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传统文化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传统文化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传统文化总结

篇1

一、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确保活动顺利有效开展。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袁洪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职责分工,由教导处和少先队共同完成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确保了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并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丰富的学习践行活动。

1、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由教导处统一安排,每节课上课前进行3分钟的古诗词诵读,除此之外,学校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红领巾广播,进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宣传,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从而树立好好学习的志向。

2、推行孝信雅行的教育活动

(1)清明节、在学生中组织开展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缅怀先烈、共创未来”为主题活动内容,形式多样的清明节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凸显教育的实践性和生活化特征。让学生认知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其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2)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 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

(3)为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爱护集体、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我校以此为契机以“感恩励志,红五月”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3、积极开展特长教育,推进艺术素养培育工程。

我校本着积极发展学生特长为原则,2018年4月份开始了社团特长教育活动。组织成立了京剧、剪纸、阅读、合唱、民族舞等8个社团。社团活动在领导班子的高度重视下,精选特长教师,给学生创造展示特长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学有所长,德识长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积极为学生营造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篇2

 

摘要: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我国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培养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同时产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  渗透、实践与研究

一、指导思想与研究背景

数学是一门客观、精确的学科,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思想性。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去感受、领悟我国优良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从而培养数学文化素养、数学学习心理品质素养,同时产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之情。 

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逐步落实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据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透露,正在启动的高中阶段课标修订将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修订内容,小学至初中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也会按照时间进度安排适时启动。

“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课题背景及研究价值

长期以来,考试分数如同一条锁链,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也束缚了学生的学。无论是初中还是小学都逃脱不了它的束缚和摧残。当今教育普遍存在“分数”决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定位,决定教师绩效奖的多寡,决定教师评先选优、晋级和确定职称考核等级等诸多方面。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教师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不得不又回到原点----应试教育的老路上去。大部分学校不要说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就连学生一些必备的基本素养(德智体美劳)都给荒废了!   

例:2012年安徽省阜阳市对“小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 调查报告

表1:您是否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序号

选  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率

1

非常感兴趣

17

3.4%

2

有些感兴趣

32

6.4%

3

没什么兴趣

126

25.2%

4

讨厌传统文化

325

65%

表2:您认为传统文化的书籍有没有学习价值?

序号

选  项

选择人数

所占比率

1

39

7.8%

2

105

21%

3

没有特别看法

356

71.2%

   就一项数据令人堪忧,何来实现中国远大理想---中国梦。可能我们农村学校的情况会更糟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迫在眉睫。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基层教育做起,从农村小学教育做起,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最终目标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当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几点问题:

1、教师对数学课堂中涉及到的“传统文化”视而不见。主要是怕影响自己的教学进度。

2、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本身缺乏素养,同时认识也不高。

3、教师不能创造性开展工作,不能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一种教学“常规工作”来抓。

4、由于教师的诸多原因导致农村小学学生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知半解,所以他们也不会感兴趣。更体会不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如果“中华传统文化”能从我们的学科教学入手,教师真正去宣传、开发和利用“中华传统文化” 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我们的教育将会迎来另一片蓝天。 

 三、课题研究目标与思路

1、编写小学数学教材涉及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目录。作为教师首要弘扬“文化”的教学目标。

2、查找小学生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素养,根据各年级数学教材素材和农村文化的特色,引导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后筛选适合课堂渗透的“文化”进行教育教学。真正做到有机结合,一箭双雕两不误的效果。

3、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课堂实践。

4、有效推广“中华传统文化”。①、在其他学科和活动中推广。如:在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 ②向乡、县推广。

四、课题研究内容及重点

1、子课题一:《整理与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2、子课题二:《小学生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小学数学课堂的嵌入》

3、子课题三:《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全面有效渗透“中华传统文化”课堂实践》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与方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1、制定实践研究方案 。  

           2、整理和学习小学生必备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

3、确定课题研究的教师队伍和实验班级。

4、作好师生问卷调查工作。

第二阶段:实施与研究阶段

主要任务:1、“中华传统文化”理论学习。

2、全面开展课题实践与研究。

3、撰写课题论文及教学体会。

第三阶段:总结与反思阶段

主要任务:1、整理分析研究资料。

           2、自我反思一年多来师生的得失,弥补不足。

3、撰写实践研究报告。

第四阶段:实践推广阶段          

主要任务:1、在其他学科和活动中推广。

篇3

2011年11月2日至4日,第十届四川省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在成都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正式召开。《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常务副主编王真东,副主编何立新,高新区教育处杨晋平处长,著名特级教师、儿童阅读推广人周益民老师等领导、专家出席了开幕式。另外,全省36所小学共同体学校校长、教师代表以及高新区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共计3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一、校长论坛

本次校长论坛围绕“学校资源力的开发与应用”这一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双流县实验小学校长毛凤鸣从教育资源的认识和思考、教育资源的开发策略、教育资源的开发原则、教育资源的开发路径四个方面建构了学校资源力开发运用的基本框架。她指出,在学校资源力的开发与应用过程中,校长是核心、教师是关键、教学改革是常态。玉林中学附属小学校长朱祥烈提出了把管理中的关键事件转化为资源,并从创设唤醒型关键事件、创设碰撞型关键事件、创设反思型关键事件、创设感动型关键事件四个方面作了阐述。紧接着,绵竹市紫岩小学校长谭克介绍了该校利用地震所带来的资源促进学校特色发展的经验,广元市南鹰小学校长李毅提出要通过自我开发、团队开发、互动开发等途径来开发教师人力资源的重要主张。此外,高新实验小学校长陈伟、成都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刘娟、眉山东坡小学校长周吉群、乐山实验小学校长张必友等还对“关键人物资源”“学校文化资源”“地方文化资源”以及“学校公共信息”等命题进行了深层而热烈的探讨。最后,《教育科学论坛》常务副主编王真东对本次论坛作了总结性发言。王真东副主编首先对“学校资源力开发”研究组的上位思考、系统构建、认真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尤其肯定研究组将关键事件作为重要的生成性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做法,认为该项命题的探讨是本次论坛最为精彩的部分之一。他强调,关键事件重在关注教师的情感系统、精神系统,直接针对教师审美疲态、创造疲态而言,通过一系列开发,可以激活动机生成、点燃创造激情、聚合发展力量,让美好的关键资源催生灿烂的生命之花。最后他提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发展方向的把控者,是学校人力资源的核心,校长的成功得益于对资源的把握和运用,因此,加强学校资源力的开发和运用是新时期加强校长领导力的重要途径,对学校资源力的开发运用则应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断深化、细化。

二、学科论坛

(一)语文论坛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各项内容中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培养具有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中国人的必经之路。本次语文论坛以“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为专题,特别邀请了南京市琅琊路小学著名特级教师周益民展示了一堂生动的观摩课《绕口令》。课后,周益民老师作了《回到话语之乡》的专题讲座,让参会教师深深地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经典魅力,认识到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围绕“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来自玉林中学附属小学、天涯石小学、乐山实验小学、眉山东坡小学等八位老师分别从“综合性学习”、“识字与写字”、“口语交际”及“阅读教学”四个层面呈现了八堂风格迥异、精彩纷呈的研讨课。课后,《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何立新、成都市小学语文教研员罗良建、成都师范附属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姚嗣芳等专家与参会教师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地研讨和互动。姚嗣芳老师指出,渗透中国文化传统文化不仅要从教材出发,还要运用好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以及学科间融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更要注重传统文化内涵的发掘,把相关文化拓展至课外,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使学生得到极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罗良建指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应以课例为形式,以课程为载体,体现“三思”,即研究之思――关注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及前沿问题研究,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困惑;课例之思――一课一得,取舍、简化繁复环节;课程之思――真正落实课标要求,关注语文能力形成,使教学回归语言本身。最后,《教育科学论坛》副主编何立新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性发言。他指出,传统文化蕴含在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义不容辞地进行主动渗透。通过本次活动,许多教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形成了基本的操作办法,同时也对评课达成了共识,即一看学生在课堂的变化、发展,二看教学效果的持久性,三看学生在课堂上有无“生长感”。

(二)音乐论坛

篇4

1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意义

我国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文明国家,具有灿烂辉煌的文化历史。在华夏文明数千年的发展演进历史中,已经逐步积累规模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并且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教育价值,也因此被全世界各民族人民所世代相传。从实质上来看,传统的文化教育就是思维结晶和意识形态。小学基础语文素质教育作为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是人类文明的闪耀结晶,有着强烈的人文科学特点和社会文化思想。良好的学校语文教育,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表达技巧、人际关系才能和逻辑思考才能。在学校语文教育中进行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渗入,就可以有效地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从而激活广大小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生处于一个体格和心智都极不完善的阶段,在这阶段所进行的家庭教育,极有可能给他们的长期发展带来深刻长久的影响。他们性格活泼热情,对事物的接受力很强,通过在小学阶段进行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就可以调动学生们读书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们初步认识到优良传统优秀文化的魅力和内容,培养学生们继承和宣扬优良传统文化的意识。正因为小学语文教育先天就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点,所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增强小学语文教学实效性的主要举措,又是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想途径,这就适应素质教育发展和培养小学生核心素质所需要的重大变化,也可以说,在可以预料的未来,从学校语文教育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将是教育领域的一种重大变化。

2《新课标》中对传统文化渗透提出的要求

自从一九零五年清政府取消科举制度以后,我国文化落后的现象就被归咎于中国长期以来落后、封闭的传统。而五四以后,西洋文明以倾倒之势席卷中国,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建国后,被认为“旧”的中国传统,更是不断遭受打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全民崇尚西方文明的心态亦导致传统企业文化黯然无色。但直到当下,经济日渐繁荣的我国才逐渐意识到拥有悠久历史文明的中华民族不应该丢掉自身的文化“根”,而是必须走出一条新文明崛起的道路。尤其在教育方面,这样的思想更需要被作为指导思想。《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和科学素养,发扬和培养少数民族文化精髓,激发少数群体的创新性和凝聚力,充分调动积极性的作用,需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汲取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睿智”。由此可见,在义务教育工作阶段新课程背景中也已明确提出语文教师应当肩负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并应当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中,借助传承中华文化的力度,培养小学生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丰富爱国精神,让广大小学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修身养德,成为中华民族文明的继承者与弘扬者。因此,在教学上,新课程标准提出:“教科书要注意传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主义民族基本意识和爱国思想感情”;在传统教育资源的开发与使用问题上,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看,传统文化教育早已作为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3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学校语文教育中的渗透效果

3.1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品性

小学阶段最有利于养成学生的良好习惯,这一时期也是帮助其建立优秀品格的关键期。而倘若一个学生在小学阶段就未能养成优秀的良好习惯与品格,其以后的教育就几乎是徒劳的。所以必须要利用好这时间,对学生的良好习惯与品格加以很好的培养。因为古代先贤们都非常重视自我培养,以为学生只有修好自身,方可“有所作为,治国平天下”。所以在中国优良传统的教育理念里,就非常重视对学生良好习惯品格的养成,对人才的培育也就是对君子精神的培育。乃至在中国优良传统的文化教育中,上至君王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与培育学生的君子品格。而尊敬师长、孝敬家长、以礼节为人处事、勤劳刻苦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思想发展理念的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研习,将促进学校学生重新认识过去,更能带动学校学生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并养成优秀的良好习惯与品格。

3.2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现在部分国内的小学生,都爱吃汉堡薯条,爱过圣诞节,也爱看美国好莱坞大片。认为外国知识远比中国国内的知识更成熟进步,完全否决自己的传统文化。所以更不要提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所持的浓厚兴趣,这虽然也与其父母的传统价值观念导向相关,但更多的是作为家庭教育主体的我们,并没有真正给学生们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真正魅力。因为学生们没有真正认真理解过,所以也怎会喜爱。但中国的传统文化,绝不只是诗词歌赋,“之乎者也”。我们大不必将小孩训练成个小老先生,也可以向学生们介绍中国古代先于西方各国的历史性发明,也告诉学生中国并不落伍。

3.3培养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

首先,人们关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影响着个人对本国的情感。而小学生们对西方文化的“崇洋”,说归根到底是一个关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不信心和不认同感。这很大一部分的因素来自他们的“不自知”。通过认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使之体会到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吸引力,归属感也便因此产生。关于自己本国的情感和民族之间团结顺理成章也就加强。其次,自古以来,中国历史就不乏民族爱国主义的优秀诗人、文学家,还有奋力抗击外敌的民族英雄,他们都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优秀作品和鼓舞人心的英雄事迹,而小学生们在学到相关内容的时候当然也就会受到感染,精神为之振奋。民族爱国主义人物的人格情感与气节,也会影响到小学生中华民族文化精神与民族爱国主义人格情感的养成。

4传统文化教育在现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4.1集中识字,识写分开

我国古代的语文教学有一条非常优秀的经验:在学生入校前用相当短的时间里(一般是一年上下),集中地教学生认识一批字(大概二千左右)一称为集中识字。集中识字的主要优点,是使小学生在短期内就掌握一种能够应付学习基本读写的识字数量,使学生的基本读写数量和能力都不受自身识字数的影响。如果把识字和写作一起完成,学生们“认一套、懂一套、用一套、写一套。”这样的速率势必会很缓慢,而七八岁的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述能力已经十分丰富,而求知的愿望又最旺盛,所以如果由于识字的速度缓慢而迟迟无法适应学生的读写要求,则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得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获得相应的发展。所以古人为克服这种问题,便艰辛地探索出集中培养识字能力的办法,尽量地在一至一年半的时期里,使学生识得二千以内的汉字。识写分开教学是指学生在掌握规定的识字数(约2000)后,再进行书写教学活动,但写字教学内容并不与识字教学内容相同。不要忧虑学生书写能力进展的快慢,因为当学生已经掌握相应的识字量并完成与之相配套的大量读写训练以后,就已经在无形中学会部分文字,并且当写作教学展开的时候,随着识字教学逐步前行,到一定的时间,两条线就自然而然地会交合,并互补、一起前进。古代将识字学习与写作分离实行的主要目的:一是因为不让写作直接影响识字学习速度;二是希望加强书法教学。当代中国知名语文学科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非常提倡集中识字的教学方式,而当下不少杰出的教育家如吉林高等教育学院中国语文基础教育研究所主任王鹏伟先生,对识写分步进行的教学方式,也非常赞赏。但在当代经过较为科学合理统计分析,编制出的一种根据出现频率排序的汉字列表,却发现其中二千个汉字基本可以囊括在人们一般阅读用字的70%。新课标当中明确规定小学生的识字数在1600~1800个之间,就今天来看,古代所述:“二千个汉字以内”的学生识字数是非常科学合理的,并且用集中识字的方式可以使今天的小学生更迅速地学会比新课标所要求更多的汉字,它可以更有效地知识文库2022.04(上)适应学生的阅读需要,发展学生的思想品格。而识写分开的方式,则可以在学习书写的过程中集中发展学生的书写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楷书功底。从目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中国小学生对中国传统语文技艺(包括书法)的了解是非常不足的,而且对文字的分类与辨别也是非常模糊的,更不必提他们怎样发展书法书写水平与欣赏水准,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普及岌岌可危的地方。

4.2传统文化诵读的方法

毕竟小学生的精力有限,理解也是受限的。要防止古时不切实际、死记硬背的素读弊病,必须在遵守素读学习过程中“不求甚解”、但是从“大量累积”的基本原则上来,精选背诵具体内容,让小学生在限定的时期内吸收到的都是古典传统文化,是学生努力后就可以理解的具体内容,是可以诱发学生们记诵浓厚兴趣的具体内容一一典籍中,古代经典无疑是最匹配的。明清时代的蒙学课本正是我国小学语文教育所应该参考的,因为这种课本不但帮助学生识字,还从字里行间教学生很多事理,内容丰富更能激起小学生的学习浓厚兴趣。比如在小学语文识字教育当中经常出现的“三、百、千”汉字以及《声律启蒙》之类的书籍,因为这种书本朗朗上口,而且文章精美,内容丰富健康。如:“晨必盥,兼漱口;便尿回,辄净手。”这样精练的十二个汉字,不但读起来朗朗上口,还将一个学生早起洗漱前和上厕后所应该形成的良好卫生习惯,讲得那么具体。

4.3传统文化引选材为源

4.3.1声律韵语类书籍入蒙学教材现在的小学生,一拿到古诗词教材就头痛,只有几乎极少的小学生,能对出音韵、平仄标准的对子,小学生的文字写作里始终缺乏文采,还有每一个语文课堂教学中,没有几个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日常生活进行诗意的表述,也没有几个学生能运用古代的词藻,写出朗朗上口的诗歌。这当然和学生在儿时并没有进行过韵律类的启蒙有关,因为有学生曾经在这方面吃过亏,不少学生也曾经由于这些启蒙的缺失而导致对古代诗歌掌握的难度和表现的不足,这也的确应该引起教育领域的注意。诗词、对联都是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文化表现形式,只有对声调、音律、格律等方面具有相当的掌握才能,方可达到所谓“吟诗作对”。中国古代声律类的蒙学教科书,正是为适应这一要求而形成的。今天的小学生,倘若不学习声律,试问又如何学得好的诗词歌赋,又何谈写作诗词歌赋。因此,对学生们进行声律类的启蒙是非常紧迫地且符合教育标准的。而且中国古代声律启蒙的书籍内容还包括天象、地形、艺术、鸟兽、人、器物等的空间虚实应对,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声律运用的同时,又像一本微型的百科全书,将世界万物展示给学生。如《笠翁对韵》,其中内容听起来很朗朗上口,再配合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所提出的基本背诵方式,学生是可以很愉快地去完成背诵任务的,利于单词的累积和阅读语感的养成,并在学生今后的古诗词、对联等练习与写作过程中,发挥无师自通的功效。所以,本文认为应当将声律类的图书列入蒙学体系当中,在正式被教育相关部门所使用以前,学校语文老师才能通过自身的能力运用于日常的语文教育当中。4.3.2节日风俗古诗词入教学内容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学校生活密切相关;传统文化的教学还必须是多元化的。但倘若教师能在常规的传统古诗词化课堂教学中融合学生生活,并且进行各种传统文化教育的共同渗透,那就无疑是既得当又省时间的好办法。课后学生还可根据唐代杜牧的作品《清明》进行拓展练习,该词比较简洁,学生也可以自学。还有各个地方或者当地各民族自己的一些节日活动,这都是一个老师们可以考虑的教学材料,让学生去学和生活有关的东西,让学生们在学诗的同时还能够学习其他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东西。

5结论

篇5

1.儿童德育的现状,证实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必要性

德育对一个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性。然而,如此丰厚的德育精髓在当今的基础教育中却很难显现其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我国许多中小学中,德育与智育发展严重失衡。现阶段的基础教育,往往是在教育的过程中更重视对学生学科知识的灌输、技术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格教育。这种“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致使部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情况。教师与家长在过分追求分数的同时却忘记了培养孩子良好的价值观念。即便是思想品德教育,有时也缺少系统的传统美德教育。如今,在一些孩子的身上甚至很难看到“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优秀传统的品质了。常言道:“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这个时代的继承者,更是中国未来发展道路上的中流砥柱。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已形成了基本的道德认知与判断的能力。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少年儿童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精神与文化的重要群体。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好坏,不仅影响着青少年未来的身心发展,更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兴盛与衰落,甚至是整个国家文明的延续。因此,青少年的道德教育急切需要社会的关注。

2.外来文化的冲击,坚定传统文化对小学德育的必要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丰富多样的外国文化正影响着中国青少年的受教育环境。我们在欣喜于多元文化为孩子们带来广阔视野的同时,也应该冷静地看到这种文化的输出正渐渐地影响着国内青少年的道德认知。这不仅仅是一种对多元文化的正常接纳,它已潜在地影响到中国青少年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可。近年来,随着日韩剧、欧美剧在中国的盛行,一些“哈韩族”“哈日族”“血腥”与“暴力”等观念在青少年的生活中蔓延,许多孩子盲目地追捧国外文化,不禁让我们为之担忧。面对近年来一些亚洲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动摇与冲击,我们在气愤之余是否应该理性地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呢?作为中国的青年一代,对于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道德和传统了解的并不多,许多人都曾感叹如今的传统节日已少了以往传统佳节的气氛。民族传统文化与习俗的传承已开始日渐淡化。长此以往,青少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不免会缺乏对民族传统的了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然而,一个对本民族文化都不了解的人,又何谈让他爱祖国、爱家乡呢?因此,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紧抓传统文化的教育已势在必行。

二、小学德育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影响着国家文明的发展程度。如果说思想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那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思想道德建设中最直接的思想源泉。作为国家的小公民,青少年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小学德育管理及教学工作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校的教育价值,更为青少年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提供了最直接的教育平台。

1.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传统美德是包含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凝聚着中国人民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民族品格、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在小学教育阶段,为满足小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传统美德的内容应以生动、形象的神话故事、通俗上口的诗词名句等形式为主。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也保证了传统美德教育的质量。目前,除小学语文教材与小学思品教材涵盖部分传统美德教育外,《三字经》《弟子规》在小学教育阶段已日渐成为比较热门的儿童国学教材。以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在小学德育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爱国爱民的社会责任感。如《望庐山瀑布》《文成公主进藏》等课文。第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如,《小英雄雨来》《》等课文。第三,笃志好学、奋发成才的求学精神。如,《孔子拜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课文。第四,仁爱孝敬、尊师重道的人伦意识。如,《慈母情怀》《我最好的老师》等课文。第五,机智勇敢、虚心谦让的个人品质。如,《草船借箭》《完璧归赵》等课文。第六,勤劳节俭、无私奉献的大爱情怀。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落花生》等课文。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对于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而言,如果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基于国学名著来展现的,那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将涉及义务教育中的“德、智、体、美、劳”,以达到“五育并举”的教育目的。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为例,传统文化教育可部分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习中国传统节日,如,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赛龙舟等;学习传说神话,如,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等;学习中国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咏春拳等;学习中国传统艺术,如,古典乐器、民族戏曲等;学习民间传统手工,如,剪纸、风筝、年画等。除此之外,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还可体现在诸如古筝、围棋、书法、国画、歇后语等方面的学习活动中。

三、扭转传统文化缺失的对策建议

在小学德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学校教书育人的社会价值。中国传统文化所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不仅能够增强校本课程的特色性,它更是为丰富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学习兴趣提供了有利的教学基础。因此,学校、教师及社会急需转变教育理念,以增强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传文载道”的德育价值。

1.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编排上,教师应有计划地增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比重,以便在日积月累的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近年来,由于教育功利化及现实社会对历史文明的淡漠,许多教师在观念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已有忽略。这样的现状急需小学教师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以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从根源保证基础教育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由于传统历史文化内容与现实存在时代差异,因此,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为枯燥的历史课堂注入生命活力。首先,学校可带领学生通过参观文化历史遗址、探访革命老前辈等活动亲身感受历史的变迁,或通过举办古典乐器、国画、书法、诗词朗诵等比赛,在展示学生才艺的基础上提高传统文化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展现国粹文化,如“,走进京剧脸谱世界”“每逢佳节倍思亲”等特色的主题实践课,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将传统文化教育自然地融入我们的小学课堂。最后,班会、升旗仪式等活动也是重要的德育宣传阵地。如,以“一起来过中秋节”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学生在固定主题下搜集相关资料,包括节日由来、传统习俗、相关诗词乐曲等内容,在相互展现搜集成果的过程中学国传统文化。

3.提升师范生的专业素养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是未来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他们的教育理念会直接影响到未来小学教育的整体质量。所以,高等教育应重视提高师范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师范生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提升预备教师的个人素养,为今后的小学教育提供保障。

4.创设传统文化浓厚的校园环境

学校是孩子们童年成长的主要基地。因此,良好的校园环境就成为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校园环境建设中,即使是操场上的一棵古树、班级里的一块板报、走廊里的一幅国画,甚至是墙壁上的一句名言警句都可以为孩子们营造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学习氛围。孩子们需要的校园并不是奢华浮躁的殿堂,他们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温馨校园,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要远胜于生硬背诵古文诗篇。

四、总结

篇6

小学开展国学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可以借此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校文化实力、改善学生道德水平、打造教育特色、扩大教育影响,弥补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利于引导社会、家庭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关注学生终生发展。下面就小学国学教育的可行性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一、国学教育能增强民族文化素养

文化是民族凝聚的核心,无科技不足以强国,无文化则足以忘种。“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是中华民族的文脉,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积淀,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国学所传承的中华文化价值,是涵养民族主体意识之根基,是维系民族精神命脉之源泉,是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之基础。“国学”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美德的根本和源泉。无源之水必干涸,无本之木必凋零。民族文化的形成,国民道德的养成,必须建立在对“国学”的传承、弘扬上。中国之所以成为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学”所发挥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国学”注重人格教育、行为教育,教导国人明礼知行,明荣知耻。因此,增强民族文化素养。

二、国学教育能使学生了解中华历史知识

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要用很少的文字将其概括实属不易。然而,《三字经》中的从“自羲农,至皇帝,号三皇,居上世。”到“廿二史,全在兹。载治乱,知兴衰。”,仅仅用了三百个字,就将一部中国古代史的发展脉络比较完整地揭示了出来,实在是令人称奇叫绝。毫无疑问,小学生在诵读和学习《三字经》的过程中,也同时学到了小学教材中所学不到的厚重的中国朝代更迭和历史发展的知识。

三、国学教育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规范

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充分利用国学诗词对学生进行启蒙教育,讲授传统美德,让学生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国学和古诗词,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可以说一首好诗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从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中,让学生懂得惜时;从《弟子规》“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中,让学生懂得仁孝,明白做人的道理;从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学生懂得了怎样爱国;从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中,学生明白了为了崇高的理想,坚持不懈的追求态度;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更让学生树立了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奉献的远大抱负。可见,在声情并茂的国学经典诵读中,让学生轻松记住一生受用的礼义廉耻,懂得谦卑,懂得真诚,懂得仁孝。

四、国学教育能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养成教育

篇7

程晓晖:我们谈到思想教育工作时,总离不开“加强”和“改进”。显然,青少年思想教育还没有“加强”到应有的程度,还没有“改进”到完善的地步。一句话,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未到位。检讨现行的德育工作,的确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学校在这方面动的脑筋不可谓不深,采取的措施不可谓不多,所做的努力不可谓不大,但毋庸讳言,在德育上“高投入”的背后是令人汗颜的“低产出”,这就造成了“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出了事大喊大叫”的尴尬局面。我认为问题症结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机制不健全;二是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且不均衡,有些班主任观念陈旧,方法简单,被动应付,流于形式;三是家校之间未能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效果未能得到较好的巩固,“5+2=0”现象普遍;四是德育科研比较薄弱,对学校德育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瓶颈问题不能及时掌握和深入研究;五是全方位育人工作不能有效落实。

: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针对现实中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的弊端,您是如何“对症下药”的?

程晓晖:2008年起,我县教育局就大力开展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为主要载体的优秀班集体建设,开始了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实践研究工作。

我们认为,开展优秀班集体建设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六届七中全会强调,要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国家出台的文件也充分强调了加强中小学班集体建设和不断提高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工作水平的重要性,开展创优工作,对落实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开展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理念的落实,保障新课程改革深入实施。

我们请中国教育学会全国班主任研究工作专业委员会、浙江省教科院的专家前来指导,确立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基本立场和价值追求,在认真研究班集体建设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各地班集体建设的成功经验与组织策略,结合武义县中小学班集体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践研究探索,提出了“分析班情,明确目标;清晰理念,制定方案;开展活动,培育集体;单元评价,评估水平;循环推进,提炼精神;考核验收,总结表彰”的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推进路径与操作系统模式。

我们在全县营造浓厚的创优氛围,争取85%以上的班级达到合格的创优要求,每年有25-30%的班级成为校级优秀班集体,10-15%的班级成为县级优秀班集体。通过创优活动,实现全县中小学的校风校纪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校园文化建设更上一个层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您觉得在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并请介绍一下是如何化解的。

程晓晖: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之初,的确有一些学校曾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是否会增加教师负担甚至影响教学?打破既有的班级成熟管理模式,是否会得不偿失?等等。针对这样的实际,我县分别在下杨中学和武川小学召开了中学段和小学段的创优工作推进会。下杨中学从1998年开始创优工作实践,十多年来,校长换了几任,但这项工作从未间断。该校从一所新撤并的农村学校,发展为我县农村学校的“领头羊”。在学校教师流动频繁的情况下,学校管理有序、教学成绩稳步提升、班主任的带班能力受到各界充分肯定。武川小学是2008年新创办的一所县城小学,生源主要在农村,该校在创办第二年就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工作,现在,创优工作已经融入学校管理工作和学校文化的各个方面。学校办学思路清晰、办学特色明显、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师生充分感受到了“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推进会上,两所学校的介绍引发其他学校的深刻反思,一些学校立刻行动,着手谋划学校创优工作的开展。

为更好地发挥先进典型学校的激励和引领作用,我们因势利导,在综合考虑学校基础和自身意愿的前提下,首先选取9所学校成立了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研究会,作为区域推进创优工作的第一梯队。其次,我们根据地域因素,努力培育第二梯队,并通过他们的探索,研究创优工作在不同类型学校中的适应性。第三是通过第一、二梯队的发展,引导和带动其他学校创优工作的开展。

首批9所学校成为武义县优秀班集体建设研究会的常务理事单位,研究会成立后,一方面共同参与各地举办的班集体建设研讨活动,另一方面经常开展内部创优工作的研讨。研讨活动由常务理事单位轮流召集,并以主题讨论、方案交流、案例展示、教师论坛等形式,及时总结各校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发现问题与不足,在促进成员学校创优工作开展的同时,也为第二梯队和第三梯队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11年12月,研究会扩容,其他8所学校成为研究会理事单位,这是典型激励的成果,同时也为其他学校的创优工作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在学校创优工作中,我们要求充分发挥典型班级和典型班主任的激励与示范作用。在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过程中,实行了学校领导联系班级制度,校长和其他学校管理领导蹲点班级,与相关教师一起分析讨论班情,制定科学的班集体发展目标和个性班级文化发展方向,研究具体创优活动的开展以及创优活动的评价工作,迅速把学校的创优工作方案落实到班级管理实践中,并在校内树立了创优工作典型班级,明确了创优工作方法,激励了其他班级创优工作开展。

学校还非常重视典型班主任的示范引领作用。如实验小学在创优工作中实行了“首席班主任制”,借鉴名师工作室的模式,由“首席班主任”引领年级内其他班级开展创优工作。下杨中学建立班主任工作室,为班主任开展创优工作交流提供了平台。武川小学开设“幸福班主任论坛”,提供专门的场地,定时、定点开展创优工作交流活动。有的还不定期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班主任到学校讲课,推进了典型创优经验在更大范围内的辐射。

: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对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出新要求。经了解,武义县在打造专业的德育队伍方面做出诸多努力。请您谈谈武义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程晓晖:在推行优秀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关键。我们坚持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师德建设年、师德规范年、师德提高年、师德深化年等一系列活动,建立了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得到加强。出台《武义县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意见(试行)》,分类、分层、分岗,有计划、有目的开展5年一轮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注重研训结合,追求实效,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工作位于全市前列。我们十分重视班主任专业成长培训组织和班主任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指导与执行能力的培养工作。

我们在浙江省范围内率先出台了第一个县级班主任专业发展目标要求指导性文件,并提出班主任工作的“专业理解”“专业知识”“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核心能力”“专业品格”等四个班主任专业发展基本模块,对全县班主任培训工作提出具体的要求与任务。为了稳定班主任队伍建设,促进班主任专业水平提高,我们率先将班主任管理工作纳入教师队伍建设评价与考核的常规管理系统,提出评选优秀班集体建设带头人和名班主任的工作制机,积极探索稳定和促进中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工作有效途径。

:教育是一项社会性事业,如果没有家庭教育的良性投入,再好的教育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请您谈一谈武义在开展家校合作的进程中取得了哪些独具本地特色的成果?

程晓晖: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为此教育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指导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校合作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这两项工作抓好了,我们的教育品质就能进一步提升。各校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家校合作新模式。一些学校开办了家长学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家长培训活动。壶山小学、邵宅小学在这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县内推广。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的正能量注入家庭教育中,引导家长更加科学、智慧地教育孩子,家长反响强烈。很多学校紧密结合亲子实践活动,布置亲子“悦读”作业,注重亲子实践活动和兴趣培养。教育局和教育工会还联合组织开展了“感恩亲情,共同成长”征文活动,各校全面发动学生、家长和教师参加了活动,进一步推动感恩教育,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进步。

:回顾武义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您觉得还有哪些个性化和创造性的经验值得总结与推广?

程晓晖:在区域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过程中,我们积极挖掘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精华,拓展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的内涵。我们在推进优秀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重点进行了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挖掘与整理工作:

重视和倡导了传统文化与亲情教育,传统文化与生命教育,传统文化与热爱自然环境教育,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规则与秩序教育,传统文化与集体主义价值观、荣辱观的教育,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传统文化与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的教育,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公正、平等、民主的普世价值观的教育。

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方面,结合优秀班集体建设工作的实际需要,我们注重了传统经典诵读与研修的方式与组织工作的探索。我们开展了学校集体活动的仪规设计与教育推广活动;我们进行了传统文化传承与修为及个人成长的机制创新探索;我们在班集体主体活动过程中注重了活动的载体,平台的设计等等工作探索与实践。

篇8

被公认为主科的语数外整整齐齐地被排在了其他学科的后面,而作为母语的语文被排在了最近常常与它同时被提起的英语学科之后。王女士的儿子在北京市海淀区一所不错的小学读三年级。“儿子说语文课除了写生字、听写,就是讲课文,老师讲的跟《教材全解》(一种教学参考书)上的一模一样,没意思。”

多年来,语文教育一直在改革,但是效果似乎不尽如人意,很多人会说,关键因素是高考。现在,随着国务院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向更纵深的方向发展,回归教育本质、回归学科本源无疑是改革的方向。

什么才是语文学科的本源?语文教材改革的方向到底是什么?在不久前刚刚举行的亚洲教育论坛上,本报记者就此专访了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

传统文化内容增加到50%

王旭明对于那名三年级学生的排序结果并不觉得意外。在他看来,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语文的路子走歪了,不仅学生们不喜欢学习语文,而且通过十几年的学习,他们的语文素养越来越差了。“我们现在的语文教育已经支离破碎,而且碎了一地,很难拼接形成学生听说读写一生有用的语文能力。”

现在有不少人提出应该在教材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王旭明认为,语文教育必须符合学生认知的规律和母语学科的规律,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在语文当中加大比重就是一种对语文学科规律的尊重和回归。

虽然如此,真的在教材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相关内容,仍不是易事。

“在教育部 一纲多本 的指导下,我们出版社在2001年就出版了一套语文教材,古文比重相对来说较大,初中的一套教材共有7个单元,其中有两个是古文。”王旭明说,确实,对于是否应该在中小学教材中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社会上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觉得古文过于难繁,有人觉得与孩子现实生活离得太远。

对此,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世平指出:“历久弥新是古代经典的特征,因为所有那些流传下来的都是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价值等观念的,不符合的就会被渐渐地淡忘。”

“现在,教材的修订工作已经启动,这套初中的教材由原来的7个单元减为6个,古文单元仍然是两个,跟以前相比所占比重其实是增加了。即使如此,我们还在绞尽脑汁增加古文的比重。”王旭明说,他们在小说单元中又加入了两个白话文小说单元,其实这类小说也有古文色彩。现在这套已经修订的教材中传统文化内容已经占到了35%左右。小学教材则在每册书最后都增加一个传统文化单元,“我个人以为,小学甚至可以增加到50%的古诗文和其他传统文化内容。”王旭明说。

学古文既不能摇头晃脑

也不要R&B

不过,在王旭明看来,社会上对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也存在着误区。一种是纯粹为了背诵而把古诗词配上现代音乐。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王女士介绍,她儿子从上一年级起就在每天早读时间听古诗词的音频,后来,为了让孩子们记忆得更快,老师把音频发到了班级邮箱,让学生下载后在家里继续听。“我一听差点背过气去,你能想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用《最炫民族风》(流行歌曲)中的说唱部分演绎出来是什么感觉吗?!”王女士说。

虽然中华教育在历史上非常推崇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讲的就是一种积累、一种熏陶,但是,当把所有古诗都用上R&B节奏后,古诗词的意境就没有了,熏陶就变得遥不可及了。

“还有一种误区就是,一说中华传统文化就给孩子们穿上古代服装,然后摇头晃脑地背诵,甚至还要拿腔拿调地吟诵”。王旭明说,这些做法都太注重形式,适宜少数学生的才艺表演,不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安安静静地读、背和感悟就挺好”。

就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教育论坛上,一位来自四川省的基层语文调研员在发言过程中就声情并茂地“吟唱”了一首古诗词,“有谁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词的?!这种拿腔拿调的吟唱更像是一种表演,对孩子的学习和理解没有多少帮助。”王旭明说。

语文教材要增加口语交际内容

作为一个曾经“很会发言”的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对“说”似乎更加敏感。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经常到国外参加国际书展,让我真正着急的不是书多书少的问题,而是我们中国人不会说话的问题。”王旭明说。

王旭明介绍,在一次书展上国内一家出版社举行了一个图书推介会,会上他们要介绍一本记录日本在亚洲侵略的罪证的书。这么好的一本书,但是进行推介的人却不知道该怎么说话,讲话时不仅时间冗长,而且所说的话几乎都是复句。“我作为一个中国人都听不懂,更别提那些外国人了。”王旭明说。

按理说,语文的能力应该包括“听”、“说”、“读”、“写”4个方面,但是,现在的学校教育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后两个能力上,甚至说只放在了“写”上,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放在了“考”上。

“其实,中华传统文化中就很重视说的,古书中的苏秦游说六国、晏子使楚等故事都在告诉人们语言的力量。”王旭明说。

但是,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基本没有专门进行说话训练的课程,使得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楚、合理、幽默地表达思想,而是“只会讲官话套话,其实是在重复着废话”。

“我们的教材应该增加口语交际内容。”为此,他介绍说,新修订的这套教材口语练习力求接地气,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有题目编写组都反复推敲,增加对话交流。王旭明说,一定要努力使学生将来能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听众用合适的语言顺利地表达自己。

教师是语文教育改革中

很难搬的一座山

教材、评价、教师、教学过程是语文教育最重要的4个方面,“评价和教师是两座最难搬动的山。”王旭明说。

现在中小学课堂非常流行研究课。通常一节研究课是这样的:老师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各组学生代表发言,最后老师总结得出结论。“但是,有多少老师能够真正地进行引导?”王旭明说,大多数老师完成了一个司仪的工作,把思考问题发配下去,然后依次点名让学生发言,很少能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切实的引导和启发,最常听到的是“ 同学说的非常好、 同学讲的很有道理……”

“我们现在仍然是热热闹闹地搞表面上的传统文化教育,扎扎实实地进行骨子里的语文应试教学。”成都市一所小学的黄校长说,要想让语文回归到学科的本源,教师的素质是关键。

篇9

关键词:中小学生;学习兴趣;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7-310-01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内在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因此,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首先要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愿学、善学、乐学。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对语文、对文学的兴趣,很大程度寄托在老师身上,老师的素养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语文教师要熟练掌握利用各种媒介获得信息的技能,养成不断接收新信息的良好习惯,努力在中小学生心目中树立学识渊博的形象.

而,在一节课内,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能持久的。为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并及时肯定学生的成功,比如完整准确地回答出问题时,大胆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时,积极思考并发现好的学习方法时等等,教师都要适时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创设问题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鲜明的目的,它摒弃了传统的“问答式+单项训练”这种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和名目繁多的习题训练,以生动鲜明的形象,让学生身处具体场境,形象逼真。

在学习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陷”进“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困境,但经过思考后往往又能豁然开朗,获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这种解决困惑后的成功就是学习的体验,这种体验是产生再学习冲动的动力源。由于问题情境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步步登高,而创设又简单易行,因此,这种方法我在课堂上经常运用。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要求“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要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关键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知道怎样读书。语文课上不能吝啬学生读书的时间,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须让学生入字入句入情地读,最高的境界当是陶醉于其中。朗读的基本要求是读通读懂,读熟读精,大部分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需要一个过程。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的读法:对读、齐读、分角色读、开火车读、比赛读、引读、范读等,让学生读进去,悟出来。

读书的方法很重要。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具体的文章,选择合理的读法:尝试性地读、思考性地读、展示式地读、表演式地读、配乐式地读、想象性地读、探究性地读、欣赏性地读、创造性地读……让学生在读中展示自己的个性,释放心灵的情感。

四、课后跟踪,积极疏导

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出现的不良心理问题和行为表现,教师课后要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经验,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及时找出问题所在,认真分析后制定出恰当的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疏导,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如针对初一年级新生或假期后心理还不能调整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其次,我们可利用家访等方式为学生排忧解难,缓解学生的焦虑、人际交往困难、学习压力大等问题.

五、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应成为一种风尚在进行日常教学的同时,更要挖掘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得以熏陶和感染;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的品德。可以举行“经典诵读”“伟人故事”等活动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可以开展寻找校园“美德少年”“孝心少年”“诚信少年”等活动,让学生知道成绩优秀的学生值得表扬,美德孝心的学生更值得学习。

六、加强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是关键

必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中小学课程体系。一定要将传统文化教育和语文课区分开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设置、教材的编纂、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都应该经过全面的论证,并制定与该课程配套的课程标准。必须加强相关教师的培养,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考核与考评。

七、教学手段单一

目前中小学教学中单向的、灌输式的教育手段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手段的单一导致教学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中小学生的生理以及心理特点都决定着教学应当多样化,忽视这种客观规律的教学手段不然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老师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不利影响,学生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其自身的想法往往会被淹没在老师传递的信息当中。

八、教学评价僵化

以考试成绩这一指标来评价中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目前绝大多数中小学校的做法,不可否认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考试成绩的重要性,这也是众多中小学为自己教学评价所找的借口。但是应该看到,这种单一的评价指标并不能衡量中小学教学的效果的高低,毕竟知识的掌握仅仅是教学的一个内容之一,而非全部,教学的其他功能。

总之,提高中小学生学习的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实践出发,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咸高军,中小学教学生活化管窥[J].小学时代,2010(3).

[2] 王 浩.中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0(11).

篇10

一、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

1.高智商的野蛮人

近几年国家一直在完善素质教育,但受应试和升学的压力,语文课堂的素质教育举步维艰。学生的综合素养严重失衡,从小学到中学,题海战术似乎成了最行之有效的高分速成法,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被剥夺,很多孩子被培养成了高智商的野蛮人,书店里的各种练习更是受吹捧,而传统文化书籍更是无人问津,即使家长一厢情愿地买回家也是束之高阁,应试教育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

2.学生缺乏修养,暴躁易怒

语文课堂本应是学生放松情绪,感受文化的幸福时光。曾几何时语文也变得“唯分数论”,凡是考试涉及不到的文化、文学都被视为“异类”。长此以往,没有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百善孝为先”等传统文化熏陶的教育,许多学生缺乏个人修养,没有一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宽容之心,甚至是非不分,易怒,校园暴力事件频发。

3.父母无恩论

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是简简单单的爱字,孩子由于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为了摆脱“传统”的羁绊,很多孩子选择了与父母反目为仇,甚至“弑亲”事件层出不穷,本来是传统文化教育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演变为社会的悲剧,值得反思。

二、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

1.深入解读教材,引导学生感悟传统文化精髓

由于语文教学所用的素材均是在契合学生认知水平、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选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所编成的,而此类文学作品不仅措辞优美,可让学生从中学会语言应用技巧,还潜藏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可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深入解读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观念、思想,引导学生在深入剖析相P教材时,能真正感悟传统文化精髓,理解作品中优秀的文化特质,从而得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传统文化真正形成正确的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师说》这篇课文教学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对文章中表述的“师道”思想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总结出老师的职能、从师的必要、择师的原则这三点“师道”,并在深入解析中明白只要有相应的能力,人人可为师,且只有从师学习,才能促使自己不断进步,而不耻下问、尊重老师更是从师过程中的关键思想。在指导学生深入解读此文章中,可让学生重新地去理解“老师”这一概念,这便成功地让学生从教材中感悟到尊师重道这一传统文化思想。

2.结合传统节日,引导学生自主接触传统文化

语文作为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一门学科,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发展,而这也意味着,生活中同样存在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就要求相关教师也应注重从生活人手,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主动了解,主动接受的良好心态。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承形式,因而教师可结合传统节日,让学生直接感受借助节日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由此对于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兴趣,引导学生感知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可起不容小觑的正面影响作用。例如,在清明节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到烈士陵园进行扫墓,让学生深入地了解先烈的英雄事迹,感悟其可歌可泣的民族精神;而在中秋节时,教师可组织学生收集关于中秋节的诗歌,并开展朗诵比赛,以让学生更多地接受中秋相关优美诗歌的熏陶,了解期望阖家团圆这一节日内涵。在重阳节时,教师还可指导学生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引导学生从诗词中学习到重阳节的登高、赏菊、饮酒、佩茱萸等传统习俗,并分析以往重阳节习俗的寓意是为了健身祛病、以畅秋志、辟邪求吉,而时至今日,重阳节已演变成为倡导人们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节日。由此也令学生从中学习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化,这有利于其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3.鼓励学生阅读,引导学生深化传统文化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