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和能力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教学专业素养和能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推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和学工管理模式在推行过程中无一例外地会遇到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那就是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的具体内容、二者孰轻孰重及如何实现二者结合?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新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效果。与其停留在理论上的争论,不如实地到用人单位实践调查。为了加深学生对社会、行业、岗位及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创业的认识,系领导研究决定,确定以英语教育专业为突破口,组建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长沙小新星英语培训集团进行实践,时间为3天,实践方式以走访、学习观摩为主和问卷调查为辅。
一、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二者孰轻孰重
此次走访和调查三个层次100多人。通过统计,结果如下:
经过仔细分析我们发现,小新星总部高层管理人员都认为二者并重,加盟学校高层管理人员认为职业能力重要4人,综合素质重要2人,这反映出加盟学校高层管理人员有出于盈利的需要,认为职业能力重要占17.5%,总体看来学校高层管理人员认为“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占72%左右,其他非正规或规模小的学校高层管理人员观念由此可想而知。由于教师与小新星存在聘用的劳动关系,因此,教师中认为职业能力重要占70%,这样才有自己的饭碗,师训部受训学员认为职业能力重要占63%左右。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认为“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的加盟学校规模相对较大,口碑较好。我们走访了当时在场接受培训孩子的家长65位,93%认为小新星正规,81%认为孩子不仅学到了英语,还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中获得小新星优秀教师称号的92%认为“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小新星最新高端教育产品――DHR教师100%认为:“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这就揭示持“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观念的培训学校可以在发展中生存得更好,持“二者并重及综合素质重要”观念的教师有更好的职业前景和发展空间。这一结果、这些观念及与之相应的实践对学校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英语培训机构对教师技能和素质具体要求及培养方法
(一)教师综合素质的要求及培养方法。首先,思想素质是关键。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小新星把老师的思想素质归纳为要有爱心、耐心、责任心。在对学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通过要求诵读传统文化弟子规传统文化、分享诵读心得培养感恩心理等手段,对学员进行此方面强化训练。同时,小新星科技集团Family般的企业文化氛围熏陶培养员工的爱心、耐心、责任心,实现职业技能与思想素质的有机结合与渗透。
其次,要有基本的沟通能力。英语培训机构与正规学校不一样,更要求教师与家长做到互相配合,和谐施教。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家长的心理,根据沟通对象不同的情况,以真诚的态度,运用灵活的沟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种沟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
最后,要有创新能力。创新是英语教学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教师的创新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启发作用。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音、语调、书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学活书本。小学英语教师的创新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材使用的创新,对于教材的使用,我们应该有所取舍,有所增补,不能照本宣科。2.课堂设计的创新,课堂的设计对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一堂设计巧妙的课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掌握本领。在设计教案时,我们可以把其他学科的优势运用到我们的英语教学中,让课堂整合。3.作业布置与作业批改的创新,在作业布置中,我们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考虑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作业,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做同样的作业。
(二)教师职业技能的要求及培养方法。英语教师应具有的一般职业技能包括表达能力、课堂驾驭能力、运用多媒体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其中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非语言表达能力。教学中非语言表达的方式主要包括眼神、手势、和表情等。课堂驾驭能力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包括课堂的组织和调控能力及推进能力与观察能力等。还有扎实的基本功,做演员的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功”当然指的是基本功。
1.唱功。所谓“唱功”,就是要学会唱歌。小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安排了几首英语儿歌。这些动听的歌曲需要教师耐心地教给学生,教师不仅要会唱,还要唱得好听,唱得生动,唱得学生喜欢听。2.画功。这里的“画功”指的是简笔画。3.做功。这个“做功”是指教具的制作。其实制作教具也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课余时间,我们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制作教具,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制作一些非常精美的教具。把学生自己做的教具拿到课堂上不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可以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结语
根据此次社会实践与调查,围绕英语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这一问题解决,从而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及四位一体学工管理模式的新局面,我们得出如下结论:(1)出于对高职生可持续发展考虑,无论学校、专业教师、公共课教师都应当树立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并重的办学理念、教学理念、学习理念,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并建立合理的机制。(2)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切入点,专业教师应当在专业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中渗透综合素质培养元素,公共课教师应当于综合素质培养中融入专业职业的色彩。企业的培养观念和方法应当借鉴,教学与管理中融入企业、职业的文化因素。综合素质培养中应当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中大力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内容。(3)学生要进行职业生涯与学习生涯设计。
参考文献:
篇2
1认真推进教学改革,夯实中职学生知识基础
和普通教育专业相比较,学前教育专业有着特殊性,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是将来的各学前教育学校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他们要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群幼儿,这些幼儿思想纯洁得像一张张白纸,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这样才能指导幼儿健康成长,取得良好的幼儿教育教学效果。新时期的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等诸多能力。而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的这些综合能力是由基础理论知识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锻炼和转化而来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从而为以后的幼儿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的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科学合理地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课程,促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表达交流、团结合作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但是,由于相当一部分的中职学生文化知识基础比较差,因此对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学生对这些课程的学习有厌学心理。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的实际学情,作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要扎实推进教学改革,精心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的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2重视指导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培养幼儿综合素养的重要性,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这就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要求学前教育的教师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要具备较高的幼儿教育教学技能。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的教学中,要重视对中职学生的听、说、读、唱、跳、画等方面技能的训练,指导学生掌握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的主要阵地。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中,要对中职学生进行语言、书写、计算机等基础知识教学,也要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音乐、绘画、舞蹈、手工制作等内容的教学,拓宽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知识面,全面培养中职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
3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是将来从事学前教育的幼儿教师。其工作对象是一群天真纯洁的幼儿,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是指导孩子们快乐地成长,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教育工作者道德品行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们的品德好坏。因此,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中职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热爱孩子、热爱幼儿教育事业。但是,升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中考文化成绩不理想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这些学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程度的自卑心理,因此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学情,指导学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幼儿教学实践相联系,在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时间带领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活动,指导和鼓励学生学会把课本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学前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指导学生在幼儿教学实践中检验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并不断进行修正。这样让中职学生能够整体感知学前教育,培养中职学生热爱孩子和热爱学前教育的情感,也使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和针对性,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快速成长。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优秀毕业生回学校和学前教育专业在校生进行经验交流,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起身边可以学习的榜样,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总之,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认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法,夯实中职学生知识基础,注重对中职学生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训练,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同时,加强学校和幼儿园的联系,让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把书本理论知识和幼儿教学实践相结合,让中职学生在幼儿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幼儿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武丹丹 单位: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素养;教育;人才
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日常的修养,以及由训练和实践而获得的技巧与能力。是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其基本品质结构。一个人的素养是影响、制约其工作效能的根本因素。因此素养不仅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也是各项事业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基本条件。由此,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根本上取决于专业教师的工作效能,而制约教师工作效能的根本因素是教师自身的素养。因此我们有必要从道德品质、科学知识、能力和心理四个方面分析“双师型”教师的素养。
一、道德品质素养
“双师型”教师首先是教师,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品质: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具有鲜明的法制观念,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正确理解和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其次,“双师型”教师要有堪为师表的职业道德素养,即有现代观念和奉献精神,对职业教育事业有强烈的信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信念―这是学校里最宝贵的东西”。“双师型”教师首要的素质就是对职业教育事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教师的高度责任心表现在:(1)精心敬业的态度。“双师型”教师认定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育事业是伟大、光荣、神圣的事业。(2)严于律己的态度。“双师型”教师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博采众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到以身垂范。(3)诲人不倦的态度。体现在“双师型”教师对每一名学生都能认真负责上。(4)严谨的治学态度。“双师型”教师对教学业务精益求精,在教学中具有精雕细刻的工作研究态度。
同时,职业院校培养的是专业技能人才。因此“双师型”教师还要具备行业职业道德,即行业中约定俗成的,从业人员应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如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中就规定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忠于事实,不搞虚假报道;商业工作者职业道德中规定严守商业信用,诚信无欺,公平交易等等。“双师型”教师要引领学生进入这些行业职业领域,首先必须按照行业职业道德办事。因此,“双师型”教师除熟悉并遵守相关行业职业道德外,还要熟悉并清楚其制定过程、具体内容及其在行业中的地位、作用等,并通过言传身教,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业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
二、科学知识素养
适应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双师型”教师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以及宽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
“双师型”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必须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原理:丰富的教育学知识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要在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形成自己的教育理论体系,使自己的教学活动符合教育规律,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因为知识的学习包含着复杂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心理规律、心理原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产生心理问题,让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科专业知识是“双师型”教师最基本的知识内容,也是我国传统教育非常强调的内容。接受过师范教育的教师有比较好的基础,对教学中的大部分内容能很好地理解。但从学科知识的角度看,教师不仅需要理解这些内容本身,还应深刻理解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系统之间的关系。从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螽度看,在教学中教师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学习新的内容和接触新的领域,了解该学科最新的科研成果及知识,使自己适应教育与教学改革的需要。
“双师型”教师既能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又能从事行业职业实践活动,并且还要将行业职业知识、能力和态度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因此,“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宽厚扎实的本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了解社会、用人部门对本专业、工种人才技能水平的要求,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并能正确完成技能操作示范;具备把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即根据市场调查、市场分析、行业分析、职业及职业岗位群分析,调整和改进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专业开发和改造。同时,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双师型”教师还应具备较为丰厚的市场经济理论,熟悉并深刻领会各种经济常识,树立市场观、质量观、效益观、产业观等经济观念,自觉按照竞争规律、价值规律等经济规律教学,并善于将经济常识、经济规律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以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与竞争性。
三、能力素质素养
对教师能力要求的传统观点是以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为主,这是与认定教师的基本任务是讲授知识与管理学生相对应的能力观。而在职业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社会赋予了“双师型”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望,因此对“双师型”教师也就有了新的能力要求。
(1)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胜任本专业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学,并熟悉相关课程的内容;能主编所任课程的教学大纲,参编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胜任与专业相关的实验、实习、实训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组织与指导工作;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好,受到学生和同行好评;具有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
篇4
新课改背景下,音乐学科作为人文学科之理念以及音乐教育教学“学科综合”之思想对音乐教师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突出表现为教师的复合型和教师素养的多元性。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当代音乐教师素养之内涵与结构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探讨,从理论层面对音乐教师素养构成与含义进行科学详尽的剖析和阐释。
人文学科教师素养知识技能职业道德
一、音乐学科之人文教育本质
科尔伯特曾说:“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人民的品格如何获得?学校教育是主要渠道。那么,学校教育之品格获得又通过何种途径实现?当然是各学科课程。其中人文学科对人品格的获得应该承担几乎全部的任务,“因为人文学科的贡献主要在于‘以独特的方式提高人的价值判断意识’,在于‘以一种知识和教育领域所没有的真诚态度’来接纳价值观念。”①而科学学科从整体上很少谈论人生的目的、情感、意义等与人的品格紧密相关的东西,因此,以审美为基础的人文学科之艺术学科在其中必应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而音乐学科必定成为人文教育中坚,为国人品格的获得与培养发挥其独特效用。
笔者从人文学科角度、通过对人文学科教育本质的论述,意在阐释音乐学科的人文学科的概念内核和音乐教育的人文教育本质,强调音乐学科的重要性。
二、音乐教师素养构
如上所述,音乐教学实施者——音乐教师的素养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因为首先教师的职业就是以人格再造人格,教师是人的品格的直接影响者、塑造者。正所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其次,因为音乐教师是整个音乐教学活动的直接策划者、实施者、参与者,因此音乐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关乎音乐教育质量好坏。音乐教育的成败关键在音乐教师,音乐教师优劣关键在教师素养。
(一)知识技能素养
1.音乐专业素养
音乐专业素养是指音乐教师必须具有的直接服务于音乐教学的音乐专业技能、理论及音乐文化知识。笔者称之为基础素养。
教师音乐专业素养包含:歌唱教学技能、钢琴弹奏技能、合唱指挥技能、作曲技法技能、音乐理论知识、音乐史论类知识。歌唱教学技能是指音乐演唱能力和水平,基本要求包括:良好的乐感、恰当的情感表达、科学的歌唱方法等。钢琴弹奏技能指教师的钢琴演奏和伴奏能力,基本要求:正确的触键、恰当的情感处理、一定的手指技巧。合唱指挥技能是指音乐教师的专业合唱与指挥能力,包括:正确的合唱声音概念、作品的正确把握处理、基本指挥技术以及组织排练能力等。作曲技能指音乐创作方法与作曲理论知识。音乐专业技能理论知识指音乐专业知识,包括:曲式与和声、基本乐理、视唱和练耳、乐器知识(除通用乐器外,还要了解其他民族乐器,以及电子乐器)。音乐史论类知识指基本音乐历史知识和相关文化知识,包括:中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中外民族民间音乐、通俗音乐等。
上述诸多音乐素养集中体现为音乐教师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能力——音乐听力,即音乐辨别或鉴别能力。这种能力既是音乐教师综合音乐能力的反映,也是具体教学过程所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学生的演奏、演唱,还是为学生进行各种演示,向学生提出要求,做出指导,以及逐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声音概念和自学能力,包括音乐欣赏,无一不与音乐听力密切相关。因此,音乐听力是衡量音乐教师音乐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2.艺术知识技能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
艺术技能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素养是音乐教师完成音乐教学应该掌握的除音乐专业素养之外的其他艺术门类,其他学科技能知识等。笔者称之为必要素养。
新课标提倡学科综合。音乐学科综合课程之“综合”应该包含两个层面的综合:一是音乐学科与姊妹艺术学科的综合;二是音乐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就是说音乐是其他艺术所必需的,艺术是非艺术学科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必须结束音乐教育的“孤立”状态,我们必须建立“大课程”观念,必须把“音乐”放入“整个艺术”中来考虑。
“美国学校艺术教育第一套在政府干预下,包括有四门艺术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这样表述:艺术教育是一个有序的包括音乐、视觉艺术、舞蹈、戏剧四门艺术学科的教育”,②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教育结构与内容。这就要求音乐教师素质的复合型,要求音乐教师知识文化的多元性。依据《艺术教育国家标准》,音乐教师的艺术素养应包含:基本舞蹈技能与其相关舞蹈知识及一定舞蹈编导能力,简单美术技法(素描、色彩等)与相关美术知识,简单戏剧表演能力与相关戏剧知识。
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应具有一些其他学科知识素养。如一定文学知识与良好的文辞能力、基础哲学、美学及历史知识等。
3.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
教育教学知识与技能是音乐教师完成音乐课程教学必须具备的教学技能。笔者称之为工具素养。包括三方面内容:
1.音乐课教学技能。包含:全面掌握和运用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其他艺术知识技能)的能力,简单乐器教学技能,音乐欣赏教学能力,创造性音乐活动教学能力,课外活动的组织能力。这里笔者特别提及一下创造性音乐活动教学能力,因为音乐教育之创造性已经是国际现代音乐教育的集中趋向,也是“新课标”之突出要求。创造性音乐教育重视音乐教育空间的拓展。美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雷默认为,21世纪的学校音乐教育,除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表演机会,更应该满足绝大多数人音乐体验的需求。他建议21世纪的音乐教育内容应拓宽更多的表演机会,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作为一种音乐创造方式的即兴演奏方面。“雷默认为,我们受音符束缚的表演文化已经导致思维方式的萎缩和衰退。表演者一旦离开乐谱,表演音乐就会瘫痪和麻痹。我们不能回到一种非记谱的音乐文化,但我们一定可以在普通音乐和表演方面为我们的学生展现各种通过即兴在表演中获得的各种充满创造性的愉悦。过去的音乐教育倾向于过多地定位在‘演奏正确的音’上。因此必须充分利用机会来指导所有的孩子作曲,因为作曲是一种音乐思维和认知的真正的基本方式。”③
“美国DBME以学科为基础的音乐教育模式,倡导从创作、美学、历史、评论的角度来学习音乐。其中创作包括即兴表演、作曲和表演。”④由此可见,音乐教师在创造性音乐教学能力方面至少应具备表演(包括即兴表演)与作曲两项素质。
2.一般教育教学技能。内容为:分析教材组织教材的能力,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准确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导学生的能力,现代化教学技能。
3.普通教育教学知识。包括:心理学知识,教育学知识,教学法与教学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还包括学生身心发展、学生个体差异及对学生学习客观正确评价方面的知识。教学法知识包括普通教学法和音乐教学法知识。教学论知识包含教育、教学论、音乐教学论知识等。
4.治学与研究能力
治学与研究能力内容广泛,包括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自我学习研究能力、经验交流观摩能力以及教师教育合作能力等。教师治学研究能力非常重要,它间接影响音乐教师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音乐教师知识技能的提高和完善。比如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习新的音乐教育模式,学习先进的音乐教学手段等,都依靠于治学与研究能力。
加里宁指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收一切优秀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秀的东西献给学生。其朴素的言语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中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以教人者教己”“教学做合一”。前辈的教育思想今天仍然适用。当前,教师要做研究型教育者(笔者称之为教师学者化),已是中国教育大势之趋,这势必要求教师学习研究能力的提高。所以,治学与研究能力是音乐教师必须努力之处。同时,音乐教师要明确终身学习的意识,因为我们身处在一个知识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的淘汰与更新日新月异。
(二)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是什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者,路;德者,得也;惪(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在道与德的关系上,古人称:“行道,有得于心,谓之德”。行“道”,“内得于己,外得于人”,称为“德”。可见,“‘道’具有客观性,是外在对人的客观要求。‘德’则具有主观性,是人内心获得的信念、意识和品质等。‘道’是‘德’的前提,‘德’是‘道’的内化。”⑤
可见,道德应是外在行为规范与内在意识、品性的统一。因此对于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简称师德),我们应注重教师“内化”的道德,而不是客观的规范、原则。我们不能把师德仅仅诉诸于条例与规定。对师德的重视由来已久,汉代教育思想家董仲舒强调:“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他提出:“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又)慎其行……吾取之”。他明确指出:“善为师”的必要条件首先是“既美其道,有慎其行”的师德。这“美道慎行”充分表明董仲舒对教师道德的高度重视并要求以身作则的意义。师德的内涵主要包括:
1.敬业与奉献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师——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人们要求教师既要有技能,又要有职业精神和献身精神。”笔者认为,敬业与奉献是师德之首。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心中有爱。这是因为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活动基础是爱,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础。所以爱心是教师敬业奉献精神之基础,是最重要的师德素质之内因。这种爱表现为对教学工作的爱和对教育对象的爱。教师内心的爱外化为爱岗敬业之实际体现,乐教勤业之实践行为。卢梭曾说:“有些职业是这样的高尚,以致一个人如果只为了金钱而从事这些职业的话,就不能不说它是不配这些职业的;军人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教师从事的,就是这样的职业。”
笔者认为,当代教师真的需要一点“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追求。再则说,教育本身追根溯源就是无名无利、清白之事。
2.修养与言行
笔者认为修养与言行是教师“道行”之表现,是教育者知识水准、人格修为、思想水平、文化素养之融合。而如是之修养综合外化为教师言行,教师个人之范行,言行是修养的体现和反映。两者既独立又联系。教师修养与言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着学生,而这种影响对学生内心影响更深入、更久远。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之修行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深远。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年人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所以音乐教师应努力在修养、言行方面多做文章,努力实现自身修为的提升。当然,人的修养需要一生来完成。音乐教师的个人修养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音乐教师用一生来谱写。但关键是我们要去做,因为:“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前苏联现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诫教师。
总之,师德是教育之车轮,教师之羽翼;师德是教育教学之保障。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就是教人做好人,教人做好国民,这要靠教师的德行、教师的学识、教师的才能、教师的高尚人格。
结语
音乐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理念以及音乐教育教学“学科综合”之思想,要求音乐教师素养多元性,笔者概括为知识技能素养与职业道德修养。知识技能素养涵盖音乐技能知识、艺术与其他学科技能知识、教育教学知识技能及治学与研究能力;师德素养包括敬业与奉献、修养与言行两方面。这些技术与非技术因素对音乐教师都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什么人。音乐教学首先与音乐教师专业水平紧密联系,但教育质量好坏最终决定于师德水准高低。综上所述,做一名音乐教师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做一名音乐教师又是非常荣尚的。正如卢那卡尔斯基所说:“教师是博学多才的,并且是国家中最可爱的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像教师那样对人提出那么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使自己成为人们的典范。”
注释:
①列维·史密斯著,王柯平译.艺术教育:批评的必要性.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第247页.
②③④戴定澄著.音乐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赵宏义,于秀华著.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第3页.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人本原理;大学教师;职业素养
1 人本原理介绍
人本原理,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的原理。它要求人们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以人为核心,以人的权利为根本,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力求实现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其实质就是充分肯定人在管理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同时,通过激励调动和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组织成员去实现预定的目标。因此,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核心;管理工作的中心任务就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动性,激发人的创造性。
人之所以愿意贡献他的智力、体力、精力和时间,发挥他的主动性和创造力,除了人需要一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之外,人还需要来自他人的、组织的和社会的尊重。因此,尊重员工是管理活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工作。只有在尊重员工的基础上,关心、爱护员工,满足他们的需要,帮助他们规划职业发展路径,才能够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2 从大学的社会责任谈大学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
2.1 大学的社会责任
随着大工业时代的到来,大学的社会责任也逐渐由单一的从事教育教学,发展为兼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基本职能。
教育教学是大学作为教育机构的基本职能,是大学教师的主要工作之一。大学教育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之上,培养各种专门人才。这些专门人才将直接进入社会各个职业领域从事专门工作。大学的教学内容既是现代科学最高成就的反应,也是对大学生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训练,其目的是使他们能够为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而自我学习,自我完善。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第二个社会职能,是大学作为培养科学人才的教育组织的内在逻辑决定的。大学要想完成上一个社会职能,那么它必须要有大量掌握先进科学知识和方法的科学家,以及相应的一系列配套设施,并能够开展科学研究和经常性的学术交流。正是由于大学有上述的各种优势,也使得大学的科学研究成为各国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是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力量。
大学作为科学文化的中心,拥有大量的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优势,这就使它们负有对社会,尤其是对地方工农业生产和文化科学各方面工作起指导或咨询作用,帮助企业和社会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
2.2大学教师职业素养的构成
大学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除了应具备普通职业应有的职业素养如爱岗、敬业、忠诚、奉献、乐观、用心、开放、合作等之外,它还应该具备其特殊的职业素养,其特殊性正是缘于大学的社会职能,缘于其职业的特殊性。
2.2.1 作为教师的专业素养
大学教育虽然有别于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但大学教师作为一支特殊的教师队伍,应具备作为教师这个职业的、一般的专业素养。
知识地不断积累与更新是作为教师最基本的素养之一。要教给学生丰富的,实用的科学知识,教师自身必须具有真才实学,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注重个人的德性修养。一名好老帅,应是做人与问学的统一体,不仅应该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德行的垂范者,应该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问学求实的探索精神,而且还能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教师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以准确、流畅、易懂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教会他们学习、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不断地学习新型教育技术,掌握教学设计的新方法,深入理解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的变化,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对于大学教师,他们大多数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教育理论,因此,对于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学习和培养就更加重要。
2.2.2自然/人文科学的专业素养
大学教师多是从各类自然或人文科学专业选拔而来的,他们通常拥有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因此,为了能够进行科学研究,为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为企业和社会提供专业服务,他们需要精通本专业知识,熟悉本专业的前沿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发展趋势。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是大学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武器。
3 大学教师职业素养的培育措施
3.1解决教师后顾之忧,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育教学的方法上,放在学习、掌握专业新理论和新技术上,放在关爱、关心学生上,是大学管理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教师每天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每天都在为解决鸡毛蒜皮的琐事而花费心思,每天都没有时间停下来认真学习和思考,那么他哪里会有心情去解决教育教学上的事情?哪里会有时间去与学生进行沟通,去了解学生?哪里会有精力去做科学研究?因此,只有尊重教师,关爱教师,了解教师自身发展需要,为教师创造生活无忧、工作愉快的环境,才能够激发其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发挥其创造力。
3.2 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工作
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讨论,对大学教师尤其重要。一方面,因为大学教师多来自自然或人文科学领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教育教学理论;另一方面,由于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需要大学教师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最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因此,大学要充分重视先进教育理论的学习与讨论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要注重教育新观念和新技术的应用和发挥教师主动性的作用。
3.3 发挥教研室作用,促进专业团队建设
教研室是大学中最基层的管理单位,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专业讨论的最小组织,是提高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阵地。定期开展教研室活动,有利于加强教研室内教师间的联系,增进教师间的理解和互助,促进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加强专业建设,帮助教师制定其职业发展规划,提高教师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有利于教育教学新观念、新技术和新理论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
3.4 健全教师选拔、培养、考核制度
选拔合适的人才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是形成大学教师队伍的最基础和最重要的工作。有能无德者,有能无心者(即有能力但没有作为教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甚至有时不愿意发挥自己的能力),既无德也无能也无心者,是既不适合做教师的,也不应当被选拔到教师队伍中来。因此,完善教师选拔制度是培养教师职业素养的第一步。
大学应为教师提供学习、进修和深造的机会,完善相应培训制度,进一步提高其科学研究的能力、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此外,大学还应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达到既能促进教师主动提高其教学水平的目的,又能提高学校总体教学质量的目的;既能促进教师自主学习、应用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技术的目的,又能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力的目的。
总之,不论采取何种措施来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都必须从尊重教师、关爱教师,贴近教师、了解教师出发,以人性化管理为根本,既达到大学教师职业素养的规范化管理,又不丧失大学自由之精神。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link?url=kxrz0wziL8r-KeGbGe4K5F9Vy
VZt19PUhGkmaJmP0a2wBCHdmkqsdeMKn0uJ-y1t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
[3]孙利.从《论语》看当代教师职业素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4]王丽波.教师素养:影响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因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4)
篇6
关键词 教师素质;信息素养;信息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24-0027-03
Information Ag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Quality and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Wu Peng
Abstract The education in information times and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and the route one must take is. Information educ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quality of higher dem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as the information ag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essential qualities, urgently needed by various forms and channels for training and improvement.
Key words teacher quality; information literacy; information education
Author’s address Dunhuang Arts Secondary School, Dunhuang, Gansu, China 736200
1 信息时代对中职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实现教育信息化固然需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但是,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媒体要真正的在中职教学中发挥其优势和效应,最终还要取决于人的因素,特别是从事中职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并最终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发展。那么,信息化教育需要中职教师具备怎样的素质和能力呢?
1.1 具有现代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现代教育观念强调在教育中应用先进的教育理论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在中职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中职教师要为学生的个性培养和生存能力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服务。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万计的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这是现代社会对中职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中职教育面向迅猛发展的社会作出的必然反应。因此,中职教师必须牢固树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职业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现代教育观念。
1.2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当今时代,知识信息“爆炸”,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职教师作为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的直接传播者,要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跟上时展的步伐,就要时时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有意识地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术结构,不断地学习各种最新的教育理论和专业技术,保证自己职业能力的适应性,这是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中职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
1.3 具有教学创新精神和教学研究的能力
当前推行的创新教育,是对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各方面进行的全面改革。这种改革,在解放学生的同时,也解放了教师,为教师围绕培养创新人才大胆探索和革新创造了极大的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要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同时,教学实践活动是发现新规律的重要过程,也是尝试新方法、创造新理论的重要过程。中职教师不仅是现代教育的实践者,还应该是现代教育规律的发现者、研究者。因此,教学研究能力也应该是信息时代对所有中职教师提出的要求。中职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过程中用研究者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尝试创造性地运用理论,并善于总结规律,进而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1.4 具有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开发的能力
现代教育观念要求中职教师不再只是知识和技术的传递者,而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学过程的调控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者。教学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设计和选择教学活动结构,包括总体上构建教学模式和具体选择教学策略等。要求教学设计要有利于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发挥和专业技术的培养。教学资源的开发,主要指中职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重组,将教学内容设计、加工成各种知识点或知识部件的形式,作为共享的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和创造全新的学习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中职教师要有系统的观念和整合的思想,要有科学、灵活、创造性地组织、协调教学过程的意识和能力,要有寻找丰富的知识信息、开发有效的学习资源、创造优化的教学环境的能力。
1.5 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素养是人类未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信息化教育发展的要求,是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的需要。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内涵是教育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它应包括信息知识、信息能力、信息技术、信息观念、信息情感和道德等多个方面。对中职教师来说,首先要具备信息的观念和信息的知识以及应用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特别是要具有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
篇7
关键词:科学教育;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师资队伍
科学教育专业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一个新专业,是为了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需要经过教育部批准设立的。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科学教育专业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养,领会科学本质,满足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需要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实现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科学教育专业虽然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还有许多亟待我们深入、广泛探索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已成为科学教育专业能否顺利、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就科学教育专业建设之专业定位与课程体系建设,以及从事科学教育专业教师的能力建设等方面谈点认识。
一、科学教育专业定位探索
我国科学教育专业是新型师范专业,是为培养正在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急需的具有全新教育理念与知识结构的综合型科学课程师资而设立的。自从重庆师范大学于2002年首次获教育部批准设置科学教育本科专业以来,现在从国已有近80余所高等校开设了科学教育本、专科专业 [1]。在教育部2012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科学教育专业归于教育学类。
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应用科学,领会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本质观。因此,高校设立科学教育专业,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学习科学,掌握科学知识,逐步领会科学的本质,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二是要坚持全面的科学教育,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思维等方面得到教育,发展对科学本质观的理解,全面提升科学素养。所以科学教育专业必须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标。高校设立科学教育专业既要体现高等教育普通水准的通识文化教育,又应体现中小学综合型科学课程师资的综合科学教育 [2]。因此,科学教育专业是以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地学等自然学科为主体构成的,并涉及技术、环境科学、生命科学以及科学史在内的综合性科学技术教育专业体系。
经过多年科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探索,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 [3]:培养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既能够传播科学知识,帮助大众理解科学,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又能够胜任中小学综合型科学课程教学或物理、化学、生物等分科课程教学,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综合理科教师。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满足了传播科学知识,形成大众正确的科学观和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也满足了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需要,对实现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专业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科学教育课程体系探索
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体制有两大类 [4,5]:一是典型的教育型课程体系,教育类课程占比重较大,其它课程相对较弱。这类课程体系的院校该专业往往开设在教育院系,毕业生具有较强的教育学知识背景,科学知识相对弱化。二是典型的科学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突出了科学成分,教育学理论弱化。而开设以科学课程体系为主的院校中,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因科学教育专业开设院系不同而带有相当的大差异。总体而言,科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是由教育类课程和科学类课程组合而成,但是这个组合不拼盘,是经过多年科学教育专业教学实践的辩证整合。
(一)课程模式的结构
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是保障证学生知识结构科学合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建立科学合理地课程结构是一个关键性问题。在此方面,我们参考其它本科院校科学教育课程设置,进行了多次的分析与探讨,按照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思路,并结合渭南师范学院2+2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师教育课程+综合教育课程”的要求,对科学教育课程进行有效整合。即科学类课程+学科(方向)专业课程+教育理论类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
科学教育之科学类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科学知识, 使他们具有深厚的科学修养与科学探索精神。科学类课程为:自然科学概论、科学思想史、普通物理及实验、大学化学及实验、普通生物学及实验、地球科学概论、天体物理概论等。
学科(方向)专业课程培养学生从事综合科学课程教学或者分科教学等专业所需要的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是在科学课程基础上的根据学生个人发展需要的深入。通过学科(方向)专业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深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体未来发展储备知识基础。学科(方向)专业课程主要有:物理学方向、化学方向、生命科学方向、教育学方向等。
教育理论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教育理论知识,要求掌握教育科学与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认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学生认知特点,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及趋势,了解教育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培养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教育理论课程:教育学、心理学、现代教育技术、科学课程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综合实践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从事科学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开展科普教育活动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初步能力等。实践类课程有: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社会调查、科普宣传、毕业论文等。
(二) 课程实施类型的结构
依据科学教育专业的特点,注重科学教育各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课程性质,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把科学教育专业科学类课程和学科(方向)专业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和科学类课程以及学科基础课程组成。选修课程包括限选课和任选课程两种,限选课为学生确定专业选修方向后根据专业特点选修的课程,该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体发展而量身定制的。任选课为面向全体学生的选修课程。学科(方向)专业课程又划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三种形式。实践类课程定为必修课程,除各门课程的具体实验以外。另外开设有课程实习、教育实习及毕业论文等专门的实践课程。
三、科学教育专业师资能力探索
科学教育专业是伴随新课改和基础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新专业,和传统专业相比有其先天不足,或依附于教育院系或依附于理科院系。科学教育专业师资往往来自于开设该专业的院系,他们现在从事科学教育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和他们熟悉的专业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的科学素养、科学本质观与教学行为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内容的理解和科学本质观的形成。因此,从事科学教育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一) 科学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实施科学教育课程需要特定的课程资源,目前该专业的课程由教育类课程和科学类课程组成。渭南师范学院的科学教育课程开设在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物理系。物理学专业是传统的资深专业之一,教学资源丰富,实验条件与实践场所优越。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它是研究物质、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她不仅是化学、生命、材料、信息、能源和环境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同时还是许多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前沿。如量子力学的建立从理论上说明了化学键的本质,阐明了形形的物质的结构原理。现代物理学理论、概念、技术和方法进入介入生命科学领域,使人们了解了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物理特性,从分子水平上认识了生命现象。物理学和技术关系密切,以原子能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纳米技术等为基础的现代高新技术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物理学对当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具有普遍意义。因此,科学课程设置为主的科学教育专业开设于物理学系,是十分正确的抉择。但是,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开设不同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专业课,它不是这些专业课的拼盘,也不是各分科课程的简单相加,它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科学素养的养成。因此,科学教育课程在把科学课程和教育教学课程辩证地整合起来,形成合理地课程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教育课程体系的资源优势。因而,从事科学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整合、开发、应用这些教学资源的能力,使分科形式的教学资源配置实现无缝对接。
(二) 挖掘科学课程中科学资源能力
科学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不容置疑,没有科学研究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社会进步。纵观整个科学发展史,其中既有科学家追求科学精神,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壮举,又有科学探索过程中丰富的情感体验,还有科学关怀的人文精神。以科学课程设置为主体的科学教育专业,其课程涵盖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类课程。这些课程既是传授科学知识的载体,又是传播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过程的媒介,还是帮助人们理解科学本质的平台,它们蕴含丰富的科学教育资源。挖掘科学课程中科学资源的能力,就是通过研究科学课程中反映人类有目的地探索自然,从愚昧野蛮走向光辉灿烂的文明世界的漫漫征程,向学生传输科学的力量,科学对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科学教育教师应具有挖掘科学课程中的科学资源的能力,也就是说通过深入研究科学教育课程设置,挖掘出每一门具体的科学课程中的创新求异的科学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探索精神,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缜密细致的科学方法以及献身科学的敬业心。在讲授科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目的地向学生渗透科学家探求科学知识、献身科学事业的事迹,把科学精神和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寓于教学之中,在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达到对科学的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观。
(三)科学教育教学设计能力
科学教育教学目标设计。科学教育教学目标是指科学教育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它规定了通过科学教育的教学过程,使学生掌握的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有机融合,形成科学素养,它是科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一旦确定了科学教育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选用适合学生特点的研究性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科学教育教学内容设计。科学教育教学内容是科学教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科学教育教学目标的保证。科学教育教学内容设计,就是要结合科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选择使学生理解科学,体现科学教育专业特征的教学内容,而不能用分专业教学内容替代科学教育教学内容。
(四)科学教育教学评价能力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具体参与者和实施者,他们直接从事科学教育的教学实践,了解科学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细节问题,有着丰富地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经验。然而在教育教学评价中,教师只充当了调查收集相关数据信息的对象,而不是作为评价主体,或者游离于评价之外。科学教育教学评价就是要教师参与其中,积极思考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与结构,科学评价科学教育体系。具体而言,要求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的教师应该具备对科学教育专业体系的评价能力,积极参与包括教学评价在内的整个评价体系的建设。就教师个体来说,一是对教师自身科学教育教学能力的评价,二是对科学教育教学过程的评价,三是对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评价。
教师应具备这种评价能力,通过对科学教育体系提出合理批评与建议,对课程资源、课程体系、课程计划与实施的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完善科学教育专业体系。
(五)科学教育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教师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教师追踪科学发展前沿,不断更新自我知识结构的重要方面。教师通过科研,把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中,以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实教学,做到教学促科研,科研带教学,教学科研相长。
科学研究不同于科学教育研究,科学教育研究属于教育学的范畴。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的教师,更多的偏重于自己研究领域的科学问题的研究,较少关注科学教育研究。科学教育研究需要教育学知识与科学知识的有机契合。在以科学课程体系为主的科学教育专业设置中,从事科学教育教学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相对较弱,应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科学教育实践,在实际教学过程寻找科学教育的规律,确定科学教育的研究方向,发现、研究、解决科学教育问题。
四、结语
科学教育专业是新兴的师范教育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施处于起步阶段,在培养模式与课程建构过程中需要研究与探索的问题很多。反思我们的教学实践与探索,科学教育专业没有独立的教材体系,缺乏科学综合课程的开发,跨学科、跨专业的选修课相对较少,难以满足科学教育专业的需要;教师缺乏文理兼备的知识素养,难以能适应对学生跨学科训练的要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统观知识的建立重视不够,等等。因此,在科学教育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教育类课程和科学类课程、科学类课程和学科(方向)专业课程之间的衔接,使教育类课程、科学类课程以及学科(方向)专业课程之间有机融合,形成更加合理和科学的科学教育课程体系,完善适合科学教育专业特点的教材建设。同时加强科学教育专业教师队伍自身建设,提高科学教育专业教师的科学素养以及对科学本质观的理解,实现科学教育专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林长春.科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亟待研究的若干问题[J].高等理科教育,2009,(5):12-14.
[2]刘林,彭蜀晋.科学教育专业所面临的问题与发展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9):18-20.
[3]汪先平.高师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39-141.
[4]白秀英,张晓玲.我国科学教育专业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透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1,(2):72-76.
[5]吕晶,崔鸿,郭旭.科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完善途径[J].高等理科教育,2009,(6):5-8.
篇8
关键词:专业素养;提升;新教师
一、要勤于学习
信息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到来,要求每一个人都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尤其是教师,教师职业和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学习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方式,应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当然,教师的学习不同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学习与自己的工作、与工作中的问题、与自身的专业发展相关联,以问题为中心,自己的经验常常广泛参与其中。就教师学习的领域和内容来说,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现论、现代教育技术、广泛的人文和科学知识等方面是教师较薄弱或缺乏的,而这些又是教师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是教师赖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这几方面内容的学习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就教师学习的方式来说,读书是最为重要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教师读书,一定要博览群书,不能拘泥于教学参考资料、教材等,而应该广泛涉及,同时也要注意消化吸收,要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进行深层次的鉴赏和学以致用。
二、要经常交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此,教师必须要和他人交流,拜“能者”、拜“名师”为自己的老师。教师要慢慢熟悉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教学艺术等,并就自己困惑的问题和想法随时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所以教师要广泛交流。然而教师在学校的交流方式是多样的,听课―评课是师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享智慧最主要、最便利、最有效的一种形式,听课―评课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行为的改善、反思意识的增强、思维方式的改变。集体备课是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集体备课,教师可以很好地把握重难点,找到问题的突破口。经验交流,教师典型的经验可以通过交流报告会的形式来推广,既省时又高效,教师应该多参与经验交流会,这样可以较快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三、要参与培训
我们每一位教师首先要极力开展各种校本培训活动,如计算机的培训、普通话的培训、简笔画和钢笔字的培训、师德的培训、教育教学理论的培训、时事政治理论的培训等等,同时,教师要积极参与县、市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及培训,经常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教师自己也要经常上公开课,在学习和培训之中,使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四、要探索研究
教师即研究者,研究是提升教师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教师通过什么样的研究和怎样研究,才能有效地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当然也包括丰富和发展教育科学事业。教师在开展研究的价值取向上,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的研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改进实际工作,优化教学效果,提高研究能力”为直接目的;以“转变教育观念,强化理性意识,端正研究态度,提高研究能力”为间接目的;以“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为终极目的,不能为了“研究”而“研究”,也不能为了名利而“研究”。(2)问题始终是研究的起点,研究从自己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开始,这是教师研究的一个基本的准则。教师研究的问题来源,不只是教学的问题,而且涉及教师的全部工作,涉及现实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方方面面。(3)教师的研究,不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是基于学校、在实践中的研究,也就是说,边实践边研究,边研究边实践。
五、要时常反思
反思是教师获取实践性知识、增强教育能力、生成教育智慧的有效途径,不仅包括对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也包括对与之相应的潜在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反思,还包括对自我专业发展的反思。作为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这里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其实也具有研究的性质。我们教师不只是完成和执行教学任务,还应该作为一个自觉的反思者,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如果能够做好以上几点,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成为优秀的、专业的教师。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理论素养人才的重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色,应该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1理论教育上相互渗透实现教育上的融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融合首先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深度的挖掘,充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中与职业素养教育有关的部分,将二者从理论上进行有机的融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统领,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职业素养教育中要将这种观念有意识的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学生的行为指导准则。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重难点,对于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意识的增加与职业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包涵的方面十分广泛,其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关于职业素养教育的,比如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二者进行理论融合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的培养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完成学业更好的进入社会角色,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职业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真正从思想意识的高度上认识到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的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打造专业化德育团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必须依靠一支高水平具备专业德育工作能力的教师团队。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要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职业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必须掌握科学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科研能力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一工作。具体来说,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就必须要求教师同时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开发能力。教师既要通过教学来向学生传递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同时还要有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学校与当地比较优秀的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一些德才兼备的成功的企业家走进课堂来为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团队在业余时间进入企业第一线,为学生争取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真正接触到现实的工作,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检验提高自身。教师要不断的充实提高自身,掌握最新的时事动态以及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自觉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将这种观念内化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3健全改善评价机制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效融合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健全改善高职院校的评价机制,从考评制度上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真正的做到二者的融合发展。具体来说,我们首先要致力于改善高职院校中职业素养教育所占比重过少的弊端,职业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考评制度上就要加大职业素养教育所占的比重,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要进行定期的考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说都要加大考察的力度,让学生引起充分的思想重视。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应该制定不同的考察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本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能够继续严格的要求自己。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要求同时考取专业知识证书以及职业素养证书,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在以后寻求工作时重要的依据。教师要将学生在平时的表现也纳入考核的范围,避免学生在考前突击背诵,要将考察落实到平时,对于学习态度良好,认真负责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表扬,对于职业素养有所欠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使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自觉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尊重这些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系统连贯的整体,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莫云仙.浅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3,(11):23.
篇10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对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意识的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惟其如此才能真正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成长成才的需要,最终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职院校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理论素养人才的重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色,应该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1理论教育上相互渗透实现教育上的融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融合首先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深度的挖掘,充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中与职业素养教育有关的部分,将二者从理论上进行有机的融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统领,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职业素养教育中要将这种观念有意识的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学生的行为指导准则。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重难点,对于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意识的增加与职业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包涵的方面十分广泛,其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关于职业素养教育的,比如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二者进行理论融合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的培养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完成学业更好的进入社会角色,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职业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真正从思想意识的高度上认识到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的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打造专业化德育团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必须依靠一支高水平具备专业德育工作能力的教师团队。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要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职业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必须掌握科学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科研能力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一工作。具体来说,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就必须要求教师同时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开发能力。教师既要通过教学来向学生传递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同时还要有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学校与当地比较优秀的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一些德才兼备的成功的企业家走进课堂来为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团队在业余时间进入企业第一线,为学生争取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真正接触到现实的工作,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检验提高自身。教师要不断的充实提高自身,掌握最新的时事动态以及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自觉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将这种观念内化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3健全改善评价机制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效融合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健全改善高职院校的评价机制,从考评制度上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真正的做到二者的融合发展。具体来说,我们首先要致力于改善高职院校中职业素养教育所占比重过少的弊端,职业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考评制度上就要加大职业素养教育所占的比重,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要进行定期的考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说都要加大考察的力度,让学生引起充分的思想重视。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应该制定不同的考察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本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能够继续严格的要求自己。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要求同时考取专业知识证书以及职业素养证书,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在以后寻求工作时重要的依据。教师要将学生在平时的表现也纳入考核的范围,避免学生在考前突击背诵,要将考察落实到平时,对于学习态度良好,认真负责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表扬,对于职业素养有所欠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使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自觉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尊重这些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系统连贯的整体,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作者:刘志霞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教育重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