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异同,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内容与差异
(一)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内容
财务会计主要是在监督与核算企业已完成资金业务活动的财务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满足各利益主体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利益主体主要包含债权人、政府部门以及企业投资人,财务会计作为企业基础性工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通过运行财务会计能够为企业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进而促进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预算会计主要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个经济组织与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析、控制以及報告的财务行为,其主要职能在于反映和控制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预算会计对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与真实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预算会计的主要目标在于满足信息需求、减少成本支出以及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整体而言,相较于财务会计,预算会计与政府部门财务管理的特合度更高,且两者在核算主体、核算目的、核算内容、核算过程以及核算基础等各方面皆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差异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受托责任差异,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虽同属于会计系统,但是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受托责任上看,财务会计的受托责任对象为全部公共资源,其具有持续性与长期性的特征。而预算会计的受托责任对象为预算资源,其具有年度性强的特点。由此可见,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在责任承担上存在明显差异,集中表现在财务会计的责任范围更大,预算会计的侧重点在于合规性,要求严格按照预算对项目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推进,而财务会计的侧重点在于绩效性,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事业企业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二是会计基础差异,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在会计基础上存在较大的差异,预算会计的会计基础为收付实现制,其主要包括预算收入、支出以及结余等方面的内容,而财务会计的会计基础为权责发生制,其主要包括单位资产、收入以及负债等方面的内容,财务会计的内容更侧重于强调单位资源的流动状态,只有两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企业或事业单位资金运行的状态与流向,以保证企业与单位的经济效益;三是会计主体的差异,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所针对的会计主体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国将各部门和各单位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而这一会计主体包含总多的团体、组织以及单位,它们与事业单位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预算联系,对此,在实际的会计核算过程中,企业或事业单位需对组织架构进行明确,以保证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所应对的会计主体相匹配,并通过合理协调的方式将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进行有机融合,以保证且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贴合会计基本准则。
二、固定资产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上的处理差异
(一)固定资产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核算异同
固定资产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核算异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核算主体的差异,企业一般将财务会计作为主体,核算的主要内容为企业内部经济活动,针对于不属于本企业的经济活动,则不能对其进行核算,而预算会计的重心在于整个国家的预算,其不仅需要预算生产部门的预算收支情况,还需对其他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核算;二是核算过程的差异,相较于预算会计而言,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复杂度更高,其主要原因在于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所涉及的流程与环节较多,且每个流程与环节皆会涉及收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财务会计核算的复杂度,而预算会计相较而言更为简单,其核算过程所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支出与预算收入两个部分,其他环节的涉及相对较少,使其核算过程的复杂性相对较低;三是核算目的的差异,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在于盈利,企业进行财务会计核算的目标在于减少成本支出,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而预算会计的主要目的在于体现预算收支政策的执行情况,从这一层面而言,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二)固定资产在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上处理差异的实例分析
1.固定资产取得时两者的处理差异。针对于固定资产取得时,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处理方式差异案例如下:一是外购无需安装的固定资产处理,以高校购入风扇为例,A高校用财政授权支付购入一百台无需安装的电风扇,每台价格为四千元。财务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固定资产4000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00000.预算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事业支出400000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400000;二是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以高校购入空凋为例,B高校用财政授权支付购入空调十台,每台价格为6千元。财务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在建工程600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60000。预算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事业支出60000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60000。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财务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固定资产60000贷:在建工程60000。预算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因该项目并不涉及资金变动,故不需做账处理;三是资金建造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的固定资产,财务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固定资产×××贷:在建工程×××。预算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因该项目不涉及资金变动,故不需做账处理;四是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处理,以高校租如展台为例,A高校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租入需安装的演出展台,为期40年,价格为40万。财务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在建工程4000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400000。预算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在建工程400000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务用款额度400000。若学校分期付款,则财务会计的处理方式为:长期应付款为10000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为10000。预算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事业支出为10000贷:资金结存——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为10000。
2.固定资产相关的后续支出处理差异。固定资产相关的后续支出处理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符合政府会计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针对于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后续支出,在财务会计上,可以将固定资产转化为在建工程,在对扩建所产生的支出计入相关费用中。以高校教室修缮为例,A高校需对教室进行修缮,教室旧有价值为16万元,以折旧为8万元,修缮翻新的支出为12万元,且皆有银行存款进行支付。财务会计的处理方法为:皆:在建工程120000固定资产折旧80000贷:固定资产160000,由于该项目设计银行存款,预算会计需作出以下处理:皆:事业支出120000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120000;二是不符合固定资产条件的后续支出,以高校电梯改建为例,B高校电梯故障无法正常使用需进行改建,原有价值为20万,折旧为7万,改扩建支出为9万,且皆有银行存款进行支付。财务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业务活动费用为900000贷:银行存款为90000。预算会计的处理方法为:事业支出为90000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为90000;三是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以高校捐赠书籍为例,A高校向B高校捐赠价值二十万的书籍,一共两万本,且每本书籍的原价值为十元,每本折旧为四元,同时,产生了运输费用五百元,且学校皆通过银行存款进行支出。财务会计的处理方法为:借:资产处理费用为120500固定资产累计折旧为80000贷:固定资产为200000银行存款为500由于该项目涉及资金的变动和运输费用,对此,在进行预算会计处理的过程中,借:事业支出为500贷:资金结存——货币资金为500。
篇2
【关键词】预算会计 教学问题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048-02
预算会计是独立学院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预算会计是指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收支预算执行情况的会计。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预算会计作为与企业会计相对应的一个会计学分支,随着财会专业学生就业面的扩大,尤其是近年来参加公务员考试学生的增加,今后学生就业不仅局限于企业中的会计岗位,还有可能到行政事业单位从事会计工作。然而预算会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其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 预算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开课时间不合理,课时量不足
在瓯江学院,预算会计被列为专业选修课,开课时间安排在大三,共36学时。结合2007~2010级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一方面,学生已经在大二学习过财务会计学,在大三再开始学习预算会计,学生往往会混淆企业会计的理论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理论,从而导致分不清会计科目、会计分录胡乱编的状态。另一方面,预算会计包括财政总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会计,每种会计都有独立的会计科目,要记住100多个会计科目并熟练掌握相关业务的会计处理,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并不是一件易事。
2.课堂教学缺乏灵活性,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由于预算会计包括三大主体会计,内容繁琐,而理论课时仅36课时,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中的内容,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是在讲授,很少有学生思考参与的机会,导致了“填鸭式”的教学。虽然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了多媒体教学,增强了课堂内容的直观性和动态性,但也加快了课堂节奏,加大了课堂容量,超负荷的信息输入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考和学习兴趣。
3.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实务操作缺乏
预算会计是一门动手能力要求很强的课程,需要相应的实践环节,以便于将理论更好地加以应用。而近年来我院仅停留在理论教学阶段,缺乏实际操作教学环节,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一方面,学生实践环节安排缺位;另一方面,教师队伍实践经验欠缺,这就造成了教学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4.学生对财政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转过程不熟悉,理解不到位
瓯江学院每年都会安排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但学生去企业实践的居多。由于学生接触财政部门、行政事业单位的主动性和机会不大、不多,他们对财政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转过程了解不多、体会较少,因而对相关知识理解起来也较为困难,导致对预算会计知识理解不到位。
二 改进建议
1.适当调整开课时间,补充课时量
在我国,习惯上将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并称为两大会计体系。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一样,也是以会计学原理为基础,也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对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连续、系统、完整的反映和监督。为了避免受先入为主思想的影响,可考虑将两大体系的课程平行设置,都开设在大二,在边学习两大会计体系的同时,边进行区别比较及汇总,这样可以适当减少概念上的模糊和会计处理上的混淆。在学完预算会计的每个科目时,可适当归纳总结,将预算会计的三套会计科目与企业的区别开,同时将这三套会计科目之间的异同整理清楚,便于使用。
在课时方面,由于预算会计有三套独立的会计科目,涉及的业务各有不同,要想熟记100多个会计科目并加以熟练运用,第一,可适当补充课时量,“以讲为主、讲练结合”,将三大主体会计的理论知识落实到细节,同时安排适量的习题课,对所学知识加以巩固;第二,如课时量难以扩充,可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适当考虑侧重预算会计某方面内容的教学,如事业单位会计比较典型,理解了事业单位会计,对其他会计的了解也会相对轻松,在教学时可把精力集中于此,把知识点弄细、弄全、弄透,其他模块只介绍基本思路、业务,这样也可在有限的学时内学好该课程。
2.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比较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都是比较实用的。
比较教学法,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并加深记忆。一方面,将所涉及的知识与企业会计相比较。如企业会计包括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而预算会计区别于企业会计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所以会计要素中没有利润这一要素。另一方面,将总预算、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进行内部比较。因为三大主体会计既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极易混淆,教学时应在会计要素、核算方法、报表等方面进行对比,让学生在对比区别中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讨论教学法,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习兴趣。教师在备课中根据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精心设计讨论主题,然后将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由组长将本组的结果汇报给教师,最后由教师给予讲解与总结。这样学生可以在自学、设疑、析疑、解疑中提高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可提高其学习兴趣,又可拓展其知识面,达到学生自学与教师精讲的默契配合。
在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的同时,结合本人近几年的教学实况及经验,还可通过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件中附有动画、插图、视频、音频等,把知识点连成“小人书”,吸引学生眼球,开拓学生思路。
3.开展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预算会计是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只掌握理论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独立学院的学生要想在毕业后适应社会的需要,不仅要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加强实践教学,完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不但有利于消化知识点,增强教学应用性,而且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可充分利用校内的财会实验室进行预算会计的手工模拟记账,如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明细账及总账、编制报表等,让学生分担不同角色,轮流实习每个会计岗位,或分担三大主体会计的核算工作,使学生能使用真实或近乎真实的资料进行模拟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建立实习基地,帮助学生熟悉财政及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流转过程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预算会计各主体的资金流转过程,可以考虑以本校财务处为依托,建立事业单位会计的实习基地,也可在温州市的各级财政部门和行政单位建立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实习基地,开展校内校外的实习活动。也可组织学生到各级财政部门或行政事业单位参观,请会计人员讲解本单位发生的各项业务,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各单位的具体业务,也可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在实习和检验的过程中积累实际经验,为毕业后直接从事预算会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克服因没有工作经验而造成的就业困难。
三 结束语
总之,独立学院财会专业的预算会计课程只有将教、学、练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过硬实务操作技能的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从而达到预算会计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姜东模.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教学的改进建议[J].财会教育,2011(4)
篇3
摘要:本文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等几个方面入手,分析了高校会计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构建一个科学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以更好地适应、满足社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促进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 教育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质量
一、引言
2010 年,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培养创新型人才纳入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成为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与研究也成为热点问题。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要求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新型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鼓励协同创新。随后,教育部又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将内涵式发展作为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要求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使各学科、各层次、各类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意见中既明确了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地位,也提出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
作为地方性高等院校,岭南师范学院坚持“立足粤西、服务广东、走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定位,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粤西地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和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应用人才。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会计学专业建设始终坚持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以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优化为重点,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实验室建设为突破,结合学校和学院的办学条件、学科发展和师资队伍的实际,实现培养高素质、适应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构建适合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符合我校发展特点的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一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内容构成。会计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其培养模式应建立在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之上,并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大量的市场需求调研分析,较为全面地了解市场大、中、小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对会计、管理岗位的设置状况,并充分掌握每一种岗位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后,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特点,确定了适合我校特点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
大学本科的教育,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育过程,必须为学生提供终生学习的基础,让学生培养起独立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还能够以独立自主的精神持续地学习新知识,适应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一点是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同时,社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高学位,而对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际上这是对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会计知识实践运用能力上的要求,属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范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需要过分强调学科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理论教学以适用为度,更多地强调要提高服务生产一线、管理生产一线的能力。因此,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我们将会计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是适当的。
三、完善课程体系
本着“厚基础、重实践、面向生产一线”的人才培养理念,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精神教育并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举的原则,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积极开展应用型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校已经逐步形成了有利于学生学科知识交叉融合、有利于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协调发展、有利于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上强化会计业务实践能力的课程体系。新修订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学科专业和拓展提高三个模块(如表1所示),对于每个模块中的一些主干课程均设置了理论和实践两个教学环节,同时还有综合实训、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内容。
通识教育模块培养学生基本的思想品德、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领域,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促进其就业、深造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学科专业模块的课程结构,构建了完备的专业知识体系。会计学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悉数开设,以便学生能够奠定较为坚实的专业功底,达到厚基础的目的,同时为了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适当减少了必修课所占比例,增加拓展提高模块中选修课的比例。在课程的学时分配上,减少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教学学时,体现了重实践的理念。拓展提高模块开设了多个方向的专业(学科)课程,供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需要以及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位进行选择,包括银行会计、涉外会计、预算会计以及涉及企业生产与运作、物流与供应链、工商、报关、国际贸易等方面的课程。另外,对于财务会计教育专业方向的学生,还开设了教育类相关课程,以培养合格的中职会计师资。
在课程体系优化过程中,为了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我们开设了一些体现应用技能与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譬如在学科基础课程中,增设会计学专业导论课程,一方面为刚入学的新生介绍会计专业概况,另一方面也学习一些会计史,使其了解会计学科的历史积淀与国内外会计发展的异同,以及原始创新的线索等。还增加了会计法规课程,通过一系列典型违法违纪案例的选讲,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拓展提高模块,增设SPSS统计分析、经济写作、电子商务、Excel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拓展学生的应用技能。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专业主干课的实践教学比重。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课程,除了开展课内实验以外,还专门设置了2―3周不等的集中实习训练,并在大四第一学期设置了4周时间的会计综合实训,利用制造业企业代表性月份的整套会计业务资料,要求每一个实习生独立完成全部的会计核算业务,再根据会计报表等资料进行财务分析,并编写财务状况说明书,将会计知识真正运用到会计实践中去。综合实训项目的设计,以企业财务流程为纵线,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等知识和方法为一体,完成账务处理、财务分析、成本管理以及企业监督管理等职责和业务,真正强化实践性教学过程。在这个课程体系中,会计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通识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的学时占到了本专业毕业总学时的26.4%,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
完善课程体系,不仅体现在课程的选择、设置上,也包括了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随着国家会计制度的改革和一系列新的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我校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整合协调原有相关课程,既要考虑到课程内部的关联性、知识的系统性,又要避免课程间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或者前后脱节;鼓励教师对教学内容大胆改革、创新和优化,积极开设反映社会经济及学科发展新成果的新课程或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强自主设计型、综合型实验实训项目的开发应用,真正实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发展。
四、师资队伍建设
近几年来,我校会计专业每年引进1―2名教师,逐渐形成了一支老中青教师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到专任教师的54.9%,基本满足了本专业教学科研的需求。为了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成效显著。新入职教师必须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半年,新教师随堂听课、批改作业、协助答疑;派送新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一线岗位跟班实习,以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通过这种校内校外传帮带的形式,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教学能手,稳步提高了整体教学水平,逐渐形成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梯队式的教学、科研团队,努力打造一支科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师德高尚、为人师表的师资队伍。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根据课程性质及其特点,恰当地引入案例教学法,在学校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我们建立了多门主干课程的教学案例库。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典型案例的讲解,将复杂的理论问题通俗、形象地讲授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在案例教学中,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案例教学时,要求授课教师收集各种典型教学案例,或者从案例库中选择适当的已有案例,案例要能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紧密联系起来,强调理论在指导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不能忽视由实践归纳或探索理论的认知过程,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除了案例教学法以外,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讲授式、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尤其鼓励教师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从问题的提出到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主动权都交予学生,这就将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亲身参与教、学的现实感受,形成自学与联动式讨论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实现演示教学、探究教学、讨论教学与传统讲授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更易于培养在实践中运用知识、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教学之外,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疑惑,我们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答疑或与学生进行沟通。比如采取课间、课后当面答疑,或者电话、短信、E-mail、微信、QQ在线等多种不同的答疑方式,以达到及时解决学生疑问的目的。
六、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帮助学生形成知识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从学生应用能力形成的规律出发,围绕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合理设计实践项目。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一直以来,我们坚持不断地改善实验实习条件,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实习,从而强化训练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知识转化的综合应用能力。
目前,学院建成和在建的实验实习场所有会计模拟实验室、会计综合实训室、物流实验室、证券实验室、ERP实训室等,基本满足了相关专业本科生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同时,学院还与粤西、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企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协议,建成了十多个稳定的会计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每学期包括毕业季,都会指派学生前往基地进行实习。
参考文献:
1.权小锋,尹洪英.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18):237-238.
2.吴大新,高山,孙文刚.高校会计学专业课程改革:挑战与应对[J].财务与会计,2015,(2):44-46.
- 上一篇:学校经营与学校管理
- 下一篇:高校校园物业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