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扩张性和紧缩性财政政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宏观调控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是指国家依据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规模、速度和比例进行调节,以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宏观调控目标: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通过各自的传导机制及政策工具来调节社会供需平衡,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一、 财政政策
1.财政政策的涵义。财政政策是政府针对一定时期的经济目标,依据特定的财政理论,为指导财政工作和调节财政关系,所制定的基本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和其他经济政策相比,其主要特征:较强的法治性、相对的稳定性、关联的系统性。财政政策工具:国家预算、税收、国家公债、财政补贴、综合财政信贷计划等。
2.财政政策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根据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的不同影响,可以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就是通过减少收入、扩大支出来增加总需求。采用的政策措施是:降低税率扩大投资规模、增加财政补贴、实行赤字预算和发行公债等。紧缩性财政政策是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支出来压缩总需求。采取的政策措施是:提高效率、降低固定资产折旧率、缩小投资规模、减少财政补贴、实行盈余预算等。
二、 货币政策
1.货币政策的涵义。货币政策是指国家通过金融系统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取的控制、调节和稳定货币的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工具:法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贷款、再贴现利率、公开市场操作、中央银行外汇操作、贷款限额、中央银行存贷款利率等。
2.货币政策的主要类型及应用。货币政策可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在不同的时期,政府应采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在总需求不足、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乏力甚至出现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应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即放松银根、扩大货币供应量,以刺激有效需求的增长。可供选择的政策手段主要有增加货币发行量、降低法定准备金率、降低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等。其中任何一项措施都会产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效应,多种手段的联合运用则效果更为显著。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增长过热,形成通货膨胀的压力时,中央银行应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即缩紧银根、减少货币供应量,以抑制总需求的膨胀势头。相应的政策手段主要有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贴现率、在公开市场上抛售政府债券。此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道义上的劝告、控制分期付款和抵押贷款的条件等手段。这些政策措施的运用都会产生紧缩性货币供应量的紧缩效应,多种政策措施的联合运用会对总需求的膨胀势头产生强有力的抑制作用。
三、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分别有着特定的调节领域和作用机制,基本功能也各有侧重,它们对社会供需平衡的作用点调节力度存在着差别。如果强调用一种政策代替另一种政策,简单强化一种政策而忽视另一种政策;或者是主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各行其是,就会失去政策间的互补作用,难以发挥协调、制约的整体功能,甚至于出现碰撞与摩擦,彼此抵消力量,减弱宏观调控的效应。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宏观经济形势,客观地决定了只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宏观控制的目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二者调节领域的侧重点不同。财政政策的调节领域主要在国民收入的分配再分配过程,它对社会供需总量和结构的调节,是通过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节而传导出去的。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主要是货币流通领域,它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增减变动而促使社会供需总量保持平衡。第二,二者调节作用的机制不同。财政政策主要是通过税种的设置、税基的确定、税率的高低、预算分配、财政补贴等工具,明确国家、地方、企业、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货币政策主要是通过信贷、利率、汇率等工具对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合理配置,银行对货币资金的集中与使用,主要是在资金盈余部门和资金短缺部门之间通过有偿方式进行的余缺调剂,保证社会资金在有效运用的前提下提高效益。第三,二者的作用力度不同。在经济总量调节上货币政策比财政政策的作用更直接一些,但在经济结构上,财政政策比货币政策的作用更明显一些。
四、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
按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松(扩张性)、紧(紧缩性)类型其在宏观调控中的应用有四种组合形式,各有不同的配合效应:
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松”政策,其配合的结果能够比较迅速地激发社会总需求的增加。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能力和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配合政策,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就业,但它往往带来经济增长过热和通货膨胀。
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搭配,即“双紧”政策。这种政策的组合效应,会有效地制止需求增长过猛和通货膨胀,抑制经济增长过热势头,但可能带来经济的滑坡,失业增加。
篇2
关键词:经济政策 企业经营管理 影响
经济政策主要是指为了实现现有人员的就业问题,保证价格水平的稳定发展,促进国际之间的收支达到平衡,以及推进经济飞速提升等宏观性的经济政策目标,同时能够加强经济福利,有效控制经济问题的情况下,国家及政府针对性制定的指导原则与措施。经济政策又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大类。宏观经济政策是指财政等政策;而微观经济政策是指为了市场经济能够运作正常,政府确立的法律条例等。
一、经济政策内容
在制定与经济政策时,应当确保其连续性,严禁出现忽左忽右的情况,防止给市场经济带来不稳定因素;在制定和实施相关经济政策时,也应当保持一定的灵活性,在遭遇特殊情况时应当视情况来判断问题,并且及时针对问题对政策中出现疏漏进行调整改革。经济政策是否正确,关系着是否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无疑正确的经济政策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而错误的经济政策也必然会给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阻碍,甚至可能导致经济发展遭到破坏。国家与政府在对经济政策进行制定时,主要包含,围绕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方针和产业政策,通过有效控制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来确保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规划;通过制定财政、货币政策,以及财政与信贷之间的平衡政策,来有效促进消费与积累存在的比例,进而有效确保社会财力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性,保证货币的发型量,防止出现通货膨胀等情况;通过建立其收入分配政策,能够为消费需求提供发展导向,进而达到优化消费结构的作用,以保证消费基金与积累基金之间的平衡比例,控制通货膨胀的情况出现。
二、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一)扩张性财务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财政政策主要包含了扩张性与紧缩性两大方面,这主要是按照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不同程度的影响来进行辨别区分,而扩张性政策是通过减少税收收入,提高政府支出等手段。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若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时,可通过扩张性政策对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进行合理调整,已达到有效控制供需之间的平衡性。在政府对税收进行调整时,由于加大支出或者降低税收等方式,会使社会总共需求出现上升,这时对企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加大,为此,企业应当及时抓住时机,并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正确有效的决策。通过整顿管理体系,快速提高生产效率,加大产品出产数量。并从采购原料开始进行改革,改革过程应当包含生产要素,加大生产质量的监督管理,强化物资的控制,优化薪酬的分配制度等方面,进行科学调整,以此来确保更加优质的产品进入到市场销售行列中。当然,在销售中,市场的需求并不是永无止尽的,因此,企业的掌舵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准确掌握生产数量,并注意控制产品质量,严格控制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达到标准化,确保在取得最大利益的同时能够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应当明白,扩张性政策不可能永远存在,因此,应当及时做好市场调查研究工作,掌握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及需求,结合市场的规律,有效确保企业经营能够更加持久。
(二)紧缩性财政政策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紧缩性财政政策也可以称之为盈余性财政政策,主要是指降低财政支出或加大税收收入等方式有加大财政收入或有效控制总需求的提高,其主要表现在财政结余,而其主要方法为降低财政支出,加大税收收入等。若发生通货膨胀亦或者经济发展过快的情况时,国家将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对社会总需求进行控制,以此缓解经济压力。对企业来说,这时社会对产品的需求随之减少,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扩大生产也不是不可为的,这就需要企业及时调整战略计划,加大对市场的调研力度,掌握消费者的需求,结合市场实际情况,来控制生产,并积极研制开发更新的产品,对现有产品进行引导更换,增加时下更加流行的理念,例如:“有机”“环保”等。
(三)货币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货币政策也同样分为扩张性与紧缩性货币政策,若出现经济萧条的情况时,中央银行将通过提高货币总供给,以此来控制利息率的下降,并通过刺激投资及出口,来提高总需求。若出现经济发展过快或者通货膨胀等情况时,中央银行也将随之降低货币供给,加大利息率,以此来控制消费与投资,防止经济增长过快,使物价随之上升。在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条件下,贷款也随之变得容易,因此企业应当抓住时机,进行适当地储备。在有了足够资金的情况下,应当加大产品开发力度,积极引入新项目,以此来加强企业的信誉度与竞争力。若出现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企业要取得贷款就相对比较难,这时企业应当减少生产数量,并注意降低生产成本。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经济政策的不断变化,对企业经营管理是一大挑战,为有结合市场、社会以及经济政策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发展脚步,才能有效确保企业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日杰.经济政策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J].经济导刊,2011
篇3
关键词:MF模型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转轨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以下简称MF模型)在国际金融理论演化途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模型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R.Mundell)和英国经济学家弗莱明(J.M.Fleming)于20世纪60年代在封闭条件下的IS-LM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外部均衡而形成的。它是分析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偏离均衡状态时政策搭配的工具,同时又是分析在资本流动限制不同条件下,不同政策手段调控效果的工具。
西方学者针对MF模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是针对模型假设前提进行放松或更正,演绎出适用于不同条件的MF扩展模型和相关理论成果;二是根据现实情况对原有MF模型中包含的部分理论推理逻辑予以修正然后得出新的结论;三是将新的经济变量引入原有模型进而扩充MF模型的分析角度。这些深入的研究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划分其对原有MF模型的贡献,分别是模型假设、模型变量、模型推理逻辑。之所以有学者不断对MF模型的自身框架及其适用性做出研究,一方面说明模型本身较强的理论应用价值与可进化的强大的生命力,另一方面也说明模型自身假设与逻辑推理的开放性与复杂性,这一切又是由于当今全球化经济背景的深化以及各经济体经济发展的不同轨迹与方式。
在我国对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的研究与应用主要沿着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于原有模型前提假设和理论分析过程的修正和验证,并应用模型对中国经济政策有效性分析并给出政策搭配建议。二是进行中国与其他贸易伙伴间政策协调与政策效应传递的理论分析。吴照银(2003)从我国资本账户管制的非对称性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与美国间利率水平不同情况下两国经济政策的传递,黄玲(2010)对MF模型进行了进一步推演,分析财政与货币政策调控的效应并提出对冲手段下的MF模型。焦瑾璞,庞莉洋(2009)在MF模型框架下分别分析了美国、日本、中国不同货币政策的实施影响,并提出对我国政策实施货币政策带来的干扰。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有许多经济制度带来了转轨经济中的特殊经济现象同时也对相关经济调控政策效果带来了不同影响。反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调控政策经历了多次变革,调控效果明显,经济调控水平也处于不断提升的进程中,当然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政策调控的相关副作用。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依据中国转轨经济运行情况对MF模型进行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MF模型对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与影响进行定性分析,同时提出了两个命题并加以证明,最后针对经济发展处于转轨过程中的发展中大国所体现出的特殊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全文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MF模型的修正;第二部分:运用修正模型对政策调控效果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修正模型下的两个命题与证明;第四部分:基于模型特殊性的转轨经济异象的探讨。
一、MF模型的修正
在经典的MF模型中,一共包含三条曲线分别是衡量产品市场均衡与否的IS曲线、衡量货币市场均衡与否的LM曲线与衡量国际收支平衡的BP曲线。其中LM曲线形式与封闭条件下的曲线形式完全相同,这显然存在着不足,即无法将外币资产等引入分析框架,在开放条件下的货币市场上割裂了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在中国特殊的经济运行背景中,我们需要对IS曲线和BP曲线进行深入地再考察,得出充分适用于我国经济运行分析的曲线工具。因此对三条曲线的具体修正如下:
(一)BP曲线的修正
BP曲线反映了一国净出口和净资本流出的差额情况,被称为国际收支差额曲线。其具体表达式为:BP=nx-F。表达式中包含两个函数,分别是净出口函数与净资本流出函数。传统的MF模型中nx函数表现为一国净出口与一国收入成反方向变化,净资本流出函数表现为■国内利率r的反函数。我们仅对nx函数提出修正,反观中国从94年到09年的经济数据,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严重外向型依赖,导致我国净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同时增长,因此我们认为nx函数在中国具有正向斜率,即曲线方程满足■均为正参数。参数被称为边际进口倾向,即净出口变动与引起该变动的收入变动的比率。根据《中国2010统计年鉴》及巨灵数据平台相关统计数据,我们收集了从1994年到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的相关年度数据采取多元回归分析的方式拟合出了BP曲线,回归输出结果为:(如表1所示)。
方程实际表达式为■(单位:亿元),这里回归分析目的是判断偏相关系数的符号,因此存在正向自相关的前提不干扰我们对回归所得方程中符号的判断,得出方程与本文之前的理论分析相符。则在我国特殊经济发展背景下,修正的BP曲线呈现出向下倾斜的特征,其表达式方程为■。
具体我国特殊情形下BP曲线的理论推导图1-1示。
按照宏观经济学定义,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被称为外部平衡,是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当BP>0时,称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称国际收支盈余。反之,则为国际收支逆差。
(二)LM曲线的修正
在MF模型中LM曲线与IS—LM模型中的曲线形式相同,没有充分反映出开放经济模型的基本特征。因此,对其修正的角度我们遵从引入新变量从而带来与外界经济运行联系的原则。从我国近段时间的通货膨胀成因中,可以看出我国货币供给渠道的内生性与外生性双重性质,一方面是为刺激经济复苏和保证经济增长而产生的国内信贷膨胀性溢出,另一方面是结售汇制度带来的由于外汇资产持续高速增加而产生的被动货币投放。因此我们将LM曲线方程M=PL(R,Y)中的变量M进行进一步扩展,根据黄玲(2010)将其分为央行的国外资产F与国内资产D,这样使得LM曲线在货币市场方面与外部发生联系,曲线方程形式为■,其中a为货币乘数。
(三)IS曲线的修正
对IS曲线的修正具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nx函数的改变导致IS曲线斜率的轻微变化。另一方面则是更具近年来中国经济运行殊的经济现象,推导新情况下的IS曲线,本文将其中命名为IS曲线的反常状态。凯恩斯理论框架下由于投资与利率的反向变化关系导致IS曲线的下倾。但是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转轨经济过程中的政策制度安排等综合因素,在中国经济运行中部分年份中出现了利率与投资正相关的情形,因此反常状态下IS曲线呈现向上倾斜的形式.正常情况下IS曲线的表达式为■。
反常情况下的IS曲线的表达式斜率和截距项符号相反,其理论推导图示1-2。
我们依据中国经济运行的自身实际情况对MF模型中的三条曲线依次进行了相关修正,形成了修正后的MF模型。在一定假设前提下,我们可以运用其进行进一步的理论分析。
对以上方程式及修正方程中所含变量汇总说明:
■
方程所含主要变量:
■
二、运用修正模型对政策调控效果进行分析
理论分析的相关假设前提如下:
一是一国施行固定汇率制且资本自由流动受到一定限制;二是产品市场中商品价格保持不变;三是对于模型中所有方程,被解释变量均对参数成线性关系;四是分析中不考虑政策作用的循环自我反馈,仅考虑初始效应。
(一)在IS曲线正常状态下,政策调控效用分析
1、IS曲线斜率小于BP曲线斜率时
当资本自由流动限制较少时,σ较大时,IS曲线斜率会小于BP曲线斜率,图像上表现为IS曲线较BP曲线较为陡峭。
(1)施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用分析
经济初始均衡点处于A点。政府在施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通过转移支付、政府购买等不同途径,使得IS曲线右移至IS',新的均衡点B位于BP曲线上方,出现国际收支盈余,本国货币存在升值压力,外国资本大量流入,同时央行在市场中买入外汇资产间接投放本币,维持原有汇率水平,以上一系列措施使得LM曲线右移。在固定汇率这种情况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施行不会带来BP曲线的移动,因此为我们在寻找新的均衡点时带来了依据。最终经济均衡点处于C点(见图2-1)。若我们放宽假设,允许汇率小幅调整,则在B点时,本币汇率下降,BP曲线右移,最终均衡点为点C。汇率的小幅调整会在一定程度减弱扩张性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见图2-2)。
(2)施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效用分析
为施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必然使得本币投放在市场上数量减少,导致LM曲线左移,与IS曲线交于点B。新的交点B位于BP曲线上方带来国际收支盈余,本币存在升值压力,同上述效果相同,为保持本币汇率稳定的相关措施使得LM曲线右移,最终交于一般意义上的均衡点C,即为初始均衡点A,如图2-3。以上分析过程与结论与传统的MF模型下得出结论相同,即是资本自由流动限制与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独立性完全丧失,其均衡点取决于IS曲线与BP曲线交点。但是,值得讨论的地方存在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与国际收支盈余现象的异常经济现象其背后的原因。
2、IS曲线斜率大于BP曲线斜率时
当资本自由流动管制极为严厉时,即σ趋向于0时,IS曲线斜率会显著大于BP曲线斜率,图像上表现为IS曲线较BP曲线较为平缓。
(1)施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效用分析
经济初始均衡状态为A点。政府在施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使IS曲线右移至IS’,带来产出增加和利率的上升。在B点,出现国际收支盈余,且在该种情况财政扩张带来的国际收支盈余效应要远远大于BP曲线正常情况下的盈余效应。本币存在升值压力或汇率存在下降趋势,为使汇率固定央行要买入外汇资产并投放本币,使LM曲线中的D项与F项增加,带来LM右移,带来外部均衡状况的进一步偏离,本币升值预期加大同时本币实质汇率不断下降,产生政策调控的循环悖论,如图3-2。同时这一理论推导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中违背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The Balassa-Samuelson hypothesis)的原因和近年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形成的一个可能性路径。可见在这种情形下,扩张的财政政策可以带来产出的增长,但为保证汇率的稳定只有以不断牺牲外部均衡的代价换取一国汇率水平的暂时稳定。只有在逐步放松资本自由流动限制和放宽汇率调整幅度的情形下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国际收支盈余效应才能减弱,财政政策调控的循环悖论才能予以解决,最终得到理想的调控效果与稳定的外部均衡与内部均衡状态。
(2)施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政策效用分析
当中央银行施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促使LM曲线左移,与IS交点位于BP曲线下方,形成国际收支逆差,为本币带来贬值影响,一国为维护本币汇率稳定必然卖出外汇储备并购入本币,以维持本币汇率水平避免过度贬值,LM曲线进一步左移。此时货币政策的调控目标出现模糊化,并且产生调控惯性,最初由于紧缩性货币政策需要对货币量收紧,但是当出现需对外部均衡进行同时调整时,货币政策紧缩程度无法受到有效控制,紧缩趋势进一步加强,政策调控目标受内外均衡的制约而模糊化,如图3-3。只有辅助财政政策的变化才能有效控制货币政策并产生预期的调控效果,如图3-4。因此在这种情形下,我们称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扭曲并产生强烈的政策依赖性。就经济运行现实情况来看,近期我国货币政策由中性转为偏紧的同时辅助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一方面主要为保证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持续,另一方面从模型中我们也看到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源于对货币政策调控依赖性和扭偏的需求。
(二)在IS曲线反常状态下,政策调控效用分析
回顾我国近年来固定资产投资与利率的关系,可以看出在2004至2006年份,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利率的相关性表现为正向且投资对利率敏感性较强。
这里我们仅分析IS曲线斜率大于LM曲线斜率时的情形,因为当IS曲线斜率小于LM曲线时,使之成立的一种条件可理解为d■,在这种情形下投资对利率弹性较大的经济含义可表述为利率下降伴随投资严重萎缩,利率上升投资急剧扩张,而且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太大以至于抵消了政策扩张的正常效应,这些结论严重违背了基本经济学理论。因此我们忽略此种情况,仅讨论IS曲线斜率大于LM曲线斜率的情形。
1、施行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用分析
当政府施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IS右移至IS’与LM曲线交于B点,由于B点在BP曲线上方,因此产生国际收支顺差,并且由于IS曲线向上倾斜BP曲线向下倾斜,带来了相比于IS曲线正常情形下国际收支盈余效应的双重强化。本国为维护本币汇率水平,投放本币同时买入外汇资产,使得D和F上升,LM曲线右移形成新的均衡点C。可以看出在这种情形下,扩张性财政政策无挤出效应,但其作用被货币政策的被动调整所削弱,如图4-1。
当我们放宽对汇率固定与资本流动的限制时,财政政策在开放条件下产生特有的棘轮效应(ratcheting effect),即表现为财政政策的扩张导致本币升值IS曲线下移趋势,会被BP曲线的上移而部分抵消,同理当财政政策收紧时,由于本币贬值导致的IS曲线上升会被BP曲线下降而部分抵消。如图4-2,经济初始均衡点位于点A,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右移至IS’,由于与LM曲线交于点B,由于位于BP曲线上方,因此国际收支盈余使得本币存在升值压力,汇率下降使得出口减少进口增加,从而IS曲线左移同时BP曲线右移,最终均衡点位于C点。
2、施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用分析
当央行施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时,LM曲线左移至LM’,与IS曲线交于点B,产生国际收支盈余,本币存在升值压力,为维护本币汇率水平恒定,央行投放本币并买入外汇资产,导致D与F上升,从而LM曲线右移趋向初始均衡点,紧缩性货币政策效用大幅减弱(见图4-3)。若为确保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效果,一国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配合,产生了如本文第二部分中提及的货币政策调控的依赖性,货币政策调控自由度减弱。
若放松汇率固定与资本自由流动限制的假定,则紧缩性货币政策效用会逐步体现出来。在初始均衡点A,当货币政策收紧,导致LM曲线左移与IS曲线交点位于BP曲线上方,出现国际收支盈余,本币升值进一步导致IS曲线左移至IS’,BP曲线右移至BP’,最终交于点C,如图4-4所示。
三、修正模型下的两个命题与证明
在修正的MF模型框架下,我们提出两个命题并通过模型中所包含的方程进行严格的数学推导论证。
四、基于模型特殊性的转轨经济异象的探讨
针对文章的上述分析,我们对理论分析过程中的特殊经济现象进行总结,并对现象的存在给出了可能的原因解读。
(一)关于模型修正中体现出的在特殊经济现象。
1、近年来净出口与国民生产总值同向变化的现象转贴于 我国经济增长中出口带动的比重常年保持较高,一方面是我国现阶段贸易活动中的比较优势存在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客观上出口纺织品、以及装配加工的电子产品等对于本国经济增长是有利的,并且出口产品大多属于必需品范畴因此受外部经济环境冲击极为有限。另一方面从政策角度来看,在出口相关政策鼓励以及进口相关的约束条件下,我国出口企业积极性较高,出口创汇以及为经济增长贡献较为明显。当然关于净出口额与国民生产总值间的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进行实证研究,于此我们仅从不同角度给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
2、投资对利率的弹性为正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与利率呈正相关关系。产生上述现象的可能原因如下:a、利率的非市场化因素。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框架中的工具,其运用和形成具有较强的政策含义,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名义利率会大幅偏离实际利率,进一步使得投资与名义利率间的关系被扭曲;b、国有银行主导型体制导致贷款获得途径的非均衡性。由于国有企业在资金市场具有垄断优势,且投资占比较高,同时其自身特性可概括为资金需求量大,议价能力极强,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这对于利率提升带来的投资抑制效果带来了很大程度地减弱;c、资产替代限制的效应。由于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以及居民储蓄的刚性表现,导致资金的逐利性被动弱化,使得名义利率调整幅度缩小,同时资金流向受到影响,名义利率对于投资的指导作用大大减弱。
(二)关于政策效用分析中体现出的特殊经济现象
1、IS曲线正常状态下
财政政策调控悖论的产生。如图3-1所示,固定汇率制下,财政政策的扩张必将伴随本币资产的投放,外部失衡的进一步扩大。
货币政策的调控依赖性。如图3-4所示,在此种情况下,货币政策收紧趋势的终止依赖于财政政策的实施,货币政策目标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模糊化。
产生上述两种现象的原因均来自与汇率固定的影响,因此合理放宽汇率调整幅度,放松对资本流动项下的管制,对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2、IS曲线非正常状态下
在放宽前提假设条件下,财政政策出现棘轮效应。财政政策的调整会由于汇率变动带来的BP曲线移动而使效果更加显著,具体体现为扩张和收紧时,均存在一条外部机制限制政策自身的惯性调节。这一效应得益于汇率的一定浮动。
(三)对两个命题的思考
命题1中我们考虑了外国利率对于本国经济的影响。命题2中我们考虑了财政刺激计划或赤字的融资方式对于一国经济的影响。在相关的严格条件约束下,两个命题均对中国自身经济运行存在一定的意义。
首先,在美国经历多次量化宽松政策,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扩大货币供给时,国外的利率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在满足命题的一定条件时,若我国利率水平长期保持恒定,根据命题1结论,外生经济冲击会带来我国的产出的下降。其次,目前由于政府投资拉动的主导效应等使我国经济长期保持增长态势,而我国在财政赤字逐年增加的经济发展时期合理弥补财政赤字缺口以及合理为财政刺激计划融资对经济增长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命题2结论,利用发行国债的方式为财政刺激计划财政赤字进行融资,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
综上几点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产生经济运行异常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主要集中与利率的非市场化、汇率水平的固定及资本项目的严格限制,资本市场发展的滞后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单一。为有效解决政策调控中问题,具体政策建议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利率、汇率等资金价格指标的作用
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步伐,完善利率形成机制,逐步减弱利率作为政策变量的性质,有效连接金融市场内部不同利率形成机制和传递机制,进一步发展并完善资本市场,使居民投资的资产形式多样化,同时配合利率形成机制的完善,进一步提升资金流动的趋利性,使得资金拥有个体对于政策调整做出有效合理的反应,使利率的价格信号作用显著改善;逐步放宽汇率的调整幅度,缓慢放松对资本账户的管制,使得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健全同时避免外部因素对本国经济体的冲击。
2、针对国企资金获取途径设立监督渠道
并对其资金的非正规漏损及效率缺失设置指标进行监控,减弱其资金议价能力进而提升其对调控政策反映的敏感性,逐步改善资金市场上的垄断现象。
3、加大对经济增长结构转型的投入
宏观层面,从增长依赖途径转变入手,为继续保证经济增长将动力逐步转向国民内需的开发,同时在短期中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微观层面从企业技术进步、产品创新角度提供辅助,鼓励企业等市场微观主体技术革新,并且进一步提升本国人力资本的质量,保障经济增长途中所需的知识与技术积累。
本文构造的MF模型是对西方经济理论在中国特殊背景下修正的一种尝试。经济理论和分析应充分结合中国经济的运行背景,对于西方经典理论的运用和考察应本着谨慎的态度加以学习和研究,只有有效合理地将其融入我国的经济运行框架,理论与模型才能体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在上述分析与命题中中国转轨经济中存在的经济异象对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均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在新的时期也对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挑战。中国在过去三十年中的高速经济增长缔造了东方乃至世界的神话,其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并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经济体量层面的头号大国。但是反观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质量与为保证经济增长动力而付出的成本代价,我们不得不冷静的思考许多异常现象背后的问题所在。目前中国人均GDP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如何避免重蹈拉美国家等地区长期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怪圈,平稳走向发达国家行列;如何避免激化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冲突,有效调整经济结构;如何摆脱身处世界工厂中资源净输出者的尴尬地位,从创新与技术发展角度分享世界市场的红利;如何合理解决长期中自身的“双顺差”现象问题及其间接影响,兼顾内外均衡的实现;如何避免在高速经济增长后期产生滞涨的可能,同时在后危机时代继续保证全球经济引擎的功用等等,这些始终困扰并将长期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的现象是转轨经济中永恒的音符,只有合理应对这些从历史长河中走来并在现实中不断相遇的问题,中国经济才能谱写出永恒而辉煌的乐章!
参考文献
[1] William L . Silber, Fiscal Policy in IS-LM Analysis : A Correction.[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Vol. 2, No. 4, Nov.1970,Page of 461-472
[2]黄龄.《MF模型的逻辑推演与引申》[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3]谢浩然.《基于IS-LM模型的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J],《当代经济》2010年12月(上)
[4]David Colander , The Strange Persistence of the IS-LM Model.[J],History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4 36,Page of 305-322
[5]吴照银.《中美经济政策的传导》[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第3期
[6]尹慧娟.《从MF 模型中BP 曲线的斜率看我国的财政政策》[J],《学术论坛》2002年第二期
[7]罗云峰.《中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在中国的调整和应用》[J],《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8]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9]易纲,海闻.《货币银行学》,[M]格致出版社
篇4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 稳健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财政学理论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将财政政策分为扩张性、紧缩性和中性三类。中性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财政的收支既不会产生扩张效应,也不会产生紧缩效应。财政政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政策的中性。
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自2005年开始我国将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为何转型以及如何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已经成为当前及今后广大财政理论及实际工作者需要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积极财政政策出台的背景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在一定程度上以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国债发行规模来实现国民经济持续适度增长和社会稳定的目标。
我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在中国出现了外部影响的不确定性增加,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投资、出口和经济增长乏力等情况下,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一种阶段性或反周期性的适度扩张政策。从本质上讲,积极财政政策是一种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主要以国债和支出两大政策工具的运用为主。
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背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1998年逐渐显现,尤其是外贸方面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外贸增长幅度明显放慢,并于1998年5月出现负增长,极大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形势客观上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基本条件。
二是中国经济处于周期性低谷阶段,经济增长明显趋缓,并出现通货紧缩迹象。同时,物价水平持续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和商品零售价格均下降,通货紧缩显现。
三是买方市场全面形成。1997—1998年我国出现了全局性的“买方市场”,绝大多数产品供给能力大量闲置,有效需求不足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四是货币政策效果不佳。尽管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放松银根、刺激需求的政策,中央银行先后多次降低存、贷款利率,并取消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限额控制,降低准备金率等,但货币政策没有产生足够明显的政策效果,其操作空间和余地已经相对狭小。
在上述背景下,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我国自1998年开始启动了积极财政政策。实行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拉动经济增长(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1.5—2个百分点)、刺激投资需求、增加出口、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缓解收入分配不公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二、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原因分析
从世界各国的实践经验看,扩张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是一种短期的临时性反经济周期手段,长期实施则有可能导致财政风险增加并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运用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刺激经济增长过程中,都会遇到财政政策的适时调整和转型问题。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扩大政府投资使总供求均衡维持在接近充分就业均衡的水平,利用投资转化的收入效应改变居民消费预期、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增强民间投资意愿,最终使市场机制恢复自主运行能力,经济增长恢复内在的秩序。这也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是作为一项反周期调节的政策,积极财政政策始终未能在刺激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恢复经济自主增长方面产生明显的效果,投资需求越来越依赖政府,对居民消费拉动弱,而政府消费率却节节上升。
特别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运行已进入新一轮快速、稳定增长期,民间投资能力迅速扩大、外部经济环境改善。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坚持“五个统筹”、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已经箭在弦上,作为宏观经济重要调控手段的财政政策本身为适应这种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积极财政政策转型,并不意味着财政将从建设投资领域全盘推出,而是赋予其更多、更重的宏观调控战略职能。实际上是要将短期策略性财政政策逐步转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或是要将积极财政政策逐步转向均衡财政、协调财政或者中性财政,它是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调控手段组合、调控方式方法的适时、适度转换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
从当前的突出问题来看,随着民间的以及地方政府驱动的投资明显趋于活跃和旺盛,我国投资总量的增幅过大,同时货币供应量增长偏快,物价上升,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取代通货紧缩而成为经济运行中矛盾的主要方面。而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毕竟是宏观“反周期”操作适用于经济低迷阶段的政策类型,当通货膨胀逐渐成为影响宏观经济发展的压力时,继续实施这一政策,将形成逆向调节并加大经济健康运行的风险和阻力。因此必须实施财政政策的转型。
1、财政政策转型有利于逐步化解累积的财政风险
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7年来,期间仅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就达到9100亿元之巨,财政赤字率从1997年的0.78%上升到了2003年的3%,国债余额已经超过26000亿元,债务负担率已经从1998年的10%上升到2003年的约20%,累积的财政风险愈益加大。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排除爆发财政危机的可能性。
2、财政政策转型有利于抑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和通货膨胀压力
篇5
关键词:IS-LM模型;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IS—LM模型
IS—LM模型又称为希克斯—汉森模型。由于凯恩斯有关利率的理论有两个缺陷:一是利率的不确定性,二是货币市场均衡无法保证商品市场也达到均衡,因此希克斯于1937年第一次提出了IS—LL分析。20年后,汉森提出这一分析工具,并将LL曲线改称为LM曲线,于是希克斯、汉森的IS—LM模型修补了凯恩斯理论的缺陷,把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和货币理论结合起来,建立起一般均衡模型。IS—LM一般均衡模型是指在商品市场中,投资I是利率r的函数,I随着r递减而减少,储蓄S是收入Y的函数,S是Y的递增函数。希克斯认为,将I=I(r)和S=S(Y)合在一起,就得到收入与利息率的另一种关系,形成IS曲线。同样由于下式决定了均衡收入:I(r)=S(Y),在货币市场上,名义货币供给量为M,货币需求为L=L(r,Y)。货币供给有政府决定,是个既定的量,货币的需求量是利息率和收入函数,当下式成立时,货币市场达到均衡:M=L(r,Y)货币供求相等点的轨迹形成LM曲线。它表示在货币供给既定时,货币市场处于各种均衡态对应的收入和利息率的各种组合。将方程I(r)=S(Y)与M=L(r,Y)联立,可求得未知数(r,Y)的解,这个解就是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这就得到一个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一般均衡模型。交点E代表一般均衡态(如下图)。这一利息率和收入的组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都达到供求相等的点。在经济体系达到一般均衡状态时,收入水平达到稳定均衡。
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一般比较分析
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应对经济波动的两种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但是,两种政策的效应又会因为不同的宏观经济形势而有所差异。
所谓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所谓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它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等具体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
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的IS-LM模型比较
根据经济学的一般理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宏观经济学IS-LM模型中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这里有引入IS-LM模型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IS-LM模型中的LM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息率(简称利率)关系的曲线:IS曲线则是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收入与利率关系的曲线。无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这些影响可以在IS-LM图形中看出。
如果LM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财政政策,会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它和LM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和收入都高于原来的利率和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则会使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使利率和收入下降。相反,如果IS曲线不变,政府实行膨胀性的货币政策,会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和IS相交所形成的均衡利率低于原来的利率,收入则高于原来的收入。而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则会使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使利率上升,收入减少。
(1)财政政策效应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的大小是指政府收支变化(包括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变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显然,从IS和LM图形看,这种影响的大小,随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不同而有所区别。
在LM曲线不变时,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大。反之,IS曲线越平坦,则IS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化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越小。如图1所示。
IS斜率大小主要由投资的利率系数所决定,IS越平坦,表示投资的利率系数越大,即利率变动一定幅度所引起的投资变动的幅度越大。若投资对利率变动的反应较敏感,一项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时,就会使私人投资下降很多,就是“挤出效应”较大.因此,IS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时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得就越,即政策效应越小。图1(a)中Y1y3即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O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图1(b)中IS曲线较陡,说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的斜率不变时,财政政策效应又随LM曲线斜率不同而不同。LM斜率越大,即LM曲线越陡,则移动IS曲线时收入变动就越小,即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LM越平坦,则财政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2所示。
从图2(a)和(b)中可见,政府增加同样大的一笔支出,在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小,即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在LM曲线较平坦时,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较大,即政策效应较大。这是因为。LM曲线斜率较大即曲线较陡,表示货币需求增加将使利率上升较多,从而对私人部门投资产生较大的挤出效应。结果,使财政政策效应较小。相反,当货币需求利率系数较大(从而LM曲线较平坦)时,政府由于增加支出,即使向私人部门借了很多钱(通过出售公债券),也不会使利率上升很多,也就不会对私人投资产生很大的影响。这样,政府增加支出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较多,即财政政策效应较大。
(2)货币政策效应
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即货币政策的效应,同样取决于IS和LM曲线的斜率。
在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移动(由于实行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大,反之,IS曲线越陡峭,LM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如图3所示
LM曲线右移,货币供给增加,从而能够增加国民收入。但实际上收入并不会增加那么多。因为利率会因货币供给增加而下降,因而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中一部分要用来满足增加了的投机需求。IS的斜率主要决定于投资的利率系数。IS陡峭时,投资的利率系数较小。LM右移时会使利率产生较大幅度的下降,从而导致增加的货币供给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满足投机需求。国民收入水平不会有较大增加,政策效应不大。相反,IS平坦时,投资利率系数较大。LM右移时,利率下降不大,投机需求较小,政策效应较大。
在IS曲线不变时,LM曲线越平坦,LM曲线由于货币供给量变动时,国民收入的变动就越小,即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小;反之,则货币政策效应就越大。如图4所示。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LM曲线较平坦,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大,即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货币需求变动很多。因而,货币供给量变动对利率变动的作用较小,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就不会对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大影响。反之,若LM曲线较陡峭,表示货币需求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即货币供给量稍有增加就会使利率下降较多,因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有较多增加,即货币政策的效应较强。
因此,IS-LM曲线的形状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效应关系如下:
IS或LM曲线移动时,均衡收入与均衡利率会发生变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推动IS或LM曲线向右移动,从而实现带动经济增长,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扩张的财政政策增加自发性支出,通过乘数效应引起总需求和均衡收入增加,从而推动IS曲线右移。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受"挤出效应"的影响,IS曲线的形状与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关系不确定。积极的货币政策通过法定准备金、再贴现、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增加货币供给,推动LM曲线向右移动。IS曲线越平坦,货币政策越有效;LM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越有效。
三、从IS-LM模型分析我国的“双稳健”政策
近几年,尤其是2002年之前,我国在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上,倾向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即加大基础设施投资,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经济的增长。这与我国当时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形势是相适应的。不过,从2003年开始,经济形势开始发生变化,200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达到9.3%,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7万亿元,增长9.5%。在这种变化下,我国实施了7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在2005年开始转变。从抑制潜在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保证经济稳定的目的出发,中国在2005年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双稳健"。笔者拟运用IS-LM曲线来讨论这一“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1.“双稳健”的政策含义。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质上都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中性宏观经济政策。所谓"中性"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相对于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而言的,是一种有保有压,有紧有缩,上下微调,松紧适度的政策(刘国光,200A)。笔者个人认为,“稳健”是相对于“积极”而言,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说是稳中趋于紧缩的,尤其从理性预期的角度,反应在公众的心理预期上,这种政策调整反应了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应运而生的整个宏观政策态度。虽然,稳健政策并不等同于紧缩,但在经济主体的预期中,“稳健”在某种程度上被认为近似于紧缩。
2.我国“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
“双稳健”政策的着力点是经济稳定而非经济增长。IS-LM模型探讨的是国民收入与利率水平的水平关系,没有讨论经济稳定的问题。而“双稳健”政策,作为宏观的经济政策,更多考虑的是预防经济过热,推动社会公平和减少失业,调整行业结构,应付经济垄断等各个方面。这一政策通过对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各项经济指标的分析,落脚于经济平稳,致力于在经济过热和增长缓慢中间寻找平衡点。
3.“双稳健”政策应加大市场调控的力度。
我国的IS-LM模型没有确定的形状,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无法精确拟合。因为利率没有市场化等原因,一些变量实际上是政策性的,而定性分析存在许多无法克服的障碍,不能精确描述IS-LM曲线的形状。所以,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的IS-LM模型(笔者把它看作是在经典理论中加入一些条件的定性模型)是不精确的。尽管长期趋势十分明确,但在短期内,或者在一定的时期内,模型的形状和趋势并没有准确的界定。在不精确的IS-LM模型下,稳健的政策,即中性政策,应该说很好地配合了这种不精确性。因为稳健政策意味着政府干预的谨慎,意味着留给市场更充分的发展空间,意味着由市场机制的完善和市场力量的出清来实现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双均衡,从而通过市场的培育,使我国的IS、LM曲线由理论上的陡峭趋向正常,由实践上的不精确趋向可计量的稳定。“双稳健”政策是比较谨慎的政策选择。这一政策应在确保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更多地致力于经济发展各方面的协调性,以提供公共物品、解决外部性等市场失灵问题为主,并在此基础上,谨慎地实行其它配套的政府干预,加大培育市场的力度,引导市场的完善,使市场的调控更加灵敏有力,从而促进市场经济的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美]多恩布、什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邓子基、张馨、王开国:公债经济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
篇6
关键词:财政政策;经济增长;影响;策略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1
一、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现阶段,国内社会经济宏观形势呈现为“内需结构失衡、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过热、就业门槛较高”的局面,所以迫切需要政府部门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以达到调控宏观经济的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增长。为改变上述现状,政府部门积极实施扩张性赤字预算政策,该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社会经济的增长,但仍然存在融资利息负担过重等一系列问题。
1.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税收政策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所以税收政策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归纳而言,其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1)在税收政策的影响下,政府部门充分利用手中职权广泛筹集资金,以满足社会经济增长的需求;(2)税收政策能够引导更多的人将剩余资金用于投资或储蓄。从公共储蓄视角看,公共投资资金数额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税收收入,即税收收入越多,用于共同投资资金数额越多;反之亦然。由此可见,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除税收政策之外,财政支出也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首先,财政支出能够重新对公共储蓄资金进行科学合理配置,以起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目标。同时,财政支出还具有示范效应,引导着社会中的有效资金趋于正确的方向流动;其次,财政支出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的效应。实践表明,税收政策减少了有钱人的收入,而财政支出则增加了穷人的收入。
3.以导向为依据,可将财政政策划分为紧缩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及中性财政政策,其中各类财政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一般而言,随着社会经济持续过热,致使社会总需求量过大,国民收入远远高于充分就业时的水平,此形势下政府部门为稳定经济,需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以减少财政支出或增加税收的形式减少或抑制社会总需求量;相反,随着社会经济持续衰退,致使社会总需求量不足,国民收入远远低于充分就业时的水平,此形势下政府部门为稳定经济,需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增加财政支出或减少税收的形式刺激社会总需求量增长,促使经济尽快复苏。除上述两种状况之外,政府部门为达到稳定社会经济的目的,应实施中性财政政策。
另外,在财政收支稳定不变的状况下,可调整优化财政收支,以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除此之外,科学合理分配支出、不断提升公平服务水平等措施也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之为膨胀性财政政策,其指的是通过减税、增支出以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以达到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其中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必须以具备闲置资源为前提条件,实际上,仅凭借市场力量根本无法利用闲置资源,为确保闲置资金科学合理利用,需要借助政府权力。由于闲置资金数量有限,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资金将面临着紧缺危机,为解决这一问题,势必要从金融市场中筹集更多的资金,以致累计赤字与累计发债规模逐渐增大,从而引发经济过热,进而制约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所以要求相关部门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依托于该政策以协调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可见,经济资源有限的环境下,任何财政政策均不可长期执行,否则将严重危及到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
4.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首先,货币政策通过作用于总量以达到直接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效应;而财政政策是通过改变总量中的分布与比例以达到间接调整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其次,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整力度较平缓,通常不会对市场机制产生较大的冲击力;而财政政策恰恰相反,其对经济的调整力度较大,且较易对市场机制产生强大冲击力。再次,货币政策以经济行为主体竞争作用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标;而财政政策以市场的供求关系与机制作用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目标;最后,财政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既涉及到经济决策又涉及到政治决策,其与相关法律程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因此不易于高效顺利实施。
二、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策略
1.转变政府职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的内涵和边界就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从整体上观察,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基本上沿着提高市场资源配置地位的道路演进。然而相对于市场的发育,政府职能调整显得滞后,出现了所谓“越位”、“错位”、“缺位”的种种现象。也就是说,我国政府管理市场经济的能力还未满足市场正常发展的需要。社会保障水平低下、城乡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感增加、环境持续恶化、粗放型增长屡禁不止等现实经济社会中的矛盾,不仅仅是市场失灵的结果,更有政府管理不到的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这些信息都透露出我国正在加快政府职随转变的步伐。转变政府职能,就是要切实解决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问题,最终把政府职能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轨道上来。
2.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应该继续加强高速公路、铁路、航空以及通讯等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在产业方面要鼓励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大型装备技术制造业等产业部门形成国际竞争力;国土开发方面形成全面综合的开发格局,缩小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区差距,合理规划和布局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使全国实现协调、健康发展。
3.财政政策权力下放到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还应对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财政权力下放以及扩大地方政府的自这一认识上存在的误区,进行及时的认识与调整。在现阶段,由于社会对于和谐以及有效地经济发展的需求,稳定的国内财政政策环境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与基本,由此可见,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权力下放是由一定的条件作为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必须维护强势政府,强化中央在政府以及财政政策等方面的统一领导权,换言之,也就是要保证中央在经济发展以及财政政策管理等方面所应具有的绝对管理权威。因此,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对下放的财政政策权利的范围以及程度进行有效的把握,同时确定合理的政府活动范围,从而对本地方社会的经济进行及时的管理,从而避免下放到地方的权利不至于偏离社会公共利益的轨道,以及进一步的强化地方政府对微观领域经济活动的权利,是清除阻碍县级政府服务能力提升以及实现经济顺利发展的关键性环节。与此同时,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缺少刚性准则的约束与制约,因此,地方政府可以将中央政府的财政政策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资源,因此正确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思考如何把握中央政府财政制度、财政政策供给的意愿范围以及向中央政府索取有利于本地发展的财政政策以为其社会发展提供服务就是对地方政府财政政府把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影响和作用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姚慷.后危机时代扩张财政政策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路径分析[J].中国外资,2013(06).
[2]王雪,卜祥云.促进河南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08).
[3]李中建.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支持政策[J].财会研究,2013(03).
[4]段明贵.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财政补偿政策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3(06).
[5]张尧,毛金,张磊.辽宁新能源开发利用财政扶持政策的风险控制研究[J].商,2012(24).
篇7
关键词: 通货膨胀;货币政策;财政手段;金融工具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呈现出放缓增长的趋势,特别是自2010年后,我国为缓解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而大量采取一系列激进和扩张性货币政策的弊端性日行显现出来,出现了货币供给过量,市场货币流动出现混乱等情况,加上国内消费者购买水平指数(PMI)上升较快,出现了通货膨胀预期的现象,截止2015年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2%。其中,城市上涨1.3%,农村上涨1.0%;食品价格上涨1.6%,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0.9%,服务价格上涨2.1%。
一、 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的含义
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国家经济目标,运用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等手段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起到影响宏观经济的措施的目的。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一般在总需求和经济低迷的时期使用,其功能是通过提高货币增长速度来刺激需求;紧缩性货币政策一般在通胀严重和经济增长过快的时期使用,其功能是通过减少货币增长速度来降低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物价或一般物价在一定时期内持续上涨,货币供应畸形增长,出现投资和消费过旺,生产过热等现象。我国一般采用居民消费指数(CPI)作为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多。究其深层原因还包括需求拉动、成本推动、结构失调、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等因素。
二、 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
市场上,居民主要生活用品和食品以及非食品价格持续上涨是本次通胀的主要表现。其中,食品中包括大米、猪肉、蔬菜等商品价格上涨最具代表性。
货币流动性过剩是引发本轮全面通胀的根本原因。稳定物价水平、防止经济过热是目前我国经济的主要目标。2010年末至今中国人民银行多次运用加息、上调准备金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货币政策工具,对调节通胀预期压力、遏制物价进一步持续上涨起到一定松缓作用。
由上述图表数据可知,通胀率衡量指标CPI几乎随着央行货币利率调整而呈正相关上下波动,根据SVAR模型,研究货币供给、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得出结论:货币供给的增长会带来物价的上涨,并且滞后4 个月后达到最大效应。
综上,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现状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以堵为主。其次, CPI 和PPI 仍在高位徘徊, 通胀形势依然较为严峻。
三、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
综合治理。由于导致通货膨胀既有总需求膨胀的原因,有成本上升推动与结构失调方面的原因,治理通货膨胀既要控制需求,防止收入超分配又要改善供应,调整产业与产品结构,优先发展农业及能源等基础与瓶颈产业,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价格政策等的相互配合,因此,借此其问题的有效办法就是打破该行业背后的利益寡头。
动态监控。由于预期通胀率和实际通胀和利率有很大关系,所以预期通胀对当期实际通胀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央行如能调整货币政策来改变通胀预期,则对控制通胀水平有很大帮助。由统计局数据统计可知,货币政策与导致的利率变化对最近的物价波动的影响较大,所以以利率为主的货币政策应该得到广泛使用。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第一,适度采取宽松政策,总体以紧缩性货币政策为主。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主要归因于外汇长期占款,如果此时政府过多运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则会造成利率提高,会减少投资,减少消费,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所以政府因为合理利用货币政策,对相关企业降低门槛,环节整体趋势。
第二,放开金融管制。现在民间资本合法化成了国家金融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民间信贷最根本的问题是国家金融机构出于资产安全性的考虑,对中小企业的信贷体制不完善。所以国家在近两年应当在政府工作中提出完善民间金融市场的目标,降低金融机构的门槛国有银行为了资产的安全,对中小型企业不能提供支持,所以在2011 年底政府相关部门也提出了要完善民间金融市场,适度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增加政府鼓励和支持。
第三,加速产业改革和升级。在我国一二三产业结构当中,还是以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主,缺乏新兴的可持续型企业和有广阔前景的朝阳行业,这导致了我国的经济质量水平较低,再加上我国上世纪的人口红利已经接近尾声,如果再将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持续下去,会进一步加剧通胀水平,所以政府应引导企业对创新型和高科型企业进行投资。
第四,拓展其他资本市场。由统计数据可知,近年来银行资产大幅扩张,而证券市场资产不断萎缩。长期倒挂的利率水平对证券行业影响巨大,政府应当适合考虑调息,这也是社会各界的广大呼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发展证券市场和其他诸如民间信贷等资本市场。
四、结论
笔者认为,要创立和谐稳定、积极向上、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不仅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大基本经济因素上考虑,也需要从国家宏观和个体微观上的角度上进行考虑。
在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民银行将利率作为控制通货膨胀的主要依据,将价格水平稳定在合理的范围内。提高央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增强人民银行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和影响力。在央行保持独立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和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努力建立长期有效的协调机制,在经济目标、政府债务和金融监管等方面及时进行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的协同效力。随着我国财政收支以及国债规模的不断扩大,保持政府的预算平衡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只有保证了财政的预算约束,将政府赤字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保证预算公开透明,才能避免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效果,让货币政策充分发挥其在调控价格水平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徐静.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与成因分析.[J].财会研究,2013(4).
[2] 王勇.对运用货币政策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3(5).
[3] 杨毅.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2(16)
篇8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压力 通缩性贬值 经济扩张
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施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后,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超过20%。但是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依然逼迫人民币继续升值。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热议的话题,现将近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就此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一、 人民币升值的依据
关于人民币的升值依据,最基本的原因是中国的贸易账户在国际市场对美国等发达国家存在严重的顺差。这一顺差被指来源于中国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的低估。这只是人民币升值压力表象的原因。笔者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的总结,得到人民币升值压力有两种,一种是短期压力,一种是长期压力。前者是内外经济失衡的结果,表现为持续的双顺差,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以及国内经济过热;后者是经济长期走强的结果,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两者既有区别,又密切相关。
人民币汇率低估是造成人民币升值预期持续存在、挥之不去的重要原因。因此,允许人民币以更快速度升值,从而使人民币实质汇率恢复到其均衡水平,有助于降低人民币预期,缓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对政策当局的压力。
光(2005)指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一方面是产品成本和价格的实际降低, 另一方面是货币名义价值和内在价值的反向运动, 即实际汇率升值。由于服务业等非贸易品部门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内外( 比如中国和美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差距不大, 但大部分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不同国家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就相当大。改革开放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由于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 我国制造业和可贸易品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不断提高。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提高带来的实际汇率升值, 要求名义汇率跟着升值, 但如果有其他条件(比如工资上涨)配合, 就可能缓解升值压力。然而,中国是劳动力过剩, 可贸易品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 工资和不可贸易品部门的价格涨不起来。因此,汇率升值的压力很大。
种种研究表明人民币已经明显被低估,但是我国政府对于是否允许人民币升值问题依然保持着相当谨慎的态度。中国政府对汇率的谨慎源于升值可能产生的经济紧缩问题,这也是传统意义上汇率升值产生的效应。
二、 人民币升值引发经济紧缩
按照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学教科书上的模型,货币升值是紧缩的:货币升值至少在短期将提高国内商品对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实际汇率升值),导致本国出口下降和进口商品对国内生产商品的替代,从而降低总需求,这就是汇率变动产生的支出转换效应。总需求的下降进一步使总供给下降,社会的就业水平因此受影响,最终导致经济的衰退。
Mckinnon(2005)认为,因为中国通货膨胀率已经趋同于美国水平。人民币任何显著的持续升值(美国想要人民币升值20%-25%)将会驱使中国进入通货紧缩。而人民币升值可能产生升值预期,这样就会对出口企业产生降低工资增长的趋势,工资增长下降进一步导致通货紧缩。在面临更多升值压力的背景下,如果中国人民银行只允许小幅度的升值,热钱流入则会加快。如果中国推进金融自由化,采取诸如解除利率管制等措施,中国公开市场利率就会被迫趋向于零,而中国目前已经接近于陷入零利率流动性陷阱――上海的银行间短期拆借利率现在快下降到1%,一旦跌入零利率流动性陷阱,中国人民银行在面对通货紧缩的压力时会将束手无策。
高贺、李霞(2008 )认为,人民币升值造成了国际游资的巨大套利空间。由于人民币升值采取缓慢的和持续的方式, 因此国际游资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来套取汇差,相应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问题。近年来我国房价、股价与物价暴涨, 与这种套利活动不无关系。而随着人民币升值的速度越来越快、幅度越来越大, 人民币升值演变为人民币资产泡沫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三、人民币升值引发经济扩张―基于通缩性贬值视角
(一)贬值引发经济紧缩
贬值引起紧缩的原因,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讨论。从需求上看:(1)如果进口商品的价格需求是无弹性或弹性很小时,对资本货物、中间产品和重要消费品的进口的更高花费将会减少本国生产商品的需求;(2)名义贬值会给总需求带来紧缩压力,这一压力可能大于贸易支出转换效应带来的补偿。就价格刚性而言,非贸易品将缓慢调整以降低需求。如果非贸易品需求下降的速度大于可贸易品的外国净需求的上涨,则整体产出将下降;(3)贬值可能导致收入在工薪者之间的再分配,那些边际储蓄倾向低的群体的收入将转移到边际储蓄倾向高的群体,这一净效应将使总需求下降(Krugman & Taylor,1978)。从供给上看:首先,贬值直接增加了进口产品的成本,使得总供给减少;其次,在资本市场不健全的经济体中,贬值降低可信贷额度(Van Wijnbergen,1986)。这又反过来使国内利率水平上升,使生产成本增加;再次,由于集体谈判合同(Collective Bargaining Agreement)和指数化工资(Wage Indexation)的存在,名义工资因为高通货膨胀而增长,并实际上快于通货膨胀,导致供给减少(Agenor & Montiel,1996);另外,一旦把需求和供给一起加到分析框架,即使贬值引起总需求的净效应是扩张的,只要这一需求转换效应小于总供给产生的衰退效应,同样可以使贬值引起通缩。
Kamin & Rogers(2000)针对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在墨西哥,货币贬值总是导致产出下降;Hoffmaister & Vegh (1996)对乌拉圭,Moreno(1999)对6个东亚国家以及Berument & Posaogullari(2003)对土耳其分别进行研究均支持“紧缩性贬值”假说。还有一些学者从时间的维度,把贬值对产出的影响分别在短期、中期、长期进行考察。如Edwards(1986)采用约化型方程模型对12个发展中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短期贬值是紧缩性的,但是一年之后贬值有扩张的效果,而在长期贬值则是中性的; Gylfason & Radetzki(1991)运用宏观经济模拟方法发现对所研究的12个发展中国家,贬值在短期和中期都是紧缩的; Oskooee & Kutan (2008)通过建立对白俄罗斯等东欧九个新兴经济体的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在短期贬值对捷克、爱沙尼亚、匈牙利、俄罗斯四国产生紧缩效应,而在长期贬值对以上九个国家中性;Sencicek & Upadhyaya(2010)对1970-2004年的土耳其的实证分析指出,在短期内贬值产生紧缩效应,中期产生扩张效应,长期效应中性。
(二)升值引发经济扩张的渠道
由紧缩性贬值可以相应总结出一些汇率升值导致产出扩张的渠道,同样可以从需求和供给方面讨论。
在需求面:(1)货币升值会降低国内价格水平,导致居民的实质货币余额和实质财富增加,这倾向于扩大居民的支出;(2)货币升值具有收入再分配效应:货币升值将使收入从高边际储蓄倾向的群体向低边际储蓄倾向的群体转移。这是因为货币升值通过降低价格水平提高了实质工资,导致实质收入从企业家阶层向工薪阶层转移。由于工薪阶层有较企业家阶层更高的边际消费倾向,所以货币升值的这种收入再分配效应倾向于扩大经济的总支出。这种收入分配效应在发展中国家更为明显,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阶层财富有限并且受到很强的流动性约束,因此其边际消费倾向几乎等于1;(3)在发展中国家,新增设备投资通常包含大量的进口资本品,货币升值降低了这些进口资本品的国内价格,因而倾向于增加新增投资从而扩大经济的总支出。
在供给面:(1)货币升值将降低进口中间产品和原材料(如石油、矿石)的国内价格,因而降低所有最终产品(包括非贸易品)的生产成本,边际成本相对于最终产品价格的下降将导致企业增加产出和雇佣,从而增加经济的产出和就业。因此,即使货币升值对总需求的净效应是紧缩的(支出转换效应足够大从而支配支出变更效应),供给面效应的存在使得升值仍可能是扩张的;(2)货币升值有利于健全国内资本市场,增加可信贷额度,使货币供给增加。这样使国内利率降下来,减少了生产成本。使企业增加产出,国内经济得以扩张。
四、总结
国内外经济学者关于人民币升值的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充实了人民币汇率理论。面对近年来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通过新近发展的贬值性紧缩理论扩展得到的人民币升值可能引发的扩张效应,是否能帮助我国管理当局打消升值顾虑?纵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实证研究成果的绝大多数结果来看,与大多数发展国家进行的同类型的结果不同,货币升值在中国主要还是通过传统宏观经济理论所得到的支出转换效应体现的,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依然是紧缩性的。其中可能的原因有:1、现存于发展中国家的“紧缩性贬值”理论发生在货币金融危机等非正常的环境下,而中国的过去的贬值,没有在此情况下发生;2、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中国进行的城市改革,使得相当大一部分人失业和丧失传统福利,导致城镇居民预防性储蓄动机增强。那么,货币升值的收入再分配在中国发挥的作用不大;3、由于多年的FDI,中国制造技术进步和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国内生产的资本品对进口品的替代性增强,则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投资支出的影响不明确;4、贬值性紧缩理论的一个前提是该国贸易处于逆差,但是中国除1993年外,在过去20年里一直是贸易顺差;5、最后从供给面看,由于中国对部分商品,特别是服务业的价格管制依然存在,人民币汇率对产出的供给面效应同样不明晰。但是,不管人民币升值是紧缩性还是扩张性,中国都不应该在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低估的政策建议,因为人民币的低估确实已经造成中国短期和长期的经济失衡。另一方面,在我国,汇率工具被赋予了过多的任务,政府或许应该让汇率专门发挥其相对价格作用去解决中国存在的外部失衡和长期结构问题,而由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工具来管理国内经济失衡问题。
参考文献:
[1] 光.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及其成本―收益分析[J].经济研究,2005;5
[2] 施建淮.人民币升值是紧缩性的吗?[J].经济研究,2007;1
[3] 高贺,李霞.人民币升值影响综述及建议[J].中国经贸导刊,2008;10
[4] 施建淮.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6
[5] 麦金农,邹至庄.国际著名学者关于人民币升值是非评说[J].国际经济评论,2005
篇9
一、凯恩斯主义者为政府干预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
财政政策是凯恩斯主义者非常喜欢使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他们认为,对总需求的调控,财政政策比之货币政策更有效,财政政策是一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它既可以被用来变动总需求,以对付严重的通货紧缩或者通货膨胀,也可以被用来微调经济,熨平经济周期的较大的波动。财政政策的措施十分简单明了,如果经济正处于严重的萧条时期,财政政策就采取“减收增支”的办法,减收就是减税,增支就是增加政府开支和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
减税和社会福利的增加会使漏出减少,注入增加,会很快刺激总需求的增加。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涉及到政府预算的制订和实施,由于时间间隔较短,效应也就较显着。在西方国家,减税,主要是减个人所得税,既减少漏出,又对个人的劳动和投资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增加支出和社会福利的作用是直接扩大总需求。但是,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究竟会使总需求增加多少,最终使GDP增加多少,很难作出估计。如果人们把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的一部分钱用于增加对进口品的需求,并且边际进口倾向较高的话,则总需求的扩大就不会很大了。
减税和增加社会福利,对总需求的扩大作用甚小。增加政府支出是刺激经济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政府支出可直接作用于总需求,因而有较充分的乘数效应。同时,政府支出可以直接为宏观调控目标服务,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可以扩大总需求,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国民经济的瓶颈缺口,增加社会的生产能力。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经济特别萧条的地区以帮助该地区的经济走出困境。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不太使用进口品的项目上,尽可能以乘数效应增加GDP.政府可以把资金用于增加就业的项目上,以减少失业人口。但是,政府支出如果花在基础设施方面的话,就会耗费较长的时间,很难立竿见影。当然在对付长期性经济萧条方面还是有效的。不过,政府实施的项目往往由于缺乏责任心和管理,工程质量较差,很多被称为“豆腐渣工程”,弄得不好会劳民伤财。
与解决通货紧缩缺口的财政政策相反,如果经济存在通货膨胀缺口,经济基本已达到了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此时就应当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即增收节支的政策,增加税收、减少财政支出。
从近代历史看,在西方国家,只有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曾经存在过持续的通货膨胀缺口,这主要是由于战争经费支出急剧增加所致。其余时候,基本上都是通货紧缩缺口存在,通货膨胀缺口只是暂时性地存在过。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存在过一个怪现象,就是在高通货膨胀率的同时,失业率也上升,也就是滞胀。凯恩斯主义者把滞胀的原因归结为在收缩总需求的同时,总供应也收缩了,这样抵消了通货膨胀的效应,但国民产出也下降了,结果社会生产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失业率上升。
总需求和总供应的同时萎缩会对总供应产生不利的影响。税收的增加会对劳动和投资产生反激励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推动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政府支出的削减会对某些依赖政府支出的部门(如卫生医疗部门、教育部门、公共交通部门等)产生严重的影响,减少政府对社会的公共提供。对基础设施支出的削减会影响到国民经济的长期增长。持续的通货紧缩政策还会使私人投资减少。所有这些都会使国民经济的生产能力减少。
经验表明,对付通货膨胀并不难,即使有的国家发生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经过治理,也能平息下来,难的是在治理通货膨胀的同时不引发通货紧缩。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都可被用来微调经济,只要政府对总需求实行有效的管理。所谓微调经济是指通过政府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干预,以避免经济周期出现较大的波动。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作用更为明显。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政府针对经济的冷热,实施相反的对策(逆向调节),如果政府在经济萧条时期采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在经济高涨时期采用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则国民经济的运行就会比自发运行的轨迹要平稳得多。当然,政府要完全熨平经济的波动是不可能的,也有可能由于对经济形势判断失误,使国民经济秩序更加紊乱。
政府调节经济的的主要问题是时滞。如果时滞效应很长,稳定经济的政策可能反而会成为“不稳定的经济政策。”因此,只要对经济形势判断正确,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得当,经济的波动虽然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国民经济一样可以实现相对平稳的发展。
二、货币主义者对政府调节经济的做法持反对态度
货币主义者反对把财政政策作为刺激经济的手段的主要理由是:减税或增加财政支出并不会对经济有什么刺激作用,国民产出不会因此而增加,因为在扩大总需求的同时,货币供应也相应扩大了,增加的只是名义的GDP.从长期来说,扩大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只能导致通货膨胀。特别是在浮动的汇率体制下,这个结果更为明显,因为总需求的扩大会使本国的货币贬值,从而使进口品和进口原材料价格上升,进一步推动通货膨胀。在经济萧条时期,公共部门的借款需求会增加,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能会使这种借款需求更高,结果可能会发生社会公众的信任危机。利率可能会提高到更高的水平,最终会将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应抵消掉。
货币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必须要与货币政策相配合,才会产生持续的效应,说白了,货币政策是真正对总需求发生影响的因素。弄得不好,财政政策只会造成总需求更大的波动。实施财政政策可能涉及的问题主要是对三方面的效应要作出估计:(1)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的变化对别的注入和漏出的影响程度究竟如何?(2)乘数和加速数的规模如何?(3)时滞效应如何?
货币主义者坚信市场的自身调整力量,认为上述的三方面的效应是很难估计的,宏观经济中出现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自行得到解决的,所以财政政策是没有必要实施的。
货币主义者认为有两种不同的财政政策,一种是会引起货币供应变化的财政政策,另一种是不会引起货币供应变化的纯粹的财政政策,两者是有区别的。前者之所以会引起货币供应的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积极的货币政策往往同时实施,二是在实施财政政策的过程中会连带出货币供应的变化,而货币供应与财政政策的同方向变化会抵消财政政策的效果,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引起货币供应的增加,收缩性的财政政策会引起货币供应的减少,结果对国民产出的变化无济于事。再说,会引起货币供应变化的财政政策会对总需求发生影响,但这是货币供应变化的结果,而不是财政政策实施的结果。后者对总需求的刺激是有某些短期效应的,但由于时滞存在,要预测人们对财政政策的反应是很困难的,再加上各种复杂的经济因素都会起作用,很难分门别类,对症下药,财政政策不可能把经济调整到主观设定的精确位置,微调经济的目的是很难达到的。从长期来说,纯粹的财政政策是无效的,对国民产出是没有影响的,只会产生挤出效应,就是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减少私人消费和投资的减少。
财政政策的货币效应究竟如何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两者密切不可分、实施财政政策的时候,或多或少会产生货币效应,纯粹的财政政策(一点也不影响货币供应)几乎是不存在的;实施货币政策的时候,也或多或少带有财政政策的含义。真可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果经济正处于萧条时期,本来财政预算是平衡的,政府为刺激经济决定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产生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发债,社会公众把钱借给政府,这不涉及到货币供应的变化。政府利用财政赤字的同时,既刺激了总需求,也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另一种方式是政府向中央银行借债,这种国债发行方式结果增加货币供应。
政府增加财政赤字,注入增加,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增加均衡的国民产出。政府支出的增加会使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增加。如果财政赤字增加的结果使货币供应增加,市场利率可以因货币需求和供应同时增加而保持不变,由于市场利率保持不变,不会对投资产生影响,所以没有挤出效应。如果财政赤字增加的结果没有增加货币供应,市场的货币交易需求增加后使均衡利率上升,利率上升的结果就会使投资减少,产生挤出效应,注入量就会低于期望的水平,国民产出不会增加。
扩张性财政政策在货币供应不变的条件下,究竟是否一定会产生挤出效应就要看两方面的变化情况。一是货币需求弹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需求是比较缺乏弹性的,同样是灵活偏好曲线水平上移,利率会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货币需求是较有弹性的,总需求扩张后,对货币的交易需求也增加了,货币的灵活偏好曲线会上升,结果利率的上升幅度不大。二是投资弹性,即投资数量对利率变化的敏感程度。货币主义者认为,利率的变化会对投资额产生较大的变化。而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投资额对利率变化通常是比较缺乏弹性的。投资者决定投资与否主要是取决于经济形势发展趋势和所生产产品的销售前景,而对市场利率的考虑并不放在首要的位置,利率的变化只对投资额产生较小的影响。
凯恩斯主义者认为财政政策的实施只会对利率产生很小的影响,对投资额的影响更小,所以,基本上不存在挤出效应。总需求的扩大可能会通过加速器效应使投资额增加。货币主义者认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使利率明显上升,从而对私人投资产生严重的影响,挤出效应明显存在。他们的观点是,政府必须要减少财政预算赤字。从长期来看,假使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话,政府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完全挤出私人投资。凯恩斯主义者与货币主义者由于在上述两个问题上的分歧,导致两者对财政政策实施的效应预期发生很大的偏差。
篇10
一、货币政策对保险政策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货币政策对保险政策的影响是通过其对保险市场的影响反映出来的。货币政策一般分为扩张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中性货币政策。运用不同的货币政策对保险市场的影响不同。
(一)不当的货币政策会影响保险市场的正常发展
1.在市场货币供求均衡或货币供应量小于需求量时,如果运用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打破市场供求的平衡,加剧市场的不平衡,导致货币供应紧张,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经济结构不合理,物价跌落,经济停滞,即通货紧缩现象。这对保险市场非常不利表现为:首先,影响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从个人投保需求来看,通货紧缩、失业增加、收入减少、个人对保险的有效需求相应减少。从企业投保需求来看,通货紧缩、市场需求不足,使市场竞争激烈,许多企业被淘汰出局,生产经营规模缩小;另一方面,市场需求不足,导致产品价格下降,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利润下滑,许多企业因此发生不同程度的支付困难和偿付困难。为了节约费用开支、降低成本,企业一般会选择自保或其他转移风险的方式,尽可能扩大自担风险的限额,减少对商业保险的需求。因此通货紧缩使保险投保人的投保愿望、投保能力、投保需求降低。其次,紧缩性货币政策使保险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降低。一方面由于保险市场有效需求减少,市场规模的偏小,保险市场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为了拓展市场,开拓新业务,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降低费率,加大业务投入,提高服务质量将是许多保险公司的必然选择,这将影响他们的承保利润;另一方面,通货紧缩,资本市场萎缩,减少了保险资金投资运用的机会,增大投资风险,影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保险公司承保利润和投资收益是其利润的主要来源,二者的减少必然降低保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从而削弱其偿付能力。
2.在市场货币供求平衡或货币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如果运用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货币供应超过市场对其需要的量,过多的货币投入将引起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通货膨胀。这对保险市场发展仍然不利。由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保单保值和增值能力下降,保险的预期保障程度降低,使人们投保的积极性大受影响,表现为退保的大量增加,保单继续率下降和新业务发展困难。同时,在费率缺乏弹性的条件下,由于保单实际赔付率(或给付率)小于名义赔付率(或给付率),而投保人所交的费率却是按名义赔付率(或给付率)来确定的。这样实际上是减轻了保险人的实际经济责任,损害了投保人的经济权益,保险人处于有利地位。这种状态会使保险公司获利丰厚,并诱使更多的资本、机构和其它稀缺资源挤进保险供给行列,导致保险市场供过于求,引起市场的失衡。
(二)恰当的货币政策有利于保险政策作用的发挥
在市场货币供大于求时,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可抑制总需求,减少通货膨胀;反之,在市场货币供给小于需求时,则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增加就业,推动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正确运用可使社会经济走向健康之道,并消除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对保险市场的不利影响,为保险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二、保险政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保险政策的正确与否将影响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正确的保险政策可促进货币政策作用的发挥,增强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而不合理的保险政策则会抑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例如在通货紧缩时期,国家一般运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消费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可:(1)通过开办各种财产保险业务,为企业研制开发新产品,降低产品成本,生产价廉物美,适应社会需求的优质产品提供风险保障,鼓励新兴产业发展。(2)通过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保险业务,为商业银行开办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解除后顾之忧,以增大个人消费信贷规模,从而增加货币供应量。(3)通过开办各种个人保险业务,为社会公众个人的财产安全和人身风险提供经济保障,解除顾虑,激发其消费欲望。(4)扩大保险资金直接运用规模,调整资金运用方向借以影响公开市场业务,进而影响市场利率。
又如在通货膨胀时期,国家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抑制过度膨胀的消费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可:(1)通过开办各种财产保险业务,为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经济保障,促进企业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提高社会商品供给能力,实现社会商品总量与货币总量的均衡。(2)增加保险商品供应,提高服务质量,刺激保险需求,推迟居民对社会产品的消费,改变储蓄和消费的比例。(3)缩小保险资金直接运用的比例,增加国债或银行存款规模,以控制信贷规模。
可见,通过保险活动一方面可鼓励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加或控制社会产品总量;另一方面又影响货币供应量,刺激或抑制社会需求,双管齐下,有利于充分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实现货币政策的目标——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平衡,从而稳定货币。当然,如果保险政策运用不适,则会抑制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
三、近几年我国的利率政策及其对保险市场的影响
在货币政策中,利率政策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影响最为直接。1998年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重大变化,使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明显的通货紧缩。为了抑制通货紧缩,我国政府实施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增长。在这一轮经济周期的调控过程中,国家将利率作为主要的政策手段,自1996年5月第一次降息之后,在短短的几年中已连续8次降息,扩张性利率政策的频繁出台,利率的连续下调对我国保险市场(特别是寿险市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动摇了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使投保人的投保意愿下降
连续下调利率,迫使以银行利率作为保费计算基础的我国寿险公司不得不随之频繁调整寿险保费的预定利率(如下表),不断上调保险费率,这有违费率应相对稳定的原则,社会公众对此感到无所是从,难以接受,从而影响了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同时,由于我国的寿险产品储蓄性过强,保险宣传不当,公众保险意识尚欠成熟,使许多人买保险时总是将目光紧盯住资金回报率,单纯地将费率与银行利率相对比,因此,费率的不断上调必然会影响到投保人的投保意愿,近一两年储蓄性险种销售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二)对保险公司的给付能力造成极大的冲击,影响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利率的调整一方面影响着保险资金运用的收益,另一方面每一次利率的调整也形成了高利率保单热销的景况,使我国保险业步入严重的“利差倒挂”境地。
1.利率调整对保险资金收益率的影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受《保险法》规定的限制,只能投资于银行存款、国债、金融债券和国务院批准的其它方式。1998年10月保险资金允许进入全国同业拆借市场,1999年10月保险资金获准通过买卖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由于国债市场、债券市场容量有限,进入证券市场方式以及其它资金运用渠道的限制,目前我国保险资金仍然有相当的比例(大约为30%~50%)存放于银行。目前我国保险资金运用收益主要由银行存款利息、债券收益和证券投资收益构成。前二者收益直接与银行利息挂钩,后者的收益也间接地与银行利息发生联系,这是因为股市的波动与经济的增长率和利率的变化息息相关。由于银行利率的连续下调,使我国寿险公司的损失达280亿人民币。因此,银行利率的下调,对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的影响极大。保险资金运用收益难以弥补前些年较高预定利率险种所带来的巨额利差损。
2.利率的调整使我国寿险步入严重的“利差倒挂”的境地。由于我国保险业在经营管理体制上长期存在不注重效率,盲目追求保费收入的问题,使得各保险分支机构将其保费收入最大化作为其利益的唯一硬约束。此外,由于银行利率下调与保险预定利率下调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每一次银行利率的下调都大大地刺激了寿险需求,形成了公众购买保险的热潮,各保险公司以此为契机,大量销售高利率保单拓展业务,带来保险公司业务的高峰,其结果是寿险公司积累大量的利差损失,形成严重的“利差倒挂”,极大地影响了保险公司的给付能力,进而影响保险公司经营的稳定。
扩张性利率政策对我国保险市场的不利影响是显著的,但它对我国保险市场也有着促进的一面,主要表现在:(1)利率不断下调,保单预定利率也随之下调,促使保险公司从以往的以高预定利率保单为主的价格竞争中摆脱出来,而转向产品服务质量方面的竞争,进而促使保险市场竞争更加有序规范。(2)利率的下调迫使保险公司转变经营战略,放弃过去粗放型的经营模式,转向通过调整险种结构、控制经营成本、提高资产质量等来缓解利率下调对保险公司盈利能力的不利影响。
由此可见,近几年我国利率政策的调整,对我国保险市场建设,保险业的稳健经营有着直接的制约、促进和破坏作用。如何制定相应的保险政策,消除利率政策变动对我国保险市场的不利影响,是我国保险政策制定者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而又重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韦生琼。人身保险[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强,郑立平。利息率波动对寿险市场的影响[J].黑龙江金融,2002,(2)。
-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论文
- 下一篇:学校心理健康管理
精品范文
10扩张型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