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政策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政政策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协调配合、IS-LM模型
一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次通货膨胀和1次通货紧缩,其中1979-1980、1984-1986、1987-1991和1992-1994年期间,物价水平出现大幅度上涨;但是从1997年开始,物价持续走低,出现负增长,进入了通货紧缩的状态;而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物价开始上涨,到了2004年,物价上涨的速度进一步加快,理论界开始讨论中国是否进入新一轮的通货膨胀。在此背景下本文论述以消除经济不景气时期的通货紧缩、经济过热时期的通货膨胀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为主题,重点论述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协调机制和模式,通过回顾总结近年来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实践,剖析总结了98年以来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本文在分析研究中认为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稳定政策依然是我国财政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通过IS-LM模型分析了财政政策会在什么情况下更有效以及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与货币政策相结合。本文在研究方法上注重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两者之间既有相互联系、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无论在经济扩张还是在经济紧缩时间,两大政策都能对经济总量与结构两个方面产生影响。因此,要使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能够获得预期的效果,就存在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最佳配合问题。本文分六个部分论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对策,第一部分引言,第二部分强调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第三部分探讨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协调机制和模式,第四部分剖析总结了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提出了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改进对策,第六部分评述性结论。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在关联性
1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资金运动、政策目标、政策手段等方面的密切关联性 在社会资金运动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财政资金、信贷资金与企业资金等一道构成社会总资金的整体,每一方的资金运动都会在另一方引起某些连锁反应;在政策目标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调节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是要实现充分就业、高增长和物价稳定运行这三个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在政策手段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互补性。一般来说,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税率和财政支出水平等,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业务、准备金制度和贴现率等;在政策实施主体上,既有区别也有高度的一致性。货币政策实施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即中国人民银行),财政政策实施的主体是财政部。两者分成两个不同的实施主体,但都是政府的组成部分,调控的主体都统一于国家。
2 、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影响性 首先看财政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财政的收支活动将引起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而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变化将对货币供给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财政收支过程中发生的结构变化或差异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货币供给结构;二是财政收支平衡、财政收支结余和财政收支赤字这三种不同的收支状况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存在很大不同;三是财政资金的运行方向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财政支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一方面取决于财政支出的构成,另一方面取决于积累性支出的使用效果;四是,财政赤字的融资方式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取决于财政赤字采取何种方式进行弥补。因一国弥补预算赤字主要分为国内融资和国外融资两大类,而不同的融资方法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也很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财政赤字的各种融资方式会增加货币供给。其次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影响,与银行的信贷收入来源、信贷支出方向、信贷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对财政收支的影响有关。总之,财政收支和信贷收支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性很强,这表明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密切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必要性的一般分析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各自具有的局限性、运作特点和作用机制决定了二者必须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对经济应有的调控作用。世界各国的长期实践也已经证明,无论将哪一种政策作为重要政策手段,如果没有另一种政策的协调配合,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机协调配合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二方面来看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一就财政政策来看,按照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减轻税负以刺激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回升;在经济膨胀时期,则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支出,增加税收,以避免经济过渡膨胀。但在现实中,财政政策的运作常因财政政策本身的局限性而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二就货币政策来看,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控制货币供应量。从而相应地影响市场利率水平,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但这一政策的局限性使它在现实中难以取得预期效果。此外,货币政策效果也可能被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所抵消。
2、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作用机制来看,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更有协调>!
篇2
摘 要: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政府通过判定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加以调控,是十分必要的。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环境,只依靠一项或两项经济政策不可能实现调控目标,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从有关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研究出发系统论述了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及其前言,对当今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政策协调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协调配合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政策协调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政策协调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92(2007)08-0003-05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但是,随着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现。
从内部经济运行状况来讲,目前最为突出的,是流动性过剩问题和消费与投资关系失调问题;从外部经济运行状况来看,中国的外贸依存度过高,对外贸易带来的巨额顺差,使人民币受到来自外汇市场和外国政府两方面的升值压力;低价促贸政策,也引来许多国家的反倾销,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中国经济蒙受损失的金额也越来越大。此外,中国经济还存在产业结构落后、经济效率低下等众多问题。因此,从某种角度看,现在的中国经济可谓“内忧外患”,经济增长进入到了关键时期。
对上述问题做一仔细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这些问题环环相扣,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流动性过剩让人们想到外汇占款过多,而外汇占款过多是由中国僵硬的汇率制度和过高的外贸依存度引发的;但是如果放开人民币汇率,将会有众多的外贸企业倒闭。如此看来,似乎中国经济走入了一个死循环。那么,如何解决这一连串的问题,如何避免像日本那样因为结构改革而失去十年增长,如何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及时、稳健地完成经济改革等,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加以解决的问题。
虽然政府与市场谁更会走向失灵,在理论界及发达国家的实践中始终没有统一答案;但是,鉴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困难,政府通过制定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加以调控,却是十分必要的。面对上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及政策传导机制的局限性,很显然,只采用一项或一、两项经济政策绝不可能实现目的,更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运用各项经济政策,协调各种经济政策工具和手段,才能够治理中国经济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达到既治标又治本,使中国经济运行实现良性循环的目的。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在宏观调控中二者的协调配合一直是经济学家和政府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国际收支形势的改变以及汇率形成机制的逐步完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对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将产生直接影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作为调控经济运行的主要政策,相互之间存在诸多结合部;而这些结合部,正是经济运行中的关键环节,对经济协调、健康运行发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因此,本课题组将致力于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汇率政策等发挥作用的相互结合部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努力寻找各项政策间的协调配合模式以及各项政策工具和手段的具体协调方式。希望这种探讨和研究,能够对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深层次矛盾以及与之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解决,对于充分发挥各项政策作用,减少政策摩擦,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等,提供理论方面的参考和依据,为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微薄之力。
二、有关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
不同的经济政策,其目标和实施的措施、手段以及工具都是不同的;其政策效果也是不同的,甚至有可能是存在着某些矛盾的。因此,在同时使用这些政策时,需要处理好这些可能存在的矛盾,并使各项政策之间相互协调;这也是前人在研究经济政策相互协调问题时,十分重视的。
(一) 国外有关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研究成果
经济政策协调这一问题,最早是由新古典综合派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最初只涉及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问题;后来,经过长期的探索,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的配合问题也被提了出来,并逐步发展成为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若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大致做一归纳,可发现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协调,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汇率政策如何协调,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如何协调。
1.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的研究
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如何协调的研究中,新古典综合派最早提出了在以财政政策为主的经济调节过程中,应当辅之以必要的货币政策手段的观点,显然,他们的分析是在封闭经济条件下展开的。
20世纪60年代,Robert Mundell和Marcus Fleming相继发表文章,在IS-LM模型的基础上加入BP曲线,即国际收支平衡线,将原模型扩展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模型。该模型的政策意义相当明显,用IS代表财政政策,LM曲线代表货币政策,BP曲线代表汇率政策,通过曲线的移动即可分析出适宜的政策搭配。
伴随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学研究的影响,有关政策协调问题的探讨也开始在一般均衡的框架下展开。但是,由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必然要求在中央银行之外再加入一个财政政策制定的主体,这样,将使模型变得非常复杂,所以一直没能深入下去。在这个方面的研究中,值得一提的也就是Maurice Obstfeld和Ken-neth Rogoff 以及Alberto Alesina和Tabellini所提出的模型。Maurice Obstfeld和Kenneth Rogoff模型于1995年提出,他们研究了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条件下,将私人部门效用、资产市场和商品市场调整速度差异结合在一起时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并设计了相应的模型,其特点是将私人部门的跨期效用最大化引入模型。Alberto Alesina和Tabellini模型建于1987,虽然在他们的模型中假设货币当局是唯一的政策制定者,但是该模型中确实已包含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调的内容。
随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又发现统一的货币当局(如欧洲中央银行)与各国财政当局之间的协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并越来越重要,因此,现在人们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研究,也愈益集中在这两个机构的协调方面;与此同时,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经济很难独立运行,因而各国经济政策之间的协调也受到高度重视并推动国际政策协调理论得以蓬勃发展。
2.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的研究
我们知道,现代经济是在开放的条件下运行的。而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由于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等因素的影响,必然同时存在内部和外部两个均衡,而这两个均衡之间是有冲突的。因此,经济学家们在研究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相互协调时,必然会考虑到汇率制度因素。最早描述内外均衡冲突的是英国的J. Meade。他在1951年出版的《国家收支》一书中率先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内外均衡矛盾的问题,即所谓的“Meade冲突”。Meade认为,在固定汇率制下,一国干预经济的政策只能通过调节总需求达到目的,这便可能会出现内外均衡顾此失彼的局面;他列举了内部经济状况与外部经济状况的不同组合,其中经济衰退 / 国际收支逆差和通货膨胀 / 国际收支顺差两种组合存在内外均衡的冲突,扩大总需求将进一步恶化国际收入,而实行紧缩的政策将进一步增加国际收支顺差。
在Meade之后,Jan Tinbergen和R. Mundell先后提出了对内外均衡冲突进行政策协调的原则。荷兰经济学家Tinbergen认为,要实现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必须至少有N个线形无关的政策工具;如果把内外均衡算作两个独立的政策目标,那么仅使用支出增减政策(假设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是通过改变支出增减来影响经济)是不够的,还需要其它的政策工具。美国经济学家R. Mundell则提出了政策指派的有效市场分类原则。Mundell假设不同的经济政策是由不同的主体做出的,他的结论是,如果每一个政策工具被合理的指派给某一个政策目标,在目标偏离最优水平时按规则加以调控,那么即使是各经济政策分别由不同主体控制的分散决策情形下,最优目标仍有可能实现。Mundell认为应当将货币政策指派给外部均衡,而将财政政策指派给内部均衡。除了使用政策搭配来解决内外均衡矛盾的原则之外,Mundell和T. Swan还各自提出了具体的政策搭配建议。
3.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协调的研究
在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的搭配方面,做出贡献的学者及其成果主要有:Brander和Spencer(1995)率先对战略性促进出口的政策进行了研究;Collie(1994)认为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本国市场展开垄断竞争的条件下,会因外国政府的出口补贴而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Dixit和Grossman认为如果诸如技术人员等共同要素投入各垄断性出口产业,则对共同要素的需求的增加会导致其价格上升,可能抵消个别产业的成本削减(1986);Eaton和Grossman(1987)认为,企业针对其他企业产量的变化做出调整的方式不同,使得贸易政策介入的方式也不相同;Marukusen和Venables认为,如果本国企业向国内供给时边际成本递增,则促进出口的政策是不利的;Brander和Spence(1981)和Ito(1988)对战略性的国内产业保护政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二)国内有关经济政策协调的理论研究成果
改革开放之前,由于中国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政策的协调主要由政府部门通过各种计划来完成,所以,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少。伴随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进程以及市场运行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再加上对外经济开放进程的逐步加快,各种政策之间的协调问题日益重要从而也受到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研究成果颇多。所以,中国国内对政策协调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实施之后进行的。
在国内对政策协调问题的研究方面,总的看来,我国学者主要以问题导向分析居多,并且大多侧重于对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配合。蔡一珍和郑榕(1999)利用IS-LM模型分析了不同汇率制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政策效应,使用Swan图解分析了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搭配问题。除此之外,还比较了财政政策与汇率政策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的不同,汇率政策可以采取本币升贴水的措施,财政政策则可以采取进口补贴、进口税,出口补贴、出口税的方式,两种政策的不同取决于进口国或出口国进口需求弹性的不同。郑超愚和陈景耀(2000)根据郑超愚(1996)的结构主义模型(由汇率制度、利率政策和通货膨胀外部响应方程组成)揭示了非均衡汇率政策对货币政策扩张性操作的外部约束,认为人民币汇率的实际贬值是通过通货紧缩途径实现的,并提出在通货紧缩时期,中国的货币政策应当采取适应财政政策的货币供应管理模式。刘尚希和焦建国(2000)从中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这一特点出发,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出发点应当是总量平衡和资本积累。王勇(2002)归纳了本外币政策协调即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的六个层次,最低级的是信息交换,即独立决策的各国政府相互交流自己的政策信息,避免误判;第二个层次是危机处理,指各国在危机之后进行共同的政策协调以处理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第三个层次是避免共享目标变量的冲突,避免为达到一个共同的目的而相互恶意竞争;第四个层次是合作确定中介目标,是说各国在调整可能对国外产生影响的国内经济变量时,要进行相互协调以避免溢出效应;第五个层次是部分协调,指不同国家就国内经济的某个部分目标或工具进行协调;第六个层次是全面协调,顾名思义,即将不同国家所有主要政策目标和工具都纳入协调范围,从而获取政策协调的收益。范志勇(2005)通过理论模型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政府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汇率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的替代取决于政府福利函数对两种政策的敏感程度和产出对两种政策的弹性,而他在实证研究中得出的结论是货币政策对产出短期波动的影响大于汇率政策,时滞也更短。
近年来,也有一些学者开始注重对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相互协调以外的包括贸易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制度因素在内的共同协调的分析和研究。任碧云(2005)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贸易、国际收支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增长率、货币供给增长率和投资增长率的确定和维持造成很大冲击,所以为实现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资金和经济的内外协调,既要保证国际贸易和国内货币供求之间的均衡,以及国际资本流动和国内资金供求的均衡,还要充分利用调整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政策与工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中国货币、资金与经济的内外协调运行的四点主张,即:调整贸易战略,改善国际收支结构;改革汇率制度,促进本币政策与外币政策的协调;合理引进外资,促进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促进资本输出,大力鼓励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龙小海,叶子荣和张吕(2006)在IS-LM模型中加入制度因素,包括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投资函数,制度变迁进程,政府管制力度;并假定由于中国市场化不完全,IS和LM曲线之间存在同步移动的关系。在利用修正后的IS-LM曲线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策之后,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利率政策要与对货币供应量的调控相配合,才能尽快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而由于中国现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顺畅,所以货币政策还需要有财政政策的配合。
三、经济政策协调的国际实践
(一)美国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
由于美国市场经济发达,市场机制和体系完善,政策传导机制健全,所以,美国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工具、手段的运用,就能够对经济运行取得良好的调控效果。也正因为如此,在美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政府也就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来实施对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而且,美国的实践,也充分地验证了政策协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就在新古典综合派学说的指导下,执行以财政政策为主、辅以货币政策的政策搭配;这种政策实行的结果,是美国经济一直稳定增长至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
石油危机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局面,当时执政的Carter政府(1977―1981)和1981年以后执政的Reagan政府,实行的基本都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是,这种政策在收到了比较好的抑制失业效果的同时,也使通货膨胀不断加剧;为了应对由通货膨胀带来的公众不满,美联储从1979年10月开始不得不采取强有力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可以说,美国政府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基本实施的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20世纪90年代,是美国经济强劲增长的时期。这一时期,不仅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增快,而且同时保持了较低的通货膨胀率水平,成为美国经济发展中的佳话,也引起了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政策取向中,财政预算盈余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到20世纪的最后十年,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衰退的迹象。2001年刚上台不久的George W. Bush政府,采取了扩张的财政政策,于2003年5月通过了总额达3300亿美元的减税案;美联储也采取了扩张的货币政策,从2001年开始连续12次降息。2003年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好转,生产率节节攀升,但是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使得美国陷入“双赤字”的境地。2004年,美国经济全面复苏,但通货膨胀的压力又开始显现,于是,美联储从2004年6月开始至今,又已经连续17次加息,使基准利率由1%升至了5.25%;2006年8月8日和9月22日召开的两次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例会,也都作出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的决定。
(二)中东欧国家转轨时期政策协调的实践
中东欧国家在从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之一是高通货膨胀,它造成宏观经济不稳定,并严重地影响了经济转轨的进程。所以,治理通货膨胀、稳定宏观经济就成为中东欧国家经济转轨的重要任务。
中东欧国家部分政党和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是引起通货膨胀的直接和最重要的原因,因此,控制货币供给总量和货币流通量就成为克服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通货膨胀的基本出发点。那么,运用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控制住货币供给总量和货币流通量呢?中东欧国家主要运用了以下政策。
1.运用财政政策调节。首先,实行严格限制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的政策。中东欧国家以强制手段对国家财政预算进行了结构性改革,实行了大幅度缩减国家行政开支、停止对国有企业财政补贴、取消出口补贴等措施;其次,实行严格限制国家投资的政策,以抑制过高的投资需求;第三,实行严格遵守计划预算赤字、禁止以印刷钞票填补预算赤字等硬预算政策;第四,提高税率,取消税收优惠。
2.运用货币政策调节。主要采取了下列措施:(1)政府与中央银行共同确定发行货币量的原则,并使其符合反通货膨胀的要求;(2)不允许国家银行以发放无息贷款方式填补国家财政预算赤字;(3)国家银行取消优惠贷款;(4)调整法定储备率(或称法定金准备比率);(5)公开市场业务;(6)提高贴现率;(7)调整银行存款利率;(8)大幅度提高银行贷款利率;(9)提高抵押贷款利率;(10)商业银行增加在中央银行的存款量;(11)控制外商短期存款流入。
3.实行市场汇率机制,本国货币自由兑换。为抑制通货膨胀、调整国内价格体系、增加美元储备、坚挺本国货币,一些中东欧国家在90年代初开始实行了统一的、浮动的市场外汇汇率,建立起本国银行之间的外汇市场。即使在90年代初没有实行市场汇率机制的国家也大幅度提高了美元与本国货币的正式汇率,缩小正式汇率与美元在自由市场汇率之间的差别。
此外,中东欧国家还通过增加商品市场供给、进一步调整价格体制等手段配合上述政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日本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迅速实现经济的重建,日本采取了“双松”的经济政策。具体体现为:增加财政支出,增加转移支付,减免税收,同时实行“贷款额度优先”政策,对重点行业提供优惠贷款。“双松”的经济政策使战后的日本经济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也陷入“滞胀”之中。面对“滞胀”,日本政府首先采取了“双紧”的政策搭配来治理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得到一定遏制之后,马上采取“双松”的政策搭配治理经济的停滞不前。“双紧”+ “双松”的政策搭配,使日本经济再次进入平稳增长阶段,并一直保持到上世纪90年代。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由于房地产泡沫破裂陷入深刻的衰退之中,日本银行不得不采取了扩张的货币政策,同时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的财政政策;但是,当扩张的财政政策引致严重的财政赤字时,日本政府又被迫放弃了扩张的财政政策,此举使得日本经济雪上加霜。日本政府和日本银行在整个90年代由于一直拿不出立竿见影的好办法,草率的数次更改政策方向,直到小泉内阁上台,决心进行结构改革以后,日本的经济政策才趋于稳定,但财政政策已经基本失去杠杆作用。2003年下半年开始,受来自中国的进口需求强劲增长的刺激,日本经济出现复苏现象,内需保持持续增长,通货紧缩缓解,出口增长较为强劲,就业形势也有所好转。2006年7月14日,日本银行政策委员会决定放弃实行了5年零4个月的零利率政策,日本进入紧缩货币政策时期。
(四)德国经济政策协调的实践
1990年,民主德国(东德)和联邦德国(西德)顺利合并,实现了德国的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政府,为了尽快发展国民经济,实施了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前东德地区的基础设施投以大量资金,并对前东德地区居民给予了数额庞大的转移支付。与此同时,德意志银行采取了紧缩的货币政策,使利率水平上升至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在此之后,德意志银行继续保持了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并对政府扩张的财政政策提出批评。这种政策搭配,使德国多年来保持了比较低的通货膨胀率,但同时也产生了贸易赤字,并且充分就业的压力也较大。
欧元的诞生给各成员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带来历史性的转变,维持欧元币值稳定成为最重要的目标。为此,各国将货币政策让度到欧洲中央银行并由它制定欧元区货币政策;各成员国丧失货币政策后,财政政策自然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 但是,欧盟对欧元区各国财政政策也有所限制, 1997年欧盟通过的 《稳定与增长公约》 规定: 欧元区成员国公共财政赤字不得超过其GDP的3%, 国债不得超过其GDP的60 %,否则将受到严厉制裁。
公约签订后,德国的财政发展大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8年到2000年),德国为欧元的诞生以最后“冲刺”的态势把赤字比率降到了公约的标准;第二阶段(2001年至今),德国财政赤字急剧扩大,财政政策面临严峻挑战。根据黄立华(2006)的分析,德国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收支不平衡,赤字超过条约规定;促进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诉求与降低赤字的迫切任务之间存在矛盾;欧盟经济政策趋同与德国经济景气之间不相吻合。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在于:两德统一的后遗症至今仍旧影响德国的赤字水平;高税收面临减税压力,而联邦政府减税后短期内扩大赤字,长期增长效应又不明显;社会保障支出压力过大,政府财政支出难以削减;失业问题严重,劳动力市场缺乏活力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德国政府近年来在积极致力于社会福利方面的改革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的同时,也十分重视税收制度、劳动力市场以及跨国政策协调等各项经济政策操作层面的改革和配合。
篇3
[关键词]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绿色工业;绿色农业;征收管理制度
1前言
对于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存在一些问题,无法确保政策推行足够顺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长久发展。所以在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期间,要选取科学的方式加以优化与整合,尽可能地增强绿色财政收入政策的推行效果,调整实际工作情况,通过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工作,带动国家绿色产业持续化运行,取得更为理想的税收管理效果。针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下是笔者给予的相关信息和建议。
2绿色产业发展概述
最近几年,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时常会产生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情况。随着全球化环境问题逐步增多,绿色环保长久发展是重点内容,现阶段环保类的产品备受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强调,环境节约资源的开发,可以说绿色产业逐步和社会范围接轨。针对绿色产业,重点是存在于生产环节、运输环节以及消费环节中,通过绿色无公害和环保科学技术,实现社会资源的节约目标,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产的优质化格局。即便最近几年,我国已经取得绿色产业的管理成效,然而在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出现背景下,我国加大力度关注绿色产业的发展,实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要求绿色产业在实际生产期间做到资源节约以及控制环境污染,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为主,为生态环境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绿色产业是在实际的生产与运行和消费过程中,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促进企业发展,由此给人们提品与服务的高效率部门。然而,绿色产业发展时间比较短,可是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促使部分企业过于追求效益,破坏自然生态的完整性,因此政府要转变经济管理模式,通过集约管理方式替换以往的粗放管理方式,促使财政去收得到更多支持,继而把企业零污染持续化的发展优势转为经济成功转型的关键手段。
3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过程中,表现出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3.1缺少绿色工业以及绿色农业支撑,税种问题显著。在实际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没有石油和绿色农业以及绿色工业的发展情况提供条件支持,形成的政策内容表现出不足。第一个层面是发展绿色产业过程中,没有结合农业发展要点进行政策补贴与投资,无法保证绿色农业,朝向良好的方向转变。第二个层面是绿色工业发展过程中,没有充分按照绿色工业的发展倾向优化与编制优惠政策,无法提供优惠方案,阻碍绿色工业前进与发展的脚步。与此同时,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表现出显著的税种问题,即便我国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作业,然而实际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期间,工作时间比较短,不能在有限时间内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无法保障全面性,进而产生政策推行的问题。另外,税种政策规定的内容不够完整,不能在推行期间带动绿色企业前进发展,减小政策推行的效果,甚至阻碍绿色环保时代顺利发展。3.2征收管理制度不够完整,政策宣传不够广泛。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期间,没有及时设置完整的征收管理方案,对应的管理制度不够完整。第一个层面是在实际的征收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没有设置全面的监督工作流程,在实施工作上表现出随意性,不能切合实际的控制征收问题。第二个层面是在具体工作中缺少完整的漏税与偷税有问题处罚制度,不能时效性的管理好偷税以及漏税现象,无法适应政策推行的需求要点。除此之外,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广范围比较狭隘,也就是说,没有完整的政策宣传制度,无法借助多种宣传手段与宣传途径等指引相关企业对税收政策进行了解,这样企业管理者不能全方位了解政策内容,无法结合优惠政策的要点,引进生产技术以及设施,势必会引起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的滞后性,无法保证在社会发展中贯彻政策推行,继而影响企业长久运行与发展。
4完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中存在主要问题的策略
4.1增强对绿色产业以及工业的支持,打好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基础。对于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应该加大力度对绿色工业以及农业进行支持,结合农业与工业的发展需求,落实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确保高质量达到工作目标。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要进行政策补贴支持,适当增加农业补贴的农民产值,强化金融投资,保障给绿色农业的生产与经营提供资金支撑,构建相对完整的资金链。并且科学增加绿色农业生产期间设备的补贴,保障能够结合绿色农业的发展需求建设工作设施,提供补贴支持。在此期间,要确切对补贴比例进行划分,针对性进行工作,通过足够的资金扶持绿色项目开展,体现绿色农业生产的规范性。除此之外,绿色工业发展期间,立足于绿色工业的发展理念,贯彻优惠政策,提供对应支持,通过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手段,引导工业领域引进绿色技术,促使绿色生产的质量与效率得以提升,调整目前工作情况,为绿色工业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4.2增设与完善税种,处理税种问题。因为现阶段我国在推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方面取得的成效不够显著,因此在实际的政策推行期间,要主动开发新的税种,重点对环境进行保护,确保依托新税种的优势带动绿色产业发展。科学增加新税种,立足于环境保护与环保节约的要点,目的性设置税种,针对绿色产业发展过程中存有的排放与水污染现象,结合具体情况增加水污染税种,全方位检测生产过程中排放污水是否达标,尤其是关注污染物指标以及有毒物质含量指标。并且增设多个级别的税率检查标准和污染税起征点,由此控制污水排放数量,保证实际生产期间水资源处理成效以及绿色生产标准相适应,实现预期的转型目标。或者在建筑管理中产生的噪声污染情况,增加噪声污染税种,不只是能够控制噪声污染问题,还可发展绿色生产的促进体系。与此同时,完善现有的税种条款,以增加新税种为前提,全面思考政策是否存在不清晰的情况,确定税种调整的内容足够合理与科学,带动政策顺利推行。对于环境资源税种调整,适当增加征收对象,把非矿藏资源以及矿藏资源的开发和资源税务征收工作结合起来,由此控制非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以免产生环境资源枯竭结果,体现绿色税收政策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员还应该结合三废原料生产的角度进行优惠政策提供,引进环境治理投资政策与环境保护投资政策,增强环境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应现阶段绿色产业发展的要点。4.3整合税收管理,健全税收管理结构。要想顺利地推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以获取更好的税收管理成效为目标,要整合税收管理流程,确保政策推行的任务有效实施。即便在实际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推行期间能够处理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此种状态下,相关人员要健全税收管理结构体系,确切规定多个类型税种在征收实施方面的标准、日常工作方案以及岗位工作责任等,全方位对偷税现象和漏税现象进行监督和检查,配合运用惩处手段,将偷税问题和漏税问题的产生概率最大化减小。除此之外,保证管理体系足够完整,增强财政税收的体系优化水平,以免产生漏缴税款的管理问题,使得税务征收工作时效性开展,更好地推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4.4扩展政策宣传范围,提高政策推行质量。我国要想高效地对绿色财政税收政策进行推行,要拓展政策宣传范围,通过多元化宣传手段,促使企业对政策逐步深入与确切的了解,保证政策顺利实施,起到引导企业运用绿色技术与管理技术开展工作的作用,促进绿色产业得以发展。在征税期间给企业介绍政策内容,发放对应文件,保证企业管理者对政策内容形成确切的了解,并且创造政策推广与宣传的平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强化管理者对税收政策的认识,引导企业积极运用绿色生产技术,构建绿色生产框架,凸显企业管理和运行的可靠性与持续性。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因此国家应调整整体结构,延伸绿色产业的服务范围,健全营业税以及增值税机制。在营业税征收过程中,把全额征收模式转变为差额征收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营业税,帮助企业减小纳税负担,最终把企业服务征税的情况进行调整,规范抵扣税收数量,更加全面的提高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水平。
5结论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推行绿色财政税收政策期间表现出一些问题,无法确保政策时效性推行,缺少税种制度规定,没有形成监督管理体系,宣传效果不佳,所以在实际的绿色财政政策推行期间要关注税种的增加,健全现有税种类型,明确征税管理监督制度,通过多样化渠道,拓展宣传教育的范围,强化宣传教育效果,全方位贯彻绿色财政税收政策的推行,引导企业通过绿色生产技术完善生产与管理模式,不断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段美娟.节约型社会视角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J].纳税,2019,13(3):33.
[2]杨光.节约型社会背景下的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J].纳税,2019(2):16.
[3]胡小梅.发展绿色金融的财税政策设计和建议[J].中国财政,2018(16):31-32.
[4]许光建,魏嘉希.我国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配套财政政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19(1):10-16.
[5]崔旭枫.基于绿色理念的财政税收政策优化策略[J].中外企业家,2020(11):33.
[6]许冰倩,姚锦文,张子和,等.宿迁市促进绿色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10):67-69,80.
[7]袭城元.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税收政策探析[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9(8):3.
篇4
一、倾斜的国民收入分配与“三农”问题
改革开放以前,因为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及优先发展工业的发展战略,国民收入分配表现为农业向工业倾斜、农村向城市倾斜,国家以隐蔽的价格形式(即“剪刀差”)、税收方式及储蓄方式从农业提取大量剩余为工业化积累资金。据有关部门测算,1979年以前的29年里,农业部门为国家工业化提供的资金约为4500亿元。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以家庭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农户经营的主体地位得到承认,同时,国家提高了农副产品的价格,国民收入分配中不利于农业的局面有所改观,可供农户分配的财力大幅度增加。但是,国家分配政策调整的另一方面,却是减少了财政对三农的支出比例,造成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一)财政支农投入不足
1.财政支出中支农投入的比例趋于下降
20世纪90年代以来,虽然国家财政性支农支出(预算内,下同)的绝对量从1991年的347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1691亿元,但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整体上却呈现下降趋势(见图1),从1991年的10.26%下降到2009年的7.66%.其中,1998年支农支出比例提高到10.69%,这是因为1998年国家增发1000亿元债券中有350亿元用于与农业相关的长江中下游、松花江、嫩江、黄河的堤防工程,蓄洪区建设移民建镇和水利枢纽工程等,但实际上直接用于农业的只有20亿元.
2.国家财政性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远低于农业GDP在整个GDP中的比重
从图2可以看出,财政性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一般只及农业GDP在总GDP中比重的1/2到1/3.也许有人会说国家税收中来自农业的也就一般在4%左右,但须知农民对财政的贡献还有乡镇企业纳税,这一块占到国家税收的不小比例。以2001年为例,农民通过农业、乡镇企业上交的税收就占国家税收的18.7%,高出当年财政支农比重13.6个百分点,上交的金额达2352.7亿元,多出财政支农支出金额1388亿元.
篇5
【关键词】 乡镇财政资金 监管 问题 措施
乡镇作为我国基层政府体系,是我国财政管理体系基础的环节,是财政支农惠农政策落实的窗口。中央财政部门多次针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下放了相关的指导意见,旨在明确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范围、职责以及具体要求。健全我国乡镇财政职能,规范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基层财政管理基础工作,是充分落实我国支农惠农政策的重要保证。但是,现阶段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还有许多做的不到位的地方,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没有改善,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实现,进而充分的落实财政支农惠农政策,必须重视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促进乡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提高。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制度不完善、不健全
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完善的财政资金监管制度。当前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乡镇财政资金的发放和使用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和预算约束,上级财政单位对乡镇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缺乏规范性,造成乡镇财政资金在拨付和使用的环节存在诸多监管漏洞,易造成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的降低。其次,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存在方法不科学、流程不规范的情况。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和流程的规范约束,财政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财政管理制度的约束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再次,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反馈和评价机制不健全。我国投入乡镇财政的支农、惠农资金等金额十分巨大,但是对于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缺乏及时的有效的追踪问责,财政资金使用信息得不到有效的反馈,造成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严重的问题。
2、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不宽,监管工作难以充分落实
乡镇财政资金的来源十分广泛,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分配过程也十分复杂,部分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流经较长,使用范围较广,造成乡镇财政资金难以有效的监管。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范围和监管内容的不明确,造成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职能难以充分的发挥。首先,乡镇财政的级别在我国行政级别当中是最低的,对上级财政部门拨付的和上级单位直接管理的资金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造成资金的监管存在盲区和漏洞。其次,乡镇财政资金中的支农惠农补贴类的资金是财政资金监管的盲区,因为该部分的财政资金存在多部门、分阶段监督和管理的现象。再次,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环节的监管不透明,一些部门对财政资金的使用目的、收益对象、补助政策等缺乏公开透明的公示,造成财政资金使用环节得不到有效的监督。最后,由于乡镇财政部门重视财政资金的使用、忽视财政资金的监督,重视财政资金的分配、轻视财政资金的管理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了财政资金的横向的纵向的全面的监督和管理。
3、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信息沟通不畅
由于财政部门之间以及乡镇与上级单位之间存在有效的信息沟通平台,乡镇财政与广大乡村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造成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存在严重的沟通不畅和障碍。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办法以及财政资金的使用目的不同,对不同资金、不同项目的信息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会严重影响到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工作。具体而言表现在乡镇财政资金的资金到位时间与财政资金信息公开的时间不同步,并且对财政资金信息的公开并不全面,这不利于对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督。乡镇财政资金的下发存在许多复杂的程序和环节,使得群众对财政资金尤其是支农惠民的专项资金存在误解。乡镇财政资金在拨付和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存在信息的沟通不畅,造成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效益等数据信息得不到有效的掌握和共享,影响到了对财政资金的实时监控。
4、乡镇财政财务管理不规范
乡镇财政关系到公共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和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高效落实,乡镇财政支出关系到广大的乡村和老百姓。但是,由于乡镇财政的财务管理制度存在不规范,严重影响到财政资金的监管。乡镇财政的财务管理部门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由于乡镇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对财政资金的监管缺乏专业的监管人员,涉及支农惠农等财政补贴和转移性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难以充分的发挥监管职能。乡镇财务管理缺乏专业的会计人员,会计和财务岗位的责任不明确。财务部门在岗位的设置方面缺乏科学性,不利于财务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监督。财务部门在票据管理、支出环节等都存在不规范的地方,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政资金支出监督体系。这严重制约了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造成乡镇国有资产的流失,产生了许多账实不符的现象。
二、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措施建议
1、推进两基建设,明确乡镇财政职能
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离不开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变。首先,应该强化乡财县管中心的职能。对于乡镇范围的涉农性财政资金的管理,坚持县乡两级共同监管。建立科学的、规范的县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制度,明确县对乡镇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县级单位应该指导乡镇政府制定和执行财政预算、决算的编制,加强对乡镇预算资金的核拨管理,指导乡镇各项财政资金尤其是支农惠农资金的管理。通过对乡镇财政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规章制度的建设,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的水平。其次,乡镇政府应该做好政府职能转变,从过去的收入管理为主转向支出管理为主,由过去的维持保障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由过去的重视财政资金分配,忽视财政管理向现在的兼顾财政资金分配和财政资金管理,尤其要加强对财政资金的监管转变。乡镇政府作为基层行政机关,应该明确自身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使用和管理,充分的落实政府的财政政策,促进乡镇财政的预算的有效编制和执行,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促进乡镇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2、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监管制度
首先,坚持推行和因地制宜的实施乡财县管制度,明确乡镇政府在财政资金管理中的地位,进一步规范乡镇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乡镇政府的债权和所应当承担的债务,规范乡镇财政部门的财政审批权不变。进一步完善乡镇政府和县级财政部门的“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加强县级财政部门对乡镇财政收支的直接监管,防止财政资金的流失和使用的低效率。其次,推行村财乡管村用的改革。乡镇财政资金目的是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乡镇财政涉农资金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因此,乡镇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乡村债务动态监控制度,及时、全面的对乡村财务、债务状况进行监督和调查,完善乡村的财务管理,充分的尊重乡村资金安排和使用的自。乡镇财政部门在财政资金拨付之后,应该实施的对财政资金的发放和使用过程、使用绩效进行监督和考核。加强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督考核的力度。根据考核结果对乡镇财政部门的进行奖惩,促进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促进乡镇财政资金能够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作用。
3、建立并完善信息沟通机制
乡镇财政资金在使用和监督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促进财政资金在阳光、透明的环境下使用和管理。首先,乡镇财政部门与县级财政单位应该加强沟通与联系,促进乡镇财政资金信息沟通渠道的顺畅,保证乡镇财政资金得到有效的监督。其次,针对乡镇财政资金的数额、补助对象、发放形式、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应该进行充分的共享和公开,利用社会监督,保证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再次,对于支农惠农的专项资金,应该建立阳光通道,通过宣传和公示,让财政专项资金在媒体和群众的监督下运行。最后,针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该完善信息沟通渠道,促进乡镇与下属村组织的沟通和协调,通过完善县级财政单位与乡镇政府的信息沟通,保证乡镇财政资金能够在流通和下拨的过程中安全、高效。
4、加强会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素质
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离不了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因此,必须加强乡镇财政部门的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改善会计基础工作,通过科学的设置会计岗位,明确不同岗位的会计职责,提高财务部门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水平。另外,应该加强乡镇财政部门财会人员的培训,促进财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和会计流程的熟悉,掌握会计业务技能,提高财会人员的职业素质、专业技能和责任意识,保证乡镇财政资金在阳光、透明、规范的环境下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再次,应该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和财产清查处理制度。只有不断的完善相关会计、审计制度,才能够有效的改善对乡镇财政资金的审批、审计和监查,提高乡镇财政资金的有效监管水平。最后,应该加强对乡镇财政干部的职业教育和思想素质培训,通过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业务水平,提高乡镇财政干部的财政资金监管经验,促进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乡镇财政资金的绩效发挥,促进政府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因此,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部门应该进一步的加强财政资金的监管制度建设,提高对财政资金的监管力度,完善乡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乡镇财政干部队伍建设,使得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促进乡镇财政资金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与功能。
【参考文献】
[1] 杨鸿彬:以绩效评价为核心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J].齐鲁珠坛,2010(5).
[2] 周海燕:浅谈乡镇本级财政资金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34).
篇6
关键词:财税政策;经济转型;中小企业
1.如何发展中小企业财政政策
1.1分析财税扶植政策的的发展情况
为了维持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财政部构建了科技型基金、国际市场拓展资金、服务系统项目补助资金、发展项目资金和平台式服务系统项目补助资金等专项资金。中央政府全面利用财政和货币手段,逐渐改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系统是为了更有效地处理中小企业资金融资的困难。财政部有关数据系统显示,2011年安排项目金额128.7亿元为小企业发展,2009年全国5,547家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已达5,960万元,同比增长1,045万元。2009年当年共为37万户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总额10,796亿元。
面临2008年下半年经济增长迅速下降的状况,国务院出台看一系列计划,实行踊跃的财政政策和合理广泛的货币政策。在2010年~2011年,我国依然坚持保证财政政策方向不变的原则,而且对于调控的有效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进行不断的提升,目的在于巩固和开拓这些积极举措的结果,同时为内部扩展、结构优化、民生改善、推进改革和保持经济稳步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1.2税收奖励政策的形式
政府目前提出了一系列的税收奖励政策,其主要目的是在发展过程中对于中小企业的降低负荷。重点是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税率从33%下降至25%是新的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的。在2010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期间,在根据20%的最低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方面上,对于年应纳税所得额少于3万元(含3万元)的小型薄利企业,所交费用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2)实施优惠政策在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方面,对于适合条件的软件企业、自主开发生产动漫产品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
(3)把增值税微型纳税人的征收率自6%和4%降至3%。实行于2009年1月1日起。
(4)对微型企业年应纳税额6万元(原为3万元)以下的减半收取所得税,这种做法是让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期限延长实施同时扩大规模。
2.财政税收政策在中小企业中的缺点
2.1财税政策的缺点
我国的财政政策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从目前实行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角度分析,税收政策中缺乏对于把中小企业当作一个特殊群体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扶持的理念。税收政策将各种税收法律、法规和补充通知分散且不分类别的应用在中小企业的扶持里面。例如对于在所得税的相关规定当中没有区分中小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对高新技术企业、新办三产企业、新办企业、国家认定的新办企业、三废利用企业、福利企业等给予优惠。即便将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在增值税中有所区别,然而并不是按照《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区分的标准。
2.2竞争力的培训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
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目前我国实行的各种财税政策是给予直接或间接的财务扶持,在数量的投入方面比较重视,却忽略了另一个比较具有重要作用的财税政策——培养企业竞争力的效果。对于中小企业国家给予各种直接的财政资金的扶持和税收奖励政策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于发挥财政政策的长期引导作用来说,对于培养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有很大的影响力。
2.3财政政策的全面、系统性不足
目前财政政策给予中小企业的扶持围绕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资金供给、科技创新、行业发展、区位地理等方面,然而所涉及的这些方面对于中小企业还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包括很多全面的发展其中包括人才需求、组织创新、产业和投资导向等,然而目前的财税政策并没有过多地涉及这些方面。
2.4综合努力力度不够
目前部分直接财务支持是我国现有的财政政策的支持方式,例如安排预算应用于中小企业的进展资金、、科技创新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对于使用财政政策手段较少的是财政贴息、政府采购等。
在税收政策奖励方面也只局限于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对于减免税收的方法只提供了税率式、税额式两种,对于中小企业利用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印花税、资源税等其它税种以及利用迅速折旧、投资抵免、延期纳税、税前还贷等税收优惠方式扶持较少。
3.关于发展中小企业财税政策的意见
3.1提高财政投资
财政投资对于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仅限于马马虎虎。对于财政资金的投资力度中央政府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对于各部分资金的投入力度也应该严格的分类,例如:项目基金、创新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
3.2财政政策的影响性
想要处理好融资在中小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对于中小企业信誉业务极力扶植,加强对于中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从而可以鼓励担保机制积极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3.3财政投资的效率
一方面我们应当对于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法规、发展计划、纳税登记、投资支持等“一站式”政府信息服务,增强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为中小企业提供发表策略建议的平台,这样能够对中小企业发展中所具有的问题及时发现。另一方面,应当利用有限的资金创造无限的社会价值,要规范中小企业的管理规章制度,财政资金的使用透明度得以提高。
3.4关于税收法律制度的详情
首先,可以税前列支对于有贡献的技术人员所得的奖励;可以提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对步入中小企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中小企业可以按高于普通企业的比例提取职工教育经费;中小企业员工的培训费用培训中心可以免收征税;其次,中小企业的科研费用,可以按照相对的比例在税前进行扣除,对于科研成绩突出,取得奖励的个人,可以减收个人所得税;最后,只要是聘用失业人员达到合理标准并给予合法待遇的中小企业,可以拥有税收减免优惠的政策。
3.5税收优惠政策规模扩大化
中央政府应当拓展中小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及规模,放宽小型薄利企业的认证标准,这样能够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得到振兴和提高。税收优惠政策设计的税种繁多,其中包括营业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税、个人税、印花税等。
3.6税收奖励政策实施
我们应当在税收奖励政策的实施上构建合理的评估系统,从而评价这些政策在实施过程和效果中出现的问题,综合现实情况对政策进行改进。此外,为了避免国税、地税之间交叉管理所造成的责任不清、征管不统一、税收不公平、漏征漏管的现象,可以将其由一个税收部门进行统一征管。
总之,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中小企业具有无法替代的战略位置,在世界经济发展中能够显示出它鞭策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空间,同时应该提高技术进步以及经济的增长,拟定适合的财政税收政策从而能够在面对中小企业发展中所遇到问题时进行处理。(作者单位:吉林省地矿勘察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1]刘香菊. 浅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与效率提高[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4).
篇7
关键词:泰州市;财政支出;结构优化
中图分类号:F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7-0023-04
一、泰州市财政支出的现状
1.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
从表1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泰州市财政收入随GDP的增长而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1 540 736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4 418 148万元,增长了近3倍。同时,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呈持续上升的趋势。2006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11.18%,2010年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上升到17.03%;2010年的财政支出是2006年的3.11倍,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2.财政支出结构有所变化
财政支出按照政府职能或机构可分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国防支出、公共安全支出、科学技术支出、教育支出、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工商金融等支出等等项目。“十一五”期间泰州市分项目财政支出情况(见表2)。
从上页表2可知,教育事业费是财政支出中的较大项目,从其发展趋势来看,占泰州市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下降。行政管理费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也较大,近几年泰州市行政管理费支出规模呈较快上升的势头,行政管理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逐年上升。科学技术支出、文化体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和医疗卫生事业费支出,在“十一五”期间,其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总额比重逐年下降。
二、泰州市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1.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同期财政收入和GDP的增长速度
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不断攀升,这表明泰州市公共劳务提供的成本过高,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因为行政支出毕竟不能直接创造社会财富,在以财政手段集中分配和财政收入一定的情况,行政管理经费的超常增长不仅会挤压急需的地方公共事务支出项目,也会挤占地方的直接生产性支出,必然会影响公共事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2.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与提高公众整体素质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虽然泰州市财政支出中教育支出绝对额不断增加,但如果以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来衡量,教育的投入仍然相当低。全世界教育经费占GDP的平均比重为5.1%,发展中国家为4%,泰州市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只在1.7%左右。这种状况难以适应经济发展对公众素质提高的要求,也与泰州市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反映了泰州市对教育的支持和重视程度还有待提高。
3.科技支出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不相吻合
从绝对值来看,科技支出费用增加得较快,但从相对数来看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下降,从2006年的1.34%下降到2010年的1.26%。2010年科技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仅有2.13%,这与世界科技高速发展的趋势显然是不同步的。
4.社会保障投入与人民群众的社会保障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近年来,泰州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逐年增长,同时可以看出社会保障和就业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然很低,基本徘徊在5%左右,距国务院有关规定的15%~20%的目标相差较远,仅为2010年全国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0.2%的一半。而且支出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财政支出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不理想。
5.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增幅不大
“十一五”期间,泰州市加快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支出从2006年的38.389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21.407万元,增长3.16倍。到2010年,全市基本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组织、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合理分工的医疗服务体系,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功能完善、服务内容和行为规范。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率90%以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率99%以上。但从所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来看,从2006年的3.42%到2010年的3.48%,几乎没有增长。
6.环境保护支出总量不断攀升,但与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需求差异较大
2006年全市环保支出为10 101万元,2010年增长到58 598万元,增长5.8倍,环保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呈上升趋势。但由于环境财政支出纳入预算管理的时间不长,环境保护支出占GDP比重、占财政支出比重依然很低,还存在着环境污染治理支出不足,环保部门经费不足,环境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的财政支出,一定程度上还只是“问题”导向的应急投资。
三、泰州市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一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影响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泰州传统产业有化工产业、冶金及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以及建材产业。化工产业主要以石油加工产品为主,还尚未形成对石油衍生产品、精细化工产品和新型化工复合材料等新型化工产业新优势。冶金及金属制品产业,主要围绕汽车、船舶、家电等常用普通产品生产为主,深加工制品少,高精加工能力不强。纺织服装产业主要以家用纺织品和产业用纺织品为主,设计、制造、加工水平低,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特色品牌。食品加工业主要围绕国内中、低端需求来加工食品,在安全、营养、方便、功能食品加工上做得不够。建材产业以混凝土、功能性涂料等建筑材料生产为主,产品档次低,而且在布局上这些产业大多集中在老城区及里下河地区。近年来,政府虽然在加快泰州沿江经济开发以及医药城的建设,但其建设步伐缓慢,成效不突出,影响了泰州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二是大企业集团太少。大企业、大集团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地方财政支出增量优化的主要途径。截至2010年底,全市3.4万个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1 083家,实现销售收入4 685.1亿元,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或利税过亿元企业55家,年销售收入过50亿元企业12家,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企业4家,全市上市公司仅有7家。由于大企业、大集团太少,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导致财政支出总体规模偏小,结构优化难度较大。
2.地方财政收入不稳定
财政收入的不稳定或增长较慢,对财政支出结构的影响是直接的。近些年,泰州市财政收入增长较为缓慢,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产业失去发展的优势。泰州市传统产业由于集中在传统的化工产品加工、金属制品加工、纺织服装业加工、建材加工、食品加工及水产加工。绝大部分企业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经济附加值较低,盈利水平低,导致泰州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使增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受到限制;二是科学技术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太小。“十一五”期间,虽然泰州市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泰州市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要求相比明显滞后,主要表现在:企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学研合作机会少,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少,科技支撑地方经济的作用不明显。其根源是,科技创新环境不理想,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政府对科技投入不足,因此科技对泰州市地方经济建设的贡献较低。
3.财政支出管理水平低,监督流于形式
泰州市财政支出中行政管理费一直居高不下,压缩行政管理费开支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关键,造成行政管理不断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行政管理费支出预算编制不科学,其编制方法传承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方法,致使行政管理费年年增加,居高不下,同时各部门之间相互攀比;二是财政支出管理水平低,约束软化,表现在预算支出由各部门根据其本部门的业务或任务提出支出预算,预算审核部门难以逐一核查,造成预算编制软约束。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支出是否合理,也难以审核,造成预算执行过程中监督弱化,使其监督流于形式,其后果助长财政支出过程中的浪费,使财政支出资金使用效益低下,人为造成财政支出的结构失衡。
四、优化泰州市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
1.发展地方经济是优化泰州增量财政支出结构的前提
应根据泰州市的实际情况,着力构建泰州市“一城一区一园一带一块”的产业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扩大财政收入,为增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奠定经济基础。
一是要加快建设中国医药城。根据医药产业特点和专业化要求,加快构建具有医药产业特色的知识产权保护、创业融资服务、政策咨询服务、药品报批服务和资讯资源共享服务五大支撑体系。二是要加快建设出口加工区。提升利用外资水平,招引新兴出口加工新项目,鼓励外资企业来泰州设立加工产品研发中心、销售机构和地区总部;提高对外贸易水平。加快推进外贸转型升级,积极提升传统出口加工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经济附加值,扩大新兴产业产品出口,推动一般加工和贴牌加工,向自主设计转型。加快建设出口基地,积极培育出口品牌,努力打造一批出口产业集聚区。三是要加快特色产业园建设。打造一个产业链完整、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光伏、储能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三大产业集群。在“十二五”期间,将各个园区建设成各具特色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四是要加快沿江产业带建设。以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和港口物流建设为依托,沿江布局重型装备、船舶修造及配套、新医药、电力能源、粮油加工等以及相关物流商贸产业发展带。并以高港、泰兴和靖江三大临港板块为起点,沿交通和物流走廊,依托城镇向腹地延伸的三条发展轴。五是要加快里下河特色板块经济建设。将里下河地区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其向高新化、品牌化、特色化发展,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向研发设计和营销服务延伸,提高里下河地区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2.加大财政对基础建设的投入,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保障
加强泰州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贯彻“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完善功能、提高水平”的原则,通过建设,努力提高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具体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加强交通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畅通、安全高效的市域综合交通体系;二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水资源供给体系建设和防洪、排涝能力建设;三是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水平。为确保建设资金充足,财政应逐年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支出的比例。
3.提高财政对农业支出的比重,促进泰州现代农业建设
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主要是用于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泰州高技术农业,通过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从而实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工程和粮食高产创建工程;二是大力发展规模农业。不断提高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推进农业产品精深加工。根据泰州市的特点,重点培植发展绿色食品、蔬菜深加工、银杏深加工、特种水产品等系列农产品示范园区;三是发展农业机械产业。加强对配套农机具和智能化农机装备的研发,加快农业机械化建设的步伐。
4.加强对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控制和管理
行政管理费支出是地方政府开展日常事务工作的基本需要,是财政支出必须保证的部分。但泰州市行政管理费支出2010年占财政支出的7.24%,比重偏高。针对这一现状,应对其适度控制。具体来说,一是改变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预算编制方法,可实行零基预算,各部门根据本部门的工作和任务,详细列示行政管理支出的具体内容和项目,预算监控部门应根据各部门的任务及工作量严格审核、把关;二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应严格监督和控制,加强对费用支出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
5.优化社会教育支出结构
一是适当提高文化教育支出的比例。“十一五”期间,泰州市教育支出的比例从2006年的14.03%下降到2010年的12.19%,根据泰州市“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建设成省内教育强市,应适当加大教育投入,适当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根据泰州市的财政实力,教育支出的比例应占财政支出的15%左右较合适。二是在适当提高教育支出比例的前提下,按照公共财政的需要,改革、调整其支出结构,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泰州市的教育支出分为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如基础教育属于纯公共产品,地方高等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家政服务教育等属于私人产品。因此,按照公共财政理论,对于纯公共产品的基础教育事业应由政府来承担,私人产品教育支出由市场来解决。对于准公共产品,政府应采用补助的方式来解决。这样调动社会一切办学力量,来帮助办学单位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优化教育支出结构。
6.提高科技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
地方经济效益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支撑。目前,泰州市的科技发展后劲不足,尤其是地方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十二五”期间应提高政府的科技投入。构建企业为主体、金融为支撑、社会为补充、政府为引导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
7.逐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的投资,深入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加快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扩大失业保险的实施范围,使城镇各类企业职工都有失业保险,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此外,采取灵活多样的财政政策,建立就业扶持资金,促进就业。
8.优化医疗卫生支出的结构
要改变医疗卫生支出偏重于城镇、忽视农村的不合理结构。加大对农村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改善农民的就医环境。促进泰州市医疗卫生事业均衡、稳定的发展,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9.增强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意识
应适当提高环境保护支出的投入比例,加大对环保支出的用途进行检查和监督,评价环保支出的投资效率。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增强全民的环保意识,改善广大居民的生存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坚持生态优先、节约优先、支持“蓝天工程”建设,切实将环境保护作为公共财政支出重点,着力解决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特别是水污染、大气污染、生活污染等问题,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积极支持节能降耗生产模式,鼓励节约资源,增强资源环境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新文.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区:含义、模式与趋势――兼论城市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转变[J].东岳论丛,2002,(6).
[2] 罗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非掌舵[J].中国行政管理,2002,(10).
篇8
摘 要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的基础性和弱质性,实行财政支农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分析,发现其存在着支出总量不足、支出结构不合理以及支农运行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加大财政支农总量、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和改革财政支农体制等建议。
关键词 农业 财政支农 增长机制 对策研究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目前农业依然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投入不足、基础脆弱的状况并没有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弱质特征决定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必须从长远和战略高度,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建立并完善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即为“财政支农支出”,主要包括支援农村生产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各种补贴与补助等。本文通过对我国近年来财政支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建立并完善我国财政支农的对策建议。
一、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支农资金投入总量不足
虽然中国的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扩张了,但其相对规模却没有明显改善,与中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
首先,我国财政农业支出在财政支出中占份额逐年下降,从1978年的13.43%下降到2005年的7.22%,下降了6.2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财政支农支出的增长速度。与此同时每年也表现出较强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出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缺乏持续性。其次,我国农业财政支出占当年农业总产值水平为7%-10%,按照相同的口径,发达国家的支持水平约为30%-7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存在明显差距。在WTO规则允许的12中“绿箱”政策措施中,我国仅使用了6种(政府的一般服务支出、实务安全储备、国内食物援助、自然灾害救助、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发展援助)。“黄箱”支出也有较大提升空间。最后,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长速度,大多数年份里都低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速度,不能实现《农业法》规定的增长要求。
(二)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
1.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少,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增长过快
支援农业支出包括小型农田水利和水土保持补助费,支援农村合作生产组织资金,农村草场和畜禽保持补助费,农村林木和水产补助费等。农村各项事业费主要指农村各项事业单位人员机构经费和农业事业专项经费。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支出居高不下,增长速度明显;且该项事业费中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的部分比重偏高,目前基本维持70%左右,而用于支援农业生产支出比重很小。
2.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其中用于带有社会性的大型水利和生态建设比重较大,直接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收的中小型公益项目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小。
3.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比重小且增长缓慢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但目前我国科技投入不足且占农业财政投入比例逐年下降,约占农业总产值的0.49%(2005年),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升值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啊的水平。据测算,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只有48%,而发达国家在70%左右的水平。这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科技进步在农业生产中发的贡献率较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农业生产还有很大的潜力。
(三)财政支农资金运作机制存在缺陷
财政农业支出实行分块管理,部门分割严重,有限的资金不能形成合力。目前政府对农业的投入渠道较多,农业财政支出分部门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不同渠道的投资在使用方向、实施范围、建设内容、项目安排等方面有相当程度的重复和交叉,但由于分属不同部门管理,因而不同程度地存在条块分割、相互之间协调不够、重复投入等问题。这种体制造成了政府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多头管理,力量分散,不利于统一监督、管理和协调,不能形成合力。
二、完善财政支农支出的政策建议
(一)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
解决农业发展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考虑到目前中国财力规模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进行大规模的财政支农,但我国财政支农力度至少要符合中国《农业法》规定的“国家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高于经常收入的增长幅度、从预算外筹集资金建立农业发展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等专项基金”。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使用,要重点向‘三农’倾斜”的政策,促进各级财政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
(二)优化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结构
1.精简农业行政机构,减少农业事业费支出
精简农林水利气象部门的行政机构,降低农业部门事业费支出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所的比重。目前,我国农林水利气象等各部门的事业费支出过多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各农业部门了人员和机构的膨胀,许多部门出现人员编制严重超标,机构重复。各地政府应建立控制人员增长的约束机制,各部门不得违反人员和机构数量的有关规定。对于已有的超标人员,各地政府应做好分流工作。
2.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
我国城乡二元体制,加上近年来对农业基础设施支持力度不够,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相对于农业发展来说依然薄弱。要实现农业的发展,就要加大支农资金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中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民的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政府进行财政支农时应重点保障,特别是要重点支持与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领域,如节水灌溉、草场围栏、农村水电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
3.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把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增加对农业科技三项的投入,提高其在财政农业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加速农业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创新、转化和推广应用,支持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直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以提高农业竞争力。政府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的重点应是:(1)对各种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走产研、农科教结合的路子,鼓励产业化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民营企业以多种形式联合进行农业科技开发。(2)对承担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支持。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环节。兴办和补助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加大对农民的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
(三)提高财政支农资金运作机制的效率
改革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立一个适应市场经济和政府公共支出的、“统一、效能、协调”的管理体制。应对现有农业项目、资金进行整合,相对集中。对于目前按不同渠道管理的农业投入,尤其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投入,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统一安排,防止项目重复投资和投资过于分散,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能够归并的支出事项建议有一个职能部门统一负责。对个分管部门的职能和分工加以明确,以确保农业财政资金的有效配置。
参考文献:
[1]王胜.财政支农的文献综述及引申.改革.2009(1).
[2]叶翠青.国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财政研究.2008(4).
篇9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支出结构 发展变化 问题 对策
1 改革开放以来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发展变化
理论与实践表明,财政支出结构调整与一国的经济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在国家经济建设的初期阶段,政府财政支出重点倾向于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当经济发展进入规模化、正规化以后,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将会进行调整,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减少,改善民生的公共事业支出比重上升。当经济发展比较成熟,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时期,国家财政收入比较富裕,公共财政分配能力增强,除了正常的行政管理经费支出外,如教育、卫生、社保、环保等社会公共性支出所占比重将大幅度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公共财政支出按期性质进行了分类: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社会文教费、经济建设费和其它费用。随着我国经济快速的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的强盛,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的各项公共财政支出费用也在增加,其中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增长最快的经费支出为行政管理费,从1978年的52.90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571.05亿元,增长了近74倍。卫生教育文化支出经费由由1978年的146.96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10846.20亿元,增长了73.8倍,成为第一大财政支出项目。经济建设经费和国防经费支出在三十年中逐年减少,从1978年64.1%降至2006年的26.6%,国防费则由1978年的15%下降到2006年的7.4%。从以上数据来看,社会管理经费、社会文教费逐年呈上升趋势,而国防费和经济建设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也符合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2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虽然改革开放三十年的经济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建设财政经费支出比重逐年下降,但是依然在所有项目的财政支出中占有很大的比重,2006年所占各项支出比重的26.6%,位居第二,而西方国家的支出维持在10%左右。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体制处于转轨时期,需要用公共财政政策来刺激社会投资,公共财政政策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刺激着经济的增长。我国的经济建设支出不合理,对竞争性经营领域参与过多也会导致建设经费支出比重偏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国有企业的财政支出,弥补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错位而效益低下带来的经营损失;二是用来弥补为社会提供准公共产品或者具有垄断性质的部门企业在产品销售中的低价所带来的损失,如交通运输、农业援助、能源物资、邮电通讯、等,由于政府在经济建设领域的财政投入过多,使财政在其他领域的投入比重较少,出现了政府社会管理的缺位现象,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2.2 社会文教支出增长缓慢,社会公共事业投入不足
社会文教支出与一个国家民众的素质和文明程度以及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各国政府都尽可能的加大这部分支出。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社会文教经费的支出,但是由于经济的因素,这方面的支出增长缓慢,与行政管理支出相比,增长速度明显落后。社会文教经费的支出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科教卫文事业的发展,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值一直很低,不利于科教卫生的改善与发展,2006年在经费数额上虽然有所增加,但是所占的比重是历年最低的,仅仅为2.27%,没有达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4%的目标,更是与世界教育支出的平均水平7%相差甚远。同时教育经费的投入分配也不合理,教育经费的绝大部分流向高校教育,基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2.3 行政管理费增长过快,加重了财政负担
行政管理经费是政府实施社会管理时所支出的一笔费用,这部分经费由财政支付。但是这一部分支出有一定的幅度范围,从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可以看出,行政管理经费的财政支出一般控制在10%左右,但是我国的行政管理财政支出远远高。在国家财政收入总量增幅不大的情况下,行政管理经费支出所占比例过高,增长过快,势必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很难保证正常的公共财政支出,也影响着政府职能的履行。从经济学角度来讲,财政分配是政府履行各项行政职能而提供的财力保障,但是政府部门属于社会管理部门,并非生产部门,所以,政府的财政收入总量有限,在财政支出方面必须严格控制支出总量。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不能完全适应当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机构臃肿,部门林立,职能混乱,财政支出经费过于庞大,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不利于加快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政府必须加大力度对职能部门进行改革,砍掉不必要的行政部门,消除行政管理经费过快增长。
2.4 国防费比重偏低,影响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与世界其它国家相比,我国国防经费支出总额不管在数量上还是比例上都明显的偏低,低于平均水平。2005年,我国国防经费支出仅仅是美国总量的6.19%,英国的53%、日本的67.8%,法国的71.45%,从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上来看,国防经费所占比例逐年下降,由1978年的14.96%降至2006年的7.4%。美国的国防经费支出一直占据美国财政支出的20%左右,法国占据11%,中国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国防经费应该根据人口的比例有所上升,但是实际国防经费支出不到美国的1/200。国防经费的过低影响着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还回进一步影响中国的国际地位和综合实力。
3 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对策建议
3.1 调整经济建设支出,实现财政职能的“归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经济建设功能必须进行大幅度的调整。政府缩小经济建设方面的财政支出,对国有企业进行改制,减少具有竞争性和生产性质的领域的支出,加大关乎国计民生的公益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和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项目投资。实现财政职能社会管理的效应。具体来说,国家应该加大道路、水利、电力、市政工程和科教卫生方面的投资,
提高对农业和贫困的支出力度,支持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草)工程等。减少财政在企业生产性方面的投资,重点扶持企业生产技术的改造,产品的研发等项目,对于一些带有营利性质的事业单位应当减少或者取消经费支出,通过商业运作来解决。
3.2 强化社会文教支出,支持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政府大力倡导科教兴国战略,科教经费投入要与财政收入保持一致,把科教经费支出作为各项经费支出中的重点项目。目前,我国总体的财政收入还不能完全保证各项事业经费的正常拨付。因此,首先要保证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和文化领域的建设投入经费;其次要加大医疗卫生方面的投资,特别保证一些重大疾病的诊治和药物的研发所需经费;再次要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的支出,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的结构比例,完善养老保障、失业保障、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经费的合理配置。
3.3 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控制行政经费的过快增长
深化行政改革、精简机构人员、压缩行政经费,这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行政管理费过快增长的治本之策.要建立有效的政府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这不仅包括公务人员的公开考试录用制度,而且要逐步推行机关干部的辞退制度,改变行政机关人员只进不出的现象。要继续严格控制政府机构的公共经费,改革会议制度、公共用车制度和招待制度,减少会议费、车辆购置维护费和接待费支出,努力降低政府行政成本。加强行政经费支出管理,提高行政经费管理效率,这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控制行政管理费过快增长的重要保障。在财政内部全面实行“下管一级”的管理办法,也就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行政经费总量限额、行政人员编制及人均行政支出综合定额提出控制指标,进行动态考核,辅之以一定的奖罚措施,使行政费支出保持一个合理的水平,实现行政费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4 增加国防资金投入,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
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要深刻认识世界军事发展新趋势和中国发展新要求,遵循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在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财政对国防的投入,不断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安全.特别是在我国国防费占GDP比重2006年仅为7.4%的情况下,尤其要增加国防费用,以适应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秦伟.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分析及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2(9):45-46.
[2]李永友.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演进及其效率[J].经济学(季刊),2009(10):55-57.
篇10
关键词:“三农”问题;城乡差距;财政支农政策
Abstract:Financialsupportforagriculturepolicyhasbecometheimportantmeasureofalleviatingruralissuesconcerning“agriculture,countrysideandfarmers”.However,urban-ruralincomegap,consumptiongap,thegapbetweenpropertyandthegapbetweenpublicserviceareveryprominent.Thereasonsincludemarketandsystemtwoaspects.
Keywords:ruralissuesconcerning“agriculture,countrysideandfarmers”;the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financialsupportforagriculturepolicy
国家实施财政支农、惠农政策以来,我国“三农”问题加重、升级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明显减缓,但“三农”问题的运行趋势还没有根本扭转,“三农”问题仍很突出。本文拟从国家实施的财政支农政策入手,对“三农”问题现状与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与财产比较
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较快,每年均超过6%,但城乡收入差距并没有缩小,且绝对差距数越来越大,处于高位徘徊状态。收入决定消费,城乡收入差距大且高位运行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大的现状也没有根本转变。依据国家统计局2006年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落后城镇居民生活几乎一个等级,而且这种差距仍看不出有缩小的趋势。目前,对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情况尚无准确统计,但从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来看,城乡之间的差距相当大,财产差距扩大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城市收入的差距问题。近年来,在中央一系列强有力政策措施的促进下,农村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以往的欠账太多,农村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低、农民缺医少药等问题仍比较突出。目前,约2.8亿农民的饮水不安全,1亿多农户急需解决烧饭、取暖的燃料问题。2005年,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7.7年,5.04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13.68%,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34.1%,不识字及识字很少的还占6.87%。2006年,我国平均每千人有病床2.34张,但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每千人有病床3.67张,农村只有0.76张;城市每张病床平均拥有8.8万元的医疗设备,农村仅有1.1万元。城乡文化事业方面的差距则更为明显。
上述几个方面的差距状态集中到一点,便是城乡差距、城乡居民生存权、甚至发展权的差距仍然很大,处在高位徘徊状态。
二、原因分析:财政支农角度的透视
毫无疑问题,十六大以来的财政支农政策是缓解“三农”问题的重要政策保障。但是,当前的财政支农政策与“三农”解决问题的实际需求相差甚远,政策的实施所产生的积极效应还不能完会消化二元体制(制度)及其市场等因素对“三农”的侵蚀。
1.财政支农规模偏小。国际经验表明,财政支农政策对促进农业增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构成农业投入的主要来源,而且对一些公共农业基础建设来说,甚至是唯一的来源。十六大以来,财政支农力度与以前相比,力度明显加大,但是财政支农规模偏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我国这样一个农民收入不高、私人农业投资有限的发展中国家,目前的财政支农规模是不足以担当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重任。
2.财政支农结构偏差降低了支农资金效率。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的发展、特别对未来农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尽管十六大以来,我国加大了对农业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平均每年增长16.45%,但是农业固定资产的年增长率波动较大,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较低,这与我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另外,“直补”是财政支农政策的最重要工具之一,我国当前“直补”所占财政支农资金的比重很低,“直补”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并不显著。不仅如此,由于当前财政支农政策的运行、管理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大量支农资金、特别是间接补贴资金容易漏损,使支农资金难以起到支持农业、农民的作用。
3.财政支农的监管制度不健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纪检监察制度,有关部门也围绕工作需要制定出台相关监管措施,如财政部制定实施了《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管理规则》、农业部实施了《农业部财政项目支出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为规范支农惠农政策监管有章可依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在具体政策层面上,对政策实施全程监管的制度不配套,尤其是对支农资金的监管,表现在立项拨付环节上,难以有效地监督计划或负责资金安排分配的权利部门,严格按照规定的投资方向、重点和内容进行立项和分配拨付资金。在支农资金使用环节,难以及时发现擅自改变项目计划和未按上级批准的要求执行,甚至挤占挪用、串用、虚列支农资金、套取骗取财政支农资金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在支农资金管理环节,由于支农资金因立项不准、可行性研究不充分、设计不合理、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损失浪费、效益低下,甚至损害农民利益等问题和进行有效责任追究。缺乏健全监督制度的政策执行,难以保证政策的全面高效落实。据报道,国家审计署在对8省(区)2004年至2006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审计中,查出虚报冒领挪用滞留等违规问题资金1.3亿元等事例,可以说政策执行不够公开、透明是重要的诱因。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加大支农惠农力度。目前,我国支农资金从绝对数上讲提高很快,但支农资金的比重仅占国家财政收入的8%左右,占农业GDP的10%左右。因此,在加大中央财政支农力度的同时,应建立地方各级财政增加支农投入的机制。随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不断加大,地方“吃饭”问题得到基本解决以后,地方财政应有空间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所以,要在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的基础上,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支农责任,共同增加农业投入,逐步形成以中央为主体、地方为重要补充的中央与地方共同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2.优化支农惠农结构。当前,有限的支农惠农资金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其原因,与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安排存在一些问题有关,使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尽合理。首先,“直补”资金比例偏低,这对农民增收的贡献不大。其次,支农资金分配上应突出支持粮食生产。如进一步加大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测土配方施肥的投入规模。应支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支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做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不盲目照搬,不大拆大建。根据现有的经济实力,集中力量重点支持农村道路、农村能源(沼气)和农村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3.进一步规范支农资金监督机制,加强支农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一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健全现有财政支农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完善各项资金的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依法理财。二是要加强支农资金的日常管理工作,通过开展经常性自查、重点检查等活动,及时发现资金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认真加以整改。三是要自觉接受审计、监察、纪检等部门的审计、监督,对核实的问题及时加以纠正,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同时,要强化外部监督,积极引入社会监督机制,增加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农民监督意识,积极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作用,实行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定期向群众公布收支情况。四是要加强队伍建设。随着政府支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强化,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和监督的任务越来越重,要求也越来越高。改变目前大多数县从事财政支农管理的力量比较薄弱局面,加强基层农财队伍建设,适当充实力量。同时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政策能力和工作水平,使财政支农管理工作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牛若峰,李成贵,郑有贵.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展望[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傅红春等著.中美主要经济指标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夏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城乡差距[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4]李善伟,陈潇,周静静.新农村建设现状与出路[J].现代农业,2007(7).
[5]李焕章,钱忠好.财政支农政策与中国农业增长:因果与结构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8).
[6]李慧.时刻把农民收在心上十六大以来支农惠农政策扫描[N].光明日报.
- 上一篇:道路交通安全规章制度
- 下一篇:农学专业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