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式学校的管理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封闭式学校的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封闭式学校的管理

篇1

【关键词】学校封闭式管理;利弊;因素

学校封闭式管理是一种崭新的学校管理思想,是根据中小学生发展特点,针对这一学生群体自控能力差、不具备足够的分辨能力的特性,由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中,把封闭式与军事化、半军事化、准军事化等词连起来使用,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的一种精神“特区”,以免受外界不良风气、思想的侵蚀,以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来说,学校封闭式管理学校封闭式管理或军事化(半军事化、准军事化)管理,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学校封闭式管理是指学校模仿军队的封闭式的管理模式,通过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学校的一种方式。

一、学校封闭式管理产生的原因

学校封闭式管理是学校的一种看似为学生着想的却又霸道的管理方式,企图以这种管理模式来解决学生社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非理性的管理模式,教育界对学校这种管理模式赞恶参半,其形成原因有以下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首先,近期中国社会矛盾交织,多元化文化进程加快使各种思潮泛滥,使学生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取一些对学生不利的有害信息,对学生思想造成片面看法和过激行为方式,从而影响学业。其次,社会治安好坏状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现今仍然有一大批无业游民到处晃荡,给学生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产生不安全因素。在家长和学校的提供导向上,学校由开初的半封闭渐进发展成全封闭的管理。

(二)家庭因素

首先,在社会化竞争越来越尖锐下,消费逐渐升高,而作为生存的本源“工资”却无上升。工资作为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导致家长致力于上班工作,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而学校的封闭式管理出现似乎是解决了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的最简单、最快捷的难题。其次,某些家长始终觉得学校封闭管理队学生是极大地好处,认识到学校封闭管理的有利方面,觉得封闭管理能促使促使学生全面发展,而忽视孩子也是需要自由空间。这也为学校实行封闭管理提供条件。

(三)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学生心智在幼稚向成熟期过渡时期,看法大多是固抒己见,对家长看法不赞同、不理解,对认识具有片面性和表面性特征,致使和家长“唱反调”。学校封闭管理模式的出现,使学生有了“远离”家长的条件。其次,在幼稚向成熟期过渡时期,团体对学生行为有较大影响,导致学生逐渐疏远父母订立的行为规范而接受伙伴的行为方式、其特征表现为猎奇心强、喜欢标新立异等。

二、学校封闭式管理的优点

(一)“封闭式”管理能够控制社会不良因素对学校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思想、行为都在对学生潜移默化,从而影响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处世观。学校封闭式管理能够对这种不良影响进行消除,使学生行为几种在学校范围内,对学生的安全必定的起到保护作用,使学生与社会不谅接触减少。从这点看,学校封闭式管理也未必是“坏事”。

(二)学校“封闭式管理”可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和谐社会”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主题,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髓表现,是顺应时代、人民的需要。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是教育界及每一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学校“封闭式管理”可以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三)学校“封闭式管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

虽然国家教育局提倡学校学生八小时学习时间,但由于未来社会激烈竞争剧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时间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是学校和家长共同期望的。

(四)学校“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当今中学生在家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生活的不占少数,自理能力极其低下,再加上优越的环境,富裕的家庭,生活不能自理者比比皆是。但是,学校封闭式管理可以为培养学生自主个性,提高学生自理能力,创造了有利时机和轻松氛围。使学生在校生活一切都靠自己,让他们不得不自己的问题自己去思考、解决,久而久之,娇生惯养的习气逐渐被克服,自主性格慢慢会树立,自理能力也会渐渐提升。

(五)学校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团结的优良作风,形成团队意识。

现在的中学生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存在的娇气、霸气,慢慢形成自负、自私、孤僻等不良性格,在学习与活动中不合作、不团结。而学校封闭式管理会慢慢克服家庭教育中的不足,对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态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使学生集体观念增强,意识到自己是集体大家庭中一员,时间一长,在加正确引导,团结合作作风必然形成,综合素质必然提高。

三、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弊端

(一)限制了学生的思想自由

从学生成长角度看,学生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它需要三者共同承担。对学生来说,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性质一样,只是生活场所之一。而这一场所只有与其他场所保持密切联系,实现互补,才能保障学生生活的完整和人格的健全。从学校角度看,校园是提供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它是学生展示才华和塑造自我的基地。封闭式的学校必须严守一大堆学习和生活制度往往与严厉的惩治直接挂钩。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只能重复着“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在宿舍—食堂—教室来回旋转。学生在这个严格的管理制度下学习和生活,就会逐渐丧失主动求知的欲望,禁锢其思想自由。

(二)加强了学校管理者负担

封闭式管理使学生吃住在校,加大了管理者负担。管理者不得不对学生的住、行、言词等方面进行规范,加大了学校管理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相对而言,非开放式管理则相对减少管理者的管理难度。

(三)减少了学生与家庭联系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部分学生是由家庭因素导致学习下降,有些家长只顾打工挣钱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成绩、在校表现不闻不问,使学生对父母产生反抗心理。由于学生思想存在感性认识,对父母做法虽然短时间不满,但长时间就使得学生思念父母,导致心理抑郁,自然也就对其它事物不感兴趣。

(四)走出校园后与现实社会环境不适应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之曾指出:“不运用社会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而强行割裂学校和社会的联系是违反客观规律的。封闭管理使学生如生长在温室的花草,在温室里长得枝繁叶盛,但一拿到室外,便很快枯萎。学生在学校接触的大多都是一些正面的东西,走出校门以后,环境一变,由于不适应社会环境,一些学生为此不知所措,容易被腐朽思想影响,走上了违法犯罪或者上当受骗。

五、对封闭式管理看法

学校的“封闭式”管理不是把学生放开不管,也不是要放弃对学生的教育,而是要研究新的教育方式,更加充分地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学校教育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对社会上的各种现象给予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复杂的环境中,在各种思想行为的碰撞中,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矫正不良思想和行为,增长能力,使之适应于未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韦忠茂-浅析学校封闭式管理的利弊[J]-《广西教育》-2009(04)

[2]宁家瑶-封闭式管理浅析-《中外教学研究》-2008(03)

篇2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封闭式管理开始风行于中小学,最早生发于教育落后地区的县城中学及乡镇中学(主要是初中和高中阶段)以及一些新兴的“私立学校”或者说“贵族学校”;随后,一些中专、高职高专院校也开始推行这一校园管理方式。如今,我们走遍大江南北,很难找到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中学乃至小学。尤其近些年来,为了强化校园安全,不少学校的围墙越加越高,学生只要一进校门,至少一个星期就不准出去,吃喝拉撒睡都只能在校内。

那么,封闭式管理到底值不值得推行?到底有何利弊呢?

一、学校为何热衷封闭式管理

推行封闭式管理的理由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有利于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现在社会上的各种诱惑和不安全因素很多,而家长普遍有一一种把学生送到学校后学校就应当对学生的安全全面负责的看法,一旦出了学生安全事故,学校不仅经济上蒙受损失,社会声誉更会大受影响,所以各个学校对在校学生的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视。在校内可以通过加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而一旦出校门,学校就无法控制了。为了防止学生受到校外不安全因素的危害,最好的方式就是采取封闭式管理,不让学生接触校外危险因素。

2 有利于学生保持纯净的学习心态

封闭式管理之所以得到很多学校的青睐,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减少社会不良诱惑因素的影响,防止外来干扰,让学生安心学习。青少年学生毕竟不很成熟,自控力很差,学校外边的录像室、网吧、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以及复杂的社会动态对学生们都充满着诱惑和冲击,处理不好学生很容易沉溺校外玩乐或受到干扰,以致荒废学业。而封闭式管理却可以很大程度上屏蔽这些诱惑,隔绝干扰,让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

3 有利于保证充裕的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成绩和升学率

许多学校和老师都认为,封闭式管理能够保证学生作业和学习时间,如将原本耗在上学、放学途中以及闲呆在家里的零散时间,变成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的整块时间。有学校统计,实行封闭式管理后,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增加3小时以上,而且学校的升学率也会显著上升。

4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纪律观念和规则意识

封闭式管理对学生的起床、睡觉、吃饭、学习等一切在校的活动都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学生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活动,科学地规划生活,可以逐步形成严谨的学习作风和雷厉风行的生活作风,能够养成严明的纪律观念和规则意识。

5 可以锻炼自我管理,健全学生人格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许多学生总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都由大人张罗打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固执、没有责任感等缺陷。如果实行寄宿制、全封闭的军事化管理,按照统一要求生活作息,就有效地铲除了“催生小皇帝的土壤”;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自主管理衣食住行,自主安排学习生活,自主处理人际关系,自主安排消费理财等方面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开展集体跑操、集体午休、集体宣誓、轮流劳动、轮流检查等纪律严明的组织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和团队精神,形成友好融洽、相互关爱的氛围,在不知不觉中逐步校正心理缺陷,培养责任感,形成健全人格。

6 有利于学校搞好创收工作

无论是在中小学还是在中专或高职专科院校,校内都有商店、食堂等服务于学生衣食住行的机构,而这些机构一般是采取招标承包经营方式。学校为了增加自筹经费,只能提高承包金额。为了提高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一般都是通过封闭式管理使全体学生只能在校内就餐购物,甚至导致商店物品和食堂饭菜质次价贵。学校只能对经营者的不良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的地方政府长期只给学校70%的教师工资,工资不足部分以及其它一切奖金福利都必须由学校自筹,这就更加推动学校借封闭式管理搞创收之实。

7 学生家长的强烈要求

据报道,某校前年招生时,就有“封闭式、军事化管理”的承诺,去年改为“半封闭式、准军事化管理”,学生家长不答应,认为管理“缩水”。现在许多家长都希望学校严格管理学生,越是管得紧家长越满意。笔者在招中专生过程中发现,有的家长在给学生报名之前专门到学校考察,说是学校没有围墙,就断定这个学校学生管理肯定不行,于是拒绝到这个学校就读。为了顺应家长的意愿,许多学校在招生宣传中就把“封闭式、军事化管理”作为学校吸引生源的主要措施之一。

二、学校封闭式管理的问题

封闭式管理以明显的急功近利似的效益获得了越来越多学校的认可,但是一直以来就有很多反对意见。封闭式管理的弊端综合起来大致如下。

1 脱离社会生活实践

我们的教育目的是要将学生培养成热爱生活,能够适应变化多端的社会生活的主体,把学生培养成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学生离开校园必须能够独立地生存发展。陆游曾经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封闭式学校,学生三点一线的生活脱离了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偏离了“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学校教育只有和社会生活加强沟通,才能让学生所学不至于脱离社会实际。但封闭式管理却限制了学生的活动自由和活动空间,一周、两周甚至一月不出校门,而且校内设备简陋,面积狭窄,让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培养出了大批高分低能、高分体弱、高分缺德的书呆子人才,培养出了一大批有知识没文化、有学历没学力的人才,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同时,封闭式教育推行的加班加点、时间加汗水的教育方式,纯粹是为了追求升学率,严重摧残学生的身心,严重背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数十年前就提出乡村学校的教师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强调要解放小孩子的大脑、双手、嘴、空间、时间,只有做到这“六个解放”才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封闭式管理与这“六个解放”是格格不入的。

教育学和心理学告诉我们,影响学生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传、环境、教育和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四者缺一不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要让学生适应社会就必须如陶行知所说的解放儿童的空间和时间,把学

生放入广阔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去接受大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洗礼和熏陶,而绝不能因为社会上有一些不良的因素就因噎废食,杜绝学生与外界的广泛接触。光靠封闭的学校环境是绝对不能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陶行知创办“山海工学团”等各种教育机构,坚决把“教学做合一”的理念贯彻到底,并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的精辟主张,培养了一大批有知识、有能力、适应社会的人才,我们应该从陶行知先生的这些理念中吸取营养,改进我们的学校教育,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让社会与学校融合。

2 违背管理目的和管理规律

学校管理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有严格“自律”本领的人,要通过人本管理让学生在充满人性与温情的教育环境中达到“自律”,通过管理引导人、鼓舞人、成就人。这种“自律”的产生只能通过引导,而绝不能通过强制、控制。封闭的军事化的严管貌似增强了纪律观念和规范意识,实际上学生的个性已经泯灭。学校要创造充满激励、尊重、民主、和谐的管理环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先进管理理念的影响。封闭式管理以不相信学生的潜能,忽视学生的真实感受,纯粹用成人和社会的需求作为制定管理措施的依据,注重管、卡、压等强制手段,忽视引导、激励、尊重、关怀等人性化手段,以致学校、家长、社会认为非常有效的封闭式管理在学生中却是怨声载道。也有部分学生对封闭式管理已经习以为常,这些学生虽然有可能考出好成绩,但个性和创造活力却已经被这种管理方式磨灭了。学校管理要创造出适合生命自由生长发展的空间,摆脱单纯的控制理念。

3 封闭式管理并不能真正带来学生一生的平安

全封闭管理管得了学生一周、一月的安全,甚至管得了学生三年的安全,但管不了双休日、寒暑假的安全,更管不了学生一生的安全。要保护学生一生的安全,根本之法还是要教育学生自保的常识,给学生更多的、切实有效的安全教育远比封闭管理有效。过度保护往往导致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严重弱化,封闭管理的学生就像关久了的笼中鸟,一旦离开鸟笼,生存危机就难以独自应付。要让鸟儿能够翱翔蓝天,就必须让鸟儿在真实的天空学习飞翔,而不是在狭小的鸟笼中锻炼,应该让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危险,学习安全常识。

4 一些学校强制学生在校内消费违背了育人原则

学校不仅是传递文化知识的场所,更是传播文明理念、播撒高尚道德种子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地方。学校利用自己的强势地位要求学生必须在校内的商店和食堂消费,这种行为是极其不妥当的,限制了学生的交易自由。学校的商店和食堂如果出售质次价高的商品,还会产生欺诈胁迫得利的恶性教唆作用,严重败坏学校的声誉,给学生树立起了极其恶劣的不道德榜样。学校的这种逐利行为如何不招致学生及其家长的反感?学校又如何能够培养出具有高尚精神的学生?

5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

洛克(John Locke)说过,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管辖权不仅是暂时的,而且是有限的,它的临界点在于选择权。就是说,受教育者应该拥有在尊重自身理性的基础上自由地选择何时受教育、受什么样的教育、以何种方式受教育的权利;如果受教育者没有这种选择的自由,那么,教育就等同于奴役。我们的教育应该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过渡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选择权利。学校乃教育的场所,我们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引导他们打好终身发展的基础,让他们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学会学习,教会他们如何使用选择权。而封闭式管理则是一旦学生进入学校,学校就拥有了役使学生的权利,强迫学生超时学习,以考高分的美好前景诱导学生超负荷学习。封闭式管理正在用天使的声音,诱惑着一所又一所正在四处寻觅高分魔术的学校,诱惑着一群又一群正在望子成龙的焦虑中苦苦煎熬的家长,诱惑着我们这个早就习惯于把教育当作铸塑业的社会;全封闭,一个以噬啮人类天性为主要生存方式的魔鬼,正在以甘露似的,捕捉并嚼食着一个又一个生来就性情俱足的孩子的天真和烂漫。

篇3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组织和管理;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8-0699-0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chool Management/CHANG Guo-sheng*, LI Yong-zhan, ZHAO Shan-ming. * No.9 People's Hospital of Zhengzhou, Zhengzhou(4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ituation of the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 among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and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school management type on the incidence of the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MethodsEight hundred and fifty students were sampled from six senior middle schools by cluster sampling. They were tested by IAD Scale and a self-designed inventor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IAD was 6.1%, and i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ender, grade and original location, but it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AD and school nature or school management type. The results of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linear regression indicated that school management type had the greatest predictability to the variation of the IAD. ConclusionIAD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related with school management type, and close management can be a valid way to IAD prevention.

【Key words】 Internet;Behavior,addictive;Organization and administration;Students

如今,大学生网络成瘾(IAD)现象日趋突现, 越来越多的中学生也开始加入到上网大军之中[1],成为另一个网络成瘾的高危群体[2]。因沉迷网络所致的学习成绩下降和心理、行为异常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3-5]。中学生身心发展不平衡,容易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6],加之好奇心强、自制力弱、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形成,面对包罗万象的网络虚拟世界,网络成瘾的危险性更大[7]。笔者以郑州市高中生为被试,调查其网络成瘾状况,并分析学校管理类型与网络成瘾的关系,以期为干预网络成瘾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郑州市重点、普通、职业中学各2所,按年级随机抽取高一至高三年级共18个教学班的学生850人为调查对象,获有效答卷806份,有效应答率为94.82%。被试中一年级262人,二年级261人,三年级283人;男生457人,女生349人;重点中学学生310人,普通中学学生277人,职业中学学生219人。年龄14~19岁,平均年龄(16.12±1.25)岁。

1.2 方法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和自编的网络使用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测试。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又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是1996年由美国心理学家K.S.Young参照《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关于赌博成瘾的标准编制而成[8]。问卷由8个问题组成,得5分及5分以上即可判定为网络成瘾(IAD)。自编网络使用调查问卷系参考已有的网络成瘾研究所用的调查问卷,并结合本研究的目的编制的,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年级、学校性质、学校管理类型、生源等内容。上述2套问卷由课题组成员统一发给被试,进行不记名集体测试。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得分情况及网络成瘾率 在806名被试中,得分大于或等于5分的IAD者有49名,非IAD者有757名,网络成瘾率为6.1%。

2.2 不同人口社会统计学特征高中生网络成瘾率比较 由表1可知,只有职业高中学生网络成瘾人数显著大于期望值(P=0.014)。开放式管理的学校学生与封闭式管理的学校网络成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网络成瘾与各统计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网络成瘾与性别、年级、生源均无显著性相关,而与学校性质和学校管理类型的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值分别为0.106和0.089)。

2.4 网络成瘾倾向与各统计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网络成瘾总分为因变量,以性别、年级、生源、学校性质、学校管理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网络成瘾总分和学校管理类型、生源有线性回归关系;学校管理类型首先进入回归模型,其次进入的是生源。模型的回归方程为y=-0.685+0.906x1+0.377x2,其中x1为学校管理类型,x2为生源。见表2。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郑州市高中生网络成瘾率为6.1%,低于已有研究的结果[9-10]。可能是由于各研究所采用的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不同所致,也可能与各研究所调查的样本范围及研究的时间不同有关。

男、女生网络成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不一致[9-10]。可能是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女生上网人数也与日俱增,使更多的女生网络成瘾。

结果还显示,职业高中的网络成瘾率显著高于重点与普通高中,开放式管理的学校网络成瘾率显著高于封闭式管理的学校。说明学校性质与学校管理类型应该与网络成瘾有关。相关性分析也提示,学校性质和学校管理类型与网络成瘾呈显著正相关。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校管理类型对网络成瘾倾向的影响在各变量中最大。提示在干预高中生网络成瘾方面,学校实行封闭式教学管理可能是一项有效的措施。当然,人格、生理、家庭教养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都可能是网络成瘾的预测变量,但单从可操作性来考虑网络成瘾的干预措施,实施封闭式学校管理应该说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

4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06.

[2] 李煜光.中学生网络成瘾和学校教育: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现象分析.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21(4):3-12.

[3] 张晓阳,席震芳,严红妹.城市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其网络行为的相关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4,10,25(5):607-608.

[4] 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5 ,26(2):153-155.

[5] 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1-54.

[6] 王宇中.医学心理学.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3:237.

[7] 龚银清,杨容,张斌.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治疗方法与技术.中国学校卫生,2005 ,26 (5):408-409.

[8] YOUNG KS.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sorder.Cyber-psychol behavi,1998,1(3):237-244.

[9] 黄少南,胡武昌,周先华,等.九江市城区中学生网络成瘾状况调查.山东精神医学,2005,18 (1):35-37.

[10]廉鹏,户桂铃,张向辉.中学生网络成瘾症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社区医学杂志,2004,2 (4 ):1-2.

篇4

中学封闭式管理纵有众多的优势,可还是存在一些弊端,而弊端的出现,就会造成学生问题的出现。

接下来笔者从封闭式高中学校的学情分析入手,谈谈学生的问题情况。

1.生活心理方面

(1)没有自主能力的学生很难适应。在封闭式的学校里,学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统一规范的学校食堂。在这里每个学生都要学会照顾自己,而在家里大部分的学生都是家人的手中宝,吃穿都是大人准备好,所以反差太大的生活习惯,让一些依赖家人较强的学生直接不适应。

(2)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当代的中学生当中,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可能出现过于自我,在班集体中被一些同学排挤在外。这就造成一些同学在封闭式学校里呆的不开心,找不到家的温暖,也找不到生活的乐趣。

(3)高中生的逆反心理。高一正是很多学生心理成长期,而引导不当就会导致叛逆。在课上,就会出现学生不配合的情况。还有一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也在这个时候,养成一些不良的习惯,如抽烟、谈恋爱、打架、偷东西等等。虽然学校勒令禁止,可是没有从学生的心底去改变这个认识,是很难让学生改掉的。

2.学习方面

(1)学习缺乏有效方法。很多学生之所以被送到私立封闭式学校,有可能就是因为爸妈所谓的“管不住”或者学习自觉性差。所以当学生刚刚进入封闭式学校时,思想上想学习,却缺少方法。比如不知道该如何开始努力,如何寻找到每个科目的学习方法等等。

(2)毅力不够,不能坚持。有一部分的学生,抱着满腔热血从各位老师处寻找到了一些学习方法,可自己却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没有办法坚持学习。

(3)自控能力差。在学习的过程中,自控能力也较差,没有办法控制自己不去玩耍,不去和别的同学讲话聊天或者做一些与上课无关的小动作,导致上课经常走神或者上课找“周公”,头脑的思绪已跑到九霄云外了。

(4)作息时间安排不当。学校是有严格的作息时间,可实际上一些学生没有真正实行到位。比如晚上休息时间已到,虽然已准备就寝,可是在宿舍里趁老师一离开就开起了座谈会。或者是有些学生一到晚上就特别兴奋,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

二、解决问题

针对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意在理解学生,找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这些原因,从心理角度出发去解决,让学生心理品质、自身素养和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高。笔者通过思考,制定一些具体措施,希望这些措施的实施,能改善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以及更好地提高学习能力。让学生从内心出发接受学习,把被动变为主动。

1.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在封闭式学校里,抓好学生的习惯势在必行。首先,学校领导以及教师是很好的实施和监督者。让领导重视起来,加上班主任以及科任老师的监督,做好榜样,小错必提醒,让学生有一个意识要去改进。再加上学校心理课的开展,让学生从内心出发,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是否得体,学习是否认真。

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特别注重考虑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作用,引导高中生的心理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在心理课堂上,我们应多开设一些提高自身素质的课题,并且结合所讲解的课题积极地开设一些活动课,让学生不仅理解其理论知识,而且能在活动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

2.教学课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在课堂上,高一学生即使似懂非懂,经常也会装出一副都懂的样子,所以在上课的内容上不仅要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如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处理舍友关系等,这些都是和学生密切相关的话题,学生感兴趣。针对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可以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并自寻摸索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

3.教学方法多种多样

通过心理理论课和活动课相结合,可以在课堂上采用很多教学方法。比如在室内理论课上,可以结合学生自导自演、寓言故事导入、视频直观教学、小型游戏辅助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上课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气氛,让学生明白心理课就是一堂放松课,而在这愉快的气氛中,还可以做到玩中学,学中玩。

不仅如此,笔者认为还可以选取一些课题,开展一些室内活动课,就像辩论赛、小品节等等。利用一些开展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各种能力。在寻找材料时,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查资料能力;在辩论过程中,可以锻炼辩论选手的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等;在组织方面,可以锻炼班级的分工合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在室外活动课上,可以结合一些游戏、手工制作等,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创新能力等。条件允许的话,笔者认为心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多多利用场地、环境、学校已有条件多开展一些室外课。

篇5

摘要: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思路;探究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9-0045-02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其目的就是要做到“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即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最终到达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素质高的“四有”新人的目的。

那么,如何打造高中政治高效课堂呢?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打造政治高效课堂必须实现“五个转变”。

一、转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认识――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什么,学了有何作用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我们要去某一个以前没有去过的地方,去的时候觉得路好远好远,心里老是在嘀咕怎么还没有到呢?但是当我们回来时我们却觉得其实也不是很远。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回来时我们目标明确了,知道怎么走了,所以就感觉近了。思想政治课长久以来一直被学生认为:既枯燥乏味,又学而无用。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产生厌倦情绪,学习的效果很差。因此,要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而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要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目标明确了,学习就变得容易了,兴趣也就来了。

思想政治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通过经济生活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经济生活,正确地认识与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政治生活的学习,可以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通过文化生活的学习,可以让学生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感知世界先进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情怀;通过哲学生活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有利于学生正确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正确应对各种困难,乐观积极地面对未来。譬如:通过对价值规律的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自觉运用价值规律,“贱买贵卖”,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经济生活;通过矛盾分析法的学习,可以教会学生一分为二地去认识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又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以及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针对目前教学的实际,教师在教学之初就应该粗略介绍高中思想政治课各个模块的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内容的丰富多彩,并把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实际作用告诉学生。学生知道了学什么,学了有什么用,目标明确了就会对思想政治有极大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要明确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

当今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一个人在学校靠教师传授的知识是很有限的,大部分知识的获得,要在步入社会后,在工作实践中依靠自主学习而获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管老师多么无私地倾囊相授,如果授的仅仅是“鱼”,而不是“渔”,那么这种教学效率也是低下的。所以,“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

“授之以渔”道理很简单,老师们也都懂这个道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往往还是遵循着“老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老师“满堂灌”,授的还是“鱼”,学生被动学,效率还是极其低下。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原因有三:其一,教育教学评价标准单一,只看分数。学生看的是分数,家长看的是分数,领导看的是分数,社会看的是分数。老师被各种“学生的考试”、“教师的考评”所困。老师为了学生能考出好分数,为了自己考评能合格,不得已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内容,而不容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不容学生创新;其二,老师们对学生的能力没有足够的信心,不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不敢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其三,老师缺少一些淡泊名利的勇气,太在意眼前的评价。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其实“授之以渔”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不矛盾,只是需要我们调整一下整体的教学思路:在低年级的时候多花功夫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注重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运用,逐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重点答疑。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育管理部门逐步完善教育评价机制,也需要老师对学生要有足够的信心,还需要老师有足够的勇气淡泊名利,不要太在意各种眼前的考试考评。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下,高中教师的压力大,高中学生的压力更大。以高三文科为例,很多学生希望自己的学习成绩好,但同时又有这样的困惑:老师讲课我认真听了,布置的作业我也认真做了,要求记的知识点我也记了,可是为什么我的学习成绩还是不好呢?特别是进入了高三,原来有的科目是自己的优势科目,学得比较好的,现在也不行了,后退了,这是为什么呢?而且现在还感觉每天有做不完的作业,背不完的书。很多知识点记了又忘了;很多知识点记了,可是问答题还是做不好,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要解决以上问题方法也很简单,就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怎样才能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呢?

首先,学校要取消“限时训练”。所谓“限时训练”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的作业。在一味追求升学率的背景下,“限时训练”被很多学校当成了制胜的法宝。诚然“限时训练”在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是“限时训练”一般都是挤占的学生的课余时间,这就使得学生完全没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当然也不可能落实自主学习计划。所以“限时训练”是弊大于利,必须取消。

其次,学生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主动地找准自己的问题;二是“对症下药”,制定计划;三是持之以恒。学生要想制定目标、计划,就得认识自己,分析自己,找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学生首先应该了解在所学的各门学科中,哪一门或哪几门是自己的优势,哪一门或哪几门是自己的劣势。对于优势科目要一如既往地学习,继续保持这种优势,而对于劣势科目则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措施去加强。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坚持。不要指望自己复习一两个星期成绩马上就有提高,那是不可能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只有坚持到最后,才会有收获。

当然,每一门课有每一门课的特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学习方法,所以,没有一种学习方法是万能的。但不管用什么方法,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要“主动”。只有“主动”才不会“被动”。

四、转变学校管理模式――“封闭式管理”与开放式教育的矛盾

“封闭式管理”是当前很多学校所推崇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方式得到推崇主要有这样一些原因:可以让学生在封闭的环境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当今社会复杂,封闭式管理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防止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减轻学校的管理压力;封闭式管理还能让学校内部的一些经营形成垄断,让相关部门和人获益。

封闭式管理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今是“知识爆炸”时代,是信息化时代,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开放式的,应该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封闭式管理在学生和世界之间筑起了一堵高墙,让学生与世界隔绝,阻断了从社会获得知识的途径。人应该是社会中的人。学生首先是人。教育首先也是要让学生成人,然后才是成才。封闭式管理培养出来的是一件件标准化的“产品”,而不是社会化的人,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是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的。封闭式管理模式下,很多学校要求学生趴在桌子上睡午觉,导致很多学生小小年纪就患上了腰椎颈椎疾病,不利于学生的生长发育。同时,在封闭的环境中,学生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的状态,久而久之容易引发一些心理问题。

可见封闭式管理是弊大于利的,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应该尽快改变这样的管理模式。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学生才能多渠道获取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形成自己的判断、观念,并运用到课堂学习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五、转变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认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

一直以来有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好的,应试教育就是不好的。这种评价太过简单,太过草率。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相对应的两个概念,两种教育模式。但二者并非绝对对立的,只是各有侧重。素质教育侧重于教育目标,侧重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应试教育侧重于教育评价,侧重于用考试的方式来评价教育效果。素质教育是先进的教育思想、理念,是教育发展的方向。但应试教育短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考试制度是到目前为止最客观、公正、有效的评价手段。只要不取消高考制度,就一定会存在应试教育。

篇6

聚焦云雾,表现为六“差”:

--单一招生制度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存在着“反差”;--改革的社会现实与学校传统的德育内容及方法存在着“反差”;--开放的社会环境与学校德育相对封闭性存在着“反差”;--学校的正面教育与社会的负面影响存在着“反差”;--学校全面发展的目标与家长的单一要求存在着“反差”;--学校德育的不变性与青少年学生思想的时代性存在着“落差”。

总之,改革开放的社会大潮,一日千里。我们教育的航船却慑于大潮冲击,蹒蹒跚跚前进,有的学校不思适应而遁入桃花园里,颇赞尝高打院墙。紧锁大门,有封闭式,所谓“桃花园里好教育”。

面对学校德育层层困惑,我们认为需要采取必要的对策。与市场经济的潮汐共涌,与时代脉搏共振,对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改革招生制度的德育考核,促进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升学考试是个“指挥棒”。现存的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主要是凭文化考试成绩录取,至于德育素质却很少考虑。这种招生制度必须改革,增加德育考核成绩的录取比重,才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加强和落实。

1、可通过学生座谈,问卷了解,班主任的反映等途径,对考生进行品德考核,作为录取新生的第二大依据。

2、取消不切实际的“三好”生,“优干”生的优惠加分。

3、改革政治课考试办法,政治课成绩要与平时思想品德表现挂起勾。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使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社会、家长都来关心德育。

二、面向改革时代,转变教育观,改革教育内容。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改革开放时代的青少年,要确立符合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德育观点。这就要做到既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又必须剔除形式主义和“左”的影响;既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又必须借鉴外国的伦理道德教育;既要进行艰苦创业教育,也必须进行消费教育等。

2、要压缩超越当代少年思想接受能力的部分德育内容,增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观念的新知识,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学生是社会大环境中学生,脱离现实的德育,是收不到好效果的。

3、要建设好一支有时代特点的德育队伍。搞好班主任,政治课教师,团干部的培训。

三、走向社会,建立基地,变学校德育封闭式为开放式。

改革开放的年代,学校封闭式的德育当然是行不通的。应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了解和认识社会,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林林总总的大千世界,从而锻炼学生的生存能力。

要充分利用本地的德育资源,建立德育基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要以市尝商店为基地,进行改革开放的商品经济观念教育,提高学生的商品意识,培养学生将来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优化教育环境,建立学生、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1、公安、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共同整顿文化娱乐、书刊市场,清除“病菌”,净化育人大环境。

2、建立社会德育管理委员会。

可由当地政府、团组织、学校、家长等各界代表,吸收退休干部和教师组成。

3、建立家长学校。

篇7

为了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强化全体师生“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根据教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级各类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市教育局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总目标

认真学习贯彻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安全工作指示精神及学校有关

安全工作的规律,建立领导在教师之间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健全班主任与副班主任之间的安全工作组织机构,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签订安全目标工作,责任书,做到各项到位,责任到位。经常向家长、学生(工厂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内容要以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和防中毒、防传染病、防盗窃、防爆炸、防侵害、防突发性事故为重点,加强法制教育。自防自救教育与防火防灾教育,食品卫生与健康教育等,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防范意识,提前消除事故隐患,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二、具体工作和措施

要定期分析学校的事故隐患,加强研究,即时处理有关问题,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

1、建立健全领导机构和有关规章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各项部门安排专门管理人员,坚持“一日三讲”制、“一日三查”制,加强学校封闭式管理。加强值班、值日教师的管理。

2、要定期对实验室、仪器室等易然、易爆物品进行全面检查,以及电教室、各班级、办公室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安全管理。

3、要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预防交通事故和以外事故的发生(1-3年级禁止骑自行车,违反规定结果自负),1-3年级学生放学回家时应在班主任带领下学生排队出大门,以及指定接送地点。

4、加强上课安全,完善其制度。特别是加强体育课(课外活动)教师的安全上课意识,不许随意提前上下课,课内不准离开岗位。

5、要加强学值班,值宿工作,强化值班人员们的责任意识,严格遵守值班、值宿工作制度,严禁社会闲朵人员随意进入学校、班级。(值班教员保证一天5次以上巡学校任务,并及时记录出入人员,值宿人员2人,保证晚上下班2小时的轮流巡管理)。

6、后勤人员要加强校园校舍安全检查(电水、暖气、体育设施等),严格把好维修校舍确保校舍维修的质量,全面消除和杜绝学校危房。

7、全体教师要重视食品卫生工作,有人专管。坚持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严把食品、药品质量关,不得向无卫生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购进课间餐、营养午餐食品,不容许过期,变质食品进入校园,防止食物、药物中毒和传染病和各类突发事件、事故的发生。

8、学校少先队要积极配合学校值班、值日教师和公安、

综合治理部门,搞好学校治安工作打击各类扰乱学校秩序的犯罪活动和学校安全、学生安全工作,积极参与封闭式管理活动。并且利用校园媒体宣传安全工作,维护学校正常教育教学工作。

9、严格执行大型活动审批制度,凡是组织学生到外地参赛或集会、娱乐活动、野游、社会实践活动、考察等活动的必须经校长批准,并制定有关安全防范措施,做到组织管理无疏漏。(必须一名以上校级领导负责)文秘站版权所有

10、贯彻执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加强学校计算机信息系的安全管理,有专人负责,坚决杜绝不良信息处理和发送以及上网下载等问题发生,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11、严格把好教师和学生进出入,实行封闭式管理,实行教师没有组长的批准一律不能擅自出入学校,学生没有班主任、专师批准不能外出。

12、加强发生以外事故或火灾时师生自我保护教育,提高对待事故意识,并且每学期初,组织有关人员针对火灾进行速散演练。

13。、根据市教育局精神,严格执行重大情况请示报告制度,凡发生重大事件必须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部门。

篇8

关键词 职教集团 绩效 奖酬 激励机制 波特劳勒综合激励过程模型

职业教育集团是由若干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学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契约或资产为联结纽带而组成的职业教育办学联合体。[1]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能促进高等职业教育优势互补、资源整合、规模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增强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引发职业教育领域的深层改革,使职业教育集团内部的各个主体,政府、企业和高职院校拧成一股合力,最终形成财智共享。

自2005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促进职业教育集团的发展,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组建953个职业教育集团。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2009年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若干意见》。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2012年教育部在青岛召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座谈会中提到,组建职教集团的意义:第一是通过集团化办学推动校企更紧密地合作;第二是通过集团化办学提高职业学校的管理和运行水平;第三是以职业教育为切入点,通过集团化办学不断完善我国教育体系的建设。[2]

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保证职教集团中各主体应有的地位和利益,充分调动各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职教集团整体的发展和实现职教集团的意义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职教集团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显示出巨大发展潜力的同时在其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共同利益支撑导致职教集团中的校企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职教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缺乏共同利益目标。职教集团是一个典型的利益相关的组织,它的发展离不开各主体的参与和投入,其主体包括:政府、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在职教集团中,各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政府在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有强烈的意愿,通过主导或引导的方式组建职教集团,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以期发展区域经济或提高执政满意度;职业院校参与职教集团可以获得企业资源的支持和政府政策的扶持,并且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提高学校的声誉和影响力;企业行业加入职教集团期望获得创新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顶岗工作,节约人才培训的成本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政校企三方建立起的联系并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建立的,所以组建的职教集团缺乏共同的利益目标,校企合作制度呈现“真空”现象,原本企业的主体地位却让位于学校,最终使得校企资源难以有效整合。

(二)职业院校封闭式的治理体制影响职教集团整体管理和运行水平

封闭式治理体制影响校企合作的运行。大多数职业院校举办主体是地方政府,政府和学校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政府通常将学校视为一个部门进行管理,学校为获得政府政策、资源的支持,也愿意采用这种运行方式,学校的办学自未能完全落实,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资源难以介入。因此,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治理乏力,普遍流于形式。首先,行业企业在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中缺乏话语权,主要限于为高职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为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咨询,而没能真正地参与到高职院校的决策、管理以及课程教学改革之中。其次,行业企业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缺乏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绝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专门设立由学校主要领导负责的校企合作组织机构。

(三)缺乏有效的政治法律制度不能支撑职教集团的持续发展

缺乏约束性的政治法律制度。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频频出现在各级各类政府部门的相关文件中,也连续出现在教育部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支持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开放共享”等。其受重视程度显而易见,但是在各省市颁发的“有关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中,只对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的目标、意义和指导思想等作了规定,并未对职教集团运行过程中运行机制等内容予以立法保障,没有良好的法律来保障职教集团的发展。并且政府相关部门政策的制定、决策、实施缺乏科学论证和与社会相关利益群体的沟通机制,这些政策之间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配套措施和实施的具体规则仍需进一步优化。[3]

二、波特劳勒综合激励过程模型的运行

波特劳勒的综合激励过程模型认为,工作绩效是一个多维变量,它除了受个人努力程度影响外,还受如下四个因素的影响:能力与素质、外在的工作条件与环境、对组织期望目标的感知和理解、对奖酬公平性的感知。

波特劳勒激励过程模型如图1所示:

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问题:

在波特和劳勒看来,组织运行的关键是必须处理好努力与绩效、绩效与奖酬、奖酬与满意的关系。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够调动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性。职业教育的成功发展规律是通过“职业教育共同体”彰显的,也就是职业教育集团。特别是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对学校和企业的激励,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才能有效促进职教集团的持续发展。

(一)通过共同参与体现职教集团治理主体的努力程度

努力激励[4]是指职教集团中利益相关者所受到的激励和由此产生的对组织整体付出的意愿程度,不同主体的合作意愿程度即所发挥的力量,取决于效价(对奖酬价值的认识)和期望值(对努力、绩效、奖酬之间关系的认识,即通过努力达到的绩效和该绩效导致每个主体所需特定结果的可能性)。职教集团利益相关者明确自己的角色,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将自己的努力指向正确的方向,抓住主要职责或任务,共同参与到学校治理中,相互约束,内生出激励,通过促进各自的发展,改善自身,从而促进职教集团整体的发展。

(二)通过市场检验职教集团各个主体努力产生的绩效

绩效[4]是指职教集团中利益相关者付出与取得的实际效果,不仅决定于单位个体的努力程度,还包括单位个体对该类工作期望值的认识。如果由于单位个体的努力,达到了预期效果,通过工作的反馈,会提高此项目标的期望概率,进而提高该目标对个体的激励程度。职教集团内各主体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后取得的实际效果主要来自内部劳动市场和外部市场(就业市场),需要通过市场的检验来明确工作的效果。职教集团中利益相关者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努力,由此产生的绩效和所发挥的激励作用才能促进各方进一步达成目标。

三、对我国职教集团改革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通过市场激励改善职教集团所缺失的共同利益

通过市场检验职教集团运行取得的实际效果并发挥市场激励的作用。迎接市场的选择过程,本身也是市场对其无形的激励过程,市场激励的核心就是产权机制。[5]调动企业深度参与职教集团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作用是职教集团运行的关键。在职教集团中,运用产权机制,发挥激励的作用,就是指通过产权合约的形式将职教集团的一部分权利归于企业,通过产权持有人对职教集团剩余的索取和控制来实现。[6]有效的产权激励能够促进职教集团不断创新,使学校与企业形成一股合力,在校企合作中形成一种真正意义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市场原则,完善职教集团产学研脱节的技术环境,提高职教集团整体的绩效水平。

(二)通过共同参与打破职业院校封闭式的治理机制

职教集团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复杂的工作需要众多主体共同承担,学校落实办学自,建立健全行业企业有效参与治理的机制,打破封闭式的治理机制,主动联系企业,增强科技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学校培养人的责任意识,制定强有力的、促进行业企业有效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行业企业有效参与治理(包括行政决策、行政管理、学术事务、质量保障及监督等)的机制;企业为职教集团提供实习实训、资金支持、决策咨询和监督评价等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方面的支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有效参与到职教集团的运行当中;政府积极引导职教集团的发展,并予以政策支持。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到职教集团治理中,以免陷入困境,从而改善职教集团封闭式的环境,提高其管理和运行水平。

(作者单位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张紫辉(1991―),女,河南郑州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罗尧成(1974―),男,湖南隆回人,博士,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规划与科研处处长,研究员,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参考文献

[1] 高卫东.职业教育集团的内涵、类型与功能[J].职业技术教育,2004,25(34): 8-11.

[2] 郭静.改革进入深水区探索集团化办学发展新路子――教育部在青岛召开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座谈会[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5):19-24.

[3] 朱新洲,银奕淇.高等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 (4):243-246.

[4] 芮明杰.管理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390.

[5] 勾瑞波,蒋言斌.解读“波特-劳勒激励”模式完善大学科技园激励体系[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15(2):76-79.

篇9

关键词:工读教育;现实困境;原因分析;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少年犯罪呈高发态势,并表现出低龄化、暴力化、团伙化等特点,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难点问题。如何更好的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就显得非常迫切。其中,工读教育在预防青少年犯罪、维持普通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维护社会治安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现实中工读教育遭遇的重重困境与瓶颈问题却使工读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

"工读"是从前苏联教育家马克连柯创办的 "高尔基工学团"演化而来的,旨在普通学校与少管、劳教之间建立一种新的防控形式来收容、矫治处于犯罪边缘的青少年。我国现阶段的工读教育是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项措施,具体是指对年龄在12至17周岁,具有九种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所进行的包含职业教育、义务教育和特殊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形式。①

一、我国工读教育的现实困境及原因分析

工读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无论是在工读学生的自身发展、工读学生所在的家庭的和谐、普通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保障方面,还是在预防、减少青少年犯罪等方面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来看,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数量要多于当年被判生效的未成年犯数量。但是目前我国所有工读学校接受和进行校外教育引导的学生总和不足1万人。工读教育力量的现状与预防青少年违反犯罪的现实需要极不相称。面对如此严峻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我国工读教育却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法律依据不完善致使工读教育缺乏支撑

现行工读教育的法律依据主要是1978年国务院的《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试行方案》以及国务院办公厅1987年文件《关于办好工读学校的几点意见》,这些法律依据的立法层次上仅属于行政法规和行政性规范文件,并且其中的某些内容已经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生活形势。虽然2003年上海市颁布了《上海市工读教育暂行规程》,为工读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依据,但是这并不能扭转工读教育法律基础薄弱的现状。另一方面, 1991年颁布、2006年修订颁布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1999年颁布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06年修订颁布的《义务教育法》虽然都提到了工读教育,但均未予以重视,且规定的十分笼统。1999年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更是规定"对未成年人送工读学校经行矫治和接受教育,应当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或者原所在学校提出申请,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这实质上取消了强制工读的规定,更是弱化了工读教育的法律权威。随着社会的发展,工读学校的教育形式发生了许多变化,但这并没有在相关法律中得到体现,法律的滞后性也使得工读教育的发展步履维艰。

(二)社会公众对工读教育存在认识误区

1、社会公众对于工读教育的性质存在误区。工读学校成立之初,由公安和教育部门联合办学,主要接受一些危害社会秩序、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及有严重不良行为、不适宜在原学校继续学习,但又不够劳动教养、少年收容教养或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时我国还没有少管所,所以工读学校承担了一部分少管所的职能。后来随着少管所的建立和完善,工读学校与少管所已完全分离,但人们对于工读学校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的印象中。同时, "工读学生"这一标签也使得学生家长担心孩子以后生活就业受影响,故许多家长总是想着将孩子送到普通学校去。

2、社会公众对于工读教育的功能存在误区。一些家长和学者认为工读学校接收的都是在行为或心理上存在偏差的学生,学生在里面一定会产生交叉感染,其结果就是让学生变的更坏。只有让这些学生继续在原学校学习,由专门的老师等专业人士介入帮教才是理想的选择。因此,他们认为增强社区教育矫正才是当务之急。

3、社会对于工读学校的建立存在消极舆论。由于工读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一般采用寄宿制或者相对封闭的教育管理模式,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有公众认为,我国法律并未赋予工读学校限制未成年人自由的权力,工读学校的这种教育管理模式是对未成年人自由权利的侵犯。

(三)工读学校自身办学模式不规范

1、管理模式封闭化

我国大部分工读学校采取"封闭式"半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学生根据学校的规定在特定的时间自由活动,这使得工读学校的地理位置普遍比较偏僻。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虽然阻断了他们与社会不良对象的交往,但同时也减少了工读学生与社会的正常接触,使得工读学生被社会所隔离,削弱了他们以后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

2、学生培养模式单一化

目前,在学生的教育教育方面,大多数学校的道德教育模式仍采取传统的说教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很难刺激学生的神经,转变他们僵硬的态度,难以使他们将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行为习惯。同时,学校对于心理教育的不重视使得本来在心理上就存在偏差的学生更难以得到疏导。北京朝阳工读学校曾对5000多名普通学校学生和工读学校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发现,工读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有相当程度的心理障碍。但是,目前我国工读学校无论是心理教育的内容还是教师队伍以及设施配备等方面都难以达到需求。

3、师资力量缺乏

师资数量不足,师资水平不高,专业教师人才短缺,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使得本身对于教师各方面要求较高的工读教育难以顺利开展。首先,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成果甚微,使得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自我价值感不高。其次,工读学校的管理模式要求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无论是平时的课程教育还是工读学校特殊的教师值班安排,都使得工读教师的工作任务明显重于普通学校的教师。最后,由于工读学生本身存在诸多行为或心理的偏差,对于教师的要求水平比较高,但目前工读学校心理培训和技能培训的缺乏使得许多教师在面对问题学生是束手无策,导致教师的力不从心。并且较低的工资待遇也使得许多新教师不愿到工读学校来,原来的教师也不断流失,造成学校整体教师结构的不合理。这势必导致工读学校教育质量的下降,严重阻碍工读教育的发展。

二、发展和完善我国工读教育的对策研究

(一)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工读教育提供法制保障

首先,工读学校的性质需要法律法规进行修正、明确。工读学校作为实施义务教育的专门学校,半工半读的属性已逐渐弱化,成为以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但是目前的法律法规仍称之为工读学校,这无疑与工读教育的本质不协调。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工读学校作为义务教育补充的专门学校的性质是工读学校得到顺利发展的前提。其次,工读教育的具体实施细则需要法律法规进行统一。目前,我国就工读教育的规定仅笼统涉及工读学校的地位与性质,对于招生对象、招生程序、主管机构、学籍管理以及财政支持等具体方面均未提及,使得工读教育的具体实施出现各地区、各学校之间不统一的局面。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具体方面的法律规定,比如通过颁布《工读教育实施细则》、《工读教育实施办法》等,实现全国工读教育管理工作的统一。

(二)构建工读教育的舆论支持系统,加强工读教育性质宣传

社会公众之所以会对工读学校存在偏见,是因为人们对工读学校的认识比较模糊。因此,为了纠正这种偏见和认识误区,我们必须加强对工读教育性质的宣传,构建工读教育的舆论支持系统,优先发展工读学校的教育、转化功能,从而改变工读学校在人们心中的形象。

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国家教育部门以及工读教育的管理部门应加大对工读教育的宣传,可以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对工读教育相关信息尤其是教育成功的典型事例进行广泛宣传,也可以通过举办主题会议或者特色活动等方式让社会公众在活动中了解工读教育。其次,工读学校可以通过"学校开放日"的形式,吸引公众来学校参观交流,在接触过程中,纠正他们对工读教育的偏见,并将这种科学认识通过社会活动传达给周围公众。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工读学校应该通过改进教育模式、培养模式,大力发展工读学校的教育、转化功能,使得更多的工读学生能够在工读学校的悉心教育下由行为、心理有偏差的学生转变为正常、优秀的学生。

同时,为了使公众更好的接受工读教育和工读学校,还可以从学校名称上淡化人们对工读学校的偏见,比如在保留工读学校性质的同时,上海的工读学校改名为"育英学校",南京的更名为"建宁中学",这样工读学校就会减少很多灰暗的色彩。

此外,对于有学者认为的工读教育的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由,是对未成年人自由权利的侵犯的言论,笔者不敢苟同。如果将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半军事化管理或者采取住宿制就是对未成年人自由权利的侵犯的话,那么普通住宿制高中的教育也将因此而遭受非议,而这明显是不合理的。因此,工读学校的半军事化或住宿制的教育管理模式,只是为了加强对工读学生的教育,并没有对学生的自由权利造成侵犯。

(三)创建多层次教学模式,提高工读教学质量

1、从"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管理发展

现今工读学校"封闭式"的半军事化管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对工读学生的管理,阻止他们与不良社会的接触,但是从长远来说,这种封闭式的教育模式也阻碍了工读学生与外界正常社会的接触,削弱了他们毕业后进入社会的生存能力。就工读教育而言,在封闭式严格管理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开放式教育,融入教育大系统乃至整个社会大环境,坚持吸收一切优秀的教育资源和教育元素②,这不仅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工读教育的功能,而且对于工读教育的有序发展也是意义重大的。

2、教育形式多样化,注重心理教育

工读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以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并且在这种教育模式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不可否认,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形式过于刻板,相关心理教育以及个性教育内容的缺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应该在坚持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积极的探索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首先,在方法上,我们应该积极通过举办由学生、家长、老师三方参与的相关主题活动,把单一的说教转移到学生的业余生活当中去,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其次,我们还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学校只有通过科学的心理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心理困惑,并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才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完成教育、转化过程。因此,工读学校应该加大对心理教育的重视,逐步通过引进专业的心理教师,创建心理咨询室,完善学校心理教育的模式,不断提高学校心理教育的水平。

3、提高工读学校的师资水平

工读学校由于学生的特殊性,对于老师的要求也就相对较高,如何改变师资力量缺乏的状况就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学校应该通过提高待遇,改善就业前景等方式引进优秀的青年教师,从教师数量上保证工读教育的正常进行。其次,学校应该积极引进具有心理咨询经验和社会工作特殊技能的教师,优化教师队伍。从而对工读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矫正教育,丰富学生的教育内容。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大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教师队伍的数量,还能够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

三、结语

虽然我国工读教育在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诸多困境,但是只要我们能够从整体和个体角度双管齐下,一方面积极加强对工读教育的制度保障,一方面积极引导各工读学校改善自身的办学模式,工读教育一定可以不断发展,充分发挥其应用的功能。

注释:

①徐志林:《上海工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第1期。

篇10

在媒体的呼吁和监督之下,这5名受害女孩的读书问题终于有了着落,令人有那么几许的喜悦,可是,这喜悦之情,就像炎夏的雷阵雨,一阵子就过去了——毕竟,很多事件“一曝光有着落”,并不是一种正常的执政状态。

“万宁小学校长带学生开房”事件中,5名受害女孩及家长的诉求其实一点不过分。为了避免孩子再次受到伤害,孩子的家长7月份就找万宁市教育局的相关领导申请,希望孩子能到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读书,因为这个学校是封闭式管理,与外界接触少,能尽可能避免孩子再受到伤害,但快一个月过去了,学校都快开学了,此事一点没有着落。而当媒体8月19日曝光此事后,当地马上高度重视,8月20日下午就将入学通知书送到5名家长手中,入读的学校就是孩子们希望就读的那所学校。

当然要感谢媒体的力量,为5名受害女孩解决了燃眉之急,就好像因为媒体的曝光,河南林州警察摔婴案从沉默到今天的加速处理。在这些令人关切的热点事件里,我们会大同小异地发现并不断佐证这样的路径——在媒体没有介入曝光前,这些事件的善后、查处中,正义、良知、法治,经常会被抛弃在一边“垂泪”,因为没有被媒体曝光,权力、金钱,甚至是违反乱纪,姑息纵容,始终不断“发酵”,使弱者、受害者感受不到应有的公平和正义。而一旦媒体介入,当“阳光”把那些龌龊的事情都晒在了大庭广众之下,那些人、那些事终于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