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必要性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必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是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缩小城乡差距的根本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关系越来越紧密,客观上要求要尽可能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能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还能提高农民的整体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科学技术只有通过转化,才能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扩散,从而实现科技的使用价值[3]。
1.2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农业经济的关联度日益增强,农业生产面临着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严峻挑战,农业发展政策也受到WTO框架下国际贸易规则的约束,使过去对农业的一些保护政策失去了法律依据,这些方面使今后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必须依赖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提高农业整体实力的有效措施[4]。
1.3优势明显
铁岭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自然地理位置优越。全市区域面积1.3万km2。耕地面积54.67万hm2,是辽宁粮食主产区的核心地带,适宜玉米、水稻、花生、大豆、杂粮、蔬菜等多种农作物种植,是辽宁生产水平﹑特征和存在问题的典型代表。在这里构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具有代表性,有助于解决辽宁省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铁岭市农业科研生产和农产品加工基础良好,为铁岭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经形成了铁岭农业科研中心、种子生产中心、设施农业中心、成果引进与转化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的中心,通过进一步组装集成,便可大大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推广率及农业科技信息传递率。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将在辽宁农业现代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腾飞进程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对铁岭乃至辽宁的农业发展也具有明显的辐射带动作用。
2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规划
2.1示范展示平台
开展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研及农技推广的团队优势,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团,建立铁岭县菜牛乡玉米示范基地、开原八宝乡水稻示范基地、西丰营场乡中草药渊五味子冤示范基地、昌图大兴乡养牛示范基地、清河区张相镇葡萄示范基地、开原三家子草莓示范基地以及27个农业综合展示点。重点展示玉米、水稻、大豆、花生、蔬菜、草莓、中草药、畜牧等新品种,组织当地基层干部、农户到示范点参观,并通过报纸、电视台、广播、多媒体、发放农情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扩大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影响,激发农户接受新品种、新技术的欲望,达到由点向面辐射推广的效果。鼓励科技特派团建立企业化运作的产业化示范基地,使派驻乡镇成为派出单位的研发基地、创收基地和成果展示基地,促进基地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2.2推广培训平台
2.2.1农业技术培训。建立科技特派培训体系,聘请粮油﹑畜禽﹑果蔬﹑食用菌﹑植保﹑土肥﹑水产﹑农机﹑林木园艺﹑农村政策等方面专家,搭建农业专家培训平台,并依托科技特派培训基地,发挥科技特派员传、帮、带的作用,分别在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利用农闲时间对农业技术人员、乡镇科技助理、农村经纪人以及农民进行科技培训曰开展农民科技致富能人、农村科技示范户、农民经纪人、农民技术员、乡土科技带头人培训,提高培训人员的创业能力。此外,与铁岭电视台辽北新农村栏目合作,制作农业技术光盘,对一些农业典型事例报道,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导农民勇于探索,寻求致富门路,鼓励科技特派团员创办、领办、协办农业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以科技特派员为核心、农民技术员为载体,农事企业、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促进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2.2.2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组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成立农业专家科技服务热线,解决各种生产问题,实现农技服务“全天候”,极大地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5]。
2.3网络信息平台
2.3.1建立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整合互联网相关涉农网站,将国内农业方面的网站链接到门户网站首页,构建作物品种栽培、农产品市场信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多种数据库,加快实现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共享,并在平台上为农户提供网上检索﹑文件传输、信息资询、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最终建成标准统一、功能完善、安全可靠的综合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6]。2.3.2建立“一村两站”工程。结合铁岭市农业科技示范乡镇,建立12个农业科技信息示范村,在每个示范村,建立“一村两站”工程。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站将作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通过互联网使用技能的培训,使农民学会收集、分析、、传递农业科技信息[7]。同时为每个示范村建立互联网站,并统一链接到铁岭涉农信息门户网站上,将具有本村特色的农产品供求信息、技术信息、村屯的自然情况、招商引资等信息进行,让世界了解村屯,使村屯走向世界。
2.4管理措施平台加强组织领导
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薪酬管理创新;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D0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1
对于事业单位而言,薪酬管理有效的沟通了事业单位和职工之间关系。与此同时,良好的薪酬管理能够帮助单位吸引、留住人才,有效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强事业单位薪酬管理的创新性是提高单位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一、薪酬的重要作用
首先,薪酬具有较强的激励作用,能够对优秀的人才带吸引,符合事业单位所需;其次,加强职工的薪酬激励能够有效的提供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最后,通过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能够将事业单位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融合,从而维护事业单位利益与员工的自身利益。这样就能导致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同员工自身的发展目标达到一致,构成双方共同体关系,进而实现事业单位和员工共赢的目标。
对于薪酬管理而言,其激励功能是其最重要的功能,同时也是事业单位进行薪酬管理工作的主要目标。它并非是单纯的提高所有员工的积极性和满意度,从而达到共赢,而是通过对部分优秀员工的满意度,从而实现带动所用员工积极性的目标。因此推行创新性的薪酬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创新薪酬管理体制必要性
当前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是因为事业单位内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单位内部薪酬管理体不健全、不完善,没有相对完整的监督体系和分配机制,从而造成一些员工劳无所得,或者劳少所得。与此同时一些事业单位的领导者对于薪酬管理体制不够了解,因此相对的对于薪酬管理体制创新工作不够重视,没能发挥薪酬管理体制提高员工积极性和促进企业发展的重大作用。还有就是在于薪酬管理部门的一些人员的道德素质问题和工作水平较低,不能合理公平的进行分配薪酬。
当前薪酬管理体制存在缺陷还有一部分的外部原因,主要的外部原因有,当前国内的事业单位都施行着全国高度统一的工资管理制度,主要由国家依照财政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来进行薪酬的统一确定,再由相关政府人事部门统一的制定分配模式,再通过逐级的审核批准之后进行有效的施行。这种全国范围内高度统一的带有强制性的工资制度和标准,不仅严重影响了事业单位本身的工资水平、总量以及社会服务质量和信誉,还由于缺乏必要的激励体制而导致其难以调度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事业单位的薪酬管理制度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的信息网面不够宽,导致薪酬管理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三、事业单位推行薪酬管理创新的有效措施
对于事业单位内的员工而言,薪酬在代表着自身劳动所得的基础上,还代表着自身的价值体现,代表着员工对单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以及员工自身的人生发展规划和前景。因此一个适应时展,比较科学和完善的薪酬管理制度,需要让员工首先感受到个人价值受到尊重和被公平对待。因此,创新薪酬管理制度已经成为当前事业单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第一,要不断的改革与完善分配在会丢,具体而言,是要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事业单位发展的薪酬管理制度。在执行事业单位现有的工资制度的前提下,可以出现档案工资同实际收入之间一定程度上的脱离;将专业技术职称和其评聘分割开来,将决定员工工资多少的因素综合成为岗位因素、技术因素等多种方面,将身份管理逐渐转化为岗位管理,从而实现薪酬分配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第二,加强薪酬管理制度的内部管理。针对薪酬管理制度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可以从薪酬管理制度的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角度进行完善监督,建立与事业单位制度性相适应的监督体系,也就是要健全完善对于薪酬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与监督,从而形成有效的管理监督机制,最大限度的发挥薪酬管理制度的积极性。
第三,加强社会环境的改善。对于事业单位创新薪酬管理体制的工作,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一个方面,在重视分配公平性的基础上,允许一定程度上的差距性,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满足员工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时为吸引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提供条件。对于我国所处的大的社会环境,最主要的还是法律法规的完善,从正面对事业单位的薪酬制度进行创新和管理。
四、结束语
综合以上全文,对于事业单位来说,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薪酬管理体制的创新管理,与此同时结合自身的只能特点来自主选择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不断的推广薪酬管理体制创新,从而为其有效的发挥薪酬管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与指导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也为保证员工竞争公平性和提高事业单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做出重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惠英.浅析事业单位薪酬管理与薪酬[J].华东经济管理,2011,23(11):154-155.
[2]张键敏,李原,张晓宇.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12):50-51.
篇3
关键词:自我效能 科技创新 职校生
一、自我效能感的基本理论
1.自我效能理论的内涵及本质
自我效能理论是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关于行为技能或知识的获得过程”与“关于行为反应的产出或表现过程”的中介过程的理论阐释。自我效能是个人对自己在特定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期望。是人们对自己是否具有在从事和完成某项活动过程中达到指定操作表现目的能力的判断。这与一个人具有的技能水平无关,而与对一个人具有的技能可以做什么的判断有关。自我效能感是一种对自我生成能力的知觉,它与“习得无助感”(senseoflearnedhelpless)形成截然的对照。自我效能感促使诸如认知的、社会的和行为的技能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并用其生成的能力调节技能的实施,有效的行为操作需要技能与自我效能的协同作用才能实现。感知的自我效能内化到价值系统就成为自我效能信念,即有关自己能力判断的认知取向。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信念有近似认知的、动机的及情感的功能,都是人类行为操作中的强大力量,它在控制与调节行为方面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2.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班杜拉(1986)及其他一些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取决于以下四种因素。一是替代性经验。个体通过对他人行为的观察,模仿以后获得的间接经验是自我效能感产生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人看到他的榜样遭受到失败,特别是付出很多努力以后的失败,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就会随之降低。如果情况相反的话,榜样的成功则会极大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提高,尤其当个体与榜样的情况相近时。同时,当个体对自己在某方面的能力没有确定的判断依据时,这种来自于榜样的间接经验影响力将是非常大的。二是个体的成败经验。因为一个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是通过自己实践直接得到的,因此一般会对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产生最大化影响。通常来说,经常反复的失败会使个体情绪沮丧,从而导致自我效能感降低,而成功的经验则会使个体自我认知提高,从而促进自我效能感提高。不断的失败或成功带来的体验及经验会使人体逐步建立起比较稳定的自我效能感。三是情绪和生理状态。和谐淡定的情绪和健康的身心反应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大有帮助。反之,一个人长期紧张、忧虑、疲劳、烦恼和不良的身心反应都会带来情绪低落,从而导致降低个体自我效能感。四是言语劝导。言语劝导就是说服人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这种方法被广泛地使用。言语劝导要取得很好的价值,关键在于看它能不能切合实际,如果言语劝导是在有着直接经验或者替代性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话,那么效果就会显得更好。而空洞的言语,特别那种缺乏事实依据的劝导作用不大,很难提升自我效能感,同时言语劝说效果和受劝说者的自身条件相关,如他的身份、专业和地位等因素。
二、职校生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1.科技创新的内涵
1912年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了“创新”概念,熊彼特把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称之为创新,也就是把以前没有过的生产条件和生产要素融合起来构成一种新的生产体系。在他看来,实现科技创新,引进新组合是企业家也就是资本主义“灵魂”的职能所在。经济要不断发展,资本就要不断实现新组合,资本主义就是这种“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即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的“一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因此,创新是“一种新知识或技术在人类生产中的应用并使生产力获得结构性改变的过程”,创新包括“知识和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指主体在科学思想指引下,把科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实践,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取得开创性成果的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多层次、综合的概念,按照主体角度划分,科技创新能力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个体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组织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本文从职校生个体创新能力培养这个角度加以论述。
2.职校生科技创新教育的必要性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灵魂。职校生作为中国劳动者的中坚力量,必将承担着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职业教育得到长足发展,然而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要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提供新时代的高素质基层劳动者,科技创新教育已成为职业教育不可避免的重要任务,职业教育要更好地开发职校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首先,广大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期的成型期,年龄介于17~20岁,正是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同时是思维最为敏捷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抓住这个黄金时期,对职校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教师如果能进行合理的创新教学,把创新能力融入平常学习当中,必然会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兴趣,提升个体科技创新能力,学生一定会终生受益。其次,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职校生在我国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而众多职校学生在毕业之后将成为工厂或企业中一线的操作工等。在此类工作中,如果工人能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及降低劳动强度,如果职校生具备了适当的创新能力,在其以后工作当中,就可以把这种能力用于工作中的创新,这样既可以减轻个体的劳动强度,提高收入水平,同时又可以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获得更大的利益,这样可以通过一线工人的科技创新促进企业集约化发展,从而促进整个社会良性发展。最后,大部分职校生在毕业之后不会像普通中学生那样继续求学深造,而是很快步入社会,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是国家经济建设的基层力量,也是促进国家发展的主力军,而职校生到劳动主力军的转变时间是不长的,一般在3~5年之间,所以职校生的创新教育时间紧迫,因此必须尽快实施。
三、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中的作用越来越为教育界重视,该理论是学习动机理论的一次重要发展,其对职校生的科技创新教育提供了有益启示,在职校生中开展科技创业教育要遵循职校生自身特点的原则和方法。
1.基本原则
首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主体性是当代教育的显著特征,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是科技创新教育成功的保证。当个人主体性思想得到确立,个体对教育的认知就提升了很高层次,从过去服从、被动适应转变为自主、超越的境界,教学管理不再是一种呆板的约束行为,而是帮助个体积极探索、认识、发展的手段。个体的积极探索正是科技创新的基本动力,因此主体性原则运用得当可以很大程度激发职校生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是个性化原则。对于职校生的科技创新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个性化是自我效能感的重要方面,科技创新教育中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和个性自由发展,是一种较新的教育模式。该模式以尊重差异为前提,引导个体独特性发展,同时为个体提供多样化选择和资源。个性化教育原则主要体现在因人施教、课程体系特色化、教学管理差异化等方面。最后是开放性原则。在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开放性原则是重要的,只有开放,才能使本系统与外界进行有效的能量、信息、物质等各类因素交换,从而促进职校生科技创新能力发展。职业学校教学管理当中运用开放性原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要把具有时代特点和创新特点的成果反映在教学内容里;二是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方法,实现方法科学化和优化;三是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个性特长。
2.基本方法
首先要创造出能使学生感到成功的条件,过去学习实践经验是个体自我效能感产生的主要基础,过去经常成功的经验会增强学生以后学习的信心;职校生在过去经历中会有很多失败阴影,因此对自我效能感的体验是比较低的,因此对科技创新缺乏足够信心,所以科技创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创造各种条件,循序渐进地提高难度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成功,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分步骤学习,一步步取得成功,积小成功为大成功提高职校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科技创新教学效果。其次提供积极的反馈与评价,人是通过社会对自己的评价认知自己的。积极的社会评论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予以纠正,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表扬,不断强化他们对成功的感受。当学生完成创新任务时,教师公开表扬,为学生提供积极反馈。不要轻易否定那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这样只会导致信心进一步丧失,降低自我效能感。即便分析失败的原因时,也应采用鼓励性语言,而不是简单的训斥,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再次充分发挥榜样作用,科技创新教学中榜样的作用是很大的,包括教学教师和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教师如能通过努力做出很好的科研结果,无疑是对整个集团的巨大鼓励。榜样的成功可以更好地促使其他同学完成任务,自我效能感得到加强。除此之外,为了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在科技创新教学分组时可采用差异搭配的方法。即根据学生不同特性,将性别、学习成绩、创新能力、性格等不同学生分在一起。科技创新能力强的学生自然会成为同一小组内的榜样,其他组员看到有可比性的同组成员的成功示范后,就会减少心理障碍,有助于自我效能感增强。最后帮助职校生建立积极乐观的情绪,个体内在的学习动机和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被严重束缚。职校生本来在学习上成功经验并不多,缺少积极乐观的情绪,职校生积极乐观的情绪需要多方面努力,诸如在任务设置、教学方式方法上、教师的个人修养及班主任等思想工作者的引导上,加强职校生对学习、对科技创新抱有积极乐观的情绪,这样可以更好地发挥自我效能感在科技创新教学中的作用。
四、结语
篇4
1.科技创新能力涵义
总结前人的研究,我们认为:科技创新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是包括教育在内的各种社会事物进步与发展的共同因素。一般来讲,科技创新是指主体(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科技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性的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等专门人才的机构,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21世纪对大学生的要求将更加注重由思想品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心理身体素质等方面构成的全面综合素质,更加注重学生的开拓性和科技创新能力,这是由于当今科学技术和当今世界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变化之中,中国也正面临着巨大的发展与机遇。微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结构材料的应用,生命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的发展,以及环境科学、工程的进步,使人类的科学工程活动空间和水平拓展到一个极高的领域、高度和规模;现代科技的蓬勃发展与奇迹的不断涌现,全球政治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广泛合作,资源,生态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尖锐矛盾,迫使人们努力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些矛盾,对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来讲,在人均资源贫瘠,中国民族工业只有走科技创新发展之路。而担负着培养高层人才的高等教育,是中国科技科技创新的关键,培养新时代的具有科技创新意识与能力大学生就成为必然。
二、当前高校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对个人能力的培养
当前高校在对大学生的培养过城中,课程内容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在这种课程安排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较低;另外,当前高校的许多教师思想陈旧,缺乏创造性,无形之中限制影响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思想呆滞,缺少敢于质疑的品质,学业上没有创造性;而且,很多高校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实施学分量化,这种方式让学生一味的追求成绩,对自己创造能力的发展不重视,造成动手能力较差,缺乏实践能力。
2.课程安排不合理,过于详细
当前高校课程的设置,一般分为专业课与公选课。在专业的设置上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很多高校注重专业课程的安排,将所有的课程几乎都是本专业扩展,学生的学习从大一到大三,一头钻进专业课程中,不注重学科的交叉,而学科交叉是培养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尽管,近年来高校也设置了选修课,不过大多停留在表面,难以形成一定的深度。
3.重视认知教学,忽视情感教育
大学生正处于最丰富的时期,而高等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认知观为主要方向,往往忽略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而情感的丰富是发展创造力的关键,它对形成学生好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思维力有很大的帮助。当前高校教育大多注重智力的培养,忽视情感教育,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力的形成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4.忽视心理教育
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的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因为所在高校不是自己的志愿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学习上缺乏动力,缺乏明确的目标,专业思想不了牢靠,成才意识差,缺乏创造精神。
5.教师忽略对备课的科技创新意识
大多高校教师在上课时,只是完成自己的课时量,按部就班的按照课程大纲的要求完成对学生的授课。在备课过程中,也仅仅是对课本知识的照搬,很少对知识点扩充,备课没有科技创新,重复老一套,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影响,授课没有科技创新,学生的学习也很难有所科技创新。
三、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
1.树立科技创新教育的理念
科技创新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具体化与深入化,是以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人格的培养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作为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理念中那些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观、质量关、人才观,以科技创新教育观念为先导,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模式,构建新型教育体系,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落实到每个教学环节。为此,教师在教育理念上要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会学习与创造为主的教育方式;二是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培养其科技创新心理素质;三是教师必须具有科技创新思想与科技创新意识。在高校中,教师是大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思想,是决定学生具有科技创新理念的关键,因此,教师必要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思维与科技创新意识。
2.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进行科技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就要体现创造性学习的特点。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构建一个科技创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使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习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主动学相结合,专业学习与开阔视野猎取多种学科知识相结合。其次,建个创造性学习模式,在教学方法上,一是要树立学生主体观,打破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把教育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二是要改变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引导式方法,注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教师队伍的科技创新意识
高校教师作为实施科技创新教育的领头人,是高校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关键。首先,高校教师要在思想上具有先进性。在学科教授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思维、科技创新品质的提高,让学生从潜意识中形成一种科技创新理念;其次,要根据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不断加强创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深化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教师不要仅仅再满足于讲课、解惑,发挥组织、引导、控制作用。最后,作为教师能够接受学生对自己的质疑,能够错误平和对待,要以自身的科技创新思维,创造意识去影响,指引大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与提高,最终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激情。
4.建议高效、科学的评价机制
由于现有的考试方式,高效合理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励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这方面,首先改革现行的考试体质,因为现有考试方式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测试,用考试的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水平高低,这种方式大大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可以给教师一定的权利,根据课程的特点,教学的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考试方式,如书面答卷,科研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测试、考评,以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与科技创新能力;其次,改变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评价学生学习与教学质量,构建综合性素质指标体系,可以从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思想到得修养、身心健康水平、文化技能特长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再次,建议有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如:对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并作为选拔优秀生,推荐研究生和颁发奖学金的重要依据。对获得国家或省级科技创新成果的学生,以及在校内外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作出成绩的学生,申请免修相关课程。
5.设计利于科技创新能力的课外作业
第一,作业设计应力避枯燥无味的简单重复和机械训练。作业的形式要新颖,富有趣味性,要能引起学生浓厚的作业兴趣,把完成作业作为自己的一种内在需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在动力。只有这样,才能驱使学生主动、精细地去观察分析和思考。比如:数学的一题多解、变式训练以及把纯数学问题转化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等,都是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第二,作业设计要富有挑战性。跳起能摘到桃子的感觉是愉快的,作业设计既要源于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技巧进一步巩固,加深印象,又要略高于教材,努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作业设计要加大实践操作的比重。动手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和灵感,能调动其各种感官配合工作,有效地刺激大脑皮层,使大脑处于一种高度的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学活知识。第四,教师必须加强对课外作业的辅导,启发学生打破旧思想框框的束缚,从不同角度积极思考问题,训练发散思维,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对各种科技创新性设想进行分析、整理、判断,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
6.引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地自我培养
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后,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科技创新意识时刻积累加强。具体来讲要做到一下几方面:一是让学生要成把自己的火花时刻记录下来的习惯;二是塑造大学生富有怀疑精神,求实精神,自信心,好奇心,勤奋刻苦和坚忍不拔的品格;三是养成学生对科技创新具有大无畏的气魄;四是锻炼学生从经验、事实、材料中提炼自己思想的能力;五是引导学生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
篇5
科技创新即通过学术研究及实证考察,利用现有知识物质对生产要素及生产力进行改革,通过对生产要素的重组,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与进步。而将科技创新应用于农业,就是将农业科技发明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通过新品种、新方法的推广使用,使得农业经济活动科技化、创新化[1]。
2农业科技创新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农产品市场受到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需求大量增长,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如果不能完善农业科技水平,则会导致供不应求的现象。只有对科技进行创新,提高生产效率,稳定提高产量与质量,才能谋得农产品市场的快速持续发展。近年来,农业生产成本逐渐增加,导致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平均价格水平,国际竞争力下降。如果不能将科技化应用于农业,降低人工使用率,节约成产成本,调节农产品价格,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的发展将面临严重的阻碍。我国是人口大国,即便近年来对水土资源的使用加强了约束,但人均资源仍低于世界水平,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给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同时暴露出当今农业结构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村的增产增收的关键点,便落在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这一工作重点上,只有大力提高科技化、产业化水平,才能突破资源约束的瓶颈,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转型与发展[2]。
3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问题
近年农业科技贡献率逐年增加,农业的机械化水平等都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高,科技创新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曙光,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1)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仍存在着不足,政策支持仍需加大力度。我国财政投入涉及到农业部、财政部、科技部等多个部门,由于其统计途径和衡量标准的不同,导致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存在着交接困难的问题。同时由于科技研究的自身属性,其投入周期性较长,回报较慢,导致企业投入失去信心,造成资金投入的不足。国家和企业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主体,应继续加大投入,才能促进科技的进步。2)我国虽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却仍存在着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换而言之就是当今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的论述上,但很少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农业生产中。主要体现在对科技成果的重视度不够,农业科技产品推广度不够,农业科技创新激励制度与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
4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解决措施
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很多特性,我们需了解其自身特点,才能很好的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保障其良好的发展。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而这种公共性体现在其盈利性质极弱,而导致研发资金不足、市场失灵等现象,而且农业的科技创新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风险和投入均较大,因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资金投入,完善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投入体系,才能保证其运作[3]。另外农业的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其发展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我们应积极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的鼓励机制,通过考核的形式,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同时,重视科技成果的实践应用考核,打破以往只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局限,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的结合,将成熟的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进行规模使用,降低科技产品在农业中的使用成本。着眼于我国的长期发展,大力发展科技创新,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雪,刘家轩,郭燕枝.中国农业科技创新面临的问题及“十三五”展望[J].农业展望,2016,12(1):53-56+77.
[2]杨传喜,张俊飚,赵可.农业科技资源与农业经济发展关系实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3):113-118.
篇6
1.1开发生产领域方面
首先,科研机构和人员对生产领域技术支持不足,重视不够。农产品科技产品结构相对复杂,这增加了农技推广人员在一些技术理解方面的难度,因此,科技人员在研究和开发时的工作地点不能完全局限于实验室,而且还应到田间地头进行相关技术指导,减少技术推广应用环节所遇到的各种阻碍,为科技产品顺利进入市场扫除障碍。其次,产与学、研、推广各环节严重脱节。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是三个独立体,因此,如何将三者有效结合是发展我国农业所首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1.2科研领域方面
首先,研究领域狭窄,局限于传统格局。粮、油、棉、麻等大宗类农作物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点,全国从事大宗农业生产的技术人员占全部农技人员90%以上,其中从事其他经济作物生产、畜牧水产养殖和多种经营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到10%。这反映了在研究环节上注重产前、产中,而忽视农产品深加工、保鲜、贮运等产后环节。
其次,研究机制存在不完善。目前研究机制缺乏鼓励制度,导致人员缺乏研究热情,工作积极性不高,许多研究人员仅仅是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应付研究,导致将大量的资金投入科学研究后发现其研究并无现实意义。
最后,研究经费不足。农业研究需国家给予的经费支持,而目前我国发展有限,总体资金有限,需投入资金的项目多,这使得相应的资金投入量也随之减少而我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靠政府财政划拨,农业研究经费不足问题出现便不足为奇。
2农业科技创新措施
2.1完善推广领域
首先,需要将推广设备更新。结合原有的报纸、杂志、黑板报、学习班等方式,根据农村经济实际情况,完善农村网络体系,利用网络对农技进行推广,避免信息获得滞后问题。其次,招募推广人员并适当的给予补贴。农业科技的推广需要人力的帮助,农村存在许多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他们的认字水平较低,仅依靠纯文字类的推广宣传方式往往得不到好的效益,通过招募推广员,由推广人员进行讲解能起到较好的推广作用。此外,为保证推广人员不流失,给予他们适当的补贴相当具有必要性。
2.2加强开发生产
开发生产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业科技创新。科研工作者在开发生产科技产品前,应当对当地的农业环境进行考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发生产,在开发生产过程中,将试验环境范围扩大到农地中去,结合农民对科技产品的意见反馈对科技产品进行试验修改。同时参照、学习国外农业科技创新较为发达国家将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与农技推广较好融合的方式,结合我国农村实情及专家们的意见对我国较为薄弱的三方融合方式进行强化。
2.3重视科研
国家在农村科技创新方面适当的增加资金投入,农村相关部门拓宽科研项目经费来源渠道。此外,国家应当完善农村科研项目制度,制定适当的鼓励制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同时,对科研项目的制定及开展严格把关,避免过多的资金投入到与农村科技创新项目无关的项目中,造成资金浪费。
3结束语
篇7
1.制约因素
1.1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的手段不完善,人才缺乏
在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形势下,农户增收的愿望十分强烈,但农民引进新技术仅凭一些简单的听、看和有限的光盘资料,手段不够完善,发挥不出好的效果。农民又比较因循守旧,接受新技术新事物的能力有限,所以新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达不到快速的目的。只有发挥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的作用,建立一些试验田、示范基地,在农技推广技术人员的正确指导下,有目的直观地向农民展示必要的效果,农民才会体会到更多的收获,才能大面积的推广使用农业新技术。农技推广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人才作支撑。目前,基层农技人员的文化程度偏低。由于一些乡镇人员编制少,还有部分其他非农技人员顶替农技人员,占农技人员的编制,严重降低了农技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农技队伍中接收继续教育的人数也在逐年下降,尽管他们通过多年基层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时代,知识面与知识结构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存在知识“老化”现象。
1.2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机构不健全
目前,乡镇机构改革后,人员得到了精简,农技站机构已不存在,人员也合并到了乡镇机关。这样不仅使县级农业部门对乡镇农技业务难于管理,而且有的地方政事不分,把农技人员当行政人员使用,农技站人员在业务上没有自,技术干部做行政事务的多,搞业务技术的少,直接影响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一方面,乡镇农技人员合并到乡镇机构,机构不存在;另一方面,村级农技员多年前就已取缔,导致农技推广网点解散,农技推广工作“棚架”。
2.具体措施
2.1加强农业技术引进力度,促进现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1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
2.1.2以农产品商业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快工厂化农业发展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进行工程化开发。如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发挥龙头企业、近农产业等企业的作用,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成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的重要载体,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2.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2.2.1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等农业院校、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远程教学等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2.2.2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2.2.3加强对农技人员的培训,特别要注重鼓励他们到各类院校深造,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现展的需要。
2.2.4加强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投入,鼓励大学生、研究生到基层第一线工作,加强农村技术员的培养,逐步形成上下贯通的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网络格局,解决好农技推广工作在基层“棚架”问题。
2.3加快农业科教体制和机制的创新
篇8
营业税是对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所取得的营业额征收的一种税。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主要是为了继用消费型增值税制度替代增长型营业税制度之后,进一步解决货物和劳务税制中的重复征税问题,从而完善税收制度,以支持企业的发展。现行营业税制采取按不同行业和不同经营业务设立税目,并据此设计行业差别比例税率。这样的税目设计虽然计算简便,税负也较合理,但存在着重复征收的问题,阻碍了研发与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这与我国致力于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政策相违背。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对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建立健全的税收制度的要求,将营业税改征为增值税不仅有利于完善税制、消除重复征税,还有利于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的发展能力,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营转增对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影响
在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前,研发与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行业中,销售产品时将会发生增值税的销项税额,而在期末又需要根据企业的营业额缴纳一定数额的营业税,存在着对企业销售收入重复缴纳税金的情况。营业税改增值税后,这类企业只需对销售过程中的增值额缴纳税金,而不再需要缴纳营业税,降低了企业的赋税负担。由于研发与技术服务类企业往往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科研投入以及相应的设备投入,降低赋税后将有利于企业进行资本积累,更好地进行产品研发。另外,在改革后,研发与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一般纳税人都适用于6%的增值税税率,远低于国家对其他行业征收的增值税率(17%),在国家税收方面得到了政府的优惠支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相关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免增增值税。试点纳税人申请免征增值税时,须持技术转让、开发的书面合同,到试点纳税人所在地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进行认定,并持有关的书面合同和科技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证明文件报主管国家税务局备查。这一税收优惠政策无疑进一步的促进了研发与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增值税是一项流转税,其最终的承担者将是购买产品的消费者。营业税改增值税后,研发与技术服务业、信息技术业等行业的科技创新型企业在销售产品的同时,是由消费者最终在承担增值税额。虽然消费者承担的增值税率已经下调,然而消费者对于这部分增值税并无法像企业那样,通过进项税额进行扣除,达到抵减的目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对相应技术或服务的销售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最终影响到企业盈利目标的实现,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三、总结
篇9
关键词:京沪两市;城市;科技创新功能
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9479.2013.01.016
随着人类社会逐渐从工业社会向科业社会过渡,及智力劳动逐渐成为社会劳动的主体,科技研发产业(简称科业,下同)已然成为某些城市的主导产业,很多城市已完成从简单的生产、制造、管理中心到科技创新中心的转变,在区域发展中日益发挥科技创新功能作用。截至目前,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功能,全球部分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日益凸显。这些城市借助功能上的提升,不仅推动自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进而在现代城市竞争中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竞争力,同时,对其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升级也有重要推动作用,是其所在国经济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重要依托。与此比较,北京、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功能同样是两市未来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就两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承担的引领作用而言,北京与上海发展科技创新功能,也是推动我国经济战略转型的重要支撑。
1 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演化及其判断标准
1.1 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演化的研究基础
理论界普遍认为,科技创新功能是城市功能不断演化的结果,强调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科技研发成为专业化部门和独立产业的必然产物,是人类进入科业化时期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但如何认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涵与特征,还是一个新问题。
在国外,围绕城市功能演变问题,学者做了很多相关研究。很多文献指出,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城市主导产业不一,城市通常呈现不同的功能作用(Philippe J, Duranton G, Bade F J)[1-3]。并分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时期及后工业化时期,对城市功能演变规律做了系统总结(见表1)。据目前研究,前工业化时期城市功能以提供居住和相关的工作为主;工业化时期,随着大规模工业生产的兴起,城市功能主要表现在工业和工业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及制造;到后工业化时期,信息、咨询、金融及物流业的迅速发展,推动城市作为服务中心发挥着管理与协调职能。按照城市功能的这种演变规律,可以理论推断科技研发服务大规模的产业化发展,必将推动科技创新功能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功能形式,代表城市功能未来演化发展的方向。
在国内,经济地理学界对城市功能问题也给予了较多关注(顾朝林、许学强、周一星、孙志刚、毕于榜)[4-8],近几年来的研究视角也由城市的传统功能作用转向城市的科技引领职能,并有不少文章结合介绍科技研发产业化发展的特点,对我国城市的科技服务作用做了初步探讨。高汝熹[9]分析了上海科技研发产业发展前景,指出上海要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势必要高度重视科技研发产业的发展。李京文[10]在《关于发展北京R&D产业的思考》一文中,以北京为个案,不仅论证了科技研发产业化发展具有历史必然性,而且从城市功能作用角度,证明了北京发展科技研发产业,对于带动和促进全国科技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尽管这些研究已经关注到科业化时期科技研发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并从城市功能作用角度,论述了发展科技研发产业的重要意义,但上述研究的初衷并不是从城市功能方面关注科技研发产业的发展。
国内学者很少直接研究现代城市产业构成变化对城市功能进一步演化的可能作用。于涛方[11-12]等在时空两维角度,依据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的就业结构数据,分析了北京的功能转型特征,以及北京的去工业化进程特征。杜德斌[13]、初钊鹏[14]和张战仁[15-16]基于科技研发大规模产业化发展及研发日益朝全球化深入演变的国际潮流,进一步提出建设国际产业研发中心或国际研发枢纽的时代命题,从而更加明晰了科技研发产业化发展时期,现代城市功能朝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演化的可行性及必要性。但这些研究仍然没有将科技研发服务作为一个独立城市功能来概括现代城市发展的科技创新功能内涵。本文将立足科业化时期,科技研发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与城市产业构成变化新特点,尝试从城市功能本身及城市功能载体产业角度来认识科技产业。
1.2 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涵特征
城市功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经济活动范畴,它具有以下一些特点:首先,作为一个特定的、独立的城市功能,它必须具有客观性,能够反映城市个性和特征,代表了城市在区域发展的分工和地位,体现一个城市的性质;其次,它是城市在一定领域范畴内所发挥作用的集合;再次,城市功能的存在以相应产业存在为前提,一个城市具有什么样的功能,是由其内部相关产业决定的,城市功能的有效发挥取决于相应产业的市场绩效行为;最后,城市功能的构成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及人类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一些城市功能不断衰减,一些城市功能不断发展,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城市功能。而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兴起与发展,则可能是其载体产业—科技研发大规模产业化发展的结果。
据此本文认为,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指随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城市功能的不断演化过程中,处于全球价值链高端的某些城市依托科技研发产业的发展,在一定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承担的创新服务及科技引领作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有几方面:第一,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城市功能不断演化的结果,它是人类生产力不断提升和人类社会分工不断细化的产物,只有在科技研发服务成为独立产业后,某些城市才有可能确立科技创新功能;第二,城市要最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其内部必须有大量专门从事科技研发服务业的产业主体(如企业、科研机构等),从需求角度,同时需要存在接受其科技研发服务的腹地区域;第三,鉴于功能载体产业的知识生产性,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一种特殊的城市功能,其功能服务内容涉及科学技术前沿,为促使该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需要城市投入高度复杂的智力劳动;第四,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只属于少数全球核心城市,少数全球城市由于处于全球价值链的高端位置,在城市功能演化过程中,易于最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最后,科技创新功能并不排除城市其它功能作用的发挥,相反,甚至一定时期内,科技创新功能可能仅以城市辅助功能的形式存在,其作用仅是保障城市其他功能的发挥,只是随着科业革命的进行,某些城市特别是全球核心城市的科技创新功能会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理解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区分:第一,要把城市科技创新功能与城市教育功能、城市文化功能等相区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形成和壮大需要其他城市功能的支撑,如教育功能(提供人才)、文化功能(激发创意、创业精神),因此具有科技创新功能的城市往往也具有教育、文化等功能,但是只有科技创新功能城市才涉及为区域直接输出科技创新服务;第二,要把具有科技创新功能的城市提供的科技创新服务同一般城市的科技创新活动相区分。目前,在大多数城市或多或少都有科技研发活动,但并不是任何存在科技研发活动的城市都具有科技创新功能。问题的根本就在于城市之所以能够最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它是依赖专业科技研发主体及专业科技研发部门的大量存在而形成的。在组织方式和行为主体上,科技创新功能城市提供的科技研发服务,与一般城市开展的非商业化和非产业化的科技研发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
1.3 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活动内容及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判定标准
按其服务对象,科技创新功能与其它城市功能一样,其活动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为城市以外服务的部分,具体表现为借助科技研发服务的产业化发展,为城市外区域输出工业设计、研究与试验发展及科学技术咨询等科业服务,这一部分的大小能决定城市能否最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是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得以体现的基础,可称为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核心部分。另一部分为城市内部其它功能发展服务的部分。由于近代城市功能综合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逐渐明朗,这一部分也将是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判断一个城市是否已具备了科技创新功能,主要从城市内部科技研发产业人员、科技研发产业投资及科技研发产业产品的绝对或相对量来判定,比如城市科技研发产业人员数或科技研发产业人员占城市总就业人员比值、城市科技研发产业投资总额或科技研发产业投资占城市总投资比值、城市科技研发产业产值或科技研发产业产值占城市年度GDP比值等。此外,科技研发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也是考量城市是否已体现科技创新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如城市科技研发产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指标等。总体而言,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具体表现形式如下:
第一,科技研发部门成为城市的专业化部门,且科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城市中从事科技创新服务活动的劳动就业人口越来越多,所占比例达到5%以上。
第二、城市所生产的产品中,物质产品的占比降到10%以下,随着技术、专利、知识等为形式的科技研发产业产品不断增多,科技研发服务成为城市的主导服务类型。
第三、从市场表现看,城市输出的科技研发产业产品和服务(专利及技术服务等)市场不断扩大,影响范围不断向纵深发展,城市从外部市场获取了大量的经济收益和资源。同时,在城市内部,科业服务对城市自身产业及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城市物质产品(如高科技产品等)的技术含量和价值越来越高。
第四,城市已形成提供科技创新服务的功能体系,除功能载体产业—科技研发产业高度发展外,金融、信息等科技创新功能子系统的发展,也呈现并驾齐驱之势,它们与产业(科业)子系统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结果导致城市整个系统的科技创新功能螺旋式上升。
2 关于北京、上海确立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思考
2.1 京沪两市发展科技创新功能的战略意义
首先是京沪两市顺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是人类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科业社会过渡、城市功能不断演化的产物,是未来全球核心城市的发展方向。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一些核心城市已进入科业化阶段,科技创新成为城市最主要的功能。因此,总体而言,顺应未来城市的发展要求,作为我国力推建成全球核心城市的北京和上海,它们未来发展不仅具有确立科技创新功能的可行性,更具必要性。
其次是京沪两市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北京、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与科技中心城市,发展中面临土地、能源等约束和环境容量限制,相对国内其它城市更加明显。这在客观上要求北京、上海不能再着眼于一般工业中心的建设,相反,应利用它们的科技创新优势,建立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的产业体系,最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率先转型。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确立,将为北京与上海成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基础。首先,通过向腹地区域输出科业服务,将直接增加京沪两市工程设计、研究与试验发展及科学技术咨询服务等低碳科技产业产值,提高低能耗、低污染甚至零污染产业产值在城市总产值的比重。同时,北京、上海内部消化的科业服务,也将推动两市原有产业实现升级改造,降低原有产业对土地、能源等传统资源的依赖。从而促使京沪两市完成经济发展方式率先转型的时代任务。
最后是京沪两市实现率先发展与服务全国双重目标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作为我国的经济与科技中心城市,决定了北京与上海两市既要注重自身的单向发展,又要关注与其它区域的联动发展,以承担服务全国的重任。“十二五”期间,从全国发展需求来看,由于各省市产业战略转型的加快,使得对北京与上海作为科技中心城市的高端科技创新功能需求也逐渐增强。北京与上海两市若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在我国率先确立科技创新功能,建成我国区域的科技创新中心,不仅能推动自身经济的率先转型发展,而且能够满足其它省市产业转型衍生的科技服务需求。相比于“当地开花,当地结果”的发展策略,这是一种“当地开花,遍地结果”的多赢战略,因此更具有全局意义。
2.2 京沪两市确立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基本优势
第一,全国最优秀高校及人才的集聚,是北京、上海发展科技产业、确立科技创新功能的智力优势。北京是全国教育事业最发达地区,科技人才拥有量及培养力度居全国第一,上海则紧随其后,位居次席。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京、上海拥有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全国知名高校。这些知名高校可为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后续培育及发展壮大,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大军,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09年,北京与上海每十万人当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口各为2.9万和2.8万,这在全国31个省市中,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位。
第二,相当一部分国内主要研发机构设在北京、上海,赋予了北京、上海主体优势。据统计,2009年全国3682家研发机构中有487家设在京沪两市,占到全国的13.6%。并且,尽管两市在研发机构总量上相对其他省市并不占绝对优势,但两市吸纳的487家研发机构基本上都是国内的主要研发机构。因此,可以说,京沪两市已基本具备发展科技创新功能的产业主体基础,下一步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盘活这笔存量资源,比如在科技研发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动研发机构法人改制,必将提高城市科技研发服务的规模和竞争力,扩大科技研发产业规模,并最终借此确立科技创新功能。
第三,科技高投入构成了北京、上海两市的资本优势。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需要资本高投入,这是因为科技创新功能的载体产业—科技研发产业是智力与资本双密集的产业。只有具有一定的资本基础,才有可能推动科技研发服务作为城市功能在京沪两市独立存在。京沪两市目前雄厚科技投入优势,是促进它们城市科技创新功能发展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据《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信息,2009年,北京与上海研发经费内部分别支出6686351万元及4233774万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达5.50%及2.81%。
第四,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北京、上海带来了政策优势。据上海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力争使上海的知识竞争力名列亚洲前茅并进入世界先进地区第二集团,成为亚太研发中心;北京则直接在区域发展规划中,在国内首先明确提出发展研发等科技产业,提升城市的科技服务能力。
2.3 京沪两市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面临的挑战
北京、上海虽然具有发展科技创新功能的优势条件,但在城市功能朝科技创新的演变上仍面临许多挑战。
第一,自主开发能力不足。要确立科技创新功能,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担负起科技服务作用,北京和上海必须拥有强大的自主研发能力,但据调查,北京和上海在研发创新上都有弱点,本地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创新方式还处于初始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两市的科技服务能力有很大差距。如果不加以改进,将成为北京、上海创建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瓶颈。
第二,科技研发活动的主体定位尚存偏误。科技创新功能城市以科技研发服务的专业化、产业化为最大特征,只有把从事科技研发服务活动的各类行为主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使其参与市场运行过程,才能促进科技研发产品的生产和流通,加快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目前,尽管相当一部分的科技研发机构在北京与上海设立,为两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注入了一笔可观的存量资本,但在传统的行业管理模式下,机制僵化,政府垄断成为制约科技研发服务业发展的瓶颈,许多具有政府背景的专业科技研发服务机构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提供的科技研发服务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专业性科技研发服务公司则存在“小、散、弱、差”的规模特征,经济方式陈旧,技术设备落后,亟需以搞活资本经营,择优扶持一批大型科技研发企业,通过品脾创新,实现科技研发服务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加快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树立。
第三,制度及政策创新仍需加强。面对全球经济发展的科业化趋势,上海已提出构建亚太研发中心的战略目标,北京则直接明确了发展科技研发产业的前景规划,这些战略设想及前景规划的纷纷出台说明京沪两市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大大提高,目前为止,北京和上海两市都还没有把科技研发服务作为一个城市功能加以发展的思维,更没有针对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专门规划和政策措施,导致相关制度和政策缺乏针对性。总体而言,为增强相关制度的可操作性,提高对建设科技创新功能城市的政策支持度,亟需改变现有的制度及政策体系。
2.4 京沪两市发展科技创新功能应研究解决的基本问题
综上所述,京沪两市发展科技创新功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选择,从目前京沪两市所面临的优势和挑战来看,京沪两市应从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的理论与实践,着力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
第一,科技创新功能基本理论研究。研究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是分析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培育现状,进行相关制度与政策研究的基础。这些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涵界定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技创新功能与城市其他功能的关联关系分析;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未来发展预测探讨;国际先进城市科技创新功能比较研究等。
第二,科技创新功能在京沪两市的战略地位研究。科技创新功能的战略地位是指,如何看待科技创新功能在城市各类功能中的重要性和作用。科技创新功能属于城市主要功能,还是辅助功能?概括而言,主要功能是指城市多种功能中对城市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功能,辅助功能是指在城市的多种功能中,除去主要功能以外的其他功能,是保证主要功能充分发挥的城市功能。从目前的情况看,在短期内科技创新功能很难成为京沪两市的主要功能,也就是说,科技创新功能短期内可能更多以辅助功能的形式存在(为城市其他功能提供技术与工程服务,提供方法和手段)。但科技创新功能一方面具有城市主要功能的特性(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向科业社会迈进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科技创新功能又有适宜京沪两市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京沪两市在我国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们自身的科技基础条件)。因此,在发展城市主要功能的同时,应特别关注科技创新功能的发展,从北京、上海两市未来发展目标看,科技创新功能应当成为主要功能。
第三,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定位的政策举措与具体发展思路研究。制度与政策措施是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重要保障与环境,目前京沪两市相关政策的针对性不强,亟需重点研究问题包括:科技创新功能政策目标与手段分析; 科技创新功能之依托产业发展政策;科技创新功能系统内各子系统的协调政策;科技创新功能内不同功能内容的差异促进政策。此外,在具体发展思路上,还应根据各市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科技创新功能发展的时间进程表,并分阶段研究推出差异性的政策支撑体系。
第四,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的空间布局研究。城市任何功能的实现,最终还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上。现代城市依托行政与市场的力量,通过引导某项功能服务活动往同一地域空间上集聚,既在城市内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各功能分区,又借助集聚经济,提高了城市功能服务效率、降低了城市功能服务成本。以城市影响最大的工业园区或高科技园区等功能分区为例,城市通过设置这两类功能分区,为制造企业提供了分工合作的集聚生产环境,并推动城市在发挥工业功能作用时有上佳表现[17]。可以说,以往城市这种成功的功能分区思路,对于我们研究京沪两市科技创新功能空间合理布局的基本原则及科技创新功能空间合理布局的构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实际上,借鉴以往的做法,京沪两市可以研究设立“科业园区”,并划定一定区域,引导科技研发产业及配套服务活动集聚发展。
3 结论
发展科技创新功能既是我国城市自身功能升级的内在需要,也是转型期对我国城市在区域分工中的现实诉求。当今,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使得科技研发服务呈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之势,国际很多城市已完成从简单的生产、制造、管理中心到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的嬗变。我国城市特别是核心城市顺应现代城市职能转变的这一国际潮流,就是要尽快发挥科技创新功能作用。这不仅利于化解我国城市核心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对于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型衍生的科技服务需求也有重要作用。因而重新研究城市发展的功能定位,明晰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涵特征,探讨我国城市的具体实现途径,无疑是值得研究的重要现实议题。
本文以科技研发服务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为理论判断基点,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加快转型为现实需求背景,在概括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内在特征基础上,对京沪两市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战略意义做了分析,并指出了京沪两市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优势条件及面临的挑战。
总体而言,京沪两市应充分认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引领地位,利用各自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巨大优势,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深入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尽快确立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战略地位,并研究和制定发展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制度与政策,以使科技研发服务作为一独立城市功能早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Philippe J. French towns, higher ur- ban functions and strategic employment[J]. Urban Studies, 1995, 32 (2): 401-423
[2] Bade F J, Laaser C F, Kiel R S. Urban Specialization in the Internet Age-Em-pirical Findings for Germany[J]. Working Paper-kiel institute of world Economics. 2004(1215): 0342-0787.
[3] Duranton G, Puga D. From sectoral to functional urban specialization[M]. NBER Working Paper, No. 9112 2002.08.
[4] 顾朝林. 中国城市体系[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248-274.
[5]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98-122.
[6] 周一星,孙则昕. 再论中国城市的职能分类[J]. 地理研究,1997 (1):11-22.
[7] 孙志刚. 城市功能论[M]. 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42-45.
[8] 毕于榜. 城市功能探析[J]. 消费导刊,2010(6):227-229.
[9] 高汝熹,张国安,谢曙光. 上海R&D产业发展前景[J]. 上海经济研究,2001(9):22-28.
[10] 李京文,黄鲁成. 关于发展北京R&D产业的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04(8):122-127.
[11] 于涛方,顾朝林,吴泓. 中国城市功能格局与转型[J]. 城市规划学刊,2006(5):13-21.
[12] 于涛方,陈修颖,吴泓. 2000年以来北京城市功能格局与去工业化进程[J]. 城市规划学刊,2008(3):46-54.
[13] 杜德斌,周天瑜,王勇,盛垒. 世界R&D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 世界地理研究,2007(1):1-7.
[14] 初钊鹏,王铮,李兵,杨念. 我国R&D枢纽形成区域选择及发展模式研究[J]. 科学学研究,2009(6):869-875.
[15] 张战仁,杜德斌. 研发产业与上海城市经济发展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J]. 软科学,2009(10):91-94.
篇10
关键词:90后 科技创新能力 社会实践
一、探索“90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所谓科技创新能力,是在科学技术领域具备发明创新的综合能力。“90”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关系到学生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未来。高校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人才的重要摇篮。因此,要注重90”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1]
二、“90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多年来,我校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同学们真正锻炼自身能力,学生活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式越来越丰富,效果越来越显著,在高校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暑期,在学校党委的部署和团委的组织下,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
2.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对“90”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度重视的,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着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上看,目前我校培养“90”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效果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是需要他们在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上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但实际情况是大学生对工作岗位的要求并不熟悉,对工作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缺少敏锐的洞察力和解决能力。尽管许多学生给在校成绩优异,对理论知识掌握较全面,但如何理论联系实际来解决问题却不知如何下手。这些现象是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3]
三、培养“90”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途径
1.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环节关系到整体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必须强化实践育人的意识,区别不同学科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注意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强化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精品意识,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实践为主动实践。[4]
2.发挥网络和社会媒介功能,构建学生与社会沟通平台
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及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提供相对优越的学习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条件。可鼓励大学生接触社会,深入实际,善于利用报刊杂志、互联网络等传媒,收集信息,增进思考,使大学生吸收社会知识特别是社会经验。[5]
3.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加强创新性实践教学提供保障
建立健全内部多个部门联动的长效机制,增强办学活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人员的职责和分工,建立岗位责任制,全面负责培养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的制定,实践性计划的安排,大纲、教材的编写,实践教学的检查和效果评价、组织校内外实践教学的公开课等;加强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定工作,明确实践课程的考核方法和标准,将其单独作为一门课程予以评定,以切实将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取得实效。[6]
4.发展学生个性,尊重其兴趣爱好
创新与个性不可分,良好的个性在创新活动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基础。用人单位以学生的特长服务于社会,学校需要让学生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及兴趣爱好构筑知识结构。同时,将学生的潜能开发、个性发展作为基本出发点,对学生的正当兴趣和爱好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特别对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采取奖励等鼓舞手段,使每位在校生的个性才能比较充分的发展。[7]
四、结 论
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基地,对提高国家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我院“90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为:完善实践教学内容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加强创新性实践教学提供保障;发展大学生的个性,尊重其兴趣爱好等。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之成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并最终成为引领时展的一代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切入点。[8]
参考文献
[1]董盈盈.走向人本关怀:就业困难背景下审视大学生实践能力建设.江西教育科研.2006(9)
[2]田慧云,张娟.论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国电力教育.2006(4)
[3]吴庭峰.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探索.广西大学学报.2008(8)
[4]刘宗安.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高等教育研究.2006(3)
[5]李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刍议.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2)
[6]张鹏.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大学教育科学2005(3)
[7]黄春林.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教学管理体制研究创新.湖南大学2005(12)
[8]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3)
- 上一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有机化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