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的利与弊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创新的利与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 G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8(A)―0019―01
如何实施新课程改革是每一个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不能回避的问题。对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做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这一改革,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实践,总结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其中在如何对待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教学的关系上观点不同,做法各不相同。从部分学校推行新课程的实践看,在新课改的初期阶段必须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第一,对传统的教学形式应加以扬弃
形式是由内容决定,又为内容服务的,二者并非一一对应关系。同一形式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内容。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就是部分教师不加分析地抛弃传统的教学形式,盲目地追求新的教学形式,似乎越新越好,越新越符合新课程标准,于是大量“新”形式纷纷登台。当然这种大胆的尝试精神和力求创新的精神是完全应该加以肯定与鼓励的。但是,必须要认识到新的形式并不一定是好的形式,好的形式并不一定要求是新形式。衡量一种形式是否是一种好形式,关键是要看其“适用性”,即是否适应目前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如果不管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因素,一味求新,唯“新”是图,那么这种形式只能是表面轰轰烈烈其实是华而不实的,实际上并没有多少可行性,这就不是好的形式,只能算作是形式主义。相反,传统的教学形式并非一无是处,其中许多形式完全可以“古为今用”。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必要时充实以新的内容,完全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新的教学内容。时下,各学校或校际间经常通过公开课活动进行新课程教学心得、教学技能及教学形式的交流。在这一活动中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为了让听课者看到自己在上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便在45分钟内花去相当多的时间积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间对话、上台表演等活动。从表面上看,学生的确是动了起来,活了起来。但从学生活动的过程看,有些学生动得勉强,动得呆板,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本来运用某些传统的教学形式完全可以上好的课,采用这些“新”形式之后,其结果适得其反。所以在对待传统教学形式时,必须要有分析、鉴别和比较,反对简单摒弃的思想和做法。
第二,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应加以扬弃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传统教学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冷落和贬低发现与探究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把教学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断降低。转变教学方式就是创造条件促成矛盾双方主次地位转换的过程。如果我们单纯地肯定一方或否定一方,其实质就是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例如,传统教学方式过分强调人的客体性,新的教学方式极力倡导人的主体性。而主体性与客体性是作为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而存在的,二者不是有与无的关系,而是主与次的关系。我们在强调人的主体性的时候,如果忽视甚至放弃人的客体性,那么人的主体性将会被削弱甚至消失。因此,以扬弃的思想与态度对待传统教学方式不是削弱了新教学方式所强调的学生主体性,相反会使主体性得到加强。
第三,对待新课改的经验也应加以扬弃
篇2
关键词:工科类专业;毕业设计;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4-0069-02
学资源的投入又相对滞后,一些实验室的场地和设施明显不到位,从而限制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使很多创新思想只能变成纸上谈兵。
要创新,就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敢于推陈,才能出新。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训练的绝佳机会。大学生们正处于思维活跃,意气风发的好年华,具有良好的创新潜能。只要搭好舞台,指导得法,就有可能“新”花怒放。
二、完善毕业设计教学的措施
工科毕业设计的教学重点,应该是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只有这样,才不会把学生培养成只会“死读书、读死书”的废才。笔者以为,毕业设计教学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改进。
(一)更新观念,营造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教学氛围
毕业设计对整个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校、院两级管理部门要高度认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加强组织和管理上的保障。师为教之本,教师自身的创新观念决定着创新教育实现的程度。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素质建设,在科研中提高创新能力,在教学中积累创新教学工作的经验。还要加强学生的毕业设计教育,使他们明白毕业设计是为了增强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二)采用多元化选题方式,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1)教师可以从自己的科研项目中拆分出几个内容
相对独立的子课题。拆分时注意工作量和难度要适中。(2)教师紧密结合专业培养方向,尽可能结合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提出毕业设计课题。题目应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尽可能反映当代科技发展水平。(3)由教师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就业方向和学过的专业知识发现问题,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要起到把关作用。(4)学生的就业单位也可以根据生产科研现状提出毕业设计题目[4]。
(三)改革教师指导方式,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1.教师在与学生交流时,要树立平等的观念。建立宽松、民主的氛围,才能对遇到的问题及时沟通,师生关系也变得更为融洽。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绝大部分工作由学生自己去做,防止学生过分依赖于指导教师的现象。遇到问题,指导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启发和引导, 也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讨论,开发学生的创新欲,提高他们独立工作的素质。
3.增加集中授课方式的指导环节。对设计方法问
题,教师就要通过授课的方式对学生集中指导,如毕业设计的一般步骤、科学的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的检索、论文的撰写、工程应用软件的使用以及怎样答辩等。
4.利用网络等现代化工具,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
计。建立专门的毕业设计网页,把教师或学生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参考书放在网页上,方便学生查阅和设计,并与教师交流。还可以通过电话、E-Mail、QQ 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提示性指导。
5.提倡学校与就业单位联合指导。学生可以到生
产、设计部门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完成毕业设计。学校的指导教师负责开题、中期检查、与就业单位的联系、预答辩以及最后的毕业答辩等。
(四)加强过程监控,督促学生及时完成
1.建立“答辩机制”。答辩包括开题答辩、中期答辩、预答辩三种。学生要在开学4周之内完成开题报告,指导教师组织答辩。安排中期答辩,对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督促。预答辩安排在正式答辩前一周。预答辩能帮助学生梳理论文的框架,提炼和发现他们科研活动的创新点,为正式答辩的顺利完成做好铺垫。
2.定期开展毕业设计交流会。每周应答疑两次,其中一次为全体学生参加的学术交流会,方式是讲座和研讨相结合。学生主讲,教师以及相关专家对其进行指导,目的是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纠正错误。
(五)将创新能力作为毕业设计成绩评价的内容
毕业设计成绩的评价应该降低学生工作量和工作态度所占的分数比例,方案设计、实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素质方面的考核占总成绩的60%以上,保证学生在创新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积极性。
(六)提前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在不影响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情况下,可以在第七学期中期提前毕业设计课题,让学生选题后即进入状态,就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及早开展毕业设计工作, 达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目的。
(七)加大对毕业设计的硬件与经费投入
要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硬件设施从数量到质量都必须加大投入。图书资料应数量充足,种类齐全,内容新颖;网络通畅,实验设备先进,实验场地开阔,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实物制作,可以规定制作费用由学校在毕业设计经费中单列支出。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毕业设计作为本科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我们要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不断转变教育理念, 深入研究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各阶段中的问题,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毕业后,昂首提胸、满怀朝气地参与到建设“中国梦”的宏伟事业中去。
参考文献:
[1]白薇等.着眼于创新能力培养 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
[2]诸爱士.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论文)改革与实践――以化工专业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10).
[3]张吉堂,郭平英,武.机械类本科毕业设计指导模式改革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2009,(6).
[4]刘爱红.浅谈多元化毕业设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现代教育技术,2010,(1).
收稿日期:2013-08-05
作者简介:田海波(1974―),男,山西长治人,西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车辆动力学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篇3
在中学生中开展科技活动是教育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以活动的空间,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
1 明确初中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意义
1.1 开展科技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国家现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我认为,除大力提倡教师在课堂上实施素质教育外,开展学生的科技活动是进行素质教育的最有效方式。因科技活动不受课堂时间、地点的限制,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初中学生喜爱,通过有步骤、有目的的科技活动,可以从小培养学生认真的科学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的科学思想。使学生逐渐形成敏锐的观察思考习惯、强烈的求知欲望、良好的情感意志品质,掌握熟练的实验技术和多角度、全方位创新思维的方式。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
1.2 开展科技活动,促使各学科知识综合渗透,有利于培养综合人才
从20世纪后期起,科学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各学科间互相渗透,互相依附,形成了众多新的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如环境科学、航天科学、生命科学等。科学的发展更以综合化为主。为适应当前需求,学校也要向综合学科教育转轨,高考指挥棒已发出了这种指令,实行综合学科考试。在组织学生科技活动时,有目的开展一些综合活动、促使学生用多学科知识,综合起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从初中起就养成将各科知识互相渗透,融会贯通的能力。为其在高中阶段、大学阶段乃至终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1.3 开展科技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非智力因素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长,如有的学习成绩很好,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习成绩一般但动手能力强。课堂教学促进了前者的个性发展,抑制了后者的个性发展。而初中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少中学,一些成绩中等或较差的初中生厌学、逃学,而且形成恶性循环,少数人发展成“劣质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能满足各种不同学生的需求。使各类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通过活动这些学生不仅尝到了成功后的满足,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 找到了极其可贵的人生自信心。
2 把握初中学生开展科技活动的特点
(1)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高,但基础知识较窄,实验基本技能和实验仪器的操作能力均较弱;
(2)学生兴趣广泛,对日常生活及学习中的各种现象均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但独立设计科技活动方案和创新能力较差,自主进行探索性科技活动能力较差,根据这些特点,我认为初中生科技活动应分为下列三个层次循序进行。
①开展普及型、偏重基本训练的实践活动
训练技能包括使用仪器、基本测量、观察现象、记录数据、从数据中寻找简单结论等。如初中物理兴趣小组,可分编为实验组(测不同物质的体积、质量、密度; 检测大气压存在;简易多用插座的组装等);观察组(观察日常生活中摩擦的利与弊;省力杠杆与费力杠杆的利用等);制作组(自制浮沉子、测力计、指南针、量热器、小天平等)。初中生物兴趣小组可分编为养殖组(饲养小动物、植物、记录它们的成长过程、生活习性);标本组(采集动、植物标本)。初中化学兴趣小组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蒸馏水的制取、土壤酸碱度测定,测定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并绘制溶解曲线等活动。
②开展综合学科给定方案和操作步骤的科技活动
经过第一阶段普及型实践活动的锻炼,能力较强的学生参加综合学科的活动,学生可根据教师给定的活动方案,自愿参加活动的不同部分或全部。
③开展小型科研训练活动
经过以上两个阶段的锻炼和培养,选拔那些能力强、兴趣高的同学组成科技活动小组,通过一些专题的科技活动促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攻克技术难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探究中学生科技素质提高的途径与方法
科技活动的开展,给学生创造了发挥特点的条件和机遇,使他们能尽快成材。那么学校根据学生的特点,应从哪些方面来提高中学生的科技素质呢?
3.1 提高兴趣,引发探索
兴趣是每个人自觉求知的内在动力,应根据学生对不同事物具有不同兴趣的特点,开设各种活动课程。在活动中,兴趣的激发是容易的,但将兴趣的维持和上升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却是不易的。因此,对学生在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应多给予鼓励和引导,使他们中兴趣较稳定、集中的学生继续加强进取心和竞争意识,在兴趣中求发展。要同时使那些兴趣不够稳定和持久的学生锻炼其稳定性,增强自我调控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带动其他能力和思维的发展,为全面提高素质打下良好基础。由于兴趣的驱使,学生参加计算机小组后,培养了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而且体会到了计算机的功能和奥秘,引发他们钻研探索。进而带动智能及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3.2 项目多样,广泛参与
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系列活动,可使学生在知识、智能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科技活动的开展不能以少数项目为发展目标,也不能只给少数学生提供探索、创造领域。应精心组织多种社团、兴趣小组,活动项目要多样化。应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在科技活动中都有各自不同的位置,达到人人有活动,人人展才华。我校共开设了五类20多个社团、兴趣小组,主要有:学科类—— “海石花”文学通讯社、生物兴趣小组等;科技类—— 计算机小组、航模等;艺术类—— 版画、摄影等;体育类—— 独轮车等;社会实践类—— 手拉手活动、军民共建等。我校每日第七或第八节课,均有学生进入各自的不同活动场所,在知识的海洋中探索。所有学生全参加活动,许多学生已学有所长。活动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毅力,不仅科学素质得以提高,还促进了学校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也是对新时期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落实。
3.3 突出特长,培养人才
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科技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意识上,在保证对大多数学生进行良好的科技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还要努力培养“合格+特长”的人才。因此,科技活动在注重普及的同时,更应发展特色。科技活动作为学科课程的补充形式,它的实施为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个性创设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它为提高中学生的科技素质和科学精神,为培养合格加特长的优秀学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4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利弊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5]栗献忠,张才彬,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鲁行经院学报,2003(03):92-93
[6]闫雅都,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服务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2(05):83-85
篇5
反观国内的信息技术产业,欠缺的正是勇于创新的精神,模仿和抄袭之风盛行。很多IT企业至今仍然靠“代工”甚至模仿别人的产品来维持生存,各种山寨数码产品随处可见。为什么模仿别人的东西被称为山寨呢?山寨文化与山寨产品的流行甚至泛滥,对当代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怎样的不利影响呢?
山寨文化的利与弊
山寨,《辞海》中的解释是,筑有栅栏等防守工事的山庄,后来引申为穷地方或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例如,《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有占山为王、不受政府管辖的隐含意义。最早将山寨概念引入商品生产流通领域的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开始腾飞的香港,许多制造轻工产品的家庭式作坊因其简陋的木屋沿山坡构筑,被港人戏称为“山寨工厂”,其生产的产品则被讥称为“山寨货”,这里的山寨已被引申为“不正规”或“便宜”。同时,由于“山寨工厂”生产的“山寨货”多为仿制和便宜的产品,故“山寨”又引申为“模仿”、“冒牌”。与香港毗邻的深圳,最早出现了大陆的山寨手机风潮,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整合知名品牌手机的外观和功能,从而节省了大量前期研发的费用。虽然其材质和做工要稍逊一筹,但其销售价格往往只有正规产品的几分之一,而且功能繁多、外观新潮,由此得到广大中低端消费者的青睐,行业规模迅速出现爆发式增长。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栏目,曾经以《山寨手机争抢低端市场》为题,对山寨数码产品、山寨文化进行了相关报道。
在上海世博会开幕之前,江苏省省级贫困县阜宁在其县城南的国道和省道交汇处,耗资几百万新建了一座外形酷似中国国家馆的雕塑,相关的新闻报道和图片经多方转载之后,引起广泛的争议。赞成的人认为,此举能够借助世博会的巨大影响力,展示当地建设发展的新形象;反对的人则认为,该雕塑抄袭中国馆的创意,是涉嫌炒作、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由于该雕塑与中国国家馆形似而神不似,进而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山寨中国馆”。从山寨手机到山寨数码相机,从山寨电影到山寨电视剧,从山寨诺贝尔奖到山寨百家讲坛……“山寨之风”吹遍中国,早已由一种单纯的经济行为嬗变为无法回避的社会现象。山寨文化以不凡的姿态对主流文化发起冲击,既有争议,也不乏赞同的声音。
社会学家艾君认为,山寨产品实际上是处在市场培育期的发展中国家,一些有智慧头脑的民间人士为满足那些受消费能力限制而无法满足生活需求的群体对某种产品(包括文化产品)的消费欲望,或者市场存在着的一种固有的产品因为长期没有创新和换代,而通过复制、模仿、学习、借鉴和创新改良的方法而推向市场的一种产品。它具有快速满足平民、适销对路,且具有多功能、低价位的产品特点。“山寨文化”则是指山寨产品从策划、创意到加工制造,以及推向市场过程中,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社会上所形成的一种被社会广泛关注,或者引起争议的文化现象。
广东中山大学的李宗桂教授认为,山寨文化是民间创新力量的表现,山寨文化是对相关行业特别是垄断行业暴利行为的反抗,山寨文化是促进技术创新、发展新型科技的重要力量。在他看来,山寨产品中固然有一些是伪劣产品,但多数是通过借鉴模仿而赋予创意的产品,特别是有的手机产品,往往整合了很多不同优质品牌的长处,再根据草根阶层的需求,增加新的功能,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产品。几乎所有新兴行业,特别是高科技行业和垄断行业,暴利思维已经积久成习。民众在一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暴利现状的情况下,采用“山寨”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求,何尝不是对暴利行业的反抗。从模仿到创新,是技术进步、产品创造的必然途径。大量山寨产品的出现,山寨企业之间的竞争,山寨企业和庙堂企业的竞争,这些在客观上促进了各自产品的更新换代,促进了各自从功能到样式的不断创新,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技术创新。李宗桂教授认为,虽然山寨产品容易甚至有的已经侵犯相关企业的知识产权,但只要我们依靠法律和道德的力量,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相信山寨文化对促进社会进步还是利大于弊的。
笔者认为,应该将山寨文化分为物质产品和文化产品两方面来讨论其利弊,才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对于山寨文化产品,如山寨版春节晚会、百家讲坛等,有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有其生存基础。对于类似的山寨文化产品,在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给其一定的存在空间,但不应该被提倡,甚至被吹捧为时尚。如果大家都乐于模仿而不去创造,只会抑制国民的文化创新意识,进而损害民族的创造力。
对于山寨物质产品,如山寨手机,虽然是仿制知名品牌手机的外观和功能,但从技术层面来讲,并无创新可言。山寨手机最为人称道的是眼花缭乱的外观设计和众多功能,即使如此,也不能表明其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因为其中所有的元素和核心技术无一是自己开发的,只不过是抄袭和复制而已。由此可见,山寨物质产品的这种“繁荣”建立在对知识产权的侵犯之上,是不折不扣的违法行为。
在山寨产品盛行的背后,有时还潜藏着“欠发达国家”的历史性积怨――“帝国主义”掠夺了我们上百年,难道就不允许我们掠夺它十几年?但这种强烈的历史性怨恨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恰恰相反,只能把它推入更危险的悬崖边缘。据央视报道,中国的山寨手机年产量超过1.5亿部,这些山寨手机不但涉及外观功能侵权、质量良莠不齐、没有售后服务等问题,亟需规范管理;同时也给国产手机品牌致命一击,除了少数几个以国外市场为主的品牌之外,几乎所有国内品牌手机企业都出现亏损,正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一方面,创新者能够获利的时间越来越短,谁都不太愿意付出更大的成本来追求深层次的创新;另一方面,由于山寨产品的流通领域缺少严格的监管,不断挑战质量底线,最终形成恶性竞争。长此以往,整个社会就会出现急功近利、投机取巧的心态,从而抑制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
复旦大学朱大可教授认为,模仿型产品在民族工业的起步阶段,有缩减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显著功效,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在崛起之初,都曾经历模仿阶段,但随后就转向了更大规模的自主创新。如果只学习模仿,而不创新创造,就不可能成就今天的日韩。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可染、李苦禅等学习恩师书画之中的精髓并加以创新,最终各自成就了大家风范;还有一些弟子终身模仿,到最后仍然默默无闻。“中国制造”在经历改革开放30年之后,如果继续在低档、廉价和劣质的层级徘徊,仍然满足于那些没有独立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大规模仿造,必将跌入全球经济链条的最底端,此后果当引以为戒。
山寨文化对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不利影响
崇尚科学技术的民族,才是最有希望的民族,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创新。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决定因素。同志在1995年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中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如果不能诞生一批创新能力领先世界的企业,把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创造,就不算是真正的经济强国。正如主要依靠代工而成为世界500强的富士康公司,仅深圳一家工厂就有员工超过20万人,年销售额达到数千亿元人民币,然而其销售利润却相对微薄。以代加工苹果公司的iPhone4为例,市场售价近600美元一部,除去所有零部件成本,富士康只能得到7美元左右的酬劳,而苹果公司的利润却超过360美元每部,这就是创新能力和制造能力的巨大差异。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用50多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用上百年所走过的历程。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神舟系列飞船捷报频传,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开发成功,载人潜水器海上试验顺利完成,集成电路装备、第三代移动通信、超级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等一批重大技术取得突破。我国科学家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中国实验快堆、铁基超导、量子通信等基础研究领域也取得了一批重大创新成果。但从总体上讲,我国整体的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我们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发达国家后面模仿借鉴,那么我们将永远无法摆脱落后的状况。只有不断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激励创新行为,我们才能赶超发达国家,实现跨越发展。
何谓创新能力,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的理解各不相同,他们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五类。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是一个困扰中国基础教育多年的难题。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讲究中庸之道,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中华民族过于求稳趋同、不敢求异冒险的心理特征。我国的青少年从小就被教育要听话,在家要听父母的话,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久而久之,服从和仿效就成了他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之一,缺乏一种渴望创造的创新意识,缺乏一种大胆质疑的创新思维,从而对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
山寨文化是一种以模仿为核心的社会现象,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组装、拼凑、换版、贴牌,俨然正版充斥市场,美其名曰“惠民”。山寨文化以其哗众取宠的宣传手法博取大众欢心,其实最大的获益者是背后的山寨商家。这种蒙蔽大众眼睛、混淆视听、不分真假的文化严重扭曲全社会的道德判断标准。外观和功能都涉嫌侵犯知识产权的仿制产品,至今仍在中国市场上随处可见,与其说是彰显山寨文化,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缺位的莫大讽刺。久而久之,难免会混淆青少年的价值观,让好与坏、真与假、美与丑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
不可否认,部分青少年是具有创新动机的。他们对创新有一定的认识,也希望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但他们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参与行为之间却存在着很大反差。一方面他们在认识上追求创新,体现出了比较积极主动的精神状态;而另一方面,他们在行动上却迟迟不能落实,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欠缺。山寨文化的泛滥,不但与建设诚信社会的目标格格不入,而且还会引起青少年从众模仿心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创新能力培养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真正的创新,而不是原地踏步。创新,一方面来自于人的天性,一方面来自社会环境。从人的天性来说,创新意味着巨大的成本,包括物质成本、时间成本、人力资源成本等,而且还要承担失败的风险。山寨则是投机取巧,成本低,风险小。大多数人都有惰性,都愿意走捷径,青少年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社会成了山寨文化生长繁荣的土壤,那么创新文化就很难生长。如果说一片杂草会耽误一季的收成,那么一种错误的思想则会影响一代人的创新能力培养。
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 问题; 对策
引言
企业的行政管理是指企业内部行政部门通过收集日常企业管理运营方面信息,进行筛选总结,形成各种建议,为企业领导者提供一些参考。然而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行政管理最基础需求是为了企业本身的生存发展,依靠一定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手段,进行正确的行政管理可以为企业在竞争时带来优势,也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需要。然而,就目前形势来看,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体系还不健全,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建筑企业行政管理中产生的问题
1.1管理人员水平导致建筑企业行政管理效率低
当今社会经济形势下,务实思想的深入人心,普遍来说,建筑工地管理者以及施工者更多关注的都是工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以及建筑过程中工程的实用价值,和工程结束后能带来的经济价值,忽略建筑企业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这导致了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在诸多建筑企业中,大部分行政管理部门人员不够专业,且专业知识水平不高,由于对象征管理认识不够,在实际管理中缺乏责任心,没有做到对工作完全认真负责。也正是因为企业行政管理人员存在这样的不足,致使在管理过程中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并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且正确的处理措施,导致企业行政管理能力不完善。
1.2行政管理体制不健全
很多企业由于决策者对于企业的行政管理方面不重视,导致建筑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系统化的行政管理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具有企业行政管理的制度,也都是形式化的表面主义,管理条例制度本身就存在漏洞,更不要说难实事求是的将行政管理工作加以落实。加之建筑企业建筑施工人员数量庞大,且种类繁多整体结构比较复杂。包括合同工、临时工、无合同用工、计划外用工等,并且建筑企业工作环境较分散,在被管理者繁杂且数量巨大的基础上,工作环境又有诸多不便,行政管理人员很难关注到每一个被管理人员及每一个细节,综合所有因素,使行政管理工作难度大大增加。还由于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完善的行政管理体制,工作人员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条例规章可遵循,导致实际管理过程中,各行政管理者之间责任分工不明确,致使问题出现时找不到专门负责人员。
1.3行政管理问题不被重视
由当前形势来看,我国大部分的建筑企业都属于起步阶段,正在新兴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企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把生产建设工作作为首要重视的问题,其余部门的设立和发展可有可无。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企业管理过于表面化,实际上相应的部门与负责人员都处于空缺的状态中。也就是说企业决策者对行政管理问题不重视,认为行政管理部门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甚至成为企业发展的阻碍。对于一些具有行政管理部门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照搬照抄党政机关形式,忽视企业实际发展要求,搞表面形式主义。从而导致企业行政管理工作起不到作用,影响工程进度,阻碍长远发展。
2.产生企业行政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2.1不稳定的行政管理环境抵消工作热情
由于我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很多企业原有的发展管理理念产生变化,企业原有的精神文化理念发生改变,部分员工内心揣测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为自己带来的利与弊,导致部分员工内心产生动摇。与同时,社会中多种选择使员工工作热情大受打击。而为适应社会发展,劳动用工制度在不断的改革,经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员工感觉自己生存、工作受到威胁,在此种情况下,员工和员工之间存在很大的竞争,很多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注意力在于思考自己未来发展方向,和提高自身能力方面,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考虑自己何去何从问题,致力于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忽略了企业的行政管理。导致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2.2行政管理环境过于复杂化
建筑行业用工人员较复杂,与企业之间存在很多种劳动关系,如签订劳动合同,无劳动合同,临时用工人员,计划外用工人员等,除此之外,建筑行业用工人员职业种类繁多,外建工作人员、木工、瓦工、水暖工、电工等。以上多重因素不仅导致行政管理者的行政管理工作不好开展,员工与员工之间因为工种不同、务工关系不同,导致人员薪资状况不同。建筑行业随时迁移的、不稳定的工作环境,各种原因导致的不同的薪资水平,都会致使建筑行业务工人员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还由于建筑行业务工人员存在整体学历知识素养稍低,故而很容易在上述因素下出现失落情绪,消散工作热情。
3.解决行政管理问题的对策
3.1树立民主行政理念
改变建筑企业行政管理问题的最基本措施就是要认识行政管理对象,并且确立民主的管理意识。在建筑企业的行政管理中,广大的建筑职工才是行政管理者实施工作的主体,更是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建设工作的主人。每一位建筑职工的一言一行不止对企业当前工作造成影响,更重要的是,这影响着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若想顺利快速的开展企业行政管理工作,首当其冲的是提高职工综合素质,使职工深刻的意识到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如此,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中,不仅要抓普通职工为主体,还要根据被管理者特点,行政管理人员集中进行管理。充分利用好被管理者独立民主意识,实施平等管理。
除此之外,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正视自己的领导作用。在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实施的过程中,行政管理人员根据相关的规定,牢牢抓广大工作人员,根据大多数员工的想法,利用群众的力量,做到集大家思想为一体,从而实施一种公平民主的管理,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更好的接受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并且积极推动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而行政管理人员及企业高层,作为领导者,应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深入基层,正确的了解职工对企业行政管理模式的需求,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总结出一套合适自己企业的科学有效的行政管理理念。
跟及以上叙述,企业想要又好又快的开展行政管理工作,确定行政管理主体是关键,同时加强领导者主导作用,形成法制民主科学管的理模式。
3.2完善管理制度,处理好领导和职工关系
在上部分文章中曾提出,行政管理工作实施的主体实际上是广大的建筑职工。作为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形成一种公平公正的正确行政管理模式。同时,建筑企业在行政管理方面应建立全方位完善的行政管理模式。事实上,对建筑工人等被领导者的管理,本质上是对管理者的一个一种完善与监督。对行政管理模式的全面丰富,可以更好地充分的改变传统行政管理模式带来的单向性,积极促进行政管理者和行政主题的双向互动,使得建筑企业在新经济模式下更好的适应与发展。
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后,行政工作开展更加民主化,行政工作者与行政实施主体的广大建筑职工之间接触增多,这要求行政管理者妥善处理领导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对于被管理者来说一定要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即行政管理只是管理者的事情,与被管理者毫无关系,还要改变传统的上下级思想,强调民主思想,改变被管理者察言观色、趋炎附势、随便跟风、与领导者之间产生距离感等思想。做到从根本上改变被领导者思想。事实上无论是行政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两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正视管理者与职工的关系,树立敢于创新、敢于质疑的新思想,使被管理者做到明辨是非、主动建言献策,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遵守工作相关制度,维护行政管理制度的权威性。
3.3创新学习,树立观念,提高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素质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不论作为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都应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自己创新素质,广泛的涉猎其他方面知识,在丰富自我理论知识的同时,开阔视野。只有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才能更全面的激发自己的学习潜力,提高自我素质。作为建筑企业行政管理者,通过各种先进知识的学习,了解现代科学管理理念,及引进高水平的科学行政管理办法,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特征,及建筑工人特点,创新整合出更适合自己企业的行政管理办法,促进行政管理工作全方位的实施。
提高行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素质,可以开拓创新思维,更好地促进建筑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开展。可是创新不是说出来的,想要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及其被管理人员的创新素质,就要求企业具有一个全新的环境及新的管理制度,为企业行政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在企业内部和施工环境中如何营造一种极具创新性的环境呢?这就要求行政管理者集思广益,开展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活动,组成创新团队。并在一定范围内制定比较规则,使被管理者具有一种竞争意识。在创新环境的营造形成过程中,就要求行政管理者对建筑企业在新形势下的行政管理特点做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转变行政管理模式,在于被管理者的共同管理和自我管理中开创创新点。
4.总结
改善建筑企业行政管理,不仅可以保质保量的完成优质工程,推动企业健康发展,对社会而言都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和其行政管理者应全方位的完善建筑企业行政管理体制,贯彻被管理者为管理主体的思想,在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增加企业创新意识,建立正确的建筑施工企业行政管理,这样不仅能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健康快速的发展。而且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施工行政管理实践中不断地吸取经验,改掉建筑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的弊端,不断开拓创新,终将构建完善的建筑企业合适自己的行政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袁有艺.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西建筑,2016,01:249-251.
[2]杨铁年.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9:258.
[3]林英. 建筑施工企业行政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福建建设科技,2016,03:97-99.
篇7
关键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世界观;网络人生观;网络价值观
目前,理论界普遍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上的延伸,即借助网络手段或形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我们却不能由此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地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版”。
由于计算机网络改变了文化传播方式,特别是人的生存环境,并进而对人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等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在网络环境中,人们会形成带有鲜明特点的网络社会意识。因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完成常规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外,还要肩负起针对网络社会意识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具体地讲,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把网络世界观、网络人生观和网络价值作为核心内容。
一、网络世界观教育
如今,网络已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生活也已成为了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思想观念角度讲,同现实生活一样,在网络世界及生活中,世界观的问题仍然是根本问题,它决定着人们的网络人生观、道德观和法律观,并左右着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
人们生活在网络世界中,必然会对网络世界产生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即形成一定的网络世界观。人们正是基于网络世界观,形成了对待网络世界的态度,并以此来确定网络生活。在此意义上,人们在网络世界及生活中的所有行为,都是一定的网络世界观的实践和表现。
众所周知,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不仅迎合了青年一代自主选择、勇于探索的心理,而且,为青年一代设下了主动参与、积极实现自我的广阔平台。绝大多数青年仅凭直觉、情感以及心理体验来理解和把握网络世界,使得他们的网络世界观呈现出直观性、朴素性和缺乏科学性等特征。他们对网络世界的本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以及网络世界中人的本质表现等根本性问题,或是忽略了,没有去认识,或是形成模糊不清的认识,或是做了曲解,甚至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由于网络世界是虚拟世界,现实社会中的人的身份,包括职业、年龄、性别等都统统隐匿在了计算机符号之中。部分青年却由此认为,既然人以数字化方式生存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那么,物质的、现实世界中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甚至是神圣的法律,在网络世界中则完全失去了意义。
部分青年正是在这种不正确的网络世界观的指导下,才形成了虚拟人生态度、盲目的技术崇拜及有违伦理和法律的种种失常表现。也正是这种不正确的网络世界观,使得众多的青年陷入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之中,如同“两栖动物”穿梭于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之间,他们这种双重的身份、人格、价值标准和生活方式等,使他们困惑不已。为了寻求解脱,他们躲进网络的天地,但却难以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结果形成更可怕的生活危机。
显而易见,若要以思想政治教育手段,来解决青少年在网络社会中的种种问题,就必须首先抓住网络世界观这一网络社会意识的核心,对他们进行教育。
1.要指导青少年认清网络世界与现实社会的关系
要使青少年认识到,网络世界固然是虚拟的世界,但不是虚无的世界。人以数字化方式生存于网络之中,但人的本质并没有虚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尽管可以带上“面具”随意装扮自己,但对现实中的自我并没有改变一丝一毫。任何形式的随心所欲,看似乐趣,实际上是自己在糟践自己。
2.要使青少年懂得,只要是有人群的地方,就必然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秩序
网络世界固然是虚拟的时空,但虚拟对象是活生生的现实,网络世界不可能是超脱尘世的仙界。因此,尽管现实社会的规范不能完全照搬于网络世界中,但网络世界却应有依据自己的特点而形成的维护自己稳定生存及发展的道德和法律。如果离开网络道德和法律的调节、指导和约束,网络世界将会走向毁灭。
3.我们必须努力帮助青年一代树立起网络道德观念和网络法律观念
学校应指导学生认识到,人在网络中,虽然是独自面对计算机,但却无形地走进了人的集体。因此,在网络世界与在现实世界一样,言谈举止都不能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他人的权益,现实社会中做人的原则,在网络世界里同样具有“利他又利己”的意义,进而提高他们在虚拟世界中生活的自控力,真正做到自觉运用网络道德和法律来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
二、网络人生观教育
应该说绝大多数青少年能正确地对待数字化,他们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从容地应对网络给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合理地设计自己的网络生活。但也有部分青少年因没有树立正确的网络人生观,而在网络社会中迷失了正确方向。
尽管部分青少年也能认识到网络的虚拟性,并不完全相信网络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但另一部分青少年则是对现实生活心灰意冷,似乎是看破了红尘,采取了类似出家的形式,进入虚拟的网络空间,心甘情愿地将自己交给网络,死心塌地地做个网虫,以网络生活取代现实生活,并由此形成一种虚拟人生观。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其网络人生观教育。
1.虚拟人生是在虚拟世界中进行和实现的
网络给人类创设了第二生存空间,当然,也改变了人生追求的形式,并部分地改变了人生追求的内容。然而,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的基础,虚拟世界不过是现实世界的延伸。那么,网络世界的人生追求只能是现实世界人生追求的折射。虚拟人生改变了人生追求的形式和内容,但没有改变人生追求的实质。当我们把人生的追求融入网络生活之中,并根据网络生活的特点进行了重新的设计时,从设计原则到设计理念,从设计手段到设计目标,都不能与现实世界的人生追求相脱离。虚拟人生决不是在虚拟的世界中醉生梦死地痛苦,而是借助虚拟的世界获得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使得现实世界的人生更加精彩和更有意义。
转贴于
2.要指导青少年走出虚拟人生的误区
用现实的生活经验教育他们认识到,把网络生活与现实生活割裂开来,以网络生活取代现实生活,把网络生活简单地当做另类生活,以求所谓的超凡脱俗,甚至成为现实生活的反叛者;或把网络生活肤浅地理解为游戏人生、梦幻人生来应对现实生活,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其结果是扼杀了人的现实生活,把人变成了脱离现实社会生活的“网络人”,它将使人生变得更为消极。更可怕的是,在虚拟的人生追求中,人性将遭受摧残,人格将会被扭曲。
3.要引导青少年正确解决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矛盾和冲突
要引导青少年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必须教育他们懂得,网络世界固然可以与现实世界共生共存,并行发展,但它绝不能取代现实世界。网络世界的非物质性结构,决定了其必须依附于物质的现实社会,网络世界不过是现实社会的延续。在这种意义上讲,在网络世界虽能满足人的某种欲望,但其价值大小、意义轻重却只能体现在现实世界里。同时,这也表明了现实社会才是人最终栖息的空间,才是人谋求发展和实现自我的天地。
三、网络价值观教育
所谓网络价值观教育,即教育青少年正确认识网络对社会及人生的价值,学会正确评价网络的利与弊,并真正懂得和理解怎样才算实现了自己在网络社会中的价值。
青少年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但由于社会阅历和个人经验有限,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不强,从而影响了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的形成。考察当代青少年的网络价值观不难发现,目前,青少年在网上主要是交友聊天和玩网络游戏,真正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己和自我教育的则为数不多。更有甚者,一些青年沉溺于网络中不能自拔,出现了网络综合征、网上娱乐综合征及电脑依赖症、网络癖、互联网痴迷症等症状。这些疾病正在吞噬着上网者的身心健康。有不少学生顾不得上课和做作业,整天泡在网吧,网“线”越拉越长,学业却挂起了“红灯”。更有甚者,个别青少年因上网劳累过度,竟猝死于网吧。
真正值得我们关注和忧虑的是,这种无所作为的网络观念及行为,导致了网络的社会价值功能在青少年面前弱化和萎缩。我们的青少年掌握了网络,却仅仅成为了聊天和游戏的高手,显然与网络时代的人才标准相差了太远了。
十分明显,要使青少年摆脱网络聊天和游戏的“纠缠”,必须对他们进行教育。
1.网络最大的价值是拥有高超的网络技术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让青少年懂得,网络不仅为人们开辟了有别于传统的学习环境,而且为人们提供了先进的创新手段。因此,“走进网络”的意义首先在于利用网络资源来充实自己,掌握网络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极大程度地提高自己适于网络时代生存的能力。
2.警惕科学技术“拜物教”的产生
更让人忧虑的是,在当代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科学技术“拜物教”现象己隐约出现,从青年对“黑客”的认识可略见一斑。据调查显示:76%的被调查人认为“黑客”是“网络侠客”,227%的被调查者认为“黑客”是“网络能人”,而多达39.7%的被调查者对其认识模糊,认为“说不清”。不可否认,青少年群体对网络技术的追求,对“网络能人”的崇拜,有利于激发青少年投身于科技创新的热情,有利于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养。但青少年过度崇拜技术,往往会成为技术的“奴隶”,也容易造成思想修养的偏废和道德价值的弱化。如今一些青少年热衷于效仿“黑客”,盗用别人的网号,乱闯“禁区”,甚至是恶意制造和传播病毒等等。他们把不文明的、甚至把违法犯罪行为当做是创新,当做是自己价值的体现。据国内外已发现的网络犯罪案件统计,当今,网络罪犯年龄在18至40岁之间的占80%,平均年龄只有23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网络教育,不能仅仅偏重其技术上的“行”与“不行”,还要教育其懂得社会层面上的“该”与“不该”。提高其对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学会有效地、合理地、科学地利用网络;培养他们自主、自律的主体意识,锻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负责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网络文化的侵袭。要让青少年明白,只有运用自己掌握的网络技术,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社会和他人谋福利,才是真正摆正了自己在网络社会上的位置,体现了在网络社会中的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张震.网络时代伦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杨劲松.数字化浪潮[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