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培训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培训

篇1

思维能力是一个人的核心能力。孩子的思维是后天形成的,水平不断提高。孩子思维处于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抽象逻辑思维已经开始萌芽,具备了进行思维训练的基础。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思维训练是否会束缚想象力,希望能帮到你。

为什么一定要“讲逻辑”?采访中,也有家长认同帮助孩子进行思维训练的观点,但并不清楚“逻辑”在思维过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网友黄炯林说:“‘逻辑’是个外国词儿吧?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老祖宗就没讲过‘逻辑’。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逻辑呢?”

哪些方法简便易行?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阿芸比较认同对孩子进行科学思维方法培训的观点。阿芸说:“我们小时候从来就没有关于‘科学思维方式’的训练,不知道解决问题时该从哪里入手,尤其是在工作中遇到紧急、棘手的问题时,马上就手忙脚乱了,感觉很无力。”

“现在的孩子很幸福了,有这么多培训从小就可以参加。不过这种培训班也挺贵的,动辄几千块呢。不知道在生活中可以用怎样的方式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最好能有一些简便易行的方法。又实用,又省钱。”

专家看点

科学思维是成才关键家长究竟要不要帮助孩子训练科学思维方式呢?知名心理学专家肖计划教授认为,从小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

中国孩子最缺逻辑能力“逻辑思维是孩子日后学习写作和数学的基础智力。”据专家介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讲究感受性,容易陷入情绪而影响思考能力。逻辑讲求思维从准确的概念理解入手,遵循正确的判断和推理的方法,用全面、系统的观点更理性、有效地解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现在很多大学生不知道如何写论文,小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或者数学成绩不好,其实都是受到了逻辑思维能力差的影响。”

小学开始学最合适“一般来说,建议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从小学开始比较合适。”专家表示,学龄前的孩子们还处于知识的积累期,大脑中可供思考的“原料”还不够充足,并且具有“思维无限驰骋”的特质。过早地训练可能导致孩子的畏难情绪,也不利于开发孩子的想象力。“而入学后,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最大效率地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少走弯路,让孩子们更加自信。”

家长是引导关键现代研究表明,个体智能开发的程度与三个方面的能力有关,即:逻辑思维能力、口头书面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专家认为,父母是孩子思维能力的启蒙老师,应该对孩子进行适时引导。“现在多数家长都了解从小培养孩子大脑潜力的重要性,也会做一些简单的教学,但往往缺乏科学性,而这其实是耽误了孩子形成正确思维方式的关键期。科学思维最好从家长做起,并且把对孩子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生活实践中。”

专家建议

培养思维从趣味性着手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锻炼准确表述—— 语言心理学专家林洁明建议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训练其“准确表述”的能力。因为语言表达是孩子日常交际和作文写作的基础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的学习能力,还可以增强孩子日常交际的自信心。“准确表述不仅能防止误解,而且能使思维更敏锐。准确辨别词意是项艰巨的智力训练。它能帮助孩子弄明白他到底在想什么。”专家建议家长可以经常和孩子进行“绕口令”、“词语接龙”等内容的练习。

创造思考环境 ——敏锐的思维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而是需要严格的训练和培养。专家建议家长可以在与孩子去博物馆、一起阅读、看电视的时候,有意识地提出问题促使孩子发挥想象力。还可以经常和孩子做“智力游戏”,如比赛谁能想到最多的“找到水”的方法,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提出违常问题——“能提高孩子思维能力的问题是趣味性强、令人迷惑的。”要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家长可以试试提出这类问题:“要是所有汽车全部漆成黄颜色的,会有些什么正面效果,反面效果?”

篇2

青少年成长与学校教育密不可分,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都离不开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个人一生中所受教育最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初等教育主要是指幼儿和小学的基础教育,是培养智力发展的最重要阶段。观察力是智力的基本因素之一,它与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共同构成智力的五个基本因素。敏锐的观察力,是想象力、创造力的源泉,对于孩子今后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要。[1]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学校的课堂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智力为主,创造力是一个孩子智力和能力的体现,是能否成才的重要因素。它取决于后天的培养。[2]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创造力往往体现为独立思考,它也是促成思维成熟的关键所在。[3]音乐、绘画等技能只能给孩子们基础的竞争力,但若拥有创造力,则拥有属于自己的未来人生。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善于创造的人,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脑筋。给孩子一片‘破坏’的天空,孩子‘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如果没有爱迪生的发明,我们或许还活在黑暗之中,如果没有莱特兄弟的创造,人类就无法飞向梦想的高空。创造力不仅在科学领域有重要的作用,它对我们生活各方面都有很重要的影响。世界上美好的事物都离不开创造力,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培养青少年创造力是国家发展的希望。

2 馆校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性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在诸多领域的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我国公民素质建设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4]青少年肩负着国家未来的建设与发展,使他们从小树立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尤其重要。除了学校的课堂教育,科技馆这个社会大课堂为青少年校外教育做了关键的补充。

茅以升曾说过:“科技馆与传统学校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教育思想上一改学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被动的状态,而是把观众置于主动学习探索的地位上充分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创造性;在思维方式上,不同于传统学校教育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过程,以现象本身做启示,让观众从特殊的现象中自觉探索总结出一般规律来。”[5]我认为,科技馆教育与学校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科技馆科普教育寓教于乐,能最大程度发挥广大学生的主动性。科技馆还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通过各种实物、标本、体验设施、多媒体设施等来传播科技知识,还有专业的指导老师,强调个体参与和互动体验,在科学普及与传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3 如何策划馆校活动,培养青少年创造力

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馆校结合能加强校外科普场馆科学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科技馆作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科普教育阵地的作用,丰富学生的校外文化生活,加快学校创新教育。同时让科普知识走进校园,为广大青少年科普活动提供社会大课堂,对于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尤其重要。而通过“科技馆进校园”及“学生进科技馆”这两大主题来策划活动,则是馆校教育相结合最重要的体现。那么,如何策划馆校活动实现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目的呢?

3.1 “科技馆进校园”活动。是指与学校的活动周、课外实践活动及科技艺术节等相结合,把科普展板、机器人及益智玩具等送进校园,同时还提供科普图册阅读、科普知识咨询与培训实践活动等。这些活动主要是通过以下渠道来实现:一是设计有吸引力的科普图片及小礼物。当思想集中在某一领域的时候,跟这个领域相关的人、事、物就会被他吸引而来,这是由吸引定律决定的。朗达?拜恩在《秘密》一书中讲到:人类所有的思维活动,都会产生某种特定的频率(脑电波),而这种频率就好比杜鹃用于求爱的信号、蝙蝠用来探路的超声波。它会吸引同样的频率,引发共振,从而将我们思维活动中所涉及到的任何事物吸引到我们的面前。展板设计主题可以结合世界气象日、知识产权日等国际主题日,外观设计上可以加入卡通人物、历史故事人物等,通过把各种类的科普知识用青少年感兴趣的“灵魂人物”聚集起来,吸引他们的目光。观看过程当中可以发放一些科普小礼品,例如记事本、笔筒、小扇子、鼠标垫等细小物品,通过这些带有科普知识的小礼物,一方面可以学习科普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从科普图片的设计、科普小礼物的制作当中发现吸引规律的作用。因为吸引力在某种程度而言就相当于创造力,当你相信吸引力,你认为有吸引力的东西就会转化为创造力。二是学校艺术节增加科普剧表演。科普剧又称科普互动剧,是一种集知识性、艺术性、娱乐性、社会性于一体的、新颖独特的科普活动或科普表现形式。它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将科学融于剧本创作之中,通过舞台演员的表演,以舞台短剧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使观众在欣赏演出的同时,获取对科学知识的体验。科普剧突破传统的科学教育模式,体现出了主动性学习和趣味性两大特点,是一种创新的科普形式。创新是指应用前所未有的事务获取效益的动力,也就是说,在已知信息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产生有效益的成果的活动就是创新,创新最大的特点就是“新”,科普剧从台下到台上,经历了剧本创作、编排、表演等环节,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寓教于乐不但可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创新思维,还有利于创造力的提升。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只有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发展,创新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创造力。

篇3

关键词: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4-0026-02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笔者每天都在感受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冲击。从最初的多媒体、网络等技术的引入,到今天的电子白板进入课堂,每一次技术的引入,都引发了教育的大革命,而这些变革为无数的学生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与学习模式。随着虚拟技术的不断完善,今天,虚拟机器人技术的出现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特别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发挥出了独特的优势与魅力。笔者就虚拟机器人技术的校本课程开发谈一下认识与做法。

一、对虚拟机器人的认识

机器人技术,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作为最前沿、最尖端的技术,一直在孩子们那彩色的梦中占据着最独特的位置,但限于经费、技术等种种原因,动辄上万甚至几十万的机器人与农村学生的生活永远都隔着一个荧屏,学生根本无法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随着虚拟技术不断发展,虚拟机器人技术为我们带来了实现学生美丽梦想的可能,虚拟的软件虽然也是只能让学生通过屏幕体验,但所有的机器人部件都“实实在在”地放在那里,自己随意组装,控制机器人运行的程序也放在那里,只要稍加培训,学生便可以自己去控制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这些实实在在的体验,绝不是我们的语言传授与动画演示能比拟的,所以,第一眼见到虚拟机器人技术,笔者和学生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二、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

笔者与虚拟机器人技术的接触,并非如预期那样美好,在短暂的蜜月期之后,笔者发现,学生已经没有任何兴趣可言,自己也觉得并不适合这项新技术的推广,但当笔者再次面对那些“炫”人的视频资料时,觉得必须要把这项活动搞下去,一定要让我们农村的孩子也接触并喜欢上这些“令人着迷”的东西,所以笔者开始了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开发之旅。

1.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接触虚拟机器人技术,是热博的灭火软件。在一次区级培训上,笔者看着视频中的小车穿梭在四个“房间”中间,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回到学校,打报告、买软件、组织学生,很快我们的“虚拟机器人灭火小分队”就这样高调成立了,但很快就被彻底打败了。原因很简单,当时笔者对这个软件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不了解,仅凭笔者和学生的兴趣“招兵买马”,虽然队伍建立起来了,但从一开始就要学生掌握完整的比赛程序,这种一口吃天的做法,让学生的兴趣很快在困难面前败下阵来,30名雄心壮志的队员,不到1个月就全部告假离队,笔者的第一次尝试就这样铩羽而归。

2.绝地反击,王者归来

有了第一次的失败教训,笔者也心灰意冷,但看着那些精彩的视频资料及高价买入的软件,笔者知道自己输不起、也不能输。必须另起炉灶,于是自己一头钻进软件里,潜心研究、虚心请教,积极寻求培训学生的办法,一个月后,笔者开始了绝地反击。新队伍拉起来了,吸取了上次的教训,不再要求学生直接接触比赛程序,而是从一个个最简单的任务慢慢“玩”起,今天让机器人能跑,明天让机器人能沿墙跑,后天能跑到一个门口停下……慢慢的笔者发现,随着学生一次次成功的攻城掠地,不仅没有被困难打败,反而激发了他们挑战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就这样笔者的“虚拟机器人灭火小分队”终于宣告“王者归来”。

3.借力萝卜圈,打造校本课程

2011年底的一次培训,笔者接触了萝卜圈软件,这让校本课程开发之梦成为现实。

萝卜圈软件,不仅提供了非常丰富、逼真的场景,也提供了更多的机器人组件,更是基于网络的互动模式设计。作为教师,我们可以让学生借助软件感受各种机器人组件,让孩子有更丰富的体验,我们也自己设置场景,让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个性化的练习、比赛任务,这样,我们就拥有了更灵活、更自主的发挥空间,学生也有了更大的发挥、创造的空间和平台。同时,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可以延伸到学生的家庭及假期生活,借助学校及萝卜圈的服务器,学生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能上网,他就可以登录服务器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半年来的校本课程打造,我们的实验对象已经从开始的一个社团发展到几个自然班级,学生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平台,也正通过这个平台迈向更加广阔的机器人舞台。

三、虚拟机器人技术对学生的影响

在体验中,学生慢慢将机器人的神秘面纱揭去,通过自己的双手圆了自己那个彩色的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经历让他的无论是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是自信心、合作探究能力,甚至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严谨的学习习惯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这无疑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源动力,让我们的学生站到了一个更高、更广阔的平台上去自由发展、翱翔。

1.自信心的培养

通过虚拟机器人校本课程的开发,学生已经不再对机器人技术感到神秘,而是充满了兴趣与挑战的欲望,借助对机器人技术的了解,他们对自己更充满了自信。试想,连最神秘的机器人我们能都玩弄于股掌,还有什么我们做不到的,现在做不到只是我们的经济条件不允许,或者是我们没去接触,只要我们肯去做,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2.合作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我们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加强了学生的体验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动手完成机器人的拼装工作,而像萝卜圈机器人软件业正支持这些功能,学生体验的过程中,特别是将自己心中的机器人变为现实的过程中,需要他对自己的想法进行细致的分析、落实,同时还可能需要老师及同学的帮助、合作,这既需要学生具有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又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协作能力。看到自己的梦想,在自己手中得以实现,那是怎样让人激动的一件事呀,所以学生在探究中充满了激情与求知的欲望,如此一来,我们校本课程实施就动力十足。同时,以团队协作为主的团队项目,更会让学生发挥集体的智慧,团结协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我们育人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3.严谨的学习习惯与逻辑思维能力

从机器人的搭建,到让机器人完成既定任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要让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完成任务,程序就必不可少,自己的想法与策略是否合理,机器人的行动就是最好的检验。在程序的编写过程中,即使是最微小的语法错误,也会影响到机器人的正常运转,所以完成程序的编写及调试的过程,是对孩子逻辑思维能力及严谨的学习习惯进行训练的最佳机会。经过编程洗礼的学生,在学习及日后的工作、生活中必将拥有更严谨的学习和思维习惯。

4.空间思维能力与大局意识的培养

篇4

关键词:儿童绘画;思维训练;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5-0226-01

儿童绘画教学中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训练:

一、加强观察力的训练

儿童观察事物持续的时间短,易受事物突出的外部特征及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系统性差。因此,要通过一定的有目的的培训、训练儿童观察能力的教育,通过系统的教育,帮助儿童学会观察、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以此为中心环节带动他们的感知觉,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想象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因此,我经常引导孩子去观察他们最熟悉、最喜爱的人或事;经常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孩子们观察;还时常提倡家长带他们去商场、医院、大自然中观察和体验,使儿童有兴趣去听、去看、去想。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还进一步加强了大脑表象储存量。

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发展儿童的想象力是很重要的,我们都知道创造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集中体现,但它离不开想象力的支持。可以说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无从谈起。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给幼儿充分想象的空间,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环境,让他们多想象、多参与。如在“造型与想象”单元教学中,我由各种有趣的故事导入教学,激发儿童想象的欲望继而适当提供基本的基础造型(如各种不同植物形态)并与他们共同探究其结合方式,变化规律。通过表现故事形象,启发儿童抓住造型特点进行变化创造,让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创造出有技巧、颇具美学效果、有象征意义的视觉形体。训练儿童的想象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大量观察,让幼儿从小尽可能多地感知客观事物,并引导全面、仔细而且深刻地观察以便在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真实事物形象;

(2)让幼儿多听故事,通过语言的描述让孩子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

(3)丰富语言,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对提高想象力十分关键;

(4)绘画,幼儿期小孩子画画,有助于发展他的观察力,也有助于想象力的培训;

(5)多实践,常言说“实践出真知”,经常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支持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游戏,让他们适当看些电视和电影……这都有助于孩子积累经验,发挥想象能力。

二、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

发散性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具有流畅性、多端性、灵活性、新颖性和精细性等特点。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综合思考:不断的进行扩散—集中—再扩散—再集中,就使得创造性思维逐渐向高水平发展,并构成创造性思维的全过程。在绘画活动《去太空旅行》中,我允许儿童大胆想象,在此基础上或要求儿童以观看星星、月亮为创造画面或要求儿童以观看行星为主创造画面,或要求儿童以造型各异的太空船为主画面。这样进行一题多画的训练,儿童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充分得到提高,发散思维在儿童绘画教学中的运用,打破了儿童单一的思维方式,培训了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创新意识,激励了儿童善于想象,敢于创造的精神,促进了儿童创造才能的发展。

篇5

这就是《超级神奇学习方法》的震撼所在!

经《现代营销》报道后,2014年2月14日至3月11间,众多读者纷纷致电或前来查考。其中,陕西宝鸡薛银珠、辽宁辽阳张海涛、吉林白山抚松县熊化海、山东烟台招远县邵学泰、山东烟台龙口市吕好波、安徽阜阳太和县陈芳、江苏南通海门市周亮、吉林省四平市连雪梅、广西省平果县黄平清、浙江省慈溪市田圣章、安徽省界首市刘浩峰、河南洛阳牛青云、河南焦作毋江山、兴安盟科右前旗李铁成、浙江绍兴诸暨市于准、贵州省贵阳市邓晓东,共16位读者成功签约。值得一提的是:李铁成、于准、邓晓东也是沈阳翱之翔机票平台的商!

《超级神奇学习方法》由“沈阳容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独家研发,经实践验证,特色鲜明,效果出众:

1.不占用孩子的学习及玩耍时间,每天只用5-10分钟写“一句话”;2.操作简单,孩子不反感,即使是一年级小学生也能轻易完成;3.学习过程,不需请家教。刚开始时,家长只简单指导,然后检查就行了。学到后来,连检查都免了,可以随心所欲。学习过程中无需购买任何资料,利用孩子现有的学习用具即可,不增加家长负担。5.一朝拥有《超级神奇学习方法》,可代代相传!

五项退款保证:1.按照《超级神奇学习方法》训练后,保证有效,否则退款;2.学习过程不用聘请家教、不需另外投资、不浪费家长时间,否则退款;3.保证今天收到《超级神奇学习方法》,明天就能实施,绝不存在实施困难,否则退款;4.确保独家研发,绝无半点抄袭和拼凑,否则退款! 5.保证《超级神奇学习法》的真实性、可行性,绝无半点儿文字欺诈,文字游戏等,否则退款!

寒假期间,公司向“培训机构”、“辅导班”、“游乐场”等地等候孩子的家长出售光盘,统计显示:接到《致家长的一封信》的孩子父母均现场购买,一个业务员日创收入大约在500元左右(每天两个场所)。

新学期来临,有幸读到本文的读者,请把握时机及早行动。因本项目市场份额巨大,先到先得。原定市场推广价1800元,现在为回馈本刊读者,优惠价900元!每月前5名购买者送价值498元的水宜生高级保健杯1个!送完即止。

看完以上介绍,接下来你要做的是:汇款购买《超级神奇学习法》光盘(配备能激起家长购买欲的《致家长的一封信》、详细的营销方案、防窃取版权技术、经销商授权、经销商印章),凭借公司的授权书及解密法刻录复制光盘,然后面向你所在地的中小学生家长出售。建议售价每份儿100元,而你的直接成本――光盘加外包装不足3元。觉得刻录有困难的,购买《超级神奇学习法》,同时,可以每套3元的价格为您提供光盘,数量不限!

一个普通的县城,城区中小学生总量远不止1万人!即使10%的家长购买,收入不会低于10万元!!!公司另备有(光盘)售价100元,只获利润65元的创意组合营销方案,经市场实践,成交率极高!(本广告长期有效)

沈阳容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财富热线:024-66992888 024-27523888

篇6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探析

中图分类号 G762

文献标识码 A

一、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学,首先就应该保证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师在语言学则和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严责。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这个职业是神圣的,教师在小学生的心目中是智慧的化身,他们是无所不能的。因此教师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甚至会塑造其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考虑到教师是小学生接受知识、教育的主体,因此教师的语言会直接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保证语言的规范性,这样才能够展现出教师榜样的力量和示范效果,从而达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

不论是从智力上还是心理发展上,小学生显然是不成熟的,老师在这个阶段必须要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因此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巨大的,甚至超过了其思维能力的发展,小学生在学习语言和知识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模仿老师。所以,无论是从哪一方面来看,小学语文教师语言的选用不仅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而且会影响到学生的语言发展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正因如此,语文教师在援用语言、语音、词汇等方面都要经过慎重考虑,尽量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非为。调查发现,我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没有过关,比如教师将“吃饭”说成“吃换”,或是老师语法不正确,比如把“你先去吧”,说成“你去吧先”等等。这些错误的语言都极大的影响了小学生的语言学习。因此学校必须要发挥其作用,不断规范老师语言的使用,对于普通话不过关的老师要及时培训,争取老师做到语言表达规范。

二、可接受性

小于语文教师教学语言除了规范以外,还应该保证语言的可接受性。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选择小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的语言开展教学活动,同时还应该让学生们感受到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是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这样才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接受语文知识。

具体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语言的过程中应该选用小学生们喜欢的语言风格,比如与动画片有关的举例、生动风趣语言表达等等。其次,鉴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并不突出、形象思考较为发达的情况,所以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训练。等到学生进入高年级之后再采取严谨的语言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有关瀑布的内容是,语文老师可以这样向孩子们描述:有一种水,它不是向前流淌的,而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落下来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小学生虽然没有太多的见识,但是看到的瀑布也是非常多的,但是如果他们对课文内容难以理解,但是一经老师如此解说,必然会产生好奇心,从而推进语文教学的开展。

三、科学性

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两点,即语言的规范和明确。语言的规范主要指的是读音语调的标准、词汇愈发的准确、辐合思维逻辑等方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小学语文的教学是小学生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师能否清晰准确的使用词汇、规范的讲解普通话会对小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必须要保证科学性。同时,教师还应该充分的掌握好语言的准确含义和感彩,清晰准确的向学生们表达出讲授内容的含义,使学生易于理解。

除此之外,考虑到小学语文教育主体是小学生,因此语文老师的教学口语也应该保证学生能够有效接受和理解。所以教学口语也应该尽量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比如可以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表达方式,这样不但可以极大的增加学生对老师的认同感、亲切感。而且通过口语中形象、通高速的词汇,可以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更多的乐趣,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四、趣味性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不应该枯燥无谓的,语文是一门每秒的学科,尤其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趣味,不仅要富于文采而且也应该擅于描绘。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让孩子们更好的接受教育,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如果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了一些理解较为困难的内容,那么小学语文老师应该要善于运用比喻,要恰当的运用比喻的方法简单的将深奥的道理传达给学生,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防止孩子们产生厌学的不良情绪。

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一定要保证趣味性,但是趣味性一定要把握好一个度,切忌丧失了老师的严肃性。只有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氛围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即可。对于小学生的教育来说,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够帮助他们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从而教师也能够更好的把握好课堂教学,进而让孩子们在快乐、轻松的课堂中学习知识、锻炼思维。

五、艺术性

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教学中口语运用的最高境界就是艺术性,艺术性主要指的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运用的各种表达技巧,即能够巧妙的使用美的语言并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进而培养学生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所使用的教学口语同我们日常所用语言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语音美:声音宏亮清晰,语言流畅明快。

形式美: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在遣词造句和修辞的运用上方法灵活。

内容美:语言富有哲理、体现的思想深刻、耐人寻味。

语境美:娴熟地运用语言机智,出神入化的讲解,完美的逻辑推导,创设引人入胜。

流程美:沟通融洽畅达,导入新鲜有趣,衔接紧密无漏洞,节奏抑扬,结语耐人回味。

仪态美:以态势助说话,丰富自然的表情和姿态,演讲结合。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做到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这样不仅能够给予学生丰富的语文知识,而在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还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陈利平《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语言》[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王向华《对话教育论纲》[J].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孙菊如《课堂教学艺术》[J].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篇7

幼儿 舞蹈 教育质量

幼儿舞蹈教学内容由于简单、短小、形式多样、比较实用,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幼儿教育的重视,目前在世界各地幼儿教育领域内,幼儿舞蹈教育已成为幼儿成长、发育的重要教育手段和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对各个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体发育成长具有很大作用,尤其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及智力发展有着不可怕量的作用,因此、在幼儿教育领域里,广大幼教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积极进行了有关幼儿舞蹈教育的探讨,其目的就是为了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塑造幼儿健美的形体姿态,培养幼儿健康、向上、活泼、愉快的气质,使幼儿终身受益。所以,我们必须站在素质教育的角度来关注幼儿舞蹈教育,积极扶持,因势利导,使其得到健康发展。

一、提高对幼儿舞蹈教育的认识水平

1.能够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并尝试进行创造性表演,使舞蹈动作能符合音乐的情感要求及表现。

2.喜欢参加舞蹈活动,体现舞蹈活动的快乐,积极主动地用身体动作表达音乐,并能与他人合作,增强对舞蹈活动的兴趣。

3.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掌握运用简单的道具,并能用动作和表情与他人交流。同时,幼儿舞蹈的选材要符合幼儿的生活情趣,必须是幼儿喜闻乐见的。

二、树立正确的幼儿舞蹈教育理念

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需要在观念上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采取更贴近孩子特点的方法。艺术教育主要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人才,而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艺术素质,培养孩子的艺术审美体验。家长和从事幼儿艺术教育的教师应更多地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针对孩子自身的心理、性格特点选择艺术门类,让孩子做他们喜欢做的事,在轻松愉快中发挥天性和创造力。家长和老师应更注重艺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学习艺术、享受艺术、发展艺术是艺术教育的根本。因此,幼儿舞蹈教育要以提高幼儿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为主,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协调发展。我们不仅要为他们提供舞蹈学习所必需的条件和技能知识,还要通过舞蹈教育培养他们对舞蹈的领悟力,使幼儿逐步学会独立地与他人合作进行舞蹈创造和表演的能力,增强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

三、加强规范管理

1.规范思想。教师的教育观念关系到学生的培养方式和家长的教育意识;教师的人格关系到学生的人格塑造;教师的教学水平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状况,怎样规范我们教师的教育思想、规范家长的培养意识,这方面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2.控制规模,加强对幼儿舞蹈教育的管理。各级教育、文化部门应把社会的幼儿舞蹈培训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加强管理、依据标准、分类指导。对不同形式开设的幼儿舞蹈培训实行统一考核,制定量化标准,逐渐淘汰不规范的舞蹈培训,切实将教育质量保障落到实处。

3.规范教学,材。在目前全国尚未有统编的幼儿舞蹈教育指导教材的情况下,我们可选用适合幼儿身心特点的考级教材;或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编写一些地方性试行教材,使幼儿舞蹈培训教育有纲,教学有章。教育部亦应尽快编出一套高质量的示范性舞蹈教育教材。

四、加强舞蹈美育体系建设

我们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美育教育体系,制定艺术教育标准,完善舞蹈美育基础理论。资华筠认为:美育不同于一般美学课程,也并非只是传授某种技艺,它是人文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无论是专业艺术院校的舞蹈专业人才的培养,还是普通学校的舞蹈普及教育,都应站在一个高起点上要明确舞蹈美育的宗旨、作用和科学化标准,才能使其在素质教育中发挥更多的潜在功效。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教育

教师是幼儿学习舞蹈的引领人,其作用尤为重要。舞蹈教育要发展,必须有一支高素质、有专业特长的教师队伍。从事幼儿舞蹈教育的教师不但应懂得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和其他知识修养。舞蹈不但融会了文学、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因素,还和其它艺术有着密切关系。目前我们非常缺少有文化修养、有能力的舞蹈教师,许多舞蹈教师要么是外聘专业人员,要么是由学校音乐教师兼任,而他们都存在着许多缺陷。

在缺少师资的情况下,除了适当引进专业人才外,还可以聘请各大院校专业人士做兼职教师,更重要的是,应加大对现有舞蹈教师的培训力度,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舞蹈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我们舞蹈教师队伍的素质。在艺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组织专家进行指导培训,加强舞蹈教学人才的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舞蹈教师队伍,是舞蹈教育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六、提倡家园合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建立一种稳定、协调的合作关系。作为幼儿舞蹈教师,应多与家长沟通、交流,运用各种方法让家长了解有关的舞蹈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

作为幼儿家长,也应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搞好每次参与的舞蹈活动,并在活动中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只有这样一个充满信任、相互协调的家园关系,才能对幼儿舞蹈教育中起积极促进的作用;才能使孩子们在幼儿舞蹈教育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能力,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七、积极搭建展示平台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不是艺术的生活,就不是艺术的教育。”他告诉我们,艺术教育必须和受教育者的生活相联系,在生活中接受艺术教育,才能使他们感到熟练、亲切,其感受也更深刻,艺术教育的作用与效果就越明显。

幼儿舞蹈教育离不开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扩大少年儿童的舞蹈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信心、成功感,使他们更加喜爱这项教育。因此,我们教育机构应积极搭建实践平台,为幼儿提供丰富的交流、展示机会,促进他们的艺术发展。

八、结束语

舞蹈是门综合艺术,是儿童发展艺术素养的重要形式之一。幼儿舞蹈培训的广泛普及是时代的产物,它积极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已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认可。大力发展舞蹈教育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需求。只要我们的政府有关部门依据舞蹈教育的规律,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扶持,社会各界给予大力帮助,舞蹈教育将会在儿童美育和素质教育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理想人才。

参考文献:

[1]毕玉娟.学前舞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2009.

[2]刘晓梅.浅谈幼儿舞蹈教学[J].教育革新,2008,(06).

篇8

一、培养观察力,为创作积累素材

儿童绘画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靠生活中的表象作画。事物的表象会引发一连串的联想,而这种联想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人的创新思维。这种表象创新,离不开观察、想象和记忆。观察能使小学生丰富自己,扩大视野,熟悉物体的特征、色彩及结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局限于美术技法的传授,尽量减少概念化、成人化图形的临摹,让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他们最熟悉、最喜爱的人或事。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观察人们的生息劳作,观察大自然的一草一木。指导学生分析、思考、概括,通过记忆、想象、实现创造性地再现。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储存了大量的视觉形象,为创作积累素材。儿童观察事物持续时间短,易受事物突出的外部特征及个人兴趣、情绪的支配,系统性差,概括性差。因此,要通过一定的有目的的培训训练学生观察能力,以此带动他们有意记忆、有意注意、想象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生活即美。一切想象都源于生活,要引导学生接触周围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阿恩海姆指出:“艺术乃是增加感知能力的最有力的手段,没有这种敏锐的感受力,任何一个领域的创造性思维都将是不可能的。”美术教师的注意力应放在学生的视觉观察和对生活的体验上。要让孩子尽可能多地亲近生活,到大自然和社会环境中感受美、发现美,从而萌发创造欲望。

二、创作过程是构思形象化的过程

美术创作的过程是把作者的想法形象化的过程。儿童对美术很容易表现出自发的热情和兴趣,但是这种自发的兴趣多属于浅层兴趣,往往带有情绪色彩,容易停留在“好玩”“我喜欢”的水平上。小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但明显受到技法的束缚,想画却画不来或画了却不好看。这对学生的绘画水平的发展是一种制约,这时就很需要教师的辅导。

通过仔细分析学生的作业,我发现影响画面效果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画的物体的大小。部分学生在我的一再提醒下还是画不大。这是为什么呢?我了解到原来学生把物体画得小是想要画很多东西。学生画画的过程是想到哪就画到哪,在画完“主体”后又不知道再画些什么,后面添上去的东西往往是填充式的,如花草、树木、太阳、云朵。这样的画面重点不突出,缺乏完整。知道“病因”后我就可“对症下药”了。(1)告诉学生,一幅好的画不一定要很复杂,有很多东西,有时东西画得少反而会更好看。比如,画两朵白云已能很好地表现天空,画五朵白云就会显得唆。(2)以“大”为美,在教学中我常利用学生的习作引导学生比较画得“大”的和画得“小”的习作。让学生认识到画得“大”的习作会显得饱满,画面更完整。(3)要求学生尽可能不画“主体”以外的形象,让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主体”的表现上,有利于学生表现的形象从表面引向深入。如,画太阳时,我要求学生只画太阳,看谁画的太阳最大最美。学生画完一个圆后,觉得太简单,很自然地就给太阳加上了五官、表情等,将注意力放在太阳的美化上。经过几次尝试后,学生发现自己的画明显变美了,自信心增加了,表现欲望也更强了。教师将浅层兴趣引申,把学生原有的兴致导向内化,将表面热情转化为主动表现的动力,使之成为积极主动的参加者。

构思是学生根据自己对创作的想法,在脑海里、意想中对所要创作画的想象。构思是优秀作品的关键,在构思阶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倡艺术的独创精神。教师的辅导要着重引导学生回忆及联想,开阔他们的思路。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题材,并考虑怎样表达出来。教师在辅导时,要了解学生的想法,根据学生的思路帮助他们,切不可用教师的想法替代学生的想法。

篇9

关键词:数学教学;教学方法;数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120-0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效果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和钻研数学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使学生产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长期的学习中,取得突出的成绩。因此,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根据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总结和归纳了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数学概念教学的角度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欠缺。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少部分教师依然保持着最原始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课本和黑板二者的简单结合,很多教师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学方法的培训,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讲授也只局限在课本和教学大纲之中,对相关的数学知识、发展历史等知之甚少。这些教师虽然可以把应该教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同时,传统僵化的教学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难接受新的思想,很难在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

2.教师在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不够。一节课的好坏直接取决于教师在上课之前的备课状况。在备课时,教师应该首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充分的理解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把握教学主线。老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在讲课之前,不但要把教材读懂,更要把教材读厚,对教材进行“深加工”,并且要根据教学的变化进行合理的变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受益。但是有些教师往往做不到这一点,他们在备课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吃透”书本知识,对教材的理解不到位,不能认识到教材内容所传达的意义。

3.教师的讲课方式不成熟。一些老师在讲课时,习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却不知所云。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灌输的方式,以节省教学时间,使教学变得“简单、轻松”。但是这样的结果往往是学生不能从根本上对知识进行理解,只能机械地进行举一反三。久而久之,会积累很多问题,失去了教学的宗旨和意义。同时,教师缺少与学生的互动,减少了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探究问题的机会,也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削弱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都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

(一)从数学概念出发,提高教学质量

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客观事物相结合,使之具体形象容易理解。数学是一门研究量与量变的学科,在处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时,往往采用的是数学概念来表示其中复杂的逻辑关系。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数学的基础。数学概念是抽象与形象辨证统一的,抽象在于其存在的形式,形象在于其表示的内容来源于现实世界也反映了现实世界。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从现实中找到数学概念的原型,这样学生在理解概念时思维就能够有所依靠,从而更快地理解概念并将其运用到现实中。

(二)抓住概念的本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概念是一种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分析、归纳和比较,在习题的练习和实践中使概念具体化,启发学生探求数学概念的本质。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考,大胆猜测,勇于质疑,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得到的对概念的理解是最具体和直观的,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认知,为知识的应用和相关概念的扩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加了知识的容量,提高了对概念应用的能力。

(三)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概念,促进概念的具体化

在数学中,许多概念都是成对或相关出现的,它们反映的是同一客观事物的不同关系。因为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比较差,对抽象的语言很难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在小学数学中,就需要教师在授课中采用合适的语言对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和描述,教师不应该将概念直接叙述给学生,而是要用生动通俗的语言配合相应的教具,使抽象概念形象化,这样才能够使小学生真正理解概念的意义。

(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1.根据授课内容设置情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学阶段的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一旦他们对一件事情或者一个问题感兴趣,就会去积极主动的探索,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兴趣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课堂上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动的情景,能够很快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做游戏、猜谜语、你问我答、观看动画等方式,把枯燥的知识变成生动有趣的形象,使学生很快跟着老师的节奏进入到学习的状态。比如:教师在讲图形的时候,讲课之前,小学生对图形的概念是不清楚的,但是他们对各种图形的形象非常清楚,所以老师可以先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同学们见过的圆形的东西都有什么?”学生就会举例很多物体,如车轮、月饼、硬币、盘子、篮球、圆形的表盘等。老师可以继续问大家:“那什么东西是方形的呢?”学生依然会踊跃回答问题,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大家提问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各自功能,有什么区别等,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不同形状的特点,学生们就容易理解和接受了,并且通过之前的互动,激发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

2.应用多媒体等工具,提高教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随着教学硬件水平不断提高,数学教学方法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很多抽象的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多媒体应用教学之前,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会采用作图的方法来帮助学生们理解,但是这种传统的作图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既占用课堂宝贵的时间,又不够形象,而且如果学生一遍理解不好,就很难再进行第二遍。而多媒体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后,有效弥补了这个问题。利用多媒体可以播放幻灯片、动画、视频等,生动形象,具有浓厚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既能够重复播放帮助学生理解,也能够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3.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提高学习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引导和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再创造,巩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老师应该在讲课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学习小数除法的时候,教师可以用对比的方法,列出两个式子“66÷6和66÷6.6”分别等于多少,这时很多同学可以顺利地将第一个式子计算出来,而面对第二个就会产生困难,教师可以先让同学自己想办法计算并相互交流,同时老师在旁边启发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小数点或者怎样将其转化。这样,学生会自己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要从教学需要和学生主体出发,灵活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以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求知欲带动学生进行探索,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济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创设教学情境[J].新课程研究,2008,(7).

[2]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6).

篇10

钢琴应该从小就开始学习,这是共识,但具体多少岁为最佳呢?对这一问题很难有统一的认识。社会上的一些教育机构往往会利用诸如“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语言,煽动家长尽早将孩子送到专业培训机构参加各种所谓的素质教育,许多家长被弄得没有了主见。其实,孩子学钢琴和让孩子学走路是一个道理,必须根据孩子的自身条件来进行,而不能拔苗助长。家长们都知道孩子是从小就开始学习走路的,但“小”并不是让他一生下来就学走路,而是要根据孩子的生理发育情况来决定。没有哪位父母会在孩子的脊柱、腿和关节都还很脆弱的情况下就要求其学会走,而是等到孩子身体发育到能承受自身重量,能控制自己的身体时,再慢慢地让他们学习站立,然后再让孩子学习行走。孩子学钢琴和学走路实际上是同样的道理,它也需要孩子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才能开始学习。但昭义先生提供过一组数据:“有人对1966年举行的第三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的33位钢琴家始学钢琴的年龄进行了调查。其中两岁开始的1位,三岁开始的3位,五岁的6位,六岁的8位,七岁的7位,八、九、十岁的各1位”(《少儿钢琴教学与辅导》,人民音乐出版社)。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这些钢琴家的初学年龄在五至七岁的比重最大,占到64%,该年龄段可视为幼儿开始学琴的最佳年龄段。首先,从生理角度来看,五至七岁的孩子,身体发育已经和成年人基本一致,所不足的是外观、力量、持久性的差异,他们已经能比较轻松和规范地完成手指在琴键上的站立、走动等基本要求,而低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完成这些动作的过程中会较吃力,花费过长的时间和精力,这会严重地挫伤孩子学琴的积极性,甚至给孩子带来厌烦和畏惧的心理阴影,不利于今后的学习;从思维发育的角度来看,“五六岁至十岁左右孩子处于肖像再现表象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借助经验的意向解决问题,开始产生逻辑思维,但仍离不开具体事物的形象支持,其心理运算还处于低级阶段,而年龄在一至五六岁的孩子是表演式再现表象阶段,这一阶段儿童主要是依靠动作对付外部世界,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行动调节主要依赖于直观”(布罗姆・S.布鲁纳《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钢琴从学习之初就会涉及许多基本的乐理知识,如音符的音高、时值、节奏等,小孩子要理解并记忆这些知识,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而处于肖像再现表象阶段的孩子从这方面来说正好可以借助钢琴学习来强化这一阶段,加快思维的发展。年龄太小的孩子,由于还处于表演式再现表象阶段,主要依靠身体反应来适应外界,在思维上还没有进入主动思考阶段,对基本乐理知识理解起来还相当困难,就必然会过分地依赖父母在上课时帮自己记住相关内容,而在平时练习时由父母将相关内容以动作方式提醒他,这就容易延缓他在思维上进入肖像再现表象阶段,而且还有可能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虽然钢琴需要孩子从小开始学,但并不是越小越好,而是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育情况来确定一个相对合适的学习时机。

事实上,八九岁甚至十一二岁开始学习钢琴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应该说八九岁的孩子比六岁左右的孩子具有更强的接受能力,学习效果会更好。但从学琴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来讲的话,六岁左右开始比八九岁开始学习要好一些。六岁左右正好是孩子思维、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钢琴学习本身的复杂性会对孩子的发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弹琴过程中,左右手的协调运动和眼、耳、手、脑的协调工作都对发育中的孩子大脑和身体起到了很好的刺激作用,而年龄越大这种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就越小。另外,通过学习钢琴可以使孩子在开始进入学校文化教育之前,首先培养安静地坐下来专心做一件事情的良好学习习惯。从孩子学琴的精力上来说,年龄越大,精力也越受限制。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应试教育目前还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大多数家长在钢琴学习和应试学习发生冲突时都会让钢琴学习让位于应试学习,因此年龄过大才开始学琴,往往容易半途而废。六岁左右开始学琴的孩子相比较而言会有较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在小学毕业时就能具备钢琴基本弹奏能力的,这样即使初高中阶段没有很多时间来练习,也不会完全丢掉,因而对大部分孩子来说六岁左右是最佳的开始学琴的年龄。

钢琴教师在谈到幼儿钢琴教学时,都会特别强调兴趣问题,认为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保持对钢琴的兴趣,这种思想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认为只要孩子有兴趣,其他的问题都可以以后慢慢来纠正的话就不对了,实际上这也是存在于幼儿钢琴教学中的又一误区。人人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更为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一时兴趣还是让孩子能保持住长期持久的兴趣,显然后者比前者更重要也更困难。真正持久的兴趣必然要建立在演奏者的愉悦之上。从这个意义上讲持久的兴趣和演奏者本身的技巧是相关的,是建立在手指弹奏的技术基础之上的。因此钢琴的基础练习是钢琴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如果我们在孩子学琴的最初阶段就将重心放在培养孩子对钢琴学习的兴趣上,而忽视手指弹奏的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学琴的最初阶段我们或许可以通过一些简单又有趣的乐曲和音乐故事来吸引孩子的兴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乐曲会变得越来越复杂,手指运动的技术性要求也越来越强,这时前期不重视基本能力培养的恶果就逐步表现出来,完成乐曲会越来越吃力,弹奏的效果也不能得到肯定,得不到肯定的孩子还会对钢琴学习继续保持兴趣吗?教师这时也会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继续往下进行学生明显无法胜任,重新开始基本能力的训练又失去了最好的时机,而且孩子也不可能还有最初的兴趣和动力去进行基本的手指训练,这就好比一棵长歪了的小树要想再把它扶正需要付出比以前多得多的精力和努力一样。钢琴弹奏是一个入门很简单,但越往下走越困难,难度很大的一门技艺,所以在入门之初,如果忽略一些基本技术问题的解决,将会为以后的学习造成难以逾越的障碍。反之,在学琴之初强调手指的基本训练并不像一些人想象的那么让孩子讨厌,因为在最初的学习中,手指训练的量并不多,也不复杂,且在进行这些手指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与手指练习相配套的一些有趣味的乐曲来让孩子学习,因此每天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

手指练习,并不会对孩子的学习兴趣造成伤害,而且给孩子带来的益处也是长远的。

自从1988年中国音乐家协会推出钢琴考级以来,许多家长在提高孩子的艺术修养之外又为孩子找到了一个更为明确的学习目的――参加钢琴考级。再加上在1996年前通过一定等级考试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中能获得加分的优待,也使许多家长将考级视为孩子钢琴学习的目标之一。在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以后,参加考级的确可以检验孩子的学习情况,同时也便于家长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于是,一些商业培训机构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让一些年龄太小或是根本没有达到考级要求的孩子去参加考级;有的教师甚至为了让孩子能考上更高的级别而不惜让孩子只练考级的那几首曲子,其他的什么也不学,结果是孩子不仅没有得到有益的锻炼,反而被剥夺了对钢琴学习的兴趣,甚至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因此,将考级作为孩子学琴的目的,就是步入了学琴的误区。“任何学习行为的首要目的,应该超过和不限于它可能带来的兴趣,而在于它将来为我们服务。学习不但应该把我们带往某处,而且还应该让我们日后再继续前进时更容易。”(布罗姆・S.布鲁纳《教育过程》)钢琴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音乐修养,开发智力,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作为教师和家长,一定要正确区分钢琴考级和学琴目的之间的关系,要认识到考级只是检验孩子学琴情况的一种手段和相对客观的标准,而决不是孩子学琴的目的。教师和家长也要认识到每一个学琴的孩子都由于其个体的差异而使他们学琴的过程有所不同。很多家长第一天带孩子学琴就问老师:“我的孩子学几年钢琴可以考过十级?”这种问题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教师都无法回答的,因为考级只是从大部分孩子的情况出发而制定的一种考试标准,它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孩子,而每一个孩子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差异也会在学琴过程中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情况。尤其是在钢琴这种“一对一”特殊授课方式下,孩子的个体差异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习进度必然也是千差万别。有的小孩子本身很喜欢弹琴,在弹奏一些自己喜欢的乐曲时也能完成得不错,但由于双手的协调性较差,在弹奏复调作品时往往不太理想,因而要让他们完成考级要求的完整弹奏四首不同风格的作品,一时是难以达到的。如果家长和老师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勉强孩子去做力不能及的事,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还有的孩子由于比同龄的孩子个头小、手小,不能完成八度的弹奏,虽然弹奏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时无法胜任级别较高的曲目,作为老师和家长也不应该对孩子提过分的要求。一句话,学琴儿童的家长和老师必须对学琴目的和钢琴考级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而科学的认识,这样才能让孩子在学琴的道路上正确地走下去,而不会踏入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