。

其次,新型国际分工导致生产要素范围扩大与重新组合,提高了生产效率,进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马克思的分工理论指出,工场手工业内部的分工导致生产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工人及其使用的工具都向专门化的方向发展。而当今,在新科技革命的作用下,新型的国际分工导致了直接生产过程的生产要素发生了新的变化——范围扩大与重新组合。从客观生产要素看,出现了电脑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机械手等新的劳动资料和合成材料、工程塑料等一系列新的劳动对象。而作为客观生产要素人的劳动,其涵义也已扩展到科学与技术、管理、研究与开发、咨询与服务等领域。生产要素范围的扩大尤其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合与运用,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商品国际价值的形成。从国际范围看,现代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组合与运用,可降低单位商品所耗费的资源和劳动时间,进而降低单位商品的国际价值量,而在原有资源不变的条件下现代生产要素的组合与运用则会增加世界商品及其价值的总量;从一国视角看,如果现代生产要素的组合与运用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领先于他国,该国就能在国际市场上交换到更多的商品价值。

2.从国际价值实现的层面上看国际分工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首先,国际分工所催生的服务贸易蓬勃发展,其国际价值的实现具有与货物贸易不同的特点。战后,尤其是1990年代以来,在国际分工的催生下,国际服务贸易快速发展,其增长速度高于国际货物贸易。在一般情况下,货物商品只有经过运输,使商品发生位移,克服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之后,才具备了实现其价值的前提;在货物商品贸易中,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往往不能分离,在转让使用权的同时,所有权也让渡给对方,即通常只能参与一次国际贸易。但国际服务贸易则不同,它不必经过运输即可在消费者那里实现其价值,其贸易对象的两权往往可以分离。如在技术贸易和知识产权贸易中,服务的出口者可以凭借其所有权,通过契约关系,在同一时期或不同时期分别向不同的进口者转让使用权,使产品的使用权得以多次转让。由于同一服务的使用权可以多次转让、多次参与国际贸易,这就使得同一服务所能实现的国际价值量亦更多。

其次,作为当代国际分工微观主体的跨国公司,其垄断地位的加强使商品的价格进一步偏离国际价值。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表明,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是商品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国际价值是商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然而不同国家、不同企业的发展程度不同,生产条件有别,在同一时间里生产商品的国别价值也不相等。一般说来,哪一个国家的企业所提供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主导位置或拥有绝大部分份额,商品的国际价值就由哪个国家的企业的生产条件来确定。这就使得垄断企业商品的个别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该商品的国际价值。垄断企业为谋取超额利润,往往会制定垄断高价,造成世界市场价格大大偏离真实的国际价值。而各国政府为保证本国的经济利益,往往会将这些垄断产业作为战略性发展项目来加以扶持和保护,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大力促进其发展,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垄断行为,使商品的市场价格进一步偏离其国际价值。

3.从国际价值规律作用的层面上看国际分工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首先,国际分工的新发展与世界市场的扩大使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更广,调节作用更强。在传统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国际贸易以商品交换为主,商品的国际流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交通航运的技术水平和发展状况。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国际分工向产业内、产品内转化,更有利于跨国公司的全球资源优化配置,使各国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范围内的生产要素流动性亦进一步加强。同时,信息化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各经济主体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得国际市场的商品供求、价格起伏、资源流动状况以及汇率波动信息等,从而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掌握国际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与产品构成,从而强化了国际价值规律对经济主体生产经营的调节作用。此外,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使国际贸易得到了长足发展,反过来促进了世界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更广,调节作用更强。与此同时,国际价值规律的调节手段也发生了新变化,利率、汇率成为调节世界市场的重要经济杠杆。“这些经济杠杆会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组合方式对世界市场的投资方向、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以及货币流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世界市场生产要素资源的配置和世界总劳动量在各个不同生产领域的分配。”

其次,国际分工新发展导致商品构成国际化,使价值规律的作用跨越国界,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化产业利润率的平均化。在马克思时代,国际分工以最终产品分工为主。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范围主要在产成品领域。而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分工格局——从以产业和产品为边界的国际分工发展为以生产要素为边界的国际分工,使分工由最终产品交换领域发展到产品生产过程、生产环节。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个完整产品的生产过程不断细化为众多的生产环节,产品生产的迂回环节增多、过程延长,而国际间交易成本的降低使迂回生产环节的全球布局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为在竞争中获胜,跨国公司纷纷实行全球一体化战略,借助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设置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各个环节上的要素优势,从而使以要素为界限的产业内或产品内的环节、工序分工成为当今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

在当今的产品内分工的格局下,国别价值虽然仍旧存在,但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了——不再是对产成品意义上的国别价值,而是针对全球生产过程中具体环节的中间产物而言的。价值链上不同节点的产物的价值相应地就是该节点所在国的国别价值,而产成品的价值则取决于价值链上所有国别价值之和,在此基础上取得的世界劳动平均单位,是衡量商品国际价值的依据。与此相应的,价值规律对生产的调节作用也就超越了一国的范围,遍及产品价值链上的所有国家。这种国际分工新发展导致的商品构成国际化和价值规律作用的跨越国界,客观上促进了国际化产业间利润率的平均化。因为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跨国公司通过产业间的资本流动带动其他要素的流动,实现公司要素的全球配置,其结果有利于各国际化产业间呈现利润平均化的趋势。

三、国际分工的变化及影响带来的启示

1980年代以来,在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随着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化和泛化,世界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经济上的互相依存日益加深。国际经济关系已从流通领域扩大到生产领域。我们要全面认识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变化和特点及其对国际价值带来的影响,并采取相应对策,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

1.把握国际分工格局变化时机,争取价值链上的有利位置

改革开放30年多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在新的国际分工格局中仍处于较低层次,接近u型价值链的底端。集中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日用品等轻纺工业领域以及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加工业领域。尽管这些工业制成品产量相当大,源源不断地向世界市场输出,但所获得的经济利益并不高。从产业发展历程看,我国大部分工业及产品与发达国家占据具有垄断地位的战略环节、获得价值链上最多增加值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在要素分工、环节分工已成为当今国际分工主要形式的情况下,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在产业链或生产工序所处的地位十分重要。任何国家或地区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凭借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参与产业链或产品工序所处地位及增值能力的提升上。一个国家如果资本、技术、人力资本等高级要素丰富,在国际环节分工中就能处于价值链的高端,从而在国际价值的创造和分配中就能处于有利地位;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拥有的是简单劳动力等一般的低级要素,则只能被动地处于价值链低端而接受国外高级要素的整合,在国际价值的分配中必然处于不利的境地。为此,我国应积极把握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通过政府、部门、企业等多方努力,积极培育要素优势,不断改善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要素结构,提升我国企业在产业链或产品工序所处的位置及增值能力,使我国企业在国际价值链中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亟需实行积极的科技创新战略,增强企业的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

2.利用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依然以资源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二者占总出口额的70%左右,而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只占出口总额的30%左右,这种出口产品结构存在着诸多弊端。因此,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和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很有必要利用国际价值规律的作用机制对现有的出口产品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即由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逐渐向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转化。与此相应的,外贸增长方式也由目前粗放型、数量扩张型向集约型、质量效益型转变。而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就要积极实施科技兴贸战略,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为此,我国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价值规律优胜劣汰机制的作用,淘汰一批后进企业,选准和发展一批战略性新兴企业,建立新的产业优势。同时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中积极进行技术改造,竭力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以缩小与发达国家在产品结构方面的差距。从近期看,出口企业要改变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以量取胜的经营策略,向以质取胜的经营策略转变。要对原来初加工或粗加工的产品,通过深加工和精加工过程,增加其出口附加值。从长期来看,可以考虑通过人民币汇率的适度调整,促使出口企业调整出口产品结构,改变出口增长主要依靠价格竞争和数量扩张的状况,促使企业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高附加值和高科技产品上,以促进企业长远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加快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3.积极发展流通领域中的服务贸易。优化服务行业结构

战后,在新技术革命的带动下,服务劳动作为创造价值的劳动的重要形式,得以快速拓展,服务行业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与此相联系的,服务贸易作为新兴的行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提高,其重要性也日益凸现。有资料显示,199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分工比较发达的组装制造业中,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停留的时间只占其全部循环时间的不足15%,而处在流通领域的时间则要占其全部循环过程的85%以上。这就充分显示了流通在整个再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如果一个出口企业在流通领域中缺乏效率,缺乏信息提供、运输保险、付款条件、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服务能力,即使它在生产领域中的技术工艺再先进,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会受到重大的制约。在当前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相当部分企业的主要薄弱之处就在于流通领域的一系列服务环节上,为此,我们应以国际价值理论为指导,加速服务贸易的发展,以此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发展服务贸易的过程中,要注重优化服务行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要注重发展信息、通讯、咨询、法律等行业,带动服务业整体水平提高;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如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着重改造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餐饮等传统行业。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应抓紧职业培训,培养大批适应国际服务需求的人才,通过人才支撑,推动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篇7

关键词:主观价值论 政治经济根源 劳动价值论

一、主观价值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主观价值理论的理论渊源

主观价值观念,即效用价值的思想早已有之,在近代大致与劳动价值思想同时出现。边沁的功利原理和自利原理,是主观价值论的哲学基础。17世纪英国的巴尔本就认为商品价值是由效用决定。18世纪中叶,瑞士数学家伯努里提出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的思想。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加里安尼于1750年在《商业与管理》中,从物品的稀缺性论述效用,他认为效用随物品的稀缺性而变化,稀缺的物品往往具有最大的效用,为边际分析开了先河。西尼尔则从供求关系的角度来考察效用,把效用归结为人的主观感受,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商品供求关系,效用随供给的增加而减少。意大利经济学家孔迪亚克在1778年出版的《谈商业与政府关系》一书中,就提出了效用价值观,他认为价值是经济学的中心问题,而效用则是价值的源泉。孔迪亚克所谓的效用是消费者基于商品消费所得的满足感而赋予商品的主观属性。可以说孔迪亚克是主观效用价值论的开山鼻祖,孔迪亚克的这种经济思想迅速地传播到法、德、英等国,并得以深入和发展。重农学派的杜尔哥和法国经济学家萨伊都在不同程度上把价值看成人们对产品效用的主观评价。

不过,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30年代,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的古典经济学占支配地位,效用价值论仅缓慢发展。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经济学的衰落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刺激。英国的劳埃德被认为是明确以边际效用来说明价值决定的第一人。爱尔兰的朗菲尔德提出了边际成本和边际需求的概念。法国的古诺较多使用了边际分析方法。并且是数理经济学的鼻祖。德国的屠能也使用了边际分析法,并对马歇尔产生重大影响。戈森被视为边际学派的直接先驱者。他1854年发表的《人类关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中提出了“戈森定律”,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效用最大化规律(边际效用相等规律),为边际效用学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二)主观价值理论体系的创立与发展

主观价值理论体系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英国的杰文斯、奥地利的门格尔、法国的瓦尔拉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几乎同时并独立地提出了具有深远影响的效用价值论,该理论首先从价值理论开始。然后推进到生产理论和分配理论,进而引发了几乎整个西方经济理论的变革。他们认为价值具有主观性,从而把经济财货的价值归结为主观价值,并提出用主观价值(即对人类福利的重要性)和客观交换价值(即购买力)来替换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认为主观价值决定客观交换价值。奥地利学派在考察价值尺度或主观价值量的测定时,引申出了边际效用量决定财货价值的规律。边际效用学派认为,价值不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而是取决于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取决于消费者主观心理上感觉到的边际效用。效用价值论包括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套原理和方法。在帕累托之前。整个边际效用学派都是在基数概念的基础上建立效用理论。帕累托第一次清楚地区分了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这两个概念,并系统地提出了序数意义上的效用理论,即假设商品效用能用第一、第二、第三这样的序数来计量,从而使边际效用理论“摆脱”了“主观感觉不可计量的批评”。而美国经济学家克拉克提出的边际生产力分配论,则标志着边际主义学说的完成。20世纪初边际学派已从异端和支流成为西方经济学的正宗和主流。

均衡价格论的创立可看作是主观价值理论体系的发展。马歇尔在其供求论基础上对各种相关的价值论进行了综合:他将效用价值论当作需求的基础,通过需求价格的引进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转化为边际需求价格递减规律。推导出需求曲线;将生产费用当作供给的基础,把实际生产费用看作是劳动的“反效用”和资本的“等待”的总和,通过货币生产费用的引入,在边际生产成本递减的基础上推导出供给曲线;然后,由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来解释价值决定问题。后来,希克斯利用序数效用论推导出需求曲线并扩展了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理论。而最终的集大成者是萨缪尔森。

二、主观价值论的政治经济根源

(一)主观价值论的政治根源

反对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主观价值理论(边际效用价值)产生的政治根源。19世纪70年代,在政治上,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由于未能合理地解决利润与价值规律的关系和平均利润与价值规律的关系两大难胚。已远远落后于政治、经济发展的现实,并且最终全面崩溃,经济学内部发生了深刻的危机。而萨伊的客观效用价值论也已经不能满足大资本家的需求。另一方面。19世纪末,由于的广泛传播,各国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在这样一种背景下,资产阶级急需一种和劳动完全脱钩的价值理论来作为自己的理论武器,边际效用价值论应运而生,西方经济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边际革命。以边际效用学派为代表,在理论内容上把人对商品效用的主观评价作为商品的价值实体,而人的主观评价是由人的趋利避害心理决定的,所以价值是由人的心理规律决定的。他们借助于当时的心理学的发展成果,将心理分析引人经济学研究领域,认为商品价值的实体是商品的边际效用。所谓边际效用。按照边际主义经济学家的观念是: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的最后一个单位(或每增加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一种主观心理上的东西,商品的价值就是消费者以边际效用为依据赋予商品的一种主观的评价,从而形成一种主观效用价值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

边际效用价值论是“边际革命”时期西方经济学乃至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这一时期边际主义经济学家们继承了其辩护性的固有传统,表现在更加敌视和反对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他们将经济学意义上的价值观定位在边际效用价值论上。这样一来,商品的价值就和劳动彻底脱钩,不会留下任何口实说社会的财富都是工人创造的,资产者得到的部分是对工人的掠夺和欺诈。边际效用价值论被西方经济学家奉为经济学全部理论的基础而沿用至今的原因正在于此。

(二)主观价值论的经济根源

经济建设的需要是主观价值论的经济根源。19世纪末,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古典经济理论已经不能很好解释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劳动价值论的产生与发展,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变着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对当时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来

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已经完全站稳了脚跟,资本主义已经向世人充分地证明了其相对于封建主义的种种优越性。现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来增加社会财富,提高公众的生活水平,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光大。即如何搞好经济建设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如何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对消费者来说就是如何以最小的支出获得最大的满足)。这一问题实际上又是微观经济管理问题,即社会对既定的资源量,企业(个人)对既定的资源量如何进行管理。要实现这一点,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往的各种经济理论都无法圆满地解决这一问题,而边际效用价值论可为这种分析提供理论基础。于是以理性经济人和资源稀缺性的假设为前提。研究在现有生产条件下的资源配置问题,始终追求效用最大化是其目标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应运而生。它从需求和效用角度,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原则,研究为达到效用最大化的资源和产品在生产与配置中的最优数量和途径问题:从微观层次,通过对个人消费者、单个厂商的行为分析,寻求单个产品市场的均衡问题。

总之,边际效用价值论作为一种资产阶级价值理论,从其发展、演变的轨迹看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的功利目的,以效用取代劳动,以效用解释价值。边际效用价值论旗帜鲜明地表现出西方庸俗经济学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发展服务和辩护的特征。

三、对主观价值论的评价

(一)主观效用价值论的错误与缺陷

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根本谬误在于,把价值归结为一种没有社会历史内容的主观的永恒范畴,一笔抹杀了价值范畴的社会规定性和客观性,从而掩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抗性和剥削性。不仅被用来反对古典学派的劳动价值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而且具有强烈的为资本主义辩护的色彩。

主观效用价值论的缺陷深植于其理论体系中。边际效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人对物品的效用(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的主观评价。价值来源于效用,又以稀缺性为前提,其尺度是边际效用。不能满足人的欲望的生产资料价值由其生产最终消费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品的市场价格是供求双方物品主观评价达到均衡的结果。效用价值论研究的重点是商品的主观的使用价值,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从财富的效用到边际效用。从基数效用到序数效用等。其缺陷主要有下列几点:(1)效用不能计量。效用价值论的根本错误在于违反了确定交换比例的原则。因为,效用价值论所说的效用,是消费者对物品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主观评价。不同的人对同一种商品的偏好和评价是千差万别的,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同一种商品的偏好和评价也是千差万别的。不论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通常没有也不可能用基数或序数来计量商品的效用。商品的效用是无法计量的。(2)效用不能说明新价值的创造和旧价值的转移,因而不能解决价值的补偿问题。生产中耗费的价值应在交换中得到补偿,这是商品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但是,按照效用价值论的观点,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带来的满足程度的评价,消费者在评价某件商品的效用时,是绝不会考虑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的效用是多少,劳动耗费是多少。因此,效用根本不可能转移。按照效用价值论的观点,产品的效用决定生产它的生产要素的效用,相应地,产品的价值决定要素的价值,这在现实中显然是不成立的。(3)效用不能在交换中决定。价值理论的任务是要解释商品交换的比例和价格的确定。现实情况表明,凡是参与交换的商品,都必须有明确的价格。不存在没有交换比例或价格的交换活动。但效用价值论所说的效用却不能在交换中确定,只有在消费者实际开始消费商品后才能做出评价。至于边际效用,更要等到消费足够数量的商品之后才有结果。但事实是,消费者在消费他通过交换而得到的商品之前,已经支付了商品的价值或价格,

边际效用价值论将边际效用混同于商品价值的基础和实体,并以此错误的理论基础来证明其系统理论的先进性、科学性。这就使整个理论推理过程充满矛盾、混乱,使得“边际革命”以后,西方庸俗经济学走人了死胡同。

(二)主观效用价值论的借鉴作用

篇8

[关键词] 低工资;劳动力成本;生产;需求

[中图分类号] F01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11-0131-03

[作者简介] 蒋意春,江西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宏观经济学;

李春茂,江西宜春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地方政府管理理论、区域经济。(江西 宜春 336000)

一、我国现行低工资政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实行的是低工资政策,而且增长缓慢。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网站上可以查询到《200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月最低工资标准》,据统计显示:在各省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最高类别中,最高的标准为690元/月,包括的省市有:上海、江苏、深圳,最低的最低工资标准为甘肃省的340元/月;而在历年所有最低工资标准中,最低的为2003年黑龙江制定的235元/月。而且,2006年4月22日,有关单位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一个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讨会,会上,深圳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更是一语惊人地说“全国没有一个省市的最低工资达到国家要求,即当地月平均工资40%-60%的标准。”中国当前制造业的劳动成本大致为美国的5%,韩国的10%,中国台湾的20%和泰国的60%。可见,我国的工资标准是相对低的。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促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快速发展,并在随后成为吸引大量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低工资政策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首先表现在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动荡加剧。随着GDP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却没有显著的提高,如下岗工人和大学应届毕业生收入明显下降,在近年的劳动力市场,甚至还出现了诸如“零工资就业”这样的职场现象。与此同时,许多用人单位却通过拼命榨取劳动力应有的社会价值迅速暴富;其次表现在劳动者收入低下,生活质量缺乏保障,不利于劳动力的再生产。由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害怕再失业,他们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接受低工资、低保障的就业条件,工人的合法权益缺乏保障,工伤事故时有发生;再次表现为国内市场需求不旺,增长乏力,国外市场又面临“反倾销”危险,国家经济增长缺乏强劲动力与扎实基础。

为什么经济学家们倡导的低工资政策不能带来投资的增长,不能扩大就业?为什么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仍是粗放型的经济模式,产业升级换代停滞不前?为什么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并没有因为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得到提升?等等,这些问题都值得学术界的广泛研究。

二、当前中国工资制度之解说

早在19世纪就论述了劳动力价格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尽管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特点和实质,但是原理作为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其中关于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即剩余价值规律的阐述到现在仍有重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无休止追求,即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经济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或榨取剩余劳动,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特定内容和目的,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逐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表现为: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实行周密的分工协作;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日益加强;国内统一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资本家之间为追逐利润展开着殊死的竞争,在市场这条无形鞭子的驱使下,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资本家拼命加快资本积累和集中,扩大生产规模,资本家经常地把劳动力价格压低到劳动力的价值以下,使劳动者陷入失业贫困的境地,制约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改善。

事实上,马克思揭示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规律,实质上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如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市场竞争在资源配置方面仍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各个企业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避免被市场竞争淘汰的危险,以价廉物美的商品占领市场,也要通过改进生产技术,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其中降低劳动力成本成为我国企业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径。

又在论述资本主义制度内在矛盾中说:生产资料和劳动成果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以及由此决定的对抗性的分配关系,限制了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的增长。资本家为追求最大限度利润,总是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力图把工资限制在仅能维持劳动力再生产的范围之内。这样,在社会生产无限扩大的同时,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却相对缩小。这一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生产和需求的严重脱节。当一些重要商品由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限制而找不到销路时,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从而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告诉我们,生产与需求是一种矛盾的关系,劳动者既是商品的生产者同时也是商品的消费者,如果消费者收入偏低,购买力不强,生产的商品就销售不出去,生产与需求的严重脱节,制约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最终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见,低工资政策是把双刃剑,它可以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但同时由于工人收入偏低,购买力不强,因此产品很难销售出去,如果生产和需求严重脱节,当一些重要商品由于劳动人民购买力的限制而找不到销路时,就会发生连锁反应,使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遭到破坏,从而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如果工人的收入增加的话,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势必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但又可以为企业产品的销售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因此,收入水平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太低的工作标准从长远看不利于生产的发展,甚至会导致经济危机的爆发。

此外,过低的劳动力价格会造成贫富差距拉大,认为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存在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一方面有大量的过剩资本不被用于生产,另一方面又有大量的过剩人口处于失业状态”,“它们处于矛盾的两极上:一极是失业的工人人口,另一极是‘失业’的资本”,“资本主义积累规律造成的贫富悬殊和两极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在我国现阶段,根据官方的数字,2005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但多数学者认为这一数字偏低,有学者估计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计算在内,我国失业率在17%以上,不计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失业率也在10%以上。而与此同时,我国银行存款余额急剧上升。中国人民银行2006年1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12月末,我国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72万亿元,同比增长18.95%,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到141050.99亿元。一边是失业率居高不下,一边是大量的资金被闲置不能用于生产性投资,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价值的过度偏离,不仅不能扩大就业也不能扩大投资,对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边际分析方法的实际应用

生产与需求的关系也可用边际分析方法来解释,如图2所示:MSC为劳动力成本即劳动者的收入,MSB为产品产量即企业竞争力水平,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产品产量和企业竞争力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也意味着劳动者收入的增加,劳动者收入增加随之购买力也增强。

假设:某国内市场劳动力单位成本为Q1,企业所需成本很低,因此企业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从事生产活动,产量可以达到P2。在低劳动力成本条件下,企业将赚取超额利润,即(B-A)的收益。但是劳动者的收入也很低,因此劳动者只能购买P1数量的产品,(P2-P1)数量的产品无法在本国市场销售。由于产品成本很低,因此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强,如果没有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反倾销等措施的限制,产品仍能全部销售出去,企业将迅速积累巨额的社会财富,从而拉大贫富差距。随着劳动力成本即劳动者收入的逐渐增加,企业生产的产品数量和竞争力也逐渐减小,企业积累财富的速度也逐渐降低,贫富差距缩小,如果相交于E点,达到一种均衡状态,即劳动者的购买力刚好能够购买企业所生产的全部产品。根据帕累托的理论所说,“一种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可以使其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满足这样一种条件,即每一种物品(或服务)的社会边际效益均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那么它就是一种最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国家经济可以健康稳定的发展。如果劳动力成本进一步增加(达到Q1),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那么人们的购买力将很强(P2),而企业因为雇不起工人使产量下降(P1),人们将无商品可以购买,如果企业继续生产的话,也将出现(D-C)的亏损。

当然,这仅是宏观上的理论推理,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生产与需求的关系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国际市场环境、固定成本的高低、企业间的竞争、产品的更新换代、先进的生产设备的发明、科学技术的应用等等。如国家对某项产业实行税收和银行信贷等优惠政策,则该产业即使劳动力成本很高仍可以快速发展;如果某一产品的固定成本很高或者它是稀缺资源,即使它的人工成本很低,它的产量也很难提高;而新的科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产量;企业也可以通过提高质量,降低数量,树立品牌的方式提高市场竞争力;由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国内生产的过剩产品要想全部销往国外不太可能,如果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的话将出现大量的积压库存。因此,生产与需求的关系存在一个变量,但从整个国家经济宏观角度来说一种健康的有效率的经济制度应是按照这种曲线发展的,绝对的低劳动成本并不意味着优势,只有劳动者的收入即购买力与产品的产量均衡时,国家的经济才能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

根据以上推理,我国出现贫富差距拉大、鼓励社会投资扩大就业措施成效甚微、国内市场萎缩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其实,低工资从来就不是绝对的优势。当我国企业初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时候,修改工资政策,提高工人工资待遇,扩大内需就成为必然。

四、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可以说,我国的低工资政策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劳动力价值的回归成为众多劳动者的心声,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当前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1)逐步提高工人工资收入,使工人收入回归合理区间;(2)缩短工人劳动时间,强制实行8小时工作制;(3)完善失业、医疗保险等保障制度。这些措施都应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确保实行。

提高工人待遇增加收入有以下几点好处:(1)可以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符合“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2)可以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开发,推动中国东中西部共同繁荣。劳务输出是中部和西部地区收入的重要来源,中西部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就是东部,因此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可以为中西部地区带来巨大的收益,从而推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3)可以逼迫企业放弃粗放经营模式,树立品质领先的观念。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将迫使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企业转型,有利于我国产业升级,有利于提升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4)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扩大就业。也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容纳能力,从而缓解我国就业压力。

所谓的提高工人待遇会使外资企业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投资的说法是相当片面的。当然,我们应贯彻稳妥推进的原则,一方面要保证劳动力的价格与劳动力的价值不能有太多的偏离,人们的生活水平应当随着经济的增长有相应的提高;另一方面又不能因为劳动力成本的过快增长出现大面积的失业,影响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保证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达志.“最低工资”问题工会为何“无言”[N].中华工商时报,2006-05-09.

篇9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语言艺术 思考

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然而语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课主要是通过语言媒介使学生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并且思想政治课一向被认为是枯燥无味、空洞说教的课程,因而加强思想政治课的语言艺术,是思想政治课取得成效的重要方法。

一、思想政治课的语言要求和特点

人们常说:“言如其人”。一个人的语言运用水平如何,能直接反映其精神面貌、道德修养、知识水平。我们思想政治课老师,无论上课、谈心、写文章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因此,我们要正确使用语言,以增强工作效果。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达,而语言本身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

1.文明礼貌的语言

言不失礼,以理待人。这是我们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传统要求。俗语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思想政治课老师,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才能服人。在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教学中,要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进行教育教学,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教育其思想积极向上,社会生活中礼貌待人,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

2.耐心细致的语言

中学生正处于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全面成熟的阶段,他们看待社会上存在的某些现象常常带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容易感情用事,脱离实际。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要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培养他们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要一切从实践出发理性地看待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3.真实全面的语言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思想政治课老师要准确地使用要领和术语,讲究语言分寸,引出科学结论。要以事实为基础,不能主观臆断,掺假话,掺大话。更不能片面性,不过头,也不绝对。在语言表达上过之与不及,都会使真理走向谬误,使真理失去应有的光辉。我们思想政治课老师应该使学生正确地掌握思想政治课的真理,以指导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4.趣味易懂的语言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其内容应是丰富多彩的。这就需要调动各种语言手段,把丰富的思想内容用丰富多彩的语言,灵活自如地表达出来。富于感染力和表现力,能震憾学生的心灵,使其产生共鸣。语言还要简洁明了,不要故作高深,使人费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中轻松地学习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二、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师语言艺术的途径

思想政治老师语言艺术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自身素质的高低。因此,只有正确掌握语言艺术,才能更好地教育教学。本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

1.提高马列主义理论素养和理解党的政策水平

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通晓马列主义理论,全面透彻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只有全面透彻了解它,才能熟练运用和贯彻,在教学中做到全面、真实、准确。因此,思想政治老师要坚持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马列主义理论素养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要学好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特别是要在经典著作上下功夫。熟读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素养。党的政策是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功的根本保证。没有正确的政策,或者对政策执行的不正确,就不可能取得革命的全部胜利和建设的伟大成绩。我们学习、研究和执行党的政策,就是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运用思想。结合当前工作,认真学习同志的著作,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还可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2.要具备“专”和“博”的知识结构

高中思想政治课水平很大程度取决老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但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渗透许多学科知识,课堂教学中知识一体化,综合化越来越显著。因此,思想政治课老师必须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只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做到游刃有余,提高教学效果;当然,博学多才的老师是学生所敬仰的,在提高自身专业的同时,努力学习各科知识,做到博学,以“专”和“博”知识结构做后盾,来提高自己的教学。

3.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品质和作风。

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老师对学生在各方面都有直接影响。因此,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增强科研能力,增强实践认识和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把言教和身教结合起来,这样的教育才会有份量,才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要改变思想政治课的被动局面,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还得在很多方面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努力。

三、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激发学生兴趣,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学生兴趣和教学效率。

作为政治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和培养学生人格品德的双重任务,高中政治课理论性强、比较抽象且有些枯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技能,从而更有利于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语言是教师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工具,教师语言技巧运用得好坏,直接关系到课堂效果。因此,我认为作为政治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掌握语言技巧。

1.应用科学准确的语言,规范思想政治的教育教学。

政治课本身理论性比较强,且术语较多,对于概念和原理的表述,必须准确,不能错误或含混不清,这是语言科学性的首要要求。这要求我们对知识点的讲解必须准确。如: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和二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问题,首先,这二者的市场地位是平等的,都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都要在法制轨道内开展平等竞争;但二者在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中的地位、作用是不平等的,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让学生注意这二者的市场地位和国民经济地位以便能更好的区分它们。

2.选择奔放豪迈的语言,使学生激情洋溢地学习。

豪放的语言是教师丰富情感的流露,教师豪放的语言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能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这种心境会形成一种背景,在这种心境中愉快地接受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教育者是一种情感丰富的人,他同样强烈感受着喜悦、忧愁、激动和愤怒。问题在于,要让儿童感到教师这些人之常情当中,包含着正直,有道理。”因此,我们可以用豪放的语言来表达积极的情感,以感染学生,提高课堂效果。

如,在讲高一《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一必要性时,我向学生提问:“现在大家生活的条件好了,还有必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吗?”同时,语重心长地和学生谈到:“无论是从传统美德,还是从现时国情看,这种精神都不能丢。‘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奢侈消费,习惯过分优裕的生活,会使青少年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以至于丧失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勇气。纵观古今中外,大凡有所作为的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让我们时刻记住我国的国情和奋斗目标,做一个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有为青年。”

3.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深入浅出地学习。

生动和形象,是教师语言的最基本要求之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抽象,内容枯燥,要想让学生想听、愿听、乐听,教师就必须把抽象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通俗易懂,可结合名言趣闻、社会热点,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增强课堂效果。

如,在学习高一经济常识《银行的分类》时,几家银行的特点可以这样概括:

中国人民银行:银界舞龙头,吸储开源作砥柱。行家行虎步,金融调控领潮流。

中国建设银行:支持贷款住房,走进新时代。扶助成功创业,迎来大前程。

中国工商银行:银助厂兴,聚江揽存成活水。行融资润,扶工促贸涌春潮。

中国农业银行:疏通信贷沟渠,兴国担大任。拓宽金融领域,支农奔小康。

运用这种通俗易懂的打油诗,可把枯燥的知识形象化,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更加牢固深刻。

4.利用节奏和谐、抑扬顿挫的语言,增强学生的注意力。

语言的速度快慢、力度大小、语调升降等都是形成教学节奏的基本因素,处理好教学语言的表达,会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

首先,恰当控制语速,快慢适宜。当学生精力不集中,精神松弛时语速应放慢;分析重点难点时,语速放慢;一般材料的学习,语速可加快。第二,注意语调的适时变换。一节课就如同一部电影,有前奏、开始、、结束,教师的语调要随着教学过程的曲折跌宕和情感态度的变化而高低起伏。高兴激昂的时候,要自然地露出笑容,语调要高一些;悲伤的时候,语调要低沉一些;第三,注意语调的停顿。恰到好处的停顿,可以起到叙述清晰、集中注意、引发思考、突出重点的作用。总之,语调起伏的变化伴随着感情的抑扬,成为有力的表达手段,会增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最佳思维状态。

5.应用简洁,突出个性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语言是传递教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尤其是讲课语言,必须经过认真组织、反复推敲,做到简洁、条理清晰;嗦的说教会影响学生的思维,导致学生对概念、原理的理解出现偏差。教师的讲课语言应是对教学内容加工改造后的知识抒发,应体现语言的个性化特色。尤其在一节课的结尾,更应用简明的语言来总结概括本节内容,突出重点。例如,在讲授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概括的:第一个作用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分配流动――即指挥作用,可比喻为“棒子”指挥棒;第二个作用,刺激各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刺激作用,可比喻为“鞭子”;第三个作用,优胜劣汰――“筛子”。这样用简短的六个字就概括了价值规律的三个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楚明白。

总之,教师的语言艺术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基本素质,更是上好政治课的必备手段,作为教师,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技能,使课堂更加充满活力,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 赵明阁.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5

2 赖腾明.政治教师的语言表达艺术[J].赣南社会科学,2006.1

篇10

一、从的辩证法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城市建设协调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又不是事物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向上的,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不断推陈出新的运动状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就是事物发展的辩证运动过程。事物发展如此,城市建设发展也是如此。辩证的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对立统一的发展,矛盾则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发展就是事物内部矛盾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辩证的发展就是经济社会对立统一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的地位日益重要,城市的发展决定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运用唯物辩证法统筹城市建设发展,就一定要认识到社会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各类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发展是城市建设、城市壮大的根本动力。立足于发展这一主旋律,在经济、社会等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推动城市规模与内涵的升级,并以城市规模和内涵的升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催化剂,是现代大城市发展的关键主线。

城市的建设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的有机组成要素在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整体发展。城市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应当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重点就是要实现城市科学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保持内在各要素相对平衡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单一要素突进的发展。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普遍原则就是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一旦事物离开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就谈不上存在,更谈不上发展。普遍联系,实质上是讲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兼顾的、对称的、照顾它方的发展,否则就是畸形的发展,甚至是倒退和停顿。辩证的发展内在地要求城市建设必须协调发展,从而保证和谐、稳定等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目标的实现。

二、从的历史观出发,努力克服城市建设发展中的模糊认识

运用的历史观分析城市建设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强调历史决定论。城市发展的最终力量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利用,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把握城市建设发展,首要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实现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期望。二是强调历史辩证法。不能仅仅把城市建设发展的因素归结为生产力、经济、物质,还要讲人的作用,讲自然、人口、法律、政治、文化、思想等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的历史观在阐述发展时,总是既强调发展的重点方面,又强调其他方面因素的反作用。因此,城市的建设发展既要强调自然的制约作用,生产力、经济、物质的最终决定作用,也应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的反作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个因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把城市建设发展仅仅理解为经济增长、城市规模的扩大、住房条件的改善等等,而忽视城市的全面发展,在理论上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全面理解经济社会形态理论。按照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经济增长是城市建设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城市建设发展反过来又会促进经济的迅速增长,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只是整个城市建设发展的一部分,忽视城市的内涵建设以及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最终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有不少城市以前只注重经济指标的增长,而忽略了生态环境的建设,最终却要回过头来下更大的力气来纠正这个问题,对于这些我们要引以为鉴。要正确理解全面生产理论,城市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生产生活的重要载体,必须高度重视城市生产功能的发挥。以为生产理论只讲物质生产而不讲其他,在理论上也是一个误区。城市生产功能的主要内容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物质生产)、人自身的生产(人口的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关系的生产,这四个方面的生产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构成全面生产理论的基本内容。学习全面生产理论,可以搞清城市建设发展不是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社会的全面发展,人类城市建设过程不是指单一的经济增长而是包括人、精神、文化、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

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统筹城市建设中要特别注重促进人的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发展,必须弄清发展的目的、动力、主体是什么。有一种观点认为,历史唯物论只重视物,不重视人,是人的缺位理论,这其实是错误的。实际上,历史唯物论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现实的人的发展为目的的社会发展理论。正是从这样的历史观出发,把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作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把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未来社会的本质规定。科学发展观也突出强调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根本力量,深刻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以人为本,就要求我们在城市建设发展中以人为根本,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城市的建设要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需要,要满足人的民利、公平公正要求、素质全面提高、价值实现、精神文化等社会需要,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解放人,发展人,把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推动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三、从的认识论出发,自觉遵循城市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

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一些领导干部受片面的发展观影响,脱离实际,主观臆断,大搞形象工程,盲目追求“政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有关。片面的发展观可以从认识论上找到其产生的根源,它实质上是脱离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认识论的基本原则。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当然人又不是无条件地受制于客观规律,对于客观规律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的作用,认为人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这是历史唯心主义;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毫无作为,没有主观创造性,这是庸俗唯物主义。人们只有尊重规律、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统筹城市建设发展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按规律办事。社会发展有其自身规律,如生产力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规律,经济发展规律,文化发展规律,政治发展规律,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规律,等等。同样,城市建设发展也有相应的规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可以总结出以下城市发展规律:一是要搞好阶段定位。阶段定位是前提,要坚持发展的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既不超越阶段将后人的事情拿到今天来做,又不丧失主观能动性把今天需要办的事情高标准地全力办好;二是要寻求持续发展。持续发展是关键,要坚持发展的速度与后劲的有机统一,发展不拼资源、不拼环境、不拼短期,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城市的永续发展;三是要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目的,要坚持发展的高效益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提升文明,让发展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四是要打造特色品牌。特色品牌是形象,要坚持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着力打造共性彰显、个性张扬、富有魅力的现代经典城市,形成百花争鸣的城市发展局面;五是要实施科学筹划。科学筹划是保证,要坚持发展的全局与局部的有机统一,既大气谋事,用国际化的眼光、现代化的理念、市场化的思路来谋划城市发展,用科学的态度、严格的要求、高效的操作来推进城市发展。很显然,这些规律也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指引城市科学发展的宝贵财富。这些规律昭示人们,只有城市建设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整体进步,违背这些规律,社会发展必然出现问题。

四、积极寻求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我们党把的立场、观点、方法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相协调的基本要求。统筹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必须要从的基本观点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积极寻求搞好城市建设协调发展的有效对策。要以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科学的决策来搞好城市建设,真正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作等各个层面,努力创造更佳的人居环境,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