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循环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发展
循环经济视角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经济发展方式进行思考转变,属于新兴经济发展视角之一。循环经济想要更好更快的发展,必须要依靠可持续发展,所以可以将绿色发展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程度作为基本指标。从循环经济的视角下思考宏观经济政策所能起到的作用入手,让经济发展政策与可持续发展、环保观念相互结合,保证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循环经济基本原则
循环经济理念的提出,是为了保证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最小化,所以循环经济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遵守“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以及“资源化原则”。
1.减量化原则
减量化原则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为了减少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冲突,工作人员必须在生产的源头上考虑如何节省资源,提升资源的整体使用效率。可以通过改造生产技术、实施生产清洁的方式来减少污染物排放。
2.再利用原则
再利用原则属于控制性原则,理念是让生产工作者可以多次使用相同物品,或者让同一物品在多种环境下使用。也可以将再利用原则视为延长产品寿命的一种原则,通过这一模式来减少资源整体使用量以及废弃物品的排放数量。
3.资源化原则
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控制原则,让废弃物变废为宝,转换为可以二次生产的原材料,投入到生产过程中产出新的产品,将新产品再次投入到生产或者是市场中,通过资源二次利用的方式来减少废物的排放量[1]。
二、循环经济视角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
1.促进经济发展
从循环经济视角的角度入手思考宏观政策可以起到的作用。循环经济模式属于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模式中的基础性思考模式与追求模式,不仅可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同时也可以减少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宏观经济政策可以对经济整体发展态势进行调整与掌控,将二者相互结合,通过循环经济的模式制定宏观发展的经济政策,让经济社会实际情况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实现经济高速发展[2]。
2.提升经济发展质量
从循环经济的角度思考宏观经济的作用。循环经济可以改善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这一要求不仅符合我国当前基本国情,同时也符合经济增长的内在要求。在保证经济增长速度的前提下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将经济发展速度与经济发展质量相互协调,提升宏观经济政策所需的可持续性,保证社会发展质量[3]。
3.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统一
循环经济可以将宏观经济政策和环境保护相互融合。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认同程度较高,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很少关注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提出,相关从业人员更多的关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经济的保护以及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减少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4.完善宏观经济政策的方式
宏观经济政策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保证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才能保证国家整体经济发展指标不会偏离国际整体发展趋势。让循环经济与环保发展理念相互融合,从二者的交集中寻找宏观经济发展目标的制定方向,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质量与速度[4]。在 2010 年以后,国家出台了一些政策扶持经济发展,如表 1 所示。
三、结束语
从目前我国的基本情况入手进行分析可发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比较片面,不能对循环经济的未来发展起到指导性作用。宏观经济虽然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但是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宏观经济政策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没有太大的推动作用。循环经济的整体目标不够明确,所以采用的政策与手段也与循环经济的基本需求相差甚远,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循环经济这一辅质的政策不能完全融入到宏观经济政策中。根据这一实际情况,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首先可以推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目标,比如在财政政策上,可以将激励政策与惩罚政策相互协调。比如在产业政策方面,可以纵向的拓展目标,优化产业结构,将其调整为市场行为。对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政策来说,需要转变我国政策偏移力度,多关注环境与资源,形成长久的发展机制。为了保证循环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环境及资源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制定政策清单。采取多方相互协调的模式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纯萍.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4-16.
[2]赵君.循环经济视角下我国公司环境责任的法制化[D].新疆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05-07.
篇2
关键词:产业政策;流动性;企业;现金流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5-0032-02
引言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以现金流量为核心的流动性管理日益实务界学术界的重视。Graham和Harvey(2001)对公司首席财务官的调查问卷表明,财务流动性是公司财务决策最重要的考虑因素。现金流具有客观性强的特点,不易受人为操纵,是维系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生命线,被认为是衡量企业财务流动性的关键指标。目前有关企业现金流状况的影响因素主要从公司微观层面进行分析。当前,经济学家开始强调宏观经济理论应当有其坚实的微观基础,认识到宏观经济行为必须与其背后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联系在一起。就公司财务研究而言,公司财务管理对宏观货币政策的调整如何反映,在理论研究中将是很有吸引力的研究课题。微观层面的企业财务特征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本文以产业政策变化为着眼点,分析产业政策变化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帮助企业提升流动性管理水平。
一、宏观政策和企业流动性管理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存在市场失灵与不完全竞争,市场自身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或者单凭市场的力量不能有效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此时政府实施一些合理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产业政策即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产业政策的作用对象是特定产业,一般的产业政策主要分析产业整体竞争力,但产业政策毕竟只是外部的一个政策因素,其最终是否有效发挥作用还要体现为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
由于流动性管理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不断突出,现金流管理水平、现金流量状况已经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发展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而外部形势以及财务管理对企业现金流运行有非常重大的影响。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在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许多企业因外贸形势恶化引发经营困境而倒闭。与此相对应的是,有些企业虽然资不抵债,但现金流运转正常,经营活动能够延续,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企业的持续经营。一些企业由于资金充足,不仅经受了金融危机的冲击,而且由于具有充足的流动性,充分利用金融危机下有利的政策环境,把握行业重整蕴含的战略机遇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因此,以产业政策变化为背景,以现金流为视角分析企业流动性的变化有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二、产业政策变化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
产业政策通过一定的政策工具会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影响,进而使企业经营、投资于融资现金流的变化。
(一) 产业政策对企业经营现金流的影响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企业现金流中占有重要地位。经济学上,在规模经济较为显著的产业中,具有劣等成本条件的企业虽然也能进行生产。但这些企业的产量较小,由此难以利用规模经济。同时,由于企业进入过多,导致市场过度竞争,产品价格下降。而在一定的产业结构政策下,产业布局会发生调整,产业政策会鼓励优势企业通过企业合并壮大经济规模,消化过剩产能,这也是实现规模经济的一种合理的选择,并为规模经济提供基础条件。在规模经济下,企业产品价格高于过度竞争时产品价格,成本降低,企业获利能力提高,也即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净流量增加。除了产品价格和成本,税收也会贯彻产业政策目标和意图。如果企业的行为是产业政策所支持的,则企业可以享有税收的优惠,从而减少企业经营性现金流出。
(二)产业政策对企业投资现金流的影响
根据发展经济学的技术传递理论,要实现产业技术升级单纯依靠国际贸易的开放是不够的,还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技术进步,所以要实现产业升级必须有企业研发投资的提高。产业政策有助于提高产业集中度,使企业规模增大,进而带动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由于产业政策使得产业内竞争从“过度竞争”走向“有序竞争”,企业对未来预期更趋于正面,也会带动企业扩大在主营业务的投资。在一些经济体中,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较高,企业投资项目受政府意图影响明显。根据相关产业政策,政府会直接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实施兼并收购,从而使得企业投资性现金流流出增加。
(三)产业政策对融资现金流的影响
产业政策直接体现了政府发展经济的导向,当政府制定了相关的鼓励政策时,政府在融资上都会给予配套支持。如果企业按照政策支持的方向进行经营和投资,有可能在融资成本和融资的便捷性方面受益,即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就债务性融资而言,政府可能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直接向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或者给予商业银行金融贷款政策补贴。在权益性融资方面,产业政策会鼓励符合政策发展的企业发行股票,扩大融资渠道。这些都会表现为企业融资性现金净流量增加。
三、企业针对产业环境变化现金流的主动调整
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组织变化会使产品市场竞争战略发生变化,使得企业现金流呈现新的特征,使企业流动性管理面临新的挑战。而企业资本结构的调整会使得现金流特别是融资现金流发生明显改变,使得企业流动性管理保持良好水平。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基于产品市场竞争环境、公司战略以及资本市场环境等因素进行的合理商业选择,企业的资本结构与产品市场竞争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产业政策的作用伴随产业布局的调整,通过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借以释放过剩的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产品竞争程度。激烈的产品市场竞争会导致公司不得不放宽商业信用,使得应收账款周转速度放慢、存货的周转速度降低,而且在降价竞争的情况下导致公司的盈利空间下降,从而极大地影响了公司的现金流,增大企业破产风险。同时,在企业业绩下降的时候,银行对企业的状况也会更加关注,企业的债务融资规模不但难以加大,更可能还会缩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负债率偏高,一旦企业的现金流真正出现问题,极易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如果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目标资本结构,财务困境成本将使得企业向目标资本结构调整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尽管降低负债率可能更有利于债权人,但是,为了避免陷入财务困境所带来的更大的损失,那些负债率过高的企业将降低负债水平。反之,当产业政策发挥作用时,如果产品市场的竞争程度有所降低,则企业的经营相对有利,企业的资本结构会更趋积极,在现金流上就表现为债务性融资增多。
按照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如果公司负债过高,而且竞争对手也了解这一信息,那么高负债可能会导致财务状况好的竞争者的掠夺行为,这将会导致那些尽管有正的预期利润但财务状况不好的公司过早退出。为了规避行业中财务状况较好的公司在产品市场上的掠夺行为给公司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公司应该降低负债水平。因此可以推论认为,债务性融资比重与产品市场竞争程度相关,而产业政策会影响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进而债务融资比重的变化与产业政策变化存在相关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有企业因经营失败或战略转型等原因被动或主动退出竞争。同时,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那些在竞争中胜出的企业可能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行业整合,市场份额不断向有竞争优势的企业集中,产品市场竞争又可能趋于缓和。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将不断有新的企业进入行业中。一方面,从产品市场竞争的静态角度分析了产品市场竞争与资本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从产品市场竞争的动态角度考虑,如果产品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企业的资本结构也将做出相应调整。尽管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经常偏离其目标资本结构,而且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但是企业仍旧表现出向目标资本结构水平调整的趋势。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产业层面分析了产业政策变化对企业流动性管理的影响。尽管产业的发展变化可以解释企业绩效的很大部分,但是产业内企业的异质性现实使得从企业角度分析产业政策效应是有必要的,而且企业应根据自身特征,把握产业政策变化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趋势,进行主动调整,使企业保持良好的现金流状况。
基于企业视角的产业政策效应研究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政府在制定产业政策时,除了关注产业发展,更应注意企业现金流可能发生的变化。现金流变化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企业竞争力的变化,企业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现金流具有内在联系,从而为政策制定提供新的参考。其次,企业的现金流会对产业政策的变化作出及时反映,而企业要最大程度利用产业政策为提高自身价值服务,一方面在发展中要积极培育核心竞争优势,另一方面要主动适应政策变化,特别是要提高现金流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国华,饶品贵.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拓展会计与财务研究新领域[J].会计研究,2011,(3).
[2] 梯若尔.公司金融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1).
[3] 刘继峰.论中国反垄断法中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J].宏观经济研究,2008,(4).
[4] 张宏武,时临云.日本的产业政策及借鉴[J].软科学,2008,(4).
[5] 张蕊.金融危机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9,(6).
[6] 赵坚.中国自主研发的比较优势和产业政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8,(8).
[7] 周淑莲,吕铁,贺俊.新时期中国高增长行业的产业政策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8,(9).
篇3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宏观经济;战略转型
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1%,投资同比增长33.5%,消费同比增长15%,进出口同比下降23.5%。从统计数字看,中国经济确实回升,但基础尚不稳定。针对2009年前8个月经济回暖的宏观经济形势,现在有人开始讨论经济到底呈“V”型、“W”型还是其他型探底回升。研究经济回暖轨迹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正确研判当前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研讨下一阶段经济政策。按照经济发展周期波动规律,宏观经济总会见底反弹,因此我们更要前瞻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考虑经济企稳后的经济政策,甚至“十二五”规划的中长期政策制定。笔者认为未来的政策重点应是:(1)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2)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3)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4)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5)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工具更好相互协调。
一、国际宏观经济基本走势
(一)全球经济失衡,全球化进程放缓
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出现大量贸易赤字,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些国家大量贸易盈余。之后,全球经济失衡的范围扩大到整个经济领域。当今世界,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持续出现贸易逆差和资本逆差,而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主要产油国家经济增长却保持较快速度,持有巨额外汇储备。随着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演变,主要发达国家需求还在下降,尤其是消费需求低迷,经济失衡仍将持续,全球化进程减缓。
(二)全球增长模式转型,凸显新增长点
人类文明起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开始吃熟食,前提是人类掌握了取火技术。人类取火始于钻木取火,实际上取的是碳基能源。从木材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碳基燃料。在既定的技术约束下,碳基燃料对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碳基燃料增加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为了应对气候变暖,一些专家建议未来能源开发的重点应该转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一些大国正在新能源领域开展大量研究,力图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发展绿色经济和低碳经济。这些国家在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占领新能源标准的制高点。客观上,这些探索促进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一些专家认为这也是未来世界经济的新增长点。
(三)国际金融体系改革,重现金融新秩序
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尽到应有的责任。国际社会开始通过对话建立一个新型的国际金融体系。无论是超货币体系,还是其他金融秩序,都将对美元主导格局形成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正逐步得到增强。中国本着负责任的立场,在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稳定器作用。
(四)金融与实业并重,构建新的宏观监管体系
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失衡。金融创新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在启动国内消费需求替代、弥补国外消费需求不足的同时,根据本国比较优势发展一些制造业,带动国内就业,把金融发展落到实业上。也有专家认为,错误的宏观政策是本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在危机来临时,美国过度扩大消费信用以及过度相信市场都是金融危机的重要根源。因此,世界各国将会重新审视过去的宏观政策决策程序和机制,构建新的决策程序和机制,通过建立新的监管机制加强宏观政策管理和微观领域监督。
二、中国经济宏观形势基本判断
据世界银行《中国经济季报》(2009年6月)报告,工业化国家金融市场开始出现趋稳迹象,全球经济初步呈现回升趋稳态势,但是仍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复苏速度不可能太快①。该报告还指出,目前断言中国经济快速稳健复苏尚早。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有望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但是,中国经济仍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结构不平衡问题。
(一)GDP小幅增加,财政收入回升
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13.9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第一季度加快了1.0个百分点。第一季度全国GDP总量6.5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第二季度7.41万亿元,同比增长7.9%。6、7、8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分别为6867.47亿元、6695.91亿元、5237.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6%、10.2%、36.1%。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显现出经济回暖迹象,但是中国经济复苏的根基仍然不牢。
(二)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增长潜力凸显
1~6月,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转移性收入增幅较大。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966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8856元,同比增长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2733元,增长8.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6月份同比下降1.7%,环比下降0.5%)。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8%,已连续5个月上涨。前8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1%,比前7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需求提升,消费能力提高,凸显消费潜力。
(三)发电量和用电量双回升,人民币存贷双增长
6月,全社会发电量同比增长4.7%,用电量增长4.3%。发电量和用电量上升既有经济回升的因素,也有气温上升的因素。2009年8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7.67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8.53%。2009年8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52万亿元,同比增长34.11%,环比增长了0.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7.37万亿元,同比增长27.43%,环比下降1.13%。货币供应量增长28.53%。
(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房地产价格小幅上涨
2009年1~8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1.3万亿元,同比增长33.O%。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2009年前8个月累计新增信贷规模8.15万亿元,同比多增5.04万亿元,比中国所有银行过去两年的贷款总额多,其中7、8月份分别为1650亿元、4104亿元,受央行政策影响,增速减缓。2009年5月、6月、7月、8月,七十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6%、0.8%、O.9%、0.9%。从200个主产县8月20~31日主要农产品价格变动情况看,包括肥猪在内的5种肉产品均上涨。房地产价格上升和主要农产品小幅上涨表明,过度的、甚至投机性的恶性货币投放,可能对未来形成温和的通胀压力。
(五)经济结构不平衡仍然存在,潜在隐患不容忽视。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消费、投资与储蓄不平衡仍然存在,“短板”要素制约经济平衡增长。以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例,1978年城乡收入之比为2.57:1,2007年提高到3.33:1,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经济结构不平衡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断积累,将会降低经济社会发展系统的整体协调性,一旦超过临界点就会形成失衡状态,激化潜在矛盾,甚至可能造成系统性风险和危机。
三、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及早规划前瞻政策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医治好重病后,调养很关键。近期,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从“两防”到“一保一控”,再到“保增长”,与之相对应,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由稳健的和从紧的转向积极的和适度宽松的。经济危机总会过去,那么,下一步中国应该思考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将“十二五”规划与“十一五”规划稳步对接。
(一)实现战略转型,培育新竞争力
一是产业政策方面,以新能源、环保汽车、生物工程等为突破口,占领新兴产业制高点,发展低碳经济。重点开发可再生生物质能源和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二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加快制定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竞争力。随着经济全球化加深,中国的城市群参与国际分工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国外资本对中国投资将主要依据现代城市群的经济结构和竞争力进行战略布局。今后,应提高中国城市群发展速度和质量,配套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空间规划和管理制度,在城市群内,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企业和产品。三是决策机制方面,构建科学、民主决策机制,降低决策风险,提高政府行政管理竞争力。现代社会的公共风险需要政府及时、有效、低成本地化解,对政府科学决策机制提出了挑战。政府应科学论证、合理规划,提高决策效率、降低决策成本,并致力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二)推行产权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中国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多种所有制市场结构。但是,仍然有部分垄断行业和公共服务部门产权结构单一,进入门槛高,民间资本进入空间窄。除行业外,无论是自然垄断行业,还是行政垄断行业,提高市场化程度,推行产权多元化改革,是实现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比如铁路、电信、电力等;另一方面,今后,政府应打破行业垄断,推行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政府应主要通过制定市场规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一些社会事业部门,比如体育、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也应允许更多民间资本进入。
作为工业化中期的国家,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第二、三产业。在美国,到工业化晚期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超过80%。200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1%,低于第二产业比重。2009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3%,低于第二产业比重。中国离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尚有距离。
(三)培育资本市场,加强国际金融合作
继续加大推进资本市场培育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本市场创新。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力度,扩大三板市场试点范围,解决创业投资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健康的金融体系。在生产全球化、贸易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国家的金融市场都很难独善其身。加强金融监管、促进金融合作以及增强金融抗风险能力是一国金融立足国际金融市场的关键。一是完善金融监管机构和体系,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监管体系,防止过度套利行为发生。二是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建立双边货币互换、多边外汇储备库建设等多种形式的区域金融合作,并适度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三是增强金融机构和体系风险防范能力。一方面,充分利用危机后的恢复时机增强中国金融机构和体系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实现外汇资产保值增值。
(四)转变政府职能,增收节支,科学、精细理财
经济复苏后,过渡时期应逐步转向实施适度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而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未来财政工作的重点不仅仅是切好蛋糕,更应该注重做大、做强蛋糕,在财政收入方面做好文章。树立大财政思想,既要有财,更要有政。既要保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要不与民争利。正确处理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关系,做到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合理化。从税收收入看,今后工作的重点是扩大税源,保证税收增量渐进发展。一是扩大资源税征收范围。为了改变长期以来实行的资源低价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资源,资源税改革应在经济复苏后扩大征收范围。二是试行个人所得税转型,探索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有中国特色的个人所得税制。当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主要是以分类征收为主,没有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需要。个人所得税改革应着力减轻中低收入阶层的税负。三是试点物业税。在继续物业税试点评估“空转”的基础上,进行分层价值评估,适时推出物业税。四是继续做好增值税转型工作。增值税转型有利于改变重复征税,减轻企业税负,提升企业竞争力。
在开源的同时仍需节流。从财政支出看,明确财政支出重点,增收节支,防范财政风险。一是转变政府职能,缩减行政开支。在经济复苏后,政府应该“瘦身”,调整政府机构,建设高效廉洁的政府,提高政府供给公共服务效率。二是继续提高财政预算透明度,保证精细化、科学化。信息透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基本准则,财政预算信息透明是实现人的基本人权,也是保证正确履行公民委托责任的需要。在美国,一次预算编制就相当于一部法律的制定过程,预算制定、执行、监督三权独立,相互监督,并实行全过程公开。尽快实现财政预算透明法制化,加快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改革步伐,达到精细化、科学化管理的需要。三是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医疗、社保、就业等领域的投入力度,促发展,保民生。明确财政支出重点是提高财政支出效率的前提。同时,这些领域也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领域。四是构建财政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的全方位调控体系。财政风险防范要与金融结构风险防范紧密结合,不可单线作战。
篇4
关键词:经济周期;产能波动;营运资本管理;相关性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此前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中国制造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水平。然而,我国的制造业现状不容乐观,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乐夭能过剩问题。以汽车行业为例,2015年国内车市的销量为2459.76万辆,而业内预计2015年汽车行业的总产能达40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国际商报第8295期的分析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2010年整体产能利用率尚为84%,2012年降至73%,低于国际汽车界认可的75%―80%盈亏平衡点,国际咨询公司ISHAutomotive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将降至68%,低于70%的产能利用率警戒线。随着资源能源的日益匮乏,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全面提高,粗放式的低端制造业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产业政策引导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营运资本管理是指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全球债务高企,而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流动资金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视角,对经济周期、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力图构建三者的相关性模型,并检验经济周期、产能波动和营运资本管理是否相关。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周期与营运资本管理研究
1.经济周期与现金持有水平研究
Opler et al.研究发现经济上行期公司现金持有量较少;而当经济步入下行期时,公司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冲击,会加大现金的持有量;吴华强等认为经济周期通过影响融资-托宾Q、融资-现金流敏感度进而影响企业外部融资行为,具体表现为经济扩张期现金流对债权融资负向性减弱,对股权融资的负向性增强;王义中等认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影响公司投资行为,且通过外部需求、流动性资金需求和长期资金需求渠道起作用。
2.经济周期与商业信用和存货研究
Love et al.认为宏观经济对商业信用影响显著,经济危机高峰期公司商业信用迅速增加,表现为应收账款在危机爆发前显著增加,而应付账款危机前后变化不明显;陈之荣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发现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同向波动,俞静等却对此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徐志伟等利用采购经理人指数对产成品存货投资和原材料存货投资进行研究,发现前者具有逆周期性,而后者表现出顺周期性;张涛等利用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也均提出了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观点。
(二)经济周期与产能波动研究
赵颖认为产能利用率与宏观经济周期密不可分,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会导致厂商要素窖藏行为,引发产能过剩问题;林毅夫等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经济周期波动和投资层面的“潮涌现象”是产能过剩形成的重要原因;韩国高等指出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严重失衡,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导致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综上文献所述,国内外学者大多聚焦于经济周期、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各部分间的两两研究,并认为两者之间相互关联。我国汽车行业企业必须以当前产业政策为契机,制定适当的产能,对营运资本进行动态管理以降低外部风险,因此经济周期、产能波动和营运资本管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可或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1.我国汽车行业营运资本现状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9692.60亿元,2014年的数据为67818.48亿元,同比增加13.61%;其存货2013年为4763.75亿元,2014年的数据达到了5614.80亿元,同比增长17.87%,由此反映汽车行业库存增长率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去库存化压力较大;应收账款净额由2013年的7029.5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7506.14亿元,应付账款由2013年的9336.78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0525.57亿元,应付账款增速高于应收账款净额增速;从利润总额来看持现水平,从近年的汽车行业公司现金流量表来看,现金流并无趋势性改善,加之外部总需求不足,应付账款增速高于应收账款净额增速,导致销货款回流不畅企业资金链紧张。如此一来企业只能通过信贷帮助来改善经营状况,没有良好的现金流将会放大企业未来的商业风险。(见表1)
2.经济周期的类型划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我国GDP增速从2000年的8.4%逐年攀升至2007年增速14.2%的最高峰,按照GDP增速的划分法,我们将2000―2007年划分为经济上行期;2008年我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速迅速回落至9.6%,随后几年逐步回落至2014年的7.3%,因此我们将2008―2014年划分为经济下行期。
3.经济周期对产能波动的影响机理分析
经济周期对产能波动有显著影响。陈柏福认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原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周期波动也存在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作用非常大。经济上行期时,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实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产能;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加之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经济下行期时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而实施降低产能的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因此,产能波动受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影响,具体表现为经济上行期时企业大多提高产能,经济下行期时企业大多降低产能。
(二)研究假设
1.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机理分析
经济上行期时,国家实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产能,并希望通过政策调控最终降低企业库存水平,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缩短企业投资、生产、销售周期,提高企业利润。因此汽车制造业企业将营运资本用于投资、生产和销售,国内的需求旺盛以及国际贸易的宽松环境使得汽车销量大增,经过数个运营周期的变化,存货水平最终下降,营运资本最终会保持较低水平,资产利用率显著提高,上述情况是利好经济形势和有效经济政策的表现形式。因此,利好的国家政策和松的经济环境会最终降低存货;企业资金利用率会大幅提高,持现水平降低;信贷也会由于上行经济和利好政策变得更加容易,最终营运资本将下降。综上所述,提高产能减少了企业营运资本,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呈负相关关系。
经济下行期时,去库存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去库存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适当的库存有利于企业在经济下行期时保持一定的活力。因此在降低产能政策下企业库存大幅减少,但与运营周期较短、库存较少的正常情况相比,“去库存”调控下企业的营运资本仍然较高。此时企业的投资,生产、销售会受到政策的一定阻碍,为了防范风险,企业营运资本也会在有效政策的调控下维持高于正常经济环境下应有的水平。因此营运资本会受到产业政策的调控而略高于正常水平,并具体表现为企业为了尽量减少突然到来的危机带来损失而增加持现水平和库存量,应收、应付账款也会因为下行经济而增加。综上所述,企业降低产能最终表现为增加其内部营运资本,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呈负相关。因此,我们提出假设1:
H1:企业提高产能会降低内部营运资本;企业降低产能提高内部营运资本。所以,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相关,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为负相关关系。
2.经济周期对于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之间的显著性影响机理分析
由上述理论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推理:经济上行期时,大多数汽车行业企业会提高产能,良好的销售情况会提升企业的成长力水平。然而企业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占领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扩大产能,一系列的良性循环最终导致营运资本显著降低,此时产能波动影响营运资本管理显著。
反之,经济下行期时,国家会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目的之一是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其目的之二是为了企业防范风险。大多数汽车行业企业也会由于经济政策和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而降低产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处于恶化经济条件下的汽车行业企业很难独善其身,其内部营运资本管理并不会因为降低产能而得到明显改善。原因之一是企业对经济形势的误判,导致其在经济上行期末的阶段盲目扩张;原因之二是企业处于经济下行期初时未能及时进行产业调整,而是过于依赖的国家产业政策。综上所述,经济下行期时,产能波动影响营运资本管理不显著。
经济周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而是以产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处于经济上行期时表现得更为显著。产能波动这个外生变量充当二者的桥梁,既是经济周期的反映,又是营运资本管理提升或抑制的反馈。本文的贡献在于从众多企业的内部变量中寻找出可以反映经济周期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传导机制的变量―产能波动。H1部分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分析,然而在实际情况下,无论是经济上行期还是经济下行期,各行业及其企业都可能会因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不同而提高产能或是降低产能,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为了增加普适性,我们推出假设2:
H2:经济上行期时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显著,经济下行期时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不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系统》,以2000―201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共23家汽车行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删除了数据不全的汽车行业公司。我们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使用Eviews8.0计量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检验、对其进行GLS估计并进行了进行稳健性检验以确保模型的正确性。
(二)衡量指标
(如表2所示)
(三)营运资本管理模型设计
由于目标营运资本不易观测,本文在Banos-Caballero et al.和吴娜目标营运资本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改:将原外生变量替换为产能波动PF;并选取原盈利能力中的一项REV作为其衡量指标,并将约束程度不显著的变量固定资产投资删去,增加存货净额作为目标营运资本的约束变量,衡量指标公式见表2。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如下模型:
WCRit=β0+β1PFit-1+β2GROWTHit+
β3INVit+β4REVit+β5CFlOWit+β6SIZEit+
β7FCOSTit+ui+εit
本文选用面板数据,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并假设常量个体效应ui,ui代表恒定不变的影响营运资本管理的因素,其它随时间而变的因素的作用归入随机项εit中。考虑到产能波动对实体经济的滞后性,将外生变量PF滞后一期。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如表3所示)
四、回归结果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由于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并且自变量出现多重共线性现象时会严重影响到参数估计,扩大模型误差,并破坏模型的稳健性,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的参数估计时,消除多重共线性成为了重要的环节。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变量间的检验(如表4所示),结果发现各个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即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回归结果分析
按照经济周期的划分,我们分别对经济上行期、下行期及全周期的产能波动采用GLS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对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首先,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的全经济周期产能波动进行数据回归(如表5所示)。我们认为模型整体回归效果很好,可决系数为0.659466。此外,除SIZE外各变量t值均大于2,f明各变量对营运资本的影响从整体上看非常显著。PF和GROWTH的t值均大于2,且为负数,证明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负相关性显著,企业成长力与营运资本负相关性显著,H1得证。表5还说明CFLOW对营运资本产生显著负相关影响,INV、FCOST和REV对营运资本产生显著正相关影响,变量Size对营运资本影响不显著。其次,F-检验和Hausman检验(如表6所示)说明固定效应模型选取正确。
通过对经济上行期、下行期的产能波动数据的回归(如表5所示),我们发现经济上行期PF的t值大于2,且为负数,证明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负相关显著,H1得证;经济下行期PF的t值极为不显著,从而验证了H2。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定性,我们对全经济周期产能数据建立了固定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通过F-检验(如表6所示),其P值均为0,应该拒绝混合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说明随机效应模型不适合,因此应选择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我们将模型中的LN产量替换为LN产量增长额,把REV的公式替换成PROFIT净资产增长率,将规模SIZE的计算公式LN总资产替换为LN销售收入,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检验和进行GLS估计。我们同样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全经济周期、上行期与下行期的数据回归分析,其实证结果与之前吻合,从而进一步证明了H1、H2的正确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汽车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并检验经济周期、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经济周期对产能有显著影响,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呈负相关关系;(2)经济上行期时的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显著,经济下行期时的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不显著;(3)产能波动受外界经济周期影响进而对营运资本管理产生传导作用。
本文的实证证据表明;在经济上行期市场需求旺盛时,汽车制造业企业应凭借产业政策对本行业的支持加大生产,提高竞争力,以更大的收益获取市场份额,同时要做好营运资本管理,避免盲目生产,为以后产能过剩埋下隐患;在经济下行期我国汽车行业市场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汽车制造业企业在保留必要营运资本以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应该降低营运资本,凭借国家对其他行业利好的产业政策将资金用于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此外,企业还应通过研发支出增强自身成长力,不断创新,迎合消费者需求,增强企业未来发展潜力,避免过度依靠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并且在众多汽车行业公司中制定合适的产能,提升自身竞争力,而当务之急则是合理运用国家推出的产业政策以及做好企业内部营运资本管理。
参考文献:
[1]吴华强,才国伟,徐信忠.宏观经济周期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J].金融研究,2015(8):109-123.
[2]王义中,宋敏.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资金需求与公司投资[J].经济研究,2014 (2):6-19.
[3]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以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18-30.
篇5
关键词:宏观经济管理;改革;措施
一、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可以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对市场经济的政策进行调整和规划,使我国的经济基础得到良好的发展。在各个行业中,产业政策的使用范围都非常广泛。无论是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改良还是对产业政策进行调整都能够保证我国未来的经济得到健康的发展。但是,我国目前的产业政策与经济实体缺乏紧密的联系,反应上也缺乏灵敏性,无法对我国的经济基础做出有效的调整。
(二)缺少财政政策
在调整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能够对经济基础起到快速的调节作用。财政政策主要涉及到收入和支出两个方面。在财政收入方面,我国灰色收入的占比要比理想值要高,国民经济的收入发展速度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在财政支出方面,我国的国民并没有明确的财政管理方案,对于财政支出的概念了解的也不够深入。
(三)缺少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指的是央行为了实现既定目标而应用各种政策对货币进行调节的行为。通常来说,调整的策略主要包括使货币的数量发生改变、对利率的上下浮动范围进行调控等。货币政策通常和财政政策一起对我国地方经济基础进行调节。但是,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在某些状态下却存在失灵的情况。
二、深化宏观经济管理改革的措施
(一)加大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
制度的完善性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落实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是宏观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动力,也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经济制度,应该使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能够推动国有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使非公有制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特别是要加强对股份制经济的重视程度,从而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视产权结构的改革,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动性的提高。对于金融体制来说,对于国内的非国有银行应该加大发展的力度,使国有银行得到进一步的商业化发展,让我国的证券市场和资本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对于财政体制来说,应该使财政制度更加完善,使之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体制相符,让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权利和义务上是相对应的。
(二)选拔并且培养专业的人才
对于宏观经济管理的改革的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高。因此,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改革时,需要很多具有专业性的人才,从而使管理改革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因此,我国应该建立健全人才选拔制度,通过公正、公平、公开的严格考试来选择人才,选择具有专业技能和较高道德素质的人才。当选拔之后的人才进入试用期之后,应该对这些人才进行优胜劣汰,进行认真的考察。在考察人才时,不仅要考察他们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考查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选择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人才。对于已经在职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从而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宏观经济的管理改革提供人才上的支持。
(三)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
为了使宏观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社会环境应该保持稳定的状态,使就业率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拉动国内的内需,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对宏观经济进行管理的时候,应该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首先,应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减少社会失业率。鼓励个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人民的就业。其次,加强在人力资本上的投资,促进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最后,应该使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和社保体系不断完善。政府应该使就业市场的公开信息制度不断完善,使失业人员能够及时的获得再就业的信息。同时,社保体系也要不断完善,使失业人员和退休人员能够保证正常的生活。
结论:
总而言之,深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改革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加大经济体制改革的力度,选拔并培养专业人才,采取积极的就业政策,将改革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参考文献:
[1]王晋婧.论经济管制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关系[J].经济研究导刊,2019(18):6+9.
篇6
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是一个国际性难题,它并非单纯的保险业问题,而是涉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农业政策、农业与其他部门或产业的关系甚至各级政府责任划分等,这些因素如果协调得好,就能为农业保险的发展创造一个比较有利的环境和前提条件。因此,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实质上是一个通过立法手段对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复杂利益关系进行综合协调的过程。我们必须进行多重因素的考量,形成不同的类型。任何一种或几种模式的选择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发展中的所有问题,这需要立法的不断推进。
一、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考量因素
纵观中外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变迁史,我们发现,农业保险法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农业保险自身特点
农业保险具有风险的可保性差、交易费用高、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等鲜明特点,这些特点对农业保险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农业风险的可保性差使保险组织与投保农户在农业保险市场上难以自发成交,从而决定了农业保险不能全盘照搬一般商业保险的模式。由经营技术难度高、逆选择与道德风险特别严重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农业保险产品的交易费用过高,决定了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应以是否有利于成本控制为一项重要标准,并以组织制度和运行制度的创新为基本原则之一。此外,农业保险产品的准公共物品属性使政府对农业保险市场的干预成为必要,这决定了政府主导或支持下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应是各国农业保险模式的理想选择。
(二)宏观社会经济政策
一方面,宏观社会福利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会产生重要影响。发达国家将农业保险作为农村社会福利政策的一部分,因而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很强;发展中国家视农业保险为农业自然灾害损失补偿政策的一部分,故农业保险的政策性显得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宏观经济政策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会产生重要影响。这主要表现为经济体制的影响、农业产业政策的影响和外贸政策的影响。如在外贸政策的影响方面,根据WTO规则,政府不可以依黄箱政策对农产品进行直接补贴,但可以依绿箱政策对农业保险实施补贴,并向农业生产者提供与产量无关的收入补贴以支持农业。现在,许多WTO成员国正在充分利用这一绿箱政策,在国内以立法形式建立或完善以财税扶持为核心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通过这些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农业保险中的政府扶持作用凸显。
(三)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体现为该国或该地区政府财政收人和国民人均收人状况,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政府财政收人就越好,国民人均收入就越高,反之,则相反。由于农业保险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其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尤其是农业保险补贴支持,同时农户也须采取“选择性进人”的方式,即只有付费才能享受相应服务,而不同农业保险模式对政府支持能力和农户付费能力及保障程度的要求有别,因而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国际比较角度看,不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特别是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间经济实力差距大,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也就千差万别。而在一国内部,亦可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同状况,选择多样化的农业保险法定模式。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均衡,是此类混合式农业保险发展模式的典型代表。
(四)实践经验和教训
在已制定实施农业保险法的国家和地区,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既可能深受该国或该地区相关实践经验和教训的影响,也可能受他国或他地区相关实践经验和教训的一定影响。以加拿大为例,在1959年联邦政府通过《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之前的20多年时间里,虽然该国没有开办农作物保险,但有一些与保险的功能相似的为因灾受损的农场提供经济补偿的政策项目,这些政策项目在实施中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也有许多不足。这些源于国内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为<联邦农作物保险法》的制定与实施打下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此外,促使该国政府下决心举办农业保险,也与其邻国美国20多年试验农作物保险所提供的较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有关。
(五)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理论在一定时期内对国家经济生活总是会表现出相应的杠杆指导作用,这点在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中也不例外。相关的经济学理论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起着直接或间接的指导作用。美国农业保险理论认为,要取得农作物保险的成功,此类保险必须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并掌握全面可靠的统计资料。受此观点影响,美国政府对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十分慎重,在1938年开办农作物保险之前已对1900年一1938年的灾害损失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对拟采取的模式进行了可行性论证,1938年《联邦农作物保险法》获得通过后,该国政府就设立了联邦农作物保险公司,负责设计、维持和完善农作物保险制度。德国及其他一些西欧国家农经学界,从19世纪以来就一直认为农作物一切险是不能成立的。受该理论影响,西欧除少数国家(如法国、瑞典)外,迄今一般都不发展一切险农作物保险。
二、外国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具体选择
受上述诸因素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在立法上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性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的商业性模式和合作性模式三大类。从保险体制和组织机构的角度来看,农业保险模式又大致可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篇7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 房地产投资 机会选择
后金融危机时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消费、出口和投资领域内的房地产产业,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维持宽松货币政策”、“支持改善性购房需求”和“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政策引导下,房地产市场未来仍处于行业发展的景气阶段,在一段时期内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随着我国宏观经济逐步走强,市场上对房地产住宅投资需求会呈增长趋势,改善性商品住房,包括保障性住房土地的供给将进一步增加。在充分解读国家土地政策、税收政策、房地产流通市场调控和信贷调控基础上,如何把握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机会,如何确定投资策略和测算投资效益,无疑是房地产商投资决策的基本问题。
对于“投资环境好”、“资源环境良好”、“住房政策好”、“社会秩序优良”等模糊概念,人们常常会遇到划分的困难。因为这些概念没有绝对分明的界限,也就是说,这些概念没有绝对明确的外延。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房地产投资机会选择中定量分析此类问题。
对于一般的评判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因素。房地产投资机会选择的定量分析与法律、财政、周边环境、宏观经济政策、区域文化、市场、基础配套等因素都有关系,是一个模糊综合评判问题。下面介绍计算公式:
(2 - 1)
式中:“•”代表矩阵相乘的符号,又称为R对W的合成运算,其运算步骤与普通矩阵乘法类似。
式(2―1)中,U为综合评价结果,所得结果数值大者为最优,用矩阵表示为(2 - 2)
式中: ,为模糊综合评判方案个数。
式(2―1)中,R为隶属函数,用矩阵表示为
式中: 为模糊综合评判的每一个方案的评定因素。
式(2―1)中,W为权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可表示为
实例:某房地产商面对6个投资机会的备选方案,现根据已有资料进行模糊综合评判。
解:l.确定评定因素
式(2―7)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全面反映了每个备选方案的9个评定因素。
2.确定权数分配
根据各因素的重要程度,确定每一因素在全部因素中所占的比重 (j=1,2,…,9)。 体现了对因素 的重视程度,它可以根据当时的政策或决策来确定。采用不同的决策,就会确定出不同的W,从而评选出不同的方案。
(1)重要程度请专家打分列于表2一l。
3.确定隶属度准则
对每个评定因素采用社员评工分的办法打分,即在0~1之间给予一个隶属度,可得准则如表2―2~表2一l0
表2―2 x1隶属度准则
法律制度不够完备,经济法规不够健全,政治民主生活不够健全 法律制度尚可.经济法规尚可.政治民主生活尚可 法律制度较好,经济法规较好,政治民主生活较好 法律制度完备,经济法规健全.政治民主生活好
表2―3 x2隶属度准则
汇率变化大,税费优惠少,融资环境差 汇率变化较大,税费优惠较少,融资环境较差 汇率变化一般,税费优惠一般,融资环境一般 汇率较稳定,税费优惠条件较好,融资环境较好 汇率稳定,税费优惠条件好.融资环境好
0.65 0.75 0.8 0.9 1.0
表2―4x3隶属度准则
距商业中心、医院、学校远.交通不便,环境较差 距商业中心、医院、学校较远,交通较不方便,环境一般 距商业中心、医院、学院稍远,交通比较便利,环境尚可 地理位置适中,距商业中心、医院、学校距离近,交通便利。环境好
0.55 0.7 0.85 1.0
表2―5x4隶属度准则
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一般,物价波动幅度大,居民消费水平较低 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一般,物价有时波动,居民消费水平一般 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合理,物价稳定,居民消费水平较高 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有利,物价稳定,居民消费水平高
0.55 0.7 0.85 1.0
表2―6x5隶属度准则
市场环境差,市场吸纳量小,竞争力度大 市场环境较差,市场吸纳量较小,竞争力度较大 市场环境一般,市场吸纳量一般,供应量一般,竞争力度一般 市场环境较好,市场吸纳量较大,供应量较小,竞争力度较小 市场环境好,市场吸纳量大,供应量小,竞争力度小
0.6 0.7 0.8 0.9 1.0
表2―7 x6隶属度准则
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原材料资源及能源情况欠缺 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原材料资源及能源情况较缺 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原材料资源及能源情况一般 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原材料资源及能源情况较好 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原材料资源及能源情况良好
0.6 0.7 0.8 0.9 1.0
表2―8 x7隶属度准则
基础设施较完备,城市交通设施较差 基础设施较完备,城市交通设施一般 基础设施较完备,城市交通设施较好 基础设施完备,交通干线分布合理且量多
0.4 0.6 0.8 1.0
表2―9x8隶属度准则
风俗习惯陈旧,文明礼貌较差,较闭塞 风俗习惯较多文明礼貌一般,较闭塞 教育水准一般,文明礼貌一般,社会秩序一般 城市开放,教育水准和社会秩序好 城市文明程度高,教育水准高,价值观念开放
0.4 0.6 0.7 0.85 1.0
表2―10x9隶属度准则
政府决策较民主,管理一般,办事练 政府决策较民主,管理较透明,办事效率
一般 政府决策民主,管理好,政治环境较好 政府决策民主,管理透明,高效廉洁,政治环境好
0.6 0.8 0.9 1.0
4.列出隶属度
采用打分办法,隶属度归纳如表2―11所示。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产业升级;路径;经济增长;机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 D912.29 文献标识码: A
1 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融合路径
第一、我国应该在长期中通过城镇化过程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不断地扩大总需求,特别是在外需不足情况下,要大力发展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以推进总供给的扩张,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部门扩张的同时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实现产业升级,通过工业化过程和产业升级来实现技术进步,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第二、我国现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粗放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已有了长足发展,在这过程中已建立了支持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基础(如图1),中国下一步如果能够提高居民工资水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正好可以引导消费品产业的发展,实现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长期中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可以吸收因外需不足导致的消费品产业和重工业的产能过剩。而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增长会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延伸,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图1:轻重工业比例
第三、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些发达中部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需要着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1]我国中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甚至有些省份还处于工业化前期,这些地区还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发展起来的较为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较为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该地区原有粗放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整体升级。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整体升级代表着我国将在一个更高技术的生产函数下实现经济增长(如图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区域、产业创新体系,适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我国自主型技术创新。
图2:2010 年中国各地区工业化阶段的比较——汇率-平价法
2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路径选择的机理分析
2.1通过城镇化过程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不断地促进工业化过程和产业升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隐性失业,西方主流经济增长理论中
是先假定了短期内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节实现充分就业和各个市场均衡不适合我国经济,中
国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过程是一个长期过程。[2]总需求的扩张会引导总供给的扩张,总供给扩张意味着社会生产特别是工业部门生产的扩张,这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剩余劳动力,这对我国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充分就业是非常有利的。我国应该在长期中通过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不断地扩大总需求,特别是在外需不足情况下,要大力发展国内需求,推进总供给的扩张,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部门扩张的同时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总需求增长过快,会引发通货膨胀,原因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等瓶颈产业约束了总供给的增长,从而使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物价普遍上涨。政府还应运用税收、贷款优惠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引导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产业的瓶颈效应。
2.2提高工资水平,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后发优势,可以引进技术,实现跨跃式发展,但是我国因资金、技术和资源等约束没有能力把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一股脑搬到我国,各产业渐进的连续的按比例协调发展。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表现为由低级向中级再向高级演进的规律。应当根据本国的国情和经济所处的阶段,依据产业升级规律,确定下一步产业升级的目标,然后根据确定的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先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目标要求的重工业基础,然后再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目标要求的轻工业,完成一次产业结构升级。再依据产业升级规律,确定下一个产业升级的目标,然后根据确定的产业结构升级的目标,先发展重工业基础,再发展轻工业,完成下一次产业结构升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各产业按比例协调渐进式发展。政府可以通过控制劳动与资本的收入分配比例,即工资和利润的比例以及利率和其他经济手段来控制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发展速度。在先发展第一部类时,可以调节消费少一些,储蓄多一些,在一段时间后,可以调节消费多一些,储蓄少一些。
2.3我国产业发展格局
国际产业转移对于我国引进资本技术和模仿创新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快速增长是
非常重要,中国在改革开放前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往来非常少,没有参与到国际分工和国
际贸易中,中国的产业升级基本上是靠前苏联的资金、技术援助和中国自己的模型型创新完成的。同时,这一时期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把发达国家带入了后工业化和知识经济时期,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急需把传统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发展本国的信息网络带动的高技术产业,实现本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正如国际产业转移模型中所证明的随着信息网络带动的高技术产业的出现,发达国家将用更多的人力投向这些产业,而传统产业在本国生产不经济,应该转移出国外生产,加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变化和国际市场交易费用的降低,为这些产业转移出他国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这样发达国家积极主动地把这些产业向国外转移。
2.4实施全方位的技术创新。
消费品技术创新的需求来源于消费者对消费品的需求,资本品技术创新的需求来源于消
费品的引致需求。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改变居民的消费偏好是技术创新需求的原动力。技术创新的供给主要来源于企业,企业行为并非理性,一般会按照惯例来进行行为决策,在进行技术创新投资时同样会按照惯例来进行。企业创新行为的演化即技术创新供给的演化是由向成功企业学习而得到的惯例决定,如果一国制度设计使自主性技术创新的企业更有利于成功和保持较高的收益,则一国企业在该种游戏规则下演化的结果是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政府加大力度投资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进行技术研发会大大降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
成本,并且为企业推行技术创新的第二步商业化过程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都会影响企业技
术创新的收益集,使得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在经济演化中处于有利地位。国家技术创新
体系的建立会提高技术创新成功的概率和节约企业技术创新的成本,从而影响企业技术创新
的自然状态发生概率和收益集,在这种制度下,进行技术创新选择行为是最优选择,那么积
极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将在经济演化中长期存在并发展壮大。
3 政策建议
目前,中国GDP总量已排名世界第二,从04-12年中国的经济再一次获得比较大的发展(如图3)。[3]但如今中国劳动者整体上偏好变得更倾向于闲瑕,削弱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能源环境约束削弱中国粗放的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主导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技术含量高,发达国家先进技术不可能转移到中国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
图3:经济增长图(GDP 走势图)
笔者通过对我国经济的具体分析认为,中国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的路径是:
第一、我国应该在长期中通过城镇化过程和宏观经济政策调控手段不断地扩大总需求,特别是在外需不足情况下,要大力发展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以推进总供给的扩张,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市剩余劳动力,在产业部门扩张的同时推进工业化进程和实现产业升级,通过工业化过程和产业升级来实现技术进步,带动我国经济增长。
第二、我国现阶段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粗放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已有了长足发展,在这过程中已建立了支持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基础,中国下一步如果能够提高居民工资水平,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正好可以引导消费品产业的发展,实现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长期中协调发展。同时通过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可以吸收因外需不足导致的消费品产业和重工业的产能过剩。而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的增长会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的延伸,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
第三、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一些发达中部地区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需要着重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我国中西部地区还处于工业化中期甚至有些省份还处于工业化前期,这些地区还应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4]东南沿海地区已经发展起来的较为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应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通过较为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该地区原有粗放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实现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整体升级。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的整体升级代表着我国将在一个更高技术的生产函数下实现经济增长。
第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施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和建立国家创新体系以及区域、产业创新体系,适当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我国自主型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张明.中国劳动力资源变化的新特点及其对比较优势影响的机理分析[J]. 未来与发展. 2013(02)
[2]张明.当今中国工业化过程面临的挑战和对策研究[J]. 生产力研究. 2013(01)
篇9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魏杰
自2003年以来,我国企业的总体生产成本在急速地上升。我国进入高成本时代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有如下6个: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生产条件、人力资源和国际方面的原因。对于企业来讲,应对高成本时代的主要战略措施有:由粗放型增长方式转向节约型经济,在节约中应对高成本;将成本优势战略转向技术优势战略;调整产业结构,抛弃那些容易引发成本上升的产品;通过高效率而抵消高成本对企业的影响。应对高成本时代,政府也必须通过政策调整而推动企业顺利应对高成本的压力。其中主要包括: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社会成本。例如政府应该通过改革降低企业所支付的各种形式的审批费用等支出,尤其是要解决乱收费的问题,从而高效地为企业服务,使企业的社会成本下降;为企业提供更为便宜的公共产品。例如有些公共产品可以适当地降价,由财政承担一些因其涨价而引发成本过速上升,因为企业已为此交纳了应有的税收;选择时机适当地减少税赋。当高成本时代到来的时候,为了有助于企业的应对,政府可以适当降低税负,因为这样可以变相地降低企业成本。而且,从现实状况来看,我国企业税和费的负担也确实太高,如果说在低成本时代这种状况还可以存在的话,那么在高成本时代到来时,我们就应该改变这种状况了。
小心中国经济未来几年急剧下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殷剑峰
从2001年开始的本轮经济周期已经历了4个年头。根据以往拐点一般在第三至第五个年头出现的经验,以及几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和GDP增长情况,我国经济已于2003年底、2004年初就已经达到了本周期的顶峰。这就是说,真实周期的拐点已经过去,投资和GDP已经处于下滑态势。由于以下几个原因,如果没有较大的政经体制改革的推动,如果紧缩的信贷政策不及早转向,在未来的几年中,经济可能迅速下滑。首先,在城市化进程放慢的情况下,特别是考虑到交通、电讯、信息、金融等关键性的第三产业和重化工业受到严格的准入限制,这些产业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能力就非常值得怀疑。其次,由于信贷控制,投资增长已经受到可贷资金的约束,并且,这种约束很可能还会因外汇占款减少和银行改革等外在因素的作用,进一步强化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最后,在所有指标中唯一处于高位的外汇占款可能在至多半年的时间里急转直下。如果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刺激,外汇占款周期早就平稳地进入了下行区间。由于目前外汇占款处于高位完全是投机资金使然,因此,只要解决人民币汇率的方案出台,而无论是升值还是贬值,是继续盯住还是转为浮动,预期的稳定将促使短期资金迅速回流到吸引力越来越大的美国证券市场。当前,尽管固定资产投资的同比增速依然高于经济低迷时期,但是,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做到未雨绸缪。既要防止经济的急剧下滑,更要防止经济急剧下滑导致的金融动荡。
就业优先应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前提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 蔡
中国近几年的经济均以2位数的速度增长着,而在这种高增长的同时,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同步增长。假如把被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数加进失业率统计,截止到2002年,广义失业率可达到15.7%。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必然带来就业。从不同国家比较看,实行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所带来的就业效果是不同的。通过对国债投资于不同行业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发现,投资额由高到低的行业与就业呈反相关关系,即投资越高的行业吸收就业的能力越小。另一方面,生产要素价格被扭曲也是不利于就业的因素,这包括利率被压低、土地价格和劳动力价格被扭曲等。要解决当前的就业及失业问题,就要加快户籍改革,降低迁移成本;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资形成机制。就业优先的原则应成为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前提,国家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尤其是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以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一切规章制度,都要以就业优先为原则。如果不符合中国劳动力供给条件下就业最大化的原则,这样的战略和规则就不应出台。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不会出现投资与就业相悖的不良情况。
中国经济增长给世界
带来机会和福利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 华民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不仅改变了中国,而且也改变了世界。史蒂芬・罗奇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效应时,曾经给出这样两个数据:中国的GDP 只占世界GDP 的4%左右,但是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可以达到17.5%。中国经济增长为什么会对世界经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 风险; 分析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进程的迅猛推进,国内和国际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外部环境变化的不确定因素急剧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分析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它是企业经营风险的浓缩和集中体现,是指企业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和特定的期间内,在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中,由于各种难以或无法预料、控制的企业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经营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业资金运动(资金流)的效益性降低和连续性中断,进而使得企业的实际经营绩效与预计目标发生背离,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盈利目标产生负面影响或不利结果的可能性。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任何企业都是一个开放的、有人的主观行为参与的经济系统,所以,引致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或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企业系统外部客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企业系统内部主观管理决策的不确定性。对大量中小企业经营情况的实地调查表明,当前,在中小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引致企业财务风险,较大的外部因素,主要来自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变化、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变化以及技术环境变革的不确定等;内部因素主要源于较低的企业资金管理决策水平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经济政策环境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当前我国明显偏向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是引发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原因,包括所得税税率、利率、汇率等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变量的波动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和国家环保政策的实施给中小企业带来的困境和危机。
(二)市场环境引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我国产品市场形态已由卖方型市场转变为买方型市场,对于普遍以生产大路货、低档次产品的中小企业来说,面临着提高产品竞争力的严峻挑战。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初级阶段客观存在的缺陷,也不能满足大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促进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三)技术因素引致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环境和自身较低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大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四)理财决策引致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
通过对中小企业理财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可知,中小企业在投资决策环节(如投资目标确定、投资方向选择、投资方案评价)、筹资决策环节(如筹资时机选择、筹资规模确定、筹资结构优化)以及收益分配决策环节(如收益确认标准和程序的确定、股利政策和分配方案的制定)等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是引致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内部关键原因。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并非意味着完全预防、减少或消灭财务风险,而是指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通过对风险的预测、评价、决策、处理等手段,对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采取预防和补偿措施,以尽可能降低潜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者减少风险损失的范围和程度。
依据经济控制论中的系统平衡偏差原理,可以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程序分为制定控制标准、判断风险状态和纠正系统偏差三个步骤。根据系统纠偏措施作用的不同,可以将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系统运行的基本方式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种方式。系统运行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式的综合构成了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系统的运行机制。由于中小企业缺乏风险管理专业人才及追求短期效益行为的普遍存在,决定了大多数中小企业防范与控制财务风险的运行机制存在较大的缺陷,这是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和效果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
基于对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目标体系的认识,可以从风险状态转移、风险机制改善和企业特性优化三个层次出发,提出中小企业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策略体系的构成分析框架。其中风险状态转移策略是策略体系中最为直接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它通常是根据企业在其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债能力和(或)成长能力等方面的风险状态,采取直接的防范与控制措施。风险机制改善策略是策略体系中较深层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改善企业财务风险机制,应从建立结构完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制度,加强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的风险观念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特性优化策略是策略体系中战略性的风险防范与控制对策,优化企业特性的策略构成,应在综合评价企业行业特性、经营特性和管理特性等方面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特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不利之处,从战略的角度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 上一篇:高血糖的预防和护理
- 下一篇: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