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民族文化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4: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了解民族文化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民族文化;影像;传承;转换;意义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38-02
随着全球一体化和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各民族的许多民族文化已逐步被现代生活方式所取代,而且不再复生。因此,努力搜集、整理、拍摄、记录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积极拯救那些濒危的民间文化,是历史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也是人们回顾历史、温故而知新、教育现代的“多赢”之举。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除了像故宫、长城一样的文化资源以外,还有像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各种习俗、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主要内容有口头传说和表述。蕴含着民族民间文化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与物质形态的文化相比,其更注重技能、技术、知识的传承。
一、关于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指的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民族文化资源也就是指包含着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资源。如:服饰、手工艺品、生活方式等等。
我们目前生存在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界中,面临着“文化帝国主义”构建世界单边文化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保护和发扬好民族文化。文化所展示的也是人类自身的成长过程。民族化决不是标签,也不是简单的再现,而是一种对传统的创造性的现代化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加上汉化的影响,各民族的认同感已经被淡化,许多以前存在的民族文化资源也逐渐被人们忘却,被其他新事物所代替。
(一)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的价值
各种信息以及文化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是不会自己流动的,必然要通过一定的介质去实现这种信息的流动,影像就是相当于作为一个这样的介质担任起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关于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的必要性以及价值,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民族艺术在当代背景下实现有效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其二,在当代背景下对于民族文化身份的确认,以使其在营造多元共生的当代文化景观中显示自身价值;
其三,对于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当代新的文化阐释,并使之焕发出为更多人所接受的新的美学品质。
结合当下具体的艺术活动以及社会现象,进一步探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关于民族文化资源的开掘、发现、利用、以及如何展示等问题,则又有一些新的启示与认知。本文着重讨论的是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笔者认识到的当下利用与展示民族资源的意义之一,同时也仅只是一孔之见,不免局限与浅薄。我们看到,从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赛到电视上播放的各种走进、大家跟我来等节目都是这种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像化转化,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影像化转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各民族的历史与风俗,而且使我们对我们的民族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利用影像发展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
民族文化资源与一般的物质资源不同,民族的文化资源要向产品转化,会更多地有赖于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如:古迹文物、民俗风情、皇陵、古镇、特色织锦、饰品等,这些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时,如果开发利用不当,就不利于本国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播。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绊脚石。
各个民族的文化反映了特定民族的习俗、情感、精神状态和社会生活图景,不同的民族文化交流可以增进各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并为东西方的文化沟通架起桥梁,推进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民俗影视是记录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是民俗研究科学、形象、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特别是对于民俗事象中的外在呈现部分,利用影视手段,能淋漓尽致地鲜活再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民俗影视可称为国家的“形象历史档案”。搜集和展现这些民族文化资源无以是向后人和向世界传播和宣传的最好的方式,为世界的交流提供活的影像,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比如说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各民族语言也不尽相同,沟通起来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利用影像资源我们就方便了很多。中国人民是龙的传人,但是在跟其他国家解释龙时,很多都不能理解,但是当我们把它搬上荧屏,实物再现,很多人就明白了其寓意,知道其对中国的特殊含义。像王力宏的一首“龙的传人”才响彻五湖四海。
在利用影像发展民族文化资源上很多优秀的影片都是其很好的见证。陪伴我们80后长大的一部影片《小龙人》是一个带有一定神话和童话色彩的影片,它的出现无疑向世人展示了一个国家的各种文化资源,如:龙、寻母、古老建筑故宫等等。所以说,一部好的影片总比一个说教者更能够教育人,而且不会引起人们的反感。影视作品中很多元素也是在民族文化资源中得到的灵感,像在拍摄土行孙中都是以民间的传说为原型,诸如此类的影片不胜枚举。中国的传统舞蹈“爱我中华”就是结合了汉、彝、藏、壮、蒙、灯、傣、维八个民族的不同特色而成的代表中国特色的舞蹈。
(二)利用影像保护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意义
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给后世们留下了一个了解历史和文化的良好的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些人们原来的服饰以及用具饰品等等都被现代社会的各种物件所代替。像人们最开始古代的时候人们结婚就是新郎骑着马去迎接新娘,然而现代这种早已成为历史,人们都实行西方的去教堂结婚,穿婚纱等等。影像就将这一文化很好的传递给了我们,在各种古装片中的嫁娶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原始中国的这一传统。剪纸也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特别是在北方,每逢过节都会贴上窗花以示喜庆,我们现代社会的人大多没有见过自己做过窗花,有的可能见过,但也不曾自己动手做过,在有的影视作品中,像:跟我一起来动手中,就给大家讲解了其做法和用途。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我们就可以看到传统中国的很多民族文化的展现。这无疑是宣传中国最好的方式。同时民民族文化影片对唤醒当代民众文化意识,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传承文明,振奋民族精神,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的民族文化业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很多民族文化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大量珍贵实物遭到摧毁和丢失,所以,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任务迫在眉睫。
三、影视展现对于民族文化资源传播的重要性
把文化搬向银屏已成为民族文化资源展现的重要一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习惯和风俗都有所区别,如何更好的认识各民族的文化以及更好的认识中国,就需要影视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了。各民族的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的生命之根,值得我们付出一切去拯救。保护和发扬民族文化资源,不仅是使之成为资料,从民族影视片的特点谈民族文化的保护还必须伴以传承和传播,加大对这一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比如像纳西族的东巴文、纳西族谚语以及其长老东巴等,我们也是通过影像的再次展现去认识他们的,这些文字早已不被人们所使用,就算是当地人可能未必有几个认识,但是通过影像的再次展现我们不断看到了其当年的历史,还传承了其古老的文化,文化本来就是一种传承。
我国的云南具有山清水秀,四季如春等特点,并且它更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傣族、白族、回族等等二十多个民族,各个地方的民族文化也不一样,像傣族的服饰都是筒裙,上面是露脐的短装、回族不吃猪肉,因为猪是他们的祖先等等特点。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在云南文化事业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得天独厚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必将为云南经济社会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本土文化的多样性是云南文化的重要特征,而作为活态流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其直接体现。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这种多样性体现得更为充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同的劳作生活技艺、不同的文化气息(即使是同一民族,不同的支系上述诸方面也不尽相同)都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都有着古老的历史,如果我们去云南旅游,就会看到这样的场景,大街上穿着贴着孔雀磷的服装的姑娘,并有回族食堂等,并且不能说猪肉等等,可能会有点奇怪。但是影视向我们解释并展示了其特征,杨丽萍的《雀之灵》就是很好的例证。向全世界展示了云南的传统文化,《云南印象》是一部介绍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一部很好的作品,传至全世界。可见,影像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它不是一种伤感的,也不完全是一种惋惜的,它是给后人留下来的。从这个意义出发,“是站在明天的角度拍现在,为明天留下现在的一种文化形态”。
民族文化资源的影像化转化不仅表现在图片以及各种电影中,在动画片上也有所表现。如我国的动画电影《宝莲灯》与美国梦工场拍摄的《埃及王子》相比较,同是遵循经典叙事模式的作品,《埃及王子》叙述经典的圣经故事;《宝莲灯》叙述救母的“孝”举。这些具有代表性的视觉元素中,民族个性化的角色造型是动画成功的首要因素。日本民族崇尚隐忍的武士道,日常生活中的武士道精神在体育、技击动画表现中尤为明显,如《足球小子》、《灌篮高手》、《圣斗士》等,这些动画的主角是在不断超越自我生理和心理极限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另外,宫崎骏的动画渗入了日本民族浓厚的悲剧意识。中国的四大名著也都展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现在众多的外国人进入中国,他们学习中国的民族文化,穿旗袍、练气功、结婚穿古代的唐装等等,这些无疑是中国民族文化向外传播的成功案例。
总之,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是历史的必然要求。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文明进步的见证,将极大深化我们对历史、现在和未来的认识。在回首历史时,我们不能不由衷地感谢民俗影视片给我们留下的珍贵史料。随着社会现代化前进的步伐,民俗的流变还会或快或慢地发生。我们期待着,更多传统民俗文化遗产,通过民俗影视片展现出来。当然,我们也应多管齐下,通过各种渠道、多种形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更加具有生命力。民族文化资源影像化转换是民族文化精神不断培育和铸造的结果,其形象以多样化形态和个性魅力展示出来,并依附于多元民族文化的根基,保留和呈现出民族的神话、宗教和传统习惯。从美学角度发掘民俗的潜在价值,有利于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可以说,民族文化作为一种鲜活的文化样式,其现代价值与意义皆在于通过审美想象重新唤回对传统优秀民族文化价值的体认与信仰,重塑现代人的审美和人生理想。唤起现代人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认识。
参考文献:
[1]郝朴宁.李丽芳等.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M].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2]陈旭光.电影文化之维[M].上海三维书店,2007.
篇2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教学;民族文化;认同教育
为什么要教学生历史?因为历史教育不仅可实现知识传递,还可让学生感受家国情怀,在思绪遨游时空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另外,较重要的一点是借助历史教育,提升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帮助初中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助力。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教学过程枯燥等问题,这不利于历史教学中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落实。
一、什么是民族文化认同
民族文化包括但不限于民族语言、历史及人文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是指人们对自身多种民族文化的肯定及认同。在我国初中历史教育中,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行培养,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让学生不忘历史,不忘民族根本。
二、初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现状
结合实际来看当前初中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较低,这种低水平主要体现如下:
1.不自信即初中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自信,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比不上其他文化,这种“不自信”的现象很多,例如,一些初中生更崇拜西方文化,对圣诞节、感恩节等西式节日极力追捧,而在过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如过端午节、重阳节时,却很少认真参与,很少用心体会这些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
2.了解少即初中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了解,例如,一些初中生对历史上的民族英雄知之甚少,对一些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往往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总的来讲并不了解。
三、如何通过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
1.学习民族英雄,培养学生的民族气节该点是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民族文化认同水平进行提升的方式之一。民族英雄往往是一个时代中一部分人的缩影,学习民族英雄,以民族英雄为楷模,是当前时代对过往那段历史的认同,亦是对民族情感、民族价值的认同,对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习民族英雄培养学生民族气节时,为让学生投入学习并与学习内容产生共鸣,应当采用灵活、丰富的教学方法。例如,历史教师可组织初中生开展“历史人物小讲堂”活动,结合历史教材,让学生自行查阅历史资料整理一份“历史人物小故事”,然后给学生三到五分钟的时间,讲一讲自己了解到的某时代、某英雄、某事迹,以此让学生主动加深对民族英雄的了解,同时实现民族气节培养。
篇3
民族舞蹈教学策略
民族舞蹈,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自乐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在民族舞蹈的教学活动中,我认为应该从民族舞蹈的意义与特点出发,研究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注意民族舞蹈的教学策略,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扩大和发展民族舞蹈的影响力以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使民族舞蹈这一艺术奇葩绽放出光彩,服务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民族舞蹈的意义和特点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民族舞蹈大多用于表达不同历史与生活背景下的人物情感。大力弘扬民族文化,不仅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更能使整体教育水平在民族文化的熏陶下得到提高,同时,民族舞蹈有利于发挥地方特色,使民族特色文化融进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活动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心灵容纳广阔的民族艺术,让更多的人领悟到民族文化的博大。民族舞蹈进入校园,使民族文化成为校园生活的一个主题,在多种多样的途径下使民族文化的色彩投射进更多人的目光,使“教育课程”的内容与形式得到进一步展示,使广大学生了解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引领、繁荣了校园文化和地方文化,对提高广大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实践活动与素质拓展教育课程” 的内容与形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民族文化是民族舞蹈发展的源泉, 民族舞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舞蹈产生于人类的生产生活过程当中,人们通过不同的舞蹈姿态,将实际的、抽象的、观念的民族文化因子统一融合到一起, 向同伴、向外界、向未来表达本民族传统上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等诸多领域,同时它作为一种文化,还有着非常深刻的文化价值,它通过人本身做出的各种形体动作对日常生活状态加以表达,通过不同的节奏与内容表达出不一样的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从而达到传达情意、抒感的作用。在新的发展形式下,面对不断涌现的高科技、新传播媒体,民族舞蹈必须深植于所属民族的文化中开展创作,在现有舞蹈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牢牢立足于民族文化内涵所在,加大民风民俗的弘扬力度。民族舞蹈利用人的姿态神形传情达意,其形成与自然与社会都有关,其具体的表达又因人而不同;另外,其形成还与民族文发展状态有关,不同的文化发展阶段都会产生具备不同特征的舞蹈形式。民众在欣赏舞蹈的时候就能自然感受到其所代表的文化特征,并于无形中受到该文化的陶冶。民族文化是民族舞蹈与民族文明的纽带,民族舞蹈与民族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传承。
3民族舞蹈教学的策略
3.1在民族舞蹈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对人类的普遍自我关怀的表现,是我们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一种维护,是对精神世界的更高追求和关切。弘扬民族舞蹈中的人文精神,首先要理解民族舞蹈中的社会性。民族舞蹈艺术具有十分鲜明的社会性特点。在舞蹈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舞蹈,把自己的习俗、风情和文化凝结在其中而所谓的人文精神,正是蕴含在这些风土人情中流传至今的。这些中国的民族传统舞蹈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集着强烈的地域文化精神和文化风格。只有认识到中国民族舞蹈中强烈的社会文化发展特点.才能够从根本上理解民族舞蹈最直接、最生动、最富感染力的气概、气质、和本质精神。其次要大力提高民族舞蹈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民族舞蹈浓缩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艺术风格、文化情感。可以说,在舞蹈的每一个动作中,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通过提高民族舞蹈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从而加强他们对民族历史文化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为民族音乐发展奉献自己的热情。最后,弘扬民族舞蹈中的人文精神.要扩大舞蹈者的人文视野。民族舞蹈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知识,可充分反映出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生活习惯、、民族文化、地理环境等。扩大舞蹈者的人文视野,让他们在表演的时候能够从身心感受到舞蹈的内涵所在,理解舞蹈背后的人文底蕴。能够掌握民族舞蹈作品背后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3.2在民族舞蹈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欣赏水平。民族舞蹈作为艺术文化的一个分支,直接作用在音乐、服饰、民俗民风等民族特色文化之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穿越民族文化的长廊,获得全面的艺术鉴赏感悟。第二,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力。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触摸民族文化的神韵,无论对民族舞的弘扬还是对民族文化的宣传推广,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满足学生对美的层次的追求,满足学生对美的层次的领悟。民族舞蹈作为地方特色文化的代表,有其与众不同的气质,能带来更多层次的美的感受。民族舞蹈是在深厚的地方文化积淀下而产生的舞蹈,其美感使得学习民族舞蹈的学生拥有对舞蹈之美更为内涵的思考与领会,有利于学生个人身心艺术素养的培养。第四,促进民族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富有民族特色的课程使学生了解了民族常识,弘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4
关键词:民族音乐;音乐教育;文化价值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积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音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蕴藏丰富,它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构成了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音乐文化,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同时也具有每个民族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个性。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最具活力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在高校艺术教育中强化民族音乐教学,必将对我国民族音乐事业的继承和创新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艺术教育是普通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主要途径。在我国普通高校的艺术教育中,让学生从学习我国各民族音乐艺术这个窗口了解各民族的风俗民情、艺术风格、历史文化,这对于增强大学生对各民族的了解,促进各民族团结,建立和谐民族大家庭,培养民族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树立以民族音乐教育为本的观念和意识
学校教育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文化发展的模式,高校是教育的摇篮,加强和改进民族音乐教育,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民族音乐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加深对民族音乐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音乐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而且能使受教育者通过对民族音乐高度成就的理解,认识其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增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发展创造力。在“十六大”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文化遗产,有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我们没有理由不去了解它,也更没有理由不去发扬它。西洋音乐固然要学,然而本民族的东西我觉得更应该加强学习。泰格尔说得好:“音乐和美术是民族自我表现的最佳手段,没有自己的音乐或艺术的国家,只能永远当哑巴。”我国的民族音乐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珍贵的艺术价值,这是任何国家音乐所不能比拟的,也是任何西洋音乐所替代不了的。我国的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明镜,集中着我国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民族的艺术精华,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民族音乐内容中所呈现的民族、地域、风俗习惯、语言特征,亦成为研究各种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极为重要的旁证。为了使民族音乐健康发展,为了发展中国音乐的根基,我们不但要主观上主动地学,而且还要建立科学的、完整的民族音乐教学体系。提高广大教育学者对高校民族音乐教育的重视和民族音乐价值的正确认识。探索民族音乐对于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和大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需求以促进高校文化的建设, 推动高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二、民族音乐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承担着传播与发展民族文化的重任,如何继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应是高校艺术教育教学任务之一。柯达依说:“如果一个民族不重视自己的民族民间音乐,不把本民族音乐文化建立在自己的民间音乐基础之上,就会像飘莲断梗一样地在世界文化中漂泊,或不可挽救地消失……”民族音乐教育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内涵的系统工程,它对陶冶道德情操、美化身心、塑造完美人格、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重视民族音乐,重视民族音乐的教育,使大学生形成热爱和重视民族音乐的风气,提高对民族音乐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能力。对民族音乐文化亲身体验,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积累,民族音乐文化教育扩大了学生的人文知识,为大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智力保证。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应该立足于民族音乐的沃土之中,把民族音乐教学融入到艺术教育中,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提高,使之成为国民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音乐所涵盖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发源地,中国民族音乐有其巨大的自身价值。只有重视和通过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系统学习,才能了解民族音乐独特的语汇,才能正本清源,为民族音乐的学习、传承和发展奠定基础。民族音乐教育是任何一门教育所替代不了的,加强民族音乐教育,应该以弘扬本民族音乐文化为基础,让大学生树立起民族审美理想和民族文化价值观念,为弘扬本民族文化而努力。达到音乐教育人的目的,以促进民族素质,提高民族音乐文化水平,热爱本民族的音乐艺术,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使大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不断的完善,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才是它的根本目标之所在。
三、开展民族音乐教育的设想与建议
篇5
翻译的过程实际是信息传播的过程,也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借助翻译进行传承和传播,争夺生存权。基于此,以少数民族文学为例,以翻译为视角,探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策略,为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生存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翻译;有效传播;动态传播;真实传播;整体传播
引言
从本质上来看,翻译实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传播活动,在语言符号的转化过程中,其中的文化信息也得到了扩散传播,[1]因此,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传播生存完全可以借助翻译这一手段。传播是人类借助符号交流信息的活动,民族文学的翻译就是把民族语言或者汉语等语言符号中所承载的民族文化信息进行跨文化的传播,即民族文学中的民族文化信息在目的语境中的传播。少数民族文学是民族的重要遗产,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信息,研究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对民族文化传播和民族形象宣传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民族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取决于目的语受众对源语民族的文化认同,[2]怎样引导目的语受众对源语民族的认同?创作者的民族认知差异决定了其作品中民族文化传播的动态差异,怎样把握创作者的民族认知,把握传播动态?作品所涉及的民族表达和所体现的民族特色决定了民族文化传播的信息真实性,翻译如何挖掘作品的民族个性化信息?翻译中民族文化的完整性移植直接影响文化传播中民族形象的整体塑造,如何形成民族形象的传播?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解决了民族文化的传播生存问题。
一、有效传播:消除文化冲突,引导民族认同
信息传播有源头,自然也有终点,受众是信息传播的归宿,受众对于信息的接受程度直接关系着信息传播的效果,翻译是信息传播的过程,是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向目的语受众传播的过程,因此,从传播效益看,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必须要考虑受众的文化接受特点,尊重受众的民族信仰和民族习惯,引导受众对源语民族的认同。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文化,文化之间的差异构成了民族之间的差异,民族文化的不同体现在民族信仰、民族风俗、民族思想意识观念等各个方面。文学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化上的差异直接在民族文学中表现出来,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学进行翻译时,民族文学中的民族文化信息自然也在目的语境中传递出来。从民族文化有效传播视角看,英语是国际通用语,民族文学的英译自然是本文探讨的重点。而对于英语语境中的人群而言,其文化系统与少数民族的文化系统并不相同,生活习俗、信仰禁忌也各有不同,在民族文化系统中看起来正常而自然的信息有可能就是英语文化系统中的禁忌。因此,基于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传播少数民族文化必须要了解目的语受众的文化系统,尊重目的语受众的文化信仰和文化习惯,以此引导对源语民族的认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了解并尊重目的语受众的民族信仰。英语民族一般信仰上帝,而少数民族的信仰则多种多样,或万物信仰、或佛教、或伊斯兰教,或者是无神论,信仰上的差异便会导致英语语境下的受众对民族文学的意指产生歧义,影响对源语的民族认同感,因此,翻译时需要加以说明。二是了解并尊重目的语受众的色彩喜好。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而英语语境中的民众对于色彩有不同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在民族文学中的色彩问题也有可能产生理解上的分歧,在对少数民族文学中的色彩进行翻译时也需要注释说明或者实现避忌。三是身处西方文化影响中的英语语境民族一般具有契约精神,契约是西方社会的秩序维系,而对少数民族而言,民族社会的秩序往往依赖于建立在民族伦理道德观念之上的村规民约,这种社会意识的不同自然会影响受众的理解,因此,翻译时要采用合适的手段加以说明。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从民族文化推广和传播效果看,必须注意对目的语民族的尊重,考虑其民众的文化取向。对于受众文化取向的关注需从两个方面来着手,首先是从整体上明确英语民族的文化观念,从英语民族受众的文化观出发来反观少数民族文学的文化观点和现象,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并能很好地考虑两者之间的相容性,允许文化差异的存在,消除文化层面上的冲突。其次是英语民族民众也因社会阶层、认知结构、年龄层次、文化水平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群体对文学的需求存在差异,因此,在民族文学的翻译过程中需要考虑目标受众的阅读特征,对译文进行合理地调整,从而使民族文学的翻译更加具有针对性,强化传播效果。
二、动态传播:把握创作心理,传播民族认知
信息传播的过程是信源经过信道最终到达信宿的过程。民族文学所使用的语言为民族语言或汉语,每一种语言都表征着一种文化系统,从汉语到英语或是从民族语言到英语,都意味着从此文化系统到彼文化系统,因此,民族文学的翻译过程也是跨文化的交流过程,相对一般信息直接传播的过程,民族文学的翻译更加复杂,需要经过作者到译者再由译者到读者的过程,增加了中间环节。虽然增加了环节,承载信息的符号也发生了变化,但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翻译后的信息仍然要保持其原有的真实性,只有这样,翻译后的信息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的真实反映。作者是文学作品的创作者,作者的心理状况和文化素养决定了作品的原始面貌,因此,必须要对作者的相关状况有所掌握和了解,才能使翻译后的信息真正传递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3]对民族文学而言,除了每个作者有自己的主观认知习惯和文化素养之外,民族背景是民族文学作者的共同特征,因为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习俗和生产方式各有不同,每个作者的民族心理也各有不同,这样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生活背景直接影响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现象的理解,在文学作品中体现出不同的思想意识,因此,不同民族作者的文学作品都承载着不同的民族认知信息,按照传播的真实性要求,基于作者的民族背景及作者个人的主观认知和素养来理解作品,可以使文学作品中的信息传播更加贴合所要传达信息的真实面貌。因此,少数民族文学翻译要把握作者的创作心理,研究创作者的民族认知,这样的文化传播才是真实的、有效的、民族的。对于民族文学翻译中作者的民族背景把握可以从作者在民族生活的时间、在少数民族所生活的地区、所接受的教育等方面来把握。首先是作者在民族生活的时间。虽然有的民族作者族别是某个民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作者可能并未在民族所在区域生活,或者是短暂的民族生活,在此前提下,作者对于民族的理解就不会像长期生活在民族地区的作者具有深刻的民族心理,因此,在其作品中,民族身份对其作品的影响自然也是有限的。其次,从作者生活的地区来看,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主要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延续。在城市生活的民族作者由于受到现代文明的影响,其对于自身民族的认知及其民族文化心理相应也是不同的,和真正长期与民族民众共同生活的民族作者相比,其对民族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因此,其在文学作品中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现象的认知也是有所差异的。最后是民族作者所受的教育,从当前民族学生的教育来看,民族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并不是以民族文化教育为主,而是以主流文化为主,对于民族文化的重视在各个民族地区有所不同,因此,民族学生所接受的民族文化的影响也各有不同,特别是在民族作者后期的文化教育过程中,基本上已经脱离了民族文化的氛围。每个民族作者所接受的教育情况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对其影响也各有不同。了解创作者的民族认知,通过翻译其作品进行文化传播就会变得真实有效,也会让受众动态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理解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三、真实传播:关注民族表达,传播民族特色
信息传播的目的在于交流和沟通,少数民族文学是少数民族民众生产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意识文化的总结和升华,物质基础的民族性决定了在此基础之上的民族文学自然也脱离不了民族特色,这种民族特色也是民族文学与其他文学所区别的根源所在,也因为这种民族特色中所隐含的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才使得民族文学具有对外交流传播的价值。翻译的目的在于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不同文化各有不同的特点,英语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不同的文化种类,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特色,通过翻译,才能实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进步,因此,对于民族文学的翻译而言,不必要也不能在英语语境中改变民族文学作品的民族特色。另外,从传播的信息真实性来看,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是民族文学的特征,因此,民族文学翻译中民族特色保持是必须保持的重要内容。民族文学无论从创作者视角还是从作品视角看,都是对民族生活和民族思想的真实表达,这种民族表达主要体现在作品内容所反映的生活习惯、思想意识、语言习惯、民族风俗等方面。另外,作品形式也是民族文学特征的重要体现,因此对于民族文学翻译中的民族表达的理解和民族特色的传播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首先是作品形式和遣词造句方面。民族文学有多种形式,诗歌、小说都是民族文学常见的文学形式,不同民族因语言习惯、文化基础和文化水平各有不同,其所常用的文学形式各有不同,如回族的叙事诗是回族文学中较为突出的文学形式,虽然形式简单,但是简洁通俗的诗句却是回族民众思想情感的真实表达,也是回族民众语言习惯的真实反映,因此,在翻译中保持相应文学形式有利于民族文学民族特色的保持。由于不同民族的语言习惯不同,反映到文学中便会出现与其他语言系统不相同的遣词造句方式,对于相关修辞及词语的恰当处理,可以有效保持其中的民族特色。其次,从民族文学作品的内容来看,民族文学作品中往往展示的是民族民众的生产生活及思想意识形态。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有不同,各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习惯及思想意识形态也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在文学作品中都有反映。民族文学的翻译就需要在目的语境中把这种差异真实地表露出来,使民族文学作品在目的语境下同样能够展现其民族特色。
四、整体传播:明确翻译目的,传播民族形象
依据传播的主观动机来划分,信息传播可以分为有意传播和无意传播,无意传播因信息的无意识传播而形成一定的传播效果,有意识地进行信息传播必然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传播效果,有一定的传播目的存在。翻译活动的进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翻译活动自然归属于有意传播的范畴。对民族文学的翻译而言,翻译活动的进行要克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各种差异,相对于一般的翻译活动,更加复杂,因此,更需要明确翻译目标,唯有如此,民族文学的翻译才能在有限条件的局限下更加高效。民族文学的翻译目的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是民族文化层面,少数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民族文学中蕴含着民族民众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等,民族文学的推广和发展实际上就是民族文化的传播和推广,民族文学的翻译也是民族文化在目的语民族中的传播和交流。[4]其次是民族层面,民族文学对民族的意义主要是从民族文化方面的意义来实现,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的血脉,是民族时代传承的维系,而民族文化在英语语境内的传播和推广也是少数民族形象在英语使用群体中的推广和传播,通过民族文学中所蕴含的民族习俗、民族知识、思想意识等各种民族文化在英语语境中所构建的民族形象塑造,英语使用者对民族文学所生成的民族形象也会形成相应的认知,这样通过翻译就自然达到了传播民族形象的目的。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环境下,因民族文化的弱势影响,少数民族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少数民族亟需在世界范围内发出自己的声音,证明自身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民族文学的翻译对于民族的宣传和推广有一定意义,而这个意义是通过民族文化来实现,因此,民族文学翻译的逻辑起点是民族文化,终点是民族形象推广,传播和推广民族文化并由此塑造民族形象是民族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5]当然,对于翻译,目前存在“归化”和“移植”两种争议,归化观点认为,翻译的过程是再创作的过程,要根据目的语受众的文化取向为原则来进行合理的加工,以便目的语读者更好地接受。移植观点则认为,翻译通过语言符号的改变,把源语中的文化信息尽可能照搬到目的语语境中,在没有前提依据的情况下,两种观点无高低对错之分,而在传播效果需求下,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需要以推广民族文化塑造民族形象为目的。目的决定方法,少数民族文学英语翻译需要尽可能遵循原语文化取向原则,采用移植方法来进行翻译,从而使英语语境中民族文化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汁原味。
结束语
翻译的本质是传播,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实际是也是民族文学中的民族文化信息在英语语境中传播的过程。因此,对于相关民族文学作品的翻译应依据传播规律来进行,明确翻译目的,保证英语语境中的信息真实,考虑受众的文化差异,最终促进民族文化与他文化的顺畅交流和沟通,为少数民族在多元文化环境下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作者:周瑞珍 康旭平 单位:赣南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井冈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姚韵松.翻译理论与翻译伦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4).
[2]申凡.当代传播学[M].北京: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8).
[3]吕俊.研究生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10).
篇6
关键词:俄汉;文化差异;翻译
俄汉两个民族都是勤劳勇敢、富有智慧的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两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俄汉两种语言分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俄汉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也渗透和反映在翻译之中。原文语言所包含的各种文化信息能否准确地反映在译文中,直接影响着译文能否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的意思,是一个译文是否成功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一、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
(一)历史文化差异与翻译
由于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道路不同,因此在其发展历史中所形成的历史文化也不相同。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历史典故。历史典故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最能体现不同历史文化的特点。要对不同民族的历史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二)地域文化差异与翻译
俄汉民族生活的地域不同,气候特征、自然环境、动物种类的差异使得人们对周围的世界的认识和感受也不同,因此即使描述同一件事物的语言表达也不尽相同。在俄罗斯,皑皑的白雪、高大的白桦、辽阔的原野构成了俄罗斯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景观也反映在语言中,如:как снега на голову(突如其来), как грипы после дожля(雨后蘑菇)。而汉语则为“雨后春笋”,这是而我国盛产竹子,因此汉语中与竹子相关的成语有很多,而俄罗斯雨后大量生长的则是蘑菇。
地域文化的差异,使得俄汉民族在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上也存在着差异。有些事物在一种文化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且能引起美好的联想,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则不具备这种文化意义。这就是文化的差异。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牛是勤劳的象征,人们常把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比喻为具有老黄牛精神。而俄罗斯古代主要靠马耕,牛则很少干活,因此他们视马为吃苦耐劳和勤勤恳恳的象征,所以,汉语说的“老黄牛”译为“ломовая лощадь”;“他像牛一样干活”译为“Он работает как лощадь.”等等。
(三)习俗文化差异与翻译
习俗文化是指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恭维、称谓、婚丧嫁等方面有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习俗。倘若不了解该民族特有的习俗文化,就无法正确地进行翻译传达原文信息。比如,在俄罗斯人喝晚茶的时候,一般同时吃一些点心。这与中国的喝茶方法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翻译“чай”这个词时,就应该考虑到这点,把它和中国的“茶水点心”或“夜宵”联系起来。
禁忌、征兆也是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的一个写照,反映在语言中,形成各自带有浓厚文化色彩的习语。如俄罗斯人,认为левый(左边的)表示不好的意义,因此清早起床若左脚先下地,表示一天都不吉利。右脚先下地才是好的兆头。翻译时要考虑到这类的文化习俗因素,并将词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语义传达出来,才能更准确、更巧妙的传达原文的意思。
(四)宗教文化差异与翻译
不同的民族信奉不同的宗教,并将各自的宗教语言、行为反映到作品中,在翻译中应准确地译处这些宗教行为与观念,表现出它们的特殊性,避免张冠李戴。如“龙”在汉文化中具有“神圣、高贵”的象征意义,在中国古代龙作为皇帝的象征又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在西方人眼中,“龙”是一种凶恶的怪兽。俄罗斯人对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常常无法理解。所以,大家所熟知的“亚洲四小龙”不能译为“четыре драгона”,而是译为“четыре тигра в Азии”。
除了以上几种因素,思维与表达习惯、社会制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俄汉翻译。而恰恰是这些给翻译增加难度的民族文化因素的内容使原文作品充满了异国文化气息。所以,当原文出现以上内容的描写时,应仔细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尽可能地传达出来,使译文起到交流文化的作用。
二、翻译中俄汉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
(一)修辞色彩不相同。即译文的修辞色彩和原文的修辞色彩不一致。比如在果戈理的小说《外套》中有这样一段话“Что вы,милостивый государь,”•••продолжал он отрывисто “Незнаете порядка•••”在这里,如果把“вы”译为“您”表面看起来是正确的。但如果考虑到文化现象,即在俄语中,通常用вы表示对不熟悉、关系一般的人的称呼,而用ты来称呼关系密切的人,但在汉语中却用“您”表示客气尊重,就会发现,此处“вы”译为“你”才是恰当的。
(二)联想意义不相同。即原文中的语言所表达的事物或行为在译语中不具备相似的联想意义。如俄语中гусь(鹅)的联想意义是“滑头”、“不讲信用的人”,这些联想意义在汉语中是不存在的,如果只是简单的直译这类词汇或句子,它的联想意义即文化内涵就不能被传达出来,同时也容易引起读者理解上的偏差。
(三)指称意义不相同。即原语中所指称的事物在译语中不存在。如самовар,这一词在汉语中并没有对应物,这时就要采用“音译”、“直译”、“意译”等方法,尽量的传达原语的指称意义。译为“茶炊”即“烧茶的炊具”基本传达了самовар的内涵。又如,汉语中的“太极拳”、“功夫”等指称意象在俄语中也不存在。
三、翻译俄汉文化差异词汇的原则
特有的文化环境赋予词汇特有的文化意义,认识这种差异对翻译来说十分重要,因为翻译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信息。由于文化差异对翻译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尽可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文化意义,是翻译的一个重要任务。处理俄汉文化差异词汇通常可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是代换法,即在保留原语意义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意象相近的词代替原词。当无法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文化意象时,可用符合译语表达习惯并为译语读者所熟悉的词汇来替换原语词汇。
其次是直译。词汇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心理习惯,直译能保存词汇的文化内涵,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融,并能加强译文语言的表现力。
第三是意译。一些词汇包含着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直译不能准确地传达出这种信息,而更换又容易破坏这种民族气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意译,即用译语中文化意象较弱的词汇去传达原语中所传达的信息。
总之,俄汉民族在语言文化上存在很多差异,这些差异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不了解俄汉民族文化的差异就很难进行准确的翻译,因此在进行俄汉翻译的同时,要翻译出原文特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巧妙地传达信息。(辽宁大学 外国语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蒙语;汉语;成语;翻译
成语是人们在使用语言过程中,经过很长时间的使用,已形成固定形式的,表达某一种意义的固定词组。它具有:一、结构形式定型化,二、语音形式整齐化,三、意义整体化等特点。因蒙汉民族历史文化发展不同的原因,两个民族的成语都有它独特的民族文化特点。在互译两个语言成语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两个民族的成语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及成语形成演变的过程。本论文从比较两个民族成语翻译着手,分析两个民族成语不同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在翻译两个民族成语实践中呈现的翻译方法,提出成语翻译中应注意的几点意见。
一、蒙汉语成语的比较
(一)民族文化差异:一定程度上讲,一个民族的文化浓缩体现在它的成语上面。而两个民族历史文化差异通常是通过语言、词汇来反映。我们在成语翻译过程中要准确了解成语本身所指的意义外,还需要了解有关于该成语的历史文化因素,甚至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从蒙古族的历史社会发展看,蒙古族是个北方游牧民族,千百年的蒙古族游牧文化精致地体现在它的丰富的词汇当中。蒙古人热爱马,马是不仅是他们生活所需的工具,更是他们贴心的朋友、忠诚的战友。为此在蒙古语中就出现了许多有关于马的成语。如《[xun plx pakasan xolok plx naknasan]》、《[:l mri pnǎ]》、《[r xunai int》(意思是在男人的胸怀中能容纳战马),因为在蒙古族传统游牧文化中马与蒙古人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尤其认为马与蒙古男人是有着亲密朋友和忠诚战友的关系,为此在形容男人心胸博大的成语时候就出现了这种比喻。而在汉语中这个意思用“宰相肚里能撑船”成语来表达,宰相是汉民族在几千年封建王国制度中具有智慧过人的特殊身份的象征,为此才有了此成语。在蒙汉语中这样的成语还有很多,他们指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因为两个民族文化的差距,所表现出来的形式都具有该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的特点。
二、成语翻译方法
早在元代以前开始,蒙汉民族就有了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也就有了两个民族语言文字翻译实践活动,很早就有了翻译的相关标准和理论。我国著名翻译家和教育家严复在他的《天演论》中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三原则。20世纪以来,随着蒙汉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扩大,翻译实践活动也越来越活跃,已成了两个民族文化交流中的主要措施之一。就从两个民族成语翻译实践活动来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几个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方法:直译方法指的是,在翻译过程严格坚持原语的表达形式,将原语的词汇直接翻译到译语中。准确、直接的直译方法的翻译是翻译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翻译方法,在蒙汉语成语翻译实践中这种直译的翻译方法使用的较为普遍。如把汉语成语“画蛇添足”在蒙语中直接翻译成《[mk:t xol nm
除此之外,随着蒙汉语成语翻译活动的不断增多,人们在翻译活动中开始使用直译和义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直译与义译相结合的方法在翻译过程中不再仅限于一种翻译方法,从而使成语翻译活动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三、小结
在蒙汉语成语翻译过程中,我们应该要注重成语所体现的两个民族文化差异,要从成语使用的实际语言环境出发,选好翻译方法,准确、无误地翻译原语成语所表达的意义。同时也要注重成语本身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演变过程及此过程中的意义转移等问题。(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蒙古语言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才铭,蒙汉翻译基础,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
[2]安徽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现代汉语(上册),安徽省科技印刷厂,1983年;
[3]报尔金・甘珠扎布,译事纵横,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年;
篇8
维吾尔族装饰纹样在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的意义
维吾尔族装饰纹样是维吾尔族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受历史、地域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而不断演化,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a格,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枝绚丽奇葩。
民族文化的逐渐遗失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新疆维吾尔族装饰纹样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新疆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民族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使整个美术教育体系的文化根基和内涵更为全面,使学生在了解维吾尔族装饰纹样的同时,认识民族美术特有的心理素质和思维模式。
教学目的和方法
把维吾尔族装饰纹样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其目的就是为了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新疆维吾尔族装饰纹样是非常典型的民族艺术的代表,维吾尔族装饰纹样就像一座桥,从这座桥上走过,你才能更好地去认识和学习新疆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且了解民族艺术的重要性。当你从这座桥上走下来的时候,你所收获的就是对新疆民族文化审美情趣的提升。
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一贯的教学方式往往激发不起兴趣。如案例一:在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课《美丽的纹样》,在教授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民族的纹样渗透到里面去,列举几个典型的维吾尔装饰纹样的代表:花帽纹样、服饰纹样、花毡纹样、建筑纹样等等。并提出相应的问题,用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配着优美欢快的民族音乐,把他们的情绪和兴趣都调动起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准备充分,把实实在在的花帽、服饰等实物带到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学生在看到实物的同时,便会产生许多疑问。例如:花帽的纹样跟建筑的纹样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这些纹样都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等等。花帽的纹样大多采用植物纹样,而建筑的纹样大多采用几何纹样,他们之间相似之处在于纹样组合方式上都比较多的采用二方连续纹样和四方连续纹样,而不同之处在色彩搭配方面,花帽纹样的色彩比较鲜亮多彩,建筑纹样的色彩则比较庄重肃穆。这里就需要老师做示范,可以多举几个典型的例子,分别准备几组二方连续跟四方连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方便于学生学习和理解。在维吾尔族装饰纹样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民俗文化、典故和传说广泛存在着,这些都可以运用到中小学美术教学中去,如案例二:在人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讲到《中国民间美术》这一章节,中国民间关于美术方面的知识有很多,教师在讲授中国民间美术知识的同时,从新疆维吾尔族装饰纹样出发渗透新疆维吾尔民族文化知识。广州美术学院郭绍纲教授在《美术教育方法论》中指出:“学生在青少年阶段美术学习兴趣和发展的停滞现象,是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并非表示今后不能发展,而是意味着这或许是属于一种质的发展,如冬眠那样,等待着春之来临复苏。”所以针对学生这一时期特殊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手段上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去主动学习。若条件允许,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维吾尔族的工坊或车间去参观,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密切的艺术内容中着手,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对民族纹样艺术的欣赏和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从中了解民族的历史,了解民族的文化,了解自己的
家乡。
结论
维吾尔族装饰纹样作为新疆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民族文化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和历史价值。新疆是一个到处充满艺术的魅力之都,新疆地区不仅具有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而且还具有底蕴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为新疆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和民族文化底蕴。将传统装饰纹样的艺术精华运用到新疆中小学美术的教学当中,应该重视民族美术教育,这点已经逐渐成为当今美术教育中的一个热点。民族美术教学应该从过去的单一专业化转变为全面和多能的教学,并将民族装饰纹样的艺术特色、民族传统造型以及色彩等民主艺术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形成一个广泛而浓厚的民族文化艺术氛围。培养学生民族审美意识,促进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提高民族美术教育的教学效果,把民族艺术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文化了解新疆。
篇9
【关键词】少数民族舞蹈;则柔;地方高校教学意义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24-01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首先我们要传承老一辈艺术家遗留下来的艺术财富,其次我们要把所掌握的艺术知识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再次用多种不同的创作手段来丰富艺术作品的观赏性和价值性。我们对古老民间艺术的认识上,它的进步和创新必须要以最原始的艺术动态,经过艺术工作者的加工和精心雕琢进入课堂,再由编创者融入不同的艺术编舞技法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通过这些最为基础的提炼形式,以及大量的艺术语汇和内容进行整理和研究,形成一种规范、科学的教学教材。通过民间艺术的语汇、素材、风格、特点将艺术作品运用到教学当中以及舞台当中。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长期居住着藏族、回族、蒙古族等,这些少数民族千百年来,用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奇故事,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宝库,也创造了千姿百态的艺术宝库,同时也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批宝贵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资料。这其中,青海特别以藏族歌舞十分盛行,“则柔”为最。“则柔”是藏族一种集舞蹈、说唱的古老艺术。
一、早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在劳作的时候,他们用不同的方式来歌颂上天赋予他们的一切,如在劳作时边跳边唱,对酒当歌,以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敬畏,歌颂正义,歌颂丰收,驱赶邪恶者。每逢各大节日,“则柔”发挥它的艺术魅力,其表演形式融入了原生态观念的表演形式,也融入了诙谐的艺术手段。“则柔”在表演过程中场面变化多端,舞蹈动作有时轻盈,有时粗犷,音乐节奏由慢到快,有多种多样的曲调来变化舞蹈的语汇,给人一种内心轻松愉快的心理感受,从而成为了今天的则柔。
二、“则柔”的表演形式融入了多种艺术语汇,在其表演过程过,有曲调,有歌词,有舞蹈语汇,只有将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出“则柔”这门民间艺术真正的魅力。不同的歌词有着不同的含义,舞蹈随着不同的曲调来刻画舞蹈的动作语汇,动作大多古朴轻盈,保留了最为古老的舞蹈动作样式,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如今我们从“则柔”艺术表演形式中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舞蹈语汇和歌曲曲调,它的这种模式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则柔”发源地为四川省西康阿坝地区,到了明朝中期则柔流传至贵德下排村,并得到逐步发展和弘扬,“则柔”已有400多年历史。“则柔”在最初只有几个动作和几个曲调,在艺术不断的发展中,到今天“则柔”的表演内容、表演形式以及曲调更为多样性,广泛流传在藏族艺术文化的前沿。“则柔”分布于青藏高原每一处藏族村落。“则柔”民间艺术形式的多样性和曲调的丰富性,与其它地方的艺术形式有着不同的表演方式。所以“则柔”一直保留着独特的古朴与完整性。
四、在民族文化艺术发展的长廊中,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把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引入到各个艺术教学的课堂中,具有重要的艺术教学价值。在这个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中,民族的文化,民族的艺术都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因此能更好地站在世界的舞台“百花齐放”。在让世界了解我国少数民族音乐舞蹈文化的同时,也可以加深我国人民对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了解。从教学方面来讲,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形象生动的“则柔”舞蹈作品,可以从更深的层面上领略青海藏民族音乐舞蹈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主体意识,这对于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以及开创民族舞蹈艺术繁荣的新局面,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五、民族文化艺术的保护对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舞蹈“则柔”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藏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保护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要用自己所掌握的传统民族艺术知识来培养学生对民族舞蹈的兴趣、更深入全面地让学生了解民族艺术的魅力、民族艺术的特点和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鉴赏性,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作水平,同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对促进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志强.藏族民俗歌舞“则柔”的历史与现状考察[J].曲学,2014(00).
[2]徐绍贵.藏族原生态歌舞“则柔”的审美文化考察[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2(11):52-54.
篇10
关键词:民族院校;高等教育;国际化
作者简介:姚金雨(1972-),女,侗族,湖北宣恩人,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3-0007-02
我国民族院校是以少数民族为主要对象的民族教育的最高层次机构,以培养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中,如何找准切入点和采取有效措施,多层次、全方位、有计划、有目标地参与到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值得研究。
一、我国民族院校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41﹪。民族院校在办学上尊重多元文化、关注教育公平、促进民族融合,在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民族院校形成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维系的国度,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种种原因,人类不可能创造同一种模式的文化,而人类创造的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又将他们塑造成了各具不同文化特征的群体——民族。”在我国,民族院校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和服务社会的使命,追求满足各民族成员,尤其是少数民族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发展和国家的稳定统一。民族院校已形成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办学特色,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它是中国高等教育培养各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是民族问题、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中心,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动力,也是维护国家稳定统一的重要力量。
民族院校成为展示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教育成就的重要窗口。在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发展民族教育事业,这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振兴的根本大计,也是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大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强调: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富有特色的办学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族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顺利和有效实施了少数民族教育,对世界其他多民族国家有着积极的意义。
民族院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融,共同构成我国高等教育体系。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发展促进了民族院校的发展,民族院校的发展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的形式与内容。
民族院校成为传承民族文化与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基地。半个世纪以来,民族院校为民族地区和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民族院校依靠特殊教育政策,采取特殊教育教学模式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及各民族人才,传承民族文化,促进跨文化理解和交流,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可以说,民族院已经成为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
二、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及意义
1.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20世纪90年代后,高等教育国际化潮流不断加强,促使各国高等教育向国际市场开放,同时也利用国际高等教育力量来发展本土高等教育。从国际范围来看,国际化已经成为了评价高等教育水平的重要维度。国际化促进下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一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当然趋势。通过认识、理念和技术方面的交互,我国民族院校也开始加强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在国内,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力图逐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这也是缩小民族和民族地区之间差距的契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就扩大教育开放专门拟订了一章内容。高等教育国际化和民族院校国际化是教育开放的重要方向。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全球化和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交流全球化等呼唤民族院校的国际化。一方面,民族院校必须继续发挥好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作用。另一方面,民族院校也要规划与设计自身的发展,更加明确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2.我国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民族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推进我国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需要,是努力缩小与一流大学差距的具体行动。日本教育理论家喜多村和之教授强调高等教育应向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能够为他国、他民族所承认和接受;二是能够与外国进行平等交流;三是能够充分对外开放。民族院校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正是将自身置身于整个国际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抓住机遇,以加速自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