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学就业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学就业前景

篇1

【关键词】环境研究法;实用性;实践环节

环境研究法是农业高校环境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要地位[1]。该课程以试验设计和数据统计分析为基础,结合农业领域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方面的研究,从科研课题的选题、数据资料的收集、数据资料的整理及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等方面系统介绍环境科学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这对于培养农业高校环境类专业人才的基本科研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该课程包含很多统计学的数学原理,教师授课普遍感觉难度较大,很多学生也觉得枯燥难学。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我们认为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1 阐明学好环境研究法课程的重要性

讲环境研究法绪论时,对学生强调学好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对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要向学生强调环境研究法讲述的是环境科学或工程领域最常用、最有效的试验设计及数据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工具课,是一项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以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足够重视。此外,结合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强调学好这门课的现实意义。学生毕业后的去向一般是考研和就业两条途径,对于准备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强调学好这门课程在科学研究、发表科研论文等方面的重要性;而对于就业的学生,学好这门课对于他们在工作中进行数据分析、工作报告撰写等方面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绪论的讲述过程中,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强调这门课的实际应用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明白,学习这门课是有用的。

2 优化课程教学体系,重点讲述课程的实用性内容

试验设计基本原理和方法和统计分析基本原理是环境研究法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些内容大部分是比较抽象和枯燥的,如果教师不注意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和针对性,很容易导致学生兴趣下降,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为了避免此情况的发生,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应突出重点和难点。在讲试验设计基本原理部分时,应该强调试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基本概念,如处理、水平、试验因素等,应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最终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和表达这些概念。生物试验设计部分内容繁多而零碎,这更要求教师要明确划分出重点难点,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讲统计分析部分时,教材或讲义中往往包含过多内容,这其中的很多内容平时是不常用到的,如统计假设检验中的百分数的假设检验、卡方检验、适应性检验,统计分析部分的拉丁方试验数据统计等,因此,对于这些内容,应该做适当删减,从而能够使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常用试验统计的基本原理。过分强调这些内容,一方面会使学生云里雾里,将各种数学原理交缠在一起,理不清思路,反而起到不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即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把这些数学原理都能够搞清楚,但如果以后很少用到这些数学模型,便会很快忘掉,教学效果也及其有限。而让学生牢牢记住几个常用的数学模型,就能够在以后的科研实践中拿来即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公式推导过程少讲,多讲统计分析的实际应用方法。让学生理解环境研究法中的数据原理是基础,而学习这门课的最终目的是实际应用。这门课中包含大量的复杂数学公式的推导,例如三因素方法分析各变异因素的划分、平方和的计算、方差的计算、自由度的计算、以及多重比较过程的复杂计算,裂区试验数据分析中的复杂计算等等,有些老师过分注重这些复杂公式的推导计算,不但学生觉得枯燥、难以理解,而且教师也常常一时思路混乱,出现讲述错误,教学效果可想而知。然而,及时把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讲好,意义又在哪里?目前各种试验统计都是通过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巨大的计算量交于电脑解决,人们只需要会分析统计结果就可以了,没有哪个人会把那些复杂的公式记住。因此,这些公式推导过程让学生大体知道来龙去脉即可,要把重点放在最后统计分析结果的解读上,让学生知道如何去看统计分析的结果,写论文的时候如何表述这些结果,这才是最贴合实际的内容。

(3)布置适当的课程作业,及时批改作业。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于环境研究法课程来说,只进行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通过作业来加深对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原理的理解和认识,因此,适量布置课堂作业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建议在试验设计、以及每一种统计分析的数学模型部分均布置课堂作业,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写试验设计的方案、应该基本的统计分析公式去计算、最后把数据分析结果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作业,并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在课堂上重点进行讲述,加深学生的理解。

3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重视实习环节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充分理解课堂内容是前提条件,因此,学生参与课堂环境应该在课程主要内容讲完后进行。可以让学生自己或者由教师选择一个微型试验,要求学生从选题依据、试验设计、试验实施、数据分析到最终结论,完成一个完整的试验过程。小组合作是让学生参与课堂的重要形式。合作学习被人们誉为“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发达国家普遍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引导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找那个,要让每个学生真正参与试验,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使参与面达到最大化,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完成试验选题和试验设计后,让每个研究小组派出代表以PPT的形式宣讲自己的试验设计,让其他同学提建议,一方面锻炼学生的科学表述能力,另一方面可根据大家的建议进一步完善试验方案。环境研究法课堂授课结束后,就进入实习环节,实习就是让学生将确定好的研究方案付诸实施,让学生亲身感受试验完整过程,同时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最后形成一份完整的实习报告,教师可对实习报告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通过这些环节,学生及掌握了理论知识,又能做到将其在实践中合理运用,必然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我们先来看看园林人到底都学了些什么。

作为一个“伪艺术生”,与艺术相关的课程当然得学了:立体构成、设计初步等。在大一期间,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绘画技能――要画得了石膏像,要拿得稳色彩关系,钢笔写生要伸手就来。作为大多数没有经过艺术熏陶的园林人来说,美术课真是个抽象派绘画艺术的集结地。

都学成这样了还不是艺术生?

当然不是。我们不是还要会“种花种树”么!相关的课程就包括了植物学、花卉学、树木学、植物栽培学、养护学等。上课期间,我们会跟着老师在校园里观察植物,捧着笔记本飞快地记录植物的名称、特点等,用心的同学还会拿照相机把它们拍下来。如果你刚好跟一位正在学植物学的园林朋友逛街,可能会出现以下对话。

“诶!你快看!”

“什么?打折吗?”

“那棵树是大王椰!我这周才认识的!”

“……”

我们偶尔还要给校园里的树木施个肥、嫁个接,埋几粒种子然后观察它们发芽、开花的周期,检查校园里的植物得了哪些病虫害……

你以为这就是全部?并没有,我们还要会“设计公园”不是?进入大二、大三之后,课程会逐渐深入,从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艺术、园林设计基础、园林建筑等,逐步学习到城市规划、城市绿地规划。其实,我们不仅会设计公园,还会设计城市居住区建筑的外环境,小到一个私人花园,大到一片区域。另外,还要学习怎样实现设计――园林工程;怎样介绍设计――园林文学及专业英语;怎样表达设计――制图软件CAD、PS、3d Max;针对不同地域的具体分析――气象学、生态学、地质学。我们甚至还要学习工程概预算、工程招标与投标等。

实践课程是园林学子最期待的课程,所谓“学以致用”,在实践课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习测量学的时候,我们会扛着各种测量仪器满校园地跑――测量各种数据、定位绘制地图等。当你在校园中看到一群拿着奇怪的仪器晃荡的学生,如果不是我们园林人,那就是建筑系的人了。我们也会利用假期去一些周边的公园进行测量。大三时的大实习是其他专业的孩子最羡慕的――我们当年考察的是苏州园林。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说:“哇,真爽!集体去旅游!”然而事实是我们在人群密集的热门景点里风雨无阻地做着各种观察测量工作、记录数据以及写生。

园林专业的课程相当繁杂,想要面面精通确实有些困难。学校会根据就业方向将课程分为植物方向和设计方向,选择园林专业的学生最好在大三之前就决定好自己的兴趣所在,有所侧重地选择课程。

关于园林专业的就业前景,根据国家的发展趋势来说是相当乐观的。我国正处于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的热潮中,园林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同时也面临了巨大挑战。我作为已经就业了的园林人,在此给园林专业的学生提出两点忠告。

一、要多看书。工作的时候能够给自己充电的时间少之又少,因为步入社会之后需要你投入精力的事情非常多。

二、要有个好的身体。设计行业的加班熬夜现象在我国还是相当普遍的,如果你想往设计方向发展,保持身体健康是关键。

园林VS 风景园林

这两个专业长得很像,经常被考生们混淆。

篇3

关键词:女大学生 专业 就业观

大学生就业观指的是大学生这一就业主体对就业目的、意义、方式等方面的根本意识和态度,这是由就业动机、就业定位、就业选择、就业途径及方式等多种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1]。近年来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快速上升,2012年应届毕业生将会达到680万,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女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就业问题尤其突出,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观本质上体现为女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的目标,带有女性思想、情感、心理、价值观等特点,具体表现在对就业标准、就业态度、就业动机、就业理想等方面有比较明确的看法和态度[2]。本研究通过调查不同专业类型女大学生的就业观,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为相关部门提供理论依据,帮助女大学生形成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0年浙江省高校在校的大二到大四的女大学生;无精神疾病;自愿参加。本组人员在年龄、文化程度、民族、文理科等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研究内容

包括面对压力女大学生所采取的态度,女大学生毕业后的选择及其就业倾向、目的、方向和态度等几个方面。

1.2.2自编调查问卷并施测

自制调查问卷并向研究对象发放,共发放问卷800份,收回有效问卷683份,有效回收率为85.38%。将其划分为艺术、人文学、医学、农学、理学、社会科学和其他等七种专业类型,专业类别组成是艺术类40人(5.9%);医学类161人(23.6%);理学93人(13.6%);农学18人(2.6%);社会科学198人(29.0%);人文学119人(17.4%);其他54人(7.9%)。

1.2.3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整理所得的数据采用Excel 2003进行分析和处理。

2.结果

2.1 不同专业类别女大学生面对压力采取的态度

(见表1)。

2.2女大学生的毕业选择与其所学专业类别的关系

(见表2)。

2.3女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与其所学专业类别的关系

(见表3)。

2.4女大学生的就业目的与其所选专业类别的关系

(见表4)。

2.5女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与其所选专业类别的关系

(见表5)。

3.讨论

3.1不同专业类别女大学生面对压力采取的态度

不同专业类别的女大学生当面临一定的压力时,所采取的态度存在差异。但55.8%的女大学生表示情绪容易波动,但可以调节。20.9%女大学生影响会很大,但不会自暴自弃。19.5%抗压能力很好,认为越有压力越有动力。而只有3.8%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自暴自弃,荒废学业、事业。其中,医学、理学专业的学生较其它专业的学生拥有较好的心态,即使受到压力的影响也具有更好的心理调节能力,而农业专业的同学虽不能很好地化压力为动力,但大多能调节好心态。艺术及人文专业的女大学生心理负担重,缺乏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心态更容易受压力的影响而变化,后者更易自暴自弃。因此,艺术类及人文专业的女大学生更需要学生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更好地调查好自己的心态,从容面对压力,正视现实。

3.2女大学生的毕业选择与专业类别的关系

毕业后,34.3%的女大学生会选择有固定收入的工作,27.1%为了更好择业会继续深造或去考公务员等,而毕业后不想就业(继续深造)、害怕就业(继续深造)、自主创业、暂不就业(找不到合适工作)和其他原因的均在4~10%不等。其中,医学专业女大学生较偏向于继续深造或考公务员,有明确的目标,这可能跟医学专业学生能很好地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有关。而农学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选择较少,较偏向有固定收入的职业。

3.3女大学生的就业倾向与专业类别的关系

调查发现,所学的专业类别不会影响女大学生的就业倾向,72.7%的女大学生就业会倾向于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和只要收入稳定,12.4%会听从家庭或他人的安排,14.9%倾向于其他方面,如锻炼自己的能力。研究中的就业倾向实际上是就业方式、就业根据,这些都是自身的原因,与自身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有关,为主观因素。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其所处的经济地位,对其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的形成和改变有决定性的影响。

3.4女大学生的就业目的与专业类别的关系

42.8%的女大学生就业是为了保障生活,36.5%是为了实现个人的价值,其余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等。其中,社会科学的女大学生多倾向于生活保障;医学专业学生倾向于生活保障及社会需求;理学专业学生倾向于为国家或地方的发展;艺术专业学生倾向于人际交往需求;人文专业学生倾向于社会需求;农学及其他专业女大学生倾向于实现个人价值。

3.5女大学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类别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61.4%的女大学生会选择稳定和自己有兴趣的工作,14.2%会跟自己的专业对口,14.6%没有特定的目标。其中,农学和艺术专业女大学生在就业方向上没有特定目标;医学专业学生寻求与自己专业对口、待遇好稳定的工作;社会科学及其他专业倾向于符合自己的兴趣,有发展空间。出现以上的情况,原因可能跟女大学生所学专业的科目、课程量、理论水平要求、生理及心理水平要求、就业范围和就业前景等有关[3]。

4.结论

女大学生选择的专业类别对自身的就业观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女大学生不仅要树立合理的就业观,也要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其就业期望多数趋向工作稳定或是个人有兴趣爱好的工作。越来越多的女大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这意味着她们对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更高追求,不过也反应出她们在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时表现出一定的退缩、胆怯心态和盲目的从众心理。女大学生要想在竞争中得到社会的承认,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学会正确面对困难压力与心理调适的方法,避免工作情绪化,保持自尊自立自强的姿态,并充分发扬自身共事能力强、语言能力好、办事细心的优势,更应该培养个人的进取、竞争、冒险精神和成才、成功、成就意识,主动积极地寻找机会锻炼自己,提高综合能力[2]。

参考文献:

[1]王兆珍.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4):176-177.

[2]韩新路.女大学生就业观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1,23(3):58-61.

[3]高妮妮.专业类型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

篇4

十大最好找工作的专业

1、医药专业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质量、品种、数量和医疗技术、医疗条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从行业整体发展的趋势来看,以高科技开发为依托的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将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2、同声传译专业

同声传译员被称为21世纪第一大紧缺人才”。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增多和奥运会带来的”会务商机”的涌现,需要越来越多的同声传译员。

3、水利专业

水利专业毕业生就业目前不大理想,各专业冷热不均。但水利事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好,随着三峡工程等一批大的水利工程上马,水利及其相关的一些专业需求量明显增加。由于水利与电力、环保等部门的联系比较紧密,因此也有很多人到系统外就业。

4、能源、交通专业

在国家”九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中,能源、交通行业占了很大比例,各大煤矿、油田、气田需要大量人才,这是吸纳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渠道。

5、建筑专业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亟需补充。近年来建筑类、土建类毕业生的社会需求量一直名列前几位,尤其是建筑学、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受欢迎。

6、外语专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会与年俱增,今后几年这类人才也会保持较高的需求量。非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

7、电子信息类专业

计算机、微电子、通信等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巨大,毕业生供不应求,10年内将持续走俏。特别是在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移动通信、电子消费品生产方面,以及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网络通信、网络保密研究、可视电话、图像传输、军事通信等领域,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8、农林类专业

这几年,农林类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不高。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需求量较小的有农学、桑学、茶学、植物等。

9、汽车维修专业

目前,国内维修企业的从业人员技术素质普遍偏低,总体的技术水平不能适应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我国目前技术工人队伍结构中,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仅为4:8:31:57,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为11:23:49:17,显然,我国中高级技术人才短缺情况十分严重。

10、外贸专业

这些年,外贸专业已远不如前几年热门。但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随着专业结构的调整,招生规模的控制,外贸人才供需不平衡的状况是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消除的。

就业率最高的十大专业毫无疑问,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门类的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平均水平。其中工学最高达到94.04%,这次农学排名相当靠前,排名第二位。

医学医药类专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药品、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医疗技术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老年医学的专业人才、看护人员、保健人员未来需求比较大,以高科技开发为依托的医药行业属于”朝阳产业”,将始终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医学医药类高端人才薪资水平是非常高的,靳东和白百合主演的《外科风云》说明这个专业医生不仅受社会尊重而且待遇也是非常好的。

建筑类相关专业:虽然现在房地产业有压力,但是建筑专业的人才一直供不应求,中高级人才十分缺乏,特别是公用建筑、民用建筑、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建筑、设计、策划等依旧供不应求。制造业更新换代急需补充新鲜血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需要专业人才。

外语类专业:随着我国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外语类人才需求十分可观,就业前景十分看好,除了英语外,日语、俄语、韩语、意大利语、德语、法语等专业十分看好。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需要小语种增多。拥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将更加吃香,杨幂和黄轩主演的《翻译官》就是这种综合知识,专业复合型的翻译官。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技术人才、加工制造业和机械设计行业等专业需求量大。

计算机专业:计算机专业平均起步的收入较高,尤其是技术类人才。该专业需求档次逐渐拉开,计算机层次相对较高的岗位,例如项目研究人员,能够胜任的人选依然不多,研究生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历练。几乎所有的大型公司或者企业都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尤其是沿海城市和珠三角地带。软件工程师和网络安全尤为突出。

农林类专业:国家对农业特别是畜牧业加大了扶植力度。比以往需要大量的农业畜牧业人才,农林类专业毕业的,到基层创业有天然的优越性。在农林类各专业中,社会需求量大小不一。目前需求较多的有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设计与制造、森林道路与桥梁、园林、林产化工等专业。

财会金融类专业:目前我国金融类人才中缺乏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精通外语、法律及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服务人才。财会金融专业的研究生正是这几类人才的后备军。

法学专业:从国家公务员招聘来看,政府部门对法学毕业生需求比较大。我国对该专业需求比较大。特别是涉外专业人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等每年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本科生不能完全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而法律硕士有非法律专业的背景,可以解决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和跨学科的问题。企业对法律特别重视,对法学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中国律师界更急需补充大量的高素质律师人才。殷桃主演的《人民检察官》就是法律专业领域的缩影。

师范类专业:从目前城市就业情况来看,师范类学生供求大体平衡,民办教育机构需求量比较大。在师范各类专业中,需求量大的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汉语言文学。特别是幼儿教育和小学学前教育高端教师需求量巨大,赵薇和佟大为主演的《虎爸虎妈》正说明了我们中国家庭对孩子教育的巨大的重视。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与希望,但另一方面也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心理冲突、心理压力成为现代青年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反而比同龄人更多。我国目前有在校高校大学生2000多万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与就业,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压力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时期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它是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相关的科学研究都表明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生理方面的身体不适,心理方面的消极情绪甚至行为方面的过激。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3年公布的大学生心理调查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9%。2004年7月4日的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0%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0%的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12.0%的大学生存在敌对情绪。由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文献回顾

压力是一个有多种内涵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中有不同定义的词语。1936年,“压力研究之父”,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HansSelye)首先将压力的概念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又于1956年将压力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并界定为令个体紧张的威胁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1]自此后,有关压力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同学者亦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压力的概念。

回顾1985年至2005年的西方文献后发现,这十几年当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西方文献所报告的校园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或来自于个人方面。主要的学习压力源有考试、竞争、时间、教师、课堂环境和就业等,主要的个人压力源有亲密关系、父母关系、经济问题、人际关系、居住条件、外表等。[2]这与我国的研究基本一致,我国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普遍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三个方面。我国著名学者樊富珉等人在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在校生活期间,个人前途、就业、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3]李虹等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测试,发现大学校园压力的主要类型为:学习烦扰、个人烦扰、消极生活事件。[4]

与大学生压力研究的数量相比,研究生压力的研究显得不够。张月娟等研究发现,研究生承受的主要压力是学习负担重、就业升学压力、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等。[5]陈江波研究发现,研究生压力由八个因子构成,即专业发展、论文要求、担忧未来、经济和相貌、人际孤单、学习任务等。[6]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类别的研究多集中在日常生活事件方面,认为日常生活事件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应激源,其中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前途、经济等问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事件。但是这些研究各自的概括、归类方式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研究结果不可比。[7]

也有很多学者对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做了比较研究,主要从年级、性别、专业、生源这四个方面研究了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性:

(1)从年级特点分析,大多数西方研究认为一年级大学生的压力最大。然而国内的研究结果却和西方的大相径庭,学者们各有所执,没有形成普遍观点。(2)从性别角度讲,西方的文献基本都认为女生的校园压力要高于男生。我国的研究则发现男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女生,但是在不同的压力源存在一定的差异。[8](3)从专业角度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压力方面有明显差别,理、工、医科大学生在学习、交往情感及总体压力感上高于文科大学生。[9](4)从生源角度分析,很多研究都显示农村学生的感到很有压力者超过城市学生;独生子女比起非独生女压力较小,应对方式也更健康。[10]

现有的关于压力应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比较多。不太严重的压力,大学生自己也能解决。但大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咨询的很少,如果遇到相对严重的压力事件,不去寻求专业援助是有害的。[11]目前对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方法与内容都比较单一,分类标准也不统一,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缺乏,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明显。

从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的概述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成统一观点,还需要学者们做更多更全面的研究与探讨。从研究视角上看,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三种学科介入,其中社会学的视角比较缺乏,研究多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托,停留在个体的微观层面,缺乏社会学角色理论、社会化理论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探析。从研究对象上看,现有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缺乏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对于大学校园中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层次群体的压力也缺乏探讨。本课题通过对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较研究来对现有研究作一个系统补充,以期完善现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心理压力在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一般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进而产生一种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本文采用刘克善的定义,心理压力是个体对一定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并且是压力源、压力感和压力反应三者共同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1]所以本研究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基本属性、心理压力的来源、压力感的大小、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应对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二)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选取的南京某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比较有代表性。

总体为该大学所有在校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以学历层次为分层属性,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分别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各层次样本由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第一阶段,以学校的宿舍楼名单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住宿区分别抽取5幢宿舍楼;第二阶段,以每幢宿舍楼的所有宿舍名单位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宿舍;第三阶段,进入每个宿舍,以床号为1、3的两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2.访谈法

本研究将另外采取访谈法,选取10个个案,本科生研究生分别5名,以了解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压力上的异同。

(三)资料分析方法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1.5软件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2.个案编码分析

本研究采用编码法对10个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组为学生学历层次编码,本科生用“B”表示,研究生用“Y”表示;第二组为个案编码,用“个案”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第三组为话题的编码,每个问题分别用Q1、Q2、Q3等表示。

例:“B-C1-Q1”表示某本科生(B)个案1(C1)对问题1(Q1)的陈述或看法。

(四)实施过程

本研究在收集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的相关资料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以南京市某高校所有在校大学生为总体,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个案的被研究者是问卷被调查者中的10位大学生。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在调查的197名大学生中,本科生100人,研究生97人,本科生中大一学生12人,大二学生37人,大三学生43人,大四学生8人;男生91人(占46.2%),女生106人(53.8%);文史类66人(33.5%),大农类89人(45.2%),管理类42人(21.3%)。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

(一)总体状况

1.心理压力的大小

表2目前的心理压力大小

频数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

压力比较大

一般

压力很小

完全没有压力

从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有9名同学感觉“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87名同学感觉“压力比较大”,压力感较大的同学比例(48.8%)接近一半,这说明现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的状况都具有相似性,只有极少数学生(3.5%)认为自己压力很小或者完全没有压力。调查结果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学生已成为新的心理高压人群。

2.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按顺序依次为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33.7%)、学业问题(23.3%)、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8.8%)、家庭与经济问题(12.5%)、异往问题(7.4%)、其他(4.4%)。

其中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是当今大学生的三项主要来源。

表3心理压力来源频次分布表

选择次数选择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

学业问题13323.3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0718.8

异往问题427.4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19233.7

家庭与经济问题7112.5

其他问题254.4

总计570100.0

从表4可以看出,67.0%的学生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前途问题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压力,这和许多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相吻合的。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心理压力来源方面有很大的趋同性,但是两群体又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我们从表4中发现,78.4%的研究生都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列为最主要的心理来源,而本科生的比例是56.0%,研究生中把前途就业问题当成最大心理压力来源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本人认为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群体中有相当多的人当初选择读研这条路时,是为了逃避大四的就业压力,在短短两三年的读研期间,他们不得不考虑出路问题,因为无处可逃,读完研仍需面对毕业就业问题。在处于第二位的学业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9.7%)中的选择比例低于本科生(31.3%),在第三位的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5.9%)的比例更是明显低于本科生(40.8%),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增加,个体逐渐成熟,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适应性逐渐增强,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少的人会为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烦恼。

表4本科生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前三项排名

第一位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第二位

学业问题第三位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

3.具体压力事件的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经统计,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压力均值约为1.76(在0-5分范围内),本科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89,研究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61。总的来说,本科生的压力感要大于研究生。在所列出的18项具体压力事件中,“亲人过世”带来的压力感(3.38)是最大的。死亡给人的感觉都是灰暗的、悲伤的、消极的,大学生正处于生命的黄金岁月,面对亲人过世这样的事件一时总无法接受,有的人甚至长期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给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类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尤其大,大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往往会因措手不及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人生事件的心理预期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理智对待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除此,专业的就业前景(2.89)、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3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6)、人生的意义(2.09)这几项的压力感都相对较大。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4)、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20)等都产生相对较小的压力感。

社交与人际关系虽然是大学生主要心理压力来源之一,但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下列出的几个具体事件产生的压力感并不是很高。而通常被认为是一大突出问题的异往问题带来的压力感也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随着当今大学生的观念日益开放,已普遍抛弃了过去封建保守的思想观念,能正确看待异往,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异往问题。关于大学生恋爱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种恋爱动机下,尝试恋爱的情况越来越多,受挫成为普遍现象,即使有压力,也只是阶段性的,大多能理性对待。但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异往引发的高压力感仍是不能忽视的。

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异往问题下列出的几项具体事件中,研究生的总体压力均值都小于本科生,这说明研究生在这些事项上感到的压力要小于本科生。

表5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具体事件本科生研究生总体

学业问题期末考试1.900.851.38

英语四六级2.221.391.81

考研1.921.241.58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与同学朋友的相处1.200.801.01

与宿舍成员的相处1.080.690.89

与老师辅导员的相处1.170.941.06

异往问题失恋1.551.381.47

暗恋1.230.781.01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专业的就业前景2.773.012.89

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22.962.94

家庭与经济问题家庭经济状况1.511.631.57

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472.222.35

其他问题亲人过世3.293.503.38

丢失财物1.491.031.27

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61.121.14

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371.031.20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42.582.56

人生的意义2.311.862.09

事实上,访谈的内容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

“现在当然有压力啊,最大就是学业啊。我们课多得要死,痛苦啊。还有就是宿舍人际关系。上学期还好了,但这学期开始老有一些摩擦,很烦人的。”(B—C1—Q2)

“学业压力挺大的,考研的时候感到压力最大,这是我整个大学阶段最难熬的一段时间”(B—C4—Q2)

“有压力,但是不是特别大,和本科时候比没很大变化,现在主要是就业方面的压力。前途未卜的感觉。学业方面比本科时还轻松一些,没什么压力。”(Y—C7—Q2)

“人际方面也有些,不过是很轻微的,有些小摩擦一两天就没事的。”(Y—C8—Q2)

研究生在学业和人际方面的心态明显比本科生从容。

但是在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方面,研究生感到的压力就要大于本科生了。

“就业压力挺大的,当初是保送上的研究生,觉得读个硕士挺不错的,但是农业院校的农科专业就业前景渺茫,怎么能不担心。”(Y—C10—Q3)

“压力肯定是有的,还比较大,还有一年研究生也要毕业了,不知道何去何从,看当初的同学现在混得已经很不错了,自己还一无所有……”(Y—C8—Q3)

(二)大学生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

通过对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和身体反应的调查,我们发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在这方面的差异不大,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经常出现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有:头痛、头昏、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胃口不好、烦躁、焦虑、感到孤独苦闷、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大多数学生因压力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处于轻度及轻度以下水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到了中度甚至偏重、严重水平。这说明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还是较强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了那些少数。

表6面对压力的主要身心表现频次分布表(%)

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

头痛、头昏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38.148.210.22.01.5

健忘,记忆力下降27.457.910.73.01.0

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31.540.117.37.63.6

肠胃不适,感到恶心、胃口不好44.237.113.74.11.0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34.043.714.25.62.5

感到孤独苦闷32.042.618.83.03.6

烦躁、焦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32.042.618.83.03.6

对事物提不起兴趣21.353.816.25.63.0

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38.643.111.75.61.0

篇6

关键词:心理资本 就业力 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回顾

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 2013年5月24日数据显示“浙江26.7万大学生,目前仅两成签约”。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学生就业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学者们也积极探讨促进就业的良策,如黄敬宝(2009)提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就业力;曾湘泉也认为,提升就业能力有助于解决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由知识、技能、思维、心理、个性、态度等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构成的能力。近年来,心理、个性、态度等因素备受用人单位的关注,且很多大学生所谓的就业能力不足,恰恰与这些因素有关。现有关于提升就业力的相关文献也多从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心理干预、心理疏导等视角予以探讨,这些研究更多关注大学生的消极心理因素。

21世纪以来,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学者研究的新思路。Seligman(2002)将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资本的范畴。Luthans(2005) 将心理资本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学者们也积极探索心理资本与就业力的关系,如关注自我效能对就业力的影响(毕景艳等,2007;张云仙,2010);关注韧性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金灿,2008)。现有文献尝试构建心理资本与就业力的关系,但较多文献倾向研究心理资本单个维度的作用。对心理资本作为整体构念的作用还未有深入探讨。因此,本研究拟从积极心理资本视角探讨影响就业力的因素,深入分析心理资本各维度及心理资本整体构念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浙江省某高校为例,该高校覆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等诸多学科门类。鉴于其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基于该校的抽样调查也具备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以全日制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320份,有效问卷294份。男生172人(58.5%),女生122人(41.5%);大一年级的98人(33.3%),大二的60人(20.4%),大三54人(18.4%),大四82人(27.9%);所调查同学中各学院均有分布,且基本与学院规模成比例;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比例达到57.1%,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占42.9%;而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同学有170人,多于未参加过社会实践的124人。

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测量借鉴了luthans等(2008)的心理资本量表,涉及自我效能、乐观、希望、韧性等4个维度24个题项。大学生就业力的测量,借鉴了何昭红、吕兆华等(2012)编制的《大学生就业力自评量表》,涉及实践能力、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就业自信心、自我发展能力等5个维度25个题项。

三、大学生心理资本和就业力数据分析

1.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心理资本总量表的信度为0.929,KMO值为0.911;就业力总量表的信度为0.867,KMO值为0.875,量表信度均为良好。各变量均值、标准差与相关性见表1。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的平均值分别是:2.6(SD=0.70)、2.49(SD=0.69)、2.49(SD=0.78)、2.45(SD=0.74);说明所调查浙江某大学学生的积极心理状态水平都在中等以上(鉴于量表设计时,1代表非常同意,2代表同意,3代表一般,4代表不同意,5代表非常不同意,因此均值数值较低,但反映了心理资本、就业力及各维度的均值都在平均水平以上。此外表1中年级与心理资本及就业力的负相关关系也缘于此。)。

大学生的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四种积极心理状态及心理资本,都与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就业自信心、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之间为显著正相关。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

变量 均值 标准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性别 0.42 0.49

2.年级 2.44 1.19 -0.33*

3.专业类别 2.66 1.44 0.21* -0.32*

4.心理资本 2.51 0.65 0.1 -0.1 0.01

5.自我效能 2.6 0.7 0.04 -0.05 -0.05 0.80*

6.韧性 2.49 0.69 0.07 -0.06 -0.03 0.73* 0.52*

7.希望 2.49 0.78 0.11 -0.14 0.1 0.71* 0.41* 0.37*

8.乐观 2.45 0.74 0.16 -0.14 0.02 0.78* 0.43* 0.54* 0.45*

9.就业力 2.24 0.39 0.05 -0.18* 0.07 0.67* 0.37* 0.42* 0.44* 0.34*

10.自我发展能力 2.07 0.55 0.1 -0.22* 0.15* 0.60* 0.50* 0.37* 0.25* 0.35* 0.82*

11.人际沟通能力 2.39 0.46 0.07 -0.1 0.05 0.50* 0.43* 0.25* 0.33* 0.25* 0.73* 0.48*

12.就业自信心 2.42 0.46 0.02 -0.15* -0.04 0.40* 0.37* 0.23* 0.35* 0.30* 0.68* 0.40* 0.52*

13.实践能力 1.72 0.43 -0.01 -0.13* 0.08 0.55* 0.46* 0.42* 0.34* 0.47* 0.78* 0.37* 0.36* 0.34*

14.适应能力 2.24 0.56 0.03 -0.1 0.03 0.57* 0.49* 0.52* 0.33* 0.33* 0.86* 0.33* 0.55* 0.43* 0.46*

注:*p

2.心理资本对就业力的回归分析

表2列出了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四种积极心理状态及心理资本整体构念对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就业自信心、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及整体就业力的回归分析结果。在控制了性别、年级、专业类别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回归效应后,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对他们的实践能力(β=0.30, p

表2 心理资本各维度及整体构念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回归分析

变量 实践能力 适应能力 人际沟通能力 就业自信心 自我发展能力 就业力

第一步:控制变量

性别 -0.06 -0.01 0.04 -0.02 0.02 -0.01

年级 -0.13 -0.1 -0.08 0.21* 0.18* 0.18*

专业类别 0.04 -0.01 0.01 -0.12 0.08 0.3

Adjusted R2 0.01 0.01 0.01 0.02 0.04 0.02

F 1.22 0.55 0.66 2.26 3.39 1.99

第二步:主效应

自我效能 0.30** 0.24** 0.38** 0.33** 0.20* 0.21*

希望 0.36** 0.24** 0.22** 0.21* 0.24* 0.25*

乐观 0.24** 0.22** 0.44** 0.42** 0.19* 0.32**

韧性 0.27** 0.24** 0.27** 0.28** 0.28* 0.37**

Adjusted R2 0.26 0.3 0.27 0.18 0.34 0.43

F 20.86** 21.77** 17.11** 11.01** 25.61* 38.28**

第三步:主效应

心理资本 0.55** 0.57** 0.50** 0.40** 0.60* 0.67**

Adjusted R2 0.3 0.32 0.25 0.15 0.35 0.45

F 78.27** 87.07** 60.73** 34.25** 100.56* 149.96**

注:表中的回归系数为标准化值. *p

第一步,仅考虑控制变量对各因变量的回归效应;第二步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的回归分析,仅将控制变量和心理资本四个维度纳入回归方程;第三步心理资本的回归分析,仅将控制变量和心理资本整体构念纳入回归方程。

四、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韧性四种积极心理状态及心理资本,都与他们的就业能力显著正相关。且心理资本作为整体构念比心理资本各维度对就业力有更强的解释力。在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本研究给当代的大学教育和学生的就业力提升以重要启示。高等教育在进行传统大学教育的同时,还应在教育教学和实践环节重视大学生心理资本开发,以全面、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力,更好地体现高等教育的价值。

1.给予成功体验,提高自我效能

开发自我效能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大学生反复体验成功。虽然成功并不等同于自我效能,但成功有助于加强个体的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具体方法包括:其一,制定合理的教学与实践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将目标和计划细化、落实到相应课程中。增强学生对相应课程设计的认同,进而实现在学习和实践目标的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自我效能。此外,还应积极探索建立第二课堂活动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增加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从而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应对未来挑战的信心。其二,树立学习榜样。直接的成功体验通常不容易获得,为他们提供替代学习与模仿的机会,让大学生有一定的反思时间,同样可以帮助他们获得自我效能感。在校园里,以表彰“五四优秀青年”等各种活动为契机,宣扬优秀学子的典型案例并号召开展向优秀学子学习的活动,适当地向他们灌输“别人做得到的,我也可以做到”的理念,可以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心。其三是,给予积极的反馈。给予积极的反馈对于大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成功的体验。对优秀的个人事迹给予及时的表彰、反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自我效能。

2.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提高希望水平

其一,可通过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教育,帮助确立自我同一性,正确地认识自我。其二,通过开设针对性的职业生涯发展及就业指导等课程让大学生明确“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在自我意识教育的基础上,指导大学生对自身的各方面知识和能力进行客观地分析,认识自己的知识、能力、兴趣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之间的差异,以及与自身职业目标之间的差异。从而对自己的就业期望与就业观念进行适当的调整,帮助他们确立一个合理且具有明确的个人意义的职业目标。

3.帮助树立积极认知,有效开发乐观

开发乐观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学会包容过去;二是学会珍惜现在;三是寻找未来的机会,并采取积极正向的态度来应对。通过覆盖全校的多种宣传刊物,充实以乐观为导向的文章、案例等,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认知及乐观心态。

4.增强应对挫折能力,提高韧性水平

坚韧性是一种动态的、具有延展性的和可开发的心理资本。高校应重视大学生负面情绪的疏导,增强应对挫折能力,提高韧性水平。具体做法包括:其一,重视学校大学生心理辅导站的建设,建立成熟的大学生心理预警和平衡机制,确保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得到及时的干预;其二,加大心理中心的宣传力度,使大学生在遇到困扰时能积极主动地寻求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避免心理困扰不断积累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其三,将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设为必修课,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使大学生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教会大学生储蓄积极情绪、消解消极情绪的方法,引导大学生在遇到困扰时能积极地寻求帮助,进而提升心理资本。

综上所述,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力具有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中的自我效能、韧性、希望和乐观四个维度均与大学生就业力的总体和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对提高其就业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尽管本研究所调查的对象是浙江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但研究结论和管理启示对其他高校仍具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曾湘泉,牛玲.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战略[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4):29-31

[2]Luthans F, Avolio B J, Walumbwa F O, and Li W.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f Chinese worker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2005(1):247-269

[3]毕景艳,应三潮.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新途径——自我效能培养[J].中国人才,2007(21):74-75

[4]张云仙.高职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4):16-17

[5]金灿.培养大学生心理韧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J].中国西部科技,2008(35):59

篇7

关键词:美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009年11月,作为国家示范教学实验中心建设工作的一部分,国内高校计算机教学单位组团,对美国中部几所大学的计算机教育情况进行了考察。本文对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和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和美国大学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指导方针进行介绍和探讨。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UIUC)成立于1867年,学科专业设置齐全,共有近200个专业,最好的学科是工程和商科,还有农学院、法学院、教育学院、航空学院、工程学院、通信学院、兽医学院、艺术学院、劳资关

系学院、企业管理学院、社会研究学院、人类学院、化学和化工学院、人文和家庭研究学院、应用科学生命学院、哲学和理学院等20多所学院[1]。

UIUC的计算机科学系创建于1972年,经历30多年的发展,一直雄居全美前5名,仅次于Stanford、Berkeley、MIT和CMU[1]。UIUC的计算机科学(CS,Computer Science)课程体系规划基本成形于1986年,并在此后的20多年间不断完善。目前有57位教员(Faculty)[2],承担着全部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CS本科课程设置特点为广、深结合,理论、实践结合。课程覆盖计算机理论、设计和应用等领域[3]。

伊利诺伊理工学院(IIT)始创于1890年,坐落于芝加哥,是一所同时重视科学和工程学的学府,是美国知名的三大理工院校之一,下设7个学院和1个研究中心,即阿默工程学院(Armour College of Engineering)、芝加哥肯特法学院(Chicago-Kent College of Law)、建筑学院、文理学院、设计学院、心理学院、斯图尔特商学院(Stuart School of Business)和职业发展中心[4]。IIT的CS系目前有16位教员,承担着计算机本科教学和科研工作。

1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的特点

分类的计算机基础课是美国大学基础教学的主要特色,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基础课分别面向计算机专业、理工科专业和非理工专业。其中,根据美国本科教育的特点,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有非常显著的针对性。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设计也很耐人寻味。

美国的计算机基础课一般有两门,在UIUC分别是CS100 Freshman Orientation(新生指导,1学分)和CS 125 Intro to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导论,4学分) [5]。在IIT分别是CS100 Introduction to Professions (职业生涯介绍,2学分)和CS201- Accelerated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 Science(简明计算机科学导论,4学分)[6]。

面向新生开设的CS100类课程不仅课时较少,内容也比较简单,在国内高校中较为少见。例如,IIT的CS100课程“作为一种(从事计算机)科学和工程职业介绍,阐述应用(计算机)工程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跨学科和国际化解决问题并需要评估计算、金融和社会制约因素下的解决方案[7]。”学习目标定位在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科学基本概念,包括计算历史、二进制计算/逻辑/程序转换、算法、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等;展示使用伪代码解决基本问题,如排序和递归;与计算机科学职业生涯有关的职业操守(ACM Ethics Code);利用图书馆资源研究和撰写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论文;创建并进行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教学演示或计算机科学技术销售演示[7]。”

这类课程在美国大学是非常有意义的。许多选择计算机为职业方向的本科新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和职业生涯并没有真正了解,而这门课程就可以帮助这些学生了解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然后再作决定。不少学生学完这门课后,发现现实与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就可以尽快转到其他专业。另一种情况则相反,一些没有专业方向的本科生(美国大学允许大学生没有专业方向,但需要辅修若干小专业)在选修了这门课程后,可能将计算机作为自己的主修或辅修专业。

UIUC的CS125计算机科学导论是以Java语言为主的编程入门课,涵盖了一些算法的内容,介绍与解决计算问题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此外还有与之配套的实验课[2],拟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第一门课程。该课程与我们国内多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第一门计算机课程有共同之处。

2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指导方针

美国大学的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的指导方针出自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1999年出版的报告《Being Fluent with Information Technology》[8]。在报告中,该委员会将现代高等教育中受教育者的计算机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别定义为智力性能力、信息技术的概念和信息技术技能3个方面,每个方面包含10项内容,共30项。

这3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如下:

1)Intellectual capabilities(智力性能力,指在复杂和支撑性环境中应用信息技术)。

(1)Engage in sustained reasoning(持续运用推理能力)。

(2)Manage complexity(管理复杂性)。

(3)Test a solution(测试解决方案)。

(4)Manage problems in faulty solutions(在失败的解决方案中寻找并解决问题)。

(5)Organize and navigate information structures and evaluate information(组织和导出信息结构并评估信息)。

(6)Collaborate(合作)。

(7)Communicate to other audiences(与他人沟通)。

(8)Expect the unexpected(准备好应对预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况)。

(9)Anticipate changing technologies(预见技术的变化)。

(10)Thinking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ly (关于信息技术的抽象思维)。

2)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cepts(信息技术的概念)。

(1)Computers(计算机)。

(2)Information systems(信息系统)。

(3)Networks(网络)。

(4)Digital representations of information(信息的数字化表达)。

篇8

不同的方向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包含普通金融专业的全部核心课程之外,再加设了与专业方向相关的核心专业方向课程,在培养“通才”的基础上多了“专才”的菇码,这种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建设,在拓宽就业渠道的同时增强了专业核心竞争力。而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大都以系为单位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只是作为普通专业而不分具体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也只能是最基础的专业课程,学生普遍反映只学了皮毛,期望能更深人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课程。

1.1专业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科研与教学不能有效衔接

金融学是一门集理论、实务、技能于一体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然而农业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大部分是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没有任何在金融机构的工作经历。另外,由于金融学博士相对比较稀缺,但高校门槛友都要博士学位,因此农业院校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原专业并不是金融专业,甚至也不是相近的专业。其他专业对口的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却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应用性强的课程,只能是照本宣科或泛泛而谈。农业院校的课题大都属“农口”,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和平台的缺乏,几乎没有纯金融的课题,参考大部分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基本都围绕农业经济和农村金融方面,结果就是科研脱离教学,不能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也不能及时将学科最前沿的研究反馈给学生。

1.2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

实践教学包括三部分,实验教学、基地实习和毕业设计。农业院校基本上都建设了金融模拟实验室,但硬件因缺少投人普遍存在服务器落后,计算机老化的现象。就软件来看,证券投资分析软件比较成熟,但要购买相关的实时资讯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花费,很多院校为了节省经费就采取压缩实验学时的办法。而商业银行和保险等相关软件虽有产品,但其开发还处于摸索阶段。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殊性,保密性比较强,实习单位接收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接收也不会对实习生进行业务操作的培训,更不会让学生亲自上岗操作。金融学专业虽为农业院校的非核心专业,但招生人数却远远高于其核心专业,因此在毕业实习阶段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只能由非金融专业的教师作为其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这就造成“学”与“用”不相匹配,学生用四年的时间学习金融,而最终完成的毕业论文却是非金融领域,这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就业。

1.3学生对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证种类很多,有证券、银行、期货、基金销售(主要针对银行)、保险等。以下是笔者对某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2009级学生已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调研结果。学生对资格证的重要性并不陌生,但从考取结果来看,学生并不偏好跟自己专业联系更为紧密的资格证。其中,81%的学生认为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该行业工资水平较低,从业难度大。而事实上,金融行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已连续几年跃居全国第一的高位。金融业平均工资水平除了2006年稍低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外,一直领先于其他行业。还有96%的学生认为考取会计从业资格对以后的就业更有帮助;另外,少数学生对金融专业不感兴趣。从生源角度看,农业院校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更高,平时接触金融有关方面的机会较少,甚至学了《证券投资学》后还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股票和基金,所以会有部分学生对金融业完全不感兴趣。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除了金融理论和专业实践之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尤其是农业院校更应如此。

2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1重建具有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特色的培养方案

2.1.1增设农村金融的相关课程

自2005年世界银行扶贫协商小组(cGAP)提出了普惠金融体系的内涵后,农村金融受到了空前的关注,市场也函需农村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但只有中国农业大学等少数院校在金融学硕士培养阶段设有农村金融方向,开设了相关的农村金融课程。一方面有农村金融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建议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阶段就开设农村金融相关课程。例如,取消以往为了体现农业院校特色而开设的《农学概论》、《畜牧学概论》,取而代之的可以是《农村金融理论与政策》、《小额信贷》、《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和《合作金融》等课程。

2•1•2细化金融学专业方向

综合类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面向“大金融”培养高层次的理论型、国际型人才,而农业院校则应该扬长避短,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了解到国内高等院校对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虽然没有太大的差别,但在实际的课程设置中,综合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已经考虑到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将金融学专业方向进行细化,着力培养专业人才,而农业院校则远远滞后于其他高校。建议农业院校在结合自身条件的情况下,除了设置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专业方向以外,更应该增设农村金融方向,体现办学特色,为农村金融机构培养应用型人才。

2.2注重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培养

农业院校应积极创造机会,定期安排教师到相关金融机构实习、进修,还可以聘请金融机构的员工作为兼职教师,提高金融实践教学水平。另外还要加强与其他院校金融学专业之间的合作,定期选拔骨干教师到国外或国内知名院校访学进修,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科研带动教学,形成良性循环。逐步形成一支既懂理论,又懂实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2.3对现有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2.3.1建立全真实验教学体系

全真实验教学体系即创建全真实的职业环境,以帮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亲身实践的一种教学方式。例如可以将实验室改造为银行营业大厅、券商柜台等等,学生可以分批、分角色体验不同的职业分工,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要注意金融实验的时间安排,证券投资分析类的实验由于要使用实时行情来进行分析,所以该实验安排就要跟证券交易所的开市时间一致。最后,农业院校还应在考虑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实验室对外开放和资源共享。

2.3.2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真正实现“岗位实习”

由于金融行业的保密性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难度就比较大。农业院校应当聘请已在金融部门担任领导的校友兼任客座教授,充分利用这样的人脉优势,与金融部门共建实习基地。可以尝试职工传授学生专业技能,学生传授职工专业理论,学校与金融单位之间建立起互利双赢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实习基地的稳定性。

2.3.3尝试改变毕业实习的考核方式

农业院校目前的毕业实习考核方式主要是撰写毕业论文。既然农业院校金融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和服务于农村金融的专业人才,不如尝试取消毕业论文,而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实习项目撰写实习报告更为可行。

2.4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金融学专业不仅应该是专业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应该是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建议大一、大二不分专业方向,共同学习金融专业的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大三再按照学生的爱好、专长进行个性化培养,帮助学生设计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其次,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请金融业的成功人士为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专题讲座,以自身的真实经历感染学生。再次,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列人人才培养方案。

2.5积极引导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

篇9

关键词:会计专业 双学位 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许多国家都把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作为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为了迎合现阶段对具有交叉学科知识结构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高等学校把双学位人才培养列入重要的本科教学内容。

一、双学位教育定位及各国状况

双学位教育是指全日制普通本科学生在修读本专业的同时,修读了另一学科门类所属的专业规定的学位课程,取得相应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得另外一个学科专业的学士学位的教育形式。在本科教育中,双学位教育作为跨学科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突破本学科领域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思路得以扩展和发散,从而实现思维方式的创新和突破。

美国高等教育最早兴起了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开设文理交叉、理工交叉的综合性质课程,如杜克大学的“交叉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伦理研究”等方面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跨越时间或空间、国界之内或国界之外识别文化和文化差异的技能。英国发表的《高等教育的框架》和《2l世纪的教育和训练》等教育白皮书,提出高等教育要从注重人文教育转向重视现代科技教育,从重视专业人才培养转向综合教育和跨学科培养,如牛津大学课程三分之一都是由两种以上科目结合而成,如“哲学与数学”、“经济学与工程科学”、“生理学与哲学”课等。1985年我国《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和双学位制”,为双学位本科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办学依据,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选修、双学位、主辅修等多种教育形式,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目前双学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校普遍现象。

二、我国高校会计专业双学位的实践探索

会计作为工商管理学科中的重要专业,目的在于为社会输送理论基础扎实且实践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其适用性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就业前景,更是成为各个高校学生进行双学位专业的首选。各个学校就培养要求、学分要求以及课程设置等出台了相应培养方案,如表1所示。

三、关于双学位及会计专业双学位研究状况

从国外来看,哥伦比亚大学伍德沃思(R.S.Woodwoh)1926年提出了双学位(跨学科)概念,但直至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深入理论探讨和精细实验分析的文献,国内近十年才开始展开了双学位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关于双学位教育必要性的研究。Batson ela1(2002)指出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双学位教育能更好地提供满足企业和社会需要的毕业生;Batson et a1(2002),North(2005)指出大学应至少在两个学科间发展技能并在学习之间进行切换,双学位学生能够以更灵活的方式去适应他们的技能和知识。国内学者也指出双学位跨学科已成为我国高校培养人才趋势,双学位教育是教育的一次实质性改革(卢晓东,2003;徐体高,2004)。 第二,关于双学位的界定与属性研究。双学位是指在校本科学生在修读主修专业获取学士学位的同时,又修读其他学科门类专业而获取的学位(高艳芳,2005;谭家健,2007;叶双、曾志新,2008)。双学位教育应定位于独立于普通本科教育,并综合考虑人才培养、就业能力和学科渗透融合等多方面的教育模式(张彦丽,2008),会计双学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应用研究型、高素质、能力强的专业人才(赵宏杰、2010)。第三,关于双学位本科教育做法、存在问题与采取措施研究。Russell(2005)、Boucher et a1(2004)指出由于大学学科间明显的差异,跨学科教育可能会存在结构和文化障碍;针对我国高校的双学位,学者们提出目前高校还存在着缺乏灵活的学制、学分制、选课制、导师制等制度保障(龙艳,2009),同时国家也存在着缺乏专门机构进行审核及缺乏明确的国家政策(朱红,2007;丁峰,2012);针对管理方面的问题,吴亚男(2010)、杨宗仁(2011)等从明确政策、健全质量监控机制、指导教育学生、加强培养方案研究等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关于会计学双学位,余兴无(2008)、邵军(2010)、徐伟航(2012)分别就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点进行了比较,指出了我国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赵洪杰(2010)从引进兼职教师、完善会计学专业实验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发展会计学双学位的建议。

四、高校会计学双学位发展和研究现状述评

现有研究和各个高校实践为会计学双学位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就目前实践和双学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尚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从高校实践发展角度来看,会计学双学位教育模式趋同化严重,尚未体现出差异化特征。从本文八所学校的培养现状来看,在培养要求上都定位于能在企事业单位、各级政府部门、学校及相关研究机构从事会计实务操作和会计管理工作以及从事会计专业教学、科研工作的经济管理专门人才,而且开设的课程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只是在学分上有所差异。实际上,不同类型学校的学科类型有较大的差异性,学科背景不同,在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上应体现出差异性,如山东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3大学科门类,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作为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的高等学校,学校战略定位的差异化导致了其学生学科背景和知识结构等不同,差异化定位的学校应体现出不同的会计双学位培养特征,但目前在各个高校还没有进行培养方案的差异化和细致化的设置。

(二)从理论研究角度来看,会计学双学位教育研究还缺乏多样化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非系统性问题。一方面,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规范研究方面,缺乏必要的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关注的问题是客观事物“应当是什么”的规定和陈述,与价值有关,目前研究对会计双学位教育持肯定态度,在满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尚缺乏关于会计双学位目前高校状况的系统化实证的研究,尤其是要证实或证伪会计学双学位对于学生就业、素质提高等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说”,目前尚无定量化的研究;另一方面,目前研究只局限在培养目标等单一方面的研究,尚缺乏从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机制等各个环节的全方位的系统化研究,如会计学教学模式应体现出会计作为应用型的特征,教学过程中研讨式教学、移动课程、抛锚式等教学模式的设计等,另外关于会计双学位的保障机制教学管理研究,就应从课堂教学环节、实践性教学环节、考试环节、毕业论文环节等各个教学环节加强质量管理和监督,才能保证双学位培养的整体质量效果,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都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注:本文系2012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182)

参考文献:

1.(美) Patricia L.Roberts,Richard D. Kellough 等著.跨学科主题单元教学指南[D].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龙艳.大学辅修专业实践的个案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3.徐体高.试论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 :144-145.

4.赵洪杰.会计学双学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管理观察,2010,(11):118-119.

5.朱红.双学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教学建设与改革,2006,(2):40-41.

6.丁峰.双学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管理观察,2012,(11):79-79.

7.余兴无.中外会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4):170-173.

8.杨宗仁.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J].江苏高教,2011,(3):102-106.

9.徐伟航等.中外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商业经济,2012,(4):115-118.

篇10

关键词:学术型;专业型;全日制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95-02

我国研究生教育过去一直以学术型的研究生教育为主,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2009年设置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现在增设的专业型全日制研究生的比例只占10%左右,用来与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的人数保持一致。为适应社会各层次对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在继续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同时,开始培养专业型研究生。我们认为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硕士研究生是必需的一项举措,应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要求,来设立不同的课程体系,不同的教学实践体系,完成不同模式的培养,从而真正满足不同的需求,培养不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

一、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侧重理论和学术研究方面,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培养的是现在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主要是侧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以专业实践能力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是专业型的学位。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型学位体现对理论和实践各有偏重,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学术型的硕士培养的是科研能力,专业型的硕士培养的人才突出的是实际动手能力,应该说从设立这2种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初衷来讲,可以满足经济发展各层次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使得各个层次的人才学有所用,从实际出发,培养人才。专业学位的设置满足了很多应用学科的人才培养需求,同时对学术型学位的设置做一补充,也为在实际工作中,有企业应用背景的在职人员提供了对口的专业技能培养的途径,多方位,多层次培养人才,成为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议题。

二、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教育情况

学术型学位的研究生录取分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招生,此类生源按国家规定享受免学费待遇;若录取为国家计划外(委托培养、自筹经费)的硕士生,须缴纳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不同专业有所不同。对于自筹经费生、特困生等考生可通过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者商业贷款缓解学费的压力。学术型研究生的入学统一考试(统考),完全是严进宽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不需要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凡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生、高职高专毕业生、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等都可以报考。由于是全日制正规大学硕士毕业,拥有学历、学位双证,因此社会对这样的毕业生的认可度很高,但企业在招聘时也会发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弱点:理论知识雄厚,但实践经验不足。专业学位与学术性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部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要求报考者有一定年限的工作经历,如: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中的项目管理、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体育硕士中的竞赛组织等。除以上专业其它专业应届生均可报名。全日制专业硕士从2010年开始基本跟全日制学术型硕士一样,录取为国家计划内(非定向、定向)和国家计划外的硕士生,收费和学术型研究生是一致的。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性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全日制学术型和专业型的招生考试只有年初的“统考”,而统考以外的专业考试则由各招生单位自行命题、阅卷。全日制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都颁发学历证书和毕业证书。从学制来说,专业硕士一般只要求2年即可毕业,其中包含不少于半年的实习期,重视操作能力;而学术型基本上以学习理论为主,学制一般为3年。如何针对培养目标,设立合适的考试课程也是需要研究生教学体系关注的问题。

三、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

不同的培养目标,导致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都有着本质性的差别。学术型是以培养较高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人才为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基础,强调深层次的理论教学课程的设置。而专业型的硕士,在分析检验、食品加工新技术以及各个加工操作的专论上多设一些课程。专业型硕士,注重实践型,学术型硕士注重理论性。教学环节上,学术型的注重课堂和实验室教学环节,专业型的注重实验室和工厂的实践教学。由于目标定位的不同,因此在学制最低学分要求、课程级别及种类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是不同的,如学术性学位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基础和基本概念,而专业性学位课程侧重工程应用学术性学位的课堂教学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探索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而专业性学位的课堂教学则通过案例,以及讨论式教学和动手实验和参观企业等,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09年才招生专业型的硕士,所以绝大部分院校还没有充分校准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的课程设置不同,基本课程设置差异不大,只是在毕业论文的选择上更注重应用性的要求,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否则就失去了2个类型硕士学位存在的必要性。

四、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评价体系

现在专业型硕士与其他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执行的是相同的学生评价体系和课程考核制度,但在论文要求和能力考查上侧重点不同。学术性学位研究生注重研究能力的考查,而专业型硕士则注重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的考查。学校通过课程作业以及实习和设计的过程管理和质量反馈项目的周汇报,中期检查及最终的项目设计报告和答辩等环节对培养过程进行。总之我们只有在多模式环境下,明确培养目标,实施不同的培养过程和执行不同的评价体系才能培养出满足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五、关于学术型和专业型硕士培养的几点思考

1.提高社会对2类培养硕士生模式的认同。近年来国家日益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专业学位教育主要是针对社会在职人员,发放的也是含金量较低的单证,因此部分外界人士和用人单位都认为这种在职专业学位硕士没有接受全日制研究生学习,管理较为松散。随后在2009年国家开始实行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时发放毕业证和学位证,可是从报考情况来看,这两年学生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很小,很多学生和家长对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就业前景都不乐观。

2.培养环节要到位。学校除了建立研究生专用实验室和研究生公共实验平台外,还应组织人力物力建立产学研校内外联合实践基地,高校应积极与相关企业在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优势互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人才培养效益。校企间实践性的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提供具有可行性的实践课题,使学生服务于公司和企业,为其提供技术支持和高级人才,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企业在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中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效果。企业可以在获得人才、政策和社会认可等方面得到利益上的满足和激励。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考虑企业的参与度和积极性是必要的。在培养环节和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要求和学位论文的选题上紧密结合企业的需求,量身定做的培养环节,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的满意度和参与度。

3.健全导师队伍,实行双导师制。实行双导师制采取校内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每个研究生都安排两个导师进行指导,一个来自高校,一个来自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机构或企业,这样双方共同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过程以及项目研究和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重点突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使论文的方向更有的放矢,更能和实践结合,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婀娜.明年我国学术型研究生招收比例将下调5%至10%[N].人民日报,2009-11-16.

[2]秦惠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辞典[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3]周邵萍,钱志勤.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借鉴[J].化工高等研究,2012,(4):19-22.

[4]严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文汇(上旬刊),2012,(2):21.

[5]肖顺华,刘峥,杨建文.关于提高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基于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29(3):60-64.

[6]吴仁群.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2,20(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