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辅导机构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1-08 17:17: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辅导机构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
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在探讨全世界教育事业发展的总倾向时曾提到:“教育扩大到学校范围以外,中小学正在被大量校外活动和校外辅助活动所补充”。1985年,中央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学校内教育和学校外教育、学校后教育并举的方针,在我国形成了校内、校外和校后的全方位教育格局。中小学校外辅导教育日渐流行,作为提供校外辅导教育方式之一的校外辅导机构也有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显示出极大的生存空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减负”工作已取得相当成效,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得到一定程度减轻。然而现在,很多中小学生的课外时间被大量校外辅导机构占据,其烂漫的童年时光也在这一所所校外辅导机构逐渐消失。
1、课外辅导、校外辅导和辅导机构
1.1课外辅导
关于课外辅导,顾明远老师在其主编的《实用教育学》中指出:“课外辅导的内容包括疑难问题解答、课下作业指导、课外预习指导、课外读物指导、课外小组辅导等。”叶澜老师的《新编教育学教程》则认为,课外辅导是对课堂的一种补充和延伸,包括学科教师利用学生自修课时间深入班级进行的辅导。沈适菡老师在其《教育学》中关于课外辅导的观点是:课外辅导是照顾个别差异,实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之一。综合来看,课外辅导是发生在课堂教学时间之外帮助、提高学生学业的指导行为或活动,既可以在校内进行,也可以在校外进行。
1.2校外辅导
目前我国关于校外辅导的研究极少。根据上文几位学者对课外辅导的定义,本文认为,校外辅导的内涵更加细化,不同于课外辅导。校外辅导是发生在学校之外的一种教育补习行为。其发生的场所是在学校之外,时间则是学生放学离开学校之后。因此校外辅导只是属于课外辅导的一种。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外辅导存在着多种形式,有由教育辅导机构提供的,由在职教师在校外提供的,由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提供的校外辅导以及家教等等。本文主要以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为研究对象。
1.3辅导机构
目前我国尚无对“辅导机构”的统一定义,关于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研究极其鲜见。我国各省市的社会力量办学管理办法中有一些相关定义,如湖南省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暂行规定对社会培训机构进行了相关界定,但也没有对“辅导机构”进行确切定义。本文中,笔者将所要研究的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界定为以下几点:第一,区别于如少年宫一类的公办校外辅导机构,为民营或私营性质的校外辅导机构;第二,利用中小学生在校外的时间为其提供教育服务;第三,辅导内容主要是对学校教育的补充,是一种培优补差的教育服务,也是一种有偿性的教育服务行为。
2、研究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意义
2.1现实意义
教育与社会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已经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存在不仅是我国独有的现象,几乎全球范围内都席卷了校外辅导热浪,比较突出的区域有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目前我国中小学校外辅导市场上,从大型正规的到非正规的,从正式有资质的到临时的、毫无资质的校外辅导机构,可以说既混乱无序又颇具规模。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确实为学生过多的校外闲暇时间解决了一定问题,对于因材施教和提高学生成绩有一定作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正规中小学校教育的不足,满足了不同家庭的教育需求。然而,许多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在办学目的、资质及办学内容形式等方面存在着极大问题,给教育、社会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如,加重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正规学校教育、学生家庭经济1以及教育公平等带来一定负面影响。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自身的隐蔽性、难以控制等特点也增加了政府主管部门对校外辅导机构监管的难度,以致形成目前缺乏统一规范的发展现状。因此,关注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对中小学校外辅导教育乃至正规学校教育的发展等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2.2理论意义
纵观当今世界教育改革潮流,行政、教学与辅导已构成现代学校管理的基本框架,它们三足鼎立、相辅相成。①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作为校外辅导教育的一种提供方式,一直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对其进行的研究也是教育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这一领域的关注者不局限于教育研究者,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也对校外辅导教育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大量的研究成果已经或正在被许多国家教育政策的制订者所参考利用。②对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进行研究,有利于更进一步认识正式中小学学校教育,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有利于政府在教育决策方面把隐性教育投资吸纳到正规教育投资渠道,以减少由于校外辅导教育和正规教育并存所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有利于教育管理者有效协调校外辅导机构与各学校的关系,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总体而言,研究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对我国教育政策的制订和教育管理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国内外关于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相关研究
3.1国外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中小学校外辅导教育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兴盛于整个90年代,并持续至今。国外将校外辅导教育称为“影子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由Stevenson 和Becker在对日本高中生的课外补习活动所做的调查中提出。Mark Bray对“影子教育”的概念做出了进一步阐释,将“影子教育”界定于补习性、私人性、中小学层次、形式多样化等几个范围内。同时也对课外补习做出了系统的研究,对其定义与范围,特征(包括规模、成本、地域、强度、学科等),生产者与消费者,对教育、社会及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应对政策等做了详细阐述。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教育补习活动分布于世界各地,呈现出普遍性的地域分布特点。并指出,补习规模及其地域延展的最为重要的决定因素是文化、教育和经济因素。③
日本也存在大量开展校外教育的民间机构,如被称为“学习塾”的校外补习学校,包括对主要科目即国语、数学等课程进行指导的“晋学塾”,和以培养兴趣爱好及实际能力如绘画、音2乐和计算机等为主的“兴趣班”。这些机构相当于我国目前的校外辅导机构,主要以升学指导、补充学校教育以及培养青少年的兴趣和能力为目的。日本文部省在1993年专门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全国中小学生中,去“学习塾”的小学生达23.6%、中学生达59.5%。④美国教育界认为日本的“学习塾”是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或充实,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发展其兴趣和能力起到了难以估价的作用。然而,日本也有人认为“学习塾”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接触生活和自然的机会。日本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咨询报告曾提议,纠正学生过度的“学习塾”行为、培育儿童的生存能力。日本政府则期望通过政策引导来改变这类机构的教育取向。
近些年,国外关于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研究文献相对比较丰富,其研究成果对我国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3.2国内相关研究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属于一种校外教育机构。沈明德老师在其《校外教育学》一书中将我国校外教育机构的发展历史总结为四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北京市少年之家”等最早几个少年儿童校外教育机构;60年代大力发展简易校外教育而产生大批校外活动站、小队之家等;时期校外教育机构停办; 80年代校外教育恢复并迅速发展,全国各类校外教育机构达到八千多所。当时的校外教育机构多属公办性质,公益性比较显著,教育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涉及科技、文艺、体育和社会服务。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国校外教育机构发展到现在,除了少数如少年宫一类的中小学校外教育机构属于公办性质,更多民营性质的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出现,其教育活动内容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有学者提出,我国中小学校外辅导最先表现为家教的形式。继而发展为中小学校外辅导班,开始小班授课,如半托班和周末班。逐渐发展到现在各种各样的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近些年,我国对中小学校外辅导教育进行研究的学者有王有升、雷万鹏和澎湃等,但多采用课外补习的说法。普遍认为,我国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即重教的儒家传统文化和攀比、从众心理;教育方面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重视考试的升学制度;以及经济上一方面日益增长的家庭收入推动家长的教育投资,和另一方面教师待遇偏低而追求额外经济收入等。规模上,我国城镇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数量逐年上升,呈现出极快的增长趋势。我国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一般采用“小班制”或“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开设科目除了语文、数学等主科外,还包括艺术类的音乐、美术等。教师队伍除在职教师外,还有在校大学生及离退休教师,个别辅导机构还聘请外教。关于用于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支出研究,有学者将之分为学生接受辅导所支付的学费、文具费等直接支出类和因进入辅导机构所产生的时间等其他间接成本。目前,我国各地政府对于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政策存在三种意见,即严格禁止、完全由市场主导和有限监管。
3.3对已有研究的总体评述
国内对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研究借鉴了国外对补习教育的研究,分别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模、支出、辅导内容、管理方式和政府政策等方面。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和调查法;研究内容呈现方式也逐渐以第一手调查研究资料为主;研究目的则主要是引起社会对日益盛行,规模不断壮大的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关注。但国内已有研究基础理论环节如关于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定义、分类、评价等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对其存在形式没有进行具体的类别区分,而是将各种中小学校外辅导教育的形式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别的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也缺乏细致的分类研究。另外,国内关于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研究多集中于城镇,对农村地区没有或很少触及。关于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质量问题、对于目前混乱现状的规范管理的对策及如何正确有效发挥其在校外教育中的作用也很少提及。
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研究尚为一个比较新的教育管理研究领域。总体来看,从上个世纪80年代对补习教育的研究开始到现在,国外对中小学校外辅导机构的研究虽然提法和我国不同,但研究内容比较丰富,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而国内虽有少量研究,但研究似乎还不够深入,已有研究多是采用和借鉴国外“补习教育”的提法而进行,其研究可以说还处于初期并逐渐向前发展的阶段。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的研究缺乏系统性,没有正式的专业研究机构或学术会议的支撑,也没有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专门研究和著作更是鲜有。
[注释]
①孙璐.国内外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的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2010(4).
②彭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9).
③马克·贝磊.教育补习与私人教育成本[M].杨慧娟,于洪姣,杨振军,宋洪珍,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104.
④王晓燕.日本校外教育发展的政策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2009(1).
[参考文献]
[1]雷万鹏.高中生教育补习支出:影响因素及政策启示[J].教育与经济,2005(1).
[2]刘东芝.课外补习教育的规范化管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1).
[3]刘永恒.近十年来国内教育补习研究:回顾与展望[J].未来与发展,2008(9).
[4]彭湃.“影子教育”:国外关于课外补习的研究与启示[J].外国中小学教,2007(9).
[5]石丹淅.中小学校外补习机构走俏新解[J].教学与管理,2010(5).
[6]孙璐.国内外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辅导的研究述评[J].科教文汇,2010(4).
[7]王吉.关于补习教育的再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8).
[8]王晓燕.日本校外教育发展的政策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2009(1).
[9]周卿,王璇.中小学校外培训机构的现状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1(8).
[10]顾明远.实用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1]马克·贝磊.教育补习与私人教育成本[M].杨慧娟,于洪姣,杨振军,宋洪珍,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沈明德.校外教育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13]沈适菡.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论文关键词〕学校心理辅导;心理辅导行政;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辅导也称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20世纪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观念,它作为现代学校的一个标志,逐渐受到心理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关注。近十多年以来,在心理辅导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下,我国中小学心理辅导已初具规模。然而,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国大陆地区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是缺乏规范性和系统性,缺乏明确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换言之,从区域教育或整体管理角度看,学校在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上依然存在着随意性、盲目性,缺乏规范性、统一性、科学性、实效性。另外,尽管各级各类学校均已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
从管理的角度,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大陆当前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心理辅导行政,导致了学校没有独立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其负责人没有明确的责权和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孤军奋战,没有吸引广大班主任和学科教师积极参与。
学校心理辅导行政是指根据学校心理辅导的目标,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组织,选择合适的心理辅导教师,拟订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计划,运用领导、沟通、协调等现代行为科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切实有效地执行,并评估其成效,以实现心理辅导的工作目标。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学校心理辅导行政上也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探究。因此,本文回顾和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总结和吸纳国内外心理辅导行政经验,并对我们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新的展望。从而为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实践建设奠定基础。
一、国内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历史与现状
(一)国外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吴增强指出:“在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参与作用不可忽视,美国的一些州通过立法来支持学校心理辅导。”1946年通过的《乔治—巴登法案》(The George Barden Act)促使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一个心理咨询人员的培养计划。1957年,美国联邦政府推出《国防教育法》(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规定学校要推行辅导及评估计划,识别天才及迟缓的学生并因材施教,而大学也不断增设辅导训练课程,并给辅导工作提供专门的经费,这一法案极大地刺激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会(APA)下属的学校心理学分会(DPS)和国家学校心理学学会(NASP)制定了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必须达到专业标准。
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一些心理健康研究者提出在学校建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school-based mental health center),由学校自己实施心理辅导。1970年,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率先在学校设立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全校学生、员工及家长提供心理健康服务。1976年,弗吉尼亚州第一个通过立法,实行心理咨询执照制度,美国的学校心理辅导逐步走上专业化道路。
基于学校心理健康计划的成功,1980年美国社会掀起了一股“学校心理健康运动”的热潮,越来越多的学校心理健康中心为学生提供综合的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服务,给学生创造一个完整、协调、健康的学习环境。
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与各种社区服务机构和社会专业机构加强了合作,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和专业支持,加快了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1990年,全美32个州的中小学只有178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1993年约500个。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出资在加州和马里兰州成立了校本心理健康援助中心,并且提供资金帮助、教师培训、技术指导,有效地促进了校本心理辅导的发展。在政府的支持下,校本心理健康中心快速发展,1998年已经超过了1150个,到2000年,全美45个州有1400个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目前校本心理健康教育仍在不断地发展,追求整合的学校心理辅导将仍是美国中小学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美国,几乎每所学校都设有心理咨询或学生心理辅导室,即使是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在所属的学区内也有这样的机构为学生服务。学校心理教育人员的职能形式日趋多样,职能范围也不断扩大和延伸,由最初的筛选者角色,发展到修复者角色和咨询师角色,以及现在的“工程师”角色。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在美国的兴起和发展,广泛地影响了世界各国,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校心理辅导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1960年马来西亚出版了由教育部编著的《学校辅导服务》,以政府的力量推进心理辅导的发展。日本学校教育法则规定,心理辅导由地方教育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在初级中学设立学生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辅导;设立前途辅导主任,负责学生职业选择和其他前途辅导事项。学校均制定周全的辅导计划,包括学生、学业的辅导重点,各部门辅导活动的计划等,并建立严密的组织网络和专门的学生辅导部。在人员配置方面,以中小学教师的兼职辅导和地方心理学专家的专职咨询相结合,调动一切力量,重视班主任的作用,发挥生活委员等学生干部的力量。
(二)我国台湾地区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现状
在我国,与大陆相比,台湾地区与香港的心理学研究显得更加成熟,在心理学的应用上也更加广泛,尤其是学校心理辅导的应用,显得更加完善。
樊富珉、古怡指出,“台湾地区青少年心理辅导走的是一条自上而下的道路。教育主管部门陆续制定并颁布了从小学到大学有关学生辅导工作的法规、条文,确定行政组织、人员编制和聘用、工作实施目标及要点等,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保证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落实。”刘华山曾指出:“台湾地区自1954年开展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经过了由教育学术团体倡导到教育行政当局明令建立相应制度的过程,辅导工作已步入正规化。如今,一个从小学至大学各级学校纵向贯通的辅导体系已建立起来。在学校中,辅导内容涵盖了生活、学习与职业选择等各个领域,形成了辅导、教学、训导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在台湾地区,中小学设有辅导工作推广委员会,委员会日常工作由执行秘书负责。委员会下设两个组织,即学生辅导中心和心理卫生中心,两个中心之下又分别设有生活辅导、教育辅导、职业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五个组具体负责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主要职责是收集并了解学生情况;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举行咨询与个案会议;进行参观访问与调查工作;定期举行各种心理测验;与家庭密切联系,进行家访与召开恳谈会等;设计各级辅导方案,供有关教师参考实施。
依照法令,台湾各级学校均设有辅导组织及专职辅导工作人员。各个学校辅导组织的形态,是由学校行政首长根据对辅导工作的认识、学校的设备及学生的人数而决定的。所以,不同规模、不同地域、不同人文环境的学校,其辅导组织的类型各不相同。现以“国小”“国中”及高中辅导三级组织为例:
台湾的“国民小学”一般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全校的辅导工作。它由校长牵头,下设主任委员和执行秘书各一名,另有委员会成员3~4名,聘请专职辅导教师担任。委员会细分为资料、辅导、联络和特教组,相互配合,再由各科任教师、级任教师和年级主任等共同参与,推动辅导工作的开展。
台湾“国民中学”的辅导工作也由学校辅导委员会统筹安排。由校长牵头,下设推行计划委员会、特殊个案研讨会、就业辅导委员会和升学辅导委员会。这些委员会向校长负责,做好自己所承担的辅导工作。辅导委员会的实际领导为执行秘书,负责整个委员会的工作。秘书有一人,有的也有多人。执行秘书主要抓委员会下设的几个小组:行政业务组、生活辅导组、学生辅导组、职业辅导组、研究计划组和测验统计组。各年级导师参与生活、学业、职业三级活动。
台湾的高级中学辅导工作组织,依照台湾“教育部”1979年公布的《高级中学法》而设置。学校的辅导工作由专设的机构——辅导工作委员会统筹规划,校长兼主任委员,作为全校辅导工作的总负责人。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务、训导、总务、实习辅导及图书馆等处室主任,主任教官,主任辅导教师,教学、训育、管理、卫生、实习、就业等组长,各科教师代表若干名及辅导教师。辅导工作委员会设置专任辅导教师,以每15个班设置1人为原则,由校长聘请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担任,并由校长从辅导教师中选一人为主任辅导教师,负责规划、协调全校学生辅导工作。
二、我国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的展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行政组织是一个围绕着组织目标,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开放多维的有机的整体系统。一般来说,行政组织主要包括以下基本要素:组织目标、机构设置、权责体系、法规制度、人员构成、物质因素。与行政组织一样,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也是由以上六大要素构成。鉴于美国和台湾地区的心理辅导行政建设经验,结合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我们认为在我国大陆地区开展学校心理辅导行政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组织目标是组织建设和努力的方向。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组织的最根本目标是从学生心理成长的角度,实施对学校辅导的管理,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全面而健康地发展。从具体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校心理辅导室来说,各自均有不同层次的工作目标,心理辅导行政需要对各级各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规范、系统的组织目标体系,从而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开展。
第二,构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组织三级工作网络
在机构组织的建设上,可以采用“三级工作网络”的组织体系。在“一级工作机构”中,由教育局成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该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实施、管理、指导及考核工作;在“二级工作机构”中,各学区辅导中心、直属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本学区、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工作;在“三级工作机构”中,由各中小学成立“心理辅导室”,具体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运行与实施。
第三,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的权责体系的建设
权责体系是学校心理辅导行政的核心要素之一,明确心理辅导室的核心地位和权责能够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我们认为应将心理辅导室作为学校的一个独立部门来设置,使之成为一个与教务处、政教处、科教处、总务处并列的处室。换句话说,心理辅导室主任可以确定为学校中层领导。这样做,有助于学校心理辅导室参与到学校校园环境的建设、师生心理环境的创设和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最终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第四,加强中小学心理辅导行政法规制度建设
法规制度的建设有助于心理辅导行政的可持续发展。法规制度的建设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指导性文件,如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运行机制、管理办法、评估方案等;(2)教师队伍建设文件,如提高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文件;(3)评估考核性文件,如学校心理辅导室等级评估体系等。
第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教师培训的关键是要引导、鼓励和发动广大教师参与和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了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理念和技能外,更要提高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和效能感,以及促进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培训途径上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结合,如相互听课、评课、个案研讨、学术沙龙等。
第六,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
篇3
关键词:托管班;现状问题;对策
校外托管班是面向中小学、幼儿园学前班儿童及其家长,提供接送学生上下学、照顾学生中晚餐和午休,并进行作业辅导、照料、陪伴儿童游戏的一种服务机构,主要服务对象是由于工作繁忙而无暇照顾孩子的家庭,这种机构在大中城市尤为普遍。
一、校外托管班的现状
以本文的调查对象――襄阳市高新区四所中小学为例,笔者抽取小学学段1-6年级共计15个自然班、初中学段共计11个自然班作为调查对象,经过对调查数据整理发现,其中小学低年级学段(1-2年级)总体托管率为12.3%,小学中年级学段(3-4年级)总体托管率为17.9%,高年级(5-6年级)总体托管率为34.7%,初中学段七年级托管率为24.2%,八年级18.5%,九年级10.4%,在义务教育学段,接受校外托管班服务的学生比例随学段增加而呈现先快速增加再整体回落的趋势。同时在调查中也发现接受托管的家长的职业和知识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呈两极分化状态,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职员,外来务工人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大部分为初中水平,而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职员的知识文化水平大部分为本科及以上水平。
为上述调查对象提供托管服务的机构共计45个,在这些托管机构中学业辅导老师共计94人,大部分为在校大学生,少部分为专职学业辅导老师;生活管理服务老师共计74人。机构之间差异非常大,最大的机构有28名学业辅导老师,5名生活管理服务老师,最小的机构只有1名学业辅导老师与1名生活管理服务老师。同时托管机构对小学生与初中生的服务功能差别明显,小学学段主要接受中晚间托管服务,以生活管理为主,初中学段主要接受晚间托管服务,以学业辅导为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的扩张,内地城市大量接受沿海城市的产业转移,对于外来务工人员以及产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反映在义务教育学段,这两类人群的子女接受托管服务的比例较高,同时校外托管班还存在着无序化的灰色成长状态,其机构性质、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在客观上满足了社会需求的同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社会各级给予高度重视。
二、托管班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社会流动需求和家长需求,校外托管班的出现有其必然性,但是目前社会对托管班的性质以及运作界定模糊,使得托管班处于“灰色地带”,也存在着无证经营、监管机构缺失、服务质量良莠不齐等诸多问题,笔者通过对调查对象的分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大部分校外托管班监管机构缺失、无证经营
在笔者调查的45个托管机构中,有37家托管机构属于无证经营,另外8家注册为文化补习学校或者艺术教育学校,无证经营率为80%以上。就校外托管班的服务内容而言,小学学段以生活管理为主,课业辅导为辅,其专业性并不强,而初中学段则与之相反。生活管理与课业辅导相互交融的服务内容使得社会对托管机构的性质界定模糊,校外托管机构注册为教育机构的审批通过率极低,又达不到商业机构的审批标准,托管机构长期在教育机构与商业机构之间徘徊不定,使得行政管理监督存在困难,虽然个别省份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条例,但大多数地区并没有这方面的管理规定,而且我国也没有全国性的相关法律法规,教育部门、工商部门等都无法对其进行监管,托管班目前处于行政监管的空白地带。
(二)校外托管班安全与卫生堪忧
在笔者调查的45个校外托管班中,大部分托管班既没有相应的证件,如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等,也没有必要的安全设施。有的托管班还存在随意改造房屋、私拉乱接电线等情况,空间小、学生多、安全隐患多。对于饮食,大部分校外托管班提供的饮食是托管人员自己做的,而托管人员又不是专业的厨师,没有健康证,食品来源更是无法审核,卫生问题堪忧。既无许可,又无标准,一旦发现食品或是人身安全事故,如何追责也是家长们担心的问题。
(三)校外托管班服务水平层次不齐
在笔者调查的45所校外托管机构中,只有8所注册为文化补习学校或者艺术教育学校的机构拥有相对相对稳定的分科教学的专职教师,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还可以进行专项培优和转差,服务质量和社会反映都比较好,其余的37家校外托管机构的教师还是以在校大学生兼职为主,工作时间不稳定,随意性大,有些机构还存在学业辅导老师和生活管理老师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使得托管服务质量较低,但是这些校外托管机构由于收费相对较低,也拥有相当一部分的市场。
三、解决托管班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政府监管,引导规范经营
目前校外托管班最大的问题是性质界定模糊,在教育机构与商业机构之间徘徊不定,因此,政府应及时给予重视与关注,对其性质进行明确的界定,根据其服务性质和内容,设立相应的注册登记标准,鼓励其合理选择,以教育服务为主的注册为教育机构,以生活管理为主的注册为商业机构,并协调相关部门引导其规范经营,促进校外托管班健康、良性发展,更好地服务家长与儿童。
(二)加强从业人员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相应的行业标准,实行相应的职业准入制度,规范行业入口;校外托管班自身也应当建立托管班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同时为托管班从业人员提供各类培训机会,使其能够不断提高自身水平,更好地提供托管服务水平。
(三)整合社区资源,主动服务家长
就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外来务工人员与企事业单位的中高层职员是接受托管服务的家长群体,同时由于忙于生计或工作,与其所处的社区交流有限,也难以得到有针对性的社区公共服务,因此,有关部门如学校或社区,应当积极主动地挖掘整合该社区优秀的人力、物力资源,如退休老教师、厨师以及医护人员、社区场地等,开办社区专业化的综合性的托管服务中心,并与家长签署相关协议,为家长提供科学、安全健康的托管服务。
参考文献:
[1]于洁.试谈校外学生托管班的发展方向[J].成人教育,2008,11:83-84.
篇4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角色途径
一、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1.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从当初的针对个别有心理障碍学生的辅导发展到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该项工作的目标。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化人格,促进健康发展。基于此,建立一个结构合理、体系完善的多元立体化的工作模式至关重要,高校逐步形成了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服务机构为主平台,以学院学生工作力量为主体,以学生社团和骨干为基础的专兼结合的三级立体化工作格局,同时建设了以专业工作人员为骨干,以学生辅导员为主导,以学生同辈教育骨干为支撑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全员参与式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范有序、科学系统地开展,使心理健康服务惠及每一个同学。
2.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行体制,以学生工作部(处)模式为当前主流。即多数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挂靠在党委学生工作部(处),学生工作部(处)直接负责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一体制是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延伸的设想,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直接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也是实践心理健康教育定位于优化心理素质的发展模式的支持和保障。
3.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在现有工作模式和体制之下,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学院主持和落实,辅导员成为巩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能定位为:将学校、学院两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务的各项部署在班级有效展开、及时发现和甄别心理问题、实行预防性干预,营造班级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危机个案的跟踪与反馈。(1)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优势。高校辅导员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是大学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辅导员既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又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他们的工作性质和身份促使其长期和大学生打交道,能够充分和大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有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他们了解学生的家庭和成长背景,工作形式灵活多样,能利用资源,把心理问题和解决实际困难相结合。(2)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综合性的教育活动,一方面高校辅导员拥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优势条件,另一方面又面临一些问题,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辅导员专业理论知识欠缺,使辅导员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信心不足,很多时候在工作中感觉无从下手,不能有效开展工作。二是辅导员过多地陷入到事务性工作当中,工作内容过多,使得工作很难做实、做细,形成不了自己的专业特长,教育功能也发挥不出来。三是教育管理者与心理工作者双重角色的冲突。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工作的价值取向和工作原则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有确定的道德标准,而心理工作要求价值中立。思想政治工作以正面教育为主,遵循公开性教育原则,心理工作以尊重学生的个人选择为主,遵循保密性原则。
二、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角色和职责
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辅导员角色定位为半专业助人者。即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符合专业的框架,又不能全面涉足。要遵守一定的设置,了解自己的人格和能力局限,有所节制。这就要求辅导员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承担心理问题学生的症状识别、情况沟通、危机监护和心理辅导的职责。具体体现为:
1.识别问题,做好学生健康状况的信息员。了解、发现和反映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是辅导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之一。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对每个学生的各方面都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学生不主动到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情况下,辅导员是最容易和最早发现学生异常的。辅导员要能区分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了解对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教育机构所持的不同态度和处理方式及处理程序。(1)识别精神疾病,立即报告。辅导员要对精神疾病的症状有基本的了解和敏感,知晓精神疾病需要药物治疗的常识,对精神疾病的危险性要有科学认识,明了自身的能力局限。(2)识别心理障碍,区别对待。辅导员要能区分神经症和人格障碍的不同症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人格障碍要有更多的现实层面的关注,特别是人际关系。在保密的前提下,需要做好与之最近同学的工作,获得他们的理解和配合,帮助人格障碍学生建立支持系统。
2.畅通信息,做好情况沟通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承担着情况沟通的职责。(1)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沟通。辅导员及时向专业机构反应异常学生的信息,尽量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获得专业帮助,避免危机发生。(2)保持与学生家庭的沟通。辅导员应及时与其家庭取得联系,了解学生详细信息,包括家族史和既往史,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同时要求家长关爱学生,发挥家庭在危机处理中的作用。(3)与领导的沟通。辅导员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汇报,保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危机的干预。有些层面的工作辅导员很难单独完成,需要院系、专业机构和家长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3.全程跟进,做好危机监护人。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涉及面较宽的工作,在危机干预工作中,辅导员承担危机干预的早期介入、过程参与和跟踪反馈和支持职责。(1)心理危机程度较轻。辅导员负责成立以心理委员、班级学生干部为负责人及同室同学为主的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及时了解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对该生进行安全监护。(2)危机程度较高或有严重心理危机者,辅导员应将该生的情况迅速以电话的形式上报,同时将其家长请来学校,向家长说明情况。在学校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辅导员负责对该生作24小时特别监护,并将该生的心理与行为状况随时向其家长反馈并取得家长的支持。
4.加强专业学习,做好心理辅导者。对有心理困惑或是由确定的事件引发的情绪问题和内心冲突的学生,一般由辅导员承担心理辅导的工作。在此,辅导员要区别心理辅导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不同,明确工作职责,否则很难走进学生内心,有效帮助学生。鉴于辅导员的专业知识局限以及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多重关系,无法严格遵守设置,所以辅导员在进行心理辅导的时候,要明确职责,突出工作的侧重点,做深入的分析,重在倾听和共情,帮助学生解开心结,舒缓压力,调节情绪,给予学生心理支持,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三、高校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将心理健康教育寓于辅导员的常规工作之中。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是意义世界的关照者和建构者,而对意义世界的探索和讨论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鉴于专业能力的限制,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定位和理解欠准确,专业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所以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在常规工作中,借鉴心理咨询的倾听、共情、解释等技术,开展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和方法也适当扩充和完善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对思政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让辅导员在自己熟悉的常规工作中发挥岗位优势,自然渗透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起到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2.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辅导员要具体指导所带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营造班级良好氛围。根据不同的功能,其形式有讲座、主题班会、团体辅导等。讲座主要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困扰,从认知层面帮助他们理解问题,学会自我调节的方法。比如对新生开展适应性讲座,对大二学生开展人际关系讲座,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心理讲座。主题班会适用于满足班级成长的不同时期的不同需要,也适应于班级出现某种整体性不正常的情绪和状态时,作出有针对性的干预和引导。主题班会是参与式的,可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易接受和改变,有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团体辅导是促进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的很好方法之一,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协助个体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方式,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相比其他教育形式,团体辅导不仅有更宽广的覆盖面,而且在对大学生常见的人际关系、认识自我、管理情绪、有效学习、应对压力、求职就业等问题的干预效果上有独特的优势。
3.提高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加强对辅导员的专业培训成为提高辅导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出发点是辅导员半专业助人者的定位,培训模式是以辅导员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为出发点,立足于问题解决的校本培训模式,建立辅导员心理健康职业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因此,培训内容的设计要根据学校当前辅导员心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体现出层次性。初级阶段以培训危机干预能力为主,中级阶段以培训预防性能力为主,高级阶段以心理咨询理论和实践为主。经过系统性、层次性和连续性的科学培训,提高辅导员专业能力,有效促进高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尤世红.发挥高校辅导员自身优势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2]霍发.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
[3]林为平.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7(S1)
[4]刘科荣,罗品超.论高校辅导员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论丛.2006(2)
[5]李玲玲.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培训体系的建构研究
[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1
[6]赵海信,毛树渠.试论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工作优势与激励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0(14)
[7]姜丹丹.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2)
篇5
16年传承 千万家长的选择!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66-911转分机73737
【关于我们】
京翰教育成立于2000年,是由京城名师联合创办,专注中小学个性化辅导的专业教育机构。
历经十五年的发展,京翰教育立足北京拓展全国,已在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成都、武汉、天津、哈尔滨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开设了100余所分校。累计服务数十万学生,成为中国教育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开设课程】
高中一对一辅导课程:
高考/艺考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金牌作文
初中一对一辅导课程:
中考/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作文
小学一对一辅导课程:
语文/数学/英语/奥数/作文
国际项目
澳大利亚游学/美国夏威夷游学/美国加州游学/大学精英留学/高中精英计划/京翰国际留学
【哪些学生适合来学 】
【为什么选择我们】
1.好老师 在京翰!
优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京翰教育的突出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京翰教育与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合作,开创性的以校企合作形式共同建立了“个性化教师”培训基地,采用标准化的流程,通过资格审核、师资培训、资质认证、考核评价、激励体系五个步骤打造京翰优秀教师,这就是京翰教育名师培养公式。
2.“定制式”教育,对症下药,药到分提!
京翰个性化教育通过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全面综合研究、分析、测试和诊断,进而根据学生的潜质特征和自我能力,为其量身定制教学目标、教育计划、辅导方案和执行管理系统。组织相关专业老师采用教育培训方法、学习管理方法和知识管理技术,配合有效的教育资源,帮助学生改变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达成自我成长、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目标的教育培训体系。
为每名接受个性化教育的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教学服务,制定科学的短期、长期目标,确定符合学生特质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四个一”教学服务体系,全力保障效果的达成!
3.规范化服务流程,为学生的成绩保驾护航!
京翰不仅有强大的师资和科学的教学方案,我们首先推出四个一的服务模式,规范化的服务模式,学生放心,家长安心!一课一次的短信回馈、一周一次的回访、一月一次的测试、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京翰以人为本,为您负责!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066-911转分机73737
接听时间:周一至周日9:00-20:00
拨打方式:先拨总机号码,听到语音提示后拨打分机号码。拨打过程中可能会有延迟,请您耐心等待!
【武汉市校区分布】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路武珞路中南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73730
武汉市汉口解放大道武广校区 400-0066-911转分机73731
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徐东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2
武汉市洪山区东湖开发区珞瑜路光谷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3
武汉市江岸区中山大道永清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4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武汉中学校区 400-006-911转分机73735
篇6
关键词: 网络教育 统考工作 发展现状 对策
随着我国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教育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教育部为进一步加强网络教育的规范管理,提高网络教育的社会声誉,确保网络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网络教育健康、有序地发展,决定对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实行部分课程统考[1]。考试的对象是2004年3月1日(含3月1日)以后入学的高起本、专升本的网络学历教育的学生和电大开放教育本科学生,考试科目包括《大学英语A、B、C》、《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语文A、B》和《高等数学A、B》八门课程,按专业划分了考试科目,只有统考科目成绩合格才能申请国家承认的学历。
统考工作开展几年来,考试形式、考试内容、报名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2006年最初的纸质试卷考试到2008年部分课程实行机考考试,再到2009年全部实行机考考试,考试形式对学生来说要求越来越高,必须具备一定计算机知识才能参加考试。从考试内容来看,统考课程的考试大纲在2005年、2007年、2010年、2013年进行四次修订,英语考试题库达到2万题,计算机达到1万道题,内容修改比较频繁。学生报名方式也从学习中心集体报名改为个人报考。这一系列变化给统考考点开展工作带来了较多的困难,需要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一、山东省网络教育统考工作发展现状
山东省电大(青岛电大除外)从2006年开始承担教育部统考工作,最早有16家统考考点,经过几年快速发展,2013年发展为26家电大系统考点、1家奥鹏自建考点、1家高校自建考点共28家考点规模。本研究采用数据主要源于山东电大系统内数据,不包括奥鹏自建和高校自建考点学生数据。通过对山东历年统考数据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规律。
1.统考考生规模不断扩大,近几年基本维持在1万人左右。从表1和图1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参加统考考生人数总体的趋势是上升。从2006年3月的3981人快速增加到2007年4月的16398人最大值,2008年以后个别年份有涨有跌,2009年4月份以后基本上都维持在1万人左右,说明电大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本科学员的规模经过前期快速发展以后,近几年基本上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
表1 山东省历年统考考生人数一览表
图1 山东省历年统考报名人数一览表
2.报考学生的所属院校数目呈增加趋势,学生分布越来越分散。从表2和图2来看,报考学生的所属学校数目从2006年的26个增加到2010年的73个(包括12家地方电大),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下降到59家,是最低值,主要原因是网考委规定从2012年取消个人和集体直接跨省异地报考,导致跨省报名学员迅速减少直接导致所属院校减少。
从学生分布情况来看,前三名被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三所学校所包揽,主要是由于山东电大全省招生开放教育,学生数量比较多;山东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两所学校都属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在山东具有较高知名度,网络教育招生具有地区优势,学生数量较多。从历年三所学校的学生占当期考生数目来看,2010年之前都稳定在70%以上,2007年10月达到最高值85.14%,2010年12月以后开始下降,2012年9月降到最低值59.45%,究其原因是网络高校招生数目增多,以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为首网络高校在山东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降低了三所学校学生所占比例。
表2 统考涉及高校数量和三所高校学生占总人数比例一览表
图2 统考涉及高校数量和三所高校学生占总人数比例一览表
3.从历年各考点报考人数来看,济南、潍坊、淄博、滨州、德州的报考人数较多,主要由于这些地区电大开放教育和网络教育招生人数位于前列。东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周围报考考点距离较远,报考人数也比较多。从表3 2010年—2013年的报考科目来看,大学英语B和计算机两门课程报考率为97%以上,大学语文和高等数学报考考生较少,说明参加网院高起本学习学生数量比较少,大多数报考学员是专升本学生。
表3 2010年—2013年统考各科目报考人数和计算机、英语B所占比例一览表
4.从表4和图3可以看出,全国的计算机和大学英语B及格率与山东省相比,总体走势是一样的,都是先下降后上升呈“V”字形,但是下降幅度大小不一,最近几年趋向与平稳变动,变化幅度较小。究其原因是考试形式变化和考试大纲不断修订,考试题库数量增加,对考生计算机水平有了更高要求,考试难度加大了。从数据上看,山东省英语及格率水平在2010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0年以后低于全国水平并且差距再扩大;山东省计算机及格率2010年之前高于全国水平,2010年以后总体来看低于全国水平但差距较小。
表4 全国和山东省统考课程及格率一览表
数据来源:中国现代远程与继续教育网提供历年合格率及山东省考试成绩计算得到数据。
图3 全国和山东(计算机和英语B)科目历年合格率一览表
二、山东省网络教育统考工作发展中面临的困难
山东统考工作经过七年多稳定发展,考点分布更合理,考试安排更协调,考试透明度更高,公平性更强。但是,随着考试形式变化和考试大纲不断修订,山东统考工作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困难,具体来说包括以下方面。
1.学生作弊手段越来越隐蔽,监考难度加大。自开展统考工作以来,学生违纪和作弊现象屡屡出现,从准考证作假到身份证作假再到U盘手机作弊,手段越来越隐蔽,越来越高明。虽然网考委采取远程视频监控、身份证识别器和暂停常规的个人及集体跨省异地报考等措施,加大了替考处罚力度,但仍然有少量学生铤而走险,给老师监考带了难度。
2.学习中心老师统考辅导难度加大。随着考试形式改变和大纲不断修订,对于辅导教师来说,把握考试重难点的难度在加大,课程辅导资料更新越来越频繁。但是大多数辅导老师都是兼职教师,还有很多其他工作,投入精力有限,资源建设和更新频率往往跟不上教材变化。再加上辅导学生缺乏内在学习动机,参与网上教学的积极性不高[2],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给老师辅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非法机构虚假宣传扰乱正常考试秩序。最近一些培训机构打着提供考题或者认识监考人包过的口号,引导学生通过捷径方式通过统考,导致部分学生赔了金钱还没有通过,耽误毕业的宝贵时间,也给各考点考试带来了很坏的影响。
三、促进山东省统考工作良好发展的对策
网络教育统考课程是否顺利通过关系着广大考生能否按时毕业拿到学历。因此,做好统考工作至关重要。要做好网络教育统考工作,需要命题单位、学习中心、考生及教育主管部门四方共同合作,确保考生的利益。
1.对于统考命题单位来说,题目难易程度决定大多数考生能否按时顺利毕业。因此,命题单位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出发,做到题目难度适中,尽量照顾大多数考生的利益。同时,也可以在职权范围内,提供给学生复习的大致范围,更好地让学生复习。
2.对于学习中心来说,本科学生统考是否通过,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顺利拿到毕业证进而影响到今后学校的招生工作,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和长远发展。因此,让学员通过统考,教学辅导非常重要。辅导老师首先要把网考的情况和试题构成及难易程度给学员做详尽的分析和说明,帮助学员树立应考的信心[3];其次,充分收集相关的试题,把握网考核心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提高考生综合能力;最后,冲刺阶段及时通知学员参加考前模拟练习,让学生熟悉考试环境和操作步骤,节省考试时间,提高应试能力,争取最大限度地帮助考生通过考试。
3.对于考生个人来说,需要提高对统考课程的重视程度,把统考课程放在与学历课程同等或者更高的位置对待,通过积极参加学习中心老师辅导和网络提供资源学习,可以采取两门课程分开报考的策略,提高复习的针对性,抱着不考虑歪门邪道和不相信捷径通过的心态,踏踏实实认真学习,就一定能够顺利通过考试。
4.对于教育主管部门来说,需要为网络教育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教育部门应该从入口处就把好关口,实地对申报培训机构进行考察,不符合要求的机构坚决不予审批。对于已经审批的学习中心,进行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要求尽快整改,问题严重的应该立即取消资格。对于那些进行网络教育拿钱包过买卖学历或者扩大宣传误导学员的培训机构要严厉打击,妥善安置被骗学员,净化培训市场,保护合法守规矩的培训机构利益。同时鼓励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介监督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曝光一起查处一起,为远程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总之,统考课程只是网络本科学员拿到学历证书的一个先决条件,只要学员认真准备和学习中心老师精心辅导,就比较容易通过,能够顺利拿到学历,更好地为社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对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网络教育学生部分公共课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通知[J].教育部公报,2004(5):21-22.
篇7
【关键词】小学生;校外补习机构;学校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最近几十年,教育补习已经成为了非常大的产业。它吸纳了数以万计人就业,消耗了巨大的资金,占用了教师与学生非常多的时间。当前,我国中小学生的教育补习现象也十分普遍,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蓬勃发展的教育补习业,我国的政府管理部门还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政策,管理也就缺乏规范化。我国的行政主管部门对教育补习的现状和教育补习所引发的教育、经济、社会问题还缺乏全面的认识。我国已经有一些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索式的研究,多数学者从教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教育补习进行了研究。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针对镇江市,对镇江市的校外补习发展和管理提出参考性建议。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提供建议。本文对课外补习的研究是从课外补习问题本身入手,从宏观上,把课外补习作为一个整体,研究课外补习问题的规模、起因,弊端以及对策等。从已有的研究中可知,课外补习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不同的学段在补习过程中有相同之处,但由于不同的学段在学业要求上不同,必然影响到课外补习活动的差异。本次研究只要探讨小学学习阶段的补习。小学学习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基础,小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后期学习的态度和成果。
三、相关研究综述
(一)校外补习机构存在原因及其优点
校外补习教育主要指中小学生参与的学校正规教育之外的课程辅导或补习活动,它是中小学学校教育的一种补充。校外补习相对于学校教育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首先,校外补习教育维持了个体差异。众所周知,校外补多以小班教育或者一对一教育为主,而学校教育是以大班教育为主,大班教育的人数颇多,故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难顾及每个学生。相比较,校外教育就能充分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能针对学生个体设计教学方案。校外补习因材施教,老师通过了解学生思路,再结合自己的知识来适应学生的思维,有效的维持了学生的缘由思维,避免了填鸭式教育。
其次,校外补习更具有针对性。参考本次调查问卷的结果,调查的小学生中,有61.7%的学生是因为成绩不理想而加入补习团队,而补习后成绩提高的有92.3%,由此可见,校外补习更能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查漏补缺。
最后,校外补习的评价更人性化。学校教育的唯一评价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而补习中的评价则不局限于考试分数,虽然二者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应试教育,最终都是帮学生在考试中取得较好分数,但校外补习更注重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访谈,我们了解到,大多数校外补习都是把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作为补习教育的第一课,他们能帮助学生找到跟进学习的切入点。当然,不排除一些纯粹是以盈利为目的校外补习机构。
(二)学校教育与校外补习教育的比较
针对学校的大班教育,校外补习更注重个体差异,能针对学生个体,注重学生的原有思维,补习老师能将知识和方法在了解学生的过程中一并传递给学生,并且学生更有民主性和自由性。在校外补习中,学生能随时提出自己的问题,不论问题是否简单还是复杂,敢于和老师进行交流。而学校教育虽然也倡导学生提问和交流,但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问题,假若太简单,教师可能不予回答,或者会得到其他学生的嘲笑,假若太难,教师回答不了,又会让教师难堪,得到训斥,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会被打压,就避免填鸭式的教育了。
当代学校教育因为是应试教育的原因,故而更偏向于应试科目的教学,在文体、科研方面的学习相对弱势。而能力提高性补习就弥补了这方面的问题,它较好的挖掘出学生的才能,从某方面来说,增强了学生的自信,陶冶了情操。当然,有利就有弊,因为升学考试的加分原因,这种能力型补习也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在某方面,导致了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
四、学校教育与校外补习在师资、基础设施、教学、目的等方面的具体区别
(一)课外补习的“软”“硬”环境较差
一方面,辅导班老师专业素质较低,不具备专业的教育技能和知识基础。课外辅导班的教师有的从社会上闲散人士招聘而来,有的是大学毕业生,或者由在校大学生兼职,他们大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专业技术的培训、系统的教育理论知识缺失、在教学中不具备科学的教育方法来辅导学生,据学生反映有些辅导班中老师有讲错题的现象,这给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误导,与学校的正规教育产生了矛盾。另一方面,课外补习的地点选择在脏乱差的环境之中,教学设施落后,对孩子身心健康都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而学校教育的师资都是在编的教师,不存在学科知识不足,不会设计教学方案的问题。另一点,学校教育的基础设施都是国家拨款进行配备的,无论是设施质量还是学习环境都得到了保证。
(二)课外辅导班教育方法不科学
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在学校里培养的良好学习习惯如倾听他人发言、按时交作业等习惯在辅导班里被扔到了一边,倾听变成了争着说、抢着说,自由的学习环境给学校的养成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课外辅导班中的学生年龄差异大,面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既不采用分层教学,也不进行分层指导,对于所有的孩子不管其接受能力如何,都是同样难度的教学内容,同一种教学方法,导致有的孩子不理解学习内容,只会死记硬背。当然,针对一对一的补习,这类问题不是很明显。在短暂的辅导背后,感受到的是挫折感和沉重的作业负担,参加数学辅导班的时间长短不同,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造成了学校中同一个班的学生数学学习的程度有很大差别,班级中两极分化的现象突出,增加了教学难度,加重了教学负担。
(三)―些辅导机构以盈利为目的
把教育活动作为一种商业行为操作,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很多家长表示想给孩子找补习机构补习,但很担心补习机构不规范,只是为了收钱,在家长和孩子一起试课的时候,补习课程开展得非常精彩,但等真交了学费以后就敷衍了事,对学生不负责任,所以不敢轻易报补习班。部分学生表示,老师都是刚开始教得好,后来就不怎么认真了。有的学生从小学低年级起,多年坚持在补习,但成绩始终没有起色,归因于补习机构教师不负责任,最终目的。而学校教育旨在培养合格的下一代,虽然过程中有时有失偏颇,但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这一点就大大区别于校外补习机构。
五、要学校教育与校外补习共同促进学生发展的条件
(一)学生和家长要正确认识自己的弱项并选择合适的校外补习机构
家长要避免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学生的问题,不要强硬的提学生选择相关的能力提升型补习。要与学生加强沟通,确实了解学生的困难,再结合自身的认知为学生选择补习的内容。在选择补习机构时,要避免从众心理,客观的选择。另外,要理性的看待补习的过程,任何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想通过短期的补习来获得较好的结果,这是不现实的。家长切不可唯“成绩论”,要循序渐进,更不能把自己的教育责任全推给课外补习班,要耐心观察孩子学习思考方式的变化,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学会用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思维方式与他们交流,教育不仅要重视对孩子教育的经济投入,还要付出更多的教育智慧上的投资。
(二)规范补习机构,完善各项条件
1. 校外补习要加强师资建设
校外补习的师资必须得到保证,否则学生的学习无法得到保证。学习是一个培养思维方式的过程,见效慢但影响深远,故而师资很重要。在校外补习机构的师资建设过程中要有以下几个认知。
(1)选择的教师可以是社会上的闲散人士
但及必需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否则宁缺毋滥;有国家认可的证书,虽然要求可能片面了点,但是国家的证书至少证明了相对应的知识他是有学过的;有相关从业的经验,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哪呢过吧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倘若不能有效的传授自己的知识,那就是一个失败的教师。如果符合以上要求,还要进行相关的试讲,最后再进行选择。
(2)选择的教师可以是大学生
近几年,随着讲课比赛的兴起,有些大学生的讲课已经符合了相关要求。但在选择大学生时,要尽量选择师范生,并且将其成绩作为考虑内容。选择师范生的原因是,师范生更具备专业素养,相较于其他专业的人而言,对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的理解更为透彻。考虑成绩,是为了考察其学习态度以及专业知识的准备是否充分。最后,还要进行试讲,确定其是否真正适合补习机构的需要。
(3)选择的教师可以是在编教师
选择的在编教师要尽量是一线教师,一线的教师能充分把握当前教学的重点。
2. 校外补习要保证软硬件设施的质量
校外补习机构在选择补习地址时要避免闹区,所处地区不可过于荒僻,尽量靠近学校,方便学生的出行,另外学校附近环境不会太差。补习所在的建筑不可过小也不能过旧,要保证学生的学习环境和人生安全。教学设施中,课桌和黑板必不可缺。
3. 学校教育要促进校外补习的发展
除了上述的师资方面,在职教师可以加入校外补习外,在学生选择补习内容时,学生的学校任课老师,要针对学生的弱项提出参考性意见。
4. 政府加强对各个校外补习机构的审查和监督
由于政府尚未出台一定的规章制度对课外补习市场进行监管,课外补习市场鱼龙混杂,缺乏规范化管理。政府及教育相关部门应当制定相应的教育教学评估机制,严格考查申请办学的机构师资,教学设备是否达到要求,根据一定的标准发放办学许可证。首先,加强对建立辅导班、课外补习机构的审批和监督,对从事补习教育的老师要严格审核,应具有教师资格证书和一定的教育教学的基本技术技能;同时,组织开办补习机构的人员进行岗甜培训,规范补习市场。其次,对设有课外补习机构的场所进行严格审查,出于对青少年儿章身心健康的考虑,补习场所应该在环境安静,整洁的地方,教学设施齐全,并且根据规模的大小,严格控制人数,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广招学生而不顾及补习的效果。最后,补习教育是正规教育的补充,也应该像正规教育一样制定规范的教学目标、教学汁划等,相关部门按时检查审阅。
六、结语
校外补习是当今中小学学校教育之外存在的一种重要教育形式,是对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之外的有效补充。在当前阶段,不能因为校外补习教育的一些负面影响就因噎废食,急于取消补习班,而应该对其进行理性客观的分析,认识其存在的合理性,以推进教育的稳步发展。探究校外补习发展的方式,对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有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玉成.从校外补习机构的兴盛看当前中小学学校教育的不足[G].2013:09B-0010-02.
[2] 柯进,李小伟.高烧不退的校外补习班[N].中国教育报,2010-02-01(001).
篇8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类校
根据国家研究院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市场总规模高达960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将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到2015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将超过1600亿元。截至2013年底,我国艺术培训行业的产值已达330亿元的规模,并且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未来五至十年,艺术教育市场将发展到上千亿元的规模。国内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正是看中这一商业机遇,投入到自主创业的行列中,但是由于缺乏实际经验、不了解商业行情、市场定位不准确等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创业寸步难行。很多艺术类培训机构甚至出现“十天开张,十天倒闭”现象。此次调研正是想要帮助越来越多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渴望创业,尤其是身在多民族地区的毕业生,提供一些艺术类培训机构自主创业理论上的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设计方案
1.理论构架
问题一:喀什市目前艺术类培训机构有多少家?其分布区域?问题二:喀什市目前对于艺术类培训的需求者大致有多少人?其分布区域?问题三:消费者在挑选艺术类培训机构时偏重于哪些因素的选择?问题四:喀什市目前的艺术培训机构在经营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和困难?
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的方法进行研究调查,在喀什市人口密集区域投放调查问卷,再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收集和数据的分析,了解目前喀什市艺术类培训机构现状,并进行分析,提出建议。
3.研究内容
对喀什市内关于艺术类课后辅导班进行调查,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生存现状,找出解决办法。辅导孩子功课是家长教育孩子的重要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变迁,辅导学生功课的主体发生了变化,目前课外辅导机构已经成为辅导小学生功课的新兴主体。家长这一传统主体在选择辅导机构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通过对家长送小学生上培训班的调查及相关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在掌握一定研究资料的基础上,达到分析情况、查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的研究目的。
二、调查结果总结与分析
1.调查结果
(1)喀什市人口居住地区分布调查。通过网络知名地图的查询以及笔者的亲自走访,了解到了喀什市人口居住大致分布,为以下三个区域:第一区域是以东湖公园为中心的东湖小区,汇城小区,南湖小区等,人口数量大致为18万,大致共有学校18所,学生容量大致为3万人;第二区域是以环疆为中心的西苑小区、恰和小区等,人口数量大致为20万,大致共有学校31所,学生容量大致为5万人;第三区域是以班超纪念公园为中心的恒昌住宅以及阳光小区等,人口数量大致为10万,大致共有学校12所,学生容量大致为1万人。
(2)喀什市现有艺术类培训机构地区分布调查。经过对喀什艺术培训机构的走访和一系列地图查询,大致确定了喀什市艺术培训机构的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以东湖公园为中心的区域以及以环疆为中心的区域,共有培训机构大致20所,学生容纳量总计大约为1万人。与艺术培训消费者的需求量相比,根本无法满足。
(3)喀什市艺术培训机构与其消费群体需求现状调查。此次调查我们通过在喀什市人口密集区域进行,消费群体的调查共有2000余人参加问卷调查的填写,收回问卷1890份。艺术培训机构的调查共有100余家参加问卷调查的填写,收回问卷87份。
2.具体分析
(1)通过对以上的调查我们可以得知,喀什地区人口数量超过30万人,学生数量大致10万人,但是艺术培训机构只有不到150家,且很多都是小型的艺术类培训机构,容纳学生量不超过200人。说明喀什市艺术类培训机构需求者数量大于目前喀什市艺术类培训机构。
(2)经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喀什市目前有超过98%的家长愿意让孩子参加艺术类培训,说明喀什市在艺术类培训方面拥有广阔的市场且需求较高。第二,消费者对于培训机构的要求大多在于场地设施、师资力量以及环境卫生这三个方面。第三,在培训目的上,消费者更注重于培养孩子的能力,塑造孩子的良好性格以及增进与同龄孩子的交流。第四,在选择培训机构上,消费者注重于地点的方便性,其次为师资及课程特色。第五,消费者获得艺术类培训机构信息是通过亲朋好友的介绍以及互联网居多。以上说明家长让孩子参加艺术培训的目的是决定其在挑选艺术类培训机构时偏重的因素。
(3)经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第一,喀什市艺术类培训机构开设的时间大致为2-3年,很少有超过5年以上的艺术类培训机构;第二,其生源大致为50-100人,大多因为场地限制或教师的缺乏;第三,喀什市艺术培训机构平均月收入均超过3000以上,这说明喀什市的艺术培训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藏利润;第四,在培训课程方面,有42.3%选择了音乐,33.3%选择美术,舞蹈为21.3%,其他不到10%,这说明喀什市艺术培训机构的主力军为音乐,其次为美术和舞蹈。第五,培训机构大多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升学考试或考级,因为此方面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且符合喀什市广大消费者的需求。艺术类培训机构的管理与经营方式是决定其能够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
三、思考与建议
1.对于喀什市艺术培训机构现状的思考
(1)培训机构众多、市场集中度低。喀什市艺术培训市场目前仍处于产业发展的成长期,培训需求量大。但大多数培训机构:数量多、规模小,“大市场,小作坊”的现象突出,大大小小的机构鱼龙混杂,因争夺有限的利润空间,致使竞争十分激烈。培训机构众多、规模偏小,难以迅速占领市场,导致了市场集中度偏低。
(2)市场秩序混乱。近几年来,喀什市艺术培训业发展迅猛,其中过级考试类培训尤为火爆,以帮助学员通过考试为办学目标的培训机构大幅度增长,培训机构招生混乱以及各培训机构间竞争无序的现象,严重违反了文化艺术传播与培养艺术人才的初衷。在民族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方面,并没有专业的培训机构,只能凭民间艺人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民族传统文化。
(3)培训质量、师资力量低。培训机构的经营者大多是艺术专业出身,有艺术创业梦想,但是缺乏管理与实战经营经验。师资水平层次不齐,以高等院校的教师为主,含外地老师、自由职业者以及学校尚未毕业的学生。为数众多的培训教师没有相关资质认证,教学水平和成果无法鉴定,教学质量令人怀疑。在艺术培训机构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流失的情况,大多数培训机构经常更换老师,对教学质量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4)无品牌创立意识。品牌创造的过程本质上是把企业的文化、理念和价值信仰通过一定的符号来表现出来,是高度的智力活动,是对企业形象和文化的高度浓缩。i总体来看,目前喀什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领军艺术培训机构几乎为零。大多数是一些没有品牌或品牌信度不高的中小机构,没有规范的管理,缺乏师资力量和特色的课程,没有能力容纳大量消费者、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极其缺乏竞争力。
2.对于喀什市艺术培训机构规划建议
通过以上对喀什市艺术培训行业的现状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艺术培训业作为蓬勃发展的一个文化产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相对于其它已经逐渐走向扩张和整合的培训领域,艺术培训行业还显得落后稚嫩很多。对于艺术培训领域的众多机构而言,很多机构面临管理水平低、发展模式不清晰、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ii我们对众多艺术培训机构发展的规划建议是:
(1)准确定位市场。喀什市艺术培训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这就意味着缺乏大量的经验和资源。但是,就目前喀什市内中小学生人数而言,喀什市目前的艺术类培训机构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与此同时,喀什目前还缺乏成人艺术培训以及民族艺术培训课程。所以,每一个培训机构必须要找准适合自己的市场,对市场进行细分,不断开拓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开设针对某一市场需求的课程。
(2)创立品牌,打造优势。喀什艺术培训机构目前为止,并未出现较响亮的品牌,各培训机构主要是靠家长口头介绍来达到宣传的目的,这并不符合正常的市场宣传模式。各个艺术培训机构也完全没有意识到品牌效应的重要性,只是居于目前短期的盈利,没有把目光放在艺术培训类机构长远的发展上,这是喀什市艺术类培训机构最致命的一点。笔者认为喀什市各大小艺术类培训机构需要这样的品牌效应以及优势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应该着力于品牌效应,发挥品牌效应的优势,开展本品牌的精品课程,以吸引大量的消费者。
(3)吸引优质师资。喀什大学每年招收艺术类学生至少500人,每年的毕业生也达到100多人。在这100人中有美术、音乐、舞蹈等各方面人才。喀什市艺术培训机构必须把握这一人才资源,充分利用地域人才资源优势,同时也可以邀请喀什大学或疆内、疆外各艺术学院优秀的专业老师定期到艺术培训机构开展座谈会、专业教学等活动,一方面可以扩大培训机构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这对于学生或者家长来说也收获了一笔不小的知识财富,产生了一定的宣传效果,扩大了培训机构在喀什市的影响力。
(4)发挥新疆地域优势。近十几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不仅仅只会停留在物质上的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也随之而来。许多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的艺术修养的提高,纷纷让孩子学习钢琴,给孩子报辅导班,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艺术学校也纷纷出现。但是,由于家长的望子成龙心切、培训机构的不完善,存在诸多的问题。iii笔者认为喀什市各艺术培训机构可以利用新疆民族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态,开设特色新疆艺术培训机构课程,如:民族器乐教学课程、民族服饰图案彩绘课程、民族舞蹈课程等等。为新疆的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做出贡献,同时又能够培养中小学生的“双重乐感”。
(5)创办连锁培训机构。就目前喀什市艺术类培训机构而言,呈现出“大市场,小作坊”的形式,这样的形式不利于艺术类培训机构的长远发展,只能够小规模教学,小规模盈利,而且不能满足喀什市大规模消费者的需求量,甚至会出现“十天开张,十天倒闭”等现象,这在消费群体中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与此同时,培训机构还可能会出现场地大小不均匀、教学设施不完备、课程开展不全面、宣传力度参差不齐等问题。所以,在此笔者建议艺术培训机构可以团结身边的规模较小的培训机构,打造连锁品牌,迅速占领喀什市艺术培训市场,扩大培训机构规模,提升教学水平及质量,从而达到双赢互利的目的。
(6)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艺术培训机构的管理是项非常复杂与繁琐的动态管控过程,它没有一成不变的管理模式,但是有一定遵循的管理规律。喀什市的大多数艺术培训机构虽然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并不健全完善,这对于艺术培训机构的长期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与此同时,艺术培训类机构的发展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或衰落期)。喀什市的大多数艺术培训机构虽然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但并不健全完善,这对于艺术培训机构的长期生存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所以,每一个培训机构必须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要有具体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最主要的一点是在于创新机制的构建,这为喀什市艺术培训机构长远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燃料。
参考文献:
[1]陈水德.河南职技师院学报:职业教育版[P]河南2000-11-13
篇9
【关键词】科技辅导员;素质提升;有效途径
新疆科技馆承担着面向全区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开展科技培训等职能,其核心则体现在科普展览与科普教育上,主要将科学性、趣味性、知识性的展览内容、科普教育活动和观众参与互动的形式相结合,鼓励公众互动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加深科学知识的理解力,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公众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一个科技馆是否是观众喜爱的场馆,不仅仅取决与展区、展品等硬件设施的好坏,更取决于科技馆科技辅导员的创新能力与活动开发能力等“软件”的好坏。科技辅导员是科技馆展品与观众的桥梁和纽带,科技辅导员通过展品讲解、科普活动的开展等方面,满足不同观众的对科普知识的需求为观众答疑解惑。在不断提升公众科学素养的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的是科技辅导员的业务能力,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技辅导员队伍,是科技馆事业不断发展,提高全区公众科学素养的有力保障。
一、科技辅导员应具备基本素质
1.要具有为公众服务的意识。科技辅导员是科技馆展品与公众间的桥梁和纽带,是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科普活动,因此要有为公众服务的思想和意识,是科技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要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科技辅导员作为科普队伍的重要组织部分,肩负着传播科普知识,帮助公众树立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职责,这就要求我们科技辅导员不仅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准,而且要有良好的行为,高尚的品德,做到育人为先。
3.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现在的时代是科技知识不断更新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首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与水平,因人施教,针对科普的五大人群,分门别类创新地开展各项科普活动,为观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有效提升科普效果。
4.是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科技馆作为公众了解科普知识的一个科普场馆,根据《科技馆建设标准》要求,科技馆的展品每年都必须有所更新,那么科普活动也同样,如要一层不变,没有新颖,公众对科技馆的关注度就会不断下降,科技馆的生命力持续减弱,因此科技辅导员必须要创新地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才能使科技馆事业不断发展。
二、新疆科技馆科技辅导员队伍的现状
1.人员紧缺的现状。新疆科技馆展览中心面积极为11117平米,根据国家的《科技馆建设标准》,新疆科技馆属于中型馆,展览中心应有工作人员62人,目前实有人员36人,从人员配置上来看人员紧缺是目前阻碍展览中心开展好科普活动的重要因素。
2.人才队伍不稳定的现状。新疆科技馆自新馆开展以来先后通过公开招聘形式招录了工作人员36名,因个人辞职、工作调动等多种原因现留在科技馆内工作的人T还剩20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人员的流动性较大。
3.业务培训机制不健全的现状。目前,新疆科技馆科技辅导员业务培训主要通过以老带新、以赛代训、集中学习等形式开展,没有建立一个长期的培训机制,培训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提升科技辅导员队伍素质的几个途径
(一)通过多种渠道,解决人员紧缺的问题
以“选用优秀人才增强工作活力”为原则,积极探索“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的用人机制。通过公开招聘编内人才、积极吸纳优秀志愿者,使用科技馆免费开放项目经费通过劳务派遣的形式聘用单位所需的专业人才等多管齐下的用人模式,优化队伍结构,解决人员紧缺问题。
(二)健全科技辅导员培训机制,提高辅导员的业务能力
科技辅导员队伍培训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只有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培训机制,才能保证科技辅导员队伍健康有序的发展,也才能使科技辅导员队伍培训更加有效。那么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是推进科技辅导员队伍培训的必由之路。
一是建立完善的领导机构。完善的组织领导和健全的领导机构是开展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切实保障。成立以科技馆馆长为组长,分馆展教中心的副馆长为副组长,由人事部牵头,办公室、展教部等相关部门共同负责的领导机构,定期研究和讨论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拿出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确保科技辅导员队伍培训的有效性。
二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根据新疆科技馆和科技辅导员培训计划,将培训费用列入科技馆经费预算,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实话。
三是创新培训工作的形式。科技辅导员队伍培训工作的成效与培训的形式,师资力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要打破固有的培训模式,提升师资水平。针对科技辅导员的礼仪、普通话及讲解技巧、科普剧本的创作等不同内容聘请具有专业知识的老师签订长期培训合同,定期为科技辅导员提供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针对科普活动的开发,可选派优秀的业务骨干分批次前往行业内先进的科普场馆进行一年期的定期培养计划。
四是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培训工作的主体不仅仅是培训计划的拟定,更重要的是培训个体的投入力度。因此还要建立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目标要求和总结汇报。通过培训期间的考勤,培训结束后的考试成绩,培训鉴定等多种方面将培训中产生的材料归入档案,每名参训的辅导员在全馆范围内进行总结汇报,并将学习到的知识与本职岗位相结合,提出改进作可行方案。
(三)创新管理模式。用人打破日常部门分工、人员工作明确的工作模式,在常规工作不变的情况下,以项目管理方式建立了科普教育开发、科普剧等多个项目小组,以成员自愿、配备合理、注重实效为原则,实现馆内跨部门合作,有效促进了科技馆的工作效能。
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十分必要的工作,科技辅导员对科技馆来说起着核心的作用,科技馆是否能够成为公众喜爱的科普场馆不仅取决于展品的好坏,更取决于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强大与否,因此,为进一步做好科技馆的各项工作,必须建立一支优秀的科技辅导员队伍。
篇10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绩效管理
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现状分析
(一)培训缺乏强有力的领导
在《计划》的执行中,虽然省、市、县(区)都能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电教系统、考试系统和培训机构等组成的领导小组,但是,这种组织却是松散的,没有强力的约束机制,缺乏对培训的全程监督、指导和考核,对于培训后教师的教学行为更是很少涉及。
(二)参加培训目的不明确
教育技术水平培训目的是使教师能在学科教学中自觉地运用教育技术,恰当地把教育技术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实现教学的最优化。但是,培训工作参与者的目的却是不同的,有些机构和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参与培训,参培教师也不能认识到教育技术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存在排斥心理,参加培训不是自身需求,而是因为政策所迫,只是为了取得证书,满足评优、评先、升职、晋级的需要。
(三)参加培训教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受训教师来自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地区差异和学校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受训教师处于不同的教育环境,教育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即使是同一学校的教师也存在年龄跨度大、学科范围广等现象,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接受能力相差较大,“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现象同时存在。
(四)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目前,培训工作基本是由校外培训机构承揽,培训环境差异较大,组织培训多是为了经济利益,培训采用集中面授、大班上课的方式,目标多直接指向教育技术水平考试,难以达到应用的目的,无法促成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授课教师多来自高校、教研室和培训机构内部,因授课者自身教育技术水平的限制和对中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授课时不能将教育技术与实际教学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五)评价手段单一
虽然《计划》要求对受训教师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评价手段,但当前把教育技术按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的现象仍十分明显,基本上仅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作为评价手段,缺乏对培训机构、授课教师、受训教师学习和培训后使用情况的考核。
二、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应用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现行的培训系统还不够完善,我们很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思考,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案,提高培训的绩效。
美国著名绩效技术专家Harold D.Stolovitch在对各类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和多年培训研究与实践的
基础上,得到了一个绩效培训图,见图1。
从图中可见,期望的培训绩效和实际的培训绩效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即使受训者在培训过程中表现非常好,期望绩效与实际绩效之间的巨大差距仍然客观存在。Harold D.Stolovitch又进一步指出,在受训者回到工作岗位后,如果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支持,培训的绩效会迅速下滑,有时会低于培训前的水平,受训者很快就会退回到培训前长期以来已经形成和适应的工作行为与习惯,严重阻碍了培训后绩效的改进。国内外大量的研究已经充分表明,对受训者回到工作岗位后进行持续的支持与各种形式的指导与帮助,是促进培训效果提高的有效途径。然而从上面的分析可见,我们现在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恰恰是很少涉及培训后支持和指导。
绩效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制度,确保企业及其子系统的工作表现和业务成果能够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并促进组织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目的主要在于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从管理的角度,通过提高系统内各层次的绩效,来促进组织整体绩效的达成和组织的整体发展。
三、绩效管理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一)绩效计划
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也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绩效计划是一个确定组织对员工的绩效期望并得到员工认可的过程。
在这个环节中,培训领导机构应在《标准》和《计划》指引下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培训机构、学校、教师等进行认真的沟通,制定出本地区的培训目标、指标及标准等(即培训的整体绩效),用以指导和规范培训领导机构内部部门、培训机构、学校以及教师的工作。
通过层层的绩效目标可以使培训领导机构内部部门通力合作,形成合力,真正起到监督、指导作用;促进培训机构和学校重视培训质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支持、约束政策,保证授课教师和受训教师目标一致――提高教育技术水平。
(二)绩效监控与辅导
根据监控与辅导对象的不同,教育技术培训系统中的绩效监控与辅导可以分为对组织部门的监控与辅导和对个人的监控与辅导,前者的对象为培训领导机构内部部门、培训机构、学校等,后者的对象主要为授课教师与受训教师。
通过定期观察教师的学习和工作表现并做记录,将观察到的优缺点反馈给教师,对受训教师的学习进行引导、辅导和监督等,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绩效有困难的教师给予鼓励、协助与支持。比如,在培训中采用小组讨论,受训教师在一起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增加具体案例的学习,撰写培训心得等提高培训绩效;在培训后的教学应用中,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支持服务系统,进行技术支持、教学支持和环境支持等。
(三)绩效考评
绩效考评就是根据制定的绩效标准,对各方进行绩效评价。考评过程应以系统而客观的方式进行,首先搜集各种绩效资料,找出实际值和标准值之间的差距,评定绩效分数。
在具体的培训中应注意加强过程性评价,对培训的具体过程进行评价,以及时地发现绩效差距,进行绩效辅导。考评应不拘泥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的成绩,应加大对培训后教学实绩的考评,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应用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绩效反馈面谈
绩效反馈面谈是要让有关人员(包括部门、学校)获得绩效考评的反馈信息,并与评价人员就绩效考评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寻求改进绩效的方法。
绩效反馈面谈的目的是找出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责难当事人,应更多地关注未来而不是过去,应充分听取被评者的申述,弄清绩效差距的原因,分析绩效差距的症结所在,协商解决办法。对于绩效有问题的,要提供辅导、进修及培训发展的机会,制定出适合的教育技术培训方案并实施,包括下一次的培训计划的意见沟通,为新一轮的培训做准备。
绩效管理对培训系统进行全程管理,促使参培的各方通力协作,增强对培训教师教学的支持和指导,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使培训效果在后续的教学实践中转化为自身主动的需求,从而解决培训后教学绩效没有明显改进的现象。教育技术培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文中所述的四个步骤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紧密相连的循环过程,只有保证各步骤的相辅相成,产生整体效应,才能改进培训的整体绩效,真正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幼儿园校园封闭式管理
- 下一篇:老年人骨质疏松的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