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网络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的网络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计算机的网络的分类

篇1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分类教学法;广度优先;深度优先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和技术发展,社会对各个层次的人才需求已变得非常迫切。学生在校期间必须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在教授一门课程时应该要知道学生有哪些知识点不容易掌握,以及为什么不容易掌握。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对自己所教的课程开展教学研究。对于应用型学科专业的计算机网络教学,重点是要强调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统一。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了比较适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分类教学方法:广度优先与深度优先教学法[1]。

1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特点

1)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这两个学科交叉发展的产物,而近年来,计算机与通信已成为两个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网络时必然会涉及到计算机与通信两个方面的基础知识。

2) 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自身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体系。由于应用广泛,以致网络技术发展得十分迅速,网络知识更新快,不断地出现新的技术和新的术语。对于这样的一个领域来说,要学好它,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处理网络问题的最基本方法,掌握网络中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而面对不断变化的技术,应该要具有不断跟踪和学习的能力。

3) 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知识点的组织主要遵循分层结构模型,但又不拘泥于分层结构模型。一般以Internet技术与高速网络技术为主线,同时加入网络发展的最新技术和成果。

2教学方法的讨论

对于计算机网络课程,可以对不同的知识点分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该课程中,新的信息、概念与术语很多,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教师很难将所有知识点讲全讲透。对于这样的知识点,适宜采用广度优先的组织方法,以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为出发点组织教学。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按照分层的思想来组织知识点,每一层都有其基本的技术特点和网络协议。如果完全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去讲解基本理论,学生会感到枯燥和抽象,难以接受。这种情况下,适宜采用深度优先的组织方法,以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组织教学。

2.1对于广度优先内容的教学安排

2.1.1计算机网络概论部分

第1章是计算机网络概论部分。这一章从内容上来说,新的知识、概念与术语很多,每部分的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宽,适合采用广度优先的组织方法。对于这样的章节,教师都希望一次课就把它讲完,在短时间内,教给学生很多知识,但这样的教学效果一般都不太好,很难在课程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第1章的教学中,笔者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改进。

一方面,教师尽量少讲一些,主要要求学生自学。要求学生通过写读书笔记或论文等形式进行知识点的总结,以组织讨论或学生报告的方式来达到教学目的。读书笔记或论文作为作业计入平时成绩。这样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真正发挥网络的功能,通过互联网来学习网络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网络主动地检索有关网络与互联网的最新知识。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问题,通过互联网检索文献,提交一份论文。挑出比较好的论文在课堂上公布与点评,让大家

相互学习。这样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目的,学会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网络知识的兴趣。

2.1.2其他章节中的新技术部分

在其他章节中,除了基本技术与理论以外,还会有很多的新技术、新知识,教师很难将每一部分都讲全讲好。这些部分也适宜采用广度优先的组织方法。将教材中没有整理出来的或者是整理出来了但分析得不太透的内容罗列出来,如表1所示,让学生从中挑选感兴趣的题目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将研究成果以专题报告的方式提交。这样做能够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与继续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适应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通过分析学生的专题报告,发现不同类型的同学所喜好的题目类型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喜欢挑战计算机技术的同学,他们对计算机及网络方面的技术细节更感兴趣,如第1、3、4、8、17等题目。而对于平时喜欢在网上闲逛、聊天、玩游戏的同学,则更倾向于应用性较强的课题,如第15、22、32等题目。学生平时在上网过程中遇到过相关问题,却又不知该怎么解决。通过完成作业,使得同学们知道对于他们所关注的问题,已经有哪些人在研究,都采取了什么方法,目前进展到了什么程度。学生反映,完成这样的作业,使他们切实地感觉到了计算机网络知识的重要性。他们发现,以后再遇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时,可以利用网络来寻求帮助。教师通过这样的方法,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网络新技术和新知识,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对于深度优先内容的教学安排

尽管计算机网络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很多,但是和其他学科一样,网络技术也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的,它也有一个很自然的发展轨迹,这正体现出了学科的体系。面对快速发展的技术,我们只能从网络最基本的原理出发,总结提炼,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理解网络的基本设计思想。学生只有能够接受处理网络问题的基本方法,了解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对于网络基本技术的学习,如果整个教学过程一味地强调对概念的理解,从概念到定义,学生最终也很难真正理解和学会这些内容。这样的知识点适宜采用深度优先的组织方法。

2.2.1概念与实例的结合

对于深度优先内容的教学,笔者设计了大量生动的图例和实例说明,以避免枯燥的陈述。并对每章具有很好代表性的例题和习题做了精选,让学生通过做练习,将概念与实例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入理解知识。

以第6章网络层为例,本章的内容围绕着IP协议展开,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进一步为研究互联网工作原理与实现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像IP地址这样的内容,学生往往很难掌握。可以结合实例给学生讲解IP地址的划分问题,让学生能够更轻松地理解地址划分的相关概念。结合校园网中的IP地址划分问题,让学生反复练习,在实践中更进一步地掌握IP地址划分技术,提高网络应用能力。

2.2.2教学手段的改革

篇2

随着高职教学改革的深入,云计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对于云计算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能通过调查问卷,进一步了解艺术类学生应用云计算新技术学习的情况以及教师应用云计算技术进行网络教学产生的教学效果。本调查结束后,将调查报告的分析结果提交给广西演艺职业学院广大教师和学生参考,希望能对于今后在教学工作中深入使用云计算网络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提供帮助。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参加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广西演艺职业学院艺术工程系2014级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广告设计与制作和建筑工程管理四个专业的学生,总共140人。所有被调查的对象已经在上学期同时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其中环境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专业70名学生采用的是基于云计算网络教学方式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而广告设计与制作和建筑工程管理两个专业70名的学生是采用原有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

2.调查方法

向以上四个专业140名学生发放了140份问卷,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全部收回,有效率100%。调查结束后,使用EXCEL函数及其图形工具,对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

三、研究工具

采用笔者自行设计的“云计算网络教学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含16个问题(其中开放性问题一个),主要围绕学生对云计算学习的认识、对云计算网络学习的接受程度以及云计算网络教学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设计,同时根据统计学要求,对调查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四、云计算网络教学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对云计算学习的认识

艺术类学生思想活跃,个性较强,比较乐于接受新生事物,是新技术使用的生力军,通过调查“你认为什么是云计算学习”“云计算学习的优点”等问题,发现学生对云计算技术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互联网,能够完全正确或比较正确地回答的占68%、回答“不清楚”的占32%。这一数据说明学生对云计算学习关注度比较高,而且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学生对云计算的了解会越来越深入。

2.学生对云计算网络教学的接受程度

学生对问卷中的“同学们希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云计算网络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吗?”问题做出选择时,非常希望的占65%、比较希望的占30%、不希望的占5%。在“课堂上,同学们利用手机上云计算应用程序进行学习是否利大于弊?”问题上,选择“是”的占70%,选择“否”的占9%,选择“不清楚”的占21%。说明学生们接受云计算网络教学的意愿还是比较高的。

3.云计算网络教学实施效果

(1)问卷调查分析。在云计算网络教学实施效果的调查中,我们对在教?W过程中采用云计算网络教学的班级和采用传统教学的班级进行对比分析。我们把采用云计算网络教学方式的环境艺术设计和服装设计专业班级,简称实验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广告设计与制作和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班级,简称对照班。我们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实验班在云计算的网络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有所提高。实验班和对照班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兴趣如何?课后是否会进行拓展学习?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如何?协作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如何?自主学习能力是否提高?通过这些问题来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对比。

问卷调查表明,实验班96%的学生对云计算网络学习持肯定态度,4%持否定态度,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对云计算网络学习持肯定态度,如表1所示:

实验班和对照班对课程学习兴趣的对比,问卷调查中显示,实验班学生对前两项感兴趣的占94%,对照班只有65%,数据说明实验班对课程的学习兴趣比对照班有明显提升,如表2所示:

实验班对照班课下拓展学习对比,问卷调?酥惺笛榘嗑?常进行拓展学习的学生比例为52%,对照班只有6%,可见基于云计算网络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很有帮助,如表3所示:

实验班对照班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对比,问卷调?讼允臼笛榘嘌?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如表4所示:

实验班对照班沟通交流协作能力对比,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班的沟通交流协作能力要明显优于对照班,如表5所示:

实验班对照班自主学习能力对比,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自主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如表6所示:

(2)考试结果分析。2014级艺术工程系四个专业的实验班和对照班的人数都为70人,实验班的教学过程是基于云计算网络开展教学,对照班采用的则是原有教学模式,即老师围绕课本内容进行知识讲解,然后在实验实训室练习操作,学习资源相对比较单一。

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期末考试成绩数据统计表,如表7所示,实验班的成绩比对照班的成绩有明显的提高。

五、云计算网络教学调查的总结

学生对教学中采用云计算技术持肯定态度,并渴求在教学中使用云计算技术进行学习。教师通过运用云计算技术实施网络教学取得显著效果。

1.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资源来进行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起来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并产生学习兴趣。

2.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协作能力。通过云计算的网络教学中的协作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沟通交流当中,相互协作、相互帮助,增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基于云计算的网络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提出了云在线学习任务和要求,学生们积极主动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篇3

关键词:计算机;本质;安全;基础;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93.0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8-0000-01

The Nature of Computer Networks and Security Analysis

Tong Wenbin1,Zhang Ying2

(1.Hebei Iron and Steel Group,Tangshan Iron and Steel Ministry of Mobile Devices,Tangshan063000,China;2.Tangshan People's Hospital Toll Department,Tangshan063000,China)

Abstract:Computer security,computer network security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research has been constantly,achievement is also many,but the computer operation and computer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essence of group was not enough,or stay understanding in the application problems and malfunction scenarios knowledge of computer aspects of it,this already too late,so,this article from the computer basic perspective,attempting to use the most primitive,the most basic knowledge of computer,reach out the summary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use process view,coups.

Keywords:Computer;Nature;Security;Basis;Exploration

一、计算机网络及资源共享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将两台以上计算机连在一起,使用相应的“通信设施”进行计算机网络活动。由于计算机的速度越来越快、性能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这样就让世界越来越小,为了更便于办公,每人都配备了一台最新式的计算机,但是打印机的配备却成了问题。如果只为一台或者几台计算机配备打印机,那些没有配备打印机的人打印时需要把文件用磁盘拷出来带到有打印机的计算机上去打印,这样就会很麻烦,也会给工作效率带来不便,如果使用网络资源共享,将这个打印机共享在网络区域内,每个人都可以使用就方便多了,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共享的资源除了打印机之外,硬盘、光盘、绘图仪、扫描仪以及各类软件、文本和各种信息资源等也都可以共享。

二、信息交换和信息的集中与分散处理下的网络协议

网络能有序安全运行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它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流程,我们称其为网络协议,换句话说就是网络环境中,信息在网络计算机之间、网络设备之间相互“通行”的交通规则。在这个规则下,计算机把各种信息、各种状态下的信息通过一定的网络手段进行交换和处理,便于人们使用。在不同类型的网络中,应用的网络协议也是不一样的。虽然网络协议各不相同,但是所有协议的基本功能或者目的都是一样的,即保证网络上信息能畅通无阻、准确无误地被传输到目的地。网络协议的几个基本内容就是规定信息交流的方式,信息在哪条通道间交流,什么时间交流,交流什么信息,信息怎样交流。作为一个现代化的大公司,各个业务部门需要随时知道其他部门的各种数据;分散的销售数据需要及时集中起来配合仓储部的库存和生产部的生产,分散的财务数据也需要随时送到财务部集中处理以配合公司的整体行动。这些都需要依托网络才能做到,在所有网络软件中,除了网络操作系统外,最重要的莫过于各种各样的网络协议了。

三、计算机网络分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计算机网络并不是随着计算机的出现而出现的,而是随着社会对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与及时传递的迫切需要而发展起来的。我们所应用的网络,就把世界上的上百个国家大大小小的计算机连为一体,形成硕大无比像蜘蛛网一样的“网”,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全方位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但是网络也有其固定的分类,具体可以按照网络地理位置、传输介质进行分类,分别分类如下表:

四、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域名问题

由于因特网是由无数局域网组成,所以,作为计算机工作者或者计算机操作人员来说,必须要对因特网有较深入了解,才能对局域网安全有清醒的认识,局域网主要由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网络适配器(叫网络接口卡或网卡)、连接线(电缆或双绞线或者光纤)组成。然后我们把这些硬件连接起来,再安装上专门用来支持网络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那么一个能够满足工作需求的局域网也就形成了。

域名是一个新生事物,域名的发展也是一个新的课题,但是随着域名商业化的运做,很多人已经注意到这个发展前景,并不断的在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开发,同时也给了那些不怀好意者以可乘之机。随着信息业的发展,域名也逐渐成为一种无形资产。

参考文献:

篇4

由于病毒种类繁多,攻击的对象、目标多种多样,病毒的危害性也干差万别,性质比较和测量很难取得一致性的标准,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大部分病毒的危害体现在许多层面,由于危害之间不易找到可比性的依据――病毒的不同危害之间不好比较、衡量,病毒的危害也就难以综合与计算。2.不同的病毒的危害表现也不相同,这使得病毒之间的危害也就难以比较。这也就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具体的病毒测量标准形成的原因之一。

另外,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不能仅由简单地对危害结果的统计而取得,其原因如下:1.危害的表现结果不一,不同表现的危害之间很难统计比较,并且统计很难做到全面。2.统计出来的很多损失是病毒间接造成的,这对病毒本身的研究和比较是不准确的。3.统计是有时间限制的,并且是病毒爆发后才能得到,这种事后的估计对病毒的预防意义不大。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是指特定的计算机病毒对其所感染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及其附属设备进行的硬件资源驱动或故意侵占,对其中的各类软件系统或用户数据非法调用、删改或监视等行为。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危害的分类、分层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分类越多,可比的一致性就越差;分层越多,危害指标的提取就越困难,计算量也会增加。反之分类、分层少又有可能造成危害的遗漏或重叠。为了对尽可能多的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进行分类,同时考虑到获取每类危害的方便性,再加上层次理论的要求以及实际的计算操作,这里给出病毒危害分类的四个原则:

原则一:危害必须是直接的、可获取的。这是危害分类比较的基础,是对危害定义的要求。危害的影响具有传递性,对后续危害是无法准确估计和度量的,所以这里是指病毒对计算机或网络造成的直接危害,不包括后续的间接危害。

原则二:危害的分类是全面的。这要求危害的准则层及在其之下的指标层覆盖面要广,确保所有病毒的危害性都能被包含,不要有漏洞。这就需要对准则层的提取、分类要尽量宽泛而高度抽象,既涵盖已有病毒的危害又要考虑未来病毒对计算机及网络的危害,对其之下的指标层要尽量细致。

原则三:危害的分类不能重叠,要满足划分的基本要求。对指标层的分类要界限清晰,不能存在交叉,否则对有些病毒的危害会出现过高的估计。注意这里的不交叉是指危害的分类不交叉,而不是指病毒的分类。许多病毒会造成多方面的危害。

原则四:分类后的危害必须是可比较、可度量的。该原则包括两个方面:分类之间要具有可比性,它可以通过同一病毒在不同分类的危害间做测试来取得比较的定量依据;不同病毒的同一指标中的危害也是可比较、可度量的。该原则是分类的目标,提示对病毒危害的分类可依据计算机系统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安全和轻重程度。

依据以上原则要求,综合大量的实际病毒的例子,我们对病毒的危害进行如下分类,并给出相应的量化参考:

1.仅占用计算机资源。有些病毒并不具有故意的危害目的,也就是说,它们并不对计算机的文件或数据造成破坏,仅仅具有病毒的传播和复制功能。它们之中有的可能是通过大量复制占用硬盘的存储空间,或者占据内存,使系统运行速度变慢,或者运行一些程序影响人们的正常操作,或者影响计算机中的喇叭、打印机等以表现它的存在。比如一些良性病毒或一些恶意软件。

2.对计算机文件资源的破坏。病毒很难对计算机硬件造成实质性的危害,病毒危害的大都是软件系统,也就是文件系统。通过调查,这类病毒是最多的。依据被破坏的各类软件资源在计算机系统中的轻重程度,大致分为:用户数据文件;一般应用程序;操作系统文件;系统数据区;BIOS和CMOS文件等几类。

3.对网络的破坏。相对以往的以单个计算机作为破坏目标的病毒不同,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网络的普及,专门借助网络作为传播途径,甚至将网络作为破坏目标的病毒激增。对现在的很多用户来讲,网络是其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这种借助网络传播的病毒称为网络病毒。网络病毒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对网络的破坏也非常大。衡量病毒的危害,对网络的影响不容忽视。它们的破坏性指标大致可分成以下几类:致使网络速度变慢,盗取网络用户各类秘密信息和远程控制。

计算机病毒并不会一成不变,而是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各种新型技术也会被应用其中。Frederick Cohen已经从理论上证明:计算机病毒是不可判断的,单一的计算机程序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检测到所有的计算机病毒。因为本质上计算机病毒就是一段计算机程序,从程序的词法分析中它和一般的程序没有根本区别。所以,完全控制计算机病毒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需要本着学习的态度,及时分析计算机病毒,了解其特征,并且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防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这场与计算机病毒进行的持久战中取得主动权。

篇5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

        0 引言

        局域网的作用已从最初的主机连接、文件和打印服务,转向围绕着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大数据流应用、Intranet、WWW浏览、实时音频/视频传送等服务,日益庞大及增长的数据流持续增加了网络负荷。同时,由于基于工作组或部门级的服务器解决方案被企业级服务器所替代,促使数据流向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主干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这些都促使局域网络技术从网桥技术、主干路由技术向局域网交换技术过渡。交换技术的发展为局域网交换机提供了一个空前的发展机遇,也极大地促进了局域网交换机技术与产品的更新换代。

        1 局域网的定义

        从直观来说,网络就是相互连接的独立自主的计算机的集合,计算机通过网线、同轴电缆、光纤或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使资源得以共享,每台计算机是独立自主的,相互之间没有从属关系。

        按地理位置分类,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是网络分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度量参数,因为不同规模的网络将采用不同的技术。

        所谓的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范围在几十米到几千米内办公楼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局域网可以容纳几台至几千台计算机。按局域网现在的特性看,计算机局域网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工厂及企事业单位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的组网方面。

        2 局域网的特点

        大家知道,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络,它仅提供通信功能。局域网包含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所以连到局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必须加上高层协议和网络软件才能组成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连接的是数据通信设备,包括PC、工作站、服务器等大、中小型计算机,终端设备和各种计算机外围设备。

        由于局域网传输距离有限,网络覆盖的范围小,因而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计较小;数据传输率高(可到10000Mbps);传输延时小;误码率低;价格便宜;一般是某一单位组织所拥有。 

        3 按传输介质分类 

        按照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某个局域网通常采用单一的传输介质,比如目前较流行双绞线,而城域网和广域网则可以同时采用多种传输介质,如光纤、同轴细缆、双绞线等。

        有线网络

        有线网络指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有线介质来连接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双绞线联网是目前最常见的联网方式。它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但易受干扰,传输率较低,传输距离比同轴电缆要短。光纤网采用光导纤维作为传输介质,传输距离长,传输率高,抗干扰性强,现在正在迅速发展。

        无线网络无线网络采用微波、红外线、无线电等电磁波作为传输介质。由于无线网络的联网方式灵活方便,不受地理因素影响,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组网方式。目前,不少大学和公司已经在使用无线网络了。无线网络的发展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目前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有:低功率的无绳电话系统、模拟蜂窝系统、数字蜂窝系统、移动卫星系统、无线LAN和无线WAN等。

    4 按拓扑结构分类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相互连接的几何形式。按照拓扑结构的不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等。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和服务器均连接在一条总线上,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节点在接收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种结构使公共传输电缆组成环型连接,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信号通过每台计算机,计算机的作用就像一个中继器,增强该信号,并将该信号发到下一个计算机上。

篇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维护 故障

近些年来,我国计算机技术发展很快,计算机网络在我国得到了快速推广和普及,彻底颠覆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是,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安全隐患也无处不在,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对自身经济造成损失。不过,只要通过科学的网络管理和上网规范,是能够完全杜绝的。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目前网络安全的管理与维护工作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寻求一种更加规范的网络维护模式,从而提高网络维护效率和安全系数。

一、计算机网络维护的主要内容

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日常的维护是为了酿造一个安全、正常的上网环境,能够使用户免受财产损失,以及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因此,对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下面为计算机需要维护的主要内容:第一,要保证计算机硬件的正常工作。计算机硬件的正常工作时保证网络环境运行的基础条件。计算机上网硬件基本有网卡。交换机、路由器、集线器等组成,要严格按照国家标注进行检测。第二,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的维护。在硬件正常工作的同时,还要保证计算机软件的维护。首先,要保证网络相关参数设置正确。其次,做好对网络设备性能的相关检查。再次,检查计算机网络运行中的安全性。最后,保证网络运行环境符合要求。

二、计算机网络故障分类及其处理办法

计算机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故障,下面笔者将故障进行分类,并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一)故障分类

根据计算机网络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可以将其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主机故障、线路故障、路由器故障。

网络故障性质划分。首先,物理故障。所谓物理故障,指的是计算机设备的各种外在损坏引起的计算机网络故障。一般来说,计算机网络物理故障主要包括设备损害、物理损坏、插头松动以及电磁干扰等内容,一旦产生上述现象,导致计算机网络无法正常运行,就可以归类为计算机的网络物理故障。其次,逻辑故障。所谓逻辑故障,就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计算机的运行程序相关内容的配置错误,导致的网络无法正常运行,这种状况被统一乘坐计算机网络逻辑故障。这种逻辑错误的最主要的特点是,不仅会影响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还会带入大量的网络病毒,从而伤害计算机的硬件设备。

故障对象划分。从故障发生的位置和对象上来看,可以将计算机网络故障划分为具体的以下三个部分,接下来笔者将详细阐述:首先,线路故障。所谓线路故障,就是产生于计算机运行线路中的故障,主要的表现就是计算机的运行线路受阻或者受损。其次,路由器故障。所谓路由器故障,就是指在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器设备出现了各种功能上的障碍,从而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运行异常;最后,主机故障。所谓主机故障,就是指计算机的主机以及IP地址出现了设置异常,导致计算机网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二)网络故障处理的基本步骤

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式,对网络故障进行处理,也是排除网络故障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在网络故障处理的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准备各种相关设备,还应该配备一定的纸笔,这样就可以将随时观察到的系统运行状况及时的记录下来。在整个网络故障处理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故障处理过程。在整个故障处理过程中,主要包括故障识别、故障描述、故障原因、故障范围及故障分析等几个方面。而这些,都需要相关人员在检查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详细的记录,为下一步的维修提供有利的资料。其次,故障原因。在造成计算机网络故障的过程中,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总体来说主要存在与网络连接性、网络协议集配置文件等三个方面。在网络运行的过程中,这三个部分若出现问题,则会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运行秩序,同时还会对计算机用户的资料进行泄露,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

(三)计算机硬件故障

最常见的计算机硬件故障的发生部位是网卡和集线器两个环节,所以,在对计算机的硬件故障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该着重加强对这两个硬件的管控。一般情况下,网卡故障表现为以下两种:首先,RJ45接头的连接不当或者是连接异常,也就是在使用双绞线同RJ45接头在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并没有连接到其有效部位,而是连接到其绝缘处,又或者在使用双绞线在安装的过程中,没有按照双绞线的使用要求将线缆压入接头进行固定,导致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双绞线易发生脱落。其次,线路连接问题。通常的线路连接故障表现为以下几种:双绞线与RJ45接头脚位的颜色指示不正确,即双绞线的连接接头不是该硬件的线缆,又或者是在连接过程中接头的金属片是否已经刺入绞线之中,使其无法转动。

(四)计算机软件故障

在计算机软件故障中,其根本性标志在于网卡的信号传输指示灯不亮。而在检查这类故障时,主要包括两种方式:首先,对计算机网卡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在一般的计算机程序中,其网卡的驱动磁盘程序多数设置有相应的设备检测系统及网卡测试的相关参数程序。在其检查的过程中,通过对网卡设置的接头类型、IRO、I/O端口地址等参数的检查,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若与程序自身设置的参数存在冲突,则需要相关人员对其重新设置,以此来确保网络的正常使用。其次,对网络协议进行检查。在计算机网络运行的过程中,针对网络协议,人们通常采用DOS命令进行检查,通过相应的命令程序来查找计算机运行中存在的网络故障,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

篇7

关键词 计算机 局域网 组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1 文献标识码:A

局域网的作用已从最初的主机连接、文件和打印服务,转向围绕着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大数据流应用、Intranet、WWW浏览、实时音频/视频传送等服务,日益庞大及增长的数据流持续增加了网络负荷。同时,由于基于工作组或部门级的服务器解决方案被企业级服务器所替代,促使数据流向发生了根本变化,网络主干的地位进一步得到提高。

1 局域网的定义

按地理位置分类,我们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是网络分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度量参数,因为不同规模的网络将采用不同的技术。

所谓的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范围在几十米到几千米内办公楼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所构成的计算机网络。一个局域网可以容纳几台至几千台计算机。按局域网现在的特性看,计算机局域网被广泛应用于校园、工厂及企业事业单位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的组网方面。

2 局域网的特点

大家知道,局域网是一个通信网络,它仅提供通信功能。局域网包含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所以连到局域网的数据通信设备必须加上高层协议和网络软件才能组成计算机网络。

局域网连接的是数据通信设备,包括PC、工作站、服务器等大、中小型计算机,终端设备和各种计算机设备。

由于局域网传输距离有限,网络覆盖的范围小,因而具有以下主要特点: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计较小;数据传输率高(可到10000Mbps);传输延时小;误码率低;价格便宜;一般是某一单位组织所拥有。

3 按传输介质分类

按照网络的传输介质分类,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种。某个局域网通常采用单一的传输介质,比如目前较流行双绞线,而城域网和广域网则可以同时采用多种传输介质,如光纤、同轴细缆、双绞线等。

有线网络指采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有线介质来连接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双绞线联网是目前最常见的联网方式。它价格便宜,安装方便,但易受干扰,传输率较低,传输距离比同轴电缆要短。光纤网采用光导纤维作为传输介质,传输距离长,传输率高,抗干扰性强,现在正在迅速发展。

无线网络采用微波、红外线、无线电等电磁波作为传输介质。由于无线网络的联网方式灵活方便,不受地理因素影响,因此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组网方式。目前,不少大学和公司已经在使用无线网络了。无线网络的发展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目前无线通信系统主要有:低功率的无绳电话系统、模拟蜂窝系统、数字蜂窝系统、移动卫星系统、无线LAN和无线WAN等。

4 按拓扑结构分类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通信线路和站点(计算机或设备)的相互连接的几何形式。按照拓扑结构的不同,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拓扑结构、星型拓扑结构、环型拓扑结构等。

4.1 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和服务器均连接在一条总线上,各工作站地位平等,无中心节点控制,公用总线上的信息多以基带形式串行传递,其传递方向总是从发送信息的节点开始向两端扩散,如同广播电台发射的信息一样,因此又称广播式计算机网络。各节点在接收信息时都进行地址检查,看是否与自己的工作站地址相符,相符则接收网上的信息。

4.2 星型拓扑结构

星型结构是指各工作站以星型方式连接成网。网络有中央节点,其他节点(工作站、服务器)都与中央节点直接相连,这种结构以中央节点为中心,因此又称为集中式网络。

4.3 环型拓扑结构

环型结构由网络中若干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首尾相连形成一个闭合的环,这种结构使公共传输电缆组成环型连接,数据在环路中沿着一个方向在各个节点间传输,信息从一个节点传到另一个节点。信号通过每台计算机,计算机的作用就像一个中继器,增强该信号,并将该信号发到下一个计算机上。

4.4 蜂窝拓扑结构

蜂窝拓扑结构是无线局域网中常用的结构。它以无线传输介质(微波、a卫星、红外线、无线发射台等)点到点和点到多点传输为特征,是一种无线网,适用于城市网、校园网、企业网,更适合于移动通信。

在计算机网络中还有其他类型的拓扑结构,如总线型与星型混合、总线型与环型混合连接的网络。在局域网中,使用最多的是星型结构。

5 局域网的发展趋势

未来的局域网将集成包括一整套服务器程序、客户程序、防火墙、开发工具、升级工具等,给企业向局域网转移提供一个全面解决方案。局域网将进一步加强和E-mail、群件的结合,将Web技术带入E-mail和群件,从信息为主的应用转向信息交流与协作。局域网将提供一个日益牢固的安全防卫、保障体系,局域网也是一个开放的信息平台,可以随时集成新的应用。

随着无线局域网(WLAN)产品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许多企业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开始部署无线网络。中学及大学在内的许多学校也开始实施无线网络,随着家庭电脑的普及和住房装修的高档化,家庭无线网络也成为一个潜在的市场。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计算机安全漏洞;网络硬件;计算机软件;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TP33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在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发展时代的今天,计算机中网络数据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防护计算机面临的安全漏洞成为人们研究的主要话题。在现在社会中,因为计算机网络出现的安全漏洞导致一些重要的信息流失,对我国社会以及个人的利益产生了负面的影响,这样现象已经较为普遍。所以说,在现代社会中,对计算机面临的安全漏洞进行综合分析,将各个漏洞的类别加以区别,这样才能积极的加强防范措施。

一、安全漏洞的分类

最近几年,计算机网络发展的较为迅速,但是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以至于现在出现的用户欺骗、假冒问题以及缓冲问题等一些漏洞。计算机安全漏洞的出现是在协议、软件、硬件以及系统上存在的安全隐患,一些黑客攻击者就通过未经授权的链接访问进行破坏。对安全漏洞攻击的原理以及存在的位置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类,大致情况可分为以下几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自由开放的网络平台;病毒的侵犯以及黑客的攻击使本来简单的网络环境趋于复杂化,人类自身的信息资源受到以侵害,出现了未经确认被擅自篡改的形式,造成网络的混乱性,严重时还可能出现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崩溃,这对国家和个人来说,危害较大。

(一)计算机软件存在的安全漏洞

计算机软件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导部分,要想网络系统顺利的运行就应当下载合适的计算机软件,但是往往在下载的途中难以将其安全性得以保证,如果有病毒在下载计算机软件时“趁虚而入”,那最终下载的计算机软件也会在后期的使用中给整个网络环境带来安全隐患。

(二)计算机网络硬件存在的安全漏洞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网络硬件设施,一般来说,电子辐射泄露是在计算机硬件设施中存在的最为严重的漏洞。其主要包含的就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出现的电磁信息泄露,如果出现电磁信息泄露,就会给一些黑客留下攻击的缝隙,最后造成机密信息的泄露。

(三)操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操作系统是整个网络运行的平台,为支持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各项应用的正常运行,就应当适当的增加一些新的网络技术功能,由于操作系统本身并不完善仍存在许多缺陷,这就更加容易造成安全漏洞的产生。

(四)数据库中存在的安全漏洞

在数据库应用中,对各项用户输入进行盲目的信任,这会对整个数据库的安全带来威胁。一般情况下用户输入最主要是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将其参数进行提交,在提交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验证方法将其参数的合法性得以控制,那么由于人为的输入失误导致病毒的入侵对整个数据库的安全带来隐患,甚至一些未经授权的操作者通过非法的手短进入数据库,对整个服务器的安全也会带来重大隐患。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一)对系统进行维护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不够合理也是造成网络系统出现安全漏洞的重要因素,技术人员在使用计算机时应不断的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这样才能将安全漏洞的出现降至最低。一般情况下,技术操作者在使用计算机时会有大量的垃圾文件出现,如果垃圾文件存储过多,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系统运行带来影响,并存在安全隐患,所以要求使用者应定时的对系统进行文件清理,避免计算机出现安全漏洞。

(二)防火墙的安装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库以及数据包,这就需要技术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安装合适的防火墙,对病毒数据库进行完善,在验证安全漏洞的整体特征时应将其准确性提高,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安全。但是计算机存在的安全漏洞种类较多,且各不相同,所以在提取安全漏洞代码的准确性显得格外重要,安装防火墙,也是对安全漏洞的分析以及获取信息的关键步骤。

(三)漏洞的扫描过程

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安全漏洞进行扫描技术分析,其最根本的就是注入一个错误的网络环境对其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探测模拟系统将一些不合法的信息以及安全漏洞得以扫描出来。所以说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模拟攻击或者获取信息的途径对安全漏洞进行综合分析,这样才能将最终的入侵攻击源真正检测出来。合理的利用漏洞扫描器能将计算机内包含的或者远程的安全漏洞自动检测出来,并且将网络系统中出现的错误配置以及安全漏洞及时的进行修补、更正,这样才能保证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病毒预防

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安全隐患之一就是病毒的入侵,所以说将防护病毒工作做好,也是维护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入侵的途径也在不断上升,所以只有从根源做起(即病毒预防),才能真正的防止病毒的入侵。其中,技术人员应当定期的对计算机进行检测维护,这样才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其次就是应当对计算机安装系统的杀毒软件,并且保证杀毒软件的级别都维持在一个最新的范围内,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病毒入侵对计算机网络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虽说计算机的发展为社会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也会对社会或者个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对计算机面临的安全漏洞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找到根源,并设置一些预防措施,将安全漏洞带来的危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冯秋霜,孙雨兰.浅析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范技术[J].黑龙江冶金,2009,1.

[2]吴际忠.网络漏洞与网络维护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15.

篇9

关键词 防火墙;网络;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4)05-0191-02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促使计算机网络技术也不断的更新。在当下,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网络安全问题也频繁出现。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人士们关注的焦点,它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

1 防火墙技术的有关知识

1)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一种访问控制机制,由网络决策人员及专家共同来决定哪些外部服务可对内部服务进行访问,哪些内部服务可允许外部服务的访问。防火墙是一种在计算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进行安全防护的系统,是用来确保网络环境安全的技术。防火墙的两个准则是:一切没有被允许的就是禁止的,一切没有被禁止的就是允许的。

2)防火墙的分类及其特点。防火墙常用的两种类型分别是包过滤型和应用型。

包过滤型防火墙是从数据包头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和协议类型等方面来进行判断的。满足条件的数据包才能通过并被转发于目的地,而未通过的则会被阻挡。这种类型的防火墙通过一个过滤路由器就能对网络进行保护,其数据包的过滤十分公开化,速度快而效率高。但包过滤型防火墙防护级别不高,不能完全防止被IP地址所欺骗。

应用型防火墙是运用在OSI的最高层,它是将网络信息流完全截断的一种防火墙技术。针对每种应用服务而编出应对的程序,从而对应用层通信流进行监控。这种防火墙技术可以彻底阻隔内网与外网的直接通信,但其速度较慢,对底层协议的安全起不到作用。

2 防火墙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意义和作用

1)防火墙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意义。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是针对计算机之间进行数据存储和传输的过程是否安全,是否能保证所传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所谓完整性是指数据未被恶意的篡改和破坏,保密性是指除指定用户外都无法侵入进行访问,可行性是指按照客户的权限要求进行服务。防火墙技术旨在保护计算机内部服务不受外部网络的侵害,设置访问权限,从而避免内部网络中的数据被外部网络恶意破坏。防火墙技术对与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有着重要作用,它不仅能对计算机的内部数据进行保护,还是外部网络想要访问内部网络必须通过的媒介。它控制着内部和外部二者间的访问权限。只有被防火墙允许的数据才能对内部进行访问,从而有效地保障了内部数据的信息安全。因而确保防火墙系统不被侵犯和破害是很重要的。

2)防火墙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作用。防火墙在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中旨在保护数据信息不被恶意破害和篡改,防止一些未被授权的外界网络侵入受保护的计算机内部破坏数据信息,从而保证受保护的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火墙技术严格控制访问内部网络的用户,将那些非法用户隔离在内部网络之外,它有效限制了用户访问的特殊站点,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检测,是一个网络防护系统。防火墙在一些独立的计算机内部网络中具有显著效果。对于像校园内部网络,企业内部网络这种集中型网络,防火墙技术更适用于此。如今,防火墙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及,已逐渐成为保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技术之一。

3 防火墙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普及化,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因而作为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火墙计算也不断的发展。防火墙技术的在智能化,功能集成和协议方面都有了新突破。

最初的防火墙通常是先对一些安全的网络进行授权再对网络进行鉴别,这种事先进行决策的方法已无法应对越来越高明的网络攻击手法。针对过去的包过滤型防火墙的缺点进行更新的新型智能化包过滤防火墙,弥补了传统型防火墙对网络信息捕获能力和处理能力差的缺陷。这种防火墙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对外界网络信息数据进行智能过滤,不仅能预防已知的危险,还能根据网络的变化来进行正确的识别和阻隔。这种智能化的防火墙不再依赖人工干预,减少了过滤时间,提高了过滤效果。因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防火墙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引入人工智能的防火墙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另一种新型的防火墙是将传统的包过滤型防火墙和服务型防火墙相结合起来的综合型防火墙。这种防火墙克服了传统防火墙的缺点,既对数据链路层进行控制,又对应用层进行控制。这种新型的防火墙结合了多方面的技术,例如,在对外界网络进行访问控制时还要对访问并者进行身份的核实,对进入防火墙的网络数据进行病毒侦测等等。鉴于网络安全涉及的内容广泛,因而在防火墙未来的发展中,将朝着综合性发展。

未来的防火墙发展将与系统软件紧密结合。计算机用户不仅受到外界网络的侵入,还受到来自于一些系统软件所携带的漏洞和病毒的危害。因而在对计算机用户进行网络安全保护时要将这两方面都顾及到。这种要求为防火墙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方向。防火墙技术已在计算机用户中普遍应用,它成为一个基本的配置存在于操作系统中,其功能也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若防火墙能作为系统软件的一部分存在,不再是单一的系统,就能使防火墙更好地发挥其防护功能。防火墙是一个网络安全防护系统,但它本就是一个操作系统,因而将防火墙与系统软件相结合起来,能对防火墙自身进行维护,使得防火墙不被破坏,从而才能稳固网络安全。

4 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已融入人们的生活里,但正是如此,在这个网络时代里,网络安全问题频繁出现,日渐受人们重视。要解决网络安全问题,就必须促进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协调发展。而防火墙作为防护网络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是需要不断改进其技术的。防火墙的发展将会引入人工智能,突破传统的防火墙技术,将其与系统软件结合起来。在未来,防火墙技术的发展能保障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安全的应用环境。

参考文献

[1]陶宏.基于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的防火墙技术实用研究[J].消费电子,2013(12).

[2]李琳.试析计算机防火墙技术及其应用[J].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3).

篇10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概念 实际应用 应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 A

0前言

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计算机网络诞生以来,计算机网络已经发展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网上信息的交流,如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计算机网络除了是一个交流的平台之外,也是很多企业和单位的办公平台,如网上订餐、网络银行、网络购物等等,都是商家以计算机网络为手段进行了业务的拓展,不仅增加了商家的收益,也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对计算机网络概念和其功能特点的深入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将计算机网络进行更好的实际应用,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这一名词是由计算机和网络组成的,网络就是我们传统概念中的通过对某一对象或者某一物体进行整合和联合,从而达到某种目的,这样组成的一个组合体就叫做网络。而计算机网络就是将不同地域、用于不同用途的系统,用通信线路作为连接,将其进行整合,并通过一个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对系统进行管理,可以把系统资源,从原本的独立系统中解放出来,实现资源的互通和共享。计算机网络中的计算机工作具有相对独立性,由于计算机网络是由无数台计算机所组成的,但是个人的计算机却没有受到计算机网络的限制,依然可以脱离网络进行独立工作。

2计算机网络类型

2.1按介质划分

按介质对其进行划分可以分为两类,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顾名思义,有线网络就是通过铜缆和光纤进行连接,达到数据信息传播的作用。无线网络是指通过红外线或者是微波等无线传输媒介进行虚拟信号的传播,构成计算机网络。

2.2按使用对象划分

按这种分类方法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公共网络和专用网络两种。公用网络就是指人人都可以使用的网络,每一台计算机都可以接入公共网络当中。专用网络是指企业或者是机构内部使用的工作网络,其网络中有着重要的工作数据和信息,外界计算机是无法对这种专用网络进行访问的。

2.3按传输速度划分

通过对网络数据传输数据的速度进行衡量,可以将其分为高速网络和低速网络两种,这两种网络都有着其特定的适用范围。

3计算机网络的用途

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信息系统在整体性能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建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为信息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使信息系统得到快速发展。

3.1数据传输

计算机网络可以使计算机和服务终端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这种功能是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功能,本质上来讲这属于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

3.2资源共享平台

计算机网络为不同计算机上的资源提供了一个共享的平台,人们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既可以进行系统内部的资源共享,也可以实现对外部的共享。

3.3管理集中化

计算机网络可以将不同地域的计算机网络进行集中和整合,从而通过一个统一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对其进行管理,这种管理的集中化,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率。

3.4可靠性

由于计算机网络是由多台计算机处理终端联合而形成的,如果计算机网络中某一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导致不能正常工作,此时就可以让网络中的另一台计算机代替这台出现故障的计算机完成本该完成的工作。

3.5任务共享

计算机网络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同时也实现了工作任务的共享,这种共享适合某一台终端的工作任务过于繁重无法及时完成时,可以将任务分担给网络中其他的计算机,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4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

4.1远程视频教学

为了有效拓展教育范围,提高教育整体效果,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不但起到了丰富教育手段的目的,还对教育有效性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目前远程教育体系的运行来看,远程教育体系正成为未来教育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在远程教育网络的构建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远程视频教学就是指教师通过网络视频的方法进行授课,这样就是教学不被局限在教室中,学生可以时刻进行课堂式的学习,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2企业信息化

由于网络本身具备传输信息快、传输的数据准确等特点,被很多企业应用到了办公过程中。很多企业以网络技术为基础进行了企业的信息化办公和信息化管理。计算机网络可以使企业内部建立一个信息化的办公系统,各种数据和文件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传输和审阅,大大的提高了办公的效率。

应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后,信息系统在整体性能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和发展,信息系统的整体构建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够为信息系统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促进作用,使信息系统得到快速发展。

4.3网络购物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人们已经很少有时间去逛街购物了。随着网络购物的出现,这种问题得到了根本的解决,网络购物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既节省了时间,又省去了逛街的过程。

5结论

当今社会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计算机网络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计算机网络将得到更多的实际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办公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迟春阳.浅谈计算机网络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华章,2014,01:181.

[2] 李胜吉,刘忠诚.浅谈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