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合规管理水平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提高合规管理水平,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农村供电管理;服务水平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7.042
1农村供电管理中的问题
1.1对规范化管理的认识不足
当前我国的电力体制改革正在进一步的深入,电力企业正在进一步的实现市场化改革,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供电企业对于其经济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农村地区的供电企业直接服务于广大的农民群众,但是也由于农村地区的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使得供电管理工作不够规范,而且由于农村供电管理工作本身就较为繁重,存在着较多的困难,所以使得管理工作没有能虻玫接行У目展。虽然存在着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也有一些主观的因素影响了农村供电管理的规范化,许多的基层工作者对于规范化管理的认识不是很全面,所以就使得他们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和要求来进行管理,因而就导致了农村供电管理水平的低下,使得农村供电水平得不到有效的提高。
1.2没有抓住供电规范化管理的实质
许多的农村供电企业虽然意识到了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其实际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许多工作人员并没有抓住供电规范化管理的本质,许多的农村供电所在通过了规范化管理初步验收之后,就认为实现了规范化管理,但是实际上这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有效地实现规范化管理,还必须要创新管理理念,提高管理的质量,尤其要注重对于基础资料的管理,因为农村供电管理工作本身就多而杂,如果不对基础的资料进行有效的管理,十分容易导致管理的不规范,但是许多的农村供电所仅仅关注了规范化管理的表象,并没有抓住其实质,因而就使得供电管理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所以就当前的农村供电管理而言,无论是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3农村电力优质服务理念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
虽然当前农村电力体制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优质服务的理念仍然没有在基层得到有效的落实,所以就使得农村供电服务水平一直停留在较低的水平。对于许多的农村供电所而言,在安全管理方面,工作开展得往往比较到位,但是对于电压、无功以及网络结构却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些都是供电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如果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将使得供电服务的水平远远滞后于电网的发展。
2提高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的策略
2.1明确规范管理的责任和义务
在开展农村供电管理的过程中,要想使得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的规范化,首先就必须要对管理的责任和义务加以明确,只有加强领导,对于管理任务加以明确,使得权力和责任得到有效的划分,然后制定出可行的工作规划以及相应的实施计划,才能够进一步使得农村供电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在基层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规范化管理有一个明确的认识,重视供电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及时地解决供电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够实现规范化管理,使得农村供电管理和服务水平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2.2加强农村供电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所以使得供电管理工作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而且相关管理队伍的建设也不够完善,许多的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都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要想使得农村供电管理更加规范化,必须要加强农村供电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培训的方式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得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抓住规范化管理的本质,尤其要注重对于基础资料的管理,并且要依据工作的实际需要来对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以完善,这样才能够使得农村供电管理工作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促进农村供电服务水平的提高。
2.3落实优质服务理念
在进行农村供电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将优质服务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所以必须要对优质服务的理念加以有效的落实,只有基层的工作人员都理解并掌握了优质服务的内涵,才能够促进供电管理的规范化发展。对于各个农村供电管理企业而言,也必须要注重对于员工的考核,通过考核来加深员工对于优质服务的认识,使得他们能够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落实优质服务的理念,从而实现农村供电的规范化管理。只有将动态的考核、管理机制的创新以及员工的培训有效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够使得农村供电管理工作更加的规范化,进而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昕,刘金东,张雪梅等.浅析农村供电营业窗口规范化服务水平的提升[J].中国电力教育,2014,(6):210211.
篇2
(一)完善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2020年法律合规部共《合同管理办法》《法律事务管理办法》《纠纷事务管理办法》《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合规管理制度》共五项制度文件,进一步划定岗位权限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相一致。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建设,初步构建合规管理制度体系,将合规管理纳入公司日常管理体系,从粗放式管理经营逐步转向优化流程化经营管理。
(二)加强合同管理,督促整改落实
依据合同管理办法,应做到依法签订合同,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公平公正签订合同,维护公司利益、促进合作共赢;切实履行合同,提高合同的履约率;有效监控合同,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及时处理合同纠纷,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依据以上五个要求全年分别对芜湖项目部、南京分公司、集成房屋分公司分别进行合同管理检查。南京分和集成房屋按照季度检查,自2020年5月1日授予合同备用章,已经完成对其二、三季度的检查并书面通报检查情况。
法律合规部将定期对合同管理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督促被检查单位合同规范管理,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并提交书面整改回复。
(三)依法化解纠纷,保障公司权益
截止当前,2020年共发生11起诉讼案件,分别为3起主诉案件,8起被诉案件。主诉案件中2起为我方起诉南京政瀛高合金属有限公司,剩余1起主诉案件是我方起诉慈溪四海轴承有限公司为政瀛案衍生案件。
政瀛案件中,聘请外部大所上海市锦天城(南京)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协助处理案件纠纷。深入研究政瀛案件关键点即涉案票据的流转过程,法律手段和财务技巧双管齐下发现突破口,促使政瀛公司、四海公司与我方达成协议。追回公司损失、诉讼费、律师费、违约金的费用合计270万。
(四)培养合规理念,构建合规制度
开展公司内部培训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和合同合规管理意识水平。协助搭建OA平台,优化重大经营决策流程、合同评审流程,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法律审核作为关键节点嵌入决策流程中并成为刚性约束。
(五)对标工业标准,总结法治建设
强化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组织法律合规部具体推动落实,逐项对照《统计表》验收标准,结合依法合规考核工作,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公司法治建设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年中初次向工业提交法治验收统计表以来,我司边查边改、以查促改完成《合规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完善,组建合规管理委员会,统筹兼顾,在法律合规建设过程中保持动态管理。
二、2020年重点工作、创新工作主要做法
(一)合同信息化管理
推进合同信息化管理,实现合同管理规范化、标准化、透明化,避免违规操作。授予分公司合同备用章,提高小微合同管理效率,保障重大复杂合同管控在机关,实现降本增效。
(二)十四五合规管理规划
编制十四五合规管理规划,公司将继续开展合规建设和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致力公司高质量稳定发展。立足合规管理的基本原则:全面覆盖、强化责任、协同联动、客观独立原则。将在公司内部建立覆盖全领域、全层级、全系统的合规管理体系,结合主营业务,为公司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三、面临的行业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新变化、新动态
利用《民法典》优化的公平有序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更加注重合法经营,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将法治能力转化为推进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持续动力。将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的法律原则转化为企业尊重契约、崇尚诚信的运营准则,构建完善的运营体系和信用体系。
“十四五”法治企业建设规划是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布局的重要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使命和责任要求,是企业战略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十四五”期间,面临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转型升级等问题。加强法治企业建设,用法律手段为企业加快发展保驾护航,确保企业依法决策、依法竞争、依法发展、合规经营,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影响力与抗风险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提前深入业务部门,为他们提供法律政策研究、交易架构设计、风险防范、协调纠纷、争议解决以及管理流程的改善等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立足系统管理和全局角度,2021年系统工作基本思路、安排和措施
(一)基本思路
建立健全合规管理的制度体系和搭建合规管理组织体系。完善体系建设,加强合规管理程序规范,基本方法是合规管理部门作为合规主体应当对市场经营、产品质量、安全环保、劳动用工、财务税收等多个重点领域,依次进行合规风险识别、评估、应对,最终由法律合规部形成合规检查报告。
同时,对标上级单位进行的法治经验总结验收边查边改自我提升工作,应当与十四五合规管理规划以及公司法治建设总体思路和重点任务有效衔接。促进法律合规工作进一步稳定进步,提升公司依法治企的水平。
(二)具体安排及措施
(1)构建合规管理制度体系
落实《中铁钢结构有限公司公司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中铁钢结构有限公司合规管理制度》总领性制度的落实工作,推进合规管理规划。
(2)实现合规管理部门建设
保证公司内部工作机构岗位的合理设置及其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将合规管理职责融入部门,落实岗位职责,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确保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的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保证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合法合规,实现合规管理部门基础建设。
(3)搭建公司合规管理架构
“十四五”期间搭建公司内部合规管理要素间关系的组织架构,开展合规管理活动。分配合规资源、合规职权、合规责任,保证合规信息在公司内部流转顺畅,增强各部门合规管理的协作与配合。
(4)注重落实管理链末端的合规建设
立足公司现有组织机构资源,将合规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纳入法律合规部,建立复合交叉式的组织架构层层推进合规管理建设,落实到公司管理链的末端即项目部。降低成本消耗,加强合规综合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协作互动,保障合规管理的动态运行。
(5)建立长效机制
完善基础的法律合规工作,重视总结验收,加强反思与提升。前置程序规范、高效、科学的基础上,将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固化提升为长效机制,推广应用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篇3
一、抓好“五五普法”工作,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提高依法合规管理水平 XX年年,普法教育及培训工作以合规管理为主题,密切结合本行经营管理实际,务实、有效的组织开展好“五五”普法,在整体上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同时,积极推进合规管理工作,进而从整体上提高员工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和业务操作水平,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提高我行风险防控能力。
二、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法律审查,防范风险,服务营销 坚持法律审查的独立性,继续做好对信贷业务(合同)的审查,加大对非信贷类业务的审查力度,扩大法律审查范围,特别要加强对当前案件多发,管理薄弱的业务和环节的法律审查及指导。继续做好法律意见书的出具工作,并积极督促落实法律意见。加强对新业务、新产品的合规合法性论证,对新产品、新技术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保证业务创新活动的合法性。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通过参与谈判、合同文本起草、法律风险提示及法律审查等方式,为业务经营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法律服务。加强对支行法律审查的检查和指导工作。
三、加强业务合同管理,提高经营合规水平 加强对合同文本实施工作的指导管理,进一步规范合同文本的使用,不断提升我行合同质量。按照强化贷后管理等要求,对合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整改,同时要把合同效力的检查作为年度例行工作,持之以恒,力求尽快见到成效。
四、加强转授权管理,有效发挥转授权动态调整作用 根据上级行转授权,继续做好年度转授权工作。加强转授权动态管理,密切关注转授权执行情况,对出现重大风险隐患的支行或业务,要及时调减、暂停或收回相关权限,充分发挥转授权动态管理对业务经营和风险控制的杠杆作用。做好转授权执行情况的检查。
五、改进诉讼管理,提高诉讼效益 继续加强诉讼论证,提高诉讼效益,杜绝无效益诉讼。继续强化案件管理,全力推进未执结案件的执行,为清收工作提供法律支持,力求胜诉案件执行收回突破200元。改进诉讼管理,要对“中止风险之诉”发生条件及其与贷后管理中风险预警的衔接进行论证,提出可行的处理办法,为完善贷后管理、做好预警反应、及时中止风险提供法律服务。加强诉讼费用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律师聘用管理工作制度。抓好经济纠纷案件责任追究移送工作的落实。
六、做好自律监管工作,切实防范法律事务工作风险
按照法律事务工作自律监管的要求,认真履行自律监管职责,对各县(区)支行的法律事务工作做好检查,对各项职责范围内的业务做好自查。
七、关注业务经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调研工作要在往年开展的调研工作基础上,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调研水平,为领导决策和规范业务操作提供法律支持。加强调研的主动性,多深入基层,了解基层行在业务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风险隐患,扎实掌握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严密论证,揭示风险隐患,提出可行性建议。注重对业务经营中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及时识别风险、提示风险和提出对策。加强与各支行法律事务岗的联系,就诉讼管理、案件防查以及法律法规出台对我行业务经营的影响进行调研,及时收集、反映相关情况。
八、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自身工作水平
督促各支行从实施依法治行战略、提高全行合规管理水平的高度,切实重视法律工作,加强对法律工作的领导,明确岗位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保障其必要的工作条件。加强学习和培训,全面提高法律人员素质。着力培养法律事务人员求真务实、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充分发挥法律事务对经营管理的支持保障功能。
查阅更多 2011年法律事务工作思路
篇4
关键词:多层准入控制 内网安全 合规管理
0 引言
重庆市电力公司教培中心学员培训计算机房已经使用多年,但是存在着不少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外来终端不难接入内网,这样就会使一些已经感染了未知或新型病毒欺骗病毒的终端,使内网受到病毒感染,直接威胁网络的安全运行。在培训学员时,没有注意让学员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对指定的防病毒软件、桌面安全管理等安全软件进行卸载,在安装和运行游戏软件、网络视频工具等其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软件时也缺少相关的必要指导。内网多使用的是以U盘为代表的移动存储设备,这样就不难导致病毒的侵袭或者是木马传播、泄露内部重要数据和文件;同时U盘的广泛使用也为机房组织考试增加了管理难度。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无线网络互联技术的飞快发展,使Internet的联入摆脱了地域的限制,现在内、外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通,一些不合法外联事件也逐渐的增多了,这给企业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接入内网的终端,在未授权的情况下就可连接其内部重要服务器,这样给合法用户的访问带来不同程度影响的同时,还可能成为来自内部或外部的非法人员,以此为跳板,攻击其内部关键业务系统……
经过一番认真的调查和仔细的研究,我们发现现有多于80%的安全事故是在内网条件下出现的,在整个网络安全管理中,在内网的管理上还是很欠缺的。
1 内网终端合规管理实施终端准入控制
经过研究发信,强制内网终端合规准入控制机制的建立,从终端系统启动一直到终端之间互访的安全接入实施有效地控制,从而实现对终端整个过程的管理与控制,还能够对终端安全状态做好实时的监控,并能够进行修复,给内网建立“终端安检系统”,这样,不管是终端用户有意的还是无意的不按照内网合规管理方案操作,这一管理系统就会自动开启违规处理,对这些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的终端做出不同程度的处理,如提示、警告、自动修复或者是对终端进行安全隔离,但是违规终端会很好的保护网络资源,更好的完成内网合规管理。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制定了几种内网终端合规管理解决方案的原则:①终端接入内网后,从网络边界、业务应用系统到其他客户端做好控制。②终端接入内网后,要对其强制执行内网合规管理策略。③监控终端的全过程、动态的合规状态,如果出现终端违规现象,就会对违规行为进行提示、警告、自动修复甚至对终端实施安全隔离。
2 能够实现合规管理无盲区,不妥协
构筑多层准入的内网终端合规管理系统
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广泛了解现在内网终端安全管理市场,考察了多家国内外专业安全厂商,深入了解和测试了多款这些厂家所提供的成熟和稳定的内网终端安全管理产品,最终决定跟国内著名的安全公司“启明星辰”合作,发展好内网终端计算机的综合信息中心,在合规管理平台的运行上不断创新,作为教培中心培训机房的内网终端合规管理系统承载平台,这样就使得教培中心培训机房拥有了全新的多层准入内网安全管理体系架构。
在多层准入控制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实现以下准入控制流程:终端层网络层应用层(包括客户端准入、网络准入和应用准入等)。
2.1 如果终端想借助交换机接入内网
管理服务器可以跟接入层和汇聚层网络设备联动,控制那些想要连入内网的终端网络准入,不仅会对其进行严格的身份验证,还要进行合理的合规检查,我们要做到的是只允许合法的和安全的终端接入内网。那些违规的或者是不合法的终端,系统会自动将其划入修复区甚至是隔离。详见下图:
2.2 当接入网络的终端试图访问内网服务器或关键业务系统时
在内网安全风险管理与审计系统中,需要有一个特有准入控制组件—策略网关,把它安装在企业网的重要服务器或者是关键业务系统上,这样就能够保障有效地控制终端应用层的准入,一旦出现不受控的终端或者是不合规的终端,就无法访问该服务器或业务系统。
应用准入与网络准入的主要区别:①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区就可实现应用准入,不涉及网络环境,如果出现与网络准入条件不相符合的情况,或者是由于内网终端合规管理的现实情况,在网络准入控制方面可以不必太严格,此时使用应用准入控制就可以,不必进行终端合规准入控制。②应用准入具有自动重定向功能,一旦发现未受控终端,以及不合规终端,系统就会出现相关的提示,通知其被拦截的消息,并告知其原因。而且在提示页面中还能够设置合规管理客户端下载链接,这样在很大程度上使系统维护人员的工作量变少了,使用户的满意程度不断提高,使他们更乐于接受,进而实现了内网合规的最佳效果。
2.3 当两个终端相互之间进行访问时
来访的终端会受到合规受控的终端的客户端准入控制,同时还要接受合规检查,只有合规安全的终端才能进行访问,如果是不合规的终端或者是不合法的终端都将无法访问,这样当那些感染了蠕虫病毒的非受控终端想要对合规终端进行病毒感染时,就可以将其及时的切断。
3 全面进入内网终端合规管理
教培中心培训机房首先完成构建混合准入控制体系,然后充分考虑到内网终端合规管理以及内网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编辑和下发了一些终端合规安全管理策略,通过对这些策略的认真执行,使内网终端的安全保护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而且由于非安全终端造成的很多内网安全问题也减少了很多,此外,不仅仅是教培中心培训学员网络安全防护等级提高了,而且信息安全管理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 总结
教培中心培训学员机房通过部署内网安全风险管理与审计系统,构建多种准入控制手段混合共存的内网终端合规准入管理体系,更好地实施内网终端合规管理规范,在信息安全系统投资中收到最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孙强,陈伟,王东红著.信息安全管理:全球最佳实务与实施指南.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保障,难点工作有突破,各项工作抓落实”的要求,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质量监督工作,提高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创造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二、 工作重点
1. 制定发展规划,推进小学部规范化管理建设。
2. 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通过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 鼓励教学学习,提高教师素质。
4. 抓好汇贤中学学校教学模式和班级管理模式的落实。
5. 师生共同提高安全意识,抓安全不放松。
三、 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 抓课改--------导学案的落实,教师必须提前备一星期的导学案,无导学案不上课。
2. 完善常规管理机制,深入细致作好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班级管理水平,每月底一次教学常规检查,公布与众,相互取长补短。
3. 作好青年教师业务培养工作,结合备课组,师带徒,加强校级督促和管理,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的速度,形成学校教师培养的梯队。
4.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做好教学质量分析,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坚持月考制度,重点抓好期中、期末两次考试,逐层抓好试卷分析。
四、 搞好特色教学。
重点抓好以英语为特色的教学。小学部主要负责人。小学部英语争创全县第一。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合规风险;合规风险管理机制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风险,其本身就是以经营控制风险和管理风险为目标的,风险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经营业绩和生存。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使商业银行的经营越来越国际化、复杂化和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商业银行面对的风险更加复杂,风险管理更加困难,国内外银行业违规案件时有发生。商业银行这些案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银行未能合规经营。而由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恶劣影响,使得银行业更为重视合规风险的管理。银行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还处在初步阶段的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管理必须赶上时代的步伐。如何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及监管经验做法,加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合规建设与监管,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成为亟待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二、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概念
2005年4月29日,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中指出:“本文件所称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
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2006年10月25日,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在第三条中,明确指出:“本指引所称合规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可见,在对合规风险的定义上,中国银监会和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是基本一致的。
商业银行合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指商业银行有效识别合规风险,主动避免违规违法事件发生,及时采取纠正违规行为的措施以及必要的奖罚措施,适时修订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活动。
三、加强商业银行合规管理的必要性
在以风险为本的监管模式受到广泛认可的背景下,合规管理和合规文化建设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以风险为本的监控管理的基础。对于朝着国际化和综合化经营迈进并处于改革关头的中资银行来说,加强合规管理、防范合规风险的必要性更加突出。
(一)遵守国际金融游戏规则的需要。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德国、日本、荷兰等发达国家的一些跨国银行开始认识到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这些银行逐步建立起了专业化的合规管理职业队伍,形成较为成熟的合规文化,构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2005年4月,国际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合规与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高级文件,并且把合规风险管理提升到与资本充足率一样重要的高度。至此,国际银行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对合规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合规作为一门独特的风险管理技术,已得到全球银行业的普遍认同,合规风险己与银行其他风险一道被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之中。
(二)中国银行业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的需要。
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银行、证券与保险的相互融合已经不可逆转。这一变化,对分业经营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现有监管体制带来了极大挑战。在中国确立了对金融机构的分业监管之后,不仅同类金融机构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且监管者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竞争。监管者竞争虽然促进了金融产品的创新,但也可能对金融发展和创新起到揠苗助长的效果,在风险控制手段和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这种快速的金融产品创新可能会对金融稳定造成隐患。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的业务类别交叉经营会使内部交易产生利益冲突和风险传递从而带来的合规风险增大,因此合规管理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三)促进银行改革重组,规避操作风险的需要。
我国银行业当前正在加快推进各项改革,其中包括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在业务管理垂直化和组织结构扁平化的组织再造过程中,如果没有相应的合规机制建设和合规文化的渗透,可能会加剧银行内控各环节上的失控,使银行的内部控制机制失效,也就不可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实现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而近年来各银行基层机构亦暴露出相当多的操作风险案例,票据案件和非法挪用资金时有发生而且金额巨大,给我国金融业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或者就是有也存在执行不力的问题。
四、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入世过渡期结束以后,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步完成改革上市,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快,特别是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合规风险管理,近年来合规风险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都组建了合规管理部门
较早设立合规管理部门的是中国银行。2001年10月,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实力了法律与合规部。2002年,中国银行总行把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履行法律与合规两大职能,并设置了首席合规官。中国建设银行于2003年初在总行法律事务部下设置了合规处,2005年将其独立出来成为合规部,2008年又将法律事务部和合规部合并,组建法律与合规部。中国工商银行在2004年进行财务重组时,将合规和内控职能合在一起,单独设立了内控合规部。2006年6月29日中国农业银行总行下发文件将总行法律事务部更名为“法律与合规部”,增加全行合规管理职能。中国交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也都设立了相应的合规管理部门。
(二)合规部门职责不断规范,合规培训得到重视
在各大商业银行建立合规部门后,对合规部门的职责的认识也逐步清晰。目前各行合规管理部门的职责基本相似,主要包括向高管层提供合规建议,制定合规政策,审核评价银行经营活动中的合规性,开展合规培训和教育,开展合规风险的测试,保持与监管机构的日常联系等。我国银行业的合规风险管理起步晚,因此对员工进行合规培训尤为重要。现在许多商业银行通过不同培训班的形式,邀请专家对本行高级管理人员、合规管理人员、信贷人员以及其他人员进行培训,以期达到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的目的。
(三)合规管理绩效逐步显现,银行违法违规案件有所减少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不断重视合规风险的管理,其效果也开始显现,整个银行业违法违规的案件每年都在减少。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8年报》,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生各类案件309件,比上年减少129件,下降29%。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89件,比上年减少37件,下降29%。各类案件涉案金额10.71亿元,其中百万元以上案件涉案金额9.76亿元,同比分别减少7.52亿元和7.23亿元,百万元以上案件金额首次降至10亿元以内,按资产的平均发案率已接近国际较好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对合规风险的管理已经得到充分的重视,合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把也该承认,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水平与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的标准和国际先进银行的差距还是很大的。第一是对合规风险管理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合规管理只是书面工作而已,对合规风险管理的内涵和要求认识不够深刻。第二是合规文化缺失,合规意识淡薄,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合规创造价值等合规文化意识还比较欠缺。第三是专业合规人才匮乏,我国银行合规人员专职少,兼职多,这直接导致合规人员的素质不能满足要求。第四是合规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先进性不足,定性分析多而定量分析少,静态分析多而动态分析少,手工操作多而系统处理少。
五、建立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想
(一) 培育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
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既是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也是整个银行文化的核心构成要素。培育良好的合规风险管理文化,首先,要倡导合规从高层做起。高层要起到表率作用,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要做到一言一行都与银行的核心价值保持一致。其次,要倡导合规人人有责。使员工认识到合规是所有银行职员的责任,从而使合规成为全员的行为准则和自觉行动。第三,要倡导合规创造价值。有效的合规管理,可以降低银行违规的成本,提升银行的声誉和品牌价值,最终提升银行的市场价值。第四,要倡导主动合规。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和培训教育,使员工从“要我合规”向“我要合规”转变。第五,要倡导合规与监管有效互动。通过银行与外部监管部门以及银行内部上下级之间、管理层与员工之间的有效互动,解决过去银行与监管者博弈,银行规避监管的传统理念。
(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构建风险保障的机制
商业银行在发展业务的同时,应该积极构建合规风险管理保障机制,树立合规经营与管理并重才是业务发展的基本前提与关键。因地制宜地构建合规风险管理制度规范机制,倡导主动发现和暴露合规风险隐患或问题,并相应地在业务政策、操作程序上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避免任何类似违规事件的发生和纠正已发生的违规事件。鉴于合规建设的特殊性,为了保证合规工作的公正与独立,可以建立“特权制度”,即在主管领导对合规意见或建议持有异议的情况下,法律与合规部门有权将其合规意见或建议直接呈报上级法律与合规部门乃至银行最高管理层;上级法律与合规部门也有权直接与任何员工、部门了解与合规有关的问题和情况,而无需取得该员工或领导的事先同意。
(三)加强合规队伍建设,完善合规管理技术
建立一支既熟悉法律法规和银行业务,又具有良好个人素质的合规风险管理队伍,是合规风险管理的基础。商业银行可从以下两个个方面加强合规队伍建设:首先,增加专职合规管理人员的数量。通过内部发掘、机构培训和海外引进,建立一支以专业合规人员为核心的合规管理队伍。这样既能增加合规管理的独立性,又能增加合规管理的权威性。其次,建立合规管理人员考核和激励机制。要对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有效性进行持续考核评价,对表现优秀者要给予激励,对不合格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可以不断提高合规风险管理人员的水平,增强合规风险管理的长久性。在完善合规管理技术方面,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合规风险量化方法,开发合规风险管理IT系统,提高管理的科技性。
(四)控制合规管理的成本,提高合规管理的效率
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使成本最小化或利润最大化。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合规部门在追求既定的管理目标时不应忽视管理成本的高低,必须认真地进行管理成本效益分析,努力降低管理成本。如果银行建立起以流程管理为基础的岗职体系和清晰的报告路线,那么银行的复杂性就会减少。这样银行的合规成本就会相对的也会减少。如果银行的信息是孤立的或者是不一致的流程,将会造成银行的合规成本非常高,需要银行多方面的考虑,需要不同的配合,需要不同部门的参与。如果是这样相对的成本就会增加。而合规风险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可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果银行只是想着下一年度的损益表,合规就显得无足轻重。但如果是为长远利益考虑的银行,就应将合规经营作为长期使命。所以要使合规所产生的效益大过为合规所付出的成本,持续合规是非常需要的。
参考文献:
[1]黄文炳:《国内商业银行构建合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中国金融》,2007年第12期。
[2]延红梅:《加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访中国建设银行合规部总经理郦锡文》,《中国金融》,2007年第12期。
[3]黎志宇:《浅谈如何构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消费导刊》,2007年第12期。
[4]孙学才:《构建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现代金融》,2006年第2期。
[5]上海银监局课题组:《中资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新金融》2005年第12期 。
[6]杨建平,《基层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现状、问题及改进对策》,《上海金融》2008年第5期。
[7]吴建岭,《我国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研究》,《沿海企业与科技》2008年第6期。
[8]石选峰:《如何进一步强化合规风险管理》,《现代金融》,2008年第2期。
[9]牛筱颖、曹艳华:《综合化经营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金融论坛》,2006年第11期。
[10]王强:《应尽快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6年第11期。
作者简介:
篇7
2006年10月26日,中国银监会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合规指引》),该指引明确了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建立健全合规风险管理框架,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和管理,促进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其依法合规经营。
目前,全球银行业已普遍认同把“合规”视作一门独特的风险管理技术。2005年4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出台的《银行合规和合规部门》,提出了合规管理十项原则,向各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及其监管当局推荐有效管理合规风险的最佳做法。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如果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是银行业面对的一个财务问题,那么“合规”则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面对的一个原则问题,因此如何实施合规风险管理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银行的最高管理层应首先确定合规经营的核心文化理念,提高全体员工的诚信意识与合规意识,使合规风险管理真正成为商业银行迈向全面风险管理的通道和手段。
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
根据银监会《合规指引》的要求,商业银行应建立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设立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战略和组织结构相适应的合规风险职能管理部门,设计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加强对合规风险的事前和事中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包括报告路线的梳理和确定、规范问责制等具体要求。
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实践角度看,合规风险管理不仅仅涉及合规风险管理的专业化管理职能的建设,“合规”工作的开展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各项法律法规进行制度汇编、检查等传统的合规管理过程。合规风险管理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真正挑战在于: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首先要解决将各业务及管理活动、各条线和运作单元与外部法律法规之间的映射关系。这就要求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必须建立在流程银行的基础上。同时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也为商业银行实现从“部门银行”向“流程银行”的转变提供了一个非常难得的管理变革的契机和通道。
商业银行在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过程中,应确立以核心业务流程为基础、依据相关监管要求对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的流程进行梳理、整合与优化,完成基于流程的、文件化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完成基于流程的风险库的建立,努力实现业务经营集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市场营销专业化、考核激励科学化和风险控制流程化,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与业务快速发展基本匹配。
要实现上述管理目标,商业银行首先要对现有的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包括对现有的外部法律法规和银行内部的规章制度、银行产品和业务、部门及岗位职责、IT系统等方面进行梳理、整合和优化。其次协调其他管理项目之间的关系,包括公司治理层面上开展的优化组织结构的调整与再造、产品创新与业务流程再造、岗责管理、绩效考评与激励等各方面的相互匹配和衔接。明确商业银行的合规政策、确定合规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资源要求,编制合规风险管理计划和合规风险识别和管理流程等。
完成以商业银行业务及管理流程为基础的包括合规风险管理政策、程序以及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合规问责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等三项基本制度在内的可持续改进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基础。
落实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作为高层管理者,在文件化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之后,就必须要着手解决该体系的持续运行维护和制度的执行力方面的问题了。没有一个科学的管理运行机制为保障,管理文件或制度即便建立,在实践中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局面:一方面是管理者下了很大的决心并花费巨大的投入所形成的管理制度或文件,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各级管理者常常并不按照形成的制度去执行。
落实合规风险管理三项基本制度,提高执行力。
《合规指引》要求商业银行在建立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同时,建立有利于合规风险管理的三项基本制度,即合规问责制度、合规绩效考核制度和诚信举报制度。三项合规制度的落实是提高管理执行力的关键。
岗责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合规问责制度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商业银行在完成了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并全面开展风险评估、完成基于流程的风险库建立的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岗责体系的建设,最终实现“一流程一程序,一岗位一手册”。
合规绩效考核制度的建立则是确保流程作业要求和岗责要求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通过引进诸如平衡计分卡等目标管理技术和方法,体现倡导合规和惩处违规的价值观念。
与此同时,建立诚信举报制度,鼓励员工举报违法、违反职业操守或可疑行为,并充分保护举报人,形成合规为荣、违规为耻的良好合规文化氛围。
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合规管理体系运行和维护的效率。
在管理实践中,各商业银行与业务流程管理相关联的岗责管理、绩效考评和诚信举报这三大合规基础管理制度之间往往是相互独立的,由不同的职能部门分管,彼此之间缺乏有机的关联和互动。在此情况下就必须以科技平台为支撑实现三套文件体系的整合和一体化。
没有科技平台的支撑,无法实现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相互配合、衔接、实时互动和整体持续改进。构建合规/岗责/绩效“三合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IT科技管理平台是不断提高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运行效率的关键。
提高合规风险管理水平
商业银行一旦确定和实施了全面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势必要实现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常态化,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水平,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构建一个模式。构建起适应中国市场特色的符合现代商业银行运行要求的内部风险控制模式。全面合规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改变过去商业银行在风险控制方面以单点控制、间断控制为主的局面,实现内部控制的连续性和系统化。这种模式能够不断地识别各种风险,能使各项业务和管理活动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并通过不间断的审核和评审,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从而确保经营目标的实现。这些正是现代商业银行运行机制的内在要求,也是今后国内商业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石。
培育一种文化。通过全面合规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使员工养成按制度办事的良好习惯,让“合规优先”的原则在各级领导和员工脑海中根深蒂固,使合规意识贯穿在企业所有员工的行为中,成为一种自觉和必然的行为准则,形成健康的合规文化。
培养一批骨干。通过在全面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断的观念更新、学习培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一大批业务骨干,使其成为掌握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知识和科学管理方法的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将会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中坚力量。
完成一次整合。解决银行的经营管理目标与业务部门的一般要求、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考评三者之间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互动而导致整个管理体系效率低下的弊端,实现流程管理、合规管理、岗责管理、绩效考核多方面的整合,提升商业银行的整体管理水平。
篇8
关键词:商业银行 基层机构 全面风险管理 合规部门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商业银行在获得众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增长的风险。改善和加强自身内部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做好银行风险的防范工作,成为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操作风险、管理风险以及其他一些经营风险等。这些风险的存在与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管理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商业银行防范风险的能力,是当前摆在商业银行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的风险是指银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银行的实际收益和利润发生了一定的偏差。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其风险不仅影响到其本身的经营,而且还影响到了宏观经济的各个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即银行对贷款人的信用水平做出的评价和判断;市场风险,即由于市场价格的变动,造成银行业务发生损失的一种风险,这种风险在商业银行中最为明显;利率风险,即银行的财务状况在利率出现不利的波动局面时面对的风险;转移风险,转移风险是国家风险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与借款人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有关的风险;除了上述风险之外,商业银行一般还存在着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
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不仅涉及到商业银行内部程序和流程,同时也与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政策以及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对于基层全面风险管理机构而言,处理操作风险应该有适当的、针对操作风险的政策。要确定这些政策,同时要把这些政策告知整个银行的人员。在这个过程当中要考虑几个方面: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治理结构,必须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向谁汇报。在一个典型的银行案例中,除了应有一个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由不同业务部门负责日常业务的管理也必不可少,即需有两个报告机制,有关日常运作,向这种业务部门经理汇报;而有关信用方面,必须向有关风险经理汇报。在银行涉及的所有信息当中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即获得信息的人及获得的所有信息在不同层面的细节。比如董事会所需要的是一个概括性的信息,因而不可能把同样信息交给所有的人。另外,信息应当是具有灵活度的,还需要有灵活收集信息的方法。从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分析来看,一般来说,它有三个核心的指标,即风险水平、风险迁徙和风险抵补。风险水平包括一系列的风险性指标,以时点的数据位基础,是静态指标的一种;风险迁徙是衡量商业银行风险变化的程度,它是属于静态指标的一种,包括正常贷款迁徙率和不良的贷款迁徙率;正常贷款迁徙率为正常贷款中变为不良贷款的金额与正常贷款之比,正常贷款包括正常类和关注类贷款,不良贷款迁徙率包括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次级类贷款迁徙率为次级类贷款中变为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次级类贷款之比,可疑类贷款迁徙率为可疑类贷款中变为损失类贷款的金额与可疑类贷款之比。风险抵补是用来衡量银行抵补风险损失的能力,一般包括银行的盈利能力、准备金德充足谁水平以及资金的充足程度等。
二、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全面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基层机构的风险防控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就目前商业银行机构管理现状分析来看,由于部分基层机构在具体的操作中暴露出来的违规问题以及一些风险隐患问题还比较突出,极大的削弱了风险管理水平,其具体问题如下:
(一)部分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员工合规操作意识差,风险意识不高
一些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有的员工甚至感情用事,忽视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极度排斥理性的控制管理机制,使得银行的很多管理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无疑加大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
(二)一些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管理人员往往只重视业务的发展,轻视对基层机构的风险管理
在基层机构中,部分基层管理者面对业务的发展和同行的竞争,由于管理和经营理念上的偏差,偏重于业务发展,盲目追求业绩,忽视风险控制管理的现象屡屡发生,因而,使银行留下多重风险隐患,对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
(三)商业银行现有一些部门职能交叉严重,关系界定不清晰,也制约了合规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空间
目前,虽然商业银行在现有的风险管理制度中,大部分行都已经实施了授权授信、审贷分离和内部审计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使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从长远来看,从风险管理的传导载体的组织系统分析来看,仅有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风险管控水平仍然比较薄弱,其中统一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尚缺乏一个稳固的基础;另外,银行风险管理政策的推行和其具体业务的操作,都缺乏一个必要的、合理的组织网络和结构载体,这直接导致银行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和风险管理部门的关系界定不清,职能交叉严重。这种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不仅制约了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而且还严重制约了银行风险管理战略思想的贯彻,并直接影响到银行基层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四)在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风险管理组织中,专职人员数量少,兼职人员数量多
很多商业银行的基层非法人银行机构的合规人员较多,缺乏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具体的操作中增加了银行的风险;同时,由于这些基层机构的管理人员,其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的人员缺乏,使得银行的人员工作职责难以进一步的提高,给基层机构全面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较大困难。
(五)一些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风险管理中,其合规部门的职权和考核体系的独立性不足影响了其履职的主动性
一般而言,银行基层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中,其有效的合规风险管理应该设置独立的管理部门,并给予独立与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权利,但是从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管理组织机构现状分析来看,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方面,合规的管理部门缺乏独立的调查权利,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还不能完全的独立展开,导致一些职能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实施;另一方面,独立的、系统的人员绩效考核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很多对人员考核的指标主要停留在一些防控方面;第三方面,风险管理考核指标在全行综合考核评价指标权重分值占比很小,不足引起行领导的高度重视,因而,使得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风险管理问题突出。
三、完善商业银行基层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
商业银行只有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为主线,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一手抓基础建设,一手抓具体问题,才能全面提升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具体对策如下:
(一)全面推进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银行基层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视。银行风险的有效管理是提高银行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一方面,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要重视经营效率和经营利润的提高,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利润和发展空间,提高银行内部人员的竞争力,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另一方面,重视银行的风险管理,加大对风险管理的投入,采取必要的措施,努力提高商业银行规避风险的能力。总之,银行的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而这缺一不可,因此,商业银行管理者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其次应该完善风险管理政策制度体系。制度是保障,要想推进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就要建立和逐步完善全面风险管理政策和信用、市场等重要风险管理基本政策,明确各类风险的管理目标、风险偏好、基本原则、管理流程、职责分工等,作为制定具体的基层风险管理和业务经营制度办法及操作规程的重要依据。制订和完善风险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根据监管要求,建立健全包括信用、市场、操作、流动性等各类风险的管理制度,明确全过程、各环节的风险管控要求。最后要结合业务发展战略,提高风险合规水平。努力完善风险的报告线路、内容以及范围等,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明确合规绩效考核的指标和项目,在总行指定的相关制度下,提高合规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明确界定合规管理的部门职责,保证合规管理的独立性
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基层机构风险管理中,职责不清的问题依旧突出。因此,首先要明确合规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按照部门职责分工,明确主办、协办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建立合理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界定合规部门支持并协助银行基层机构风险管理做好管理工作;同时,赋予风险管理部门独立的工作权限,增加他们的主动权,对调查和发现存在风险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向上级汇报;另外,还要开通一条直接上级报告的线路,建立独立的审查报告通道,以确保合规部门和风险管理部门职能的有效发挥。其次要同时还要对整改工作加强督导,确保整改要求有效落实。各分支行主要负责操作层面的整改工作,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对问题集中、管理薄弱的重点机构要开展专项治理,并对出现问题的基层机构进行持续关注、持续检查,以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再次,要加强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努力做到上下协调、左右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三)改善合规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商业银行基层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其高素质、高能力的管理人员是基础和保障。因此,一定要选拨一批有资历、有经验、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理念,具有良好品德的人员,建立一支强有力的风险管理队伍,提高合规队伍的整体能力;同时,努力改变专业人员缺乏的现状,加强培养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合规人员进行合规管理,及时发现风险管理中的问题和不足,持续改进合规化建设;除此之外,还要强化全员的合规培训,提高银行一线工作人员的合规化管理能力和操作能力,增强他们的职业素质,实现有效的规避银行风险。
(四)重视商业银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创造与银行风险管理一脉相连的管理理念
合规风险管理也依赖于银行合规文化的建。首先,在银行内部积极倡导和建立全员的合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其次,努力培养全员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准则,强化他们行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自觉性;除此之外,还要努力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重视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学习,致力于和规划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和创新,改善银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际金融的不断发展,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商业机遇和挑战,商业银行要想抓住机遇,得到进步和发展,就必须切实抓好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做好基层全面风险管理的工作,为银行的发展和壮大创建良好的环境。同时,还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管理队伍,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建立独立有效的职能部门,重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保证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文广.商业银行与风险管理能力――一个关于商业银行存在的经济学逻辑[J].生产力研究,2009,11
[2]韩素莹.会计内控视角下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J]. 企业经济,2006,02
[3]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管理的战略思考[J].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课题组 《金融论坛》.2004,07
[4]才新辉.关于商业银行大客户市场营销与风险管理的探讨[J]. 新金融,2002,08
[5]谈伟宪,董红蕾.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激励改进――基于内部评级法的视角[J].上海金融,2004,05
篇9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抓住发展机遇,开拓教研领域,加强教研室自身队伍建设,提升自我形象。牢固树立为基层学校服务的思想,从实际出发,加强调研、指导和服务职能,积极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和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推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实现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转化而奋斗。
二、主要工作
㈠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新课程实施力度
⒈不断审视我们的工作,不断调整我们的思路。新课程的实施,必将带来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组织形式和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根本性的变化,我们要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去面对,去研究,去调整,去创新,扎扎实实地推进新课程的实施。
⒉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方向。在研究和推进新课程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为出发点,从全局审视各块各片的教研工作,把各块各片的教研工作放在整个江都教育发展的大局中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
⒊教研室主要工作是为基层学校开展"研究、服务、指导"。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优化办事环境,加大对基层学校教学的调研与指导。要围绕中心工作,加强质量管理。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工作的研究上,扎扎实实地进行新课程的调研和课堂指导。
⒋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和学校领导到先进地区学习取经,邀请专家学者来我市讲学、上示范课。
㈡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⒈教学常规管理常抓不懈。根据局长室"教学常规回头看"的要求,春学期将通过"听、查、看、问"的形式,对全市学校进行督查。通过督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增强教学效果。
⒉教学常规管理常抓常新。教学常规管理要抓检查,但是,仅抓检查是不够的。教研室将改变单纯检查的做法,更多地深入实际,与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和研究,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今年,拟选择两所小学、两所初中、两所高中进行重点调研,修订完善"江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重点调查和研究教育思想、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评价等问题,提出执行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材和资料使用的意见。
㈢积极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和教师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⒈教研活动要围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生动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开展。每一个活动的具体目标要明确,组织要缜密,效果要明显。教研员要深入学校,了解一线的教学工作情况,与教师一起探究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组织开展研讨活动,切实帮助一线教师解决实际问题。教研室在加强教学研讨的同时,继续组织送教下乡活动,继续组织非毕业年级期末调研考试,为学校和教师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促进全市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⒉抓好新课程培训工作。要坚持培训、教研、教改相结合,坚持短期面授和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坚持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相结合。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课程实施过程中有关案例进行培训,引导和帮助广大教师将理论运用于实践,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在培训模式上,积极采取讲授式、参与式、案例教学、问题探究、现场诊断等多种模式。各学科教研员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把集中培训和到校指导有机结合起来,要在提高本人学科专业水平的基础上,选择2-3名青年教师作为带徒对象,在业务上给予重点帮助指导,创造条件让他们迅速成长。
⒊认真组织"育花奖"评选和新分配教师的课堂教学达标考核工作。
㈣认真抓好中考、高考备考工作,确保今年中、高考取得好成绩
⒈按照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毕业年级教学管理措施,努力提高中、高考升学率。要深入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和教学督查工作,帮助学校和教师总结经验,排查存在问题,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帮助解决突出问题。对薄弱学校、薄弱学科尤其要给予更多的帮助。
⒉认真抓好初三、高三模拟考试和质量分析工作。
⒊分别召开高、初三毕业年级各学科研讨会,分析复习中的共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指导意见,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⒋在搜集、整理、传递中、高考信息,研究和指导中、高考备考等方面继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
㈤加强教研自身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⒈加强政治学习。采取集中、分散、自学的形式,学习政治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水平,增强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
⒉加强业务理论学习。教研室人员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特别是新课程理论,用科学理论指导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牢牢把握教学改革的制导权。作为教研员,要特别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水平,才能真正发挥教研员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在学习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与一线的教师结成伙伴关系,共同研究和解决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⒊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教研员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多媒体课件制作、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技能,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⒋建立教研员定期开讲座或上研究课制度,发挥教研员示范引领作用。
⒌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益。顺应形势发展的要求,顺应教育改革的要求,顺应基层学校的需求,修订教研室各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教研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㈥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教学研究
⒈职教系统要全面贯彻全国和省、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观念创新为动力,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评估和质量考核体系为保证,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为宗旨,深入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活动。
⒉职教教研要在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教科研水平、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促进职教事业可持续发展。
㈦积极做好竞赛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⒈组织学科竞赛辅导教师培训、研讨。
篇10
本学年度我分管学校的安全和教学工作。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是在紧张匆忙中度过的,繁杂却充实,忙碌不失条理。虽然涉及面广,头绪较多,但在校长直接领导下,在全体老师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各项工作得以顺利的进行。现将我一年来的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汇报,恭请指正。
一、加强学习,以身作则,同心协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在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今天,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自己分管的工作需要,才能更好地指导、解决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要求自己必须具有较丰富的业务、管理能力及理论水平。因此坚持学习教育管理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使自己的观念得以更新,业务知识不断丰富,管理水平得以有效的提升。
从任职起,就不断鞭策自己,各项工作都要以身作则。因此,在工作中总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落实完成上级、学校的各项任务。经常早出晚归,把学校大大小小的工作都当作自己份内的事,凡事以学校、教师、学生利益为出发点去思考问题,说真话、做实事,当好校长的帮手,做好执行工作的“勇士”,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我把宽以待人,严于律已,遵纪守法,廉洁自律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时刻以师德规范要求自己,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对上为学校为校长负责,对下为老师、学生负责。和谐的分工协作与同心协力是做好工作的关健,而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落实在于富有创造力的群体中的每一位教师,充分发挥教师的工作潜能是保证各项工作卓有成效开展的前提。因此,我始终明确自己的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努力营造行政与老师之间融洽的工作关系,是我工作与做人的根本。一年来,我始终抱着“学无先后,贤者为先”的思想,虚心学习,尊重老师,与领导、老师团结协作。重大活动能及时征求校长、老师们的意见,形成共识,使各项工作更有条理,更为落实,更有效果。
二、抓好安全工作,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安全工作是学校所有工作的保证,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学校的首要工作来抓,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强化管理,健全制度,建立安全领导小组,制定各种安全意外处置预案制度和制度落实,签订安全协议书,实行“一岗双责”,进一步夯实安全责任,过去的一年,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班主任的努力下,做到学校安全无空隙的防患与排查,从校园建筑物立体或排查到师生的课堂、课间排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利用班会、广播、升旗仪式等时间,开展安全预防教育,自护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从细节处入手,强化常规管理,努力做到教学管理的精细化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我努力做到: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促进教学常规落实。
我一贯注重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情况,对教学过程中的备、教、辅、改、批、考、研等环节层层把关,狠抓落实,实现教学过程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创新性。教学常规检查坚持每月化,做到检查到位,反馈及时,整改有效。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年终绩效考核,与教师的绩效工资挂钩。
2、立足课堂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只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确保质量的提高,因此,我们积极开展教学比武大练兵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上两节(主、副科各一节)有质量的教学研究课,集中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一起听课、评课,实事求是地分析,提出不足和改进意见,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练兵中,切实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开展集体备课,做到本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教学重点难点、训练内容三统一,并注重“精”字上下功夫,摆脱了以往“摆场子、搭架子”的做法。实现了教师教学方法由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的改变,实现了教师由为学生“掌握”而教,转变为学生发展、创新而教;有效地促进了我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3、加强毕业班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制定了奖励方案,召开了毕业班教师动员会,加强对毕业班复习工作的宏观指导与监控,尤其做好了各科复习与复习内容的制定工作,使整个毕业班一盘棋,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观。强化了培优辅差的力度,注意了每一个复习环节,重视分层次教学,加强对学生复习内容掌握情况的约束力度,习题的检查力度,做到了精讲精练,让学生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片,以获得省时高效的复习效果,展示示范课,激发教师的潜力,从而增进整体的战斗力,促进学生学科均衡发展。
四、存在的不足
1、工作的主动性还不够,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包袱和顾虑,不能大胆地开展工作,对教师的思想工作还不够深入,关心不够。
2、怎样有效发挥副校长的作用,推动班子工作合力的形成以及解决当前管理过程中反馈出来的问题,进而推动学校工作的稳步发展是一个值得我 深思的问题。
五、努力方向
1、领导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要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
2、不断地提高自己改革创新意识,特别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育怎么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进一步在落实上做好文章,强化品牌意识,提高办学质量。
3、努力提高个人修养,提高领导艺术水平,使今后的工作更得心应手。
- 上一篇:诚信文化宣传活动方案
- 下一篇:突发性事件处置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