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养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养小孩的逻辑思维能力

篇1

中国式父母的抱怨

父母总是抱怨孩子的动手能力差,逻辑思维更是跟不上趟。实际上,孩子展现的所有能力全部来自于父母。

陈家华的儿子明明今年5岁,他所在的幼儿园举行了一次夹球比赛。活动中,许多小朋友都很熟练地用筷子夹球,明明也很努力,可他怎么夹也夹不住。陈家华在一旁着急地喊着:“小明快点呀,手不要抖动。”听到妈妈的喊叫,他有点恼怒地对妈妈说:“谁叫你平时不让我用筷子吃饭!”

和陈家华的烦恼不同,林晓宇担心自己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弱。“我家小孩在学蒙式数学,有一道走迷宫的题目,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来走。她来回走了很多次,都搞不清楚。是不是她的逻辑思维方面太差了?”

他们的焦虑在中国许多家庭都存在。遇到这些问题,说白了,主要是父母的问题。

乱贴标签。当孩子的表现差强人意时,擅长焦虑的父母开始自问“难道是多动症?”“智力方面不会有问题吧?”“这孩子太贪玩跟谁学的?”乱贴标签、乱下结论,只会让自己心理压力过大,并传染到孩子身上。

凡事包办。如果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对待,担心孩子小不会做事,怕他出事,或怕孩子损坏东西,许多事不让孩子自己动作去做,由父母包办,那么孩子在失去了一次次动手的机会之后,只能是一个万事依赖、毫无主见的明珠。

成人化约束。孩子的成长需要自己的小天地,有些父母教导孩子进屋要安静,不许碰这动那,玩具也不能自由拿取,活动空间受到束缚会让孩子产生拘束感,抑制孩子的能动性。

父母一方面期待一个动手能力强的孩子,另一方面又自我矛盾地不让孩子触碰新鲜事物,怕麻烦地全部包办,最终得到的只能是依赖父母、不愿尝试、没有创新精神的孩子。

外国父母动手能力强

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相辅相成,动手操作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日渐缜密,相应的,逻辑思维成长也能让操作过程更有条理。

在德国,孩子的劳动义务明明白白写进了法律:6岁以上的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这在中国父母看来似乎不可想象,6岁的孩子,不是帮倒忙吗?恰恰相反,孩子可塑性之强是教对了的爸妈才能体会的。

绘制地图是德国人独创的教育方式,常常可以看见在海滨的沙滩上,幼儿在父母的启发下,用小木棍画出记忆中的家宅、附近的街道等,在画画的过程中,幼儿一遍遍理清思路,形象思维凝聚,并逐步演变为逻辑思维,从中,我们也能看出德国的严谨风格从小就得到培养

在美国,一般年满3岁的幼儿,如果能够大小便完全自理,能够自己吃饭就可以顺利入园,否则会被劝退。6月底幼儿园的学年已经结束,在9月份新学年开始之前,各幼儿园是夏令营期,与平时相比增加了不少集体户外活动。一份3岁幼儿夏令营的内容安排,包括戏水、烧烤、模拟食品大排档做生意、制作柠檬汁打折广告牌等。这些既考验动手能力,又考验思维能力的暑假作业,比中国式作业本有趣多了。

大部分中国父母显然说的比做的多,催促孩子动手做时,自己却怕麻烦。一位中国妈妈送5岁的女儿上美国的学前班时,看到课程表上很少有阅读、数学等学习课程,就向老师咨询要不要在课余给孩子增加一些课程。老师惊讶地说:“孩子在学校一天已经很辛苦了,不要再增加负担了。”

动手能力尽早开始

一个发育生长正常的儿童,2岁后大多数会自然地出现摆脱母亲“控制”的倾向。他们往往会大声嚷嚷:“妈妈,让我自己洗脸!”“妈妈,我不要你喂饭,我自己会吃饭!”此时,聪明的德国人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参与家庭的各种家务活,无论是摆放盘子,还是拖地扫地,都让孩子参与。

对于中国父母来说,要清除轻视动手的观念,让孩子把动手能力当成必修课。改变“学生是专门读书的”老派想法,把孩子的双手解放出来。

进行模仿性操作实践。让孩子学着大人那样做事。除做一般家务外,还要学习打鸡蛋、炒菜、做饭、洗衣、熨衣、摄影、使用各种家电设备、种树、浇花施肥等。

进行“修旧利废”的操作实践。这是带有一点创造性的活动,如修理家具、玩具,巧妙利用废牙膏管、废圆珠笔芯、空罐头盒、纸盒、塑料瓶等材料来做新玩意儿,变废为宝。

指导孩子自制玩具,如用纸折叠玩具,用蜡和肥皂雕塑玩具,用鸭蛋壳做不倒翁,用塑料薄膜做灯笼,用蜡光纸做风车等。父母要做有心人,帮助孩子搜集材料,找来有关工具,参与制作。

指导孩子进行综合性的、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实践活动,如办小阅览室、小图书馆、小玩具馆、小储蓄所、小商店等,为同班同学或同院内的孩子服务,学着成人那样分工、值班、管理、进货、记账。

指导孩子做科学小实验。可以建立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做空气实验,水的三态实验,地球四季成因实验,水中沉浮的规律实验以及各种趣味实验等。每个小实验都蕴含着自然科学的奥秘,极利于培养孩子对科学的热爱,激发求知欲望,发展探索思考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中国“手工帝”爸爸PK外国“数控”男友

如果某天你看到一个小朋友开着跑车疾驰而过,请不要惊讶,更不要怀疑自己的眼睛。从模型设计到配件加工制作,全部由手工帝爸爸一人完成,羡煞众网友。

另一位数控哥,则凭借自己设计制作的精密首饰盒,让全世界男人黯然失色。网友评道:“可别让别的女人看见,你这门槛抬得太高。真酷!”

动手能力强,逻辑思维自然跟得上

研究表明,幼儿园孩子进入小学后,有难以适应学校学习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逻辑思维能力跟不上,思维的逻辑性在学前期就萌发了,因此,要抓住关键期启发宝宝的逻辑能力!

0~3岁:动作思维为主

这个阶段,孩子只有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进行思维。比如,理解数字的基本概念,让孩子一边口中念念有词,一边用手摸物品,这些物品可以是珠珠、碗、豆豆等。同时,学习分类法,了解顺序的概念。

3~4岁:从动作思维到形象思维过渡

培养简单的看图说话的能力。在认数教学中,让孩子说出带有数量的一句话,逐步提高难度。

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思维的眼睛,孩子通过观察获得表象,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如大小观察、种类观察、颜色观察等。观察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

阅读更多的书籍,丰富孩子的知识,知识越丰富,思维也就会越活跃。

篇2

融融很喜欢玩拼图,家里有两种拼图,一种是木制的中国地图,另一种是硬纸板的图案拼图,这些都是市面上常见的拼图,融融很喜欢,不过他玩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失去新鲜感了。

有天晚上,融融拿了一张广告纸,对我说:“妈妈,我们来玩拼图吧!”

我很纳闷,这普通不过的广告纸怎么玩拼图呢?

融融笑了,也不回答我,开始撕起广告纸来。把纸撕成若干不规则的小纸片后,他说:“妈妈,我们今天玩的拼图就是把这些小纸片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我非常惊讶,真的是“拼图”!没有比这个更恰当的词语了!真佩服这个小孩用词的精准。

于是,我和融融开始在碎纸片堆中寻找能拼在一起的两张,顺着纸的边缘和形状寻找第三张、第四张……直到把这张广告纸恢复原状。

我们合力把自制“拼图”重新拼好后,看得出融融很得意,内心的成就感溢于言表,这种成就感又带给他满满的快乐和自信。

独一无二的自制“拼图”游戏简单易行,而且绝对零成本,又能带给孩子这么多动手动脑的体验,真的好处多多:

自制“拼图”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

当孩子面对凌乱无序的纸片,要把它恢复原状,首先需要寻找一个参照物(一般是角: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侧边:上边,下边,左边,右边;颜色:颜色的统一连贯)。参照物的确定需要孩子积极调动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

自制“拼图”游戏充分挖掘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

参照物确定好后,比如左上角确定好之后,需要循着线索(颜色线索、文字线索、形状线索、图片连贯线索)观察、寻找与之匹配的其他纸片。眼睛在努力寻找的同时,双手还要通过试拼以检验是否正确。这对孩子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好处的。

篇3

一、小学数学思维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独立思维能力差。

在人们的认识中,包括父母和老师,总认为小学生年龄小,他们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会。该学生自己经过尝试才能明白的事,父母自以为有丰富的经验,骄傲地直接指导小孩必须怎么办;该学生自己去摸索的知识,老师觉得这个知识太简单了,花了太多的时间不值得,何况那么多知识要学,哪里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教学任务。于是从一年级的手把手教字、手把手教他们做算术,到高年级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老师就直接给他们答案。如此种种,父母和老师过度关心、越俎代庖,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机会;老师直接给的答案,学生往往信奉为唯一的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久而久之,很多学生从小养成了懒得自己动脑思考的不良习惯,一旦遇到问题,就想着向老师、父母求助,造成了独立思维能力差,不善于运用自己的思维解决问题的状况。

(二)老师“总结”过多导致学生惰性思维严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由于老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过分总结铺垫,强调方法,导致学生惰性思维很是严重。某地曾做过一个教学质量抽测,试卷中有这样一个题目:高1.8m的柜子上放着一把伞,旁边只有一个40cm的椅子,小光身高1.3m,请问他能否拿到伞。结果全班有一半的学生说拿不到,理由是1.3+0.4<1.8。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向学生总结解题方法,让他们养成凡是依赖老师指示结论的惰性思维,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分析能力。

(三)解决问题方法缺乏创新思维。

由于从小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对学生的“双基”训练,轻视学生的实践创新。学生学习每节内容时,没有依靠自己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往往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了参照课文例题去解决类似的题目。遇到其他的稍有变化的新类型,便束手无策,缺少创新思维探索能力。

二、优化小学数学思维构建方案的建议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要想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与思维能力,我们就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小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学校的目标应是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人”。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自身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一些思维方法。

(二)激发学生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新课标强调过,数学学习应是由学生亲自参与的,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遇问题积极思考,克服思维懒惰。

(三)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与经验,从多方视角去发现问题,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去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便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以不同视角看问题,培养他们思维创新与求异。这体现在课堂上积极运用一题多解,例如在向学生讲授《数一数与乘法》(见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这章时,以“9+9+9+7”这道加法题引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大多数学生都提出“9×3+7”这个解法,少数学生不满足于此,又从另一视角,运用“9×4-2”解题。这种一题多解的方法,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篇4

什么是婴幼儿的思维力

在婴幼儿个体思维的发展过程中,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是三种不同发展水平的思维力,也是孩子所经历的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 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一种依靠直接感知和实际动作来进行的思维,也就是说思维的问题是直观的,以具体形式呈现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实际动作,思维受动作的支配,二三岁的孩子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性思维,他们只有在摆弄和操作具体物体时才进行思维,离开了动作,当动作一旦停止后,孩子的思维也停止了。

2. 具体形象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是一种依靠事物的表象来进行的思维,当孩子在头脑中进行2+2=4的加法演算时,他头脑中出现的不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在他头脑中出现的往往是两个苹果加上两个苹果,1、2、3、4,一边数,最后得出结果是等于4,这时孩子的思维离不开具体的形象事物,否则他就无法思维了。

3. 抽象逻辑思维

到了六七岁后,孩子的思维力开始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但是此时孩子的思维的内容还是比较贫乏的,而且概括的多是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掌握的概念也比较有限,判断推理往往不合乎逻辑,常从事物的表面联系出发,受到自身生活经验的局限。如年龄较小的孩子认为“儿子”就是小孩子,对自己的爸爸是爷爷的儿子很难理解;还有孩子认为老师都是女的,因为幼儿园的老师几乎都是女性,所以对男的也能当教师表现出很大的困惑。0~6岁的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总体来说水平较低,但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训练来培养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思维力

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增强思维力对于婴幼儿的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思维力呢?

1. 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

思维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的。感性知识越丰富,思维就越深刻。要利用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活动,丰富孩子的感性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感性知识经验是否丰富,制约着孩子思维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家长应利用一切机会,让孩子多看,多听,多动,以此来丰富充实孩子的感性认识。

2. 丰富孩子的词汇

语言,作为信息的信号,不仅是人们进行交往和思维的工具,也是帮助幼儿认识世界的工具。而作为智力核心要素的思维,则跟语言的关系非常密切。语言的准确性,来源于思维的清晰性;语言的条理性,体现了思维的周密性;语言的连贯性,体现了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流畅性,体现了思维的敏捷性;而语言的多样性,则体现了思维的丰富性。语言训练本身就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当然思维的不断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语言的发展。语言作为思维的物质外壳,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思维发展的主要前提。而词汇是语言的基础,丰富的词汇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在孩子学习语言阶段,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多听,多说,不断丰富孩子的词汇,这对培养孩子的思维力意义重大。

3. 让孩子在游戏中积极思考

游戏是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方式。孩子的思维往往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游戏是孩子最喜爱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的情绪是愉快的,其思维活动也是最为积极的。家长应善于利用游戏这一孩子特别喜欢的形式,在游戏中激发孩子积极地思考,以发展孩子的思维。

4. 鼓励孩子大胆实践

篇5

幼儿期的阅读,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兴趣与习惯,至于小家伙一定要识多少字读多少本书,倒不是幼儿阅读所追求的目标。爱阅读的孩子,拥有比同龄的孩子更广阔的视角去观察世界,通过阅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发展,同时为孩子今后进入学校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帮助孩子培养建立好习惯,更需要为小人儿们提供好的素材。换句话说,家长一定要为孩子准备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生活习惯和认知理解水平的读物。让孩子喜欢阅读,首先要让孩子感到图书的内容很吸引人,翻看书本便能带来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反之,假如图书内容不能吸引孩子,那么让天性好玩的小家伙们喜欢阅读又从何谈起呢?

别看市场上有成千上万种儿童读物,但鱼龙混珠,真正高质量的图书却凤毛麟角。再者,家长大多也有自己的一大堆事情要忙,在为孩子挑选图书方面成年累月投入太多精力也不现实。所以,最聪明的办法是找国内最有信誉的少儿出版社的王牌产品,这样做等于是把出版社的专家育儿团队请回了家。

不要小瞧孩子的选择和判断能力,小家伙们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往往超出成年人的预料。这几年,经常碰到一些小朋友见面便很认真地问我:“阿姨,你下棋赢得了红袋鼠吗?” 作为红袋鼠教小朋友下棋栏目的主要创编作者之一,回答孩子充满稚气的问题时自己总会欣慰不已。我知道他们是《幼儿画报》的小读者,用小朋友喜欢的方式引领他们阅读或参加其他活动,效果就是这么神奇。

篇6

第一年:是在农村小学,所教年级是一年级。一年级的学生是很天真烂漫的,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对世界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而对课本中所了解到的内容更是好奇。可想,这种对课本充满着好奇心的孩子,怎么会可能不愿学,又怎么会学不好呢?然而事实上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经过一两年的学习后确实是在厌恶着学习,他们好像觉得学习成了一种负担,每天都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第二年就开始来到了这个学校,这里的孩子同样是那么的天真烂漫,学的也是同一本教材,老师有同样的教学任务,学生也有同样的学习任务,然而学生学得却是那样的快乐,那样的认真,老师也教得比较舒心。

今年是执教的第三年,在这一年里经常有教师到外面听优秀教师讲课,回来就听到他们说那老师教得如何如何好,学生学得又是如何好……听了他们的听后感后再对比反思,觉得我们现在这个学校跟城市的学校也有些许差距。总结如下:

一、学校的教学设备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现在人都往城市涌,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了,乡村的人口越来越少了,因而在乡村读书的孩子也就越来越少了,有些乡村小学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而这个班上也只有六七个学生,一、二年级相对多点,也只有二、三十个学生。想想看只有这么几个学生学校怎么可能重视,当然学校也没有电脑等这些“先进”的教学工具,即使有也只是一个学校一台,这也是很少见的。而由于学校设备太差或不充足,教师的一些想法不能及时实现,比如一些数学作业,本可以依靠课件展示得更生动、更形象,学生做作业就会更感兴趣。教师因设备不足就放弃了。依旧采取了传统的数学教学。可传统的数学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老师教时不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全依照老师的想法教学,学生如果掌握不了就用课后时间多做作业,并高唱“熟能生巧”,而这种作业是那么的单调枯燥,脱离生活,根本不利于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发展。鉴于此,依据新课程理念,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和价值,全面科学地改革数学教学,已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课题,尤其是在农村学校。

二、师资存在差异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了解到数学学习活动基本上是数学思维活动,而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所以掌握数学语言是顺利地、有成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我们应当把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的学习紧密地结合起来,将它看成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学生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数学语言具有高度抽象性,因此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会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逻辑关系,才能达到对书本的真正理解。

同时在操作中强化学生的数学语言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同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在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操作活动,可以丰富感性认识,通过有条理地说操作过程,可以把外部物质操作活动转化为内部思维活动,以掌握事物的本质属性,使儿童的数学语言得到强化。而在一些农村学校,有的老师竟连普通话都说不清。

三、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存在差异

由于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的学科,使用学具,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算理。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这就要求在研究数学问题时,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通过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使用学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维发展的过渡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他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他们的抽象思维需要在感性材料的支持下才能进行。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发生、发展,是一个由外部的物质活动向内部的认知心理活动转化的过程。重视儿童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教师就要通过学具,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更大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把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就可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就可通过操作使学生对新知识“再发现”,就可通过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在农村学校,那些学具基本上只成了学生的玩具,或成了摆设。

四、家庭教育方面也有明显差异

如今的父母都只有一个小孩,大部分家长都把小孩当成宝,有什么事情都是由父母包办,每个小孩在家都是小皇帝、小霸王;而在农村基本上是由爷爷奶奶带着,这些小皇成了小祖宗,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再加上爷爷奶奶又没什么文化,全靠学校老师来教。想想,在这种情形下老师可能也就没什么心力了,这样恶性循环,所以乡下学生也就越来越少了。

篇7

孙宝华     13851536669

案例介绍

前不久,我开了一堂校内公开课《羚羊木雕》。因为本课所写的家庭故事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课文中充满了是是非非的矛盾冲突,于是在上到“在妈妈的逼迫之下,‘我’既无奈又伤心,只有找万芳把羚羊木雕要回来了”这一情节时,我组织了一场辩论:“羚羊木雕到底该不该要回来?”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求:同意要回来的为正方,坐到A位置。不同意要回来的为反方,坐到B位置。

辩论实录

师:好,大家都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也就表明了自己的立场。现在请各位针对自己的观点展开辩论。

正方:我认为应该要回。这是爸爸送给我的礼物,寄托了爸爸对我的爱,我怎 能把爸爸的爱随便送人呢?这是对爸爸的极不尊重。(掌声)

反方:我反对,我很看重和万芳的友谊,我就会把我认为最有价值的礼物送给  她,无论东西贵贱。这也表明我把友情、亲情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正方:但你得顾及爸爸的感受啊。你不要回会伤害爸爸的爱。

反方:我认为不该要回,东西送出去了又去要回是不讲信用的行为。做人要讲信用,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掌声)

正方:应该要回。小孩子互赠礼物是可以的,但要看是什么东西,羚羊这么珍贵的东西送给朋友不合适。

反方:我认为只要是真心朋友没有什么不可以送。

正方:那么如果是你的全部家产,你还愿意相送吗?

反方:如果是真心朋友,就是送全部家产我也乐意!

正方:什么都可以送,那你什么也没有呢?

反方:那我就把“心”送给朋友,真心实意对待自己的朋友。

正方:应该要回,“君子之交淡如水”只要有心意就行,难道友谊一定要用金钱去衡量吗?如果这样,我宁愿孤独一生!(长时间热烈地鼓掌!)

反方:就算你们什么都可以送,也得跟大人商量一下,你们这样做是对父母的不尊重。

正方:我们已经长大了,做事也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自由,难道什么事都必须同父母商量吗?

全体学生:鼓掌!

反方:“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我们怎能对父母的劝告置之不理呢

全体学生:静悄悄的,大家若有所思——

师总结:同学们刚才的辨论精彩极了!连我也被你们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大家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震奋!你们的辩论道出了友情的可贵。是啊,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他,尽情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接着,我就因势利导,向学生提问:“这件事情怎样处理才能既不伤害友情又不影响亲情呢?” 有的说:“和爸爸妈妈讲友谊的重要。” 有的说“先和父母商量,得到他们许可再送。”还有的说:“多理解,多和父母沟通。”这样自然引出了文章的主题。

案例反思

在辩论过程中,双方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使整个活动迭起,不时引来阵阵喝彩。这场辩论,犹如一个跳动的音符,奏出了这堂课的最强音!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我们不难看到,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激发了情感,对文本有了更丰富的理解,达到“情义重于财物,正确看待沟通与理解的关系”的教学目的。但这种效果还仅仅是显性的,如果从更深层面去思考,我们还可以挖掘到课堂辩论的更多功用。如:

首先,辩论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辩论式的课堂,气氛热烈,宽松而自由,学生可以旁征博引,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了很好的彰显和发展。同时,学生为了找出更为充分的理由来说服对方,会绞尽脑汁,调动所有的信息资源为我所用。这种旁征博引将直接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其次,辩论可以最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争论本身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学生有疑惑或意见分歧时,求知的欲望一定会十分强烈。这时,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了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辩论的主要武器是语言,参与辩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智慧火花竞相迸射。一方面要透彻理解对方的意思,一方面又要即时组织好自已的言辞。务求清晰而富有说服力,促使学生们关注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组织,这种具有现场交际特征的语言运用,对学生无疑是最佳的语言训练。

第三,辩论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是社会生活的画卷,而世界上的事物错综复杂,现象纷繁,学生理解教材的过程也就是认识事物的过程,而通过辩论可以有效地推进对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比较、思辩的逻辑思维能力。

第四,辩论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求异创新能力。这是因为“辩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的争斗,它必然会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去探求不同见解的各自的依据。在“辩论式”学习中,学生们主动质疑,共同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他人的见解进行评价和补充,有利于提高学生敏感的捕捉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从而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不难想见一个墨守成规或人云亦云的人是不可能去积极参与争议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辩论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皆具有重要作用。

著名学者陆世仪说过:“人性中皆有误,必工夫不断,悟心始出,如石中皆有火,必敲击不已,火光始现”。课堂辩论常常会使学生精神振奋,全神贯注,思维敏锐,兴趣高涨;正如击石取火一般,它对于增进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异创新能力,以及发展个性和潜能等方面均能产生奇效。所以,应让辩论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篇8

【摘要】医学临床课是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全方位、多渠道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笔者将病案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教学之中,通过选择典型病案,设置临床情景,将学生引入临床中,收到了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病案教学法与传统讲授法相比较,有许多特色,尤其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在教与学方面明显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病案教学法 儿科教学应用体会

病案教学是案例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以临床典型病例为主体组织教学,模拟临床实际工作的场景,对整个病例进行分析、判断、讨论,得出诊断及治疗措施等。目的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效果。

儿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如何提高儿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为从事临床工作实践打下良好基础,是我们教师十分关注的问题。笔者近年来在儿科教学中充分应用病案教学,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1 病案教学的方法

1.1 病案导入法这是笔者在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在讲“维生素缺乏性佝偻病”这个课之前,笔者先讲一个小故事:一家长带一9个月大的婴儿到我家去玩,我看到孩子,并未问病史,也未作体查,就对婴儿家长讲了一句“你小孩很可能有佝偻病,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家长听后很惊讶,说:“你凭什么讲我的小孩患有佝偻病呢?”。 带着家长的疑问,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佝偻病”这一儿童常见疾病。刚才这个案例中为什么我这么有把握呢,因为我看到了孩子的“枕秃”、“方颅”体征…,由此导入“佝偻病”课题,同时用投影仪展现佝偻病病例典型体征的几幅图片,学生一下子情绪高涨,兴趣盎然起来……

1.2病案讲授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对病案进行剖析,渐进式讲授。首先,向学生展示典型病例,提出若干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结合病例讲解,逐个解决问题。另一种方式是展示典型病例,结合病例特点,逐渐展开,不断提出新问题,由此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如讲授“缺铁性贫血”这一儿科常见病时,笔者先给出一典型病例,设计第一个问题:“该病儿该作何诊断?为什么?”,由此引导学生结合病例思考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特点,找到诊断依据,做出正确诊断;接下来设计第二个问题:“为进一步明确诊断,还应做哪些检查?”,由此引导学生学习缺铁性贫血的辅助检查手段;设计的第三个问题是:“针对该病患,你觉得她发病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由此讲解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及预防;最后设计一问题:“对该患儿,应采取怎样的治疗方法?”,由此介绍该病的治疗。这样层层提问,使学生具有比较清晰的学习思路,能较好地把握疾病的临床特点,同时,通过病例的逐层剖开,学生感受到如同自己在临床诊疗病人,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病案比较法 儿科的某些疾病特点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尤其是同一系统的一些疾病,学生很容易混淆,比如呼吸系统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和急性肺炎有时就不易鉴别,其中一个听诊的鉴别点是肺部闻及“可变的音”(支气管炎)和“较固定的中、细湿音”(肺炎),笔者在讲授两者区别时,常引入临床病例进行比较,学生通过病例的比较,很容易就抓住鉴别的关键,加深了对知识点的把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而且还不容易遗忘。

1.4 病案回顾小结法在介绍系统疾病时,讲完一个疾病后,如果时间允许,笔者常利用课上5分钟时间进行小病例分析,以此对刚学知识进行回顾小结,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印象,使学生对课堂上所讲内容掌握得更牢,收到很好的成效。

1.5 病案讨论法病案讨论法是儿科教学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国内外的医学高校中得到广泛应用,有一套行之有效、相当规范的操作模式,成功培育出理论联系实践、临床思维能力强的优秀医学生。实施的方法如下:教师在理论课后即给予学生预选的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资料,自学相关知识,重点解决初步诊断、诊断依据、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治疗原则、怎样解释临床出现的现象等方面的问题,课堂上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后,每组派出一名学生代表作主要发言,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观点可争论。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讨论、自我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巩固所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起主持、引导、答疑和总结作用。笔者在儿科教学中进行了相应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优势在于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学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转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并对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在此过程也提升了教师的课堂组织和驾驭能力,对教与学都有很好的促进。

2 病案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2.1 备课充分,精选病例在病案教学前,教师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要熟知儿科学的教学内容,领悟教学要求,围绕教学大纲,精心准备病例,应谙知病例所反映的理论知识,结合病例制定出详细的教学计划,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材施教。病例的收集要典型、有代表性,并且病例的篇幅大小应与教学时间相适应。笔者在这方面也有较深的体会,笔者所任教的班级,有中专和成人大专、本科几种层次,不同层次的病案教学,笔者会区别对待。如针对中专生普遍基础较差的特点,在进行病案教学时,笔者一般从最基础、最简单的病种、最典型的病例入手,如“小儿腹泻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高热惊厥”等,其病情单一,较易与理论衔接,学生分析起来难度不大,较易把握,不会感觉太大压力而放弃;而对成人大专、本科层次的,学生多有一定的理论和临床基础,病案讨论时,笔者一般选择有一定难度,甚至有一定争议的病案,以此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2.1 设计问题要准确,富有启发 病案中提出的问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设计, 多提既能体现教学重点和难点, 又能联系临床实际的问题,这些问题既要难易适当,又要能够引起全体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3 课堂引导是关键 病例分析时,教师课堂引导是关键,教师要运用多种技巧和方法在课堂上发挥好引导作用,切忌包办代替,一定要留出让学生发挥的空间和时间。笔者在教学中采用点面结合启发引导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进行病例讨论时,各小组先行讨论,然后推选代表重点发言,不足时由组内成员补充,调动了全体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而且各组之间的表现形成了一定的比较,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对于学生在讨论发言中出现的某些观点和问题,笔者再进一步因势利导,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重点、难点的理解。

2.4 创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师要从主角变成配角,让学生从一个被动接受者转换成一个自主学习者,多鼓励,少批评,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5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 病案教学中,同一个问题,学生经常会提出不同的观点,此时,作为教师,应肯定学生的质疑精神,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或查阅资料寻求答案,培养其探索精神。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一时不能回答,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对待,可下次课时待查证后再作回答,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不仅不会削弱教师的威信,反而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而且言传身教,会让学生受益终身。

总之,病案教学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对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学习兴趣、巩固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都较传统讲授法有着显著的优势。但也应看到,病案教学法不能作为儿科学教学的全部形式,传统讲授法对保持儿科学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方面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病案教学法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师的把握程度合理选择,不可一概选用或一概不用,病案教学法只有与传统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结合,相得益彰,才能发挥其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尚宁川. 病例导入式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2009,(9): 77-78

篇9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可见,提问在课堂教学中,地位是相当重要的,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师如果能针对教学目标,巧妙设计课堂提问,往往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登上知识的台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创设悬念的巧问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自觉主动地去探求问题的答案。比如,在教小说《蒲柳人家》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在《水浒传》中,那些梁山好汉都有自己的外号。如李逵叫“黑旋风”,吴用叫“智多星”等,在这篇课文中,有两个人物有自己的外号,一个名为“一丈青大娘”,一个号称“何大学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一经提出,学生就很想知道这两个人物的故事,就会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内容。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目的的设置悬念性问题,可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兴趣,及时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

设置坡度的巧问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解决课文中的疑难问题。例如,在教学小说《孔乙己》时,针对理解小说主题的关键词“笑”,可设计这样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笑”的含义及作用:小说中哪几处写到众人的笑?他们为什么而笑?从他们的笑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用众人的笑来贯穿孔乙己的故事,有什么用意?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小说内容,逐步加深对小说的理解,使深刻难懂的问题得到较好的处理。还有,在理解意义较深的句子时,不妨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针对句子中的关键词或短语,预先设疑,然后再综合在一起,得到问题的答案。

富有情趣的巧问能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教学史上的一个经典的案例很能说明问题,美国波士顿州立小学的爱利普老师在上语言课时,先请一位同学上台绘声绘色的讲述了童话故事《灰姑娘》之后,提了几个问题。“你们喜欢谁?为什么?””但是这个故事真的完美无缺吗?”“孩子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故事有不合理的地方,它在哪儿呢?”孩子们在轻松的对话中,既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善于质疑的信心,又收获了快乐,这是很值得我们语文老师借鉴的。

变换角度的巧问,达到启发学生思考妙用。比如在学习《愚公移山》时,不问“年且九十”的“且”是什么意思,而问“愚公多大了”。不问“孀要遗男”是什么意思,而问“这个小孩跟愚公去移山,他父亲肯让他去吗”。这些问题改变角度后,比较新颖,而且能收到“摘果子先跳”的效果,更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篇10

一、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世界各国教育普遍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创新型人才与普通型人才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思维。人类思维是非常复杂的问题,思维的性质、特点也相当广泛,很难研究或探讨。换一种方式,从人们日常生活的角度来说,思维可能又变得非常简单,思维就是人开动脑筋思考(想)问题。当然,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各不相同。如果说普通人是顺向思维,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逆向思维;如果说普通人是聚合思维,那么,创新型人才就是发散思维;如果说普通大学生、知识分子具有较丰富的形象思维和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创新型人才就必须还要具有灵感、顿悟和直觉思维能力。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独立性,不能人云亦云;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敏捷性,不能反应迟缓,思维迟钝;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批判性,凡事应有挑剔的眼光,不能不加审视一概而论的“拿来主义”;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应具有广泛性,不能思路狭窄,一叶障目,以偏概全。思维的性质复杂而广泛,但创新型人才最突出的特征是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在教育,知识的传授与学习,培养了学生较严密的逻辑思维。知识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体系,知识学习过程本身训练了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形成了逻辑思维的习惯。我们这样说并不否定知识的创新性,知识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没有创新就没有知识;知识是创新的动力源,没有知识就没有创新,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但是,并不是说知识多者就一定能创新。学生学习知识过程本身不是知识创新过程,学习不能等同创新,也不能替代创新。在学生的视域中,知识的逻辑性淹没了知识的创新性。因为学生学习的是书本知识,是前人创新的成果。创新者必须有足够丰富的知识;但不是知识足够了、丰富了就一定能创新;知识不等于创新。与知识相比较,艺术的最大特点是新异性,尤其是少数民族艺术。如果说知识的首要特征是逻辑严谨,那么,艺术的突出特征就是新异。基于此,我们认为艺术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元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要件。我们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等学校,长时期坚持进行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特别是少数民族艺术教育,这已经是我们长时间形成的传统或者说习惯。长时间的民族艺术教育使我们师生收益匪浅。我们回味起长时间反复进行的民族艺术教育过程觉察到,民族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非常重要。艺术使我们产生了灵感、顿悟和直觉,启发了我们,诱导了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艺术随处可见,工作、学习、生活、娱乐到处都渗透着艺术的元素。人们评价也是赞美少数民族及其少数民族艺术“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是对少数民族以及少数民族艺术的最好的称赞,同时也是对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艺术最恰到好处的评价。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就是在这些歌舞中完成工作或学习任务,也同样是在这些民族歌舞中享受生活与快乐。

民族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民族艺术本身的特征决定的。首先,民族艺术的娱乐性让人心情放松,消除心理压力,化解内心抑郁,每一个人的心理都充满阳光,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无论什么人,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当他(她)唱歌或跳舞时都要比在进行紧张工作或者深入思考问题时心情轻松得多、放松得多、愉快得多。这是毋庸置疑的、每一个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当我们心情愉快时,工作起来不知疲倦,好像全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学习英语背单词记得多、记得快。当我们心情不愉快时,身心疲惫,全身乏力,什么都不想做,什么都不愿做;学习英语背单词一个也记不住。简单的生活小事(常识)尚且如此,发明创造、创新之重大事件就无需再论了。所以,民族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次,民族艺术的新异性使人思维活跃,产生灵感、直觉与顿悟,诱导创新。知识是严谨的,艺术是快乐的;知识督促人审慎地思考,严密地推理、论证或抽象地思维;艺术让人放松心情,展开想象的翅膀,随心所欲,异想天开,产生灵感、直觉与顿悟。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是在聆听小提琴美妙乐曲中产生灵感,创造人类最伟大的创新———相对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法西斯到处追杀爱因斯坦先生,他不仅不能正常工作和生活,简直无处藏身。当然,美国等国家也有很多大学很想接纳爱因斯坦先生。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爱因斯坦选择了普林斯顿大学。普林斯顿大学为爱因斯坦提供了最好的工作或研究环境条件。校长安排工作人员悉心照料爱因斯坦先生的生活起居,当得知爱因斯坦非常喜欢小提琴乐曲时,专门聘请当时最好的小提琴家现场为爱因斯坦演奏小提琴曲,使爱因斯坦先生非常高兴,心情特别愉快。当他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那时候自己就像个小孩子一样“乐的跳起来”。正式这种艺术的快乐让人陶醉,愉悦身心,催生了大师产生灵感,创造了鸿篇巨著。总之,民族艺术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少数民族艺术教育是增进民族和睦、促进民族团结的纽带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民族问题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问题。很多国家或地区因为没有处理和解决好民族问题,社会稳定被破坏,民众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更严重者甚至引发战争,造成杀戮,乃至国家分裂。民族问题历来是敏感问题、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严重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和睦与进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每一个民族包括每一个民族成员也都在积极地为增进民族和睦、民族团结与友谊而努力。民族团结、和睦从各民族间的相互认同开始。如果各个民族之间、各个民族成员之间不能相互认同,那么,民族团结与和睦就无从谈起。民族认同是民族团结与和睦的起点。民族认同的内容、层次非常广泛,其中,国家认同是最根本的民族认同;而存在于各个民族成员中的公众认同(百姓认同)是最基础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层次最高,而公众认同的基础性最强,往往更受到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