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警方法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预警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预警方法

篇1

(一)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应用现状

量化分析方法和非量化分析方法是目前国内外两种最常见的预警方法。单变量分析方法和多变量分析方法构成量化分析法,非量化分析法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主要有管理评分法、流程图分析法、“四阶段症状”分析法、“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标准化调查法等。自我国加入WTO,市场国际化之后,财务预警方法也在国内外研究者的努力研究下不断完善。

近些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受到了理论界的关注。但是这些预警方法在我国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监管部门也没有制定出相关的规定,加之我国公民相对保守,不喜欢接受新事物的特点,使得上市公司在经营管理上缺乏财务危机预警的意识。少数使用量化方法的企业,也主要借鉴国外的方法,但是由于量化方法存在着使用前提和范围的局限性,所以一般只有公司财务数据的统计、财务模型的计算分析和财务指标的筛选等才适用此种方法,依据这个特点,上市公司应多使用量化方法,这样才能区别量化和单变量方法的不同之处。例如上海证券交易所特地开发了用于研究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预警系统和相应书刊,从而有效地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及时发现其财务报告中的危险信号,来降低市场和投资者的风险率。其主要功能主要分为两方面:一,对单变量进行预警分析;二,根据综合财务分析,对财务状况进行诊断。

(二)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在应用时暴露出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在企业中的运用有所增加,但是还并不是很广泛,暴露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影响财务预警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财务危机预警方法需大量财务数据,尤其是单变量分析方法,所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是预警方法研究的重要因素。但是现在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体制存在问题,股东与管理者手上持有的信息不一致 这样会计信息失去保障。这样财务预警方法的有效性必然受到影响。信息传递具有连带性,只要有一方数据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另一方数据的真实性,当然科学的定量方法也不除外,因此财务数据一定要可靠。

2.上市公司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方法的意识

目前的市场经济下,上市公司决策层是利益获得方,而一般的投资者是都是利益受损方,上市公司坚持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但是开发和运用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成本大,这样管理层获得的利润就会相对应的减少一些。而现实中,管理层对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意识淡薄,目光短浅,认为只要注重眼前的资金管理,就能有效控制财务风险,显然,这种观念在当今这种市场经济环境下是完全错误的。

3.财务预警方法实际应用的研究尚不到位

现有的量化分析和非量化分析等分析方法大多是借鉴国外的方法,近些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风险的研究得到了国内学术研究和监管领域的高度关注,并且在不断的完善之中。目前研究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层出不穷,指标也很多,但是由于计算指标的方法较难,不具备较强操作性和实用性。各个上市公司对非量化指标也提出了疑问。因此,很多上市公司都不会选择应用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因为在应用中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但又不能保证预警的实际效果。

(三)解决我国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应用中存在问题的方法

1.财务预警系统的应用与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相结合

俗话说取其精华,舍其糟粕,所以现行的体系中之中较好的我们应该继续实施,但是对于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完善它,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掌握关键点,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横向和纵向流程。横向流程需要把握好各项投资筹资等行为的潜在风险,它的针对性较强,主要涉及经营和财务管理中的风险。纵向主要是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全面的监测和控制,从而在对财务信息做出决策的各个环节上有效的把握各个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二是发挥主要债权人的作用,主要债权人是公司利益的最直接相关者,他们的积极参与能够激励公司管理层制定良好的战略决策。

2.提高主动运用财务预警方法的意识,完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方法

开发运用财务危机预警方法成本较高,这样,企业获得的利润就会想应减少,但是倘若一旦发生了财务危机,企业也就将面临着倒闭的风险,而财务方面出现危机,最容易一招致命,所以管理层要提高主动运用财务预警方法的意识,改变一贯狭隘的风险观念。预警方法的指标存在着局限性、相同指标在不同国家会有不同结论。一切从实际出发,所以企业管理决策者要制定适合自身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 实时监控并及时预测其财务状况,推动我国资本市场良性健康地发展。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护,各监管机构需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甚至是法律法规,约束上市公司,正确引导其使用预警方法。

3.不同行业和类型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式应有所差别

由于每一家上市公司的行业性质、管理水平和经营范围等都不相同,而财务危机预警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想真实有效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发挥预警方法的有效性作用,就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出符合公司要求,体现公司财务特点的财务危机预警方法。针对生产型的公司,通过对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等财务指标的关注,从而掌握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现金流情况。针对投资类的公司,通过对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类、资产保值增值率等财务指标的关注,从而掌握其资产保值增值能力和盈利能力;针对贸易类公司尤其是以外销国际市场为主的公司,应重点关注公司的营运能力、外汇汇率变化走向,与此同时也建立汇率变动率预警指标。

4.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应考虑一些必要的非财务指标的定性因素

财务危机预警不单单要考虑财务指标,还要考虑非财务指标。全面的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才能在不同方面弥补单纯财务指标的不足,使得得到的信息也更加全面。这也要求管理者一切从公司的实际出发,特别情况特别对待,这样能大大增强指标体系的灵活性,使得信息更加的真实可靠。更重要的是,一些例如行业因素、公司规模的非财务指标对预测危机也存在重要作用。但是应当注意的是,不能单纯引进非财务指标,而需对这些非财务指标进行再加工和再处理。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分析方法;预警

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来源于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社会环境的不确定性、市场经济的复杂变化、企业理财过程及经营活动的复杂性和经营者能力的局限性以及所使用的手段与方法的有限性。

一、财务风险的分析方法

尽管财务风险的成因多而复杂,但在财务风险阶段,企业可以采取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以便企业分析评估,有效防范。

(一)定性分析方法

1、专家会议法。专家会议法是指依靠一些专家,对预测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状况做出判断而进行的一种集体研讨形式,互相交流,互相启发,通过讨论与辩论,取长补短,去异求同,全面考虑并得出结论。

2、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是通过专家间的相互交流,引起“思维共鸣”,产生组合效应,形成宏观的只能结构,进行创造性思维,它又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直接头脑风暴法是根据一定规划,通过共同讨论具体问题,发挥宏观智能结构的集体效应,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集体评估,预测的方法;质疑头脑风暴法是一种同时召开两个专家会议,集体产生设想的方法。

3、特尔菲法。特尔菲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和专家会议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型直观预测方法,它采用函询条差的方法,向同预测问题有关领域的专家提出问题,然后将他们回答的意见综合整理、归纳,匿名反馈给各个专家,再次征求意见,然后再加以综合反馈。这样经过多次反复循环,而后得到一个比较一致且可靠性较大的意见,该法对未来发展中的各种可能出现和期望出现的前景做出概率估价,因此该法为决策者提供了多方案选择的可能性,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二)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是指通过一系列指标的计算测定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分析财务风险。是管理与防范控制财务风险的前提,主要的分析方法有杠杆分析,标准离差分析和层次分析。

1、杠杆分析。通过对经营杠杆系数(DOL)和财务杠杆系数(DFL)的分析率衡量企业经营风险和融资风险的大小以及杠杆利益水平的高低。

(1)经营杠杆,是指由于企业存在着固定成本而出现的息税前利润变动率大于业务量变动率的现象,衡量经营杠杆作用大小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DOL)。

其计算公式为:

DOL=(EBIT/EBIT)÷(Q/Q)=1+A/EBIT

式中: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为变动前息税前利润;Q为销售变动额;A为固定成本总额。

上式表明,DOL是与特定的人销售量和固定成本比重相联系的。

首先,DOL随着A的变动而同方向变动。只要企业有固定成本存在DOL总是大于1。在EBIT给定的情况下,DOL作用的发挥可以通过改变A的比重来实现,A的比重越大,DOL越高,经营风险就越大;A的比重越小,DOL越低,经营风险就越小。因此,我们可以把固定成本比重看作是DOL的“支点”,通过改变这一支点的位置来改变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其次,DOL随着销售量的变动而反方向变动。销售量上升,DOL下降,EBIT增加,但销售量的上升或下降必须以盈亏临界点为基础。销售量越接近盈亏临界点,其DOL就越大,在达到盈亏临界点时,DOL达到最大,超过盈亏临界点时,其DOL开始递减。因此,当销售量达到盈亏临界点之后,企业应充分利用现有生产力,努力扩大销售,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EBIT而且还可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2)财务杠杆,是指由于企业举债经营存在着固定利息费用从而出现的普通股每股收益(EPS)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衡量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只表示财务杠杆系数(DFL)。

其计算公式为:

DFL=(EPS/EPS)÷(EBIT/EBIT)= EBIT÷(EBIT-I)

式中:EPS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为变动前普通股每股效益;EBIT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I为负债利息总额。

从上式可以看出:第一,当EBIT

财务杠杆效应=负债额*(负债利润率―负债利息率)

=B*(K―I)

财务杠杆效应不一定只产生财务效应,当K>I时,财务杠杆会产生正效应,在K和I一定时,B越大财务杠杆效应越大,即杠杆收益越大;如果K

(3)总杠杆,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的连锁作用称为总杠杆作用。衡量总杠杆作用大小的指标是总杠杆系数(DTL),它是DOL和DFL的乘积。即:

DTL=DOL*DFL

=(EPS/EPS)/(Q/Q)

显然,总杠杆作用超过了单个杠杆的影响作用。

企业使用财务杠杆的目的是想通过长期债务或发行优先股对企业资产进行资金融通,并对这些资产合理充分的利用,产生一个高于固定资金成本的投资报酬率,从而提高普通股的每股收益。然而,长期债务的利息、租赁合同下的租金及优先股股息等式一项固定性支出,如果企业对其所拥有的各项资产加以利用所赚回的利润低于这项固定性支出时,则导致必须用普通股收益来弥补这个差额,从而会使普通股的收益率低于企业的投资报酬率,甚至会出现亏损。因此,企业越多使用财务杠杆,固定性费用支出越大,DFL越高,对权益资本变动的影响越大,融资风险就越高。为减少破产的风险,提高股东收益水平,企业必须合理、适时地调整负债规模,以降低财务风险,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正效用。

2、标准离差分析。从投资的角度来考察,根据投资方案在各种经济状态(概率)下的可能收益率、平均收益率和概率分布来计算标准离差。标准离差是可能收益率与平均收益率的偏离程度。标准离差越大,表明财务风险越大。由于标准离差不便于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相比较,故还需要计算标准离差率,对各种可能收益率下的概率确定有效的办法是依据企业历史资料,结合市场分析和行业特点现状、企业前景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综合确定。

3、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普遍是用哪个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量形式表达和处理的多准则决策(评价)方法。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定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可以从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两个方面进行。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度比率;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应着重围绕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获利能力:企业赚取的利润越多,偿债能力就越强。已获利息倍数指标,是说明企业当期获得的收益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期利息费用开支的需要,用以衡量偿付借款利息的能力,也叫利息保障倍数,其计算公式为:

已获利息倍数=EBIT/利息费用

=(净收益+利息费用+所得税)/利息费用

公式中的“EBIT(即息税前利润)”是指损益表中未扣除利息费用和所得税前的利润利息保障倍数的重点是衡量企业的支付利息的能力,没有足够大的息税前利润,资本化利息的支付就会发生困难。只要已获利息倍数足够大,企业就有充分的能力偿付利息,财务风险就越小,反之,财务风险会越大。在有财务杠杆作用的情况下,该指标维持在1-3是适当的。

(2)资本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中债务占得比例越高,无力偿还债务本息的可能性也就越高,说明企业的筹资风险越大,使用的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等。

二、财务分析预警

(一)利用滚动式现金预算表进行短期预警

企业能否维持下去,并不完全取决于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有没有足够的现金用于各种支付。因此,有必要立足于对现金流量的控制和检测的短期预警方式。企业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预算,可以为企业提供预警信号,是经营者能及早采取行动,为能准确地编制现金流量预算,企业应建立以销售预算为主导及起点,进而包括生产、成本、费用、资本、及现金等各个方面的全面预算体系。在全面预算之下,预计未来现金收支的状况,以周、旬、月、季、半年及一年为期,建立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采用滚动方式编制现金预算,有利于提高现金预算的准确性,并真正起到短期财务预警的作用。

将滚动式现金流量预算配合每日现金收支报表及每周(或每日)现金收支预估表,既可以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短期财务预警系统,使企业经营者及财务管理人员能尽早得知潜在的现金缺口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长期财务预警系统

长期财务预警模型由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和发展潜力四个模块构成。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公司财务评价的基本部分,而经济效率高低又直接体现了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此外,公司的发展潜力尤其值得重视。在具体预警指标的选择方面,又考虑到各指标间既能相互补充又不重复,尽可能全面综合地反映公司运营状况。

1、获利能力。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前提。

2、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很弱,这样的企业很危险。

3、经济效益。企业经营所得。

4、发展潜力。企业理财的目标是财富最大化。一个有远见的经营者决不会把眼光停留在目前的运营状况,企业的发展潜力也不容忽视。

三、财务风险的防范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法的讨论主要是侧重风险防范,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可以规避的财务风险只是面临财务风险中的较小部分,对企业整体财务风险水平影响不大,风险减轻是风险发生后的补救措施,风险一旦发生损失就不可避免,任何补救措施只起到消极的减损作用,且一直成本较高。同样,风险融资也是事后管理,风险管理成本较高。风险防范的方法有:风险转移、风险分散、风险缓冲等。

(一)财务风险转移

1、控制性财务风险转移。转移会引起风险及损失活动,即将可能遭受损失的财务及有关活动转移出去。这种随所有权转移而实现的转嫁属于风险控制型转移,是转移风险的一种主要形式。例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证券化。银行优质资产证券化将极大地改善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以未来收益权的转移为代价将未来的不确定性,即市场风险转移到银行体系外。通过这种方式,赋予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以流动性,从而达到转移风险的目的,通过风险的转移和流动,再改善银行资产的质量,进而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2、保险转移。保险转移,即将标的物面临的财务损失转嫁给保险人承担。保险转移是经济单位或个人,以缴纳保险为条件,将自己可能遭受的风险成本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全部或部分成本的方法。由于保险转移是以保险费为条件的,因此转移之前就发生了风险处理成本,所以考虑保险转移时,应充分考虑保险转移的成本问题。

(二)财务风险降低

风险降低法师通过付出一定的成本来减少损失出现的可能性,降低损失程度。这部分讨论资金回收风险中的结算资金回收风险;预付、出借资金回收风险;对外担保风险。风险的防范措施主要集中在对客户资信的评价方面,是结算资金回收风险防范的一个方面。结算资金向货币资金的孵化,这一过程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企业在管理应收账款时要遵守以下各项原则:确保快速收回应收账款;维持公司利润和销售的最大化;维持和客户的关系;提高公司的形象。应收账款发生的目的是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商品市场占有率,扩大商品销售量和利润的实现,但是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三)财务风险缓冲

企业遵循谨慎性原则,建立风险基金,为风险较大的长期负债建立偿还基金;提取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如坏账准备金、存货跌价准备金、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来降低和缓冲财务风险。

总而言之,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对企业的盈亏与否、经营状况如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完全消除风险及其影响是不现实的,这种客观存在决定了我们在投资过程中只能尽量充分的而不能完全地认识和避免。

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的财务系统,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而财务系统受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

篇3

关键词: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财务会计管理;网络经济时代;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的信息技术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众多的信息技术中以互联网技术为中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该项技术对人类的生活起到了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因此,网络会计随着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应运而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项网络经济技术,该项技术是一切信息活动的综合之所在,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并且,会计是社会信息计量手段的支柱,不仅在传统的计量手段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在网络经济财务管理中也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会计是一项复杂的计量方式,其中包括会计规则、会计技术手段、会计理论方法等内容。由此,研究网络经济时代中的财务会计管理手段是非常迫切重要的。

1、网络经济下的会计财务

1.1网络会计的产生

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大力发展,企业的财务处理模式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互联网技术在企业发展中日益占据重要地位,使得企业管理实现了信息开放化、共享化。

网络为企业发展带来了大大的方便,使得企业业务发展迅速,无形之中大大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其中尤其是网络会计财务管理的发展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2网络财务管理的特点

以电子商务为背景,财会管理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是,将企业的会计信息与业务的信息协调结合在一起,快速发展。业务的增长会带动企业的发展,同时,企业的发展也会成为业务增长的后盾,二者相互协调,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网络经济财务时代下的一个新的发展亮点。第二是,使得会计的财务信息管理实时传递。现代的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和企业之间,都是靠网络连接在一起,这样使得电子单据快速的相互传递,从而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转效率。第三是,使得会计财务管理实现实时处理。在现代这个网络经济时代下,快速准确的向企业的各个部门传递相关的会计财务信息,可以使得我们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

2、网络经济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现象

2.1法律、法规不完善

网络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新型危害信息,这些对于安全有所威胁的行为不能及时在法律、法规上有所规定,进而不能及时处罚违法行为,使得不法分子有机可乘,更甚者会助长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2.2会计信息系统的标准化进程缓慢

虽然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得到大力的发展,但是国家一直没有一个专门针对会计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定义,这种情况使得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些企业的发展。

2.3企业内部的管理不能跟上管理的步伐

网络财务会计管理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企业内部的管理发展没能跟上网络财务会计发展的步伐,没有制定出合乎时宜的制度体系,没有可靠的监督机构,不能全面监督网络会计的安全情况。

2.4网络财务会计信息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虽然网络会计方便快捷,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网络系统自身存在大量的缺陷,很容易变病毒、黑客等侵入网络,存在很大的威胁。

2.5会计工作人员的素质问题

现代会计工作人员不是特别缺乏,但是知识复合型人才却严重匮乏,现代的网络经济会计财务管理模式,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传统会计模式结合在一起,就需要熟悉两种知识的人才,但是,现在这种复合型人才还是比较匮乏。

2.6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技术中的原始数据输入技术

传统会计技术都是由工作人员亲手记下,都是有笔记可循,由于笔记各异,可以辨认,但是在网络环境下,数据信息的输入都是应用计算机技术,所以不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7网络经济条件下,磁介质的会计数据管理问题

计算机系统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方便,但是也有其脆弱之处,人们在创建网络经济会计信息系统时,基于这些弱点,应该充分考虑磁介质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磁介质的管理手段,尽量防止信息的损坏和丢失。

2.8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管理的安全问题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危害,尤其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应用到网络技术的过程中,要格外留意网络技术的安全隐患。

2.9网络经济条件下,会计政策的立法问题

网络经济会计财务管理手段是一种新生事物,国家应该及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以规范网络经济财务技术的发展。

3、网络经济条件下,应对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网络财务会计管理与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相比,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3.1在国家的宏观层面

(1)大力加强网络经济财务会计管理的立法措施,争取为网络财务会计技术的发展提供一个法律健全的社会环境。

我们必须积极的构建完善的法律政策,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实践经验,在根据我国现有的国情,建立起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网络会计信息管理法规,为网络会计能够健康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2)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要进行标准化定义。

国家要针对不同的企业所应用的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标准化定义,并依据不同的系统的适用范围,针对软件的不同功能进行合理的开发,使得软件的开发实现多样化,并且具有相应的针对性。

3.2在企业管理层面

(1)充分发展监控与操作技术,将操作和监控技术的职责进行分离管理。

当前,网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等方面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职责分离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成分,在网络会计管理中,如何做到减小由内部控制所带来的安全隐患,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做到操作和职责的分离就是减小风险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手段。

(2)企业建立新型的内部审计的监督政策。

在新的网络环境下,企业内部的审计管理部分变的尤为重要,内部的审计部门必须要对网络会计系统的各个职能部门做到有效地监督,以充分保障网络会计系统有效的正常运行。首先:审计的工作人员要不断的创新审计程序,并且改进审计的方法。其次:审计工作人员要加强知识学习。再次:审计的工作人员要掌握计算机的操作与应用技术。

(3)注重网络经济技术时代的人才培养、管理。

加强网络经济时代的人才培养,在国家的层面来说,一定要重视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不断的开发新的教育方式,尤其是在高等教育领域,加大教育力度,力求加强会计人才的培养。

(4)对病毒和黑客做好防御措施。

首先,我们要支持正版,杜绝盗版;其次,注意对外来的U盘以及移动硬盘等的检查和预防;第三,设置防火墙并隔离流氓软件,做好防御工作;第四,加强对于一些重要的网络设备的管理力度;最后,定期对计算机杀毒检查。

4、总结

经过本文在各个方面对网络经济财务会计管理的深入分析,我们看到,在现代网络经济财务快速发展的时代,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也在随之取得较大的变化,网络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把财务会计信息的实时报告技术转变为现实,由此,使得企业提出的财务会计报告管理系统更加的趋于完善,传统的财务会计技术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财务会计的人力资源价值也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在这些基础之上,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出了国际化、标准化的特点。

参考文献:

[1]赵咏梅. 网络经济下的会计财务处理分析[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04) :97-98

[2]于敏. 试论网络经济下的会计账务处理[J]. 经济师. 2002(10):168-169

[3]陈晓坤,廖丽君. 论网络经济时代的网络会计[J].生产力研究. 2002(02): 57-58

[4]张薇. 网络会计――信息时代会计发展的新领域[J]. 山东机械. 2004(03):70-72

篇4

房地产行业属于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而其最大的风险来自于自身的资金管理。目前有相当多的房地产企业都十分重视打造自身资金管理能力,以使企业的资金链安全。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显著特点是建设周期特别长,投入资金特别多,投资风险非常大,因此就必须在项目的初步规划阶段,对具体每一个开发项目进行投资与成本费用准确的估算,做出投资决策、经济效益评价,这就是财务预算管理在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应用。

2 房地产开发经营中财务预算管理的内容

2.1 编制资金预算

在项目拓展阶段的可行性论证分析环节中,项目拓展部门应积极组织研发、财务、策划、工程等部门,测算开发项目的投资总额、定位、分期投入资金的时间、投资金额等,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启动资金预算》及《项目投资匡算》,从而根据项目需要投入的启动资金,以及企业可动用的资金存量来决定投资该项目是否合理、是否有利润。

2.2 执行与控制资金预算

编制完成资金预算特别是执行预算后,各部门在进行具体的资金收付时,应以预算作为实施的依据。财务部门在进行资金的审核支付时,除了对凭据是否规范、是否符合合同约定付款条件进行审核外,还应该依据资金预算,审核该笔款项支付是否在资金预算范围内。如是,应该及时安排支付;如不是,或者实际支付款项大于预算的金额款项,都应先和承办部门沟通,确定是否能延期支付、部分支付或者不予以支付。但若确需支付,那么应该作为预算外支出,将履行特殊审批程序后予以支付。

2.3 分析调整预算

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建立健全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动态反映体系,定期(一般为每季或每半年)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与调整,及时发现资金预算与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差异,分析原因并调整后续资金预算,为下一步预算控制提供准确的基础性的信息。

2.4 预算考评

要想提高资金预算的执行率,发挥预算的控制作用,企业就必须将绩效考核与资金预算执行的情况进行挂钩。确定相关部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时,应该将预算执行指标作为关键绩效考核指标之一,通常可作为部门关键绩效考核指标的预算考核的指标有“预算执行率”、“超资金预算率”等。

在企业预算准确度很低的阶段,也可将“超资金预算率”这项指标作为考核指标。财务部门要对各个部门发生的预算外支出进行统计,对考核期内的“超资金预算率”进行计算,并提交人力资源部门作为考核依据。对非部门原因导致的各项超预算性支出,如宏观政策变化、公司因开发计划调整等导致的超预算性支出,可不纳入部门的考核。对于因部门自身原因而导致的超预算支出,例如工作计划性不够、不准确的预算编制等发生的支出,都应作为该部门的超预算支出,列入部门考核范围。

3 目前房地产开发经营中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在财务预算执行中,企业通常没有签定预算指标责任合同,且未建立预算奖惩制度。所以当没完成预算任务时,在对被考核负责人和单位进行奖惩时,被考核的单位和其负责人通常强调各种客观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对考核结果产生的影响,而往往选择回避主观原因及个人自身原因。因此,很多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存在考核与激励机制落实不到位、不明确的问题,这成为财务影响预算管理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的最主要问题。同时,考核方也往往在一定程度上附带个人情感来对被考核方进行评价,从而使整个考核的过程不能按照先前制定的原则进行,或者考核结果缺乏激励作用,没有建立起配套的考核激励制度,使整个考核工作过程流于形式。

3.2 缺乏财务预算的有效执行和有力监控

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虽然很重视财务预算的编制,并成立了财务预算职能部门来进行预算编制,可是财务预算职能部门却很少参与预算的执行和监督。并且他们都不够重视预算的执行和监督,企业的管理制度没能跟上经营活动,且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有力的预算反馈机制,企业的预算会计和管理核算系统没有紧密配合。

3.3 缺乏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

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虽然对财务预算进行了编制,但是却没有建立起一套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没有具体的部门对财务预算进行决策和协调、监督和执行,没有把财务预算管理权限下放给财务部门,从而没有健全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机制。没有一套完善的法人治理机构,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度不高,从而导致这些企业没有健全的预算管理机制。

3.4 缺乏财务预算的全员意识与战略意识

企业相关负责人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通常忽视了对其他相关部门的管理,混淆了预算和计划,将预算当成财务报表。并且其他部门很少能够直接参到与预算编制工作中来,而通常只是对财务提交的具体预算结果进行简单确认。同时,在年度经营计划指导下,财务预算重年度、轻项目开发,这样导致使预算缺乏可操作性,导致财务预算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缺乏联系。

3.5 缺乏完整的预算标准与合理的预算数据

由于房地产企业产品类型的多样性以及同类产品品质随潮流变化的多变性,加之多数房地产企业长期对财务预算缺乏足够的重视,使房地产企业真的要实施财务预算时缺乏相应完整的预算标准,而在开发经营过程中,赶工抢进度导致设计修改频繁,使财务预算缺乏合理的数据。

4 房地产开发经营中财务预算管理存在问题的解决与应用

4.1 对各项指标细致分解,确定财务预算管理责任

通过对预算进行管理,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管理进行强化,把企业整个的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到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中,把指标进行自上而下的细致分解,层层落实,做到全员配合与参与,确定各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职责范围以及采取的相应的奖励惩罚制度,使各个部门管理责权清晰、方向明确。同时,通过建立缜密的预算管理机构,对各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监督、控制、管理和考评进行强化,避免因控制薄弱、内部管理不善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2 强化资金的集中管理

通过资金预算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确保企业资金链的安全。资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企业的血液。在进行企业财务预算时,应妥善处理资产结构中的流动性与盈利性的关系、风险与成本的关系,更加合理地控制规划企业现金的流量,回避因丧失偿债能力而导致的资金链断裂等经营风险。

4.3 建立财务预算的预警机制,健全预算管理体系,为财务预算管理提供支持

搞好房地产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就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这一科学技术,做好相关的分析、核算、反馈与预警,建立起健全的预算管理体系,健全组织网络,严格执行预算,强化预算外资金支出的例外管理,对预算出现偏差后的后续预算定期调整,以便能为财务预算管理提供完整准确的信息。

篇5

在新的市场经济形式下,大多数电力企业都意识到了财务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并尝试走出一条精细化预算管理之路,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将着重分析电力企业财务管理中究竟该如何运用精细化预算管理方法,从而解决电力企业的燃眉之急。

一、精细化预算管理方法在电力财务中的应用策略

(一)制定电力财务战略目标

实现精细化预算管理的第一步就是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电力财务战略目标,只有确定了目标,才能保证在财务管理中有的放矢,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1]。财务战略目标是电力企业财务活动成果的预期值,在制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要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同时融入企业宗旨和企业文化,使财务战略目标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的经营目的和社会使命。精细化预算管理的最终实现不仅需要财务部门的付出和努力,更需要电力企业全体员工的通力合作,全员上下都应当依据财务战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保证精细化预算管理的进度和质量,从而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编制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

电力企业应当以科学性、合法性、经济性、适用性为原则编制科学、合理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并以此来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对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和各项财务支出进行监督控制。管理制度的主要编制依据为本企业上一年的实际经营情况,此外还要参考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的发展和变化[2]。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即编制范围应当包括企业的全部财务收、支项目,而且预算管理还要精细到日常的经营、投资等各个方面,所有有关财务预算的项目都必须反映在编制范围内。各部门和个人的权责分配是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的重点和关键,电力企业应当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委员会,并将其作为本企业预算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权限包括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具体工作流程,编制各项预算指标,讨论年度预算的调整和重新修订等。财务部和企业各部门作为最终的执行机构应当在管理委员会的带领下规范性的完成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自上而下形成精细化预算管理的良好氛围[3]。

(三)建立精细化预算管理流程

建立完善的精细化预算管理流程能够保证精细化预算管理的规范性,使财务人员的各项工作有据可循,从而少走弯路。在流程编制的过程中,需要将总经理、财务总监、财务部等各部位主体的职责和工作内容纳入其中。精细化预算管理流程可以概括为:预算编制预算审核预算平衡资料保存四个步骤,预算编制的目的是为了确定企业的预算目标,需要各部门召开专门的预算会议加以确定。预算审核需要由财务总监和财务部对编制的预算方案进行审核,最后制定出整体预算方案。预算平衡需要通过预算平衡会议来决议预算方案的修正,通过层层审批制定最终的年度预算方案,并由财务部下达给各个部门,财务部和各个部门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需要完整的保留相关资料,以备后期查阅。

(四)加快人才培养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今社会更是人才的竞争,因此,电力企业应当加快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多多吸纳精细化预算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参与到企业建设中来,借助专业人才的力量来推动本企业的发展,实现财务管理的现代化。此外,电力企业应当紧跟时展步伐,加快建设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尽快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目标。为此,企业应当重视资金和人力和投入力度,建成适用于本企业的财务管理软件和系统平台,加强员工的业务培训,使其熟练掌握软件和系统平台的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其财务数据分析能力,为企业财务决策提供更加充实的财务数据支持。

二、如何完善预算管理

在电力财务中采用上述精细化管理方法之后,还要注意总结实践经验,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完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对预算管理存在片面理解,认为财务预算编制与预算管理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其他部门只是消极的应付和被动的配合,进而出现预算执行中信息反馈慢的情况。预算管理不仅是财务部门的一项常规职责,更涉及各个部门的协调配合,只有各个部门积极、主动的编制和上报预算报表才能形成最终的年度预算。在财务预算信息汇总过程中,财务部门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保证业务部门能够正确理解财务报表,只有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才能保证预算的有效执行,进而提高预算管理效果和实施效果,最终确保预算编制工作高质量的完成。

篇6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分子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当前,地方高校“双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已成为一种必然需求。知识经济时代需要高校培养出“双创”型并存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需要高校的“双创”培养铸造他们的创新、创业之基,在校时就将知识与“双创”思维并举,使其毕业后有工作的能力,也有自食其力的能力[1]。区域经济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需要地方高校的“双创”培养,将大学生塑造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双创”培养也为区域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双创”人才培养的关系

(一)“双创”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

“双创”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可以直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步,而且可以优化区域人才资源结构,有助于从根本上提高其生产要素的利用与配置效率,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此,高技能“双创”人才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生产的关键要素,只有针对性地培养“双创”人才,才能保证人才兴业战略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得以顺利实施,使之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最直接的动力源泉。

(二)“双创”人才培养是构筑区域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

区域综合实力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高技能“双创”人才不仅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竞争呼唤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一个地区的发展和建设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其中“双创”人才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谁拥有“双创”人才,谁就拥有竞争力,谁就拥有主动权。

经济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区域的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经济发展需要教育[2]。同时,地方高校教育发展需要区域经济实力的支持,经济发展程度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高等教育以通过人才培养传播知识,通过科学研究创造知识的功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三、地方高校“分子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一)“分子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结构

笔者结合分子细胞学理论和钦州学院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探索,构建的“分子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结构可以概括为“1+4+10”,即:围绕“‘双创’能力培养”这1个主核,环绕“‘双创’教育”、“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实践”与“保障体制”4个次核,每个次核又有2―3个子核,一共10个子核,由此构建而成分子形态,如图1所示。子核、次核与主核三个层次紧密相连,同时,与分子细胞的有机生长性一样,子核又能随着时代的变更和社会的需求而“新陈代谢”、“推陈出新”,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二)“分子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解析

1.主核。“分子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结构的主核是“双创”能力培养,这个主核的内涵应该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镇―村各级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人文素质高,同时具有“双创”素质的大学生。

2.次核与子核。“分子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基本结构的次核由“双创”教育、思想政治文化教育、社会实践与保障体制构成。

(1)“双创”教育。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开展“双创”教育。首先,“双创”教育需要地方高校开设以培养“双创”意识为核心的指导公共课程,使学生掌握具备“双创”能力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建立健全具有地方高校特色的“双创”教育教材(课程)体系,并在教学计划、教学改革实践中加以体现。其次,“双创”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一方面通过集中培训,加强教师掌握“双创”教育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通过开展产、学、研一体化活动,学校在政策上鼓励有能力的教师进行创业,让教师深入实践单位、企业,体验创业过程,积攒创业案例,丰富创业教学经验。还可以邀请创业者作为特约演讲者或担任实习导师,使没有创业家庭背景的学生也能够对创业者和创业机会有更好的理解。第三,“双创”教育必须建立与传统考核不同的考核体制。地方高校要根据“双创”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体制。全面考核学生在各个阶段、各个方面“双创”的意识、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发展等情况,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激励学生积极进取,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争当“双创”人才。

(2)思想政治文化教育。以“双创”教育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强化学生“双创”素质和基本品德的养成,突出学生的积极性与实践性;要贴近大学生关心的社会实际和热点问题,让学生开阔视野,培养“双创”灵感;要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其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增强其克服困难接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形成以开放性、多样化为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内容。

地方高校要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特征和学校的“双创”文化,突出文化素质教育,完善文化活动设施,开展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娱乐活动和专题教育活动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双创”活动,经常分析“双创”者成功的个案,进行多种形式的“双创”计划比赛,激发学生的“双创”意识和“双创”理念,形成尊敬“双创”者的浓厚氛围。

(3)社会实践。地方高校要加大基础投入,构建“双创”孵化基地,打造“双创”平台,帮助大学生开展以专业为核心的自主“双创”活动,并且给予如专业技术、工商注册、财务管理经营等方面的专门辅导。地方高校在实施“双创”教育的过程中,要走校企联合的模式,可在企事业单位设立学生“双创”实践基地,学校本身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创办一些实体,为学生提供“双创”实战演习场所,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情况,制定周密的“双创”培养计划,通过“双创”教育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周末及业余时间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实体,学生从中体会到“双创”的乐趣与艰辛,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潜意识中培养他们的“双创”意识,在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双创”技能。在“双创”教育实践中,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双创”项目团队和面向“双创”精英,尝试建立面向不同年级的见习、实习、社团、岗位等不同类型的“双创”基地。

(4)保障体制。地方高校“双创”人才培养的保障体制可以划分为硬件制度、软件体系和评价机制三部分。

硬件制度方面,根据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学生奖惩和激励措施,促进学生“双创”的积极性。制定一些服务“双创”教育的制度,从而使“双创”教育工作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的直线管理向精细的科学化方向发展。逐步增加对培养学生“双创”机制的经费投入,“双创”培养需要地方高校投入资金用于教育过程,在学生“双创”实践阶段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市场运作,同时重视学生教育和活动场所的建设。软件体系方面,要结合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开展“双创”研究。为了更好地培养高素质“双创”人才,美国许多高校特别是一流大学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科研工作,使他们能尽早地有机会参与科研实验的训练,了解和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其他学科一样,研究是教学与实践的基础,它们三者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拉动,“双创”研究工作主要靠地方高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通过探索“双创”活动规律,获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双创”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是由多种标准组合而成的,是一个相互联系、互不可分的综合体系,可以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动性四个方面展开评价。研究与实践证明,“双创”教育的理论知识是评价标准的基石,理论学习的越扎实,创造出的成果也越高。实践能力是评价机制的深化,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完全是纸上谈兵,只有在实践中把理论付诸于实际,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论、完善理论、修正理论。“双创”教育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多地从实际出发,以实际业绩与社会效果为主要人才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篇7

    为做好我市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企业单位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现将财政部《关于企业住房制度改革中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0〕295号)转发给你们,并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做如下补充规定,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转发文件中第五条涉及企业发放一次性住房补贴的有关政策问题待我市住房分配货币化实施方案的有关住房补贴政策出台后按规定执行。

    二、企业出售现住公房所取得的货币资金,应单独核算,同时在售房收入中扣除住宅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维修基金,剩余资金应主要用于单位发放职工住房补贴。

篇8

现将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一九九八年度住房公积金核定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关于一九九八年度住房公积金核定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

京财建(1998)546号  一九九八年六月五日

市属各局(总公司)、各市属机构、区(县)财政局、地方税务局:

为使我市住房公积金制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根据(95)京房改办字第37号《关于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有关问题的规定的通知》、(95)京房改办字第39号《关于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有关问题的通知》、京财建(95)1494号《关于计提职工住房公积金工资总额基数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中的有关规定,现将1998年度住房公积金核定审批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关于1998年建立、交存住房公积金的有关问题

(一)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均应建立住房公积金;

(二)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单位原则上以具有法人资格独立核算的单位为准:

(三)公积金年度是指本自然年度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如1998公积金年度为1998年7月1日至1999年6月30日;

(四)1998公积金年度交存比例为8%。1995年以前建立住房公积金的单位,交存比例已高于规定比例的,不得再提高,高于规定比例的单位交存额部分不得列入成本或使用财政拨款。

二、关于住房公积金的列支问题

(一)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行政事业单位,单位交存部分首先从单位住房基金中列支,不足部分凡同财政拨款的预算单位,经财政审核后酌情补助;

单位交存额中使用财政拨款部分应纳入正常预算管理;

(二)建立住房公积金的企业单位,单位交存部分首先从住房周转金中支付,不足部分在管理费用中列支;在管理费用中列支金额不得超过建立住房公积金职工的工资总额乘以年公积金交存比例;

(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比照企业执行

三、继续做好住房公积金的资格认定工作。

(一)按有关规定在新的公积金年度开始前,单位应对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职工人数、住房公积金交存比例、职工工资总额重新确定,据此对住房公积金交存额(包括个人交存额和单位交存额)重新计算、交存;

(二)1993年底以前按标准价优惠购房的职工,按照(95)京房改办字第056号《关于购房职工调整住房等有关问题的试行规定的通知》补交售房款后,夫妇双方均可建立住房公积金;

(三)按有关规定1993年底以前按标准价优惠购房的职工及配偶均不得建立住房公积金。在1998年住房公积金核定工作中,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每个职工建立住房公积金的资格认定工作,夫妇双方均未优惠购房的,可建立住房公积金。本单位职工配偶在外单位的,需由配偶所在单位开具未按优惠价购房或按有关规定已补交房款的证明;

(四)在资格认定工作中,对已建立住房公积金但不具备资格的职工(夫妇双方任何一方1993年底以前按标准价优惠购房并未按有关规定补交房款的,对该职工已建立的住房公积金要撤销,单位交存额及利息由单位收回,该职工个人交存额及利息退还本人。

四、关于1998年住房公积金的核定审批工作。1998公积金年度,市本级行政事业、企业单位须做好公积金测算、列支工作,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核定,主管部门要将所属单位核定审批情况进行汇总,报同级财政部门备案;集体企业公积金列入成本部分报地方税务局备案。

篇9

现将北京市财政局《关于更换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及票据购领证的通知》(京财综〔1999〕1069号)转发给你们,请按要求,做好有关收据及购领证的更换工作。此项工作有何问题,请及时与市局计财处联系。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更换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及票据购领证的通知》

京财综〔1999〕1069号  一九九九年八月十三日通知

市属各单位、中央驻京各有关单位、各区县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财政部《关于行政性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财综字〔1998〕104号)和北京市财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银钱收据管理规定〉的通知》(京财综〔1999〕283号)等文件精神,从1999年9月1日至1999年10月15日,在全市范围内统一更换北京市行政事业单位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有票据购领证,为确保此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凡在本市行政区城内使用北京市财政局印制的统一银钱收据及罚没款(物)收据的单位,须持本单位原票据的购领证及98年6月15日以后购领的统一银钱收据,统一罚没款(物)收据等材料,到原购票的财政局更换新的票据及票据购领证。

2.从1999年11月1日起使用带有防伪标志、规格为18厘米×10厘米、监制章为菱形的新版票据,旧票一律作废(包括各类专用票据)。对逾期不办理更换票据及票据购领证的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请将此通知转所属各单位执行。

换票时间:9月1日-9月15日          市属各局、总公司

              9月16日-9月23日         市属各委办

              9月24日-9月7日          各高校及其它单位

             10月8日-10月15日         中央各部委办

篇10

【关键词】财务预警机制;财务风险;房地产企业

一、财务风险的内涵

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蒙受损失的机会和可能。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过程中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为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二、财务预警的方法

财务预警方法可以为传统的财务预警方法和基于计量方法的预警模型。

1.传统的财务预警方法

(1)单一财务比率法。单一财务比率法是指将某一项财务指标作为判别标准来判断企业是处于财务危机状态还是非财务危机状态的一种预警方法。常用的财务比率有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2)财务比率综合计分法。财务比率综合计分法是选择多个财务比率并赋予相应的权重,计算综合财务指标,以此来判断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常用的财务比率综合计分法主要有沃尔评分法和综合评分法。

2.基于计量方法的预警模型

(1)多元线性判定模型

该模型从企业的资产规模、获利能力、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方面综合反映企业财务状况,进一步推动了财务预警的发展。

从长期的研究结果看,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在破产前一年的总体判别准确度高达95%,但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计算工作量很大;二是在企业破产前一年的预测中比较准确,但在企业破产前二、三年的预测精度大幅度下降。

(2)多元逻辑回归模型

多元逻辑回归模型目的是寻求预测对象的条件概率,从而据以判断观察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风险。它的优点是不需要严格线性假设条件,应用更为广泛。缺点是计算过程较为复杂。

三、房地产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设计

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预警系统设计包括三个方面内容:财务危机监测系统设计、财务危机识别系统设计、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设计。

1.财务危机监测系统设计

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监测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因而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监测系统包括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测、财务支付能力的监测、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测、战略风险的监测和市场风险的监测等,因此财务危机监测系统设计可以根据其系统组成进行。

2.财务危机识别系统设计

财务危机识别系统设计应该根据财务危机的形成的路径进行。有关专家研究发现,诱发企业财务危机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费用水平升高诱因。费用水平升高造成盈利能力下降,自有资金出现不足,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企业不得不增加负债来弥补资金缺口,形成恶性循环,巨额负债无法偿还是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导火索。二是销售收入下降诱因。销售收入下降诱因形成的财务危机路径与费用水平诱因完全一致。三是过度扩张的投资策略诱因。过度扩张的投资策略将导致资金周转短缺,企业不得不增加负债来弥补资金缺口,巨额负债无法偿还将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3.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设计

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的功能是对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过程、结果以及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以发现房地产企业财务状况恶化迹象的系统。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杜邦分析法和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法等,因此,房地产企业在设计财务危机诊断和评价系统时,应结合所应用的财务分析方法进行。

(1)杜邦分析法

杜邦分析法是以净资产收益率为综合评价企业财务问题和财务状况的指标分析方法。

利用杜邦分析法可通过净资产收益率的分析,找出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资产净利率,而资产净利率的下降可能是销售净利率或资产周转率下降引起的,以此类推可得资产总额上升的原因可能是流动资产的上升或长期资产上升造成的。它利用对综合财务指标――资产净利率的层层分解,可以寻找出引起资产净利率下降的真正原因,以便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综合财务指标评价法

该指标体系充分体现了企业效绩的基本内容,围绕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偿债能力状况和发展能力状况四个方面,选择了8项基本财务比率;同时,选择了16项修正财务比率及8项评议指标建立逻辑严密、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体系结构。多年来的实践表明,这个立体指标体系能较好地反映企业的效绩及其变动过程。

目前,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与房地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的是房地产企业预警工作却步履蹒跚。随着近几年来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的推行,特别是央行不断加大金融调控政策的力度,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单一的财务预警指标弊端渐露。房地产行业、房地产企业要健康稳步发展,必须构建合理的现金流量指标预警体系。

房地产企业可充分利用上述方法进行财务危机的诊断与评价。

四、结论

可持续财务预警机制作为衡量企业价值实现、运行状况的晴雨表,具有监测、信息反馈和预警的功能。当在企业价值实现过程中出现潜在危机时,预警机制能及时找到导致企业可持续发展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以使经营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保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房地产企业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建立完善财务预警机制,这样可以更好的掌握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有利于企业财务的稳定,对其生产经营及发展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龙胜平.我国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研究[J].求索,2007,06.

[2]王晓曼.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J].建筑,2007,11.

[3]徐淼.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J].会计之友,2006,07.

[4]夏向军.基于现金流量指标的财务预警体系分析[J].国际商务财会,2009,5.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