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动物对人类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1-07 17:53: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保护动物对人类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于优秀保护动物倡议书范文 市民朋友们:
野生动物和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一样,都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是自然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野生动物,就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野生动物同时也是各类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的“病源库”,是狂犬病、鼠疫等许多人兽共患病的携带者和寄主。非法猎捕、贩卖、食用野生动物,会给人类自身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我们向全市广大市民朋友发出倡议:
一、自觉抵制捕猎和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发现非法捕猎、贩卖、出售和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及时制止。积极配合协助政府部门依法打击非法猎捕、滥杀、出售、贩卖、收购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违法犯罪行为。
二、丢弃旧观念,拥抱新风尚。从自身做起,拒食各类野生动物,劝告亲朋好友,摒弃“野味滋补”的伪健康观念,做到禁食各类野生动物。
三、如发现不明原因受伤、病弱、死亡的野生动物,请不要接触野生动物,要与其保持至少两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做好个人防护,并及时报告政府部门。
四、积极学习了解有关野生动物的科学知识和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法规,形成保护意识、践行保护理念,共同保护好野生动物和自然生态。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地球,更是保护人类自己!
为降低和减少野生动物病源对人类的危害,保护您和家人的生命安全,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希望广大市民朋友,从自身做起,坚决不参与猎捕野生动物;坚决不食用野生动物;坚决不参与非法买卖野生保护动物!
倡议人:xxx
20xx年x月x日
关于优秀保护动物倡议书范文
亲爱的同学们: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它们。
动物们需要好的生活环境,但是环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汽车排放的废气使得全球气候变暖,南北极的冰雪开始融化,可爱的企鹅也不能生存了,工厂排放的废水流进了江河湖海,让许多生活在水里的动物没有生活的家了。我们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那些可爱的动物有更好的生活环境。
大家都非常喜欢那些可爱的动物,但是大家在观赏动物的同时,请不要把喂食变成了坏事,因为饲养员为他们准备好了食物,动物吃太多的东西会生病的呀!因此我们不能随便把自己所带的东西投放到动物园中。
现在,人们的餐桌上仍有那些珍稀的保护动物,大家应该减少和杜绝捕杀和食用这些保护动物。
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保护这些珍稀而又可爱的动物吧!
xxx
20xx年xx月xx日
关于优秀保护动物倡议书范文
全市的朋友们: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请求大家好好保护它们吧!不要用石头、棍子打伤它们,它们有血有肉会痛的,会哭泣的,它们的爸爸妈妈会心疼的。动物们为我们地球的生态平衡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特向全市朋友们发出以下倡议:
一、不要打动物,不要捕捉动物。
二、多照顾动物,把无家可归受伤的动物送到收容所。
三、向全社会广泛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意义。
四、认真学习动物的生活习性,学会保护动物的知识。
朋友们!让我们心连心、手拉手,共同为保护动物事业做出贡献吧!
篇2
[关键词]动物特殊价值;动物精神价值;动物生态价值;动物伦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d950.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2.04.015
随着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和动物保护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与繁荣,一场动物保护的革命渐渐走进法律视域之中。尤其是20世纪末以来,奥地利、德国等传统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修订,使得一场关于动物的法律革命在各个成文法国家悄然发生,其核心正是动物对传统“物”的概念的冲击与挑战。我国作为成文法国家亦不能回避这一潮流。对于动物是不是“物”的问题,我国学者展开了激烈讨论,客体主体化等新理论新问题出现在争论中。一方以环境伦理学者为代表,认为动物不是“物”,动物有相应的权利主体资格;而另一方则以民法学者为代表,坚持动物仍然是“物”,只不过有不同于一般的物的特性。[1-3]
在这场应对动物保护思潮冲击的论战之中,主流民法学家作出了较为有力的回应。他们认为:法律人格的扩充不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动物不具备主体应有的意志能力,赋予其主体资格不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但否定动物法律人格也不意味着忽视对它们的保护,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动物物格制度。杨立新[3]指出,法律物格制度的一大特征是赋予不同的物不同的法律地位。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因物制宜,根据不同的物的特点规制以不同的保护策略和救济方法。在笔者看来,动物的物格正是法律物格制度中重要的一环,它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但动物物格与传统的法律理论仍有不衔接之处,环境伦理学者提出的如何在法学范畴内体现等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此外,传统民法将动物归于一般的物,所有人可依据其权能自由使用、处分,即使强调其特性,也是在饲养动物侵权时强调某些动物的危险性,或者在环境保护时偶谈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意义,对于动物独有的价值很少通过法律触及。本文拟结合动物这种特殊物的特征和价值,在分析其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就我国进行动物特殊价值的法津保护提出建议。
一、动物精神价值的法律保护
1.价值认知
物的种类千姿百态,物的功能各有不同。在日益重视精神世界的时代里,人们越来越关注内心的安宁和充实。一些特殊的物往往对人的心灵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寄托和抚慰作用。而此类物往往是特定物,独一无二,一旦灭失则不可恢复原状,致使权益人丧失寄托,产生巨大的精神痛苦。法律的核心价值是保障公民的正当权益。对于承载了权益人精神利益的物,法律应予以保护。动物正是这样一种物,特别是与主人亲密的伴侣动物,其有着排除寂寞、寄托感情、充实生活的超乎其固有财产价值的特殊的精神价值,它们一旦遭受虐待或者被剥夺生命,则主人的精神利益往往会受到损害。对于那些终日与动物朝夕相伴的鳏寡孤独者来说更是如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保护这些动物不仅是在保护主人的财产利益,还是在保护主人的精神利益。
2.立法状况
如何利用法律对动物特殊的精神价值进行保护和救济呢?笔者认为应将其纳入精神损害赔偿的保护范围之内。但这就意味着传统民法的一些观念需要进行调整和重述。
对精神损害而言,鉴于界定的困难,大陆法系国家往往采取的是限制主义的立法方式,限制其适用范围并予以法定化。[4]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情形,权利人难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这往往会产生法律保护的价值与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不对等的情况,即法律虽未明确规定保护方式,但该精神价值的丧失是
观存在的,造成的精神痛苦也是难以估量的。
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保护的特定的物是有限的,根据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仅仅包括“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品永久性灭失或者损毁的”情形。而一般理论认为,判断一个物是否有“人格象征意义”要看该物是否寄托了某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如初恋的定情物是基于当年初恋情人的关系才有了独特的意义,亲人的遗物也是基于亲属之间的血缘关系才有了特殊的价值。如果仅是所有人对自己所钟爱的物品的深厚感情,则不会使这种物品产生人格利益。[5]宠物正是这种脱离了人与人之间关系而无人格象征意义的物。
我国在2009年出台的《侵权责任法》第22条笼统地规定了“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根据该条可将动物对所有人的精神价值通过宽泛的“人身权益”来进行保护。
3.改进建议
如此前所言,现实中往往出现保护价值不对等的情况,宠物不符合精神损害赔偿法定的适用方式,并不等于其衍生的精神价值不值得保护。对动物遭受侵害时所有人(或饲养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应当不囿于法条的局限。
一些学者和法官指出,在考察“人格象征意义”的标准时,可以考虑宠物是否给予饲养人人格利益上有较明显的增加。[6]比如一直获得重大比赛奖项的狗实质上增加了饲养人的名誉利益,一条导盲犬事实上扩大了盲人的人身自由范围,一只与孤寡老人朝夕相伴的宠物狗无形中丰富了主人精神健康权的内涵。这就将“人格象征意义”的内涵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大到了人与动物这种特殊物的关系之中。这种突破是在当代法律背景下,人与人的法律关系向人与物或者说人与自然的法律关系转移的产物。这要归功于动物保护运动,也说明动物的精神价值在文明社会的日益凸显。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的规定,让我们对人格概念的内涵和精神损害赔偿适用的范围有一个新的认识。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这类兜底条款,法官的解释仍然有很大的随意性。故而,笔者建议在相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或者将来的案例指导制度中,将这一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明确化,以增加对动物精神价值给予法律保护的可操作性二、动物生态价值的法律保护
1.价值认知
随着全球范围内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演进,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动物保护(从生态意义上讲,这里更多指的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子内容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重大行动”的首项行动是“开展对现行政策和法规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这就表明我们也需要以保护动物生态价值的眼光重新审视现有的法律体系。可以说,人类关注动物的重要性最早就是从其生态价值开始的,但这也是仅从关注其作为资源的价值入手的。从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角度关注动物的生态价值应是一个新的课题。
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们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提供了丰富的基因资源,起到了维护基因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人们过去往往重视它们作为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包括食用价值、装饰价值、娱乐价值和科研价值等,但忽视了其生态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动物具有平衡生态的作用及动物物种本身具有不可再生性等方面。在一个生态系统里,每一个物种都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一个物种异常的数量变化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整个系统的震动。而一旦一个或几个物种灭绝,则整个系统都可能陷入崩溃的困境,再恢复到原有的水平往往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所以,动物保护关系到整个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吕忠梅[7]认为,物权法的终极关怀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制定物权法时要考虑不动产物权的环境保护要求,主张不动产的使用要适当让步于环境保护。在笔者看来,其实不仅是不动产物权如此,动产物权亦然。动物作为一种特殊的动产,也要体现环境保护的目的。
2.立法状况
根据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而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合理开发和利用这种资源。这说明,有相应资格的单位或个人对于野生动物资源没有所有权,但有使用权和收益权。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使用权和收益权没有在我国《物权法》中予以法定化,事实上只类似于已法定化的海域使用权、取水权、捕捞权等准物权。而对野生动物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来说,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都使其负担了相应的义务。这种义务本质上就是对于环境保护的让步。国家从公法角度介入,规定了国家本身及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定义务。国家有保护野生动物生活环境、制定重点保护动物的名录、划定和管理相关的自然保护区等职责;相关单位和个人有不非法捕猎、运输、买卖等义务。比较而言,美国《联邦频危物种法》更加突出了政府的责任,政府不仅有不得伤害物种的义务,还有帮助恢复物种数量的义务。此外,该法还给予了公民通过司法途径进行救济的权利,并且赋予了司法机构对政府保护野生动物的行为进行司法审查的权力。
3.改进建议
我国自1989年颁行《野生动物保护法》以来,逐步加大了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力度,但仍然有一些不足。在笔者看来,最大的不足就是没有确定好野生动物资源使用权的具体范围。野生动物资源的使用人事实上担负着生态保护的一些义务,但其使用权没有法定的物权效力,权利人不能行使物权请求权,得不到物权的法律保护。这就使得这些使用人的权益不能像海域使用权人、捕捞权人一样得到更有力的保障。我国现行法律对野生动物资源使用人利益和责任的界定不清,导致使用人在进行野生动物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时顾虑重重,难以扩大规模并取得更好的收益。事实上,在法定条件下,野生动物资源使用人的合法经济权益得不到保障,也就无法更好地履行生态保护的义务。从这个角度讲,民法典“绿色化”的内涵不仅要求我们要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协调好人与物、人与自然的关系,尤其是要厘清人类经济利益与环境生态利益的关系。因此,笔者建议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野生动物资源使用权的具体范围,使野生动物资源使用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保障,为其更好地履行生态保护义务创造条件。
三、动物伦理价值的法律保护
1.价值认知
自著名伦理学家彼得?辛格(澳大利亚和美国双重国籍)提出“动物解放”的概念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具有某种深刻的道德含义。[8]人们开始意识到,动物和人都是“地球村”的生命体,只不过两者的存在形态有异,进化程度有别,不只是人类有喜怒哀乐,动物对环境的友好和恶劣也有感知的能力。动物不应当被随意处置,被肆意残杀虐待,也应受到文明的待遇和人道的关怀。一个稳定、健康、文明的社会比单纯经济增长的社会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发展。网络疯传的“虐猫”、“虐兔”和“虐鱼”等视频反映了一种畸形的暴力审美观,散播的是残忍的视觉,给社会埋下的是血腥、暴戾、不稳定的种子。良好的伦理基础是社会良性发展的前提,尊重动物是更好地尊重人的起点。
动物有不同于一般物的性质——其不能被任意处分,相反应得到人类的尊重。所以,每一个人都有对其不进行虐待的消极义务,动物的所有人对其还有适当关爱的积极义务。这样就将动物从原有“被利用的资源”的地位提升到了“特殊的需要被关怀的生命”的层次。但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问题:其一,动物法律地位的提升并没有使其超越客体的范畴。动物虽然有感知能力,但其不具备支配自然界的自觉能动性,不具有意思和意志能力,也不像未成年人、精神病人一样有生长或者重生意思和意志能力的可能性。[3]它们的利益只能基于人类伦理的考虑被维持到一个不被虐待、相对自由的合理的限度,但不可能被无限制地拔高和夸大,它们仍然属于民法中的客体,只不过有较为特殊的地位,尤其有特殊的伦理属性。其二,动物的伦理价值应当在法律层面予以体现,至少需应用法律规制的手段强制反对虐待动物。道德与法律存在着差异,产生条件、表现形式、作用范围、制裁效果等各不相同,伦理学者的观点自然不能简单等同于法律学者的主张。但是道德是法律最初和最好的起源,法律是最低层次的道德。道德随各国文化地域和时代而异,而道德的内涵却始终是发展的。道德的发展提升了道德最低线的位置,从而也就扩大了法律的适用范围。不是说这是伦理学的问题法律就不必插手,而是说如果这涉及到了一个文明社会的最低道德底线,法律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保护。换言之,当社会迫切需要这种伦理道德作为走向文明的基石和阶梯的时候,法律就需要进行规制了。在这个过程中法律的作用也
得以凸显,因为法律作为一种强制性的规范,其功效不仅仅是制裁,更重要的是教育和指引。 2.立法状况
从西方各国的立法来看,人们正在由过去保护动物就是利用动物的态度,转向保护动物还要关爱动物。这在英国《动物福利法》中的“关照条款”和美国《联邦动物福利法》对疏于照料动物的看护人的惩戒条款中都可以体现出来。事实上,动物引发的物的革命的一个侧面就是动物所有人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动物所有人不能随意处分其所有的动物,不仅不能虐待它们,而且要给予适当的关爱,日本《关于爱护及管理动物的法律》第27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使其衰弱的虐待行为”和“遗弃应爱护的动物”者将被处以3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正体现了这一点。这一方面体现了动物的伦理价值(野生动物还涉及生态价值)日益受到大众的重视,动物成了被爱护、被珍惜的对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人们从关注动物本身的资源价值到关注人与动物关系的转变。而我国在此领域的立法几近空白。
3.改进建议
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关于动物福利、反虐待动物的立法可作为他山之石、彼岸之花,我们完全照搬过来并不可行,但不管它们的法律如何,只要今天中国的环境需要就值得我们借鉴。显然,处在道德日益滑坡、精神信仰趋无的国人现在迫切需要这种“反对虐待、适当关爱”的动物伦理观。
动物伦理价值的发现和进展是人们重视反虐待动物问题的重要因素,从中我们也可以知晓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常纪文教授为首的专家们为《反虐待动物法》积极呐喊的重要意义。事实上,“反对虐待、适当关爱”的伦理价值,与市场经济时代民法的帝王条款“诚实守信”不谋而合——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自己,也需要关爱他人,或许还要关爱他物。正所谓“徒法不足以自行”,一部良法的运行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人人抛掉对外界万物的敌意、适当地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和物的利益,是良法得以施行、良治得以实现的最好基础。反对虐待动物不仅仅是对动物新属性发掘和认识的问题,更关系到一个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文明与进步。
法与社会是互动的。整个法律体系的正常运转需要有良好的社会伦理道德作基础,而法有教育和指引作用,法的某些条款可以反过来促进良好社会伦理道德的形成。动物保护条款关系到文明社会的公序良俗,有塑造良好社会风气的功效。一方面,通过关照动物条款从正面规定人们积极关爱动物的法律原则性义务,使之贯穿并指导人们所有涉及动物的民事行为;另一方面,设置反虐待动物的惩戒性条款,从反面消极地预防破坏动物伦理价值的行为,从而消弥暴戾和野蛮的风俗,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总之,我国在修正民法及相关法律时,适当考虑社会伦理的因素,增设关照动物或者反虐待动物条款,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将会有很大裨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有特殊的精神价值、生态价值和伦理价值,超越了人们常识中动物具有的使用价值的内涵与外延。在这里,《德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其第251条第2项规定:“医治动物所生费用,不得以因其费用超过动物价值而认其恢复原状需费过巨,而不予恢复原状。”[2]这表明,对动物的救济费用可以远远高于其实际价值。显然,这与传统“物损”中的赔偿实际损失的原则是相悖的,但从这条立法意向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德国民法典》对动物的保护已经超越了其固有的交易价值本身。伴侣动物被侵害时可能会损害其精神价值和伦理价值,如果是野生动物,还有可能损害其生态价值。这些价值难以用金钱衡量,与所有权人、社会秩序或者生态平衡息息相关,不恢复原状所造成的损失会远远超过动物本身的交换价值。法律力求恢复原状而不计成本,看似不符合一般的价值衡量标准,实际上是对动物内在独特价值的肯定和激励。与其说传统的实际赔偿原则受到了冲击,不如说作为法律关系中的客体,动物的新价值得到了发掘和体现。
动物特殊价值的发现和保护也说明了人们保护动物并没有脱离人类本位主义,即对动物的保护还是基于对人类相关权益的重视,只不过这种权益体现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之中,而非人类自身。动物不能自言,人们正是看到了动物映射到自己身上的精神、生态和伦理等价值之后才展开了动物保护运动。笔者否定了环境伦理学者以动物本身为中心的视角,但以此为认识基础,则以反虐待动物为主要内容的《动物保
护法》会有更好的可接受性;同时,许多法学理论争议也迎刃而解,如对动物本身就不需要有主体和客体之争,把其当做有特殊价值的物就会更加符合逻辑。
中国至今还没有《动物保护法》,虽然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动物保护问题,但相关的法律仍处于呼吁阶段。笔者认为,该领域法律难以颁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众不理解,社会可接受性差。而对动物特殊价值的重新审视和宣传,尤其是研究视角向人类本位的回归,或许是增加动物保护立法民意支持度的最好办法。提升动物的物的特殊地位、发掘动物的新价值是时之所需,法律人需要对现有的体系做一些修补,运用法律的手段保护动物的特殊价值就是一个新的开始。
[参考文献]
[1]徐昕.论动物法律主体资格的确立——人类中心主义法理念及其消解[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1):15.
[2]陈本寒,周平.动物法律地位之探讨——兼析我国民事立法对动物的应有定位[j].中国法学,2002(6):64.
[3]杨立新,朱呈义.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法学研究,2004(5):86.
[4]张新宝.侵权责任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5]杨立新.“狗格”不是人格[eb/ol].(2009-08-09)[2012-04-14].yanglx.com/dispnews.asp?id=979.
[6]严海涛.因饲养的动物受损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应否支持[j].人民司法,2010(8):86.
篇3
关键词:自然权利 环境 大地伦理
当前,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而今天,为什么要保护自然,又何以能实现,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话题。今天,追本溯源,从历史的角度来反思环境保护的渊源,对实现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自然权利”说的起源及基本内涵
.“自然权利”这一专业术语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认识发展的渐进性决定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自然权利”释义的不同。提到“权利”一词时,它总是与人或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即有它的特殊的规定性和特定的使用范畴。因此,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作为一个社会法律关系,还是作为道德关系范畴,特别是就“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来考虑时,权利只能局限于人类或人类社会领域。
1. 1“夭赋权利”的最初途释
“天赋权利”或“天赋人权”是17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的哲学家洛克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倡导人权解放运动首先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也就证实了最早的“权利”一词指的就是人权,即人类的认识只是局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其实早在公元三四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家就认识到这样的哲理:人是先于政府或其他文明秩序而存在的,这种原始的自然状态是根据某些基于存在和生存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他们把这种原则称之为“自然法”。
3世纪时,罗马的法学家乌尔比安就提出“动物是自然法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法包括了自然传授给所有动物的生存法则;罗马人也由此推出,假定存在着(除人类以外的)另一种道德体系,即‘动物法’,也是合乎逻辑的[[2]。上面所说的“自然法”或道德体系,也就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动物权利”意识,只不过直至后来出现了“人权”的思想,才有了更明晰的解释.另外,虽然这里只是提到了把动物包括进这种“公正”的概念之中去,但这种微弱的“广延共同体”的思想使在20世纪70年代的“森林与其他自然客体在法律面前应当拥有地位”观点的出现就显得不很突然。
而其他意义上的“权利”思想,即和人类社会同等意义上的“权利”范畴内的自然权利,不可能存在于动物生活领域或其他生物生活领域。澳大利亚哲学家帕斯莫尔认为“权利思想完全不适用于非人类的存在物,人类之外的生命认识不到彼此之间的责任,也没有能力交流对责任的看法,这一事实意味着只有人类道德才是道德共同体的成员,荒野只有工具价值,当然人类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加以讨论,也就是说,大自然的确不拥有权利,但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保护大自然,把生态伦理学当作某种人际道德来加以讨论是正确的。”罗国杰认为“所谓动物的权利,并不是他们生而俱有的。而是人赋予他们的,人类之所以赋予植物或动物以权利,并不是为了植物或动物本身,而是为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阁。因此,并不否认“自然”权利的存在,而是从人类自身的“权利”问题出发,即谈到自然的权利,不只是权利主体的改变,其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权利”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借用,或类比的用法。同时,也必须承认,人类对于“权利”含义的解释也不可能至少不能全部在自然那里找到。
1.2“动物权利”的突破和认识自然的起始
在历史上,很多宗教都倡导“生命意识”,仁慈主义者对任何生命都持有敬畏的态度。他们把对动物的残忍行为视为人所犯下的错误,从宗教的角度看是一种罪孽;哲学家纳斯认为,“原则上,动物所拥有的生存和成长的权利,与我们及我们的孩子所拥有的权利同样多”[’]。英国的劳伦斯最早提出的“畜类也享有权利”的观念,是伦理上的重大进步。但他反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也反对激进的仁慈主义者。仁慈主义者的行为在18世纪由民间运动逐渐发展到为保护动物权利立法的斗争。1876年,使用活体解剖成为争论的热门,最后迫使政府立法调节,要求必须用麻醉药把动物实验者的痛苦降到最低的程度。
另外还有素食主义者的禁猎行为等,他们和宗教的仁慈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动物权利的保护和动物权利解放运动;虽然还只是局限于动物的范畴,但它促进了人类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向“开明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化,这是人类伦理思想的重大进步。
2自然权利的基本特征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到“大地伦理”伦理思想的诞生,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类在曲折的发展中发现大自然同样存在“权利”,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综观各个时期的自然权利理论,人们发现“自然权利”有以下特征:
2.1自然性
自然权利是自然意志的表现,它源于自然运行的法则,任何违抗自然意志,违抗自然运行法则的,对自然权利的侵犯行为,最终都会遭到自然力量的报复与打击。自然性是自然权利的本质特征。
2.2一致性
所有生物按照生态规律的存在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任何生物都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存在权利,同时,也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义务、自然意志、自然法则。自然力量是不允许任何生物只行使生存的权利而不履行存在的义务;也不要求任何生物只履行存在的义务而不行使存在的权利。
2.3平等性
在自然权利上,所有的生物无贵贱之分,高低之分和优劣之分异,决不因其数量的多少,出现时间的早晚,拥有力量的大小,进化层次的高低而不同;自然这一伟大的造物主既不偏爱也不歧视任何一个成员,任何生物都不可能长期获得超越生态学规律之上的生物生活特权。
2. 4相对性
篇4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过于重视动物的商品性价值,而忽视了其非商品性价值;过于看重当代人的利益而忽略了后代人的利益,对自然界的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采取了无节制的征服、支配、掠夺、占有和挥霍的态度,导致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而野生动物的大量灭绝,已引起严重的生态失衡,并威胁到人类的根本生存问题。自此,人们开始认识到动物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并呼吁立法者通过立法加强对动物的保护。由于传统民法一直是将动物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来进行保护,但一些学者,尤其是环境法学者主张这样立法是非常不合理的,因为人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人与动物并没有地位高低之分,“从自然的角度看,人并不比动物更优越,在大自然的宴席上,一切存在物都是平等的。一切存在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价值和意义。”所以人类必需用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承认动物的主体地位。1990年8月20日,德国立法者在《德国民法典》第90条下增加了a款“动物不是物。它们由特别法加以保护……”这一规定被一些学者认为是动物由权利客体升格为权利主体的立法实证,并推断其为民事主体扩张立法趋势。但究竟动物是否能成为新型民事主体,我们先来了解民法学中关于民事主体的理论。
一、民事主体理论
(一)民事主体含义
民事主体的概念是从罗马法中的“人格”和1804年《拿破仑法典》中的“能力”、“缔约能力”逐渐发展和抽象而来的,并在 19世纪初叶,由德国普通法最终完成了从权利能力、意思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等方面对民事主体资格的演绎和归纳。一般认为,民事主体有四项构成要件:名义独立;意志独立;财产独立和责任独立。有学者从民事主体构成要件的实践矛盾和内在冲突入手,对上述四项要件进行修正,认为民事主体的构成要件应是:1.有自己独立的名称,并以此名义对外参与民事法律关系;2.有自己独立的意志,独立于其他成员;3.有自己独立的财产;4.以自己的全部独立财产对外承担责任。
(二)法律史上的动物法律人格化
在漫长的法律史上,动物并不是一直都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在古代的一些国家,如猫在古埃及,象在古印度都曾经被当做法律的主体参与法律关系,依法承担法律义务,享有法律权利。而在中世纪的古希腊和古犹太,动物作为法律主体的最明显的例子是动物犯罪,依法被传唤,逮捕甚至是关进监狱。此外,在近代也有相关法例,英国议会通过的“动物权利法案”,里面对动物的饮食起居都有相关规定。
二、关于动物民事主体资格的理论
考察法学领域时至今日的关于动物法律地位的理论,归结起来不外乎两种:一为动物法律人格论,包括动物完全法律人格论以及动物限制法律人格论(亦称动物有限法律人格论),二为动物无法律人格论。
动物完全法律人格论,即指动物具有完全的民事主体资格,享有与人相同的民事权利,“扩大法律主体人格范畴,动物和自然物也有生命权、健康权,也有生存和存在的权利,这是动物的具体人格权。在一般人格权中,动物和自然物也应有自由、人格平等、人格尊严的权利。”
动物限制法律人格论,即动物作为民事法律主体,但能成为权利主体的动物种类范围是有限的,只有野生动物和宠物才能成为主体,而其他的诸如家畜不能。此种理论是对动物完全法律人格论的实践不能而做出的妥协。“若为保护生态和自然环境,一下子给予他们完全的法律人格,那也无益于束手自杀。这意味着,虽然赋予生态、环境、自然以法律人格,也只能是准主体资格或限制的法律人格。”
动物无法律人格论,即主张动物不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人,反对动物成为民事主体,应当通过其他法律方式来对动物进行保护。这是目前我国大部分民法学者所持有的观点。
三、驳动物法律人格化理论
(一)动物主体论者对德国民法典90条的误解
修正后的《德国民法典》第90条a款的规定,是动物主体论者最经常引用的立法实例,但该条规定的立法目的究竟是什么?是否真的如动物主体论者所主张的是为了承认动物的有限主体地位?这里,我们将描述该条款的立法背景,并结合法典本身以及德国学者对其评述,对该条款进一番简要考究。
众所周知,现行《德国民法典》制定于1896年,施行于1900年。在1990年法典的修改前,《德国民法典》90条规定的“物”是非常确定的,即“本法所称的物是指有体物”。按照德国民法学理论的解释,“有体物指除活着的人体之外,一切为人能够把握的东西。”它既包括可交易物,也包括不可交易物。按照该理论,动物作为有体物,当然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充当“物”的角色。《德国民法典》颁布后近半个世纪,并没有人对该条款表示异议,法律实践中也未出现实质上的问题。然而,随着20世纪70年代世界范围的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动物权利论”开始盛行。该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学者里根进一步提出“动物是具有与人类相同的、重视自己生命能力的生物,具有其固有价值和对生命平等的自然权,保护动物权利运动是人权运动的一部分。”“动物权利论”在德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德国国内一些动物保护主义者开始以《德国民法典》忽视动物的权利为由,对相关条款进行攻击。面对整个社会的舆论压力,德国立法者便在第90条下增加了a款,即“动物不是物。动物应受特别法的保护,除另有规定外,准用关于物的规定。”但注意,在妥协的同时,立法者在民法典第903条关于“所有人的权限”的条款中添加了“所有人在对其所有物行使其权利时,应注意有关动物保护的特别规定”的语句。此举显然是立法者为了强调新增条款并不颠覆原有法律对动物的法律地位的定位,并不赋予动物权利主体的地位。立法者将动物从“物”中分离,不过是为了满足人们保护动物的呼声,其立法原意是将动物作为“特殊的物”看待,对所有人对动物的随意处分如捕杀、买卖等进行必要的限制。
《德国民法典》上述的修改,虽满足了动物保护主义者的要求,但整个德国民法学界对其却不以为意。因为德国早在1989年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就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进行了详细规定,而其后生效的《动物保护法》中,更扩大了保护种类及内容的范围。按照“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法学原理,动物保护应当使用动物保护特别法的规定,民法中的相关规定根本就没有任何法律实践上的意义。因此,不少德国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民法上动物保护的规定的无用性。德国著名民法学家科拉就曾直言不讳道:“德国动物保护法已设有保护动物的规定,民法此项规定乃‘概念美容’。”德国学者迪特尔·梅迪库斯也认为:“虽然动物不再是普通物,但在缺乏特殊规定的情况下,仍应将它们当作物来看待。否则的话, (人)就不可能对动物享有所有权了!……有人认为,应将动物当作权利主体来看待,这种看法是荒谬的。”
从民法解释学的原理来说,德国立法者也无改变动物法律客体地位的意思。因为从《德国民法典》的体系上看,总则篇第一章规定的是“人”,其中第一节为“自然人”,第二节为“法人”,而第二章为“物、法人”。该编排方式很明显是根据对权力主体与客体的分类,若立法者有意将动物列入权利主体的范围,就应把于动物编入第一章“权利的主体”“人”中,而不会把动物放在第二章“权利的客体”中。此举显然是否定了动物的权力主体地位,也说明了第903条的关于“动物的所有人”的规定。
综上所述,《德国民法典》修订后的第90条a款以及第903条的规定是立法者为了满足动物保护主义者的需求以及对社会舆论的妥协,从而对原有法律中“物”的规定进行的“概念美容”。无论从法典本身,立法目的,还是德国学者所做的法律解释都无法得出《德国民法典》将动物法律人格化的结论,更不能将其作为动物主体论的立法实例。
(二)动物法律人格化理论不符合人类道德形成的规律
社会学的研究表明,“道德作为一种调整人行为的规则,是与特定主体、特定时空乃至特定文化相联系的,不同的群体具有不同的道德。”而且“道德是建立在冲突之上的规则体系。”动物法律人格化理论要求动物成为人类道德关系的主体,那么动物就应该参与到这种规则体系的建立之中。倘若动物与动物或动物与人之间存在类似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则体系,那样动物便能参与到人类道德的建立之中,而成为道德关系的主体。但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存在这种行为规则吗?
人和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具有相似的生理特点且都具有自然属性,但在这种相似性之中,有一个本质上的区别,即人是有理性的。人的所有活动,吃穿住行、生育繁殖等无一不体现着理性。马克思对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理性,曾指出“饥饿总是饥饿,但是使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指甲和牙齿来撕咬生肉所解除的饥饿。”人类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高等的生物,拥有最复杂、最完备的道德体系,但是要将这些人类自己创造的道德体系强加于动物,动物能适应吗?显然,在现阶段,动物与人的本质差异,不会因动物主体论者的美好愿望或坚定信仰而消除,人与动物还难以成为道德的共同体。。
退一步讲,若要建立人与动物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按程序正义的原则,人与动物应一起参与到制定该“道德”的程序中。然而,现阶段动物根本就没有进化到能与人沟通的程度,从而也不可能对该“道德”的制定发表意见或建议。所以,最终该人与动物共同的“道德”也只能靠人类自己来制定。请问这样做就保障了动物的权利吗?这跟直接把人类自身的道德强加于动物有什么本质区别。
抛开程序正义,再退一步讲,人类能制定动物与动物之间的“道德”吗?人类能禁止肉食动物捕食动物吗?主体吃主体恐怕是人类道德最无法接受的,但对于大部分野生动物来说,这就是其生存之道。如此即是,“狮子有狮子的‘道德’,羚羊有羚羊的‘道德’,人有人的‘道德’。但是在每个地方都存在道德的同时,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存在相同的道德。”在处理动物之间的关系时,我们应该应用谁的“道德”,是狮子的,羚羊的,或是人的?恐怕都不行吧。所以,动物之间也并不存在共同的道德。
(三)驳动物限制法律人格论
动物限制法律人格论依前所述,即权利主体范围的有限性,只有宠物和野生动物才能享有民事主体的资格而家畜是不享有的。这显然是对动物完全人格论的实践不能而做出的妥协。因为现阶段人类不可能停止肉食,且畜牧业在整个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若确定动物法律限制人格,必然造成动物种群之间的不平等,凭什么一部分动物就可以享有与人类相当的法律地位,而另一部分就要成为受人支配的客体?这显然与动物权利论者所坚持的平等观念是矛盾的。退一步说,就算赋予动物限制法律人格,动物应该如何行使其权利呢?针对动物行为能力的欠缺问题,有些学者提出应该建立动物的监护制度,为动物设定监护人,人或保护人,由监护人来行使动物的权力。此方案对于家庭宠物还可以施行,但对于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该如何设定监护人呢?是为每一个动物都设定监护人,还是为一个种类的动物设定监护人?由谁来承担如此大的社会成本?如何确定一名动物监护人的资格?动物监护人的行为是否一定有利于动物本身?
此外,根据法理学理论,纯粹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存在的。主体在享有了权利的同时,必然要承担相应的义务。然而,动物权利主体主义者一直强调的是动物的权利,而避开动物的法律义务。动物缺乏自我意识,更欠缺主观能动性,本身的无社会性决定了动物无法承担积极义务,它们只能被动的承担一部分消极义务。这必然造成权利义务的不平衡,不符合法理,更不可能适用于实践。
(四)法律是人的法律
动物论者持有的种种主张,虽是出于对动物的爱护,但却不能产生任何法律实践上的意义。毕竟法律是人制定的,也是为人制定的。动物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则要求法律不仅仅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还要调整动物之间的关系。但法律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若要其产生作用,则要求具体的法律规则是能够被法律关系的主体所理解的。或者按照法治的基本精神,法律应该是要对权利主体所公开的。但动物能理解法律规范吗?人类应该如何向动物公开法律呢?答案不得而知。
诚然,从法制史的发展来看,权利主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张的。从最先的部分自然人到全部自然人,再从全部自然人发展到社会组织(如法人、合伙企业、国家等)。但所有的权利主体有一个共通点是都具有理性。理性是人类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类放弃被动地遵守自然规律,而积极地挑战大自然的先决条件,“迄今为止,只有人打破了自然地进程,将自己的意志加在了自然之上;他在自然界发展的各种可能性中做出选择,让自然朝有利于自身的方向发展”。但现代科学的研究已证实,由于选择了一条不同于人类的进化道路,动物将无法进化到拥有人类一样的理性及意志水平。动物无法理解作为人类高度文明成果的法律,而且还要接受自己不知道的法律的统治,这对于动物应该不是幸运吧。动物无法参与到法律的制定,也不可能知道法律的内容,这样将动物列为权利主体的地位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法律是为人制定的,是为了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纳入到国家的统治之下。这是法律制定的目的与宗旨。人的法律无法调整以动物作为主体的关系,而以动物为主体的关系也最好不要用人的法律进行调整。
(五)“动物法律人格化”将颠覆现有的法律体系
在一个法律体系中,法律规则的稳定是该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而动物一旦法定为权利主体,这必然引起一场大陆法系民事理论及立法的大改革。按通说: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若动物成为民事主体,则必然要求民法还要调节动物与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但众所周知的是,动物根本就不能作为主体参与到商品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之中,当然不能和人产生财产关系。而动物更不可能与人类发生除所属以外的任何人身关系。由此可见,若要将动物确定为民事主体,需要完全颠覆大陆法系民法的根本原理,进而是大规模地法律修改活动,由此产生的社会成本无法计算。法律制度的不稳定更不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
四、民法应将动物的法律地位定为特殊的物
反对动物人格化理论、动物主体理论,并不表示不支持对动物的特殊保护。相反,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态保护迫在眉睫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通过立法加强对动物保护的力度。然而通过法律手段对动物实施保护,需遵循法律自身的规律,并以相关法理作为行动的理论基础,这样才能保证采取的措施能应用于法律实践,达到保护动物的实际效果。
动物非物?中国古代有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白马非马”。按照通常的理解,白马非马,并非否认白马作为马的本质属性,而是强调白马不同于其他颜色的马的特殊性。白马非马,白马亦马,两个命题似乎水火不容,但是在哲学上两个命题都是真的。前者强调事物的特殊性,后者强调事物的普遍性。对白马非马的解释,也可以用来理解动物非物的表述。动物非物,主要强调的是动物是一种特殊的物。
在民法传统上,自罗马法开始,便对物有以下的两种分类:特殊物和普通物,可交易物和不可交易物。当立法者想对一种物实施特殊保护时,完全可以通过立法将该物确定为特殊物或不可交易物,而不必将该物升格为法律主体的地位。如现行《德国民法典》中关于“尸体”的规定:“有关物的规定一般不适用与尸体,除非尸体已经变成‘非人格化’了的木乃伊或骨骼。”通说认为,“尸体是物,构成遗产,属于被继承人共同所有。但尸体与其他物不同,应限以埋葬、管理、祭祀为目的,不能自由使用、收益和处分。”可见对尸体的特殊性保护,体现在法律对于其的特殊性规定,但其并没有改变尸体为“物”的性质,而是将其作为法律关系中“特殊的物”看待。同样,动物作为“物”的一种,具有不同于普通物的特殊性质,理应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通过立法确定动物“特殊的物”的法律地位,从而对人随意支配动物的行为进行限制,并制定特别的法规(如《动物保护法》)规定其他更为细节的保护措施。这样就能完全达到保护动物特殊性的目的,且不用违背法理将动物设立为权利主体。
我国目前尚未颁布《民法典》,而现行民法条文中也未对动物的法律地位作出明确规定。但从《民法通则》第127条关于动物致人损害,由动物所有者承担赔偿责任的规定可以看出动物在我国民法法律关系中处于客体的地位。为加强对动物的保护以及避免学界对于动物法律地位的诸多争论,建议在今后出台的《民法典》中以法条的形式对动物“特殊的物”的地位予以明确规定:“动物是特殊的物,对于动物的支配,其它法律、行政法规有规定的,优先适用其它法律、行政法规。”
参考文献:
[1]严春友.主体性批判\[J\].社会科学集刊,2000,(3).
[2]江山.关于动物主体性的论述:从传统到超现代——兼谈环境资源法的法理问题\[J\].比较法研究, 2000,(1).
[3]杨立新,朱呈义.论动物法律人格之否定——兼论动物之法律“物格”\[J\].法学研究,2004,(5):86-102 .
[4]迪特尔·梅迪库斯著.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5]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20.
篇5
目前,学术界有关动物道德地位的争论越来越激烈。与之相应的两套理论体系一一动物权利论(Animal Right)和动物福利论(AnimaI WeIfare)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西方,关于动物保护的这些概念是有着严格区别的,但在国内却经常被混淆使用。因此,正确理解这几个概念对于我们了解国际,国内动物保护的现状是很有必要的。
国际动物保护理论日趋成熟
在谈及动物权利论之前,不能不提到动物解放理论。动物解放理论是一种极容易与权利论相混淆的理论。动物解放论的代表人物――彼得・辛格和动物权利论的代表人物――汤姆・睿根一起被视为当代动物保护运动的领军人物。这两个理论因为其前沿的论断和相近的名称而一度被统称为动物权利论,实际上,二者的理论基础完全不同。
1975年,彼得・辛格以《动物解放》一书拉开了当代动物保护运动的序幕。他所倡导的动物解放论被称为功利主义动物伦理学,即追求净快乐或偏好满足的最大化。他认为,除了人类的偏好,我们还应该把动物的偏好公平地计算进来,以求达到最好的综合结果;当行为能够导致最好的综合结果时,它就是正确的,否则便是错误的。因此,我们应当避免那些伤害动物甚于帮助人类的行为,即使人们由于给予动物更好的待遇而受到损害,动物所获得的利益还是要远远大于人们受到的损害。这样一平衡,综合结果便达到最好。因此,解放动物、倡导素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
动物权利论的代表人物是汤姆・睿根,他认为动物同人类一样是“生活的主体”(至少哺乳动物和鸟类是如此),是能够体验到福利的有意识的存在物,因而不能仅仅被看作是一种用于达到目的手段。从权利论的角度看,所有的生活主体都平等地拥有天赋价值,都应该被平等地对待。人类不能仅仅因为个人或社会能从动物身上获利,就侵犯和伤害它们的身体或限制它们的自由,甚至剥夺动物的生命。因此,动物权利论主张废除主义,即包括衣食、医学以及科学在内的所有对动物体的使用行为都应该停止。
可以看出,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均对人类在动物身上的使用行为进行了谴责。在这两套理论的支持者当中,很多都是高度自律的“素食主义者”,但双方的道德论据是不同的。辛格没有提出动物权利的主张,他的理论是功利主义的,关注的是行为的结果一一对动物的使用所带来的害处大于它所带来的益处。比如,在他看来,我们应该停止动物试验,因为试验施加给动物的痛苦远远超过它们可能带来的任何好处。而睿根则认为,所有的动物使用都应该被废止,原因是它侵犯了有感觉动物的权利,是不道德的。
如果说动物解放论和动物福利论因为其超前性和激进性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被公众接受的话,那么动物福利论无疑是一种相对缓和且具有可行性的理论。该理论主张人类可以利用动物,但是应该合理人道地利用。即,在动物的繁殖、饲养、运输、表演、实验、展示、陪伴、工作、治疗、捕杀和宰杀等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其痛苦。国际上,动物福利观念已经被普遍理解为让动物享有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免受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这五个自由也是动物福利保护的五个基本原则。由此看出,动物福利论的核心思想是满足动物的基本需要,减少动物不必要的痛苦。
因此,动物解放、动物权利、动物福利三个概念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前二者相对来说更为激进和超前。了解到这一点,现实生活中一些动物保护行为的出发点就会很容易地区分开来。
我国动物福利势在必行
目前,国外一些老牌动物保护组织和政府大多支持动物福利的观点,并强调加强立法为动物提供更好照顾。这也正在成为一种国际趋势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接受,这次我国推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就是在向这一趋势靠拢。
在动物保护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一直存在很大差距,关于动物权利和动物福利的理论更是近些年才从西方引进。关于动物保护问题的认识,国内的专家学者们也有诸多分歧。如清华大学赵南元教授认为动物福利不宜提倡,因为每一项权利都是对他人义务的规定。如果赋予动物权利,那么它们就是只有权利而不承担任何义务的一部分“人”,而另一部分“人类”却白白承担了义务而没有获得相应的权利,这是不公平的。在有人质疑“现在人的权利还顾及不过来,哪有时间和资源去维护动物的权利”的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邱仁宗则认为,事实可能恰恰相反,维护动物权利将会促进对人的权利的维护。经过多年的争论,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终于出台,虽然其最终能否被有关部门采纳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但这毕竟反映了国内学术界已经意识到了关注动物福利的重大意义。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动物福利同国际贸易挂钩,如果我们不对动物福利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国的肉类、中药等商品将在国际贸易中遭遇巨大障碍。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保护动物,善待生命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形象。而且,一个国家的民众对待动物的态度如何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篇6
人,最珍贵的是什么?那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也都只有一次。它神圣,不可亵渎。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他人的平安与幸福,让我们把安全理念灌输到日常工作中去,灌输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欢迎大家参阅。
尊重生命心得体会1生命是一种活的状态 ,生存是维持生命的活的状态, 生活则是最高的一种状态, 它不只有物质的 ,还有精神的 ,这样生活才过得有滋有味。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是最值得珍惜的。
一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可可西里,平均海拔在46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第三极”,气候恶劣,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无人区。但是,这里的野生动物多达230多种,其中,20多种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高原精灵——藏羚羊现在已得到有效的保护。你可知全长一万余米的清水河特大桥的特殊设计是专门为藏羚羊迁徙,能顺利通过青藏铁路而修建的。
这种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不正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更好地珍惜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吗?被称为生态“处女地”的三江源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治理这个三江生态系统最敏感的地区。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令地球人关注,哥本哈根人得低碳生活理念更让我们看到了我们为保护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努力。
二尊重生命是我们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天灾人祸影响着我们的生存和生活,但是人可以提升生存意识,提高生活质量。从5.12汶川大地震,到青海玉树的地震救援,山西王家岭煤矿透水事件的紧急大救援等,从一个个动人的事例中,我们读出了对生命的“不抛弃,不放弃”,“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温总理的话语就是指向标,他让所有的人都提升了对生命尊重的意识。这让我想到身边无数的动人事迹——为了一个深井中的幼小生命,几百个人拼搏十几个小时;为了一个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孤寡老人,多少志愿者伸出了他们温暖的双手;为了上不起学的贫困儿童,“希望工程”的捐助一直在继续着-----我自豪啊,我为生活在这个国家,我骄傲啊,我为生活在能创造生命奇迹的国度里,我生活在暖意浓浓的幸福中。
三 但是,我的眼前有掠过了一幕幕——巴以冲突的火药味十足;非洲节的难民那无助的眼神,索马里海盗活动日益的猖獗,各国恐怖组织的爆炸事件此起彼伏,煤矿险情一个个上演,我们的生活同样正遭到破坏的环境中,青年轻生的大有人在,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我的眼里被蒙上了灰色,是啊,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怎样生活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怎样生活才能有效保护我们的生命?怎样生活才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了生存,为了生命,为了更好的生活,从我做起,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提升我们的精神认识,热爱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吧!
尊重生命心得体会2在人们完全洞悉了生命的奥秘之后,随意组装、修改生命便成了许多人做梦都想跃跃欲试的事情.这既非天方夜谭,也绝非人们所想象得那样简单.然而,类似这样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就是漠视生命的克隆技术.它的出现,搅乱了世界,如今一种正义的声音在呼喊:尊重生命,反对克隆!
生命是世界上最值得尊重的东西,千百年来,人们只知道它是唯一的.可是1986年11月,一头举世无双的公猪在美国贝尔茨维尔农业实验站诞生了.这头猪大小和普通猪差不多,但浑身长着红褐色的毛,一双向内斜视的眼睛挤在一张多皱的大脸盘上,腿脚发肿,还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原来,研?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痹谡庵还淼呐咛ハ赴谇度肓艘煌纺概5纳ぜに鼗?指令公猪的细胞生长母牛的生长激素.研究人员的初衷是希望公猪长得像牛同样硕大、健壮,但没想到事与愿违,令人沮丧.这只基因猪对于人类而言并无可圈可点的诱人价值.然而它从此向世人宣布,的生命的唯一性正面临挑战
十年之后的1996年8月,生物学界又发生了一件令人震惊的大事:在英国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郊的卢斯林研究所,克隆羊-多莉来到了人间.直到1997年2月27日,卢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才突然向世界宣布,他们在世界上首先使用体细胞成功地克隆了一头绵羊.消息传出,举世哗然.有人欢呼说这是划时代的突破,也有人惊呼克隆将成为毁灭人类的武器总之,小小的克隆羊多莉让1997年相对平静的世界热闹了好一阵子.当多莉正式开始面对世人的时候,它已经长了7个月.这时的多莉浑身洁白,长着细长弯曲的羊毛,粉扑扑的鼻子,右耳上系着一个标志与众不同身份的小红牌,体重已达45公斤,为什么小小的多莉竟然引起这么大的轰动效应?它是世界上第一头使用体细胞复制出来的哺乳动物.以往的哺乳动物克隆技术只是在胚胎时期将胚胎取出,移入另外的卵子中,这样就可以产生许多孪生个体,克隆羊却不一样,只要找到羊的活细胞,就有可能复制出几头羊,几十头羊
克隆猪有了,克隆羊也有了,克隆人还会远吗?虽然从技术上说,克隆人目前还不可能出现,但是谁能保证会不会有一天在地球的某个小角落发出这样一种令人恐慌的声音:克隆人多莉已经诞生,世界已正式步入了克隆世纪!可是人类还没有做好心理、生理、伦理体系等各方面的充分准备,一旦克隆人降世,人类将会束手无策,试想:一夜之间千万个希特勒、本·;拉丹问世,或者自己被盗版,还有不言而喻,生命不再唯一,生命不再珍贵,世界将会变得混乱不堪.作文
正因如此,生物技术便受到了立法限制.在美国,人体克隆试验已被明令禁止,日本、英国、法国等国家也纷纷出台类似规定.有的国家甚至禁止进行克隆动物的研究.当然,科学家自身也不愿被人指责为疯子,多莉之父维穆特博士多次声称: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克隆人类,‘克隆人’对于研究来说毫无意义.总之,费心去探讨克隆羊多莉出现的意义,看上去并没有多少价值,因为它的出现还远未上升到里程碑的高度,对于整个21世纪的生物技术而言,这只是个小小的序幕,尽管多莉是那样地讨人喜欢、举世闻名.但是,一个必须看到的事实是,多莉使得的生命的唯一变成历史.
人们都在认真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等到生物技术发展到无所不能的那一天,这个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当克隆人出现时,生命就变成复制的,可是克隆是复制品,永远不能代替生命,生命在世界上应该是唯一的.克隆是搅乱世界的发明,是对生命的轻视,克隆是毁灭人类的武器.我们要尽我们所能,尊重生命,反对克隆,反对生命的复制!让生命永远成为唯一和珍贵的代名词.
尊重生命心得体会3今天,我读了《开枪!为果子狸送行》这篇文章,它使我明白了:果子狸是属于大自然的,应当把它送回大自然去,就像我们应当回到温暖的家一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户万户“狸”话开。当SARS病毒肆虐人类时,果子狸一夜之间名扬四海,人们谈“狸”色变,SARS病毒如同悬在人类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使地球上的“自然之主”遭遇杀身之祸,虽然果子狸被认为是SARS病毒的宿主,但是果子狸也是有生命的,它的生命也是宝贵的。
你们一定觉得书中的童辛很傻吧,但是,我觉得他这样做是再好不过了,因为在所有的生命面前,万物都是平等的,所以,我们尊重自己的生命就等于尊重世界上所有的生命。地球上,没有哪个物种像人类和动物一样相生相克,不即不离,不是病毒主动袭击了人类,而是人类惊动了病毒,真正的肇事者恰恰是人类自己,从原始人类的茹毛饮血到文明时代的野味大餐,野生动物竟成了人类食物链中的“重磅”环节,是人类的无知和贪婪使许多人越过了雷池,与果子狸“亲密”接触,导致了SARS这一史无前例的灾难,真正的SARS“元凶”不是果子狸等野生动物,而是吃食野生动物的野蛮陋习、宰杀和经营野生动物的不法行径!他们才是万恶之源!
大自然决定了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命必须和谐相处,共同缔造美丽的家园,否则就成弱肉强食的恐龙世界。人类的历史非常的年轻,可诞生不久后,就以捕猎为生,那些奔跑的动物成了人的美味大餐,而今,不论是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没有人类不敢吃的,而什么珍稀吃什么,导致珍稀的动物面临灭绝状态。狂吃野生动物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野生动物的种群迅速锐减,病毒的“潘多拉”魔瓶也被一次次打开,使我们共同的家园变成一堆废墟。
难道人类看不见洁白的天鹅垂下带血的翅膀,看不见藏羚羊被捕杀,留下的只是累累白骨吗?地球在哭泣,动物在落泪,花儿在悲伤……当然,“死者不能复生”,动物的悲剧故事永远也讲不完。长期如此,当所有动植物都被人为地灭绝时,孤独的人类还能生存吗?当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找配偶时,当最后一只未留下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我们将拿什么作为生命的依托?
将拿什么拯救人类的生命?因此,告别野生动物,是我们亲近野生动物善良和无私之举,也是我们人类自身的一种痛定思痛、迟到的忏悔。给野生动物以生存的空间,真正使野生动物做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从而达到人、动物和自然和睦相处的佳境,是对人这种“万物主宰”的一种考验。
维持自然的平衡,也就持续了人类的生存,生命的个体间要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我们有什么理由以剥夺其他生命来维持自己的生命呢?它们有本来属于自己的家,有生存的权利,也有美好的情感,如果你爱护动物就请离动物远点,别让它们成为人类美好的回忆。
尊重生命吧!尊重动物,也就是尊重自己。人类啊!快醒醒吧!警钟已经敲响了,请不要再执迷不悟了!人类要保护好脚下的地球,保护动物也势在必行,如果有一天这些动物都回到它们的祖先生活的地方,那时将是动物们的节日,也将是人类的节日……
开枪!为野生动物送行!
尊重生命心得体会4刚刚中考完,我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乡下的外婆家。晚上,我就随姨妈到她家睡觉。
姨妈家有一只猫,刚一进门,只见它慵懒地躺在破瓦罐旁,眼睛半眯着,身上的毛都略显棕色,不,准确地说是类似于铁锈那种红棕色,书上说:如果猫的毛发发黄说明它营养不良,也许是因为小主人回来了,猫也起了身,径直向我的小侄子跑去,蹭了蹭他又白又嫩的小腿。侄子已经3岁了,可走起路来还是跌跌撞撞的。他先轻轻抚摸了一下猫,接着他蹲下身子,猫也躺下,它的尾巴在地上扫来扫去,侄子也不知怎地竟觉得好玩,慢慢伸向它的尾巴,轻轻捏住,接着使劲掐,猫自然很疼,惊声尖叫,它瞪着侄子,始终没有下口去咬他,见此情景,我有点触动,姨妈说,这只猫对侄子似乎存在特殊的情感,陪着他玩,也不咬他,于是我冲到侄子面前,抓住他那只"作案"的手,轻轻拍了一下,说:"疼吗?",他摇头,我加大力气,掐了他一下,又问:"疼吗?"他点点头,"那么小猫咪,也会疼,你明白?”我接着说,他点点头。“你就别说他了,过一会儿他马上就会忘掉,总要等到猫咬伤他了,才知道这种畜牲不能惹。”姨妈看着我们说。看着姨妈轻描淡写的样子,我心中竟生出了一丝鄙夷。猫虚弱地起了身,我轻轻揉了揉它受伤的尾巴,那毛发都是粗糙的,我摸的一点也不像毛。它似乎有灵性,会意地看了看我,那眼神里透漏着一份感激,同时也是一份悲伤。我忽然想起外婆家的猫,一个个养得珠圆玉润的,肥嘟嘟的,它们的毛发柔软而黑亮,其中的一只还是邻居家的,后来不知怎的就住在了外婆家,再也不肯回它原来的家。再看看这只猫,我忽然生出一种莫名其妙的冲动:带它离开这儿。
甭说是动物了,就连在国外植物的生命也是受到尊重的。
曾经有这样一件事:一个移居海外的中国人在海外买了属于自己的别墅,花园很大,但是也很空旷,到了夜晚,就黑漆漆的一片,于是这个人就准备在自己的花园里装上一些灯,这样既能够观赏到窗外的美景,也能方便外出。第二天,他就去小区的电路管理处申请电路,那些人专门带了仪器,进行精密的测量,测量完毕以后,那些人说申请无效,那个中国人很好奇,那些人告诉他,小草也需要休息的空间,你不能够因装灯,而影响到小草的生活。
弗洛姆曾经说过: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正所谓生命诚可贵,我们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更加要善待别的生命。
尊重生命心得体会5生命是万物的源泉,生命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拥有生命,你可以跟时间赛跑;拥有生命,你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拥有生命,你可以感受到幸福和快乐;拥有生命,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因此,我们应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但在2011年10月13日,在广州佛山发生了一件悲惨事件。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婆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这让我们不禁感叹人性的冷漠与道德的缺失,更让我们为对生命漠视的冷血行为而愤慨。
18名路人的漠视,让我不禁联想起鲁迅笔下的众多看客。但现在早已不是当初的封建时期,那为何国人的思想认识还是那么麻木。面对那么幼小的一个生命躺在地上,如何能做到无动于衷?现在的很多人都瞧不起拾荒的人,可他们的道德认识却连一个拾荒阿婆都不如,这是何等可悲啊。
虽说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升,但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认识观并没有随之提升,从某种角度看甚至是在退步。小悦悦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此类事件在现代的社会早已层出不穷。大多数人说因为怕被担上肇事者的责任,干脆一走了事,害怕彭宇案的结局会降临到他们头上。但是,在我看来,这只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说法,打一个110或120总是行的吧,为何要让一个幼小的生命就这样消逝?
记得母亲曾对我说过,人生是一块田,种什么,收什么。在今天这个喧哗扰嚷的世界中,我们可能无力扭转世风,但我们必须精心呵护自己心中的这块绿地,少一点冷漠,保持本心的松软与潮湿。
让我们一起来关怀他人,尊重生命,不要成为鲁迅笔下那麻木不仁的看客。
篇7
关键词:环境;教育;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2-222-01
环境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当代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数学课程内引入环境教育元素,培养学生对环保的正确态度,播下“绿色”的种子,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通过数学学科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是一个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适当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两全其美的举措。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境教育谈几点个人的体会。
一、把握课程的现实性,培养环保的正确态度
1、善用教材特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数学是研究客观现实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它既有高度的抽象性,同时又与人类现实环境紧密联系。数学可精确地体现环境问题,把环境问题融于数学教学之中,这正是数学源于客观实际并服务于客观实际这一特点的重要体现。通过环境教育,首先要形成学生对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认识到人是自然之子,而不能仅把人看作是自然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存在着共命运和互相依存的一面,树立起在合理利用环境的同时还要保护环境的新观点,特别要树立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被称为是“未来最伟大的事业”,正如我们的祖先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领悟――“人与天地相应,人与草木同归”。
2、把握教材渗透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生活性。我国现行数学教材提供的环境教育信息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根据教学要求,可以从不同角度使用这些丰富的数据材料,融于教学之中,内隐渗透、潜移默化。如结合亿以内数的认识,出示以下一组数据材料:2000全国仅计算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和排放的废弃物所造成的水污染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该数字达到了5980000000元。通过这组材料,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也培养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如新教材中呈现了许多动物的图片,第五册还出示了中国部分濒危和受威胁的动物数种统计表,从这些数据中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情感。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野生动物灭绝之时,就是我们人类灭亡之日。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使学生树立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二、挖掘教材,精心设计
根据现行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从教材中找出蕴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主要从应用题中挖掘可渗透的内容,并找贴切的结合点,融于教学设计。如,让学生深入生活调查。根据调查,5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吃掉5000只田鼠,按一只田鼠糟蹋1千克粮食计算,一只猫头鹰一个夏天可以保护多少吨粮食?这道题的内容和环境教育的联系很密切。在教学时很自然地把保护猫头鹰及猫头鹰生存环境等环境教育内容渗透进去。教学时,可让学生说说庄稼的好朋友还有哪些?向学生宣传保护鸟类的意义。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猫头鹰是庄稼的朋友,从中受到了保护益虫鸟兽等生态环境保护教育。
三、利用废物,制作学具
在教学中,我还十分注重让环境教育的内容尽量贴进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使学生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如:让学生了解我们每天产生多少废物,如何减少废物;让学生知道我们产生的废物哪些是可再利用的,哪些是不可再利用的,可再利用的应反复使用。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利用废弃物制作一些学具,变废为宝。既提高教学效率,又寓环境教育于数学课中。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课前可让学生搜集一些废弃的各种长方体药盒、牙膏盒、饮料盒、火柴盒等作为学具使用;在教学圆柱体体积的认识时,还可让学生收集废弃的圆柱形易拉罐作为学具使用。其次还可开展环保对我们意味着什么的讨论,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制造着污染,破坏环境,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减少垃圾,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必然提高了教学教育的质量。
四、参加实践,发展才能
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渗透;环保教育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问题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如大气污染、温室效应、水体污染、淡水缺乏、生物种群消失加快、食品污染等,由此带来的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环境保护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在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传播环保知识、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生物知识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做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结合植物学知识,渗透环保教育
初中第一册生物学主要是植物学内容,如认识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的过程,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等。在讲到相关内容时,笔者有意识地介绍一些环保知识,如讲授“光合作用”一节的内容时,通过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验证了植物的叶子在光照条件下,能制造淀粉。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不但是植物自身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动物和人的食物来源,也是多种工业的原料。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产生氧气,所产生的氧气是动植物和人进行呼吸作用所需氧气的来源,而动植物和人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包括人类的生命活动提供了必需的氧气,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生存、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保障。联系实际,讲解为什么要大面积地绿化大地,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即西部大开发、退耕还林等,并告诉学生每年的3月12日为中国植树节,让学生懂得植树造林能够美化、改善环境,懂得植物在环保中的作用。又如在“苔藓植物”这一节中,学生观察了苔藓植物的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后,启发学生理解苔藓植物除光合作用外,对自然界还有两个重要作用:①苔藓植物生长密集,涵蓄水分能力强,因而对林地、山野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作用。②苔藓植物的叶片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以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在污染严重的工厂附近很难生存,利用这个特点,人们把苔藓植物当作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通过学习,学生将会体会到保护植物、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重要性,并自觉加入这一行动中去。再如讲“蒸腾作用”时,我启发学生大面积植树造林可增加大气的湿度,使天空的云量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因此,保护好现有的森林和大规模地植树造林,是调节气候,减轻干旱的一项重要措施。
二结合动物学知识,教育学生认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学生在学习有关动物学知识时,最初接触的是动物界中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在学习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后,我接着便介绍它在环保中所起的作用:别看草履虫身体微小、结构简单,但它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一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够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中大约含有30个细菌,因此,一个草履虫每天大约能够吞食43000个细菌,这对污水净化有一定的作用,同学们都为此惊叹。在生物课堂中渗透环保教育,要选择最佳结合点,不能泛泛而谈,要用事实材料启迪学生的心灵。如讲授两栖纲代表动物青蛙时,笔者先分析青蛙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是大量使用农药,加上酸雨影响,使青蛙逐渐失去生存繁殖的环境,此外,人们又把青蛙作为“盘中美餐”而捕杀,促进青蛙的大量减少,人们又不得不更多地使用剧毒农药来对付田间和森林害虫,致使粮食、蔬菜、水果,尤其是水源中的农药污染日趋严重,对人体的健康危害极大,通过具体生动的讲述,学生深刻认识到,大多数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青蛙,保护珍稀动物资源刻不容缓。如讲授“鸟类”一章时使学生不仅了解鸟类的多样性,还了解哪些鸟类是珍稀鸟类,并了解一些有关保护鸟类的法律法规。使学生认识到,鸟类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的朋友。通过学习“鸟的多样性”这一节,使学生认识到如何要保护鸟类:①要保护鸟类的栖息环境。森林是许多鸟类的家园,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就是为保护鸟类多样性做贡献,不少鸟类栖息在水边或水上,所以,治理水污染,对于保护鸟类的多样性也有重要的意义。②要保护鸟类的多样性,还应该设法为鸟类创造营巢或留居的条件。对于像大山雀这种在树洞中营巢的鸟,可以在树上挂人工鸟巢,供它们繁殖和育雏。抵制毁鸟巢、掏鸟卵、抓雏鸟的行为。③要保护鸟类的多样性,在严寒的冬季,鸟类觅食困难,这时可以选择安静避风的地方,设置饲养台,在台上放上谷粒等食物,帮助鸟类度过寒冬。
三结合教材,教育学生懂得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和初步树立生态学的观点
初二生物主要内容是人体生理和卫生保健知识。这册内容与人体自身联系紧密,我们除了对自己各大系统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了解外,还要做好各系统的卫生保健工作。因此,做好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讲究呼吸卫生,应做到几点基本要求:第一,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在人多,通风不良的室内进行学习、活动,时间长了会感觉到头晕、精神不振、疲劳等,这与室内空气中氧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的含量增多有关系,也与空气中积累了较多的水蒸气、尘埃、微生物以及人体散发的异味等有关系。为了保证人们能够吸入新鲜、清洁的空气,要做到三点:①要绿化环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稳定。并且利用绿色植物阻挡尘埃飞扬,净化空气。②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室内空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正常,减少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③要勤打扫环境和房间卫生,及时清除污物,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第二,不要随地吐痰。痰是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的黏膜所分泌的黏液,以及被黏着的灰尘和细菌等组成,它通过黏膜表面上的纤毛不断向喉部做摆动,而逐步推向喉部,然后经咳嗽咳出体外。痰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肺炎、百日咳等)的病原体,都可以通过痰液蒸发后散失到空气中进行传播。在“呼吸”一章的讲授中,我特别强调大气污染对呼吸系统的严重危害。如1952年英国伦敦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从家庭炉灶和工厂烟囱排放出来的大量烟尘和二氧化碳,覆盖在大气的逆温层下面无法扩散,形成漫天大雾。在浓雾初期,伦敦大多数市民都出现胸闷、咳嗽、呼吸困难、发烧等症状,在浓雾后期,市民死亡率急剧上升。这次烟雾事件造成4000多人死亡,通过对这一事件的介绍提醒学生:现代工业虽然造福人类,但工厂的废气却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而治理工厂废气是相当重要的。“生物与环境”这一章是进行环保教育极好的教材。通过学习生态系统及食物链的知识,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任何生物在自然界中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们不能随意将其消灭。如许多地方曾把狼当作伤害兽杀灭,结果草原牧场上野兔缺少天敌而大量繁殖,把草连根啃食殆尽,极大地危害了牧业的发展。可见,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是广泛联系、相互制约的。通过学习,学生初步树立了生态学的观点,懂得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四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拓展
在教材中有些内容与环保有关,但具体例子少,而且篇幅也不够大,我适当地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如教材列举了现在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情况,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让事实、数据说话,使学生了解目前我国水资源缺乏的现状。知道了应该如何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节约水资源,如洗澡时尽量洗淋浴、洗手后随手关掉水龙头、用淘米水浇花等。遵守环境保护法,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职责。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尽量减少对环境有不良影响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使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袋,垃圾分类放置等,只要稍加注意,就是进行保护环境的工作。*作者单位:成伟,九江金安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张明丹.把环保教育贯穿于生物教学中[J].成才之路,2011(26)
篇9
一、利用教材相关内容讲述生命的各具特色,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爱心。
鲁迅先生的《百草园》中五彩缤纷的动植物,组成了一幅幅百读不厌的美丽图画,那些小动物们,轻捷的叫天子,肥胖的黄峰,弹琴的蟋蟀,低唱的油蛉,能发出“啪”的一声的斑蝥,断砖下的蜈蚣,更令人神往的是雪地里觅食的稻鸡、角鸡、鹁鸪、蓝背等,无不为百草园增添无穷的乐趣。鲁迅写百草园中的自然之美,自在之趣,自由之态,引起我们对大自然神奇世界的热爱和向往,激发学生热爱生命、关注自然、探索自然的愿望。
再看冯骥才笔下的小珍珠鸟,浑身毛茸茸的,像一只蓬松的球儿。它在“我”的茶杯中喝茶,在“我”面前的稿纸上走来绕去,并啄啄“我”的笔尖,甚至在“我”的肩上睡着了,这是一幅多么和谐的人鸟共处图,这令人羡慕的互相依赖的美好境界,就来自作者对弱小生命的热爱与百倍的呵护。人与鸟尚且如此,人与人之间更应如此。我们需要信任,我们呼唤爱,首先我们得付出爱,让人信任。
二、给学生多介绍并朗读一些能震撼心灵引起共鸣的关于善待生命的文章。
给学生介绍有关人和动物、人和自然应该和谐共处为主题的文章,是语文教师应该做的。利用这些文章,教育学生关爱身边的每一种生物,与它们做朋友,与大自然做朋友,弘扬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师的应尽职责。
俄国屠格涅夫的《麻雀》一文,讲述一只老麻雀为了保护幼子而不顾自己的弱小,敢于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挺身而出,你看它“突然从身边的树上落下”,“势如飞石一般,正投到狗的鼻前来。它惊惶万状,倒竖了全身的羽毛,发出绝望而哀求的叫声,两次投向那牙齿发光的张大的口边”。因为爱,它变得悲壮,也全靠这爱,物类的生命才得以维持和发展。沈石溪的《斑羚飞渡》写斑羚群被逼走投无路奔向伤心崖,面对生死抉择,雨后突然出现的一道彩虹,促使镰刀头羊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想出那么一个挽救种群生存的“飞渡”绝招,使整个斑羚群体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群体,为了生存共渡难关。那种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飞渡壮举,真是震慑人心,任何有良知的人看了都绝对不会再去伤害这些高傲睿智的生命。唐敏的《心中的鹰》一文中,鹰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是热爱生命、珍视生命、敬畏生命的象征。“没有鹰的天空”是多么遗憾,“人们啊,放下手中的枪,抛弃愚昧无知,回到人性、理性上来吧!”这呼唤怎能不让学生震撼呢?
这些文章,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认识,能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并对人类自身的存在进行反思,使学生学会用一种“人文关怀”的心态对待这个世界。我们阅读的报纸杂志中,随时能发现有关珍爱生命、善待弱小生命的引起人共鸣的文章,借课前几分钟向学生做介绍,久而久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关注大自然,思索生命的意义,会爱心永驻。另外,电视《动物世界》中的一个个感人肺腑的画面,一个个生命的奥秘,同样是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好材料。
三、在作文练笔中增强善待小动物的意识。
篇10
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和切入点中学生的环境意识是其对环境问题的感觉思维与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中学生的环境教育属于环境科学的基础教育,而不是培养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人才。其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渗透,帮助学生认识环境,明确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了解环境和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树立环境思想,培养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好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已有的知识和各方面的能力,在不同层次上进行渗透教育,力求做到环境教育系统化、序列化。
如初一年级以植物学为基础,进行热爱环境、关心环境的主题教育;初二年级以生态学基本观点为主要内容,初步进行科学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的教育;初三年级可结合生理卫生课,了解环境污染的生物因素,进行环境卫生防护、防治污染教育;高中生物教学可从微观、宏观两方面认识生命的共性、本质出发,阐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逐步进行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的教育。现行的中学生物教材,在许多章节都有直接或间接的环境保护知识。如植物学中,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涉及水土保持、光合作用涉及绿色植物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苔藓植物是监测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等;在动物学中,蚯蚓对人类的益处、鱼类资源的保护、青蛙的捕食、益鸟的保护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关。高中《生物》中的第七章“生物与环境”更是着重对生态学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些都是环境教育的得力渗透点。在教学过程中,要认真挖掘教材,在不同层次和不同深度上列出环境教育的渗透点,并在教学计划和教案中得到反映。通过以上切入点,结合不同的环境教育内容,适时地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如下: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结合教材中介绍或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内容,将环境教育寓于课堂教学之中,这样才能在长期潜移默化中达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目的。例如,讲森林在保护改善环境中的作用时,要突出生态效益的概念。可给学生列出这样一组数据:1株50年龄的树木,1年产生的氧气价值3.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价值3.25万美元,涵养水源价值3.75万美元,各种生态效益达19.695万美元,而该树被砍伐后的木材价值却只有几千元,进而介绍我国森林覆盖率仅12.7%,远远低于国际标准30%的要求。而毁林速度却处于世界前列,联系我国今年长江全流域性的特大洪水灾害,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长江上游近年来掠夺式的砍伐树木,有些县财政收入的90%来源于木材,昔日的青山绿水,变成荒山秃岭,水土流失,河床升高,这次特大洪灾给国家造成几千亿的损失。与此同时,也介绍日本人爱树成癖,长期坚持植树造木,使其森林覆盖率高达68%,逐步变成森林大国的事实。通过以上事例介绍及对比,可大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热情,使学生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花草树木,阳台养花种草,植树节每人争栽一棵树,把爱护、美化我们的环境变成了一种由衷的自觉行为。
又如,在讲“饮食卫生”一节时,可引用1988年上海市民食用不洁毛蚶,导致甲肝大流行的事例,使学生认识到:污水、粪便不经处理排入江河、海洋,污染水源,使水生动物带菌,危害人民健康,导致上海数十万居民患病,并且在国际上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联系近几年来怀化市每年7月~8月份2号病的流行,给人们造成的心理恐慌和生理病痛,从而使学生更加认识到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在讲青蛙一节时,通过介绍青蛙惊人的捕食能力,使学生自觉做到不捕杀、不食用青蛙,并与捕食青蛙的行为作斗争;还可组织学生将课堂观察的实验用蛙放回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一片爱心。
二、通过各项课外活动渗透课内打基础,课外求深化。
根据生物教学实际情况,仅仅通过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其力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将课堂教学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对学生实施全面的环境教育。
(1)以课外阅读为基础,拓宽学生的环境保护知识。现在中学生的求知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教材,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阅读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书籍、文章,帮助他们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由来和解决方法,并引导他们把学到的环保知识与课堂学到的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从而让学生更关注我们周围存在的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利用科学保护环境的热情和信心。
(2)以大自然为课堂,在环境中了解环境,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师可利用春游、秋游、夏令营等活动,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并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这样才会使他们用真心去热爱大自然,去保护大自然。如结合植物课教学,组织学生认识校园、公园中的植物,掌握美化、绿化的植物种类,让学生在大自然美的熏陶下增长环境科学知识,探究环保知识。
- 上一篇:艺术素养个人总结
- 下一篇:绿色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