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财务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8: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精准财务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精准财务分析

篇1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财务经济分析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此次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一方面是适应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加入 WTO,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趋势的必然选择。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而新会计准则的施行也必然会对财务经济分析产生重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的计量和核算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进行的会计计量和核算,会使财务报表上的有些项目与旧准则下的项目有所差异。这将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经济分析产生重大影响。所谓财务经济分析,就是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以财务资金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为中心,并运用专门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生产经营过程诸要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以考核企业过去的财务业绩,评估目前财务状况和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依据的管理活动。财务经济分析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两个方面。其中,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如果企业的财务报表发生重大变动,那么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也将随之引起很大的变动。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来探讨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特点,下文将提出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可能造成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新会计计量属性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新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自愿双方之间,在现行交易中,不是强迫或清算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金额。在通常情况下,最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市场价格即可观察到的由市场决定的金额。但是,公允价值的定义实际上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范畴,可以说它是其他属性成立的一个基础,即需要反映交易和事项内含的公平、允当的价格,并同时兼具可靠、相关的信息质量特征。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公允价值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提并论的一个属性,并且由于它的抽象性,不适合作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属性,只能是一种理想中的、不可能达到的观念上的价值。

公允价值模式的引入其优点在于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助于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的实现。但公允价值计量在如何计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将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带来一些麻烦。如果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当,一些财务指标就会在短期内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不利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即使按公允价值要求的条件对企业的各个会计要素进行计量,由于公允价值在计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使我们在进行财务的横向分析时,就缺少可比性,从而不利于正确判断和估计一个上市公司所在行业中的地位,与同行相比他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孰优孰劣。总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通明度,但如果操作不当,再加上它与生俱来的一些缺陷,将使之对判断上司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难度有所增加。

二、具体准则的修改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1.所得税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新准则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引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消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使用的应付税款法。两种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应付税款法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全部在当期利润中予以确认,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由此可见,如果企业存在较多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按照应付税款法应全部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而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影响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这就会导致暂时性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增加以及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的减少;反之,若企业存在较多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会导致暂时性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减少以及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的增加。这对我们财务分析的结果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债务重组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新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还应当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些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时,如果有些公司一旦获得债务的豁免,其收益会直接反映在利润表中,其每股收益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各项财务指标也会提高。但是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应明确这部分利润的性质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在对财务指标分析时,不能仅仅看财务指标的高低,还要看带来这些指标变化的性质属性,以利于更好地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3.存货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于存货的计价方法,取消了存货发出的“后进先出法”,规定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这对一些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下跌,如家电企业的利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会导致这些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下降。这就要求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公司的行业性质和由于新会计准则对此带来的冲击,可见在对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用新的会计准则进行计量和核算会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新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经济分析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只简单地探讨了几个方面。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更多的是一种传递作用,在上市公司由于采用新的会计准则而提供的会计信息有所变化时,财务经济分析思考的角度和注意的对象也必将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财务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仅看重一些数字和财务指标,应当更多的思考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最终为决策提供切实相关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泉军: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03)

[2]樊行健:试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构建[J].会计研究,1999,(05)

[3]靳 云:对新会计准则变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05).

篇2

【关键词】杜邦财务分析体系;财务管理;运用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是一个可以对企业综合财务进行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各个相关财务指标的比率进行分析来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对企业的财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然而现阶段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应用中却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杜邦财务分析法

杜邦财务分析法要得到企业财务比率的信息会涉及一些公式的计算,其中包括:权益净利率=权益乘数x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周准率x销售净利率,销售净利率=净利率÷销售净额。通过这些公式的来计算来获得企业企业投入资金获利比例,整体的获利能力,净利润和销售净额之间的关系反馈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获取分析来更好的展开财务管理工作。

二、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企业财务管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一)忽视了企业的收益质量分析

企业的收益质量和企业的财务状况息息相关,但在传统的杜邦财务分析中,几乎没有将收益质量考虑在内。这就需要在杜邦分析中充分重视到企业收益质量的状况,使杜邦分析体系更好的应用与企业的财务管理。

(二)忽视了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杜邦分析法在企业管理的应用中,只是单纯的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资产负债,利润表等数据进行收集,但并没有去分析现金流量表的应用,这样就导致得不到企业在具体的生产运营中的资金链状况信息的反馈,从而得到并不真实的财务状况数据。

(三)忽视了对留存盈利情况的分析

企业会计在进行净收益数据整理的工作中,通过对亏损信息进行整理,对股东的利润进行分配。但是就现阶段的额情况来看,好一些企业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并没有股利分配这一环节,这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市场价值,再加上没有考虑留存盈利状况,从而使杜邦分析的结果的精准性得到降低。

三、杜邦分析体系更好的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一)充分重视引进现金流量数据的分析模式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通过计算出企业流动性比率,资产管理比率,获利能力比率和债务管理比率,来对企业财务流动性进行分析。在这个计算基础上,如果想要全面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就应该引入现金流量数据的分析模式,从而打破了仅仅只能通过资产偿债率和权益净利润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限制,这这样就可以充分的考虑到现金流量数据带来的影响,使数据更为精准可靠。例如,某企业在杜邦分析体系在财务管理的应用中,引入现金流量数据的分析模式,企业在13到14年间,现金流量由原来的13%到14%,就说明企业处于资金利用率较高的状况下。现金流量数据模式的应用使企业的财务数据分析变得更加全面,所以要强化现金数据的应用。引入现金数据的优化公式可以变为:净资产=杠杆贡献率+净经营资产利润率,经过换算后=平均净负债/平均权益x经营差异率+经营利润率x净资产周转次数。

(二)在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中引入留存收益比率

留存收益比率在企业的整体财务分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杜邦财务分析法的应用中应该打破传统的计算的限制,引入留存比率,从而更好的判断出在当期收益的总额中,需要用于企业未来扩张的留存收益数量,从而使接下来的投资决策更加的科学合理,使企业的身体的经营利润得到增加。另外,引入留存收益在工作人员对财务计算中所用到的公式也要优化,即:净资产剩余现金的回收率=剩余经营的现金净流量/股东权益的平均余额x100%=留存收益率x净资产收益率x留存现金比率,通过计算的优化来增强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同时引入留存收益比率还有助于企业在发展中获取现金能力和现金支付能力的反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企业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使其更好的运用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通过全方位的精准的分析企业的整体财务来促进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瑞宝 单位:陕西商贸学院财管

参考文献

[1]王雪芹.改进的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房地产企业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杜泽艳.浅析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06:69.

[3]娄煜红.杜邦财务分析概念及其有效实践运用———以高校财务管理为例[J].财经界(学术版),2014,04:166-167.

篇3

关键词:施工企业 大数据技术 财务分析

一、大数据技术的含义

大数据源于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的兴盛,大数据也被称作巨量资料,他是一种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够让企业拥有更加强大的决策能力和洞察能力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技术就是一种能够很好的处理这些庞大数据信息的技术,它并不是采用随机分析法这一捷径,而是把所有的数据信息都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最真实的分析结果。大数据技术特别适用于大型公司与互联网公司,因为这样的企业他们的数据量非常的庞大,利用人工进行数据分析不能很好的保证其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还特别浪费人工费用。

二、施工企业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财务分析的原因

(一)大数据技术能够提高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效率

作为施工企业的财务部门,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对每一项管理费用进行仔细的分析判断,同时还要把这些数据与前期的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其费用的发展变化情况。大家都知道,施工企业其现场情况非常复杂,各种支出项目也非常的多,不同情况下管理费用的差距非常的大,财务部门想要对这些数据进行精准的分析,就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施工企业想要单纯的依靠财务人员来完成这项工作,其付出的劳务成本很可能超过其正确的财务决策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同时采用人工进行财务分析的结果其质量也很难把握。如果施工企业能够采用大数据技术,那么企业将省去大量分析数据的时间成本,而且数据分析的结果具有非常强的可靠性,既省人力也省时间,同时提高了企业财务分析的工作效率。

(二)有利于提高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水平

大家都知道,财务数据是施工企业最重要的数据之一,它的积累量非常的大,财务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因此,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决策分析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客观、公正。运用大数据技术,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能够避免人为分析中由于个人问题发生的一些对财务数据不客观、公正的问题的出现,保证财务分析的质量,提高施工企业财务分析的水平。比如施工企业在进行融资的过程中,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对以前企业的融资情况进行准确的数据分析,财务工作人员根据分析结果,选择最有利于施工企业发展的融资方案,从而节约企业融资成本,增加企业的经营效益。

(三)有利于建筑物的各种数据信息与决策的及时互动

作为施工企业,其现场的情况非常的复杂,而且施工状况多变,管理者的决策都是从以前的数据的分析结果中得出来的,这种决策对于企业而言可能现在是非常合理的,但是随着施工进度的进一步变化,这种施工方案可能就不再适用于施工企业了。利用大数据技术,企业财务人员能够随时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企业数据情况,让企业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调整经营决策方案。对于施工企业的融资方案而言,大数据技术能够根据市场变化以及企业需求的改变,选择最适用企业的融资方案,从而保障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转及项目的顺利推进。

三、如何让施工企业更好的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能力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

施工企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想要大数据技术能够在施工企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运用,就必须从转变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理念入手。首先,要确定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积极的宣传大数据技术在财务分析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让每个员工都能知道它的重要性,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的使用大数据技术,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这项技术也是有它自身的缺陷的,我们必须要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最适合企业的财务分析战略。其次,施工企业要把大数据的理念和企业的文化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大数据理念能够深入人心,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当中去。

(二)建立标准的财务分析体系

大数据技术只是一项先进的数据分析技术,想要让这项技术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施工企业需要建立标准的财务分析系统。首先,这一系统必须要与施工企业的核算系统形成很好的连接,让企业中的各种数据能够通过核算系统进行财务分析系统。其次,财务分析系统必须能够模拟经营企业的日常活动,预测财务决策可能产生的后果。再次,施工企业必须保证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足够的广泛、全面,大数据技术只是对数据进行分析,如果数据本身就不准确或者数据范围狭窄,那么分析出来的数据信息质量也就无法得到保障。最后,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体系必须是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符合企业的自身需要,只有这样,通过财务分析体系进行的大数据技术分析的结果才更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三)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施工企业想要真正的运用好大数据技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财务分析水平,就必须要培养一支专业的财务人员队伍,他们必须拥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能够熟练的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于网络信息技术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只有正确的运用了大数据技术才能让这项技术更好的为施工企业的财务分析服务,为企业进行正确的财务决策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此外,施工企业要重视对员工的培训,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企业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必须要能够紧跟时展的脚步,财务人员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发展更好的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技术在施工企业财务分析上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广泛,因此,作为国内大型的施工企业,我们必须要抓准时机,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正确的运用大数据技术,更好的为企业的财务分析做出贡献,同时也有利于施工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概念、技术与挑战[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01).

篇4

1 财务分析的含义和内容

1.1 财务分析的含义

财务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概念[3-4]:一方面,认为实质上的财务分析是对和决策相关的各种财务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对此进行解释和分析的一项技术;另一方面,认为财务分析属于判断的一个环节,具体是用在对企业以前的抑或者目前的运营成果、财务情况的评价,其主要目的在于更加精准的预测企业日后的运营业绩和运营状况。从整体上研究,财务分析具有很多的工具和方式,所以,需要根据分析人员的最终目的进行确定,一般经常采取的是以财务指标为重点所展开的多指标或者是单指标的统一分析,采用結构、方向、比率等分析措施,依靠目标、预算等信息来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使用比较直观的图文信息、报表等资料,在客户面前体现出来。所以,财务分析属于企业内部管理与运营生产时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

1.2 财务分析的关键内容[5]

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有,首先,对资金应用的分析。根据企业的财务制度以及发展战略,监管及预测企业的各个资金应用于现金流状况,提供管理支持与资料给公司的统筹、调节、资金运转等。其次,对财务方针的分析。以各种财务报表为重要依据,由此对企业的经济收益风险展开预测分析,反馈给公司财务管理方针的调节与制定和业务发展。再者,对管理运营的分析。全面参加到企业生产和销售的业绩处理、预算执行研究以及财务预测研究,同时制定出规范化的分析意见,提供科学的财务支持进行业务决策。四是对融资投资业务的分析。参加到融资业务与投资业务的敏感性研究、成本研究、财务预算等工作中,和上级贯彻的融资投资计划相统一,防范和避免风险,最后将获得最佳的企业发展效益。最终财务分析资料会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和财务管理方针的要求,对可行性分析报告、投资调研信息和财务分析信息进行撰写,反馈分析信息给公司的财务管理。

2 财务分析在公司内部管理中的作用

2.1 财务分析能够提升企业运营决策的科学性

财务分析重点是以会计报表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为依据,使用多种专业的分析技术与方式,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运营能力展开分析与评估,为企业管理人员的科学决策提供正确的资料与依据 [1]。企业运营者做一个决策要思考的因素是多角度的,根据过去的财务人员提供的财务报表资料,仅仅是在业务人员有效的信息和对企业有效的认识中提交的财务部门单一的财务分析与研究,如此给出的财务报表无法给企业的运营者和决策人员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提供完整正确的资料与依据。

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可能就在某个决定当中,当企业处在非常极端的状态,例如偿债阶段,此时企业的管理人员可能会更重视偿债,不太注重及思考其他方面的内容,而此时便是财务分析者起作用的时候了,由于,财务分析者考虑整个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是把一个企业当作一个系统,经过财务的统一分析,科学集中企业资源,为运营决策人员提供合理的偿债方法,还不阻碍企业进行投资经营的资源配置计划,如此就防止了企业的决策想法出现盲区,防止了企业由一个极端迈向另一个极端。

2.2 财务分析有助于企业制定科学的财务体制

针对财务分析的业务职能来说,其对企业经营生产的预测、决策、规划、管理、考核以及评估等均起到了非常现实的作用。经过各类财务报表,研究历年来企业的财务收益与亏损,让公司的经营人员知道历年来公司资金的具体流动状况,投入费用后的盈亏状况,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公司投资趋势的可行性,还能够分析统计公司内部各个部门的生产效益,研究各个部门的作用于贡献,重新分配各职能部门,调节相应的业务分配,综合所有工作内容,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合理、最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财务分析体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司制度的健全可以为企业带来更为精准的定位,可以在很大限度上预测公司将来的社会竞争力、将来生产运营的发展趋势。而在竞争逐渐激烈、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状况下,更需要完善公司的财务制度,创建更为合理的财务分析制度,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3 财务分析促使企业管理更加合理化

财务分析属于一个新兴的交叉措施,需要财务分析者了解整个公司的经营状况、企业的特征、公司的发展趋势,具体运营状况,唯有如此财务分析的可信度才会更高,财务分析者所付出的努力才会得到认可,企业的经营人员才会结合财务分析的资料,建立出使企业长远发展的规范制度,才会使经营决策更加规范化[6]。反之,就是数字说数字,不能很好地表明企业的具体运营状况,不利于企业内部相关问题的处理。因此,财务分析者唯有深入到公司内部的各个部门与具体工作的每个环节之中,才能确保财务分析全面、具体,同时富有价值。要想实现这个目标还需要建立标准的财务分析体制,确定财务分析者的工作职责,指出财务分析业务的质量需要,如分析措施的选用、明确分析指标等,制定一套合理与统一的标准,如此才可以从根源上提升公司的财务分析水平,真正发挥财务分析技术的现实作用。

对财务分析者的需求,决定了财务分析者要具备实干精神与调查研究的思想态度,有句话说得好态度决定好坏,一个公司的人员对待工作均有一份如此务实的态度,公司自然进到良性循环发展的状态,企业的凝聚力势必会提高,让企业具备较好的竞争优势。因此,企业将财务分析使用到公司管理中来是个非常聪明的举措,实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成效,经过制定分析制度,提高了财务管理质量,还促使制度更加完善。

2.4 财务分析能够优化企业的经营状况,增加生产效率

企业实施财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在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及企业特征的前提下,对公司的经营活动及运营能力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评估,找到企业现阶段出现的问题,为公司经营人员的决策工作提供信息依据[7]。不再和没有使用财务分析时一样,财务人员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仅是财务人员思想中企业局部经营状况的单一分析整理,而财务分析是对于公司整个经营状况进行的深化研究。

在二十一世纪,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时候,企业引入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根据当前现有的各种数据系统,集合多方面的信息,实现对业务信息资料的及时监控,分析工作进行环节的安全性,达到公司的数据不留死角的分析业务,并且电脑技术能够让大量的企业信息实现迅速的采集、处理、运算、分类以及分析,可以把各种研究结果实时反馈给公司的决策人员。经过计算机技术与财务分析技术的充分融合,不但可以提升财务分析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同时还可以很好的发现问题,从财务方面进行思考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完善公司的经营状况,提升效率。由此可见,财务分析在公司内部管理中的使用是大势所趋。

2.5 财务分析能够提升财务业务人员的综合素养

当前的财务分析属于一个综合性强的系统项目,并非大多数人对财务分析的理解,财务分析实质上只是财务部门简单的根据某个时间或是某个连续时间信息的一个分析与研究,是对多种状况下公司经营综合情况展开的综合研究,主要有公司的资产情况、资本流动、投资状况、盈利状况,还有市场变化、岗位调动等多方面的研究,财务分析出来的信息是能够预测公司日后发展状况的导向标。

原来中国公司的财务业务,仅仅是盲目注重事后的反映与监控,财务人员仅是提供几个财务报表以及有限的分析数据,而财务人员对公司的运营情况以及企业的发展特征了解的局限性,提供的信息也只局限在简单的信息罗列与表面情况。但是,公司引进现代的财务分析技术,就可以在较大限度上处理上述问题,由于当前的财务分析技术是一个吸取了现代经济学与公司管理理论和措施的新兴交叉内容,其是财务学和经济学的统一结合,是现代公司合理管理的重要内容与工具[8]。其可以为一个公司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为事前决策奠定基础条件。财务分析业务不但包含公司多个方面的生產活动与多个生产环节,还包含其他方面的内容,比如设备、财经、经济情况、法律以及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多种信息。公司通过使用财务分析技术,可以拓展财务工作人员的眼界,清楚自己未来发展与学习的趋势,经过学习与实践,提升财务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知识面,并且,唯有全面提升财务人员的整体素养,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质量才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才可以为企业的经营人员进行决策提供更加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更有利于优化公司的经营管理,增加公司的经济效益。

3 加强财务分析技术应用的有效措施

3.1 财务分析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财务分析业务引起足够的重视,需要把财务分析工作当作企业管理运行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努力的协调组织每个业务部门支撑和配合财务分析业务,需努力配合财务分析业务人员掌握公司的业务程序,尊重每个获得的各种劳动成果,由此在公司的整个管理过程中提升财务分析的水平,让所有人员都清楚财务分析工作是企业管理作用能够获得充分发挥的最佳途径,通过不断提升财务分析的水平和落实好财务分析业务,可以较好地改善公司的管理经营情况,同时提供规范化的依据来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篇5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分析指标

一、引言

财务分析的目的,主要是根据财务数据计算出财务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所处的数值范围来分析主体的经营情况、偿债能力等。公立医院进行财务分析,虽然不需要像私立医院那样对盈利性给予更多的考核要求,可是也不能仅仅是敷衍了事,形式化地走流程。公立医院进行财务分析不仅可以了解医院的阶段性经营状态,还可以了解医院的各项资源是否被合理使用,各个科室的人员安排与组成是否合理等。因而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现实情况中很多公立医院都没有给予财务分析应有的重视,更多的是将这项工作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财务分析的优势。

二、目前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务分析的使用主体复杂性较高,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目标不明。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的使用主体较为复杂,除了自身要对财务分析的结果予以使用,还需要上报上级监管部门。使用主体的复杂性对财务分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公立医院在进行财务分析工作的时候也需要考虑更多,以避免出现一些例如目标不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没有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在指标体系评价方面有所缺失,使得使用主体不能很好地对公立医院的经营情况予以了解。(2)公立医院财务指标体系包含的指标不能全面反映医院的整体情况。目前公立医院进行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大多还是参照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医院财务制度》。在这部制度中明确地列示了医院财务报告与分析应该包含哪些指标,一共给出了六大类共计十九项指标。虽然数目很多,不过仍然还存在一定缺陷。例如在资产运营指标中,制度里并没有列示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考量流动资产运营情况的敏感性较强的指标,该指标的缺失使得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在反应资产运营情况时存在一定缺陷。(3)财务分析的编制方法运用不当。首先是在选择财务分析方法的时候,财务人员容易陷入越全面越好的误区。这样就会使得编制出来的财务分析报告过于繁杂,虽然保证了面面俱到,可是也对使用财务分析的人形成了一定干扰。而且容易让使用者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认为罗列的数据越多,这样的财务分析就越全面、质量越高,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其次是选取的财务分析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手段较为单一,很多单位使用的方法还是沿用过去的方法。我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宏观经济环境也在不断地变化,财务分析方法没有与时俱进,就很难反映最新的情况,使得财务分析工作慢慢地陷入僵化,失去活力。最后是在数据搜集方面,信息数据整合存在难度。很多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还是需要人工收集数据,对财务分析的时效性影响很大。同时由于医院的科室众多,业务复杂,数据的准确性也值得考量。

篇6

关键词:财务分析;保险企业;财务风险;风险管理

一、财务分析简析

财务分析至今为止还没有统一定义。例如WalterBmeigs认为,财务分析就是广泛地采集和决策有关的所有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也有学者认为财务分析就是对企业目前所创造的业绩进行评估,并且对未来发展展开预测。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本身牵扯到了经济分析、财务管理、会计学等学科,其属于综合学科。大部分财务分析都涉及了项目投资、融资、消耗、回收、利益分配。而分析对象则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财务活动和生产活动两部分。[1]

二、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通过财务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地识别投融资当中的风险因素例如盲目投资、负债比失衡等,可以提升保险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更好地控制投融资,保证最大的收益。第二,能够对收支进行科学管理。可以通过对应收账款、坏账、呆账等进行具体管理,确保应收账款及时到账,降低坏账呆账比率,保证企业收益最大化。能够结合保险企业本身业务情况来进行支出管理,避免支出过于庞大而导致利润被侵蚀。第三,能够找到影响利润分配的风险,主要是能够正确保留留存资金,保证自身运营所需,另外就是就利润形成科学的分配政策,保证公司上下得到激励。[2]

三、保险企业财务风险分析现状

2019年我国保险业累计原保费收入达到了4.26万亿元,赔付支出1.26万亿元,寿险、人身险的赔付额度都在下降,唯独财险赔付上涨,这代表我国理财领域的未知风险程度加大,导致了保险行业的财险项目的利润开始下降。从保费收入来看,保险企业的健康险的收入增多,同比增加29.7%,这是源于我国居民对于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这也意味着保险企业财务风险和我国大环境有着密切关系。然而,目前保险企业财务风险分析方面对大环境分析不足,基本上都集中在了具体结构化数据方面,导致对风险的辨识以及挖掘能力不足,做不到风险的充分预估以及预防。具体来说,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分析呈现以下特点:第一,非结构化数据采集水平低。WalterBmeigs说财务分析是采集和决策有关的所有信息。那么让我们站在财务分析之下来看目前的保险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可以发现大部分涉及到了利润率、成本率、费用率、赔付率、给付率、退保率等方面计算和分析。这些指标分别体现了保险企业在一个会计周期之内的利润水平、成本高低、赔付多寡以及业务中断的水平等等。最终依赖的还是数据,即通过各类数据的加减乘除来最终或者这些指标的具体结果,对于非结构性数据的利用水平较低。[3]第二,大数据技术应用不佳。这一点是导致非结构化数据采集较低的原因之一,另外也是因为保险公司精通大数据分析的人才较为稀少,不能将云计算技术充分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导致了部门间数据不对称,给企业发展决策带来负面影响。其中最为典型的便是没有建立公司自己的ERP业务系统和客服系统,导致了对业务有关的利润率、成本率、费用率分析不是非常到位,不知道保险业务退保率、赔付率以及给付率水平,从而不能衡量保险项目的实际状态。第三,财务报表数据并不能反映企业运营真实情况。造成这一点的主要是财务报表是通过《会计准则》来编制的,其虽然符合准则但是却并不能充分反映企业经营情况。比如:报表当中的数据没有考虑目前通货膨胀以及当前物价水平;非流动资产余额是通过摊销得到的数据,和资产实际价值并不一定等同;在一些广告费和一些支出原本是需要计入资本支出,但最终却记录到了当期支出当中;还存在主观估计的一些无形资产的价值等。若是利用这样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来对财务风险管理展开具体分析,显然会导致财务风险管理方向的偏误。[4]第四,会计程序不同会导致最终风险管理分析结果不同。目前开发出来可用于财务风险管理的软件有多种,而且一些风险计算的公式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不同的管理者分析结果不同。这显然使得保险公司在面对不同的计算结果以及不同的规避建议时手足无措。这些现状折射出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制度不全,因为制度缺乏导致财务风险管理在信息采集阶段就存在了不严谨现象;其次是技术缺乏创新,仍然采用以往的工作方式,采用传统的技术,导致分析不精确;再次,人才不足,这是源自目前高校系统在保险企业数据分析领域的人才培养缺乏,另外保险企业内部人才培养和利用存在问题;然后是软硬件不足,这一点使得财务风险分析缺乏得心应手的工具,导致分析工作不能对接行业状态和企业自身实况,主观分析过多容易给企业鞠策带来误导。

四、站在财务分析视角提升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

财务分析追求的是信息采集的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对信息分析、归纳的科学性和利用上的及时性,力争通过财务分析的方式来使得企业运营当中的风险能够尽可能被挖掘出来,并建立系统的风险预防措施。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做到这个目的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全面信息采集制度,提高财务分析水平。首先,需要保险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充分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并能够认识到信息对于保险公司风险规避的重要意义,从而能够积极地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以将公司有关的各类信息都采集到位,而且还能利用财务分析的方法来这些信息进行衡量。其次,企业能够建立财务分析制度,并规定所要采集信息的标准来来源,保证财务风险管理人员在严格规范下开展工作,避免了缺乏规范导致的数据不全。再次,在信息采集的工作过程里不断总结分析,能够发现财务风险的规律性,从而做到信息的精准采集,降低采集成本。换而言之,信息采集工作需要不断的评价总结,保证信息采集工作的持续健康开展。[5]第二,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培养大数据人才,匹配大数据工具。要看到云计算技术对于现代企业管理具有的优势,能够在企业经营当中植入信息观念,积极地创新技术,实现“互联网+风险分析”工作模式: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来汲取行业信息以及国家政策等结构型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在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来将和本企业有关的信息提炼出来,能够将本企业运营情况和行业整体水平比较,来发现其中的优劣势。第三,综合利用财务分析指标,降低财务报表影响,确保分析的精准性。首先要知道不同的财务比率必须结合起来使用,不能孤立地进行分析。每一项财务指标体现的都是某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在限定条件之下才有具体的衡量作用。这就决定了在财务指标的利用上必须要多个指标结合使用,这样才能保证指标间的彼此佐证,确保分析的正确性和科学性,比如在负债经营率和资产负债率二者经济意义相近,它们结合利用,便可以起到了彼此考证,使得企业偿债能力得到具体体现,从而降低计算失误率的[6]。又比如费用率、成本率、赔付率等综合使用便可以衡量某个保险产品的利润多寡。其次需要改变过去对财务报表的盲目性,能够同时积极地搜集其他资料以及数据,要多手准备,避免自身受到财务报表的误导,务求财务风险分析的全面性、系统性,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第四,尽可能统一会计程序,统一分析软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指的是在同一个系统内采用统一的会计程序以及统一的分析软件,这样可以保证指标的一致性,避免传统因为程序标准不一而导致的信息失真和扭曲。为了达成统一目的,需要企业上下接受培训,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软件、熟悉操作方法,使得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积极地开展起来。

篇7

(集美大学福建厦门361021)

摘要:将大数据运用到财务报表分析将会是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新趋势,本文希望从财务数据具有连贯性与可比性的公司财务数据入手,通过大数据与虚假财务信息的实证研究相结合,运用重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快速准确的寻找到公司财务舞弊的“蛛丝马迹”,期待对证监会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新的方式。

关键词 :大数据;财务造假;指标分析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121-02

企业通过财务报告向信息使用者传递其经营业绩、获利能力和企业财政状况,但是由于个别企业经理人为追求其个人业绩或个别会计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通过故意伪造财务数据,甚至与关联方串通一气编制虚假财务信息,使得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见不鲜难以判断。本文提出将财务报表分析与企业财务大数据相结合,通过财务报告实施从终点逆向发现财务信息失真这一手段,希望可以为会计核查工作明确目标并且全面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最终能够给监管者与投资者发现财务舞弊提供新思路。

一、对企业财务报告造假的甄别方法

财务造假的甄别方法主要有“表内信息检验法”和“表外信息调查法”,其中“表外信息调查法”主要是对被调查单位的财务流程或与关联单位相关交易资料进行调查,从而发现企业隐藏的财务问题,其具体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性,同时结论受调查人员的经验影响,不确定因素的引影响会降低结论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科目反映的信息应该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运用“表内信息检验法”来甄别企业财务报告造假行为的根本方法就是找出财务报告中逻辑关系的缺失或错误。常用方法是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中数据来分析其财务指标的勾稽关系,可以判断财务信息是否真实有效。具体表现为:

1.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体现

在资产负债表中,企业财务舞弊往往是虚增资产、少计负债和虚假所有者权益。所谓虚增资产就是指通过存货、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银行存款和投资收益等科目,在会计处理中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利用关联方交易中存在的漏洞来实现其虚增资产的目的。而少计负债则是通过应付薪酬、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等科目,少计、漏计交易事项来实现其降低负债的目的。所有者权益可以证实企业资本保值、增值程度,同时可以评价经理人契约责任的经营结果,所以被核查单位的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将影响所有者、债权人、经营者等各方的利益。所有者权益在业务核算上具有业务少、金额大的特点,虚假所有者权益主要通过实收资本、盈余公积、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科目上进行造假舞弊,从而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2.在利润表中的表现

利润表总所反映的信息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着决策者的判断。利润表主要由收入和成本费用两部分组成。它所反映财务信息是否真实的方法主要是看各科目中对收入和成本的核算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其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判断将成为企业是否财务造假的直接判断。

3.在现金流量表上的表现

现金流量表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的信息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所以透过现金流向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问题。有的企业为了粉饰报表,常常将一些非现金项目计入现金项目,来提升其获取现金的能力。同时可能将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中现金的流入流出混淆的记录,来彰显其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等,企业现金流量记录的缺失和错误都会干扰到现金流量表的真实可靠性,提高了财务核查的难度,使得现金流量表舞弊的核查也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

二、大数据改变传统财务分析

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正经历着大数据时代,伴随着社交网、云计算、数据分析服务业的兴起,我们发现数据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与行业,并逐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那么如何让大数据发挥其作用而进一步的推动生产力和决策能力,将会是大数据时代给我们的挑战,同样也是机遇。现在公认的大数据具有“3V”特点,即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实时性(Velocity)。正是由于这些显著的特点,那么大数据将给财务分析带来哪些影响呢?

1.大数据研究对象的总体性

大数据时代财务报表分析的主体不在是对单一或传统的样本公司进行分析,而是可以将所有可获得公司的财务报告及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这就从根本上扩大了财务数据的来源,这种改变将会使得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分析结果更具有准确性。

2.大数据不受限于假设性研究

以往的财务分析实证研究,都是首先提出假设内容,同时在假设的前提下运用数学模型或统计分析来对原假设进行检验,最后通过结果给与重要指标的权重,这样一来由于在指标选取与权重的选择上有人的主观参与,使得研究结果有违科学性与准确性。但是大数据背景下的财务分析,由于其具有全部可获得数据与全部的指标系统,运用数据挖掘的精准方式,真正的实现了让数据说话这一宗旨,再通过人工智能对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制定其独特信息筛选功能,最后为不同决策者提供其真正需要与关心的财务信息,帮助其做出决策。

3.大数据改变研究的滞后性

传统的财务分析学术研究往往要等到企业已经发生了财务问题才全面的搜集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有些企业甚至已经数年进行财务舞弊不被发现,一经发现后果十分严重,已经对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运用其数据大、连贯性强的特点,通过计算机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使得投资者与监管层能够快速的掌握公司财务状况的新动态、新情况,从而改变以往的学术研究分析方式,使得研究方向具有前瞻性,同时帮助监管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可以说大数据时代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是不可限量的,那么面对作为经济发展“晴雨表”的上市公司们,证监会与会计师事务所更是应该顺应趋势,将大数据与财务报表分析相结合,帮助投资者识别上市公司的虚假财报,保护投资者利益。

三、大数据与识别财务造假的实证研究相结合

我们知道大数据对基于统计检验的计量经济学冲击是巨大的,建立在回归和统计检验基础上的计量经济学以其严谨的逻辑成为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方法论。迄今为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近半数是计量经济学家,但大数据很可能会动摇这一根基。同时大数据也对财务分析的研究方法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财务分析实证研究一般采用一个或几个数学模型对数据进行筛选并研究,但是各个模型的优越性与局限性也证明了世上没有普适性的分析模型,那么根据不同模型得出的研究结果也就不在唯一,这使得财务分析结论的准确定存在质疑。运用大数据数据大、连贯性强的特点,扩大了研究范围,运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分析得到其内在联系,同时结合国内外实证研究中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异常的主要财务指标,这种范围广、目的强的分析方法将对快速检测企业财务状况异常情况,同时发现企业财务舞弊现象这一设想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意义。

我国在识别财务造假的实证研究落后于主流的规范性研究,研究方法上主要分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几种方法,具体是通过对已经发现舞弊行为公司的数年财务报告分析筛选出具有财务造假征兆的关键性指标来判断其财务结构出现的异常状态。根据美国财务研究与分析中心(CFRA)对主要指标异常波动进行分类研究,揭示指标的异动在报表结构性变化与销售增长中可能蕴含的财务风险(见表1)。

可以说即考虑同行业横向比较,又要兼顾一家公司财务数据的纵向比较是需要大量数据支持且困难重重的,但是相信当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会攻克这一统计技术上的难题。大数据是指在海量数据中寻找其内在关联,但是与已经被专家普遍证实的可以判断企业财务舞弊的重要财务指标相结合,或许可以更加精准的选择大数据计算中的勾稽关系判断财务舞弊现象。尤其是与CFRA的异常波动指标分类体系相结合,既符合科学性又体现大数据范围广、前瞻性等特点,为大数据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具体方向,也可以为证监会查处企业财务舞弊,保护投资者利益提供方便。

四、结论

大数据的产生将改变传统的财务分析研究,借助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大数据来检验以往财务分析理论的结论,帮助理论研究的发展。同时运用大数据做出的财务分析结论又丰富的大数据本身,这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财务分析的有机结合。在财务造假手段层次不穷的今天,为了维护股东和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并帮助其做出正确的决策,运用大数据与虚假财务信息的实证研究相结合,通过财务造假征兆指标的变动快速准确的寻找到企业可能财务舞弊的方向,这或许对证监会与会计师事务所共同保护投资者权益提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虑.从财务报告看财务信息失真[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

学报,2003,10:32-34.

[2]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鉴别的实证研究[J].上市公

司,2003,(9).

[3]张长海,陈险峰,等.舞弊性财务报告识别的实证研究[J].美中

经济评论,2005,(1).

[4]陈亮,王炫.会计信息欺诈经验分析和识别模型[A].深圳证券

交易所第五届会员单位、基金管理公司研究成果[EB/OL].中

国证券网,2003-05.

[5]俞立平.大数据与大数据经济学[J].中国软科学,2013,07:177-183.

[6]刘殊威.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M].北京:经济科学

篇8

目前,在此大环境的影响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了更大的拓展和延伸。而财务分析工作作为财务管理中的一个必须高度重视的环节,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稳定性、可持续性,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由此可见,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做好财务分析研究。抓住机遇,将互联网等一些新兴技术推向更新的高度。克服挑战,在基础上充分落实财务分析工作,预估大数据下可能存在的风险。充分发挥大数据对企业的未来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分析的机遇与挑战

这一章节主要探讨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分析工作迎来的机遇,另一方面是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分析工作面临的挑战,通过对这两方面内容的明确,从而为后续的探讨而奠定基础。

(一)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分析迎来的机遇

对企业财务分析工作而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会给工作带来诸多方面有利的影响,促使财务分析工作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有利于提高财务数据信息的精准度

以往传统的财务中采用的是“漏斗式”记账方式,将原始凭证的结构化信息转记到记账凭证中。由于过滤了诸多非结构化的信息,这类信息会受到技术限制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使财务管理数据引起偏差,使数据整合的难度大大增加。最终可能会影响管理者决策。但是在大数据时代之下,能够为财务分析提供经济数据上的大力支持,实现财务管理向共享式服务模式的顺利过渡。

2.有利于增强预算管理的真实性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预算管理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处理的速度过于缓慢,处理的效率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且在内容制定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管理理论进行基础支撑。通过大数据的手段进行使用,可以更好的使预算的真实性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现阶段的问题。

3.构建企业型数据库,避免财务风险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科技因素的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这就意味着企业可以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关键信息,构建相对应的数据库,以建立数据库形式来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有效挖掘对自身企业发展有用的相关数据信息。以此为基础,可在多维度预测企业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尽可能的避免财务风险,从而为实现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而奠定扎实的基础。

4.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降低财务成本

传统的数据管理,方法陈旧、内容繁琐,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大大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本。并且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因程序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人员的工作处理量。二者最后可能会导致工作量虽然上升但工作效率反而会有所下降。这不但会使企业发展缓慢,还会削减员工工作中的积极性,不利于企业发展。利用大数据来建立模型筛查相关有效信息,可以更快捷的处理数据信息,减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调动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

(二)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分析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时代在对企业财务分析工作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也使财务分析工作出现了更大的挑战,因此,分析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有利于我们积极应对挑战:

1.依赖财务报表,不注重其他信息

传统的财务分析工作过于注重财务报表,而忽视非财务信息分析。具体来讲的话,一是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对外投资核算等内容会结合企业自身情况而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导致数据的处理结果可比性存在严重偏失;二是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和坏账准备金比例等方面掺杂了财务人员的主观意识,是以估算得来的数据为主,导致数据的处理结果可比性存在严重偏失。这严重影响着财务分析工作的正确性,同时大数据下企业对非财务信息分析未给予重视,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获取最科学准确的结果。

2.大数据使安全性降低

大数据时代促使数据在趋于更加便利化,但同时其安全性也大大降低。因为技术的发展,让企业财务分析所得到数据信息的窃取变得简单化,信息在任何环节上都有被不法分子窃取的可能,造成失窃、泄密等损失。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企业滋生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在现阶段的企业财务管理中虽采取一定手段,但在泄密事件发生之前,并未高度重视。由此引发的泄密事件影响了企业财务分析工作的有效开展。

3.财务数据与业务信息整合度低,“去边界化”速度缓慢

在目前的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在信息获取时速度会提升,运作的成本也会降低。但是财务数据需分别由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同时提供。财务部门人员与业务部门人员的主要需求与侧重点不同,因此提供的数据与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尤其是存在许多合资公司与分公司的大型企业,经过长时间独立自主的经营,可能会出现各个区域间信息“边界化”。以上情况会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效率降低,同时造成管理者在查看信息及决策时的不便。

4.对人员要求增高

大数据时代下对参与财务分析工作的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实际发展中,工作人员还存在工作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等方面的问题。另外存在老员工无法适应大数据时代而无法很好的胜任工作,进而影响企业整体的发展。

三、大数据时代下做好财务分析工作的措施研究

对于处于大数据时代下的财务分析工作而言,及时抓住机遇并且克服其中的挑战,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呢?这一章节围绕于此而提出以下对策,希望可以为实际活动的开展而提供一些帮助作用,从而提高财务分析工作效率。

(一)重视非财务数据信息,做好实时分析工作

在大数据时代之下落实财务分析工作,企业可以采取的第一个措施就是重视非财务数据信息,做好实时分析工作。财务分析工作中采用的分析方法不能过于看重报表数据,而是要引入非财务数据分析方法。因此,在现阶段的财务报表中,企业人力资源、通货膨胀等因素还没有在报表中予以充分展现。为此,在制作财务报表中要关注这些影响因素,增加报表附注,在此基础上形成全新的财务分析方法,以此来为财务分析工作的落实而奠定基础。除此之外,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信息在增加的同时也加快了数据流转。为了应对这一情况,需要构建相应的数据模型,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在做好数据归类整理工作的基础上落实数据的实施分析工作。与此同时,企业还需要制定出一套信息收集与整理系统,在系统的带动下构建智能化的财务分析体系,及时、有效的挖掘数据信息,从而更好的服务于财务分析工作。

(二)树立财务风险理念,提高财务信息安全性

在大数据时代之下落实财务分析工作,企业可以采取的第二个措施就是树立财务风险理念,提高财务信息安全性。科技就如一把双刃剑,在给予人们生活便利的时候,也带来着一些不稳定和不利于企业发展的因素和影响。相对应的对于处于大数据时代下财务分析工作而言,数据在变得便利、高效之后,在大数据的广泛普及的时候,信息相对比较公开并利用多种途径进行信息的传播,稍有不慎信息很容易发生泄漏或者恶意篡改的情况,进而造成商业风险的产生,因此,为了提高财务信息安全性,首先是需要在意识领域树立财务风险理念,通过意识领域对这一方面重视程度的提高,在行为的落实处采取合理的措施予以应对;其次,财务工作人员必须注重数据的保密工作,利用新先进的科学高端技术手段,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可以更好地避免财务风险的产生。一方面,企业可以引进一些高新技术的科学型人才,对企业的数据运作进行管制,让企业在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中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应该加大设备设施的投入资金,确保硬件配备能够跟上当前的发展需求,并结合一些安全软件进行管理,进一步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促进企业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三)加强财务数据与业务信息整合度

企业要优化整合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做好一体化建设,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整合信息系统等一些关键业务信息,增强各个维度数据的准确性,提高财务数据与业务信息的可用性。利用网络发展与实现资源共享,打破地域间的封闭性与时间差异性,实现资源的实时性与共享性。在第一时间为企业提供财务数据支持,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管理,更深层次的挖掘企业的价值。

(四)提高财务人员数据分析能力,提升财务人员综合素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以及优化,才能更好地投入发教学工作中。当掌握数据分析能力的时候,财务人员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变化趋势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财务人员要树立学习理念,学习适合的财务分析方法,立志于不断提升自身财务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促使财务分析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其次,还要善于利用企业的信息技术ERP系统进行数据整合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查阅思考,对企业的情况进行预测和控制,为企业的战略发展进行分解和规划,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财务人员要树立学习理念,学习适合的财务分析方法,立志于不断提升自身财务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促使财务分析工作得到更好的开展。因此,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都需要营造良好的环境,以此来吸引优秀的财会人员加入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之中,更好的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篇9

关键词:财务指标 局限性 管理对策

财务指标指企业总结和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相对指标。经过投资者经验的积累,慢慢的形成了完善的体系,统称为财务指标体系。财务报表是由财务工作者参照财务制度、法规,基于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统计而成,因此难免在统计上出现存在人为的差错,有的财务人员甚至恶意隐瞒,导致财务分析结果与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存在偏差。

1 财务指标分析结果偏差的原因

1.1 分析者分析能力的局限性

一般情况下,由专业财务工作者综合分析、评价财务报表的相关情况,分析结果自然因人而异。由于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的差异,每一位财务分析人员对报表的认知程度、解读能力、判断能力都各不相同,导致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结果也存在差异。理解偏差主要是财务工作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所致,因此财务指标分析结果存在差别也是必然的。

1.2 分析者有意操纵财务指标的行为

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决定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企业从事成产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就是盈利。但是由于自身能力水平和思想觉悟的高低差异,有的人严格自律,但有的人受利益驱使往往会采取非法盈利手段,从某些侧面来分析,有些人之所以非法盈利也与其较差的职业操守有直接的关联。

2 财务指标分析的客观局限性

2.1 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2.1.1 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即企业在短期债务到期前资产变现来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是评价短期偿债能力的两大指标。由于短期内可以将流动资产变现,通过这两个指标来体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完全符合逻辑惯例。但是应该注意一点,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切忌完全依据这两项指标的数值来评判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如果只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的数值来断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而忽视经济环境的影响,那么财务分析必将失去其实际意义。

2.1.2 利息保障倍数能够体现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及其举债经营的基本条件,但企业偿还债务本金的能力无法通过该数值反映出来。企业通常以流动资产来支付借款的本金和利息,因此,我们无法通过资产负债率看出企业所拥有的流动资金的数目,因而无法准确评判企业偿还债务本息的能力。企业总资产对总负债的偿还能力可以反映在资产负债率上,虽然该指标说明企业有一定资产基础来偿还负债,但是资产基础是否与负债数目相当便不得而知。除此之外,还应该综合分析企业的资产结构及其变现能力,才能客观评判企业是否具有偿还负债的能力。

2.2 营运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该指标主要指企业营运资产的效率与效益。总资产周转率和流动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中,其分母是平均总资产与平均流动资产,也出现了不同资产与不同效能相对应的情况,平均值的计算方式、资产结构的变动,该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的实际周转能力的判断也会受到影响。除此之外,总资产周转率公式中的分子指的是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是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所取得的收入净额;而分母则是企业所有资产项目之总和。一般认为,应收账款能够快速周转,不易产生坏账的情况,如果在制度相对完善且正常运作的资本市场,当企业资金短缺时,应该立即贴现,否则相反。若要判断一家上市公司的运营能力如何,应该将相关指标系统综合评判,而不宜以单一的指标为基准进行评判。

2.3 收益能力指标的局限性

从企业运营的角度来分析,财务指标就是每股收益、每股净资产以及净资产收益率。但是这几项指标的实际应用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每股收益的局限性:企业盈利能力主要通过每股收益的比率指标反映出来。本年度净利润与年末普通股份总数之间的比值就是每股收益。本年度普通股所得的利润通过该指标反映出来。计算时,本年度净利润(分子)属于时期指标,而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分母)属于时点指标,二者计算口径有差异。应该注意一点,企业经营风险并不能从每股收益上看出来,但是经营风险往往随着收益的增加而逐渐增大。每股收益指标有一定的局限性,投资方无法从每股收益指标的数值上看出企业可分配股利的多少。由此可见,投资方要分析一家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首先要对与该指标存在必然联系的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同时做好财务风险防范措施,而不应以每股收益的具体数值来分析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的全部情况。

净资产收益率的局限性:所有者权益的收益水平主要体现在净资产收益率上。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为:①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年末股东权益。②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为确保计算结果精准无误,必须以净资产的加权平均数为基准进行计算,以年初、年末净资产的平均值作为分母,同分子的当年净利润相比不仅合理可行,而且有助于简化计算流程。

2.4 发展能力重要财务指标的局限性

相较于上述指标而言,营业收入的确认弹性很大,而企业运营成效及其利润分配制度都会影响资本保值增值率。受资本或股本溢价、社会捐赠、资产升值以及投资成本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增加,这并不代表资本增值,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一项也不包括向投资者分配的当期利润。

最近几年,业界多以现金流量来评判企业的财务运作情况。此外,在分析企业财务状况时也要积极推广应用以下指标,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实效性。

总资产报酬率分析评价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应将资产报酬率指标放在与资产负债率同等重要的位置去看待。资产负债率能够体现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在整个资产结构中,企业资产负债率越低,企业资产的比例大于债权人的资产比例,企业偿债能力和财务运作情况良好。

现金比率分析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要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现金比率、现金对流动资产比率指标系统起来综合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主要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反映出来。具体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过程中,除这两项指标之外,还需系统的考虑现金比率、现金对流动资产比率等指标,以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准度。

考虑新增资本及其增资时间的资本保值增值率,依据财务部作出的相关规定,将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与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之比设定为资本保值增值率。当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时资本增值。资本保值增值率体现出资本保全的基本原则,有利于财务目标观念的更新,但其实际操作过程仍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缺少本期新增资本,增资时间影响所有者权益的考量。

综上所述,在财务分析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进行综合分和考评,并充分考虑财务指标本身的局限性,从而正确分析企业的相关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管理能更有效。

参考文献:

[1]叶岚.浅谈财务指标分析中存在的缺陷.江苏商论,2009.04.

[2]杨嵘.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缺陷与对策.财会研究,2001.08.

篇10

【关键词】人防部门;财务管理;财务分析;提升建议

人防事业运行的过程中,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的辅助。新形势下财政管理制度的建设与审计、专项审查、社会力量等多维度的监督体系密切相关。在这种模式中,人防部门的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发生一定的调整。人防财务管理工作如何满足目前财政管理体制变化形式,这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对提升人防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分析人防部门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及成因

一是预算编制方面存在不足。这主要是因为对部门预算缺乏足够的认识,预算编制较随意粗放。预算执行过程中经常申请追加资金或是达不到支出进度。预算理念落后,对部门预算重视不够,对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绩效缺乏监督和跟踪问效,存在重分配轻监管,重投入轻绩效的现象,导致资金使用效益偏低。

二是人防经费保障与使用效率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有些地方因财力不足,业务费挤占人防易地建设费,资金用途被改变,没有切实做到专款专用,经费管理缺乏规范性,人防建设经费使用效率偏低。

三是人防部门管理过程中固有资产使用率低下以及清查盘点体制缺乏完善性的问题,这就使人防部门固有资产的完整性受到极大的威胁。

四是人防财务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在内部监督机构的设置缺乏合理性,以及人防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对监督审计环节必要性认识缺乏两大方面。

二、探究优化人防部门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对策

1.强化对预算管理力度,是提升人防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依托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心,也是影响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大型因素,强化对预算管理力度。首先,要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借此途径去使预算体制具有综合性、合理性与精准性特色,而上述目标的落实,财务人员确切的计算出整年理可支出财力资源的数额是必要的。在人防事业运行的过程中,资金来源的途径是多样化的,收支的多少也是不确切的,受很多因素的干扰,因此把握好预算环节是必要的,财务管理人员应对其有一个确切的认识。其次,在预算环节中,对人防部门现阶段发展水平、未来发展规划、客观存在与隐含的各类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明确其财务支出水平,最大限度的强化财务预算工作的规整性与有效性,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最后,要动员全体财务人员参与进预算管理整个进程中。当然认真落实预算执行环节是必要的,从而使财务预算的约束效能发挥出来。主要体现在每一项收支预算务必要依照财政部门审批的用途、科目与资金数量执行,禁止出现擅自挪用资金,自行调用其他科目与项目资金,随意改动项目内容等行为。强化对预算管理力度,优化人防财务管理水平,预算执行过程中一定要落实“先预算,后支出”这一规则的,使支出的每一笔资金具有规划性与合理性特点,以从根本上消除资金使用上出现盲目性c任意性。

2.提升财务分析质量,是强化人防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关键

财务分析可以被视为财务管理的重心与终极产物,其可以协助财政部门、单位内部及其他报告应用者对企业发展的面貌,政策制定与推行的效果等内容有一个全面性的了解。此外,财务分析质量的优劣,也影响着下季度或下年度财务收支规划编制的情况。为了落实这一工作环节,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深入的对财务月报、季报进行分析,为上级领导决策的准确性提供财务方面的支持。此外,人防财务管理人员也应该掌握对经费来源结构分析、支出结构分析、资产使用效果分析等方式方法,从而对人防财务管理质量做出合理的点评。为了优化财务分析质量,从而实现强化人防财务管理效率这一目标,在财务分析环节中,除了需要分析那些能够量化的财务标准以外,也应尽最大努力将战备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非财务指标整合在一起,从而确保财务分析管理和参谋功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3.完善体制,依法管理是提升人防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保障

在财务管理体制深入改革的进程中,人防财务部门应该积极对传统老套的财务制度进行统一处理,具体是指对内容缺乏完善性的制度实施填充措施;对实践性缺乏的制度实施修整措施;对那些与科学发展观缺乏匹配性的规章机制实施优化措施。并基于人防部门事业运转的实况,重新编制《财务管理工作规范》《人防固定资产定理规定》《内部审计制度》等规章制度并全面贯彻落实,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运行的有效性与有序性有所依托。

再者,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务必要遵守《会计法》《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等法律体制,加强财务管理,从而为人防部门事业的平稳健康运行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总之,在信息时代中,人防财务管理工作思路应该发生一定的转型,积极创新思想管理,打造现代化财务管理体系,尽量投入少量化资金而去获得最为丰实的效益,从而提升社会对人防部门的满意度,这是以及人防部门持续发展的客观需求。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率,能够使财务保障性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人防事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劲的支撑。

参考文献:

[1]白景明,朱长才,叶翠青,朱克俊,程丹润,汪文志.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财税制度操作层面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43:3-91.

[2]徐辰.地下空间开发制度,由“建设”到“开发”[J].城市规划,2014,01: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