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骨质疏松的症状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8: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湿骨质疏松的症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湿骨质疏松的症状

篇1

关键词:温经补肾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58-03

类风湿关节炎(RA)为临床中常见免疫性疾病,为免疫功能异常导致骨质和骨关节发生改变,对患者生活质量、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RA在发病早期即可有骨质疏松(OP)表现,导致患者骨质流失、骨量下降,易发生骨折。临床中采用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补钙为治疗RA继发OP常规方法,但临床疗效并不满意[2]。我国中医在RA、OP中治疗具有较长了历史,本次研究将本院收治RA继发OP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组进行研究,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温经补肾抗风湿中药方辨证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1月本院收治类风湿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OP)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34~67岁,平均(45.2±6.2)岁;病程6月~12 a,平均(6.3±1.6)a。对照组中男21例,女22例;年龄33~68岁,平均(45.5±6.4)岁;病程6月~11 a,平均(6.1±1.4)a。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分组有可比性。2组患者均在医师告知下了解疾病治疗和研究方法,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入组标准(1)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结合实验室、双能X线等辅助检查诊断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RA继发OP[3]。(2)排除有严重心功能不全,肝肾功能障碍患者。(3)排除本次研究药物过敏患者。

1.3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甲氨蝶呤片(通化茂祥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2022674),给予10mg/次,1次/周;给予硫酸羟氯喹片(上海中西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0263),给予200mg/次,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自拟温经补肾抗风湿中药方,具体药方组成:狗脊、羊藿各20 g,黄芪、秦艽、青风藤各15 g,熟附子、防风、当归、麻黄各10 g。水煎服,取250 mL药汁,分早晚温服,1剂/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月。

1.4观察指标(1)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评定。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70%,C反应蛋白、血沉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30%,C反应蛋白、血沉指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30%,C反应蛋白、血沉指标无改善[4]。(2)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血钙(Ca)、碱性磷酸酶(BALP)、腰椎骨密度(BMD)水平。(3)比较2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

1.5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包分析,率表示治疗效果并用χ2检验,表示Ca、BALP、腰椎BMD水平及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时间并用t检验,检验标准α=0.05,如P

2结果

2.12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2.22组患者Ca、BALP及腰椎BMD水平比较见表2。

2.32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见表3。

x3讨论

RA为临床中常见免疫类疾病之一,主要为患者免疫功能异常所致,随着病程延长,对骨质造成严重破坏,导致骨量降低,从而继发OP[5]。临床研究指出,RA继发OP发生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RA导致关节局部炎症发生,从而患者关节活动减少,可导致OP发生;其次,患者RA在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过程中可引起OP发生[6]。临床中针对RA继发OP治疗,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抗炎药物及补钙对症治疗,但大量临床治疗表明,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并不能获得较为满意临床疗效[7]。

我国中医将RA继发OP归为“骨痹”、“骨萎”范畴,认为其发病主要以肾虚为主,肾气亏虚、本虚标实、瘀血阻络为发病机理[8]。认为RA继发OP主要肾虚引起,从而中医辨证主要以补肾为主[9]。药理学研究指出,通过使用补肾类中药,调节机体扩物质代谢,可加快骨形成、抑制骨吸收,从而缓解骨量流失,促进OP增加,而获得临床治疗效果[10]。因此本次笔者根据中医辨证理论,自拟温经补肾抗风湿中药方辅助西医治疗,治疗3月后得出研究组患者疗效显著于对照组。自拟温经补肾抗风湿中药方中狗脊、羊藿具有促进骨折愈合、预防骨质疏松功效;黄芪、秦艽、防风、当归、麻黄具有镇痛、抗炎功效;青风藤具有镇痛、抗炎及抑制免疫功能作用;诸药合用具有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益气血止痛功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改善RA症状,同时能抑制骨量流失,促进骨量形成,预防OP发生。本次研究另得出研究组患者Ca浓度、腰椎BMD水平高于对照组,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Ca为骨量形成主要物质,提高机体血清Ca浓度可促进骨量形成,提高BMD,从而获得治疗OP疗效。而BALP为临床中反映骨形成和骨转化敏感指标,OP发生时大量静止成骨细胞转化为活跃成骨细胞,从而释放释放大量BALP入血,导致BALP水平升高[11]。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表明研究组患者OP得到有效治疗。临床中另有学者研究指出,常规西药联合中药在RA继发OP中治疗,可从局部、整体方面获得治疗效果,更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协调提高临床疗效[12]。本次研究同时得出,研究组患者关节压痛指数、关节功能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晨僵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自拟温经补肾抗风湿药方联合常规西药在RA继发OP中治疗可提高抗炎、镇痛、增加骨形成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更为显著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喜喜,徐胜前,沈晓鳎等.外周血β-连环蛋白和Dickkopf 1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骨与关节损伤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7):468-473.

[2]刘文,刘童,徐胜前,等.外周血核因子KB受体激活剂配体/护骨素比值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意义[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2):121-126.

[3]洪琼,徐建华,徐胜前,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3):159-163.

[4]黄斌,秦汉兴,张新颖,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OPg,瘦素表达水平与骨质疏松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3,19(4):517-520.

[5]洪琼,徐建华,徐胜前,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48(9):1083-1087.

[6]石颜军.25OHD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性研究[J].山东医药,2013,53(38):62-63.

[7]刘童,徐胜前,邓娟,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5):341-345.

[8]段京明,王瑞明,卓勤俭,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密度变化研究[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3):280-282.

[9]孙倩,李明芬,潘靖,等.骨质疏松标志物在评价类风湿关节炎骨代谢及侵蚀作用的临床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7):5329-5332.

[10]王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FRAX评估的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4,35(1):137-139.

篇2

【关键词】 前列腺癌;骨质疏松;预防;策略

1 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生殖系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是位于膀胱下方的一个栗子状的腺体,有尿道从中间通过。前列腺癌几乎均发生在前列腺的外侧部,呈潜伏性缓慢生长,因此,肿瘤很小时无任何临床表现。而良性的前列腺肿大和前列腺炎产生的症状和癌症相似。前列腺癌的可能与年龄、高脂肪、输精管切除、遗传因素、吸烟、接触重金属、不适当的性生活及性病有关。

2 去势治疗

前列腺癌去势手术方法包括普通双侧切除术及双侧白膜下切除术,两种手术在降低睾酮的作用上并无差别,而后者具有美观、心理创伤较小等优点切手术去势后,肿瘤迅速缩小,80%的骨转移患者疼痛减轻,尿道梗阻症状得到改善,90%的局限前列腺癌患者术后PSA降至正常。

去势治疗的目的是使血清睾酮浓度降低至去势水平。去势水平的定义目前并无统一的标准,一般认为睾酮降低到治疗前基线值的5%~10%以下即可判断达到去势水平。去势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金标准,手术操作简单,几乎没有并发症,可以在局麻下进行。但是,去势治疗使长期处于低雄激素状态下所导致的骨密度下降出现骨质疏松症。

3 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原因

前列腺癌去势术后导致的骨密度下降容易引起患者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症主要由于依赖激素调节的骨重塑系统的失平衡而导致了骨密度的丢失,在临床上以骨骼的脆性增加。与骨质疏松发生有关的雄性激素主要是血清睾酮而非双氢睾酮。骨质疏松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骨质疏松症使患者骨质的强度下降,易于在轻微外伤后导致骨折,在轻微暴力下易于引起胸腰椎的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以及桡骨远端骨折。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缺少运动很有关系,不要小看了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有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运动的人,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体内骨密度要比不爱运动的人的骨密度高,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3 预防策略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注意前列腺癌去势术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预防前列腺癌去势术后骨质疏松症的策略有钙剂和维生素D的补充,适当的运动,定期进行相关检测,如双能X线吸光测定等,其可以防止骨量的进一步丢失。具体措施如下。

3.1 注意饮食结构和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恰玛古富含植物有机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人体体液偏酸性物质,能维持血液中钙浓度的稳定,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少喝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

3.2 保持良好的心情和防止缺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不吸烟不喝酒。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3.3 口服二膦酸盐、维生素D3,单纯服用钙片基本上是没有效果的,钙制剂只有在辅以维生素D3才能有效地吸收,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3.4 运动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目前去势术后预防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有下列三种:①骨肽片,该药是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的,是唯一的口服骨肽制剂,能直接到达骨质疏松部位,靶向性好,含有多种骨生长因子。②阿伦膦酸盐:商品名Fosamax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骨质疏松症的效果。③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吸收更好。

4 展望

目前骨质疏松症必须坚持综合治疗,才可能有效地改善骨代谢,减少骨丢失或增加骨量,缓解和减轻临床症状。随着分子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前列腺癌的治疗有了很大的提高,基因治疗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途径,进而避免前列腺癌去势手术后的骨质疏松症发生。总之,前列腺癌去势术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需要多策略多学科的综合预防。

参 考 文 献

篇3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补钙 阿仑膦酸钠

笔者统计2005年6月~2006年6月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患者120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材料与方法

骨质疏松患者120例,年龄57~85岁,其中男46例,女74例。患者均以腰背酸痛或肢节疼痛为主,伴有足跟痛者35例,伴有下肢无力者64例,发生过骨折的3例,所有的X线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改变。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对照组30例。

对照组:单纯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方法:5%葡萄糖注射液150ml,10%葡萄糖酸钙20ml,25%维生素C10ml,混合每日1次静滴,连续注射5天,同时口服维生素D以促进吸收(剂型及种类依患者身体状况或经济条件酌情选择)。

治疗组:先口服阿仑膦酸钠(商品名“固邦”),每日1粒(10mg),早饭前空腹以100ml温水口服,15天后按与对照组相同的常规方法补钙。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疗效。疗效标准:腰酸背痛等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大部分症状缓解,但偶尔仍会有部分症状出现,如活动后疼痛为好转,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毫无改善者为无效。

结 果

由表1可见,在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的过程中,按疗程服用阿仑膦酸钠后再补充钙剂,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补充钙剂的患者。

讨 论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降低及骨微细结构破坏为特征,伴有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腰背酸痛,肢节疼痛,驼背及易骨折,多见于老年人,常易发生脊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和长骨远端骨折,而骨折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和肢体制动又可以导致继发性骨质疏松,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预防和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对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及社会经济负担至关重要。

骨质疏松可分为两类,一是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老年性骨质疏松与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特发性成人骨质疏松、幼年骨质疏松。二是继发性骨质疏松,如甲状旁腺增生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内分泌失调性疾病,或过用激素等而导致的药源性骨质疏松。

腰背部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初期表现为活动后腰背疼痛,逐渐发展为持续性疼痛,久立久坐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时疼痛加剧。同时患者常会伴有体倦乏力,下肢痿软,足跟痛。因为该病的症状容易与慢性风湿性疼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增生性脊柱炎等疾病相混淆,所以治疗前应注意鉴别,明确诊断。X线检查可观察骨骼的密度,皮质的形态及骨小梁的数量、形态、分布等,结合临床症状,BMD检查,血尿等生化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的主要方法。

篇4

广东省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 程志安

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高芸艺

维生素D是一种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同时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能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其代谢活性物促进肾小管重吸收磷和钙,提高人体血浆钙和磷的浓度。维生素D缺乏时人对钙、磷的吸收能力下降,钙磷不能在骨组织内沉积,成骨作用受阻。在婴儿和儿童,上述情况可使新形成的骨组织和软骨基质不能进行矿化,从而引起骨生长障碍,导致佝偻病。钙化不良的一个后果是佝偻病患者的骨骼异常疏松,而且由于支撑重力负荷过重和紧张,产生该病的特征性畸形――O型腿、肋串珠。在成人,维生素D缺乏引起骨软化病或成人佝偻病,最多见于钙的需要量增大时,如妊娠期或哺乳期。

老年人是容易缺乏维生素D的人群。这是因为,人体内维生素D有两个来源,一是来自含维生素D丰富的食物,如海产鱼类、动物肝及蛋黄等;另一来源是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阳光照射后转变成维生素D3。体内的维生素D还得经肝、肾两个脏器代谢活化才能真正有活性。而老年人常由于进食少,怕吃动物肝脏和蛋黄,加之久居室内,很少接受阳光照射,以及体内肾脏活化维生素D的能力随年龄增大而降低,因此容易出现维生素D活性不足,患上维生素D缺乏症,以致引起血钙、磷降低,骨骼质量下降,易出现骨质疏松、病理性的骨折以及身体虚弱。体弱多病的老人较易患骨软化症,最常见的症状是骨痛、肌无力和压痛,脊柱有压迫性弯曲,身材变矮,骨盆变形等现象。

维生素D,不仅能补钙

人近年来,国际医学界对维生素D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认为维生素D不仅对人体钙磷代谢和骨质钙化有重要作用,而且对全身各组织细胞都有广泛作用。

1.骨质疏松:骨钙流失是骨质疏松的特点之一,补充维生素D 和钙可增加骨密度,一定程度上来防治骨质疏松,但并不能治愈。如果维生素D 的补充不充分,而仅仅补充大量的钙,不仅不利于骨钙化,还可能引起心血管的严重钙化,甚至可能促使心脏病发作。

2.肌肉衰减(肌无力):维生素D 缺乏可以明显降低肌力和运动能力。维生素D 可以使肌肉组织的蛋白质合成增加,肌纤维加粗,使肌肉强健有力。临床上发现,对偏瘫老人每天应用维生素D 1000IU(IU是国际单位的拉丁文缩写),可以使其肌力明显改善。

3.心脏病与高血压:大量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表明,血液中低水平维生素D可明显增加心脏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死亡率。维生素D 的补充量应该增加至每天1000~5000IU,才能有效减少心脏病死亡率。维生素D可以抑制血管内膜和心肌的钙化作用,抑制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降低血压,他汀类降胆固醇药也可能作用于维生素D受体。

4.糖尿病:有研究报道,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达91%),病情恶化也和血液中维生素D 降低相关。

5.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中均含有丰富维生素D受体,也含有25(OH)D 羟化酶。由此可见,维生素D可能终身都对神经系统发挥重要作用,包括对神经系统发育、神经递质、神经免疫调控、保护损伤的神经细胞等方面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6.免疫系统疾病和传染病:各种免疫细胞都有维生素D受体和羟化酶。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表明,血液中维生素D降低时,易感各种急慢性传染性疾病,冬季多发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与这个季节日晒减少,皮肤产生的维生素D减少有关。在秋冬季节补充维生素D,可以显著减少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发病率。此外,维生素D 低下者易患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硬化症、红斑狼疮等。在动物实验和少数临床预防性试验中发现,维生素D 可以预防自身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7.癌症:维生素D与癌症的关系是最引人关注,也是最具争议的焦点。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十几种癌症的发生率可能上升,癌症复发和转移率也高。目前争议的问题是,在维生素D 水平特别低和特别高的人群中癌症的发病率都比较高。英国剑桥大学2010 年大规模调查显示,维生素D 水平高的人群癌症发病率升高。

要治疗,选“活性”

人体通过紫外线照射和食物摄入的普通维生素D,通过肝和肾等器官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维生素D。

从类别上来说,活性维生素D是一种药物,其精确度相对作为营养补充剂的维生素D更高。因此,活性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治疗,可显著降低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流失速率、跌倒风险和骨折发生率,还对维生素D严重缺乏引发的佝偻病、骨软化具有显著治疗作用。而普通维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预防。另外,普通维生素D在服用后,吸收受到很大局限,且大量服用还易导致高钙血症和高尿钙,而活性维生素D可避免此类问题。因此,对于肝、肾功能异常或减退的人群,服用普通维生素D是徒劳无益的。这个时候,不需要转化的活性维生素D可以代替普通维生素D来发挥作用。

但活性维生素D是否完全代替普通维生素D呢?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可以使用普通维生素D人群,比如说年轻人、肝肾功能正常的人,使用普通的维生素D来预防治疗维生素D缺乏是首选。而活性维生素D对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异常者才是首选。

原发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质疏松已经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群体的生产和生活质量的不容忽视的常见病。一般认为在年龄50岁以,尤其是女性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体内激素水平的改变,骨质疏松发生比例增长。

1998-2006年,我国完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骨质疏松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00万骨质疏松患者。

幸运的是,骨质疏松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同时由于知识的欠缺,大多数人认为单纯补钙就可以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经常会听到有人问:“为什么一直注重补钙,家里的老人还是容易骨折?”是补钙的力度还不够吗?非也!很多时候补钙效果不佳,往往便是忽略了促进钙吸收的物质――维生素D。

钙仅仅是制造骨头的原料之一,还需要人体内的维生素D帮助其吸收。维生素D在人体内可以促进小肠对食物中钙的吸收,同时可以促进骨骼中钙盐的沉积,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增加肌力,减少跌倒的风险。如果仅仅补充钙剂而忽略维生素D,那么体内的钙大多由于不能吸收和有效利用而对骨骼起不了很好的支撑作用。目前维生素D缺乏已经是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女性,在我国,维生素D缺乏在70%~80%之间。

一般来说,普通人每天应至少补充维生素D200个国际单位,才能起到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维生素D可以通过在日常饮食中食用海鱼、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鱼肝油等制剂中摄取。另外,晒太阳有助于人体内合成维生素D。但这对于治疗骨质疏松的人群来说远远不够,他们每天需要补充600~800个国际单位才足够。

但补充普通维生素D和钙剂对症状的改善和降低骨折发生率的作用有限,绝经后妇女每天补充普通维生素D800单位或一周达到6500单位疗效并不理想,骨密度无明显好转,即使更大剂量也无更多优点。后来人们发现,人体吸收钙质需要依赖活性维生素D促进吸收。人类从30岁起皮肤开始衰老,老年人群皮肤血流量也随之减少近40%,50岁以上人群出现肥胖的概率相对较高,致使老年人从外界经皮肤所获得的维生素D量明显下降,且体内维生素D原料明显减少,老年人群器官功能渐趋老化,肾脏转化普通维生素D的能力就会下降,活性维生素D的转换明显降低。

临床实践表明,老年人服用活性维生素D后,比普通维生素D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效果更显著。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高危人群,其骨折风险显著增加。一方面,风湿病本身持续的炎症反应会导致骨强度下降;另一方面,接受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也会导致骨量快速流失。糖皮质激素广泛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血管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显著增加患者髋部和脊柱骨折的风险。

任何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3个月或预期使用3个月,即要考虑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风险,均推荐补充钙(每天1200~1500毫克)和维生素D。活性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重机制全方位防治风湿病所致继发性骨质疏松。

活性维生素D是风湿性疾病继发骨质疏松的基础用药,其生理作用全面,不仅可以促进肠道钙吸收,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成熟,刺激成骨细胞分泌骨保护素,抑制甲状旁腺激素的生成,还可以改善肌肉功能,正向调节免疫系统。

慢性肾病

在慢性肾病病程早期,甲状旁腺激素尚未升高前,患者体内的活性维生素D已开始减少;而维生素D缺乏是导致慢性肾病患者透析或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活性维生素D及其类似物具有抗炎、抗增殖、抑制肾素基因表达、保护细胞等多重作用。

补活性维生素D,也不能过量

补充活性维生素D虽然可以起到上述重要的作用,但俗话说“过犹不及”,补充的时候要注意不能过量,要注意安全性,避免导致高钙血症或高钙尿。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活性维生素D有两种,一种是阿法骨化醇,一种是骨化三醇。前者需要经过肝脏转为活性维生素D,后者不需肝肾的转化,直接发挥作用。由于肝脏对25-羟化酶(编者注:将维生素D转为活性维生素D的酶)有巨大储备功能,不影响阿法骨化醇羟化,避免了肾功低下导致维生素D转化率不足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将阿法骨化醇归为活性维生素D的原因。

骨化三醇

(1)剂量:0.25~0.5微克/天,要注意个体化地调整剂量,一般0.25微克/天就可发挥肠钙的吸收作用,0.5微克/天为抗骨吸收作用。

(2)应用和安全性:与通常服用的维生素D和钙剂推荐剂量不同,活性维生素D可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快速骨丢失,矫正肠钙吸收,增加降钙素分泌。

安全性:口服后快速吸收,剂量不超过0.5微克/天均为安全,一般不发生高钙血症和高尿钙症,但仍应注意个体差异。超过0.5微克/天则不再额外补钙;0.5~1.0微克/天易出现高钙血症。

阿法骨化醇

(1)剂量:阿法骨化醇属维生素D代谢物的非天然前体药物,在体内需要一次转化后起作用。成人用于治疗骨质疏松,初期剂量为每天1次,每次0.5微克。病重可每天2次,维持量为0.5微克。

(2)应用和安全性:治疗期间可发生高钙血症和高尿钙症,发生率与使用剂量和同时补充的钙量有关,如2微克/天并加服钙剂1克/天,半数治疗者可发生高钙血症。

2011年中国原发性骨质疏松防治指南推荐,成人每人补充元素钙500~600毫克;普通维生素D400~800IU(10~20微克);阿法骨化醇0.5~1.0微克;骨化三醇0.25~0.5微克。

有研究显示,阿法骨化醇代谢产生的血浆内活性维生素D水平更加稳定。与骨化三醇相比,服用阿法骨化醇后的血浆活性维生素D 水平无明显的波峰和波谷,较少引起高钙血症和高尿钙,尤其适合老年人及肾功能不良患者。在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时,为避免高血钙和高尿钙发生,阿法骨化醇可与小剂量钙剂同服,但不建议骨化三醇与钙剂同服。

另外,用药期间要经常检查血清钙、磷浓度(高血钙症时应逐日测定)。若血清钙比正常值(9~11毫克/100毫升)超出1毫克/100毫升时,应马上停药。

相关链接

维生素D缺乏危险分析测验

1.你的种族背景是一半或一半以上的印度、非洲、东南亚人、拉丁美洲和阿拉伯人,或者如果你的皮肤类型属于很少晒伤,快速晒黑或从无晒伤,一直黝黑。只要你不是白种人,都是3分。

2.你的身体质量指数为30或更高(正常为18.5~25; 超过25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3分)

3.你是母乳喂养的婴儿,没有补充过维生素D。(3分)

4.你容易疲劳,或者经常肌肉、骨骼和关节疼痛。(2分)

5.你年龄在50岁或以上。(2分)

6.你生活在北纬35°(相当于山东临沂-河南郑州-山西运城-陕西铜川连线位置)以北,或南纬35°以南。(2分)

7.你出门前抹SPF 8或更高的防晒霜。(2分)

8.你很少(每周少于3次)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之间花时间户外晒太阳。(2分)

总得分:____

得分参考:

0~2分:低风险。

篇5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扶正;中医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个体差异很大,特别对治疗困难的RA患者,应该仔细辨识。笔者认为,攻邪是RA的主要治法之一,但在正气亏虚、内脏虚损成为主要矛盾时,正确应用扶正法,能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疗效,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此为中医治疗RA的优势所在。扶正法在RA中医治疗中的应用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关于这方面的讨论,医家们发表了不少文章,各有论述。在此,笔者仅就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扶正法治疗RA的一些具体体会,介绍如下。

1 调理脾胃

1.1 药物损伤脾胃 RA患者在长期服用西药或某些对胃有刺激的中药时,常常出现胃脘不适或疼痛、大便稀溏不成形或腹泻、食欲不振等,并因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药物而停止治疗,此时就需要顾护调理脾胃。患者常表现为脾气虚或脾阴虚或胃阴虚的证候,在应用攻邪中药治疗RA时,可合用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益胃汤等,健脾益气,滋养胃阴,可改善患者脾胃不适的症状,减少因药物所致的胃肠道反应,使患者能坚持治疗,从而提高依从性。同时,脾胃功能好可使药物吸收增加,疗效得到提高。另外,蔺亚东[1]认为,RA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仅要在出现脾胃损伤后顾护脾胃,在早期即要重视,因口服-胃肠吸收是RA治疗的主要给药途径,现阶段生物制剂并不能代替;同样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受损,亦影响对饮食的受纳,使患者体质变差,更有甚者会加重病情。

1.2 素体脾虚 RA患者平素脾虚,或年老体衰,有面色无华、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的症状,西药基本不能耐受,这类患者常寻求中医药治疗。在治疗RA的驱邪药中,如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药物,应加入健脾益气之品,如四君子汤、桂枝汤、保元汤等扶正以驱邪,患者多能耐受治疗,并获得较好的疗效。刘健[2]认为,在活动期针对脾胃运化失司,湿聚为痰,留驻关节之证,常应用急则治标、兼顾本虚的原则,以健脾燥湿药,配以祛风散寒清热之法,常用薏苡仁、苍术、半夏、茯苓、陈皮、藿香、佩兰、白术、白及、白芍、木香等;在缓解期常偏重于治本,通过调养后天,扶助正气,针对本病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血亏虚、筋脉失养之特点,可用补益脾胃、益气养血法,常用党参、白术、黄精、玉竹、白扁豆、山药、鸡血藤、桂枝、黄芪等,既补益气血,又补而不腻。

2 补 肾

2.1 久病及肾 若RA患者久服西药无明显疗效,关节疼痛,寒热象均不明显或有寒象,常是久病及肾或寒湿入肾之证。补肾驱邪多能获效,常用鹿衔草、巴戟天、川续断、独活寄生汤等配入方中,或用痹片等补肾驱邪之品,常能收效。另外,对RA患者素体肾虚,先天不足,常规治疗效果不佳者,补肾驱邪亦常能获效。近年来,许多医家应用补肾法治疗RA,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3]教授认为,益肾壮督以治其本,肾虚为本,痹痛为标,本虚标实是RA的基本病机。朱良春教授创立的益肾蠲痹丸,重用熟地黄、当归大补肾中真阴,又用全蝎、蜈蚣、僵蚕等搜风通络,标本兼顾。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4]教授确立的痹治疗大法以补肾祛寒为主,辅以化湿散风、养肝荣筋、祛瘀通络,在处方立药上,自拟补肾祛寒治汤。方中以熟地黄填精补血,滋养;制附片补肾阳,祛寒邪,温阳化气;川续断、补骨脂补肾壮筋为君药,充分体现了“温肾扶阳,培阴生阳”之妙用。

2.2 骨质疏松 老年、长期使用激素及中晚期RA患者,一般会出现关节畸形、功能障碍而导致患者活动减少,常伴有骨质疏松。补肾壮骨、强壮腰膝之品如骨碎补、补骨脂、巴戟天、川续断等对骨质疏松的疗效已得到大家的共识,可减轻症状,修复已破坏的骨质,减少骨折的风险。谢雁鸣等[5]用骨碎补总黄酮、羊藿总黄酮及菟丝子总黄酮分别对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进行比较,得出3种中药总黄酮对成骨细胞活性均有促进作用,其中以骨碎补总黄酮的作用最为广泛,羊藿总黄酮次之,菟丝子总黄酮最差的结论。

3 补肺气、元气

3.1 肺间质病变 部分中晚期RA患者可伴有肺间质病变,常有动则心悸气短、乏力、胸闷、咳喘等症状,此为肺气大虚之证,补肺气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配合活血化瘀、宣肺化痰通络、补肾纳气之品。黄芪、党参等是常用的补肺气之品。钟丽丹等[6]针对风湿病肺间质病变虚、痰、瘀的病理,临床治疗以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为原则,辨证论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3.2 药物伤气 西药免疫抑制剂、大剂量的驱邪中药等可耗伤元气,患者自觉乏力、困倦。劳累后则关节疼痛加重,气虚邪滞,反致邪不能驱,伍用补气之品可扶正驱邪,减轻气虚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3.3 反复感冒免疫力减低 患者素体虚弱,易反复感冒。治疗RA的驱邪中药或西药免疫抑制剂进一步降低了机体的卫外功能,使患者感冒不断,不能耐受治疗。伍用参芪之类中药能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减少感冒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使患者能够坚持长期的治疗。

篇6

骨质疏松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组骨病,骨组织有正常的钙化,钙盐与基质成正常比例,以单位体积内骨组织量减少为特点的代谢性骨病变。在多数骨质疏松中,骨组织的减少主要由于骨质吸收增多所致。发病多缓慢个别较快,以骨骼疼痛、易于骨折为特征生化检查基本正常。病理解剖可见骨皮质菲薄,骨小梁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

简介

骨质疏松,是Pornmer在1885年提出来的,但人们对骨质疏松的认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逐渐深化的。早年一般认为全身骨质减少即为骨质疏松,美国则认为老年骨折为骨质疏松。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骨质疏松才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原发性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每年的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

酒精性骨质疏松症(AOP)是指因长期、大量的酒精摄入导致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骨折风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骨代谢紊乱性疾病,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亦为低转换型骨质疏松,是临床常见的酒精性骨病之一。

酸性体质与钙流失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和骨折危险度升高的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疾病。

形成

导致骨质疏松的原因很多,钙的缺乏是被大家公认的因素。降钙素以及维生素D的不足也很重要。然而骨质疏松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证实,人体的正常环境是弱碱性,即体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时,就是健康的。可是因为饮食、生活习惯、周围环境、情绪等的影响,人的体液很多时候都会趋于酸性,尤其是在人体摄入大量高蛋白、高糖分等时,出于本能,为了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身体就会动用体内的碱性物质来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体内含量最多的碱性物质就是钙质,它们大量的存在于骨骼中。那么,在大量进食酸性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自然地消耗骨骼中的钙质来中和血液的酸碱性,以维持酸碱平衡。因此说,酸性体质是钙质流失、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见,通过改善酸性体质的途径,预防骨质疏松就显得尤为重要。专家指出,食用碱性食品是防止体液酸化,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是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防止钙流失的最有效方法!

症状

(1)疼痛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

(2)身长缩短、驼背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几乎多为松质骨组成,而且此部位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致使膝关节挛拘显著。

(3)骨折

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

(4)呼吸功能下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脊椎后弯,胸廓畸形,可使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可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引起因素

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有的人补了几年钙,还是骨质疏松,这就是酸性体质在作怪。酸性体质把人的血钙中和、沉淀了,不管用了。血钙低了,骨头里的钙就会跑出来补充血钙,结果又被酸性物质中和了,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酸性体质要想补钙,必须先纠酸,改善酸性体质,补钙才能成功。

酸性体质除了造成以上疾病外,还容易失眠、多梦、疲劳、腰酸背痛、四肢麻木、怕冷、便秘、腹泻、急躁、身体肥胖、痛风等。

预防骨质疏松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大多数的蔬菜水果都属于碱性食物,而大多数的肉类、谷物、糖、酒、鱼虾等类食物都属于酸性食物,健康人每天的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摄入比例应遵守1:4的比例。壳寡肽为一种动物性活性碱,能迅速排除人体体液偏酸性物质,能维持血液中钙浓度的稳定,保持人体弱碱性环境,预防和缓解骨质疏松。

(2)吸烟会影响骨峰的形成,过量饮酒不利于骨骼的新陈代谢,喝浓咖啡能增加尿钙排泄、影响身体对钙的吸收,摄取过多的盐以及蛋白质过量亦会增加钙流失。日常生活中应该避免形成上述不良习惯。

(3)运动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进行户外运动以及接受适量的日光照射,都有利于钙的吸收。运动中肌肉收缩、直接作用于骨骼的牵拉,会有助于增加骨密度。因此,适当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亦是有益处的。

(4)防止缺钙还必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如彻夜唱卡拉OK、打麻将、夜不归宿等生活无规律,都会加重体质酸化。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保持弱碱性体质,预防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5)不要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如被污染的水、农作物、家禽鱼蛋等,要吃一些绿色有机食品,要防止病从口入。

(6)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有过大的心理压力,压力过重会导致酸性物质的沉积,影响代谢的正常进行。适当的调节心情和自身压力可以保持弱碱性体质,从而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病因分类

(一)特发性(原发性)

幼年型、成年型、经绝期、老年性。

(二)继发性

1.内分泌性 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肢端肥大症、性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等。

2.妊娠-哺乳

3.营养性 蛋白质缺乏,维生素C、D缺乏,低钙饮食酒精中毒等。

4.遗传性 成骨不全染色体异常。

5.肝脏病

6.肾脏病 慢性肾炎血液透析。

7.药物 皮质类固醇抗癫痛药、抗肿瘤药(如甲氨蝶呤)、肝素等。

8.废用性 全身性骨质疏松,见于长期卧床截瘫等;局部性的见于骨折后;Sudecks肌萎汐伤后等。

9.胃肠性 吸收不良胃切除。

10.类风湿性关节炎

11.肿瘤多发性 骨髓瘤转移癌、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ast-Cell病等

12.其他原因 吸烟骨质减少、短暂性或迁徙性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应该如何治疗?

(一)急性期治疗

椎体一旦发生骨折即需卧硬板床休息,膝下垫一枕头以减轻下腰部的应力。注意褥疮护理,可以用些止痛药,疼痛消失后即应开始锻炼并逐日增加活动量;疼痛剧烈者可佩戴支架。

(二)增加骨组织的方法

1.口服钙剂:碳酸钙、磷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都可应用。口服钙剂后应鼓励多饮水,以防止尿路结石。

2.补充维生素D:必须注意,大剂量补充维生素D会引起高血钙症,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每天的剂量为400单位。

3.补充求偶素:适用于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剂量为每天0.6mg,长期使用有致癌可能,不宜作为常规治疗方法。

4.运动:每天至少需作30分钟的散步,即可负重下锻炼又可吸收光照。

5.品椒:每天口服氟化钠1mg/kg,分36次服用,必须同时加用钙剂,过量服用会出现氟中毒,用后18个月90%病例不再有骨折。

6.其他药物:有双磷酸盐降钙素与促进合成代谢的皮质醇如stanozolol。

7.钙之缘片:内涵碳酸钙及维生素D,更有利于人体对钙质的吸收。

危害

1.发病率高

老年人骨质疏松发病率较高,全球有2亿骨质疏松患者,并且女性多于男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III,1988-1994年)结果表明,骨质疏松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50岁以上人群中,1/2的女性、1/5的男性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会出现骨质疏松性骨折,一旦患者经历了第一次骨质疏松性骨折,继发性骨折的危险明显加大。我国老年人居于世界首位,现有骨质疏松症患者9000万,占总人口的7.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增加到2.21亿,那时全世界一半以上的骨质疏松性骨折将发生在亚洲,绝大部分在我国。有学者对1995-1996年美国骨质疏松、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年发生数进行调查显示,每年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150万次,其中椎体骨折70万次,腕部骨折20万次,髋部骨折30万次,其他骨折30万次,高于心肌梗死、卒中和乳腺癌的发生数。

2.临床表现

(1)疼痛:半数以上患者有疼痛,主要为多发性和全身性,最常见的是腰背酸疼,其次是肩背、颈部或腕、踝部疼痛,患者不易说清引起疼痛的原因,疼痛可发生于坐位、立位、卧位或翻身时,症状时轻时重;(2)骨骼变形:弯腰驼背,身材变矮;(3)骨折:脊椎、腕部(桡骨远端)和髋部(股骨颈)骨折常见。脊椎骨折中,常是压缩性、楔形骨折,使整个脊椎骨变扁变形,这也是老年人身材变矮的原因之一。骨质疏松导致骨折,可明显增加老年人病死率和致残率,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后1年内男性死亡率(31%)是女性(17%)的2倍。髋部骨折是最严重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一般需要外科手术,术后只有少数患者能够完全恢复至骨折前水平,有25%~35%的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不能自理,髋部骨折更严重的危害性是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会在1年内死亡,有20%的髋部骨折患者将在1年内再次发生骨折。老年人骨折可引发或加重心脑血管并发症,导致肺部感染和褥疮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可达10%~20%。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还在于多数人无明显症状,而随着年龄增长,骨钙在不断流失,一旦出现症状,骨钙丢失常在50%以上,短期治疗难以奏效。

骨质疏松诊断:

(一)病史与临床特点

女性患者应注意询问妊娠哺乳及月经情况。病因不同可有其相应的症状及体征,但其共同点有:周身骨痛以脊椎、骨盆区及骨折处为主,呈持续性痛且与骨质疏松程度相平行,蹬楼或改变时尤甚。久病下肢肌肉萎缩、脊椎压缩性骨折,致身长缩短、胸廓畸形,肺活量减少,可影响心肺功能。

(二)实验室检查

血钙血磷、血碱性磷酸酶(AKP)及尿磷皆不正常,血浆骨钙素升高,尿钙可偏高,尿羟脯氨酸可能升高。如伴有软骨病时血、尿生化指标可能有相应改变。

(三)X线检查

当X线呈现骨质疏松时骨矿物质的减少已在30%-50%以上。主要改变为皮质菲薄,骨小梁减少变细或稀疏萎缩,类骨质层不厚,以脊椎和骨盆明显,特别是胸、腰椎负重阶段尤重。早期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透明度加大,水平方向的骨小梁呈垂直的栅状排列。后期纵行骨小梁也被吸收抗压能力减退,胸椎呈楔状畸形。由于海绵疏松,骨较致密骨更易脱钙,故椎体受椎间盘压迫而形成双面凹陷,也可见脊椎压缩性骨折或其他部位的病理骨折。X线上有时不易与软骨病相区别或两者并存。近年来,多种新技术已应用于骨质疏松的检测,如中子激活分析法测定全身体钙,单光束骨密度仪测定前臂骨密度,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脊柱骨密度,椎体用计算机断层(CT)以及放射光密度计量法等。必要时施行骨活检,对于早期诊断和随访骨质疏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因素

免疫功能的影响

免疫功能对骨重建调节,通过两个环节来实现。其一,随着免疫功能而改变;其二,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与骨代谢有关。

免疫功能和骨的关系实质上是免疫细胞和骨髓的关系,免疫细胞是指巨噬细胞和担当骨吸收的破骨细胞等。骨髓位于骨的中心部分,其骨髓中各系列细胞按比例增生的情况和细胞形态、功能是否正常直接影响此骨骼的坚实程度。70-80岁的老人,其骨髓增生普遍减低,骨髓内脂肪组织增加,造血细胞减少,这也是发生老年骨质疏松症的原因之一。当然,骨髓中免疫细胞的活跃程度也与骨形成有关。

骨细胞和免疫细胞通过各自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和体液因子,共同发挥着骨髓与骨之间的彼此关联的机能,保障骨钙平衡,支持骨重建与骨形成。一旦平衡破坏,骨吸收明显大于骨形成时,骨量减少,将发生骨质疏松症。

遗传基因的影响

白种人、黄种人比黑人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几率高,且症状较重;身材矮小的人较身材高大的易发生骨质疏松症,即使是生活条件、身体状况、环境因素相近,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两个人,其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程度也有差异,这些事实都显示骨质疏松症与遗传因素有关。

物理因素的影响

包括是否经常运动、日光照射情况、重力负荷情况等因素,它们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关。

运动员由于经常运动,身体健壮,骨密度高,极少患骨质疏松症;经常伏案工作,活动甚少的知识分子易发生骨质疏松症;而长期卧床、偏瘫的病人常有骨质疏松症或合并骨折。这是由于长期肢体失用,使正常骨代谢失调,形成负钙平衡,破骨细胞相对活跃,骨吸收增强,骨钙融出,故发生骨质疏松症。

经常从事室外体力劳动者其骨矿含量比室内脑力工作者多,这除了劳动锻炼坚强了体魄外,接受日光照射量较多也是个原因。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后,体内引起一系列光生物学作用,生成活性维生索D,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钙吸收,并使之在骨中沉积,有利骨形成。一般而言,南方人较北方人骨矿含量高,一个人夏季较冬季骨矿含量偏高,就是因为南方比北方,夏季较冬季日照时间长,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线量较多,皮肤内维生素D合成相对多,促进骨代谢,有利于骨的形成。

治疗药物

有下列四种:

1.骨肽片,该药是用来治疗风湿类风湿的,是唯一的口服骨肽制剂,能将发生骨质疏松的骨骼接到骨质疏松部位,靶向性好,含有多种骨生长因子。

2.阿伦膦酸盐(alendronate):商品名Fosamax,有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同时具有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效果。

3.降钙素(calcitonin):借着皮下、肌肉注射或鼻孔吸收,对于停经五年以上的骨质疏松症妇女有效。副作用包括食欲减退,脸潮红、起疹子、恶心与头昏。不过,只要停止药物治疗,骨质流失速度会开始加快,因此必须长期治疗。

4.钙剂和维生素D:联合用药效果较好。钙之缘片内含维生素D,维生素D是钙离子被骨髓吸收的载体,使人体对钙离子吸收能成倍增加,吸收更好。

5.荷尔蒙补充疗法:雌激素加上黄体素,可以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症。如果没有子宫,则不需要黄体素。健康正常的骨骼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后妇女的高发病症,国外有统计资料表明在60岁以上妇女发生的危险率为58%。它与卵巢合成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由此造成骨痛、骨折,严重地影响了妇女的生活质量,增加了妇女的残疾率和死亡率。由于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因而药物的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且长期服用西药容易给患者带来许多副作用。

预防

骨质疏松症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若,治疗收效很慢,一旦骨折又可危及生命,因此,要特别强调落实四级预防。

一级预防:应从儿童、青少年做起,如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多食用含Ca、P高的食品,如鱼、虾、虾皮、海带、牛奶(250ml含Ca300mg)、乳制品、骨头汤、鸡蛋、豆类、精杂粮、芝麻、瓜子、绿叶蔬菜等。尽量摆脱“危险因子”,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坚持体育锻炼,多接受日光浴,不吸烟、不饮酒、少喝咖啡、浓茶及碳酸饮料,少吃糖及食盐,动物蛋白也不宜过多,晚婚、少育,哺乳期不宜过长,尽可能保存体内钙质,丰富钙库,将骨峰值提高到最大值是预防生命后期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措施。加强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对有遗传基因的高危人群,重点随访,早期防治。

二级预防:人到中年,尤其妇女绝经后,骨丢失量加速进行。此时期应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对快速骨量减少的人群,应及早采取防治对策。近年来欧美各国多数学者主张在妇女绝经后3年内即开始长期雌激素替代治疗,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性补钙或用固体骨肽制剂骨肽片进行预防,以安全、有效地预防骨质疏松。日本则多主张用活性VitD(罗钙全)及钙预防骨质疏松症,注意积极治疗与骨质疏松症有关的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脂肪泻、慢性肾炎、甲旁亢/甲亢、骨转移癌、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三级预防:对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积极进行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骨肽片等药物治疗,还应加强防摔、防碰、防绊、防颠等措施。对中老年骨折患者应积极手术,实行坚强内固定,早期活动,体疗、理疗心理、营养、补钙、止痛、促进骨生长、遏制骨丢失,提高免疫功能及整体素质等综合治疗。

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骨骼发育、成长、衰老的基本规律,但受着激素调控、营养状态、物理因素(日照、体重)、免疫状况(全身体质、疾病)、遗传基因、生活方式(吸烟、饮酒、咖啡、饮食习惯、运动、精神情绪)、经济文化水平、医疗保障等八个方面的影响,若能及早加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水平,积极进行科学干预,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可能延缓和预防的,这将对提高我国亿万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而现实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四级预防:我们倡导补钙从年轻抓起,均衡饮食,多多运动,保证每天15分钟左右的时间晒太阳获取最自然的钙质来源,并对骨质疏松有科学性的认识。比如大家所认为的磷酸盐阻碍钙吸收就是不科学的言论。

磷酸盐是一种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矿物质,而且是所有生物所必需的一种营养物质。磷酸盐不仅在人体能量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也是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预后

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是骨折后相关并发症,在美国每年有约37500患骨质疏松者死于骨质疏松骨折的相关并发症。骨质疏松症虽不能完全预防,但给予一定的预防措施,如摄入足够的钙、维生素D、锻炼等,能在很大程度减轻骨质疏松症,防止严重并发症出现。此外,对于具有骨质疏松症高危因素、患有导致骨质疏松症高危情况的疾病以及使用可致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患者,及时去除高危因素,给予相应的药物预防治疗尤为重要。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高危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以及种族;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家族史;生殖系统因素,尤其是过早绝经;与骨密度降低有关的生活方式有吸烟、酗酒以及缺乏锻炼、导致无月经的大强度运动(例如马拉松长跑者);饮食因素,尤其是影响钙和维生素D的摄入量(二者缺乏即可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危险性),以及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其他疾病以及用药,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为减少骨折的发生率,应警惕老年患者容易摔倒的危险因素,包括平衡能力减退、性低血压、下肢肌力下降、反应迟钝、用药(如镇静剂)、视力障碍以及认知缺损。

运动处方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有资料统计,45岁以上的妇女,近三分之一患有轻重不同的骨质疏松;而75岁以上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

骨质疏松症除了骨痛、抽筋等症状以外,还有一点需要值得注意。骨质疏松症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所以骨质疏松症应该积极诊断与治疗,千万不可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如果您出现上述不舒服后,应该去医院就诊治疗。

全身不舒服,腰腿乏力,莫名其妙地骨头痛。医生再经过详细的检查诊断患有骨质疏松症后,可以适当地服用一些止痛药和补钙药。另外,还需要作一些配合,比如保证足够的睡眠,每天晒1小时的太阳,每天运动锻炼半小时或更长时间,对骨质疏松症比较有意义的锻炼方法是散步、打太极拳、做各种运动操,有条件的话可以进行游泳锻炼。晒太阳与运动锻炼先是时间短一些,然后慢慢增加,延长锻炼时间。吃菜不应挑食,应该吃低盐、清淡膳食,注意营养要丰富。每天应保证1瓶牛奶。如果按照上述方法治疗了2个星期,骨痛、抽筋没有得到缓解。你可以再去找医生开一些针剂,帮助调节你身体内部骨钙含量。

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而言,这种病确实不能只靠打针、吃药。它是一种慢性病,是随着我们每个人年老后慢慢发生的。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我们缺少运动很有关系,千万不要小看了运动在防治骨质疏松症中的重要作用。人体的骨组织是一种有生命的组织,人在运动中会不停地刺激骨组织,骨组织就不容易丢失钙质,骨组织中的骨小梁结构会排列得比较合理,这样骨质疏松症就不容易发生。

有研究发现,经常参加运动的老人,他们的平衡能力特别好,体内骨密度要比不爱运动的同龄老人的骨密度高;并且他们不容易跌跤,这就有可能有效地预防骨折的发生。

骨质疏松症并不可怕,只要医生和病人一起配合好,一定能解除患者的烦恼和痛苦。

食疗方法

发生骨质疏松后,除了进行正规的药物治疗,合理的膳食营养也会帮助患者改善症状,下面是几个骨质疏松食疗方,供大家参考:

[方一]黄豆猪骨汤:鲜猪骨250克、黄豆100克。

制法:黄豆提前用水泡6-8小时;将鲜猪骨洗净,切断,置水中烧开,去除血污;然后将猪骨放入砂锅内,加生姜20克、黄酒200克,食盐适量,加水1000毫升,经煮沸后,用文火煮至骨烂,放入黄豆继续煮至豆烂,即可食用。每日1次,每次200毫升,每周1剂。

功效:鲜猪骨含天然钙质、骨胶原等,对骨骼生长有补充作用。黄豆含黄酮甙、钙、铁、磷等,有促进骨骼生长和补充骨中所需的营养。此汤有较好的预防骨骼老化、骨质疏松作用。

[方二]桑葚牛骨汤:桑葚25克,牛骨250-500克。

制法:将桑葚洗净,加酒、糖少许蒸制。另将牛骨置锅中,水煮,开锅后撇去浮沫,加姜、葱再煮。见牛骨发白时,表明牛骨的钙、磷、骨胶等已溶解到汤中,随即捞出牛骨,加入已蒸制的桑葚,开锅后再去浮沫,调味后即可饮用。

功效:桑葚补肝益肾;牛骨含有丰富钙质和胶原蛋白,能促进骨骼生长。此汤能滋阴补血、益肾强筋,尤甚适用于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等。

[方三]虾皮豆腐汤:虾皮50克,嫩豆腐200克。

制法:虾皮洗净后泡发;嫩豆腐切成小方块;加葱花、姜末及料酒,油锅内煸香后加水烧汤。

功效:虾皮每100克钙含量高达991毫克,豆腐含钙量也较高,常食此汤对缺钙的骨质疏松症有效。

[方四]猪皮续断汤:鲜猪皮200克,续断50克。

制法:取鲜猪皮洗净去毛、去脂、切小块,放入蒸锅内,加生姜15克,黄酒100克,食盐适量;取续断煎浓汁加入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煮至猪皮烂为度,即可食用。1日1次,分次服。

功效:猪皮含丰富的骨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对人体的软骨、骨骼及结缔组织都具有重要作用。续断有强筋健骨、益肝肾等作用。此粥有利于减轻骨质疏松引起的疼痛,延缓骨质疏松的发生。

英国《自然》杂志上报告说,更年期之后的女性骨质疏松、容易骨折,可能是因为体内缺少一种重要的雌激素受体。

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科学家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一种称为“雌激素阿尔法受体”的雌激素调节蛋白分子,对维持骨骼的强度很重要。缺少这种受体,雌激素就难以产生作用。科学家以体内缺少“雌激素阿尔法受体”的实验鼠进行实验,发现它们的骨骼在承受强力时,骨细胞没有增生。从这种实验鼠体内提取骨细胞进行组织培养,也显示张力并未能使骨细胞增生。

正常情况下,当骨骼受到机械张力作用时,会有新的骨细胞产生,帮助承受负荷,保持骨骼强度。以往的研究发现,在女性体内,雌激素对于这一过程十分重要。

科学家说,这一发现表明更年期后的女性骨量下降,可能是由于体内缺少这种受体,这将有助于治疗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

女性多吃豆腐不怕更年期

豆腐是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

豆腐不仅很有营养,对于上了年纪的女性,还可帮助她们克服更年期症状。

许多更年期女性不愿意服用荷尔蒙药物,可通过改变饮食习惯来减少更年期症状。豆腐就是其中一种含有大量雌激素的食品。专家说:“豆腐等大豆产品是各种食物中雌激素含量最高的食品,但由于雌激素有很多种类,各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很难拿豆腐和西药的疗效相比较。”“有很多更年期女性说她们每天吃一两块豆腐,潮红等症状会减少。但是,还没有什么科学证明豆腐不能吃过多,或是得吃多少才足以发挥效用。”

专家指出,要准确地治疗症状,还是服用含有很纯的雌激素的荷尔蒙药物,会比较有效,因为这类药物是经过临床试验证明的。

药膳原则

原则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属肾虚证,总的治则是补肾壮骨,但要辨证施膳。药膳以选用具有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益肝健脾作用的药食为主;

2.需重视营养成分的补充,保护或改善脾胃的运化及吸收功能。

膳食宜忌

1.宜供应充足的钙质。要常吃含钙量丰富的食物,如排骨、脆骨、虾皮、海带、发菜、木耳、桶柑、核桃仁等;

2.宜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可选用牛奶、鸡蛋、鱼、鸡、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等;

篇7

[中图分类号]R68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4(b)-076-01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障碍疾病,其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血雌激素水平降低,骨吸收及骨形成加速,骨吸收过程短而骨形成过程长,造成高转换型骨量丢失,以致骨小梁断裂、穿孔[1]致绝经后骨折发生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绝经后妇女的健康。自2000年1月-2002年1月以来,我院应用利维爱加乐力氨基酸螯合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选择我院门诊60例绝经后患者,年龄49-65岁,绝经年限3-16年,就诊者主诉为腰、背、腿部疼痛,关节钝痛,半年内无激素及钙剂使用史,血压,肝、肾功能,血糖,血脂,乳腺检查,妇科检查均正常,排除外伤、风湿等器质性病变,骨密度(BMD)低于正常值2个标准差。

1.2 治疗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年龄(54.61±5.29)岁,绝经年限(8.8±5.2)年。口服利维爱片1.25 mg/d,每日睡前口服1次,同时加服乐力钙胶囊1 000 mg。对照组年龄(57.1±4.8)岁,绝经年限(11.2±4.3)年,每日单服乐力钙胶囊1 000 mg。6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估,检测两组疗效,BMD水平定期随访,观察副反应。用药前后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股骨颈BMD。

1.3 疗效判定

显效:腰、背、腿部骨痛消失或明显缓解,骨密度正常。有效:腰、背、腿部骨痛较前减轻,骨密度改善。无效:疼痛未减轻,无缓解,骨密度无改善或降低。

2 结果

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表1)。治疗前后BMD变化亦有显著性差异(表2)。

3 讨论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绝经后妇女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是引起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外资料表明,绝经后应用激素替代疗法(HRT)可阻断快速骨丢失,由此而发生的骨折将减少一半。HRT的治疗机制可能和雌激素的下述作用有关:①调节骨对甲状旁腺素的敏感性,减少钙对甲状旁腺素的刺激,减少骨吸收;②恢复血清降钙素的基础值及钙对血清降钙素的刺激,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2]。

篇8

腰肌劳损:夜间睡觉痛,晨起痛。这类疼痛多见于中老年人,往往是长期姿势不正确,或曾经有外伤留下的肌肉劳损。肌肉劳损形成的疤痕卡住腰部肌肉内的小血管或小神经导致的疼痛。疼痛部位集中在劳损的肌肉,特点是睡觉久了会痛,早上起床前后会痛,走路或按摩后疼痛会缓解,这种腰痛往往伴有局部怕冷、怕风等特点。

腰椎间盘突出:走久了腰痛,常合并腿痛。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刺激其周围的神经就出现了疼痛。如果腰痛合并有腿痛或腿麻一般可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腰部在躯干的下部,又是躯干活动最频繁的地方,久坐、久站后会出现腰痛加剧。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的人往往晚上睡觉或白天躺在床上休息的时候可使得突出的腰椎间盘稍稍复位,疼痛会减轻,早上甚至完全不痛。

骨质疏松症:腰背痛、转身痛、起床痛。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表现是腰背部痛,还常常伴有全身疼痛。严重的除转身痛、起床痛之外,弯腰、咳嗽或用力时疼痛也会加剧。此外,骨质疏松痛还有个特征,就是在椎骨上轻轻敲击的话,疼痛会加剧。这时要警惕是疏松的椎骨发生了裂缝,导致压缩变扁了。骨质疏松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抽烟、大量常年使用激素的病人,如哮喘病人等等。此外,通过X线查腰椎或同位素检测骨密度,可及时发现和诊断骨质疏松症。

骨癌:半夜痛。如果三更半夜、夜深人静之际,突然从梦中痛酲,那么这样的腰痛提示可能患有癌症。癌症可能是原发性的,也,可能是转移性的。骨癌的疼痛是所有癌痛当中最剧烈的,它的特点是活动痛,类似骨质疏松的椎骨压缩骨折痛。这种病与腰肌劳损经过按摩敲击后会舒服些的症状正好相反。因此,疼痛没有明确诊断时,不要盲目做按摩和理疗。疼痛如果影响休息,比如睡觉时也,痛,一定要到医院诊疗。因为慢性疼痛可引发抑郁症、高血压、高血糖和心脑供血等问题。对于这些腰痛患者,要注意锻炼肌肉的力量,骨质疏松症的人锻炼肌肉能帮助血液流到骨头,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泌尿疾病腰痛:胀痛或钝痛。泌尿外科最常见引起腰痛的疾病主要有四大类。泌尿系结石(包括肾结石、输尿管结石)、泌尿系肿瘤、肾积水、肾脏或尿路的炎症感染。其中,泌尿系结石所发生的疼痛最多见。结石疼痛在腰部的两侧,而腰椎或腰肌的疼痛则主要在腰椎处;疼痛的感觉也不同,前者典型的多是绞痛,疼痛多与结石在体内的活动有关,也可因结石造成梗阻积水仅有隐隐的钝痛或胀痛,而腰椎痛则多是钝痛或隐隐作痛。因此,腰痛患者到泌尿外科就诊一般会先检查尿常规和B超。如白细胞高往往表示有泌尿系感染炎症表现,如红细胞高,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结石或肿瘤,再通过进一步的B超来筛查和初步诊断。如果这些检查都正常,医生一般会建议其转到骨科就诊。

妇科痛:伴有下腹部坠痛、阴道分泌物异常、腰骶部疼痛。引起腰痛的妇科疾病常见的是宫颈炎和盆腔炎,尤其是当炎症累及到宫骶韧带时,腰痛会比较明显。专家也指出,在这类炎症患者中有10%~20%会出现腰痛症状,但最常见的症状并非是腰痛,而是下腹部的坠痛。此外,还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当炎症波及到邻近的尿道,还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小便不畅等感觉。盆腔炎往往是急性期(有腹痛、伴发热、恶心、呕吐等易误诊为阑尾炎、胆囊炎等而未引起足够重视)不注意治疗,而渐变为慢性炎症。慢性炎症时会有腰骶部痛、腹部坠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月经不正常甚至不孕、宫外孕等。如果腰痛还伴有下腹部的坠痛、阴道分泌物增多,要警惕妇科炎症。另外,还要注意是否合并妇科肿瘤,由于肿瘤压迫神经或浸润盆腔结缔组织也会出现腰痛。

强直性脊柱炎:早上痛,劳累痛。年轻人忽然感觉到下腰部疼痛,常常容易发生肌肉受伤的历史。当连续3个月以上晨问明显痛和久坐钝痛,要注意是否患上了强直性脊柱炎。该病在年轻男性中比较常见,20~40岁是病情高峰期。这些患者往往有比较典型的晨僵症状,就是早晨起床脊柱有僵硬感,这种晨僵有时可以持续数小时之久。长期不活动的人更明显,往往起床都困难,甚至只能侧翻身滚下床沿。有些病人还会伴有髋、膝关节疼痛、颈背部沉困症状,有些人还可合并有椎间盘的问题。

篇9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减轻与消除患者疼痛,改善并恢复其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将256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32例,显效76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9%;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52例,有效32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1.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骨质疏松;中西医结合治疗;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被破坏、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疾病,与中医文献中“骨痿”、“骨枯”、“骨痹”、“骨蚀”、“骨极”的描述相似。2008年5月~2011年5月,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128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病例选择: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1];前两周未接受同类药品治疗;排除因甲状腺机能亢进、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结核、糖尿病及严重肝肾疾病等所引发的骨质疏松。随机选择住院患者256例,男160例,女96例;年龄34~88岁,平均61.7岁。患者均存在腰背痛及全身骨痛;经腰椎、胸椎X线检查,多数患者存有椎体压缩性改变,单发或多发,但MRI检查未见高信号改变。临床主要表现为胸痛、腰背部疼痛、双下肢乏力、抽筋。其中48例疼痛严重者不能起床活动。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 >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均给予钙尔奇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内服中药方:田七15g,羊藿20g,骨碎补15g,川断15g,女贞子15g,鸡血藤25g,鹿衔草15g,丹参20g,桑枝20g,牛膝10g,红花20g,狗脊l0g,每日1剂,煎水分2次温服。中药熏洗方剂:桑枝15g,桂枝15g,伸筋草30g,透骨草30g,牛膝15g,红花20g,没药15g,细辛l0g,威灵仙10g,落得10g,防风10g,甘草l0g,泽泻l0g,蜈蚣l0g[2]。煎水熏洗患部,每日2次,每次30min。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每月随访记录骨痛变化,参照《骨质疏松症状分级量化表》[3]:疼痛强度分0、1、2、3、4级,按简化McGee法分0~10度,其中0度记0分,1~3度记1~2分,4~6度记3~5分,7~9度记6~7分,10度记8分。治愈:症状消失,x线摄片显示骨折骨性愈合,功能活动正常,局部症状积分0~1分。显效:症状基本消失x线摄片显示骨折临床愈合,骨密度在 1个标准差之间定位,积分2~4分。有效:症状有改善,x线摄片显示骨折仍处于迟缓愈合状态,骨密度低于正常人,在1~2.5个标准差之间定位,积分5~7分。无效:症状无改善,x线摄片显示骨折仍处于迟缓愈合状态,骨密度低于2.5个标准差定位,积分大于8分[4]。以治愈、显效、有效统计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x2检验。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

3 讨论

骨质疏松性症是一种随增龄而骨量减少的疾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骨纤维结构异常、骨脆性增加。在发生原因上,仅轻度暴力或非创伤因素都可导致疾病的发生,其好发于脊柱、髋部及前臂。骨质疏松症机制尚没有阐明,仍在探索阶段,综合文献来看,所涉及到的方面包括:成骨细胞、破骨细胞、激素水平、微量元素、细胞因子、相关基因等,大量研究展示了中药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骨质疏松效果,且可通过以上途径进行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的整合调节,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已经被临床实践所证实[5]。

中医学认为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脾虚是重要病机,气滞血瘀是本病的促进因素。肾为先天之本,肾主骨生髓,骨的生长、发育、强健,衰弱与肾精盛衰关系密切,肾精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骨骼得以滋养而强健有力,反之则筋骨失养而痿弱无力。脾为后天之本,生化之源,主化生气、血、津液以荣润筋骨。骨质疏松多发老年人,且病程长,病情反复,老年人肾气渐衰,肾精亏虚,骨髓化生无源,同时脾虚血少,无力推动血脉,气滞血瘀,产生疼痛症状。《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有骨痿者补。肾以治之的治疗原则,正是治病求本的原则。故在中药复方中,多选用羊藿、仙灵脾、骨碎补、鹿角胶、杜仲、菟丝子、续断、龟板、白术、牡蛎、川芎、当归等[6]。本组治疗组患者在滋补肝肾的基础上,酌加骨质疏松中药方,起到补肾肝、化瘀血、强筋骨之功效,有效率为96.9%,功能亦全部恢复正常,故值得临床推广。

预防骨质疏松比恢复骨质量更为重要,体育锻炼也是防治骨质疏松的有效措施,散步、慢跑、广播操都是简单易行的方法,多做日光浴可增加体内活性维生素D的转化,相对增加钙的吸收利用。临床研究显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明显减少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学科组.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0,6(1):1-3.

[2] 汪亮,中药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井冈山医学专报,2008,1.

[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56-360.

[4] 庄洪,梁祖建.从瘀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研究态势评析[J]中医正骨.2006,l8 (2):69―71.

篇10

关键词:老年骨质疏松;降钙素;易盖宁;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降低、骨组织微观结构破坏导致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为特征的全身性骨骼系统退化性病变,其临床症状多见骨骼疼痛和骨折,严重威胁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治疗的主要方法是减少骨质丢失,维持或增加骨密度(BMD),降钙素及元素钙都是常用的治疗药物。依降钙素是一种肽类激素,其具有促进骨重建和抑制骨吸收的作用,其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和数量并调节成骨细胞活性和数量,从而促进骨生成1,且其具有抑制中枢作用,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并增强顺应性,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研究鲑鱼降钙素临床治疗效果,本院采用依降钙素与钙剂联用治疗骨质疏松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4 月-2014 年4 月在本院收治的85 例骨质疏松病例,所有病例均经双能X 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且伴有不同程度的负重性疼痛或者自发性的腰、腿、背部疼痛,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所制定的标准2。其中2 例有腰椎压缩性骨折史,1 例有髋部骨折史。病例入选标准: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半年内连续使用性激素、同化激素、降钙素等药物,而且无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发性骨髓瘤、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其他影响钙磷代谢的疾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4 例,男16 例,女28 例,年龄62~84 岁,平均(63.4±5.4)岁,病程2~13 年,平均6 年;对照组41例,男15 例,女26 例,年龄66~83 岁,平均(69.5±6.7)岁,病程2~15 年,平均7 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分布、症状、BMD等基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依降钙素,针剂,每支20 U。使用方法:肌肉注射20 U,每周1 次。同时需口服江苏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钙尔奇-D,每片600 mg,1 次/d,每次1 片。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江苏惠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钙尔奇-D,每片600 mg,1次/d,每次1 片,疗程同样为12 周。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使用雄雌激素、蛋白同化剂、镇痛剂以及其他影响缓解疼痛的药物。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骨痛性质以及疼痛程度,并对其BMD 进行检测,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1.4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标准3 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显效:伴随的自发性或者负重性疼痛全部消失,经BMD 检查可见骨密度明显增加;有效:伴随的自发性或者负重性疼痛疼痛显著缓解,经BMD 检查可见骨质密度有所增加或并未下降;无效: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明显改善。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 检验;计量资料以百分频数表示,组间对比采用 字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骨痛表现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临床骨痛表现情况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44

33(75%)

10(23%)

1(2%)

43(98%)

对照组

41

6(15%)

11(27%)

24(58%)

17(41%)

*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均有明显的腰背痛、变换痛及活动不便等症状。观察组患者在用药第5 天疼痛开始减轻,2 周左右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对照组患者治疗2 周后,症状有所好转,但常有反复。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骨痛表现情况。

2.2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腰椎与股骨颈BMD测定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腰椎与股骨颈BMD测定结果比较(x±s)

部位

观察组(n=44)

对照组(n=41)

腰椎BMD(1~4)(g/cm2)

治疗前

0.691±0.097

0.689±0.117

治疗后

0.743±0.075

0.697±0.082

股骨颈(g/cm2)

治疗前

0.657±0.103

0.661±0.091

治疗后

0.695±0.087

0.674±0.116

*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治疗后的BMD(0.948±0.261)g/cm2 较治疗前(0.834±0.223)g/cm2 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BMD 无明显变化。

3讨论

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 亿骨质疏松患者,我国约5000 万左右。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的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骨质疏松症是临床上一种全身性、进行性的骨骼疾病,临床表现主要为骨组织显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

骨强度降低以及骨量减少4。降钙素是一种调节骨钙代谢的内源性肽类激素,主要由甲状腺内的滤泡旁细胞所分泌,其在人体内的分泌和储备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对可有效调节破骨细胞的活性和增生,抑制骨吸收并降低骨转换率。且可以直接作用成骨细胞促进骨的形成,增加人体骨内钙的含量,从而改善骨内的显微结构。其止痛机制很可能与其作用于中枢感受区的特异性受体,并抑制前列腺素以及内源性镇痛物质β- 内啡肽的释放密切相关5。而通过

人工合成的降钙素,其活性是人体降钙素的40倍,因此,可以实现小剂量治疗,且相比于单纯服钙剂缓解疼痛起效快且效果显著。目前,依降钙素已成为临床防治老年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其具有止痛效果好,不良反应较小以及适用范围较广等优点,由于降钙素可以有效抑制疼痛介质的释放,阻断其与受体结合,同时可增加β- 内啡肽释放并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缓解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疼痛感觉,因此,不仅可以解除患者疼痛,且还可以有效避免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止痛药所引发的胃肠道反应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