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思维的培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思维的培养

篇1

(1)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个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进行逻辑思维的过程,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是由事物客观性质决定的。例如,在音乐艺术里,旋律就是多种音乐因素的综合体,对音乐旋律的构思,既要分析各个要素,又要把它们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具有感人力量的音乐作品。因此,要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首先要学会将分析与综合相结合。认识事物时,既要对事物的过程及其有关要素进行分析,又要对事物从整体上进行综合把握。

(2)要合理想象。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合理的想象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立足于已知事实,根据已知规律,充分发挥人的思维潜能,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

(3)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具有独立性、求异性、新颖性,具体表现为不受束缚,打破常规;从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的不同解法,展开思维、标新立异。正是因为有了创造性思维,司马光看到小孩掉入水缸时,才能不按照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让水脱离人,救了落水小孩。

正因为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教师应努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用以解决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同时,也要努力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让他们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将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结合起来,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创新、敢于超越。将他们培养成为不固守书本、不墨守成规、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力的人。这不也正是当前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之一吗?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的。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怎么做。这就像是在用圆规画圆,只要确定了圆心和半径,无论怎么画,都离不开同一轨道。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效率低,实用性弱,而且还造就了学生的几大“特点”:①上课不活跃,整节课死气沉沉;②缺少创新思维,只会被公式牵着鼻子走;③缺乏主动性,对学习毫无兴趣,总是被动接受知识。因此,2l世纪的教学不需要“满堂灌”,不需要“套公式”。需要的是发散思维的开放性教学。然而,要达到发散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学、爱学、想学,最后达到学好的目的。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以利用答案的丰富多彩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提一些有许多不同答案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的活跃性。

例1.在 三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两个类型不同?

例2.1+1=?

以上两个题目在标准和角度不同时,会产生不同的答案。例1的答案可以是圆,因为圆形是唯一没有角的图形。可以是三角形,因为三角形是唯一由直线构成的图形。当然也可以是弯月形,因为它是唯一非对称图形。例2的答案在情况不同时也会有不同的答案。

在数学中,数字1+1=2;在化学中一种溶液和另一种溶液混合会产生另一种溶液,也就是说此时的1+l=l。在生活中,1个爸爸加上1个妈妈会有1个宝宝,也就变为“l+1=3”了。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培养他们努力思考,努力创新,不生搬硬套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提高他们思维的活跃性、学习的自主性和不断创新的学习精神,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2)通过教材中的课文来告诉学生答案的多样性,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兴趣及对学习的兴趣。

“南瓜大,茄子小”、“南瓜是绿色的,茄子是紫色的”、“南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蒂上有小刺”用这篇文章可以启发孩子全面的思考问题,不受任何的束缚,使他们得到学习的动力,对学习产生兴趣。

篇2

[关键词]科学探究 思维能力 电磁感应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70000

思维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核心,思维性是科学探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思维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发现提出问题、建立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反思与评价,还是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我们都非常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华师大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册《电磁感应》一课为例,谈谈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在发现提出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逆向思维又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实践中,我们往往通过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反向设问,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例如《电磁感应》上课开始,我们先让学生回顾奥斯特实验:实验现象是怎样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然电能够产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产生电呢?(事实上,在学习发电机之前,我们也先让学生复习电动机的实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能否制造出一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呢?)这样,通过引导学生逆向思考、反向设问,使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在猜想和假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它能使两个看去不相关联的事物建立联系,从而产生创新设想和成果。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建立猜想和假设常常需要联想思维。实践中,我们往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而在两个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从而发现问题、建立猜想,同时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例如《电磁感应》一课中,在提出问题“磁能否产生电”后,我们引导学生回忆、思考电和磁之间的相似点和联系:电荷分正负、能吸引轻小物体,磁铁分南北极、能吸引铁磁性物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电荷周围有电场,磁体周围有磁场,电场和磁场往往同时出现;生活中有电磁铁、电磁炉、电磁波;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磁也可能产生电,什么样的磁能够产生电。这样,通过联系电和磁的有关知识,帮助学生提出猜想,也培养了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

三、在实验设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科学实验设计是科学探究中最激发学生创造力的一个部分,因而也是科学探究中最富有魅力的一个部分。一个科学实验方案的设计完成需要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思维,特别是发散思维。实践中,我们往往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引导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思考,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在上述教学之后,我们没有直接演示课本的实验,而是通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启发学生从各个角度深入思考,来找出实验所需的器材并设计实验方案。

问题1:要探究利用磁场获得电流,需要哪些器材?

生1:要提供磁场,需要有磁体;

生2:作为电流的载体,需要有导线;

生3:检验是否产生电流,需要有电流表;

生4:控制电路通断,需要有开关。

问题2:如何利用上述器材来进行实验?

生1:奥斯特实验中是把小磁针放在通电导线周围,观察小磁针是否发生偏转,本实验是否可以把导体放在磁场里观察能否产生电流?

生2:导体可能是静止地放在磁场里,也可能是在磁场中运动;

生3:导体可能是平行磁感线放在磁场中,可能是垂直磁感线放在磁场中,也可能是斜放在磁场中,还可能是绕在蹄形磁铁上……

生4:电路可能是断开的,也可能是闭合的。

这样,通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探讨,逐步引导学生找出实验器材并设计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四、在分析处理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一个实验结论,往往需要根据研究的问题和提出的假设,通过对大量的实验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推理乃至综合,运用逻辑思维得到。因此,分析处理实验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缜密性。

例如本课中,在设计出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之后,我们引导学生对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如下表)进行分析:

师:比较第②③(或⑤⑥)两项的实验条件,有什么共同特点?

生1:都是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师:比较第①项和第②③项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什么条件?

生2: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

师:比较第②③项和第⑤⑥项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要产生感应电流还需要什么条件?

生:导体必须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

师:综合上述结果,可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生:闭合电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如图1所示)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归纳、综合,了解了电磁感应的概念,发现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在反思与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它能使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等进行反思与评价,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思维的全面性和辩证性,同时使学生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

例如在通过实验得到电磁感应的条件之后,我们继续引导学生对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果进行思考,作出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一:反思上述实验方案,还有没有其它途径能利用磁场来获得电流?

可能的途径1:保持导体静止不动,让磁体运动,使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做割磁感应线运动。(如图2所示)

可能的途径2:保持线圈静止不动,让磁体运动,使线圈(即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如图3所示)

可能的途径3:保持导体静止不动,不断改变磁场强度。

反思与评价二:反思上述实验现象,怎样使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可能的方法1:用灵敏电流计代替电流表,重复上述实验。

可能的方法2:用磁性更强的电磁铁代替U形磁铁,重复上述实验。

可能的方法3:增加导体数量(比如用线圈代替导体),重复上述实验。

反思与评价三:反思上述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1:电磁感应的实质是什么?

问题2:感应电流的方向可能与什么有关?

问题3: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什么有关?

问题4:如果是整个闭合电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电路中是否会产生感应电流?

问题5:如果电路断开,让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应线运动,会产生什么结果?

……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供器材,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这样,通过多角度设问,鼓励学生从多个方面进行反思与评价,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六、在知识的巩固与应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是掌握知识的重要的两个阶段。把探究得到的结论迁移运用到生活实际或新的情境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本课实验结束后,我们出示下列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讨论:

问题1:电磁感应原理在生活生产中可能有什么应用?

问题2:生活中常看到这种现象:电动自行车没电时,用脚踩踏就能发出电来,说说其中的道理。

问题3(演示):用导线连接指示灯的两个接线柱后,指示灯不发光;而把它放置于电磁炉上,启动电磁炉,指示灯能发光,如图4所示。已知家用电磁炉内部有一个很大的线圈,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分析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巩固了已学知识,同时也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篇3

关键词: 科学探究 创新思维 整合思维 发散思维

创造和创新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因为创造性结果主要是创新思维的产物,因此培养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1]但是,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教学方法过于机械模式化和书本格式化,严重影响了对人的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对创新思维的训练与挖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科学探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创新教育打开一个突破口,那么究竟如何充分发挥科学探究的优势培养创新思维呢?这是一个很值得探

讨的问题。

一、科学探究及其要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一种学习内容,而且是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创造的学习环境中,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针对某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展开,亲历探究的全过程,以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结果。这一过程中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结合起来,从而可以使学生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或结论。可以逐步形成好观察、好提问、好探究的心理倾向,进而形成善于质疑,勤于思考,乐于表达思想、交流成果,并且乐于尝试创造创新活动,在自主探究中获取新知并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最终形成较持久的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较强的实践、探索、创新的欲望和能力。

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新知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融入这些要素之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当然也不例外。

二、创新思维及其组成

创新思维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或问题解决过程所表现出来的能够产生新颖独创性产品与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提高创新能力的根本是提高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训练。[2]

创新思维是一种很复杂的思维形式,其基本操作因素是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整合思维是指在思维的过程中针对需要解决的问题,重新组织过去所得的若干观念并找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是创新思维中求同的形式,是创新思维不可缺少的前提。发散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针对问题将我们所得到的若干观念加以重新组合,从而找到多个可能的答案、解决方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形式,它是创新思维中求异的形式,是创新思维的本质或基础。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等。[3]

三、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创新思维

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科学探究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培养创新思维的过程。

(一)整合思维的培养

整合思维所追求的目标是:作出正确的选择或者决策,并力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科学探究需要“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要根据探究的目的和已有条件,选择正确的方案,并且整合已有的知识概念来选择需要的装置和器材,这正是一个整合思维的过程。在“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对搜集的诸多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且要求根据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等进行高效率的整合思维,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排除干扰因素,求取唯一正确的结论。在“评估”过程中,对发现的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吸取经验,从经历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并用来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改进找到最佳的途径,这些都是在整合思维中进行的。例如设计试验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制定试验计划,研究试验步骤,设计电路图,决定选用的元件和仪器,包括灯泡的型号、电源功率等,这些都需要依据相关知识作出合适选择。对于所得电压、电流要进行数据处理,要尽量减小误差,最后得出初步结论。在“评估”时,对实验的操作过程进行检验、修正、评价等,整个过程也就是训练整合思维的过程。

(二)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性思维包括流畅性思维、变通性思维、独创性思维、精致性思维等。在“提出问题”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可以培养流畅性思维;从不同于一般的角度发现问题可以培养变通性思维;选择一个比较新颖的、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就可以使独创性思维得到更好的锻炼和培养。在“猜想与假设”过程中,尽可能多地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假设,并且要尽快地提出猜想和假设,这样就会很好地锻炼和培养流畅性思维;而且如果假设和猜想的角度很新颖,预测的方式很独到则有利于独创性思维的培养。在“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过程中,要根据目的和现实条件,尽可能多和快地提供活动方案,来培养流畅性思维;当一种方案不符合条件和目的时,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里寻找出新的方案,则可以使思维的变通性得到培养;如果设计的实验或者方案方法与众不同,角度更加新颖,独辟蹊径,则会使独创性思维受到锻炼培养。当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时,为了培养流畅性思维可以尽量多地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来提出具体的操作方式;当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实验方式或者收集到的数据不适合整个过程的需要,这就需要迅速地转变思路,转向其它的思路,这样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实际的实验或者证据的收集,会使活动者的见识拓宽,知识增长,高效率地补充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有利于精致性思维能力的增长。“分析与论证”过程中当尝试着得出的某个结论荒谬不符合实际时,要及时转换思路,试着得出其它符合实际的结论,这样的操作有利于变通性思维的锻炼;对分析论证的认识,会使原有的认识得到充分的补充,引申对事物的看法,这样正有利于精致性思维的培养。在“评估”的过程中,注意探究中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尽可能地发现一些新问题,并且尽可能迅速地提出新方案,这样就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而当发现原来的实验方案效率不高时,要尽快地提出新方案,不要总是对旧的方案迷惑不解,这样就同时培养了变通性思维和独创性思维;在吸取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就是对已有的认识体系的补充,这是培养精致性思维的最佳环节。在“交流与合作”中,要敢于提出新的看法、观点,要敢于突破常规的思路来看待问题,这是培养独创性思维的最佳时机。

另外,直觉思维是对客观事物的直接判断或抉择,猜出问题的关键所在。想象性思维是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科学探究中不可忽视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要将直觉思维和想象思维的培养融于整合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科学探究是一种创新活动,是推动创新思维的动力源泉,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环节。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使学生在科学探究中,学会发现新问题、新思路,形成科学的创新思维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苏富忠.思维科学[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创造思维;兴趣;好奇;评价

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以新颖、独特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有机结合的产物。幼儿的创造思维具有以下特点: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喜欢独立思考,不习惯听命于他人,敢于别出心裁,那么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思维呢?

一、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满足幼儿的好奇、兴趣以及求职的需要

好奇、好问是求知欲强的表现,也是幼儿固有的天性。许多实验表明,创造力表现明显的孩子都有好奇、好问的特点。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从小就爱思考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一切充满着好奇心,这才使他一生中有那么多的发明创造。可见,好奇、好问是学科学的基础,也是想象力和创造思维得以发展的基础。那些常常拆坏了玩具、打破了镜子、挖出了种子、害死了金鱼的幼儿,不仅仅是因为淘气,往往还出于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所以,幼儿科学教育就要顺应孩子的天性,满足孩子的欲望,千方百计将幼儿的天性本能地引导到对科学、自然的热爱上来,使他们爱问、爱思考,形成可贵的科学品质。例如,在科学活动“沉与浮”中,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我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水盆边,问幼儿:“东西放到水里会怎么样?”以此激发幼儿好奇和动手的欲望。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参与到活动中。不一会儿孩子发现石头沉在水底,木头浮在水上,塑料瓶没装水时浮在水上,装满了水就沉到水底去了”……看得出孩子们在认真观察,认真实验。在孩子们已探索发现了“什么东西沉,什么东西浮”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怎样让沉在水下的东西浮在水上,让浮在水上的东西沉到水下呢?”幼儿在这一问题的激发下,他们有的往塑料瓶里装沙子、有的往塑料瓶里装铁钉、弹豆;有的把浮在水面的棉花蘸水搓搓,增加重量,使它们很快沉入水底;有的把沉在水底的石子、铁钉、玻璃球等放在木头板上,使它们浮起来,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说着:“我们的大船开了,我的大船要靠岸了,快来卸货啦!”有趣的活动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继续探索的欲望,一位幼儿告诉我把易拉罐砸扁,它就沉在水里,我立即帮助幼儿操作,结果验证了他的想法是对的。

二、创设宽松愉悦的心理环境,提供有活动空间的物质环境,让幼儿主动学习、独立思考

爱因斯坦曾说:“从我经验得知,最杰出的创造肯定不是当一个人不愉快时做出的。”现代新型的科学观比较重视培养幼儿的探索技能和理解能力,强调让幼儿意识到应该怎样想、怎样做、怎样发现,鼓励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活动直接经验,调动幼儿的动作、感知、思维、情感参与活动。因此,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教师应创设宽松的环境,使幼儿有更多的自,使他们敢想、敢说、敢做,不顾及错误和失败而大胆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如,在科学活动“沉与浮”中,我就以幼儿动手操作活动为主线,以主动学习为中心,给幼儿创造宽松、和谐、平等的气氛和可操作的环境。孩子们在操作中发现:增加重量、缩小体积可以使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空心的东西浮在水面,实心的东西沉在水底,从而了解轮船、潜水艇、救生圈的沉浮道理,进而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思维积极,自信心强,学得轻松愉快。他们不仅获得了知识和经验,还获得了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在沉浮活动中,由于心理环境轻松、和谐,又有相应的物质条件,幼儿都能全身心地投入操作中去,没有一个孩子当旁观者,也没有一个孩子说我不会,他们能够主动参加,积极探索,用已有经验内化头脑,逐步形成创造思维。在活动过程中,即使孩子的操作是“失误的”,违背成人的思维定式,也不怕,“有缺陷的创造也是创造”他们会在错误中总结教训。

三、在科学活动中,注意评价活动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曾说“:一个人的能力深受自信的影响,能力不是固定的资产,能发挥到何种程度有极大的弹性。”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知识经验难免不足,他们的新思路、新想法不可能都是合理的、完美的。因此,我们应该注意,首先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他们的创造思维无论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都应给予积极的评价,切忌讽刺、挖苦。如“:你是胡说“”你这是馊主意、歪点子”“你怎么这么笨”……其次,还应考虑到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和评价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应保护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积极鼓励,不要横向比较。教师的评价不应仅仅评价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纪律、所得结果,更重要的要评价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探索方法、发现和创造能力以及是否善于思考等。只要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即使点滴进步,也应该予以鼓励,使他们能够体验到满足感与成功感,鼓励其继续参与科学活动的勇气,使幼儿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促进他们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随着现代教学观念的形成,教师的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仅仅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还包括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训。就拿小学科学来说,学生想要学好科学,观察能力、试验能力、自学能力缺一不可。而思维能力与三者密切相关,对三者起到了制约的作用:观察时若没有思维活动,那就不可能将视觉上的感性认识上升到思想中的理性思考;做实验时,要做到手脑并用才能提高试验水平,加强对试验目的认识;没有思维能力做保障,自学就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由此可见:科学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有就成为了当代教师的工作重心所在。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一)指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

人类的思维存在有目的性,在学习中明确一堂课的目的是重要的,然而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明确思维目的,意义则更大。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思维能力不仅仅对现阶段文化学习有巨大的帮助,而且对自己将来的学习、工作、生活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授人鱼,不如授人渔”。教师交给学生知识重要,交给学生自主学习知识的思维能力更重要。

(二)通过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的知识都来源于对疑问的解答,对疑问的解答就要考人们的思维。可以说疑问便是思维的火种。因此在现代的科学教学中,教师提问的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必须要具有启发性或质疑性,改变以往的对明确答案存在于书本上的知识的一问一答模式,创设新异的教学情境,给学生一个创造思维的良好空间,让学生经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分析、比较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当然,提问也不是盲目的,它也有一定的要求存在。

1、提问要难易适度

在学校教学之中,提问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依据,从低到高,从易到难,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其难易程度不能低于或超过学生的实际水平,既不能好高骛远,一头雾水,丧失学习自信;也不能唾手可得,盲目自信,失去学习的兴趣。最好是让学生不能一眼看出答案,经过思考可以自己解决,就想是摘果子,站在地上摘不到,跳起来就可以摘到。

2、提问要新颖独特

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的时期,求知欲和好奇心是他们的共性,同样一个问题,提出的方式和角度不同都会影响到学生对此问题的感兴趣程度。如果提问时平平淡淡,老生常谈,就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甚至导致学生的厌烦心理;但如果提问时多加入些新颖的、包含艺术性的方式和角度,那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被新奇感所吸引,从而自觉的去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3、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教师的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而知识传递的“通畅程度”就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启发程度。所以,教学必须富有启发性,诱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教学中,注意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的时间,在提问时,也要将关注点从以往的只关注答案转变为既关注大拿更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点拨,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方法冲破思维障碍,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培养。例如: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教师故意向学生抛出“不纯净的水”不是导体,使学生对不纯净的水是导体产生疑问,并借机启发学生,于是,有的学生便提出为什么不纯净的水才是导体,有的学生说那纯净水是不是导体,有的学生则进一步提出水的纯净与否的标准是什么,平时喝的纯净水算不算等问题此时,教师借机通过实验、辨析等方法,帮助学生解决了各种各样的水是不是导体的问题,更好地理解了导体与绝缘体的概念。

(三)通过各种训练,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思维方法不是仅考教师口头上的教导和学习上的引导就可以掌握的,他还要靠各种相应的训练来辅助,强化。

1、分析、比较思维的训练

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各种新知识、新概念不断涌入,这些新事物的涌入,增加了知识的复杂性。这就需要引导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就以试验容量仪器为例: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材质、容量范围、刻度规格、外观形状和精确程度的不同来区分他们,并能了解他们的应用范围。教师应该经常将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有意识地提出来让学生展开思索,进行比较,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将一些容易出错的地方提出来,加以分析,使学生从根源上掌握它,再出现这类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杜绝,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例如:在上《昆虫》一课时,老师可以拿出昆虫的图片,如:蛾类、蝶类、蚂蚁、蜜蜂、蜻蜓、蟑螂、蚁子、苍蝇等,再拿出一些其他小虫的图片,如:蜘蛛、蚯蚓、蜈蚣、蝎子等。叫学生比较昆虫的共同点,还有昆虫和其他小虫间的区别,从而学会如何辨别昆虫,了解昆虫的定义。

2、抽象、概括思维的训练

思考的过程其实就是寻找解决问题所需要信息的过程,这一过程有长有短,短者几分钟,长者几个世纪乃至更长。对与学生而言,他们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属于短的一类。学生的学习就是要在短时间内完成了解若干的东西的过程,所以,教师结合一些媒介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让学生对客观对象的本质的规律性有一定的认识,对所见事实经过抽象、概括,从中寻求答案。这样可以强化学生抽象、概括思维的能力。例如,在讲空气中含氧量时,可以较学生做实验来证明,教学生在装水的盘子中点上蜡烛,在用玻璃罐罩住蜡烛,实验是玻璃罐中的水面上升可以挑起学生的好奇心,老师在从旁讲解原理,学生就更容易理解。3、推理能力的训练推理就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导出一个新的判断的思维形式。它可分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在科学教学中,大多数知识都可以通过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加深认识。可以用归纳推理的方法从个别的特殊事实推出一般结论;也可以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从一般原理到个别特殊事例;从而加强学生的推理能力。例如,有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日食的成因时,他是这样做的:首先出示日全食课件,让学生对日全食现象进行观察:挡住太阳的边缘是弧形的;日食发生时都是在太阳的右边开始;有时候整个太阳都被挡住了。再引导分析现象猜测出挡住太阳的是月球。进而猜测出日食的成因:月球绕着地球转,当但月球绕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它们三个在一条线上,月球就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月球影子里的人就看不到太阳了,这就形成了日食。

(四)加强学生的立体思维能力

立体思维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打开一个全新的空间。变单调的点线静态思维为立体动态思维。提高了思维的品质,开创了大量的创造性思维。

1、整体思维的训练

简单来说正题思维就是放宽视野,把握全局的大局观思维。站得高,看得远。这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局限与书本和本学科的内容,要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利用其他学科知识以及自然科学进行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2、动态思维动态思维就是用动态平衡的观点观察现象,理解概念,探究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制备原理,分析反应规律,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逆向思维

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理论来说,逆向思考往往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从事物的相反功能去探索、质疑,不仅加深了知识理解,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变通性,也有利于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甚至会发现个令人惊奇的新天地。

4、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多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思维形式。收敛性思维就是以集中思维为特点的逻辑思维,具有同一性,程序性、比较性三个特点。对于已设计出来的方案,它能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审查比较,以确定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因此它又是一种批判的思维过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多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不同的学生,在思维品质上的表现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就是个体思维活动中的智力特征的外在表现。思维品质包括思维过程的迅速程度,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思维活动中独立分析和批判的程度。归纳来说就是: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五种思维品质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我们不可能用一个问题去训练学生某一种思维品质,同时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提高也需要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智力层次。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思维培养光是老师一头热是不行的,同时也需要学生的配合,让学生发挥自己在思维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善于质疑,勤思好问,注重反馈,学会反思,提高思维质量,为终身教育自主学习打好基础。

(一)善于质疑,勤思好问

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总是从解决某个问题开始的。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让学生养成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的习惯。思考是有问题开始,又是有问题结束,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主动学习。我们一方面教给学生质疑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如何发现问题:在思考中发现问题,在探索因果中发现问题,在归类判断中发现问题,通过类比、比较发现问题,从实际中发现问题等等,同时对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好问题的学生进行帮助,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并创造让这一部分学生发问的机会,并善于抓住他们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充分肯定,以增强他们的意志,提高学习生物的兴趣。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我们注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局面,通过质疑不断把思维引向深入。

篇6

关键词:活动;幼儿;实验;发散思维;教法;全面融合

1 精细实验操作,在观察中激发幼儿思维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对什么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有强烈的求知欲。观察力是人们选择接受客观信息的能力。而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事物的能力,直接影响到教学开展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实践证明,环境对幼儿的思维启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给幼儿的观察创造奇趣环境,在每一个以科学实验为主题的活动中,都要想办法创设不同的思维环境,诱发幼儿的好奇心,从而引导他们的观察与思维兴趣。如认识磁铁性质的活动中,老师把“U”形磁铁放置在了一块红色的桌布上,桌布周边摆设条形磁铁、直流电磁铁、铁钉、铁屑、钢钉、小木块、木屑、纸片、塑料、铜片、铝线等多种试验材料,整个的布设就像是一位魔术师在给小朋友表演现场所具有的新奇气氛,极大地调动起了幼儿“要看个究竟”的积极性。教师在做演示时,也要像魔术大师一样,无论在动作、还是在表情,都要做的惟妙惟肖、耐人寻味,唯一一点不同的是要把魔术师的无声表演演绎为“有声教学”,做到边演边问,在各个节点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最喜欢自己动手来完成各种活动,要让他们在完成活动的过程中产生兴趣、发现现象、产生好奇、诱发质疑和自己进行总结。在教学磁铁的性质时,教师演示后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指导每一个孩子对每一种材料进行实验,甚至反复验证,让他们都有亲手操作实验的机会,在亲身体验观察的基础上教师一块和小朋友总结出磁铁具有吸“铁”金属以及“同性相斥、异性相吸”(让儿童找准“U”形磁铁极性色彩标示)的特征。在开展“水的溶解”的活动中,一上课就给幼儿准备了冰块、冰花、冰糖,每一组都有一杯热水、一杯凉水以及筷子等,并设定了“冰块不见了!”等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标题。教师一边做实验,一边引导幼儿观察,提出问题:“小朋友,通过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孩子们争着说:“冰块放到热水里很快就没了,放到凉水里得过一会儿才看不见。”“冰花放置在空气中不一会儿就化了。”“两杯温水放入同样多的红糖,一个用筷子搅和,红糖化的就快些,不用筷子搅和的化的就慢些。”孩子们在实验中很快就掌握了什么是溶化现象以及溶化物体形态发生变化等这些简单易懂的道理。

2 变换诵读诗歌方式,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拓幼儿发散思维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就背古诗而言,有的幼儿就能背诵出几百首。

在教学《小儿垂钓》古诗中,教师紧紧抓住活动是幼儿园课程核心这条主线,充分利用当代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倡导的大自然、大社会这个活教材,发挥油田湿地本土教材优势,带领孩子们走出校园,带上自制的鱼竿、鱼筒、安全“鱼钩”等工具,到野外水池湿地开展模拟垂钓,体验垂钓过程,感知古诗内容,品味钓鱼乐趣,重点是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展开“小儿”行为结果研讨,开拓幼儿发散思维。择机提出问题:“他最后钓到鱼了吗?”“假如钓到了鱼,小孩高兴吗?”“假如没钓到鱼,小孩的心情又会怎么样?”让小朋友分组讨论,得到的答案让人吃惊:

“他小声告诉了问路人要去的方向,也钓到了鱼,两件事都没耽误。”

“他最后钓到了鱼,当然很高兴,但是太私心,没告诉问路人要去的方向,给问路的人留下了遗憾,不尊重别人,不帮助别人困难!”

“他最后钓到了鱼,但也对自己没去主动帮助他人感到了很后悔!”

“他最后没钓到了鱼,但告诉了问路人要去的方向,帮助了别人,心里一点也不后悔、不遗憾,美滋滋的。”

“先理解了别人,才能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小儿怕惊动鱼,他就没考虑到问路人这个时候有多着急吗!”

“没钓到了鱼,帮助了别人,就像我爸爸说的蒙娜丽莎画像残缺是一种美,小儿的遗憾我觉得更是一种美丽!”

有的孩子还能联想到《小猫钓鱼》的故事,并进行对比,“一个是三心二意,另一个是一心一意。”。几个小朋友还一起唱起了二人转小沈阳等演员唱的《美呀,美呀,美呀》歌曲。野外钓鱼活动非常热闹,打开了孩子们思维的源头,激发了幼儿的即兴思维,极大地开拓了幼儿的多向发散思维水平,构建了幼儿思维与所学知识、所学道理的网络连接,润色了陶行知老先生提出的五个方面的创造力,平衡了体、智、德、美四方面幼儿教育内容,并实现了其高度融合,优化了陈鹤琴倡导的活动教育的17条原则,真正给孩子们松开了思维的翅膀,让他们的奇特思维自由地飞翔。

3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学到知识过程中呵护孩子的思维

(1)教师职业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艺术,在活动中要依据幼儿年龄,科学合理布设活动内容、活动的难度和活动的宽度,精细设计活动教学方案,精心组织活动教学环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启迪幼儿思维,如运用幽默的语言、搞笑的装扮,恰当的比喻、逼真的情景、形象的图画、匠心的提问等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随着计算机在教学领域中普遍推广,幼儿教师要掌握多媒体教学使用、制作等专业技术,把活动内容制作成生动的动画播放出来,给幼儿一种全新的感受、视觉上的强烈冲击、心灵上做人做事的振动,实现教书与育人的一体化。

(2)牛顿曾说,没有大胆的想象,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幼儿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对老师的提问或自己的想法都能大胆地毫不顾忌的说出,有些答案可能要出乎教师工作者备课的意料,导致幼儿教师教学活动现场的“难堪”。这时,教师一是特别要保持冷静、谦虚的姿态,要改换思维角度,积极走进儿童幼小的心灵世界,不要轻易批评、随意指责。二是要主动地蹲下身来,与儿童平站平坐,把“难堪”当动力,虚心向“小先生”学习,挤时间积极主动地“充电蓄水”。三是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适时、适事、实事、求是加以引导到正确的知识、道理、原理或逻辑之中。

参考资料

1 卢勤.告诉孩子你真棒[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7)

2 (美)柯维著,陈允明译.杰出青少年的7个习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篇7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科学课;能力培养策略

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日益提高,各个学科在教学中都重点体现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小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对其学习有积极的正向引导作用,教师应鼓励他们勇于探索神秘世界。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即好奇心强,愿意自己动手实践,这样结合小学科学课实践性强的特点,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能为其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提供一定的保障。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好学科的特点,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整合优化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注重观察实验的引进,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出了几点看法。

一、在小学科学课上,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在设置实验步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收集资料

科学课对于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主要是通过观察实验来完成的,因此在观察实验步骤的设置上要科学合理,这样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收集实验材料,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提供一定的保障。例如:在开展“各种各样的根”这节课的学习时,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收集生活中常见的白菜、葱、萝卜、红薯等的根,引导他们自己观察这些根有什么不同,激发学生的思维。

2.引导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论,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实验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结论。这一过程非常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例如:在对动物基本特征的观察实验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鸽子、猫、兔、昆虫的形态特点,让学生自己找出他们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每一个部分的作用是什么。由于小学生认知结构的不同,在总结上会有遗漏,教师应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相互沟通,互相比较,找到一个比较全面、科学的答案。学生观察实验的过程即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过程,通过实验的观察学习,学生能够将对事物表面的认识转化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

通过实验步骤的学习,让学生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知道知识的来源,从而有利于他们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这种学习方法不仅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二、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

知识的学习主要是为了今后的应用,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使学生更好地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学习水和水蒸气是可以相互转化之后,让学生能理解生活的现象,如把湿的衣服晾干,地面的水会变干现象的原因。这样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现象有机结合,提高了对知识应用的能力。

在学习知识之后,教师可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知识有创造性应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了热量传递之后,引导学生把热传递的现象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可让学生讨论:“学了热传递之后,如果冬天感觉冷了,你们会采取什么办法呢?”有的学生会想到多加衣服,有的会想到站在火炉旁,有的学生会想到拿个电热宝,通过这样的联想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更深层次的培养,就是对新知识的发明运用。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发明创造有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教师能很好地启发,结合情境的设置,对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一定的正向引导,时间久了学生就形成创造发明的意识和基础。

三、注重科学知识的实践性,促进学生灵感思维的形成

学生灵感的形成,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在开展教学任务时,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践性,让学生自己动手了解知识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例如:在“花的构造”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动手解剖所准备的不同形状、大小、颜色的花,这样学生能更准确地观察花的结构,促进学生灵感的产生。这一教学方法也可延伸到对昆虫的观察实验上,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总体来说,小学生各方面正处在成长时期,这也是创造性思维形成的最好阶段。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特点,结合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为将来发明和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8

初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对策一、科学思维概述

1.科学思维内容

科学思维是对人类思维的定性区别,是指以科学方式进行的差异性思维,从宏观上看很多人把科学思维等同于创新思维,而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科学思维主要包括分析数学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数学概况的抽象思维能力、空间图形的多维思维能力、以及数学应用的发散思维能力等。

2.科学思维意义

初中数学中强化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新方向,围绕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培养科学思维能力首先能够加强初中生对基本数学理论的理解,为其今后从事立体几何、函数、高等数学等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其次能够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第一老师,通过科学思维培养加强初中生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第三从长远看,数学学习的目的不是题海战术,而是让学生养成严谨、科学的思维方式,用这种活跃的思维能力去学习更多知识、分析更多问题,也就是使科学思维常态化、全面化。

二、初中生数学科学思维现状

实施新课程标准后,各学校都采取各类方式加强数学教学中科学思维的培养,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却存在“三过度”现象,即过度求新而忽视基础、过度求全而丢失重心、过度求质而缺乏熟练。很多教学工作者把科学思维与创新质疑等同,认为只要学生敢提问题、提新问题、敢质疑就是科学思维,而数学学科实际上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是利用严密的逻辑定理原理解决问题的。部分学生对原理推导过程、公式、性质不熟悉,导致在做题时分析不依据、解决无对错。部分教师为达到科学思维,蜂拥而至实施一提多解教学模式,出发点很好,但是却不重视对各种方法的总结归纳,导致学生了解很多方法,却对每个方法都不熟悉,导致实际应用能力不足。新课程下重视教学质量却忽视了应用的练习题,使学生熟练程度达不到,在考试过程中思维速度、解题速度缓慢,科学思维的优势无法转换成胜势。

三、强化初中数学科学思维措施

1.强化科学思维根基

从科学思维的应用分析,强化数学科学思维特别是初中数学科学思维需要强化数学基础理论,包括公理、定理及其基本性质,例如等腰三角形其定义为三角形的两条边相等,其性质为两角相等,可以由定义得出角相等,也可以由角相等推导出边相等。如果对等腰三角形基本定义、基本性质掌握不牢固,在解几何问题时就会乏力,特别是在多边形几何体求解时,经常需要利用多种公理进行层次化推导,当由结论反向分析到求两边相等时,可以由三角形全等、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等性质得到,而等腰三角形两角相等是最简单的证明边相等的方法。因此熟练掌握基本定理,包括公式、性质,可以在思维分析时快速建立逻辑分析阶梯,顺利利用角相等证明边相等。

2.减少科学思维模糊区域

科学思维通常需要用多种角度分析同一问题,得到一题多解的效果,但是必须消除一题多解造成的模糊区域,才能真正达到科学思维的快速判断、快速解题效果。例如沪版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17章第2节讲述的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解法,共包括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四种方法,每种方法求得的解都相同,但是解题速度、难度却相差较大,针对不同结构的一元二次方程需要不同的解法才是最佳手段。教师在授课中经常会对同一方程进行多方法诱导,视图开发科学思维空间,但是却把学生引入了分叉路。例如(5x+1)2=11,该方程是典型的平方根结构,其特点是方程左边是平方式,右边是实数,因此只需对右边开平方即可得到x的解。而3x2-4x=2,该式两侧都没有显著特点可以将右边2移到左边,利用公式法进行求解,这种方式最通用,但是计算过程较多;而如果对两边约分,在左侧构建完全平方式得到,则可很轻松地得到x的解,配方法的前提是对完全平方式比较熟悉。对于x2-3x+2=0,结构简单,可以利用上述三种方法解,还可以对左侧进行因式分解,得到(x-1)(x-2)=0,从而简易的得到x的解,这种方法的前提是等式左侧可以因式分解,等式右侧为0。对于同一一元二次方程如果用最简单的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前提是学生熟悉每种解法的应用条件,也就是方程的结构,这样在面对同一方程式时,学生才不会犹豫有何种方法解题,从而真正实现思维的科学性。

3.案例教学推动科学思维全面平衡

科学思维的发展要实现全面平衡发展,才能达到多种数学原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目的,而案例教学是最能激发学生科学思维意识的方式,案例教学能够提供一个公开交流平台,使学生在思维竞赛中激发潜力,在沪版九年级第一学期24章的相似三角形判定一节中,通过互动案例课堂推动科学思维。例如图1所示,直角三角形ABC中,BD┴AC,已知边AB、BC,求边BD的长度。在相似三角形性质中得知,两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例相等,可如下证明。

篇9

一、比较学习法

比较学习法是指把各种事物加以对比,以确定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方法。比较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寻找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即异中求同;二是寻找出同类事物之间的不同处,即同中求异。在生物学习中,比较一般分为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两种方式。一是横向比较法。例如,双子叶植物种子和单子叶植物种子特征的对比。通过比较,可以使学生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有深刻的印象,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纵向比较。例如,脊椎动物“五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特征的对比。通过这些比较,不仅可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还可以为讲授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历程和规律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分析综合法

分析综合法是指把一个整体事物分解成几个部分来进行研究,然后又把分开的各部分联合成一个整体进行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分析综合一般同时进行,边分析边综合,当然也可以先分析再综合或先综合再分析,这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在讲到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时,教师问:“生态系统的成分有哪些?”学生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教师又问:“一个森林生态系统,如果在没有外界干扰下,它会怎样发展呢?”学生答:“它自身可以调节,使得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分保持相对稳定,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师又问:“如果我们现在大量砍伐树木,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学生思考后答到:“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什么会这样呢?教师进行了相关的分析总结,使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各个成分必须维护相对稳定,如果人为地加以破坏,就会破坏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造成我们的生存危机。因此,我们应该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这样边分析例子,边总结结论,显得自然而然,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而且对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也大为有利。

三、实践应用法

这是指把已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或用实例说明理论知识的一种思维方法。生物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得十分密切,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释一些生命现象。如在学习了循环系统一章后,教师不妨举例问:“如果我们遇见车祸,看见伤者的下肢伤外暗红色的血液成涌流出,我们应怎样帮助他临时处理伤口?”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讨论出结果。教师应提示到:暗红色血液涌出,应是伤到了下肢静脉,我们不应像平时处理毛细血管出血一样用手压住止血,而应用纱布或布条捆住伤者的出血处远心端才是,然后立即送医院治疗。这样多举例,让学生学以致用。从而培养他们多学多思的学习习惯,进而增强其思维能力。

四、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由大量已知的事实做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例如:通过对各种细胞的研究,归纳出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通过各种花的结构的学习,归纳出花具有花柄、花托、花被、雄蕊群、雌蕊群的一般结构;通过对各种鸟类动物的学习,归纳出鸟类动物的体表被有羽毛、有翼、恒温、卵生并能在空中飞行的主要特征等。演泽法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即从一般结论出发,去认识特殊现象的方法。例如: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但鸭嘴兽虽是哺乳动物却是卵生的;双子叶植物种子多无胚乳,而胡萝卜、蓖麻、烟草、桑是双子叶植物,但它们的种子里是有胚乳的;单子叶植物种子多是具胚乳的,但慈菇、泽泻是单子叶植物,它们的种子里却没有胚乳。通过归纳和演泽,学生可以把多而杂的生物知识有条不絮地掌握,从而在大脑中形成一个严整的生物知识体系。

五、系统归类法

系统归类法,是指把相关事物或材料,按照一定的标准出发,把它们的本质特性抽取出来,以区别于具有另一种特性物体,从而系统地掌握这些事物或材料的本质的方法。自然界内,事物万千,各色各样。我们正是运用了系统分类这样的方法,才使得它们虽乱而有序。如:我们从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进行区分,把自然界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把生物又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病毒等几大类;而在每一类中,又依据不同特征分为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这样,系统地反映出各种生物的本质特性,有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掌握。

篇10

关键词:科学;矿泉水瓶;思维能力;尝试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32-02

一、科学现象呈现之宝

呈现1:把看不见的转化为看得见的,突破重难点。

1.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一个矿泉水瓶的上、中、下部各扎一个孔,先用透明胶封住,再向瓶中加满水后将胶带同时撕开,可观察到不同部位处的射程不同,说明液体中不同深度处的压强是不同的。

2.大气压强的存在。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头朝下放入水中,用手向上提矿泉水瓶,在瓶口露出水面前,发现瓶子仍充满水(液面受到大气压力,阻止水流出瓶外),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3.物体的浮沉条件。将空矿泉水瓶放在水中,它将浮在水面上;装适量沙子,它将悬浮于水中;装满一瓶沙子,它将沉在水底。说明物体在液体中的漂浮、悬浮、下沉状态。

呈现2:把看不见的转化为看得见的和听得见的,突出实验现象。

1.大气压的存在。矿泉水瓶中装半瓶热水,拧紧瓶盖,再浇上冷水(由于瓶内蒸气遇冷液化,瓶内气压降低,小于瓶外大气压),会看到矿泉水瓶的瓶身变瘪了,同时还听到劈啪、劈啪的声音。实验目的:该实验趣味性强,使学生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并从多方面,多层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效果良好。

2.光的反射和折射。将矿泉水瓶上半部去掉,在瓶中装一些水,然后点燃蚊香,吹灭,将烟收集入矿泉水瓶中,用激光电筒照射,可以清晰观察到光在烟雾和水的界面上发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声音传递能量。将矿泉水瓶从中间剪开,靠瓶口一侧的剪开处用橡皮膜蒙上,瓶口对准点燃的蜡烛,敲击橡皮膜,听到声音同时观察到蜡焰颤动甚至熄灭。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呈现3:把看起来微小的现象进一步放大,突出实验效果。

1.光的折射。矿泉水瓶中装满水,握住矿泉水瓶,透过瓶子看后面的手指变粗了,此时它起着放大镜的作用。实验目的:该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2.密度。将装满水的盖严的矿泉水瓶放入冰箱冷冻室,水凝固成冰,观察到矿泉水瓶的体积膨胀,说明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3.气体膨胀实验。将空矿泉水瓶塞上带有曲玻璃管的瓶塞,曲管平直部分内有一段红色液柱,将瓶内气体密闭,矿泉水瓶放入热水中,瓶内气体由于受热膨胀,推动管内水柱外移。

4.物态变化。将矿泉水瓶装满水放入冰箱中,水结成冰——凝固;矿泉水瓶装一部分水,敞开瓶口,过一段时间观察到水变少了——汽化(蒸发);将冷冻后的矿泉水瓶拿出冰箱,发现瓶壁上有水珠——液化;观察冷冻室内矿泉水瓶,发现瓶壁上有白色的粉末状物质——凝华;等等。

以上良好实验现象呈现后,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克服了只传授知识的偏向,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科学探究之宝

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思维能力,为了使每个同学都动起手来,我想到了用矿泉水瓶作为同学们科学探究的对象,培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创新能力。

探究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矿泉水瓶的外包装,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同学眼睛瞪着瓶身,手不时地转了又转,兴奋地说出了许多发现:①这上面有条形码;②这上面有许多各种微量元素及含量;③这上面有防伪标志;④这上面有广告语;⑤这上面有可回收标志;⑥这上面有商品名称、厂址、生产日期;⑦这上面有检验、认证单位名称。同学们观察得特别仔细,想不到平时那么普通的矿泉水瓶的外包装,竟有如此多的秘密。

探究2: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矿泉水瓶的形状和材料,你又有哪些新发现?

同学们开始又旋,又摸,又捏,劈啪、劈啪的真热闹,于是又纷纷抢着说:①矿泉水瓶的瓶口、瓶盖、瓶身上有螺纹,都是为了增大摩擦吗?②矿泉水瓶的瓶身有圆的和方的等形状,是为了容易装载吗?③矿泉水瓶有大有小,是考虑用量的多少吗?④矿泉水瓶的瓶身薄瓶底厚,是为了增大稳定性吗?⑤矿泉水瓶是用塑料做的,可以回收利用吗?⑥矿泉水瓶的形状可以改变,可作为实验器材灵活使用。原来,随处可见的矿泉水瓶,竟会蕴含着这么多科学道理!

探究3:请同学们利用矿泉水瓶,从力学的角度可设计哪些实验?

同学们在自主设计活动中表现异常兴奋,思维活跃,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展示。然后让部分研究小组将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展示交流,老师和同学对展示的实验方案提出质疑和问题咨询,设计者予以必要的答辩。

1.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用手握住矿泉水瓶,然后慢慢用力压,发现矿泉水瓶在变瘪的同时,也发出了劈啪声。

2.观察惯性现象:将装满水的矿泉水瓶正立在桌沿边,突然拉动下面的纸带,瓶将处于原处;将矿泉水瓶扔出去,离开手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3.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将矿泉水瓶的瓶盖取下,用双手的手掌按压瓶的两端,用力越大手感觉越疼,说明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并且按压时发现瓶口那端的手感觉更疼,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