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4: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

篇1

关键词:昭通;中小学美术;少数民族;文化艺术

对接昭通是云南省下辖的市级行政区,聚居着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为中小学美术提供了大量的教育教学资源。云南昭通,尤其是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在教育工作者几十年不懈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较全国其他一些发达地区而言,昭通少数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尚存在一些差距。为此,昭通中小学美术应积极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实现对接。

一、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对接的意义

中国历史悠久,除汉族以外还有55个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文化艺术,书画、泥塑、剪纸、雕刻等都是其宝贵的特色文化艺术。如,云南昭通地区的回族、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民创造了剪纸、挑花、刺绣、泥塑等特色文化。如果在中小学美术中渗透这些资源,在课堂上将两者完美对接起来,就能让学生从小接触、感受、学习昭通传统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促使他们在增长知识、拓展视野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丰富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信念,促使他们积极树立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的对接,还能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增加美术课程的内涵性、趣味性,从而加强对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充分开发、利用,让学生理解其深刻的内涵,进而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艺术能通过中小学美术进一步传承下去。

二、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与中小学美术实现对接的策略

其一,构建中小学美术乡土教材。昭通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中,对少数民族美术文化耳濡目染。如,苗族、彝族的一些小姑娘从六岁左右就开始跟着祖母、母亲学习刺绣、挑花,十几岁就开始准备自己出嫁时的刺绣嫁衣、嫁妆。所以,实现中小学美术与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对接,在美术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当地的美术文化,会使学生对美术学习更感兴趣。因此,昭通要想改进中小学美术教育,就应积极依据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历史编写乡土教材。如,在实际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制作特点、美学意义及其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并注重将一些美术名作、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品等编入教材,使学生能通过乡土教材更加深刻地了解、认识本民族、本乡本土的文化艺术,并不断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情操与精神的健康发展。其二,创设少数民族的教学情境。按照昭通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美术教师应认真挖掘、整理少数民族美术内容,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大量的、学生容易接受的、色彩鲜明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品,促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感受昭通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如,教师为学生布置一个昭通风情版画作品展的活动,将一些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泥塑、乐器、刺绣等穿插在版画作品展览中,为学生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教师也可在画室的墙面上为学生布置一些回族、苗族、彝族的刺绣图案、乐器等艺术作品,以调节课堂学习氛围,为学生创设充满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风情的美术教学情境。此外,教师还应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把体现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相关音频、视频等资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通过课堂展示给学生,促使学生在教室内也能欣赏到昭通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少数民族美术的兴趣与热情。其三,有机结合欣赏教学与实践。通过欣赏昭通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之美,中小学生能了解当地传统的手工艺表现题材和创作方法;通过了解本土传统的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就能在创作实践中逐渐形成判断能力、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在欣赏传统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过程中可按照不同的内容表达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看法,并学习使用美术语言将自己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强烈情感抒发出来,在拓宽眼界的同时增强鉴赏能力、表达能力。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引入美术课堂,并鼓励学生积极实践,表达对美的真实体验,从而通过实践掌握使用各种传统工具的方法,体验少数民族美术制作的乐趣,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践自己的构思、创意等,逐渐增强学习自信。中小学美术教师应正视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与魅力,积极实现它与中小学美术的对接,让学生从崭新的视角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内涵进行审视,并加深理解。结语在人类社会众多的文化艺术中,美术一直是重要的瑰宝,是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作为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中小学美术教学应加强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实现中小学美术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对接,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做好宣传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小坤.中小学美术教育与民族特色文化关系.青春岁月,2013(24).

篇2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音乐教育 文化功能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美妙神奇的多民族文化体系。在这一体系中,音乐文化被看成是各民族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民族的音乐所包涵的情感和精神往往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和思想,是这个民族智慧的象征。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其目的就在于努力保持本民族音乐文化价值的同时,积极摄取其它民族音乐文化的长处,让我们民族地区的音乐教育以鲜明的个性融入到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体系氛围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

湘西自治州位于湖南的西北部,是一个以土家族、苗族居多,并有回、瑶、侗、白等多民族杂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域的封闭性和交际范围的限制,孕育了当地原始、纯朴的民族文化风情,可以说湘西自治州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极其丰富的地区之一。正是在这种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其音乐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或是情感渲泄的方式,而是与当地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审美意识息息相关的,隐含着深刻的内在情感和强烈的民族精神的文化产物,是当地人们自身生命观、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和思想价值,是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然而,随着外来主流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音乐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一些珍贵的音乐文化正处于濒临消亡的危险状态。湘西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面临着被冲击、渗透、同化的危险。面对这一现实,笔者认为,要尽快、有效的保护、传承这些富有特色的优秀的民间音乐文化艺术,其根本的出路在于“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学校音乐教育理应成为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在民间传承的重要补充,通过实施其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为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代的弘扬、创造、发展拓宽思路。

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无意识的音乐教育行为(如宗教活动、民俗节日活动等)承担了传承与发展音乐文化的主要任务。但是,专业化的民族音乐教育伴随着世界音乐教育的正规化而出现,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得以继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因此,如何实施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功能,是当前乃至今后民族音乐教育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积淀

现行的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是以西方音乐语言或音乐形态学的理论来进行建构,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思维方式、审美理想以及价值取向等构成了以“西方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而由于西方音乐与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所处的文化深沉背景上的不同,在这种音乐教育体系中,必然会使少数民族音乐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被掩盖,不仅得不到客观、公正的评价,也会使少数民族学生原有的价值观丧失,最终带来的是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所生成的文化积淀仅是针对西方音乐文化的灾难性后果。

多元的文化使得各民族相互学习交融,也使人们更加强调各自文化的民族化特征。作为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应将民族音乐纳入其中,给予其主体的地位,确立以民族音乐文化的积淀作为学校音乐教育根基的地位,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学科资源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音乐课程结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对民族音乐保存、发展的目的。

二、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传递

由于少数民族音乐和它所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融为一体的结构特征和传承方式的口头特征,使我们无法从有很多文字记载的史料中去认识、熟悉它。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文化传递都是靠其独特环境和历史传统相适应的方式进行的。在湘西自治州,各民族中口传音乐的传递方式是非常普遍的,这种口传音乐通常是一种非正规的、即兴的文化信息表达,它没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而是自然生成的,通过在与长辈、同伴、环境等诸多交流形式中进行的,我们不能否认这种民族音乐传递方式是行之有效的,也与整个少数民族文化环境是相吻合的,但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音乐固有的生存环境和传承方式随之受到相当大的冲击,给少数民族音乐在民间的自然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各少数民族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更多的与学校音乐教育结合在一起,借助学校教育这个平台,让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成为一种理性化、系统化的习得行为。

当然,实施学校音乐教育并不是以牺牲民族音乐文化的“原生态”为代价,恰恰相反,少数民族学校音乐教育应尽可能维护民族音乐的“正宗性”,将其文化中的精髓完整的传递下去,只不过传递方式可多样化,既可以是专业性的教学与研究,也可以深入到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语境中,进行非专业性的文化实践活动等等。

三、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选择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相互交往的空间进一步扩大,不同文化形态的相互渗透、融合使各民族文化内部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裂变和重新组合的过程,一次空前的全球化的文化整合正在悄然进行。正是在这种文化态势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却陷入了“自我中心论”的狭隘的价值观当中,“自我中心论”是一种以自我价值为最高价值,忽视、否定和排斥相关联事物价值,它与全球化的整体性、依存性相悖。这种缺乏世界眼光、排斥外来优秀的音乐文化、闭关自守、自我满足的文化价值观,必然会导致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停滞落后。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危机,唯有通过开放的、系统的当代音乐教育来完成,少数民族音乐教育既得天独厚的拥有当地民族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同时又能从当代音乐教育发展的高度俯瞰这些资源。因此它能根据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对自身的民族音乐文化进行反思、审视,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一方面民族地区音乐教育不能简单采取“利用”和“发掘”的方式,而要把民族音乐已具有的独特个性和完整音乐素质的那部分音乐精华筛选出来,作为一种独立的、平等的音乐艺术来看待,才能使它们得到广泛的认同,比如:湘西苗族音乐的特点是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加入一个“b3”音,“画龙点睛”的一个音恰恰展现了与其它民族音乐的不同之处。因此,教师要善于用敏锐的眼光捕捉到这一民族的音乐特色,然后在结合听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获取音乐内在的节律和韵味,才能让学生理解这些“不准”或是“莫名其妙”的音响,达到一种心灵相通的境界。另一方面加强对异域音乐文化的交流、吸收。我们不得不承认以十二平均律为基础的西方音乐理论体系,无论从完整性、规范性上来看,都是值得我国音乐教育借鉴、学习的。所以,对少数民族音乐不断科学化、系统化的研究,实现本土音乐与异域音乐的多元共存,将是今后民族地区音乐教育长期奋斗的目标。

四、少数民族音乐教育的文化创新

在当今社会,少数民族音乐独特的文化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保存发展确实也倾注了很多心血。但笔者始终认为,少数民族音乐在我们学校音乐教育中还只是处于一个次要的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从根本上讲还是要强调少数民族音乐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取向及学校音乐教育对传统音乐进行创新的能力。在当前少数民族地区,我们看到其传统音乐文化更多的是作为一种极为保守的“博物馆”式文化予以保存,这样其艺术价值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传承,也会让它落入“原始”、“落后”的境地。保护确实责任重大,但创新才是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比如:吉首大学舞蹈专业的教学正是不断的从当地少数民族中的风俗礼仪、传统节日、服饰特色中提取舞蹈元素,大胆地对民间音乐文化加以创新,创作出一大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舞蹈作品,如《猴儿鼓》、《扯、扯、扯》等,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所以,民间音乐文化对于前人是一种创造、一份承载,而对民族地区音乐教育则是一种资源、一种延续,这种延续不是简单“保留”、“维持”,而是一种不断赋予民族音乐文化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的过程,也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断改造更新的过程。总之,唯有利用民族音乐教育推动族音乐文化的创新,才能使之艺术长河生生不息,永远流淌。

如上所述,文化的传承主要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音乐教育理应承担起传承地方音乐文化的重任,这既是它责无旁贷的义务和使命,也是它立足和发展的需要。正如著名的匈牙利音乐家柯达伊所说:“通过生活本身,传统将缓慢地但不可避免地从人民生活中被抹去,企图阻止这一点,就等于阻拦历史发展的自然进程,是徒劳无功的。现在,接受传统、保持传统并使之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积极的部分,这是受过教育阶层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教育人类学.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2]王军.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篇3

仡佬族现有人口43.7万人,主要聚居在贵州省西北部及西部地区的遵义、仁怀、安顺、镇宁等市县,少数分布在广西、云南等地。仡佬族人生活的地区,大多数在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那里地形复杂,气候潮湿。仡佬族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山地种植玉米,平地种植水稻,因此,这两种作物是仡佬族人最主要的粮食。

仡佬族日常主食为苞谷,平坝地区以稻米为主食,其次是小麦、荞子、红稗、小米、高粱等,平时喜吃酸辣食物和糯食,为了祛潮取暖,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辣椒有多种吃法,如辣椒粥、霉豆腐辣椒、豆辣椒等。他们把玉米粒磨成细细的面粉,储备起来,吃时上屉蒸熟,然后摊开弄碎,洒上水,再反复蒸两次,使玉米粉松软香熟可口。

仡佬族副食中,极有特色的是辣椒骨。仡佬族在杀了猪之后,将猪肉熏制成腊肉,将猪骨头加鸡肉,搀进大量辣椒粉舂碎,拌入烧酒、花椒和盐巴,放进坛内密封,过半个月后就成为又香又辣的辣椒骨。吃苞谷蒸粉时离不开它。

仡佬族人喜欢饮酒,他们把玉米酿成酒,在天热时作为清凉饮料。喝玉米酒,吃玉米粉,佐以辣椒骨,是劳动之余最好的享受;还喜欢食狗肉,但祭祖忌用狗肉,祖宗神位前的桌台上也禁放狗肉。

每年春节,仡佬人要祭奉祖先,届时要用几升米蒸成一个大粑粑,3天之内,是绝对不准动这个大粑粑的。3天后,即正月初三,才能食用它。有的地区祭祖时,还要做几个小粑粑放在大粑粑周围,作为陪衬。黔西一带的仡佬人还在大粑粑上插豆豉叶(即扁竹叶),表示纪念祖先开荒劈草、插草为标的业绩。

农历六月初二,是仡佬族的“吃虫节”。这一天,家家饭桌上都摆着几盘别有风味的菜――油炸蝗虫、腌酸蚂蚱、甜炒蝶蛹、烧炒蚜米泥鳅等。

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仡佬族祭“牛王”的日子。仡佬族爱护耕牛,将牛视为恩人。有“仡家一头牛,性命在里头”的说法。“牛王节”这天,所有耕牛都要放1天假,不再做工。这天,要给耕牛吃最好的饲料,并买肉杀鸡,做粑粑,备米酒,为牛披红挂彩,并在牛角上挂上做好的粑粑,然后把牛牵到池塘或水田边,让牛从水中见到自己的倒影,边吃粑粑,边作自我欣赏,为牛作寿。给牛作完寿,全家人才围坐桌前,饮酒吃肉,以示庆贺。

仡佬人十分崇敬自己的祖先。他们除了在家中奉祀祖先,在春节祭祖外,每年全寨人还要举行悼念祖先的仪式――敬拜神树,这起源于仡佬族古老的自然崇拜。敬拜神树的时间各地不同,一般选择在农历三月六、六月六,或八月十五。

过节这天,各家各户首先要自备米酒、肥猪肉、鲜鱼、糯米饭等等,作为“拜树”的供品,另外还要准备红纸、鞭炮,然后全家老少到村子里集合编组,以组为单位上山拜树。拜树由近而远,先山下后山上。见树先放鞭炮,然后选择有代表性的古树或粗壮树朝拜。

拜神树时,全寨停工1天。祭祀仪式持续1天,到结束时已近黄昏。大家席地而坐,各家自带酒相互敬饮。吃过后,要将剩下的酒菜平分成若干份,各自带回家与家人同吃。

篇4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人才培养 艺术教材

一、少数民族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

少数民族文化,是今天的显学——文化学密切关注的内容。实际上,它不仅是文化学者展开学术研究的丰富矿藏,也应该是地方艺术院校培养艺术人才最值得重视的文化背景和教学资源。因为,中国内地大多数地方艺术院校地处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的许多珍贵艺术文化的形态较为完整地存留下来,构成了当地艺术院校办学的区域文化背景或者说是办学的区域文化基础。如果有正确的文化态度,就会将这种背景或者基础,当做自己办学的资源优势加以很好地利用;如果价值判断不准确,常常会将这种背景或基础当做妨碍前进的包袱或是自惭形秽的发展低起点。尽管随着多元文化价值的强调,这样的意识和心态已经越来越少,但是,如何更好地利用自己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基础来发展少数民族艺术教育,培养人才,创新艺术,却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积极探索并深入研究的问题。

文化背景,主要指少数民族艺术文化在学校培养的艺术人才的成长过程当中,成为他们对少数民族艺术认知系统所建立的重要基础。只有对少数民族风俗民情、历史社会、语言行为等有所了解,成为自有知识,才能对少数民族艺术有深切的体会和真挚的情感,才能产生自觉的传承行为与创作热情。但是,如果面对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只是将其存在当做一种背景知识来介绍,让学生掌握,那就太大材小用、重鼎轻置了。实际上,应该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上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内容,中国众多的民族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展现了文化构成的“多数”部分。

教学资源,主要指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经过学校专家学者的耙梳、整理,总结出典型代表、规律性的东西,进入学校课堂,成为现代规模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学校艺术人才培养的知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

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延绵不绝、自立自新、发扬光大,就是要在人才培养的链条上得到充分体现。

二、特色教材:少数民族艺术变为艺术人才培养资源的重要途径

少数民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里,成为许多社会活动的重要资源。譬如,文化研究、宗教研究、法学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经济研究、社会文明研究、生态研究等等。而作为艺术院校,尤其是地方艺术院校的教育资源研究,如何将少数民族文化转化为艺术教育资源,近些年越来越多地被人涉足,但是,常常是一时一地一得的议论或心得。其实,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系统思考的问题。

意识到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是艺术人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是一回事,将这种资源变为切实有效的教学资源则是另外一回事。有理念,有思想,还要有行动、有措施。问题集中到一点,就是“如何行动”“什么措施”。

云南大学出版社与云南艺术学院合作,通过特色艺术教材出版、重点学科丛书出版和艺术精品课程教材出版项目,探索了一些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

1.跟踪:采风经常化

篇5

一、基本概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

综上所述,在联合国教科文与中国国务院在下发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包含的内容是一致的。

二、连南瑶族的非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形式

这块充满神奇色彩的瑶族聚居区,位于广东省西北部清远的连南瑶族自治县,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连南瑶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有多项申报成功,国家级:连南瑶族婚俗耍歌堂瑶族长鼓舞。省级:“瑶族扎染”和“排瑶牛皮酥制作技艺”,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瑶族长鼓制作技艺,排瑶民歌等,连南瑶族的非物质文化多种多样,瑶族人民用实践不断传承和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一)瑶寨歌舞

瑶寨是歌舞之乡,瑶族人民爱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十月十六盘王节、耍歌堂,七月七开唱节、新春游坡节等盛大节日,瑶家男女老少,打山歌擂台,或对歌,或盘歌,或斗歌。其中,“耍歌堂”已成为连南瑶族自治县传统的民间盛会,还有刚劲粗犷的长鼓舞,龙腾虎跃,锣、鼓声、牛角号炮声震撼群山,响彻群山,非常壮观。“耍歌堂”“长鼓舞”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歌是瑶族人民的家常便饭,瑶胞自幼就开始学唱歌。瑶家每年除夕之夜,长辈就教晚辈唱歌。男的学唱红白喜事的"贺歌",待人接物的"礼节歌",生产劳动的"气节歌"、"知识歌"等等。女的学唱"绣花歌"、"生孩子歌"等等。老人们在茶余饭后喜唱叙事长歌,瑶歌的内容丰富,包罗万象,世事万物皆有瑶歌;“礼节歌”;“生产歌”;“情歌”;有传播的《师爷歌》;还有汉区,壮乡流入的《刘三妹》、《梁山伯与祝英台》以及歌唱新生活的各种颂歌等等。

除了唱歌,排瑶民族还喜欢跳舞,“长鼓舞”、“游神舞”、“师爷舞”、“过州舞”等等。这些舞蹈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瑶族独特的风格。舞蹈语汇模仿上山落岭、过溪越谷、伐树运木、斗龙伏虎等等,瑶族还举行民族文艺会演,繁荣瑶山文艺如《绣花舞》《采茶舞》《打猎舞》《伞舞》等等,流行于瑶区,并选送上省市、全国参加各种会演。

(二)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主要有传统节日节庆、祭祀、礼仪和婚俗等

瑶民们每年有春节耍年、开耕节、开唱节、王节等8个节庆。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为排瑶的“开耕节”,又称“踏青节”,瑶家当天杀鸡、磨豆腐,敬奉土地神和祖先神灵,祈求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开唱节农历七月初七,相传是王的生日。传说王开天辟地造人丁造五谷,造瑶歌瑶经。为了纪念王,瑶家这一天大唱《盘王歌》赞颂王的恩情。王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相传是王婆诞辰日,又传是王于这天仙逝。“收割节”或“还愿节”。是日,排瑶各寨均在王庙举行以姓氏为单位的隆重的祭祖还愿、庆祝丰收的民俗文化活动,还推选数位老歌手演唱《王歌》,各户皆以酒肉、豆腐、糍粑等丰盛食品过节。

瑶族的传说、歌谣、少数民族史诗、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如:连南八排瑶地区梅山事件:连南金坑搜集的瑶经《送鬼书》,梅山十洞”这一名词在排瑶经文中的重复,梅山应为瑶族文献记载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是瑶人心目中的圣地。

连南瑶族每年的盘王诞辰,吟唱《盘王大歌》、《流落歌》、《连州三庙歌》、《得符神歌》祭祀盘王的实践活动,强化了对瑶族人祖先崇拜的教育,增强了族群凝聚力,瑶族人民还有朗朗上口的民歌,在瑶民族群中为铸就瑶族人民团结、坚毅、勤劳、善良的民族性格特征发挥着重要作用。

瑶族人民的婚俗,自古以来,他们实行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严格限制血缘婚,婚俗分订婚、认亲、择日、举行婚礼(没有新郎的婚礼)、回门五个过程,充分体现了瑶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2010年,瑶族婚俗被列入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建国后,瑶民独特的婚恋风俗仍然保留着。古老婚俗与现代价值并无冲突,瑶族独特的婚俗后面,是一种深厚的文化的积淀。瑶族新娘出门前,挑担人代表男家送给新娘父母各一个红包利是,一般是代表一年12个月的12元或代表一年360天的36元,钱不论多少,但一定是双数。这里面体现的就是对新娘父母的感谢,感谢新娘的父母对新娘的养育之恩。除此之外,按照瑶族的风俗,不管聘礼是否齐全,合不合婚俗、规矩,都一定要罚的。所谓“罚”即是“发”,因为瑶语中“罚”和“发”同音,就是要恭喜这对新人发财,要他们从新生活开始就发起来,今后生活富足美满。族其他的一些文化活动也正是在婚礼这个喜庆的活动上得到了发扬,唱瑶歌,耍长鼓舞,瑶族盛装刺绣,在为婚礼增添喜庆的同时,自身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瑶族民间工艺美术,主要有蜡染、挑花、刺绣、编织等工艺

蜡染早在宋代,瑶民就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精致的花纹图案,称为“瑶斑布”。至今,瑶家仍喜爱自织布匹,称“家织布”,然后染成蓝色、黑色,再制作衣服、被单、头巾、腰带、围裙、背袋、花布鞋等。

瑶族妇女刺绣有平绣、结子绣、长针绣、鼓纱绣多种。一般用于妇女儿童服饰,如套袖、衣领、围裙、裤脚边、鞋面、童帽等,绣底以自织布为多,用红、黄、白、绿、紫色丝线绣成精灵的花纹图案,立体感很强。从汉代传承“好五色衣”到“衣斑斓”,瑶族用五色线绣衣已载入历史。刺绣工艺在瑶族民间广泛流传而经久不衰。瑶族妇女杨菊贞绣制的“八仙飘海”、“鲤鱼跳龙门”等图案的四片枕头花,选送到长沙和北京展出。

(四)瑶医确实历史悠久,而且医术精湛

瑶医以其特有的疗效不仅深受本民族人民的爱戴,而且也被其他民族所接受,瑶族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全靠以山歌、故事等形式口口相授,可以说山歌给了瑶族医药的血与肉,赋予了瑶族医药新的生命。

(五)饮食文化

瑶族的饮食文化是具有可开发的潜力的旅游资源,它不仅丰富多样,同时其制作过程还具有很强的体验性的特点,传统食品制作过程的集体性与互动性方面,是瑶族饮食文化旅游过程中发展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瑶族的舂糍粑、包粽子、烧竹筒饭、制五色饭和打油茶等等饮食活动大大满足游客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体验民风民俗、感受瑶族民俗气氛环境,并且,瑶族传统饮食文化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整套饮食习惯、饮食礼仪等也是进行旅游开发设计的重要内容。

三、连南非物质文化保护与利用的践行――以旅游为契机,大力发展民俗旅游

连南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诸如歌舞戏曲、节庆、口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有关自然界民间传统知识丰富多彩,将连南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为连南瑶族地区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旅游吸引力,使之成为当地旅游的重要载体,并使瑶族非物质文化外在形式向多元化发展,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目的。

如千年瑶寨、瑶寨街区、古城等物质遗产在开发中,旅游者在对这些古建筑的参观游览活动中体验传统手工艺制作,瑶绣、蜡染的技艺展示,瑶族传统节日庆典等的表演,这样更洋溢瑶族人民丰富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瑶族民族风情游,白天参观游览,欣赏瑶族歌舞,晚上参加簧火晚会等项目,挖掘瑶族风俗习惯,创造一种少数民族生活的详和的场景与氛围,开发瑶族地方戏曲、设计文艺表演、技艺表演等项目,提升了旅游开发层次,更迎合了当代体验旅游的趋势。

总之,连南瑶族人民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从而更积极地保护、挖掘遗产文化内涵,甚至创造性地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循环,连南瑶族民族风情园。

古老的瑶寨风光,奇特的生活方式,色彩缤纷的服饰,到这里,你能感受文化园的正殿,手握巨斧传说中开天辟地的人类始祖:盘王的传说,篝火晚会的表演;耍歌堂、长鼓舞、红头巾、太阳伞、天黑歌、酒葫芦、五月箫等等,汇成千古不老的情歌。在这里,听一首瑶语清唱,感受瑶族古老而神秘的文化。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瑶族人民代代传承的产物,更是全世界人类的共同财富。

篇6

关键词:误读 少数民族 传统文化 术语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具有鲜明个性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包括语言、节庆、婚俗、饮食、手工艺、建筑以及信仰等方面的内容。“术语”是专业领域中用来表示特定理论体系中普遍概念的专用词汇单位,具有凝合性和整体性,无论是单成分术语或多成分术语,表达的都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其特点是准确、严谨、简洁,文化误读,是指读者主观上由于缺乏对词源、文化背景的了解而造成对原意的误解。本文选取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容易被误解的一些术语加以解析,以期加强中外人民和少数民族同胞沟通交流和理解。

一、云南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中容易误读的术语解析

“苦扎扎节” ――亦称“苦扎扎”或“库扎扎”,在哈尼语里是“预祝五谷丰登、人畜康泰”的意思,少数民族语言用汉字音译过来,与汉字本身蕴含的意义大不一样,这是哈尼族犹如汉族过春节一样隆重的传统节日,不是字面上理解的“苦”节,玉溪元江的哈尼族从五月的第一个申猴日起,节日历时3~5天,红河哈尼族每年农历六月欢庆该传统节日。

“赶摆”――又称“做摆”,傣语“赶摆”的原意是盛大节日或集会活动的意思,是傣族丰富多彩的节日统称,少数民族的“赶摆”和其他地方的赶集、赶场、赶街不同,傣族人“赶摆”涵义比集市贸易要宽泛很多,不仅是祭祀、集市、商贸的庙会,一些地区还是未婚青年男女寻找意中人的场合。傣族其他重大节日也叫做“摆”,如摆爽南(泼水节)、摆斋等,参加这些活动,都叫作“赶摆”。规模比较大的“摆”一般在五谷丰收的深秋时节进行。

早期的“赶摆”还是一种宗教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举行,云南德昂族、阿昌族 “做摆”之意是祈求村寨和家中人平安生活、消祛灾难,由村寨头人、家族长共同推选出“做摆””的承头人,拜佛祭祀,由佛爷念经,以求富裕安乐。

云南很多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汉语通过音译或意译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汉字书写的文化术语,在交流和使用中望字生义,致使理解上出现偏误。

二、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文化容易被误读的术语解析

少数民族婚俗文化来源于本民族的伦理道德和特定时期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各民族的伦理文化有所差异,对其他异质伦理文化蕴含的传统理解流于表面,也会导致误读、误解。

“公房”“姑娘房”――“串公房”“串姑娘”是汉语的说法,因为语言的差异被外界误解为少数民族恋爱“性开放”的表现。“公房”本是少数民族青年自由恋爱、社交娱乐的场所,景颇族在村寨旁盖有“公房”,专供未婚男女唱歌、跳舞。“公房”是少数民族在特定历史条件之下淳朴的婚恋方式,有着伦理道德的制约,比如已婚者、有恋人者不得“串公房”,未成年人也禁止进入“公房”。从少数民族流传的“公房歌”可看出他们的质朴和深情:“人受大自然的启示才学会生儿育女,要生儿育女得先结为夫妻,为此要先学会串姑娘”。该习俗曾经在哈尼族、壮族、独龙族等18个少数民族中盛行,1949年以后,严格意义上的“串公房”慢慢消失了,“串姑娘”还以不同形式存续,是青年男女相识交往的一个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方式的多样化,这一习俗也在发展演变。

“走婚”――摩梭人称为“阿夏婚”,普米语称为“阿注婚”,指男不娶、女不嫁,男访女家,夜合晨分,怀孕生子由母亲和母亲的兄弟,也就是由孩子的舅舅抚养。在玉溪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还有祭“舅父山”的习俗,是母系氏族留下的历史印迹。“走婚”这一习俗一度被外界误解,事实上,“走婚”的男女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孩子由女方扶养,但男方要扶养姐妹家的孩子,另外,传统的摩梭人“走婚”还是基于感情基础之上的,遇到中意的伴侣,也会形成长期稳定的走婚关系。随着现代文明的相互影响,永宁一些摩梭人已经过着由传统的走婚形式变为“专偶”走婚形式。

“传槟榔”:彝族婚配“过礼”的程序,主要是送礼金和部分礼物,决定婚期。在云南和彝族聚居在一起的汉族老人也使用这个术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演变,一些反映传统文化词汇慢慢消失,急需收集、整理、保护。

三、云南少数饮食文化中容易被误读的术语解析

“撒撇”―“撒”系傣语,汉语意为“凉拌”,直译过来的汉字表述让人对指称食物的概念产生模糊性理解。芒市有“无撒不成席之说”,德宏傣族做法由蘸水和附菜组成,蘸水分柠檬撒撇(酸撒)、牛撒撇(苦撒)等,柠檬撒撇味酸,有清凉解暑功效;牛撒撇味苦,有清热功效,再加上傣族特制细米线、黄瓜、刺五加、水乡菜、苦笋、马蹄菜等,制成各类凉拌美食,傣族是喜酸的民族,加上气候原因,喜食酸辣、微苦的凉拌菜。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云南各少数民族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有的名称从字面上理解跟实物会有所偏差,比如回族的“油香”是一种油饼,布依族把“五色饭”也称为“乌饭”。透过食物名称的表述,可看到各少数民族的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风土人情等。

总之,一个民族各个历史时期在生产生活、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等领域的认识成果都要通过特定的概念来体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术语各具特色,为了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容易引起误解的传统文化术语,需要进一步整理、释义,并加以传播。

参考文献:

[1]戴庆夏.社会语言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篇7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辩证关系

中图分类号:F592.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9)05-0139-04

引言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

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例如,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传统戏剧、音乐、文学、艺术、工艺技艺及无形的文化载体,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衣食住行、生活风俗、信仰风俗、节日风俗、人生礼仪风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繁荣与创新,蕴含着民族的精神特质与文化沉淀。然而随着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文化一体化的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正渐渐受到现代商业文化的冲击。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强调对观念层次的保护,强调活态的保护,展现文化生态环境,不只是用语言文字或者现代科技手段记录、保存,而是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旅游开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来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旅游开发是对民族智慧的结晶进行包装、展示和宣传。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它的介入又会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趋于舞台化,商业化,难以呈现自己的原生态精华。如何认识并统筹处理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实现保护与开发协调发展,对政府、文化教育机构、传承人、旅游企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共生态的省份,天然民族资源和地理环境的有机结合显示出该地区原生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厚重。在2006年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1项40处入选“国家级”,排名在浙江、福建之后位列全国第三脚。

1、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类型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一、民间口头文学。二、民间歌舞和民族音乐。三、民族民间工艺。四、民族节日。具体如表1所示:

2、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以上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以丰富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民族风情展现了自己“博”而“精”的特点。博是民族文化渗透的范围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是民族风情各不相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形态与技艺精华。例如同是侗族的歌曲,侗族大歌和侗族琵琶歌在伴奏乐器,演唱手法上就有诸多不同。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贵州民族文化的瑰宝,在丰富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弘扬民族精神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社会现代化和城镇化建设的浪潮中,人口的迁徙,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担负着民间手工技艺的传承人日益减少,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方面,政府想通过旅游开发走文化产业化之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将之形成文化品牌效应。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的过程中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必然会造成原始文化形态的失真。因此处理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种双赢模式的构建将会大力推动全民打开文化的宝库,守望濒危的文明。

二、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辩证关系

1、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对立性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开发对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区有着诸多消极的影响。

第一,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旅游开发中商业化的驱使歪曲了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为了迎合游客的审美偏好,许多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背离了文化本身的涵义,趋向于商品性与演艺性。例如,传统活动、节日庆典和民间工艺通过“包装”变得舞台化和日常化,丧失了本身的圣洁感和文化价值。另外,通过对旅客猎奇心理的揣摩,一些民族风俗被改造,夸张,导向奇特、原始、神秘、甚至野蛮、低俗,导致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变味、衰落和失真。旅游开发中商业价值的追逐同样也破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很多民间艺术都是只选择其中有商业价值的部分断章取义的进行开发与传承。

第二,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性与丰富性遭到冲击。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好的地方大多是交通不便,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政府为了拉动当地经济增长,促进旅游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随意开发。由于旅游开发不当,很多地方出现民族活动,非物质文化商品雷同,节目安排粗制滥造。例如,苗族蜡染技艺,苗族银饰技艺在很多少数民族景区甚至是非少数民族景区都能见到,并且没有自己的特色跟主题。此外,旅游活动的开展打破了当地相对封闭的传统文明,当地民族比较容易接受游客带来的“现代文明”,原有的民族文化及民族审美情趣都在不知不觉的发生变异。现代文明挤压了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存在空间,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受到严重冲击。

2、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统一性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旅游开发为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营造了肥沃的土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绝迹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受到现代文明的冲击,脱离了现实中的经济性与实用性。而旅游开发所重新挖掘、复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明,迎合了游客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好奇与渴求心理,借助旅游业使不断衰落的传统得到复兴和光大,使日渐失去市场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重新赋予市场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进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和繁衍营造了肥沃的土壤。

第二,旅游开发为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市场支撑。旅游开发产生的市场导向使政府,旅游企业自觉的打造自主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以文化品牌注意力来唤起经济增长点。进而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形成集民族工艺品经营,民族歌舞表演,民俗民风展示及民间技艺宣传为一体的多层次综合性的文化产业链。这对提高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知名度,加强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促进当地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意义。

第三,旅游开发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辟了新的保护途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只有与旅游开发相结合才可能起到长足有效的保护作用。当前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大都采用摄影录音,整理记录等静态的方式,也有注重对传承人的培养。但这些都不足以展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并且缺乏保护的原动力。而引入旅游开发,让人们从旅途中提高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参与、感悟及体验,既能扩大文化传播度,又能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如,结合抢救式保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之旅”;结合数字化博物馆开展“穿梭时光寻找濒危的文明”;结合传承培训机构和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学之旅”;结合民间活态保护,在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开展民间技艺、民俗民风的“武林大赛”。

第四,旅游开发提升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人的积极性。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政府、文化教育机构、传承人、旅游企业等多方位的利益相关群体。旅游开发带来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一方面,可以唤起当地居民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豪感,激发传承人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政府、企业和文化教育机构对当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保护。

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生态伦理

文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是以言语为基本符号,以社会语境为中介,通过读者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而得以成全的话语系统,是一种社会权利关系缠绕的意识形态形式。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飞速运转,生产力的高度解放、发展,现代科技的快速升级换代,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以及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的加强,由大自然的神秘而致的对大自然的那份敬畏,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族亲”意识正日趋消减。这种消减首先表现为现代文明进程中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对大自然神秘感的“祛魅”。人类对自然界产生敬畏的诸多因素之一,是自然神秘感的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理性色彩的日趋加强,许多原来不可知的现象得到了自然科学的解释,于是,自然界的神秘性就消失了。“叶广苓《长虫二颤》中,在颤坪调研的中医学院教师王安全,用中医学的知识重述了殷姑娘用扁豆花下蛊的传说,消解了山间巫蛊之术的神秘性”;“《老虎大福》中黑子扑朔迷离的野性背景,在二福从杨陵农学院获得生物学知识后被终结,‘豹和犬是两个科目,受基因限制,它们之间不可能有任何杂交成果,黑子……没有任何野性背景’”①。科学话语的传入,使自然的神秘性消解,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也由此淡化。其次,这种削减也表现为,市场经济不断壮大中商业话语对人类与非人类生命“族亲”意识的淡漠。随着市场经济的引入,“族亲”意识已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金钱成为衡量生命价值的一般等价物。出于金钱的考虑,利益诱惑产生了人对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理直气壮无所顾及的掠夺:“笼里的猴对村民来说都是钱,活的钱”(《猴子村长》)②,迫切的致富欲望和精明的物质利益计算,使村民对猴群进行了灭绝式捕杀。在商业话语系统中“钱”成为了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人与大自然、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族亲”之爱被淡漠了。

由上可知,伴随着现代文明而出现的科学话语、科学理性、商业话语使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族亲”之爱消解了。然而,与现代文明的科学性、商业性相比,少数民族文学话语系统中保留了较强的生态伦理意义,处理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的伦理关系。这一伦理体系的核心是人对自然及非人类生命的敬畏,以及“族亲”之爱。

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内蒙、新疆等边缘地区,由于地势原因经常处于青山、绿水、奇花、异草、野生动物等的环围之中,因而在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关于这些动植物的描述以及围绕着它们展开的故事较多,基本上每个民族的民间故事集中都有关于动植物的描写。仔细分析这些少数民族民间动植物故事,发现它们都摹写出了人与自然、人类对其他非人类生命真诚相待的友爱图景,这主要是通过两种形式来进行呈现:一是正面书写人出于天性的善良、淳朴对动物的友爱。如锡伯族民间故事《黄狗小巴儿》中,傻子老二好心收留黄狗小巴儿,在被嫂子赶出家门后仍和小巴儿相依相靠和谐生活,在黄狗小巴儿被嫂子棒打死后,如伙伴般将其安葬,经常上坟探望,表现出一份“族亲”之爱。与此相类的故事还有锡伯族民间故事《鹦哥的故事》、满族民间故事《扇子参》等。二是侧面烘托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之情。如锡伯族民间故事《狗和人是怎样交朋友》狗在分别与野兔、狼、熊的相处中每次都因自己的叫声而被排挤,几经选择、几经对比,最后转向人类,人类没有排挤它反而视它为朋友。在选择与对比中,侧面表现出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另外,锡伯族民间故事《老虎、蛇、蚊子、燕子和人》、《狗和兔子》,瑶族民间故事《马交朋友》等也都以同样的形式侧面表现了人对动物的友爱之情。

与人对动物的宽容、友爱相联系的是由它而衍生的动物对人的友爱的回报。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有一大部分故事都通过动物对人善行报答的形式,表现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主题,研究者将这一形式通称为“动物报恩型”模式。如满族民间故事《达布苏与梅花鹿姑娘》通过达布苏解救、悉心照料小鹿,之后小鹿幻化为一美丽姑娘与之成亲的故事,表现出了人对动物友爱,动物对人进行善报的主题。在这里报恩的动物不仅限于温顺的鹿、蛙、兔等,甚至凶猛的动物也懂得报滴水之恩。当然,与之相反也有表现恶有恶报主题的作品,如满族民间故事《萨满捉参》中萨满捉参的结果就是被海浪卷进江底淹死了;《棒槌孩》中小蘑菇头他讷、他玛捉棒槌精吃以求长生不老的结果便是被打个头破血流。特定空间的伦理取向的提炼与净化,显现了话语系统中的生态伦理色彩。

总之,少数民族文学中人对动物的友善以及“动物报恩型”的模式都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之间深深的“族亲”之爱,体现了强烈的生态伦理意义。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保留的许多自然景观的由来、形成背景也显现了一种生态伦理意义。满族民间故事中的风物传说《汤池的来历》,孝敬公婆的媳妇用手捧着火柴烧热了结冰的水泡子,从而化作驱病除邪的汤池;《红罗女》,美丽正直的红罗女把昏愦的皇帝捉弄的丑态百出,最后幻演成镜泊湖景观之一。这些故事中演绎自然景观的由来是跟人类的善行、善德联系在一起的,表现出了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

少数民族话语系统从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友善相待的“族亲”之爱,以及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天人合一、和谐共处的愿望中体现了生态伦理意义,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非人类生命和谐、平等、共存的愿望。这不仅为近年伴随着现代化进程飞速运转带来的日趋严峻的生态问题而产生的像于坚、贾平凹、张炜、迟子建等的生态创作,以及由之兴起的生态环境美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暗示出现代话语对原有空间伦理关系的冲击与破坏,并随之衍生出了更为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体系,即在“现代”与“传统”,“原始”与“文明”之间文学该如何为自己寻求合适和合理的支点。“现代”“文明”的进程在理论上本应是促进文学不断进步的动力,然而文学的发展似乎并不与文明的进化相符相成。伴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文学一直恒久不变的东西是“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它们是文学得以生存的不竭动力。回顾百年文学,上世纪处以来,中国文学以不断书写对人的价值和权利尊重的人文精神追随着“德先生”的指引。在少数民族文学中,少数民族作家们把人文精神中尊重的对象拓展到人之外的自然和其他非人类生命,实现了生态伦理与人文精神的对接,是人文精神发展至生态伦理精神,使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由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整惠及到自然和非人类,拓展了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我们在谈论保持人类尊严的时候,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发展,保持人对动物的尊重,是保持人类尊严的一个重要部分。然而,“科学”“文明”和“民主”一样,在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散发着激动人心的光华。现代科技在带来舒适、方便和快捷的同时,渐渐也显示了它在赋予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之后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因而如何评价现代科技为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维度。理性考究,其实现代科技本身并不具备善恶品质,区别在于如何使用,而关键点还在操控它的人类。我们在接受现代科技的同时,也要尊重传统的生态伦理;破除封建传说的同时,也要尊重其蕴含的生态伦理,只有这样才能通过话语生态的重建来达到恢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的目的。少数民族作家作品中的这种人与自然、人类与其他非人类生命的生态伦理意识,为文学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关怀之间复杂的价值立场和伦理关系体系,寻求到了合适合理的平衡点。中国文学的叙事书写既可以从中获取一套生态话语系统,同时也能通过对现代科技的合理评价来搭建保护自然生态的桥梁,在这一点上少数民族文学给予中国文学予重大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李玫.空间生态伦理意义与话语形态[J].民族文学研究,2007,(4).

乌丙安,李文刚,俞智生,金天一.满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0

篇9

关键词:云南少数民族;艺术特点;传承发展

一、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特点

少数民族的音乐主要以反应现实生活及文化特征为主,由于云南地区所居住的少数民族众多,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生活习惯与传统文化并不相同。因此,导致了各个少数民族的音乐表现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种不同文化的融合与碰撞,也造就了当前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基本特征以及艺术方面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在进行表演时,所使用的乐器多为其民族乐器,音乐的表现形式也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而来,并将研究出的结果在子孙中进行传递,因此,其音乐中的民族气息十分浓厚。不仅是音乐的部分,在音效的方面也是一样,除了一些云南地区少数民族固有的音乐元素以外,还融合了许多现代的音乐元素,甚至有许多歌曲中还含有较大部分的地方方言,使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民族性更加明显。歌曲《阿杰鲁》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其取材于彝族民间的童谣,歌曲中的全部歌词都是由彝族文字语言组成,却又在编曲方面融合了现代音乐的基本元素,既体现出彝族歌曲中的民族艺术特点,又满足了现代人对音乐的追求,是少数民族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二、保护和传承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必要性研究

(一)有利于人类的和谐发展

在我国古代的音乐表现形式中,诗词曲赋缺一不可,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其音乐表现形式除了歌舞以外,也包含了词曲与诗赋。从这个角度来看,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属于综合艺术类音乐[1]。这种丰富多样的音乐表现形式,不仅能够刺激听众的感官,促进听众感官的协调,还能使听众通过更多的层面去感受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特征,感受音乐带给人的快乐,对于促进听众心理功能和个性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性的作用。

(二)促进人与人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

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具有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创作源泉多来自于节日庆典,集体劳动、生活。因此,多数都是由集体创作,表现形式也以集体表演为主,也正是依靠了集体的力量,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音乐才得以流传至今,并在不断的传承中拥有了较为深厚的群众基础。由此看来,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不仅能够活跃气氛,还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形成,对云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

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众多,是我国民族文化冲击最为激烈的地区,在文化的冲击与融合过程中,由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统与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再加上外来势力的挑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尖锐化,自然会对该地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造成伤害。因此,许多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创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云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协作,反对民族间的仇视与冷漠,坚决抵抗外来不良势力的煽动与挑拨。因此,才形成了今天云南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齐聚一堂的壮观景象,促进了地区的稳定与和谐。除此之外,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中,原生态音乐也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达形式,在音乐中充分的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精神,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三、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具体措施

(一)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环境

从当前的音乐类综艺节目以及选秀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听众以及音乐人对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的接受程度越来越深,使得许多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逐渐的走出了山区,来到了现代化的都市,现代音乐的文化元素也对其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云南地区,作为少数民族汇集的地区,其音乐文化丰富多样,原生态音乐也是该地区民族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因此,在将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推向城市化舞台的同时,也要加强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环境保护。

(二)通过地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少数民族音乐传播

云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旅游景区,其优美的自然景观与丰富多样的地方民族特色都是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游玩的重要因素之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云南地区经济的发展[2]。因此,在大力发展云南地区旅游产业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在其中融入一部分民族音乐,使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得到传承。首先,可以充分利用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中,歌舞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以此,让游客感受到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与美感。其次,可以在旅游景点中建立民俗文化村或者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员,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护云南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还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从而达到了保护和传承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目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文化的发展传承以及地区的经济发展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对云南地区少数民族音乐艺术特点的保护,确保其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良好的传承。

参考文献:

[1]楚楚.云南少数民族音乐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J].民族音乐,2010(01).

篇10

关键词:云南旅游晚会;旅游文化;云南民族文化艺术;市场化;品牌化;明星效应化

神奇美丽的云南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和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壮丽的山河、秀美的自然风光、独特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造就了异彩纷呈的多元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留存着极为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全省有26种民族,26种语言、26种文化习俗,由此派生出的云南民族文化艺术资源非常丰富,云南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是云南的魅力所在,也是其灵魂所在!

近年来,云南的旅游产业成为了主导,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云南多民族的文化优势,把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紧密结合,打造出了独具魅力的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挖掘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把旅游业与民族文化艺术紧密结合,不仅打造出了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的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旅游圣地,还强力推出了《云南印象》《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一批优秀的旅游晚会。

一、云南旅游晚会的发展动因概述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得益于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云南的民族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丰富多彩。在云南,民族文化旅游不是从零开始的,它有着深厚的基础,从餐饮场所的歌舞伴餐到宴舞,再到现在的旅游晚会,都不断地挖掘了云南多元化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把云南的旅游文化与民族文化艺术紧密结合,促进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风格各异、类型多样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节日、服饰、舞蹈、歌曲、音乐等,构成了云南旅游资源的一大特点和优势。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成功的召开,给云南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云南旅游资源中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进行了深度地开发,不断地补充其内涵,99'世博会为旅游晚会在云南的凸现提供了一个无比难得的契机。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公众生活的提高,以及云南旅游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云南民族文化艺术旅游逐渐进入了普通大众的旅游认知,依照大众的审美趣意,对云南的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多方面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使其具有多种层次的观赏和实用价值。云南旅游中的民族文化艺术与其自然风光整合成为一个更加丰富、更加宏大的旅游格局,有着充分的现实依据和开发价值,最为集中的表现就是,集云南的民族文化艺术和地方特色的旅游晚会成了云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使民族文化旅游与艺术创作有了一个新的整合思路,出现了富有云南特色的旅游晚会,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产业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使旅游晚会在云南的旅游产业大格局中,又构筑起了一个坚实的新支点,一个富有特色的新支点,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晚会和一系列的旅游项目。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空间和创造的空间越来越广阔了,将云南民族文化艺术和旅游有机地结合,使云南的旅游资源具有了更高的可游性,构成了旅游的群体价值,充分挖掘和激发了云南旅游晚会创作的潜力。

二、云南旅游文化中的优秀旅游晚会

随着当代旅游文化蓬勃发展,云南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在旅游文化环境里,逐渐发展出新的艺术形态――旅游晚会。云南旅游晚会创作的蓬勃发展,以一种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心态,在旅游晚会的创作取向上都往一个更高层面迈进。云南借助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优势大力发展舞蹈文化产业等的民族文化艺术产业,通过商业化运作,民族文化艺术产业以越来越成熟的市场定位,在推介云南旅游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1)“99”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天地浪漫曲》①

“99”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开幕式《天地烂漫曲》在昆明成功的演出,让世界人们看到了云南,看到了昆明,于是人们开始向往,开始想象,云南的美丽从此变成了――神秘。这也带动了云南旅游也的发展,促进了云南舞蹈文化市场的向前发展。《天地浪漫曲》从色彩的视角进行结构分割的,其分为四个乐章,分别是蓝色,金色,绿色和彩色。表现了人们与大自然那亲密的关系,以及人们和艺术家们那种热爱大自然,呵护环境的真诚,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天地烂漫曲》的成功使云南的编导们开始思考“旅游文化”和“大众文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之后,昆明每年都会定期举办“旅游节”“花卉节”等促进云南旅游和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活动,促进了云南民族舞蹈艺术以及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为云南的文化市场和旅游市场的整合开辟了道路。

(2)《云南映象》②

《云南映象》大型的原生态歌舞集,作品通过对各少数民族民间歌舞的整合,将原汁原味的民族舞蹈语言与新颖的编排及声效、光效相糅合,作品融入云南民族的历史、文化、信仰和情感,用神秘意象的艺术手法诠释着云南久远的历史和“天人合一”的古老文化精神,编导杨丽萍不仅将民族间的歌舞搬上舞台,而且还把来自山寨的民间歌舞者也搬上了舞台,推出了最大的买点――“原生态”,这为《云南映象》的创作和发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从开演至今,《云南映象》都有着很好的票房收入,无论是旅游团队、还是旅游散客,《云南映象》作为了旅游者们到云南旅游的最好的精神享受和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

(3)《丽水金沙》③

大型民族服饰、民族风情舞蹈诗画《丽水金沙》以旅游经济作为市场定位,将民族服饰、民俗故事和传统歌舞艺术等相融,充分利用云南地域文化的特色,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丽水金沙》共分四场:“序”“水”“山”“情”,作品有傣族风情的浪漫、三江并流的景致,也有高原雪域的纯净。《丽水金沙》以少数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为背景,凝结了各民族的舞蹈特色和民族文化内涵,《丽水金沙》作为到丽江旅游者们必去体验的丽江民族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旅游者们在色彩斑斓的丽江特色民俗风情中感受着远离城市生活的繁华与浮躁、倾心于山野之风的纯美,满足了旅游者的内心渴望,《丽水金沙》成为了丽江旅游业的一个文化艺术品牌。

(4)《印象•丽江》④

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创作者把演出场地设在了美丽的丽江古城之畔,神圣的玉龙雪山脚下,在白天演出,秉着艺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理念,突出了“实景”作为这台旅游晚会的看点。以玉龙雪山作为实地景观,把云南少数民族的宗教、传说、历史、歌舞等艺术形式与天地相合,演出了山地民族的舞蹈和纵马驰骋的马帮、神秘肃穆的东巴、热烈豪放的酒歌、雷动山谷的鼓声、虔诚的祈福等,用独特的艺术方式诉说着云南的民族文化。清新、淳朴的艺术元素和精神面貌,其视觉效果令人赞叹,在吸引众多游客的同时,也取得了很高的经济效益。

(5)《梦•云南》⑤

《梦•云南》以二战期间著名的“飞虎队”与云南的历史渊源作为线索,采用美国百老汇式的精美舞台表演,有机地融合了云南各少数民族的民间舞蹈、歌曲、杂技、魔术、幻术等,以讲故事的晚会演出方式和时尚的艺术表现形式秀出了一个中西融合的视觉盛宴,奇幻精彩的演出迎合了旅游者的艺术审美的需要,给了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云南旅游文化中的旅游晚会已在市场的商业运作中成功定型,有着各晚会固定的制作、演出团队和完善的管理模式,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审美状态因旅游晚会营造的意境而更具艺术魅力和吸引力。

三、旅游晚会的创作定位

旅游晚会作品包含了深层的地方文化积淀,这种文化积淀,一方面体现了创作者的创造力、想象力,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不同的文化个性、审美风格。旅游晚会的内涵需要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从而具备更大的创作发展的可能和充足的空间。旅游歌舞的定位是大众喜爱的独具地方旅游特色的歌舞,受众群是普通的旅游大众,是其旅游地特色风情的展示,旅游晚会的目的就是“好玩、好看”。

云南民族文化艺术资源利用和挖掘的潜力还很大,创作云南旅游晚会,要大力发展云南特色旅游文化资源,要走特色之路,弘扬云南民族文化艺术和人文风情,重视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在旅游晚会的市场化和品牌化进程中,使旅游晚会创作得到不断发展,使创造的空间也越来越广大。

1.旅游晚会的市场化

在云南旅游市场中,民族文化艺术市场化有着巨大潜力,民族文化艺术和经济有机地结合,使民族文化艺术具有的人文色彩体现在市场的价值中,云南的民间艺术内容丰富、文化底蕴丰厚、形式多样,在旅游市场中颇受欢迎,旅游晚会的产生正是顺应了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市场化,把旅游晚会推向市场,适应市场规律,投其所好,才能使民族文化艺术市场化一路顺畅。

云南的旅游晚会是云南民族文化艺术与旅游市场的结合,可以说市场是主导,旅游晚会是围绕云南民族文化艺术开发的旅游“产品”。旅游晚会要适应旅游市场环境和旅游市场特有的规律,在旅游晚会创作中找准市场定位,凸显旅游晚会的主题和意义,还要考虑到旅游晚会的经济效益,只有满足了旅游者们的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获得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才能更多地占领人们在旅游中的精神文化消费市场,在获得好的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云南旅游晚会的发展和繁荣可以更好地发扬云南民族舞蹈艺术、音乐艺术等,振兴云南的民族文化艺术,市场化可以使艺术得到传承和发展,走向市场,同时,也推动了云南旅游的发展。经济效益是通过市场得以实现,旅游晚会创作者要创作出市场欢迎、消费者接受的、好的旅游晚会,有了市场,旅游晚会的价值才得以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千万别在市场化的冲击下,忽视冷漠民族文化艺术本身。

2.旅游晚会的品牌化

品牌既是一种无形资产,意味着高质量、高信誉、高效益。打造云南旅游晚会的品牌化,塑造云南旅游的形象,有利于使消费者熟悉云南民族文化艺术,激发消费者的旅游欲望,促进云南文化艺术的发展,对于旅游晚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和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云南映象》,由它引发的“原生态”品牌一系列效应,不仅吸引了旅游者,还给云南旅游文化换上了“新名片”,所以,一台旅游晚会的品牌魅力是不可估量的。

旅游晚会品牌化不仅仅注重的是一个概念,更重要的是注重旅游晚会品牌的精神价值和实用价值,这是云南品牌旅游晚会的竞争优势。提高旅游晚会的创作质量,还要加大云南旅游晚会的宣传广度和深度,提高旅游晚会品牌的知名度,以云南旅游晚会的品牌带动云南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推动旅游经济效益和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

云南旅游晚会的品牌化要结合自身实际,注重晚会的特色创作和大力宣传,使云南旅游晚会的品牌产生效应,提高云南民族文化艺术和旅游的知名度,增强云南旅游晚会市场的竞争力,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使云南旅游晚会的品牌化得到充分的发展。

3.旅游晚会的明星效应化

旅游晚会的明星效应化就是用明星、社会名人树立起旅游晚会的品牌形象传达品牌旅游晚会的艺术理念与艺术价值取向,赢得目标受众的认同,同时,也提高民族文化艺术作品自身的素质和质量。旅游晚会的明星效应化以追求市场的最大效用力为目的,令品牌晚会迅速对旅游消费群产生影响,使其具有普遍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获观众的喜爱。

《云南映象》是舞蹈家杨丽萍用心去创作和演绎出的艺术作品,并传达了她的艺术理念。无可否认,《云南映象》迅速红遍大江南北,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引发的“云南映象”“原生态”都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杨丽萍效应”和“原生态效应”像热流般迅速席卷了全国,这确实是以杨丽萍明星的魅力造就了这台晚会的品牌魅力。《云南映象》的成功也证实了杨丽萍的整个团队所做的努力,促成了云南的文化艺术形象品牌走向世界化,晚会以“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演出大型原生态歌舞集”这样的宣传方式传达出了这个晚会品牌独特性,突出了其鲜明的个性主张,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了《云南印象》在观众心中的印象和地位。

成功的旅游晚会明星效应化,简单说就是要以明星准确传达出旅游晚会品牌独特、鲜明的个性主张,提高艺术品牌的知名度,扩大消费群体,达到艺术作品与之观众心灵的深层沟通,使其顺利进入消费者的视野,实现在旅游文化艺术市场中的精准营销。

结语

当今的旅游对于大多数旅游者而言是一种文化行为,通过旅游就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云南旅游晚会创作要依照人们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趣意,对云南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进行多方面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把云南特色文化用艺术的手法充分展现在旅游晚会的舞台上,使旅游晚会具有多种层次的观赏性和价值,云南旅游晚会构成了云南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艺术的内在契合点,旅游晚会应顺应时代潮流,趋向市场化、品牌化和明星效应化,来提升云南旅游晚会的文化含量和经济效益,彰显了云南旅游的魅力,使云南旅游中民族文化艺术具有不可磨灭的生命力。

注重云南旅游文化艺术产业的开发,并且在旅游业构成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重,《云南映象》《丽水金沙》《印象•丽江》《梦•云南》等一大批丰富而独具特色的旅游晚会作品成为云南旅游的热点,使云南旅游晚会的旅游项目与云南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结合在一起来,繁荣云南民族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促进云南旅游业的发展,为全省整个经济发展注入多方面的活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十二五规划将给我省正在实施的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树立云南文明进步形象带来良好的机遇,通过发挥民族文化艺术丰富多样的独特优势与经济发展的有机融合,以市场化、品牌化和明星效应化来促进旅游晚会的发展,带动云南多民族旅游地区文化、艺术、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云南建成一个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团结、社会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

注解:

①“99”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天地浪漫曲》是第

22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开幕式晚会,总编导:陈维亚,

首演于1999年4月30日,在昆明拓东体育场。

②《云南映象》总编导、艺术总监:杨丽萍,在昆明首演

于2003年,在昆明会堂。

③《丽水金沙》总导演:周培武,首演于2002年5月,在丽

江国际民族文化交流中心。

④《印象•丽江》总导演: 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首演

于2006年7月23日,在玉龙雪山脚下。

⑤《梦•云南》总导演、艺术总监:官明军,首演于2007年

9月27日,在云南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