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文化精神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4: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航天文化精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科学谋划 系统推进
自2002年启动企业文化建设以来,航天科技激励17万员工以国为重、不畏艰险、勇于探索、不懈创新,为构建航天科技工业新体系、建设国际一流大型航天企业集团注入了不竭动力。
坚持思想先行,让企业文化入脑入心。近年来,以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新一代运载火箭和高新武器装备研制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家重大航天工程相继展开,特别是2010年以来,宇航任务保持了每年近20次的高密度发射态势。面对严峻挑战,我们坚持思想先行,从航天“三大精神”中挖掘内涵、汲取营养,用富国强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推动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历史责任来教育和引导员工,使核心价值观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融入重大工程,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航天科技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对工程实践的核心价值支撑作用,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技术攻关、管理优化、能力提升等各个环节,大力营造鼓励干事、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坚持技术传承与文化传承并重,大力培养员工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在成功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的优秀品质。聚焦型号队伍能力提升,开展精神、作风、能力“三架桥”、“寻找身边的榜样”等文化实践活动,激励员工追求卓越、勇于超越、快速成才。
注重以人为本,用企业文化激励员工。航天工程系统庞大、技术复杂、充满风险。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联车间、进班组”,扎根型号现场,走进员工内心,切实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在型号任务出现困难和挫折时,领导干部主动承担责任,与科研人员一起分析原因、解决难题,吃透技术、夺取成功,对员工进行最大限度的“减压”。针对型号外场试验队员长期远离家人的实际情况,定期走访慰问参试队员家庭,及时帮助解决问题。不断优化人文环境,对贡献突出的科技骨干实行政治待遇、荣誉奖励、推举专家、培训深造、职称评聘“五优先”,切实提升科技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帮助那些基础好、潜力大、提高快的科技人才沿着专业技术通道发展。从2010年开始,集团公司每年拿出上千万元专项奖励贡献突出人员,激发了创新活力和创造激情。为航天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塑造良好形象,以企业文化打造品牌。以重大型号、重大事件为契机,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彰显企业实力与品牌。开展了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向孙家栋院士学习等文化活动,推出了以“交会对接团队”、“嫦娥团队”、“北斗团队”、“余梦伦班组”、“大巴山八百壮士”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集体;丰富文化阵地和载体,建成了一批“航天精神教育基地”;创作优秀文化作品,电影《钱学森》被评为全国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图书《天魂》、电影《太空侠》被评为中央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切实提升了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
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精彩纷呈。经过多年的企业文化建设,我们总结提炼了“以国为重、以人为本、以质取信、以新图强”的核心价值观和“自信自强、无私无畏、敢想敢为、尽善尽美”的企业精神,形成了“严慎细实、诚勇勤和”的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航天科技把专项文化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大框架,将系统工程管理理念引入企业文化建设,先后推出了具有鲜明航天特色的质量文化、成本文化、创新文化、廉洁文化、班组文化等专项文化,形成了既有顶层牵引又具有专业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不断激发基层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和创造力。
把握核心 突出重点
航天事业发展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企业文化建设助推了航天事业发展。我们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上作了积极探索,以不断提升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走出了一条“五位一体”的航天特色企业文化建设道路。
始终坚持以国为重的价值追求。以国为重是航天人的精神追求,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正是在这一价值追求的指引下,企业文化成为孕育爱国奉献优秀品质的沃土。
始终坚持系统工程的管理理念。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我们已经形成了一套系统工程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它不仅是有效的航天工程组织管理形式,也是企业文化在科研生产中的拓展和应用。
始终坚持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我们以创新为荣、以创新图强,攻克了一个个国际公认的技术难关,掌握了一项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科技发展道路。
始终坚持严慎细实的优良作风。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融合了几代航天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航天事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企业文化在航天工程实践中的生动化、具体化。如今,“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的质量理念已深入人心、见诸行动。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航天科技牢固树立事业发展依靠员工、发展成果员工共享的理念,始终强调尊重依靠员工,激发员工建功航天的内在动力;激励成就员工,搭建员工快速成长成才的平台;关爱帮扶员工,将企业和员工紧紧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为航天事业发展营造了和谐的人文环境。
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党的十明确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对推进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明确要求,我们将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重点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推进企业文化与集团发展战略的深度融合。大力弘扬航天“三大精神”,加强企业文化理念宣传及推广,不断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提升全员对发展模式、发展理念、发展目标、发展方式的认可;强化文化理念在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与评估,形成企业文化建设“统一领导、逐级负责”的有效机制。
进一步丰富完善企业文化体系和载体。在固化以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为主体的理念体系下,发展质量、创新、成本、学习和人才价值观,培育执行、竞争、协同、诚信、廉洁、安全等理念,持续选树模范团队和先进人物;不断完善形象识别,通过视觉传播、媒体宣传,构筑集团公司鲜明的整体形象;不断加强窗口和文化阵地建设,积极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航天精神教育基地以及一大批航天博物馆、展览馆、主题公园等标志性展示窗口。
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爱精神
谱写向善担当的时代赞歌,传承爱的接力
1.构建大爱精神坐标、筑牢理想信念基石
学校党委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注重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相结合,大力弘扬核心价值观,构建大爱精神坐标,铸牢师生的精神支柱。通过举办“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事迹宣讲会、组织学生成才表率先进事迹报告会、连续10年评选“感动北航”人物,引导学生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把个人的人生价值融入到奉献他人、奉献社会之中;通过课内外相结合推进通识教育,构建了经典研读、人文素养、社会科学、科技文明四大版块通识课程体系,所占学分已达本科生人才培养方案总学分的30%;邀请了200余位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做人文素质教育讲座,艺术馆、音乐厅高雅艺术展览和演出精彩不断,使学生们在浓厚的人文氛围中汲取文化的滋养和成长的力量;通过深入开展“知国情、察民生”社会实践和“助他人、作奉献”志愿服务,暑期社会实践达到了全覆盖,志愿服务实现了常态化,每年组织400余支社会实践队,先后组织14批支教团赴新疆、宁夏支教,《人民日报》在头版“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栏目中专门报道了学校学生在新疆支教的感人事迹,志愿服务正逐渐内化为北航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2.抒写大爱文化名片、传播校园正能量
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大爱文化的育人功能,广泛凝聚校内外广大师生、校友力量,建立健全爱心捐赠的渠道和机制,通过捐资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创业基金等形式,帮助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品学兼优学生或突发疾病需要救助的学生,形成了人人参与的校园大爱文化氛围。2015年3月,学校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周伟韬同学因急性肝衰竭并肝性脑病三期等病症入院治疗,短短两周,学校师生校友共捐款筹款100余万元,使他顺利完成了肝脏移植手术,脱离了生命危险。近几年,从新闻媒体报道《这个集体不能落下你》中患急性重度胰腺炎的刘婕同学,到《用爱汇聚延续梦想的力量》中患白血病的庞尚辉同学,再到已成功完成器官移植手术走上工作岗位的李金贵同学都得到学校师生校友的鼎力相助。学校还建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实现多渠道精准资助,使“济困、励志、强能”同步提升。例如:著名结构疲劳专家高镇同院士的个人捐款已逾110万元,老中青教师代表共同设立了“宏志清寒”奖学金,学校首届毕业生钱士湘夫妇捐资300万元……广大校友不忘初心,反馈母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王祖同、杨文瑛夫妇先后捐资2,500万元支持晨兴音乐厅和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以提升师生文化艺术修养。师生校友的关爱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加潜心学习、自立自强,从新生入学时的“绿色通道”走上一条人生发展的“绿色跑道”。
涵养肩负使命的空天情怀,强化爱的合作
1.唱响空天文化主旋律、培育拔尖创新人才
建校63年来,一代代北航人的理想与抱负,始终与国家利益和航空航天事业紧密相系,学校的大爱精神也正是在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壮大中得到传承和弘扬。例如: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领军人物陈光教授、陈懋章院士、刘大响院士共同出资150万元,发起“航空强国中国心”基金,奖励全国高校发动机专业的优秀学生。张广军院士捐出“长江学者成就奖”奖金50万元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近年来,学校深入开展“爱祖国、爱航空、爱航天、爱北航”主题教育,定期举办空天文化节、航模大赛、航空航天企业进校园和高端访谈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神舟、嫦娥等航天器发射实况转播,参观航空航天主机厂所,邀请航空航天领域著名专家以及航天员来校与学生们互动交流,大力培育学生的航空航天情怀。在两个校区新建了航空航天博物馆和主题文化长廊,建设了仰望星空、载人航天精神、钱学森像等20余座航空航天主题雕塑,使空天文化、北航精神艺术化、具象化。精心组织创作了以航空报国英模罗阳校友为原型的大型音乐剧《罗阳》,在校内外巡演20余场,社会反响强烈。“演罗阳、学罗阳、扬罗阳”已成为师生坚守空天梦想、弘扬大爱精神的文化品牌,也成为全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
2.爱国荣校凝聚力量、自主创新追寻梦想
学校始终坚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并将强化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提升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一个重要措施的高度来认识;把“爱国荣校、无私奉献、创造卓越”的价值追求落实在学术前沿探索与团队集体攻关的有机统一中。近十年,学校先后获得9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最高等级科技奖励的“奇迹”,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例如:王华明教授及其团队,在世界上率先突破钛合金大型主承力结构件激光快速成形技术,实现了“3D打印,让中国飞机中国造”;刘红教授及其团队,在生物再生生命保障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三个生物再生生命保障地基系统,完成了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试验;房建成教授率领的“先进惯性仪表与导航技术”团队,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该团队所在的仪器科学与光电技术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可以说,凝聚团队力量、强化爱的合作,已经成为北航以“大爱文化”组建科研大团队、催生自主创新重大成果不竭的源泉与动力。
塑造致真和谐的文化力量,提升爱的温度
1.加强师生沟通交流、打造真情互动平台
学校全面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强化导师言传身教在学生人格养成中的关键作用,以导师的“导心、导学和导向”树立起学生的人生标杆。突出名师的榜样作用,组织学生与名师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交流。每月一次书记、校长与学生代表面对面沟通、每周一次陈懋章等院士领衔召开名师恳谈会、每时每刻李尚志等名师主持ihome网络互动工作坊,师生全时全方位思维碰撞、真情互动,构建了以情优教、以情优学的教学相长格局。积极探索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成立了“知行”“汇融”“启明”“航天”四个书院,积极打造大爱传承、学学相长的文化育人社区,连续举办两岸四地现代高校书院制教育论坛,共同研究探讨书院育人规律,促进具有广博知识和优雅气质的“全人”培养,独具北航特色的书院制教育模式已成为传递大爱文化基因的新载体。全面实施朋辈辅导“梦拓”(Mentor)计划,1名高年级学生与5名~6名新生组成“梦拓”小组。目前,全校已成立了740余个“梦拓”小组,实现了新生全覆盖,开设了以欣赏高雅艺术、参观博物馆和专业特色展览、寻访名人故居等为主要内容的“梦拓”文化体验课,将“学梦拓、带梦拓、传梦拓”的新型学缘模式转化为传承北航大爱精神和培育人文情怀的互助平台。
2.厚实大爱文化底蕴、内化师生情感激励
篇3
这究竟是正常,还是不正常?
说不正常也正常。因为,航天活动毕竟离老百姓的生活比较远,不仅与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没法比,就是与NBA、中超(中国足球超级联赛)、明星八卦、肥皂剧等所谓精神需求也没法比。虽说公众每天关注的天气预报甚至电视信号都是拜航天技术所赐,但那技术毕竟看不见摸不着,能通过看天气预报就能认识到航天重要性的人可谓凤毛麟角。
说正常又不正常。因为,航天活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最高科技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在塑造、凝聚民族精神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一个在国家硬实力、软实力中都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重要产业,只是在每隔一两年或者两三年才有一次的重要航天活动中才能引起人们关注,又怎不令人叹息。
这种热与冷的转换,虽让人无奈,却又是现实,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恐怕也不会有根本改变。这便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航天热”时,航天专家们成了电视台等各种媒体的“抢手货”,成为“著名专家”;“航天热”一过去,便再也没人认识他们,其名气甚至连一些中超联赛的替补球员都不如。那么,作为在冷热之间不断转换角色的航天从业者来说,又如何适应这种冷热不断变换的环境呢?
热中需有冷。热中有冷,是指在航天热时,需保持清醒的头脑,对自身的能力和水平有冷静的思考和清晰的判断。虽然中国航天正处于高速发展之中,但与美、俄这样的航天强国相比,在各方面部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就拿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来说,虽然突破了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技术,但此项技术美、俄均在上世纪60年代既已掌握;至于女性航天员上天,俄罗斯美女捷列什科娃也早在近50年前便成为第一个尝螃蟹者,我们今天所为,均不值得过分夸耀。因为媒体热炒而跟着头脑发热甚至飘飘然,断然不可取;只有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真正在太空中创造出前人所未曾有过的业绩,才值得骄傲。
篇4
2020年11月18日下午,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北京成功举办。那么你们知道关于第十四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内容还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第十四届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五篇,欢迎参阅。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一我爱祖国的航天事业也许是父母给予我一个特殊的“符号”—陶嫦娥,所以从小的我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女孩,我幻想将来有一天我能像嫦娥一样飞上天空,能在浩瀚的苍穹和无垠的宇宙中有一个舒适而温暖的家。小时候,我总缠着妈妈给我讲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妈妈告诉我,我国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1970年4月24日,寂寞而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从此开始了中国的航天事业。2003年10月15日,我在电视的屏幕上看到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10月16日6时23分,飞船在环绕地球14圈后成功返回祖国大地。这是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这又是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时刻,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神舟六号”再次将两名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送入太空。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的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于17日凌晨4时顺利着陆,这又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胜利。看了《我的祖国》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关于航天的感人事迹。第一个令我热泪盈眶的故事是万户飞天的故事,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试验乘火箭上天的人。他用两排47支的火箭捆绑在椅子下面,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拿两只大风筝,然后叫人点火发射,巨大的反冲力将他送上高空,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随着一声巨响,第二节火箭筒在空中发生了爆炸,顷刻间,他变成了一团火球,坠落在地。万户牺牲了,万户为光荣的航天事业做出了伟大的奉献,他那勇于探索和不怕困难的精神使我不得不为他所折服,在人们的心中,会永远记住万户这个响亮的名字,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为“万户山”,而在我的心中,万户已成为了在我面对困难和挫折的一种鼓励,一种坚持,更是一种激励我进步的理想。
第二个是在载人航天工程的研制、建设中,广大科技人员、工人、解放军官兵做出的贡献:有的人为了工作的及时、方便,将铺盖搬到了工厂车间;有的人积老成疾,几次住进了医院;有的年轻人虽风华正茂却华发早生;有的人甚至为此付出了全部心血与生命,未能等到成功的那一天便猝然长逝。这些都体现了中国航天人的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所以我要从小培养与同学团结合作,遇到困难要有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有一颗爱国之心,我相信我一定能的。我爱祖国的航天事业!温泉小学:陶嫦娥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二随着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现代航天器将人们带入了崭新的航天时代。我热爱宇宙,更热爱航天,我的理想就是当一名航天事业的战士,乘着载人飞船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
我对航天的理解很浮浅,认为飞机、火箭飞上天就是航天,实际航天领域研究的东西非常广泛,也非常深奥,不管我对航天认识的深与浅,但我非常喜欢航天。
记得小时候,大人们给我买的玩具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飞机,现在家里还有两架遥控飞机模型保存的好好的;还记得我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我和爷爷一起做了一支火箭模型,并在全幼儿园观展;上了小学我参加的是航模兴趣小组,在小组里我做了六架飞机模型。当我制作的飞机模型飞在天空中的时候,我想起了杨利伟叔叔,他乘着我国自己建造的载人宇宙飞船遨游太空,这一创举在全世界面前为我们中国人争了光露了脸。
随着年龄和知识的不断增长,我对航天的理解也逐渐加深了,同时脑子里的疑问也一个一个的接踵而来,如:火箭没有翅膀是怎样飞起来的?人造卫星在天上会不会掉下来?再如:载人飞船为什么能遨游太空?……带着这些问题我买了一些有关“宇宙、太空、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通过学习我初步了解到:火箭是利用发动机向后喷射高温高压的燃气产生及作用力以获得前进推力,并由此向前运动的飞行器,它一般由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和结构系统三部分组成。人造卫星和太空探测器是无人驾驶的航天器,它拥有高度精密的自动控制装置,迄今为止它们已先后对月球、金星、火星、哈雷星等近距离或实地考察,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人类称它为“宇宙信息的侦察兵”。人类除了派人造卫星和探测器到太空考察外,也希望自己能够飞上太空,载人飞船就是人类遨游太空的工具之一,它一般由座舱、轨道舱、服务舱、对接舱和应急救生装置等部分组成。座舱是飞船的核心,轨道舱内装有各种实验仪器,服务舱则是为航天员提供生活保障的地方。载人飞船可以独立进行航天活动,也可作为往返于地面和空间站之间的“渡船”,并能与空间站或其他航天器对接后联合飞行。我国自行研制的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于11月3日凌晨1时36分首次空间对接成功,这是在美国、俄罗斯进行首次交会对接试验40多年后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自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已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我为之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也更加热爱航天了。
我是一名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知道宇宙间还有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航天领域里还有许多难题在等着我们去认识和攻关,因此,为了实现自己遨游太空探索宇宙的美好理想,长大后为我所爱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从现在起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牢牢掌握过硬本领,争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初一:祝朝遐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三航天航空,是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是一个大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正因为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及人类的求知欲,才有了今天的航天航空。航天航空是世界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关系到世界科技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发展。我们需要航天航空,我们更要支持航天航空事业的发展。因为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了中国的腾飞。
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中国的繁荣富强;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世界科技的腾飞;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基础;没有航天航空,怎么会有将古老神话变成现实的能力……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向往着太空,从古代的嫦娥奔月到如今的嫦娥一号升天,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飞船系列,从北斗导航卫星群到建立自己的空间站。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独立开展空间实验、独立进行出舱活动的国家。中国的航天航空目标致力于全面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和服务技术;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组合体的建造和运营技术;开展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空间科学应用;为开展载人登月等未来发展奠定基础等。
因为航天航空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所以它的发展基础必须是:综合国力强盛,经济发展水平高,有一定的财政支持,有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人才队伍,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有了航天航空,才有中国的腾飞。
因为航天航空技术是科技密集综合性尖端技术,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多个领域的成就;发展航天航空能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航天航空的发展能更好地开发太空资源为地球人类造福;航天航空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因为人类可以通过航天航空的桥梁,转移到其他星球居住和生活,开发出更美好的生活空间,这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航天航空促进了新学科的形成、新材料的研发、新资源的探测、新民用产品的生产。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会充分开发太空的旅游资源,让进入太空旅行成为一件平常事,让人们更进一步地与太空有亲密接触。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为我们进入太空奠定了基础。在未来,我们将能用我们
的双眼看看神秘的太空和美妙的仙境以及我们的美丽而浩瀚的家园—地球。太空之旅将不会是遥不可及,因为有航天航空。不久,人类将主宰太空,实现人类发展的革命。
作为学生的我们应怀有探索浩瀚宇宙的决心和勇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航天航空的发展做贡献,为航天航空事业的腾飞而努力。未来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航天航空,航天航空的发展更需要我们。
航天发展,中国腾飞!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四尊敬的各位评委们,敬爱的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在我们心中都有一双“隐形的翅膀”,能让我们的中国梦飞上蓝天,绽放绚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就是我的中国梦——航天梦。
一个国家的梦想是什么?用国泰民安四个字来概括比较贴切。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史的国家,从古至今,名垂青史的人物有很多,他们都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我想:为什么我就不能为伟大的祖国也尽一份力呢?因此,我从小心中就有着这样一个念头——当一名宇航员。
我十分向往宇宙,只得说,我与星星有缘。打从我记事起,每到晚上,我就爱趴在屋檐下看星星,那一颗颗闪烁着微弱光芒的星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后来,我长大了,通过学习《科学》这门课程,我才渐渐明白,地球是多么庞大,星星是多么可爱呀!了解了这些知识后,我才觉得,那些亲自登入月球的宇航员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我8岁那年,本来不爱看新闻的我,却跟着爸爸这个“新闻迷”看起了新闻。因为我被一则新闻吸引住了——“中国神舟七号登上月球”大家知道是谁这么厉害吗?就是航天员霍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霍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协助,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国成为能进行太空漫步的国家,他们真是我们中国的骄傲,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此时,我多么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登上月球,在星星的海洋里飞翔啊,看看月球究竟是什么样子,上面会不会有嫦娥、玉兔、和吴刚叔叔?
不过,我知道,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不光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光有念想,没有实际行动一定是不行的。所以,现在我的饮食、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
为什么要实现我的中国梦呢?
我们中国,是一个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家族,每一个儿女心中,都有着一个小小的梦,小梦连着大梦,一个个小梦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大大的梦,这,就是中国梦!
实现中国梦,让中国更加繁荣、富强。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所以,请大家不要放弃自己的小梦,每一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资格!
中国航空航天月桂奖心得感悟范文五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团结就是力量,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科学与人文并举。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史上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篇5
一、确立目标,精心组织
学校与荣市办事处联合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在不断探索和尝试,逐渐形成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目标——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提高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促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彰显出显性德育和隐性德育的关系。
1.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
我校成立了铁岭小学社会实践团,校领导和社区领导为实践团授旗,并为每个团员挂牌。社会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每次活动要有安全保障、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有意义、有总结,有效地开展。我校采取三种组织形式:小组活动、个人活动和集体活动。
小组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不同年级之间学生的组合。小组成员具有共同的研究目标与兴趣,有利于研究的深入进行。
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安全起见,一般要求有家长陪同进行实践活动。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
集体活动是由学生到家长的工作单位去实践,有的去卖报、有的当护士、有的当一天教师,体会到父母的工作环境,工作的艰辛。学校在家长反馈下了解到,学生通过活动更知道孝敬父母,也更懂事了。由学校组织、策划,在完全自愿的形式下开展此项活动,家长也可以自愿参加。
如“品牌的效应”就是我校四年级全体学生参与的一次活动。主要是参观龙丹乳业公司生产线。活动的目的是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受“品牌”的来之不易;了解先进的管理体制;了解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由此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触动,激励他们从小努力学习,只有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将来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2.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安全教育和措施
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由于社会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向社会,学生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安全保障是实施社会实践活动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是教师知道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一方面要利用开放的活动空间培养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预防安全事故,加强自我保护。
精心策划学生活动场所。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校外活动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为预防学生在校外活动中发生安全问题。
第一,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合理的策划。学生在什么情境中进行调查、观察、考察,在多大的地理范围做周密的设计和安排。在活动空间上,坚持“就近”原则,尽量在学生生活的社区内开展活动,预防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或事故;
第二,提高校外活动的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校外活动时间;
第三,学生的校外活动都在有指导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开展,学生的校外活动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相互关心的意识;
第四,为确保学生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及活动能够更加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我校领导与教师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协同教师指导学生更好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家长参与学生活动,既保障学生的安全,又可以为活动提供一切可能的人力与物力的帮助。
二、关注兴趣,提高能力
每次活动要针对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的全新课程领域。在实践中,他们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更主要的是为了学生营造实践情境。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三、形式多样,回归生活
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倡导学生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开展实践活动都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里选取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让学生深入了解与思考。
在肯德基之行活动中,同学们先是以上网等方式查找资料,然后又通过询问、采访、拍照、参观等形式了解到更多关于肯德基的内容;对工作间的参观和在服务台前的实践,使同学们兴趣盎然,产生了要到肯德基进行义务劳动的想法;同时又使他们明白一个道理,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质量、一流的服务,才能赢得老百姓的心。孩子们在实践活动中对社会有了更充分的认识,增加了对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增强了团结、合作、交往、创新的能力和精神,这是孩子们获得的最大财富。
参观中央大街、索菲亚教堂、果戈里大街,在果戈里大街开展了现场作文、摄影、绘画等形式来表现《我眼中的果戈里大街》,从中了解家乡的变化,对孩子们进行情感教育。
到社会福利院慰问。孩子们把自己的衣物、学习用具、食品无偿地捐给孤儿,并同孤儿结对子、表演文艺节目。个别家长利用节假日把孩子接到家里,感受家的温暖。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孝敬父母的教育。
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为学生提供宽广、自由的活动空间,以及广阔的活动背景。在这种环境中学生自主地、自由地、灵活地选择活动主题或课题、提出活动计划与项目并合理地制定活动方案,保证综合实践活动顺利有效地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道德情感均得到了发展。
四、挖掘资源,着眼创新
广阔的社会里,教育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自然本身就是一本神秘又生动的活教材。只有让孩子走出课堂,更多地到广袤的大自然中去开展活动,去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勇于探究、勇于创新的理想素质,才能使学生得到更多的锻炼,获得更丰富的知识。
自然学科组带领同学们走进了红旗乡绿色蔬菜基地、道里绿色生态园、农科院的无土栽培区、欧洲风格区、荷兰风情区、中草药区、南国植物区等十余种风景区,其中近万种花草、蔬菜和蕨类植物,各式各样美不胜收。同学们大开眼界,增长了许多知识。回来后,体验到了农民的辛苦。同学们共同又制作了标本100多件,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发现了大自然的奥秘。
五、立足实践,开放评价
评价是促进活动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重视过程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关注交流与合作,关注动手实践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能,激励广大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自觉地交换意见,使学生享受到健康民主风气的熏陶和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是新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领域。实践活动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我校将继续以开放的教育思想,创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地挖掘、开发、利用无限的课程资源将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到底,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广阔的、更自由、更快乐的学习生活空间!以上是我校的一些初浅作品,望各位领导提出宝贵意见。
在开展天文科普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索太空奥秘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实践性原则,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我们的活动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天文科普知识讲座
我们组织全校同学参加天文知识讲座,每月1—2次,聘请观测站的老师为天文科普活动的辅导老师。通过老师的讲座,结合看影碟、图片、实物等,不仅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有关天文方面的知识,更把学生带向梦幻般的宇宙,使他们展开遐想的翅膀,在奇妙的星空飞翔,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求知欲。
2.天文科普兴趣小组
每周活动一次。除了请辅导员老师为同学们进行天文知识讲座外,还定期组织学生到微机室上网查有关天文方面的资料,组织学生实地观测,指导学生写观测记录。每次观测,同学们的兴趣都非常浓厚。特别是在观测“五星连珠”这一百多年一遇的天象奇观时,更是兴致勃勃,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同学们还是不肯散去。
3.创办《天文科普报》
在办报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获得了天文方面的知识,而且在其他方面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们搜集资料的积极性比以前高了,整理和选择资料的能力提高了,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了,动手实践的能力也比以前大有提高,同时也树立了探索自然科学的信念。
一是每学期举办一次天文科普图片展览。
二是在学生创办天文科普报基础上,选出好的定期举行展览。
三是天文美术作品展览。
4.开展天文科普知识竞赛、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活动
篇6
关键词: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生产现场;加工
1 概述
在科技这一因素的进步与发展之下,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少的便利,而且使得社会发展中的诸多行业得到新发展,与此同时,科技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最直接好处就是交通方面的迅速发展,像飞机、高铁以及地铁等交通方式的迅速开通使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乘坐飞机,引起快速、便利等特点,人们对乘坐飞机的需求增大,相应而言航空事业就得到发展。近年来,航空事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另一方面的表现就是,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探讨外太空的秘密,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且航空事业的发展也渐渐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在这样的一个发展背景之下,航天产品应运而生,航天产品不仅是在航空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整个社会发展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加强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尤其是在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环节,对其进行质量的把关,能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2 航天产品质量管理与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特点
2.1 航天产品质量管理的特点 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可以算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所牵扯的因素较多,在对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进行研究之前,首先要明确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存在哪些方面的特点,只有将这些特点加以明确化,才能在此基础之上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因此,质量管理作为航天产品开发流程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由于航天产品的生产涉及了诸多的因素,自身生产存在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所用到的工艺较为复杂,流程环节也多,需要对其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才能达成相应的要求。第二,航天产品属于高度紧密型产品,不仅在加工和装配上有着自己的规定条件,而且还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对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要求较高。第三,随着现代科技的越来越发达,航天产品作为一项与科技发展水平极度挂钩的产品,对产品的质量管理也朝着信息化的管理进程前进。
2.2 航天产品加工生产质量管理的特点 航天产品的质量管理,特别是对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进行质量管理尤为重要。如今,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现场生产模式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成熟产品的批量生产,而另一方面则是新产品开发基础之上项目试制订单,这两种不同的生产模式对其进行质量管理也应该按照不同的质量管理模式。首先,对于试制订单而言,为了保证整个过程的稳定性,质量控制的重点应该聚集于生产制造的产品零件加工质量;其次,对于成熟产品的批量生产而言,质量控制的重点应该加强生产过程的质量,降低出现废品的概率。总而言之,相关的质量管理步骤包括多个方面,分别为流程规划管理的进一步加强,质量评估的审查,对加工设备的进一步维修检查等方面。
3 提升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的具体途径
为了实现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这一目标,在明确相关的特点之后,本文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探讨,促使这一目标的实现。
3.1 开展培训活动,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 在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现场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对进行质量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素质方面受到高度重视。在航天产品的加工生产环节中,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对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定位,审视他们的科学态度及创新精神,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具体可以体现在,对生产操作者而言,要注重这些工作人员寻找问题根源的技能;对于技术工作人员而言,要注重培养这些工作人员使用统计分析的工具;对于计划人员而言,则是要注重培养这些工作人员对生产上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类和归类的能力,将隐患控制在最低程度;对这三类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力度,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使得这些工作人员能够掌握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质量流程,做好质量管理。
3.2 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引导员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了良好的规章制度,无论是对整个企业的外部运作还是内部运作,都能够发挥正确的作用。根据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已经确立的质量目标,建立更多具有现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同时要做到将责任分清楚,清晰地落实到各质量负责人身上,让员工在制度的领导下做出正确的选择。其次,制定有效的质量奖惩制度,由于好的制度确立是需要员工认真贯彻才能发挥正确的作用,因此,建立这一制度这是由于这一原因,对于没有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第一次给予点名批评,如果仍然没有继续悔改,就采取通报处罚的惩戒方式;而对于严格遵循规章制度的工作人员,为了能够发挥这些工作人员的先进作用,采取通报奖励的奖赏策略。
3.3 规范信息管理,开展小组活动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化社会,产品的信息化管理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因此在日常的生产管理过程中,航天产品生产工作存在不同的数据包格式,为了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对数据包格式进行统一的管理。与此同时,相关的部门操作人员如果有不熟悉的情况,应该及时组织参与航天产品的生产人员如何填写培训,制作处数据包的样表,将其放在加工生产现场,以此来提供操作人员进行填写数据的参考。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可以在加工生产现场成立相关的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针对加工生产现场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使得全员参与管理,提高质量意识。
4 结束语
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的质量管理,是牵扯到诸多因素的一项系统工程,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是具有长远的发展意义。为此,本文为有效实现这一目标,从航天产品加工生产现场的诸多方面进行探讨,在日常加工过程中注意质量控制,保障质量的可靠性,以确保航天产品又快又好地完成。
参考文献:
[1]宋冬.航天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J].国防制造技术,2013(01).
篇7
遨游太空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美好梦想。经过祖祖辈辈千百年的奋发努力,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终于使载人航天的梦想在20世纪变成了现实,并成为人类航天事业中最辉煌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样的一个航天梦里,没有国界。面对未知的宇宙,地球人是一个团队,即便这团队之间也存在竞争,但这竞争无疑是在朝着互相促进的方向良性而行。无论路途多么遥远,无论征程多么凶险,人类却锲而不舍地要挣脱地球的引力,亲身去投入到太空的怀抱。在美国“发现”号停留于空间站期间,女机长柯林斯曾以诗文纪念先驱――“敢于探索未知陆地者,将了解前所未见之事;敢于探索海洋者,将了解前所未闻主事;但在静默之翼上探索天空者,那些天空的探险家,将了解从未梦想之事……”朝向这曾经“从未梦想”的方向,升腾起梦想的火焰,照亮无垠的宇宙,必定比之陆地的坚实与海洋的广阔,更能交代出整体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在“阿波罗1号”事故中丧生的航天员格里索姆曾说:“如果我们死去,我们想让人们接受这一事实――我们所进行的是一个冒险的事业。我们希望,如果我们发生了意外,这一计划将不会因此而延误。”人类的勇士,怀抱“我们和你们有共同的梦”的决心,而义无返顾地踏上征程。
曾看勇士出征,当思英雄安归,等待一个凯旋的答案――因为仰首星空的我们,和探索天空的他们,也有共同的梦。在这份感动与共鸣中等待,自然祈愿人类放飞的梦想此番不再折翅。通往星空之路虽然困难丛生,但梦想不死,便风雨无阻。
一、载人航天史的悲歌
引言:我们绝对肯定,今天人类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无比辉煌的成就。然而,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走得并不轻松,每一步成功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艰辛。毕竟,“挑战者”号爆炸的火球、“哥伦比亚”号失事时划过大气层的强光依然闪现在我们的脑海,“火星气候探测者”、“火星极地着陆者”、“猎兔犬2号”消失在外太空的遗憾仍无法抹去。不过,诚如参加2003年2月4日“哥伦比亚’’号遇难宇航员追悼会的各界人士所说的,“将地球、空气和重力抛在身后,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不会因“哥伦比亚”号的失事而被舍弃,人类不应该、也不会放弃飞向太空的梦想。
NO・1:“阿波罗”未升空先着火
1967年1月27日,阿波罗载人登月飞船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地面联合模拟飞行试验时,飞船指令舱意外起火,几十秒内3名宇航员就被烧死在舱内。这3名宇航员是弗吉尔・格里索姆上校、爱德华・怀特中校和罗杰・查菲少校。
NO・2:“挑战者”号爆炸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卡纳维拉尔角升空开始了它的第10次太空飞行。72秒后,因右侧助推火箭密封装置出现问题,飞机发生爆炸,7名宇航员当场遇难。这7名为人类开拓新疆域而献身的勇士是:新罕布什尔州康科德中学37岁的女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46岁的机长弗朗西斯・斯科比、40岁的驾驶员迈克尔・史密斯、36岁的朱迪斯・雷斯尼比、35岁的罗纳德・麦克奈尔、39岁的埃利森・奎恩和41岁的格雷戈里・贾维斯。
NO・3:“哥伦比亚”号解体
2003年北京时间2月1日晚10时左右,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航过程中爆炸坠毁。这是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人类在开发和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遭受的一次重大失败。
NO・4:其他造成人员伤亡的事故
(1)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位遇难的宇航员:1961年3月23日,被确定为前苏联首航太空的宇航员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舱室里进行紧张的训练。休息时,他用酒精擦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酒精棉扔到了一块电极板上。结果,舱内燃起大火,他被严重烧伤,10小时后死亡。
(2)人类航天史上第一位在执行空间飞行任务时献身的宇航员:1967年4月23日,前苏联宇航员科马罗夫上校乘坐联盟1号飞船进入太空后,飞船屡次出现故障,几经努力难以修复。在返回地面过程中,飞船降落伞失灵,致使飞船以每秒100多米的速度冲向地面,科马罗夫当场被摔死。
(3)1971年6月30日,前苏联联盟11号飞船顺利完成各项任务,在太空实验室中工作了创纪录的24天后,在再入大气层前实施返回舱与轨道舱分离时,连接两舱的分离插头分离后,返回舱压力阀门被震开,密封性能被破坏,返回舱内空气泄漏,舱内迅速减压,致使3名宇航员因急性缺氧和体液沸腾而死亡。
NO・5:险些造成人员伤亡的严重事故
(1)美国水星1号飞船返回时未能落入预定水域,营救人员寻找了近3个小时才把宇航员救回。
(2)前苏联上升2号飞船返回时落在茫茫的雪地里,营救人员花了4个多小时才找到并救回宇航员。
(3)前苏联联盟T10号飞船在发射后1分多钟时,火箭爆炸起火,船内宇航员启用逃逸装置弹离事故现场才获救。
(4)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1981年11月在太空飞行时,其燃料电池发生了故障,舱内温度升高,功能失常,威胁到宇航员安全,结果不得不中止飞行,提前返回地面。和平号空间站内还曾因制氧装置故障而引发火灾,但很快被扑灭。
结语:载人航天的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科技领域,它不仅仅、是一项科技活动,同时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全人类的梦想,很难有一项事业像载人航天这样使得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而太空探索过程中那些英雄们的大无畏精神,将对我们的子孙后代产生着巨大
二、载入航天历史之最
引言:向往飞行、向往太空,是人类数千年来的梦想。几十年来,人类在太空创下了一项又一项史无前例的纪录。载人飞船、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出现,已使近1000人次的航天员遨游太空,其中有12名航天员登上了月球。
NO・1:飞行始祖――火药箭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发明火箭的国家。火箭最早起源于我国宋朝民间的一种玩具:起火。这种“起火”是将火药绑在竹竿上,点燃以后,竹竿借火药喷火的反冲力,直冲到天空中去。火箭最早是用于战争,在世界上第一次进行火箭载人飞行尝试的,是明代一个叫万户的中国军官。公元14世纪,万户制作了一把“飞天椅”,椅子后面捆了47枚火箭。万户坐在椅子上,手持两只大风筝,让别人点燃椅子后面的火箭,希望能借助火箭的推力腾空而起。可惜一声巨响之后,万户连同他的飞天椅一起被炸得粉碎。500多年后,国际天文联合会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用火箭作动力飞行的中国古代探险家,将月球背面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NO.2:太空旅行第一人:尤里・加加林
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是到太空旅行的第一人。1961年4月12日,“东方1号”宇宙飞船载着他围绕地球完成了一次完整的轨道飞行。在这次长达108分钟的旅行中,他飞越了40,000千米。但这是他进入太空的惟一一次旅行。不幸的是他于1968年为另一次飞行作训练时因坠机而死亡。
NO・3:进行太空活动第一人:列昂洛夫
阿利塞・列昂洛夫是进行太空活动的第一人。1965年3月,他与俄罗斯宇航员帕维尔・别列耶夫(1925年―1970年)一起乘坐“上升2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10年后,列昂洛夫又进行了第2次飞行,他的“联合号”宇宙飞船与美国“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对接,两国宇航员在太空中会合,列昂洛夫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NO・4:登月第一人:尼尔・阿姆斯特朗
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登上月球,成为在地球之外的天体上活动的第一人。他的月球之行,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对此他曾说过一句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NO・5: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从拜科努尔发射场升空。虽然这颗卫星只会在太空噼啪作响,但它标志着人类的活动疆域已经从陆地、海洋、大气层扩大到了宇宙空间,人类从此打开天门,放眼宇宙。
NO・6:在太空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人
1995年3月22日,俄罗斯宇航员波利亚科夫创造了一项新的世界纪录――在“和平”号空间站上连续工作了437天17小时58分17秒,创下了人类历史上宇宙飞行时间最长的纪录。
NO・7:人类首次无安全索太空行走
篇8
关键词:数学的重要性 应用的广泛性 树立信心 培养兴趣
磨刀不误砍柴工。对于高职新生来说,刚刚读完三年高中,进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心情是怎样的?几多欢喜几多愁。有憧憬,有期待,也有疑惑。新的学习环境,上第一次数学课,意义非同凡响。如何上好高职第一堂数学课,值得我们深思。成功了,学生会很顺利的进行后继的学习,弄不好,学生就更加厌学,没有任何长进,老师的工作就成了对牛弹琴。 我们面对的是有思想、有主见、有个性的学生,而且他们的数学基础、数学能力差异很大,参差不齐。就这些年来的高职数学教学第一次课,深有感触。以下是我的几点思考。
一、强调数学的重要性
数学应用范围非常之广,渗透到各个领域,自然科学直至社会科学。物理、化学、航天技术、地质学、天文学、气象学、经济学、生物医学、遗传工程都是需要数学方法来解决问题,以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华罗庚(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因家境不好,读完初中后,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他是当代自学成才的科学巨匠,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冯若伊曼(计算机之父)说:“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计算机科学与数学相辅相成。希尔伯特说“数学是调节理论和实践、思想和经验的差异的工具。它建起了一座连通双方的桥梁,并在不断的加固它。事实上,全部现代文明中有关理性认识和征服自然部分都有赖于数学”。
齐民友教授断言:“一种没有相当发达的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一个不掌握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的民族是注定要衰落的”。没有“现代的数学就不会有现代的文化。没有现代数学的文化是注定要衰落的”。
如果没有数学的相应发展,搞清楚天体运动是不可能的。牛顿证明天体在椭圆轨道上运动,靠的就是微积分的知识。牛顿是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在数学上创建了微积分,在物理学上建立了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在天文学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是近代科学的集大成者。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真正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方法、感悟价值、提升精神的生命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纠正学生“数学难学又无用”的错误观点。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自觉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首先应该看得起自己的学生,用慈祥信赖的目光与他们交流。要了解和分析学生在学期开始时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做到有的放矢学会如何去尊重学生,尊重生命。告诉学生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是可以挖掘的。人的智能是多元化的。人需要自信。数学难学,但并不是高不可攀,想办法消除学生对课程的疑虑,甚至恐惧心理。
很多人在电视上看过舟舟,他是一个弱智儿。舟舟的爸爸是位指挥家,他从小耳闻目染喜欢上了指挥,虽然舟舟的智力只有正常人的百分之三十,但是他很有音乐天赋,可以上台指挥交响乐,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位不识乐谱的指挥家。当他指挥乐队表演了两首著名的乐曲后,观众们给他报以热烈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2010年高考数学考8分的学生,曾经问我“n!”感叹号是什么意思,然后她自己解释说,以为是“哇”的意思,笑倒一片同学。就她也学会了矩阵的乘法运算,会利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解线性方程组。她就是觉得“我数学老师好可爱的”。能学懂的就坚持学了,会了。真的是亲其师信其道。她的数学期末考试得了70多分,基础差不可怕,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只要肯花时间花功夫而且不怕吃苦,勤于思考,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在个人生活中缺少不了坚持,因为没有坚持,才会使你半途而废,因为没有坚持,才会让你离成功越来越远。树立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坚持、协作、探索,启发学生去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
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堂上要渗透数学文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的气息。教师的文化科学知识即文化素养,它是对自然和宇宙的一般认识和理解,对人性的完善和提高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教师讲课时将文化科学知识融通于实用的技术知识之中,才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喜欢那些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教师。教师有上课的激情,才能感染学生的学习激情。
高职数学教育如果把数学教活了,教得所有学生都有感觉了,是我们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不追求高难知识,但求知识背后的精神,思想和方法,源于数学而超越于数学的东西:数学理念、数学习惯,将数学溶透至学生的思维深处,让它永不褪色。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还能找到数学的灵感和启示。
楷模的力量是无穷的。通过对名人事迹的了解,让学生走近名人,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成就贡献、治学精神、人格品质。学习他们坚韧、坚持、锲而不舍的顽强毅力,坚强不屈的追求真理的精神,从他们身上吸取精神力量,切合自己的实际,树立理想、建立信念。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持不断地努力。尤其对于高职学生,很多同学家境不是很好,了解数学家的早年的苦难,可以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增加自强的信心,克服困难,刻苦学习。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今天的学习质量,就是明天的生活质量。
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情绪,师生有良好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教学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展开思维的翅膀。数学学习一旦使学生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那么,数学文化的价值必显露无遗。
教师要向学生“交底”,介绍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学科基础、主要内容、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和应用前景,学期目标,自己的教学计划等等,能很好地反映自己较高的学科水平,也能让学生对要讲的课程产生兴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提出课前课中课后要求
要求:上课前书、笔、草稿纸必带,(很多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课堂随时可能练习,缺一不可。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能为目标,数学不再有中学的地位,也不会要学生花太多的时间,课堂尤其要抓紧,积极思考。
全期大概8次作业,使用一个作业本,一定要如质如量的完成,不能抄袭。每一次作业都有登记,计入平时分。
告诉同学们,相互间一定要相处好,尤其是一个寝室的。友谊可以给你力量和幸福,也是今后人生的一笔财富。
教师要提前进入工作状,努力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学生,真切的关心他们,为他们教好书,乐意和愉快的和他们相处。终生备课,点点滴滴。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以及专业知识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使自己充满信心,给学生一片蓝天一片阳光。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彩灯艺术;年节文化;城市景观;公共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4-0139-01
彩灯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装饰艺术。这样的彩灯都是设计师使用造型和色彩塑造各种形象,加工制作成营造了特定的艺术意境和氛围或展示一定的故事情节,具有形、色、光、声、动等艺术效果的艺术作品,通常体量大、表现内容丰富、气氛热烈、气势宏大、生动形象、场面壮观、具有吉祥美好的寓意,是精良的技术与民族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
一、彩灯溯源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学会使用火。?在距今一百七十万年的云南元谋人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不少炭屑,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用火证据。先民对火的崇拜产生了火图腾,成为灯文化肇始与发轫的诱因与内驱力。
从战国的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表明我国至迟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和使用了灯。《楚辞・招魂》有云:兰膏明烛,华镫错些。镫通烃,这说明战国时已有了灯。镫字由金和登组成,可以说,从战国时起,灯就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用具中不可或缺的照明用具。
上元日燃灯的习俗起源于上元燃灯之前,战国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在他加工的楚国民歌中,有一首《东皇太一》,描绘了民间祭祀太一神的情景。《资治通鉴―隋纪》中写道:正月十五日夜晚洛阳端门一带“戏场默默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从传承线路、节日主题、活动内容、规模形制、社会各层面的参与程度看,中国的元宵灯节在隋代已完全形成并基本定型。此后又经过唐、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年节文化有的元宵灯会和灯节。
二、彩灯艺术的发展
(一)彩灯艺术在题材上的发展
彩灯艺术的传统题材多是融合了中国文化的名人典故、神话传说、吉祥图案等,如八仙传说、嫦娥奔月、西游故事,还有关于十二生肖的典故等。还有一类就是记录世俗社会的生活场景,展现当时风貌的题材,如清宣统年间的自贡举办的灯会中就有娃娃撤尿、胖婆洗澡等趣味灯。
近几年来, 随时代的变化, 题材也与时俱进,不断充实, 出现具有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的题材,表现自然环境的如侏罗纪动植物的仿真灯组;表现时事和科技的航天题材、奥运题材;还有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动漫题材,并且将电子、建筑、机械、遥控、声学、光导纤维等新技术、新工艺用于彩灯地设计制作, 把形、色、光、声、动相结合,制作出有动感的卡通形象。
(二)彩灯艺术在现代展示中的发展
近几年来,彩灯艺术从策划、设计、施工、布展都考虑彩灯的审美要求和艺术特色, 而灯与景交融的布展形式也促进了彩灯艺术的发展。彩灯通常选择公共游乐场所进行因地制宜的布展,无论是精巧别致的工艺灯, 还是宏伟壮观的大型灯组, 布置于园林山水之中, 与湖光山色、亭台楼阁融为一体, 形成灯中有景、景中有灯、灯景交织、灯灯相映的美妙景观。而且,在世界各国大型庆典活动游行队伍中的亮点――彩车、彩船;又或是节庆晚会的舞台布景都可以彩灯的艺术形式制作。如自贡海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受中华情栏目委托,以彩灯的艺术,每年为晚会制作部分舞台布景,极大地丰富了晚会的表现形式,并通过双语直播,向全球展示了中国彩灯艺术的魅力。
彩灯艺术在景观展示中也能更好发挥其特色。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如今彩灯艺术也可以结合城市景观和公共艺术,成为一个城市的特色景观,强化城市形象的作用。如四川省自贡市的城市景观中,彩灯艺术就占据一席之地,也成为了这个城市的城市名片。
三、结语
彩灯艺术长久地受到民众的青睐和喜爱,是一项传承着年节文化的艺术,通过彩灯, 人们可以重温民族历史, 整合民族感情, 传承民族文化,并从中体会到一种文化源远流长的深邃感, 由此得到慰藉, 感到自豪。因此彩灯艺术需要我们不断发展壮大,创造新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艺术。
参考文献:
篇10
科学家寻找地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首先是在靠近太阳系的附近寻找有没有生命的迹象,比如生命化石或水。当然这脚步从未停止,现在还在探索过程中。
最大的进展是在2009年3月之后,美国发射了开普勒空间望远镜。通过开普勒空间望远镜观察,科学家抽样检查发现,银河系里有2 000亿颗恒星,其中有500亿颗恒星可能有行星,5亿颗可能存有生命,86颗温度比较适合。这是人类寻找地球以外适合人类生存星球的重大发现,也是一项惊人的进展。
2011年2月19日,美国天文学家宣布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在银河系里,每2颗恒星中就有1颗拥有行星,每200个恒星拥有的行星中就有1个行星处于宜居帝。当然,这还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现在,这 类的寻找计划基态上是各国各显神通,没有统一的计划或行动。在这一类寻找计划上,美国和欧洲发展得最好,但他们也没有统计划。
Q: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这次在太阳系外找到了一个“备份地球”,这件事除了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对此讨论一番,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备份地球”的发现将使得寻找地外生命和外星人的可能性增大了。找到了“备份地球”,下一步工作便是寻找“备份地琢”上是否存在生命或外星人。
Q:现在找到的许多星球,其实环境并不完全适合我们人类生存,要把它改造成真正能居住的地方,非常困难,我们现在有实力把另一个星球真正建造成第二个地球吗?
要想把“备份地球”改造成第二个地球,从目前看,火星最有可能成为第候选星球。因为火星的温度不是很高,也存在一些火星空气,而且改造火星的计划,科学家已经在一步步规划中。当然要把个星球改造为第二个地球也不是近期就能实现的事,但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努力。首先人类要能登上火星。估计30年后,人类有望登上火星。对于中学生而言,完全有可能看到人类登上火星的那幕,甚至有些同学还可能成为登上火星的宇航员。虽然现在人类还没有实力将火星变成第二个地球,但我估计几百年之后,人类还是有可能将火星改造为第二个地球的。
Q:真正意义上的移民行动,您预计会在何时开始?如果人类真的能移民外星,那地球上这么丰富的物种,那些动物植物,是不是能一起带走?
真正意义上的移民行动,如永久性移民到火星,那得到几百年以后。至于要想移民到太阳系以外行星,那得是两千年以后的事情。
人类要移民外星,先出发的肯定是无人飞船,执行的是探路的任务,这时候是不需要带动植物的。即使等到各项条件都允许,真正开始移民的话,也不用带走那么多动物、植物,只要带上动物的、卵子和植物种子就可以了,当然带一些活的动物也是有必要的。另外,还要考虑那个星球的情况,它是不是有自己的生态系统,带去的动植物不能破坏它的体系,不能变成入侵生物,肯定要先搞一个试验区吧。
Q:现在科学家正在热衷寻找第二个地球,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也花了很多的资金,这种行动是否真的有必要?
寻找第二个地球的行动,看起来花的钱很多,比如“开普勒计划”就花了6亿美元,但是和全世界国家总的几大开支比如军费等比较,连个零头都不到,就是在科研经费中,它也不算是最多的。但这种行动却是很有必要的,一是人类不可能永远只呆在地球上;二是这种寻找行动以及对这些星球的研究,对地球的保护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举个例子,科学家探测火星后就发现,火星早期也是有水的,但是现在为什么会沙漠化?这对地球也有参考性。再比如金星,被誉为地球的姐妹行星,它与地球大小差不多,距太阳也不算太近,但是金星的温度却达到400多摄氏度,大气压力相当于90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地球海洋1千米深处的压力),真称得上是“水深火热”。地球和金星,就像是双胞胎,一个走向“天堂”,一个却走向“地狱”,这难道不值得研究一下吗?所以,寻找、研究“备用地球”,对于地球的“长治久安”是很有意义的。
人类终究是要走出地球的,所以人类需要开拓视野,尤其是中国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为什么发展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国人对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不够大,不如西方人。郑和下西洋时,有200多艘舰船、2万多人,航海技术也是一流,但发现新大陆的却不是中国人,因为郑和下西洋只是去扬天朝之威。哥伦布只有3艘轻帆船,但他敢于探索,最终发现新大陆的荣誉还是被他获得。
Q:通过寻找第二个地球的行动,我们会找到外星_生命吗?如果那个星球上也有“人”生活,他们会欢迎我们去那里住吗?如果他们的科技更先进,他们不会反过来入侵地球吗?
通过寻找第二个地球的行动,我们是会发现外星生命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会找到外星生命的迹象。如果那个星球上也有“人”,我想他们会欢迎我们去那里交流的。
当然,现在有个关于外星人是好意还是恶意的争论,霍金是持“外星人”的。霍金很聪明,但他的有些看法还是值得商榷的。比如,他认为在恒星内部也有智慧生命,至少在这方面没有实际科学依据。霍金为“外星人”举的例子,是哥伦布发现美洲后,西方殖民者掠夺美洲各种财富、资源的那段历史。我也可以举个例子,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到了今天,如果我们又在哪个偏远角落发现个原始部落,是会去保护它、研究它呢,还是去掠夺它、统治它呢?既然外星人能够到达地球,他们的科技应该是很发达的,能源和材料问题早已解决,还有必要把我们的石油和矿产抢走吗?其实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并不丰裕,而且当科技发达到一定程度,能源问题不应该成为这些发达星球的困惑。所以霍金的这个理由,我觉得并不充分。至于好莱坞科幻电影里的各种外星人侵略地球、统治地球人的情节,那纯粹是为了吸引人眼球的,或者是地球人危机意识的表现。
Q:是什么原因让您立志从事天文研究工作,几十年都热情不改?
我们小的时候,功课没现在这么重,小孩的好奇心都很大,那时候就觉得天文很神秘。我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有次在操场上听人家说,等“天开眼”的时候,把鞋子扔上去,掉下来时就变成金鞋子了。那时候我半信半疑,但对天文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后来我搞科研的时候,也研究过“天开眼”,其实这就是陨石落下来的时候,因为很亮,就像是天上突然多了只眼睛。不过我可没找到什么金鞋子,而是陨石。
到了初中时,有一次学校搞科学活动,另一个班的同学就做了一个火星人模型,他想到火星上干燥、风沙大,重力比地球小,于是他设计的火星人模型,皮肤干巴,鼻子很大,还有很多鼻毛可过滤沙子,脚也要大一些,这样才站得稳。这虽然不是我想的,但我觉得比较有趣,这些活动其实就是想象力的发展。
到了高中之后,1956年,正逢火星大冲,也激发了我对天文的兴趣。而且那时,我喜欢数学、物理,所以高考的时候我就在物理系、数学系里选,后来我选了物理系,因为物理系的课程里还包含数学,这样就把我的两个特长都包括进去了。我上的是北京大学物理系。很巧的是,没多久系里新开了一个天体物理专业,老师就把我们一帮人全转到天体物理专业了。
其实搞天文,有趣也很辛苦。比如说要通宵观测,现在条件好多了,坐在控制室里就可以了,以前半夜打开天文台圆顶,还是很冷的。还有一次去外地找寻陨石,住的公社招待所,条件很差,就是稻草铺在炕上,晚上就在上面睡,跳蚤还特别多。因为是小地方,只能坐到最破最挤最慢的火车,不仅没有座位,就是找个站的地方都很困难。那时的农民都很朴实,把扁担横在两个座位之间,我就坐在扁担上。
条件虽然艰苦,但我仍然喜欢天文工作,宇宙是个很开阔的天地,可以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去做一些事,每一点成果都会激发自己继续探索。
- 上一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建议
- 下一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航天技术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