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常规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8: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常规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通过对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在这个前提条件下,认真领会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会事半功倍。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我认为这只是一种手段,它是一种宏观上的要求,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教学常规的制度。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努力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的教育应该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师的素质为目标的。目标虽然明确,如果没有必要的手段,也是很难保证目标的达成的。因此我认为落实《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应该是一种管理手段,我们应该把它作为学校教学管理最基本的规范来加以认真落实,以期能有效地达成我们的教育目标。
《中小学教学常规实施细则》从三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二是对教师教学常规提出了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三是对学生学习常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详尽,作为学校我们应该严格遵照常规进行教学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推进校长引导工程,加大管理、指导力度;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教学常规,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把教师劳动前移,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抓好备课、上课环节。不断学习新课标,理解新理念,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形成课后反思习惯,做好教学札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发展;作为学生应该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习惯,转变学习方法,形成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落实区教学常规实施细则,应该同校本教研形成合力。常规作为学校教学的一种管理手段,不仅对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对校本教研也有促进作用。教学常规落实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校本教研进行的质量,最终也是决定着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反过来校本教研活动也是教学常规的一部分。校本教研的出发点就是本着解决学校里一线教师教学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的研究方案。这是在广大一线教师进行精心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课后积极进行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围绕学校教学改革的急需解决的问题。校本教研抓的实,课题研究进行得顺利,在很大程度上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所以我们学校把校本教研与科研课题一起进行,利用每周四的教研活动日,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活动,不流于形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教育局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积极吸收其他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先进经验,补充完善自己学校常规管理办法,努力缩小与先进学校的差距,力争取得更大的成绩。
篇2
一、提高教学管理者的素质
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教师,管理者按照条条框框把行政命令下达给教师,教师再被动地接受管理,教师的教学被束缚在文字命令中,流于应付,缺乏教学的自由度,教师的创造力被限制,阻碍了学校教研水平和教师素质的提高。机械的管理,会导致学校整体教学的低速运转。管理者往往只能理解,消化教育政策,能达到熟练地步。这只是一种按部就班的动作,管理者形成了思维定势,在传统教育的轨道的重复,变成了一种形式上的管理,没有实质上的突破。导致了重形式,轻内功,重结果,轻过程,重权力本身的运用,轻真正威信的树立,其管理结果只是使教师对教学思想获得封闭和狭隘的理解,即对教育教学的简单化理解。因此,管理者不能墨守成规,只有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带领教师队伍,站在教学改革的前沿,确保教学的正确性和方向性。在针对教师教学的细节上,要让教师有自由度,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才智,做到大方向与教学管理的思想一致,在细节上更加灵活、游刃有余,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
二、教学管理必须重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学管理的核心目标。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不仅在传授文化知识,还要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在评价学生的优劣不再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的标准,“高分低能”的教育状况已经不被社会所认可。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道德、探究思考的能力、学习情感等才是学生长远发展需要具备的素质。学校要达到教书育人目标,必须从实际出发,确立素质教育的大方向。
要让素质教育有成效,还得有先进的管理办法,只有先进的管理办法,才可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进行。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的具有生命力的发展策略和基本目标,使教育行为完成理性的飞跃,形成正确的教学管理思想,为素质教育走上更高台阶奠定基础。
先进的教学管理是适应社会要求,是教育培养多规格人才的需要。社会是多姿多彩的群体,它需要各种类型、多样规格、各个层次、各具特色的人才。社会越进步、越发达,这种需求就越具多样性。知识经济的到来,更对教育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它要求教育既是全面教育,又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通识教育与培养的统一,实现知识、能力、道德、情感的协调,在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性的同时,还要培养他与周围世界的协调能力和合作意识;而且要求教育具有创造性、多样性、开放性和个性化的特征。知识经济要求教育者应把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上,把重点放在学生的个性发展上,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能提高;要求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多种层次、多种规格、高素质的人才。
三、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关系到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质量的提高,对新课标的落实等一系列问题。教学常规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规范教学行为,使教学工作有效运转的重要途径,它是创造正常稳定良好的教学秩序的最基本的保证。近几年来,我校十分重视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已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管理模式,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对教学常规提出了明确的行为指标和量化要求,完善制度、重抓落实,使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确保了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序进行,为提升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让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本可依。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结合班级授课的情况,按照学校教导处的工作计划来认真制定。包括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要求等;对教材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教学进度的安排。可具体到每个章节,每个教学环节等。
2.备课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上课前,对要讲的内容要深入钻研,做好备课教案。备课必须做到:一要掌握课标,通熟教材;二要明确目标,把握重难点;三要了解学生实际,制定可行的教学策略;四是设计教学过程,写好每一节课教案。
3.上课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一节课45分钟,要做到教学的有效性。我们规定教师必须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要求做到:一要仪表端庄,教风端正;二要熟悉教案,明确任务;三要过程严紧,气氛和谐,师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四要因材施教,正视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个性化培养,大面积提高全班的教学效率。五要在课上善于驾驭教材,突出重点、难点,详略得当,把握好知识的前后联系,处理好教学阶段性和连续性,做到系统化和归纳总结。六要教学方法多样化,能吸引学生,避免单一的说教,运用小组讨论学习、多媒体教学、开展竞赛等方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作业
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我们对作业的布置提出了量化指标:语文科,每课、每个单元都有作业,每单元有作文;数学科,每周作业3次以上,每学期不少于50次;英语科,每课都有作业;其他学科也要有适量的作业。要求做到:一要分量适当,难易适度;二要注意时效,全收全改;三要批改规范,正面评价;四要重视面改,注重反馈。
5.考试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我们规定教师每一单元、期中和期终都必须进行一次考试。要求做到:一要严肃考纪,严密组织;二要按时考试,认真评卷;三要做好试卷分析,查找教学薄弱环节;四要健全学生档案,跟踪学生成绩。
篇3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其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而且还在于学习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此学校的管理者应对教师课堂教学加强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做到“六个”为主,“四个”主动。“六个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本为主干、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有效提问为流。就是把理解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四个主动’,。即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主动思考,老师的指点下让学生主动观察、经过思考观察后让学生主动表述其所思所想,能够让学生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得出答案,让学生自己讨论答案是否正确,然后教师最后作出最后的判定。例如:在课堂上及时提出相关的学习内容的问题,列在黑板上,由浅入深的提出,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沿着怎样的思路去思考。
2、加强育人管理
对于教师来说,教书固然重要,但在教书的同时不可忽略育人的细节,老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时刻不忘对孩子品德行为的教导,不论是哪一科的任课老师,不要只顾自己讲课,传授知识,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心的观察每个孩子的言行,教师对孩子品德行为的及时指正,是孩子们终身受益的,要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因为孩子在学校是一天的时间,当然许多现象的出现在上学前就己经存在了,但是,作为人民教师是有责任帮助孩子改正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诊责任呢:大学老师责备高中老师没把学生教好,高中老师责备初中老师,没把学生带好,初中老师埋怨小学老师没有给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老师说在幼儿园就己经养成坏毛病了,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家庭就没有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话说回来,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教育好孩子,那还要我们学校和教师做什么?诚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身上的有些毛病的确是家长熏染的,但当孩子走进学校,来到课堂,当他的“学校妈妈”一一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师发现了那些不足之处时,给他及时的指正,对于孩子来说将是多么的受益。
3、加强常规管理,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篇4
一、建立、修订和完善了各类岗位职责、常规管理制度
1、岗位职责类:教育运行处主任职责、分管德育(教学)副主任职责,德育员、教务员工作职责,实验员工作职责,校医工作职责,油印员工作职责、电教员工作职责,教研组、年级组工作职责,宿管员工作职责,班主任工作职责等,明确了职责和工作范围。
2、教育教学管理类:教学方面有:早晚自习的有关规定,备课要求,考试实施方案,作业布置批改要求,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办法,教学常规考核实施方案,关于规范课堂教学行为的规定。德育方面有:值周工作制度,学生自主管理方案,班主任考核细则。完善了各类考核评价制度。指定了德育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
二、抓教学常规管理,保证教育教学工作顺畅有序。
1、抓各类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我们共制定如下计划:《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校本教研工作计划》、《运行处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毕业班工作部署》、实验员工作计划等。
2、抓住教学环节,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逐步提高。
1)抓备课。环节齐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设计合理、板书规范、习题适当、反思跟上。新老教师有别。
2)抓课堂。让老师明确一堂好课的标准。其次,开展了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研究课,开展了全员听课和评课。开展了校外教学交流活动,会理太平中学、仁和民中到我校听课和交流活动,我校部分教师也到民中听课交流。我校骨干教师到大田中学献课。
3)抓检测。初三实行周练制,初一、初二实行月练制。组织了半期质量检测。及时召开了质量分析会。
3、抓师资队伍,保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1)督促老师做好“三新一德”学习和考试工作。
2) 派老师外出考察学习,陈思锜到成都参加“文明礼仪普及教育”观摩活动。彭涛到西华师大数学教学研讨会。
3) 开展了“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学习活动,学习内容上传到了博客上,要求写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观看了长达3个小时的魏书生在广东中山市给400多名来自中山市的老师的专题报告会录像,老师深受教育和鼓舞。
4)召开了近2年分来的新教师座谈会,给他们提出了目标和要求。安排了指导老师。
5)在沙校长的领导下,制定了教师个人有效成绩的计算办法,今后教师的教学成绩以此为依据。
6)抓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了2次班主任学习和工作会。以上好班会课为突破口,每周一个主题,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7)参加了区教育局组织的“中小学校长、书记、教导主任、骨干教师集中培训活动。
8)年级组组织学习了“攀枝花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指导意见”的通知和“规范办学”的有关通知。
4、规范了办学行为,落实了规范后的相关管理工作。
三、教研、科研工作稳步推进
篇5
一、开展教学管理材料展评活动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伴随着教学管理和业务活动的开展,必然会产生具有参考价值的各种文字和音像材料,这些材料既是学校发展历程的真实记录,又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做好对这些材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总结工作,是实施规范化、精细化教学管理的有效措施。这些来源于教师教学过程的、真实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既是学校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归纳成果的宝贵财富,也是迎接教学督导检查和进行教学评估的重要信息来源。
为进一步规范济宁市市中区各中小学的办学行为,贯彻执行《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常规》,加大各校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特色化的力度,我们先后两次开展了全区学校教学管理材料展评活动。展评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计划、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教学质量分析、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教学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等12个部分。活动的开展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管理经验和教研文化建设的学习交流,也是对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能力的一次检阅,对我区学校精细化教学管理和教研文化建设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但是,从展评中也暴露出部分学校对教学管理材料的积累和利用存在认识不足的问题。有的学校认为“只要抓好教学管理,材料好坏无所谓”,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教学管理材料的积累和利用是精细化教学管理的重要体现,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不注重积累、总结、反思和提高,在面对检查时突击恶补、东拼西凑、敷衍应付,其结果必然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既无理论支撑,又无经验借鉴。
二、正确处理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保证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规范就是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创新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仅从字面上看,两者好像有些对立,而平常工作中,人们也常常觉得创新就是要抛开旧的规范,不墨守成规。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管理经验,笔者认为规范与创新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首先,古语云“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讲规范是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基础;创新则是促进教学工作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是工作出彩的必备条件。其次,创新应该是在熟悉规范基础上的创新,不熟悉规范的创新有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乏根基,没有生命力。第三,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规范。创新必定会对原有的一些规范进行变更,但这种变更是发展的继承,是要变更一些与客观情况不相符的、不合事宜的规范。而简约化管理就是在系统思想的指导下,在管理规范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将管理主要目标以外的枝节因素尽可能剔除掉,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简单的问题条理化,使条理的问题更简单,从而简化管理环境,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教学管理规范就是按省市中小学教学常规抓好教学管理,这是管理的基础和根本,而精细化管理是落实常规、提高常规执行力的有效手段。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教学管理的实践,探索简约实用的落实方式,创新更好的管理模式。但从教学管理材料展评中却也看到,有的学校只讲简约创新,不讲规范,结果质量下降了,原因就是丢了“规范”这个本。
三、实施精细化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教学管理的理念和常规落实的能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为什么有的学校能摆脱低谷走向鼎盛?为什么有的学校却从高峰走向衰落?这是因为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常规落实的能力发生了改变。一所品牌学校必然有一套被实践检验过、行之有效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为此,教学管理者应当善于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理出工作思路,调动学校管理系统中的各层面的力量,通过实施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1.常规管理要“实”
“实”就是要做实实在在的工作,要避免表面化、花架子,要强化教学常规的执行力,注重内容形式的统一,避免常规管理中的应付现象,努力让教学常规管理收到“实效”。从教学实际和材料展评可以看出,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常规落实的程度成正比。
2.细节管理要“严”
细节决定成败。抓好细节管理是落实教学常规的重要保证,因此要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如对备课和教案的检查与管理,不仅要看教师备课的项目内容和教案编写的形式,而且要看教师能否有更多的时间去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是否有更多的时间总结记录教学中的得失成败(对教案的修正与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管理,要有教师的常态课而非表演课,既要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否做到有序、有趣,是进展顺利,更要看教学中能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过程,并能给足时间,开放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等。对作业练习的检查与管理,不仅要看作业布置的数量和批改的次数,更应注重教师的作业设计是否多样、开放、创新、有效,还要注重教师对学生作业的反馈是否及时、全面,能否做到因人而异、方法多样,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等等。像这样从细处做起,严把教学常规各项内容的落实关,把简单的事情做精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细就是不平凡。
3.管理方法要“新”
过程决定结果。众所周知,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是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学校管理者一旦涉足教师教学常规工作检查就往往会和教师生发一些矛盾。为什么基于一个同样的目标会带来管理者和教师之间的矛盾呢?其根本原因在于,管理者往往是以一种检查者的身份进行这项工作,教师对这样的检查第一反应是学校对教师个人的不信任。基于这样的心理认识,教师在面对这项检查工作时往往采取的是应付的态度,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是教学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却又深感棘手的问题。
只要转变管理者的理念和角色,创新思路和方法,教学常规的落实就不会是一句空话。如:(1)让常规检查成为学校管理者及时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的常态渠道,使教师认识到落实常规是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把落实常规作为一种自觉的习惯。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实现教学常规检查的持久性和常态化。(2)让常规检查成为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手段。这需要管理者转变角色,将自己定位到一个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同处教学实践现场,一起研究讨论,一起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鼓励教师尝试新的探索,再反馈实践情况,再讨论,如此周而复始,使教学常规的检查、讨论贯穿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3)让常规检查少些形式,多些内容。如某些学校的教案检查制度中要求必须写新教案,每次教案检查时对检查过的部分标注日期并加盖公章,这明显把教师放在了管理者的对立面,使得许多老教师花很长时间抄写原来的教案甚至抄写教参,浪费了教师的精力。教师自己编写的教案为什么不能重复使用呢?笔者认为,教案检查的重点不在于教案的格式、书写等表面的东西,而在于教案中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反思等实质性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检查发现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症结所在,才能向教师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才能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篇6
中职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是依靠教育教学质量支撑的,研究和选择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是稳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抓教学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把学生技能大赛、教学质量检测统考或抽考、教师培训等三项工作联动起来,建立“赛考培”联动机制,并改进教学管理方式,实施方式策略;夯实教学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策略;开展教学管理创新,实施创新策略。
关键词:
“赛考培”联动;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策略
近年来,各地中职学校都在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各学校常见的做法是:开展学生技能大赛,开展文化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的统考或抽考,开展教师培训。中职学校应将学生技能大赛、教学质量检测统考(抽考)、教师培训三者联动起来,建立“赛考培”联动机制。
一、研究意义
(一)中职学校抓“赛考培”及其联动就是抓教学管理
学生技能大赛工作涉及组织安排和管理策划,也涉及选拔训练、内容设备、教师激励等;学生统考或抽考工作,不仅涉及组织安排,还延伸到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教师培训,涉及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效果检测等,这都是教学管理。因此,抓好“赛考培”三者联动是教学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重点。
(二)研究并实施教学管理有效策略能和谐校园氛围、形成合力
如果管理者强加给被管理者条条框框,被管理者自然不愿接受或被动接受,容易产生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严格地说,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是指学校的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规范教学活动,并达到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教学管理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学管理意图和目标的执行者、实施者,学生是体现者。因此,教学管理既要注重科学性,也要注重人文性。中职学校“赛考培”三者联动揭示的是课程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标准等教学管理的核心内容。研究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就是要研究使用最好的方式方法,制定最好的激励制度和机制,使教师在开展“赛考培”三项工作中体会学校教学管理的意图和目标,主动执行,同时高标准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用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去影响学生,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训,充分发挥潜能,挑战自我,赢得成绩,成就自我。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将教学管理的意图和目标与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有机融合,改变了过去管理者唱独角戏的尴尬,也使人际关系、校园氛围更加和谐。
(三)研究并实施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有助于校企合作,使中职学校办学始终扎根于地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土壤中
在“赛考培”联动机制下,中职学校教学管理最核心的任务是根据学生技能大赛和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赛、省赛标准、国家职业标准以及相应行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改革、课程标准修订、改进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提高教师教学技艺和专业技术技能。这些工作不能在校内闭门造车,而应通过校企合作途径来实现。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既要注重“赛考培”与当时当地行业接轨,也要注重随行业产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使其具备前瞻性,校企合作能带给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丰富的“营养”。
二、研究方法
(一)找出“赛考培”间最根本的内在联系
先将组织学生技能大赛或训练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主要工作和内容整理罗列出来,再分别将组织准备统考或抽考和开展教师培训的主要工作和内容整理罗列出来,通过比较、提炼、筛选,找出“赛考培”间最根本、最本质的内在联系,作为抓“赛考培”工作的重点内容,构建“赛考培”联动机制。
(二)遴选常规的教学管理策略
通过“赛考培”联动,以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将常规的教学管理办法和措施进行整理遴选,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归纳提炼以及调研实施过程中的效果测评等,保留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进一步规范。
(三)围绕职业教育特点和任务,创新教学管理策略
通过“赛考培”联动,中职学校围绕完成职业教育的任务,体现职业教育的特色,从教学管理的宏观到微观,从引导到过程到结果以及资源、人力配置等各个层面进行研究探索、改革创新,通过实践验证、修改完善,形成新型有效的教学管理策略。
三、构建“赛考培”联动机制
“赛考培”联动就是在学生技能大赛和教学质量检测考试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培训,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研究行业、掌握课标,提高教学技艺和专业技能;实质上就是找出“赛考培”间最根本的内在联系是课程建设、课程标准、教学方法、教学技艺等,通过提升教师水平来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促进技能大赛和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水平提高,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运用好“赛考培”联动机制,就是要使“赛考培”在动态变化中产生联动,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联动提高、联动完善的有效机制。中职教学管理不是死板的条文和空洞的说教,抓学生专业技能训练和技能大赛,抓教学质量检测考试,就是抓教学过程管理和评价管理;抓教师培训就是抓教学质量管理。因此,运用好“赛考培”联动机制,是中职教学管理真正的抓手。
四、选择中职教学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在“赛考培”联动机制下,改进教学管理方式,实施方式策略
1.改课后管理为课前管理
过去的教学常规管理主要是对教师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检查,检查中发现了问题,再要求改正、弥补。例如,每隔一段时间,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实训、作业批改、教学进度、教学效果等进行检查与评估,这就是课后管理。课后管理虽然也能收到一定效果,但是费时耗力,多数教师被动接受,有抵触情绪,不能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效果不佳。在“赛考培”联动机制下,我们可以借抓学生技能大赛、抓统考抽考工作,让教师充分讨论和修订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特别是在教研组内充分酝酿、探究,统一意见形成较好方案后实施教学。课前管理是激励管理,鼓励教师主动参与,激发教师潜能。
2.改单一的行政管理为全员参与的集体管理
过去的教学常规管理,通常就是教学管理部门进行的按部就班、例行公事的行政管理,或者说是管理者“唱独角戏”的管理。在“赛考培”联动机制下,教学管理部门可以将教学质量目标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抛给大家,引导大家通过讨论、探究来解决问题,改进教学工作,也就是将教学质量管理的重心下移至教研组,让大家共同参与,集体管理,从而提高教学管理的有效性。
3.改批评惩罚式管理为奖励激励式管理
只要提到教学管理,常常就是找问题、找差距、批评人,教师往往不理解,也不易接受,效果也差。在“赛考培”联动机制下,学校可以围绕解决三者联动的核心问题和学生技能大赛的成绩、统考(抽考)的成绩以及教师培训学习后教学能力提升等设立一系列奖励方案,使教师在参与“赛考培”工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中获奖,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成功感。
(二)在“赛考培”联动机制下,夯实教学管理规范,实施规范策略
1.中职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是中职教学管理的首要任务,要形成制度、形成规范,应主要从两个层面着手:第一是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提高,分别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艺和专业技术技能。首先是依托行业企业培养和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技能,采用所有教师定期进企业实践锻炼、派教师参加行业协会、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和技术示范指导、与企业合作开发项目、深度校企合作等措施来实现。然后依托学校优势培养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艺,采用引导师傅型教师在学校氛围下自主学习、建立副班主任制度、开展“五课”教研常态化、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与赛课等措施来实现。现有教师的培训是中职教学管理的常规工作,要以制度的形式明确下来,形成规范。其次是招收或引进专业骨干教师。招收和引进教师是给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工作中要注重招收和培养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专业)带头人。
2.教学文件的制定与执行
教学文件的制定与执行是教学管理规范的基础,教学文件包含专业教学指导方案、课程开设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教材选用方案等。目前,乐山市制定下发了各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公共文化课课程标准,中职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就我校而言,在几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所有课程的课程标准,有统一标准的按照市里的标准执行,其余的按照学校标准执行;此外,还制定了各专业实训教学规范、课堂教学规范、学籍管理规范、学生考试考核及毕业要求规范、教师教学检查考核细则、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案等一系列教学文件。抓好这些教学文件的制定、修订和执行,就是中职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最基本的规范。
3.以课程标准进课堂为核心的教学过程管理规范
教学过程管理就是教学质量的过程控制,教学过程管理最核心的内容就是课程标准进课堂。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课程设计、实训以及考试考核内容与办法等不能因为授课教师的不同而改变,应要求和督促所有教师按标上课,让课程标准真正进课堂是缩小不同教师之间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差异的最有效的办法。当然,教学过程管理还包含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实训教学、学生学习和能力培养情况等,但是这些都应该围绕课程标准进课堂来开展。
(三)在“赛考培”联动机制下,开展教学管理创新,实施创新策略
职业教育是面向产业和行业、面向未来的大众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现实目标是培养产业和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更深层次的目标是使人与职业相结合,把自然人培养成具备学习和创新能力,有较高职业素养,能胜任职业岗位工作,能适应自身生存和职业发展的社会职业人。因此,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创新必须在面向未来和研究行业的基础上进行。
1.中职教学管理的机制创新
中职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首先应该在机制上做文章,要在研究产业行业发展,融入产业办学,服务产业办学的思想指导下,构建中职教学管理改革与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变化联动的机制。各学校要在建立名师工作室的同时,建立骨干专业的专业建设工作室或者叫专业委员会工作室,聘请行业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学校领导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参加,定期开展研究,从而形成产业结构调整驱动专业设置与改革的机制,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在这样的机制运行下,使中职学校与产业行业的捆绑越来越紧密,对产业行业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对产业行业的转型升级更有预见性和前瞻性。
2.课程标准动态完善与创新
课程标准动态完善与创新是稳步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中职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形成联动机制后,行业需求的不断升级变化,就不断促使中职学校动态地修改和完善课程标准,修改的内容既要满足现实需要,也要考虑行业发展后的需要,使课程标准始终保持实用性和先进性。
3.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修订与创新
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由于涉及面广和受一些时效因素的局限,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形成一套易操作又权威统一的评价体系。因此,修订与创新中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中职教学管理创新中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中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既要考虑地域特点,又要考虑当时当地职业教育承担的主要任务和社会责任。具体地说,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每年全市学生技能大赛和教学质量检测统一考试的成绩情况;二是学校各专业对应的市内外相同行业企业的认可和评价情况;三是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情况(可以通过调查统计或学生巩固率来体现);四是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科研机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抽考、寻访、调查调研、检查评估等方面的认可和评价情况;五是同类高职院校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成绩的认定和评价情况;六是市内外中职学校之间和市县内初中学校的评价情况;七是中职学校自身的考核评价情况。
4.学生技能大赛和教学质量检测统一考试的改革与创新
全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大赛的举行,极大地促进了各中职学校的实训教学和技能训练,提升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今后技能大赛的改革与创新应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技能大赛的内容和标准要不断向行业靠拢,可以在课程标准不断修订完善的基础上实现;二是技能大赛的形式、内容和标准要不断向省赛和国赛靠拢;三是技能大赛要始终围绕全市统一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和课程标准来进行。这样才切合本市中职教学改革实际,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全市中职学校学生教学质量检测统一考试的试行,对促进各中职学校开齐开足公共文化课和专业核心课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应该坚持。但是,目前题库题量较小,还不能完全促进课程标准进课堂,还有个别教师存在不完成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只让学生背题库来应付考试的情况。因此,应该将现在的题库增量3至4倍,覆盖课程标准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防止教师走捷径。或者取消题库,寻找市外第三方出题,并严格将范围控制在课程标准以内,控制难度,扩大知识覆盖面。只有这样,教学质量检测统一考试才能达到促进教学、提高检测质量的目的。
作者:吕大章 单位:四川省夹江县云吟职业中学
参考文献:
[1]张学芹.中职学校教学管理策略研究[J].管理观察,2010(19):165-16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21.
篇7
摘要: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过程是一种有序的管理活动,它在高校整个管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使之更富有成效,得进一步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树立起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管理目标行政管理
大学生管理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生管理的目标,合理地组织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有计划地指挥、协调、监督和实施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各项活动的总称。而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对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按照一定的规范、程序和方法,对大学生日常行政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事务,十分具体而又非常琐碎,但它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做好了,就能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否则将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可以这样说,大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而又具体的工作,分析其现状、特点和作用,确立新的管理观念,是实现大学生管理目标的一个基础,因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一、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现状
基于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起着优化育人环境,稳定正常的教学秩序等重要作用,各高校都设立了管理学生的机构,建立了管理学生的队伍,制订了管理学生的制度。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对稳定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对培养人才确实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作为整体管理中的一个部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并有待于探讨。
(一)与其它管理工作配合不够。在大学生系统管理中,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性能都是好的,其整体性能也会是好;“如果各子系统或单位不顾整体目的实现,仅仅只力争自身的最佳效益,却不一定能保证系统整体的效益”。①目前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与其它管理一样,尚存各自为政倾向,这是由于各个管理层次的目的、职能和权限的不同以及管理对象的特点、方法和措施的差异等因素造成的。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要重视与其他管理的横向联系与协调,重视与德育、智育和体育的管理配合、渗透,以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益,同时也起到提高整体管理效益的作用。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制约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由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探化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和习惯”。②从理论上说,管理能促进教育,教育能保证管理,管理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应克服只讲管理不讲教育,或者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倾向。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我们知道,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受制于规章制度,但主体行为还是由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控制的。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效率不商。由于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被所有管理者接受的模式,也由于这种管理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理论的指导,靠经骏管理者居多。若是这种状况不改变,要想提高管理效益是有难度的。
(四)管理学生的制度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中,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管理上来说,有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三是管理制度的补充修改。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对有些不完善、不成熟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加以修正补充,这影响管理效率。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建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统一性。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行为管理的法规,是全国高校都要贯彻执行的。这种政策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强制性。它是指对学生具有非常严肃的约束力。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而更多的是靠采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学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象思想教育工作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思想教育往往表现为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感染以及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影响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而常规管理总是同规章制度、法制纪律相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制条文和纪律措施以约束、控制等方式影响被管理者成长和发展。它一般有“法”的约束功能,不允许违反,否则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如《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制订的,只要触及到就要受到纪律处分,以此来促进他们改正错误,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程序性。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这种管理任务往往是基本不变的。如从学生人学至毕业,整个过程可分为人学阶段:招生、新生报到、注册等;学习阶段: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与助学金评比、三好学生等奖励和学生处分等;毕业阶段:毕业鉴定、颁发毕业证明、调配、派遣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更何况,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具有能动性,“在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注意调节,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的实质。”③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作用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基本作用主要有:
(一)约束作用。大学生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而没有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许多规定具有“法”的作用,如学籍管理办法、考场规则等.都是不允许违反的。正是这种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化。
(二)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切措施包括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基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基点制订的。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规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常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既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起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执行奖励条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而进行的。”④学校评价学生,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套对学生的奖惩办法和条例,依据这些办法和条例,衡量学生的表现,确定奖惩。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品德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和整理综合,从而作出合乎学生本来面貌的客观评价。
(四)反馈作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检验过程。常规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和所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管理过程是否得体,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学,管理的效率是否高,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反馈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观念虽然是客观的反映,但它同时又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要突破常规行政管理中的某些框框,首先得从观念转变人手,只有常规行政管理观念的更新,才会有常规行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一)树立创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程式化的常规行政管理已变得不再完全适用,因此也不能再套用和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常规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新的摸索,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二)树立信息观念。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最佳年龄段,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容易与时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因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想随时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信息观念。比如,学生中横向联系的社团组织,由少数发展到多数,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向着纵横交叉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如果管理者还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不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对此进行管理,是很难的。
(三)树立服务观念。常规行政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管理者在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要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括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因为“要搞好人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出发”,⑤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正是考虑及满足学生某些心理需要的表现,在常规行政管理中取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使学生能自觉纠正某些片面的认识和过激行为,真正起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四)树立整体观念。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从横的结构关系看,有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断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纵的层次关系看,从校、系到班级,有行政管理部门又有学生各级组织,他们之间既有上下的关联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从常规行政管理活动看,既有管理的连续性,又有其阶段性,同时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还有一个整体协调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有全局观点,有一个系统的运筹规划。坚持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坚持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其管理的整体作用,克服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彼此脱节的状况。
总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它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可取代的特殊影响力。目前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先那套学生管理办法不可能完全适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联系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实际效率与水平。
注:
①顾翔主编:《大学生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0页。
②④李锦坤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天津人民出版社l988年7月版,第120、242页。
篇8
读懂教育、读懂管理,在成就教师、成就学校、成就教育的同时也成就自己。
1.1为个人的成长加好油
学习是不断进步的力量源泉,作为校长,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新时期教育的需要。校长要坚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科学的发展理念充实自己的头脑,从而增强了引领学校发展的能力。
1.2为自己的角色定好位
校长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个职业,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服务者的代名词,它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老师、又服务于学生。正是因为这样的理解,我为自己定下了感悟至深的工作格言,并努力地实践着:不以权威治人,应以威权服人;不靠制度管人,应凭人格育人;不看表面顺从,但求内心相融。
1.3为学校的发展掌好舵
目标是学校发展的先决条件,校长要找准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工作思路,抓方向、抓大事、抓难事。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以人为本、传承文化、发展个性、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目标,制定完善了学校发展规划,部门工作目标,岗位工作职责,具体落实办法。
2勤政务实,真抓实干,全力提升办学水平
学校是大家的,学校的工作要大家干,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把学校办好。
2.1创新德育途径,增强德育实效,培养健全人格
第一,确立“全员德育”的意识,把培养健全的人格,培育良好的德性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从学生的道德基础和心灵需求出发,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一切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把常规教育与即时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使之系列化、经常化、制度化和科学化,形成了事事育人,处处育人,时时育人,人人育人的德育网络。第二,贯穿“行为规范”训练这条主线,坚持不懈地狠抓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学校思想教育的核心。以“严抓严管,常抓不懈,齐抓共管”作为养成教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完善日常行为规范周周评制度,充分发挥班主任教育管理作用,值周教师检查评比职能,通过进行表扬与批评,争夺流动红旗,弘扬正气、杜绝歪风。第三,加强家校教育研究,健全与家长的联系制度。通过家访、教学开放周、学生家长会等形式,密切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积极开展交流与指导,增加家庭环境中的德育含量和文化氛围,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2强化队伍建设,提升育人素质
第一,强化师德教育。深入领会《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教学、推动工作。把思想认识和工作实践结合起来,开展学习师德先进个人事迹,打造了一支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德能兼备的教师队伍。第二,加强班子建设。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实行民主管理。加强班子政治业务理论学习,提高自身水平,讲究科学民主管理方法,树立良好的威信,按照“整体管理一体化,分级管理目标化”的原则,实施分级、分层、分项管理,充分发挥班子成员、教研组长、班主任、课任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做到职权责分明,管理无盲区。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师德学习,努力培养教师团结拼搏的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不断进步的进取精神、不求索取的奉献精神,努力构建一支“和谐、上进、互助、坦诚、友爱”的教师队伍团队。同时重视业务学习,增强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校本教研的重要内容,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自己,注重教育理论的学习,提高教育理论素养。第四,加强班主任工作,提升班主任精神境界。向班主任推荐学习有关班级管理的文章,举办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组织学习新颁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由“优秀班主任”老师引领全校班主任工作。不断探索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级管理工作实效。
2.3狠抓教学常规,加强质量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着眼学生的未来发展,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以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深入参与式教学,努力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第二,把“五认真”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教导处围绕备、教、改、辅、考等教学环节,制订具体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深层细化教学微观领域的管理。第三,加大教学检查力度,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健全教学工作检查制度,明确教学检查的实施时间、方法措施、要求指标和处理办法。教导处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及时总结、反馈,并督促教师整改。实行推门听课制度,不定期地检查教师教学,研究、指导、改进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师及学生评价机制、评价标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3廉洁自律,以身作则,同力提升学校形象
篇9
[关键词]职业学校 班主任 常规管理 管理措施
近十年的职业学校班主任经历,我认识到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员要有不同的管理办法。所以,对每一个班级的管理,我心里都有一个恒定的目标:那就是能使班中每一位学员做人做事进步,能使家长满意放心,能尽最大能力配合学校学生管理。下面是我作为职业学院班主任所采取的常规管理办法及点滴措施。
一、制定量化管理方案,加强学员的日常管理
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纪律涣散,要管好带好这样的学生,我认为抓好纪律是头等大事。因此,我在接手每一个新班时,就结合学校的管理制度,制定了适合本班更具体的管理方法,分奖则和罚则两部分内容。并制定了班级情况周报表,将每周班级情况登记在周报表上并予以张贴,然后结合班级管理条例的具体细则,将违纪学员的扣分和受奖学员的奖分情况记录下来,以备平时或年终评比优秀学员作准备。这些第一手的资料也是我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的必备资料。
二、通过每周主题班会,加强学员的思想教育,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意识,树立“我能行”的观念
我充分利用每周主题班会对学员进行思想、纪律、学习、卫生等各方面的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学员的集体观念。由于各种原因,有相当多的学生心理自卑感很强,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一次主题班会上提出“我很棒,我能行,我相信自己能做好一切”的口号,要求每个学员把这句话和自己的座右铭写一个小字条,贴在桌面上最醒目的地方;号召学员读伟人传记;每天写两条名人名言,这样可以使学员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强化自己对自己的信心,用名人的言行来时刻激励自己,让学员坚信自己每一天都是最棒的,并向着更棒的方面努力。
三、抓好班级干部建设,形成互相监督,层层监督的班级管理局面
首先,通过全体同学民主选举选出本班的班委和团支部,负责管理班级和团的日常工作。并从中选出五名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班为常委会,并与每周主题班会前召开一次班为常委会会议,如实总结上周本班情况,并提出下周本班需要进行的具体工作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将有关情况及时反馈给我进行处理。第二,以自律为主,设立每日值班班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班委、团支部、自律委为核心的层层监督的班级管理局面。
四、重点关注特殊生,以点带面带动班级管理
有了好的班干部队伍,就会及时将本班的一些情况反映上来。自然就会产生一些“特殊生”,我把他们叫“特殊生”,是因为这些“特殊生”并不仅仅是后进生,有好多违纪现象发生在他们身上,如上课说话、睡觉、看小说、课后打扑克、上网吧,甚至夜不归宿。针对这些“特殊生”,我是特别关注的。首先及时了解情况,和他们个别谈话,及时和家长联系,较为严重的决不姑息,汇报学校及时处理,通过重点关注,使我班的每一位“特殊生”都形成了一个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
五、加强与学员的沟通,更近地走进学生心理,及时掌握每一位学员的思想动态
现在的学生思想是很活跃的,特别是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压力小,没有升学任务,大部分学生思想上根本不重视学习,有一部分学员或因为初中老师对他们的不良看法,或因为家庭的变故和不良引导,他们思想上有了一定的障碍,对老师和不熟悉的朋友关闭了自己的心灵。为了走近学生的心里,加强与他们的沟通,我要求学员每周给自己做一个自我鉴定,主要包括:本周自己认为做得最棒的事是什么;本周自己认为做得最糟糕的事是什么;鼓励和自我鼓励;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班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我想对老师说六项内容。这样做一是为了我能更多地了解学生,二是让学员每周有一个对自己的正确评价,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借以鼓励和约束自己。
六、通过各种特色活动和专题教育,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使学生在一个快乐、上进的环境中成长
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对我们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德育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们这些学生,不是不会做人做事,而是在生活中缺乏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这种引导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让每一名学员切实参与进来,从实践中去体会如何做人做事。为了使学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上学期为例,我在班上主要开展了如下系列活动:
1.抓住节日的契机,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先从爱身边的人、从身边的小事做起。(1)老人节期间我带领学员到老年公寓亲身践行了一次敬老爱老、为老人做一件实事好事、为老人提供一次服务的活动;倡议全体学员回家为自己的爷爷奶奶或姥爷姥姥或爸爸妈妈洗一次脚。(2)感恩节期间,我们班举行了以感恩为专题的系列活动。共分四大部分内容: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国家。让学员先从身边的人、身边的小事开始感恩,再推而广之到国家,在每一个主题活动里,我们设计了各种有特色的活动,如回家为父母做一件实事、认真上好每一堂课、如何处理朋友关系、答记者问、成人宣誓、到监狱参观、走上社会进行环保、到贫困山区“手拉手”等,通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系列活动,学员的思想有了逐渐的升华。(3)在平安夜晚上,我们举办了“烛光里送平安”晚会。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深了学员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2.开展“诚信”系列教育,引导学员诚信做人做事
号召全班学员或上网或通过书籍搜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故事或名家名言名篇。通过他
篇10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贯彻区教育系统干部培训班会议精神,推进落实区教育局关于《丹徒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试行)》和《丹徒区提高教学质量行动计划(20__-20__)》,以素质教育为宗旨,以减负增效为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突破口,继续深化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发挥教研室的研究、指导、服务、管理职能,努力开创中学教研工作新局面,为丹徒区中学教育教学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主要工作
1.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质量增长方式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的生命线,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切入点和突破口。密切关注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落实我室提出的课堂教学结构“三个必须”的要求:即教师讲的时间必须控制在十五分钟左右,必须要有学生自主学习和质疑的时间,必须要有十分钟的当堂训练,力争使我区中学的课堂教学效益得到切实的提高。
中教组将通过集体调研、学科调研、各种教研活动等方式来推进中学课堂教学的改革。
各校教学管理部门要完善课堂教学的管理措施,围绕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研究,并开展一系列活动来推动这项工作。
2.依托区域课题研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本学期,各中学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一是要建立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课堂氛围指教学中包括老师在内的群体心理气氛,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在愉悦、宽松、自由的气氛中学得自主、学得生动,使学生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二是要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善于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抓住契机,让学生产生新的需要。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在知识的岔道口指路,使学生能动性得到充分发展。三是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让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实践活动。已有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调动的感官越多,可以利用的大脑通络就越多,从而建立起的神经连接就更多。刺激多感官,可以建立对课堂活动的深刻记忆,更多的记忆能被轻松地存储下来。教师要善于解放学生的双眼、嘴巴、脑子和双手,使之真正投入到学习上。四是要精心设计练习,诱发学生自主探索欲。练习的形式要有多样性、灵活性,对学生解题能力要求的练习要呈阶梯状、逐步提高。五是要联系实际,发展自主探索能力。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设计密切联系实际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学校也可以围绕学生自主学习这一主题,积极开展学校的专项调研工作和课题实验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本学期,中教组主要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开展一系列的专项调研,并将认真总结先进学校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为其他学校提供学习样板,为全面推进我区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规范教学环节,抓实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反映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最基本的要求,更是当前减负增效的有效途径。各校首先要利用上级部门制定的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来管理学校的教学。其次,必须根据本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学校管理细则。第三,必须建立能够促进教学的评价机制。学校要改变以往那种“谈措施头头是道、看落实空空如也”的状况,切实把管理工作做细做实,让管理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效益。学校还要认真总结近几年来的常规贯彻落实的经验,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不断完善学校的管理工作。
各校主要要抓好以下两个环节:首先,要抓实教师的备课环节。当前各校普遍采用了集体备课形式,有的学校已经有了成功的经验。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的集体备课还是流于形式,集体备课的效益尚未彰显出来。学校管理部门要采取切实措施,对集体备课作进一步规范或细化,不能忽视个人自备的环节。其次,要加强作业管理和考试管理。要改革学生作业的内容和完成作业的方式,重视发挥作业管理在减负增效中的作用。要严格控制考试次数,认真审核各学科考试试卷。要求教师每考必批,每考必析。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要把每次考试的试卷和考试分析的材料保存好,作为下一届教学工作的重要教学资源。
教研室的集体调研和学科调研,也要将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学生作业、考试试卷、试卷分析作为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
4.加强“两考”研究,提高复习效益
高考是衡量我区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促进教学一个重要杠杆。
中教组首先将时刻关注高考动态,精心搜集整理高考信息,及时进行传递和交流,广泛摄取有价值、有信度的教辅资料,增强复习备考的针对性、方向性。
其次,做好高考试题、考情分析,着重从近几年江苏省高考试题的结构特征、稳定性、连续性和变化趋向,探索命题特点和趋势。根据模考情况、临界生群体特点,调整分类推进措施,并做到责任到人。
第三,及时了解各校复习备考情况。各学科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了解毕业班教学现状,商讨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学校及时调整复习备考策略,高效率地搞好复习工作。
第四,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高三复习研讨活动。各学科要通过各种手段了解我区的高三教学情况,结合20__年高考有关信息的收集整理,及早提出具有本区特点、符合高考要求、操作性强的复习建议,指导各校的复习工作。各学科还将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高三复习研讨会,探索复习的有效途径。各校也要积极开展本校的高三教学复习研讨活动,各校际之间、各教研组之间
要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形成合力,为全区高考再创佳绩献计出力。第五,认真做好阶段性质量检测工作,组织好各种形式的质量检测考试,认真做好各次考试的试题(卷)质量分析和信息反馈工作,通过“诊断”,改进教学,提高复习效益。
各学科将开展各种形式的初三教学复习研讨会,及时传递新的中考信息,引导教师深入研究镇江市20__年中考试卷,探索新的复习模式,提高复习效益。
5.强化骨干教师管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骨干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是宝贵的教育人才资源。骨干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发挥自身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并在尽职的同时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教研室和学校均要为骨干教师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区级、市级骨干教师本学期学期必须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要带头上好一节观摩课,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每次活动之后应及时开展评课活动,先由教者说课,阐述教学设计的理念,总结提炼其教学特色和教学中的不足。教师们各抒己见,共同切磋、相互学习,在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二是要做好“传、帮、带”工作。深化“师徒促进制”,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由师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作导师与青年教师结成对子,从备课、上课、说课、批改作业、命题、辅导、论文等方面耐心指导,进行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让更多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骨干教师必须在本学期结束前,将相关材料的电子稿上报教研室存档,并作为骨干教师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
6.完善质量监控机制,促进教学均衡发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学校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