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4: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字】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构建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唐山市科技局2010指令计划项目“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研究”(课题编号10150201C-8-1)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创新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中重要的内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在区域科技与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唐山市将实现由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的转变,其中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在其中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唐山市产业集聚和技术创新初具规模,对科技创新平台开展了多方面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如,唐山市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建成了中国科学院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并建有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基本构建起服务范围广、层面多、内容丰富的科技资源共享和信息服务平台,从而通过资源共享,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为服务地域科技创新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系统分析目前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有发展思路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唐山市经济粗放型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尚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和技术层次低,质量和效益不高,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与此相对应,唐山市创新型城市和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下:
(一)科技创新投入明显不足,平台建设资金缺乏
目前,唐山市支持创新产业成果转化的区域资本市场、社会投融资市场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用于科技的资金在绝对和相对数额上都极为有限,资金瓶颈现象十分突出。科技投入机制不健全,难以形成较大的研发效益,致使唐山市的整体科技实力不强,科研机构的力量薄弱,规模小、人数少。
(二)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缺乏,平台发展乏力
专业化的管理和技术支撑人才对科技创新平台的高效运转至关重要,目前唐山市科技人才总量及结构与实际发展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紧缺,面临着急需引进人才和防止人才外流的双重压力,人才缺少状况依然严重。当前,知识创新的创新主体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目前唐山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严重不足,特别是研究型高等院校尤其缺乏,同时拥有科研机构的企业也不多,能够支撑产业发展的、促进科技人才聚集并形成规模效益的创新平台建设相对滞后。
(三)科技创新资源尚未有效利用,统筹安排有待提高
目前,唐山市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小且行业分散,相关产业、关联技术的研发平台没有建立,部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产业尚未延伸成产业链,产业集聚效果不明显,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尚未真正形成,且远远落后于国内先进地区及同类城市。可供共享的科研资源还十分有限,利用京津科技资源不足,驻唐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科技资源的统筹安排有待提高。目前唐山市尚存在科技自由归部门和单位所有的局面,在科技基础设施、仪器设备、文献资料方面,还存在封闭、分散的现象,资源共享机制和相关制度保障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科技条件与创新需求脱节,资源利用效率有待加强
目前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活动多以出成果为导向,以争取政府奖励、、著作为目标,离商业化应用有较大距离,而企业需求的创新成果是工程化的成熟技术,且以经济效益为目标,这就使得科技供给与经济需求之间“供需断层”矛盾突出,科技成果难以向生产环节转移,特别是缺乏适应中小企业、乡镇企业技术需求的科技成果,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五)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市场化与组织化程度不高
唐山的科技中介机构,大体上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与创新相关的科技中介体系赋予不健全。虽然已经成立了多种多样的科技中介机构,但绝大多数中介机构规模小,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企业化、市场化的运作机制还尚未真正建立起来,不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
针对上述问题,今后唐山市要不断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以支撑科学发展。
二、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发展思路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深层次推进科技与经济相结合,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工程,是一项涉及科技、经济、人才等多领域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企业、院校及相关单位共同参与,从而形成“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因此,今后唐山市要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相结合,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与资金多元化扶持,实现产学研的结合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思路。采取稳定支持模式与竞争项目支持相结合的方式,平台建设要与区域创新布局相衔接,创造一个既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又有政府适当参与的为创新资源的创造、储备和转让服务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创新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要从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健全平台投入机制、整合投融资服务体系、加强平台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针对科技创新研发平台、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具体功能依托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其次,要按照“产业集群+自主创新”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在产业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努力打造一批服务体系健全、功能设施配套、管理运行规范、高新技术聚集力强的科技创新平台。
再次,建立健全平台建设运行的共享监管机制,通过成立由投入者、使用者和管理者代表组成的专门委员会,科学论证平台建设的立项,实施民主监督,提高平台建设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者的权利和义务,促进平台资源的开放共享。
参考文献:
[1]李啸,朱星华.浙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3).
[2]张利,李强.高等农业院校科技创新平台科学管理对策[J] .农业科技管理,2009,28(5).
[3]吕庆磊,方策,李金明.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模式及创新特色[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1).
[4]刘毅.高科技园区创新平台的运行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6):75-77.
[5]黄宁生.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J].广东科技,2009(2):101-102.
篇2
关键词:林业技术;创新;思维;人才;体系
1.林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意识到创新性在林业技术中的重要地位
以前人们一直传统地认为,林业产业的经营并不要什么科学技术,只要土地肥沃,气候够好,雨水阳光够充足就行。这种过时思想是消极无为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创新『生在林业技术方面的发展和推广,从而导致了人们很容易忽略林业方面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要求不相适应。
1.2林业科技跟不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
在中国,林业方面的科技教育主要在一些大学或者某些专业的研究机构中完成,其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依靠它们。这就导致了我国的林业科技以及其创新不能完全满足于企业级别的要求,而使得林业科技体制跟不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步伐。所以,未来林业方面的科学技术及创新,要紧跟市场经济步伐,以企业带动科技,科技服务企业,使得两者保持一致。
1.3完善林业相关的科技体制
从《国家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可以看到,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林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但是,在细节方面却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很多林业相关的企业,尤其对于一些小企业对我国颁布的相关规则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林业相关方面的各个企业或者林场都应该利用它将科技为己所用。
1.4林业相关的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思维
首先,要改变工作人员的传统观念,树立起创新的意识。但是,无论是林业科技方面的创新,还是组织结构体制方面的创新,都会遇到一个问题,意识的改变非常难,假如仅仅进行人员调换,不仅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而且根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建议可采用淘汰制度,将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少数一些工作人员淘汰,以达到鼓励和刺激的作用。
2.促进林业科技创新的建议
2.1构建科学合理的创新体系
为了保证林业科技的创新合理有序的进行,要求我国相关部门构建科学的创新体系。该体系应该紧紧围绕林业相关企业进行,辅以相关的研究机构和各大高校的研究教育,同时,利用好社会机构和政府等部门的帮助,担任起创造并传播新的科学技术的职能。该体系虽然只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小部分,但它同样要求我国的机关企业以及社会因素相互配合,协调研究。
2.2需要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林业方面的科技创新
我国颁布实施的《森林法》是促进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法律保障,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表现了我国对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视。但要做到更快的发展,更早地应用,则要求更健全的法律法规来保护。
2.3运用科学的创新方法
现阶段,中国的林业科技和经济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林业体系内部的经济构架的调适,但为了适应当今市场经济,要将其转到林业和相关学科之间的研究。要达到林业快速发展的目标,科技创新是关键的推动力,通过林业的科技创新,从根本上排除在林业方面的经济运行方面出现的阻碍,才能将我国的林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2.4加大林业科技创新方面的人才培训力度
高素质的人才是我国林业产业进步的重要因素,创新人才的短缺成了我国林业产业面临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林业方面从业人员还多是持有以往的旧知识,更没有符合现代经济发展所要求的高素质。这些人力资源不能够胜任科技含量高的新型的工作,因而不能作为推动林业企业前进的重要动力。这样低效的人力资源不仅不能作为建设现代林业的攻坚力量,而且还会成为林业科技创新前进路上的阻碍物。所以,要做到林业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要求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和专业水准的人力作为资源和动力。人才推动林业发展,反过来,林业的科技创新也会加速人力资源的开发,同时,提高了林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
2.5政府部门要着力建设服务林业企业的林业科技创新体制
该体制必须包含林业科技创新的全部流程,因此,该流程中所有有关的政府部门和科研教育机构都应该作为该体系的一部分。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企业并不是林业创新的主要研究部门,也不是主要人才培养基地,但它却是应用创新技术的主要承担者,这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所决定的。企业通过招聘相关的人才或者利用社会其它机构来进行市场评估,在确定能够盈利的方案后,为了获得资金投入时的人才技术优势而进行专门人才的招聘,这一系列的流程都可以交由相关企业完成。当一项创新后的科技被投入到企业使用,并且帮助企业获得了一定的价值,那该技术创新体系从微观角度来讲已经建设成型。
篇3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
1 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性
衡量区域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科技创新能力。近几年来,河北省经济虽然一直稳步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一直处于前几名的位置,的确可以称之为经济大省。但是,我省并不能称之为经济强省,我们目前的经济发展并非依靠科技的发展,而是以高能耗和高污染为代价的。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只有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放在首位,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然而,河北省目前的科技创新能力非常令人担忧。
来自《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10》的数据显示,河北省2010年的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第18位,其创新能力在全国来说明显偏弱,尤其是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两个指标上的排名更为落后,在全国排名分别为第23位和21位。
2 河北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提高创新能力,首先需要完善我省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主体: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只有各主体要素在创新体系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做到有机组合,从而起到提高我省创新能力的作用。在我省的创新体系中,主要存在着政府“越位”、 高校与科研机构“卡位”、企业“缺位”和科技中介机构的“不到位”等主体“位置”偏差问题。
2.1 政府“越位” 在区域创新体系的培育过程中,政府一直处于主导者的位置。各种创新活动往往首先是由政府确定目标并下达任务,然后再交由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去落实。这就是所谓的政府“越位”。政府的职能应该是培育良好的创新环境,应该考虑如何为实现科技创新创造相应的条件,比如制定各种优惠政策、拓宽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完善技术交易平台、加大在科技和教育领域的投入等等。而目前我省政府在创新环境建设方面的贡献还有待提高,2010年度,我省金融环境综合指标、政府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占GDP的比例、可持续发展与环保综合指标创业环境综合指标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第25、25、27和26位。
2.2 高校和科研机构“卡位” 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我省的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这些科研成果大多停留在文献资料或实验室里,真正转化为经济效益的成果比例非常低,这种现象称之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卡位”。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高校与科研机构研究出来的很多成果并不适合企业的真正需求。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们疲于应付各种课题的申请以及论文的发表,缺乏对企业和市场的深入调查,尽管表面上看科研成果很多,但缺乏真正的有价值的创新成果。
其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差。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要转化成企业可以应用的技术,一般都需要再进行二次开发、试制、试销等转化过程,然而,由于科研人员缺乏市场运作能力,使得大量的研究成果无法得到二次开发,无法转化成经济效益。
2.3 企业“缺位” 创新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途径。然而,我省在2010年企业创新能力的国内排名是第23位。从深层次原因来看,企业创新的“缺位”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企业缺乏创新动力。长期以来,我省大部分企业,一直采用依靠劳动力和资本投入来提高效益的粗放式经营方式,缺乏科技创新动力和意识,忽视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
其次,企业缺乏创新实力。民营企业在我省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竞争能力,它们对科技创新的需求非常迫切。然而,从产品研发到投放市场,这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资金,民营企业往往由于没有很好的融资渠道,而缺乏创新的实力。
2.4 科技中介机构的“不到位” 与科技成果转化密切相关的问题是科技中介机构的“不到位”。科技中介机构是技术需求方与持有方之间的重要桥梁,是促进成果转化的催化剂。河北省科技中介机构近几年来发展迅猛,从数量上看,在全国来说并不算落后,但其专业服务质量还很不到位,主要体现在:
首先,依附性强。科技中介机构是介于政府、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促进科技进步的服务性组织,不是政府附属物。然而,我省科技中介机构大多数是由科技管理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开办的,“官办”、“半官办”色彩浓厚,其独立性和公正性比较差。
其次,服务质量较差。不少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实质是政府机关的衍生品,企业孵化器的主要功能成了物业管理,缺乏高素质人才和市场化的服务机制,很难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 完善河北创新体系的建议
为了突破以上制约我省创新体系发展的瓶颈,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解决:
3.1 明确政府的定位 政府在完善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应该是引导、推动、组织和协调,是服务者而不是主导者。具体来说,政府应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优化环境和扶植创新主体。
优化创新环境,包括优化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硬件环境指的是技术信息网络平台。目前,“河北省科技信息网”平台已取得一定成绩,今后需进一步完善的是,加强与其他地区以及国外技术信息的互通,真正做到信息共享。软件环境指的是围绕创新活动的相关政策,政府应进一步完善鼓励、引导、保护和协调性的相关政策。
扶植创新主体,首先是要发现和扶植一批在创新方面有影响力的骨干企业,在省内起到良好的标杆作用,进而带动其他企业的创新意识;其次是要扶植高新技术企业,在资金来源方面,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帮助;第三是要引导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政府应退出对科技中介机构的垂直管理,使其逐渐走向市场化的道路。
3.2 完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众所周知,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河北省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缺位”,并非是企业不明白这个道理,其主要原因是,很多企业由于自身利润低而减少技术投入,2010年,河北省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只有0.61%,于是陷入了“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下降——竞争力下降——研发投入更低——创新能力更下降……”的恶性循环。为了使我省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转入良性循环,非常必要的措施就是推进“产学研一体化”。
近十年来,我省农业科技转化在“产学研一体化”方面贡献显著,由河北省农科院主导,将研究所、高校、企业、实验室、试验基地、信息网和成果推广中心等机构有效地联合,对我省农业创新技术的推广发挥了有力的的推动作用。
我省其他“产学研一体化”项目的失败,主要原因是激励和监督机制不完善,技术供需双方互不信任:技术需求方怀疑资金的使用和研发效果,希望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收益;技术提供方(高校和科研机构)则抱怨资金投入不足,而且强调研发效果的滞后性。所以,这样的联合体非常容易解体。从我省农科院以及省外的先进经验可以总结出,利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推行“产学研一体化”是非常好的途径。“产学研一体化”受经济利益和市场需求的驱动,技术创新的供需双方按照“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采用公司制的运营方式,才能调动双方积极型,才能真正地发挥“产学研一体化”的效力。
3.3 规范科技中介机构 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中介机构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我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之所以取得了成功,源于我省各种农业科技中介机构的蓬勃发展。非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也许借助于科技中介机构,为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解决:
首先,理顺科技中介机构和政府的关系,政府应该逐渐从现在的微观介入向宏观管理、引导、扶植和服务转变。科技中介机构应从政府管理部门中逐渐脱离出来,作为独立的法人。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中介机构与科技创新的供需方按照公司制和股份制的模式进行合作。
其次,应逐渐完善科技中介门类。河北省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很不均衡,近几年,各种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园发展的比较迅速,但少有风险投资、行业协会和技术评估等重要组织。政府应着手在这些方面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
最后,建议由政府出面,成立科技中介协会,对科技中介机构加强行业管理。目前我省各种科技中介虽然数量众多,但质量良莠不齐,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规范化的管理。由科技中介协会,来建立中介行业自律制度,完善科技中介资格认证、资质审查、服务标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度,建立信誉评估体系,提高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水平。
篇4
一、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
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随着种植业发展不断步入新时期、新阶段,对种植技术的依存越来越紧密,同时对技术进步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一是高产。高产、超高产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应用将成为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焦点和重点。二是优质。提高产品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全程保优技术的研究应用是优质产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三是轻简。轻型手工操作、机械化或半机械化操作等轻简化技术将越来越成熟,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四是精准。农作物播种育苗、田间肥水管理、化学调控、有害生物防治等技术操作力求精细准确,实现程序化、标准化。五是集成。学科之间、项目之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交互运用,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集成技术体系。六是立体。充分利用温光资源条件,实行间作套种,特别是种养结合型立体优化模式研究应用,成为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七是环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加大,“三品”农业(无公害、绿色、有机)发展加快,要求无害化、绿色、环保技术不断丰富和完善。
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篇5
论文关键词:滨海新区区域创新创新体系
论文内容摘要:目前,滨海新区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如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聚集了一批人才和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但同时又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创新能力薄弱、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以及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等。滨海新区已经进入创新推动阶段,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滨海新区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了建设完整的区域创新体系,滨海新区必须建设四大创新系统,即技术创新系统、产业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和文化创新系统。
创新是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时期:第一个时期,即2O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是“政策推动式”,经济增长主要靠政策推动;第二个时期,即20世纪80年代末至20世纪末是“资本推动式”,此时,这些区域政策作用有所减弱,但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经济增长主要靠资本投入;第三个时期,即20世纪末至今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政策和资本的作用都呈现相对弱化状态。这一时期,有些区域投入产出效应开始下降,靠资本投入来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成本巨大。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当前推动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毫无疑问是“创新”。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成为滨海新区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1.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多年来,滨海新区始终把科技进步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定不移地走科技路、吃科技饭,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电子通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滨海新区注重学习先进地区的创新经验,以“好”字为先启动建设和引进了一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这些项目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2%,高新技术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7%,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在生物芯片、膜技术、电动汽车、干细胞、纳米等领域具备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研发能力。
2.聚集了一批人才
天津滨海新区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高精尖人才。例如,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是科技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和天津市政府“部市共建”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的核心,为了增加国际竞争力,研究院广揽人才,从85名来自全球的高端竞聘者中选聘3名全时回国的院领导。’
3.构建了一批创新平台
天津滨海新区为了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推进10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成为创新的主体,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并向全行业全社会开放,达到资源共享。目前,新区拥有国家纳米技术与工程研究院等42家国家及市级科研机构、35家博士后工作站和天津钢管、中新药业等50多家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到2009年初,以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个省部级研发转化中心、7个行业技术研发中心、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为主体的滨海新区重大自主创新平台建设正在加速实施。其中,滨海新区12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已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细胞产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6个科技创新平台基本建成。电动车辆研究中心、微纳制造技术工程中心等20个省部级研发转化中心建成运营。56个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快实施,干细胞治疗产品、高性能分离膜、海水淡化等.3O个项目已经完成科技攻关并进入产业化阶段,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O亿元。
(二)存在的差距
据有关资料显示,天津整体的创新环境处于中等水平,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和浙江等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尽管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已经有了较大程度地提高,但从总体上看仍旧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1.企业创新能力薄弱
新区企业主要以加工制造为主,从事高附加值、高增长潜力行业的企业数量少,高新技术企业专利和研究成果大部分被国外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缺乏。
2.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较低
能够提供智力支撑的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创新带头人匮乏,研发支撑力量严重不足,拥有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的企业数量太少,企业没有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3.科技中介服务、科技投入机制、科技体制等仍不完善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与有关部门对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有关,也与新区条块分割、体制不顺、缺乏整体的宏观规划设计有关。但是,按照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一般规律,目前新区存在的种种问题,可以说正是一定阶段特点的突出表现和反应。
国内外区域创新的理论一般认为,构建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即初步创立阶段、完善成长阶段和成熟运行阶段。初步创立阶段强调的是创新主体的完善和创新动力的充足,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等,都需要在这个阶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不完善到逐渐发展成熟,并开始完成主体之间合作机制的雏形建设。完善成长阶段重点是在创新主体基本完善的基础之上,加强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并开始结网,形成鼓励创新的各种有效的宏观机制。成熟运行阶段,指科技创新体系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企业真正成为创新体系的核心,应着重完善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集聚和辐射各类创新资源,同时加强科技体系的创新预警与调整。
从滨海新区科技创新体系现状分析,总体上仍旧处于初步创立阶段的末期,主要特点是创新主体普遍存在而且基本完整,但是实力和动力都不足,创新机制的雏形已经形成,还不能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构建科技创新体系的切入点和重点在创新主体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机制的建设上,这是当务之急。
二、构建天津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建立滨海新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现在开始,利用现有基础,整合各种优势,在发展中逐步构建滨海新区的创新体系。
1.建设技术创新系统
滨海新区不是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的地区,搞基础研究没有优势也没有必要,新区完全可以依据已有的现代化大工业,集中力量搞好应用研究,建立起一支以院校和企业开发机构为主的应用研究队伍,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孵化基地。要配套建立风险投资机制,配套发展技术交易市场,形成项目、研究、资金、出路四位一体,对技术资源有极强的吸附力,对知识信息、商品市场和技术市场高度敏感、功能强大的技术创新系统。新区风险投资机构数量不多,且有官办色彩。由于我国股市的科技板块没有开启,致使这些机构运作不够规范,无法吸引大量的民间资金。但我们可以借鉴西安等地的经验,采用资产回购等方法,自建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扩大融资规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滨海新区发展现代制造业有三点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滨海新区提升对重大投资的承接能力,成为吸引高层次投资的重要因素;其次,有利于滨海新区提升对国内外高层次投资的吸收转化能力;第三,有利于培养滨海新区新的产业群,成为滨海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2.建设产业创新系统
产业创新是通过企业产品、工艺、经销等方面的创新而导致的产业调整与升级。产业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延续和结果。产业创新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它来自技术创新,又对技术创新产生强大的反作用力。产业创新通过市场来扩展技术创新成果,通过自身不断的调整升级来实现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
滨海新区当前的产业创新包括四项内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转移、扩散部分传统产业;探索、发展、创新创意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两条腿走路:一是要直接引进国外处在世界前沿的高新技术企业,如美国摩托罗拉、韩国三星、丹麦诺和诺德、日本丰田汽车等,鼓励已入区的企业增资扩产,直接提高新区产业技术层次。二是聚集国内研究人员,吸引海内外专业人员,建立各种类型的孵化器。培育、孵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既加快新区产业的高级化,又为从技术创新向知识创新过渡创造条件。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新区现有7个支柱产业:电子、石油、化工、冶金、汽车、生物制药和食品加工,其中,电子、汽车、生物制药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其余是传统产业。新区应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鼓励企业的创新活动,帮助企业拓展渠道,引进、吸收外来技术和国内先进技术。要改造传统产业的技术装备和技术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综合竞争力;转移、扩散非支柱型传统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新区现有的小化工、小加工业等坚决进行调整,建立起有效的产业调整、升级机制。把闲置下来的土地、资本、人力等要素投入到高成长性的产业上,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人类新的需求会引发新的经济活动,探索、发展、创新创意产业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现在上海等地区已把发展动漫等创意产业列入发展战略,滨海新区也要敏锐把握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积极探索发展创意产业。
3.建设制度创新系统
区域的体制创新,是根据变化了的需要,重新进行制度安排。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不可缺少这样的制度创新。现代经济的实践表明,资源的有效配置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是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要素的配置效率决定着经济的增长速度,而经济制度又影响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只有坚持制度创新,使制度的调整安排对市场和技术创新发展的需求保持高度的敏感,才能在短期内促进各种经济要素快速流动,合理组合。
滨海新区的制度创新有良好的基础。开发区、保税区自建区以来就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了示范效应,新区建设以来,在开发区、保税区的带动下,全区域的市场经济体制日趋成熟,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新区当前的工作实际与加快发展的形势要求,还要进一步深化土地制度、人才制度、科技管理制度和投资融资制度的改革,确保土地、人力、资本、技术等关键要素的流动顺畅与供给及时,始终保持新区体制的先进性。
4.建设文化创新系统
滨海新区作为天津的一部分必然受天津文化的影响,但作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域的天津开发区和保税区又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类似于深圳,因此相对开放和进取。开发区和保税区汇集了国内外众多优秀企业,融合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因素,正在形成独特的滨海新区文化。
要大力发展区域性文化产业,启动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深刻改变了文化生产方式,促成文化走向市场,成为一种产业。文化产业是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这种生产和经营提供相关服务的产业。在当代区域文化建设中,要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建设既具有传统民族地方特色,又富有时代感的体现现代文明特征的区域文化。天津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启动这些文化资本,就有可能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从而在市场经济的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篇6
一、现状调查
1、机构缺失,体系不畅
长期以来在公司层面一直没有建立科技管理机构,公司以及分公司没有设立与科技管理相一致的部门,局层面曾经设立科技处,但是仅存在一个时期后被取消,目前局总部重新成立科技中心,而公司一级依然是个科技管理空白。公司科技管理工作一直由工程管理部兼管,近期工程管理部改为技术质量部,兼有管理科技工作职能,但整个科技工作依然无法与局层面很好对接。
机构的缺失导致我们的体系无法正常运转,体系的运转离不开相应的机构,通过调研不难发现我们的科技体系建设依然处于起点状态,一切需要从零开始。
2、科技管理人员缺乏
调查显示公司目前现有工程技术人员125人,其中基础设施类30人,房建类9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50人,还没有从事科技工作的专业人员。工程技术人员中专科以上学历92人,能够独立工作并撰写科技成果不足10人。公司科技人员严重不足,与企业资质等级极不适应。
3、企业科技发展目标不明确
一直以来我们没能为企业的发展制定良好的科技发展目标,在我们以房建项目为主打产品的年代我们没有建立与之相应的科技目标,导致我们在这个领域没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因而只能在“平民”产品市场占有少量份额,而与高端市场一直无缘。即使在我们转变思想,改变方向寻求新的企业发展增长点的今天,在我们积极寻求转型的同时,我们公司仍然没有制定我们的科技目标,我们没有自己特有的技术与别人竞争。比如我们在污水处理厂项目上虽然我们施工了不少项目,但是蛋形池技术依然掌握在别人手中;例如我们施工了不少道路桥梁工程,但是我们依然在大型桥梁工程没有自己的技术。即使转型我们依然在走老路,依然在大众化项目上竞争,而在“高、大、新、特”项目上我们往往连投标方案中的关键技术、难点技术都阐述不清,我们又如何能够与对手竞争。
08年公司历史性的完成了多项科技目标,但是这也仅仅就是完成了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我们并没有制定实施长远的科技发展目标,我们没有在超高层项目中力争掌握各项技术的目标,我们没有在大型钢结构工程有创新计划,我们没有在城市轨道工程上进行立项攻关等等。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某项高端的技术就是我们的利器,可能是我们打败对手取得成功的一支奇兵。
4、科技投入不足
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方面,从统计报表显示,公司的科技投入是微乎其微。由于受经营模式的制约,微薄的管理费仅仅能够养活企业,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用来投入到科研项目的研发。另一方面公司没有制定企业的科技奖励办法,导致科技奖励常常无法兑现。
二、原因分析
对目前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现状的分析,我们发现所存在的这些问题并不是各自独立的,它们是紧密联系以及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现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缺乏科技创新意识,主要体现在我们企业的管理层,意识的缺失从而导致指导思想没有了方向。没有思想的指导,我们的科技创新工作一直停滞不前,以致部门、机构不全,人员缺乏,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等等。因为缺少了自主创新意识,在一些高难技术领域没有能够取得突破,致使在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被动局面,丢失了良好的市场占有份额。同时我们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到我们的科技水平与其他先进单位相比差距较大,我们还存在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性和政策性等障碍。
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还有不足。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恰恰忽略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导致我们目前人才队伍的恶性循环发展。体现在:每年我们都会有一批新鲜血液补充进来,但是我们并没有太关注这些企业后备力量的培养与发展。我们往往将这些满怀希望的学员往项目上一放就不再过问,等到项目结束我们的学员已经逐渐成长,如果没有新项目开工他们会无处可去,这时迎接他们的往往是一份待岗通知,无奈的他们等于是变相的被企业解雇,他们只有选择离开自谋出路。而单位一旦承接新任务,又发现管理人员不足,于是只好继续招人,培养人最后走人,形成了这样一种怪圈,企业始终人才不足而我们又不断的流失人才。我们一直在探索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是却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办法解决我们企业发展中人才“瓶颈”问题。
最后是科技经费缺失。在机构、部门不全,科技工作人员缺乏的情况下,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主要是科研经费无出处。即使有科研项目但无资金投入,科研工作很难开展。公司每年的预算中科技投入这方面几乎是空白,因此企业很难开展自主创新,很难有自身的科技成果,从而导致我们没有能力参与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的竞争。
三、针对存在问题的建议
针对目前我们企业所面临的现状,经过调研分析提出以下不成熟的建议:
1、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
我们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科技创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担负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不断建立我们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且不断完善。公司应建立健全相应的科技创新机构,针对一些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首位,在重要的领域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大幅度提高我们企业的竞争力。
2、企业重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环境下,我们的企业应为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提供进行深层次研究的广阔平台。企业各层面应有专职人员从事科技创新工作,各层面第一责任人应高度重视,并配有专门高级管理人员负责科技创新的各项工作落实与开展。同时企业要为落实与发展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必要的行政保障与物质基础。企业通过设立科技支撑计划,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技术开展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设立科技专项资金,支持相关部门开展具有前瞻性、基础性等科研工作,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此外,逐步实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突出资源内部共享,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撑,为完善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应切实关心各类人才的发展,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才能。留住现有人才,引进外部人才,在引进中获得交流,在交流中得到提高。注重引导职工不断加强自身学习,同时为职工提供各种培训学习机会,用内外机会培养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对专业从事科技工作人员实行特岗特薪,为企业做出特殊贡献的人员待遇可超过同级管理人员,以利其专心、安心从事科技工作。
4、加大科研投入
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前瞻性的工作,这就需要企业舍得投入。科研机构和每年攻关的科技成果应设专项预算,增加相应费用,弥补公司科研机构以及科技成果空白。另一方面企业应完善激励机制,对科技成果的奖励及时兑现,更好的鼓励大家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工作。
5、制定长远的科技发展目标
把加快实施企业重大科技专项作为自主创新的战略重点,做好企业科技发展的远景规划和近期重点计划的编制及落实工作,科技管理部门认真做好重大项目实施的科学论证,通过有效机制保障科学决策。同时做好项目与科技成果有效结合,项目创新出成果,成果反过来运用于项目,实现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的一点思考
1、应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复合型决策者和复合型员工是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和良性运行的决定因素。
2、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深化学习,正确的理论思想可能是开展科技创新的催化剂。
3、针对企业“瓶颈”技术开展的科技创新活动中,核心应该是大力开展原始性创新活动。
篇7
关键词:农业研究;棉花生产;问题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S56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7.02.017
Abstract: Aiming at the six problems of cotton production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nicipal ag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aspects of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fundamentally.
Key words: agricultural research; cotton production;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粮棉生产的稳定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大国至关重要,地市级棉花育种单位是我国棉花科研的主力军之一,其对于所在区域棉花生产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何提高地方单位科研实力,促进区域棉花生产值得研究。当前在各种资源制约和各项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条件下,对棉花科研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1 当前我国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
(1)棉花面积压缩,总产降低。棉花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和纺织的原材料,每年需求量都很大,如果减少棉花产量势必会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
(2)棉花发展面临着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双重挤压。棉花成本上涨,价格明显高于进口的价格,出现倒挂现象。这几年,棉花价格大幅跳水,棉花生产效益降低,部分棉农出现亏损,植棉意向严重下降。
(3)棉花政策扶持有限。国家希望棉花种植从黄淮海产区向新疆集中,政策支持上不会出现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棉农可能仍将处于不赚钱的状态。棉农收益可能会长持续减少,特别是内地种棉优势不明显的地区。
(4)棉花供需失衡。国家连续多年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使得国内棉花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下游的纺企在高棉价、少订单的多重夹击下,陷入困境。据USDA预测,2014/15年全球棉花产量2 594.6×104 t,棉花消费量2 443.7×104 t,期末库存量2 365.3×104 t,库存消费比96.8%,供求处于基本平稳状态。而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2014/15年度,国内棉花总产量651×104 t,消费量807.3×104 t,期末库存量1 320.7×104 t,库存消费比在163.43%,供求处于严重饱和状态,因此,从国内外看,棉花供应处于过剩状态。
(5)新疆棉花生产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受新特的气候影响,棉花品质较差,棉纤维含糖量较高,在纺纱前必须先脱糖,且机械采摘杂质较多,还需要清杂,更重要的是棉花在新疆种植整个生育期需要浇12次水以上,而种植粮食作物只需要浇3、4次水,对于一个严重缺水地区,长时间发展棉花有很大的局限性。此外,虽然新疆棉花每公顷产量一般能达到6 000 kg,但成本却在4 500 kg左右,植棉效益也不高。
(6)种业改革使得基层研究院所优势难以发挥。国家逐步实行商业化育种、企业化育种战略,以解决科研与生产的脱节问题,并创建育繁推一体化的大型种业集团,种种迹象表明育种项目正向种业公司倾斜,基层农科院申请育种项目越来越难[1-4]。
2 从地市级农科院层面探讨解决的办法
要重振内地棉花生产,首先要在技术上做充分储备。对于地市级科研单位,要提高棉花育种能力,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就应注重系统性原则,明确定位科研目标,加强自身薄弱环节,在提高自我的同时,集成各方面力量和技术。
2.1 要合理设置和细化研究学科
我国地市级农科院所棉花育种时间长、棉花资源丰富,尤其是黄淮海地区具有棉花研究的技术优势,这些地方搜集、整理和创新了陆地棉、海岛棉、中棉、低酚棉、抗病虫棉、长绒棉、彩色棉、短季棉、三系杂交棉等育种材料,这些材料为棉花研究和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有必要细化各类棉花研究,确定主攻方向,比如优质棉育种研究、短季棉研究、低酚棉研究、杂交棉研究、彩色棉研究、机收棉研究和三系杂交棉研究等。只有学科设置合理,才能明确分工,集成技术,集中力量,也才能避免材料丢失、重复研究等造成的浪费。当前邯郸市农科院专门针对粮棉争地开展了畜牧用低酚棉研究,这是一个有特色和创新性的研究,大有前途。
2.2 要稳定棉花研究人才队伍
尊重科研人才,以人为本进行管理,发掘人才潜力与优势。以邯郸市农业科学院为例,自建院以来,该院始终坚持三不动原则,即不动课题,不动研究人员,不动试验地。不动课题,稳定了研究方向,始终抓住农民最需要的大田作物育种不放松;不动研究人员,使科技人员安心工作,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不动试验地,保证了试验数据的可比性、连续性、准确性。这些措施,符合科研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符合科研人才的使用和管理,大大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科研效率。此外,还要重视引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锻炼思想素质高、作风过硬、学术水平高的科技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科研单位不断提高研究档次。
2.3 重点领域要跨越式发展
研究工作最注重创新,面对棉花育种的各项目标任务,如果不能有效选择突破的方向和重点发展的目标,就不能集中精力与财力取得跨越式发展。对此各地市级研究院(所)有着清醒的认识,比如邯郸市农业科学院选取三系杂交棉育种课题为主攻方向,不避艰难,着力培养,经多年刻苦攻关,终于取得了成功,实现了此重点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据中国农科院组织的有关专家鉴定,邯郸市农业科学院具有陆地棉胞质的雄性不育系“104-7A”及其三系配套技术,居世界领先水平。利用此项技术培育出的邯杂98-1、邯s429、306、301、308和银棉2号等三系杂交棉品种已通过国家或河北省审定。其中邯杂98-1是我国第一个通过审定并能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三系杂交棉新品种。一个领域的突破也必能带动相关领域取得进展,可以预见三系棉的育成和推广,必将为我国棉花生产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此外,针对国家规划,要大力开展棉花进疆和沿海的部署工作,要借助自己优势增加相关研究。
2.4 要主动开展科研体制改革
从内部体制上优化发展环境。一是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按照行政提速、服务提质的目标要求,加强对行政后勤人员的管理,通过提高服务意识、合理设置岗位、公开政务党务等,使行政后勤人员热情高效地为科技人员服务,达到服务中心,促进科研的目的。二是提高技术专家在管理中的作用。在诸多院内事务中,要给予技术专家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发言权,充分发挥专家在管理体制中的作用。三是进行科技体制改革。鼓励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提高面向市场进行棉花育种创新的能力;制定专家下乡、调研生产、考察市场方面的优惠政策,比如在科研经费、课题申请、职称评定、工资晋级等待遇方面优先考虑。
2.5 要加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核心组成部分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农业创新区域中心和国家农业科技试验站。作为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处于全国农业科研体系的基层,只有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有不俗的成绩,才能争取加入国家和省科技创新体系。比如争取成为国家农业科技试验站,参与搭建更为宽广的研发平台,为以后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另外,也可以着眼于省内的其它平台项目,选择适合本单位发展的,进行重点攻关,逐步健全创新体系、提升创新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
2.6 要切实加强对外合作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能闭门造车。在当今信息发达的社会,只有不断地对外交流,取长补短,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国的三大棉花主产区,尤其是黄淮棉花主产区,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水利条件佳,排灌方便,气候适宜。棉花育种单位众多,育种基础条件好,代表性强,育成品种辐射面广,是培育棉花新品种的优势区域。在此处育出的棉花品种向南跨黄河过长江种植后,表现为高产绒长强力好,向西种植早熟高产,向东种植不变样,向北种到保定不晚熟。各地都要针对自己的地域特点,坚持搞好棉花攻关。应该加强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中心、中棉所、各农业高校等研究机构以及国内外公司的合作,统筹各种资源,利用外源优势,集成各种技术,弥补自身不足,加快技术进步,推动本地棉花生产向好发展。
2.7 要加大科技投入
科技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是衡量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自我积累的能力很低,自我积累的机制还不健全,要不断实现科技创新发展,需要更多的科技投入。当前加大科技投入的最大主体还是政府,现实中农业科研单位毫无疑问应该向政府申请更多的投入。鉴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部门较多,资金渠道分散,有关的信息掌握和取工作必须加强[5-15]。
棉花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具有重要价值,是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其重要性与粮食相比不相上下。棉花生产必须改变当前局面,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创新工作对棉花生产至关重要。地方各农科院是棉花研究创新的重要平台,其建设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并影响着本地乃至全国棉花研究实力。以上措施做好了,就能弥补或解决生产上面临的问题,使棉花的效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大伟,李进,叶凯,等.我国棉花育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中国种业,2009 (11):16-18.
[2]喻树迅,郭香墨,邢朝柱.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上)[J].中国农业信息,2008 (3):19-22.
[3]喻树迅,郭香墨,邢朝柱.我国棉花现代育种技术应用与育种展望(下)[J].中国农业信息,2008 (4):16-18.
[4]王来武,郝淑君.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6 (2):82-85, 88.
[5]齐振宏.我国农业技术创新过程的障碍与支撑平台的构建[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7(1):53-57.
[6]于萍.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08, 21(3):45-46, 54.
[7]何蒲明,魏凤秀.农业技术创新问题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02,6(4):63-66.
篇8
依靠科技进步是气象事业发展的法宝和成功经验,是提升气象业务服务水平的关键。因此,要着力强化气象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实现气象现代化的内在动力,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活力、成果转化的能力和中国气象事业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随着中国特色气象现代化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科技创新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彰显,而气象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和强烈。目前,我国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与气象大国地位不相称,尚不能满足气象业务服务发展的需求,许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各类科技资源的效益未得到充分发挥;科技成果有效转化的渠道不畅,科研与业务有机结合的政策环境和机制措施有待完善;实质性部门合作、协作机制尚需加强;部门内国家、区域、省级科技力量的布局、分工、合作的格局和机制不够完善;尤其是气象人才培养不足,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创新团队建设滞后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制约我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气象科技创新人才的涵义
总的来讲,科技创新人才具有以下四个特点:首先,有深厚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稳定的研究方向,精通本专业的最新科学成就和发展趋势,了解相邻学科及必要的横向学科知识。其次,具有极为敏锐的观察力,能够从本源上发现重大问题,准确把握科技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他人没有发现的东西。第三,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对事物做出系统、综合分析与准确判断的能力。第四,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能力[1]。气象科技工作必须突出行业特色、立足部门职责,紧密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现代气象业务发展需要,以增强气象业务服务能力为目标,以解决气象业务服务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为重点,强化科技创新驱动气象事业发展,着力提高事关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核心领域。
三、高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
针对切实加强气象人才体系建设这一问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指出,一要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政策研究,制定更适应新形势发展、更具针对性、更科学合理的气象人才体系建设体制机制;二要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现有人才的分类管理,为人才发展提供宽松良好的环境;三要加强与相关高等院校的沟通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端口前移,既培养业务服务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又注重培养更适应事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由此可见,高校在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注重对气象人才特别是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方式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首先要建设优秀的教师队伍,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提高教师的水平,将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相结合、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环境及科技创新人才国际化培养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模式。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设计能力、实验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技能技法等等。在世界科技水平总体领先我国的形势下,采用国际化培养方式是快速培养造就大批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访问学者、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博士后等形式,邀请或接收国内外相关气专家学者进行科研合作,提升教师科研、教学水平,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2]。
2.分化人才培养层次,培养复合型气象人才
气象事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以科学研究、发展气象学科知识为取向的高层次学术型气象人才,同样也需要大量以气象业务实践工作为取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理论的突破和技术的进步集成合力才能推动气象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3]。如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既需要尊重研究生学术研究的纯粹性,也要保证人才培养的适用性,从而满足现代气象业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高层次人才和高水平科技成果的支撑。气象事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不同层面的需求。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提高服务能力和天气预报的专业化、精细化服务水平是气象事业发展亟需解决的根本问题[4]。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时候还应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3.产学研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和企事业单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结合点,使高校教育由高校向社会延伸,实现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的兼顾的契合点。根据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的需求,结合院校气象相关学科的建设实际和发展需要,加强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的培育和建设工作,进行气象基础、气象应用基础研究,为气象科技创新夯实基础。高校除承担研究、教学等工作外,还应加强气象科技创新推广示范等方面的工作。
4.加强科技服务型人才培养
篇9
高校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为牵头单位的新的协同创新模式,以人才、学科、科研为核心,以实现教育与经济、科技、社会的融合为手段,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是打破行政部门和资源壁垒,加强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整合,激发创新活力,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另外,还需要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合作的基础上,吸引政府机关、中介组织、金融机构、风险投资等相关主体形成创新网络,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有效衔接和深度融合,产生非线性叠加效应。2011年4月24日,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纪念大会上特别强调:“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讲话精神很快转化为国家政策,各级各类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自2012年5月7日计划启动至今,分别于2013年国务院认定实施的协同创新中心共14所,2014年国务院认定实施的协同创新中心共24所。
2协同创新与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关联性探究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教学中,灌输型教育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应试之风,这些瓶颈制约着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是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对于高校良好学风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如何提高实效性的问题日益凸显。有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由于部分教师的研究领域和实践经验的局限,加上高校场地和设备的限制,制约了科技创新项目的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就经济内涵而言,大学生科技创新产生的科技成果理论上可以直接用于生产中并产生经济利益,但实际的成果转化率却很低,因为很多科技创新项目大多以理论为主,进行简单的实验,有的只经历了小试,却没有经历中试及以上阶段,使得其实用性较低从而导致转化率不高,还有不少科技创新项目只停留在理论阶段。随着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推进,这些问题就显得愈加突出,直接制约了当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向纵深发展,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协同创新高度契合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治理需求。协同创新的核心是协同,必然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通过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合作,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创新资源整合起来,为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搭建了学习和实践的完整平台。正是因为多种创新主体能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整合,协同创新在科技与企业之间搭建了一条桥梁,既减少了高校与企业交往过于直接而产生的文化、机制等的不适和矛盾,又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效的知识、场地、设备等资源,促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协同创新并不局限于高校与企业、研究院之间的联系,也体现在高校内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联系,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同样依赖高校的内部环境,协同创新让高校各职能部门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结合体,从线性模式逐渐发展为网络模式,为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广阔舞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条块分割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要求,必然要求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建立全新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在顶层设计、组织领导、运作机制、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设计,以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深入健康发展。
3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和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3.1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不高、意识不够、氛围不浓
受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术氛围还不够浓郁,部分学生缺乏对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加上有些高校没有组织专业人员对大学生科技创新作系统的讲解,部分学生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去。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有足够的兴趣并且在科技创新实践中崭露头角的学生所占的比例较小,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带动课外科技活动良好氛围的形成。有些高校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重竞赛、轻普及”的短视现象,科技创新覆盖面较窄,没有为大学科技创新活动搭建足够的平台。
3.2缺乏必要的保障措施和激励机制
部分高校还没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建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有的仅仅是在其他的规章制度上提及大学生科技创新。有的高校为某个科技创新活动如“挑战杯”活动成立了临时管理机构,但却缺乏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直接导致很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都没有制度保障,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受到限制。除此之外,资金和场地的支持也是重要保障,但有的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人财物方面投入不足,大学生科技立项经费来源主要是临时性行政拨款,没有设立专项研究基金。有的高校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阵地人均可使用面积较小,专门用于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的设施和设备的数量也较为有限,无法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进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活动层次与质量的提升。激励机制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缺乏参与科技活动的动力,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3.3队伍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大学生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主要包括管理队伍、指导老师队伍和学生队伍三个层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有些高校队伍建设力度不够,没能整合学校内部资源,相关部门没有真正参与其中,甚至有的高校仅仅依赖团委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单个部门的力量比较有限,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机制的完善与发展。在指导老师方面,有些指导老师与指导的科技创新项目并不完全对口,指导效果大打折扣,难以将大学生科技创新提升层次,从而使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出现停滞现象。部分优秀学生可以提出较好的研究思路,但由于缺乏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指导,不能将项目研究推向深入。
3.4科技创新项目缺乏实践性,缺乏市场实用价值
有些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或者停留在参加比赛层面,并没有实现成果转化。由于缺少科技创新转化意识,一旦项目完成,便束之高阁,不少项目能做到小试阶段就很不错了。有的项目由于缺乏条件、缺少场地和设备导致无法做到中式阶段及以上。所以,不少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不过是“点到为止”。有些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课题是指导教师的研究项目,与市场需求联系不大,缺乏市场实用性,做完用不上就直接丢掉了,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转化和推广。
4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生科
技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策根据系统论、协同论和协同创新有关理论,分析协同创新及其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主客观要素,分析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和动态性,通过其结构与功能、运行机制与环境的优化,构建和实施协同创新背景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4.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全员科技育人意识
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科技创新并非某一个部门的职责,高校所有职能部门都有支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义务,因此,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的过程中要树立全员育人意识。无论是科学技术发展院、研究生院、教务处、学生工作处、财务处,还是校团委、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都需要联合起来,实现高校内部的协同。高校应定期开展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学术讲座,帮助学生培养科技创新兴趣,帮助教职工提高科技育人意识。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企业的技术员工或者科技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来校开展科技项目和科研方法的介绍,提高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意识和兴趣,推动高校、企业与科研院所的外部协同。高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师生去企业和科研院所参观实习,例如分批次组织学生去武钢进行现场参观,现场观看武钢科技创新项目,提升师生员工科技创新意识,加强科技素质的培养。
4.2健全组织体系,加强对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
组织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发展,在协同创新的背景下,要建立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成立大学生协同创新中心,由校领导担任协同创新中心管理委员主任,选任教学科研突出的教授担任专家委员会主任,研究生院、科学技术发展院、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等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校外企业、科研院所负责人担任中心管理委员会成员,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重大问题,解决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吸纳到高校中来,聘请他们担任科研导师,邀请他们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指导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4.3理顺运作机制,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4.3.1企业与高校联合举办科技文化艺术节科技文化艺术节以其生动性、互动性、科普性,吸引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成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载体。从目前情况开看,科技文化艺术节主要是以学术讲座与沙龙、科技发明制作、校园学术竞赛等为基本形式开展,大都局限于校园内部。由企业和高校联合举办的科技文化艺术节正是协同创新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的体现,可以拓展科技文化艺术节的内涵。例如汽车学院与东风汽车公司、化工学院与武钢、城建学院与中建公司、医学院与天佑医院等联合举办活动,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拓宽大学生的视野,为大学生提供了解企业的机会,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学生也有机会到企业中进行实际操作,可以提升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4.3.2将科技创新基金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结合依托企业建立科技创新基金和基地,使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企业科技创新结合起来,更加强化了实践环节。从立项选题到中期检查再到结题验收,锻炼了大学生的实验和科研能力,这一过程离不开科技创新基金和基地的支持。而将科技创新基金基地建立到企业中去后,学生可以从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可以直接参与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突出了项目研究的实践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除此之外,企业的设备相对齐全,具备了中试试验及以上的条件,有利于更加有效地完成项目试验,可以使科技项目的成果转化率大幅度提高。
4.3.3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各级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为大学生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了广阔舞台,以其竞技性、科技性、大众性特点,吸引了青年学生广泛参与,成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但是,由于场地、设备和知识的不足,制约了学生参赛作品水平的提升,即便是有很好的作品,也往往只停留在参赛层面上,难以实现成果转化。瞄准竞赛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可以提高参赛学生的竞争力,也可以为参赛学生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在赛事结束后可以将比赛项目成果直接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大大提高了成果转化率,可以助力企业发展,实现共赢。
4.4完善保障机制,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开展创造条件
要想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办成广泛持久的活动,必须以完善的体制机制为保障,必须建立规范的制度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法规保障、经费保障、设备场地保障三个方面。
4.4.1政策法规保障政策是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关键,国家、地方、高校出台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可以出台促进这一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官、产、学、研合作机构为协同创新下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提供制度支持。
4.4.2经费保障任何一个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经费支持,科技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必须要有经费保障。可以设立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可以和企业联合设立企业科技创新基金,专门用于企业和高校联办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学校的协同创新中心也可以设立校级协同创新基金。
篇10
一、引言
随着山东科技进步和创新,山东省在农业的业绩和多项指标方面位居全国首列,当前山东省正着力打造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并继续创造山东省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优势,但是不可避免山东省在农业科技创新也有不足之处。
二、现状
(一)山东省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情况
山东省2016年上半年夏粮面积5700多万亩,亩产408公斤;禽肉产量350多万吨,禽蛋产量204万吨,增长速度较快,水产品总量304万吨。通过2015年全年的数据也可见一斑,2015年山东农林牧渔各方面平稳增长,农业增加值29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4.7%;特别是种植业增产增量,粮食总产量4700多万吨,增长2.5%,连续十几年增产提质。山东省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面积已经达到100万公顷。2015年农业产量在全国居于第一的位置,山东农业产量如表1。
2016年上半年山东省进出口总额为7100多亿元,其中出口4100多亿元,进口2900亿元,主要出口的市场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和韩国。
(二)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领跑全国
2016年上半年,山东省在农产品出口额方面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18.3%,出口额高达485亿元,在各个大类出口商品中增长速度最快。另一方面,山东省在农产品的出口额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十七年来一直位居全国第一。
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一直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果和蔬菜一直是山东省农产品出口的强项,2016年上半年蔬菜出口增长21%,出口额达到123亿元;水果出口增长27%,出口额也有39亿元,除此之外,水产品、肉食品、粮油制品和花生也是山东农产品的出口强项。二是东盟和韩国对山东农产品的进口额增长迅速,这两个区域在山东省农产品的进口方面新增18亿元。同时山东省的最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家仍是日本,出口额高达124亿元,占25.5%。三是山东省一直非常重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科技创新建设,把质量安全体系作为发展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关键,分别建立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示范市、区,其检验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9.95%;山东省在农业拥有众多农业科研机构、农作物改良中心、农业技术研究所等,农业高等院校和农业国家技术研究中心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在出口花生、抗虫棉、动物克隆、优质小麦、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
(三) 对外合作交流层次日益提高
山东省政府非常重视和坚持“走出去”战略,在农产品出口方面执行绿卡行动计划,该计划执行十年来促进了农产品的国际贸易持续增长。在出口格局方面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为依托,依靠优质、标准和规模化的农产品基地,实现外向型的农产品加工经营模式。例如东营对美国出口的香菇菌棒,这种菌棒利用木屑等原料制成,保质期长、可持续冷冻储存,可用普通的冻柜海运,降低了通关成本、运费,规避了贸易壁垒,在海外出菇后再按进口国的产品进行销售,从而提高了产品效益。
三、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农业科技技术和创新方面,农业产业竞争已经又农业生产转移到农业研究开发的新阶段。特别是发达国家在国际农业竞争中的明显优势,他们拥有雄厚的科技实力,成为国家之间经济竞争和科技创新实力的利器。因此我国也要加强农业方面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得我国逐步成为农业强国,使得农业的生产、销售、农产品加工逐步国际化。虽然山东省的农产品出口额在全国遥遥领先,但是还需加强农产品的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在农产品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一)农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
农业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但是山东省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一直受到科研机构运行体制的影响,农业科研未与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这三个方面相结合,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没有与现代的农业经济的市场化相适应。一是表现在,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教学之间没有协调发展,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果推广渠道不畅。在农业科研单位取得的科研成果并没有及时转化为农业生产力;二是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资源分配不均,一般都是由政府确定科研项目的确定、技术扩散和推广的,技术创新依靠行政决策方式推动,缺乏市场动力,一些农业科研院校的农业创新课题结束后,推广力度不足或者束之高阁;三是农业科研的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农业的产中阶段,对产中之后的加工和存储阶段的科研力量不足,致使一些农作物或者畜牧水产等研发后却付之东流,使得储藏保管不当质量没有保障,前期的研发投入反而浪费掉。四是表现在科研机构自身的管理体制,人员激励措施不健全,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不足,还有的科研任务重复、机构庞杂而层次不清,反而使得科技创新的效率低下。
(二)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财政对农业科研的投资约占农业的0.3%,与国际上农业科研投入的1%相差较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占比。山东省科技研发经费投入超过千亿元,占全省GDP比重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农业科技方面的投入与建设农业强省的要求不相符。除此之外,农业技术推广不足也制约着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推广的费用不足,经费来源于财政补贴,使得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不足,特别突出在地方政府,其在农业推广中的财政支出低,造成了人均推广经费的下降,制约了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不利于山东农业的国际化战略。
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国际化的措施
(一)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
山东省一直把农业方面的科研投入放在优先地位,并逐步提高在农业GDP的比重,保证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贡献率在全国前列,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国际化的技术支撑。除了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经费支持外,拓宽农资企业和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筹资渠道,多渠道和多元化的方式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了农资企业参与农业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使得山东的农业科技创新不只保留在政府层面,也使得科技创新更加市场化,由原来的政府推动,逐步转变为政府和企业共同推动的局面。通过提高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使科研机构人员特别是农业基础性科技人员的待遇也有了大幅提高,调动了农业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间接有利于山东农业的国际化战略。
(二)提高山东农业对外合作交流
随着农业科技和农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和全球化,国际间的农业科技创新也要不断加强合作,通过吸收发达国家在农业科技方面的创新、现金技术和成功经验,不断推动山东农业的国际化和农业科技的国际化。在山东农业国际化战略的基础上,农业科技创新也要既能“走出去”,也能“引进来”,实现山东农业技术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先进技术的引进和对外交流,深化农业的科研项目合作,不断实现农业科技创新。
(三)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当前中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形成了共性研发体系、农业产业技术和区域农科协作这三大体系,山东省结合自身的农业科技资源,注重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山东省通过农业科技创新整合了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的资源,建立了结构科学和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且注重农特技术的推广力度,不再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而是以企业推广、结合农业科研和农业院校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对农业国际化的贡献率。
作者简介:
于越,辽宁大连,汉族,学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