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分析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报告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报告分析

篇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之是社会的各方面对于资本信息的掌握要求的加剧,使得人们对于财务报告分析看的越来越重,因此本文就重点阐述财务报告分析的内容以及作用。

1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

1.1 财务报告分析的产生与发展 我们对于财务报告分析的研究首先就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财务报告分析的发源地是美国,最初是由美国的银行对于借款人信用和贷款偿还能力的分析,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公司制的形成,不断有投资者、债权人对公司的规模等进行分析,进而人们开始意识到财务报告分析的重要性。20世纪中后期财务报告分析的规则以及相关内容等基本上有了统一,使得财务报告分析成为一种独立的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公司经营模式的多样化,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也变的多样性。

1.2 财务报告分析的含义 财务报告是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全面规范的体现,对于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出了要依据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资料以外还要依据企业的日常会计资料、财务情况说明书、统计资料等。因此财务报告分析的意义主要有: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过去以及现在。财务报告分析是对企业的过去财务以及现在财务的分析,通过报表可以及时的得出企业的发展历程;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可以及时的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测。财务报告就是将企业的各项分析内容和各种分析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以此确定企业的财务发展情况;财务报告分析还可以及时的了解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进而得知企业的财务赢利、经营效率等,同时还可以推测出企业的未来发展潜力和成长能力。

2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体及分析目的

财务报告分析的主体主要有:

2.1 经营者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 企业的经营者主要是受到委托者对企业的法人财产进行经营管理进行的分析管理。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他们为了行驶自己的职责他们必须要及时的关注企业的资金运作情况、债务偿还能力以及企业的赢利情况。可以说企业的经营者对于财务的报告分析要从综合的全面的进行分析,以此能够保证自己准确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

企业的经营者可以说是对企业的业务以及财务状况了解最多的分析主体,它对于企业的情况掌握有更多的渠道,可以说财务报告分析对于经营者具有重要的作用,他能够帮助企业的经营者全面的把握企业的发展,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财务措施。

2.2 投资者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 企业的投资者主要是企业的出资者以及市场上潜在的出资者,可见企业的投资者对于财务报告分析具有积极地作用,他们十分的看重企业的财务报告分析,因为企业的财务情况关系到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投资者对于企业的投资报酬等的关注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主要是考量企业的赢利情况,因为企业的赢利是保证企业能够给予投资者红利的基础。总之通过财务报告分析可以使得投资者能够评价管理者的也能,同时财务报告也是为企业制定薪酬的重要依据,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中投资者侧重于对于企业赢利性和成长性的分析。

2.3 企业的债权人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 债权人与企业之间存在着利害关系,债权人的利益是由企业支付的,但是在企业的经营中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追求更大的投资收益,他们对于企业的利益不能实情的告诉债权人,因为存在着这些利害关系使得债权人更加注重对于财务报告的分析。

2.4 其他有关方面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 企业的财务报告关系着许多部门的利益,其中包括企业的供应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企业的员工,他们对于报告的分析可以明确的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以此获得自身利益的可能,无论如何财务的报告分析最终是为了获得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为企业提供财务决策,因此财务报告分析适应各种企业有关的信息需求者。

3 财务报告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篇2

财务会计报告的分析要从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组成入手。国家对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有着严格的时间和内容规定,在一个月、一个季度、半年度、年度都要出具一份财务会计报表。月度和季度财务会计报告通常只要求出具会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组成;半年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则增加了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附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我们要注意解释一下出现的专业术语,让一个门外汉也能看懂财务报告分析。

1、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提供的是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的基本资料,反映的是以某一特定时间为切入点,企业盘点汇总的资产总额及资产的分布和构成情况。其中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长期投资金额,债务总额、流动债务以及长期债务的金额和组成都要准确的数字说明。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和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速动比率等数据,可以分析企业在长期的负债中所需要得资金预算,以及劳动时间和劳动力来偿还债务。

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重点看企业拥有什么样的利润空间,而不是利润的总额。利润指标是评价一家企业经济效益最重要的数据值之一。比如计算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这些数据都需要以利润能为条件进行计算。通过企业的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以及营业收入净值在企业利润总额中所占的份额,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评价企业利润来源的稳定性,但是会计技巧能轻易改变利润的大小,以至于利润数字一直饱受质疑:如果企业账面上有较高的利润,但仓库却有大量存货的积压,大量营业额却表现为赊账,则是以大量的不良资产为代价虚高利润。

3、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是体现企业创造净现金流量的能力的财务报表。看一家企业拥有怎样的的现金流结构十分重要,总额相同的现金流量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之间的比例不同,则财务状况也会不同的。现金流量是一组客观的数据:现金流量与销售收入的比率,可以判断企业支付能力;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的比率,可以判断企业营业质量的高低;现金净流量与净利润的比率,可以反映出企业净利润的收现水平及企业分红派息的能力;资产的现金净流量回报率;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利用效率;现金流量净额与平均流动负债的比率,可以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发生的的现金净流入要达到多少金额,才可以偿还当期的流动负债。通过多方面的因素来预测在未来一段时间里的现金流量,以此来判断企业的利润点、财务结构和偿还债务的能力。

4、其它附表:

附表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含的内容进行重要补充,对需要解释的数据进行说明,对专业术语进行释疑。会计报表附注包括重要会计政策、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说明、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明、不符合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说明、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分析、重要资产转让及其出售的说明、企业合并、分立的说明、会计报表中重要项目的说明、合并会计报表的说明、有助于理解和分析会计报表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

“或有”就是“可能有”,是指未判仲裁、未决诉讼以及为其他单位提供债务担保造成的“可能”会使企业可能受损或者受益的潜在财务风险,又称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企业可以不予确认,但需要制表说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就是指在年度资产负债表自送达之日起,到财务报告被批准到报出之日终的时间差之间,企业需要调整和说明的,可能对企业有利或者不利的的事项。关注企业之间的关联易,了解企业被交换出去的资产是不是本企业的重要资产,而引进的资产又能不能给企业在在后续的发展带来经济效益。

二、财务情况说明书要做出的说明

1、经营情况说明:

一家企业必须以主营业务为主,非经常性损益和合并财务报表范围以外的投资收益为辅。

2、利润完成情况:

利润是指企业的营业收入、短期投资收益、股权转让收益、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资产重组等非经常性损益的全盘利润,。

篇3

关键词:财务报告;比较;借鉴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184-02

1 财务报告的概念

财务报告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财务信息的书面文件。

财务报告是企业财务会计的最终成果,也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和输出形式。在实务工作中,财务报告与财务报表两个概念经常混用,然而二者是有区别的。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体和最基本的报告手段,而财务报告除了这种数字表格式的财务报表以外,还可以其他形式的报告出现,比如文字叙述式的报告等;而且财务报告除了财务报表之外,还包括报表附注以及其他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

2 财务报告组成的国际比较

美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体系由财务状况表、盈利表或综合收益表、业主投资及派给业主报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组成。

英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体系由损益表、全部已确认利得与损失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附注所构成,同时还包括增值表、雇员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

法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体系由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或现金流量表)以及报表注释组成,另外还包括社会责任报告。

日本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此外,还包括利润分配计算表(或亏损处理计算表)、附属明细表以及报表注释等。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它可以用多种方法呈报,例如以现金流量表或资金流量表呈报),以及作为财务报表不可分割部分的附注、其他报表和说明材料。财务报表还可能包括基于或源自上述报表并应随之一同阅读的附表和补充资料。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对以上各种规定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1)各方对财务报告组成的规定基本一致。除日本外,都把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或收益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列为三大基本会计报表。日本的财务报告体系虽不包括现金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但要求企业向大藏省提交的补充报告资料中涉及企业现金流量的内客。这说明三大报表所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或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是企业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所普遍关心的最基本的财务信息。

(2)美国会计准则最明显的特点在于要求企业编制股东权益变动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其权益事项数量繁多,相当复杂,为此美国专门设置了三个权益类财务报表要素:权益、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以向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丰富和详细的权益变动信息。另外,美国财务报告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条目繁多、篇幅庞大的报表注释。这与美国会计历来强调充分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有关。

(3)英国会计准则的特点在于建议企业编制一系列社会报告。除了编制传统财务报告以外,还增编增值表、雇员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各相关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

(4)法国会计准则也要求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并体现在法令中,要求企业必须遵照执行。

(5)日本会计准则把附属明细表作为一个单独组成部分。根据日本商法的规定,公司需要编报附属明细表的内容包括资本金及准备金的增减变动情况、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理以及折旧费的明细资料、公司与子公司间的债权明细资料、公司持有本公司股票的份额、资产担保权的有关详细资料。此外,还有商法定的准备金的计算、付予董事和监事的报酬、以及与董事、监事及支配性股东往来情况的详细资料。

(6)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规定的财务报告基本上是各国财务报告共同性的内容或在国际上普遍适用的一些财务报告。

(7)相比较而言,从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来看,存在以下不足:①财务报告组成的种类相对较少,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但可喜的是,财政部2006年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将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由附表提升到主表的地位,作为第四大会计报表,这说明我国在此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改善。②财务报告内容较简单,如报表注释只包括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且详细程度不够。③财务报告揭示方法较单一。我国主要采用正式报表、附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形式,而在美国,可以采用旁注、脚注、括号、补充报表、附表、补充资料、管理论证分析报告和致股东函件等揭示方法。

3 主要财务报表的格式及其内容的国际比较

3.1 资产负债表的国际比较

关于资产负债表的格式,美国和日本规定有账户式(水平式)和报告式(垂直式)两种,英国规定有账户式和财务状况式两种,法国和我国采用账户式。从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来看,账户式应用最为广泛,它体现了西方企业会计中的“主体权益理论”,即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主体,以其全部资产为全体债权人和业主的权益提供保障。

在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排列顺序上,主要有流动列前法和固定列前法两种。采用流动列前法的国家比较重视企业的偿债能力;而采用固定列前法的国家更加重视企业的生产能力。美国主要采用流动列前法,但也兼有固定列前法(适用于采矿业、公用事业等行业)和其他方式(如投资公司把投资项目列在最前面)。英国和法国采用固定列前法,日本和我国则采用流动列前法。

在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上,相比而言,法国和日本所列项目比较详细。

3.2 损益表的国际比较

损益表的格式大体可以分为多步式和单步式,也可分为报告式和账户式。美国和英国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我国为多步式,法国和日本则分为账户式和报告式两种。

在损益表的内容上,各国存在较大的差异。美国和我国的多步式损益表基本上分为营业损益和非营业损益两大部分,但我国的营业损益范围比美国要小,如投资净收益在美国属于营业损益,而在我国则属于非营业损益。而且,我国报表项目的规范性也比美国严格得多,美国只是从大类上规范损益表项目,具体项目的填列则相当灵活。相比较而言,法国、英国和日本的损益表内容相似,一般都分为经常损益和非常损益两部分。经常损益包括营业损益和非营业损益,非常损益包括特别收益和特别损失等。

3.3 现金流量表的国际比较

企业现金流量信息正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现金流量表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应用。虽然日本会计准则没有要求编制现金流量表,但在企业提交的补充资料中也已涉及企业现金流量的内容。

在现金流量的分类上,各国要求基本一致。美国、我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把现金流量分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三类,英国则分为八类。

在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上,各国一般都允许选用两种方法,即直接法和间接法。美国和英国鼓励企业采用直接法,也可采用间接法;而我国要求企业主表必须采用直接法,但也同时要求在附注中按间接法编制;法国则多采用间接法。

4 借鉴

虽然,我国国务院和财政部分别在2000年和2006年颁布实施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和《企业会计准则》,对财务报告的组成、编制和提供做出了一些重大修改,但随着国际经济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企业经济活动日趋复杂,股份公司、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迅速崛起,现行财务报告仍然显示出一些不合理性和滞后性,亟待加以改进与完善。

我们认为,我国现行财务报告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计量基础单一,不利于信息使用者正确决策;(2)按收入/费用观编制的利润表过于强调净利润的重要性,往往会导致企业把利润作为追求的惟一目标,造成经营行为短期化;(3)过于注重历史业绩评价,而忽视未来预测,信息相关性较差;(4)不能全面反映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5)附表、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等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少,不能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需要。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我国财务报告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加以改进和完善:

4.1 完善现行财务报告

(1)资产负债表:在坚持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基础上,适当引入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加以补充,用附表、补充报表或报表附注的方式列示有关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以提供相关性更高的财务信息。此外,对于某些项目,如存货、固定资产等应予以具体化,加大信息披露的详细程度。

(2)利润表:用资产/负债观取代收入/费用观编制利润表,提供资产保值增值的直观信息;对财务成果层次的划分应采用经常与非常的标准,来代替营业与非营业的标准,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等的信息需要。

(3)扩大报表注释的信息容量。由于现行会计主要是以货币计量,从而也就将揭示信息的范围限制在能以货币量化的信息范围之内,而对于非货币化信息,如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市场竞争的优势等均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之外。我们有必要扩大报表注释的信息容量,进行非财务信息的披露。

4.2 增设新的财务报告

(1)增设增值表。利润表反映的是归属于投资者的净利润,并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增值表可以反映企业增值额的形成及其在各相关利益集团中进行分配的过程,能够较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有利于协调劳资双方、各种资本供应者以及企业与社会、国家政府的关系,从而化解利益分配中的矛盾,同时有利于国家了解企业对社会的真实贡献,也有利于国家科学制定宏观调控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利润表有助于企业加强微观管理,而增值表对于协调企业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二者互补,必将对加强经济的全面管理提供极大的帮助。

(2)增设社会责任报告。为了规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企业有必要编制和对外提供社会责任报告,以反映企业在职业培训、平等就业、社区公益事业、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可以采取文字叙述式或社会资产负债表和社会损益表等形式。

(3)增设预测财务报告。预测财务报告的编制可以采取文字与数据相结合的叙述报告式或预测资产负债表、预测损益表和预测现金流量表等形式。

(4)增设全面收益表。全面收益表是指企业在报告期间由企业同所有者以外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净资产的变动,应分为两部分:已确认且已实现净收益和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其他利得及损失。

参考文献

[1]宋永春.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亟待改进[J].财经科学,2007,(12).

篇4

    关键词:中期财务报告基础编制运用基础

    一、关于重要性原则的运用基础

    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披露各中期会计报表项目时,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是企业编制中期财务报告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原则。诚然,企业在编制年度财务报告时也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只是比较而言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重要性原则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在判断重要性程度时,应当以中期财务数据为基础,不应以预计的年度财务数据为基础。因为有些对于预计年度的财务数据显得不重要的信息对于中期财务报表来说可能是重要的。换言之,该信息对于理解年度会计报表而言并不十分相关,但是对于理解中期会计报表而言是相关的,企业应当在中期财务报告中披露这些信息。例如,企业中期中发生的有关会计政策变更、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变动、投资损失、罚款支出、关联交易、承诺事项等,有的在全年看来,与预计的全年有关数据相比较,还达不到重要性水平,但在中期看来,与中期的有关数据相比,已经达到重要性水平,那么此时就应当如实予以披露。也就是说,在中期财务报告中,重要性水平的对比基础,应当以中期期末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净资产总额、中期的营业收入总额、中期的净利润总额等直接相关项目的数据作为比较基础。

    二、关于会计估计

    基于中期财务报告的编报时间一般比年度财务报告短,有关编报要求相对于年度财务报告也有所放宽,对外披露的时限比年度财务报告短(以上市公司为例,季度报告披露的时间是一个月,半年度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间是两个月,年度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间是四个月),再加之企业和社会公众存在年度财务结算的行为习惯,所以,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中期财务报告的会计计量相对于年度财务报告而言,可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估计。例如,在编制中期财务报告时,中期期末的存货盘点、往来款项的对账、有关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中期所得税的计列、合并会计报表内部交易的抵消等,一般都不可能像年度会计决算那样全面详细、严格规范、计算准确,而是在更多的程度上依赖企业会计人员的估计,以便按照及时性的原则披露中期会计信息。

    三、关于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般情况下,企业的各项收入往往是在一个会计年度的各个中期内均匀发生的,各中期之间实现的收入差异不会很大。但是,并非所有的企业都是如此。有的企业存在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收入,而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则往往集中在会计年度的个别中期内。对于这些收入,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中期财务报告》的有关规定,企业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会计报表中予以预计或者递延,即企业应当在这些收入取得并实现时及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为了平衡各中期的收益而将这些收入在会计年度的各个中期之间进行分摊。其理论依据是中期财务报告的“独立观”而非“一体观”。但是如果季节性、周期性或者偶然性取得的收入在会计年度末允许预计或者递延的,则在中期会计报表中也允许预计或者递延。与此同时,这些收入的确认标准和计量基础应当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收入》、《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企业会计准则——租赁》等的规定。在实际工作中,季节性收入的企业有供暖企业、冷饮企业、农业企业、旅游企业、某些零售企业等;周期性收入企业有滚动开发型的房地产企业、软件开发企业;偶然性收入如退税收入、财政补贴收入、政府奖励收入、税收返还等。

    四、关于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通常情况下,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有关的费用往往是在一个会计年度的各个中期内均匀发生的,各中期之间发生的费用不会有较大差异。但是,那些诸如员工培训费、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费等,则往往集中在会计年度的个别中期内。对于这些会计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企业应当在发生时予以确认和计量,不应当在中期会计报表中予以预提或者待摊。也就是说,企业不应当为了使各中期间收益的平滑化而将这些费用在会计年度的各个中期之间进行分摊。这样处理的理论依据同样也是中期财务报告的“独立观”而非“一体观”。做这样的规定,一方面可以提高中期财务报告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企业在中期通过对不均匀发生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而人为调节企业经营业绩的情况。

    五、关于中期会计报表的格式

    企业在中期末除了需要编制中期末资产负债表、中期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外,还应当提供前期比较会计报表,以提高会计报表信息的可比性和有用性。在中期财务报告中,企业应提供以下会计报表:

    1、资产负债表,包括本中期末资产负债表和上年度末的资产负债表。以2003年第2季度财务报告为例,资产负债表包括2003年6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和2002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

    2、利润表,包括本中期的利润表、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及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上年度可比期间的利润表包括上年度可比中期的利润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利润表)。以2003年第2季度财务报告为例,利润表包括2003年4月1日至6月30日即本中期利润表、2003年1月1日至2003年6月30日即年初至本中期末的利润表,2002年4月1日至6月30日即上年度比较会计报表可比中期利润表、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即上年度比较会计报表年初至中期末的可比利润表。

    3、现金流量表,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和上年度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以2003年第2季度财务报告为例,现金流量表包括2003年1月1日至6月30日年初至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2002年1月1日至2002年6月30日即上年度可比会计报表年初至可比本中期末的现金流量表。

    六、关于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

    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信息的补充说明,根据及时、相关、重要和成本效益原则,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应当依据以下三项基本要求:一是中期会计报表附注应当提供比上年度财务报告更新的信息,无需重复披露在上年度财务报告中已经披露过的、相对并不重要的信息;二是中期会计报表附注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对于本中期注意的交易或者事项,对于那些会影响中期财务报告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但未在中期财务报告的其他部分披露的重要信息,也应当在中期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三是中期会计报表附注的编制应当以年初至本中期末为基础,以使对重要性作出较为合理的判断。

    根据中国证监会的有关规定,上市公司季度财务报告附注,只需披露如下内容:

    1、与前一定期报告相比,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重大变化及影响数;

    2、季度财务报告采用的会计政策与年度财务报告的重大差异及影响数;

    3、应纳入财务报表合并范围而未予合并的子公司名称及未合并原因。半年度财务报告附注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差错更正的内容、原因及影响数;

    2、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重大变化、原因及影响;

    3、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如有)涉及事项的有关附注。

篇5

一、网络财务报告的优点

在网络会计下,网络财务报告具有传统的财务报告无法比拟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信息即时传送,时效性强。网络时代以光纤作为主要传输介质,可以快速传输数据、文字、声音、图像等内容,具有双向传输、高精度、数字化传送等特征。其传播速度、信息容量及参与性是任何一种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同样,也正是因为网络技术的应用,使得财务数据的收集、加工、处理及财务报告的提供,都可以实时进行,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上网访问企业的主页,随时掌握企业最新的及历史的财务信息,在第一时间查询自己所关心的有关信息,不必等到会计期末,提高了信息使用功能,克服了财务信息的滞后性。这种即时处理、随时提供信息的特点是传统会计报表所无法比拟的。

(二)披露的信息容量大。网络经济时代,基于计算机强大的运算能力及网络迅速的传输功能,使企业扩大披露信息的容量成为现实,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信息使用者多元化的需要,财务报告既要反映货币信息,又要反映非货币信息;既要反映财务信息,又要反映非财务信息,使公众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在线访问,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得网上企业开放的所有关于企业各层面上详尽程度不同的信息。可见,网络财务报告的运用,有效地扩大了披露信息的容量。

(三)更具个性化。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类交往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崇尚个性显露,这也就产生了一个信息服务的个性化问题,即针对不同需求者的独特信息需求进行独特的针对性提供。网络为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及时交流创造了条件,网络财务报告可以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

在网络环境下,借助计算机网络所提供的人机对话功能,信息使用者不再只是被动地接受统一格式的财务信息,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获取相关会计信息,并可对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满足自身的使用需求。网络财务报告可以按照使用者指定的数量和质量提供信息,并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对报告所含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提供相关的财务指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使用者分析财务报告的工作量。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信息提供的相关性,更好地实现了会计目标。

(四)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网络财务报告可以使企业自身的信息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通过网络技术的支持,在一套基本数据的基础上可以生成多套信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多元财务报告,建立会计频道。信息消费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去选择所需要的信息,网络会计将按不同要求提供不同的财务报告。

二、网络财务报告现存问题

(一)网络媒体的杠杆作用不明显。现行的网络财务报告,大部分公司在信息的表达方式上仍采用文字的表达方式,在形式上则多为PDF和HTML形式,基本上还是纸制报告的翻版。网络只是充当了另一种信息的模式,网络平台形象直观的作用没有体现,也没有充分体现出信息技术带给会计的快速和便捷。

(二)网络安全存在风险。网络财务报告的安全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风险:1、在信息之前,公司内部人员可能会出于利己的目的,对原始会计数据及系统程序进行非法篡改或泄密,从而造成信息失真。2、信息后,网络黑客和竞争对手可能会非法修改或恶意篡改网上信息。3、网络技术因素引起的网络瘫痪、数据库无法使用,以及电脑病毒所引发的系统崩溃等。由此可见,网络财务报告在给信息使用者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使自身处于风险之中,加强网络安全是更好地使用网络财务报告的保障。

(三)网络审计工作还不完善。现有的网上财务信息,有些是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有些则未经审计。而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信息显然缺乏一定的可信度,这必将对使用者的决策造成一定风险。以上情况的出现主要源于以下两个原因:

1、审计立法的不适用性。面对网络会计的出现,网络审计应运而生。网络审计的对象、线索、方法、流程、结果等各方面相对于传统审计都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用了。

2、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有待于提高。和审计立法一样,由于网络审计相对于传统审计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审计人员也要适应这一变化,提高相应的审计技术。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审计人员还停留在原有的审计方法上,造成了上述情况的出现。

(四)网络财务报告准则的制定滞后,缺乏操作指南。到目前为止,除要求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国际互联网网站上刊载年度报告外,我国就公司在自己的主页上财务信息还没有一套规范网络财务信息报告的政策法规出台。也就是说,网络财务报告还没有成体系的规范对其进行约束,这使网络财务报告的质量受到一定的置疑,相关会计准则不及时出台,网络财务报告的发展将大大受到阻碍,并成为制约网络财务报告发展的一大障碍。主要有以下表现:1、财务信息在网上披露的内容、范围及程度等方面,由于还没有可操作的指南性文件,使信息的披露有一定的任意性,造成信息使用者在比较不同公司的网上财务报告时会觉得有很大的差别,觉得无章可循。2、目前,对于擅自改动年报内容的公司如何界定其法律责任,还没有正式的法规。3、公司披露的各种信息庞杂,极其不规范。公司对投资者、债权人、财务分析人员等有用的信息可能不披露,导致投资者、债权人、财务分析人员还需要通过其他途径去寻找信息,网络没能发挥减少成本、提高信息传播速度的作用。

有些公司的财务信息中包含过量相关度不高,对决策作用不大的信息,这样的披露不但会对决策者产生误导,而且这些无关信息可能会掩盖真正的相关信息,最终影响投资者的预测和决策。

有些公司在网上披露出来的会计信息形同虚设,没有实质性内容。这种披露形式可能对用户准确理解和分析利用信息形成障碍,导致理解上的差异,或发生潜在的问题。

(五)信息使用率不高。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公司的财务报告浏览人数偏低,利用率不高。主要是由于:1、目前,大多数投资者仍然习惯于阅读纸制财务报告,另外公司对自己网址的宣传力度不足,所以很容易被不断发展的用户口味和新的用户群体所遗弃。2、许多公司在主页上没有明显的“财务报告”链接,而是把它放在“投资者关系”一栏里,要经过几个链接才能找到目标文件,而且更严重的是,在链接过程中不断有公司产品的广告出现,干扰链接。

三、解决方法

(一)充分利用INTERENET这一媒介,积极开发新的财务报告语言。为了解决现行的网络财务报告表达方式的单一问题,我们应该充分利用INTERENET这一媒介,尽量能更直观地表达信息,如可以应用多媒体、声音、图像等展示财务报告。

另外,还要积极开发新的财务报告语言,使用户更加便捷、快速、全面地了解到企业的财务信息。XBRL语言就是一个旨在解决计算机对财务数据语言识别的跨国合作计划。它利用可扩展标记语言为公司提供一个统一的方法在网上标记财务和其他信息,是现行比较流行的语言,国外的一些软件公司已将XBRL语言应用到了他们的产品中。我国也应该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使网络财务报告最终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从而推进网络财务报告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与维护。网站的安全问题对于在网上财务信息的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公司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的建设与维护,确保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在网上准确而及时地。具体来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层面上,企业要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充分利用防火墙、加密技术、数字签名、安全协议等技术措施。而且要购买以预防为主的、对新病毒和未知病毒具有良好防御功能的杀毒软件。2、立法层面上,企业要完善计算机犯罪的立法。从而,一方面使计算机会计系统安全措施法律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电算化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也为打击篡改、伪造以及盗窃网上信息的犯罪分子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3、内部控制层面上,企业应健全网络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如,在操作系统中建立数据保护机构,调用计算机机密文件时应登录户名、日期、使用方式和使用结果,修改文件和数据必须登录备查等。

(三)加强审计立法,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技术。要改善当前网络审计的现状,必须着手以下工作:1、加强网络审计立法,加快新的审计标准和准则的制定,如网络系统内部控制准则、网络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标准、网络审计人员的一般要求等,给网络审计工作提供公认的质量标准,保证网络财务信息的可信性。2、提高审计人员在新环境下的审计技能。网络审计是通过计算机进行的,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审计人员执行的网络审计任务与网络系统的运行是同时进行的,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面对新环境,研究新的审计技术,以提高实时审计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准确性。

篇6

跨国财务报告是跨国公司向国外信息使用者提供的财务报告。由于受到不同国家会计制度和法规的限制、约束,不论是国内公司需要赴海外上市,还是已经在海外上市公司需要在国内设厂的,都需要面对不同会计准则下财务报表的转换问题。跨国公司提供跨国财务报告的目的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为国际融资而向国外投资者提供本公司的财务信息;其次是为了树立良好的国际投资者形象;再就是为了保持与当地政府良好的合作。其中最重要的是为顺利进行跨国融资――这既是应国外政府的要求,也是跨国公司的自觉行为。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在准备和已经在海外上市,另一方面由于受亚洲市场的活跃及亚洲市场的人力资本低廉等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外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工厂,这已成为国际资本市场的一个令人关注的趋势。不同会计准则下的财务报表转换,一般都会涉及会计期间变换、币种折算和不同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信息折算等三大类问题。会计期间变换问题形成的不同,各会计要素核算特点与不同,会计准则要求不同,是导致企业在出具不同会计口径报表时需要做相应调整地原因。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主要分类,是设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依据,也是进行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会计要素中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属于“时点数据”,反映在某个时间点上的企业的经营状况。而收入、费用属于“时期数据”,反映企业在某个时间范围内的经营业绩。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期间划分的不同,对时点数据没有影响,对于时期数据确有着非常大影响。这些应是在华企业,将国内准则下财务报表,转换为国外准则会计报表时应注意的问题。此外,不应就不同会计准则下会计期间的变换,币种折算和不同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信息等问题,以及企业内部控制流程的规范,也是制作跨国财务报告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但仅提供跨国财务报告是远远不够的。尽管目前公布有《国际会计准则》,但由于不具有强制性,因此各国企业在编制跨国财务报告的问题上,更多地服从于本国准则和惯例的要求。而对大多数跨国投资者而言,一份以外国会计准则、外国语言和外币表示的财务报告很难理解和接受,更不用说利用它来进行投资决策了。因而,许多国家只能采取变通的作法,要求跨国公司对财务报告作一些补充和调整,以便被本国投资者理解和利用。

影响跨国财务报告使用的因素主要有:①各国会计准则和惯例的不同带来的影响。当报告使用者在阅读那些并未按读者所在国的会计准则做出相应调整的财务报告时,这一影响特别明显。②难以获得充分的财务信息。在美国国内,股东除了能得到年度财务报告外,还能得到详细说明公司情况的期中财务分析报表和补充统计数据,其他还有来自各个财务分析服务机构、电算化数据库、经济研究组织等的信息,而国内除了年度财务报告之外,很难获得其他信息。③财务报告传递时间长,使投资决策失去及时性。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报送财务报告给予很宽的机动期限,致使信息拖延而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效率。对于跨国财务报告来说,如果公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翻译、折算与转制,则花费的时间更长。当跨国公司财务报表报送到国外读者手中时,几乎已完全失去了时效性。

因此,跨国财务报告补充和调整的方法如下:①表下注释。有些国家允许跨国公司按其原所在国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告,但对两国会计准则之间的重大差异及其对财务报告的影响,则要求采用表下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为不少国家所采用,如美国、法国、日本、比利时等国都有类似的规定。②翻译和折算。翻译就是跨国公司将财务报告的语言翻译成国外主要报告使用者的民族语言。如英国的跨国公司把寄交给法国股东的财务报告翻译成法文,或者将法文译本连同英文原本一同寄给法国股东。有些公司除了在语言上进行翻译外,还在计量货币上进行转换,即以报告期末汇率为标准,全部折算为报告使用者所在国的货币金额。也有一些国家的公司在提供给外国读者的报告中不作任何翻译或折算,比如很多美国公司就是如此。③增加特种信息。对财务报告进行翻译和折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外国报告使用者的理解,但要全面理解并运用财务报告进行投资决策,还需要熟悉跨国公司原所在国的会计准则和惯例,这对大多数外国读者来说是难以做到的。为此,不少外国公司采用增加特种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向其他国家读者解释其据以编制财务报表的会计准则和惯例。如瑞典的跨国公司在给国外用户的财务报告中,都附有一份《理解瑞典财务报表入门》的小册子。但这种方法要求国外接受者应具备利用特种信息,以及从数量上调整财务报告所披露信息的能力,没有一定会计知识的外国接受者将很难做到。④部分重新表述。它是指跨国公司为了方便国外用户,而对财务报表的若干重要指标按读者所在国的会计准则进行计量和报告的方法。重新表述的内容一般为对方最为关心的项目,如收益额、普通股每股净收益等。这样,外国用户就可以看到与他们熟悉的会计准则和惯例相符合的收益额及其他重要财务数据。但重新表述的结果,往往使得各种财务比率失去原来的意义,从而削弱了财务报表的可比性。⑤补充编制辅助财务报表。这种方法是1975年2月会计师国际研究组(AISG)在其《国际财务报告》中提出的。

篇7

1.供需主体的认定。美国会计学会(AAA)于1966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说明书》将会计信息使用者区分为外部使用者和内部管理人员。其中,外部使用者包括目前的和潜在的投资人、债权人、雇员、股票交易所、政府机构、顾客和其他人士或组织,也包括这些使用者的代表,如证券分析者、同业工会、资信评估机构和工会领导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7月公布的《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结构》中认为,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包括现在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和其他利益关联者(包括顾客、供应商、财务分析与咨询机构、社会公众等)。本文对会计信息需求方的认定是基于投资方出发的,而会计信息供给方则认定为企业经营者。

2.供需环境的特征。广义的外在环境具备如下几点特征:①市场存在专业信息服务中介机构可以协助投资者处理投资决策信息,而投资者可以转让部分或全部信息采集和处理功能给他们;②投资者有机会投资许多证券,从而使单一证券相关的部分风险得以分散;③信息中介在搜集和解释财务信息方面相互竞争;④管理当局为了取得投资者的资金也会相互竞争,他们有动机向投资群体提供财务信息;⑤资本市场往往具有较高的信息不对称特征。

二、信息供给与需求的关系

(一)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基于“利益相关性”

“利益相关性”主要有以下四种形式:

1.法规强制。政府出于宏观管理的需要,会对不同主体的利益作强制性规定。如我国《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期限将财务报告送交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财务报告应当在召开股东大会年会前二十天置备于本公司,以供股东查阅。

2.契约规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和其他往来通常会导致一定的经济后果。在此过程中可能会要求会计主体向某利益主体提供一些会计信息,如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借款合同中就会有企业向金融机构提供定期财务报告的条款。

3.自身利益驱动。对某些信息使用者,虽然法规未予以强制,也无契约规定,但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向他们提供会计信息。如上市公司存在着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的动机,其目的在于获得更多的竞争性资本,以降低资本成本。

4.社会责任。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担负着社会义务与责任。企业出于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的考虑,往往会向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组织或个人提供会计信息。

(二)信息需求对信息供给的制约因素

1.信息需求方的力量均衡。在现实生活中,力量较强的使用者对信息披露起着关键作用。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股票投资者占主导地位,信息披露偏向于投资者的要求;在债权人占重要地位的日本,信息披露更多地体现债权人要求;在我国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而资本市场还处于初创阶段的情形下,信息反映和披露就应该充分考虑投资人和债权人的利益。

2.信息取得的处理成本。从理论上讲,企业提供所有的会计信息对使用者最有益,但实际上行不通,需求者取得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他们对企业提供的信息进行加工,究竟有多大信息加工量,还得取决于企业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和质量,这就必然存在一个供需双方利益均衡的过程。

3.信息谈判成本。如果把企业看成一组契约,信息供需双方实质上是通过谈判来确定信息如何披露,但却受到谈判成本的限制。

4.信息时差。信息需求因时因地变幻莫测,需求影响供给,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需要通过复杂的途径和方式,使供给表现为相对稳定。

(三)信息供给对信息需求的反作用

信息供给不是简单地适用信息需求,它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信息需求。而信息需求反过来又会对信息供给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就是在供需矛盾的不断发展中得到改进的。凡属影响信息供给的因素就必然对信息需求产生反作用。

1.信息披露成本。成本效益原则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原则,即任何一项活动,只有当其收益大于成本时才是可行的。因此,信息披露需要在收益和成本之间加以权衡。

2.信息披露的限制性。一方面,财务报告所披露的信息是特定企业的信息,并不涉及所有信息,如通货膨胀率、经济增长率、产业结构调整、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及竞争对手的情况等;另一方面,财务报告不披露严重损害企业竞争地位的信息。这些也会制约信息需求方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理解。

3.财务报告的外部性。一个企业的财务信息未公开时,它是私人产品,不存在外部性。一旦作为财务报告公开,私人产品就会转化为公共物品,存在外部性。披露企业信息的股东支付了披露成本,但其他企业的股东,即使受到该信息披露的影响,也不必支付成本。因此,企业由于财务报告的外部性而常常在信息提供方面保持谨慎性。

三、信息披露的发展趋势

1.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的披露。随着以技术为动力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的竞争将转向对技术和人才的开发、利用和争夺,以创造未来现金流量和企业市场价值来确保竞争优势。从而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将会日趋提高,社会对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信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这必然使企业加强对这些信息的披露。

2.相对值信息的披露。当财务信息的用途更多地倾向于各种各样的决策而不仅局限于财富分配时,那么以绝对值揭示信息的传统方式就必然会遇到相对值信息揭示的挑战。相对值信息更具有可比性,能更好地满足决策的需要。

3.时效性信息的披露。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所需处理的各种数据越来越多地存在于网络计算机中,使得企业信息的日常披露成为可能,甚至可以进行实时财务报告披露。

4.财务预测信息的披露。财务预测是以企业未来可能发生的事项和可能采取的行为为基础进行的预测,包括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

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治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一、财务报告舞弊的概念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舞弊是指上市公司或企业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本文将财务报告舞弊定义为:上市公司管理当局在对外公开财务信息过程中,蓄意虚报、错报或遗漏重要信息,通过各种非法手段虚增资产、收入或利润,虚减或隐瞒负债、费用或损失,以达到欺骗投资人等利益相关者并谋取不当利益的目的。

财务报告舞弊分为财务数据舞弊和非财务数据舞弊,其中以财务数据舞弊最为常见。本文主要基于财务数据舞弊类型进行分析。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分析

(一)内部原因分析

1.利益驱使。财务报告舞弊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舞弊行为背后的利益驱使。随着公司管理层面对的经营压力和考核压力的不断增加,促使了上市公司管理层选择财务舞弊粉饰其经营业绩,以达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部分公司为了避免公司业绩达不到上市公司或再融资的标准、拟上市公司为了满足IPO的条件、为了取得银行贷款或政府补助,亦或是管理层为了获得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奖金福利、股权激励等,通过非法手段制造出公司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或偿债能力、完美的财务指标等假象,以欺骗投资者、审核监管部门、银行等利益相关者。

2.公司治理结构和股权结构不合理。近年来发生的财务舞弊案件,多数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同一人,而且往往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由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指派,为控股股东利用其绝对控股地位,控制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授意管理层进行舞弊提供了便利条件。另外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监事会、以及公司聘任的独立董事不作为或不履行其忠诚义务,在监督层面为财务报告舞弊开绿灯,也降低了舞弊的难度。

3.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虽然国家五部委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上市公司执行,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对公司治理产生的作用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很多上市公司的内控制度存在设计不合理、不完善,流于形式、执行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关键控制流程成为摆设,对防范财务舞弊作用并不明显。

(二)外部原因分析

1.会计准则前瞻性不足。我国2006年及2014年颁布和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配套的解释文件,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上的趋同,在具体经济事项的财务处理上具有指导意义的原则性规定多于具体规定,准则也不可能事事巨细,这使得部分上市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过于片面的运用这些规定进行财务舞弊;另一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出现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业务模式和经济业眨但会计准则的制定往往滞后于经济业务的发展,这就给舞弊者利用会计政策进行舞弊提供了“借口”。

2.惩罚力度不够、舞弊成本较低。财务舞弊案件被查处后,监管部门往往对其进行处罚和罚款,但纵观以往的财务舞弊处罚情况,处罚力度多停留在行政处罚层面,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则提及较少,罚款数额均较低,相对于舞弊者可能获取的巨额收益来说,舞弊惩罚显得微不足道,也正是因为如此,部分舞弊者置投资者的利益于不顾,抱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3.监管机制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监管模式是以证监会为代表的政府监管为主,以证券业协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交易所的自律监管为辅。但由于各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职责重复,甚至在个别会计监管问题上相互冲突,且存在各地政府介入影响行业监管的问题,使得政府监管和自律监管的权威性削弱。而且,每当监管层开展新一轮的上市公司财务核查时,都会有一批涉嫌财务造假的公司浮出水面,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监管力度不足会滋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

4.注册会计师缺乏独立性。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上市公司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财务信息质量的有效屏障,独立性为其审计质量的生命。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其聘用与解聘实际上受到公司管理层的影响较大,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时存在为争取客户而丧失独立性的可能,财务报告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另外,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被暴露的原因上看,由中介机构发现并揭发或举报的舞弊案件非常少见,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上市公司外部审计机制的严重失效。

三、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与防范措施

1.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职责权限和工作流程,确保决策、执行和监督等权限分离,相互制衡。建立中小股东权利保障制度,通过章程或协议对股东大会的投票制度进行约定,合理限制控股股东的权力,防止控股股东绝对控制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同时,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和独立董事的作用,强化监事会的职能,完善治理结构。

2.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上市公司应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等内部控制五要素出发,全面梳理、建立并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尤其是在道德文化建设、人力资源与薪酬政策、社会责任以及内部监督等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内控薄弱环节进行加强,从企业文化、战略管理层面防范舞弊的发生。

3.加强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提高审计质量。针对我国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工作过程中缺乏独立性的现状,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应积极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改变或改进现有的委托审计方式,减少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经济上的依赖关系,保证注册会计师形式和实质的独立性,提高审计报告的可信赖程度;另外,需提高对参与财务舞弊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惩戒力度,从消极层面打消其参与舞弊的念头。

4.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舞弊成本较低是推动利益驱使下财务舞弊行为的重要因素。立法机构与证券监管机构应积极探索、借鉴国外在证券立法中对舞弊行为的处罚方式,加大惩处力度,从法律层面对舞弊行为形成威慑,使的有舞弊动机的公司或人员望而却步。

参考文献:

[1]李晓.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其防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0):164-165.

[2]于倩.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及危害[J].科技咨询,2016(23):64.

篇9

关键词:医院财务报告;作用;财务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在我国的整体经济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医院而言,医院在这个市场上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形式,随着经济的改革,医院财务问题越来越重要,也要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为了保证医院的长久发展,就要足够地认识到医院财务报告重要地位。首先医院财务报告是根据日常工作的汇总形成的一个完整的书面性报告,它反映了医院的财务状况和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一项重要内容。医院财务部门在医院的大大小小事情中都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财务报告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有人对财务报告产生质疑,认为编制财务报告不仅麻烦而且没什么大用处,其实在则不然,编制财务报告的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向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提供医院医院的运营现状以及社会效益等, 为医院的经营管理者更好的决策出医院的经营方法。在日常工作中, 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需要对财务资料进行定期的整理,因为通过财务报告, 能反映出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主要作用有:

(一)较好的管理财务对医院来说是有利无害的。医院财务部门在医院中不可或缺,因为这个部门在医院的运营当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够知道,各个方面都可能是影响事物发展的因素体,其中的每一部分都不可忽视。由于在医院里,医院主要的日常工作就是治疗,并没有高度重视医院财务部门,这就很有可能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营。社会在快速发展,各个医院之间存在各种激烈的竞争,而竞争的关键就在于医院财务部门的能力,因为医院只有靠财务部门才能获得经济支持,才能使医院的各个每个部门能够运转,也能和够帮助医院管理层管理医院。

在对医院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经济的支持,自然而然就医院财务部门就能提供很大帮助,才能保证医院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医院的正常运转,财务部门也能帮助医院的对外工作,总体而言,如果医院没有较好的医院财务管理,那么医院也不可能进行正常的运转。有效的医院财务管理无论从哪些方面,都是有利于理清医院的管理脉络,不断提医院运营能力。

(二)医院财务是医院的支柱。在医院里,当病人进入到医院首先要挂号,这就牵扯到了医院的财务部门。挂完号后病人再去看医生。医生引导病人做检查,病人是先要去交钱,需要支付费用。在病人检查完之后,医生给其开药方,病人还是要去财务人员那里先交清医生所开药方的药钱,然后在去拿药。不管怎么说医院的财务部虽然没有医务的工作,却保证了医院的正常运行。理所当然医院财务为医院提供经济基础,那么医院才能更好的进行对外工作。比如为了保证医院对外采购药物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医院财务部门先对其进行良好的计划。同时,医院的其他工作,比如内部人员培训、进修、调研等都是在医院财务部门所提供的经济基础下才得以运作。所以医院财务部门是医院其他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财务部门不可小视。

(三)财务管理和的竞争力。就目前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医院行业的兴起,有不少大大小小小的医院争锋涌起,致使各种大小医院之间开始了竞争,都希望能够顺利长远发展。此时,竞争更需要医院财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了。它盒体规划医院内部可用资源,通过各种合理渠道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使医院能够在这强烈的竞争当中立足。例如有较好的财力可以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这就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二、财务报告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医院财务报告没有突出重点。主要体现于堆砌数据,面面俱到,这样的财务报告太过于详细,抓不住主要的问题,没有办法总结成绩,解决不了医院在运营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致使医院的财务分析失去了意义。

(二)医院财务分析不深入。在财务分析的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但是找不到问题的原因所在,没有办法继续深入挖掘。

(三)医院财务报告资料不完整。财务报告上只有本年的数据,没有历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只有本医院的数据,没有其他院的数据,不能做到扬长避短。整理财务报告的同时,需要保证报告中的数据计算无误,如果出现失误,那么有可能会给医院带来极其重大的损失。

三、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从思想上入手。医院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不能总是用自己传统的工作方式来工作,因为医院是一直发展的,传统的工作方式与可能会跟不上医院发展的脚步,在财务管理方面可能会出现各种差错。所以,工作人员要消除思想上的传统思维,改变传统思维。医院方面着重培养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勇于创新。引导他们找到适合自身的表象,使之发挥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

(二)从多种渠道对财务进行分析。医院的财务不能只分析医院的收支和结余情况,也可进行到医院的管理、决策、预算、项目和人力资源等等。特别是像现在这种经济时代,医院竞争的不仅仅是实物资源,还包括那些在医学领域的人才。知识是改变人类的重要因素,所以对于人才的相关信息必定会被医院进行投资效益分析。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医院的财务制度是财务管理的重要基础。医院应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结合医院各种情况对医院财务制度的相关细则进行完善。更好地推进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强有力的执行。

(四)财务的风险。在医院的发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如通货膨胀、政府政策等不可阻挡的因素,可能会阻碍医院的发展,这就需要医提高风险控制的能动性,主要措施就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还要利用好各种资源,提升风险控制的能动性,这样一来就能在风险来临之前做好防护措施,使医院的损失降到最小。

结束语

对于现在这个发展情形而言,各个大大小小医院之间激烈的竞争,能够对竞争力提升提供最大帮助的部门自然就是医院的财务管理部门。医院的财务管理在医院的正常运转当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一个较好的财务管理部门,医院也不能正常运转。然而财务分析不应该只从某个单一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估,要用创新的思维方式分析财务的各个角度,这样才能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才能够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在有经济的情况下医院才能长久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蔡莉.浅析医院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03).

篇10

(一)XBRL的概念 XBRL即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是基于XML技术标准建立起来的用于财务报告的电子语言。它是财务机构编制、公布各种格式的财务报表,可靠地抽取和自动交换公开发行公司的财务报表及其他信息的一种标准化方法。

(二)推动XBRL在我国应用的背景 由XBRL的概念可见,XBRL这一新兴技术主要应用于企业财务机构的各种财务报告。我国企业对外报出的财务报表已经经历了从传统的纸质报告到借助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体通过网络的网络财务报告的飞跃。而网络财务报告分可为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和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曾一度满足了外部信息需求者对借助网络了解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交易事项的不断复杂化,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存在的种种弊端渐渐地显示出来了,仅仅作为纸质报告的电子版本,已无法满足企业对财务报表编报和传递效率的更高要求,以及更广泛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披露信息的及时性、信息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的需求。因此,能更好地满足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在我国应运而生了。下面笔者对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与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作一简单比较:

(1)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具体如下;

第一,企业内部传统网络财务报告的编制、报告现状。月末、季末、年末企业往往需要按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提交给不同的用户。企业财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首先将日常交易数据存入交易数据库,然后转入公司的会计数据库,再编制各种报表,其次,企业针对不同用户的需求往往需要重新加工,编制不同格式(PDF、WORD、HTML)的报表。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介入费时费力,而且对数据的多次重复计算加工,容易出错,数据正确性很难得到保障,使得企业财务报告的编制、报告成本较高。

第二,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传统网络财务报告的利用现状。目前,我国内地上市公司的年报全文均按规定刊登在中国证券报指定的网站上,这种传统的网络财务报告主要是以PDF或HTML等文件形式来披露的,基于由于这种文件形式的不可兼容性,信息使用者要想利用其中的财务数据进行深加工,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复制粘贴、重新输入,甚至为了不同的用途还需采用其他格式重新编报,这一过程大大增加了数据的反复操作次数,降低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数据的可靠性,增加了信息使用者采集、处理数据的信息使用成本,给不同的会计信息需求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基于XBRL新兴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基于XBRL这一新兴技术,企业提高了编报的效率,仅需一次输入数据就可呈现为各种格式的财务报告,满足不同财务信息用户的需求,避免了传统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下针对不同用户编制不同报表的繁琐过程,因此可以大大降低企业信息的报告成本,并降低了财务数据重新输入错误的概率,提高了财务数据的可靠性。

基于XBRL这一新兴技术,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直接将获取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输出的格式,高效地进行信息的再加工和利用,使信息使用者能够更方便快捷地检索、读取和分析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降低了财务信息的使用成本。

由此可见,基于XBRL这一新兴技术的网络财务报表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产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企业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都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推动XBRL在我国的应用有了很大的价值。

二、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给企业带来的积极作用

基于XBRL这一新兴技术的网络财务报表给企业带来的积极作用,下面笔者将从XBRL的应用直接作用于企业内部、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受益于XBRL并反作用于企业来进行具体阐述。

(一)XBRL的应用直接作用于企业内部 其作用表现在:

(1)XBRL的应用提高了企业内部编报效率,加速企业从核算型到管理型的转变。XBRL的应用提高了企业编报效率,使企业财务人员从数据录入和数据处理的繁琐过程中解脱出来,可以专注于财务报告和财务信息的分析以及企业未来的生产经营和销售预测,使得企业财务部门真正从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而这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2)实现了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信息的高度共享。此外,XBRL的应用解决了财务数据的共享问题,使企业以更快、更经济的方式完成内部管理报表的编制和交流,使得各部之间有了更充分的信息共享,并且实现了会计信息系统与业务的协同处理,使得公司管理层能及时了解公司经营的真实业绩,在任何时候发现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机遇。

(二)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受益于XBRL并反作用于企业XBRL

的应用使得企业的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提高了数据采集和财务信息及财务报告处理的效率以及数据的可靠性,有利于外部财务信息使用者迅速做出理性的决策,降低了信息的使用成本,而这又反作用于企业并使企业受益。下面笔者将通过企业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联系来具体阐述外部信息使用者是如何反作用于企业并使企业受益。

企业与银行:企业日常经营中往往会出现资金短缺的现象,就需要向银行贷款,银行需要获取分析处理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来了解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再作出决定贷与不贷,以及根据成本效益原则自行定出一个合理的贷款利率。基于XBRL这一新兴技术,企业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编制效率和传递效率,能够更加及时地向银行提交银行需要的企业财务报表等资料;银行利用XBRL则能够以更快、更经济的方式收集、处理企业财务信息和财务报告,一方面使银行能够迅速地对企业作出正确的判断,另一方面降低了银行搜集企业信息成本,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制定出一个较低的合理的贷款利率,这样企业就可以及时并且用较低成本获取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加快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与潜在投资者:企业周围存在潜在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是企业融资的渠道之一。基于XBRL,潜在的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取所需要的财务数据,降低获取数据的成本,并大大减少了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步骤,使他们更快地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从而企业能够更快地得到潜在投资者的回应,更利于企业的融资。

企业与会计事务所:审计机构和监管机构需要采集多家企业会计报告,进行大量分析和审核,提高采集和处理效率,降低审计和监管的工作成本。XBRL使审计师能够随时关注客户的财务信息,实行“在线审计”,扩大审计分析的范围,从而不需要增加多少成本就能提高审计效率,有利于审计师更好地进行风评价,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审计风险。而会计事务所审计工作成本和审计风险的降低,今后对企业的审计收费可能会有所降低,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审计费用支出。

企业与税务部门: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按国家规定向税务部门进行纳税申报,缴纳各种税收。XBRL的应用使得各企业的纳税申报资料可直接由公司编制财务报表的统一资料库产生,不必另外进行数据处理,并可以从网上直接传给税务部门,减少了企业的纳税申报工作量,提高了纳税申报的效率。

三、XBRL的应用对我国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

然而,任何一种新兴技术都有它的两面性,XBRL这一新兴技术的的应用也不例外,在使企业受益的同时,却也对企业产生了一定的挑战:

其一,采用XBRL,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采用XBRL,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首先,企业已有技术转换到XBRL技术会发生昂贵的转换成本,企业开发新系统需要聘请程序员,聘请外部咨询、升级基础网络设施、软硬件支持等都需要发生很高的成本。其次,由于企业财务人员对XBRL这一新兴技术还不熟悉,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支付各种培训费用。

其二,XBRL的应用可能受到管理层的排斥和员工的抵触情绪,XBRL的应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而从我国企业的财务信息披露情况来看,基本上的非上市公司不愿意让其财务信息过分公开,所以,XBRL的应用可能会受到企业管理层当局对XBRL的排斥。此外,XBRL使财会人员从机械的重复工作中脱离出来,减少了可能的人工遗漏错误,使得员工需要量大大减少,从而降低了人工费用,这会导致很多财会人员面临下岗的问题,使得他们很有可能会产生对XBRL的抵触情绪,出现道德风险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XBRL在我国企业的应用利大于弊,推动XBRL在我国企业的应用是未来的发展的趋势,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情况,积极响应财政部的号召,尽早加入XBRL应用的队伍中去。

参考文献:

[1]庄明来:《会计信息化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会计研究》2006年第9期。

[3]潘琰:《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及其对会计的影响》,《会计研究》2003年第1期。

[4]程静茹、马旭萍、李文宁:《网络财务报告体系构建理论与应用研究》,《交通财会》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