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辅导教学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语文辅导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语文辅导教学

篇1

1议题的研究背景

如何组织高三复习课教学一直是一线教师努力探索的问题,高三化学教学通常安排三轮复习:第一轮按章节,拓展复习面;第二轮归专题,构建知识网络;第三轮重强化,考前冲刺。对于第二轮复习课教学主要存在着两方面的难点:一是复习课的内容学生都已学过,属于旧知识,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远不如第一轮复习,这就要求教师避免“炒冷饭”式的重复,提高教和学的效率;二是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未必都已掌握,尤其是将旧知识用于新情景,学生对于旧知识的重组或者知识间的联系及应用缺少认知,这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深化、拓展、构建知识网络,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综合运用。

2“问题导学”式教学的理论学习和思考

现代教学理论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和构建主义教学理论。①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认知能力的形成为目的,培养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②人本主义教学理论:主张对学习者的尊重与信任,是一种把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和行为看成是教学主体的教学理论。③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情景教学,主张教师将教学重点置于一宏观情境中,引导学生借助于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决问题。综合现代教学理论之精髓,主要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以及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等。在以突出学生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的课程改革大环境下,“问题导学”式教学应运而生了。

问题导学教学法是指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教学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值得探究的、有多种解决方法的科学问题。在教师的引导、疏导、辅导下创造条件,使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做出结论。最后引导学生不断归纳总结,矫正错误知识点,构建起系统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知识网络。与此同时,在“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为学生创设心理自由、心理安全的学习环境,维持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心理气氛,主要体现为:①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的不同,“思学生之所思,料学生之所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积极参与思考及表现的机会,使每一个学习者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②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各种表现给予或支持、或鼓励、或肯定的积极评价与引导,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愉快的情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教与学的过程中,从而形成民主、融洽的教学气氛。

笔者在认真研究、积极尝试、不断反思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在多种场合听过多位不同教师的高三复习公开课,总结认为:当下的高三化学复习课,教师仍需重点加强对“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主构建、自主生成”问题的研究,避免让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三化学课堂教学成为另一种“填鸭式”的教学。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在教学中尝试了“问题导学教学法”,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 问题导学法的实施策略

3.1“问题”是基础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学习的动力源泉,设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实施“问题导学教学法”教学成功的基础。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在某些方面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和实际学情的前提下设计出有利于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点,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的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把琐碎、孤立的知识点编制成系统性、条理性、纵横交替的网络结构。因此问题的设计要把握好四个“度”:

(1)选择好角度

问题要着眼于知识的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进行设计,从合适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具有启发性、灵活性,并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2)把握好难度

提问要考虑到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那些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驱使学生有目的的积极探索,即“跳一跳,摘到桃”。

(3)设计好梯度

学生的智力水平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别,导致不同的学生思考同一个问题有快有慢、效果有好有差,因此教师要注意各个问题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既要给学生指出思维的方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又要避免将学生的思维框得过死。

(4)调节好密度

问题虽然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也并非是越多越好,“满堂问”和“满堂灌”是同样不可取的。问题的提出要适度、适时,以确保学生有思考和总结归纳的时间。

3.2“导”是关键

新课程理念提供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教学,但这并非意味着教师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主体性教学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问题导学教学法”下学生的“学”也要依靠教师的“导”来进行,教师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主导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为此,教师应注意做好以下“三导”:

(1)创设情景,加以引导

基于问题,创造出相应的情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线索以启发学生思维,但要注意不能取代学生进行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学生所提问题及见解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联想、发言,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广泛的联系。

(2)循循善诱,进行疏导

对于思考过程中出现障碍的地方,引导学生围绕“最近发展区”的内容进行探究,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起点和终点,明确两者间的差距,再把问题细化、逐个击破。最终使学生学会如何思考,学会如何解决问题。

(3)不厌其烦,予以辅导

不同的学生存在着基础上的差异,作为教师还应特别关注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给予他们及时的辅导。通过“多示范、多交流、多纠正”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有效构建知识网络。

3.3“学”是核心

“问题导学教学法”强调将学生从回答问题的“被告者”转变成为解决问题的“主体参与者”,从而保证“学生的学”的课堂核心地位。当前主体参与的学习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意义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概括的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它具有以下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相对于“个体学习”和“竞争学习”而言的,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提高竞争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价值观,能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3)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通过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交流等活动进行探究,通过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积极倡导的三种现代学习方式。“自主”指学习品质,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探究”是学习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合作”是学习的主要形式,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三者互为一体。“问题导学”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是具体的,生动的,其体现出的三种学习方式均是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发现规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是学生主动掌握学习方法的学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4教学模式基本流程及课堂教学实例片段展示

4.1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课堂教学应当是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基于此,“问题导学”式教学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灵活的开发和挖掘。如下图1解是“问题导学教学法”课堂实施的基本流程:

4.2 课堂教学实例片断

在定量实验――“测定纯碱样品(含NaCl杂质)的纯度”的复习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对常见定量实验设计的规范化意识、精度化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进行了以下实验专题复习的探索。

(创设情景)①教师展示纯度为95 %的纯碱样品。②提问:欲测定此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实验仪器,设计出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原理、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步骤的设计。

(实验仪器及试剂如图2所示):

(学生活动)自主探究

(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梳理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学生完善结论)设计出实验装置

(创设情景)经过测定,发现实验结果存在着较大误差,试分析产生误差可能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学生活动,出现障碍)合作探究

(教师疏导)①从装置角度;②从试剂角度;③从数据角度;④从实验原理角度

(学生活动)优化实验装置

(学生归纳、总结)两种定量实验方案及装置的比较与评价,常见实验误差的分析方法(见表1)。

附表 实验分析整理

在本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比较,有利于学生找出两种方案的共性和个性,从而获得牢固的系统知识,建构起“定量实验精度设计”的知识框架,提高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问题导学教学法”实施后的思考

(1)“问题导学教学法”通过合理巧妙的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有效的思维,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回忆、整合知识,既解决了复习课的深度问题,也解决了复习课的广度问题。这种方式产生的知识建构记忆最牢固、理解最深刻,符合人的认知心理过程。

(2)“问题导学教学法”的实施贵在“坚持”教师的引导作用。毋庸讳言,每个教师都关注着高考,进入高三时间紧、任务重,如以“赶进度、抢时间”为由越俎代疱,终将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新课程的实施,对一些教师而言也许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了解、认识并实践的过程中难免会不适应,但作为一名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师,应该明确并坚持“教”与“学”的辩证关系;以教引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力争不要“穿新鞋走老路”。

(3)以思想者的眼光审视教育,以研究者的心态触摸课堂。“问题导学”式教学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有待于我们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探索、开发和再创造。笔者在这里只做“抛砖引玉、穿针引线”之劳。让我们共同努力,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因景而生、因机而变、因时而动、因人而异”,让课程改革下的化学课堂成为师生思维飞翔的天空!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旭远.新课程・新理念[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4]张健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4).

篇2

分层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改革中应用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分层教学法在我国教育教学中的开展,可以充分发挥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与现代信息化教育环境的结合应用,促进高中生的全面性发展,本文从高中语文角度,对信息化环境的分层教学法的运行进行分析。

关键词:

信息化环境;中学语文;分层教学法

引言: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为上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基本动力支持。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性教育改革,分层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改革的新型教育手段,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同步应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可以培养高中生的语言灵活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的自身文化底蕴,是社会主义社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创新教育形式。

1分层教学法概述

分层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实施全面性改革,在传统教育发展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教育主体[1],即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同一课堂中不同层次的知识结构教育形式,分层次教育模式的基本特点多整体性与多元化相结合。结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施高中语文教育中分层次教学,可以实现高中学生自身文化底蕴的层次化培养,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应用效率的到大大的调高。

2基于信息化环境下分层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1设定不同的语文教学目标:

层次教学法是我国实施全面性开放式教学的新型教育形式,实施分层次教学法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活动性作用,促进高中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首先,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开展分层次教学形式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例如:某高中语文教师开展苏轼《赤壁赋》课堂教学,结合该班级学生语文学习程度,将语文课程教育目标设定为初级目标和高级目标,应用多媒体,设定《赤壁赋》的画面,初级目标,引导学生结合多媒体,对语文课文中“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等诗句进行赏析,培养学生的语文赏析能力;高级目标设定为对《赤壁赋》文章主题的深层次把握,为开展合理有序的分层课堂教学提供完善的教学计划。

2.2实现语文课堂教学层次化开展:

开展分层次教学法,教师需要在课堂中进行不同层面的知识引导,教师应当注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语文教学内容层次化教学,需要在把握课堂整体的前提下开展,避免教师开展分层次教学中,使学生体味到差别对待的课堂意味,教师要妥善处理好课堂中不同层次的语文知识结构的逻辑性连接。例如:某高中教师开展《赤壁赋》分层次教学,应用多媒体,引学生设置教学情景。教师:“请同学们依据你所看到的‘赤壁’[2],对苏轼眼中的赤壁赋进行赏析。”教师主要古文原文赏析较差的学生进行课堂回答,在课程中主题深层次挖掘中,引导古文原文赏析较差的学生进行做答,同时又将重点放在对课问中主题深层次挖掘叫困难的学生中,从而达到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层次化教学的科学有序的开展。

2.3引导进行层次化课堂思考:

高中语文实施分层次教学,可以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高中语文知识的深入性研究,实现信息多元化在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灵活性应用。例如:高中语文教师结合多媒体视频技术手段,引导学生对《阿房宫赋》进行赏析[3],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艺术效果的视觉传达,达到对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达到增强学生自身文化素养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成为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某高中语文教师针对班级中学生对不同语文语言的艺术领悟能力,分别从艺术欣赏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对《阿房宫赋》进行艺术欣赏,达到对班级中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全面性发展,为社会主义社会培养综合性人才提供了矮广阔的发展新空间。

2.4层次教学法在课后反馈中的应用:

分层次教学法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应用学生在课堂中实施分层次教学表现出的不同层次教学水平,结合课堂中分层次教学目标额基本应用情况,促进高中语文学生的培养与社会主义教育全面性发展的教育理念相结合,达到新型教育理念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中的灵活应用和多元化应用。例如:某高中语文教师结合班级中学生语文现代文解答的基本情况,实施课堂课后作业的分层次布置,针对不同现代文理解中,对议论文和小说类题材的把握,引导学生观看不同类型的电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欣赏能力的作用,充分应用多媒体吗,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分层次教学,促进高中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

2.5层次教学法在课后辅导中的引申:

分层教学法是体现现代教育中“生本”理念的重要体现,层次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体现在课后辅导中的引申。教师可以应用现代技术手段,例如:微信,微博等形式[4],与学生进行课后语文知识的互动交流,及时对高中生语文学习中的困难进行引导解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分层次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促进我国高中生文化底蕴的培养,促进高中生全面发展。

结论:

分层教学法是我国实施全面性改革探索的一种新型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充分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实现了高中语文教学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并充分应用现代信息环境,丰富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促进高中生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全面发展。

作者:李春玲 单位:大庆市第五十中学

参考文献

[1]常志敏.疑探教学模式在集宁一中语文教学中实施过程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娜斯佳(ZheldakAnastasiia).近20年俄罗斯教学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改革[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篇3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加强,我国教育教学方面也在不断的进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虽然近些年来人文理念在教育中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还是偏应试,对人文理念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我国教育教学方面受传统的影响,应试教育的思想长期存在,导致人文理念的教学理念地位长期处于萌芽状态。但随着近些年我国各方面的发展进步,人文理念的教学理念地位不断提升。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但是当前来讲,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

 

一、人文理念方面的不足

 

1.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我国的传统教育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升学都是由考试成绩决定的。所以,很多学校很多教学人员认为考试成绩就是高中语文学习的最重要的任务,而其他的像人文理念等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老师如此教学,长此以往,学生就只知道应付考试,而对教学中的人文方面的东西了解很少。传统教学的方式太看重应对考试,强调死记硬背,甚至只要为了达到考试拿高分,完全不顾语文课中学生到底有没有学到什么,只关心学生答题能力是否够好。这样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长期生存了很多年,让很多学生缺失了在语文学习中对人文精神的把握。

 

2.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的盛行,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中语文教学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缺乏精通人文理念的语文教学专家。当然,中学中原有的高中语文老师的专业素质特别是人文素养也有待提升。传统的教学长期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老师对人文理念人文精神没有正确的认知,缺乏对人文精神必要的了解,导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只强调考试分数,而轻视学生的人文理念的培养。教学机构的管理人员也没有认识到教师重视人文理念的意识,放任学生受传统教学方式不利方面的影响。

 

二、应对措施

 

1.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随着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引入国内,学生对新鲜理念更有吸引力。我国的传统高中语文教学的模式对新鲜文化总是有一些些抗拒。高中语文教师或者高中教学管理人员应该了解自身的教育不足,应该把重视考试成绩分数的目标转移到关心学生是否对语文学习感兴趣以及学习语文中的人文精神方面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应该让学生们不断的参与到语文教学中。要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程中应该设计一些桥段不断的让学生们参与到语文课的学习中,不断的提升学生们学习高中语文的兴趣,然后把讲授的课堂形式向互动型、双向沟通型的课堂模式转变。

 

2.从课堂形式、教材方面引导学生的人文素养

 

语文是我国的母语,是学生们身边最常用的语言,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另一个角度来讲,高中语文教学有优势也有挑战。如果教材设置不当,有可能让学生毫无兴趣,如果教材设置的好,也许互动型课堂不需要太多也能让学生学习到很多的知识以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高中语文教师也应该多关注社会的热点,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学生都喜欢关注时事。如果语文教学中教师能把教材跟当前社会热点联系起来,那就效果会好很多。当代的高中语文教学不仅仅要承担升学率的任务,也要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高中语文教师只有不断的更新教材,挖掘社会热点,不断的更新教学方式,才能不断引导学生提高对人文精神的理解。

 

3.大力培养人文精神的教师

 

既然高中语文教师中缺乏人文精神,也缺乏精通人文精神的专业人才。那么相关机构就要大力培养精通人文精神的教师。一方面不断的让原有的高中语文教师学习人文精神方面的教学,从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视人文精神的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不断的引进高素质的精通人文精神的专业人才,然后由这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对高中语文教学不断的改革创新,来不断提升高中学生对人文精神学习的能力和兴趣。两种方式交叉使用,让高素质精通人文精神的教师去不断的影响原有的语文教师,然后通过鼓励原有语文教师不断学习人文理念的教学,不断的来充实高中语文教师的人文理念。以这样大力培养人文精神人文理念的教师来应对未来需求越来越偏人文化的高中语文教学。

三、总结

 

高中学生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需要人文精神的学习,人文精神的学习不但能提升学生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在未来社会中让学生们提前拥有独立思考独立生存的能力。上述分析了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以及高中语文教学中在人文理念方面缺失的应对方法。希望高中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重视考试成绩的同时,能更多的学习到高中语文的人文精神。

篇4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原因

从我国现在的高中教学活动当中分析,大多数设置高中语文主要还是为了高考做准备而设置的,高考中语文是一门必考的科目而且分值占据的比例还是很大的,但是由于这中设置是为了应试而设置的,所以在教学当中根本就体现不出人文教育。在日常的语文教学当中以下几个问题常常出现在课程教学当中:首先是对高中语文的教科书进行重新的改编,去除一些高考不考的内容。加强对高考考查内容的联系以及复习,购买大量的辅导作业给学生,或者是由语文教师对练习内容进行详细合理化的改编和撰写。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们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但是长久以来却忽视了人文主义教学的精神。同时,在语文的教学当中也无法体现出人文精神。现在教育的根本就在于应试教育,而分数体现着语文学习的成与败。

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人文性教学的意义

通常来说,人文性的中心就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自我尊严、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自我的价值,加强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与发展。促使大多数学生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去拥有独自去伪存真、分析判断以及审视事件本身的一种能力,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因此在日常的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推进文化以及文明的传播,为学生文化底蕴和个人修养的提升做巨大的贡献。语文教育正可以改变这种复杂而又浮躁的社会问题,通过语文教师特殊的指导,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优良的人文素养。

三、提升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性教学效果的一些对策

1.在很大的程度上教育管理者人文性教学实施的方式和方法,整个教育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育政策的影响。因此,作为一个教育管理的制定政策者首先要转变意识,不要极端的把学校当成是盈利机构。

2.人文教育最直接的实施者就是高中语文教育者。其价值观和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更应该以身作则,端正态度,提高自身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高中语文的教学活动当中,既要体现出语文的工具学科性,又要体现出语文的人文载体性,把二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它们是缺一不可的。

3.一些有关于教学实施者的施教策略。学生是教育的被施教者,教师是教学当中的施教者。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会受到教师所受内容的影响,所以,教师首先要为学生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以人为本是一个优秀的教学施教者的教学观念,将扩展学生的人文知识放在第一位,持续的优化教学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此外,教师们也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为以后更好地实施人文性教学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四、结论

篇5

关键词 新课改 语文阅读 功利化

一、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阅读教学观念陈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长期以来,许多人认为教学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阅读的本质是“读”,真正的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的对话。传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往往偏重知识讲解,教师讲、学生听,线性的知识传授活动没有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真正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个性化的主体体验与感受,缺乏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个性学习的余地,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严重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二)阅读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一般都是浏览课文、分析课文,满堂灌加上满堂问,琐碎的分析,往往缺乏针对性。阅读教学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教师往往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固守课文、局限于课堂,且分析缺乏个性,多半源于教学参考书,而理性的分析代替了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限制了学生的多元化和发散性思维,偏失了阅读教学的宗旨,学生并没有深入领会整篇课文的整体内涵,对课文的掌握只停留在对课文的具体句子分析中,严重扼杀了学生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影响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三)阅读教学目的功利化

由于受到高考的导向作用,阅读教学长期被边缘化,出现了明显的应试化倾向,为写作而阅读,为阅读而阅读,为考试而阅读。在教读课文时,教师自觉不自觉就会受到高考题型的束缚,或讲授课本知识,或指导应试技巧和考试策略,把本来丰富多彩的文章内容解读成了标准化、唯一化,限制甚至是扼杀了学生鲜活的个人情感体验,丧失了阅读的本来面目,破坏了阅读的整体效果,导致学生阅读积累薄弱,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大打折扣。

(四)阅读教学内容独立化

阅读教学理应选择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让学生受到经典的熏陶,深刻感悟到所学习作品的内涵。语文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语文阅读源于社会生活,应用于社会生活。然而,当前阅读教学内容过于单调,脱离实际,远离现实生活,缺乏吸引力。同时师生都漠视语文的重要性,阻碍学生阅读课外优秀的书籍。学生全心埋头于数理化,局限在语文阅读教材中,远离社会实践,缺乏必要的生活积累和生活常识,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五)阅读教学时间缺失

由于时间上的限制以及升学的压力,高中语文课堂里,教师的烦琐分析和频繁提问、大量的应试训练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太少。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大量的数理化英语作业和课外辅导班所占据,没有时间,不得不放弃大量的阅读。一部分学生对阅读的作用没有应有的认识,除课本以外,不愿去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或者追求新奇、刺激,尽读些武侠、言情的作品,对于高品位的读物则很少问津。长期以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举步维艰,很难达到新课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

二、新课改背景下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强化学生主体阅读意识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阅读教学要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教师在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指导外,更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安排充足的阅读时间,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要求,不断地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发展的平台,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阅读环境,组织学生对自己的理解进行相互的交流,促进学生积极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积极性。

(二)强化学生的课内阅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并非出自阅读主题的真正需要,带有一定的规定性和强制性,同时伴随着枯燥的文本分析和阅读训练,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弱,阅读理解起来也存在重重困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方式,利用讨论来深化阅读教学,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讨论主题,有机地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与对话,及时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入。

(三)理清师生的阅读观念

由于高考的竞争压力,看起来好像大量的语文阅读占用了有限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或者说考试成绩,阅读和考试之间成为了一对矛盾体。阅读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正好符合现代考试的要求,必然有助于考试成绩的提高。广大师生只有认识到语文阅读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考试具有重要的意义,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才能落实到学生的语文阅读活动中,取得应有的学习效果。

(四)扩展课堂的阅读内容

高中语文阅读教材的建设非常重要,因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材料就是教材,它在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起着指导作用。有时甚至是学生的唯一阅读来源。对于教材的开发与建设,作者需要充分听取学生和教师的意见,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走上热爱阅读的道路,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

(五)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

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的学科,要求我们开放学习语文的空间。课外阅读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一种真实的阅读,出于阅读主体的生命需要,为兴趣而读,为实用而读。只有扩展课外阅读,才能满足高中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需求。

三、结语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当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为了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要深刻认识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根据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学生对阅读学习的主动性,不断开展好阅读教学,为高中语文教学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提高语文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篇6

长文短教中的“长文”是指字数多、篇幅长的必修课文,并非是拖慢教学进度、难以理解的课文。“短教”不是粗略的讲解甚至不讲解,而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有选择性的为学生进行精讲。长文短教并非是绝对的,而是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要切实根据文章的内容,科学合理的选择精讲部分,使学生能真正从中了解到相关的语文知识。

2.实施长文短教的策略

2.1整合资源,分层引导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对长文的预习十分重要。在以往预习过程中,学生通常仅是借助工具书,对文中的字词和写作背景进行简单了解,致使学生逐渐养成惰性思维。在长文短教教学方式下,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深入挖掘课本及参考书,对教学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为不同层次学生设定分级导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挖掘课文内涵。教师采用这种方式,不但有助增加课堂知识容量,而且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探究学习,利用有限课时,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2精设问题,启发思索

新课程教学要以人为本,加强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意识。提问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同时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参考标准。在学习高中语文长文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能够更好的实现短教的目的。

首先,要设计一个与课文谋篇布局相关的问题。教师要针对教材的内容,设置提问点。在深入分析教材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清楚课文的构思方式与写作思路。

其次,要设计一个课文主题的文眼。教师要紧密联系课文内容,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置汇集重点难点的题眼,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思想、突破课文重难点。使学生能以更加直接有效的方式理解长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

最后,要设计一个以新颖角度出发的问题。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工具,在长文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教学观念,设计新颖的课程问题,使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对文章进行解析和思考,减少对辅导资料的依赖,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2.3联系实际,强化能力

新课标强调高中语文教学应当与实际生活、社会现状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相联系。以往教学模式,教师在传授的过程中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在高中语文长文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的作业练习,为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开放的思维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延伸对长文知识的理解,培养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教师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联系,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更新知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此外,教师对学生完成作业情况的认真点评,给予对学生感情的尊重,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空间,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中语文课程。

3.“长文短教”的效果

3.1授课时间的变化

对高中语文长文的教学,长教方式与短教方式在用时上体现了很大的差异,实际调查显示,短教要比长教节省近一半的授课时间。对高中阶段的教学而言,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教师运用短教方式进行长文教学,一个学期能节省大量的时间,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需求,最大限度利用节省的时间,开展各种与语文相关的学习活动,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

3.2授课效果的变化

实际调查结果显示,对高中语文长文进行长教与短教的教学效果相比较,学生单篇课文的测试成绩并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短教方式在教学用时上明显短于长教方式,这就说明短教方式对于高中语文长文的教学更有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短教的方式,能够很大程度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生在一定课程时间内学习到更多的知识,自身能力得到更显著的增长,继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但教师在实施长文短教教学方法的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在授课时,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式还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合理选择。

4.结束语

篇7

摘 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写作教学都是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新时期的教学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现代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依然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本文就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应对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4-318-01

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不仅对提升学生的语文成绩有很大帮助,对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也有很大帮助,社会发展到今天,书写依然是人们进行沟通与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位置,长期以来写作教学都是教师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新时期的教学中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现代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依然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本文就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有效的应对措施展开论述。

一、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切身体会到现代语文教学得到了快速发展,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在目前的语文写作教学中依然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本文就目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时间不充分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加重,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分值,尤其随着近年来高考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因此教师和学生都要对语文学科进一步引起重视。写作虽然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重要知识板块,不管是在现代教学中还是在传统教学中都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就目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而言,还存在时间不够充分的情况。一些本应该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辅导的语文课,结果教师可能不能充分的利用时间对学生进行与写作相关的知识点的讲解,而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进行其他知识板块的学习,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学生只有对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更好地去学习有助于提升自身写作技能的方法与技巧,也才能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然而就目前高中学生而言,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还不够浓厚,学生视写作为完成一种学习任务,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多的对学生进行与写作相关的方法与技巧的教学,而对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却没有引起高度重视,致使原本写作兴趣不够浓厚的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依然比较平淡,难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自然学生的写作水平提升的速度就比较慢。

3、学生进行的写作练习较少

目前存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学生进行的写作练习较少,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的时间本来就较少,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的时间就更少。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学生不仅在课堂上进行的写作练习较少,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练习的时间也较少,很多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会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除了完成既定的写作任务,学生一般不进行相关的写作训练。目前高中学生写日记的习惯也逐渐在淡化,这也说明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写作练习的时间较少,训练不足。

4、学生之间进行的沟通与交流不足

就目前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而言,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师将有效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对学生进行介绍,进而达到帮助学生更好的开展写作活动的目的,而对学生之间进行的沟通与交流却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实际上学生之间对写作进行沟通与交流也十分重要,学生的写作水平比较接近,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能够使学生有一定的感悟与启发,而目前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没有引起重视。

二、解决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措施

本人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在文中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就目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几种应对策略,希望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语文写作学习。

1、花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

为了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教师要对写作教学的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教师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对于写作教学课,教师要把握好时间对学生进行有效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使学生通过课堂了解和掌握更多有助于提升自身写作能力的方法。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教学具有较强的不可替代性,学生只有通过课堂掌握多种多样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写作实践之中。

2、对培养高中学生的写作兴趣引起重视

教师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鼓励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取得进步的情况下,本人及时给予学生表扬与鼓励,使学生进行写作的信心更强,同时教师的表扬与鼓励也能够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更加强烈的成就感,对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有很大的帮助。

3、鼓励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写作练习,只有在练习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好地体会不同写作方法与技巧的使用方法,才能更好地寻找有助于表达个人情感的方法与技巧。针对目前高中学生进行的写作练习不够的情况,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的进行写作练习,还要采取一些措施督促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例如教师可以适量的布置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

4、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8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力争通过师生一年的共同的努力,实现来年高考我校语文学科上线率和优秀率都有新的突破,为2011年我校高考再创佳绩作出最大的贡献。

二、教学内容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重要篇目的教学。

2、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第六册相关内容的选讲。

3、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要点的回顾与整理。

4、第一轮复习: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归纳。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的障碍。

5、第二轮复习:强化训练,查缺补漏。

6、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研读考纲,回归课本,看纠错本,重温部分考点的重要内容,准备作文,做真题,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

三、教学设想

这一学年的教学任务繁重,我们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期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1、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六册的教学,我们将择取重要的篇目,培养学生各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围绕高考考点要求,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相应的主观阅读题答题能力。

2、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的复习中,着重要点的回顾与整理,巩固已有的感性认识,同时引导学生尝试着进行理性归纳,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温故而知新,为总复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3、高中语文考点知识系统梳理、高考应考技巧指导与能力训练中,主要介绍高考最新信息、发展动态,分析考试大纲,评价近年高考试卷,预测命题趋势,归结语文知识的学习及语文试卷的应考中的实用方法技巧。简言之,就是专题复习,梳理知识,解读政策,预测命题,指导学法,指点秘笈,示范解法,规范答题,综合训练,提升能力。

四、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我们学生的实际,弱点主要表现为:

1、没有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

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

4、语文答题的规范意识欠缺;

5、学生普遍不重视语文学习。

五、具体教学措施:

1、结合高考,把五六册的课文划分为现代文、文言文、诗歌三大块,将它们的教学目标与高考的对应点结合起来,分别确定为:现代文(主要包括第五册的文学评论、小说和第六册的说明文)-----在巩固快速阅读文章整体上把握文意的习惯的基础上,侧重提高快速筛选有效信息和深层次分析归纳文章观点的能力;文言文------以第五、六册的课文为纲,归纳、整理1-4册的文言文的常见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强调以新带旧,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诗歌------根据第五、六册诗歌的体裁、题材特点,把握其中景、物、事、典与诗人所抒之情、所述之理的内在联系,鼓励学生归纳整理读懂一首诗歌的基本方法。

2、梳理单元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授课与测评结合,定期进行单元测试,知识点复习,边练边测。

3、文言文的阅读,主要是实词的积累,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句式强化训练,在此基础上,理解人物的行为实质和思想内涵。

4、现代文采取精读文章、分点设题、演练评点、归纳提升的训练,有层次的提高学生能力。

5、强化语文积累

充分利用早自习,督促学生复习巩固高一高二背诵默写过的课文和教材上出现过的语文知识,帮助学生夯实语文基础,提高语文能力。

6、强化作文训练的系统性

考虑学生作文实际及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和阅卷现状,作文训练采取循序渐进、逐点落实的思路。大体上,单周为作文指导,训练题(即小作文)由各语文老师自定;双周训练题原则上应统一。

作文训练暂分点如下:

高考作文全程训练

a、基础等级写作训练

(一)写作技巧训练

1、审题 2、立意 3、选材4、构思 5、行文 6、拟题 7、修改

(二)文体写作训练

1、记叙性文章写作 2、议论性文章写作

b、发展等级写作训练

(一)常规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分析(训练目标:深刻)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善于叙写(训练目标:丰富)

3、善于表达(训练目标:有文采)

进行排比句、转折句、比喻句、对偶句、是字句、因果句等文采训练。

(二)创造性发展写作训练

1、善于突破(训练目标:有创新)

2、善于出新(训练目标:有创新)

六、教学进度表

第一阶段:教材疏理:(9。3——9。24)

内容

周数

课时

日期

五、六册教材

1

7

9.3——9。10

一、二册教材

1

7

9.11——9。17

三、四册教材

1

7

第二阶段:第一轮复习(9。25——3。7)

内容

周数

课时

日期

古诗鉴赏

2.5

17

9.25——10。14

文言文阅读

3.5

25

10.13——11。12

现代文阅读

6

42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7

49

12.28——3。8

文学常识和名句默写

1

7

3.9——3。16

第三阶段:第二轮复习:明确重、难点,把握内部联系(3。17——5。15)。

第三轮复习:回归课本,查缺补漏(5。16——5。31)。

七、教师具体要求:

1、备课

(1) 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发挥资源优势,避免内耗,力求高质高效

(2)根据学情实行有效教法,不断探求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高效性,保证授课质量。

(3)认真设计语文专题训练,针对学生弱点突出强化习题。

2、授课

(1)原则:落实基础,注重能力,强化语文意识,挖掘语文心智,培养学生学用语文的良好习惯。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分层提问做题,努力促尖转中补差。

(2)充分利用早自习,抓紧抓好古诗文背诵和默写。

(3)结合不同阶段设计好复习课、训练课、补弱课、综合课、阅读课、写作课、考试课、讲评课。加强阅读指导,上好每两周的写作课,要求学生做好摘抄和读书笔记。

(4)狠抓知识点落实,印发学案、专题练习,利用好学生手中的复习资料,注重课后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回复。严肃课堂纪律,优化课堂教学秩序。

3、听课。

同组教师之间互相听课,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老教师先上。尽力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

4、辅导

(1)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2)专题辅导讲究梯度和系列性。

(3)分层培优补困,定人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

(4)对艺术体育类学生加强文化专题训练和能力训练。

(5)关于培优补困。鼓励语文“跛脚生”和“希望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关注他们的进步,适时适当进行辅导。具体办法是:一抓二提示三检查。抓听课状态;提示改进不良行为,提示做好笔记;检查落实复习效果,进行爬黑板、听写训练,检查知识点。

5、作业与考试

坚决贯彻学校对高三“有作业就有批改” 的要求,对学生作文一定做到精批细改,并尽可能地对学生进行面批。做好考试的命题、审题、阅卷、分析讲评、考后总结与思想疏导工作,力求让学生“考一次,长一智”。

篇9

一、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1.正确看待课程改革,树立对新课程改革的信心。

新课程的改革增加了老师的教学压力,因为他们要改变已经习以为常的教学模式,探索新课程的新模式,还要面对家长和同事的质疑。并且很多家长的观念还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只关注考试结果,对新课程改革缺乏应有的信心。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严重地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度。新课程改革要求老师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侧重于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将学生的健全人格、综合素质作为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具备全面、开放的知识结构。

语文反映的社会生活是个大千世界,涉及各种领域,重视各种观念的交叉与共存,语文与思想道德、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等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要具备全面、开放的知识结构。

3.要有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

提高独立钻研教材的能力。一些教师凭借教学参考书去教课,教死书。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教活的知识,培养活的能力,教师必须提高独立钻研的能力。要能抓住作品的立旨立意,分析文章结构,分析人物形象,找出语言特点、艺术特色等。

4.老师要辨证地看待学习方式。

一般老师会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即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只有对话和提问才是最新的教学方法。其实新课程强调的是学生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灵活地选择探索、接受、体验或者模仿等多种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因此老师要辨证地看待学习方式的改善。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的教学策略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国学生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下,被动的接受知识已经形成了习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已经成了一个普遍的问题。高中生在经过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语文学习基础、独立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将学生引入教学双边活动过程之中。自学是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学生把知识内化的重要途径。自主学习能力关系着学生能否在学习的道路上行走的长短。因此,学生应在课堂听课基础上,全面系统认真阅读课本,并利用各种资源(上网等)获得相关的辅导资料。

在课堂上,笔者结合教学目标设计足够数量的探究题目,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开展学习活动,自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组间巡视,对后进生开展辅导,对其他学生进行思维方式上的点拨、启发、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用自己的思维获取知识,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系统认知,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2.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了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力、情感的生成,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让学生对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介入,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书中各类注释,研究课前提示、课后习题,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情感,感受语言特色。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依据学习要求以及提示进行深入思考,让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开展阅读,课文中有答案的划出来,养成作批注,做笔记的习惯,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活学活用,不断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3.采取展因材施教的方法。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存在学习基础与认知能力上的差异,采取因人而异、因需而导、因材施教等有效措施,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开展分层施教,使全体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发展、提高。教师在备课时就要统筹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课堂提问设计上既要有拓展性较强的问题,也要有难度一般、基础性的问题,既要考虑优等生的认知能力,也要兼顾后进生的学习实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实际,尽量兼顾更多的学生,在开展分组探究时注重优秀、中等、一般合理搭配,课堂提问时向优秀生提问一些难度较大的思考题,并要求他们讲述自己的思考过程,供其他学生借鉴。对于优秀生,可以在课堂作业以外专门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练习,防止他们在学习中出现“吃不饱”的现象,学困生则注重基础知识训练。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因生夯实语文基础,注重课本知识理解与语言文字基本运用,对中等以上学生强调灵活运用与深入理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4.重视课堂互动,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课堂上,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占据课堂全部时间,学生在下面被动听课。这种教学方法势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互动,开展课堂讨论,积极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5.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篇10

一、高中语文强化批判性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主体地位不被重视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往往习惯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1]。在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中,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文本当中的字、词、句、语等知识,大多数教师为了加强学生记忆,往往采用反复机械式记忆。而课外也喜欢运用题海战术,并且在阅读理解题目当中,设定标准答案,学生的标准答案意识也被进一步强化。久而久之,学生主体地位與自主意识将会极大程度被减弱,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教师课堂资源的意识不强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对教材的解读,也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自身课堂资源意识不强,对课外教学的重要性意识也不够。事实上,高中语文课本虽然是教育部门精心编制的,但是想要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仅凭教材远远不够。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课堂资源意识,拓展学生阅读面,引导学生从知识点学习慢慢转化为形成自身知识链。并且鼓励学生多多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高中语文强化批判性阅读教学实施意义

1.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高中阶段是人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该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年初期、学龄晚期,生理和心理发育均逐渐走向成熟[2]。因此,该阶段的学生独立性和自觉性均有了明显的提升,更加积极向上、朝气活力。反省性、抽象概括性、监控性等均明显提升。在该阶段高中语文中实施批判性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学生认清事物本质,敢于发表自身的见解,敢于质疑,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2.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高中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需要学生长时间的积累与学习。高中生压力比较大,往往因为语文学习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而忽略其重要性。在高中语文中开展批判性阅读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文本的分析、推测、评价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探究、质疑的习惯。学生养成相应的学习习惯后,教师再开展阅读教学,学生理解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三、高中语文强化批判性阅读教学实施策略

1.注重文本资料收集,布置导学案

任何形式的阅读教学,文本资料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开展批判性阅读之前,首先,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的和阅读目的。在批判性阅读教学中,阅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阅读预习走向[3]。例如,教师让学生阅读本文后,可以要求学生从文本中找出主旨句或者主题句,并且对文本做出相应的反应,从而掌握学生对文本的了解程度。其次,让学生充分明确文本标题的意义和作用。大多数本文中的标题都能够反应整篇文本的大概内容或者中心思想,例如,朱自清的《背影》。教师在开展批判性教学时,应该让学生通过审题,去文中寻找重要线索,了解文章的主旨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图。第三,对文章作者的了解。阅读过程就是与文章作者精神交流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了解文章作者的背景、写作背景等,加深学生的理解。

2.注重对话互动,使用评注法

高中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对于语言性学科而言,更加注重师生之间的对话。因此,教师应该充分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积极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教学当中,学生“阅读水平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大量的俗读、浅读、错读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制约了学生的创造性。为了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且为学生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文本作者的情感与想要表达的内容,充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注重评价反应,运用合作式学习模式

在批判性阅读教学中,评价反应必不可少。由于学生自身思维能力与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评价文本时,可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写作目的、主题、要点、读者范围、语言风格等各方面对文本进行评价。同时,每一个评价板块又可以细分,让学生掌握科学和合理的评价方式。同时,教师还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模式,加强生生之间交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强化高中语文中的批判性阅读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童宝玉.高中语文批判性阅读——一种新的阅读尝试[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11).

[2]杨千慧.高中建构主义理论下的批判性阅读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3(8).

[3]王凤瑜.高中语文专题研究性学习中批判思维的培养[J].青年时代,2015(8).

(作者单位:浙江省龙港高级中学32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