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动物的科学常识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4: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动物的科学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动物的科学常识

篇1

如果你问学生:“喜欢上计算机课吗?”100个学生中至少会有99个回答:“喜欢!”学生的这种回答不全是来自计算机课的感受,而是在社会、家庭、从各方面、各个领域接触计算机后,对计算机新奇而独特的优越性的喜爱。因此,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们对计算机课的期望变为失望,不论学生的计算机“功底”多么参差不齐,都不能“纵容”其随心所欲,而要根据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实施“任务驱动”。

所谓“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就是充分利用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巧妙地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溶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并适时向学生介绍需要了解、掌握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上课时,首先给学生演示“成品”,如一期小报,一张统计表,一幅图画等,然后边演示边讲授做“成品”的步骤,过程中涉及了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仅用10分钟讲授和演示,剩下的时间统统给学生上机练习,我来辅导答疑。每一节课都要求学生学会几个技巧,完成一个阶段内容,也就是一个“成品”或“半成品”。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问题,教师答疑并提醒学生注意,这样,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任务清楚,循序渐进,学生操作及时,学有所得。

1.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动机是“为了什么”,目的是“达到什么”,没有动机的活动是不存在的,我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促使学生形成动机,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上课演示“奥运五环旗”,让学生一模仿二发挥。这节课设置的任务符合学生的实际,多数学生都关心奥运会,非常熟悉五环旗,一看就有兴趣;另外,应用的技巧难易适当,即复制和粘贴,多数学生很快能学会,只要教师在讲授步骤别注重知识点的把握,学生在自己画时就能抓住重要步骤,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

2.要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师演示的课件,一定要在课前精心设计制作,才能达到“任务驱动”的目的。这时,教师演示讲授操作步骤,尽管“全体广播”使学生只能用视觉、听觉,不能操纵计算机,但是教室里鸦雀无声,竟没有一个人不是全神贯注盯着显示器的屏幕,这时的学生求知欲望最强,他们迫切地想知道、想学会这引人入胜的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也就是说,“任务驱动”创设一种适当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悬而未决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

3.要给予学生成就感

教学目标的实现,不仅包括教学思路、教学过程,还有教学效果。计算机学科有必须动手的特点,使教师的教法不可以纸上谈兵,也使计算机的考试不适于死记硬背。“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每一堂课上为着“任务”、为着制作一件“成品”或“半成品”去动手操作,去克服遇到的各种困难。比如,想让五环互相环套,却涂抹了圆的一部分弧;想嵌入几个漂亮的汉字,却一个字都输不上去等等,逼你提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当大功告成,一种收获的喜悦、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一节课没停手,既不感觉累也不感觉枯燥,既完成了“任务”,又学到了新的知识。

4.要开拓学生的创造力

“任务驱动”对于学生,开始是模仿,制作出与教师的“成品”一样的作品,当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接踵而来的便是丰富多彩的作品创造,这就是由“任务驱动”引发了学生无穷的创造力。计算机学科是开放性的、知识更新极快的学科,在课堂上不可能将一个软件的所有功能都学到,也没必要这样做。计算机教师在教会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任务驱动”正好给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正如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解一生之需。

篇2

比如幼儿教师可以给幼儿观看动物世界,幼儿对那些憨态可掬的小动物特别有兴趣,可是《动物世界》上说,那些动物可以居住的森林越来越少,动物因为没有生存的空间所以濒临死亡,有一些动物甚至已经绝种,人们再也看不到。幼儿的感情被多媒体技术激发,他们喜欢那些小动物,同情小动物的遭遇,他们流着热泪说那些小动物实在太可怜,教师此时可以向幼儿说明环保的道理。幼儿为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内心开始树立环保的理念。

二、让幼儿过关于环保的节日

随着环保理念被人重视,国外已经确立环保节日,教师可以通过让幼儿过环保节让幼儿树立环保的概念。比如国际上9月16日为保护臭氧层国际日,教师可以在这个日子给幼儿讲保护臭氧层的原因。教师引导幼儿了解,太阳如果直接照射在人体上会对人体有害,臭氧层是给地球穿的一层“保护衣”,然而因为人类不注意环保,我们的臭氧层已经越来越薄。比如现在气温年年升高,就是因为臭氧层已经越来越薄,如果再不注意环保,未来我们就挡不住毒辣太阳的照射啦。幼儿通过过环保节日不仅能学到环保方面的知识,还可以树立环保的理念。

三、教授幼儿初步的环保知识

幼儿虽然年龄小,比较复杂的环保原理他们不懂,然而教师可以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环保知识让幼儿内心树立环保理念。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塑料袋一般在土地中埋很久也不会腐烂,而且塑料袋中的化学产品会给土地带来污染。我们如果没有可以种田的土地未来就会饿肚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办,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多用布袋。幼儿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了解环保饭盒与泡沫饭盒的区别,让幼儿具有白色污染的常识。幼儿教师可以告诉幼儿废旧电池会带来污染,让幼儿了解到将垃圾分类的科学原理。

四、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生活

幼儿如果仅仅只是听教师说、看多媒体中的故事,可能会对环保现状感觉不够真切,他们未必能真正树立环保的理念,然而如果幼儿了解到环保的危机就在自己身边,它将影响自己的生活时,幼儿内心就会真正树立环保的理念。幼儿教师要让幼儿观察自己身边的生活,让幼儿了解到环保现状。比如幼儿教师要让幼儿自己去看从学校到家里这条路上,到底能看到多少绿色植物,幼儿会发现与高楼大厦相比,他们一路上看到的绿色植物少得可怜,幼儿内心就会理解目前环保的危机。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每天有多少汽车排出尾气?那些黑烟造成什么后果,幼儿了解到环保就是自己切切实实需要重视的事情,他们就会萌生环保的理念。

五、带领幼儿加强环保实践

实践是给幼儿教育的重要环节。幼儿通过各种实践不仅能学到大量的知识,而且劳动能力会得到培养。同时,实践会给幼儿内心强烈的满足感,幼儿教师在给予幼儿环保理念时不能忽视实践教学环节。比如植树节那天,幼儿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在幼儿园附近植树,让幼儿理解虽然目前只是种下一棵树,如果每人种下一棵,那么未来我们就能种出一片茂密的树林。幼儿在进行植树的过程中,能理解到种下一棵树多么不容易、要让一棵树成活更加不容易,然而一棵树死掉却非常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就会更加重视用一点一滴的实践保护环保成果。实践活动能让幼儿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因为他们用自己的劳动完成一件环保的事情,他们就能感觉到自己的劳动能真正带来环保的结果,心中就会种下环保的意识。

六、结语

篇3

一、利用主题活动,正面引导

主题活动是一种以某个主题为中心,围绕该主题进行交流与活动的集体性活动。主题活动具有明确的针对性、系统性,同时又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我们除了立足课堂开展好教学活动,还可以超越课堂,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开展生命意识教育,进行正面引导。在教学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与小动物》一课时,我在课堂中带着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小动物的名称、生活习性,教育学生要保护小动物。课堂上的浅表认识不够打动学生对小动物的珍爱,学生的生命意识还不够强烈。因此,我专门设计并开展了一次以“我和动物交朋友”为主题的活动。主题活动上,我通过组织学生听声音猜动物名称,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动物头饰戴在各自头上模拟表演,观看动物世界、动物救助视频,交流所知道的伤害动物现象,制护动物公约,领养小动物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进一步懂得每个小动物都是一个小生命,它们的生命和我们人类的生命一样珍贵。并让他们感受到它们的生命非常脆弱,它们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关爱、呵护它们的生命,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生命意识。利用主题活动从正面积极引导,能使学生懂得所有生命同样重要,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学生的生命意识日益浓郁。

二、动用社会力量,侧面促进

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人生幸福,学校教育的底线是学生的生命安全。当下,威胁学生生命事件屡屡发生,学生们的生命显得无比脆弱。生命教育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成的,更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所能实现的,它还需要家庭、社会力量的配合。社会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需要取得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我们可以动用未成年人教育机构、学校附近社区、学校法制辅导员等一切可以调动的社会力量,开展社会生命教育。教学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中《我要安全地成长》时,我虽然在课堂上进行了生动的说教,教育学生在来回学校的路上注意交通安全,平安回家,了解并防范身边潜在的危险,掌握一些自救的常识,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是我总觉得个人的力量还不够,课堂上简单的说教还是略显单薄、空洞,效果不是太理想,许多学生并未从内心深处真切感受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于是,我就邀请了学校所在地派出所的李所长,也是我们学校的法制辅导员,让他给学生们进行安全教育。李所长通过对各种安全事故中的典型案例介绍,伴以鲜艳的图片,生动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看到血的教训,感受到安全的重要性,更加体会到生命的价值和可贵。李所长的生动宣传教育效果就是大不相同,学生们个个情绪激动,感悟深刻。动用社会力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能从侧面促进学生内心感触,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三、启用网络资源,润泽生命

篇4

方法篇

这个年龄段宝宝的记忆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目的和意图,凡是感兴趣的、印象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因此,要提升宝宝的记忆能力,需要根据宝宝的记忆特点,循序渐进地加以训练。

方法一:形象记忆法

宝宝的形象记忆占主导地位,训练记忆的时候,可以侧重用具体形象、生动鲜明的物体来辅助宝宝记忆。比如,采用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东西作为记忆材料,如识图卡片。宝宝对于色彩鲜艳的东西比较感兴趣,越是感兴趣的东西,就越会长时间地关注,不知不觉中。给予大脑的信息刺激就在不断重复,从而加深宝宝对该事物的印象。

方法二:感官参与法

记忆一样事物时应尽可能多地调动宝宝的感知器官,如眼、鼻、口、耳、舌,多方器官同时接受同一样事物的刺激,是加深对该事物印象的最佳办法。比如,教宝宝认识苹果,可以让宝宝先观察苹果的大小、颜色,用手摸一下苹果的表皮,闻一闻苹果的清香,最后再尝一口苹果的味道。如此认识一样事物,形象、具体。

方法三:生活经验法

宝宝的记忆经验来源于生活,可以让这些生活经验帮助宝宝记忆。比如,让宝宝记忆洗漱的顺序,可以引导宝宝回忆一下自己平时是怎么做的。先穿衣服,然后刷牙、洗脸……一旦宝宝回忆出了错,可以再带宝宝进行一次洗漱演练。慢慢地,宝宝就把这洗漱的过程牢记在心。

方法四:联想比喻法

宝宝的想象力很丰富。要善于运用宝宝的这一天赋,积极发挥宝宝的主动联想能力,引导宝宝多进行发散思维,创造性的掌握和记忆知识。比如,让宝宝画金鱼,可以引导宝宝发挥想象,金鱼的尾巴分开的又像一片片的柳树叶。通过形象的比喻,让宝宝记住金鱼尾巴的样子。

方法五:分门别类法

把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在物体之间建立逻辑关系,可以拓宽记忆的广度。比如,引导宝宝认识车,可以在宝宝认识一种类型的车后,联想一下其他同一类型的车,四轮车的特点就是有四个轮子,除了眼前的小轿车,还有公交车、推土车,等等。通过联想,宝宝一下子就可以记住同一类型的很多车。

游戏篇

游戏是宝宝认识世界的途径;同样地,游戏也是加强宝宝记忆力的好方法。

游戏一:从哪儿开始

目的:培养宝宝的记忆力。

玩法:给宝宝讲一个感兴趣的故事,宝宝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会不厌其烦地去关注。同样,好听的故事也是百听不厌。每天讲到故事的哪个部分让宝宝记住,第二天开始讲的时候,先问问宝宝:“昨天讲到哪里了?”“今天要从哪里开始呢?”在故事中训练宝宝的记忆力。

TIP:宝宝睡前是训练记忆力的好时段。父母可以在宝宝睡前讲讲故事,或说一些生活常识,这时的记忆效果不错的哦。

游戏二:看图记忆

目的:训练宝宝的短时记忆能力。

玩法:让宝宝仔细观察一张图片,看看图片中有一些怎样的人物,他们都在干什么;然后把图片拿走,问问宝宝刚才在图片里看到谁了?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呢?家长可以参与进来,和宝宝一起回忆,适当的时候可以给宝宝一些提示,引发他的记忆重现。

游戏三:谁不见了

目的:训练宝宝的短时记忆能力。玩法:准备一些小动物的模型或卡片,然后让宝宝指认一遍这些小动物。接着蒙住宝宝的小眼睛,“小动物要捉迷藏了。”从中抽掉一张卡片或模型。让宝宝睁开眼睛,仔细观察,谁不见了,哪个小动物在和宝宝捉迷藏呀?找出不见的卡片或模型。

游戏四:听故事回答问题

目的:训练宝宝的有意注意和记忆力。

玩法:在和宝宝讲故事前,可以先提一个关于故事的相关问题,让宝宝带着问题去听故事。问题不宜过多,不然宝宝会记不住,增加他的挫败感。一到两个问题足矣。然后开始讲故事。故事讲完后请宝宝回答问题。一般而言,问题的答案就隐藏在故事的内容里。

游戏五:跟我做一做

目的:扩大动作记忆的广度。

玩法:让宝宝认真看你做5个手势。等你做完后,让宝宝模仿你,把你刚做的手势按顺序重复做出来。如果宝宝不能顺利回忆5个手势,可以把手势数量适当减少,以后再逐渐增加。

手势1:握拳。

手势2:伸出中指和食指(胜利的手势)。

手势3:伸出大拇指(很棒的手势)。

手势4:伸出小拇指。

手势5:伸出5个手指。

游戏六:打电话

篇5

【关键词】幼儿 科学 活动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科学教育活动与常识活动本身在内涵上是不同的,与常识相比较,科学不仅含有知识的成分,而且还包括“合乎逻辑的系统方法”,科学内容比常识内容更为丰富,那如何合理开展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呢?笔者结合近几年实践活动谈几点看法。

1幼儿科学活动内容必须来源于生活

1.1 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契机,有效地组织科学活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时时处处有教育”“方方面面有科学”, 某个老师为了提起中班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她的活动内容总是以幼儿熟悉的东西为中心,如幼儿喜欢的玩具。她让幼儿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玩具,让他们对玩具进行分类、进行排序,对玩具进行拆装再组合,再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新玩具。在这个活动中,幼儿非常活跃,积极性也高,实现了幼儿在玩中学的目的。

1.2 敏锐把握幼儿具有教育价值的信息,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

例如,幼儿天生喜欢动物,无论是天上的飞鸟,水中的游鱼,还是地上爬的各种小动物,都是他们感兴趣的,许多小动物都是他们的好朋友。因此,我们应把握幼儿的这一兴趣特征,向幼儿多讲解一些动物方面的知识,让他们初步体会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重要性。这些生活化的活动都是让幼儿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使其对整个活动始终保持很浓的兴趣,有利于幼儿对活动的探究。

2 开展多种形式的幼儿科学活动

2.1丰富的观察活动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是幼儿学科学的基本方法,幼儿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以观察开始的。观察的过程是充分发挥各种感官的实际能力的能动过程。观察时,要给幼儿看、听、摸、嗅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感受和体验,鼓励幼儿边观察边用语言表达,学会观察的方法。如:在小班幼儿进行《颜色变变变》活动时,我们先让幼儿观察瓶里红色的颜色水,再给瓶里添加黄颜色,幼儿仔细观察并用语言表达颜色的变化……幼儿在这个实验中,兴趣都非常大,特别当他们看到加了不同的颜色多一点和少一点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在变变中,幼儿可开心了!

2.2简易的实验活动

实验活动是幼儿通过看教师演示或自己动手操作,认识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是幼儿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实验的结果是教师早有结论的,而对孩子来说却是新的发现。如:在《有趣的电动玩具》中,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次科学探索的机会让幼儿给电动玩具安装电池,幼儿在多次尝试探究实验中掌握了安装电池的方法。

2.3有趣的游戏活动

科学游戏是借助自然界的物质材料,把科学的原理寓于游戏之中,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进行探索、操作活动,懂得粗浅的科学道理。幼儿的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感知游戏、分类游戏、排列游戏……一次角色游戏时,一个男孩用理发的小镜子晃小朋友的眼睛。第二天,我给每个幼儿准备了一面小镜子,带他们玩“手影游戏”,让幼儿用小镜子反射光斑在墙上学小鸟飞来飞去学小狗汪汪小孔雀开屏。幼儿可好奇啦!过后,我又引导幼儿把小镜子先后放在阳光下和阴影里进行比较,观察其有何不同,弄明白“为什么”?使幼儿从中感知光线反射的科学原理。

3 开展幼儿科学活动的方法

开展幼儿科技教育活动的方法是很多的,可以用观察、实验、发现、操作、种植、饲养、劳动等方法,通过多种教育手段相互配合来完成。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不是独立进行的。它必然与语言、音乐、绘画、计算等有机结合,综合地进行。而其中尤以孩子亲身参加操作实验为最重要。

3.1在操作、实验中观察与发现

随着季节变化,可以组织幼儿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组织实际操作,能取得最佳效果。俗话说:“看十遍不如做一遍”。实践是最好的学习。即使五岁的幼儿,当他自己种下一粒种子,在教师指导下,经过浇水、照料,是能把种子种活的。由此,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细心耐心、认真负责的精神,并获得种植的简单知识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

3.2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与发现

在幼儿身边有许多科学事物,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如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搬动一些物体,怎么才能省劲呢?这时启发幼儿运用平常观察到的吊车、杠杆,学着找最省劲的办法。

3.3在游戏中观察与发现

游戏是幼儿教育最常用的手段,幼儿科技教育活动同样要十分重视游戏的方法。如可运用接龙、配对游戏,找缺损游戏,找相同点,找不同点,摸箱游戏,贴绒布景游戏等进行科技教育。

3.4在劳动中观察与发现

我们还可以组织幼儿在观察成人劳动和自己参加劳动过程中进行观察与发现,孩子在照看自然角的动、植物时就会观察到不同的植物需要的水分是不同的,有的植物喜湿,有的植物喜阴,有的植物会爬蔓,有的植物会开花等等。

篇6

幼儿绘画教育的创新重点是激励幼儿潜力,让幼儿自由地将感觉表现出来。幼儿绘画是一种自由联想的表现,它具有无目的性。虽然幼儿绘画开始老师的引导多少总是有目的的,但随着作画时间的延长,幼儿就从有目的变成无目的了,这是教师借助游戏引导幼儿学画的愿望,让他们边画边玩、边说边画,老师及时诱导,让幼儿始终保持自由的创作心态。同时,幼儿绘画又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极受外界的影响。如有一次美术课有个小朋友画了春天的树、娃娃、房子,但还有很多小空白,我问:上面空那么多为什么不画?孩子说:我要画小鸟。我又说:那房子是小熊猫的吧?小鸟是不是找熊猫玩?孩子立即回答:是的。并问我:小熊猫住在哪里?爱吃什么?这时他把画小鸟的事忘得干干净净,在房子旁边添上熊猫、竹子、花草树木等。幼儿绘画这一特点是与他们思维活跃、顾虑少、注意力差相关的。根据幼儿这些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造成一种宽松的教学气氛,给幼儿创造绘画条件,并给幼儿极大的自由,用语言引导、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使他们产生联想,从而有目的的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由“要我画”变为“我要画、我想画”。这样,触发了孩子们的创造火花,使幼儿通过自己的创造表现出美好的愿望,并带来惊喜和创造的动力。

二、把握差异性,突出因人施教

由于幼儿所处的环境,遗传、教育的不同,幼儿在观察、理解事物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样一节课,幼儿的绘画构图、颜色、内容各不相同,有的画面丰富、有的空洞,有的动作快,有的慢。老师了解儿童这一绘画的心理后,应该尽量接纳一切儿童的绘画作品,去理解、分析,在辅导幼儿绘画过程中,既照顾全体,有应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具体而言。在内容选择上要适合幼儿年龄特点不拘教材。可结合常识、语言课及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采用主题意愿画的方法,老师放手让幼儿自由选择画的内容,激发幼儿的想象,创造热情和兴趣,让幼儿学会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情。在个体上要充分挖掘幼儿潜力。如有的幼儿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把某些东西孤零零的表现出来。如有的幼儿画一个小动物,一朵小花就不知该画什么了?这是老师应注意用启感的口吻说:“哎,这个小动物一个人多孤独、多可怜啊!没有伙伴,你愿意帮它找同伴吗?你愿意和他玩吗?他的家住在哪儿呢?”提出一连串的问题,使幼儿与画产生共鸣,产生联想,使幼儿把画面添得丰富多彩富有表现力。

三、把握独立性,多予鼓励赏识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都有自觉探索的愿望,我们应当在教学中点燃他们的创造力,充分肯定幼儿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在辅导幼儿绘画时,不要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幼儿的绘画,只要按幼儿自己觉得这样表现可以,那就让他这样表现,我们说“孩子是天使,天使的表现还有错吗?”幼儿的思维是直观的,他的表现也是直观的,不带任何杂念,只是由于认知、理解的不同。老师要首先肯定他的闪光点,给以足够的自信,多引导多观察,多丰富感观,多接纳他的绘画。其次对幼儿解决不了的问题切记动手帮,而以鼓励自信,引导他自己动手解决。同时,在绘画过程中也要科学确定主题。有些幼儿在老师布置作业时主题就确定了,有的幼儿是在边画边玩边说的过程中产生联想、想象而形成新的主题。在这时老师要耐心辅导,用最小的干扰来满足幼儿的绘画过程。幼儿在这种轻松无负担的环境中,就能无拘无束的构思,创造出新的画面内容。

篇7

一、合理选择材料投放是开展区角活动的前提

材料的选择与投放是开展区角活动的核心工作,投放的恰当性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首先,材料的投放要为教育目标服务。小班生活区的目标是培养生活自理能力,据此,投放一些为娃娃穿衣、手套、袜子配成双等的材料。中班科学探索区的目标是培养科学的兴趣、好奇心和探索的精神,那么宜提供常见的、有趣的操作材料则能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如磁铁、水、沙等材料。教师在选材之前首先要有目标意识,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服务于目标。其次,材料的选择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和接受程度。我们经常会发现有的区域“门庭若市”,有的区域则“门可罗雀”,仔细观察思考我们不难发现:孩子们对材料有无兴趣、接受的难易程度是决定因素。如有些中班的语言角原只有几本图书显得单一、枯燥,后增加了有故事内容的图片、色彩艳丽的图书、故事的录音磁带、录音机,幼儿可以先听录音故事,然后把图片排序成一本图书,再边看边讲,以后还会逐渐提供纸偶,供幼儿进行表演,这样,语言角就会兴旺起来了。只要发现哪个区域孩子们兴趣减弱了,教师则要考虑投放新的材料,或更换新的主题了。另外,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幼儿的不同接受水平层次,尽量选择一些声音、图片材料,让孩子容易接受。同样是生活劳动区,小、中班的目标要求与内容都应有所不同。小班主要是自我服务和简单的照顾环境的内容,中班要增加为集体为他人服务的要求,除了培养爱劳动情感外,还要培养幼儿有初步的任务意识。因此,投放材料也要与这些目标要求有机结合。

再者,由于幼儿个体在发展的水平层次方面也存在差异,在同一个班级里,同样也需要考虑教育目标、内容和材料难度的不同水平。如中班的美工区,同一个折纸内容,教师应有意识投放两类不同层次的范例,供幼儿选择。如一类投放平面图案,另一类则投放立体实物范例。由此,材料的投放既要考虑最的低限度的要求,还要考虑高水平的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幼儿的需求。

二、幼儿区角活动中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1.材料选择要符合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教师应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材料的投入要有层次性,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兴趣,使他们有新鲜感,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他们的能力。如:小班的生活区布置“小动物喂食”专题,则可以根据孩子的熟悉程度来进行设置和更换。最初应选择幼儿熟悉的小动物,如小猫、小狗、小兔,帮助孩子认识这些动物喜欢吃的哪些食物,以后逐渐增加孩子们陌生的小动物,让学生的常识不断深化扩展,使幼儿在不断变化材料中循序渐进得到发展。所提供的材料既有趣又能让幼儿亲自动手参与,孩子们就会乐在其中,不断增强学习兴趣。

2.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宜的材料。材料的投放千万不能一刀切,应该通过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发展状况,充分考虑孩子的差异,为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如生活区提供的穿珠,教师应提供多种类型的穿孔和绳子,这样各种能力的幼儿都可以通过实践操作获得提高。

3.材料的投放应与主题相结合,锻炼幼儿能力。区角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过程,需要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和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这样才能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要。而主题活动恰恰具有开放性、综合性、整体性的特点。主题背景下的区角活动是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提供与主题相结合的材料以促进幼儿在区角活动中主动学习的过程。可见,材料的提供必须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例如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植物角的种植观察》时,幼儿对植物的种植产生了兴趣。植物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性,需要人精心呵护,方便孩子们细心观察,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给植物浇灌、施肥,慢慢伴随着植物的开花结果,孩子们在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明显提高,知识构成得到极大拓展的同时,也收获了劳动的喜悦和满足。

篇8

[关键词] 儿童动画片;《小小的我》;儿童本位;创作取向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动漫受众群体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0CXW025)。

动画片本是儿童获取快乐的艺术,但近年来,我国出品的大多数儿童动画片都显现出明显的教化功能,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创作者总是想通过动画片对年幼观众进行理想及价值观的教育,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极其拙劣的,教化功能不明显不说,动画片的收视率也极其低下,对动画产业的发展非常不利。儿童动画片应该定位于儿童,然而,大人们通常“自作聪明”地为儿童“做主”了,把儿童的心理世界进行极度曲解和扭曲,从而出现了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们现以国外的做法来反观中国的儿童动画创作现象,以“洋为中用”。《小小的我(POCOYO)》是西班牙一部将目标受众定位为学龄前儿童的低幼动画片,由Zinkia Entertainment公司制作、Granada公司发行,针对学龄前儿童制作的电视动画片,它在第30届法国昂西动画影展上获得“世界最佳电视动画片”奖。

(一)“儿童”是影片的绝对主角

在以往很多国产动画片中,总少不了大人的身影,这些长辈类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就是当孩子有错误时,出来指正一番。然而,在《小小的我(POCOYO)》系列片中,这个3岁的小淘气POCOYO永远都是主角,其他的角色都是他的动物好朋友,并且每一个小动物的性格都十分鲜明。在《小小的我(POCOYO)》的世界里,儿童是永恒的主角。

片中惟一有成年人参与的部分,那就是画外音。一个幽默亲切的“叔叔”用夸张的语气和简单的句子在不断地和POCOYO说话,将剧情逐步推进。而3岁的POCOYO明显还没有学会使用长的句子说话,总是用一些简单的、近乎拙劣的词语进行回答,或者以动作比比划划,露出可爱的面部表情。而动物朋友们只会用自己独特的语音进行简单的交流。这位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叔叔”从不教训孩子们,当POCOYO淘气的时候,“叔叔”也是用反问的语气询问他和他的朋友们,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应该怎么做,而不是简单直白地告诉他们应该去做什么。这种平等的交流规避了刻板的教化,更让小观众朋友潜意识里将家长看做朋友、伙伴,而不是权威的代表。

(二)“玩乐”主导整个剧情

英国著名低幼儿童节目《天线宝宝》的创意总监安•伍德和安德鲁•达文波特曾这样描述过学龄前儿童:“他们什么都不知道,就只会玩。”这点在动画片《小小的我》中体现得格外明显。每集片长为7分钟的动画片里,总是围绕蹦蹦跳跳的POCOYO和他的动画小伙伴之间发生的淘气、闯祸、做游戏的故事。这种“玩”发生在儿童和动物一起玩或是儿童观察动物玩中。

有时POCOYO会用捡来的钥匙在树干上的钥匙孔里或地面上的打开一个千奇百怪的世界,小伙伴们一起去探险。有时POCOYO会和他的小伙伴闹矛盾,淘气地欺负其他朋友。更多的时候,他们会在一起做游戏,一起跳舞,跳绳,一起栽种花朵。例如,有一集是Sleep birds surperis,淘气的POCOYO发现了贪睡鸟的鸟蛋,他不知道这是个什么东西,将鸟蛋扔到了天上,黄色小鸭子Pato伸长脖子从天上接住了鸟蛋,最后在小象Elly的长鼻子帮助下,将鸟蛋送回还在睡觉的贪睡鸟巢中。简单明了的剧情,加上小动物几个拟人化的可爱动作和表情,与小主角间的互动自然而风趣,片子每一集中必然设计一点小小的意料之外和悬念,吸引人看下去。

(三)通过模仿,学习知识和规范

《小小的我(POCOYO)》的创作理念是“learning thought laughter”,即在欢笑中学习。同样是在Sleep birds surperis一集中,当POCOYO将鸟蛋扔到空中,被小鸭子奋力抢救下来后,画外音的“叔叔”告诉POCOYO:Eggs can broken.Theres a baby bird in it.(鸟蛋会摔碎的,那里面有一只小鸟呢。)这就使得我们3岁的小观众对“鸟蛋”的概念有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认识。另外一集是讲述POCOYO和伙伴们一起玩跳绳游戏,却调皮地戏弄小象Elly,让她生气了,大家都不和POCOYO一起玩了,小家伙很伤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向小象承认了错误,大家和好如初。这就让电视前的小观众学会与小伙伴的相处之道,不可以欺负、戏弄他人。这就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模仿和积累,渐渐认同一些社会规范,打下人格基础,为日后专门的学习做好准备。而这一切的一切均是在无形之中进行的,不像中国的儿童动画,教化功能是“裸”的、毫无掩饰的,这样便会激起儿童受众的反感。

“儿童本位”的创作原则应该是“娱乐至上”,而不应该是“教化为主”。这条符合学龄前儿童对动画片的审美功能要求的真理,却淹没在我国的幼儿动画片创作实际操作中——我们总是习惯性地避免不了抬高其教育功能,而忽略了动画片本身对孩子的娱乐意义。

(一)中国学龄前动画片的“教化”传统

篇9

一、巧设问题、激发兴趣,思维创造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善于质疑、富有启发的提问,会引起学生探新寻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教学第六册科学第一课“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时,老师提出了一个有兴趣的问题“同学们,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一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思维活跃起来。学生通过探讨,提出各自的见解。有的说:“小草冬天枯了,到第二年春天又发出了嫩芽,开出了小花。”有的说:“春天到了,农民把花生、玉米、大豆的种子种到地里,长出了新的植物。”还有的说……这种通过启发性的提问,把本课所要阐述的主要内容自然而然的总结出来了。教师在创设问题时,一要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二要有直接有利于教学目的。

二、启发教学,积极引导

引导是学生的助推器,具有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巨大力量,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在学习中形成“愤”、“悱”状态,才肯一心专注,乐此不疲。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一般要让学生先作一番思考,必要时教师可作适当的启发引导。教师的启发要遵循学生思维的规律,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强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方法和途径去思考问题,喧宾夺主。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倾听,不要直接用对和错判断。给学生一点提示,或者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学生来较为完整地解释问题。某个学生的回答可能给其他同学以启示,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会有思想的碰撞,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笔者在教学“年、月、日”时,这部分内容较抽象、概念多,学习易乏味。于是在讲课前,先出了这么一道教学趣味题,

“一位老大爷出生后,到2008年2月底只过了16个生日,请大家想一想,这位老大爷应该多少岁?”学生听后,兴趣盎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就连一些平时不爱动脑的学生,也积极地“开动机器”,主动地思考起问题。这时,笔者抓住学生迫切求知的欲望,经过学生一番思考之后,教师适时引导他们进入新课,着重讲了平年和闰年,并进行了比较。通过课堂教学与学生思维的整合,学生容易计算出这位老大爷的生日是2月29日,他刚过完16个生日是64岁。

三、以情引趣、激活思维

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情景,能以情引趣、激活思维,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括号的作用”时,运用了这样的情景教学,“同学们,你们喜欢听《西游记》的故事吗?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为了赶路从早一直走到晚,这时他们又累又饿,干粮也吃完了,怎么办呢?悟空就请土地爷来帮忙(课件出示土地爷出现的情景),土地爷告诉悟空,走到前面的森林有一块地,猴子们在地里种了一些山芋、土豆和玉米,叫他们自己去取。他们找到那块地,可看门的猴子不让进,猴子说要想进,必须帮这些迷路的小动物找到自己的家,(出示课件:迷路的小动物手里各自拿着一道试题在哭,因为它们的试题与家里的得数怎么也对不上,所以就迷路了)试题是这样的:

14-3+7 12+15+5 28-9+11 29+13+7

324 498

悟空在他们的算式里加上括号后,小动物们便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家。“你们知道悟空在这些题的哪个位置加上了小括号了吗?”学生们经过激烈的讨论,很快得出了答案。

学生的学习愿望、兴趣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这一情境,学习兴趣、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在教学中创设带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他们探索的心扉,激起他们求知的热情,点燃他们心中的创新之火,使其既有所得,又乐在其中。

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是教学思维的动力,也是思维的方向。形成思维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在学生课堂学习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新的数学问题,为更深入的形成思维活动提供动力和方向,使数学思维活动持续不断向前发展。合适的创设问题必须要有方向性,要有明确的目的。问题的难度有一定的坡度,要照顾到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直接的问题,可以是生活常识中的应用,可以是通过实验操作之后能够观察、猜测得到结论的问题。对于基础好的同学要设置跳一跳能摘到苹果的问题,或是通过小组间的交流讨论来探究问题。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又加强了同学间的合作交流。问题要有启发性,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其实,问题并不在多少,而在于是否具有启发性,是否是关键性问题,是否能够触及问题的本质,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挖掘和展示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可调动学生的一切感官活动,使学生听得专心、看得仔细、想得认真,也使教者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有趣。

篇10

回到营地后,在明亮的灯光照射下,他们在收获物中翻找起来,很快就明白了:他们之所以在雨林中什么也发现不了,是因为这些发出响亮叫声的生物实在是太小了,身长只有7.7毫米。重要的是,它们并不是昆虫,而是完全长成的青蛙,它们发出高亢叫声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异性。

奥斯汀他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们发现的微型青蛙堪称世界微型动物之最,打破了2006年发现的最小脊椎动物纪录保持者:印尼苏门答腊的一种微型淡水鲤鱼。

那么,有没有更小的脊椎动物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呢?小型脊椎动物能小到什么程度?其微小化的极限是什么?最重要的是,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生物变得如此之小?

它们为什么变微小?

在过去几年中,形成了一股寻找世界最小动物的热潮,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人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独特物种群体的存在。当然,这也得益于新的探索工具的帮助。奥斯汀说他将数码相机临时作为显微镜用,立即发现这种小不点青蛙是一个全新的物种。新加坡鱼类学家发现,即使他们用网眼非常细小的网捞鱼也还是会有“漏网之鱼”,这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开始捕捉这些微型鱼用于研究。

随着更多的研究人员加入到研究微型动物的行列中,这类发现越来越多,从鱼类到青蛙,从蜥蜴和蛇,生物学家在大多数类别的动物群体中都发现了它们极端微小的“小型版”。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生物变得如此微小呢?不同因素可能推动了不同类型动物的这种微型化演变过程。例如,许多微型鱼都是在沼泽中被发现的,正是因为超小的尺寸,它们在干旱时期才能在小水塘里生存下来。至于微型青蛙的进化,是因为存在着一个适合微型捕食动物存在的小生境,例如落叶堆中的大量螨虫――这些猎物实在太小,很难进入其他猎食动物的视线。

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大多数小型脊椎动物都是在岛屿上而不是大陆上被发现的。与大陆相比,岛屿有着更为独特的生态环境,这也意味着更为独特的进化空间,因此往往会产生非常微小的物种。

它们如何变微小?

让体形变小的最简单方法是尽早停止生长。一些极小动物甚至更为极端:它们早早地就停止了身体的发育,以至于一些成年特征永远都不会形成。例如,一些迷你青蛙拥有非常简单化的骨架,那些体形较大的青蛙品种在发育后期形成的骨头,在这些迷你青蛙身上从来就没有形成过。一些真正迷你型的小青蛙的脚趾的数目会相应减少。

这些青蛙甚至绕过了早期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阶段,许多微小的青蛙物种干脆就是“直接发育”――跳过蝌蚪阶段,幼蛙直接从蛙卵中“蹦”出来,这可能是因为它们生活在一个危险而且不稳定的水栖环境中。对于后代繁殖较少的物种来说,这种生存策略尤为重要。

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鱼类学家拉尔夫・布里茨于2006年发现的苏门答腊鲤鱼也有着类似的情形。它们的样子看起来像仔鱼,但拥有的一些功能却表明它们是完全成熟的成鱼,如在雌鱼的肚子里有卵。骨头缺失是微小鱼类的另一个特点。对微型鱼骨骼系统的研究发现,与其近亲相比,这些微小鱼类少了十多块骨头,而这些“失踪”的骨头中的大部分通常都是在这些鱼类的生命后期才发育形成的。“发育阻断”是物种进化中的一种特殊表现。

然而,小型鱼不只是仔鱼的发育中止,许多微小鱼类还进化出了一些独特的功能,如雄性小型鲤鱼形成了形状怪异的腹鳍。这些小鲤鱼看起来与鲤鱼家族中的其他3000多个成员都不一样。在由业余水族爱好者拍摄的摄像资料中,科学家捕捉到了小型鲤鱼进行的珍贵镜头――雄性鲤鱼的形状奇特的鳍会有节奏地翩翩翻动。科学家认为,这种奇特的鳍可能在吸引异性时发挥作用。

小型鱼的“发育阻断”为进化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停留在仔鱼状态给了它们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它们能够做其他鱼类所不能做的许多事情。如像盖房子,楼层建得越高,在上面自由发挥、增加东西的余地就越小;但如果回到打地基阶段,对未来的设计构想上就有更多发挥想象力的余地。

它们还会变得更微小吗?

不过,身体可以缩小到什么样的程度,这还是有限度的。许多限制来自于一个事实:对于任何形状的生物形体来说,随着身体缩小,身体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将增大,失去热量的速度将加快。这也是温血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身体越小,它们必须拥有越快的产热能力,以补充失去的热量。体形较小的鸟类和哺乳动物都会将它们的新陈代谢降低到绝对必要的限度。最为典型的证据是一种最小的食虫小哺乳动物(外形像老鼠),它们需要不断地进食,以持续补充通过皮肤快速失去的能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最小的鸟和最小的哺乳动物,也都比最小的爬行动物要大得多的原因。目前已知的最小的鸟是古巴的一种蜂雀,身长30毫米;已知的最小的哺乳动物是欧洲、北非和东南亚地区的一种微小的,身长40毫米。马达加斯加的一种身长只有30毫米的小变色龙被人们冠之以“2012年度最小爬行动物”头衔,但它还是比加勒比地区的一种爬行动物――侏儒壁虎稍长一些,后者的身长只有16毫米,能够自如地蜷缩在一美分硬币上。

虽然热量损失对于冷血动物来说并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水分损失却是它们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对于两栖动物来说尤其如此――一只迷你小青蛙在干燥的空气中只需几分钟时间就会失去身体的所有水分。

正因此,奥斯汀在测试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现的微小青蛙的跳跃能力时,总是非常小心,以避免对它们造成伤害。多孔的皮肤,较大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干燥对于它们来说很危险,这可能正是这种小型青蛙喜欢栖息在潮湿的枯枝落叶中的原因。

对于鱼类来说,它们是冷血动物,但同时又是水生生物,所以热量流失和干燥都威胁不到它们。不过,鱼类的微型化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制约。对于非常微小的动物来说,这里或那里少几根骨头也许影响不大,但有些身体部件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它们仍然需要拥有视力和听力等。身体器官按比例缩小也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原因之一是器官是由细胞构成的,像大脑和眼睛等复杂器官需要一定数量的细胞才能正常发挥作用。其结果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与体形较大的动物相比,微型动物的身体器官在身体体积中所占的比例更大。

脊椎动物在变得更加纤小的过程中,身体内部处理生存所需的方式也变得更为巧妙,特别是在繁衍后代方面。与其他方面的“缩水”策略不同,你总不能生下半个后代,唯一办法就是产下个头更小的后代,而较小的后代更难以存活。所以,动物身体的缩微化也意味着后代数量的减少。

这种情况在世界上最小的蛇的群体中最为明显。2008年被描述的、体长只有100毫米的巴巴多斯细盲蛇的雌蛇一次只产一个卵,即使如此,对于这种微小的蛇来说,仍然是一个异常沉重的负担,因为一个卵就占去了雌蛇一半的体腔,其细管状的腹腔几乎被它的后代所填满。

事实上,最小的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体内都只能容纳一个相对较大的受精卵。这清楚地表明,它们的体形已经缩小到了生存的极限。

身体的形状或许可以用来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尽管要面对水分流失的威胁,已知最小的两栖类动物还是比最小的爬行动物更小。生物学家认为,这与它们的特殊体形有关。青蛙的形状更像是长有四肢的球体,这使得它们更容易在容纳身体各种器官的同时,仍然为卵的生长留出足够的空间。所有这些因素表明,虽然可能还有更小的脊椎动物等待我们去发现,但它们不可能会小得太多。

目前生物学家仍然在为已知最小脊椎动物纪录保持者的问题而相持不下。在这场“微小脊椎动物之最”的竞争中,青蛙显然具有明显优势:青蛙没有尾巴,而鱼有尾巴。奥斯汀在巴布亚新几内亚获得的最小青蛙标本从吻端至的长度仅为7.7毫米,他认为肯定能击败布里茨在苏门答腊岛上发现的最小鲤鱼,这种鲤鱼成鱼最短个体的长度从吻端到尾鳍的长度为7.9毫米。

对此,布里茨有些不服气。他说:“如果我也用两栖动物的测量标准来测量鲤鱼身长,从吻端至的长度会短得多,将在5毫米以下。”而奥斯汀并不接受布里茨的这种说法。他说:“测量鱼的长度当然要将尾巴算进去,这是所有垂钓者都知道的常识,这不是青蛙的错,不是鱼的错,也不是科学家的错,而是生物学和解剖学上的一个事实。”

究竟谁能最终获得“微型动物之最”的头衔?也许应该过几年再做决定。我们将拭目以待。

微小动物观赏

世界上最小的狗:身高12.4厘米

保持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世界上活着的最小的狗,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只名叫达基的吉娃娃狗,体重0.64千克,身高12.4厘米。根据吉尼斯纪录,之前最小的狗是一只高7.11厘米的约克郡犬。

世界上最小的牛:身高81厘米

世界上最小的牛是一种被叫做印度瘤牛的罕见品种,这个品种的牛的平均高度为81~91厘米。图中是一头年老的16岁印度瘤牛。与它身边的一头6岁的杂交品种牛相比,后者比它高大许多。

世界上最小的蛇:身长10厘米

一种学名为Leptotyphlops carlae的细盲蛇是世界上最小的蛇,成年蛇平均身长只有10厘米,是由生物学家布莱尔・赫奇斯在加勒比岛国巴巴多斯新发现的物种。这种蛇细如意大利面条。图为正舒适地盘在25美分硬币上的一条细盲蛇。

世界上最小的鱼:长7.9毫米

2006年1月,世界上最小的鱼在印尼苏门答腊岛上被发现,它属于鲤鱼家庭的成员,是世界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身长只有7.9毫米。图为小试管内的微型鲤鱼。

世界上最小的蜥蜴:长16毫米

这种蜥蜴是那么的小,小到可以蜷缩在一角的硬币上。这种学名为Sphaerodactylus ariasae的蜥蜴从吻尖到尾巴只有约16毫米。它和1965年在英属维尔京群岛发现的另一种学名为Sphaerodactylus parthenopion的蜥蜴种类一起获得世界最小蜥蜴的称号。

世界上最小的猫:身高15.5厘米

两岁的猫先生皮布尔斯住在美国伊利诺伊州中部,它体重约1.36千克,是世界上最小的猫。图中窝在一只杯子里的皮布尔斯看上去十分可爱。

世界上最小的变色龙:长1.2厘米

图中的这只侏儒枯叶变色龙是世界上最小的变色龙,它正悠哉游哉地停立在人的指甲尖上,身长只有1.2厘米。这种变色龙生活在马达加斯加岛热带雨林的地面上,雌性通常比雄性要大一些。

世界上最小的仓鼠:身高2.5厘米

这只仓鼠只比它边上50便士的硬币稍大一点,是世界上最小的仓鼠,体重只有28克,它出生3周后就停止了生长。它的五个兄弟姐妹都比它大得多,身高从10.16厘米到12.7厘米。

世界上最小的海马:长1.6厘米

海马通常只有1.6厘米长,比人的手指甲还要小一些,有些海马甚至只有1.3厘米长。海马生活在西太平洋的热带水域水下13~90米深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