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急管理机制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校应急管理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应急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33-01
一、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分析
1、部门职责不明晰,忽视学生管理队伍的作用。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把处理学生突发事件的职责归结于学院的安全保卫部门,忽略了学生管理队伍在学生突发事件预防和处置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没有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学生管理队伍上,导致学生管理队伍现状很难适应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需要。
2、辅导员数量与学校办学规模不相适应。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要求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每个班级都要配备一名兼职班主任,且要求具有本科学历和相关专业背景。但随着高校招生规模逐年的不断扩大,学生数量大幅攀升,直接造成辅导员数量的相对减少。与此同时,生源的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辅导员工作难度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辅导员不能全面的对学生情况进行细致掌握,不能对学生的不稳定因素进行系统排查,因此他们就无法提前对学生出现的事件苗头做出准确判断,从而有效的将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3、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纷繁复杂,待遇低,导致辅导员队伍的不稳定性。由于各高校对辅导员职责不明确,凡是与学生有关的工作,事无巨细,都由辅导员去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非常多,辅导员整天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可是职业地位和待遇却明显低于从事教学工作的同龄人,这种不合理的辅导员队伍的管理机制,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导致主观上并不想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工作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缺乏应有的应急管理的责任意识,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很大。
4、辅导员队伍缺乏相应的知识背景和理论素养,从而制约他们对学生应急管理措施的理解和执行力。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重在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对所获得的各类信息及时进行分析,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置。但是,一方面,各高职院校不断地从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聘专职辅导员充实学生管理队伍,使辅导员队伍呈现年轻化的态势。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数量的急剧攀升,学生素质的良莠不齐,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因此学生管理工作急需年富力强、有经验、有能力的辅导员队伍。面对这种矛盾,必须提高和改善专职辅导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和理论素养。而目前的情况却是,高职院校在辅导员的任职条件上,除把具有本科学历作为硬性条件外,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法学等方面的专业背景并没有作出相应规定。同时,某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对学生管理队伍的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工作不够重视,使得很多辅导员不具备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应具备的专业和理论素养,使他们无法适应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中的工作要求,难以保证各项应急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应急机制
针对当前学生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必须树立“事前预防与事后处罚相结合”的应急管理理念,重视和强化学生管理队伍在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的学生管理队伍,为学校和谐稳定地发展保驾护航。
(一)建立辅导员招聘、选拔机制,提升学生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1、明确辅导员的任职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相关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政策理论水平,能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能够为学生提供知识化和专业化的服务。
2、明确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包括: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专项调研工作;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与处理。学生处等职能主管部门负责对辅导员进行全面的评估与考核,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引导其树立危机意识。
3、明确辅导员在岗期限。学生管理工作具有很强的连续性,频繁流动会给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造成很大损失。因此,辅导员在岗期限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无特殊情况,不能轻易调动或流动。
(二)建立辅导员培训长效机制,提升学生管理队伍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1、建立辅导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机制。
(1)岗前培训
入职前,对辅导员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政治敏感性和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和适当的言行去面对学生以及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
(2)岗位培训
入职后,结合工作需要,经常开展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培训。为了做好突发事件的预防,及时消除不稳定因素,应结合案例分析组织辅导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政策法规》等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有理、有据、有力的开展工作,有效的解决学生突发事件,同时,全面掌握高职院校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置预案,做好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置工作。
2、建立辅导员奖惩机制。辅导员任职期满且考核优秀的,可申请转为相应学科的专业教师,并且职称对等;或根据本人意愿可以从事学院相应的管理工作,享受相应的岗位待遇;对愿意在岗位上继续工作的优秀辅导员,可根据其工作年限,提高其岗位津贴待遇,鼓励有经验的辅导员自愿长期留在岗位上,从而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和学生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凡是因个人素质或工作失误造成事态恶化和蔓延的,应实行责任倒查追究制。
(三)建立常态化的信息管理机制,提升学生管理队伍应急管理的预警能力
1、筛查校园内重点人物,并给与长期的追踪和关注。高职院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应对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对于在普查中发现的有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或有抑郁轻生倾向的学生,辅导员要给与密切关注,并给以相应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必要时转介给心理专科医院。
2、建立学生应急管理信息传递网络。辅导员根据学生情况建立由优秀学生骨干组成信息管理网络,主要负责各方面敏感信息的收集与上报,同时,辅导员通过走访、信箱、热线电话等方式收集学生信息。各种信息经辅导员分析整理后,及时传递到学院有关部门。根据学校的指示,辅导员以最快的方式和速度与有关学生取得联系,做好事件的处置工作。
篇2
我馆近几年来,每年的纸质过刊入藏量有4500册,迄今纸质过刊的品种达到了3000种,馆藏纸质过刊总册数近10万余册,纸质过刊收藏量的信息情报量甚是丰富,在参考咨询工作中发挥很大作用,如经常有读者要对区域性的经济发展进行论证,在理论上作前期准备工作。除查阅现刊、现报外都要查阅大量的地方性的过报、过刊,许多重要的信息情报基本上是从过刊、过报中挖掘出来的。因此,纸质过刊是高校从事专题、专业研究人员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源。
纸质过刊文献存在的问题
如上所述,虽然纸质过刊如此重要,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就图书馆本身分析而言,其一,表现在书库容积限制上。已建成的高校图书馆未充分认识到纸质过刊的价值,在面积与高度上未做到未雨绸缪,使得书架数量无法按现有状况增加。虽然遵循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运行观念,使书库与阅览室合二为一,但读者对阅览空间的需求与逐年递增的纸质过刊册数对书架的需求之间相互限制,造成了纸质过刊的资源浪费。其二,纸质过刊管理重藏轻用、装订周期长等问题比较突出。多数高校图书馆出于对纸质过刊的“保护”,只对教职工和部分学生开外而且不外借,这极大限度地影响了纸质过刊作用的发挥。其三,纸质过刊的装订归库繁琐且时间长。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馆每年期初和期末都要将上一年度和本年度的纸质过刊进行装订,此时正值学生或教工读者借阅纸质过刊的高峰期,这无疑耽误了读者查阅文献,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读者的积极性。从学生与教工读者角度分析,主要表现在读者对纸质过刊认识表层以及借阅读者范围较为狭窄等。如今学生的学习氛围稍差以及部分教工对教学与科研无暇顾及等等因素,可以归为读者对纸质过刊作用的认识不足。
从读者情况统计,一般借阅纸质过刊的读者为大四年级的毕业生为毕业设计(论文)查阅纸质过刊,此为阶段性;硕士博士研究生为课题借阅纸质过刊,具有持续性;广大教职工为科研而进过刊馆藏,具有间断性。但以上读者的借阅量都较小,且借阅的过刊种类也相对固定,也可归为图书馆对纸质过刊的管理宣传不力,都忽视了纸质过刊所蕴藏的文献价值,而导致大量纸质过刊资源闲置,造成了高校纸质过刊资源的极大浪费。
纸质过刊文献的管理与利用
过刊资源对于高校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学习、研究与人才培养有着丰富的文献价值,但纸质过刊文献在管理与发挥作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对纸质过刊文献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有效改进与管理。首先,需要在电子信息时代保护、宣传和发挥纸质过刊文献的信息价值。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技术的“高铁化”进展,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的电子文献资源,为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网络信息平台。在此形式下,纸质过刊文献的作用、管理与认知度更加严峻。信息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导致科学文献的“有效”期限日渐缩短,文献“更新”速度加快,而纸质过刊文献的“老化”也在加速。
因此,图书馆管理者与技术人员应更多听取读者的信息需求,到各个院系认真听取广大学生、教师对专业文献资源等方面的渴求,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了解读者在网络文献资源的冲击下,传统纸质文献的存在价值、不足和读者的期望,并进行阶段性的认真总结分析和改进。做到有计划地购进读者所需期刊文献,提高图书馆馆藏文献的质量,保持文献资源的连续性,让纸质文献成为更多的读者查阅到更多资料的一个重要环节。另外,图书馆工作人员服务观念的改善。在高校图书馆部分工作人员中,服务思想观念难以彻底改变,抱着“来者不拒”甚至对读者服务态度淡漠的工作作风。尤其是纸质过刊图书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在过刊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重视度不够,步伐显然跟不上读者的需求和科技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改变管理和服务观念,充分学习认识过刊文献是开展科学研究、教学和生产实践的重要信息源。尤其当前我校处于由教学型大学转变为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关键时期,过刊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和教师的教学需求,改型时期如何面对管理、服务模式,可向榜样兄弟院校学习,做好读者导读工作,帮助和引导读者找到所需资料,积极引导读者正确合理地搜索借阅过刊,并积极提供复印等服务。与此同时,优化藏刊结构体系、充分有效利用空间,避免乱架等不良现象,解决查找检索困难问题、做到要变重藏轻用为藏为所用、以用带藏,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树立以服务读者第一思想观念。最后,提高读者的借阅能力。高校图书馆是学生们获取各方面信息的主要信息源,是培养新时期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
因此,培养大学生和研究生的情报意识和独立检索能力,加强从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到课题研究的延续性,从根本上提高他们主动图书馆意识,从而促进馆藏文献的利用。因为期刊文献是高校教学科研的重要信息源和参考文献。同时,对期刊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这对促进科研、教学的提高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结语
篇3
英语分级教学是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要求,针对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由于教育、地域发展不平衡,高职院校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更为严重,如果使用相同的教材、相同的进度、相同的教学目标这种“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出现好生不够学、差生学不了、老师白出力、学生学不到的尴尬局面。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都能从自己的起跑线上得到提高,我院从2012年开始实行了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具体实施方案为:将英语水平接近的学生分在同一级别的班级里进行学习。我院的分级依据是,在新生入学后组织一场大型的英语摸底考试,按照摸底成绩和高考英语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个等级。A班基础比较好,老师上课期间主要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利用他们基础好、起点高的一大优势,在授课过程中,给他们加大阅读量,提高读写能力,突出技能培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B班学生基础相对薄弱一些,教学目标应为在巩固基础的同时锻炼他们的应用能力,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C班学生学生基础比较差,教学目标应以打好基础为主,在教师授课过程中,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对英语的学习兴趣。第一学期将近结束时,学生会参加英语B级考试和期末考试,根据他们的成绩,在第二学期再会重新进行分班,通过B级考试的学生分在C班,参加了B级考试但是没有通过的学生分在了A班,没有参加B级考试的学生分在了B班。在教师的授课过程中,C班的学生偏重于冲刺四级,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A班和B班的学生以过B级为目标,稳固扎实基础。三年来,我院按照这样的分级教学模式,老师上课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和侧重点,大大提高了学生过级率,达到了真正的师生满意。
二、分级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行分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自己所能接受的难易范围内学习,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发挥出他们的潜能,促使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2.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
分级教学能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同等级的学生选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目标,能使老师有根据有目的的去教学,可以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最大限度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三、教学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日常班级管理的繁琐性。
现有的英语分级教学根据成绩和不同的专业目标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重新组建了一个新的教学班级,这样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以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来说,原有的行政班级都有相应的辅导员所管理,现在的教学班级不再配有辅导员,有教学单位即外语系的老师和教务管理人员所管理,大到英语试卷的印制,考试的安排,学生的分班,教学系统的管理,小到门窗多媒体的管理。全院大一新生四千多人,对于日常的教学管理增加了一定的困难,管理起来也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至于经常会有学生跑错班级跑错上课地点的情况发生。
2.学生名单确定时间比较晚。
一般高职院校录取时间处于高考学生录入的最后阶段,而且新生报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到校后又存在转专业的现象,因此最终的上课学生名单确定时间比较晚,一般来说,我院完全确定好学生名单要在开学两个月之后了。
3.教学管理系统不完善。
我院分级教学采用的教学管理系统是在市场上购买的系统,具有固定的逻辑模式,因此不能完全按照我院的要求来进行选择。例如,学生不能通过网络按照条件自己去选择教学班,而是只能靠人工分好名单,教师再进入管理系统自己去选择学生。一般来说同一个行政班要涉及到三个教学班,而不同教学班的上课教师不同,每个老师都登录同一个系统录入自己班的学生名单,这样在拉学生名单的过程中,很容易把其他教学班的学生拉近自己班级里。一旦存在这样的现象,别的老师将受到影响,不能正确的录入自己的学生名单。由于管理系统不是很完善,所以每年的系统确定名单过程都反反复复。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确定好,给正常的教学管理带了一定的不便。
4.期末考试安排工作量大。
期末考试每次都是上机采用试题库考试,考试之前的准备工作比较繁琐,一般系统导出的名单只有学生的行政班级,缺少教学班和上课教师,这就需要管理者手动加入,全院四五千个学生,要逐步给他们加上相应的考号、教学班和教师,另外由于学院机房有限,不能同一时间、同一批次考试,不同的学生考试的时间地点也不同,这样下来,无疑加大了管理者的工作量。
四、优化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几点思考
1.科学优化分级标准,力求分级更准确。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中的分级应该有一个更为准确的标准和原则,即最大限度的利用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的基础和积极性上合理利用,适中分班。。其次,分级不能“一锤定音”,不能死按规则不变通,要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比如分在C班的学生,本身基础比较好,因为一次考试发挥失常,分到C班,在C班上课,觉得所学知识自己原本已掌握,我们可以给他再调整回到A班去学习。
2.加强其他院系的协助和配合。
英语分级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专业行政班级上课模式,重新分成不同的教学班,同一班级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行政班级,因此,英语的上课时间需要挑选出大家共同的时间来上课,这就需要其他教学单位共同协商和配合。另外教务工作和考务工作的管理需要全校师生及所在单位的配合和支持,形成对教学班齐抓共管的局面,不能单一的认为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是某一个系部的事情,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确保分级教学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更新完善教学管理系统。
“好马配好鞍”,好的教学应该对应好的管理系统,我院在以后的教学管理中应该及时的更新完善教学管理系统,以减少一定的工作量,提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五、结论
篇4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应用系统;应用设计
原有职业院校在教务管理系统设计及应用层面上存有一定的缺陷,一方面主要是因为设计程序复杂,另一方面是后期实用性差。但通过对原有数据库的改进,使现有的程序不仅操作方便,而且也便于后期的维护管理。
1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系统模块设计
随着当今职业学院教学系统的不断改进,其中在基本信息管理、入学管理、成绩管理及学籍变动管理模块上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将学生的有效信息准确录入至院校教学管理系统,以便于及时核对校正。
1.1基本信息管理模块
职业院校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包括信息录入、查询及更改。学生在登录各自应用后台时,可在信息管理应用平台中,查看各科成绩以及各项考试内容。学生在毕业之前也可登录基本信息管理系统,查看院校的统一公告。这种信息管理应用平台在当今各个院校都极为普遍,保证了学生查询信息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1.2学生入学管理模块
针对职业院校入学管理的设计分析包括高考信息、班级信息以及专业信息。其中高考信息中包括学生高考成绩、电子照片、准考证号以及身份证号等,这样在新生在入学时,可登陆该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核对。班级信息和专业信息都是作为学生入学管理录入的前提,这样学生才能根据真实信息分配至各班级及专业。
1.3学生成绩管理模块
学生成绩管理模块在设计结构中,其模块功能包括:成绩录入、变更及打印,一般成绩录入占用人工劳动力较多,且包含的信息量大。其中在成绩项目上包括很多种类,其中有:体育分数、专业课分数、辅修课分数和思修分数等,所以成绩录入在教学管理系统中占有的比例非常大。
1.4学生学籍变动管理模块
教学管理系统在学生学籍变更管理上也进行了详细划分,其中在设计结构上包括:变动的统计、录入、更改及打印。首先,确定变更信息的人数,然后在对每个学生变更的信息进行更改,其次便是核实变更信息的准确性。例如:某学生原有所学专业为工商管理,但是由于学生跨专业原因,调剂至财务管理。学生因学籍的变更,教学管理系统需将学生的学籍档案做出调整,这就需要在学生学籍变动管理模块功能上进行操作。其次是学生在打印过程中先查看信息更正是否有误,这样才能进行正确打印。
2学生管理信息模块的实现
为了实现职业院校学生管理信息功能,笔者在此对数据编程以及模块设计陈列进行了详细分解,其中包括: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入学信息管理、成绩录入管理以及变动信息管理。在开发运行环境中,选用的操作服务系统为:MicrosoftWindows。数据库系统为:SQLServer。开发语言为:C++和函数式编程语言,可支持多种操作应用平台,并且也支持IE浏览器。
2.1学生基本信息管理实现
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学号、姓名、民族、院系、专业、来源地及籍贯等,在编辑应用程序时,需将每个说明进行字段名标准。其中将学号字段名标注为Xsxh_id、专业号为Xh00、班级号为Bjh0、姓名为Xm00以及籍贯为Jg00,其登陆分配界面如图1所示,应用程序管理人员首先进行用户名和密码的确定,然后进入下一个学生基本信息输入操作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进行编程录入,其对学生基本编程信息代码录入程序为:
ProcedureTjbxx.Button1Click(Sender:Tobject);
ZipFilezp=newitemscatch(IOEException);
Begin
Open;//打开数据库
Edit;System.inziproadelementAt(i);
//把文件读入缓冲区
Append;//加入已输入记录
Fileds[0].asstring:=edit1.text;
Fileds[1].asstring:=edit2.text;
Fileds[2].asstring:=edit3.text;
Fileds[3].asstring:=edit4.text;
Application.MessageBox(学生信息录入信息框架已完成,putNextEntry//将文件传输至压缩包);
End;
该应用程序便完成了学生基本信息的设定,并且该应用数据库的建立能够存储大容量的数据信息,满足职业院校教务管理系统的需求。
2.2学生入学管理模块实现
学生入学管理包括对专业、班级号的分配,在编辑应用程序模块中选用的数据名称为:Loginfrm.pas。这种应用程序能够准确定位查询控件,保证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且在Ifrecordcount>0应用程序下,能够自动返回应用条目,查询入学管理信息的准确性。同时,在Edit.Text文件录入下,可将学生的专业、班级号输入至文本框内,完成数据的录入情况。
2.3成绩录入修改模块实现
职业院校在成绩录入的实现主要是数据库的链接是否正确,首先判定添加批次方式,然后对数据源进行链接,链接正确后进行数据源的读取。假设在链接过程中出现错误,便会进入至修改数据源格式,使之完成添加新纪录操作流程。添加完毕后,便是对数据源的保存,之后便关闭数据源,完成整个应用程序流程。
2.4学生变动信息查询实现
教务管理系统在学生变更信息查询操作流程中可按照学生学号及身份证号进行变动信息的更改及查询,例如:教务管理人员根据学生的编号录入至管理系统,进行变动信息的更改。编程人员对变动时间、原因也进行了定位分析,这样管理人员在备注信息中可将变动情况进行说明。其次便是学生对个人信息的查询访问,在操作界面中设定查询类型,包括学生证号及身份证号,学生只需输入自己的学生证号或者身份证号,点击“查询”便可查询出自己的个人信息。
3结语
通过对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分析研究,使笔者对今后的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有了更为深刻的认知。这种设计应用程序不但智能化,而且设计程序人性化。这种设计观念早已应用至各个职业院校教学管理系统中,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艳伶.实验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38(14):32-33.
[2]田兴华.校园网的后台数据管理探究[J].新媒体研究,2014,15(64):48-49.
篇5
关键词:管理会计;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中职教育
前言
管理会计是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过程中衍生的决策支持性会计方法,它的出现,使原本静态的会计分析办法转变为具备高度动态性、实时性的会计处理手段,通过对特定对象进行研究分析,管理会计能够更加精确的为企业决策者提供经济预测、决策信息支持,并且实现特定对象相关绩效的考核评价。当前,管理会计办法及理念已经被企业管理界普遍接受,应用已经很广泛,为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基于当前市场经济背景,职业学校的管理要求已经发生改变,以财政拨款收支为基础的传统收支管理计划已经无法满足职业学校管理需求,这就为新会计方法的出现提供了基本土壤。
一、职业学校里的管理会计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职业学校在不多的增多,职业学校要想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同大多的本科院校进行竞争,就必须进行学校内部的改革,使职业学校不断的步入企业化。步入企业化之后就得到充分的发挥。管理会计在职业学校里的作用,讲究社会效益和重视办学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条件下,摆在当下最主要的就是职业学校里的各级领导们要秉承着教学育人的宗旨,改变以往的教学管理模式,学习和在学生群体之中使用新的教育管理方式。同时也要调动财务管理方法,带领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积极的参加学校的各级决策。再者,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也要改变传统的管理会计思想,摒弃一直算账的观念。转而去学习现代先进的会计管理方式,从而提高学校资金的高效利用率达到预计的经济效益,为校领导提高决策的意见与思路。在财务机构内部也可以配备一定的专业人员,让他们在会计管理的方面承担相应的事前控制、决策、规划、核算和事后监督的任务。在财务管理方面应用的作用。
二、职业学校存在的问题
近十几年以来,伴随着我国职业学校在国内的大势兴办,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宗旨的职业学校,需要不间断的加强与当下市场需求的联系,学校内部也要加强对学生社会经验的教育,增加多去外部实战的经历,于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心理和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变化。他们已经在心理接受与社会关联在一起,从而也导致他们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多样性。在当下这个以大学为主要林木的时代,职业学校在与精英学校的相比之下,生源价值有着明显的下降,于是在学业和就业竞争方面导致经济、心理、学习压力的不断增加。这也是原高校管理学生模式无法适应新时期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
1、本量利方法
职业学校运行的基本经济来源在于学校的学生人数,学校每年得规划好招收多少新生。而本量利分析就是用在职业学校,规划每年要招收多少学生的方法,极限与招收的学生能使学校保本,保证最低的校生规模。新时代的职业学校的办学成本主要是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他们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固定成本不明思议就是在学校内固定不定的经济成本,不随学校学生的改变,教师的退职而发生变动。例如:学校的学生教工公寓楼,学校的教学楼等。而变动成本就是会发生变化的成本,主要随着在校学生的数量而变动的成本,例如学校的水电费,后勤保障人员你的工资,在校教师的工资津贴。在学校教学过程中,学校取得的收入为销售人额,而学校招收的学生人数称为销售量。本量利也有具体的数学计算方法:销售总额-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利润;单价*数量-单位变动成本*数量-固定成本=利润;从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在固定成本不变的前提下,要想做到学校的经营保本,那么算下来的利润就取决去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这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经常称道的毛利润金额。
2、使用决策方法
随着教育大国口号的提出,这几十年高等本科院校不断的扩大招生规模。职业学校也在这场风波中加紧自己的教学规模,由于与此相关的教学投资活动也想多增多。职业学校大多都秉承着少花钱多办事的理念,做到学校自由的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达到为学校谋求到最大的利益,由此来避免错误决策的发生。那么决策分析是教学规划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有效方法,它是在已经制定了最终目标的情况下,在两个或多个备选方案中抉择出一个最佳的方法。它是基于预测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有关信息而做到的。就打一个形象的比方来说吧。现在某学校要新建一栋教学楼,这栋楼的花费要三百万,可以为六百个学生提供教学使用,每个学生每年使用这个教学楼,每人得交八佰元。这里有两种方法来筹备资金来修建。第一种方法是由房地产公司负责建造,并在10年时间内,以每年60名学生使用教学楼的教学费支付工程款,10年后楼归学校。第二种方法是直接向银行贷款资金,贷款的利率为5%,复利计息。如果我们就凭字面的描素来看,第一种方法好,因为学校可以不花一分钱,十年后就可从得到一栋教学楼。但是经过计算,在相关的货币的价值的角度来看,事实上,第二种方法是最佳的。我们来计算一番。方案一,每年支付的钱:600*800=480000,我们就不算多,就以5%为折扣率,10年后算下来,我们一个还给房地产商的金额为:480000*7.7217=3706416。而方案二就连本带息一起三百万。这样相比之下,方案二足足比方案一少了706416元。这就是经过决策分析方法而得出的最终方案,所以很多东西不能就表面上看,我们的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出发,经过认真精确的计算,在多种方案种选择出最佳的,为学校节约大量的经费。
3、使用全面预测
一个面向未来发展的职业学校,应当在财政经济的支出方面做到很好的权衡,使得学校的手指平衡。编制预算作为一项很有效用的财务管理活动,可以在各个方面满足学校运行的基本要求,使得学校的经济收入合理的在设施维修、后勤保障达到最大的使用效益。而就这方面而言,全面预算能很好的做到预算的编制。打个比方来说,应采用固定预算的方式来权衡收人项目中的财政补助收人,而就学生的培养费收人来说,应该采取弹性预算,最好使得各项收入都能使用零基预算。所谓零基预算就是不以之前的费用作为下一次支出的基础,就好比像重新兴办一所学校一样,一切都是重头开始的,我们得做一个长远的算盘,认真的分析、权衡,同时进行深度的评定和分析。只有这样,最后才能得触学校费用支出的预算编制方法。而那些传统的预算编制法,他们都是基于事实的现实为它的出发点,这样就是的原先那些不得当的费用开支还能一直的存在下去,很多时候还是有增无减,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是必然的。而所谓的固定预算,它是基于计划期内某一正常的可以达到的目标活动水平来编制的预算。在预算期内的业务的活动水平的变动对固定预算是没有任何影响的。还有一种特殊的预算称为弹性预算,主要是依据能够预见的各种不同业务水平来进行相应的目标和任务的预算编制。
4、使用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广泛的存在于职业院校,而且它的负责范围十分的广,本身也是管理会计的一个子系统。它的提出可以很好的满足学校颞部管理的需要。它的运行原理是在职业院校的内部设置若干校园项目的责任管理中心,对学校现存的各个部门活动进行设计、规划、控制和考核。这样做到对学校的最大帮助。在学校的各级领导之中可以很好的调动领导决策的积极型,下面教职员工的执行的主动性,做到何当环境的积极、主观、向上。同时管理员也可以根据特定的教学、后勤等特点把学校内部的管理具体的分为责任中心。做到分配层次得当,在不同的阶段设置不同的组织来负责内部的管理要务,各个中心有不同的负责人,使得他们的管理落到实处。各级的负责人也要在责任中心编制预算,对执行过程进行控制与核算。及时的查找和解决存在差异的原因。使用这样的方法,增加工作的积极性,作为经济来源的财政部,也得做这样的考核、评价工作业绩,给出相应的奖励。
三、总结
从上面两个方面具体的分析了管理会计在中等职业学校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今后的是十年里,职业学校使用管理会计将成为一种有效的经营职业学校的手段,运用了管理会计的职业学校也将会使得内部的管理不断加强,提高办学的实力。
参考文献
[1]叶慧丹.浅谈管理会计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应用[J].
篇6
临床治疗
本组46例患者中,男28例,女17例,脑出血39例,脑梗死5例,珠网膜下腔出血2例,年龄23~76岁,平均54.04岁。呕血或呕吐咖啡色胃内溶物,并出现柏油样黑便12例,另外34例表现为柏油样便或大便潜血试验阳性。32例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出现明显血压下降,脉细速,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低血容量休克症状4例。
经治疗及护理,本组患者中有41例在消化道出血2~4天内,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另外5例死亡。
护 理
早期发现:对于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及合并症出现,如感染、应激性出血、中枢性高热、痫性发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应每半小时或更短时间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1次并记录。如遇到患者意识障碍逐渐加深,体温持续升高,不易退热,心率增快,血压短时间内迅速下降,烦燥不安,出凉汗时,即应想到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此时应注意观察呕吐物及大便颜色,酌情留置胃管观察胃液颜色,并作大便潜血试验,如明确发现上消化道出血症状,应注意观察尿量,末稍循环灌注情况及肢端体温变化、血压变化等,协助医生及时处理。
细心护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平卧位或将头部抬高30°,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吸取口腔内呕吐物及分泌物,适当吸氧,保持动脉血氧饱和度90%以上。昏迷患者应留置尿管,定时变换,防止褥疮发生。肢体应保持处于功能位,对于中枢性高热患者应于头部及颈部大血管处放置冰帽、冰袋等,以便于降低颅脑温度,减少新陈代谢,并利于控制颅压及减轻脑水肿[1]。
重视血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极其重要。特别对于脑出血患者,是防止进一步出血的重要措施。但亦不宜过度降压。最好根据患者年龄、发病前血压水平、病后血压状况及颅内压情况确定适当的血压水平,目前多数主张维持在150~160/90~100mmHg为宜。血压过低不利于颅脑供血,如在未行血压干预的情况下,出现血压骤降常提示急性出血,循环障碍等病情危重的情况。
早置胃管: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如有意识障碍或有较大上消化道出血可能者,应早置胃管,早置胃管有以下方便及益处:①通过定时回抽查看胃液,能够及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情况;②便于监测胃液pH值;③如有出血可酌情通过胃管抽出积血并注入止血药物;④便于在适当时机通过胃管补充营养。
规范操作:急性脑血管病重症患者,通常需要置入胃管及留置尿管,以及清理呼吸道、吸痰等,护理操作一定要规范,置管型号选择要适当,插入动作熟练轻揉,避免组织及器官损伤,置管应每天用胶布重新固定,防止滑脱。通过胃管注药或鼻饲时应避免过度牵扯管道,并应注意防止药物和食物堵塞管道。对于昏迷患者要及时翻身与肢体受压部位的按摩,污染被褥要及时更换,保证床铺舒适、干燥、整洁,持续吸氧者每天更换1次鼻塞。
饮食控制:有意识障碍及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发病3天后,如病情趋于稳定,出血停止,但神志仍未清醒或不能禁食者,应开始通过胃管注入流质饮食,应注意流质饮食的温度,注入速度及量,以少量多餐为宜,注意避免引起患者呕吐。对于意识清醒,进食、吞咽困难的患者,要关心鼓励患者,及时开展有效的吞咽康复训练[2]。注意做好口腔护理,保护口腔清洁、湿润,每日口腔护理4次,预防口腔炎[3]。
参考文献
1 张琼方.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脑炎高热护理体会.中国中医急症,2003,12(4):383.
篇7
学校人群聚集,流动性大,接触面广,是传染病的易发场所。青少年由于其免疫功能尚不完善,抵御各种传染病的能力较弱,是多种传染病的好发年龄,一旦发生,极易传播和流行,并可扩大到家庭和社会。必须高度戒备地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为有力地保障我校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学校发展,维护学校稳定,将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依法纳入科学、规范、有序的轨道,形成工作常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精神的要求,特制订我校“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现疫情,及时采取坚决措施,控制传染病,阻断传播途径,坚决防止疫情传播及蔓延。
一、健全领导机构,加强统一领导
1、成立常见传染病防控领导小组
组 长:孙广富
副组长:刘祥涛 王兴林 刘 莉
成 员:刘益民 郝新海 朱桂真 蒋兴超 刘云艳
陈 飞 胡三永 李 红
2、职 责:
(1)负责领导、协调、组织全校常见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预防经费和物资保障。
(2)负责常见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组织开展、检查督促、资料收集与归档等工作。
二、遵循预防为主,狠抓措施落实
1、做好常见传染病防治宣传工作,增强师生卫生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出好宣传专刊。
(2)利用健康教育课 ,开展好以预防常见传染病为重点的健康知识教育。
2、印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供全校教职工传阅学习,增强教职工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3、开展“三管四灭”(管污水、管粪便、管垃圾处理、灭蝇、灭蚊、灭鼠、灭蟑螂)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搞好环境卫生,在卫生防疫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消毒工作。
4、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严防食物中毒和传染病发生。按照《食品卫生法》、《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食堂和小卖部管理,严格购物登记、试尝留样、餐具消毒、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制度,做好检查落实。
5、有计划地做好师生健康体检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接种工作。
6、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与传染病人接触,生病及时就医;教育学生坚持锻炼,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7、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做好学校周边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食摊点的整治,消除引发学校传染病的隐患。
8、加强门卫管理,切断外来传染病源。
9、做好预防常见病的必要药品等物资储备。
三、坚持晨检制度,畅通报告渠道
1、班主任要按照要求,坚持对学生每日晨检,把预防常见传染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对因病请假在家的学生要通过电话等方式询问病情;在校生病的学生要及时送医务室诊治,对需送县级医院进一步诊治的学生要及时通知家长陪同前往(对暂时无法通知家长的学生由班主任陪同前往),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2、医务室要坚持对饮食从业人员每日晨检,发现传染病患者,立即停止上岗,并及时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3、教职工生病被诊断为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要及时主动报告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
4、医务室要坚持就诊登记制度,健全常见传染病监控信息表册,做到发现疫情能快速、准确的向学校领导组报告。
5、学校传染病预防办公室接到疫情报告后,立即报告学校领导小组。
四、应急处理预案
一旦学校发现传染性疾病后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1、我校学生或教职工一旦出现非典、风疹、流脑、麻疹、流感等传染性疾病,应及时就医并向学校请假,不得带病上学、上班。经医院诊断排除传染病后才能回校上课、上班;
2、学生或教职工在校内出现传染病,及时组建处理病情的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成员的统一安排下,要求传染病者立即戴防护口罩、手套,到学校隔离室休息,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立即通知传染病医院,需转医院治疗的立即转传染病医院。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的班主任立即通知其家长,由家长陪同去医院,家长不能到校的,由班主任老师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如果是本校教职工出现传染病,也要求戴防护口罩、手套,由医生初步检查后,是传染病立即转市传染病医院并通知其家属,家属不能到校的由工会组长护送去医院(护送人员都要穿好防护服,戴口罩、手套)。
3、在校内发现传染病的学生或教职工,学校应急小组领导立即亲临现场指挥,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学校隔离室进行隔离观察,并由学校安全管理人员或卫生保健老师马上打“120”电话,送定点传染病医院诊治。
4、学校对传染病病人所在班级教室或办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对与传染病人密切接触的学生、教职工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迅速切断感染源。
5、传染病人在医院接受治疗时,禁止任何同学、同事前往探望。
6、学校师生员工中发现传染病人,立即上报。
7、如传染病烈性感染,请示镇小学中心校、县教育局和其他政府部门,决定是否实行全校停课。并采取一切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具体做到:①封锁疫点。立即封锁患者所在班级或所在办公室,暂停学校一切活动。停止校内人员相互往来和与外界往来,等待卫生部门和市教育局的处理意见。如校领导已隔离,由中层干部等组成临时班子,负责处理日常工作。待疫情解除后,校领导班子开始工作。 ②疫点消毒。对学校所有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此项消毒可请防疫站操作,消毒结束后进行通风换气。 ③疫情调查。学校密切配合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传染病人到过的场所、接触过的人员,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员、邻居同事、同学进行随访,并采取必要的隔离观察措施。
8、学校领导发现传染病人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
信念。
篇8
【关键词】 人本管理 教学秘书 激励
作为一种价值原则和思维方式,“以人为本”在高职院校中的作用被越来越多的提及。高职院校教务管理工作是一个多因素、多序列、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千头万绪、错综复杂。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水平的提升,教学秘书的作用越来越大,但其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整天处于局促、紧张之中。正确认识教学秘书在激励机制方面的问题,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对稳定教学秘书队伍,提高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本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激励机制中的内涵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它通过对人的心理规律的把握,突出人在管理中的地位,从发展的角度去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并为人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高职院校人本管理就是要给予教学秘书充分的人文关怀,充分了解其工作特性、需要和动机,营造好的工作、发展平台和环境,通过各种激励手段充分调动教学秘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其内在潜能,激励自觉为实现发展目标而奋斗。其内涵具体包括:第一,对教学秘书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地位,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及集体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和谐的团队。第二,营造宽松的教学管理环境和发展平台,提高他们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教学管理文化。
二、高职院校教学秘书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1、岗位吸引力低,难以获得重视与理解
一般认为在高职院校中,只有学历和职称低下,没有能力从事教学和科研的人才会被调配去做教学秘书,或者只有需要照顾的高层领导或高资历人才的家属才会被安排到教学秘书岗位,或者认为教学秘书是谁都能干的工作,这些想法更加容易使教学秘书对自身的职业发展前景感到悲观和失望,岗位吸引力低。而实际教务管理中教学秘书需要负责对教学工作的全盘管理,协调各种利害关系,是基层教学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和实施者,既要迎接主管部门的各项考核与检查,也要协助领导做好本单位教学质量监控,既要为出现的各种问题出谋划策,也要千方百计杜绝教学事故。是院系的“勤杂工”,服务所有需要服务的人和事,在高职院校里几乎人人都可以给教学秘书找点事做,而教学秘书每天为学院教学工作疲于奔命,无私付出的时候,却无人重视和理解,认为都是本职。
2、岗位职责不清,繁杂事务多
教学秘书的主要职责是协助学校教务部门和院系主管教学的领导进行常规的教学管理工作,是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和管理者,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及教师只认为教学秘书是执行者,尚未意识到现阶段的教学秘书更是管理者。教学秘书承担的责任大,但没有相应的管理权力,出现了权责分离的现象,只是一味地工作而不能具体地管理,使得一些工作难以到位。岗位受多部门指挥,导致教学秘书无所适从,加上一些部处往往习惯于以“二级管理”为借口,将份内工作推往教学系部,而推到系部的工作基本就由教学秘书来完成,造成教学秘书工作量陡增。繁杂的事务导致结果是做越多,出错的几率越大,出现职业怠倦。
3、职称评定难、福利待遇低、利益分配不合理
教学秘书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具有综合性、服务性、辅、管理性、繁杂性、专业性等特点。面对强度大、责任重的工作,理应享有较高的劳动报酬、政治待遇和发展机会,但事实并非如此,教学秘书的付出与回报往往不成正比。从待遇上来看,教学秘书的收入普遍偏低,他们每天埋头于繁杂的事务,业绩却难以量化,往往得不到认可和重视。从晋升上来看,教学秘书的职称和职务均处于劣势:教师系列工作量不够、科研成果不足,管理系列表现机会少、政绩不突出,晋升之路屡屡受挫,上升空间处处受阻,从而造成了工作任务重与价值体现轻之间的强烈反差。从发展上来看,高校普遍重视教学科研人员的职业发展,教学秘书却很难获得进修深造、出访考察、业务培训的机会,从而造成了原本缺乏系统管理知识的教学秘书们倍感前途渺茫,自我效能感得不到满足的同时与高校其它人员的素质差越拉越大的现实形成强烈反差,教学秘书所做的工作在所处的环境中得不到足够的认可和重视,在精神上或物质上得不到平等的待遇。这导致教学秘书总是趋向于去纠正投入一结果不公平感。结果可能是离开工作岗位,或者用低投入来纠正,降低了教学管理服务质量。
4、工作的时效性和繁杂性导致教学秘书无暇思考创新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对教学秘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创新要求,教学秘书应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教务管理创新,促进教学创新。教学秘书工作千头万绪,繁重而细致,在学校教学管理中处于纽带桥梁位置,上服务学校教务部门和学院领导,下服务于广大师生,常常处于各种具体事务的“纠缠”之中,工作缺乏活力,多靠经验办事,习惯于按领导指示、文件精神处理问题,主动参与和科学预见性差。具体表现为在管理观念上过于强调工作的服务性和规范性,对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考虑较多,而对创新意识和创造性工作考虑较少;在具体操作上,更多的强调规范性操作、规范性管理,缺乏应有的活力,只满足于领导布置什么就做什么,面对复杂多样的情况如何高效地管理思考得不多;在管理模式上还存在僵化现象,刚性有余而柔性教务管理工作多是日常性、事务性的管理。不能很好地利用在工作中取得的第一手教学管理改革资料,认真总结经验、摸索规律,进行教学管理理论研究并形成科研成果,为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献计献策。缺乏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致使教务管理工作很难提高档次。
5、绩效考核轮流坐庄,挫伤工作积极性
教学秘书工作的特点和属性,对评价指标德、能、勤、绩几方面,不同于教学人员和科研人员,很难用同一把尺度去衡量,给考核增加了相当难度。而实际考核与薪酬和晋升联系很少,考核结果优秀并不能帮助教学秘书获得额外的奖励或者表扬,考核结果不合格也不会让教学秘书遭受解雇,所以年度考核变成了大家轮流“坐庄”,轮流优秀,使考核流于形式。由于考核体系不健全,考评结果难以服人,因此很难将考评结果与晋职、提薪等挂钩。每年一度的奖励“先进”力度也很小,没有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每年一度的总结就代替了考核,并且个人年终总结的书写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很容易产生片面夸大自身工作成绩而忽略工作过失的情况。
6、职业生涯设计与职业能力提高不够重视
教学管理岗位往往是“一个萝一个坑”,并且教学秘书岗位具有特殊的实效性,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往往不愿意将教学秘书派到校外参加学习、交流。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许多高校的教学秘书工作繁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秘书继续深造,学习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方法,结合工作进行系统的研究等。对教学秘书重使用轻培养,重岗前培训,轻在职培训,缺乏长期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管理能力、工作思维不能与时俱进。
三、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教学秘书人本管理激励机制的措施
1、实施人本管理,重视教学秘书工作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是加强高校秘书队伍建设的关键。重视教学秘书在高校里的作用和地位,切实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学院领导应该从制度层面来推动教学秘书队伍建设,要充分肯定秘书工作在高校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决策上和行动上自觉关心和支持教学秘书队伍的建设:正确评价他们工作的成绩,及时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奖励,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内在的工作热情,帮助树立做好本职工作的信心,在实现学院目标的同时实现个人的发展目标。
2、合理岗位设置,明确岗位职责
高校要根据自身建设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定编定岗,实行岗位责任制,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明确教学秘书职责、权利及义务;制定教学秘书条例,加强管理和制度的约束,增强他们之间的竞争、进取意识,激发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能够留住人、用好人。
3、进行物质激励,构建科学公平的薪酬体系
结合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特点和实际需要,量化并细化晋升或降级的考核评价指标,通过与工作职责和业绩相匹配的考核制度,调动教学秘书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待遇与其工作态度、能力、完成任务的质量等联系起来,激活其内在潜力,避免出现干好干坏一个样、职务晋升靠关系等消极局面,这样才能较好地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薪酬应与绩效考核挂钩,教学秘书工作绩效具体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对学校的其它贡献。为正确评价教学秘书的工作业绩,高校还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针对教学秘书岗位的性质特点、职责权限大小及承担责任风险程度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根据工作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学秘书进行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人员使用及薪酬挂钩。
4、情感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
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高层次需要包括爱的需要和归属的需要。管理者在满足教学秘书物质需要的基础上,要不断提高非物质需要的影响力。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需要更加细致,更加容易使教学秘书获得满足。院系各级领导应理解和支持他们,对教学秘书的工作加以关注,对教学秘书在工作中偶尔出现的小失误,领导要多包涵,帮助分析原因,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对教学秘书的工作给予支持,对教师、学生等由于教学秘书的原则性而出现的不满做好解释工作,领导还要对教学秘书多加关心。从而提高教学秘书的归属感,调动工作积极性。
5、以人为本的教学秘书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明晰职业前景
以人为本需要关注教学秘书的职业规划,帮助其在工作中获得成绩、乐趣和满足。增强职业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一是职业准入,把好源头。教学秘书在上岗前必须经过系统严格的培训。对岗位职责、工作范围、工作任务、目标考核等有明确的认识。具备胜任教学秘书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取得取职业资格证书。从岗位准入上把好关,从而有效保证教学秘书队伍的整体素质。二是在岗培训,提升素质。高职院校要将教学秘书的培训、深造、交流纳入师资培养计划。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辅导、进修深造等形式,让教学秘书系统地学习教育学、管理学、心理学、秘书学等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切实提高职业素养;通过观摩学习、研讨交流、出访考察等形式,让教学秘书互相交流工作经验,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扬长避短。此外,学校还应采取相应措施鼓励教学秘书积极参与教改教研,以理论研究推动教学管理工作更上台阶。三是生涯规划,促成发展。学校应为教学秘书设计出符合实际的职业前景,使教学秘书对自己的岗位、职业发展等较为明晰,从而激发其自觉向明确的职业目标努力的动力。并且在科学有效地对教学秘书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估的基础上,在评优评奖、薪酬待遇、职位晋升等方面为教学秘书提供相应的机会,实现工作付出与工作回报的合理平衡。
对教学秘书进行人本管理,就是要以一个合理的制度给予教学秘书激励。在教学秘书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达到学校教学管理的目标,这才是对教学秘书进行人本管理的意义所在。建立相应价值激励机制必须充分尊重和了解教学秘书的个性和需要,符合教学秘书职业生涯各个阶段的不同需求。
【参考文献】
[1] 周庆莲、许尔湘:试析高校教学秘书如何保持工作激情[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3).
[2] 邹丽云:高校教学管理中人本化问题探讨[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篇9
论文摘要:兼职班主任是一个肩负多重职能的特殊群体。如何使这支特殊队伍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他们的优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管理工作,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本文以笔者几年来担任兼职班主任的亲身体会,谈谈兼职班主任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基础,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除了专职的班主任之外,还从专职任课教师中选拔一部分具有较强责任心和组织管理能力的同志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参与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兼职班主任如果发挥得好,不仅可以减轻专职班主任的工作量,产生优势互补效应,而且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还可形成灵活多变的管理方法,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存在工作时间不固定,管理知识不全面等情况,可能会带来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因此,作为兼职班主任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要协调好专职班主任与兼职班主任的关系
就笔者所在学校而言,随着近几年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多,而许多班主任却到r退休的年龄,因此学校出台丁从专职任课教师队伍中选拔一部分同志担任兼职班主任工作的政策,许多青年教师积极响应。但这却带来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由于许多教师加入兼职班主任的原始动因是出于评职称的需要,对班主任工作没有一个客观的认识,主观上并没有做好通过班主任工作去为学生德育工作作贡献的充分思想准备;另一方面,部分兼职班主任缺乏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在实际开展学生管理中遇到了很多困难。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兼职班主任自身需要端正工作态度。另外,专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对兼职班主任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专职班主任是专门的学生工作管理者,由于时间充裕,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较多,对学生的基本情况非常了解,对处理学生问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而对兼职班主任来说,许多老师是第一次参与对学生全方位的管理,不清楚学生的心理特点,遇到学生发生纠纷等棘手问题则束手无策。因此,兼职班主任要想进一步开展工作,对学生进行指导,就必须借鉴专职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来快速弥补自身工作经验的不足。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处理专、兼职班主任关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例如,每个兼职班主任刚开始带班时学校会安排一位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专职班主任给予指导。另外,定期举行专、兼职班主任经验交流会,大家相互交流,相交学习。总之,“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专职班主任和兼职班主任是合作的关系,是相互补充的。实践证明只要处理得当,对学生的整体管理工作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要协调好兼职班主任与本职专业工作的关系
在中职学校,兼职班主任都是工作在一线的理论或实习教学老师,大多教学任务繁重,有的还兼有行政职务。因此,必须协调好兼职班主任与本职专业工作的关系。兼职班主任在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紧紧围绕本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展开工作。担任兼职班主任的教师因为具备相关学科专业背景,与学生之间在专业课程等方面有共同认知感和归属感,师生关系也更多的是一种良师益友关系,也有助于班主任更深地了解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的专业工作,充分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
对兼职班主任而言,妥善处理好兼职班主任与本职专业教学工作的关系一方面是对他们专业教学工作的一种补充,可以增强他们的管理和事务处理能力,另外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需求,为教学做参考。
篇10
关键词 现代化技术手段;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2-0058-02
1 引言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发展面临极大的困难。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能够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实现快速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它给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的希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由此,高职院校教育在未来必将完善自身学生管理体系,不但要把学生培养好,更要有创新管理理念,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创新、发展高职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涉及内容繁多,包括与学生的沟通管理、教学管理、就业指导管理等。本文即从这些方面出发,具体探讨现代化技术手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从而为学生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2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模式仍然以教师为主导,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往往不平等,学生普遍惧怕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冷漠,严重阻碍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有52%的学生完全没有和教师进行过交谈,而36%的学生只是偶尔和教师进行有关学习、思想和生活交流,仅有12%的学生与教师存在良好的沟通交流。这种师生交流的欠缺直接导致教师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影响了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代化技术手段的推广与应用,给学生和教师之间搭建很好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电子邮箱、博客、QQ及QQ群以及网络论坛等多种现代化技术手段,能够有效与学生进行深入的、长期的交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建立一种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同时也让教师快速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顺利地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3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提升教师管理队伍的素养
高职院校教师是学生管理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素养、业务水平以及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能够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努力提升教师的素养,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首先提高教师运用网络的能力,围绕网络社区运用、网络舆情管理、网上思想教育引导等内容,提高教师开展网上教育、管理、服务及网络引导能力;其次,加强对教师现代化技术手段应用的培训,以提高教师培训的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师管理培训,开发网络培训平台,建设一批网络培训精品课程,促进优质培训资源共享,从而使高职院校教师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够紧跟时展要求,紧密结合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现代学生管理理念和经验的更新、交流。
4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学生学习管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入学门槛低,生源比较复杂,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素养和学习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在学生学习管理中的应用呈现多样性。
首先,通过聊天、电子竞技、电子阅读、BBS讨论等活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也方便了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掌握学生的动态,在寓教于乐中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辅助基础教育管理工作的展开。
其次,构建信息化、教学化教学管理体系,促进现代化技术手段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深度融合,努力形成覆盖全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系。目前,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中被广泛应用,通过网络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促进移动教学管理模式的形成,教师不用亲临课堂,就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以便实时监督学生学习;学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让他们融入学习中去,实现学生的自我学习管理。
5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加强学生的就业管理
当今社会处在变革的时代,到处充满激烈的竞争。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如何能让自己的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拥有核心竞争力,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未来有明确的规划,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首先,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出现,能够让高职院校通过各种网络论坛、就业指导网站,及时了解、认识行业最新动态和需求,引导高职院校在进行学生专业培养过程中及时更新观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增强学生与社会的接触与实践,以便提高学生应对社会挑战的能力和素养。同时,通过建立校内就业网络指导平台,及时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优势,给学生创造逼真的实训实验虚拟环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网络教学技术构建真实的实训环境、项目情境、任务情境,实施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进行专业的仿真、模拟实验,实现教学一体化,实现适合学生成长的“分层次、多模块、系统化”的教学、就业管理体系,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的技能,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实现高效的就业指导管理。
6 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学生管理的一体化发展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该以新兴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教育网等为依托,以深入实施学生的信息化管理为宗旨,深入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现代学生管理体系,依靠“云平台”作为支撑,集沟通、交流、教学、就业等管理工作于一体。首先,基于校园网络,采用VLAN技术,构建互联、互通、互操作的信息网络,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广泛连通、协作参与、自我提升。其次,构建学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根据高职院校实际情况,按照“功能化、模块化、集成化”的设计要求,综合学生的各项信息,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实现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发展。
7 结语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呈现出一种无序的、混乱的管理状态,严重影响学生的教育和发展,不利于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而现代网路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又严重冲击着学生的道德观、价值观,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提高了难度。由此,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优势,深化改革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成为迫切需要。本文即从现代化技术手段在高职院校学生沟通、教师管理队伍构建、教学管理和就业指导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来深化学生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达到良好的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苏坤.风险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4.
[2]瞿懿.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3.
- 上一篇:财政违法处分处罚条例
- 下一篇:工程管理和经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