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学能力大赛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福建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师范大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师范生教学技能是其未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所应具备的素养。通过对首届福建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方案设计过程的分析思考以及具体实施实践,总结梳理出以综合教学能力为导向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方案,以期进一步优化教学技能竞赛作为教育实践模式,推动该模式广泛实践与推广,切实提升当代师范生的教学综合素质与培养质量。
关键词 综合教学能力;师范生;教学技能竟赛
在教师教育事业迎来新的挑战与发展机遇期,形式多样的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为进一步加强师范生培养的学习交流,各校逐渐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教学技能竞赛作为检测师范生的培养质量重要途径之一。笔者以2014年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的首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模式为例,旨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对师资培养的需求,全面提升我省师范生的教学技能水平,不断夯实作为师范生应具备的教学实践应用能力。
1综合教学能力导向的内涵
余文森教授曾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基本能力主要分为“阅读能力、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它作为教学教育信息传递的客观规律而存在,任何知识学习都要转化为这三种基本教学能力,才能达到真正教学要求。伴随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媒介的迅速崛起,站在形势变化发展的潮头浪尖,当代师范生的综合教学技能也应当涌现出不同的新型解读方式,并随之进一步发展为“对教材阅读分析处理能力、教育教学知识综合应变能力、教学材料选择展示能力”。
2构建综合教学能力导向型技能大赛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新课程的实施,新时期下的新型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应当全面构建以综合教学能力为导向的新型教学实践模式,逐步形成“以赛促变,以赛促训,赛训结合,完善技能”的科学竞赛理念。
2.1外部环境:就业形势促使比赛形式转型
近几年,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以进入快速转型发展的新时期,广大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发严峻。从师范生职业发展的角度进行考量,只有立足于夯实自身的教师教学技能、提升教学综合素质,才能在与综合性院校的非师范毕业生的残酷就业竞争环境中站在决胜的制高点。不难发现,在各地的中小学招聘活动中,兼具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师范毕业生最能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2.2内在原因:固有弊端呼唤新型竞赛模式
以师范生教学技能考量的覆盖面为依据,目前国内的各项教学技能大赛大致可分为两种竞赛模式,分别是:单一考察型和综合考察型竞赛模式。
单一考察型赛制,即主办方指定教材或范围,由参赛选手自选比赛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教学辅助材料等。因此,在此类型竞赛模式中,选手的教学设计内容可以提前准备好,比赛环节具有现场演说性质,注重考查学生教学技能表现力,而针对师范生内在的综合素质上的关注度略显不足。在此情况下,学生自身的能力考查被放在了第二位,指导教师团队的综合设计实力被置于首要位置。
单一考察型赛制的另一衍生模式具体表现为,主办方在赛前划定竞赛的课题范围供选手提前准备,但比赛的教学内容需要在现场抽题产生,不允许携带教学辅助材料。由于竞赛方案设计中,适当增加了选手参赛课题的随机性。因此,这种类型的竞赛模式是对于单一考查型比赛方案的进一步改造。但实际操作层面上看,由于竞赛的课题范围较小,便于选手准备,因此参赛指导团队的设计实力也是能否取得优异竞赛成果的重要因素,对于参赛选手自身的能力考查力度仍旧十分薄弱。
综合考察型赛制,即仅指定所使用的教材,且不对竞赛教学内容进行范围划定,不允许携带教学辅助材料入场,并要求选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竞赛要求。综合考察型竞赛模式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以综合教学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实践要求,对参赛选手的课堂教学设计技能、课堂教学组织技能以及多样化教学信息处理技能进行了综合考量,使学生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质和才能,通过不断挑战、成就自我,以增加师范生的教学信心和成就感。
3综合教学能力导向型师范生教学技能赛制的实践探索
综上所述,综合教学能力导向型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属于综合考察型竞赛模式。通过对选手教学技能的全方位考核,进而对当今师范生在校的学习与实践提供正确的教学导向。其竞赛理念更侧重于选手平时专业积累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主张“博观而汲取,厚积而薄发。”
3.1积极提供多元化实践空间,促进知识和技能均衡发展
以本届福建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为例,在准备参赛的过程中,这种以能力为导向的竞赛模式能够有效地调动参赛选手施展教学技能的积极性和实战体验,将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密切相连,最终切实达到促进参赛选手的教学综合素质有效提升的竞赛目的。竞赛分为四个环节,分别为教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模拟上课与专家问答。竞赛中关于教学设计的环节能体现选手对教学内容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教材的选择与掌控能力以及一定的抗压能力;赛前,由志愿者通知相应批次的参赛选手进入检录室核对考生信息,抽取参赛试题。抽题结束后,考生随即进入备考室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全程充分发挥了考生对课程的自主解读,创设课堂情境与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对参赛学生的模拟教学能力以及课堂预设水平给予了充分的考验,这些能力的发挥恰恰是基于参赛选手平时在教学技能方面的点滴积累。选手的现场表现更为真实,因此教学技能比赛对于参赛选手的教学技能的还原度高。
3.2努力开拓多样性实践途径,推动师范生专业培养实践
由福建省教育厅主办,我校教师教育学院承办的首届师范生技能大赛仅仅只是考量师范生教学综合素质的一扇窗口,也必将成为我们今后不断发展的良好基石,代表了福建省今后师范生培养的核心理念与基本方向。
在各省各校的师范生培养计划中,针对所处不同阶段的师范生的学习特点。低年级阶段立足于基本教学操作能力与教师素质的生成。在此阶段,各省各校可以积极举办“师范生素质拓展月”系列活动,包括考核范围涉及普通话比赛、演讲比赛、说课比赛、三笔竞赛、课件制作、教具制作等多形式竞赛活动;步入二、三年级之后,高校应在夯实教学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致力于初步形成学生的教学实践与综合测评能力。在巩固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日常德育工作,熟练掌握班级管理技能。此外,师范生院校应积极组织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观摩活动,特别是高品质教学技能比赛录像的观摩与评价。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科培养目标,学校应当积极组织相应的教学技能竞赛,为检验和提升师范生从教技能、综合素质提供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师范专业的功能和价值,进一步提升该群体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外国教育研究,2001(5):16-18.
[3]张波,季素月.课改背景下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内涵探究及培训模式建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3):33-36.
[4]朱鑫.高校师范生竞赛工作研究与实践[J].现代交际,2012(11):1.
[5]张斌.开展免费师范生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师,2011(13):11-14.
[6]李妙兰.基于就业导向的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5):101-104.
篇2
关键词:计算机大赛;参赛总结;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自2011年开始,由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中国铁道出版社承办的“全国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大赛暨海峡两岸赛”已在北京连续举办两届。第三届大赛又将如期而至,在前两届大赛中,我很荣幸作为指导教师带队参赛。我校参赛选手面对强大对手,稳扎稳打,经历了心理上、品质上、技能上的“决战”,两届大赛均取得了良好成绩。
回想整个参赛过程,不禁感慨良多。大赛带给我很多遗憾,但更多的是收获,昔日为比赛日夜奋战的情景历历在目,也许只有亲身经历了比赛才能体会其中的酸与甜、苦与乐。作为指导教师,我更深刻感受到大赛对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推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强大作用。赛后,就我校参赛情况,本人对指导学生参赛的实践进行了认真总结,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理性思考。
一、大赛的意义
1.大赛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职业竞争力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之后,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各教指委、学校联合企业,推出了一系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措施。本次大赛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组织并开展的。实践证明,大赛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水平,强化了专业技能。通过校际竞争,使学生意识到与其他强手相比差距还很大,这更激发了其自身努力学习的激情,增强了竞争意识;同时通过大赛,让他们把关注点从书本知识投向实际应用,激励他们努力提高操作技能和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提高职业竞争力。
2.大赛引领新一轮教学改革,起到示范教学的作用
大赛为计算机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国际标准、教学-学习平台和项目教学示范性案例,促进学生信息技术基本技能培养与国际接轨,反映了最新的职业技能要求和行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赋予了计算机教学新的内涵,引领新一轮教学改革。指导教师通过带队参赛,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最新进展,同时将了解的竞赛内容和规程进行归纳总结,最终提炼、转化为新的教学项目,可以不断丰富课程教学内容,进而推进竞赛内容的普及化教育,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对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大赛结束后,我校计算机基础教研组召开了总结研讨会,对竞赛的主要内容、技术走向和对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进行了认真分析,试图捕捉到更多可以指导教学改革的信息,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依据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同时结合竞赛内容,对现有课程教学模块进行了相应调整,为培养学生具备计算机操作层面、技术层面和专业应用层面上的信息素养创造了良好条件,更为选拔参赛学生做了良好铺垫。
3.大赛促进了校际交流,提高了院校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赛在引领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也为计算机基础教育搭建了一个广阔交流的平台,使参赛院校之间的交流更加广泛,认识更加深刻。首先通过全国性大赛,院校之间加强了高技能人才和信息技术的交流,一方面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展示自我、共同提高的宝贵机会,加强了职业技能的传播与交流,彰显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新水平;另一方面学校之间也更加了解,加强了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借鉴学赛指导经验,探讨和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及成果,对提高教学水平、提升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其次,大赛向社会各界展示了高职学生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和熟练的职业技能,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高职教育的关注,更呈现了高职教育的美好前景,使家长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与肯定。大赛过程中,我校参赛师生严整的队容队貌,良好的技能展示和礼仪礼节,得到大赛组委、评委裁判、参赛人员的高度评价,由此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参赛实践总结
1.教师的集体荣誉感是取得良好成绩的重要保证
能够亲自辅导学生并代表学校参赛是每个教师的心愿,因此每个教师都很期待带队参赛。在如何确定辅导教师上,我们采取以“老”带“新”的做法。这里的“老”是指参加过大赛教练员培训的辅导教师,他们对大赛规程、技术性文件、学习测评软件等大赛相关学习辅导内容比较了解,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新”指的是没有参加过教练员培训、对大赛不甚了解的教师。今年的“新”教师经过老教师的指导,并通过自身学习、磨练,到明年参加比赛时,经过教练员培训,就成了经验更为丰富的“老教师”。这样可以不断强化教师队伍,使每个教师都有机会得到培训、锻炼,接触到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前沿知识,更加了解大赛过程。没有机会参加辅导的教师也会经常和找们一起讨论辅导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检验机房测试环境、安装模拟测试软件、制作选拔赛试题等。总之,备赛的整个过程中,无论是否是辅导教师,我们计算机教研组每位教师都把自己看作是比赛的一员,积极参与到备赛过程。集体的力量与智慧,让我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2.建立科学规范的参赛选手选拔机制是基础
在前两届大赛中,我校均报名参加了计算机基础、常用应用软件、网络应用与安全三个项目的比赛。每个参赛项目各有特点,选拔参赛选手的侧重点也不一样。选拔的主要形式就是选拔赛。为保证让优秀选手进入集训队,赛前一定要认真做好选拔赛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做到全员发动,使大赛覆盖每一名学生,达到优中选优,“广种薄收”。我校在收到大赛组委会通知后,有关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竞赛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第一时间通过班主任向全校学生下发了大赛预报名通知。同时我们计算机教研组召开了专门会议,大家分工协作,根据每个项目的竞赛要点,精心制作了多套选拔测试题,在全体报名同学当中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采用“层层选拔,逐次淘汰”的策略,挑选出那些成绩突出、学习兴趣高、参赛潜力大的同学进入集训队;在决赛正式报名前,对进入集训队的同学一直实行动态管理,能者上、弱者下,营造赶、比、超的良好竞争氛围,从而促进全体同学计算机水平的共同提高。在参加完第一届大赛后,我们及时总结了经验,从新生入学开始就有计划、有准备地大力宣传,在平常的教学中观察、培养参赛选手,让更多有兴趣和一定基础的学生参加选拔,同时注重以老带新,在不断地学习训练过程中,优胜劣汰,使其中的佼佼者脱颖而出。通过选拔赛,不仅在全体学生中掀起了学习计算机知识、技能的热潮,借机发现竞赛人才、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同时也是对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掌握水平的一次检验,对今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制定行之有效的辅导方案是根本
(1)采用科学的辅导方案,精心指导方能出成果。科学的训练计划,是提高辅导效率的关键所在。因学生基础较差,虽然相对一般学生是佼佼者,但距参赛选手要求,仍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在训练中要有合理的训练方法,不断的摸索、调整、改进,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切忌过分追求难度,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训练中从最基本的试题入手,由简到难,逐渐综合、强化、提升,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将学生最初的兴趣转化、引导为对竞赛项目的挚爱、着迷,避免挫伤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积极性。为使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达到竞赛水平,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训练平台,来展现他们的操作水平,提升他们的实践技能。以“常用应用软件”模块为例,这种计算机技能竞赛要求学生熟练掌握office软件的各种工具,熟悉每一步操作,因此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机房环境,提供好的机器,进行日常操作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辅导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练习情况,有所侧重地讲授其所需的软件知识点,取其所需,同时布置一些具体的设计性实训作品让学生完成,让其在实践中自主学会具体操作,掌握操作技巧,牢记各种操作功能。
(2)关爱每一个参赛学生,做好他们的心理疏导。心理素质过硬,摆正心态,是参加任何大赛取胜的重要保证。指导教师应高度重视参赛选手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挥长处,使他们既有压力、又有动力、心情舒畅的投入训练,戒骄戒躁,沉着应战。根据实践经验,本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调节学生情绪: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使学生以非常愉悦的心情去面对每一项学习任务。因此,技能大赛辅导更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只有师生关系融洽,大家齐心协力,为了一个共同目标,才会取得好成绩。指导教师要努力做好角色转换,应改变辅导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好伙伴,引领他们积极投入大赛训练,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尽最大所能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他们对又苦又累的训练感到轻松,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2)荣誉感、成就感的激发。有机会参赛的学生求知欲望、荣誉感都非常强,是学生中的佼佼者,十分希望有丰硕收获。但随着集训强度以及训练难度的逐步加大,他们的消极情绪也慢慢滋生,适时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不失为一剂良药。指导教师要经常勉励学生,为他们加油打气,教育他们要珍惜参赛机会,让他们懂得只有努力和付出才会获得回报,最终享受成功的喜悦。
3)加强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等教育。指导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发扬为学校争光、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精神方面、价值观方面加强引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技能大赛不仅是为学校争光,更是自己人生中难得的机遇,既增长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极大提升了自身的就业竞争力,更易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三、几点反思
前两届大赛有些项目本有取得更好成绩的能力和水平,却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的反思:
1.选拔参赛选手不仅要注重平时训练成绩,还要注重成绩的稳定性。
2.应该加大训练过程中处理和应对环境不利因素的应变能力以及抗干扰能力。
3.与水平高的学校交流学习的不够,存在信息闭塞,关门训练的现象。
4.指导教师多是兼职教师,能力和精力有限,虽然都很努力,但离取得一等奖的水平有一定差距。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与建议
1.以赛促教,加大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突出技能教学,坚持实施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学习实践,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2.以赛促学,组建计算机学习兴趣小组,坚持平时训练与突击训练相结合,平时训练促学会,突击训练促提高。
3.通过多渠道收集与竞赛有关的信息,加强与高水平学校间的学习交流,借鉴经验,做到知己知彼,取长补短。
4.学校应完善体制机制,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技能大赛的指导训练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为勇挑重担、无私奉献的教师创造专业成长的平台。
5.学校应继续加强提高教师培训层次,让教师掌握更丰富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辅导水平,力争在下一届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参考文献:
[1]章小永,魏建.开展技能竞赛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J].职业,2010,(5).
[2]郑东营.职业院校计算机技能竞赛辅导策略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8).
篇3
此次演讲比赛学校作了精心安排,在比赛过程中,希望各选手要赛出水平、赛出精神;各评委老师要严格标准,公正评判;同学们要认真观看,维护赛场纪律,保持卫生,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比赛上的讲话,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比赛上的讲话1各位领导、参赛学员们:
上午好!
为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践活动,大力弘扬中国”工匠”精神,提升各族职工劳动技术水平和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各族职工“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提高”的良好风尚,不断将民族团结年进一步引向深入,为自治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建功立业,县总工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职业技术学校联合举办“中国梦、劳动美、跟党走”为主题的劳动技能大赛经过段时间的紧张准备今天顺利开幕了。在此,我首先代表县总工会、县人社局、县职教中心及对前来指导工作的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竞赛筹备组的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参赛的同学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有着较强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越来越受社会的欢迎,需求量日益增大,技能竞赛是培养和发现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定期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是对职业教育发展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是对我县劳动者奋发向上、锐意进取风貌的一次大展示,对于进一步宣传职业教育,营造关心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次竞赛,参与面较广,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以赛促学”,给自治县广大劳动者提供一个切磋技艺、展示水平的舞台,在我县再次掀起勤练技能、学好技能的良好氛围,全面提高我县广大劳动者的职业技。希望各位参赛选手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沉着、认真对待每一项赛程,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精神风貌,赛出风格,赛出水平,取得好成绩。同时也希望工作人员和裁判员遵守竞赛规则,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坚守岗位,公正执裁,确保竞赛顺利进行。
最后,预祝本次竞赛取得圆满成功!
比赛上的讲话2同志们:
刚才倾听了各位的精彩演讲,目睹了各位的精彩表现,我很激动,也很兴奋,但更多的是欣慰,欣慰的是,你们在这块土地上一天天迅速成长起来,从你们的身上,让我们新一届党政班子领导看到乡的未来和希望。
我代表乡党委、政府为你们的迅速成长和取得的骄人的成绩表示衷心的祝贺。
此次活动是在全乡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精神、合力爬坡过坎、实现新跨越的新形势下举行的。其目的在于:一是通过此项活动开展,进一步汇集智慧,凝聚力量、推动发展。二是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为全乡上下党员干部营造一种凝心聚力、谋求发展的良好氛围,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素质,以此推动工作作风的转变。三是通过此项活动,为我乡加强对年轻后备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平台,使新一代年轻人尽快的成长起来。
各位参赛同志,你们是的新生力量,你们的肩上承载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使命,承载着四万人民的希望和乡党委的重托。
乡党委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立足岗位,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以务实的态度,勤奋的精神,昂扬的锐气,不辞辛苦的斗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争先创优的大潮中,奋勇直上争潮头,拔动琴弦唱凯歌,用实际行动履行一个人的承诺。牢记责任,不辱使命,奋发有为,勇于担当!
用青春浇灌,用真情体验,用心灵实践,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新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比赛上的讲话3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此次参赛的同学,对给予我们这次展示机会的领导,对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还有对支持本次活动的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深入实践才能加深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才能加快我们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次技能大赛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帮助我们将课堂上抽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际操作中,将我们对专业的热爱转化为实际。
技能大赛本着培养我们对专业知识的爱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挑战与机遇同在,希望在下届比赛中,能有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共同展示我们金塔汽修学子的精神风貌,同时也希望学校能给予我们更多像这样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机会,使我们学子的综合素质得到更全面提升。
最后我仅代表各参赛队员在此次比赛中做到以下两点:
1、我们将认真对待此次比赛,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认真听取各位评委建议。
保证大赛顺利进行。
2、我们将认真对待比赛结果,对比赛过程中出现的缺陷,赛后谦虚求教,认真查漏补缺,将所学知识完善。
最后祝愿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祝金塔汽修中专专业技能大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比赛上的讲话4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历时2个月的__学校第×届计算机应用能力大赛,圆满完成了预定的各项赛事,今天就要落下帷幕了。此次大赛由教务处举办,_学院承办,自始至终得到了校领导、各兄弟学院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代表大赛组委会,向为大赛做出贡献的和付出辛勤劳动的,向所有关心、支持大赛的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感谢!
大赛自4月初启动以来,各学院积极报名参赛,共收到参赛作品416件。经过初赛的层层选拔,有120件作品入围决赛。经过严格评审,非专业组的电子报刊、课件两类竞赛题目共评出一等奖作品14个、二等奖作品28个、三等奖作品41个;专业组的静态网页制作和动态网页制作两类竞赛题目共评出一等奖作品2个、二等奖作品2个、三等奖作品2个。等个单位获最佳组织奖;等人获指导老师奖。在此,我代表大赛组委会向在上述获奖人员和单位表示热烈祝贺!
本次大赛,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组织工作到位。为办好这次大赛,大赛组委会和承担大赛组织具体工作的相关部门,作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从大赛项目的设立到大赛程序确定,从宣传发动到大赛的组织,从初赛、初评到最后的决赛,衔接紧密,措施到位,有条不紊,确保了整个大赛的顺利进行和圆满成功!
二是主题目标明确。此次大赛以探索与创新为主题,旨在通过大赛激发我校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旨在培养我校学生的创新意识,旨在积极响应国家加强职业教育的号召,更加注重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更加注重提高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是涵盖范围广泛。一方面,参赛人员广泛,本次大赛根据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将大赛设置为计算机专业组和非计算机专业组两个组别,分别进行比赛及评奖,以此来最大限度地调动全校同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比赛内容丰富,既考察参赛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又考察参赛者的实践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力求全面反映参赛者的技术水平。
各位领导,老师和同学们,我们这次大赛就要落下帷幕了。我们要以此次大赛为契机,形成“以赛促教,以赛带教,以赛带学”的学习氛围。希望我们全体同学以获奖的同学为榜样,或者立足于对口升学,或者立足于技能培养,勤奋学习,苦练技能,以立志成才、服务社会为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也希望广大教师以获奖的指导教师为榜样,紧紧围绕学校工作目标,增强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积极投身学校建设之中,为学校再创辉煌做出贡献。
谢谢!
比赛上的讲话5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学们、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今天迎来了难得的好天气,我们一起来举行广东岭南现代技工学校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幕式,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向本届技能大赛的隆重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同学们,开展职业技能竞赛,实际上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对我们专业学习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更是同学们锐意进取、奋发向上、挖潜技能、勇于拼搏、展示才艺的一次好机会。技能大赛是同学们的一个交流学习和展示技艺的平台,它绝不是我们技能学习的终点,面对未来激烈的专业职业市场竞争,我们不但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更要练就高超的职业操作技能。
本届大赛全校组织了21个比赛项目,总共有1839名同学参加比赛,占了在校的过半学生,覆盖了我校的绝大部分专业和课程项目,希望我们所有的参赛同学都能赛出好成绩、赛出好风格,也希望所有老师和所有的裁判人员要严格按照比赛的评分规则公平公正秉公评判,我们将给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学作出隆重的表彰和奖励。
我们提出本届职业技能大赛的主题口号是“提升素质,提高技能,展示才艺,超越自我”。岭南技校虽然是一间年轻的技工学校,但是我们超常规的建设理念和超常规的发展速度打破了传统技工学校的发展模式,展示了一种创新的发展格局,近一年来我们推行了一系列的强化学校管理和强化学生管理的措施,推行了一系列的开展教研教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使得我们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走,前年我们评上了省重点技工学校,现在我们又紧锣密鼓地正在开展迎评工作,力争年底前通过国家重点技工学校的评估。
同学们,号角已经吹响,帷幕即将拉开,青春早已放飞,风采继之绽放,希望同学们能鼓起你们的勇气,拿出你们的斗志,展现你们的激情,尽情地投入到大赛中来吧,我们都相信你们是优秀的、你们是最棒的。
最后祝同学们在大赛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篇4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大学生创业热潮风起云涌。大学生创业不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使学生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开辟第二课堂,而且还为社会增加就业岗位,以实现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构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的重大任务,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近年来,无论在国家或在省区层面,每年都要举办各种形式的大学生创业大赛,各高校都积极参与其中,希望通过大赛推动创业教育开展,同时也可借助这一平台提高学校知名度。另一方面,广大大学生从自身兴趣爱好,以及提升自己创新创业技能的角度也积极参与到这一赛事中。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大学生创业大赛主要包括:由团中央等单位主办的“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和创业”挑战赛等。而参加创业大赛,需要参赛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技能储备,因此专业课程的教学与创业大赛实践之间必然存在密切的联系。
一、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互动融合的意义
从大学生创业大赛的内容与流程来看,首先需要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形成一个创意,并运用相关知识与方法,将创意转变为具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创业计划书;而创业计划书将包括公司发展战略、创业产品与服务、公司筹资与融资、产品与服务的市场推广、公司财务预测、组织架构与内部管理等相关内容。目前,工商管理类课程,如战略管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与创业计划书中各组成部分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目前工商管理课程教学状况而言,主要偏重于理论教学,即在课堂上主要向学生传授该门课程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而大学生创业计划书则要求其各组成部分具有更强操作性和针对性。笔者基于历年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经验,发现学生在完成创业计划书过程中,在将专业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仍然存在着困难。从参赛学生方面来看,经过创业大赛训练的学生往往觉得以前在课堂上模糊的理论和概念,变得清晰生动,并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因此,从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如何互动融合,以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的角度,来探索课外实践指导与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显得十分必要。目前,高校的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主要以课堂讲授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为主,对大学生而言,概念比较抽象,尽管一些专业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教学,但由于针对性不强,教学效果依然不如人意。
如市场营销学STP战略,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仅仅知道这个名词,至于如何应用于实践,则感觉非常迷茫。大学生创业大赛要求学生通过运用各类专业知识,将一个具体创意变成具有潜在价值的商业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必然涉及到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的实际综合应用。另一方面,尽管参加过创业大赛的学生,在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方面都有大幅度提高,但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在专业课程教学完成后,仍然存在很多困惑。因此本课题研究显得极有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通过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提高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创业大赛;同时,丰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和实践性,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有益尝试。第二,在指导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实践中,将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再认识过程还原出来,并反哺于课程教学,从而使更多学生能够分享这种隐性诀窍,以提高教学质量。第三,创业大赛实践与课程教学融合互动的研究,对培养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是对高校课堂教学与学生第二课堂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教学模式的深度探索。
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的影响
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主要特点是以培养创新型应用管理人才为目标,而管理科学的综合性、权变性与边缘性又决定了工商管理类学生必须具有宽广的专业基础、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能力。[1]同时,工商管理类教学还要注重学生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完成创业计划书的过程,正是学生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联系实际,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但目前高校在工商管理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使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建构过程出现障碍,进而影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1.教学与实践脱节,导致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弱在现有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中,偏重专业理论教学,通常以书本为中心,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向学生传授,与实践缺乏联系。虽然也设置了课程实践环节以配套理论教学,但由于师资及实践课程学时限制,往往仍以课堂为中心,与管理实践联系较松,封闭程度较高,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效果有限。以参赛学生完成创业计划书的市场营销部分为例,学生常常将《市场营销学》教材中STP战略、4P营销组合的相关理论内容机械地搬至创业计划书中;而不是通过对创业项目进行市场调查,联系项目实际,提出可操作性的营销策略。另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虽然有案例教学环节,但由于缺乏系统性,仅仅就案例谈案例,学生常常无法领悟案例中所含深刻理念,未能从思维方式上有所启迪,导致学生螳螂学步,创新思维缺乏,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为薄弱。
2.理论概念抽象,学生为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进程,通常按照先介绍理论概念,再以案例介绍或概念内容展开的方式对概念进行解释。这种方法固然可使学生对理论概念有所认识,但由于是学生被动接受,如果缺乏对概念知识的及时巩固,案例与理论概念之间的联系将很快遗忘。这时专业理论概念又成为完全抽象的名词,而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又不得不对这些概念不加理解的死记硬背。这种对概念的短期记忆,在考试完成之后,又迅速被遗忘,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参加创业计划书写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对指导老师提到的专业名词非常陌生,对课堂讲授的专业基本方法的应用显得非常生疏。如创业项目的目标市场、市场定位是《市场营销学》中两个不同基本概念,但学生对此却混淆不清,使创业计划书中市场营销战略的结构、内容混乱。
3.教学内容跟不上现代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管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管理知识和理念也处于变化和发展之中。然而,目前工商管理类的教学内容则滞后于管理实践的发展。以《市场营销学》为例,目前课程教材仍以上世纪80年代的经典营销理论为主,尽管加入了网络营销、现代物流等反映当代特色的内容;但在目前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营销理念不断深化今天,仅是对原有课程教学体系修修补补,而不是从市场营销学的整体结构进行创新与发展,显然不能满足现代企业营销管理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高校工商管理课程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在应用环境方面,与当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一些专业理论的指导作用还不是非常明显。例如许多参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都是以电子商务网站为基础的创新型服务项目,在对项目进行市场营销组合策略推广方面,单以课程中的“4P”或“4S”等传统营销组合方式,显然是不够的,而是要将最新的网络整合营销等方法应用到创业计划书中,而在课堂教学中对此类理论的涉及则较少。#p#分页标题#e#
4.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不高,创新能力欠缺现行工商管理类教学模式常常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略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影响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单一教学模式表现为课堂上满堂灌,缺乏与学生互动,缺乏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作用得不到发挥,导致学生在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未得到有效提高,创新能力欠缺。这一缺陷在学生参加创业大赛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在完成创业计划书过程中应用专业理论的方法不当,以及对专业基础知识的扩展应用不够。以创业计划书中市场营销部分为例,参赛学生往往忽视创业项目个性特征,无论是服务类项目,还是生产技术类项目,只是机械地将营销理论进行套用,而不是根据基本原理方法,采用发散性思维方法对创业项目营销推广方案进行整合,结果导致项目论证缺乏创新性、针对性不强,使原本商业前景较好的创业项目成为鸡肋。
5.教、学脱节,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兴趣不高;学、用分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低下尽管从事高校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理论功底深厚,但大多数教师都缺乏管理工作实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照本宣科现象,与社会实际结合不紧密,而现在的大学生则具有个性、独立、自主、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强等特点,教与学的匹配度不强,必然难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习得理论知识和方法,却不知用与何处;虽然有实践环节,但通常是走马观花,对知识理论的应用不深入,致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掌握不牢。这种学、用分离,使学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低下。以学生参加创业大赛为例,在评委答辩环节,对于专家、评委关于与创业项目相关的专业方面的提问,如创业项目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如何确定等问题,有些参赛学生常常表现出答非所问或者回答深度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竞赛成绩。
三、采用启发式引导将专业理论和方法融入创业项目,提高创业大赛成绩的对策
大学生创业大赛无论在创业计划书环节,还是现场答辩环节,都要求参赛学生将创意所体现的商业价值以书面和口头的形式向评委完整呈现,评委根据创业计划书对创业项目的论证以及答辩表现,并结合创业项目的商业前景,给予评分。参赛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优秀的商业技能是获得竞赛优异成绩的前提条件之一。因此采用启发式引导,将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与创业项目相融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1.在指导创业计划书环节,结合创业项目各组成部分要求,引导学生回顾相关的专业知识创业计划书整体结构可分为企业战略、产品与服务、生产制造与技术、市场营销、财务规划等若干部分。以市场营销部分为例,由于参赛学生主要以大三、大四学生为主,他们已经学过作为专业基础课的《市场营销学》,因此首先应从分析项目应用前景入手,引导参赛学生回顾所学《市场营销学》相关理论与方法,如有效细分原则、目标市场与市场定位等。通过知识的回顾,明确项目要解决问题所涉及到知识点。参赛学生将更有动力去厘清课堂上比较模糊概念,并为针对性地解决创业项目市场问题奠定基础。
2.结合专业理论与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创业项目各部分的解决方案在工商管理类理论指导下,规划创业项目的具体实施方案是完成创业计划书的关键。在指导创业计划书环节,通过引导、启发参赛学生利用所学的工商管理类专业知识,针对创业项目实际,进行发散性思维,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形成创业计划各部分实施方案的初步构想。以创业项目的市场营销为例,根据营销策略组合的4P或4S经典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创业项目营销组合方案,并力求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再针对项目具体特征,向学生介绍一些扩展专业知识,如服务性创业项目,就要引入服务营销的人员流程、识别流程和服务流程;电子商务类项目则要引入网络整合营销等相关知识。最后,通过对创业计划书各部分整合与完善,形成完整的创业计划。
3.在指导创业计划的答辩环节,针对创业计划书,进行模拟提问训练,引导学生专业技能开发,并实现对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创业计划的答辩环节是加深评委对创业项目了解,并考察参赛学生专业知识运用和专业技能开发的关键环节,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竞赛的成绩。根据参赛经验,很多学生面对专家评委咄咄逼人的提问,往往暴露出专业知识肤浅、应变能力差等缺陷。因此对参赛学生的指导,应主要着重于反复模拟答辩训练,通过模拟训练,强化学生对创业项目商业模式、实施方案与专业知识的联系;通过专业技能开发,使其能够融会贯通创业项目所涉及到所有知识,从而提高参赛学生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
四、以指导创业大赛实践的启示,对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建议
在多年创业大赛指导过程中,笔者发现参赛学生在经过创业大赛训练后,其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以及专业技能开发方面都要比同年纪学生高出一筹。但能够参加创业大赛的学生毕竟是少数,将参赛学生专业知识建构、技能开发的过程进行分析、总结,并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学模式与综合的教学方法反哺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使创业大赛实践与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互动融合,不但能让更多学生受益,更是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尝试。
1.课堂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法,注重学生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PBL教学法是基于解决现实问题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导师设计真实性问题,将学习任务与目标融入现实问题中,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来解决问题。[2]这种教学方式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与学习能力,并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在STP营销战略教学中,首先由导师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程学习目标,根据学生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如四代苹果手机市场营销战略),形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形成学习小组,进行讨论,确定解决方案;最后各小组排出代表上台讲解,与大家一起分享。导师在学习小组讨论过程及时回答学生疑问,重点突出一些必要知识点,如有效细分的四原则等;导师在各小组发言完毕后,还要进行总结评价,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
2.互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有机结合,提高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环节的针对性工商管理类课程实践环节是为了加强学生对课堂习得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而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3];互动教学法则强调教学中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其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巧设提问、互动讨论等方法。[4]因此在工商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明确项目任务、制订并实施计划、检查评估等流程,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项目,实现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同时,在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运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互动,使学生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并体验创新的乐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市场营销学》实践环节为例,导师可以设定一个尚未进入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按流程引导学生完整该项目的营销总体方案;在完成过程中,通过分析一些相关案例、情景模拟和组织讨论,提高营销总体方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进而提高学生营销管理技能,加深对营销实践的认识。#p#分页标题#e#
3.课堂理论教学过程中,配套体验式模拟教学,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体验式教学是通过制订规则、角色分配、场景设置,组织学习资源,使学生参与课程体验,通过分享交流,以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升华与创新应用的过程。[5]该教学模式由于设定了竞争与对抗环境,能够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调动一切潜能,进行学习并决策,因而形成对专业知识的深度记忆,并对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有更深刻的认识。该教学模式是借助沙盘模拟训练的方式得以实现。以市场营销学为例,可根据教学进度,配套沙盘模拟训练,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营销组合策略理论教学过程中,及时穿插3-5个学时沙盘模拟训练,通过给学生分组并安排一定资源,进行模拟实战对抗,使学生对于渠道管理、定价、产品策略、促销等一系列营销管理环节的组合应用与效果,有了更深的感性认识,并提高学习兴趣,在快乐中掌握营销管理的精髓。目前市场上,江苏金碟、北京中欧等公司都相继开发此类模拟软件,可以更方便的进行体验式模拟教学训练。
篇5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 销售技能 职业技能竞赛 职业能力
[作者简介]迟红刚(1972- ),男,安徽合肥人,安徽财贸职业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营销管理与职业教育。(安徽 合肥 2306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安徽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学会2010年度教育科研规划项目“行为导向教学法在经贸类专业教学中的实施与探索”(项目编号:BCB10012)和安徽财贸职业学院2012年度院级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贸易专业一体化实习实训中心”(项目编号:acmjy123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180-02
近年来,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在我国职业教育中如火如荼地开展,极大地提高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热情。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教育品牌,成了职业教育一张靓丽的名片,作为一项制度创新,带动了职业院校举办各类专项职业技能竞赛。
一、举办专项职业技能竞赛的意义
1.提升职业院校专业教育教学水平。通过举办专项技能竞赛,引入行业企业资源,共同协商赛项的设置、组织,职业院校老师可以积累实践经验,改善知识能力结构,调整课程结构,增强专业教学的职业性特征。目前国家职业技能大赛项目还只适合少部分中高职专业。以专项技能竞赛这个平台,更多专业举办国赛还未设置的比赛项目,有利于调动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竞赛项目,密切专业与经济联系,积累专业资源,建设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方向,打造专业特色,促进专业长远发展。
2.促进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快速提高。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将专业核心技能要求与典型工作任务结合,共同设置技能竞赛方案和命题,竞赛内容反映企业岗位要求和行业技能标准。举办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专项技能竞赛项目,使职业技能比赛真正成为学生展技艺、练能力、亮风采、促交流的平台。
总之,职业院校开展专项技能竞赛能够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展现教学成果,强化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也是职业院校回应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当前工业化发展阶段要求。
二、校企合作举办销售职业技能比赛
我院营销与策划专业积极推动学生参加行业协会和国家技能大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自2004年起承担“学院、合肥地区、安徽高职营销大赛”等十多项赛事活动。
1.校企深度合作举办销售技能竞赛。合肥红峥生物科技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的科技创新公司,开发生产了 “丝瓜庄园”品牌系列护肤品。经过讨论,并得到安徽省策划协会的指导,确定了销售技能竞赛的方案、规则、程序、指导和评判。该公司冠名销售技能竞赛,提供丝瓜庄园系列产品用于市场策划和销售,开展产品知识培训,提供宣传单页、广告海报、促销展台、手提袋等促销物料,并为每名参赛选手提供100元现金用作促销活动费用;选手以该产品为对象,撰写市场推广方案,安排促销活动、制定预算,在校园范围内开展销售竞赛活动。
2.销售技能比赛特征。销售技能竞赛以真实产品,在典型工作任务过程中,面向现实的校园市场,全面考察选手市场推广方案制订和产品销售等专业核心技能。比赛有面试、提问、方案展示、现场模拟等环节。销售技能竞赛将营销专业的两项核心技能放在一起考察,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既要动脑,又要动手、动心;既要主动寻找资料,又要补缺知识,加以应用;学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了解销售工作过程的方方面面,习得工作技能。这种竞赛方式体现出“做中学,学中做”的职业教育特点。
三、行动导向教学的内涵
行动导向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教师遵循“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使学生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①
行动导向教学打破了传统学科教学体系,按照行动能力需求重构职业能力体系,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和学习过程的参与性等特征。②行动导向教学法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在校企共同举办营销竞赛,企业提供真实的产品,以项目式开展竞赛,符合这种教学方法的条件要求,因而可以尝试将这种教学方法应用到销售技能竞赛的组织过程中。另外,将行为导向教学应用到销售技能大赛中不仅考察、训练学生专业能力,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四、行动导向教学在销售技能竞赛中的应用
在销售技能竞赛中,校企深度合作,设置了一个真实的实践情境,将技能竞赛任务与典型的销售职业行动整合,按照“完整的行动模式”过程: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在校园内组织销售技能竞赛。
1.咨询(也称资讯)。根据销售技能竞赛项目形式、内容和流程,主要布置比赛过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务和阶段性成果要求,指导老师帮助选手理解各阶段性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完成任务需要开展自主学习任务要求。
第一,提品体验。召集报名参赛学生,介绍产品使用知识,提品现场试用,让学生了解产品,树立产品销售信心,激发参加销售竞赛的欲望。第二,宣讲企业信息。企业销售经理对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和社会声誉等进行介绍,并播放企业相关视频,以资学生全面了解企业。第三,明确比赛任务。竞赛指导教师向参赛选手明确参赛的阶段性任务,包括提交产品校园市场推广方案、在校园内开展该产品销售实战以及制作销售工作汇报和答辩等任务。第四,学习任务帮助。在明确销售竞赛任务要求的基础上,还要让学生知道由此产生的学习性任务内容和如何开展探索性学习。更重要的是指导选手学会获取所需信息的有效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得信息的能力。
2.计划。选手需要独立地制订产品推广计划。销售技能竞赛是以个人方式参赛,在制订推广方案阶段,选手需要寻找制订方案所需的相关信息和资料,对推广方案进行策划,确定步骤,并形成一个可执行的方案,还要对方案结果评估。
第一,学习产品知识。选手需要进一步了解丝瓜庄园产品知识和使用知识,分析品牌形象,对比基于同类竞争品拥有的优劣势,凝练产品特征和卖点等。第二,分析消费市场。选手需要对校园市场作初步的调研分析,获得校园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信息。第三,制订推广方案。选手分析产品状况和校园目标消费者需求,制定销售目标、选择促销工具、安排推广活动、选择售点、编制预算费用等。在方案制订过程,选手创造力得到发挥,创新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得到展现,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也得到显著提升。第四,设定检查标准。选手需要拟定工作成果检查评价标准,以确定推广方案的有效性。如售点选择要求、产品陈列规范、促销有效性评价等。
在此过程中,选手需要不断查询获得相关信息,也可向指导老师寻求帮助。教师需要与学生保持联系,给予实时指导。
3.决策。选手依据目标市场分析和选择,提交制订的市场推广方案,包括预算和评价标准。指导教师、企业销售经理与选手共同讨论、分析方案,提供完善方案的建议。
第一,提交推广方案。选手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完整的校园市场推广方案。第二,听取方案汇报。指导老师与企业销售经理一起听取选手的方案汇报。选手除了制订推广方案,还要考虑方案的实施。第三,共同讨论方案。根据选手目标顾客的选择和销售方法的确立,指导教师、销售经理与选手共同分析方案的可行性,查找方案的不足,对于方案的创新予以充分肯定和支持。第四,完善推广方案。对于方案存在的问题,选手继续查阅资料,学习新的知识,修正方案,予以完善。
4.实施。企业提供丝瓜庄园系列产品、销售展架、海报等;学校安排销售地点;学生按市场推广方案执行活动;指导老师和企业销售经理现场查看活动落实。
第一,选择地点。选手可在校内选择销售地点,在得到学校批准后,就可以设置销售柜台。第二,搭建展台。学生领取企业提供的太阳伞和简易销售展台,张贴产品海报,悬挂自制的促销广告。第三,产品陈列。选手需要对产品有效搭配,分类进行有效陈列,摆放促销品和产品宣传单页。
5.开展销售。选手主动邀请或招徕顾客,运用推销技能,进行产品介绍、展示、试用、异议克服、达成购买等。
6.检查。在销售过程中,选手需要检查销售活动是否按推广方案实施,销售目标是否达成,费用预算是否一致等。
第一,选手自我检查。选手需要反省推销技能应用是否有效,检查销售任务完成情况,分析推广方案策略和活动的有效性,判断是否需要调整或改进。第二,秘密顾客购买。竞赛过程中会派出学生到选手柜台,佯装购买,考察选手对产品知识了解程度、推销展示是否熟练、销售技能运用是否妥当、服务态度是否热情等。第三,教师现场巡查。在销售期间,评委老师会到每一柜台,查看学生是否按计划正常出勤销售、促销工具是否恰当摆放、销售报表是否正常填写分析、客户档案是否详细等。教师还对销售活动拍摄视频和照片,以便后期评价。如销售现场看到问题,评委老师会当场指出。第四,企业指导查看。销售竞赛期间,企业销售经理也到现场,对于选手推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如产品如何介绍、如何吸引顾客注意力、如何辨别客户特征、如何产品演示、如何促使顾客购买等。
在此过程中,选手对任务设计和实施有了自我反思和反省,有利于今后学习与工作。
7.评估。在销售竞赛活动结束后,指导老师、企业销售经理和学生消费者一起讨论、评价选手工作任务,给予肯定和指出不足。
第一,学生自我评价。选手制作PPT汇报展示自己从信息搜寻和学习到方案制订与实施,介绍销售过程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评价得失和能力的提升。在汇报结束后,设定特定的销售场景,选手开展模拟推销,主要查看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推销技能,对比选手销售能力的变化。第二,学生用户评价。在项目检查中派出的学生用户,对选手推销中的产品知识介绍、推销过程的技能运用等评价,反馈给选手。这是从消费者角度去评价选手。第三,教师指导评价。评价之前,指导教师播放前期检查中拍摄的照片和视频,点明选手已达到的职业能力水平与程度,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对选手自主学习行动和创新给予肯定,指出需改进地方,同时也从方法和思路的角度启示问题的其他可行解决办法。第四,企业指导评价。企业销售经理从推广方案实施的角度分析方案执行的效果,评价销售技能运用的恰当性。
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评价,学生对方案制订与实施以及销售技能运用有了更深刻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五、对行动导向教学在销售技能竞赛中应用的思考
1.行动导向教学在技能比赛中应用,使得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综合运用。当前学生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不能有效地把知识点或能力点连接起来,各项知识的应用能力相对孤立,不能综合应用知识,难以形成一种职业能力。③将行动导向教学应用到职业技能专项比赛中,以企业真实项目和任务,能有效促使学生将知识点之间、知识与技能之间相互连接、融合,从而有利于生成完整的动态的职业能力。
2.行动导向教学在技能竞赛中应用,避免了单纯技术教育倾向。目前,一些技能大赛比操作技术多,比相关能力少;比技术内容多,比思想文化少。④行动导向教学应用于竞赛中,面对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学生既要分析问题、开展自主学习,又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活动训练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方法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在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活动过程中,不断获得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社会能力训练帮助学生在职业活动中适应社会、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获得所需的规范行为能力。⑤
3.行动导向教学应用到职业技能竞赛中,使得学生创造力得到发挥。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组织过程于竞赛中,学生参与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每个环节,既了解整体,也掌握细节,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在比赛中极少有学生退出。学生从独立地获取信息、到独立地实施和评价,改变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学生努力钻研,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和尝试,潜能、个性得到极大发挥,创造力大大增强。
4.行动导向教学在技能竞赛中应用,对企业和学校都十分有利。以销售技能大赛为例,以行动导向教学组织竞赛,企业获得了宝贵的市场信息,对致力于开发学生群体细分市场或进行新产品市场营销测试等企业来说,节约了大量资金和时间,得到了准确的信息。这些促使了学生技能竞赛成果向企业产品和市场转换和应用,而学生技能竞赛成果也丰富了专业教学资源。
总之,将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应用到销售技能竞赛中,学生职业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这也是学生今后在职业生涯内从新手到熟练的专业人员、甚至是专家所经历的一个重要而又关键的教育环节和学习经历。
当然校企合作举办专项技能竞赛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销售技能竞赛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组织方式,比赛过程较长,教师投入时间精力较多;如何使校级比赛项目常态化、规范化;如何使校级比赛纳入到专业实训中等,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注释]
①姜大源.论行动体系及其特征――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70.
②徐涵.行为导向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4):10.
③梁明亮.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63.
篇6
【关键词】中职教师 人格魅力 学识魅力 职业魅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60-03
一、中职学校形势严峻,教师面临“三难”问题
当前,中职学校的规模、办学条件和教学环境都有了明显提升,但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三难问题。一是难管: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低,缺乏自信心;法纪是非观念相对淡薄,自控能力较差。二是难教:文化基础相对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三是难适应:缺乏对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的认识,对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要求知之甚少。而与其他类型的学校相比,中职的教育工作所针对的情况更为复杂,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所担负的责任更为沉重。
图1:中职学生三难现状图
作为中职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娴熟的教学技巧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师的魅力。要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用教师的学识魅力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树立自信心,用教师的职业魅力来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精神。
二、创新教师培养模式,打造三维魅力教师
练就三维魅力教师,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培育学生具备企业岗位需求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让学生受益,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企业满意,提高中职教育的美誉度和吸引力。
图2:教师的三维魅力培养关系图
(一)师德为先,评、树、修结合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
1.评:制订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制订《柳州市交通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评价标准》,结合年度考评,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进行考核。对于优秀的教师,给予必要的表彰和鼓励;对师德考核不合格者,依照道德评价标准予以严肃处理。让教师形成提升魅力的自主意识,促进师德的升华和为人师表道德魅力的提升。
2.树:树立魅力教师典范。通过年度评优、宣传板报、广播、网络宣传等方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践行“文明、勤奋、诚实、创新”校训和“依托汽车、校企合一、重德强技、服务地方”的办学宗旨,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树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引导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练就举止优雅的品格魅力,处处给学生做表率。“身正为师,学高为范”,用教师高雅、文明的言谈举止修正学生思想品质。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为自己的学习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断进取,成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修:自主修炼。人格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一位教师的自我修炼。培养健全的人格,形成善良、宽容、慈爱、忠诚的性格,具备乐观的心态、优雅的气质、执着的精神。通过专家讲座,如邀请国家级名师彭朝晖以自身成长经历谈职业教育、组织观看最美教师视频等方式,引导教师通过自我修炼,做到乐观向上、细心耐心、有亲和力。从自身积累入手,随时注意保持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形成追求完美的思想魅力,以高尚的师德建构人格力量。
(二)能力为重,产、研、培并举提升教师学识魅力
1.产:落实教师下企业实践制度,采取“工教结合”的方式集中或分散进行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定期把教师送到相关企业的生产部门锻炼,跟班生产,进行专业实习和技能训练,以胜任岗位工作。同时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授课技巧、教学评估等工作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吸引力,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
在“校中厂”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教师设置企业岗位,让教师主动参与生产实践活动,特别是利用好校内模拟工厂车间,让教师从对外承接加工业务做起。如校中厂 ―― 柳州玄通工贸公司数控车间的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对外生产活动,承揽企业零件加工。由初始废品率较高、生产效率较低到废品率逐步降低,最后控制在企业要求的范围内,不断提高效率。通过生产锻炼,教师对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控制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生产能力提高很快。
通过生产实践,让教师更好地了解产业,熟悉产品,掌握生产,了解区域及行业现状趋势与人才需求。加强了与实训实习单位沟通合作能力,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促进校企合作与提供社会服务能力,收集分析毕业生就业信息和行业企业用人需求等相关信息能力。
2.研:研发与服务拓展教师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教师服务企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学校大力提倡教师参与企业定制服务与研发活动,定制服务与研发对学校可产生多方位辐射效应,既加强了与企业生产部门的联系和合作,也为教师创造了生产实践和继续提高的机会和条件,帮助他们开阔眼界、了解市场需求,从而加快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改革。
3.培:建立国家级、自治区级专业培训与校企互培相结合,以高职对口培训为重点,专家讲座与校内外交流为补充的师资培养方案。着重培养教师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知识,职业背景知识,课程教学知识和自然人文、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学识魅力。通过校本培训邀请校外专家来校讲学、安排本校信息技术专业教师做讲座和组织教师进行校内讨论或信息知识竞赛等,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
(三)终身学习,赛、训、演互补提高教师的职业魅力
1.赛:学校鼓励教师参加技能大赛或者指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促使教师深入了解行业岗位,扩大知识面,提高教学改革能力。通过大赛标准对接行业标准,使专业技能训练具有完整性和针对性;大赛内容对接岗位标准,促进革新课程内容。技能大赛的考核方式,促进了教师深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让适应大赛要求的任务驱动、一体教学模式成为主流,多学科综合理论和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成为方向。而专业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就会自觉地不断提高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教学改革能力,进而提升了教师的教学魅力。
学校定期开展全校性的教学能力大赛,以赛促教,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实训指导能力及学生管理与评价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有效的教学向魅力的教学提升,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感受教师的教学魅力,形成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启迪力,不断向新知识殿堂奋发进取。
2.训:通过专题讲座、形体形象训练等方式,引导教师对学生要充分体现师爱与宽容,尊重信任学生、了解关心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做到为人师表、作风民主。时刻注重师德形象、理念形象、语言形象、行为形象、文字形象、外貌形象,充分展现教师的学识美、气质美、性格美、发型美、服饰美、形体美,提升教师的形象魅力。用教师优雅的风度、脱俗的气质、优美的语言、整洁的衣着、端庄的外表、和谐的动作表情、工整潇洒的板书、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谦逊宽容的态度,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使学生由爱其师而乐于学。
3.演:通过演讲比赛、辩论赛、文艺汇演、微电影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沟通合作能力和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让教师努力把语言学家的用语准确、数学家的逻辑严谨、哲学家的哲理深邃、演说家的论证雄辩、艺术家的丰富情感融于一身,使教学语言具有严密的科学性、鲜明的教育性、丰富的情感性、生动形象并具有明显的节奏感,提升教师的语言魅力。
教师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深入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情感、知识基础之中,启发学生的心智、开启学生思维,用语言传达思想、气质、感受。用极具感染力的语言,提升学生的吸引力和信服力,与学生心灵进行活生生的交流,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三、构建三维魅力教师平台,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一)成立机构促落实
学校组建以覃敬新书记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以冯明源校长为组长的师资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制订教师职业成长与培养规划,加强对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的培养。
(二)搭建教师三维魅力成长平台
1.搭建由国家级、自治区级专业培训与校企互培相结合,高职对口培训为重点,专家讲座与校内外交流为补充的师资培养平台,促进教师职业教育理念的更新、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
2.搭建研发与服务平台,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和为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问题能力的提升。
3.搭建比赛与展示平台,促进教师三维魅力交相辉映与竞相提高。
(三)营造教师三维魅力成长环境
通过学校网站、广播、宣传板报树立魅力教师典型;通过教学能力大赛,让魅力教师脱颖而出;通过年度的评优、评先,引导人人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魅力教师。
四、增强三维魅力教师影响力,培育三方满意学生
(一)教师人格魅力使学生“听话”,家长放心
教师的人格魅力得到提升。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树立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形成了为人师表的道德魅力、举止优雅的品格魅力和追求完美的思想魅力。增强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和亲和力,使学生能自觉地把老师当作亲人和朋友,乐于接受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通过开展文化、体育、科技、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意义重大、针对性强、可操作性高的第二课堂,学生参与率100%,取得良好成效,提升了“活动育人”的意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学毕业生前来就读。
(二)教师学识魅力使学生“好学”,学校满意
教师的学识魅力得到提升。通过产、研、培,教师逐步掌握广博的文化知识、宽厚的教学知识和精深的专业职业知识,形成深受学生欢迎的学识魅力。以大赛引导、推进和检验教学改革,将大赛内容提炼转化为教学内容,纳入教学过程,学生的“双证书”占专业总数100% ,“双证书”获取率达96.5%。学校承担了柳州市“蓝领培训计划”,专家团队为企业提供汽车维修等技术指导200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7起,成为柳州最大的汽车人才培训基地,为柳州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技能人才。
(三)教师职业魅力使学生“好用”,企业满意
教师的职业魅力得到提升。通过赛、训、演使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教育管理与评价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魅力、形象魅力和语言魅力得到有效提升。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对学生形成强烈而持久的人际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启迪力,从有效的教学向魅力的教学升华。企业争相选用学校毕业生,对毕业生的满意度从82%提高到93%,毕业生就业率达97%,其中92.6%分布于广西,81%在柳州就业。提高了学校为当地经济社会,特别是柳州汽车产业服务的能力,有力助推了柳州汽车产业强劲增长。
五、推进三维魅力教师发展,增强服务社会竞争力
(一)加强魅力教师的培养,提升技能人才质量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改革发展的核心保障和永恒的主题,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专业化职业发展让教师和学生都获得成功。对中职学校而言,单纯的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知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还远远不够,应当更注重培养与引导教师自主修炼教师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职业魅力,用乐观向上的亲和力感染和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人,成为受企业欢迎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搭建魅力教师发展平台,增强服务社会能力
教师三维魅力的形成,要靠学校搭建培养平台、成长平台和展示平台,更要靠教师的自主修炼。教师的专业成长必须与区域经济、行业发展的趋势相吻合,与学校、专业的发展相匹配,与学生的职业化成长相协调,为学生的成才、企业的用工和学校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邓朝平.中职教师专业化成长路径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
[2]孙伟国.职业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有效性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4)
【资金项目】2015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批准文件号:桂教职成〔2015〕22号)
篇7
【关键词】 机械设计 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作为高职高专机械类和近机类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机构和通用机械零件的设计原理、方法和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具备设计一般简单机械和应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机械创新设计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一直是我们教学改革和研究的重点内容。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我们通过在课堂上引入工程实例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并在实践教学环节开放实训基地及实验平台,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中收录了沈阳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设计的便携式万向千斤移。该千斤移巧妙地利用了可控双向棘轮的特点,设计了平移和旋转重物的机构[1]。在间歇运动机构这一章的教学中引入该实例,并在实训实验环节让学生对比分析普通千斤顶和该便携式万向千斤移,丰富了教学案例,拓展了学生视野,提高了教学效果。
通过对大量成功的机械创新设计实例的分析来介绍机械创新设计方法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因为这些方法正是通过这些成功的创新设计实例表现出来的,通过对这些具体、生动实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些创新方法,也更容易激发大家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学生认识到以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进行创新设计是完全有可能的,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2 类比总结法
传动装置作为机械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传动形式分为机械传动、流体传动(液压及气压传动)和电力传动。而《机械设计基础》主要学习各种常用机械传动机构的原理及设计。机械传动能适应各种运动和动力的应用要求,得益于各种机构的各类演变。把握了运动及动力传递的各种机构的特点,就能从根本上学好《机械设计基础》。因此从传动的本质入手,让学生在运动及动力传递形式的类比总结中对所学知识系统吸收,是学好本门课程,培养创新设计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机械设计基础》中机械原理的部分主要包括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运动机构、齿轮机构、蜗轮蜗杆及螺旋机构等。从运动形式的转换来看,能实现往复直线运动和圆周转动之间相互转换的机构有曲柄滑块机构、凸轮机构、齿轮齿条、蜗轮蜗杆和螺旋机构等。然后在这些机构中,分析比较传动角与压力角,很容易看出每种机构在传动中的优缺点。比如:铰链四杆机构有最小传动角的要求,凸轮机构要求最大压力角小于或等于许用压力角等。
从传力的大小来看,凸轮和齿轮这样的高副机构因为是点或线接触,易磨损,所以没有铰链四杆机构在传力大的场合应用广泛。
从运动速度的方面研究,曲柄摇杆机构有急回特性,为了定量研究,就引入了行程速比系数和极位夹角的概念。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有等速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摆线运动规律等。齿轮机构则有适用的速度和功率范围广的特点。
还可以从是否可以实现空间传动及传动的角度、传动比、传动效率等不同方面进行总结分析。让学生在庞杂零碎的知识点中间找到一条线索,理清思路。可以采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就传动比这一个单项对所学传动形式进行比较排序。采用类比总结法对于带传动和链传动、齿轮传动和蜗轮蜗杆这样的章节,教学效果尤为明显。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专题研究。通过类比总结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多向性及自由性,而这些正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2]。
3 逆向思维法
通过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灵活应用基本机构。逆向思维对于培养创新能力极为重要。在《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中,很多机构的演变都是逆向思维的结果。螺旋传动的实例最为明显。普通螺旋传动的应用形式有:螺母不动螺杆回转并作直线运动,如台虎钳;螺杆不动螺母回转并作直线运动,如千斤顶;螺杆回转螺母作直线运动,如机床工作台;螺母回转螺杆作直线运动,如应力实验机观察镜螺旋调整装置。
曲柄摇杆机构中一般都是曲柄做主动件,如果逆向思维,让摇杆做主动件,则会出现死点位置。死点虽然不利于传动,因为其压力角α=90°,即传动角γ=0°。然而运用逆向思维,利用死点的特性来工作,就有了夹紧机构。
4 “三最”法
通过“三最”法,即课程学习中涉及到的有关最大、最小、最优的问题,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曲柄滑块机构就是由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摇杆长度增至无穷大演变而来的,还有齿轮齿条中的齿条也是将齿轮半径增至无穷大演变而来。这是“最大”的例子。而曲柄摇杆机构中极位夹角θ最小为0°时,行程速比系数为1,即说明该机构不再具有急回特性。最优的问题,恰恰是机械设计的核心。机械创新设计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改进完善生产或生活中现有机械产品的技术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实用性等;二是创造设计出新机器、新产品,以满足新的生产或生活需要[3]。而机构的优化设计就是推陈出新的法宝。通过“三最”法,让学生在所学普通问题中发现特殊情况,对特殊情况进一步研究,找到普遍与特殊的关系,寻求突破口,找到创新点。
机械创新设计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事业。从事机械创新设计工作需要掌握一定的机械设计知识,需要了解创新设计的方法,需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更需要有对追逐成功的兴趣。提高创新设计的水平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方法,更需要不断地参与创新设计的实践活动,从实践中学习和领悟。能够通过《机械设计基础》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对于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和将来的工作实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如何在教学中形成一整套系统的创新设计理论方法,将是我们以后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晶.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决赛作品选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篇8
关键词:应用能力;教学改革;项目化教学;网络课堂;微课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4-0144-03
1概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办公自动化的广泛普及,企业对于毕业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要求日益增加,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和应用已成为任何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我院面向众多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一部分,以期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应用能力。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采用系统化的逻辑思维,熟练操作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从而实现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展示。然而从该课程目前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效果并非很理想,学生对于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只停留在应试阶段,而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均有所欠缺,无法满足日后学习、工作的需要。因此通过分析该课程当前存在的不足,从实际需求出发,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现状分析
2.1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有所出入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主要学习Word、PowerPoint、Excel等常用办公软件,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过于注重和强调功能的全面性,而忽略了实用性,从而导致学生掌握的技能与日后学习、工作的实际需求有所出人。比如在PowerPoint的学习中,审阅选项卡中的功能不常用可做删减,插入、设计选项卡中的功能简单稍作练习即可,而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动画效果的高级设置上。此外,PPT作为一个演示文稿,美感和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很容易被忽视。因此为了满足实际需要,幻灯片母版设计、主题和背景样式设计,甚至图文排版、配色方案等平面设计的知识都需纳入PowerPoint教学内容中。
2.2传统教学方法难以调动学习积极性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的授课总学时为80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验64学时,安排在实验室授课。目前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概念讲解-例题演示-实践操作”。以Word中的邮件合并功能为例,教师首先控制学生机,提出邮件合并功能这个新知识点,并对其概念、m用范围等内容进行解释和说明,然后通过学生成绩单制作这个例题来演示邮件合并功能,最后解除控制,学生根据老师的演示,配合使用AOA评测软件对相应题目进行操作和评分。
该传统授课模式过于枯燥,教学效果略显不足。理论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新知识,与教师缺乏互动,积极性尤为不足,课堂参与度偏低;实验环节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按部就班执行操作,虽然实现了邮件合并功能,但仍有部分学生不会举一反三,涉及到其它具体项目或场景时,缺乏主动分析、思考和应用的能力。
2.3期末考核形式有待优化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是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当前期末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由AOA评测软件从题库中随机抽取Word、PowerPoint和Excel的题目,并对学生操作进行系统自动评分。该考核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一方面过于简单,考试的题库即为学生平时实验教学环节操作的题目,虽然题库量大,但不排除部分学生期末突击练习仍然可以取得高分的情况;另一方面,该考核方式过于片面,仅通过一次考试无法体现学生对于Office办公软件的实际掌握情况和应用水平。
3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我院在应用型课程体系建设上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办公软件高级应用作为一门典型的应用型课程,其教学改革应从实际需求出发,着重培养学生对于常用Office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和应用能力。
3.1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应用能力
3.1.1项目化教学
为解决该课程目前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上存在的不足,该课程的授课模式应以项目化教学为主。在每个独立软件的授课环节中,教师应挑选一个或多个既有助于学生理解,又符合日后学习、工作实际需要的项目,将散乱的知识点化整为一,巧妙地隐含在项目当中。
在Word教学中,可以以毕业论文排版为一个项目。通过对未排版和排版后的两篇长文档进行对比和分析,让学生从整体上意识到排版的优势和必要性。从而在强烈的动机驱动下,主动探索排版的实现过程,并逐步引出多级列表的定义、样式的新建与应用、题注和交叉引用的添加、目录的自动生成、分节后多样化页眉和页码的设置等多个重要知识点。
在PowerPoint教学中,可以以毕业答辩展示为一个项目,要求学生将Word教学中的毕业论文核心内容制作成PVI"进行演示。在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中,将动画效果、动作路径、计时等高级动画设置的知识点融入其中。此外,为提升该幻灯片的美观程度,还需结合母版设计、主题和背景样式设计、图文排版、色彩搭配等教学内容。
在Excel教学中,可以设计多个应用场景。比如在学生成绩统计与分析的项目中,可以设计多个常用函数(SUM求总分、AVERAGE求平均分、RANK统计排名、COUNTIF统计各分数段人数等),对表数据进行普通筛选和多条件的高级筛选,创建直观的图表,并通过数据透视表提供多角度的数据分类汇总。此外,还可以通过银行房贷项目来学习财务函数,使用PMT函数计算贷款按年、按月的偿还金额,使用IPMT函数计算贷款指定期数应付的利息金额等。
项目化教学方法从实际问题出发,以项目为主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展现教学内容,比起传统教学方法更易于学生掌握。一个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有助于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动力和热情,在提升学生Office办公软件操作水平的同时,培养其对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
3.1.2教学与竞赛相结合
我院非常重视赛教结合工作,将技能竞赛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积极探索教学与竞赛结合模式的实践与创新,以期促进赛教一体化。学院每年开展PPT设计大赛,由于其参赛门槛低,因此受众面广、影响力大。将PPT设计大赛与该课程中PowerPoint教学环节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竞赛评分标准,注重幻灯片的动画设置(包括动画效果、动作路径设置、幻灯片切换等)以及版面设计(包括母版设计、图文排版、色彩搭配等),并提供1-2次课时让学生在课堂内设计参赛作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为进一步鼓励学生参赛,还可将学生的参与情况和获奖情况纳入期末考核。赛教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及艺术修养,以小组形式参赛还有利于团队协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3.1.3教学与考证相结合
除了技能竞赛,技能考证也可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手段之一。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众多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联,以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SOffice高级应用证书和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AOA证书为例,两本证书难度中等,具有一定的含金量,尤其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在同等能力情况下占有一定优势。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参考考试大纲,并将教学过程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进行有效结合,学生在完成该课程的学习后,可参加相应的技能考证-引,有利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2完善教学资源,引导自主学习
3.2.1搭建网络课堂
课堂内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课堂外进一步完善教学资源,有助于增加学生对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其自主学习。为实现学生与教师进行课后的网上互动式教学,我院于2014年引人在线教育综合平台(原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并于2016年搭建移动版的网络课堂。办公软件高级应用课程于第一时间在该平台搭建网络课堂,学生可以随时通过网络登录并查看该课程的教学资源、课程通知、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还可以在讨论区向教师提问,实现线上互动。
3.2.2制作微课视频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是近两年提出的非常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之一。不同于传统的记录整堂课程的教学视频,微课由于其依托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特性,时长一般不超过15分钟,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制作精良、易于传播,因此更受学生的欢迎。
以Word教学为例,Word功能中有许多独立的小知识点,比如主控文档、自动索引、批注与修订、邮件合并功能、模板使用等,将这些知识点的讲解和举例操作制作成一个个短小精炼的视频,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中的播客资源并分享给学生。这些微课内容相对独立且难度适中,学生观看后可迅速掌握,并方便其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薄弱或者遗忘的知识点反复观看。与微课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减少了教师在课堂内的重复性讲解,同时也为学生在课堂外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机会。
3.3优化考核方式,注重综合评价
为了全面、综合考核学生对于Office办公软件的掌握情况和实际应用水平,对该课程采用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到课率体现了学生平时的到课情况和课堂参与程度,占比10%;网络课堂学习时间统计体现了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情况,占比20%;PPT设计大赛的参与和获奖情况体现了学生对PPT学习的积极性、制作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占比20%;期末上机考试对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占比50%。
4结束语
篇9
1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顾名思义,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数控技术的教学当中,将项目融合在整个课程当中,老师以分配任务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项目来掌握最基本的课程理论,并且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数控技术的应用,不仅仅是只要掌握完善的理论知识,其最主要是在于实际运用。项目教学法,和传统教学不一样,不再是以理论为重,而是将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在教学当中,一改老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主,甚至老师和学生可以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进行系统的学习,包括理论和技能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
2项目教学法运用的意义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加快,机械行业当中,数控技术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企业渴求创新型技术性人才,而现在就业难,竞争压力大,中职高校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对接企业需求。而将项目教学法运用到中职数控技术应用的教学当中,培养能适应企业需求的创新型技术性人才意义重大。数控技术和大多数理科项目一样,实践技能相对理论知识更为重要,而数控技术的学习涉及到各种机器和器械、零件,在学习中学生很容易产生倦怠和厌烦心理。而项目教学法,以分配和完成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以激发学习热情,还可以加强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去查阅获并获取理论知识,熟悉各种机械,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项目教学法,将学生以组的形式分配完成任务,有时候也会在课程教学当中引入竞赛机制,组与组之间开展竞争,除此,还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机械创新,优秀的作品还可以通过选拔之后去参加各种类型的创新大赛。在竞赛的驱动下,不仅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课程的学习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对于后期的课程学习也会有极大的帮助,更甚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项目教学法运用的要素
异于传统教学,项目教学法通过让学生以任务的形式直接参与到操作当中,完成整个项目。在这过程中,既掌握了理论,也提升了技能。相较于传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有三大创新:一、教学理念。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和核心,老师发挥主导作用,在学生的学习和操练当中给与指导,解答疑惑。二、教学模式。不再一味的强调掌握理论,而重在实际的应用,重在创新。老师在课程讲解中,也不再是一味的讲,而是用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进来,用更加直观的方式传授知识,让学生在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动手。三、教学内容。对于课程当中的重、难点,学生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进行深入学习和掌握,比如,网络,书籍,影像等资源。知识往往是需要在过程中强化的,学生以任务的形式在完成项目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反馈给老师,从而获得释疑,更好的学习和强化,学习也变得简单。
4项目教学法在数控技术应用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宏观上而言,首先,在数控技术应用教学当中,项目教学法是以任务作为导向的。围绕项目开展整个教学过程,而这个项目是可以满足企业需求的,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当中,强化实践能力,也以便工作后能迅速进入角色,在企业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其次,在整个教学当中,老师将一个完整的项目切割成多个细化的模块,让学生一步步细细深入,逐步完成项目,逐步理解和掌握各部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从单个具体的项目而言,自确定项目之后,就要提出具体的方案、教学要求和目标。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5个步骤来入手:1、布置任务,课前,老师要把操作项目所需要用到的知识提前告诉学生,让其自学,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和了解,之后进行讲解,对于重、难点知识,尤其要着重讲解或者进行演示。2、指定计划,学生以组为单位,依据要求共同探讨如何完成项目,并且指定详细的操作计划。3、任务实施,学生依制定的计划来完成项目,老师给与指导,对于重、难点进行分析,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可以提供思路,但不能固化、禁锢学生。总之,学生才是任务的主体,要发挥能动性解决整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检查,对于实践的过程和结果,学生要首先进行检查。5、总结和评价,项目完成后要进行自我评价,小组成员间也要互相交流得失,最后老师也要对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评价。通过对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以让学生发现在操作中所掌握的,所欠缺的,从而进行自我完善和提升。
5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要点
要落实项目教学法,必须保证师资入伍的整体综合素质。老师要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不仅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实践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将所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很好的融合到数控技术应用课程教学的每一个细化的项目当中。
除了师资之外,课程教学的设备也必须重视,实训基地是重要载体,它的建立对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数控专业,技术重在实践和应用,课程的教学也重在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所以,基地不管是软件还是硬件方面的设备都必须给与充分的重视。
在项目教学法实施当中,具体项目的选择和安排也不容小觑。老师要尽量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知识水平的实用的项目,难易度要适中,要尽量选择趣味性比较强学生易感兴趣的内容。而在项目的安排上,要依据项目具体内容确定学生是单独还是小组合作完成。其次,在项目完成过程中,老师要给与适当的指导,但一定要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对于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要及时纠正,以便学生及时改正。
篇10
关键词:职业教育;产业升级;职业技能;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4-0196-02
一、潍坊市职业教育的现状
1.潍坊市经济的前景。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立足于服务社会,其培养模式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2011年1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2011)1号文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第一个获批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中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省政府表示,《规划》的批复实施,是中国区域发展从陆域经济延伸到海洋经济、积极推进陆海统筹的重大战略举措,标志着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进入实施阶段。潍坊市的滨海开发区便从属于这一发展规划中,这是潍坊市经济能够迅速发展的有利时机,能否有效利用好这个机会不仅取决于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更取决于是否拥有与之相匹配的人才。
2.职业教育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目前,潍坊市的人均收入处于3 800美元左右,已经突破3000美元大关,进入初步现代化阶段。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人均GDP超过3 000美元之后,城镇化、工业化的进程会加快,居民的消费类型、消费行业也会发生重大的转变,处于这个阶段的经济体将逐渐迈入高消费社会阶段。而消费的提高必然意味着对于奢侈品、高档服务、固定资产等方面需求的大幅提高。这便决定了潍坊市必然将要面临的经济结构的转型:三次产业结构重新分配,第三产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多,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迅速增加,到2009年,第三产业对潍坊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已达到30.2%,对经济的拉动也达到了3.7%。而第三产业中,一线的操作和服务工作占了绝大多数;不仅如此,即便是高等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也有很大一部分经过职业培训后进入了这一领域。因此,职业教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增长的直接因素和重要手段。
二、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符合产业升级的要求
1.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全面结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职业教育直接针对一线操作人员的培养,注重工学结合,使得学生们在校学习时便具备了动手操作的能力;另外全国职业技能竞赛、校企联合办学的的扩大和推广,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在一线岗位工作的熟练程度,动手能力以及处理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因此,一旦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可以立即适应本行业的岗位要求,缩短或免除了毕业生就业后从理论到实际的适应过程。
从这个方面来说,职业教育对企业能够产生直接效益,对地方GDP的直接贡献很大。因为,无论哪种行业,只要涉及到技能的运用就涉及到技术与效率问题,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将工作中的经验与技术进行积累、总结并提炼,再进行传授,从而增加产出、提高效率。从这个角度出发,应当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学校的办学机制,形成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这样既能满足地方、行业、企业迅速发展的要求,又对毕业生就业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在面对我市即将来临的经济的转变,具有非常积极地作用,将会为蓝色经济区的发展和建设输送大量的技术人员,有力的减少了技术磨合期,提高发展效率。
2.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相匹配。由于职业教育是面向工作过程的技术性教育,因此,其发展程度与地方经济和地理位置的发展程度的相关性较大。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的地区,其职业教育的发展越具有优越性,且两者互相促进。其特点体现为下几个方面:(1)职业教育与就业相匹配,职业教育就是要全面的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课程设置比较灵活。出现了新的发展点便可以将相关知识和技能引入到课堂授课中。当前,各职业院校所开课程与我市的经济增长点配合密切:如对韩贸易、旅游、物流、机电、海洋化工、农林等,既保留了传统的优势课程,又围绕着潍坊新兴产业进行课程的设置和改进。这样,便使得专业与人才需求相匹配,做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这就是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自身得以发展的模式。(2)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潍坊市的著名企业诸如潍柴动力、山东海化、孚日家纺、新郎集团……都是集研发、生产、进出口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大企业吸引着大量的人员涌入,也改变了本地人才的需求结构。与大型企业开展多方位合作,既有利于从企业获得技术支持,又有利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此外,优越的地理位置推动了潍坊市进出口企业的发展和对韩贸易的全面发展。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和趋势,发展该领域的职业教育,既为职业教育创造出新的发展点,又帮助了中小企业的发展。(3)职业教育与就业相辅相成。潍坊毗邻青岛、烟台等港口城市,使潍坊市的进出口发展有着地利优势。潍坊身处山东的交通枢纽地带,是沿海和内地的过度地区。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港口、机场纷纷落成,实现了海、陆、空三位一体化的物流运输能力,不断推进打造山东物流集散中心的目标。黄三角成为第三次战略转移的重点发展区域,而潍坊滨海开发区又是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潍坊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即将迈上一个新的高度,而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一线人才的参与。从这个角度来说,潍坊市职业教育担负着源源不断输送人才的重要责任。
三、职业教育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
职业教育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则更倾向于教授如何操作,如何行动以及如何交流。因此,职业教育更贴近社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更加紧密。针对企业定向需求的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下,由于对学生的培养更具针对性,从入学到顶岗实习的教学全过程都以企业对员工能力的要求为依据制定培养计划。因此在就业环节上,相当于历时两年的有针对性的面向企业提前进行岗前培训,这样,便使得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一旦就业,无需培训便可直接上岗,并对公司产生直接效益。工作岗位与知识教授实现全面对接,形成双赢局面:既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又为企业节约了培养员工的时间和费用。
同时,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体现出了更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在产学结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的培养下,使得职业院校的教育以专业技能为主,辅以相关的理论知识。各专业的教程都涵盖了本行业主要的考证内容,并以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为教学目标,全面跟踪国家标准,将资格证书的获取作为毕业能力评测项目之一。这样,对于持证上岗的岗位来说便具有一定的优势。另外,毕业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其自主创业的能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的了解到行业的新变化、新发展,令知识的更新与行业的发展同步进行。这样,在了解到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的同时,有利于学生们准确把握行业动态。因此,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拥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部分学生走上了自主创业的过程。这样一来,既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又拉动了地方的就业。
四、加强职业教育对地方产业升级的推动作用
潍坊市的发展进入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期;另外,外资企业的涌入,使得潍坊市的行业发展趋于成熟。这标志着经济即将迅速发展,将对三次产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
1.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时具备更高的职业素养。表现为:上手快,技能高,应变能力强,实践力突出。近年来,各类技能大赛纷纷开展。参赛的学生们不仅具备了专业技能,还具备了临场应变能力。据统计,参赛学生参加工作后的上手时间基本为一周左右,经过大赛的实践使学生们所拥有的工作能力大受企业欢迎。因为就业后可以直接适应岗位工作,这无形中为企业的发展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实习期的缩短,员工配置的减少,在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其意义尤为巨大。
2.职业教育更有利于推进细分市场下企业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激烈意味着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在每一个细分市场上都将继续展开残酷的竞争,并导致下一步的市场细分。市场的多次细分,使得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竞争,更是文化和服务上的竞争。面对这一局面,职业教育可以因势而动,迅速的调整教学内容,甚至于在课堂教学中便可以探讨本行业下一步的市场发展方向。带有这样思路的毕业生一旦进入企业,便可以帮助企业找到新的发展点,使企业在市场细分下得以迅速发展。
3.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大大推进了三次产业的升级和发展。现今社会发展的模式是技术创新带动下的关联产业全面升级和发展的集群化发展模式。因此,经济的核心增长点是新技术的产生和有效利用以及带动的直接和间接上下游产业的全面发展。这一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及关联产业的发展都是第三产业的核心内容。职业教育正是将第三产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运作过程纳入到教学体系中,且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得以运用和深化。
综上所述,在潍坊市产业升级的大环境下,意味着企业对人才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更加细致。在充分研究潍坊市产业升级和发展的基础上,做好职业教育的同步、同向发展,对潍坊市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 上一篇: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 下一篇:孩子厌学的心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